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育理论

2024-10-09

政治教育理论(共12篇)

政治教育理论 篇1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密不可分的,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就是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现如今,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载着塑造在校学生以及新一代社会新型人才人格和品质的重要使命, 这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保证。因此,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思想教育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就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效地结合起来, 进而实现最终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分别为目标性、规律性、整合性以及能动性。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探究

(一) 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

规律是现象中持久或者静止的反映, 它是客观事物之间所存在的本质必然性的联系, 或者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趋势。规律不能被人们所创造, 它所发挥的作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人们只能利用或者改造它。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同样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它体现了在思想政治教育整个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各个要素之间的本质必然性的联系。因此, 要合理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建立更加合理和科学, 进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下去, 并实现最终的目标。

(二) 深入研究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复杂又紧密的联系, 包括了本质性和非本质性的联系。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将其分为三个层次来探究。

1. 基本规律

在事物的整个发展过程中, 所呈现出来的基本矛盾或者根本矛盾就是事物自身所具有的基本规律, 也就是最根本的规律。有时候也会表现为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的运动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政治观点。由马克思的观点可知,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或者集团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 从而对人们所施加的本阶级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 进而使人们的思想观点和社会活动得到一定的改变。这也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要不断地适应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两者间的统一性也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深刻地体现出来, 也就是说思想政治与社会经济关系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以及相互制约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任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目标的确定都是与经济关系的需要相适应的, 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也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与发展。因此, 必须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更加了解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而且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2. 主要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规律也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 可以从两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规律进行理解:一方面, 教育者要以被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实际水平为教育的出发点, 并根据被教育者的实际思想需求对被教育者进行思想教育, 进而使被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一个发展的规律。也就是说要从被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 并根据他们的需求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 进一步促进被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必须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成功。另一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向任何社会, 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服务或者服从于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是一个较为复杂多样的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中的许多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 服从社会并且受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制约。以上这两个方面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规律, 然而这两个层次的规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前者主要解决人的发展问题, 面向的主体是个体的人, 而后者主要解决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各个领域之间内在的一些问题, 面向的是整个社会。

3. 具体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规律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理解。

首先,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的要素, 两者之间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又相互联系, 教育者的主体意识要得到被教育者的客体所认同, 这样一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更容易地开展。两者之间双向互动的规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也就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施加思想教育影响, 进而改变被教育者思想品德的一个积极的过程。第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是被教育者主动、能动地接受思想教育影响的一个过程。第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规律也就是被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以及启发中思想道德进行转变, 并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我, 进行自我教育的一个过程。由此看来,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者是相互作用和相辅相成的。

其次, 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个因素进行协调控制, 从而助力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是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并发展的, 它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个体, 它的整个过程受许多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教育者作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 要明确对被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所要进行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 被教育者只有在教育者的思想影响下才能完成受教育的过程, 否则就会随机地往任何方向发展。因此, 这也就决定了想要顺利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 达成最终的目标, 既要不断地协调和控制各种影响和制约的因素, 还需要对被教育者的思想进行一定的控制, 这样一来就能够让被教育者的思想在一定的方向和目标下进行有效的转变。如果在整个思想教育过程中, 所有的制约因素以及被教育者的思想都难以得到控制, 这种情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无效的。因此, 在思想政治政治教育活动中, 既要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协调与整合, 有效地利用并强化有积极影响的因素, 又要消除和抑制那些不利的影响因素, 并通过有效的选择教育的方式、制订合理的教育目标等对被教育者的思想进行一个整体的控制, 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一个较好的环境氛围中顺利地进行下去。

最后, 内化与外化辩证统一的规律。被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完成两次转化才能达成所期望的思想道德的转变, 这两次转化指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 即从内化到外化的一个转变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个阶段是被教育者对教育者所传达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吸收, 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自我反省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个阶段指的是被教育者将所接受的信息形成一种新的认识, 并将其转化为良好的行为, 最终再将这种良好的行为形成一个行为习惯。这两个阶段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是属于辩证统一的, 它是被教育者通过教育者的引导和帮助进而完成思想矛盾运动和最终转化的过程。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关系的辨析

一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联系,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必须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并运行起来, 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合理顺利地运行, 就务必要以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理论依据, 一旦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难以开展下去, 最终很难达到所期望的效果。其二,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不能被直观地看到, 它具有一定的内隐性, 它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因此, 只有深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整个运行过程, 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实质。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第一,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人们只能遵循它或者改造、利用它, 不能凭空臆想或者创造它。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同时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首先,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不是凭空想象或者臆造出来的, 这就体现了它的客观性。其次,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在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及时适当地进行调整, 在不违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前提下, 人们可以改变或者优化其运行的方式, 使其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这就体现出它的主观性。第二,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主要是指系统内部所包含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的本质性与非本质性的联系, 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中所体现出来的只有客观的本质性和必然性的联系, 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相比, 它不存在非本质性的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基础和核心环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在逐渐地提高, 因此,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不断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尽快地建立起科学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它可以进一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进而消除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 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摘要:要建立一个合理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前提, 必须要认识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才能进一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实践活动, 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含义, 并通过对它们的具体认识, 进一步阐述了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和区别。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教育规律

参考文献

[1]陈淑丽, 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及相关概念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2 (2) :79-82.

[2]陈淑丽, 何会宁.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系统构建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高教版) , 2014 (2) :22-24.

[3]朱孔军.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运行研究[J].高校理论战线, 2012 (6) :17-20.

[4]聂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 (教师版) , 2014 (35) :65.

[5]卢葭琪.浅析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和相关概念[J].金田, 2015 (4) :267.

政治教育理论 篇2

论文摘要:环保意识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增强环保意识必须从小抓起,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每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挖掘教材蕴含的环保因素、从生活入手、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所喜闻乐见的环保体验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可是这个村庄正在被人类制造出来的各种环境灾难所威胁:水污染、空气污染、植被萎缩、物种濒危、江河断流、垃圾围城、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

作为居住在地球上的村民,我们不能仅仅担忧和抱怨,而必须行动。意识到那种无节制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生活方式是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源,我们必须选择有利于环境的生活方式来善待地球。这种生活方式的形成必须从培养环保意识、环保观念入手,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重视各科教学的渗透教育。

我们政治教师肩负着在21世纪提高整个民族环保素质的时代重任。因而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环保素质,还要具备对少年儿童进行环保教育的知识与能力。环保意识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增强环保意识必须从小抓起,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每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生态道德素养如何,不仅对现实的生态环境有直接影响,更决定着未来的生态环境状况。青少年学生的生态道德,一要靠教育,二要靠实践。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则是一个重要的时机。那么政治老师怎样才能充分地利用好这一时机呢?

一、挖掘教材蕴含的环保因素,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蕴含的环保因素,特别是那些渗透了“绿色意识”的内容,要把它讲深讲透讲活,充分发挥教材在环保教育方面的潜力。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例如,讲植树造林对保护改善环境的作用时,举例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它的原料是树木。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棵树长成需要十年时间。树木有涵养水源、产生氧气、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的作用。一次性筷子的大量使用使得大片树林被砍,使得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温室效益,特大洪灾和沙尘暴等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又如,在讲《生存的空间》时,让学生探讨“食物链与人”的关系,分析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使学生意识到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以上事例介绍及对比,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情,使学生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阳台养花种草,植树节每人争栽一棵树,把爱护、美化我们的环境变成了一种由衷的自觉行为。如在教学“自然的声音”这一单元,就是我们渗透环保教育的好时机。在讲述人类的朋友---自然之后,再把学生的注意力转到人类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朋友上来,强调人们对自然的严重破坏,并举出一些实例,使学生认识到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日益恶化。人类的大自然母亲在呻吟!人类的大自然朋友在哭泣!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亲近自然,感激自然,保护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其实,保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也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转变学生的观念,为美化我们的家园献一份心尽一份力。又如在教学“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这一专题时,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走出学校,走进工厂企业或社区,让学生亲自去调查,亲自去感受,亲自去体验。以此来增加学生对环保作用的认识,增加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使“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成为学生所追求的目标。

二、从生活入手,结合生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生活是最生动的课堂。教师应把环保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个“有心人”,善于调动学生,引导学生环保要从身边做起,并使之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一种时尚。

只有环保意识是不行的,还要有把这种意识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并使之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保护环境”并不是一句空话,是所有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念和意识,并且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我们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上,还要通过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能够自觉自愿地留意身边的小事,留意自己的言行,尽量减少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行为,并且能够向身边的亲友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像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乱扔废旧电池、垃圾分类放置等这些行为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稍加注意,就是在进行保护环境的工作。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能够自觉地在行动上得以体现,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促进形成“人人关心环境,人人保护环境”的社会风尚,提高文明素质,为把社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绿色家园做出积极的贡献!。只有这样,我们的环保教育才是有成效的,才真正落到了实处。

三、利用课外活动渗透环保意识

结合世界水日、环境日、土地日、戒烟日、植树节等纪念日,可以搞专题讲座、举办墙报专栏、观看环保专题录像、举办环保知识竞赛等普及环保知识,还可以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向人们进行环保宣传,从而为环保活动大造声势,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环保的社会风气。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学校周围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如,开展黄河水资源调查、农贸市场塑料袋使用及危害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还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如到公共场所打扫卫生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既增强了教育效果,提高了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也激发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之中去。

