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体系

2024-08-02

再生体系(共12篇)

再生体系 篇1

龟背竹 (Monstera deliciosa) 是天南星科龟背竹属植物, 原产热带美洲, 叶具有奇特的缺刻和孔洞, 叶色浓绿, 叶肉革质, 耐阴, 能净化室内空气, 因此在家庭客厅、书房、展览大厅、地铁、宾馆等背阳处被广泛应用。传统切茎育苗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快速培育龟背竹苗木提供市场, 对龟背竹组培再生技术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研究用的幼嫩茎段 (外植体) 采集于从广东花卉市场引进的叶片带缺孔的龟背竹盆苗。

1.2 无菌体的获取

在晴朗的天气采回外植体, 用自来水冲洗后浸泡于洗洁净溶液中, 用毛刷轻轻刷洗外表污物, 然后置于无菌操作台上, 剪成茎尖和茎段 (腋芽1~2个) , 分别放入无菌容器内, 用75%乙醇消毒30 s, 无菌水清洗干净后, 用0.1%HgCl2振荡灭菌8~15 min, 无菌水漂洗4~5次, 用滤纸吸干外植体表面水分, 接种于初始培养基上。培养10~15 d获取无菌活体。

1.3 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

初始培养基MS+6-BA 1.0 mg.L-1 (单位下同) +NAA 0.2。

芽诱导分化培养基:①MS+6-BA 2.0+NAA 0.5, ②MS+6-BA 2.0+NAA 0.7, ③MS+6-BA 2.5+NAA 0.5, ④MS+6-BA 2.5+NAA 0.7, ⑤2/3MS+6-BA 2.0+NAA 0.5, ⑥2/3MS+6-BA2.0+NAA 0.7, ⑦2/3MS+6-BA 2.5+NAA 0.5, ⑧2/3MS+6-BA 2.5+NAA 0.7, ⑨1/2MS+6-BA 2.0+NAA 0.5, ⑩1/2MS+6-BA 2.0+NAA 0.7, (11) 1/2MS+6-BA 2.5+NAA 0.5, (12) 1/2MS+6-BA 2.5+NAA 0.7。

芽增殖培养基配方见表1。

生根培养基配方见表2。

初始培养基、芽诱导分化培养基和芽增殖培养基分别加入琼脂粉2.8 g/L、蔗糖25 g/L;生根培养基加入琼脂粉3.8 g/L、蔗糖20 g/L。培养基pH值5.8;培养室温度26±2 ℃, 光照强度1000 lx, 光照时数8~10 h。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芽诱导分化培养每种培养基接入30个外植体, 40 d观测统计各组合外植体诱导分化不定芽的结果;芽增殖培养每种培养基接入50个不定芽, 30 d观测统计各组合丛生芽发育生长结果,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1];生根培养每种培养基转入20个单芽, 培养15 d观察各组合生根率。

1.4 移栽管理

在生根培养20 d、苗高3 cm以上, 有2~4条粗壮的白色根时, 即可将组培生根苗搬离培养室置于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大棚内, 炼苗7~10 d叶片墨绿色, 茎段浓绿色纤维化, 可倒出清水洗净根部培养基进行栽种。基质配置5种, 土、泥碳土、山土+泥碳土 (1∶1) 、山土+泥碳土+蛭石 (1∶1∶1) 。

2 结果与分析

2.1 培养基组合对初始芽诱导的影响

将无菌活体分别接种于芽诱导分化培养的①~ (12) 号培养基内, 培养40 d, 调查芽的发生、发育状况, 图1结果显示, 本试验所有的培养基均影响着初始芽的发生和发育, 但不同组合的培养基对无菌活体初始芽诱导率不一致[2], 其诱导率排序为 (12) >⑩> (11) >⑨>⑧>⑦>⑤>④>③>⑥>①>②;诱导率最大的培养基是 (12) 号, 最小的是②号;但在 (12) 号、 (11) 号培养基中玻璃芽发生率高, 分别达26%和22%。这可能是由于 (12) 号培养基细胞分裂素浓度偏大, 细胞分裂能力强, 抑制着生长素结合态的形成及氧化酶活性[3], 而导致初始芽严重玻璃化。⑩、 (11) 号培养基芽诱导率比较接近, 但⑩号培养基培养出的初始芽没有玻璃苗现象, 因此, ⑩号培养基是初始芽比较理想的培养基。

2.2 增殖培养

将长2.0~2.5 cm的初始芽分别接种于含1/2MS基本培养基, 培养30 d观察记录芽的增殖数量和有效芽率;结果见表1, 方差分析显示6-BA、KT两因素对龟背竹芽增殖系数有显著影响, 随着6-BA浓度的增加, 芽增殖系数在不断增加, NAA对芽增殖影响不显著;6-BA、NAA、KT 3种因素对有效芽率影响不显著。观察发现, 添加KT的⑦~ (15) 号培养基, 培养7~8 d后有2种情况, 一是芽伤口肿胀、产生愈伤组织, 二是直接通过脱分化形成小芽;这说明添加KT诱导龟背竹初始芽可能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通过诱导休眠芽原基发育形成不定芽, 另一种是通过愈伤组织, 诱导细胞产生胚状体并形成不定芽。因此, 6-BA与NAA浓度相同, 多数添加有KT的培养基芽增殖系数大, 但有些组合芽质量有所下降, 玻璃化苗发生率高达24%, 这可能是因为细胞分裂素浓度偏大, 细胞内源组织生长发育失衡之故。本试验有效苗率100%的培养基有⑩号、 (11) 号2个, 选择⑩号培养基比较适宜, 高效率, 成本低。在苗木进行生根培养阶段, 为了保持芽的充足养分, 每使用1/2MS基本培养基培养3个周期, 用MS基本培养基培养1周期。

2.3 生根培养和移栽

生根培养是植物组培再生体系建立最后程序, 也是关键的步骤, 某植物组培生根与否, 生根率高低反映着他的再生体系建立能否成功, 能否形成产业[4]。本试验将继代培养获取高3~4 cm的健壮芽, 接种于生根培养基内, 培养15 d检查记录苗木的生根率, 结果见表2。在培养基内添加1 mg.L-1NAA或IBA, 均能诱导龟背竹生根, 生根率80%以上;但①号培养基, 龟背竹生根率比②号的生根率高5%;在①号、②号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AC的③~⑥号培养基, 苗木生根率则显著高于①号、②号的, 以1.0 mg.L-1NAA激素浓度基础上添加0.1%AC比0.05%AC的更有利于生根;本试验以NAA 1.0 mg.L-1+AC 0.1%组合生根率最好, 生根率达96%, 根细, 苗健壮。由此说明, AC能促进龟背竹苗木生根。

移栽结果表明, 山土+泥碳土+蛭石 (1∶1∶1) 为基质苗木移栽成活率高。方法是移栽前1周用1000倍百菌清溶液消毒基质, 生根苗应用0.2%多菌灵溶液浸泡5~10 min后栽植。

3 讨论

植物组织培养并不是营养越丰富越好, 而是营养成分协调才有利于植物生长。龟背竹基本培养基试验结果显示, 龟背竹初始芽诱导, 理想的基本培养基为1/2MS, 激素组合为BA 2.0 mg.L-1+NAA 0.7 mg.L-1, 芽诱导率高, 没有玻璃化芽现象。

龟背竹虽具一定萌芽力, 但组培时不同激素组合, 初始芽诱导率不一致, 试验结果显示, 最好的增殖培养基配方是1/2MS+BA 1.2 mg.L-1+NAA 1.1 mg.L-1+KT 0.3 mg.L-1, 增殖系数4.6, 虽不是本试验最高, 但增殖芽没有玻璃化现象;试验观察发现培养基内添加KT, 可以诱导龟背竹胚性细胞发生, 发育形成小植株, 其诱导率有待深入研究。

生根培养基内含1.0 mg.L-1NAA或1.0 mg.L-1IBA, 均能诱导龟背竹生根, 生根率以添加NAA为高, 但在培养基内增加0.05%和0.1%AC, 则生根率显著提高;增加0.1%AC的培养基, 生根率比增加0.05%的高2%~3%, 如果再增加AC浓度, 生根率有否提高, 有待进一步试验。

参考文献

[1]吴丽君.神灯白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1, 21 (2) :169-172.

[2]吴君华, 陈香焦, 林成立, 等.台农4号凤梨组培技术的探讨[J].福建林业科技.1999, 26 (4) :74-78.

[3]催凯荣、戴若兰.植物体细胞胚发生的分子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49.

