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政治教育方案

2024-05-31

民兵政治教育方案(精选4篇)

民兵政治教育方案 篇1

民兵政治教育方案

结合我区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实际,制定民兵政治教育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系统准确掌握十八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积极适应国家军队深化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围绕“培育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课题,进一步解决思想,更新观念,着力研究探索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及规律,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人员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确保党对民兵的绝对领导,确保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重点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二、教育的主要内容

1、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重点的政治教育,抓好《国防法》、《兵役法》、《民兵工作条例》。

2、严格落实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新党章章程,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端正思想,改进作风。

3、适应形势和任务需要,开展好国内外军事教育和经济建设方面理论培训。

4、紧紧围绕“培育民兵核心价值观”,抓好民兵军事斗争准备的政治工作和预备役政治教育工作。

5、在民兵中开展建党91周年系列活动学习和教育。

6、与时俱进,开拓进取,重视政治干部理论学习。

7、在民兵中开展理论与实践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三、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步骤

1、根据工作和任务的需要,分四个层次进行学习。即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层面,掌握方针政策及国内外重要军事情况;机关、政治干部和社区书记及民兵、排练干部为第二层面,掌握教育内容及相关政策及有关任务;民兵预备役人员及应征青年为第三层面,掌握《国防法》、《兵役法》、《兵役条例》及民兵的性质、职责及任务。

2、统筹安排时间,把握重点内容。利用整组、训练、集会等时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组织广大民兵积极参加街道“两个文明”建设。

四、几点要求

1、要加大政治教育力度,为“打得赢”和“不变质”提供政治保障。今年的政治教育主要是理想信念教育、民兵职能教育、形势战备教育,针对当前国际形势和军事斗争准备实际,高标准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2、要紧紧围绕形势任务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思想实际,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在教育手段、内容、途径上要不断进行改革,注重加大科技含量。提高民兵预备役人员科技练兵积极性。

3、要通过国防教育,激发民兵预备役人员的爱军习武热情。围绕“民兵职能是什么、未来战争中民兵行政机关发挥作用”等专题,使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认清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学习民兵高技术知识,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多做贡献。

民兵政治教育工作总结 篇2

一、基本情况

通过对民兵进行政治教育增强了民兵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民兵组织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政治工作是我党、我军的一大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民兵工作也不例外。为此,开发区武装部按照县委、政府和县人武部的要求,周密计划、精心组织、重抓落实。

二、党管武装原则落实情况

开发区武装部坚持党管武装的原则,先后制定并执行了镇党委书记兼任武装部第一部长制度、党委议军制度和书记到武装部现场办公制度。并指派主管机关工作的副书记协助部长抓人武工作。开发区党工委曾就人武部工作计划,办公经费、参加治安联防、战备执勤等事项,提交党委研究,并坚持每季度听取一次武装部工作情况汇报和下季度工作安排,及时解决专武干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党工委书记除每周到武装部现场办公一次外,随时查看专武干部值班,学习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对武装情况做到胸中有数。

三、民兵政治教育落实情况

民兵政治教育辅导材料(之一) 篇3

努力践行“忠诚于党”这一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首要要求

胡锦涛主席关于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赋予了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为强化全军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精神支柱提供了基本遵循。胡

主席把“忠诚于党”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第一条提出来加以强调,充分反映了人民军队和革命军人的根本政治属性,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对人民军队和革命军人的最高政治要求,是全军官兵必须始终坚持和牢牢把握的最首要、最根本的价值取向。民兵预备役部队是党绝对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紧密结合形势任务和工作实际,大力培育和努力践行“忠诚于党”这一核心价值观的首要要求,始终成为党和人民高度信赖的重要力量。

一、“忠诚于党”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因素

“忠诚于党”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中居于首要位置,这是由人民军队和革命军人的政治属性所决定的。

忠诚,是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可贵因素和军人全部价值的基本前提。忠诚,即心存一志、不怀二心、始终如