四、我们要通过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所喜闻乐见的环保体验教育活动,让广大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引导他们参与开发区环境建设实践,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进一步树立“环境人人有关、环保人人有责”的观念

中职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浅析 篇3

【关键词】中职;政治教育;实践策略

【分类号】G71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对于中职的政治教育而言,有着艰难的发展过程。处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背景下,探究新的中职教育模式对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故此加强中职教育的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1.中职政治教育的理论问题分析

第一,中职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课教学问题在当前体现的比较突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有效体现。从具体的情况来看,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理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安排,理论教学最为主要的就是要能够对实践进行指导,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来正确对现实问题加以认识,这也是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1]。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理论传播比较重视,但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上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由于在理论方面的任务比较多,所以学生对实践方面没有得到顾及,出现了学生只知道理论知识,而对其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应用就显得很茫然。

第二,中职政治教育的理论系统相对比较陈旧,中职教育的发展之所以比较缓慢,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没有对其加强重视,理论体系没有和实际的需求得到有机结合。对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中职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在体系上得到科学合理的构建才能更好的指导和促进中职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在实际的中职政治教材的理论方面,基本是以前比较老的知识结构,已经和现今的发展相脱离,由于我党的政治思想方向在近些年有了很大的转变,就使得以往的中职政治教育的思想理论已经不能有效适应当前的发展环境,故此就对实际的中职政治教育进步有着影响。

第三,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以及思想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得中职政治教育的工作也面临着很大的难度。由于新思潮的涌入,对中职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使其在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自身的使命感也逐渐的失去。再加上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及时效性显得较为薄弱,教育的方式和学生的自身发展没能得到有效的契合,这些方面也导致了中职政治教育的效果得不到最佳的体现[2]。

2.中职政治教育的实践策略探究

2.1中职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

对中职政治教育的实践要能够将学科的态势进行有力的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兴起的学科,从现阶段来看还没有达到纯熟的阶段,在这一教育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其中的质量标准以及研究范式和学科边界等各方面的发展还没有达到科学的顶层设计及系统规划。所以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中职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设计,要能够和时代的发展相同步,紧密的和实际相结合,加强理论体系的结构创新,将更为先进的思想理论融入到中职政治教学当中来,要能够以先进的思想理论指导学生的发展。

2.2加强政治教育学科以及形态及科学性的统一

中职的政治教育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必经途径,从现阶段的中职政治教育的发展来看,还要能够在诸多的方面进行加强完善不足之处。所以要能够对中职学校的政治教育当中,和我国当前的实际发展相结合,将精神文明的建设需求与之相融合,加强政治教育的理论深层次的探究,并将其在实际的教育中得到充分体现[3]。对于思想观念的发展而言,要能够和思想理念的内在相契合,不仅要能够重视政治的主管影响,同时也要能够对客观规律性进行认真反复的考量,要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从而在理论科学的指导下进行将中职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得到呈现。

2.3强化中职政治教育的实践基础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社会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发挥,所以在政治教育的实践能力上要能够得到有效的加强。不仅要能够将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作为重要的任务,还要能够将实践基础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如此才能够最大化在理论指导下实现中职政治教育的实践。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中职政治教育在工作条件上的缺乏主要就是教育平台的缺乏以及课程的设置没有得到科学化所致,这些实践的基础内容没有得到完善才使得中职政治教育的实践难题得不到有效解决[4]。在这一发展背景下,要能将学校作为政治教育的大平台,和社会环境及政治教育的活动自身情况紧密的结合,将学校的有限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从多方面进行加强政治教育的实践基础。

2.4丰富中职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

中职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要求得到紧密的结合,将教育的理论内容得到最大化的丰富,并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有效融入,将时代的特征得以凸显。只有在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上得到了丰富才能促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一过程中,中职学校也要能够将思政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得到充分的发挥,从具体的实践内容上来看,主要就是开展中职学生形式和政治教育多样化形式的活动,重视政治輔导员队伍的建设,对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进行加强等。

3.结语

综上所述,将中职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得到有效加强,能够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思政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也只有如此才能更高的推动中职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由于本文的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探究,希望此次的理论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待后来者居上。

【参考文献】

[1]陆汉光.论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4,(09).

[2]吴立玫.浅析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中国文房四宝,2013,(04).

[3]侯灵华.关于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看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8).

政治教育理论 篇4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唯一性与思想碎片化的多样性矛盾突出

随着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社会阶层分化明显、职业差别变大、贫富差距增加,人们所奋斗追求的目标开始向物质财富集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及移动网络的普及,使大学生信息源呈现多元化、便捷化、即时化特点,出国留学、旅游、游学及翻墙软件渠道又进一步增加了信息源的复杂性,使处于成长发展期的大学生陷入信息来源鱼目混杂境界。与20世纪大学生理想信念在主流上呈现趋同性相比较,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呈现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特征。当前,互联网网站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政府及官办新闻媒体类,比如国务院、新华社、北京大学网站等,主要发布重大政策、法规信息,各类官方活动、资源信息。二类是商业门户网站类,比如新浪、网易等,主要是综合信息运营商,提供从国际政治、国内政治、法律法规到社会事件、小道消息、娱乐八卦等覆盖广泛的各类信息,面广量大,应有尽有。三类是专业性社交、游戏网站等,比如QQ软件、微信、盛大游戏、淘宝网等,为特定人群提供专业性的资源。四类是其它网站。从大学生关注度看,他们更关注于商业门户网站及部分专业性资源网站,而这类网站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覆盖程度低、把控度薄弱的区域。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与学生管理的功利性协调难度加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必须遵循科学的规律推进。灌输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随着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变化,灌输教育若不能与时俱进,摆脱旧时人对人、面对面的灌输模式,呈现出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时代特征,其操作的难度和教育的效果将达不到理想的状态。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能否实现、效果如何取决于受教育者自身的学习、接受和转化程度,教育内容、思想及理念只有在被受教育者内心接受、亲自体验,并成功转化为他们的个人信念之后,才能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高校教育模式和手段日新月异,网络教育使计算机取代了教师,PPT教学使老师摆脱了课堂板书,信息技术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却疏远了师生关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降低了校园活动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日益缩小的学生工作师生比例,预示着高校学生工作更多的侧重于管理、维稳,降低了思想引导和心灵培育的功能。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与部分社会现象的逆向性冲突明显

高校不是封闭的校园,大学生不是封闭个体的集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也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作为个体的大学生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他们用语言在与校内外的人进行着思想交流,用内心在感受着校内的学习生活环境、规章制度以及校外的生活方式,时刻在用眼睛观察这个世界,用心灵感知这个社会。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社会中部分人群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功利主义思想泛滥,部分社会成员唯利是图,老人倒了扶不扶的道德困境、地沟油回流餐桌的见利忘义现象随时随地发生在学生身边,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人生观养成,对高校体制内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负向作用明显。

二、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高校学生工作坚定正确方向的理论保证,以身作则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高校学生工作不断前进的动力,求真务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遵循方向。

(一)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高校学生工作坚定正确方向的理论保证

用邓小平理论武装教育大学生,一定要与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结合,同回答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相结合,同解决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发挥思想上释疑解惑和生活中帮助引导的作用。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1]“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2]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成功,关系到党和国家建设的未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败。高校学生工作的目标和宗旨就是要通过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统一到共产主义建设中来,统一到党和国家建设需要中来。

(二)以身作则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高校学生工作不断前进的动力

邓小平同志说:“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否则,我们自己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装,还怎么能教育青年,还怎么能领导国家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3]我国社会前进的主导力量仍然是党的政策方针和政府行政力量,党风带动着政风,政风影响着民风,高校学生工作体系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处在党风、政风和民风包围中,良好的社会氛围对推动高校学生工作具有明显的作用。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还十分重视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集中力量,创造典型,积累经验,然后普及”[4]。东南大学连续举办了十年的“最具影响力毕业生”评选活动中,候选学生展现出来的优秀品德素养、先进科研成果、自立自强精神对在校生起到了非常明显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三)求真务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遵循方向

邓小平同志指出:“出报纸,办广播,出刊物和小册子,而又能做到密切联系实际,紧密结合中心任务,这在贯彻实现领导意图上,就比其他方法更有效,更广泛,作用大得多。”[5]邓小平历来重视大众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大众媒体深入群众才有生命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有执行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及其相关的微博、博客等自媒体的出现,在传统社会中开辟了新的虚拟公共空间,大学生由于具有知识优势和时间优势,参与虚拟空间的比例极高。网络世界是舆论高地、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战场,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加强和覆盖虚拟空间,用主流舆论思想占领虚拟空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全覆盖。

三、以“中国梦”为依托,深入践行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要深入研究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充分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统一人的思想,凝聚人的力量,争取中国梦的早日实现。高校学生工作在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引导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同时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方向。

(一)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中国梦的辩证关系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梦;是每个人实现理想的梦,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邓小平在论述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人,培养“四有”新人时指出,从根本上说,就是要造就:“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6]

(二)高校学生工作在“中国梦”中的历史责任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主力军,是未来中国梦的实践者和引领着。“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7]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认为越是在复杂情况下,越要关注人的思想问题,因为“意识形态领域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会去占领。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苏东剧变的重要原因”[8]。一些背叛马克思主义的人占据领导地位是前苏联意识形态全面崩溃的直接原因,因此,高校学生工作在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引导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方向