[4]吴碧华.提高马铃薯试管苗薯规模化生产效率的途径[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再生体系 篇2

为开展薰衣草转基因研究工作,本试验以英国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为材料,建立了以叶片为外植体的`不定芽再生体系.研究了叶片消毒时间、生理状态、不同浓度6-BA 0.5,1.0,1.5,2.0 mg/L和不同浓度IAA 0,0.5,1.0 mg/L等因素对叶片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顶部成熟叶片为外植体,经0.1%升汞消毒2 min后置于分化培养基1/3MS +6-BA 1.0 mg/L上,15 d后芽分化率达80.0%以上.待小芽长至1~2 cm后将其转到1/2MS +IAA1.0 mg/L培养基上生根,得到完整再生植株.

作 者:苏秀娟 陈全家 马林 姚蕾 宁艳芳 陶鸿名 古丽达斯旦 曲延英 SU Xiu-juan CHEN Quan-jia MA Lin YAO Lei NING Yan-fang TAO Hong-ming Gulidasidan QU Yan-ying  作者单位:苏秀娟,陈全家,马林,宁艳芳,陶鸿名,古丽达斯旦,曲延英,SU Xiu-juan,CHEN Quan-jia,MA Lin,NING Yan-fang,TAO Hong-ming,Gulidasidan,QU Yan-ying(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姚蕾,YAO Lei(上海交通大学,上海,01)

刊 名: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年,卷(期): 29(2) 分类号:Q949.777.6 关键词:英国薰衣草   叶片   分化苗   再生体系  

萝卜下胚轴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篇3

关键词:萝卜;下胚轴;离体再生;AgNO3;激素配比

中图分类号: S631.104.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1-0058-03

收稿日期:2013-05-16

基金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编号:2007BS06024);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重大课题。

作者简介:李媛媛(1979—),女,山东桓台人,博士,讲师,从事蔬菜遗传育种研究。Tel:(0536)8785690;E-mail:yylilove@126.com。

通信作者:王冰林,博士,副研究员,从事蔬菜遗传育种与栽培生理研究。Tel:(0536)2118661;E-mail:binglinwang@126.com。萝卜是一种重要的营养保健蔬菜,在我国蔬菜栽培和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在逐步提高,目前全国萝卜栽培面积约为120万hm2/年,总产量达 2 683万t/年[1]。萝卜生产以应用杂交种为主,自交不亲和系和雄性不育系利用是萝卜杂交育种的重要途径,而其传统的保存方法局限性较大。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组织培养成为保存和快繁自交不亲和系和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选育优良品种的重要前提。萝卜为再生顽拗型植物,再生频率普遍较低[2],所以建立高效、实用的离体再生体系和组培快繁体系成为萝卜生物技术育种的关键限制因素。因此,笔者选用7个萝卜品种,从基因型、激素配比、AgNO3浓度、琼脂浓度等方面对萝卜下胚轴再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旨在建立高效的萝卜离体再生体系,为利用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开展萝卜遗传育种和良种繁育提供技术支撑。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7个萝卜品种由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提供,分别为杂交种红光102、白玉冠军、潍萝卜1号、潍萝卜2号、潍萝卜3号,常规种潍县萝卜、改良潍县萝卜。

1.2试验方法

1.2.1无菌苗培养挑选颗粒饱满的萝卜种子,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后用滤纸吸干。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乙醇处理 30 s,再用0.1%氯化汞处理8 min,无菌水冲洗4~5遍,然后接种于1/2MS培养基(含20 g/L 蔗糖+7.5 g/L 琼脂,pH值 5.8~6.0)上。每个三角瓶接种5~10粒种子,置于25 ℃、光照时间16 h/d、光照强度2 000 lx条件下培养,获得无菌苗。

1.2.2不定芽诱导切取生长4~5 d的无菌苗下胚轴(切段长5~10 mm),接种于改良培养基(MS+5 mg/L 6-BA+ 0.2 mg/L NAA+7.5 g/L 琼脂+30 g/L 蔗糖)上,每瓶接种 4~5个外植体。在温度25 ℃、光照时间16 h/d、光照强度 2 000 lx 条件下培养15~20 d,统计不定芽再生率及玻璃化率,选出再生频率较高的萝卜基因型。以再生情况最好的基因型為材料,筛选合适的激素(6-BA和NAA)浓度配比、AgNO3 浓度和琼脂浓度。愈伤再生率=(形成愈伤的外植体数/接种的外植体总数)×100%;愈伤褐化率=(褐化的愈伤数/愈伤总数)×100%;不定芽再生率=(形成再生芽的外植体数/接种的外植体总数)×100%;玻璃化率=(玻璃化芽数/芽总数)×100%。

1.2.3不定根诱导外植体培养15~20 d后,愈伤组织基本脱分化出不定芽,将不定芽切割成小块,接于1/2MS基本培养基上诱导生根。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基因型对萝卜下胚轴再生的影响

在改良培养基(MS+5 mg/L 6-BA+0.2 mg/L NAA+7.5 g/L 琼脂+30 g/L 蔗糖)上培养5 d左右,萝卜下胚轴两端开始膨大,10 d左右形成明显的愈伤组织,15 d左右长出不定芽。在供试的7个萝卜品种中,改良潍县萝卜不定芽再生率最高,达48.2%,其次为潍萝卜3号,其他品种不定芽再生率较低,且愈伤褐化率、玻璃化率偏高;白玉冠军虽然愈伤再生率最高,但未长出不定芽(表1),所以选择改良潍县萝卜为试材进行后续试验,图1为该品种下胚轴离体培养各阶段的生长状况。

2.2不同AgNO3浓度对萝卜下胚轴再生的影响

由表2可知,在培养基中添加AgNO3可提高改良潍县萝卜品种下胚轴愈伤再生率和不定芽再生率,而降低愈伤褐化率和玻璃化率,且随着浓度增加,变化幅度加大。鉴于AgNO3对植物生长具有毒害作用,浓度过高会抑制萝卜不定芽生长,宜选择5 mg/L。

3结论与讨论

萝卜是再生顽拗型植物,基因型对萝卜再生能力影响较大[3-5]。在本研究所用的7个萝卜品种中,改良潍县萝卜下胚轴再生率达到48.2%,而白玉冠军下胚轴再生率为0,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王洋等认为,对于具有高频再生潜力的基因型,通过改良培养基能够建立一个高频再生体系[6]。所以,改良潍县萝卜可作为下胚轴再生的较理想基因型。

关于萝卜离体再生的研究较少,主要以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徐文玲等以萝卜带柄子叶为外植体,建立了再生率较高的再生体系[2,7-8]。在早期,崔群香等对萝卜下胚轴离体再生进行了初步探讨,但对离体再生的影响因素及不定芽再生率缺乏系统研究[9-10]。王辉等将诱导出的45块愈伤组织进行培养,仅分化出3个芽,再生率很低[11]。本研究以再生频率较高的改良潍县萝卜品种为试材,系统研究了AgNO3浓度、激素配比、琼脂浓度等因素对萝卜下胚轴再生的影响,建立了萝卜下胚轴愈伤诱导率100%、不定芽再生率78.3%、玻璃化率仅为2.8%的高效再生体系,其最适改良培养基为 MS+1.8 mg/L 6-BA+0.8 mg/L NAA+5 mg/L AgNO3+ 9 g/L 琼脂+30 g/L 蔗糖,这为利用生物技术进行萝卜育种和制种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nlc202309041819

参考文献:

[1]陈宝刚,鲁建斌,梁玉芹. 萝卜育种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科学,2012,16(1):65-68.

[2]徐文玲,王淑芬,何启伟,等. 萝卜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J]. 山东农业科学,2006(6):7-10.

[3]Matsubara S,Hegazi H H.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hypocotyl callus of radish[J]. Horti Science,1990,25(10):1286-1288.

[4]Pua E C,Sim G E,Chi G L,et al. Synergistic effect of ethylene inhibitors and utrescine on shoot regeneration from hypocotyl explants of Chinese radish(Raphanus sativus L.var. longipinnatus Bailey) in vitro[J]. Plant Cell Reports,1996,15:685-690.

[5]Takahata Y,Komatsu H,Kaizuma N. Microspore culture of radish(Raphanus sativus L.):influence of genotype and culture conditions on embryogenesis[J]. Plant Cell Reports,1996,16:163-166.

[6]王洋,崔继哲,李翠玲.大白菜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策略[J]. 园艺学报,2005,32(4):701-703.

[7]武剑,龚义勤,邓波,等. 萝卜离体再生的影响因素[J]. 中国蔬菜,2003(6):6-8.

[8]李海萍,张鲁刚,张静,等. 萝卜带柄子叶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J]. 植物学报,2011,46(3):331-337.

