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理论(精选12篇)
政治学理论 篇1
中学政治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 也是实践性很强的知识, 学生只有在不断的理论提升和生活实践中才能真正把握学科的本质。为达到这一目的, 加深学生对政治理论的理解, 一定数量的作业是必不可少的, 作业能够起到巩固练习的作用。在“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教育改革浪潮中, 作业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达到多样化及兴趣化要求, 作业评价是否符合思维创新要求, 则显得更加重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教师更多地安排课上的探究活动, 不少教师认为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化印象、背诵理论, 这是落后的观念和做法, 不能够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化要求, 也很容易让学生在不断重复的作业中对学习失去兴趣。笔者认为,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不能以牺牲学习兴趣为代价, 没有了兴趣就难以保证持续的学习内驱力, 那将会牺牲学生的学习生命。课堂学习是教师积极参与对新知识的探讨, 而作业是学生相对独立的知识巩固, 当然, 意义并不限于此, 学生在复习旧有知识的同时往往能够获得对新知识的主动理解, 在头脑中建立起新知的模型。教师应当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 注意多元化、兴趣化作业形式的改革, 以教育改革方针为导向, 不断进行思维创新, 让评价方式与教育改革背景相承接, 达到一次作业即是一次能力飞跃的教育目标追求。经过不断探索与反复试验, 笔者对中学政治作业进行了诸多理论探索与实践, 愿与各位同仁商讨。
一、作业应该多样化
传统的中学政治作业比较重视写在本子上的书面作业, 不仅形式单一, 而且考查的重点就是书本知识, 帮助学生加深对政治理论的理解, 最终成了对学生记忆力的检测, 也很容易给学生一个错误的印象, 使他们以为学政治就是背诵。教师在设计作业题时, 许多内容都是以判断对错的载体出现, 把许多政治理论做了简单化处理, 在这种学习模式下, 很多学生失去了政治学习兴趣。
我们认为, 应该改变这种比较僵化的作业模式, 用创新的精神去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 去摸索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会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探索, 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积极主动地去观察、讨论和质疑。这种作业应该是开放的, 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例如, 在教学和经济生活有关的内容时, 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搞一个房价情况调查。这样的作业把书本理论渗透到生活中来, 让学生从课堂走到社会, 从象牙之塔走向十字路口。要完成这个作业, 需要学生详细考察各个小区的房价, 并把每个小区的均价进行比较, 那些求真求实的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做购房意象调查以及房价满意度调查。这样的作业是开放型的, 没有统一的答案, 却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采用辩论赛、社区服务等多种形式的作业, 通过不同形式与内容的作业给学生提供投入社会的机会, 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作业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找到属于自己发展自己的有效学习途径。
二、作业应该生活化
中学政治课从来不是理论的空中楼阁, 也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 政治理论虽然有很多抽象的地方, 但都是对实践生活的高度概括, 是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 并最终指导生活的理论。在新型课程标准指导及思维创新模式下, 教师应当注意到政治课程构建与学生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以便达成以学科基础知识为框架, 以学生现实经验为填充的效果, 做到学生基础知识同生活环境有机统一, 避免课程同生活脱节, 影响到知识与能力的传输效果。所以, 在政治作业的设计上, 我们应该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扎根现实生活, 多布置有帮助学生融于生活的作业。例如, 涉及到储蓄存款的版块时,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向家长询问的方式了解一个普通家庭多年间的存款变化情况。家庭存款的变化不仅反映了社会的经济发展情况, 还是社会消费观念、理财观念的反映。学生之间的辩论和讨论可能不会想这么多, 也想不了这么深, 这就需要教师的点拨, 引导他们讨论除了经济变化之外的其他原因。
再如, 市场这个概念既是具象的, 又是抽象的, 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住所附近找到或大或小的市场, 然而, 作为经济学中的市场这个概念不仅仅是眼见的市场和许多事实存在的市场, 又包括一切运行的买卖的时空存在和经济往来, 这是这个概念的抽象之处。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观摩当地市场, 并向市场的业主、与之有商业往来的客户进行咨询, 从中了解市场的热点所在、优势所在, 以及存在哪些问题。这种生活化的作业设计能够带动学生主动、清晰地了解社会, 将教材知识同社会实践相联系。
三、创新作业评价
与创新作业的形式相联系的还有作业的评价, 教师应该在作业评价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否则无论教师的作业怎样多变, 学生仍然抱残守缺, 无动于衷。在传统的观念中, 作业是小型的考试, 或者是考试的缩影, 教师拿来量化学生的还是分数, 所关注的还是学生掌握、背过了多少理论知识, 这是观念上的保守与落后, 是与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相脱节的。
作业评价的标准不能只看结果, 还要看过程;不能只看形式, 还要看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是否培养了健康的公民意识和法律精神, 是否培养了独立的人格和精神, 是否对当前的政治、经济问题有相应的敏感性。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并不是仅仅停留在纸面作业上的, 如果不能建立更加机动灵活全方位的评价体系, 就不能对除了纸面作业之外的其他作业形式进行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评价, 我们可以采用下列方式:一是调查材料评价, 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采访、调查、搜集的资料进行评析, 根据其详实情况看他的认真程度, 然后给出等级划分;二是成果交流会, 让学生分组展示最近所学, 在各组的辩论中展现所学;三是相互评阅, 各小组间进行相互评价。在实践中, 学生的评价都很客观, 能看到教师经常看不到的闪光点。
摘要:中学政治课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 需要不断地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 更要不断把学习由课堂练习尽可能多地过渡到课下的作业中去。本文在中学政治学生作业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 主张作业多样化, 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让作业更加地“接地气”, 和生活紧密联系, 并在作业评价上做出适当的调整。
关键词:中学政治,学生作业,理论探讨
参考文献
[1]钱南南.高中政治课堂作业个性化设计的途径探析[J].未来英才, 2014 (5) .
[2]施凯.高中政治作业设计之探究[J].教师, 2012 (3) .
