空间再生

2024-08-22

空间再生(精选5篇)

空间再生 篇1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现代设计在其发展中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如何对待旧有建筑空间的改造与再利用的问题。生活当中相当一部分的旧有建筑空间存在着设计落后、不符合现实功用,或者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以及一些废弃空间不能得到很好利用的现象。那么,如何进行废旧空间的合理改造,在保留原有建筑外形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旧有空间进行改造,使其实现功能空间的再生,并能达到节约资金成本的目的,最大限度地赋予其新的意义和发展理念,这也是近年来设计业内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与再生

在国际上,对于废旧空间的改造与再生已经有较好的经验,最具代表性的是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它从以前老的煤炭基地变成了集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新型现代休闲区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遗产观念,认为产业遗产也是人类进程的历史见证。鲁尔区的兴衰联结着几代人的生活,也印刻着人类技术进程中最重要的一页。因此,德国人没有采取大拆大建的行动,而是将这里大片的产业基地保存了下来。历经十余年的改造振兴,这个破败的大型工业区神奇地转变成了全新概念的现代生活空间。

首先是对产业景观的整体保护。鲁尔工业区的保护观念强调产业景观的整体性,从传输带、厂房到生产设备,矿区内几乎所有呈现往日先进生产过程的建筑和构筑都经过精心梳理留存下来,并为这个矿区可能转换为一个活的产业博物馆做了准备。其次是工业构筑重获生命。设计师通过智慧赋予了昔日的工业构筑以人性,他们把废弃的钢铁工厂设计改造成为训练儿童与青少年的各种基地。再次是用旧厂房为艺术搭建舞台。把旧厂房出租给电影制片人当电影场景,独特的空间甚至能举办别开生面的婚礼晚会。而由一些前卫艺术家主导的照明设计,把巨大的工业构筑演绎成了震撼人心的当代“雕塑公园”。该矿区内原来可以容纳数百人同时冲澡的浴室,如今改造成了埃森市一个舞蹈团练习舞蹈以及表演者的聚会场所,甚至原来浴室内的白瓷砖以及内嵌式的肥皂架都被保留下来。

二、国内对于废旧厂区的改造与新功能的赋予

北京798厂所在地,即原“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英文简称DAD-Dashanzi Art District),原为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面积60多万平方米。该厂区的建筑具有典型的包豪斯风格,是实用和简洁完美结合的典范,充分体现了德国人在建筑质量上所追求的高标准。

1919年,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成立了包豪斯学校,在抽象艺术的影响下,一种新的工艺美术风格和建筑风格诞生。其主要特点是: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造型简洁,构图灵活多样。以此为基础,新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形成,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以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后来被称为包豪斯学派。

798旧有工厂建筑的抗震强度设计在8级以上,而当时中苏的标准都只有6至7级。追求质量为上的德国设计师,为了保证建筑的坚固性,使用了500号建筑砖。厂房窗户向北,而当时一般建筑物的窗户都朝南,这种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天光和反射光,这就保持了光线的均匀和稳定,而从视觉感受来看,恒定的光线又可以产生一种不可言喻的美感。

岁月的洗礼,时代的变迁,厂区变成了一个记忆的建筑符号。从2001年开始,一大批艺术家开始集聚798厂,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发展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并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使其成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

在目前园区内最大的锯齿形厂房里,很好地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结构,墙面上记录着那个年代强有力的标语口号,像是向人们展示着那个热火朝天年代的记忆。厂房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 高空间、大柱距,整座建筑的架构完整地保留了最初兴建时德国包豪斯独特的艺术风格,突显其注重实际、简约大气的设计理念。设计师们在保留原有建筑构架的同时,赋予了旧有空间新的意义,达到了空间的合理改造与再生。首先,把旧有空间的内部改造成现在的展览展示区。独特的灰色拱形天花板设计,搭配北向而倾斜的条形天窗,保证了一天当中室内采光的均匀、恒定;厂房两侧还装有换气扇装置,随时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循环。室内空间最高处可达8.6米,最低处4.5米。空阔的展厅与高架构的室内设计,为使用者提供了足够自由、高阔的空间。天花板上已日渐斑驳的巨大朱红色标语,依稀见证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作在这里的人们曾经拥有的那段激情岁月,很好地还原了历史的符号。其次,位于展览展示区内部东南角的方形空间是原有的玻璃房工作区,保留原有建筑空间。通透明亮的内室办公设施齐全,网线、电源插口等一应俱全,改造成为现在的VIP接待区、配餐区,以及大型表演的临时准备区、后台操作区等,并同样在布展期间作为艺术作品安全方便的临时存放处等。再次,很好地结合了旧有建筑的外部区域。在展览展示区外部还设立了各项专业的辅助性空间,如:贵宾室、会议室、配有同声传译系统的新闻发布室,为各类大型艺术、商业活动的举办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后,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聚落”和“LOFT生活方式”。经由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与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机结合,798已经演化为一个文化概念,对各类专业人士及普通大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并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间的观念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批入驻者中,包括设计、出版、展示、演出、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行业,也包括精品家居、时装、酒吧、餐饮等服务性行业。在对原有的历史文化遗留进行保护的前提下,他们将原有的工业厂房进行了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带来的是对于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创造性的理解。这些空置厂房经他们改造后本身也成为新的建筑作品,在历史文脉与发展范式之间,实用和审美之间,与厂区的旧有建筑展开了生动的对话。

三、居室空间改造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与多变性,不知从何时也反映到居室装修中来。随着不同设计风格的流行,人们对于原有的居室装修的不满和迫切改造的意愿越来越强烈。于是居室空间的改造与再生,也变成了近年来越来越受人广泛关注的话题。日前中央二套一个很火的节目《交换空间》,其中有很多期就是专门针对旧有居室空间进行改造的实例,很好地顺应了大众的需求。他们在原有居室空间的基础上,根据住户的要求进行设计改造,没有太多的拆砸,本着“装修重装饰的原则”,体现软装饰对于空间改造的意义。在重新设计的同时还合理地利用了一些旧物改造的小环节,增加了整体设计的环保节约性,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变废为宝。

那么如何进行居室空间的改造从而达到其再生呢?就个人观点,首先,要考虑到居室空间的实际条件,即房子的实际大小、开间进深、房间区域的分隔面积等这些固定的因素。了解这些原有的建筑内部空间因素是我们前期改造的基础。其次,提出我们想要改造的新的设计想法,以及实际施工的可实施性。这个可实施性讲的就是我们想改造成的新空间能否满足实施的条件,不能空想。最后,就是在实际改造的过程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原有空间,变废为宝,而不是一味地全盘否定,通过设计与改造把旧有的空间赋予新的意义,从而达到一种新空间的再生。

四、小结

无论是德国鲁尔工业区大面积的区域改建,还是我国798厂区的改造与新功能的赋予,再或是更小范围的居室空间的改造,都无一不是在保留原有建筑空间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根据实际的需要合理有用的保存了旧有空间中有利的因素,并把那些改造环节中的不合理因素进行了合理的改进,从而达到了新功能的再生,赋予了其新的设计含义。保留的部分因素代表了其自身涵盖的时代特征、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也体现了这一时期对于未来设计发展中节能环保课题的新意义。

废旧空间的改造与再生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设计课题,还需要全社会的人们共同参与进去,它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的节约和合理应用,以及构建节能环保型社会有着极其重大的发展意义。

资本逻辑下的精神空间的再生产 篇2

【关键词】再生产;资本逻辑;精神空间

一、资本控制的社会下人的“异化”