[9]崔群香,汪隆植,娄平,等. 从萝卜下胚轴再生完整植株[J]. 南京农专学报,1999,15(4):29-36.

[10]祝仲纯,吴海珊. 从萝卜的下胚轴诱导植株成功[J]. 遗传,1980,2(3):36.

[11]王辉,田义轲,刘维信,等. 萝卜组织和器官的离体培养[J]. 青島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2):109-112.于亚辉,孙滨,夏明,等. 利用程氏指数分析两系杂交粳稻亲本籼粳成分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61-63.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构建 篇4

1. 市场秩序混乱。

由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涉及到商务部、发改委、供销社、物资行业办等多个单位, 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沟通, 造成监管乏力, 回收秩序混乱。

2.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受利益驱使, 许多可回收利用的品种, 如废玻璃、废布等由于利润不高没有得到有效回收。

3. 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不健全。

由于国家优惠政策不到位, 多数企业处于微利或无利状态, 没有条件和能力引进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生产, 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

4.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资金投入少, 技术开发能力弱, 导致废旧物资加工处理工艺落后, 技术及装备水平较低, 一些与再生资源加工处理相伴的环境污染未能妥善处理, 导致二次污染现象严重。

5. 回收网络层次太多。

目前各再生资源的回收主要由各废旧物质收购点回收后, 再运往各回收站, 各回收站简单分类后再运往各专业集散市场。

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构建

1. 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的建设。

建设以回收站为基础、集散市场为核心、加工基地为目的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 可减少回收网络层次, 有效降低回收成本, 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1) 回收站的建设。回收站以环保、便民为原则, 设置在规划定点范围内;其中生活类再生资源回收站主要设立在居民社区和高等学校校园内, 生产类再生资源回收站主要设立在工业园区内。回收站将回收的再生资源简单分类后安排专用车辆进行运送到各集散市场。 (2) 集散市场的建设。集散市场应选择交通便利的荒地、废弃厂房、仓库等建设用地进行新建或改造。市场布局中服务区、经营区、加工区严格分离, 具备与各自功能相符合的设施。集散市场将各类再生资源进行分拣后根据需要配送到各专业的加工基地。 (3) 加工基地的建设。加工基地将再生资源拆解后进行回收利用。再生资源的加工基地以现有的基地为主进行设立, 对于二次污染和视觉污染较严重的再生资源产业, 重点培育中端环节的企业, 进行再生资源的深加工处理。

2. 再生资源回收信息网络的建设。

建设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信息服务平台为核心, 以居民和生产企业、回收站点、集散配送中心、加工处理企业为服务终端的再生资源回收信息网络。应用国家再生资源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和调控决策支持系统, 建设各省的再生资源回收信息服务网站, 该网站应具备再生资源在线交易和统计分析等功能, 实现对再生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相关数据准确、及时的统计分析及产业发展潜力、趋势的预测、评估、导向, 为实施税收、价格、投资、技术开发、市场投放等宏观调控提供有力依据, 以获取最佳的社会效益。

3. 再生资源回收长效发展机制的建设。

为保证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长期稳定的运行, 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行业自律、政府支持和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作为保障措施的四位一体的长效发展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强调规范管理, 设立“七统一、一规范”, 即: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一着装、统一价格、统一衡器、统一车辆、统一管理、经营规范;行业自律主要强调行业协会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中的作用, 避免企业间恶性竞争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欧阳强.长沙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分析与建议[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0, (4) .

[2]黄由衡, 王娟.城市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0, (9) .

[3]章和杰.构建浙江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J].中国环保产业, 2008, (12) .

[4]苗建青.日本再生资源回收政策及其绩效评估[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7, (4) .

[5]梅光军, 谢科峰, 张纪文, 金启源.湖北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与相关政策建议[J].再生资源研究, 2007, (4) .

再生体系 篇5

第14期

宜宾市商务局二〇〇九年二月十日

市商务局开展再生资源回收摸底调查

积极探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为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要求,大力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健康发展,近日,市商务局下发了《宜宾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基本情况调查表》、《宜宾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情况调查表》两张摸底调查表,对我市十个区县的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回收市场、从业人员以及在建、改扩建和规划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等情况进行普遍的摸底调查,力求摸清我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现状和行业发展情况。

2月6日,在市商务局分管副局长陈俊的主持下,市商务局市场运行科与市再生资源流通行业协会就我市再生资源行业发展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座谈。座谈会上,市再生资源流通行业协会会长蔡贵军,协会秘书长邹勇分别介绍了我市与周边城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状况、差距以及制约我市再生资源行业发展的原因,提出了我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发展建设的初步设想。市商务局陈俊副局长就如何推进我市再生资源体系建设讲了五点意见:一是再生资源回收,是缓解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是节约利用资源的有效手段,是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形式,是保障经济安全的有效举措,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规范和发展;二是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加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自率和规范管理,促进法制化和标准化管理进程;三是要结合我市商业网点规划和物流园区建设规划,积极思考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加快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回收市场和集散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我市的区域优势,把我市建设成为一个区域性的再生资源回收集散基地;四是支持和培育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整合和规范个体经营,提高组织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程度;五是市商务局要加强协调服务工作,积极争取各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和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创造健康有利的发展环境。

送:省商务厅商业改革发展处;

再生体系 篇6

关键词:枣;嫩枝;茎段;组织培养;不定芽再生

中图分类号:S665.104+.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2)01-0014-03

枣是鼠李科枣属多年生落叶木本果树,原产地中国。枣树适应性强,有“铁杆庄稼”之称。全国除西藏、东北等极寒冷地区尚无栽培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枣树栽培。枣产业在农民脱贫致富、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枣树品种的繁殖通常采用嫁接繁殖,繁殖效率低。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工厂化快速育苗已在香蕉、苹果、樱桃砧木吉塞拉、草莓等品种上获得了成功。枣的组织培养研究虽然比其他果树起步晚,但枣树品种的组织培养研究已有一些成功报道。鲁枣1号是2009年山东省审定的极早熟鲜食枣新品种,采用常规嫁接繁殖方法短时间内不能满足生产上对该品种的需求,因此开展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研究,对实现鲁枣1号品种的无性系快繁及优良品种资源的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鲁枣1号正在生长的枣头嫩枝。

1.2试验方法

1.2.1芽的启动和增殖培养在生长季节,选取正在生长的枣头枝和二次枝,剪段,每段含有一个未萌发的主芽,流水冲洗30min,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0%酒精杀菌1min,然后用0.1%HgCl2杀菌7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6次,接种到诱导培养基:MS+1mgL BA(单位,下同)+0.2 IBA+3%蔗糖上。芽萌发生长后分别转移到增殖培养基:(1)MS+2 BA+0.4 IAA+3%蔗糖和(2)WPM+2 BA+1 KT+0.1 NAA+3%蔗糖上进行继代增殖培养。启动培养4周时统计芽萌发率(萌发芽茎段数/接种总茎段数×100%)和不定芽再生率(产生不定芽茎段数/接种总茎段数×100%)。增殖培养6周时统计增殖倍数。

1.2.2试管苗生根切取在增殖培养基上生长高度在2cm以上的健壮绿苗转移到生根培养基1/4MS+0.5 IBA+2%蔗糖上进行生根诱导,诱导培养3周时统计生根率(生根梢数/接种总梢数×100%)。

以上培养基均加琼脂6g/L,灭菌前调pH5.8。

1.3培养条件

培养室温度(25±2)℃,光照时间14h/d。

2.结果与分析

2.1茎段主芽的启动培养

茎段在启动培养基上培养10d后,主芽开始萌发(图1A),培养15d,主芽伸长生长(图1B),培养20d,主芽伸长生长成梢(图1C)。主芽萌发率为54.8%。

2.2不定芽再生

茎段在诱导培养基上培养10d后,茎段上部切口处(即培养基上面的切口)产生大量白色愈伤组织(图1A),培养20d后,上部切口处可观察到不定芽产生(图1C和图2A)。不定芽再生率为23.8%。但产生不定芽的茎段其主芽不萌发,主芽萌发的茎段不产生不定芽,同一茎段上未观察到主芽萌发和不定芽发生同时存在的现象。

2.3试管苗增殖

把萌发的主芽和产生的不定芽切下转移到增殖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增殖。以增殖培养基(1)上增殖生长较好(图2B),表现为增殖倍数较高,增殖培养6周时,平均增殖倍数为3.4,绿苗生长健壮,表现为叶绿、大而伸展,而在增殖培养基(2)上,增殖倍数平均为2.8,苗生长较细弱,叶小不伸展,且叶片上产生少量愈伤组织。可见,鲁枣1号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2mg/L BA+0.4mg/L IAA+3%蔗糖+6g/L琼脂。

