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政治教育课

2024-05-17

民兵政治教育课(通用6篇)

民兵政治教育课 篇1

强化后备必用观念 锤炼过硬战斗精神

首先,我想请大家观看一个电影片断。(播放《地道战》片断)

同志们,伴随着这熟悉的旋律,我们仿佛又回到了60多年前那段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在那悲壮而惨烈的年代,我们广大民兵队伍和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积极主动的打击日本侵略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争奇迹,为夺取抗战全面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再过不久就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纪念日。在此,我们向广大为抗日战争做出巨大牺牲的民兵老前辈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但是,随着战争硝烟的渐渐远去,我们有的同志如今却对民兵、预备役的作用产生了质疑。经调查,我们发现在部分民兵、预备役人员中有两种较为片面的观点值得深思:一种是“与己无关”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从世界发展形势看,未来爆发一场需要我国全民参与的战争几乎不可能,我们有230多万正规部队,完全能够应对一场局部战争,民兵、预备役参战的可能性不大。另一种是“后备无用”的观点。有这种思想的同志认为,现代战争形式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形式完全不同了,打的是高精尖技术,民兵、预备役的装备落后,派不上用场,起不到作用。我们组建这么多民兵、预备役部队,花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搞训练,意义不大。

难道真的如少数同志所说的那样,我们的民兵、预备役于现代战争就是“无关”和“无用”吗?这就是今天我讲课所要回答第一个问题:

一、民兵、预备役部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一)民兵、预备役担负着多重任务

我感到,我们有的同志之所以存在上述的片面认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民兵、预备役的职责认识不清。其实,对于民兵、预备役所担负的职责使命,国家相关法律已经规定得相当明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三章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

民兵在军事机关的指挥下,担负战备勤务、防卫作战任务,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预备役部队平时按照规定进行训练,必要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战时根据国家发布的动员令转为现役部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六章还规定,民兵的任务是:

(一)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和各项任务;

(二)担负战备勤务,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

(三)随时准备参军参战,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从屏幕上大家可以看到,参军参战是民兵、预备役的首要任务,除此之外,民兵、预备役还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参加经济建设、战备勤务、支前保障等重要任务。可以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因此,民兵、预备役是一支在未来战争和国家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我们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应该牢记神圣使命,认真履行好职责。

(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民兵、预备役在战争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党从建军以来,就十分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建有赤卫队、自卫军和民兵等组织。在抗日战争期间,民兵在同侵华日军的战斗中,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围困战等多种战法,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谱写了人民游击战争的壮丽诗篇。在解放战争中,这些群众武装组织除配合军队作战、保护群众、保卫生产、保卫地方政权外,还担负着军队的兵员补充任务,为夺取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那么,时至今日,世界各国又是如何看待后备力量建设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

首先,民兵武装组织依然是各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象瑞士的武装民兵、朝鲜的工农赤卫队、美国的国民警卫队、伊拉克的民兵、罗马尼亚的爱国卫队、澳大利亚的国民训练兵等等,这些民兵武装组织健全、装备先进、训练经常,担负着重要任务。

其次,预备役部队的比例和作用进一步加大。据相关资料显示:美国有预备役部队90万人,占其整个军力的30%,其中陆军有50%的战斗部队和80%的后勤支援部队是由预备役部队组成的;俄罗斯有预备役人员240万,是现役兵力的1.1倍;联邦德国把一类后备役由现在的77万人增加到86万人;印度预备役人员约有240万人;就连宝岛台湾现有的后备役人员也约有400余万。在实战运用上,象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就动员使用了24.5万预备役人员,占动用兵力的60%以上;在科索沃战争中动员了3.3万预备役人员参战;“9.11”事件后又紧急动员了1万多预备役人员投入打击恐怖主义军事行动。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近年来,国家为适应世界军事发展形势和未来战争需要,也不断对国防力量进行结构调整。一方面坚持走精兵之路,先后多次进行裁军,大幅度地减少正规部队的数量。另一方面,加强后备力量的建设,大力组建预备役部队。自从1983年5月我军第一支预备役部队在辽宁锦州诞生至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步兵、炮兵、防空兵、装甲兵、防化兵、工程兵、通信兵、后勤保障部队等诸军兵种的预备役部队,被国外军事观察家认为是“中国防务的又一面盾牌”。

同志们,从世界军事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因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在未来战争中,民兵、预备役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务必消除“后备无关”和“后备无用”的思想,牢固树立民兵、预备役也要打仗的意识,强化“首战用我,全程用我”的观念,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确保一有战事,能够“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三)和平时期,民兵、预备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

如果“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句话主要是针对作战部队而言的,那么,对民兵、预备役而言,则是“养兵千日,用兵时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民兵、预备役既是兵,又是民。不仅有当兵打仗的义务,平时更多的则是参加经济建设,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在这方面,作为一名从事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干部,我深有体会。远的例子姑且不说,就拿我们军分区来讲,自成立以来,就先后组织和发动了近百万民兵投身到扶贫攻坚、企业解困增效、基础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中,充分发挥了民兵、预备役官兵在脱贫致富中的带头作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先锋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拳头作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和在军政军民团结中的扭带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湘西的振兴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树立了民兵、预备部队的良好形象。我们广大民兵、预备役官兵用实际行动向人民群众证明了一个道理:和平时期的民兵、预备役同样有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民兵、预备役部队无论在战时,还是在平时,都有着特殊的地位,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并在实践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我们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务必充分认清肩负的职责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军事斗争准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去,努力为打赢未来战争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既然民兵、预备役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履行好职责,不辱使命呢?说具体点,当我们的武器装备落后于敌人时,我们凭什么与之抗衡,夺取战争的胜利呢?当各种急难险重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又靠什么去完成它,给党和人民一个满意的答卷呢?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二个问题:

二、过硬的战斗精神是履行职责使命的必然要求

自从总政部署战斗精神教育以来,现代战争还需不需要培育过硬的战斗精神成为大家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有的同志认为,现代战争打的是高精尖技术,精神力量的因素对战争胜负影响不大。有的同志认为,民兵、预备役部队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有显著的民的特点,没有必要像部队那样培育过硬的战斗精神。在此,我觉得很有必要讲一讲民兵、预备役培育战斗精神的重要性。

(一)过硬的战斗精神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必然要素

自上个世纪90年代的第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打响以来,战争模式已经由过去的机械化逐渐向信息化转变,战场环境朝着陆、海、空、天、电融合一体的方向发展,战场的“非线性”、“流动性”和“动态性”增强,平台中心战逐渐被网络中心战所取代,单元对抗逐渐被体系对抗所取代。比如,在伊拉克战争中,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利用先进的侦察手段和大威力、高精度、远射程的武器有选择地袭击伊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目标,武器装备的可控性和威慑性几乎达到了任意打击对方,并且有能力把事态控制在指定的范围,使战争的进程按发动者的愿望发展。

于是,有的同志认为:物质基础是现代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按按电钮、敲敲键盘就可以打仗,培养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变得无足轻重了。真的是这样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据美国军方统计,在海湾战争中,空袭战的军事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其中伊军仅损失飞机10%、装甲坦克18%、火炮20%,而心理打击却造成伊军士气下降了40%-60%。就连美国人自己也说:“士兵和指挥人员的本领、勇气、性格、坚持力、创造性及意志力等精神因素总是起决定作用。”这些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了士兵的意志品质和战斗精神才真正是伊拉克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

恩格斯曾经说过:赢得战斗胜利的是人而不是枪。人始终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未来战争的激烈性、残酷性、毁伤性空前增大,信息战、心理战等多种作战样式运用于战场,这些对我们的觉悟、意志品质、战斗信心、勇敢精神、作风纪律、心理素质等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因此,我们的民兵、预备役部队如果要想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有所作为,就必须适应未来战争需要,努力培育过硬的战斗精神。

(二)过硬的战斗精神是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的客观需要

民兵、预备役人员不仅在战时要担负参战支前等作战任务,更多的则是在平时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急难险重任务。在这些任务中,比如应付突发事件、与不法分子做斗争、抢险救灾等等,都很有可能面临着血与火的考验、生与死的决择,如果我们的民兵、预备役人员没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是难以圆满完成任务的。

举例:去年7、8月份,由于高温少雨,我州多个乡镇遭遇严重旱情。灾情就是命令,我们军分区和人武部当即组织千余民兵、预备役人员奔赴一线实施抢险救灾任务。之后,泸溪县、古丈县等多个县市遭遇火灾,我们又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投入扑灭山火行动。还有前年6月份,吉首市光明桥社区发生洪灾,百余群众被洪水围困,我们组织20余民兵骨干驾驶冲锋舟到洪水中救人,水流湍急,水底情况不明,冲锋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冲入水流。现场群众无不为之动容,无不为之敬仰!同志们,这是一种什么精神的体现呢?对,这就是战斗精神!和战场上一样悲壮的战斗精神!

也正是有了这种过硬的战斗精神,近年来,我们的民兵、预备役部队在抗洪救灾、森林防火、维护稳定、打击违法犯罪等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中,均出色完成了任务。“民兵突击队”、“民兵应急分队”的旗帜时时飘扬在各种任务现场,成为一道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我们的民兵、预备役部队被重庆人亲切地称为“人民群众的护卫队”。

(三)过硬的战斗精神是保持和发扬我军性质本色和优良传统的内在要求

民兵、预备役部队作为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其“民”的特点较为突出鲜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兵、预备役人员呈现出“大流量、多流向、常流动”的特点,一些民兵、预备役人员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理想信念逐渐淡化,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偏移。比如,有的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国防观念淡薄,参加教育训练走过场、搞应付;有的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履行国防义务的关系,参加组织活动讲条件、提要求,“召之不来、来则要钱、钱少不干”的现象较为突出;有的“兵”的意识弱化,组织纪律观念不强,对自身要求不严,纪律松懈,作风松散,犯自由主义;还有极个别同志信奉迷信和伪科学,参与宗教活动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甚至违法犯罪等等。针对这种情况,在新的形势下,要确保民兵、预备役部队政治坚定、思想纯洁、作风过硬,始终保持人民武装力量的性质宗旨不变色,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不被丢,就必须大力培育战斗精神,保持和发扬我军性质本色和优良传统,努力使我们每个民兵、预备役人员都具有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服从命令的严明纪律、敢当先锋的拼搏勇气、不畏艰险的顽强斗志、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同志们,刚才我们共同探讨了培育民兵、预备役过硬战斗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到民兵、预备役要履行好自身职责,就必须具有过硬的战斗精神。但是,这些过硬的战斗精神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与生俱有的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过硬的战斗精神不会天生就有,而是经过长期磨练积累形成的。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三个问题:

三、用科学的态度培育过硬的战斗精神

(一)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

军人对战争有关问题的认识,是战斗精神形成的基础。关于战斗精神理论,可以说汗牛充栋,需要学习的有很多。对于我们民兵、预备役人员而言,我认为,当前,应当着重学习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学习好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和对台军事斗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始终做到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二是要学习好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特别是胡主席的使命论,牢固树立人民战争思想,坚定立足现有装备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的信心;三是要学习好民兵、预备役的根本职责和所担负的任务,强化当“兵”打仗的意识,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四是要学习了解国际国内军事斗争形势,始终坚信正义在我,优势在我,最后的胜利必然属于我们。总之,只有坚持用科学的战争理论和战争观点武装头脑,我们才能正确判断战争形势,坚定打赢的信心。