物的丰盛刺激着我们的眼球,掀起我们心底潜藏着的无尽的物欲:从香车豪宅到服装化妆品,从家居装修到快餐服务一物如汹涌的波涛,从四面八方涌来,令人眩晕。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我们生活在物欲的时代。消费的扩张,对于符号的追逐,(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已经打上了文化的标签,吃的的麦当劳和肯德基,喝的是星巴克,用的是耐克和纽巴伦,还有奢侈品古奇、兰蔻、蔻驰、LV等等)奢侈品这些东西不是必须的。但是他们附上了文化的符号,他们不再用来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而是成为一种精神的需要,似乎占有他们才能满足自我,因为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已经活在了其他人的眼光之下,人的私人空间逐渐被公共空间入侵,以至于人需要去占有这些以满足自我的精神生活,然而越是拥有就越去占有,越是占有就越贪婪,越是贪婪就越是空虚,占有并不能满足反而导致更大的空虚,以至于人需要渴望拥有更多,欲求更多,这成为一个悖论,一个死循环。人的精神世界空虚。精神空间不断受到资本的侵蚀和挤压,以至于人属于本心的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没有自我,没有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社会生活,资本已经入侵私人的领域,无限制地吸收个人的时间和占有个体的空间。所谓的“资本逻辑”主要是指资本作为占支配地位的现代生产关系,其活动历程具有必然如此的内在联系、运动轨迹的发展规律。“资本的逻辑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主题。资本既具有破坏性创造,又有创造性破坏。

资本的贪婪如血蛭般地,无限制地吸收和占据你的时间和空间,人们越来受到消费的制约、技术的控制,主要是表现在当前对于符号的消费、文化的消费越来越显异化,人越发沦为资本的奴隶,资本控制着所有人包括穷人和富人。各种时尚或流行的符号体系成为控制现代日常生活的最高物神。我们在符号的世界里,享受着它所带来的超现实满足感与虚荣心,迷雾繚绕下我们看不到前方的阴暗底色。列斐伏尔明确指出,在现代社会,消费和生产关系的错位导致了消费主义的盛行,社会上出现了许多非理性消费行为,引发了人之存在的价值危机和意义失落所导致的人与自身价值的疏远,影响到了当代人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生命存在的意义。

向资本夺回属于我们的心灵和精神的空间已经迫在眉睫,摆脱资本的奴役和控制,回归属于自我的本源和真正占有自己的本质,像黑格尔所说的“人成为真正的人”,像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需要对自己的精神空间进行再生产,占据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心灵休憩所,避免在漫漫长途的人生中无边无际的盲目的漫游着和行走着。精神空间的再生产意味着夺回日渐被资本占领的空间,意味着打破资本对各个社会领域的绝对控制以及对个体微观领域的日渐张狂的入侵。

二、资本的空间占领趋势

资本的二重性决定了它的“双重效应”:一方面是解放人的正效应;另一方面是奴役人的负效应。这种“双重效应”也给当代中国提出了“双重任务”既要承认资本、利用资本、发展资本,又要驾驭资本、规范资本、超越资本,尽力让资本促进中国社会和谐与中国人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资本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借助资本的力量,现代性才得以彰显,现代化才能够实现,现代人格才能养成。但是资本存在的它的另一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资本奴役劳动的本性”:“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1]资本就像具有独立的生命,形成独立的个体一样,它影响和控制着人的行为和思想。于是,整个社会被资本逻辑控制和主导,导致了“拜物教”,“资本的拜物教是资本主义普遍的一种‘社会心理,”[2]资本激发了人对于物质的占有欲,也使人的精神物质化,精神的空间充斥着物质,真正的灵魂深处确实虚无的和空虚的存在,人的本性被资本所控制,人渐渐地不属于自己,精神无所依托。

(一)资本入侵社会发展的宏观领域

资本入侵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充斥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资本带来了经济的迅猛发展,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的内在秘密,指出资本的生产方式不仅调动一切条件生产出物质产品,而且也不断地创造着生产力本身。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追逐利益,生产者和劳动者都极尽地利用资本,发展资本。固定资本、生产资料本身的生产逐渐成为社会总产品的主要部分,它是一种“为生产而生产”的生产方式。资本一方面,积极扩大生产产品的数量和品质,因此资本尽力发展科学以便发现新物体和旧物体的新使用属性。另一方面,资本不断扩大需要,发现并创造新的需要。生产与需求的相互作用,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在它统治的短短时间中创造出的巨大生产力,超过了之前一切时代的总和。

资本不仅带来了巨额的财富和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同时资本培养了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成为人自由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历史前提。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包括人的需要、享受、能力和交往的丰富的体系。资本想要获得增长,就要努力刺激并满足在社会化生产中形成的社会人的各种需要。资本增殖的本性促使资本不断幵辟广阔的世界市场,创造出普遍社会交往。资本创造的不仅是一个经济和社会现象,它创造的是社会关系的全部文明。资本创造出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由这两个普遍占有,形成了普遍的社会交换关系、普遍的联系和交往体系、培养了人的一切属性。资本在其增值的过程中满足了人的需要,发展了人的社会属性,也造成了人们之间的隔离,社会的冷漠和文明的倒退和价值的沦丧。资本具有腐化人心的消极存在,欲望的无限性,社会资源的相对不足,最终的结果是社会成为一个战场,发展到极端是社会上的人为了争夺而针锋相对,造成一定的情况下的社会解体。

资本还不断扩张入侵社会的文化领域,一切的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和文化创造都在一定程度上打上了资本的烙印。这一过程一方面大大繁荣和发展了社会文化的产业,提高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也扩大了文化在世界的国际影响力。然而由于文化的产业化,当前的文学、艺术和影视都越来越成为资本占领的阵地,金钱似乎成为衡量一切价值的所在,审美和艺术、欣赏和享受越来越被以资本占有的多寡为其体现的标准。特别是当前的中国电视和电影等影视媒体,俨然已经成为了资本的标榜,多数的娱乐产业公司关注的电视和电影的质量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递,社会共有美的追求,而是将大多数的资金投入到所谓的“大牌”和“进口”的引入,借此博人眼球,导致了社会大众追逐的单纯尽是符号化或象征化的个人,对于社会整体道德和价值的传播毫无益处。

(二)资本渗透个体生活的微观领域

微观领域:资本入侵个体的生活、娱乐、工作等等,甚至私人精神空间也遭到入侵。人的主体性还未彻底完全建构的时候,即遭受到资本的入侵和占领,以至于人失去了自我,受资本奴役,也是马克思所说的异化。资本挪用了盗走了人的主体性力量,把自身建构成支配人的主体:“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3]似乎金钱已经能满足一切的需要,包括精神需要,其实上是自我丧失的一种标志。“欲求取代了需求”,需求是自然主义的,生理的,有限的能够满足的。而欲求是功利主义的,心理的,无限的无法满足的。“在现代社会中,人的欲望展示出一个迄今为止最大的可能性空间。这一切都根源于资本增值的逻辑,正是在资本逻辑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才能获得高速的发展。资本的积累使人的欲望空间不管扩张,而人的欲望的扩张又不断推动着资本的积累,”[4]资本逻辑下使得资本成为自身的目的。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表达这样一种观点,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因为它成功地压制了这个社会中的反对派和反对意见,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从而使这个社会成立单向度的社会,使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5]资本控制下人丧失了自我批判和批判事物的能力,以心甘情愿的方式附庸于资本,去追求人们所梦寐以求的金钱和财富,为了享受世间一切华贵,成为资本的高贵的奴隶。然而,最高贵富有的奴隶,毕竟也只是奴隶。随着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消费的扩充,资本蒙蔽人们的双眼,资本已经悄然以另一种方式去占据人类的心灵和控制人民的精神。

人们的衣食住行本来是维持生存的基本物质活动,由此产生物质生活的经济空间,但是由于物质空间的有限性,很快地资本便占据填充完了,而文化本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人们精神空间存在的载体,但是由于资本的扩张性,资本不会也不可能满足于此,于是它向人的精神生活扩张,开始占据人的精神和人的心灵。它悄然将自身融入文化中,通过对于物质产品的符号化和人文化,企图掩盖它自身的本质,将物质产品打上文化和精神的价值印记,将它们与人的心理和精神需要挂钩,以入侵人的精神领域,比如现代人喝星巴克咖啡,追求的就是一种小资的生活方式,人们消费的并不是这美味的食物,而是一种向往已久的