一是走进生活,让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学有所用。马克思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9]大学生进入高校后的人际关系、生活环境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为高校学生工作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必然的需求。“理论与现实的脱节,是学生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最大障碍。”[10]高校学生工作要围绕学生需求做文章,从大学生入学的心理适应、生活习惯开始,到毕业的考研求职、人生探索,以一个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原点来考查学生内在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入口,通过创新性的活动,为大学生彰显鲜明个性提供舞台。尊重大学生的独立空间,帮助大学生更准确地认识自身优势与缺点,帮助其规划学习发展目标,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在无声中融入其个体的发展奋斗过程,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真正体现为指导大学生的生活和切实提高大学生人生价值的教育。二是创出品牌,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形象成为时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道德风尚,“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无产阶级组织纪律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内容,但并非如海市蜃楼般遥不可及虚无缥缈。这些人类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奉献精神和道德要求一直存在,从未消失,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发生了形式和名称上的变化。南京青奥志愿者中80%是大学生,他们通过层层选拔入选,在前后长达两年的工作中无私奉献、无怨无悔。东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立12年,吸引众多学子放弃高薪岗位投入支教活动,他们没有把支教当做一种任务,而是把它当做了自己的一份事业,他们的追求是“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这些大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爱国、爱岗等优秀品质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三是走向未来,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更科学、队伍更强大。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近30年的发展历程看,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一门科学,有着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一套人才培养制度。现实很多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还套用或者复制着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思想政治教育本学科理论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高校学生工作实际需求及教育部规定相比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方面是专职队伍的建设,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高校学生工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通过培训、脱产及在职学习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摘要: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三重困境:价值观的唯一性与思想碎片化的多样性矛盾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与学生管理的功利性协调难度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与部分社会现象的逆向性冲突明显。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是克服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困境的有力武器。我们应当以“中国梦”为依托,深入践行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方向。

关键词: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高校学生工作,中国梦

参考文献

[1][2]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34.33.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367.

[4][5]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83.1145.

[6][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0.48.

[8]田改伟.挑战与应对——邓小平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7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1995:291.

职工政治理论教育计划 篇5

据中央和省、市的要求,要把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及教职工。按照市教育局有关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广大教职工政治理论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充分调动和发挥在“办人民满意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学校当前教职工思想实际,特制定本学期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增强理论学习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为实现鞍山教育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二、学习主要内容、形式及时间安排

坚持间周三半天政治学习制度。学习形式: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学习时间可串不可占。

(一)9月份,重点学习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和《江泽民文选》的“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等。

(二)10月份,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胡锦涛《在庆祝香港回归大会上的讲话》;陈至立的《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和周济的《教育改革发展的三大任务》。

(三)11月份,重点学习《国家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张力的《绘就教育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方勇刚同志的崇高精神“让党的创新理论之光照亮千家万户”。

(四)12月份,重点学习“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大趋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

三、学习要求

1、继续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七有”制度,即:有计划、有教材、有组织、有辅导、有记录、有笔记、有考核。

2、全校教职工要高度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完成规定学习内容,认真记好学习笔记,并自觉将学习的有关理论运用到教育工作中。

政治学习要用教育局或学校统一印制和发放的政治学习笔记。

3、校党总支坚持每月检查一次学习笔记(每月30 日或31日上交政治学习笔记),每月通报一次检查情况。每学期对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情况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并予以通报,学将考核结果与教育教学等考核一并向教职工通报并记录在案。

4、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形式:在集中学习时进行中心发言和讨论交流,采取听报告、看录像和电影、聘请专家讲座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提高学习效果。

龙口镇中心学校总支委员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 篇6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业教育

随着时间逐渐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改革开放逐渐深入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大学生就业越来越成为一个全社会普遍关注并日益突出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途径、就业形式多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把创业教育作为重要环节,把“培养创业型人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指导大学生由被动就业走向主动创业。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以“培养创业精神,增强创业能力,塑造创业人格”为目标的创业教育,符合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符合时代社会对所谓人才的具体要求。培养“创业型人才”目标的实现,不能只靠喊几句口号,落实几个政策,而应该靠从教育理念到实施手段的全面贯彻,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实施创业教育,就要把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系之中,就要把创业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途径之中。

一、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与人的发展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核心问题,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创业教育,首先就要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把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系。

(一)激发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创业活动开展的主观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时代要求,着力激发创业所需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等创业意识。

1.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作为认识与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认识和自觉。创业是自觉自愿的实践活动,它要求创业者认识自身在创业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肩负的社会责任,认识自身的权利和义务,独立自主地解决创业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纯粹是一种管理式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把学生“管住”,不出“乱子”。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相背的,也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不断激发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主体意识,为培养创业型人才创造主观条件。

2.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主体意识的延伸。人之所以要创业,不仅与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而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应该以天下为己任,身在校园,心系祖国。满怀强烈的求知欲望走进课堂学习,肩负报效祖国的责任跨入社会创业。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会产生对社会、公共事务和他人的良好道德情感,积极追求真、善、美,坚持正义和真理,从而创出大业来。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教给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为人之道,使学生真正担负起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3.竞争意识。创业失败的原因中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缺乏竞争意识就是主观原因之一,竟争意识是以主体意识为前提的。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竞争型经济,没有竞争就没有市场的活跃,也就没有市场的发展。有创业也就意味着有竞争,那种不敢参与竞争的人也就不会成为创业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中原本就有激励和榜样示范的方法,奖优罚劣、树立典型,就是鼓励人才的竞争。竞争导致优胜劣汰,人才只有在竞争中才能完善自身各方面的素质,走向成功。

(二)培育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作为一种积极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对个人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江泽民同志将创业精神归纳成64个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进行伟大的创业,必须有伟大的创业精神。因此,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力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创业精神。

1.开拓创新的精神。创业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本身就是对现实的超越,就是一种创新。创业就是要探索新的道路,开创新的事业,需要有推陈出新的勇气,开拓创新的精神。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推动学科自身的发展,又要以同样的进取精神引导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寻求变革、适应变革,为大学生今后的创业提供精神动力与支持。

2.实事求是的精神。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看,创业精神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创业不仅需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还需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创业不是纸上谈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新的思路,需要扎扎实实地付出艰苦的努力。因此,讲求实效,注重结果,踏实干事等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创业精神的最终归宿。离开实事求是的精神,创业只是一种盲目的举动,创业成功也只能是一种空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着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核心,引导他们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

3.敢于冒险的精神。创业的过程就像摸着石头过河。创业的成败不仅仅取决于己知的因素,还取决于许多未知的因素。敢于冒险与实事求是并不矛盾。“实事求是”是求已知之是,对已知之是把握得越多,就能将未知的风险降得越低。风险是不能预知的,但对风险的代价要心中有数。承担一定的风险有助于提高创业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由于承担风险带来的创业成败,可以为创业者提供切身的经验或教训。思想政治教育要摆脱过去那种唯书唯上、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小心论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勇于承担一定的风险,获取原始知识和第一手资料。

(三)增强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创业型人才的核心能力,是创业的资本。只有不断提高创业能力,才能在创业实践中充分发挥主体的能量。思想政治教育应结合学科内容,合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创业能力。

1.创新思维能力。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哲学是以提高人的理论思维水平为直接目的的,因此,恩格斯说:理论思维这种天赋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进行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在总结实践经验和依据科学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以往哲学的成果,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可以使大学生得到运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育和训练,进而掌握并自觉地运用创新思维的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其他课程给大学生提供了大量运用科学辩证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范例,很明显对大学生科学辩证思维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启发作用。

2.社会交往能力。现代社会,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快捷的信息渠道把人们联系得十分紧密。要想创业成功只靠个人的单打独斗已经行不通了。创业者必须具有社会交往能力,勇于并且善于与人合作,学会共同生活,要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为了共同的创业目标而努力奋斗。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鼓励学生在交往中成长,不断发展和改善人际关系。

3.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是把创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的运作过程,通过实践把学科知识加以综合、应用,形成自己比较成熟的思想和理念,并增强创业运作本领的能力,它是创业思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创业能力在创业实践过程中的综合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注重实践课程的开展,一方面,依托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创业技能大赛,通过紧张激烈的比赛,发掘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依托学生社团或实践基地,开发项目,模拟创业,在创业的真实情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依托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大力实施创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广泛、涉及面广,决定了其实施的途径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这也为创业教育在其中的开展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本文将着重从以下三方面探讨依托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大力实施创业教育的相关策略。

(一)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渗透创业教育

通过制度化、日常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向学生传递创业教育内容,可以使学生把握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认清接受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从而积极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及早打算和准备自己的将来。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经常进行艰苦创业教育和以学生为本的职业生涯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深化艰苦创业教育,帮助学生作好创业的心理准备。

艰苦创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艰苦创业教育,用一些实际的例子,例如:校史教育等告诉学生,创业之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这有助于学生作好创业的心理准备。

2.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帮助学生作好创业的思想准备。

职业生涯设计实质上是学生未来职业理想的确立、职业目标的定位、职业分析过程和职业训练实践的全面展开。借助于职业生涯设计,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使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职业生涯设计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创业教育

校园文化是指一所高校在长期人才培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一种精神和某些物化的精神,包括高校的价值观念、历史传统、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师生素质及蕴涵在规章制度、校园形象的文化特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激励和同化作用。把创业教育融合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是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1.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舞台,加深学生的创业感受。

校园文化活动属于行为文化的范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以各种为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贯穿于高校的教学与日常生活中,包括教学、科研、人际关系、文化娱乐活动、日常的行为举止等内容。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舞台,应尽可能地突出创业教育的主题。通过生动活泼、易为大学生接受的形式愉悦身心、开启智慧、提升人格,对大学生的创业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以学生社团为基地,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主体是众多的学生社团组织,是学生进行信息交流、探索创业、深化与运用专业知识的场所。这些社团为大学生进行社会活动、开阔眼界、广泛接受外界信息、提高自身素养和创业能力提供了良好场所,不少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丰富校园创业文化,同时在校园的创业活动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角色目标和社会化人格,逐渐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

(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强化创业教育

社会实践是实现知行统一的重要途径。它是构建学生开创型个性,形成其全面的创业基本素质,从而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的有效途径。实践出真知,实践是理论和构想的最好证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过程的主体和实践活动的主体。作为实践主体,学生必须知道自己需要学习什么;向谁学习、如何学习、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必须将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实践进行学习,通过学习促进实践,实现学习和实践的良性循环。创业实践直接影响着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创业能力发挥作用和功效的客观条件和环境。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只有在创业实践这一特定时空条件下,只有在创业实践提供的规定情境中,才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比较成熟。

参考文献:

[1]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2](美)约翰·道格拉斯.创业篇言[M].哈尔滨出版社,2004.