(二)要在抓点滴养成上下功夫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战斗精神的形成不是天生就有,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实践证明,战斗精神的形成重在平时培养,关键在点滴养成。由于我们民兵、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集积拉动和军政训练相对较少的特点,我们更需要注重在战斗精神的点滴养成上下功夫。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军政训练抓。在参加民兵和预备役组织的军政训练中,把自己看作普通一兵,从每一次出操、每一次站队、每一次整理内务卫生等点滴小事做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自觉养成令行禁止、紧张快速、严守纪律的好作风、好习惯等等。另一方面,要重点利用平时抓。在平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时刻想到自己是一名民兵和预备役人员,和普通老百姓不一样,注意克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坚持用合格的战斗员标准,培养顽强果敢、雷厉风行的作风。总之,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抓起,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培养过硬的战斗精神。

(三)要学习先进典型

先进典型对强化战斗精神有着很好的示范激励作用。同志们要学习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战斗英雄的英雄事迹,培养忠诚爱国、不怕牺牲、遵守纪律的战斗精神;学习航天英雄杨利伟等现代英模的感人事迹,培养讲求科学、不畏困难、坚定信念的战斗精神;学习象我们军分区“扶贫司令”彭楚政等一大批身边先进人物的典型事例,培养不怕苦累、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战斗精神。在众多生动鲜活的榜样指引下,大家不仅要在精神上得到启迪和升华,更要在“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活动中,激发“扛红旗、争第一”的强大动力。

(四)要在实践锻炼中强化

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真正的战斗精神的培养,必须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强化、在实践中提高。作为我们民兵、预备役人员来讲,我认为重点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一是要在平时的军事训练中来加强。我们必须在难得的集积训练中,珍惜难得的训练机会,克服一切外在因素的干扰,象恐战情绪、亲情干扰、利益诱惑等等,向作战部队看齐、向实战标准靠拢、向生理极限挑战,自觉在强有力的军政训练实践中强化战斗精神。二是要在各种军事演练中来加强。例如警备区即将组织一个预备役连队参加西昌打靶,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把对手设强、情况设险、困难设够,以顽强的战斗精神争取打出好成绩,在真炮实弹的军事竞赛中磨练顽强的战斗精神。三是要在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中来加强。认真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是培养民兵、预备役人员战斗精神的天然场所。我们要在参加抗洪抢险、应对突发事件中,培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严明纪律,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顽强作风,不怕牺牲、不求名利的奉献精神以及主动配合、协同作战的团结意识,不断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圆满完成任务。

授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对民兵、预备役的职责使命的进行了学习,认清了培育民兵、预备役部队过硬战斗精神的重要意义,共同探讨了培养和锤炼过硬战斗精神的四个途径,十二种方法。在学习中,同志们勤于思考,表现出了良好的学风和钻研精神,希望大家今后继续保持发扬。

民兵政治教育课 篇2

一、加强高校民兵队伍建设的意义

目前, 高校的国防教育存在很多薄弱的环节:一是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相对淡薄。由于长期处在和平年代和经济建设时期, 加上受到当前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风气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过于追求个人的名利得失, 缺乏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忽视了忧国忧民思想的培养, 导致国家安全意识淡薄、国防观念低下;二是学校对国防重视程度不高。虽然各高校口头或表面上都说“高度重视国防教育”, 但是实际上不是这样, 由于当前社会衡量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是“教学水平、科研成果、考研率和就业率”, 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各高校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学、科研、学生就业等方面工作, 这无可厚非, 但是遗憾的是重视教学、科研、学生就业等工作的同时也放松了国防教育, 导致在大学生国防教育方面精力花得少、教育组织机构不健全、教育措施不得力、教育效果不明显等。三是国防教育缺乏连贯性。当前高校的国防教育重要是通过新生军训来实施, 四年的大学生涯, 大学生只在新生入学接受15-30天的军事技能训练和一个学期的军事理论课教育, 大二至大四在校园内接受国防教育的机会很少;四是国防教育的途径和手段单一。2002年以前, 高校实施国防教育的途径是一年一度的新生军训, 2002年9月10日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从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中征集新兵工作的通知》 ([2002]参联字1号) 后, 部分高校通过大学生征兵来加强国防教育工作。国防教育是一项重大的、系统的工程, 单纯依靠军训和征兵是无法完成的。

加强高校民兵队伍建设是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新思路、新举措, 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变高校国防教育的途径和手段单一的状况, 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通过加强民兵队伍编组和建设工作, 建立健全教育学习和训练制度, 开展的民兵活动, 尤其是社会公益、见义勇为、救死扶伤、抢险救灾、保家护校等活动, 激发大学生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关心国防的热情。同时, 以民兵建设为切入点, 把民兵建设工作与学生军训、征兵有机地结合起来, 积极开展国防教育、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 加强组织纪律性, 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有用人才, 意义重大。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 是知识和人才汇集的场所, 是催生先进生产力的重要领域, 应当成为民兵队伍建设的主要阵地。在高校加强和扩大民兵队伍的编组和建设, 对于优化了民兵的兵员结构, 提高民兵队伍的整体素质, 提升民兵队伍的战斗力, 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高校民兵队伍建设的现状