2.4试管苗生根与移栽

试管绿苗在生根培养基上培养20d,生根率可达85%以上。生根培养40d,在室内打开瓶盖炼苗3d,取出生根苗用自来水洗净根部培养基,移栽入干净的河沙中,移栽后盖塑料薄膜保湿。隔3~5d浇一次水,4周后成活率达76%以上。

3.讨论

枣试管苗建立时,可以取度过休眠期的枝条,水培催芽,以萌发的芽为外植体经杀菌消毒后接种,也可以直接从田间大树上取正在生长的枣头嫩枝,剪段消毒后接种,以这两种方式建立枣试管苗,已在很多品种上获得了成功。本试验以正在生长的枣头嫩枝为试材,成功获得了鲁枣1号的试管苗,这和前人研究报道结果一致,但嫩枝茎段产生不定芽为首次发现。

同一茎段上不能既产生不定芽又能使主芽萌发,这可能是外源激素影响所致。培养基中加入的外源细胞分裂素由茎段吸收后向上运输,促进茎段顶端细胞产生脱分化,产生不定芽,不定芽生长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抑制茎段下面的主芽萌发。如果主芽萌发生长,主芽生长产生的生长素影响细胞分裂素的运输方向和在植物体中的分布,影响外源细胞分裂素向茎段顶端的运输,影响不定芽的产生。

本试验利用嫩枝茎段为试材,在启动培养基Ms+1mg/LBA+0.2mg/LIBA+3%蔗糖+6g/L琼脂上既可使茎段主芽萌发,也可诱导茎段产生不定芽,茎段总生芽率可达78.6%,表明以嫩枝茎段为外植体可获得较高的试管成苗率,是建立试管苗比较理想的外植体材料。

参考文献:

[1]马雪筠,周丽侬,陈俊秋.香蕉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1989,1:22-24.

[2]王法照,牟文忠,杜鹏,等.苹果脱毒苗工厂化繁殖技术研究[J].烟台果树,1994,3:18-21.

[3]李江,范志强,孙仲序.大樱桃优质矮化砧木吉塞拉批量组培快繁系统优化的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7,20(1):26-30.

[4]朱文勇,赵玉军,郭黄萍,等.无毒草莓组织培养工厂化快速育苗技术研究[J].山西果树,1995,1:21-22.

[5]任东植,曲运琴,白莉,等.苹果枣工厂化脱毒快繁育苗技术研究[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0,8(2):160,172.

[6]李风杰.鲁北冬枣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落叶果树,2006,4:6-8.

[7]孙清荣,孙洪雁,周广芳.孔府酥脆枣试管苗离体叶片不定梢诱导和再生[J].植物遗传资源与环境学报,2011,20(1):83-85.

[8]罗晓芳,田砚亭,李云,等.金丝小枣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18(2):9-15.

花生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初报 篇7

该试验以花生胚小叶愈伤组织发生途径诱导丛生芽,以期建立高效再生途径,为花生遗传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用外引及自选共8 个花生品种(系)见表1。供试的花生种子来自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花生研究室。外植体均采用胚小叶。

1.2 方法

1.2.1 培养基配制基本培养基采用改良MS培养基:MS无机盐+B5有机物+30% 蔗糖+0.8%琼脂,pH5.8。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采用A:改良MS+BA4.5 mg·L-1+NAA 0.7 mg·L-1;A1:MS+BA4.5mg·L-1+NAA 1.4mg·L-1;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采用B:改良MS+BA 5.0mg·L-1,pH 5.8;B1:MS+BA 5.0mg·L-1,pH5.8。

1.2.2 无菌材料的获得挑选成熟花生种子,先后浸于75%酒精中1min,0.1%HgCl2中10min,进行表面灭菌,再用无菌水漂洗3~4遍,将灭菌的种子浸泡于无菌水中16~18h,将种皮剥去,沿纵向分开,在无菌条件下切取小叶片,接种于培养基A及A1中,诱导胚小叶产生愈伤组织。每个品种接种20粒,每粒种子材料接种1 瓶,3 次重复。

1.2.3 计算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不定芽分化率待胚小叶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培养30d,统计脱分化外植体数。转入培养基B及B1中诱导不定芽分化,继代3次后统计不定芽分化数。

1.2.4 小植株再生及驯化移栽当不定芽长至2~3cm时,将其从基部切下,转移至MS无激素培养基中,诱导生根长成完整植株。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花生品种愈伤组织诱导效果

不同花生品种在培养基A:改良MS+BA4.5mg·L-1+NAA 0.7 mg·L-1及A1:MS+BA4.5mg·L-1+NAA 1.4 mg·L-1中均产生愈伤组织。在培养基A1中,产生愈伤组织较快,最初为深绿色愈伤组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产生白色疏松愈伤组织,这种愈伤组织一般不分化。活性愈伤组织一般呈黄绿色,且表面凹凸不平。所以,培养基A为较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注:表中不同字母表示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下同。Note:Different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varieties(P≤0.05).The same below.

由表2看出,品种冀花4号外植体胚小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98%,太空1号、唐油4号、豫花9626、花育20较高,泉花646、阜花13次之,品系452-2最低,为43%。

2.2 不同花生品种胚小叶愈伤组织分化结果

胚小叶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培养30d,挑取胚小叶愈伤组织转入培养基B:改良MS+BA5.0 mg·L-1,pH5.8 及B1:MS + BA5.0mg·L-1,pH5.8中诱导不定芽分化。

培养基处理组合AB1中,6个品种胚小叶愈伤组织均未发生分化。 在培养基处理组合AB中,不同品种愈伤组织分化率差异显著,分化率为5%~73%,其中冀花4 号最高,为73%;太空1号68%较高;豫花9626次之,为35%;花育20、泉花646 和452-2 较低,分别为13%、11% 及10%;阜花13 和唐油4 号最低,均为5% (见表3)。

3 结论与讨论

选取当年成熟花生种子胚小叶为外植体,培养基处理采用MS B5+BA 4.5 mg·L-1+NAA0.7mg·L-1+30% 蔗糖+0.8% 琼脂,pH 5.8,25℃,光照14h·d-1条件下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培养30d左右转接到MS B5+BA 5.0 mg·L-1+30%蔗糖+0.8% 琼脂,pH5.8 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分化率为5%~73%,品种间差异显著,分化率较低。贾士荣等研究表明用于基因转化的受体系统应具有80%~90%的再生频率,才能有效地进行基因转化[7]。所以,需进一步探索培养基及培养环境,保证分化效果。

茄子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篇8

近年来, 随着植物组织培养、遗传转化、抗病基因的分离克隆和植物基因工程等方面技术的进步和成熟, 为茄子抗病育种提供了一条新的、更有效的途径。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手段已经成为基因组学研究和植物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高频率再生体系的建立是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体系的前期工作, 也一直是众多研究者开展的工作之一。

该试验探讨了影响茄子再生频率和遗传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 确定茄子最佳再生和遗传转化条件, 为今后茄子育种工作提供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茄子品种为哈农杂茄2号和哈农杂茄3号, 由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茄子研究室提供。

1.2 方法

1.2.1 茄子无菌苗的获得

茄子种子经流水冲洗后, 30℃水中浸泡2d。用70%酒精消毒10s, 然后放在10%NaClO中浸泡10min左右, 期间不断摇动, 用无菌蒸馏水冲洗3~4遍, 再用无菌铝制吸干水分。接种在MS培养基上 (0.8%琼脂, 30g·L-1蔗糖, pH5.8) 。培养温度为26℃。先放在黑暗条件下培养至露白, 然后转至光照条件下培养, 光照为16h·d-1[2-3]。

1.2.2 不定芽的诱导

外植体的获得:选取12d妙龄的茄子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 子叶切成5 mm×5 mm的叶块, 下胚轴切成6~8mm的切段, 接种到不同分化培养基上, 26℃, 16h·d-1光照, 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分化, 每个处理组合接种30块外植体, 试验设3次重复, 15d继代1次, 40d后统计出愈率和分化率, 确定最适用的分化培养基[4]。

培养基:以MS0 (MS无机+B5有机+蔗糖g·L-1+pH5.8+琼脂0.8%) 为基本培养基, 附加不同浓度的激素, 共9个处理 (见表1) 。

6-BA和KT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将6-BA设了3个浓度, 分别为1.0、2.0、3.0mg·L-1, KT浓度为2.0mg·L-1, 对外植体在各个激素浓度下的分化率 (IAA浓度为0 mg·L-1) 进行分析;此外, 通过两个品种的子叶与下胚轴在9种诱导培养基上的平均分化率分析外植体类型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1.2.3 不定芽的生根培养