[3]柳君芳.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地质出版社,2002.

[4]王勤.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杨轶.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的探索[J].德育工程,2001,(3).

政治教育理论 篇7

政治社会化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于1958年首先提出来的, 他在《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中系统地阐明了社会化是政治合法化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把合法性的来源归于意识形态、结构和个人品质三方面。实质上, 政治社会化就是通过社会媒介传达和灌输政治信仰以及与政治活动密切相关的政治运转模式的过程, 是通过社会化的途径培养人们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的过程。此外, 在洛克、卢梭、孟德斯鸠和密尔等人的著作中, 也可以找到政治社会化的相关论述。这说明政治共同体为了维持其统治, 势必要求通过各种途径使所有社会成员接受并形成合乎统治阶段要求的政治准则、政治价值、政治信念等政治文化。就这一概念而言, 政治社会化存在着二元的主体, 从整个系统而言, 社会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主体, 社会成员是社会化的客体。而从个体的角度看,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各种活动途径, 建立和不断完善政治准则、政治价值、政治信念等政治文化的过程。个体也是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主体。所以, 政治社会化过程中, 二元主体辩证统一于推动人从自然人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转变为“政治人”的过程, 这一过程又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极大的共同性。

二、政治社会化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 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理论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上, 学术界存在的比较有影响的观点认为,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特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过程。公民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统治阶级宣传、树立其思想主导地位的实践活动, 在本质和功能上存在着一致性。首先, 从价值取向上而言, 二者都是传播统治阶级思想的意识在知识领域的化身。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虽然也充满着公民意识、爱国主义的思想, 但这些都是建立在个人主义价值观基础之上的, 都与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建立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 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外在体现。其次, 都是一种有一定组织性和计划性的自觉行为。政治社会化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其发展进程中的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利益。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意识为主题意识形态的教育形式,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再次, 都具有共同的目标, 即培养以统治阶级意识为主导的主流政治思想所武装的“政治人”, 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当然, 二者的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 作为中国表达术语的思想政治教育, 并不完全包含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在我国, 从内容层面上看, 政治社会化是以文化形式出现的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政治思想系统, 政治文化中的思想往往不是直接出现的, 而是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渗透到人们的心里。政治文化内容不仅包括主流的政治文化, 也包括社会系统内存在的各种非主流文化, 呈现多元文化的现状;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的是教育手段, 往往直奔主题, 目标明确, 要把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要传播什么样的政治理念, 要维持什么样的政治体系。它具有比较规范的语言, 是统治阶级主流思想在文化领域中的体现, 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控制性。

三、政治社会化视角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高校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最为重要而正规的阵地,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质量。因此, 深入分析比较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关系, 有助于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促使大学生顺利完成政治社会化过程。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化功能。

政治社会化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借鉴和思维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化功能, 是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理想信念的重要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的重要途径, 是不断建立、巩固、完善和拓展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准则、政治价值、政治信念等政治文化的重要环节。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出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 政治社会化理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1) 以政治社会化理论创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和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作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表达方式, 既要体现时代性又要具有历史性。但是, 多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 处于多元化、非稳定状态, 而且其内容过于空洞, 具有较强的说教性, 久而久之, 就造成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抵制心理。为避免此类情况, 我们应该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进行反思, 避免意识形态的灌输和说教。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魅力就在于具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 这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理论与现实密切联系起来, 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创新。 (2) 借鉴政治社会化理论,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转变。当前,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表明,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亟需解决的课题。当前我国的理论界也对此作了许多探讨, 从总体上而言, 存在着三个重要的转变:首先从“传统型”到“启发型”转变。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 导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 对学生的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 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理解不足。一些政治准则、政治价值、政治信念等政治文化, 主要通过灌输教育方式影响和教育当代的大学生, 反而使得其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填鸭”方式而向新型的“启发”方式发展, 注重校园各个方面环境的建设, 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 让校园文化的良好政治氛围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政治文化, 形成一个积极、健康、进取、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其次在技术手段上, 由传统方式转变为现代方式。传统的教育更多的是借助于课堂, 教学也大多通过面面传授来实现, 然而, 在信息化时代, 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接受信息的渠道也日益多样化, 网络、传媒等新媒介的作用日益凸现。因此,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借助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 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学手段从传统方式转变为现代方式。伴随着我国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和国际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也日趋明显。我们要积极借鉴和吸收西方的政治社会化理论, 站在时代的前沿, 努力把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成意识形态领域的坚固的战斗堡垒。

参考文献

[1]张琪.试论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问题[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

[2]高峰.“试论西方政治社会化的属性与本质”[J].思想教育研究, 2006, (8) .

[3]青岛里工大学课题组.“政治社会化与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河北学刊, 2006, (1) .

政治教育理论 篇8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概述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同时, 在新时期下, 当代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社会负面意识的影响, 也容易受到网络平台中负面信息的侵蚀。

总的来说, 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公共课的确立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增强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提高自我的道德文化素质。基于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的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就成为了我国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一个传统的科目, 并且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实践调查的结果显示, 目前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主要是包括五个必修的课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形式与政策》。通过加强这五个大的方面的教学, 帮助学生掌握和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和基本观点。指导高校大学生运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事物和处理事情。开展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的教育, 使大学生建立起高尚的人格、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并继承和发扬中华几千年以来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第一, 帮助学生抵御社会负面意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不可避免的负面意识。如由于物质生活的逐渐富裕带来的享乐主义, 由于价值观错乱带来的拜金主义, 由于自我迷失带来的自我主义等, 对于大学生而言, 这些都是难以避免的挑战。这就要求大学生具有的良好甄别好坏的能力, 能够正确地做出判断。

第二, 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根据实践调查结果显示, 部分大学生在校园中虚度光阴,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积极的学习动力, 导致学生在高校中没有真切的收获, 最终无法成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是由于大学生在摆脱高中的强大束缚后, 失去了自我约束力, 也失去了自觉性, 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因此也没有足够的奋斗动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非观和世界观, 能够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在此基础上, 当代大学生才会拥有足够的斗志和动力, 才会产生足够的自觉性, 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成为真正对社会有贡献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 能够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的另一作用在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教育,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才会得到提高, 才会对社会主义事业有深刻的认识。基于此, 当代大学生才会对实现社会主义的意义有深刻认识, 才会主动地投入党的怀抱, 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结束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作为大学的一门公共基础的必修课程, 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包括对我们的个人意识形态上的指导, 又或是帮助我们提高民族自尊心, 增强民族信心, 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乃至于全面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大融合的新形势下,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又产生了许多新的任务和问题。怎样引导当代大学生看清如今错综复杂的国际, 怎样分辨国际事务中的是非曲直, 以及把握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一些问题都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需要解决的重大的问题。本文粗略地谈了一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由各位先进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翟光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 (1)

政治教育理论 篇9

公民参与和投票,一直被视为西方民主政治的两大基石。而21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却普遍出现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下降、大选投票率低等问题。以英国2005年大选为例,只有65.1%的公民参与投票。其中,青年人的投票率更低,18~24岁群体中,仅37%参与投票。针对公民政治冷漠的现象,英国公民教育做出相应的改革,政治教育成为这次改革的重心。[1]自2002年开始,公民教育成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英国的4个地区分别开设具体科目强调政治、公民教育。英格兰在2002年开设必修科目《公民》,北爱尔兰自2007年开始,开设《地方和全球公民》科目,苏格兰开设《价值和公民》,威尔士开设《个人与社会教育》。培养学生的政治知识和政治参与成为这些公民教育课程的核心。[2]

这一革新,虽然与英国一贯淡化政治教育的传统不同,却在理论上得到政治社会化研究的支持。研究表明,虽然个人的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但是,学校在个人政治态度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3]一方面,青少年时期是政治态度形成的关键阶段。欧劳(Eulau)等的研究发现,33%的研究对象在童年时期形成政治态度,15%在少年时期形成。[4]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和师长的权威,可以更有效地影响青少年政治态度形成。普利威特(Prewitt)的研究指出,31%的研究对象表示他们的政治态度形成受学校影响。[5]