西方生活方式,它满足了人们对这种符号意义的需求和欲望。购买的奢侈品被打上了爱情和高贵的标志,使得本来的物质产品成为文化的消费品,抽象的观念主导人的消费,资本入侵人的精神领域,控制人的思想和心灵。观念领域的抽象在宰割着人们的现实生活:“个人现在受到抽象统治,而他们以前是相互依赖的。但是,抽象或观念,无非是那些统治个人的物质关系的理论表现。”[6]

三、争夺空间—与资本的殊死较量

解决方法—争夺空间,与资本争夺空间,向资本夺回精神家园,摆脱控制,成为自我。

(一)国家控管:斩断资本的触角

主要是国家强制力量的作用,避免市场经济的过度发展,保证公有制的地位,防止贪婪的资本越过雷池,防止和控制市场经济的弊端。同时在思想话语领域掌握主导权,传播正确的财富和消费观,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人性的关照和对人的精神的关怀。“资本本身就是资本发展的极限,唯一的出路就是扬弃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7]个体始终生活在社会中在国家里,个体的精神和心灵始终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因此个人的精神空间夺取的过程中,外在的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也可能是一个基础性的因素,特别是资本在产生和扩张中对经济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国家在这个程度上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能够驾驭与导控社会资本的强大的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能够创造这些条件来防止资本的过分扩张而造成的对整个社会经济、国家政治和民族文化的渗透和入侵。防止资本主义的落后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文化透过包装以经济的面貌对中国人的内心和精神进行占据和扩张。

国家行政按照市场经济合理性的要求协调经济矛盾,会陷入更深的合理化危机。哈贝马斯认为合理性危机是“行政系统不能成功地协调和履行从经济系统那里获得的控制命令。市场经济会不断地发出指令和要求,比如良好的投资环境、安全的社区保障、便捷的基础设施等等。在理性化的意义上,今天中国各级政府衡量政绩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为市场经济的指令服务。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合理性危机会表现为一种转嫁危机,与经济危机一样,合理性危机把为非普遍利益而进行的社会化生产的矛盾表现为控制命令之间的矛盾。”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本来是市场经济自发的矛盾,如果国家行政决策仍然按照市场经济的理性要求来解决矛盾,市场领域的矛盾就会变成行政指令之间的矛盾。比如,政府通过法律、税收等政策保护经济领域产生的不平衡,就意味着所有人都参加到社会化大生产中,结果却只是少数人获益。这无异于将市场经济的缺陷带到了政治和人民生活领域。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这可以保证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公平。西方一些倡导市场社会主义的学者,极力推崇公有制的好处:公有制克服了劳动和资本的分离,在市场社会主义中,不存在一个与不拥有资本的劳动者相对立的资本家阶级。”他们认为公有制消灭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剥削劳动的关系,不公平现象就会随之消失。当然,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有很大的不同。我国以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权威来保证公有制的存在和运行,而不只是作为收入公平的手段。市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各种模式重视的是收入平等,没有国家经济制度的保证,这样很难让平等得到保障。

(二)社会监管—防止资本的越位

以社会公共力量去对抗强大的资本,是防止资本越位的有效手段。群体利益的公共诉求在未来社会中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即使是在市场经济的领域,如何让经济走上正轨也已经超出了经济学的分析能力。市场经济关系只是社会有机体中的一个部分,“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社会中不仅有经济关系,还有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等。市场经济满足了人经济方面的需求,却无法满足人与人之间其他各种关系的需求。这就需要国家发挥维持社会各种关系的有序发展的作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需要保持经济关系和其他各种社会关系的平衡。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在于不是任由资本剥夺社会资源,而是对社会资源有留置权。在判定经济政策的时候奉行共同体比个人优先的价值观对社会资源建立起最低的限度,让个人可以过一种有自尊的生活,成为集体的一分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发挥了市场的优势的同时又能有效地控制市场缺陷和不足的一种有效方式,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效的把握了资本特性,利用了资本的同时也在控制资本的。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其他社会有机体的基础,把握住这一基础和主体,那么其他的部分就能有效得到管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规律同时在其作用,市场多一些还是计划多一些都必须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符合,因此在资本过度发展,过度膨胀的过程中,在资本逐渐渗人政治和公共领域中,此时要多发挥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规律,牢牢把握住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让社会公共力量去监督市场,去监督公共政治和市民社会。马克思在《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认为的市民社会是摆脱国家而存在的,其基础是市场经济,所以这里的市民社会成为了监管市场的国家之外的另一种力量。“受到迄今为止一切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反过来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8]可以做这样的理解,市民社会的存在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种制约,同时对于市场经济和资本扩张也是一种制约。

(三)个人自管:摆脱资本的控制

精神空间的再生产,意味着夺取之前已经被资本入侵的私人领域的同时,还要防止个体生活的资本化,保持本心,主体性建构、独立性张扬,精神生活的充实和丰富,文化对精神生活的充实,防止资本符号化的方式迷惑个体,造成假象,建构具有神圣性的和超越性的精神生活内容,摆脱物质性的控制,使人的本质真正得以回归人自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本主义的逻辑在影响中国社会,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从公共领域到私人生活,“资本逻辑这一强制原则和主导机制的泛化和流行颠覆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消解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信念和思想体系,逼迫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最终导致现代虚无主义的出现。”[9]“免于匮乏的自由是一切自由的具体实质。随着这种自由逐渐增大其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属于较低生产率阶段的各种自由相应地失去其先前的内容。当一个社会按照它自己的组织方式,似乎越来越能满足个人的需要时,独立思考、意志自由和政治反对权的基本批判功能就逐渐被剥夺。”[10]马尔库塞的陈述揭示了当代的人的独立性和主体性意识的消解和丧失,而这个意义上就是个人需要得以满足造成的后果,似乎前后矛盾,但却意外地贴切,这个程度上来看,资本满足人的需要的同时在剥夺人的自由,所以警惕资本的华丽的一面。必须开拓属于自我的精神空间,“私人领域”是个体精神得以休憩的场所,如若被资本所入侵和渗透,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连最私密的领域也肆无忌惮,那么这也将意味着个人的解构,家庭解体。因此,个人向资本夺回空间在这场争夺战中的意义非凡,同时也是困难的所在,个体性的丧失,自我空间的沦丧在一定意义上是个人的选择,而不是资本在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个人在利用资本的同时控制资本的扩张和过分渗透,以防止资本对于个体的控制,人应当并且首先应当保证自我的存在,这样个体在茫茫人生中才有可寄托之处。虽然,资本已经在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扮演不可缺少而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个体如果盲目随波逐流,让自我的精神和心灵的空间受制于资本,让资本成为衡量一切的手段,成为一切行为的目的,那么个体的价值将无所归属。私人的领域和个体的精神空间在一定意义上受到自我意识的控制和影响,自我选择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自我的建构的结果,所以自我应该抛开被他人和环境的过分影响,回归于本心,感受真实的自我和发现真正的美,而非去盲目追逐资本的“美”。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

[2]张艳涛:哲学范式转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0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7页。

[4]王庆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隐喻》,《社会科学家》2015年第1期。

[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译者后记。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7]吕士荣、周宏:《唯物史观的返本开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页。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7页。

[9]张有奎:《资本逻辑与虚无主义的批判》,《哲学动态》2011年第8期。

小城镇街道空间的再生与创造 篇3

梅李镇位于江苏省常熟市东北部, 地处“长三角”上海经济圈, 镇域面积78.6平方公里, 全镇总人口7.85万人。梅李镇历史悠久, 是江南千年文化古镇, 镇区规划布局合理, 功能配套完善, 人居环境优美, 是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江苏省首批“园林小城镇”。近年来, 梅李镇按照“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 结合城镇建设和区域规划, 努力把城镇建设、人居环境、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