当前, 高校的民兵队伍建设工作滞后:一是民兵队伍规模小, 民兵人数少。高校民兵的编组是由市 (区) 武装部来实施的, 市 (区) 武装部从辖区各单位抽调一定数量的人员进行民兵编组, 他们考虑的是整体方案, 没有考虑到学校特殊的实际情况, 因而在高校编组只有一个民兵小分队, 人数也只有10至50人, 甚至某些高校没有建立小分队, 也没有民兵;二是校园内民兵活动处于停滞的状态。民兵小分队只参加市 (区) 武装部举办的活动。在校园内没有开展任何活动;三是民兵队伍在学校的国防教育工作中影响力低。由于高校民兵队伍规模小, 民兵人数少, 而且没有在校园内开展活动, 所以在高校的国防教育中影响力非常有限。高校的民兵队伍建设工作滞后的情况, 既跟不上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也不能满足学校国防教育的要求, 因此在高校民兵队伍的组织领导、编组、建设等方面必须进行一次改革, 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加强民兵队伍建设, 推动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组建民兵队伍, 加强民兵队伍建设

如何组建民兵队伍, 加强民兵队伍建设,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健全高校民兵队伍的领导机制。建立市 (区) 武装部和高校职能部门共同领导、共同参与、相互协作配合的领导机制, 改变以往市 (区) 武装部单一的领导机制。市 (区) 武装部负责业务上的领导和指导, 高校职能部门负责具体领导和日常管理工作;二是规范完善高校民兵队伍的编组工作。高校成立民兵工作领导小组, 设立民兵大队 (办公室可设在学校武装部或学工部) , 各学院 (系) 根据本学院 (系) 的专业特点, 成立设立民兵中队:如在计算机学院成立计算机网络分队, 在物理信息工程学院成立电子信息分队, 在生物科学学院和化工学院成立生化分队, 在体育学院成立武术散打分队等, 以满足现代高科技战争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各系 (年级) 设立民兵分队, 依照部队的建制, 来做好高校民兵队伍的编组工作;三是把高校里的优秀人才吸收到民兵队伍中来。高校里的转业退伍军人、退役复学的学生、学生党员干部、军训积极分子等, 我们都应该想方设法把他们吸收到民兵队伍中来, 以提高民兵队伍的综合素质;四是逐步制订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如《武装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民兵工作实施计划》《民兵工作条例》、《民兵训练程序》、《民兵选拔制度》等, 这是确保各项工作有计划、按步骤、高成效开展的关键;五是落实经费, 加强武装部、民兵基础设施的建设, 如购置汽车、摩托车、无线电中转台对讲机、多媒体电脑、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等设备, 为提高了民兵队伍的快速反应作战能力和民兵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加强学习和训练, 提高民兵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作战能力

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力量, 通过“四个结合”来做好民兵学习和训练工作:一是军事训练要走军地结合 (即地方院校与当地驻军相结合) 之路;二是校内的军事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要走民兵培训与学生军训结合之路;三是军事理论学习要走校际结合 (即地方院校与军事院校相结合) 之路;四是教育方式和内容要走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之路。通过组织学习国家有关政策方针, 提高大学生民兵的政治思想觉悟;通过学习《国防教育法》、《国防法》、《兵役法》、《民兵工作条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十一五”规划》的学习, 增强大学生民兵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通过军事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 提高民兵队伍的军事素质和作战能力。总之, 市 (区) 武装部和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力量, 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和方法, 加强大学生民兵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提高综合素质和战斗力。

五、积极开展民兵活动, 推动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

在加强大学生民兵学习和训练的同时, 组织和鼓励民兵参加学校的治安联防、秩序维护和社会公益活动, 创造和巩固民兵工作的成果。一是组织大学生民兵参加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 如依托民兵组织成立大学生民兵治安联防大队、消防灭火中队、警卫分队、应急分队等, 积极参与校园的治安巡逻、安全防范、安全保卫、秩序维护等工作, 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为学校的安全和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二是发挥民兵组织在突发事件、事故、火灾火险、自然灾害中主力军的作用, 处置突发事件、扑灭火险、见义勇为、救死扶伤, 保护学校公共财产和师生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三是组织大学生民兵踊跃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发挥大学生民兵的专业特长, 成立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电器维修、计算机维护等服务队, 为广大师生员工、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援助和服务;组织民兵开展 “文化科技进百村”、“文艺晚会耀百镇”、“手拉手、一帮一、结对子扶贫助学”等 “三下乡”活动;组织大学生民兵无偿献血等, 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形象;四是组织大学生民兵参加各种技能比赛, 如全国大学生军用枪射击比赛、消防技能比赛等, 为学校赢得荣誉;五是认真做好大学生民兵毕业生的评优、就业、公务员考试、部队在高校招干等推荐工作, 为地方和部队输送优秀的人才。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 大学生民兵将会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树立良好的形象, 同时也会促进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

在民兵活动中, 要注意发挥高校民兵在大学生中的榜样和模范作用。高校民兵队伍的成员大部分是退役复学学生、学生党员干部、军训积极分子, 他们是大学生里的精英, 他们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会引起大学生的高度关注, 因此, 我们要树立典型塑造榜样, 并加大宣传的力度, 通过大学生民兵榜样和模范的辐射作用, 通过民兵工作成果的展现, 激发大学生参加民兵、关心国防的热情, 进一步推动高校国防教育的深入开展。

摘要:民兵队伍建设在高校国防教育中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 本文主要论述民兵队伍在国防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提出组建民兵队伍的方法, 以及加强高校民兵队伍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民兵,队伍建设,国防教育

参考文献

[1]邹陆军.中国民兵发展历史.兵器知识, 2008, (4) .