英国议会(Parliament)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完善的政治制度,不仅是英国的骄傲,也影响了众多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被称为“议会之母”。为支持学校顺利开展政治教育,英国议会教育服务组织(Parliament Education Service)为7~18岁学生设计了几个方面的政治教育服务:组织学生参观议会,参观活动包括:参观威斯敏斯特,听下议院(House of Common)、上议院(House of Lords)成员演讲,参与介绍选举、法律制定等的工作坊;为全国教师、学生提供培训支援服务,教师培训关注教师教学技巧的提高,支援服务主要组织全国性政治教育知识的比赛;为学校政治教育提供教学资源,包括宣传图片、学习手册、教师手册、DVD等;为学校政治教育提供一个网络平台(www.parliament.uk/education)。

本文将主要分析英国议会教育服务组织向学校发放7~18岁政治学习资料《你获得了权力》(You’ve got the power),包括一张政治教育短片的DVD和3本教师手册,来了解英国青少年政治教育的结构、特征与不足。

二、英国议会政治教育材料的结构、教学内容与方法

英国议会教育服务组织开发的7~11岁学生的政治教育材料,覆盖6课时的内容。11~14岁及14~18岁学生的政治教育材料覆盖了18课时的内容。这套教学资源主要由电影短片、教学活页、教师教学计划、练习题目与考卷等组成。每堂课的安排为:先观看10分钟左右的电影短片,接下来的30~40分钟里,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详细列出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行教学,在最后10~15分钟里,使用练习题、考卷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

7~11岁学生的政治教育材料,主要围绕2部电影短片,通过使用教学活页、教师教学计划、练习题目及考卷,分别向学生介绍法律、法规、议会、议会成员的政治知识,并强调参与政治和民主的关系。英国议会教育服务组织开发的11~14岁和14~18岁学生的政治教育材料,是在低年级的学习基础上,对相关的政治知识、技巧和态度做进一步详细的介绍。两套手册内容基本相似,14~18岁学生的学习项目则再增加3节课。两套手册,主要围绕“参与和民主”、“制定法律”、“议会和政府”3个主题,提供18课时的学习材料。

从这套政治教育材料中,可以发现3个教育重点:介绍政治知识:政治机构、组织、成员及其功能与相互关系;政治程序、步骤及需要的技巧;培养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的态度。这些政治教育的知识点,分别出现在英国4个地区的课程计划中,不仅包括2002年以来各个地区新开设的公民课程,也包括与公民教育相关的人文社会课程。通过清楚注明这套政治教材各部分内容与4个地区课程计划的相关性,英国教师可以灵活选用这套材料,用于各个科目的课堂教学。

为了使学生熟识政治知识、技巧,并形成积极参与政治的态度。这套政治教育材料强调学生为中心,并尽量使用活动教学的教学方法。

在教授政治知识的课程中,这套资料建议教师采用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式,逐步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区分。以7~14岁政治教育资料第2课《不同的法规适用不同的场合》为例。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4条法律/规定:(1)骑摩托必须戴头盔;(2)球场上,除了守门员外,其他足球运动员不可以用手碰球;(3)刻录DVD出售,是违法的;(4)在学校不能骂人。之后,由学生讨论,这4条法律/规定,出于什么目的制定?对谁有帮助?学生讨论之后,由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这4条法律/规定的用途,并加以解释:(1)保证个人安全的法律/规定;(2)确保公平的法律/规定;(3)保护个人权利的法律/规定;(4)限制激怒他人等行为的法律/规定。最后,由学生分组讨论,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在10分钟内,列出尽可能多的相关法律/规定。

在教授政治程序的知识时,这套政治教育材料,则常常建议教师,带领学生组织、模拟类似的活动。比如,7~11岁政治教育第6课《英国的民主如何运作?》,建议教师在课堂活动开始之前,简单介绍投票与民主的关系、投票的过程。之后,在班级里,模拟提出“议案”(motion),例如“提倡穿校服”。由学生进行辩论,再选出正方、反方各3名代表。这6位代表,每人分别用2分钟时间发言,再回答全班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经过这个程序之后,全班投票,决定这个“议案”是否通过。最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反思这一模拟过程的公平、效率。

针对政治态度,尤其是积极参加投票的态度的培养,这套教材也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投票的重要意义。这一明显、直接的政治教育方式,则比较少使用在其他政治知识、技巧的教育过程。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11~14岁和14~18岁的学习手册,结合学生的特点与能力,在教学与评估中,要求学生使用更多的学习手段,比如使用网络搜集材料、阅读课外材料、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认识。

值得介绍的是,在这两册学习资料里,编写者使用了Webquest的课程模式。Webquest在这套资料里,被定义为“在线寻找信息和选择证据与材料”。在11~14岁政治教育手册的第2课,学生可以选择完成一个或者数个任务:设计一张海报,介绍英国议会历史上最有名的10~15件大事;编写2~4页的小手册,向低年级同学介绍议会的历史;制作5分钟的幻灯片介绍议会;设计20个多选题,考一考同学有关议会的知识。针对每项学习任务,这套学习资料都分别列出了网络链接,比如英国议会、BBC的网址等。

从整体上看,这套议会教育服务组织设计的政治教育材料,在教育政治知识、技巧和态度上有其优点:与国家、地方课程计划挂钩,便于教师使用;教材结构活泼,形式多样;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又加以教师引导、及时评估;并考虑到学生年龄、学习能力的变化,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三、英国议会政治教育材料的不足及反映的问题

但是,就像弗雷兹(Frazer)[6]指出的,“仅仅教年青人关于政治机构、宪法和民主程序,是不够的,政治教育课程应该帮助年青人形成积极、负责任的公民态度”。英国议会组织设计的政治教育材料,也有同样的不足,较少鼓励学生使用所学的政治知识、技巧与态度,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实践,较少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一方面,这套政治教育材料虽然关注培养学生参与投票的政治知识、技巧与态度,却没有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政治知识、技巧与态度使用到生活中。在11~14岁和14~18岁的政治教育材料里,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于习题练习(30分钟左右),而学生课后的作业,则很多情况下仅仅要求学生通过写作表达个人对政治知识、过程的了解与看法,缺乏深入社会实践的引导。而青少年参与社会、政治组织与活动,是政治教育非常有效的方式。通过课外参与社会、政治活动,青少年不仅可以了解政治知识、程序,获得政治活动需要的技巧,更可以自主地发展对政治的理解,反思社会,并对政治党派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能积极参与投票。[7]

另一方面,这套政治教育材料较少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学习材料里,基本不涉及争议性议题,比如种族、性别歧视等,缺少提供学生进行批判思考的机会。仅在11~14岁政治教育材料的第2课《议会的历史》中简单提及1919年英国妇女获得投票权,却没有运用这件著名的历史事件进行政治教育。

这些不足与英国本国的政治教育传统有关。一方面,英国并没有在学校进行政治教育的传统。很多人认为,在学校教授政治观点,容易导致极权。作为政治教育的教材,这套学习资料必定会面对一些反对学校进行正规政治教育的声音,而鼓励学生迈出校园,参与社会、政治实践,可能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另一方面,教师培训也没有强调政治教育,教师对英国的政治了解也不多。只有少数政治、法律、历史等专业的毕业生,对英国宪法有所了解。况且,教师在课堂上处理争议性政治议题的能力也不够。弗雷兹在比较英国和美国教师政治教育能力时指出:“与英国教师形成鲜明对比,美国任何一名教师都需要学会在课堂处理奴隶制度、种族隔离、印第安人、穷富差距、劳资关系等问题。”[6]

四、讨论与总结

不管传统上英国如何回避在学校进行正规的政治教育,在公民政治热情降低的时候,学校政治教育无论从理论研究上,还是政府政策层面上,都被视为公民教育的重点和最佳措施之一。本文的分析表明,英国学校政治教育只是强调教授政治知识、政治技巧和培养积极参与政治投票的态度,但是缺乏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政治实践和进行批判性思考。这类强调政治知识、技巧、积极参与选举的政治通识教育,是否能够真正解决英国公民政治冷漠的问题?戴维斯(Davies)认为,仅仅局限于政治通识能力的教育,并不能满足英国多元社会的需要。[8]

21世纪以来,英国公民教育改革强调政治教育,来解决公民政治冷漠的难题。背后主要的原因是全球化、移民浪潮带来社会多元、国民身份认同度降低。尤其是英国的少数民族群体,一直以来在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方面,受到很多困扰。而英国的公民教育,一直被视为过于“西方化”、“基督教化”,忽视了种族、文化、宗教的多元。[9]这些不同群体对平等、民主的呼声与抗议,给英国的公民培养带来新的挑战。

戴维斯建议,政治教育应该在强调政治通识的同时,提倡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从而形成公民责任感,以应对政治冷漠问题背后复杂的社会问题。[8]强调政治知识、能力与积极参与的政治通识教育,得以在学校推行,表明了英国培养公民的政治能力,解决政治冷漠的意图。而这一全球化、社会多元化带来的公民政治冷漠难题的解决,可能更依赖于未来英国结合政治通识教育,鼓励所有公民平等参与政治、社会事务的努力。

摘要:21世纪以来,针对公民政治冷漠的现象,政治教育成为英国公民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介绍当前英国推行政治教育的社会背景,并以英国议会教育服务机构开发的青少年政治教育材料《你获得了权力》为例,分析当下英国政治教育的特点。本文发现,总体上英国政治教育强调:掌握政治知识、技巧,培养积极参与政治的态度。但是,对这一套材料的分析,也反映出英国政治教育的问题,即较少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政治实践,以及培养批判性思维。这令人怀疑仅仅局限于政治通识的教育,是否是解决政治冷漠难题的良方。

关键词:英国,政治教育,政治冷漠

参考文献

[1]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gency.(1998).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and Teaching of Democracy inSchools:Final Report of the Advisory Group on Citizenship(the Crick Report).London: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Development Agency.