一、项目背景

(一) 现状解读

按照“体现特色、树立形象、提升品位”的理念, 梅李镇近年来更加注重城镇发展的质量和特色, 努力打造精品亮点。

梅东路地处老镇区, 针对道路狭窄, 路面坑洼不平, 沿街建筑陈旧不堪等实际情况, 镇党委、镇政府审时度势, 全面启动全长1.8公里的梅东路市政改造工程。为了配合该道路市政改造, 由当地政府部门组织沿梅东路两侧由梅北路至江夏路段建筑及景观改造规划设计, 该路段全长约为700米。希望通过改造将梅东路打造成“文化休闲一条街”, 与相邻的新虞山十八景之一的“聚沙塔影”交相辉映, 成为梅李镇又一处城镇新亮点。

(二) 存在问题

1. 街道空间缺乏整体性。

早先的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城市设计, 道路两侧的建筑尚末形成有机的整体。由于不同时期建筑创作理念的影响, 建筑技术和材料各异, 建筑形式显得繁芜杂乱。

2. 建筑现状较差。

部分建筑由于年久失修, 维护不力, 空间封闭, 缺少开阔的视野环境, 并存在占压道路控制线问题。

3. 空调室外机及广告牌置放无序。

建筑原先设计中未考虑空调室外机的布置以及广告、店招的合理布局, 使得空调放置杂乱、广告无序严重影响了街道景观。

4. 缺少成片绿地。

由于形成的年代较早, 建筑布置零乱, 城市绿化空间严重不足。

5. 道路交叉口管理混乱。

梅东路本身是一条交通干道, 现有的道路路宽不统一, 道路交叉口交通混乱, 人行、车行及非机动车道混流严重, 影响机动车道的通畅, 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改造原则

(一) 整体原则。

全面考虑地段内建筑与空间的整体风貌, 运用点、线、面多层设计方式, 保持统一的地段肌理和风貌特色, 使注入的多种元素互相协调、统一。

(二) 动态原则。

根据市场需求, 流动开发和分期建设的特点, 规划设计力求具有可操作性和应变性, 随着不断的开发而完善, 采用动态平衡的设计理念, 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 延展原则。

建筑功能灵活性、适应性是符合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 多变的商业模式也决定了建筑功能必须具备可拓展性。因而功能的延展原则也是成功的城市开发的重要一环。

(四) 持续原则。

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 改善环境, 完善各项服务设施的同时注重景观绿化建设, 增强城市的发展活力, 设计中坚持控制适宜的建筑密度, 通过绿化造景, 形成城镇景观空间, 创造亲切宜人的城市氛围。

三、改造策略

(一) 沿街建筑物的整治

沿街建筑物是构成街道景观的重要要素之一。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对沿街建筑物的形式、材料、色彩等进行统一规划整修, 以达到街道景观的协调和连续。沿街建筑立面力求高低错落、形式多样、凹凸有致、虚实结合, 形成该街区高低错落的天际线。

1. 拆除。

(1) 由于梅东路改造道路路宽由原来的9米拓宽至18米, 规划道路控制线内的原有建筑应全部拆除。如影剧院、镇政府部分建筑物及梅李中心幼儿园前部分建筑物等。 (2) 因为城镇部分使用功能调整及置换, 拆除原沿梅东路部分需搬迁的建筑物, 从而形成开敞的、公共的街道广场或社会停车场, 如苗苗中心托儿所、灯光球场等。 (3) 结合新的使用功能要求及街道界面改造要求, 新建原使用功能的建筑物, 拆除原有破旧建筑物, 如梅李中心幼儿园、梅李居委会、通塔商场等。 (4) 对原有的违章建筑物拆除, 疏通保留建筑的消防通道及运输通道。

2. 改造。

沿街建筑质量较好、使用功能尚能够满足现实要求或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拆除的建筑物, 规划时对其进行立面改造。 (1) 屋顶改造。原有建筑为平屋面, 根据屋面防水及景观要求选择部分实施“平改坡”改造, 或结合使用功能进行平层面上人屋顶平台改造, 形成独特的屋顶花园、屋顶露台等;原有建筑为坡屋面, 根据现状情况, 对原有坡屋顶进行材料更新、细部改造。 (2) 立面改造。原有建筑基本为各色面砖或涂料, 大多有剥落, 结合此条街的商业特点, 建筑墙面整治主要以弹性涂料粉刷为主, 少量采用面砖及石材。色彩上以白色、灰色墙面、青色瓦屋顶为主, 室外门窗结合保温、隔热的要求, 采用金色、墨绿色、白色等塑造个体特色, 形成个性鲜明的精品商业街。本着满足建筑物使用要求、不损害用户利益的原则, 尝试空调室外机采用穿孔铝板的遮挡设计, 探索与建筑一体化的户外广告牌和店招店牌统一设计, 让建筑整洁有序, 焕然一新。

3. 新建。

结合新的使用功能要求及街道界面改造要求, 新建原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如梅李中心幼儿园、梅李居委会、通塔商场等。考虑新建建筑的多样性、特殊性、时序性的特点, 在改造规划中对拟建建筑物提出控制准则。 (1) 建筑形式。在鼓励建筑形式个性化的同时, 强调建筑之间形式的协调与对话。本路段改造中建筑均以2—4层为主, 建筑风格以江南民居风格为主, 采用坡屋顶, 青瓦白墙, 两侧建筑都建议采用内走廊形式。沿街建筑立面避免巨大体量, 利用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组织广场、硬地、绿化及城市家俱等, 避免街道空间的压迫感和拥挤感。 (2) 外墙材料。新建建筑外墙装修材料须与改造建筑相统一, 主要以弹性涂料粉刷为主, 少量结合面砖及石材。空调室外机遮板采用铝合金板或穿孔板, 局部可以彩色玻璃幕墙、钢结构等表达建筑形体的虚实对比。 (3) 建筑色彩。新建建筑外墙装修材料须与改造建筑相统一, 色彩上以白色、灰色墙面、青色瓦屋顶为主, 石料和砖石块宜保持自然的色彩。玻璃和金属的颜色宜选用柔和中性的色调。为突出建筑的门窗、入口、节点, 可用一定程度的对比色, 不宜使用大面积明亮耀眼或沉闷的颜色。

(二) 景观绿化的种植

通过改造将街区建成绿树成荫、四季常青、层次丰富的街区, 采用点、线、面结合, 平面与立面、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形式对街道广场、街道两侧进行绿化配置。绿化设计因地制宜, 不同地段设置不同内容, 采用不同形式, 形成不同的景观。

1. 在路段两端、原苗苗中心托儿所及梅李中心幼儿园等处结合城市开放空间, 设置完全开敞的绿地空间, 利用建筑围合形成充满人气的休憩广场, 可减少建筑的压抑感, 还可为市民创造一个聚会与交流的场所。沿通塔桥处的公共绿地空间结合盐铁塘河道两侧, 与现有的滨河绿化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具有特色的绿化广场和亲水环境。

2. 对沿街全线结合透空、半透空建筑立面进行充分绿化, 尽可能保留现有行道树。绿化设计中充分考虑道路两侧2.0米宽的绿化隔离带、行道树, 形成系统的道路绿化, 与街区两端的绿化广场形成线面结合、层次丰富的街区绿化景观。聚沙公园的周边采用局部透空式设计, 使绿色渗透到街区, 并重点设计公园入口的节点广场, 与街道界面相交融。