一、决不移易。忠诚,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的价值追求,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道德体系中,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因素,始终被人们看做是最基本的道德遵循。从屈原情系故国魂洒汨罗,到岳飞精忠报国矢志不移;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的千古绝唱,到邓世昌甲午海战勇撞敌舰的慷慨悲壮,无不折射出中华儿女忠诚品质的熠熠光辉。“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忠诚,更是所有军队和军人应当具备的基本品质。一支军队如果不忠诚于其所归属的阶级和政党,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一个军人如果没有忠诚的品格和行为,就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所有军队无一不把忠诚作为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要求。但必须指出,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对于那些旧军队来说,忠诚的意义是极为有限甚至是错误的,它在本质上是“忠诚”于少数人的利益,服务于少数人的统治;对军人“忠诚”的要求也是极为狭隘的,官兵往往身披“愚忠”的沉重枷锁而成为统治者驱使的工具,以至失掉人格尊严。只有无产阶级军队和革命军人,其忠诚是建立在高度自觉基础之上的,是忠诚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崇高、最为合理的价值追求。

“忠诚于党”是人民军队最根本的政治要求和革命军人最高的价值标准。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带领人民救亡图存、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我们党从历史的经验特别是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逐步认识到了掌握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亲手缔造和领导了自己的军队,明确规定了我军是党的执行任务的武装集团这一根本政治属性,确立了党指挥枪这一根本建军原则,并通过在军队中建立起党的各级组织和开展革命的政治工作,实现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旧中国历史上各式各样的军队,在封建帝王手里都是维护封建“家天下”统治的家丁,在军阀手里都是争权夺利、祸国殃民的工具,而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才真正成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子弟兵,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英勇奋斗无私奉献。对于人民军队和革命军人来说,忠诚最为根本的就是对党的忠诚。这既是我军与生俱来的政治基因,也是党和人民对我军的最高政治要求,是人民军队和革命军人须臾不可偏移的基本价值准则。

民兵政治教育方案 篇4

弘扬民兵光荣传统 积极履行职责使命

1945年8月,我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的战争,是觉醒了的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指导下谱写的辉煌史诗。

回顾广大民兵在抗日战争中的光辉战斗历程,继承和发扬民兵的光荣传统,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民兵全面建设,积极履行民兵肩负的职责使命,努力完成党赋予的各项任务,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坚持“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充分认清民兵的地位和作用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结果,是我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紧密配合、并肩作战的结果。抗日战争刚开始,毛泽东就发出了“武装人民,发展抗日的游击战争,配合主力军作战”的伟大号召。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把民兵建设当作抗日根据地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武装力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了民兵、游击队和正规军三位一体的军事组织。广大民兵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号召,踊跃参战支前。为随时配合正规军和游击队打击敌人,他们三人一群、五人一伙,满山遍野,出没无定,使敌人陷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境地。八年抗战,民兵和游击健儿配合八路军、新四军直接参战和配合作战29.6万多次,歼敌10.6万多名。他们在青纱帐里逞英豪,在水乡芦荡里出奇兵,破袭敌人据点,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配合八路军、新四军抗击了64%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毛泽东在总结抗战胜利时说:“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还由于有人民自卫军与民兵这样广大的群众武装组织,和它一道配合作战”,“没有这些群 众武装力量的配合,要战胜敌人是不可能的。”

实行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一条宝贵经验,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民兵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一部分,不仅是支援主力部队的强大后盾,而且是配合常备军的必不可少的后备力量;不仅是威慑敌人的重要因素,而且是武装群众的极好形式。我们民兵要充分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肩负的责任,发扬优良传统,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民兵要深刻认识坚持“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的必要性。《国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这就把民兵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在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这一基本规律没有改变,“兵民是胜利之本”的基本原理不会过时。人民战争是我们的根本优势,是克敌制胜的法宝,过去靠它,现在靠它,将来还是靠它。信息化使军民之间的界限进一步融合了,使战争对民众的依赖进一步加深了。越是信息化战争越要强调“三结合”武装力量的整体威力,越要强调发挥民兵的作用。在信息化条件下,无论是配合部队作战,补充部队兵员,还是支援前线,巩固后方,都离不开民兵,民兵永远是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强大的后备力量。民兵要充分认识在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担负的特殊使命,不断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要强化忧患意识,树立战备观念,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心;要积极参加国防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加强军政、技能、心理素质训练,努力提高履行职责的本领;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确保一声令下,能够圆满完成任务。

二、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大力培养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抗日战争是一曲中华民族革命英雄主义的凯歌。广大民兵在党的领导和培育下,不论在凶残的敌人面前还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都表现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模范人物,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1943年,鲁中沂蒙山区民兵中队长刘佩萱,因该村被敌偷袭,陷于包围中,他率领民兵奋勇突围。待全部民兵安全突围后,仍身陷重围的刘佩萱只剩下一粒子弹了,日寇愈益逼近,高喊:“缴枪的,不杀的!”刘见情势危急,一面装好子弹,一面机警地说:“交给你!”当一个敌兵向前接枪时,啪的一下,应声而倒,刘佩萱同志也英勇牺牲。同年,在晋察冀的反“扫荡”战争中,平山民兵张树春、温塘区民兵王子禄,都是在战斗中被敌包围,手榴弹掷尽,给敌人以大量杀伤后,不甘被俘而跳井自杀。这种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的事例不胜枚举。