民兵政治教育课 篇3

关键词:民兵;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必要性;企业发展

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貌焕然一新,作为企业主体的员工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时期,企业要做好企业民兵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在平稳健康发展。而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要确立好新的工作观念,把科学发展的理念、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国梦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教育结合起来,搞好爱国教育,让企业民兵的思想政治工作正真跟上时代的步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高速运转,企业要在经济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做好民兵的思想政治工作;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企业在加强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无形中增强了民兵的责任感,在工作中能更好的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一、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一)充分体现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真情实感,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企业给与民兵健康向上的情感管理,尽可能为民兵创造正面的、宽松的、乐观的、温馨的工作环境,在某些问题上也要往积极的方向上引,切不可为了推卸责任而无故找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事实上,在企业中,当一个员工在企业中得到尊重、关爱,他在工作中就会心悦诚服的为企业做出努力,并自觉的遵守企业制度、共产党人为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企业,切实为员工着想,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

(二)建立良好的思想政治制度,赢得广大职工的信赖和支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长久不衰的根本,也是也一个企业发展繁荣的根本,思想政治工作讲究如何从思想上塑造人、教育人、培养人,它坚持的是“以人为本”的原则,端正民兵的思想和工作态度,重点在日常生活中落实贯彻政治管理制度,可开展职工访谈、职工或家属去世必访等,让职工从内心爱戴企业,从而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奠定企业发展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引领和指导作用,在把握科学知识、科学理论、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同时,做到对民兵“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让民兵从内心里对企业心悦诚服,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在企业中注意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好民兵的思想工作,获得民兵的理解和支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将当代的思想政治价值观与企业发展实践相结合,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与企业的理念精神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国家、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汇集各方知识、汲取精华教育人民和党员的方法,能够丰富人们的思想,纠正人们的错误观点,引领人们向社会主义迈进。

二、企业开展民兵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一)民兵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民兵是生产的一支主力军,在企业生产中追求新创新、新突破,经济寻求新思路、新发展的同时,需要民兵这支主力军的积极努力,在企业发展中,如何统一广大民兵的思想,为企业的发展改革服务,是当代企业迫切需要的,而民兵的思想政治工作正好解决了企业这一难题,在企业发展中需要的就是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来保证民兵的优势、智力极重要企业建设发展上来。

(二)民兵思想政治工作是时代发展的紧迫要求。民兵是可塑性最强的队伍,具有体力和智力优势,是企业发展的战斗队伍,也是当代社会乃至今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整个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民兵思想政治工作是武装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兵是我国的后备军和助手,而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克难制胜的法宝,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武器,更是我党工作发展生生不息的生命线,企业在发展中要紧紧抓住民兵思想政治工作这条主线,结合在不同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把握民兵的思想,有效的教育民兵,正确引导民兵

三、民兵思想政治工作应与当前企业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企业中越来越多的竞争、岗位,让民兵在渴望与害怕中犹豫不决,在这种矛盾心理的交织情况下,民兵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想工作要与现代企业体制改革、下岗分流、减人增效紧密结合,坚持对民兵进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教育和国防教育等思想的教育,帮助民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新的就业观,转变民兵的思想观念,使民兵与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相融合。

企业武装部具有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仅依靠有限的干部是不能做好民兵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民兵自身也要做好政治学习,深化主题教育。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优秀的政治思想教育人”。开展理论教育,加强政治学习,也是做好民兵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要充分发挥民兵在企业中的作用,并善于利用物力、财力和有限的资源,依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的社会的企业氛围,增长民兵的知识,提高民兵的素质,培养民兵良好的社会心态和健康人格,使民兵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将民兵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武装部的各项活动有机结合,是新形势下做好民兵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保证,在企业中,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将民兵的活动与思想教育活动相结合,可采用知识竞赛的方式,激发民兵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可采取形式服从企业培养。企业管理。企业效益等等,保证民兵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

坚持教育与服务相结合,想法设法创造条件,做好民兵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民兵解决好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把教育放在服务当中去,把服务作为民兵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在服务中又要体现教育的引导,在服务中激发民兵参与企业活动和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民兵在企业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树立典型模范作用,在企业中,树立先进模范典型,用典型模范教育民兵,用反面教材警示民兵,发挥典型模范作用,不断调动民兵的积极性,最终是内在积极性转化为外在行动。

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扩大工作舞台、加强阵地建设,在实践中结合工作实际,使民兵在参加各项活动中服务社会和企业同时完善自身,在奉献爱心时实现价值,通过各项活动,有效的推动职业文化和道德建设,组织和引领民兵勤奋工作、立足岗位、文明从业。展现当代民兵的精神风貌。

四、民兵的重要性

在未来战争中,民兵在战场上反映,主要取决于平时训练中能否具有超前思维,决策是否果断,指挥是否正确有力,反应是否灵敏快速。这就要求民兵在平时工作中,工作扎实、思维超前、素质过硬,对于民兵要抓住重点统一思想,增强教育针对性,掌握其思想动态,引导民兵在平时工作与训练中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眼前与长远利益,集中精力完成自己的任务和工作。

总结:综上所述,在企业中加强和改进民兵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在新形势下,抓好企业民兵工作,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这就需要企业民兵管理部门做出更大努力,通过思想工作等一系列的关于民兵工作的发展措施,帮助民兵在思想上得到进步,也会与企业思想达成一致,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发展,也会使民兵在企业工作中发挥其积极作用,以企业发展和生产为目标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贡献。企业在市场上的发展才会更有竞争力,在未来发展中占据有利形式和位置,企业民兵的发展也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叶晓恬.现代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初探[J] .经营管理者, 2014( 30) .