3. 绿化配置以常绿针叶和落叶阔叶树种为主, 同时配以小乔木、小灌木、花卉等植物。树种采用树冠小、不产生遮挡的树木, 如棕榈树;适当种植香樟, 增添异国情调。乔木、灌木和花卉间杂种植, 采用常绿或落叶灌木, 如冬青、木槿、小叶女贞等形成绿篱, 配以季节性色彩丰富的花卉, 如秋海棠、万寿菊等, 并拼成花纹或图案, 以丰富街区的色彩。

4. 绿化带照明考虑设计低杆灯, 座椅边设景观灯具, 绿化中结合种植的树木采用绿色泛光照明。

(三) 街道设施的配置

构成街道景观的功能和要素除沿街建筑物、绿化广场之外, 城镇街道设施同样能体现出城镇街道品位, 这些街道设施对于街道个性的塑造、街道空间的丰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并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街道的视觉感受和街道空间的景观质量。街道设施的设置必须以满足功能为前提, 并具有景观性。

1. 功能型设施。

功能性街道设施的配置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着重考虑了人的使用方便度和舒适度。在沿街全线布置多种功能型街道设施, 如室外铺地、候车亭、电话亭、公厕、广告牌、书报亭、邮筒、果皮箱、休息凳、路灯等。因梅东路紧临老城区, 故在步行路面铺装上选用石材铺装, 以浅灰色为主, 辅以褐红色装饰线或图案, 充分体现老城区的特色。两侧绿化广场内的硬地铺装选用彩色地砖, 以冷色调为主。

2. 景观型设施。

沿街设置了景观型的街道设施, 美化了街道空间, 如花坛、喷泉、雕塑等户外观赏艺术品。强调景观型设施的地方性、协调性。

(四) 道路交通的组织

1. 道路横断面。

此全路段道路改造后宽度为18米, 考虑道路的用地限制及两侧商业设施的可达性, 改造后梅东路仍采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车道, 宽度共为14米, 车道两侧各为2米的绿化带兼非机动车停车带, 在绿化带外侧结合沿街经营性用房的室外场地设置人行道。既增加道路疏解能力, 又可保证道路两侧商业的可达性, 提高沿街经营性用房使用价值;既能较好地解决非机动车停车泊位问题, 又保证了行人的安全。通过对沿街建筑物背面场地的疏通, 较好地解决经营性用房进货、非经营性用房的出入口交通和消防通道等问题。

2. 人行道。

人行道是市民步行、购物和短暂逗留的重要场所, 应适应现代商业购物功能, 展现商业区繁华的形象。地面铺装与建筑入口、门廊、柱网协调, 人行道按无障碍设计要求设置盲道。人行道由绿化带、通行带和购物休闲带组成。绿化设施带布置行道树、自行车停车、消防栓、路灯、邮箱、公用电话、垃圾箱等设施。购物休闲带安排花坛、街灯、座椅、自动售货机、露天咖啡座等。

3. 交叉口。

(1) 拆除重新建造梅东路与梅北路、通塔路、江夏路相交处建筑物, 转移可能遮挡交通视线的树木或其它设施, 保证行车安全视距。 (2) 斑马线和停车线划定明显, 有别于其它铺砌图案, 用来引导组织交通的地面线或图案根据交通组织要求设计。 (3) 交叉口的绿化布置强化方向感, 设计成简单的几何形状。

4. 停车设施。

道路两侧考虑拆除原镇政府东侧的建筑物及苗苗中心托儿所、灯光球场等建筑物, 形成街道内相对集中的社会机动车场地, 非机动车停车则沿梅东路两侧绿化带就近停放, 最大限度地提高沿街经营性用房的便捷性。道路两侧非经营性用房的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均设置在建筑物背面和新建建筑物地下停车库, 做到既方便又隐蔽。

(五) 开发控制的引导

开发控制的引导, 目的在于贯彻规划设计在土地使用、交通组织、开放空间等方面的原则, 并具体为本路段改造中后续不确定内容提出控制导则, 指导后续阶段的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 从而使改造规划具备可操作性, 为规划管理部门对本街区的建设开发提供依据。

1. 新建建筑物的控制。

(1) 开发强度的控制。对地块内各建筑物提出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设施配置等指定性指标。 (2) 建筑布置的控制。对地块内各建筑物提出使用空间范围、建筑控制线、车流及人流出入口方位等具体要求。建筑退让必须按照改造规划的要求, 以保持街道空间界面的完整与连续。

2. 室外广告的控制。

(1) 位置。室外广告可设置在屋顶、墙面或独立设置。屋顶广告不得损害主体建筑屋顶造型与建筑群天际线形象。墙面广告不得影响建筑立面形象。外挑沿街墙面、雨棚的广告离地面不得低于3米, 且相邻建筑标识高度应统一。独立设置广告不应妨碍交通或影响景观及其它公共活动。 (2) 尺度。设置在同一路段、同一建筑的广告、标识尺度要求一致。建筑墙面广告面积不得超过该墙面面积的1/10。建筑底层外墙面广告面积不得超过2平方米, 统一设于沿街门窗上部格板间。人行道、小型绿地和广场独立设置的广告, 一般不得超过0.8平方米, 特殊案例经规划部门专门审定。 (3) 形式与色彩。同一路段的小型广告标识尽可能形式统一。面积在2平方米以上的广告、标识禁止使用色彩强烈、形式怪异的设计。

3. 室外照明的控制。

(1) 广场、人行道及绿地照明。广场照明宜用装饰性强的杆灯照明, 成为点缀、围合或划分广场空间的艺术性“构件”, 照明亮度要考虑平时与节日的不同要求。人行道照明应考虑尺度宜人、形式与周围建筑及环境相协调等因素, 可采用杆灯、桩灯或绿化灯, 尽可能选用白炽灯作为灯光的颜色。绿地照明可选用白色或深褐色和黑色杆灯, 以达到和绿化融为一体或形成对比的效果。小面积的铺砌地面、礼仪性的场所, 如停车区和建筑入口宜采用桩灯。 (2) 建筑照明。建筑照明应突出重点建筑和重点建筑部位, 并强调整体色光的和谐。重要的公共建筑以及体现中心区景观特征的标志性建筑及其周边建筑群, 可选择泛光照明。建筑泛光照明的设施, 应隐蔽安装, 不能暴露于建筑表面。单幢建筑的泛光照明其色彩不应超过三种。建筑的泛光照明应突出重点, 如建筑的顶部, 主要的立面线条等, 而不宜采用通体照明, 尤不宜对玻璃幕墙采用泛光照明。

四、结语

在小城镇建设的浪潮中, 应当通过改造、整治、更新城镇面貌;通过城市道路、街道景观改造, 增加街道文化含量, 提高街道文化品位;通过科学规划, 突显小城镇建设的区域性、特色性、时代性。小城镇的城镇街道改造在规模、技术、经济、空间尺度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正确引导, 方能促进城镇经济、社会与人居环境更加和谐统一、协调发展, 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美好、社会和谐的节约型小城镇。

参考文献

[1].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夏健龚恺.小城镇中心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文剑刚等.小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空间再生 篇4

1 水泥稳定碎石旧、废料特点浅析和来源

1.1 旧路水泥稳定碎石废料特点浅析

旧路水泥稳定碎石废料最初从道路基层铣刨时, 少部分原石子骨料表面被石屑粉和水泥, 即水泥砂浆包裹, 再生利用时骨料与水泥的豁结强度同新骨料与水泥的勃结强度会有所不同:

(1) 新骨料表面不如旧骨料吸水性强, 所以在同样配合比的情况下, 会使水灰比变小, 有利于强度的增加。

(2) 表面包裹了水泥砂浆以后, 砂浆比表面积大, 吸附力也会增强, 乳结力加大。

(3) 水泥砂浆表面会有很多微小缝隙, 更容易使水泥颗粒进入其中, 所以进一步增强了勃结力。

(4) 一些大粒径的粗骨料在铣刨时会破碎, 产生新的断面, 使颗粒表面更加粗糙, 也使铣刨下来的旧基层材料的级配会发生改变, 级配更加连续。这些废旧物料对水稳结构强度及稳定性的影响都是与使用新材料作水泥稳定碎石结构不同的。