待不定芽长到3~4cm时, 取生长健壮的再生植株, 切除基部的愈伤组织, 转至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上, 试验设计4种生根培养基, 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 激素及其配比分别为NAA (0和0.1 mg·L-1) , IAA (0、0.1、0.2mg·L-1) , 每个处理接种30株, 20d后调查生根率, 比较不同培养基的诱根效果, 确定最适合根分化培养基[3,4,5]。

1.2.4 再生植株驯化移栽

待再生植株根系发达后, 进行驯化移栽。打开瓶膜炼苗7d左右, 然后取出, 洗干净琼脂, 移栽到盛幼灭菌土的营养钵中。在苗的上面套袋保湿, 每天叶面喷雾。待新叶长出后, 撤掉袋, 放到温室进行管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激素组合对茄子子叶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子叶接种在培养基上, 其边缘慢慢上卷, 接种10d后开始出现愈伤组织, 所设计的9种培养基, 出愈率均可达100%。随着时间的推移, 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出现差异。愈伤组织可以分为3种类型 (见表2) , 其中只有Ⅰ型具有较高的分化能力, 不定芽可以直接从愈伤组织上分化出来;Ⅱ型愈伤组织疯长, 抑制了芽的分化, 分化出的不定芽往往畸形化;Ⅲ型愈伤组织没有分化能力。

由表3可以看出, 不同培养基上的芽分化率不同;在F8培养基上, 其分化率最低, 只有5.56%和7.78%。而在F9培养基上, 2个茄子品种的子叶外植体均达到了最大分化率, 分别为50.00%和56.67%。因此确定最佳子叶诱导分化培养基为F9, 即MS0+6-BA 1.0mg·L-1+KT2.0mg·L-1。此外, 试验结果还表明, 子叶的再生存在极性, 靠近子叶柄的部位较其它部位容易再生成芽。

2.2 不同激素组合对茄子下胚轴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下胚轴接种在不同培养基上, 出现不同的分化状态: (1) 下胚轴保持绿色, 两端切口处膨大后出现硬实愈伤, 进一步培养, 一端可分化出芽, 但是由于愈伤组织生长过旺, 芽的生长速度受到抑制; (2) 下胚轴两端切口愈伤很少, 一端可直接经少量愈伤组织分化成芽, 芽的生长速度快, 质量好; (3) 膨大很快的下胚轴, 随着时间的推移, 逐渐透明、水浸化, 没有分化能力。接种在F1培养基上的下胚轴大都呈第二类状态, 不定芽的分化率也最高 (见表4) 。哈农杂茄2号为65.56%, 哈农杂茄3号为60.00%。因此确定下胚轴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为F1, 即MS 0+KT 2.0mg·L-1。试验中还发现, 下胚轴的再生也具有极性, 即下胚轴的上端比下端容易诱导出芽。因此以下胚轴为外植体建立再生体系时, 应选取下胚轴上端即靠近子叶的茎段, 舍弃下胚轴的中间和下端部位。

2.3 细胞分裂素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 6-BA和KT都能诱导不定芽的分化, 但对不同外植体的诱导效率有一定的差异。6-BA诱导子叶分化效果明显, 随着6-BA浓度的增加, 芽分化率升高, 但是浓度过高 (3.0mg·L-1) , 愈伤组织生长过旺, 抑制芽分化, 导致芽分化率急剧下降。因此选用6-BA诱导子叶芽分化时要适当降低其浓度, 试验采用低浓度的6-BA配合施用诱导活性稍弱的KT, 收到良好效果, 子叶芽分化率达到所有组合中的最高值。

6-BA也可以诱导下胚轴芽分化, 但是诱导率较低, 而用KT诱导, 则可明显提高芽分化率。试验表明6-BA适宜用作子叶的诱导, 而KT适宜用作下胚轴的诱导。此外, 选用不同的细胞分裂素时要考虑所使用的外植体类型。

2.4 外植体类型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两个品种的子叶和下胚轴在F9诱导培养基上的平均分化率见图3, 从中可以看出, 同一品种的不同外植体其不定芽分化率有一定的差异, 两个品种均表现为下胚轴比子叶外植体有更高的芽分化率。试验中观察到, 下胚轴的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分化均早于子叶, 所分化形成的不定芽多是单生芽, 芽的生长速度快、长势好。而子叶分化形成的不定芽多是丛生芽, 丛生芽间的生长竞争, 限制了各个芽的生长, 使长成正常植株几率较低、时间延长。此外, 子叶和下胚轴均表现为极性再生, 即子叶的叶柄部位比其它部位更容易诱导出芽;下胚轴接近子叶端容易诱导出芽, 而另一端只诱导出愈伤组织。

2.5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将幼苗转入生根培养基后7d左右即可生根, 从基部边缘首先长出主根, 在主根上进一步长出长短不一的愈伤组织, 从而抑制了根的形成。由表5可以看出, IAA对根的形成表现明显的促进作用, 但是要控制其浓度, IAA为0.1 mg·L-1时生根率可达100%, 生根质量好, 浓度为0.1mg·L-1以上时, 出现愈伤组织生根率反而下降。

2.6 再生植株的驯化移栽

待小植株根系发达后, 进行驯化移栽, 放到温室中进行正常管理, 从调查结果可知, 成活率达95%。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 最佳子叶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 0+BA 1.0mg·L-1+KT 2.0mg·L-1;下胚轴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 0+KT 2.0mg·L-1;以下胚轴为外植体建立再生体系时, 应选取下胚轴上端靠近子叶的茎段;6-BA适宜用作子叶的诱导, 随着6-BA浓度的增加, 其诱导子叶的分化效率增高, 但是浓度高到3 mg·L-1时, 愈伤组织生长过旺, 抑制芽分化, 导致芽分化率急剧下降, 因此选用6-BA诱导子叶芽分化时要适当降低其浓度。KT的诱导效果不如6-BA和ZT强, 可防止诱导后期的愈伤组织疯长, 适宜用作下胚轴的诱导, 低浓度的6-BA配合施用诱导活性稍弱的KT, 子叶芽最高分化率可达70%以上;综合考虑, 不定芽分化率和不定芽生长状态两方面的因素, 下胚轴为茄子再生体系建立的最适外植体。该试验还确定了茄子再生苗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 0.1mg·L-1。再生根要控制愈伤组织的生成, 根部带有愈伤组织的再生苗, 移栽后不易成活, 再生植株的驯化移栽成活率达95%。

3.2 讨论

3.2.1 外植体的选择与分化

不同外植体再生能力的不同是组织培养中常见现象。理论上讲, 每一个植物细胞都有全能性, 但并不是所有体细胞都能够再生植株, 不同组织由于分化程度和生理状态等不同, 其脱分化的能力不同, 即使是同一组织器官的不同部位也有明显差异。目前人们已先后从器官分化、胚状体诱导、花药培养以及原生质体培养等多方面着手研究茄子的再生[6,7,8,9], 其中通过子叶、下胚轴诱导再生芽, 具有再生周期短, 变异低的优势。有研究报道, 下胚轴的再生能力优于子叶[10], 与该试验结论相一致。试验中两个茄子品种, 下胚轴的再生能力均优于子叶, 而且出芽时间短, 再生芽健壮, 很少有畸形芽的发生。因此, 试验确定12d苗龄的下胚轴为转化受体材料。

3.2.2 激素对再生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激素组合及配比对同一植物的组织培养有不同的效果, 选用适合的激素组合和适宜的浓度对植物的再生非常重要。目前经常使用的激素有ZT、6-BA、IAA、NAA、和KT。6-BA和ZT是组织培养中广泛应用的生长调节物质, 尤其是6-BA在茄科植物如辣椒[11]和番茄中应用都有良好的效果。IAA和NAA则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促进愈伤的形成和诱导根的分化。目前茄子离体培养多数采用MS培养基, 也有采用MS大量元素+B5微量元素[12]基本培养基中附加的激素种类或不同激素配比以及其它生长因子, 对茄子再生有较大影响。茄子离体培养常用的激素有6-BA、KT、IAA、ZT和NAA, 愈伤组织的诱导、器官的分化和胚状体对激素不同组合和比例的要求决定了分化的方向。其中器官发生主要受到细胞分裂素的刺激, 从而提高诱导频率。余波澜等[10]在MS中分别添加6-BA、IAA、ZT及其组合研究表明, 芽诱导率随6-BA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但浓度过高愈伤组织生长过旺, 会大大降低芽分化。

摘要:为建立并优化茄子高频再生体系, 研究以茄子品种哈农杂茄2号和哈农杂茄3号为材料, 利用不同的外植体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 探讨影响茄子再生频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茄子最佳再生子叶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 0+6-BA 1mg·L-1+KT 2mg·L-1;下胚轴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 0+KT 2mg·L-1, 再生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 0.1mg·L-1, 且下胚轴的分化效率高于子叶。

关键词:茄子,外植体,再生

参考文献

[1]程继鸿, 赵福宽.弱光条件下茄子花药培养与再生体系的建立[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0, 16 (2) :22-26.