民兵政治教育教案之三 篇4

坚定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信念

教育目的

通过教育,使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都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臶,坚定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牢固树立为祖国统一大业贡献自己一切的思想。

教育资料

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是革命军人庄严的使命和神圣的职责。我军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进、最伟大的爱国武装集团,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职守,把祖国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臵,竭诚致志地履行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神圣使命。炽热的爱国情怀一直是激励广大官兵团结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是培育过硬战斗精神的不竭源泉。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伟大旗臶

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过历史的伟大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是我们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屡遭侵略而未亡的巨大精神力量。爱国主义的伟大旗臶,把中华民族凝结成坚不可摧的整体,把伟大祖国不断推向文明进步。可以这么说,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斗争史、创业史。

伟大祖国无比可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亿万人民,勤劳勇敢,臹慧善良;各民族团结统一,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生长在祖**亲的怀抱里,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新中国诞生

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在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无论敌人多么强大、斗争多么残酷,也无论付出多少代价,党始终站在斗争最前列,领导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为创建新中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谱写了中国历史上最壮丽的爱国主义篇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近代爱国斗争的历史中得出的科学结论。我军作为中国共产党亲自缔造和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是中国历史上最忠实、最先进的爱国武装集团。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铸就了人民军队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的军魂,因而成为我军团结奋斗的力量源泉和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腥风血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救国救民于苦难深渊,我军满怀一腔爱国热情,不屈不挠地进行了长达22年的浴血奋战,永远结束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在中国为所欲为的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军官兵以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为已任,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颂歌。我军这种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强烈的革命性,成为推动人民军队建设和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台湾问题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之所在

在祖国的版图上,有一形似“航母”的岛屿,这就是当今日益引人注目的台湾。1949年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台湾省,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与中央政府对臷,台湾问题由此而产生。半个多世纪来,为了结束两岸分离状态,党和政府殚精竭虑,不懈奋斗,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摆在共和国的重要位臵上。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之所在。

解决台湾问题关系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台湾和大陆在地理上同属一体,两岸同胞同气连枝,历史

归以后,将以其特有的地理优势和国际贸易地位,为祖国大陆走向世界,发挥海上纽带作用。反之,两岸对臷只会将这一海上动脉变成危机四伏的战场。祖邓小平同志讲过,“祖国统一后,所有中华民族的子孙不仅是站起来了,而且是飞起来了。”

解决台湾问题关系到我们的民族尊严和国际地位。台湾与祖国大陆的长期分离,极大地伤害了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是中华民族的心头之痛,它紧系着民族尊严,紧系着民族前途。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台湾一天不统一,中华民族的蒙受的感情创伤就一天不能愈合。87岁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三章哀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歌词,表达了一位去台老人有家难回、亲人难见的思乡之苦。只有彻底解决台湾问题,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外部势力对我国的遏臸,确保中国真正从大国走向强国。我们一定要从维护祖国统一这种根本价值的高度,从保障国家民族利益的大局,充分认清解决台湾问题的重大战略意义,自觉以祖国统一大业为已任,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争取台湾回归而努力奋斗。

三、捍卫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我军的神圣使命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安全统一,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在反“台独”、反分裂的艰巨斗争中,我军担负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广大官兵一定要树立为祖国统一而战的决心和信心,认真履行军人的职责使命,誓死捍卫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不承诺使用武力是争取实现和平统一的基本保证,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手段。这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一脉相承的战略思想,是对国家统一和安全的深远谋划。多

为了维护2100万台湾同胞的最高利益,是迫不得已、势在必行。中国人民历来爱好和平,但更加珍爱祖国的统一。当有人胆敢分裂祖国、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时,我们必定义无反顾地举起正义战争的旗臶,坚决捍卫祖国的主权、安全和统一。

革命军人在捍卫祖国统一的历史关头更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职守。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历来以党的任务为最高任务,以国家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以民族的意志为最高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是我军的根本职责,为捍卫祖国统一而战是我们革命军人的神圣使命。现在,“台独”势力挟洋自重,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者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恣意干涉他国内政,国家利益又一次面临重大威胁。头可断,血可流,祖国寸土不可丢。在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严重侵犯、完成祖国大业迫在眉睫的危急关头,在霸权主义和“台独”分裂势力把战争强加于我们头上的紧要时刻,在党和人民一声令下需要我们断然出手的考验面前,我们就要坚决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高举正义战争的旗臶,忠实履行好维护祖国统一大业的神圣使命。思考讨论题:

1、新时期开展民兵预备役人员战斗精神教育有什么重大意义?

2、当前应当如何抓好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教育,提高适应“三个同步”要求的能力。

民兵政治教育辅导材料(之三) 篇5

以爱国主义为引领践行“报效国家”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报效国家”,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当代革命军人道德使命和价值理想的科学定位。民兵预备役部队是整个国防力量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报效国家”是每个民兵预备役人员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正是在“报效国家

”的不懈奋斗中,民兵预备役人员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展示着壮丽的人生。

一、“报效国家”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保国卫民不仅是军人而且是民兵预备役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报国情怀是军人履职尽责的强大精神支撑,更是军人的基本职业情操。

(一)爱国主义是对革命军人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军人“报效国家”的前提和基础,是革命军人必备的思想道德。只有具备了对祖国强烈的感情和高度的忠诚,才能义无反顾地去“报效国家”。千百年来,无数爱国将领和民族英雄以“精忠报国”的实际行动,表达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从“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从“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到“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无不饱含着军人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无不体现着军人报国的雄心壮志。我军是历史上最忠诚祖国的军队,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对我军官兵的基本要求。作为国家的忠诚卫士,革命军人必须把爱国作为自己的天职,时刻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二)报国情怀是革命军人的强大精神支撑。报国情怀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代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传统和报国情怀。伟大的抗战精神、航天精神,98抗洪精神,08抗震救灾精神等等,体现的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军人历来具有深厚的报国情怀。自古以来,人们无不把忠诚和献身祖国看成是军队的神圣义务和职责,并以此作为评价军人行为的最高标准。强烈的报国情怀是我军战胜强大敌人的力量源泉,是革命军人为国牺牲奉献、流血流汗的强大精神支撑。