1.2 旧路水泥稳定碎石来源

1.2.1 铣刨

本次试验中使用的水泥稳定碎石废弃骨料取自九景高速公路湖口至都昌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旧路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铣刨机拆除, 使用的铣刨机械为德国WITGEN2000型铣刨机进行铣刨破碎, 旧路的水泥稳定碎石通过铣刨机铣刨破碎后, 直接生成水泥稳定碎石废弃骨料, 该废料通过铣刨机自带的传送带直接集中装车, 装入后续的装载车中。整个铣刨过程非常简便, 易于操作。

1.2.2 筛分

因从工地直接取回的旧废料可能含有泥浆或未解体的水泥稳定结构层较大个体, 因此需要进行再次筛分, 将不符合要求的超粒径料和粉料废弃, 这样也是尽量保持颗粒组成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筛分设备也比较简单, 一台振动筛即可。筛网孔径分6mm, 11mm, 22mm, 32mm.。

2 施工工艺、实验路段测试

2.1 实验路段概况

实验路段位于九景高速公路YK200+200-YK200+400行、超车道, 长200米, 宽8米。所在位置处于江西北部两大城市九江、景德镇之间, 车流量较大, 且承担此次技术改造单幅双向通车的交通压力, 九景高速公路于1999年底建成通车至此次技术改造正好10周年。试验路段的路面结构形式是:20cm级配碎石底基层+20cm再生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12cm沥青砼冷再生基层+10cmATB下面层+4cmAC-13上面层。试验路铺设养护后对实验路段进行了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弯沉值检测, 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最后探讨了再生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优势。

2.2 施工中再生技术分析

2.2.1 再生骨料的生产

为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再生骨料的纯净、防止污染, 将采取如下措施:

(1) 对基准水泥稳定碎石进行铣刨破碎, 但不能铣刨至底部, 应剩余5cm, 以防将下层中的其它杂质或泥浆混入再生骨料中。再生骨料可由铣刨机自带的传送带直接装入运输车辆, 运至料场集中筛分堆放。

(2) 筛分后的料分仓堆放, 将不符合要求的超粒径料和5mm以下料弃用。

2.2.2 施工过程控制

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在施工过程中就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严格控制:

(1) 采用带自动计量配料系统YB5300型稳定土拌和机, 确保4.0%的水泥剂量能够稳定。

(2) 施工紧凑, 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初凝前, 摊铺碾压完毕。

(3) 配备了足够且合理的碾压设备, 以确保碾压质量。

(4) 在强度增长期间, 封闭交通, 防止破坏。

(5) 进行精心养护, 并加大洒水养生的频率和提高养生覆盖材料的质量。

2.3 七天取芯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养生7d后, 使用取芯机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了现场取芯, 根据现有施工验收标准是每1000平方米取一个点, 为充分验证该基层强度, 共取芯3处。三处取芯均成型较好, 表观密度密实, 厚度分别为19cln、20cm、22cm。《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一2000) 规定, 当水泥稳定碎石用作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时, 其7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6d保温保湿养生, 1d浸水) 。试验路取芯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均达到了大于等于3.5 MPa标准的要求, 说明试验路段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试验获得了成功。取芯7d无侧限抗压强度见下表5-2天取芯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3 试验路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情况分析

实验路段验收时, 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验收有高程、厚度和平整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等指标, 如按照这个标准, 试验路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合格。但其在如下几个方面的性能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1) 技术改造竣工通车到现在近一年时间, 车流量还不是很大, 再生水泥稳定碎石的抗疲劳性没有得到充分检验;试验路段只度过一个冬天, 冻融次数有限, 再生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冻溶只得到一定的考验, 还需要更常的时间进行检验。

(2) 根据试验路的实际使用情况, 水泥稳定碎石再生骨料的没有问题, 限于经费和时间的关系, 试验过程还不是十分严密, 但这并不能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再生骨料的应用。通过对试验路段的初步观测和分析, 可以肯定再生水泥稳定碎石骨料可以作为再生水泥稳定碎石的原材料使用, 并在今后的道路大修和新建中大量使用和推广。

4 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具有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等优点, 同时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

4.1 经济效益分析

旧路基层水泥稳定碎石结构材料的再生利用, 虽然在收集和制备中需要耗费一定的机械设备和人力, 但生产再生骨料所增加的费用完全可以被其他方面的效益所补偿。可以说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对于投资单位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现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再生利用工艺与水泥稳定碎石新材料基层相比, 节省了以下费用:

(1) 废弃物处置和填埋费用;

(2) 基层 (底基层) 的原材料费用;

(3) 原材料的运输费用;

(4) 人力资源费用;

(5) 缩短施工周期的费用。

因为在旧路改造的施工过程中铣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必不可少的, 破除外弃的费用不可避免, 如果将得到的铣刨破碎的水泥稳定碎石骨料作为原材料重新使用, 这样就直接节约了大量的原材料费用, 施工直接费用可节省近30%, 其它施工辅助及行政管理费用的节省近5%, 其中铣刨材料 (也包括不能被再生利用的情况) 的废弃处置和运输至填埋场地的运输费用大大节省, 从而也避免了各种可能的对环境的污染和潜在的违法处罚风险等;尤其是现场高效的生产和处理能力, 以及因利用旧料而减少的对原材料运输和人力资源方面的需求等, 与传统的挖除旧有水泥稳定碎石基础, 使用新材料的方案相比, 对投资单位来说具有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并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

到2009年末, 中国高速公路的通车总里程达6.5万公里, 其中使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约3.6万公里, 按双向四车道考虑, 每十年进行大修一次, 每年产生的废弃水泥稳定碎石费料就达到2000余万立方米, 如全面推广该技术, 每年可减少消耗石料1730万立方米, 这样节省的将不仅仅是施工单位的各种费用, 更重要的是给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建设基金,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同时节约大量的石料资源, 缓解我国资源日益缺乏的矛盾:另外, 破除旧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产生的废料, 需要填埋或弃置还要占用大量本己十分紧张的土地资源, 再生利用就可以减少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4.2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后, 绿色事业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绿色的含义随着认识的提高不断扩大, 绿色的含义主要可概括为:

(1) 节约资源、能源;

(2) 不破坏环境, 更应有利于环境;

(3) 可持续发展, 在满足当代人发展资源需求的同时, 又给后代人留下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资源。

在最近的十多年中,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已引起很多国家的重视, 它在节约资源、能源, 尤其对环境保护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它可以解决混凝土作为最大宗的人造材料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及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它是一种能持续发展的绿色材料:

(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再生技术既解决了废料对环境的污染, 又减少了开山采石对环境的破坏;大大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 符合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 因此对旧水泥稳定碎石进行再生利用, 除了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外, 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适应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 水泥稳定碎石再生可以就地取材, 施工所需要和使用的碎石石屑等材料的利用, 大大减少了开山取石的需求量, 有效地保护了自然资源;大量的原材料不需要运输, 既节省了能源, 也减少了货车排放尾气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可以最大限度地再生利用铣刨下来的旧水泥稳定碎石材料, 不必再将这些废弃材料运往废物填埋场进行处理, 而将其有效地转化成一种有价值的生产材料, 全方位实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技术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从长远来看, 比直接的经济效益的意义更重大。

5 结论

通过本文研究,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通过再生骨料筛分的级配连续性验证, 证明孔径大于31.5mm的筛面通过率为100%, 其余各级筛面均有骨料截留, 且截留的骨料量分布相对均匀, 如大于孔径26.5mm的再生骨料质量百分比为9.7%;截留于孔径为19rnnn的骨料质量比为8%等, 说明原级配的水泥稳定碎石骨料在破碎后, 粗骨料减少, 细骨料增加, 级配更加连续, 更加趋于合理, 使得水泥稳定碎石可以形成更密实的骨架结构, 更有利于水泥稳定碎石的碾压密实。

(2) 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证明, 说明水泥掺量越高, 再生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越大;在强度要求低于3.5 MPa时, 再生骨料的水泥稳定碎石的平均抗压强度要高于基准水泥稳定碎石的平均抗压强度, 以再生骨料代替新骨料生产水泥稳定碎石做道路基层是可行的。

摘要: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根据大量的室内和外业试验, 初步研究了利用水泥为稳定剂的旧水泥稳定碎石基础道路的现场再生技术, 并在九景高速公路技术改造项目上付诸于实验路段。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再生利用,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J057-94) ,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4.