民兵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更是令人钦佩。晋西北忻县民兵杨树元被日寇抓住后,敌人为了拷问他,把他投入火里烧,又扔进水中浸,反复几次,皮脱,肉焦,但他还是顽强不屈,一点消息也不泄露,直至于死。其他因坚不吐实而被敌人用狼狗活活咬死的,有马宗村民兵郭海生、郝满海、李奴则、高兰贵;被剖开肚皮、肠流满地的,有静乐民兵中队长李玉儿。还有大家熟知的抗日民族英雄节振国、女民兵战斗英雄孙玉敏等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都堪称惊天地泣鬼神。抗日战争胜利的实践证明,革命英雄主义是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强大精神力量。

革命英雄主义是我国民兵的光荣传统,也是民兵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本质体现。当代民兵要履行好职责使命,就要继承和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把对祖国深沉的爱和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革命精神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积极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贡献。一是向英雄模范学习。要学习英雄模范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无论遇到多么难以忍受的困难,都要想尽办法克服;无论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都要有压倒他们、战胜他们的英雄气概。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革命的意志,都不丧失革命的气节,坚定不移地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二是树立正确的革命人生观、价值观。要坚定理想信念,把革命理想同实际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养成与民兵的特殊使命相适应的道德风尚,把国家的尊严、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服从命令,严守纪律。三是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为了革命利益和整体利益,宁愿牺牲个人的一切直至生命。

三、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搞好民兵训法战法改革

1938年2月,毛泽东在与美国合众社记者谈话时指出:“在军事上我们若能运用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三种方式互相配合,必能使敌军处于极困难地位。”这一战略思想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实践检验。当时,广大民兵根据党和毛泽东提出的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正确方针,展开了空前活跃的游击战争。并以惊人的胆略和无穷的智慧,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破袭战、交通战、联防战、伏击战等许多巧妙战法,把日本侵略军打得顾此失彼,昼夜不宁,胆战心惊,像一头野牛陷入我人民战争的火海而不能自拔。抗战中,广大民兵积极配合我主力军英勇作战,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给敌人以重大的打击和杀伤。据统计,仅华北地区的民兵单独作战10.4万多次,毙伤日伪军5万多人,缴获各种武器4.5万多件。民兵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实践证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我们要永远发扬光大。

现在,战争形态和民兵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无论是在作战空间和作战方式上,还是在战争准备以 及人民群众参与战争的形式和内容上,都与传统的战争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民兵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没有变,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仍然是我们必须坚持的胜敌之道。广大民兵要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所担负的任务和要求,结合新的实际,立足现有武器装备,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积极探讨未来战争民兵参战支前的特点和规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研究新战法、创造新战术。例如进行科技支前,开展网络破击战,积极参与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等等,不断赋予传统以新的形式和内容,创造开展人民战争的新途径。

四、继承劳武结合的优良传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劳武结合是民兵和群众的创造。抗日战争时期,敌人在我国乡村扎下据点,经常烧杀抢掠,乡亲们连地都种不成。当时,如何很好地把民兵组织起来,战胜敌人,克服困难,保卫家乡和建设根据地成为问题。山西省宁武县新屯堡民兵队长张初元,在县、区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把民兵组织和工作队结合起来,平时和群众一道生产,有了敌情马上参加战斗,做到生产和战斗两不误。这一经验,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肯定,并迅速推广到抗日根据地。广大民兵一手拿锄,一手拿枪,以战斗保卫生产,以生产支援前线,为战胜日本侵略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劳武结合既是民兵的光荣传统,也是民兵队伍亦兵亦民、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的基本特征。其基本精神是劳力和武力相结合,以战斗保卫生产,以生产支援前线,把战斗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劳武结合又是民兵建设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无论平时还是战时,民兵工作都必须坚持这一原则。它要求民兵不仅要打仗勇敢,而且要生产积极,不仅要做战斗英雄,而且要做劳动模范。

上一篇:百盛中国成功案例分析 (麦当劳VSKFC)下一篇:高三地理教学工作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