(三)“报效国家”是革命军人价值的本质体现。革命军人最高的价值追求是“报效国家”,革命军人道德使命和价值理想的科学定位也是“报效国家”。当代革命军人的价值在哪里?从本质上来讲就体现在“报效国家”的行动中。保卫国家、建设国家是革命军人所要肩负的时代重任,军人因为捍卫国家而存在。革命军人的地位是在“报效国家”中确立的,革命军人的形象是在“报效国家”中展示的,革命军人的价值是在“报效国家”中实现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是每个革命军人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二、新的历史条件对革命军人“报效国家”提出了现实要求

“报效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对革命军人的要求也有差别。国际风云变幻无穷,社会环境日新月异,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价值追求日趋多元,这些都对革命军人履行历史使命,忠实“报效国家”提出了新的更严格的要求。

要有为国牺牲的精神品质。“执干戈以卫社稷”,是对每个军人的根本要求。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无数热血男儿效命疆场,血染战袍;无数革命先烈舍生取义,以身殉国。正是有了军人的存在,国家的安全才有了保证。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改革开放的深入、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社会文化的多元,部分官兵的爱国精神和报国情怀有所削弱,对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作为一名革命军人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必须时刻牢记我军的性质和宗旨,不追求个人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都用在为国奉献和为人民谋幸福上,夯实“报效国家”的思想基础。目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多种不安全因素的威胁,我军官兵更应当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怀着“宁可自己鲜血流,祖国寸土不让丢”的决心和信念,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维护祖国尊严流尽自己最后一滴血。

要有“报效国家”的能力素质。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过硬的军政素质是军人“报效国家”的必备条件和特有本领。没有过硬的军政素质,“报效国家”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当前,高新武器装备的发展以及现代战争作战样式的演变、战场环境的变化,都对军人的军政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长期的和平环境,使少数官兵“战斗队”的思想有所松懈,献身国防的事业心和爱军习武的热情不同程

度地衰减,极大阻碍着军队各项任务的完成。当前,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军事专业素质和能力与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与随时能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因此,一定要加紧学习新知识,刻苦钻研新技术,加强针对性训练,练就过硬的打赢本领。

要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要把捍卫国家主权、安全

和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和保护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我军担负着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双重历史重任,与其他职业群体相比,更需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和错误观念的影响,军队内部重实惠、轻理想的倾向有所发展,过分关注个人利益的现象不断增多。特别是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很多人不能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作为新时期的革命军人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必须正确对待和处理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根本要求,始终把维护国家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报效国家”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和崇高责任。

三、在履行军队历史使命的实际行动中“报效国家”

对于革命军人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而言,“报效国家”既要有强烈的报国之情,更要以实际行动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以实际行动促进国家的繁荣稳定,以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

(一)强化爱国意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是军队的根本职能。强烈的爱国意识,是实现这一职能的思想基础。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对国家主权提出了挑战,“人权高于主权”、“主权有限论”等论调颇有市场。在此情况下,培养强烈的爱国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具备了强烈的爱国意识,才会时刻把国家安危挂在心上,时刻关注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把为国分忧解难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才会时时处处以国家利益为重,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己任,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勇于为国家利益牺牲奉献。安全和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利益,国家的安全与每一名军人息息相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是军人神圣不可推卸的责任。民兵预备役作为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和人民解放军的有力助手,既可以配合军队作战,也可以独立执行战斗任务。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这既是国家赋予现役部队的神圣使命,也是对民兵预备役部队提出的职责要求。

(二)立足本职岗位,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军人不仅是国家的保卫者,也是国家的建设者。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党的奋斗目标就是军队的奋斗目标。努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贡献,是现阶段革命军人“报效国家”的最大、最重要的实际行动。每一名军人都必须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为国分忧解难的精神,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要立足本职岗位,尽职尽责、不怕吃苦、不断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以不平凡的业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组织体制健全,便于发动和指挥,具有较强的突击力和战斗力,完全可以在经济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民兵预备役队伍中集聚了大批有理想、有知识、肯学习、爱钻研的优秀青年,都是各行各业中的骨干力量,应当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任务,充分发挥主力军、先锋队作用。民兵预备役部队不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主力军,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力量,要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和良好形象,影响带动周围群众,为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作出应有贡献。

民兵政治教育课 篇6

弘扬民兵光荣传统 积极履行职责使命

1945年8月,我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的战争,是觉醒了的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指导下谱写的辉煌史诗。

回顾广大民兵在抗日战争中的光辉战斗历程,继承和发扬民兵的光荣传统,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民兵全面建设,积极履行民兵肩负的职责使命,努力完成党赋予的各项任务,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坚持“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充分认清民兵的地位和作用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结果,是我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紧密配合、并肩作战的结果。抗日战争刚开始,毛泽东就发出了“武装人民,发展抗日的游击战争,配合主力军作战”的伟大号召。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把民兵建设当作抗日根据地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武装力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了民兵、游击队和正规军三位一体的军事组织。广大民兵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号召,踊跃参战支前。为随时配合正规军和游击队打击敌人,他们三人一群、五人一伙,满山遍野,出没无定,使敌人陷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境地。八年抗战,民兵和游击健儿配合八路军、新四军直接参战和配合作战29.6万多次,歼敌10.6万多名。他们在青纱帐里逞英豪,在水乡芦荡里出奇兵,破袭敌人据点,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配合八路军、新四军抗击了64%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毛泽东在总结抗战胜利时说:“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还由于有人民自卫军与民兵这样广大的群众武装组织,和它一道配合作战”,“没有这些群 众武装力量的配合,要战胜敌人是不可能的。”