[2]沙庆林.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M].人民交通出版社, 87-155, 1999.

[3]胡立群.半刚性基层材料结构类型与组成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 (JTJ071-2004)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5]彭献生等.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性质之探讨[J].新世纪海峡两岸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115-120.

空间再生 篇5

1974 年, 法国学者昂利·列菲伏尔 (Henri Lefebvre) 提出“空间生产理论”, 指出空间不是抽象的自然物质或者是外在于人类活动静止的“平台”, 它产生于有目的的社会实践, 是社会关系的产物。[1]任何一个社会, 任何一种生产方式, 都会生产出自身的空间。既然每一种生产方式都有自身的独特空间, 从一种生产方式转到另一种生产方式就必然伴随着新空间的产生。[2]因此他强调, 社会形态的变化必定带来空间性质的变化, 空间就这样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获得了各自的历史性命运。社会形成和创造了空间, 但又受制于空间。

自上个世纪80 年代以来, 古镇以其传统的格局、古朴的建筑风貌、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的名宿风情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古镇也成为我国旅游空间生产和实践的重要实践平台。资本主导下的旅游空间再生产导致古镇社分层程度高, 因而, 具有资本优势的“新移民”与具有土地优势的“原住民”形成了多元的社会分工的特征, 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出现了碎化和分化现象。于是, 古镇新形成的社区开始盲目地摒弃古镇文化、破坏原有空间、牺牲古镇环境, 并开始用机器生产的方式用于旅游空间的生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有关古镇旅游开发空间价值取向之争, 产生了传统与现代社会方式、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当代社会使命与保护发展的诸多矛盾。[3]

本文借助空间生产理论作为理论框架, 以大理双廊古镇为例, 通过研究其空间生产过程的变迁, 解析旅游发展之后古镇社会的变迁, 从而探索旅游对古镇的影响。

1 案例研究

1.1 往事双廊:传统空间生产

古镇双廊, 位于大理市东北部, 坐落于洱海东岸, 东与佛教名山—鸡足山相连, 西临洱海, 南与挖色镇相接, 北与上关镇和鹤庆县黄坪镇接壤, 距离大理市主城区下关镇36km, 是一座拥有四千年历史的古渔村。在这里, 洱海碧波万顷, 湖水湛蓝, 水天一色, 拥有“大理风光在苍洱, 苍洱风光在双廊”之美誉。

作为云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双廊既是大理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也是唐宋时南诏大理国的重要军事要塞和水军基地, 同时是唐天宝战争、清杜文秀起义的古战场。双廊拥有十四处历史文化古迹, 以及保存完整的明清历史文化街区和百处典型白族明清传统民居院落。

双廊三面环山, 一面临水, 人多地少, 居住密集。古镇居民处于沿袭千年的“摇橹捕鱼, 耕田放牧”的生活状态, 生产目的为从自然环境 (洱海、土地) 中获取生活资料。由于双廊地处洱海一隅, 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空间, 生产主体相对团结、单一, 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与空间景观。

1.2 双廊之痛:古镇空间景观的变迁

“日渐兴隆的旅游, 把宁静的小镇逐渐变得热闹起来, 经常外出再回到小镇时, 我会发现, 我最喜欢的那条小巷不见了, 再离开回来时, 古老的门楼被拆掉了, 甚至老人们晒太阳的那条石凳, 也不见了, 我的心在隐隐作痛, 往后, 老人们到哪里晒太阳呢!”———杨丽萍[4]。双廊古镇不仅是生存的空间, 它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但是, 在旅游发展狂飙突进的情况下, 双廊同许多古镇一样面临着“消逝”的危机。

双廊的旅游发展从“进入期”开始, 经过“井喷发展期”, 现在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期”。

2000 年, 杨丽萍别墅、赵青别墅的建成让双廊成为艺术家、文人墨客的落脚点。借助于名人效应和微博的推力作用, 一些游客、艺术家和闲居者慕名而至。双廊这个本来十分陌生的小地名也开始在小范围传开来。双廊的旅游发展迎来“进入期”。

自从第一家客栈的落成, 短短两年时间, 各式客栈便迅速填满双廊的大街小巷, 尤其是洱海边上。双廊似乎一下从古朴简陋的“渔船”成为白领小资的“天堂”, 这个依偎着洱海的古村落开始进入了“疯狂”的建设期。建造施工带来的巨大噪声打破了这里以往难得的安静与祥和, 双廊成了一个“大工地”, 那个原本清幽自在的双廊古镇已经不复存在。不论是“新移民”, 还是部分“原住民”, 都在通过建设表达着各自的利益诉求, 而混乱建设直接导致古镇原有的景观空间遭到破坏, 传统的白族民居被五花八门的体量巨大的现代建筑所替代, 原有的街巷空间被各种建筑垃圾占据。不仅如此, 百年老树被随意截肢, 古老的捕鱼工具也被随地丢弃。此时, 双廊进入了旅游度假时代, 同时也迎来了“井喷发展期”, 游客数量剧增, 而游客的旅游感受却骤降。

双廊目前处在“稳定发展期”, 同时也是稳定的破坏期, 游客数量趋于稳定, 而游客的旅游感受也不如以前, 旅游发展充斥着围绕利益的博弈和矛盾。“新移民”从观光业中攫取金银, 他们挤占双廊公共资源, 却对周边社会发展带动有限。虽然双廊旅游收入在不断增加, 但原住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却还不到云南农民可支配收入的34%。越来越多的“原住民”也在尝试着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据有临海土地的村民被级差地租所挟持, 为抬高租金, 可以随时毁约。远离玉几岛的居民, 对玉几岛原住民“眼红”。古镇传统的风土人情逐渐丧失。

双廊, 这个洱海边上的白族千年古渔村的风貌已经在渐渐褪色。

1.3 双廊症结:多重逻辑下的空间生产

1.3.1 旅游主管部门的空间景观吸引逻辑

旅游主管部门作为双廊空间实践背后的控制力量, 参与着古镇旅游空间的生产。因而, 旅游主管部门成为了推动双廊空间形态更新演变的主要力量。

古镇双廊首先是被艺术家和闲居者推崇而逐渐被世人知晓。因此, 在之后的旅游推广中, 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 主管部门给双廊构建的空间形象也是“名人+文艺+美景”的游憩空间, 传统的白族古渔村形象被逐渐淡化。

由于对于利润的追逐, 大量资本不断涌入开发潜力巨大的双廊。掌握这些资本的既有既有商人、企业, 也有政客、艺术家。双廊古镇社会的空间生产主体由相对团结、单一的“原住民”变成为围绕旅游的利益相关者。不同行动者依托自身携带的不同的资本, 占据不同的位置, 不同主体常常因权能背景不同影响空间生产的实际力度及实际效果, 谁掌握了空间生产背后的主导权, 谁就支配了空间的生产。[5]外来经营者掌握更多资本且能迎合主管部门构建这种空间形象, 所以, 其空间生产行为得到了主管部门的较大的鼓励与支持。本是商讨建立“村规村约”、规范双廊的开发建设的“双廊公益论坛”的中心人物也只是政府官员、客栈老板及其文艺界朋友, 而有诸多诉求的原住民被“安排”在论坛的边缘。