[2]Andrews,R.,&Mycock,A.(2007).Citizenship Educationin the UK:Divergence within a Multi-national State.Citi-zenship Teaching and Learning,3(1),73~88.

[3]Norris,P(.2002).Democratic Phoenix:Reinventing Politi-cal Activ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Eulau,H.,Buchanan,W.,Ferguson,L.&Wahlke,J.C.(1959).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 legis-lators.Midwest Journal ofPolitical Science,3(2):188~206.

[5]Prewitt,K.(1970).The Recruitment of Political Leaders.A Study of Citizen-Politicians.Indianapolis:The Bobbs-Merril Company.

[6]Frazer,E.(2003).Citizenship Education:Anti-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Britain.In A.Lockyer,B.R.Crick&J.Annette(Eds.),Education for Democratic Citi-zenship:Issues of Theory and Practice,Aldershot,Eng-land: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64~77.

[7]Roker,D.,Player,K.&Coleman,J.(1999).YoungPeople’s Voluntary and Campaigning Activities as Sourcesof Political Education.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25(1):185~198.

[8]Davies,I(.1999).What has Happened in the Teaching ofPolitics in Schools in England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and why?Oxford ReviewofEducation,25(1):125~140.

政治教育理论 篇10

教育部在关于网络教育规范发展的几次会议上, 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教育规范管理的通知》中都指出, 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薄弱, 并明确要求“要充分发挥学校党团组织、各有关部门和学生组织的作用, 密切注视网络教育学生的思想动态, 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学生管理和做好思想项政治工作”。

一、开展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

首先, 由于网络教育学习的个性化、自主化、社会化以及办学的多层次、多规格决定了网络教育学生年龄、职务、学习基础、家庭环境等层次上的差异, 同时, 学生又具有多重社会角色, 他们在承担学习任务的同时, 还要肩负对工作、事业和家庭的贵任。这些客观因素必然会给网络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复杂性、迫切性和艰巨性。

其次, 从网络教育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价值观来看, 由于这网络教育学生经历了由“学生”, 到“社会人”和再由“社会人”到学生两次角色转换, 在这两次角色转换过程中, 具有了成熟的“社会人”经历, 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成才观念、道德观念产生了相当大的差异。因此,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式无法移植到网络教育学生。

再次, 从网络教育的学习模式来看, 师生处于分离状态, 缺乏集体主义教育的影响, 更缺乏校园文化的熏陶, 学生遇到学习上、思想上的问题, 只能通过媒体与老师、同学间接交流, 缺乏现场感, 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失去时效性和主动性。

基于工作实践,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网络教育思想政治工作。

二、探索适合网络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1.结合实际,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的

网络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应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的学习态度、激发与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为主要目标。据调查, 目前超过50%的学生以文凭的获得为学习动机, 缺少知识需求和能力提高的动力, 加上网络教育学习主要依托网络进行, 多元的网络文化和价值观念、虚拟的网络生活对学生的思想会带来很大的冲击, 因此, 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贴近学生, 务求实效, 切忌假大虚空, 形式主义。

2.加强网上学习社区建设, 充分利用网络搭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虚拟平台

一个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一体的学生“网上家园”, 是做好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为此, 我们依托网络创建了思想政治工作平台, 有计划的开展征文、摄影等比赛, 组织网上专题讲座、专题讨论等, 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 培养自我负责、自我管理行为能力。

3.创建虚拟的学生社团和党团组织, 引导和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由于网络教育师生分离的特征, 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需要改革与创新, 我们依托网络, 建立了虚拟的网上学生社团和学生党团组织, 以党员社区、网络党课、视频会议、网上群组讨论等形式开展党员活动, 引导和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规范求学行为, 提高思想素质。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开展的网上党团建设活动, 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

4.建立开放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加强教学内容的适应性

在网络教育教学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要避免形式化、内容空洞、说教的现象。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对全日制本科生的“两课”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 删除一些不符合网络教育学生需求内容, 增加了比如价值取向、情操情趣、心理性格、文化修养、行为能力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内容新颖, 有吸引力。

三、开展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保障

1.探索建立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做好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必须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开展网络教育的试点学校要建立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构, 成立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把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网络教育学院的总体工作目标之一, 常抓不懈, 量化考核。

2.建立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活动开展的情况, 作为网络教育学院、校外学习中心和网络教育学生评优的一项重要指标, 及时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好的经验, 推广好的作法, 争取好的效果。网络教育学院要加大对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奖励力度, 对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的学生, 给与奖励学分的鼓励。

3.加强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研究工作

培养一支具有正确教育理念、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 懂网络, 熟悉多媒体技术的高校网络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是保证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良性发展的关键。目前, 各个试点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但很多活动只能限于校本部的学生参加, 只有依托专门的师资或者对现有的辅导教师进行特定内容的培训, 才能使处在各地学习中心的学生都能受益。

4.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因素对网络教育学生的影响比全日制学生要大得多,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努力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最大限度地利用家庭与社会的教育资源和积极因素为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比如, 根据各个时期社会上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社会现象或事件, 通过BBS或视频会议系统组织学生开展分析、讨论, 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问题的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四、结语

目前, 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还处于探索期, 网络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总结经验, 在实践中逐步加以完善, 使网络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适合学习者的实际需要。

摘要: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 近年来发展迅速。如何有效开展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网络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 结合网络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参考文献

[1]孟聚才.试论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思想政治工作[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2]谭惠苓.试论远程开放教育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 2001, (3) .

政治教育理论 篇11

[关键词]“两会”;政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6)04-0107-06

一、调查的缘起

近代以来,高校就是政治传播的主体和客体,是社会政治思潮、运动的晴雨表。随着时代的变革,高校政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虽在下降,但大学作为各股政治力量角逐的思想高地,如何培育中国的政治精英、牢固占领思想意识形态的阵地和引导社会舆论导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仍然面临的时代难题。笔者将视角聚焦高校青年学生,就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框架内,解剖高校政治传播。实现高校政治传播研究的视角转换,从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视角,可以更真实地研究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场景,更能够从人的角度去研究政治信息传播。“大众传播研究的主要任务不是去探究媒介信息的意义,而是通过研究信息的建构和解释以及形成这些建构的语境和压力来分析社会过程。”[1]

我们生存在一个政治时代,“两会”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推动我国的民主政治生活,“两会”期间,国内外众多传媒会聚京城,高度关注、密集报道和深度解读,唯恐错过对于“两会”的报道。信息化时代,“大云平移”新媒体技术席卷各个领域,“两会”的信息传播媒介和报道形式对于传统的信息传播进行了撕裂与缝合,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争奇斗艳”,电视、报纸、网络、微信“各显神通”,全方位、立体式、深层次是报道的特点,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应。然而,“两会”的信息传播更多停留在都市里高知群体,传播介质更多地聚焦于高知群体的口味。

基于此,本研究将高校政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和“两会”三个元素进行认知、关联与重构,发现其中的运行规律。研究从高校的信息传播效果开始,以“两会”信息在校园的传播现状作为个案,以作为未来中国政治发展的精英和主力军的青年学生为研究对象,核心研究课题在于深度研究高校政治传播效果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探寻目前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格局如何受到由多元传播介质所构成的政治信息传播环境的影响,在现实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信息传播介质尤其是校园媒介可能发挥的角色功能。

实证研究作为一种质性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能够更立体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本研究以调查问卷作为主要的研究工具,并开展结构式访谈,以驻青高校作为样本,在2016年“两会”召开前后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调查。问卷发放采用随机现场发放,现场回收,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结构式访谈随机抽样20名同学。最终将收集到的有关数据录入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研究发现与结果分析

从信息通道的视角来看政治传播,政治传播和一般传播的区别在于政治传播带有制度化、有目的的特性,需要较为正式的信息通道和网络[2]。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和青年学生时代印记更加鲜明,特别是“大云平移”的时代的到来,高校政治传播通道越来越趋向非制度化、非压力型的传播通道。

“两会”信息的高校场域传播,主要通过传统媒体渠道、新媒体渠道、组织传播渠道以及人际传播渠道。鉴于高校的特殊信息传播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定位,四种传播渠道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职能。“两会”等政治信息在大学的传播,各种传播介质发挥的作用与效果不尽相同。

(一)传统媒介与“两会”信息传播

当下的高校校园,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介难觅踪影,更难以走进青年学生。高校报纸宣传栏、人民网移动终端廖若残星的局面充分反映了青年学生的信息来源已经不再停留在传统媒介。在传统媒介中,电视媒体以其通俗易懂与信息生动的特性,还能成为少数青年学生的信息媒介。对于“两会”的报道,任何一家媒体都会找准角度,泼墨如水,版面荧屏毫不吝啬,通过信息传播的狂轰滥炸,使得“两会”信息走进青年学生。高校校园广播的“强制”收听模式也让“两会”信息弥漫校园。