[2]张英兰, 李耿光.两种茄子子叶诱导胚状体和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7 (4) :56.

[3]Gleddie S, Keller W, Setterfield G.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leaf explants and cell suspensions of Solanum melongena (eggplant) [J].Canadian Journal of Botany, 1983, 61:656-666.

[4]Kamat MG, Rao PS.Vegetative multiplication of eggplants (Solanum melongena) using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J].Plant Science Letters, 1978, 13:57-65.

[5]许勇, 王福钧, 周长久.粘毛茄子紫叶原生质体的培养及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学报, 1990 (4) :27-29.

[6]Alicchio R, Antonioli C, Palenzona D.Karyotypic variability in plants of Solanum melongena regenerated from callus grown in presence of culture filtrate of Verticillium dahlia[J].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84, 67:267-271.

[7]Matsuoka H, Hinata K.NAA-Induced Organogenesis and Embryogenesis in Hypocotyl Callus of Solarium melongena L[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1979, 30:363-370.

[8]颜敬昌.植物组织培养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289-292.

[9]Saxena PK, Gill R, Rashid A.Plantlet formation from isolated protoplasts of Solanum melongena L[J].Protoplasma, 1981, 106:355-359.

[10]余波澜, 张利明, 孙勇如, 等.茄子子叶和下胚轴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3, 39 (4) :317-320.

[11]黎定军, 张宝玺, 赵开军, 等.辣椒子叶高效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J].园艺学报, 2002, 9 (1) :25-29.

再生体系 篇9

总人口28.35万人的吐鲁番市, 区位优越, 交通便利, 矿产资源和可回收利用再生资源十分丰富。据吐鲁番地区再生资源协会统计, 2007~2009年吐鲁番平均年回收再生源总量44万吨左右 (年增速为20%) , 其中包括:废钢铁20万吨, 废旧纸张10万吨, 废玻璃10万吨, 废塑料1万吨, 废铜2000吨, 废铝7 000吨, 废橡胶1万吨;其它再生资源1万吨, 回收拆解报废汽车2 000多辆, 年交易额达18亿元 (2011年购销平均价) 。

吐鲁番当地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企业, 也已形成了相当的产业规模。目前, 吐鲁番有具备资质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1家, 收购废钢、废铜、废铝企业52家;收购 (加工) 废塑料企业11家;收购废纸企业42家;收购废橡胶企业8家;其它收购动物杂骨、酒瓶、废玻璃、家电及电子废弃产品的企业及个体购网点200余家;从事流动回收的人员达1360人。

据介绍, 本着“政府引导支持、企业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吐鲁番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由吐鲁番地区金星物资再生利用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金星公司”) 和吐鲁番天意物资回收利用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天意公司”) 共同实施。其中, 金星公司承担市场建设和经营工作, 天意公司承担分拣中心和回收站 (亭) 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金星公司是吐鲁番地区唯一一家具有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资质的企业, 也是新疆区家电“以旧换新”中标回收企业。目前, 金星公司在吐鲁番地区设立废旧物资回收站18个, 主要经营报废汽车回收 (拆解) 、废旧金属回收加工、废旧物资回收利用, 年回收并销售废旧金属达10万吨。

2012年9月竣工的“新疆吐鲁番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示范基地”项目就是由金星公司建设的。该基地是目前我国西北地区设计合理、功能完善、设施设备齐全、管理先进的示范基地。该基地将形成集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橡胶、废塑料、废玻璃、废纸、报废汽车等再生资源的回收、交易、仓储、加工、物流、展示、信息及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环保型、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平台。

吐鲁番始终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 不断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为此, 专门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 市经贸、发改、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协调解决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的有关问题, 并从相关单位抽调精干力量抓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同时研究制订了《吐鲁番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和《吐鲁番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工作内容、进度安排和保障措施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多次召集有关部门研究讨论吐鲁番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具体事宜, 定期检查体系建设工作, 督促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以及对一些无证经营和违法经营者加强走访调查, 协同有关部门加大对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在火灾隐患、环保、赃物等方面的检查力度, 有效地控制了再生资源的违章回收。

有了区位、资源、产业等方面的优势, 有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近年来, 吐鲁番以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为目标,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建设大力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使吐鲁番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本着起点高、标准高, 具有长远发展战略, 从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考虑, 吐鲁番市设计出10年《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并编制了《吐鲁番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吐鲁番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2012~2014年间, 吐鲁番将投入2 500万元建设一个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示范基地、2个分拣中心、30个回收站亭, 并投入5辆全封闭专用运输车、30辆三轮摩托车, “形成一个由社区回收网点、专业化分拣加工中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组成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在已基本建成的基地里, 可以看到商品交易区、分拣加工区、仓储配送区、商品展示区、生活服务区和培训中心一应俱全, 完全符合网络体系整体功能配置要求, 形成集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橡胶、废塑料、废玻璃、废纸、报废汽车等再生资源的回收、交易、仓储、加工、物流、展示、信息及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环保型、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平台。

基地完全建成后, 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确保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户顺利迁入示范基地内, 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示范基地早日发挥其强大的服务平台功能, 实现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的效益。吐鲁番市于2012年7月开始开展经营户迁入工作。由吐鲁番市经贸委牵头, 吐鲁番地区物资再生源协会和示范基地配合, 采用广播、电视、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手段, 对广大再生资源经营户进行搬迁动员, 宣传贯彻吐鲁番市政府对再生资源经营管理的相关规定, 各有关部门还积极配合迁入经营户做好搬迁方案及迁入基地后的规划工作。目前, 吐鲁番市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的5家企业、92户经营户中, 已迁入基地的企业有2家、经营户12家, 其余大部分废旧物资经营户都有意向迁入。

在分拣中心和回收站 (亭) 方面, 尽管有较好的基础, 但由于再生资源收购站 (点) 布局不合理, 还存在收购站 (点) 缺乏防范措施, 安全防护设施以消防设备不到货, 管理混乱等问题。

对此, 在吐鲁番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发展规划》中, 要求吐鲁番市再生资源回收站 (点) 的设置, 要本着合理布局, 控制总量的原则。全市设一个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加工、集散、交易市场;每个街道办事处及乡镇各设再生资源回站 (分拣中心) ;每个小区 (家属院) 设一个固定回收点 (亭) ;流动回收人员走乡串户回收形成市乡镇、街道共建, 固定和流动相结合的回收网络体系。

按照统一规划、先易后难、分布实施、全面覆盖的原则, 吐鲁番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段 (2011~2013年) 为集散市场建立阶段;第二段 (2013~2017年) 为城乡、回收站 (分拣中心) 设立建设阶段;第三段 (2018~2020年) 为社区回收 (亭) 设立建设阶段。

目前, 吐鲁番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示范基地充分规范整合和利用了现有再生资源回收渠道, 以社区回收站 (亭) 为基础, 以集散市场为核心, 以加工利用为目的, 形成了点面结合, 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 提高了回收集散加工能力, 促进了再生资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实现了再生资源回收的产业化。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的吐鲁番再生资源回收站及网点建设, 加强了能源资源节约, 全面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广泛开展资源回收利用工程、再生金属加工产业化工程、废旧家电、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产业化工程、再生资源利用工程, 弥补了资源不足及缺口。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 为打造绿色吐鲁番、生态吐鲁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环境效益而言, 吐鲁番市是旅游名城, 但过去散布全市的废旧物资回收点严重破坏了城市形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成后, 将市内所有回收点搬入基地内, 将彻底消除回收点的“散、小、脏、乱、差”的局面, 使城市环境大为改善。

从社会效益而言, 回收网络建成后将对从业人员进行统一管理, 促进了就业 (提供直接和间接劳动岗位8 000多个) , 减轻了政府就业压力, 使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人居环境更加和谐。