旅游主管部门在快速促进双廊旅游发展的目标下, 对双廊的空间想象并非完全为了双廊的传统文化的延续, 而更多的是在打造一个更具特色的游憩空间。

1.3.2 游客想象和舒适体验逻辑逻辑

很多地方能都成为旅游目的地都是来源于游客对于其空间的想象。[6]双廊之所以能成为重要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是因为游客所接受到的信息是旅游主管部门、旅游经营者、地方精英等为其构建的空间形象。游客追求的是与他们想象一致的空间, 希望借助于旅游活动或旅游客体寻找本真的自我[7], 追求与想象类似的体验。但是游客发现对双廊的空间想象在实际的旅游体验中无法完全实现, 很多游客感觉与想象中差距很大。原因在于旅游主管部门构建的双廊形象并不是基于双廊原有的社会与空间, 游客想象和舒适的体验逻辑也与双廊传统的空间生产逻辑存在着错位。因而在实际体验中, 居民传统居住空间与游客的旅游空间重叠, 游客感受到的是多种混乱的空间景观的杂糅的形象, 遭遇到想象与现实的落差。

1.3.3 外来经营者的经营逻辑

掌握更多资本的外来经营者很快掌握双廊旅游空间生产的主动权, 早期双廊70%的客栈都是他们投资建造。外来经营者带着自己的理念、文化来到这里, 为了在较短时间里获取较大利润, 他们以旅游管理部门构建的形象为基础, 选取了大众消费认可度高的古镇旅游空间为模板, 像运用机器生产方式一样, 生产出失去地方文化特色、千篇一律的古镇旅游空间。在双廊的主要体现是占据较好景观位置, 风格迥异、密集的高端客栈和酒吧。几乎所有的客栈和酒吧经营者和设计师都表达了自己对当地白族民居和文化传统的热爱, 可并没有谁真正愿意尝试原汁原味的白族风格。对于投资者来说, 是不是海景房, 能否租出最好的价格, 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8]

由于文化习俗和价值理念的差异, 这些外来经营者很难融入双廊传统社会, 与本地居民的关系也很难处理好。同时, 他们对经济利益的一味诉求和机器化空间生产逻辑也对本地居民产生了负面影响。

1.3.4 本地居民分享利益逻辑

根据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 外来经营者带来的多价值理念是负面效应, 这种负面效应会大大影响旅游空间的本地居民。本地居民仿效外来经营者, 以期用最短时间从旅游开发中获取最大利润, 进而一味仿效外来经营者的空间生产模式。他们根据个人拥有的资本多少和不同的利益诉求, 修建各式客栈、店铺和饭店。在客栈高峰发展期, 几乎每两个月就有一家客栈诞生, 现在古镇客栈数量已经疯长到近千家。双廊传统的青石打根基、红土拌螺蛳壳筑墙、木梁瓦片做顶, 辅以石刻雕花装饰的白族民居传统特色民居被推倒, 取而代之的是钢架结构、混凝土浇灌、瓷砖装饰的体量较大的样式杂乱的新式房屋。

本地居民所拥有资本数量差异较大, 加之他们对旅游管理部门构建的形象理解存在差异, 这种分享旅游开发利益的逻辑, 使得他们盲目而无序的进行着生产, 加速了传统空间景观的变迁。

2 结论和建议

2.1 结论

2.1.1 社会关系改变是旅游对古镇社会影响的表征

旅游发展使古镇形成新的社会关系, 传统社区由原本相对团结、单一的共同体变成由不同利益相关者群体组成[9]。旅游利益相关者的一些空间行为导致双廊原有的社会关系明晰、血缘及地缘关系浓厚的社会网络空间被破坏, 古镇内部社会流动性增强, 从而导致古镇空间出现变迁。

2.1.2 多元主体遵循多重空间生产逻辑导致古镇空间变迁

旅游发展促使古镇原本单一的空间生产主体转变为多元化的生产主体。各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同导致对于古镇旅游空间的想象存在一定的差异, 进而使得原本由地域共同体从土地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的空间生产目的转变为经济理性、政治诉求、满足生活方式等多种目的, 从而使得传统社区在发展旅游之后出现 (社会) 空间分异。[10]各主体按照不同的生产逻辑生产时, 目标和行动的错位, 就会在空间中争夺、协商和妥协, 不断滋生主客矛盾、政企矛盾、政府与居民的矛盾。更是导致了古镇社会出现分层、碎化和分化现象, 以及传统景观空间的变迁。

2.1.3 完整而稳固的社会结构保证古镇空间生产的主体性

古镇的空间生产, 要在对自己的独特社会有更清晰的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之上。只有建立完整而稳固的社会结构, 一定程度上遵循古镇原有社会关系和生产准则, 才能在不同生产逻辑下, 使各主体的空间想象及利益诉求得以实现, 即生产出特定的空间景观。

本文对双廊古镇的案例分析揭示了:古镇旅游业发展中古镇生产主体不断多元化, 遵循着多重生产逻辑, 主体在空间中争夺、协商和妥协, 争先将自己的空间想象落实到具体的生产过程中。政府、旅游集团、外来经营者、规划专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等主体在旅游空间再生产过程中拥有较大的权利, 在古镇空间生产占有主导地位, 而旅游非正式部门、当地居民等弱群体所占据的空间被干预。由于主体权利不平等, 社会关系的不断再生产才能实现空间的再生产。社会关系不断再生产过程中, 古镇传统文化和地方性知识被忽视, 文化商品化、旅游商业化和原真性丧失也越来越严重, 这是大众旅游时代古镇旅游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2.2 建议

2.2.1 统一生产目的

古镇旅游空间生产效率在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 更应该关注古镇旅游景观空间和社会效能的提升。减轻和减缓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文化等负面影响, 使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和负面效益最小化, 旅游空间生产和自身发展的目标是使自身空间组织合理及结构布局优化。[11]

古镇特有的社会与空间的合理化和优化是古镇旅游空间再生产的目的, 所以各生产主体只有统一生产目的, 坚持古镇保护, 才能推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2.2 明确生产主体

古镇生产主体应该由掌握资本的利益相关者向古镇居民转化。旅游利益相关者应该以原住民为基础, 辅导社区为优先, 而非急于引进大型私人资本的投入。政府应该扶持民宿, 把社区作为观光的起点, 以有序且与环境相协调的小单位经营模式为核心, 避免外来私人资本大规模开发, 防止全然的改变生态环境。

2.2.3 规范生产行为

政府的宏观引导和调控必须加强, 需要依据市场规律对古镇的资金、资源、人力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配置, 制定出一套以本地的人文地理结构特性为基础的收益机制。

古镇环境保护不仅是生态环境, 还应包括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等环境的保护, 还原古镇一个真实的环境。政府应该坚持“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 既要鼓励外来经营者和本地居民有序的开发, 也要要求其承担环境保护、给当地居居民提供就业机会等责任。

摘要:在古镇旅游快速发展背景下, 古镇旅游空间再生产通常被利润所驱动。为了追求新的且更具有生产力的固定资本形式, 不得不加速对老的古镇项目投资的贬值甚至损坏, 而这必然会破坏古镇现有的传统社会结构, 因此, 社会结构会被重新构建。新的社会结构形成和创造出新的空间, 古镇传统空间景观被重构。本文以空间生产理论为基础, 以大理双廊古镇的旅游空间再生产研究为例, 来探讨古镇旅游与空间再生产的关系。本文认为古镇传统空间景观既是古镇旅游的核心吸引要素和游客体验的对象, 也是古镇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空间再生】推荐阅读:

再生利用07-15

回收再生05-15

再生策略05-21

再生碎砖05-27

再生器械05-30

再生效率06-20

污水再生07-11

再生工艺07-22

再生体系08-02

再生基层08-10

上一篇:经济政治文化下一篇:大学生文化产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