实行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一条宝贵经验,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民兵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一部分,不仅是支援主力部队的强大后盾,而且是配合常备军的必不可少的后备力量;不仅是威慑敌人的重要因素,而且是武装群众的极好形式。我们民兵要充分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肩负的责任,发扬优良传统,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民兵要深刻认识坚持“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的必要性。《国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这就把民兵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在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这一基本规律没有改变,“兵民是胜利之本”的基本原理不会过时。人民战争是我们的根本优势,是克敌制胜的法宝,过去靠它,现在靠它,将来还是靠它。信息化使军民之间的界限进一步融合了,使战争对民众的依赖进一步加深了。越是信息化战争越要强调“三结合”武装力量的整体威力,越要强调发挥民兵的作用。在信息化条件下,无论是配合部队作战,补充部队兵员,还是支援前线,巩固后方,都离不开民兵,民兵永远是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强大的后备力量。民兵要充分认识在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担负的特殊使命,不断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要强化忧患意识,树立战备观念,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心;要积极参加国防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加强军政、技能、心理素质训练,努力提高履行职责的本领;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确保一声令下,能够圆满完成任务。

二、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大力培养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抗日战争是一曲中华民族革命英雄主义的凯歌。广大民兵在党的领导和培育下,不论在凶残的敌人面前还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都表现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模范人物,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1943年,鲁中沂蒙山区民兵中队长刘佩萱,因该村被敌偷袭,陷于包围中,他率领民兵奋勇突围。待全部民兵安全突围后,仍身陷重围的刘佩萱只剩下一粒子弹了,日寇愈益逼近,高喊:“缴枪的,不杀的!”刘见情势危急,一面装好子弹,一面机警地说:“交给你!”当一个敌兵向前接枪时,啪的一下,应声而倒,刘佩萱同志也英勇牺牲。同年,在晋察冀的反“扫荡”战争中,平山民兵张树春、温塘区民兵王子禄,都是在战斗中被敌包围,手榴弹掷尽,给敌人以大量杀伤后,不甘被俘而跳井自杀。这种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的事例不胜枚举。

民兵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更是令人钦佩。晋西北忻县民兵杨树元被日寇抓住后,敌人为了拷问他,把他投入火里烧,又扔进水中浸,反复几次,皮脱,肉焦,但他还是顽强不屈,一点消息也不泄露,直至于死。其他因坚不吐实而被敌人用狼狗活活咬死的,有马宗村民兵郭海生、郝满海、李奴则、高兰贵;被剖开肚皮、肠流满地的,有静乐民兵中队长李玉儿。还有大家熟知的抗日民族英雄节振国、女民兵战斗英雄孙玉敏等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都堪称惊天地泣鬼神。抗日战争胜利的实践证明,革命英雄主义是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强大精神力量。

革命英雄主义是我国民兵的光荣传统,也是民兵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本质体现。当代民兵要履行好职责使命,就要继承和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把对祖国深沉的爱和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革命精神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积极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贡献。一是向英雄模范学习。要学习英雄模范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无论遇到多么难以忍受的困难,都要想尽办法克服;无论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都要有压倒他们、战胜他们的英雄气概。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革命的意志,都不丧失革命的气节,坚定不移地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二是树立正确的革命人生观、价值观。要坚定理想信念,把革命理想同实际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养成与民兵的特殊使命相适应的道德风尚,把国家的尊严、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服从命令,严守纪律。三是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为了革命利益和整体利益,宁愿牺牲个人的一切直至生命。

三、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搞好民兵训法战法改革

1938年2月,毛泽东在与美国合众社记者谈话时指出:“在军事上我们若能运用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三种方式互相配合,必能使敌军处于极困难地位。”这一战略思想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实践检验。当时,广大民兵根据党和毛泽东提出的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正确方针,展开了空前活跃的游击战争。并以惊人的胆略和无穷的智慧,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破袭战、交通战、联防战、伏击战等许多巧妙战法,把日本侵略军打得顾此失彼,昼夜不宁,胆战心惊,像一头野牛陷入我人民战争的火海而不能自拔。抗战中,广大民兵积极配合我主力军英勇作战,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给敌人以重大的打击和杀伤。据统计,仅华北地区的民兵单独作战10.4万多次,毙伤日伪军5万多人,缴获各种武器4.5万多件。民兵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实践证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我们要永远发扬光大。

现在,战争形态和民兵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无论是在作战空间和作战方式上,还是在战争准备以 及人民群众参与战争的形式和内容上,都与传统的战争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民兵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没有变,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仍然是我们必须坚持的胜敌之道。广大民兵要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所担负的任务和要求,结合新的实际,立足现有武器装备,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积极探讨未来战争民兵参战支前的特点和规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研究新战法、创造新战术。例如进行科技支前,开展网络破击战,积极参与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等等,不断赋予传统以新的形式和内容,创造开展人民战争的新途径。

四、继承劳武结合的优良传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劳武结合是民兵和群众的创造。抗日战争时期,敌人在我国乡村扎下据点,经常烧杀抢掠,乡亲们连地都种不成。当时,如何很好地把民兵组织起来,战胜敌人,克服困难,保卫家乡和建设根据地成为问题。山西省宁武县新屯堡民兵队长张初元,在县、区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把民兵组织和工作队结合起来,平时和群众一道生产,有了敌情马上参加战斗,做到生产和战斗两不误。这一经验,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肯定,并迅速推广到抗日根据地。广大民兵一手拿锄,一手拿枪,以战斗保卫生产,以生产支援前线,为战胜日本侵略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劳武结合既是民兵的光荣传统,也是民兵队伍亦兵亦民、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的基本特征。其基本精神是劳力和武力相结合,以战斗保卫生产,以生产支援前线,把战斗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劳武结合又是民兵建设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无论平时还是战时,民兵工作都必须坚持这一原则。它要求民兵不仅要打仗勇敢,而且要生产积极,不仅要做战斗英雄,而且要做劳动模范。

上一篇:服务企业宗旨大全下一篇:关于《复活》的读书心得收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