从经济效益而言, 体系建成后实行规范经营, 统一管理, 将有效地防止税源流失。

另外, 示范基地建成后将逐步向加工利用方向发展, 引进、培育一批加工企业, 提高产品附加值, 形成产业链条, 同时增加地方税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 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织形式, 是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内容。吐鲁番将进一步引导鼓励利用新产品、新技术发展再生资源加工项目, 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产业链条的形成,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 实现地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升级换代。

再生体系 篇10

关键词:再生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由于我国人均资源十分匮乏,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除大量进口原生资源外,近几年我国每年还要花近百亿美元进口各类再生资源,而另一方面,我国再生资源利用率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每年可综合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和可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由于没有充分利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00多亿元。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经济发展的高速度相当一部分是靠资源的高消耗换来的,是不可能持久的;另一方面则说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潜力巨大。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应双管齐下。一方面从技术角度,利用先进技术,在对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综合以及循环利用;另一方面从管理角度,对再生资源利用过程及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进。从管理的统一性来看,进行监控评价的重要手段就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本论文试图根据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中存在的共性和可比的内容,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中各层级的权重进行了测算,为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提供一个可操作的平台。

1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并无系统完善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指标体系,涉及到循环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也多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或区域循环经济的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提出是在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此后关于人类、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化,有关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上提出了一些直观的、较易操作的指标及其定量评价的计算方法,如:Daly [1]等提出了“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SEW);Prescott-Allen[2]提出了“可持续性的晴雨表”(Barometer of Sustainability)模型;Wackernagel[3]等提出了“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EF)概念和模型,用“生态足迹”来计量在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下维持资源消费和废弃物吸收所必需的生产土地面积; Cobb[4]等提出了“真实发展指标”(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GPI); M. Narodoslawsky和C. Krotscheck [5]利用可持续生产指数(sustainable process index,简称SPI)整合生态优化过程,从一个较为宏观的角度,利用该指标反映工业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上述这些方法均属于单一指标化的评价指数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简单、直观、易操作,但是评价的结果往往是不全面的。针对这种不足,又出现了其他一些评价方法:生命周期法[6]、物质流分析法[7]、全额成本评估法[8]以及能量流分析法[9]等。

1.2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我国学者王龙、汤瑞凉 [10]设计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3层共18个指标,并针对所设指标体系的特点,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李王峰、张天柱 [11]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系统层、要素层、指标层),分四个要素,从资源、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万伦来、黄志斌、李万波[12]从循环经济技术角度出发,将循环技术的3R维度解剖为资源消耗、产品回用性、资源再开发和环保性等4个层面进行“循环度”测评,并根据模糊层次评价理论建立了循环经济的“循环度”综合评价的定量方法;南京大学王晨[13]等构建了包括资源利用率、污染减量排放、资源循环利用、经济效益和科技水平在内的区域循环工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模型对1996—2003年间南京市循环工业发展状况做了一个综合评价;戈银庆等[14]基于循环经济理念探讨了生态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内涵、设计原则,并对其结构、主要内容和综合数学评价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目标层、过程层和条件层,从经济效益、绿色环境、人文发展三个方面设计了若干小类指标,并对此评价体系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说明;吴开亚 [15]以巢湖流域为例建立了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并采用熵值法对各评价指标赋权,对1990—2004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障碍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曹小琳、宴永刚、景星蓉 [16]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频度统计法、专家调查法,设计了一套由5个子系统和27个基本指标组成的“三级叠加、逐层收敛”的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并采集重庆市1997—2005历年截面数据对重庆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评价、模型验证及态势监测。

2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流程

2.1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 全面与重要相结合原则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系统是由企业内部系统、不同的企业间的网络系统、非企业系统、企业与外部环境系统等若干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具有很强的系统整体性,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评价指标体系要尽可能全面反映系统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要考虑指标量化以及数据的可得性和可靠性,选择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主要指标和综合指标,注重主要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切忌只为求全而忽视了重点。

(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为了能综合、全面和正确地评价,指标体系设置时应尽可能采用定量指标。但是,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实践中,由于涉及到大量的社会、制度和环境因素的变量,这些变量中有许多难以量化,甚至不可能量化,但这些指标在整个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又不可或缺,这样,必须要用定性指标加以描述,在评价分析时再将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处理以近似值加以反映。

(3)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原则

运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常要作纵向(动态)、横向(静态)排序分析,对多个被评价对象进行横向比较,或对某一特定对象进行纵向评价。为了使评价结果可比,所选定的评价指标项目在一定时期内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以达到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另外,从设置指标属性上看,既要有反映企业状况的静态评价指标,也要有反映企业变动过程的动态评价指标。

(4)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从评价指标设置内容看,体系中不要有那些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中无法操作的指标;从指标评价方法看,指标体系中尽量不用那些单纯依靠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指标。事实上,过于复杂的数学模型往往在某种程度上反而会降低其实用性。追求建立一个完全精确的数学模型,其结果必然是使解题十分繁复,耗时耗力,大大降低了评价的有效性。

(5) 整体与分层相结合原则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它由不同层次、不同要素组成,它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各组成要素之间以及子系统与组成要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构成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评价体系包括不同层次的很多因素,进行分层次评价不仅能够得到总的评价结果,而且能够了解到每个层次的评价状况。因此,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当是主次分明、层次清楚、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易于掌握理解。

2.2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对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状况进行评价需要按一定的程序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如何构建科学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的基础性工作。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一般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进行层次分析。对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整体系统进行层次分析,根据实际情况,一般将其分为两个或三个层次,对每个层次的指标进行初选。

第二,“海选”评价指标。对描述基本层次状态指标进行“海选”。所谓的“海选”,就是不受条件的限制,凡是能够描述该层次状态的所有指标尽可能全面地一一列出,这样做的目的是全方位地考虑问题,防止重要指标的遗漏。

第三,筛选评价指标,即对“海选”的指标群进行初步的筛选,筛掉明显的不适宜指标。

第四,确立指标体系。在初步确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该指标体系进行最后一次筛选,基本的方法就是独立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目的是对指标间意义上有交叉重复的指标再次选择或重组,最终获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的构建流程如图1所示。

3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本文对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借鉴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层次分析法的优点是:其一,层次分析法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尤其可用于对无结构特性的系统评价以及多目标、多准则、多时期等的系统评价。其二,层次分析法既不单纯追求高深数学,又不片面地注重行为、逻辑、推理,而是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有机结合,简洁实用。其三,层次分析法主要是从评价者对评价问题的本质、要素的理解出发,比一般的定量方法更讲求定性的分析和判断,所需定量数据信息较少,这种思想能处理许多用传统的最优化技术无法着手的实际问题。

3.2 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根据评价的目的,对评价对象的结构进行深入的系统剖析,把评价对象整体发展水平分解成不同的侧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反映各个侧面的衡量指标。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层次构成如表2所示。

带*的指标为选择性指标,根据各企业或行业废物种类进行选择

表2显示,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为对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综合运作质量的评价,下分为2个层次,分别是准则层和指标层;准则层又分为4个方面,分别是经济、环境水平评价、资源循环与利用评价、企业内部关联评价和企业动态发展评价。指标层包含16个评价指标。

4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各层次权重的确定

在层次结构已建立的前提下,本文为了得到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各层次权重,请了若干独立的专家,按照德尔斐法,在各层次元素中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出比较判断矩阵。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次因素,本层次与之有关因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通过两两比较,将专家的定性描述转换为规范化的数值,其依据是各种标度体系,常用的是以下的互反性1—9标度表,如表3所示。

再对经过专家打分后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一致性检验后最终得到了各层次的权重,如表4所示。

带*的指标为选择性指标,根据各企业或行业废物种类进行选择

5 结论及展望

再生体系 篇11

关键词:南果梨;叶片再生;离体培养;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S661.20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3-0044-03

南果梨(Pyrus ussuriensis Maxim.)属于蔷薇科(Rosaceae)梨亚科(Pomaceae)梨属(Pyrus L.)植物[1],是秋子梨(Pyrus ussuriensis Maxim.)中优良的地方品种之一[2-3]。该品种果实色泽鲜艳、果肉细腻、爽口多汁,风味香浓,深受人们欢迎,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4]。但南国梨果实成熟集中,不耐储运,柜台寿命短,限制了南国梨的发展。常规育种过程相对较慢,难以解决此问题。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加快南国梨耐储品种的培育将成为解决南国梨保鲜的一条新捷径。而在转基因研究中,成功的基因转化首先依赖于高效稳定的再生系统。原生质体培养与叶片培养是目前运用最广泛的转基因植株再生系统[5]。叶圆盘法因能避免对原生质体的繁琐操作而成为基因转移中最常用的方法[6]。梨属植物叶片的再生已有报道[7-12], 但未有南果梨叶片离体培养再生体系建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报道。本研究以南果梨试管苗叶片为试材,建立高频稳定的叶片离体再生体系为目的,以MS基本培养基添加6-BA、NAA、IAA进行离体培养,系统地进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浓度、苗龄、不同部位叶片、接种方向、温度、pH值及光照强度对南国梨叶片离体培养再生影响的研究。本试验旨在研究叶片离体再生不定芽的影响因素,建立简单、快速、高效的叶片离体再生体系,从而为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南国梨进行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材料为采自辽宁省鞍山市的大红南果的一年生枝条,在无菌条件下培育出的试管苗。