调查结果显示,在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中,在整体接触频率式微的情境下,电视媒体略高于报纸媒体,没有学生主动通过广播获取“两会”信息。数据显示,只有26.3%的青年学生接触传统媒体,而其中有89.6%的学生通过传统媒体获取到“两会”信息。

如表1所示,报纸的日常接触程度与“两会”信息通过报纸渠道传播的情况呈显著正相关。虽然青年学生极少通过报纸等传统媒体获取信息,但是传统媒体在已有的受众群体中有着很高程度的政治信息传播功能。而且,调查结果还表明,经常去图书馆及助管助教的青年学生群体,接触传统媒体比较多,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的影响,传统媒体在高知群体中的式微已经是难以遏制的趋势,在信息时代渐被边缘化。

(二)新传播媒介与“两会”信息传播

在高校场域内,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传播媒介占领了90%以上的校园信息传输渠道。因此,新媒体已经强势地占领了高校的信息传播通道,同时也承担着“两会”信息在高校传播的重要职责,青年学生在下意识中自觉不自觉地进行了网络参政、议政。

新媒体以其交互性、分众化、去价值化、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等特性,在青年学生中有着先天的传播优势。尤其是在“两会”期间,大量的移动媒体终端、微媒体等新媒体对于“两会”报道刷爆手机屏幕,信息的轮番式轰炸,使青年学生在被动式的接受中了解到更多的“两会”信息。

调查结果显示,在网络、移动互联网、客户端三大新媒体中,通过网络获取“两会”信息的青年学生远远超过其他两种新媒体,72.5%的青年学生对于网络的接触频率达到每天两次以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重构着青年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网络是青年学生获取“两会”信息的关键信息渠道。渠道的畅通并不意味着信息传播的畅通,只有36.8%的青年学生主动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两会”信息,有35.7%是通过“窗口弹出信息框”被动接受“两会”信息。根据各种信息传播媒介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全部青年学生知道全国“两会”的召开,其中62.8%的青年学生是通过网络了解到“两会”信息的。

如表2所示,随着网络接触频率的增加,熟知“两会”信息的青年学生比例不断提高。对于网络的接触频次与对于“两会”信息的熟知呈显著相关的关系。可见“两会”信息向高校传播的过程中,网络扮演着主角。

在高校校园,移动互联网、客户端的普及率、使用频次远远超过网络,事实上89.1%的青年学生将其作为人际交往、兴趣爱好的重要媒介,极少有学生通过移动互联网、客户端作为获取“两会”信息的渠道。当然,大数据时代,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QQ、微信、微博和其他客户端也会根据客户的兴趣爱好,植入“两会”信息,对于青年学生进行“两会”信息的强制性消费。

(三)组织传播渠道与“两会”信息传播

传统的校园传播媒介,报纸宣传栏、海报栏以及有线广播电台等曾是青年学生接受和传递信息的重要组织传播渠道。大数据时代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席卷整个校园,原本符合校园文化特点的传播媒介被信息制造者和消费者同时割弃。

调查显示,在高校组织传播媒介中,报纸宣传栏及有线广播继续作为“两会”信息的传播媒介存在,但发挥的作用由于受众的割弃微乎其微,海报栏已经放弃对于“两会”信息的制作。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只有2.6%的青年学生会在报纸宣传栏前驻足了解“两会”等时政信息,21.8%的青年学生会主动收听校园广播。校园人群相对集中,传统的组织信息传播渠道有其生存的空间和必要性,如何根据时代特点和青年学生特点调整传播形式和内容是组织传播渠道急需探索的一个课题。

以主题班会、团学活动为代表的组织传播渠道是高校青年学生获取“两会”等时政信息的主要形式,而由于班团基层组织在组织青年、引领青年方面的缺位,组织传播渠道在青年学生中也已经逐渐成为严重边缘化的信息传播渠道。

调查数据统计显示,“两会”期间,仅有48.9%的青年学生参加了“两会”主题的班团活动,目前更多的班团活动聚焦于青年学生的兴趣爱好、班级事务等主题,思想引领等主题教育活动越来越少,参加每一次活动的功利性心态左右着68.3%的青年学生。班团活动作为高校组织传播渠道能够实现青年学生的全覆盖,如何有效地发挥好这一组织传播渠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重点攻克的难题。

(四)人际渠道与“两会”信息传播

“人是一个社会的动物。”人际交流是人的情感需要、知识需要、信息需要的集合,也是高校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高校人际交流模式朝着虚拟化、小众化的趋势发展。99.1%的青年学生通过QQ、微信等方式与朋友圈进行交流和分享,68.6%的青年学生只进行宿舍、挚友、知己之间的人际交流。虚拟朋友圈的无限放大与线下面对面朋友圈的细分是高校青年学生人际交往的趋势。

在高校青年学生日常的人际沟通中,舍友是青年学生最经常接触的群体,其次是兴趣爱好相投的学生组织成员、高中同学等,与学校的管理人员、辅导员、班主任等进行交流的仅占7.6%,即便是班级事务,与班干部的交流也低至12.9%。调查显示仅有8.5%的青年学生通过人际沟通来获取“两会”信息,访谈结果显示男生宿舍更喜欢军事、体育信息,而女生更喜欢娱乐信息和服装。可见,高校人际传播并不是“两会”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与日常兴趣信息交流功能较为显著的人际沟通渠道,如果进行组织性引导,人际沟通通过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能成为政治信息传播的有效途径。表3显示,“两会”期间,校园内的人际沟通显然没有发挥足够有效的政治信息的传播效应。

不难看出,在大学现有的传播媒介体系中,新媒体的政治传播功能很难发生动摇;传统媒介由于受到条件所限和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的变化逐渐式微;组织渠道在“两会”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事实上青年学生并不买账,效果一般;而人际传播渠道中,政治信息没有被青年学生选择和传递,也没有培育出政治传播的大V,所以对于“两会”信息的传播作用微弱。总体分析,信息化时代的现代校园,一个看似完整的全新的信息传播媒介体系并没有通畅政治传播的有效渠道,“完美的残缺”形成了政治信息传播的尴尬局面。这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青年政治认知、政治价值、政治观点的形成,不利于青年学生的政治理性培育,进而影响到国家未来精英政治群体的培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塑造和社会舆论导向的纠偏。

三、结论与讨论: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政治传播效果研究

中国百年历史流变展示了青年学生在社会发展、变革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党、国家和社会历来重视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高校与社会的壁垒全线坍塌。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在一定程度上重构着大学的文化建设,同时为青年学生与政治社会的互动搭建平台,现代媒介推动了青年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事实上,面对信息高速公路的全面延伸,在高校,信息传播的无障碍,政治社会化引导的缺位,使得政治信息在校园的传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传播效果。

(一)政治传播效果与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乏力

戴维·伊斯顿指出:系统和环境是一个互动的统一体,系统的维续借助于一个完整的“输入、输出、反馈、再输入”的循环过程。伊斯顿的输入-输出的系统分析范式,对于分析一个社会的政治系统独具特色,受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高校是一个特殊的政治系统,政治传播媒介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线上与线下、教师与朋辈群体、校内与校外,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成为青年学生意识形态、政治认知建构的外因。

从高校政治信息环境的格局与功能看,传统媒体以电视与报纸为主,基本失去了政治信息输送的功能,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颠覆并没有任何的优柔寡断,即便是政治信息的输入方仍然固守着这块领地。在大学的信息传播媒介中存在着三足鼎立的局面:一是强调互动性、参与性的新媒体,二是更小众、更虚拟的人际传播渠道,三是意识形态宣传的组织传播渠道。事实上,青年学生知识水平高,然而随着各类社会信息对于政治信息的消解,造成其政治认知主动性差、水平低,对政治唯恐避之不及,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已经得到了验证。高校领导层对于青年学生政治意识形态构建的认识遇到了青年学生政治意识形态构建效果的瓶颈,高校政治传播效果的深度研究缺位,顶层设计的缺失,是最终可能导致青年学生政治观点不正确、政治参与冷漠的部分原因。

从青年学生媒介接触与信息选择的角度看,新媒体是其较为乐于接受的信息媒介,人际传播渗透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传播媒介只是工具,对于传播内容的选择,青年学生倾向于外交、军事、体育、娱乐等方面的信息。而新媒体、熟人交际渠道以及第一课堂、班团活动等形式的组织传播则是青年学生在信息接收与传递中的渠道。通过调查了解到,新媒体解构并重构了校园的政治传播渠道,而其他传播渠道并没有迅速建构起一个新的有效的政治传播渠道,在青年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缺位与失职。高校政治传播系统的无效性日趋突出,高校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无序和混沌日渐严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压力更加严峻。

青年学生虽然知识储备较多,但是青年学生对政治信息的认知仍处于自发期,政治理性不足,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受到方式方法、内容形式所限,与预期效果差距较大。“无知的人民缺乏理性,在强大的舆论攻势下只会被动的跟从舆论。”[3]青年学生的政治态度出现了严重的割裂化的层阶式格局。青年学生对意识形态的支持更多停留在感情层面,而与在理性层面上的坚定的政治支持还有差距,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参与倾向上都是负值,仍处于低参与模式的层阶阶段。由于受到学业压力和其他原因的影响,青年学生的政治意识基本处于学习模式的层阶阶段。