1.2 方法

1.2.1 不同激素组合对叶片再生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取继代培养25~35 d的试管苗顶部生长健壮、完全展开的幼叶,将其放在无菌滤纸上,然后用解剖刀在叶片背面(远轴面)垂直中脉横划3刀,但不要完全切断叶片的上表皮。叶片再生芽诱导的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不同激素组合见表1,附加蔗糖30 g/L,pH值5.8。培养温度为(25±2) ℃,每天光照 8~10 h,光照强度2 500~3 000 lx。叶片接种后50 d,调查叶片再生效率和再生芽数。

1.2.2 试验叶片的苗龄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采用离体培养25、35、60、90、120 d组培苗叶片进行叶片苗龄对再生频率的影响研究。选取上部1~3叶位幼嫩叶片,垂直主脉横切2刀,将叶块近轴面向下接种于分化培养基上。

1.2.3 叶片种方方向对叶片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设叶片远轴面和近轴面接触培养基2种接种方法处理,接种于MS+ 5 mg/L 6-BA+0.2 mg/L NAA+7 g/L琼脂+30 g/L蔗糖培养基上,对比观察不定芽的诱导情况。培养及调查方法同“1.2.1”部分。

1.2.4 叶片不同部位对叶片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取继代培养35 d的无菌苗叶片。在叶片的基部、中部和尖部垂直于中脉各切1刀,接种在筛选出的含适宜激素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MS+5 mg/L 6-BA+0.2 mg/L NAA+7 g/L琼脂+30 g/L蔗糖)上,每瓶放3张叶片,重复8次。培养及调查方法同“1.2.1”部分。

上述试验均为每瓶接种9个叶块(3张叶),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每处理10瓶,重复3次。试验再生培养基为MS+5 mg/L 6-BA+0.2 mg/L NAA+7 g/L琼脂+30 g/L蔗糖。

1.3 结果调查与统计分析

在叶片接种30 d后对不定芽的再生率和平均每个叶块的分化不定芽数进行调查。结果用DP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百分率经反正弦转换。再生频率=再生不定芽的叶块数/接种叶块数×100%;叶块平均再生芽数(个/叶块)=叶块再生不定芽总数/出芽叶块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激素组合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接种后2周,叶片开始膨胀,边缘逐渐向中央无规则卷起,叶片伤口处长出少量的白色愈伤组织,质地松散。3周左右,伤口处形成致密的愈伤组织,颜色由暗黄至深褐,体积迅速增大。5周时,伤口末端的愈伤组织处开始分化出绿色芽点(图1-A)。7周后,不定芽分化率迅速上升,此后不定芽不断伸长(图1-B)。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叶片再生频率和再生不定芽数量开始增加。

表1表明,附加适宜的生长素可提高芽的再生频率,但不同种类生长素诱导芽的效果不同,IAA效果不如NAA;IAA或NAA浓度一定下,6-BA浓度越大,叶片再生频率越高,但相同6-BA浓度下,同浓度NAA比IAA效果好。以MS为基本培养基诱导南国梨叶片不定芽再生的最适6-BA浓度为 5 mg/L。在6-BA浓度为5.0 mg/L的条件下,0.2 mg/L NAA的诱导率最高,为46.1%。因此,MS+5 mg/L 6-BA+0.2 mg/L NAA+7 g/L琼脂+30 g/L蔗糖为南国梨叶片再生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

再生体系 篇1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红掌品种为粉冠军, 选择新抽出的长势旺、无病斑并完全伸展的幼叶作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材料处理。

先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再用75%的酒精处理20 s后置于0.1%升汞灭菌8~10 min, 最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 再将幼叶分别剪成带主脉的叶片小块 (1 cm×1 cm×1 cm) , 以备接种。

1.2.2 愈伤组织的诱导。

经灭菌的外植体分别接种于添加不同浓度激素的1/2 MS诱导培养基上, 置于无菌纸箱内进行黑暗培养, 利用正交设计法L9 (34) 探讨培养基中6-BA、2, 4-D、NAA和KT 4种因素对红掌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具体试验设计见表1。将叶片接种在附加不同水平6-BA、2, 4-D、NAA及KT的1/2 MS培养基上, 45 d后观察愈伤组织的诱导情况。每组接10瓶, 每瓶接种2个材料。

1.2.3 愈伤组织的分化。

将产生的愈伤组织接种到添加不同浓度激素的1/2 MS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光照培养, 培养温度为25~28℃, 光照强度为2 000 lx, 每天光照16 h。利用正交设计法L9 (34) 探讨培养基中6-BA、KT、蔗糖和NAA等4种因素对红掌愈伤组织分化形成不定芽的影响。具体试验设计见表2。将大小基本一致、生长情况良好的愈伤组织转接到不同水平6-BA、NAA、KT及蔗糖的1/2 MS培养基上, 30 d后观察愈伤组织的分化情况。每瓶接种1个材料。

1.2.4 芽的增殖培养和生根壮苗。

分化培养50 d左右 (不定芽长至0.5 cm时) 转接于1/2 MS+6-BA 0.5 mg/L+NAA 0.2mg/L+KT 0.1 mg/L培养基上进行第1次继代培养。继代培养时, 应尽量减少切面 (切口) , 以免影响芽体分化和延长继代周期。当不定芽长至1.0~1.5 cm, 第2片、第3片完全叶形成时, 将其从基部切下, 转接于1/2 MS+NAA 0.1 mg/L上生根。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外源激素水平对红掌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处理外植体接种25 d左右叶片切口边缘开始产生少许嫩黄色的泡状物, 45~60 d泡状物逐渐长大成嫩黄的瘤状突起的愈伤组织。由表3可知, 处理A1~A9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 处理A3诱导率最高, 达50%。因此, 最佳组合为1/2 MS+6-BA 1.0 mg/L+2, 4-D 0.4 mg/L+NAA 0.3 mg/L+KT 0.3 mg/L。

2.2 不同外源激素水平和不同蔗糖浓度对红掌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愈伤组织转接到分化培养基上20 d左右开始由原来的黄色转变成黄绿色, 7 d后开始出现萌动的小芽。由表4可知, 愈伤组织均能分化出小芽, 其中处理B4芽分化率最高, 达90%。因此, 愈伤诱导最佳组合为1/2 MS+6-BA 0.4 mg/L+KT0.1 mg/L+蔗糖25 g/L+NAA 0.3 mg/L。

3 结论与讨论

红掌组培快繁中, 利用完全展开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 产生不定芽, 不同外源激素6-BA、2, 4-D、KT和NAA的合理组合能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 并产生大量丛生芽。试验结果表明:1/2 MS+6-BA 1.0 mg/L+2, 4-D 0.4 mg/L+NAA 0.3 mg/L+KT 0.3 mg/L是诱导红掌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 1/2 MS+6-BA 0.4 mg/L+KT 0.1 mg/L+蔗糖25 g/L+NAA0.3 mg/L是产生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高度大于1.0 cm的芽即可转入生根培养基, 红掌的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 MS+NAA0.1 mg/L。外植体接种45 d后部分较小的愈伤组织转接到诱导培养基上继代1次 (25 d左右) , 然后转接到分化培养基上有利于分化成芽。另外, 在愈伤组织转接到分化培养基后挑出一部分进行光照培养, 一部分暗培养7 d后进行光照培养, 其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别。

参考文献

[1]陈育青.红掌的叶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06 (4) :104-105.

[2]周辉明, 尚伟, 陈燕, 等.外植体、基本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对红掌愈伤组织诱导影响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10 (1) :64-65.

[3]夏时云, 麦瑜玲, 许继勇, 等.红掌叶片离体培养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J].华北农学报, 2006 (3) :16-18.

[4]凌雷.红掌快速繁育最适培养条件的筛选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1) :212-213.

[5]文慧婷, 张翠玲.红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06 (7) :8-9.

[6]夏慧敏, 傅玉兰, 杨海燕, 等.红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现状的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21) :5516-5517.

上一篇:市场探析论文下一篇:品牌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