(二)政治传播路径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贡献力

在当前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关键作用,针对时代背景造就的新一代青年学生,如何发挥好高校政治传播路径的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难题。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渗透进高校的信息传播介质中,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信息传播环境,才能激发青年学生的政治理性认知,为未来青年政治精英培育提供可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青年学生的主体参与,这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完成“输入-输出-反馈”机制的核心要素,没有参与就没有系统的完整,针对高知群体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传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大数据时代高校信息环境与政治生态系统紧密相连,其互动关系显著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首先,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的贡献。青年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政治理性需要被唤醒,新媒体和传统媒介责无旁贷。以网络、移动互联为介质的新媒体,已经渗透到青年学生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传统媒介也并没有偃旗息鼓,高校图书馆、海报栏、“第一课堂”等阵地也在不断向青年学生灌输政治信息。从青年学生的生存信息环境看,传播媒介无处不在。第一,增加关于软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内容,增加青年学生对于政治信息知识的认知;第二,对于青年学生的政治信息、政治认知进行典型化传播,通过示范带动青年学生的政治正确认知,改变青年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片面认知;第三,用好移动互联网新平台,通过手机报、微信平台、APP客户端等新媒体功能,扩大政治信息在青年学生中的传播频率与密度。政治传播介质的特性需要积累兴趣客户,在客户的稳定性和活跃性上不断下功夫,更多采取的是软性传播方式。

其次,组织传播渠道的贡献。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的政治传播带有大众性,而校园公共信息渠道以及组织渠道的传播在校园意识形态的建构中是决不能缺位的,阵地意识是高校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要充分发挥传播媒介的小众性和针对性。结合时代特征、青年特征、信息接收特征、政治认知,有效传播政治信息,使组织传播渠道充分植入到现代传媒体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力。第一,应当加大高校教师对“第一课堂”的探究,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从根本上引导青年学生对于政治信息做出明确判断,提高政治理性认知的水平;第二,丰富校园中宣传栏、海报栏、团学活动等“第二课堂”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使其成为政治信息传播的重要有形媒介,在潜移默化中使青年学生对于政治信息感兴趣,在对于政治信息的关注中逐渐培育青年学生的政治理性认知。

最后,要充分发挥人际沟通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人际传播是最交叉的信息传播媒介系统,传播的非强制性和互动性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具说服力。人际沟通是一个复杂的信息传播途径,能深刻影响青年学生内在的政治态度,固化青年学生的政治认知。从人际沟通的传播特点看,校园精英(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担当起校园舆论引导以及政治正确引导的关键角色,强化自我意识、提高政治理性认知,敢于发声,善于发声,促进青年学生与政治系统输入与输出的主导力量。同时,要善于培育校园青年政治精英,以点带面,推动青年政治生态的正向发展。

总之,如何发挥好各种传播介质在高校政治传播中的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反思的课题。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的政治传播效果更多地体现在一个宏观的大环境,组织传播则能够小众化,并且能够实际操作,而人际传播更容易体现出政治信息传播的内化效应。媒介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协同创新,深度融合,形成综合的校园信息体系,必定从政治传播的路径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增添活力,进而为党和国家培育未来的政治精英、可靠接班人提供可能。

四、启示

在这样一个政治时代,政治话语不以人的意志而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高校作为培育未来青年政治精英的核心领地,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已经是确保我国政治建设的关键场域。当下,“以物质生产为主的社会转向无形的知识、信息生产为主的社会。”[4]在信息主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社会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高校青年学生与社会的壁垒已经全线破除。伴随着政治传播媒介密集的信息传递,高校成为思想价值和多元信息冲击最为集中的社会领地,高校青年学生在无意识中进行着自身的政治社会化,现代、后现代的政治、文化、思潮在校园内碰撞、发酵,在润物无声中影响青年思想架构的型塑,青年学生的思想经历着一场历史的变迁与转型。信息时代带来的社会转型,价值观念引起的私信混乱,令高校政治生态呈现出风险社会的特质,“危险的来源不再是无知而是知识。”[5]政治信息和政治价值的多元化已经成为难以阻挡的历史潮流,如何弘扬主旋律,认清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是对青年学生的一次考验。急剧的社会变迁撕裂的不仅仅是校园政治生态,而且在时间和空间上向社会政治生态延伸。当然,政治的过度冷漠与过度参与都将推动中国政治向极端方向发展,政治理性培育就无法实现。有针对性地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举措,可充分利用不同传播主体与传播渠道的特性,以现代传播渠道结合高校特有的信息传播形式,建立完善的政治传播信息网络,以有效的政治传播实现促进青年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政治理性认知萌发的传播效果。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党异常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习近平在向全国青联学联大会发的贺信中指出:祖国的未来属于青年,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在争夺青年和赢得青年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中,对政治传播媒介,尤其是高校政治传播媒介,在多学科交叉视野下的综合研究和系统思考还需努力。

[参考文献]

张晓峰,赵鸿燕.政治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36.

彭芸.政治传播:理论与实务[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7:5.

单波.论管翼贤的新闻观[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2):89-91.

林雄二郎.信息化社会化[M]//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9.

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4:225.

浅析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 篇12

已有研究指出,当前在我国学校德育实践中的误区之一是有些学校或教师把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视为独立的教育的活动,从而把政治教育看成单纯的教育过程。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内化分离,这种误区至今仍然存在。后果之一是导致教育建构中重政治教育而轻道德教育, 否定道德教育在文化建构中的作用,从而使社会道德建构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我们认为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都要重视,实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转变,必须先确立新的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弄清政治教育与道德的关系。

一、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是必要的、互不影响的两种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问题的两个方面。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信仰的社会活动过程。道德教育是指形成人们一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这两种教育的内容、目标和目的各不相同。从它们的逻辑关系上看,并非有着绝对的、必然的联系。从教育对象上看,都是社会中作为个体的人,以这个“社会关系的总和”为主。思想道德教育的更高层次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更高层次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不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两种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教育的性质。思想道德教育是人的素质教育,对一个国家而言,属于国民的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政治信念教育,属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教育。二者都是必不可少的教育,但却不是两种同一的教育。它们的进一步发展,不会是趋同,而是各有侧重。

政治与道德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上层建筑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虽然作为上层建筑具体形式的政治与道德在其内容、形式、地位、作用和历史发展过程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差别,它们之间在相互作用的方式上也有许多不同,但是它们来源于共同的社会经济基础,作为对同一社会生活整体的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极其密切的。尤其是政治中有别于政治实体的政治思想与道德同属社会的意识形态, 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更加密切。

二、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是进行的相对独立、不可替代的两种教育

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一致与依存是他们之间关系的一个方面, 相对独立和不可替代是他们之间关系的另一个方面。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相对独立,是由于政治与道德是相对独立的这一性质决定的。政治与道德虽然同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是在共同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建立的,但是它们在其内容、存在方式、与社会经济基础联系的密切程度、对社会存在的作用、历史发展过程和前途等方面是不完全相同的。

诚然,政治与道德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人类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各自有着不同的特殊规定性和不同的特点与功能,两者不能互相混淆与替代。但是,在政治与道德并不由此而成为互相排斥的两极,正相反,政治与道德在一定的规定范围内也是可以互通的。

政治和道德在内容上是不同的,政治由于其反映社会经济利益更直接,它的存在方式大多是显性的和成文的,例如国家的宪法和各种法律中提出的国家性质、制度等都是被明文规定的;而道德的存在方式既有显性的、成文的,也有隐性的、不成文的,例如各种社会准则、义务、责任往往是显性的、成文的,而图腾、禁忌、风俗等则常常是隐性的、不成文的。

政治与道德的不同也必然造成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差别,必然使两者在过程、阶段、条件和结果上都有所不同,这一点在教育界是公认的。例如,由于政治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更加直接,所以政治教育内容的不稳定性和变动性必然高于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中既有相对稳定的政治理论教育,也有频繁变动的时事政治教育。而不管是政治理论教育、时事政治教育,还是道德教育,由于它们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不同的,因而其途径和手段也是会有很大差别的。在我国以往的做法中,将政治教育包容道德教育,抹煞道德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使道德教育完全附属于政治教育,从而使道德教育甚至整个教育随着政治和时事政策的变动而变动。这种做法损害了道德教育的相对稳定性,也动摇了道德以及道德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社会现有发展水平的一种科学定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是现代社会的初级阶段,也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是逐步摆脱经济和社会的不发达状态,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这种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判断和发展目标的确立和认识与以前我们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是不同的,在教育决策的定位上也必然带来差别。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政治教育凌驾于一切教育之上,用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政治标准代替道德标准、政治判断代替道德判断也就在不言之中。而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道德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就逐渐地凸现出来。这是因为,其一,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在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才能逐渐实现的社会发展目标,任何社会的动乱和不安定都会妨碍现代化的实现,而社会稳定的条件不是政治斗争,而是秩序、道德与法制。因此,为了建立稳定的现代化发展的社会基础,道德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就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其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在人才的标准上也引发了变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人才首先是具有高竞争意识和高规范意识的人才,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而高规范意识人才的产生依赖于我们的教育,依赖于我们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学生的社会教育的过程中,道德教育应摆在首位。而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教育所实现的目标也正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和政治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摘要:在社会文化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之间正确的关系也变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治与道德是密不可分的,政治具有道德的意蕴,道德是政治的道德。两者是相对独立却又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政治,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立峰.政治与道德[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2]《周礼·师氏》[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上一篇:烤烟工艺下一篇:双排键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