[3]王勇.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政治作业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中旬, 2011 (3) .
政治学理论 篇2
一、中文文献
1、王惠岩:《政治学基本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沪宁:《政治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
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
4、张铭、严强:《政治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
5、徐大同总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五卷本),天津人民出版社。
6、马啸原:《西方政治思想史纲》,高等教育出版社。
7、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8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
9、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三联书店。
10、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
11、贡斯当:《古代人自由与现代人自由》,吉林人民出版社。
1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
13、马基雅维里:《君主论》,商务印书馆。
14、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5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
15、洛克:《政府论》(下),商务印书馆。
16、密尔:《代议制政府》,《论自由》,商务印书馆。
17、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
18、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
19、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
20、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
21、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三联书店。
22、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三联书店。
2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
24、米若格:《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
25、达尔:《现代政治分析》,《论民主》,《民主理论的前言》,上海人民出版社。
26、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对政治实体的社会剖析》,三联书店。
27、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三联书店。
28、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华夏出版社。
29、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商务印书馆。
30、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上、下卷),三联书店。
31、古尔德:《现代政治思想》,三联书店。
32、古丁、克林格曼:《政治科学新手册》(上、下卷),三联书店。
33、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4、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三联书店。
35、罗尔斯:《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6、马斯泰罗内:《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7、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8、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
39、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华夏出版社。40、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下),人民出版社。
41、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
42、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江苏人民出版社。
43、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上海人民出版社。
44、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
45、赫尔德:《民主的模式》,北京大学出版社。
46、施特劳斯:《政治哲学史》(上、下),河北人民出版社。
47、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下册,邓正来译),商务印书馆。
48、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商务印书馆。49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
50、阿尔蒙德等:《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展望》商务印书馆
51、阿尔蒙德等:《公民文化——五国政治态度与民主》,华夏出版社。
52、克劳斯等:《当代政治理论》,商务印书馆。
53、李普塞特:《政治人》,上海人民出版社。
54、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
55、戴维·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
56、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商务印书馆。
57、罗斯金等:《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
58、阿伯巴奇等:《两种人:官僚与政客》,求实出版社。
59、奥斯特罗姆:《复和共和制的政治理论》,上海三联出版社。60、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三联书店。61、罗森鲍姆:《宪政的哲学之维》,三联书店。62、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清华大学出版社。6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清华大学出版社。64、汤森等:《中国政治》,清华大学出版社。65、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清华大学出版社。66、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67、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68、杨海蛟:《新中国政治学5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69、朱光磊:《当代中国政治过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70、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71、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三联书店。72、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73、郭定平:《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74、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浙江人民出版社。75、王沪宁:《政治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76、于建嵘:《岳村政治》,商务印书馆。77、《论语》,远方出版社。78、《尚书》,远方出版社。79、《大学》,远方出版社。80、《中庸》,远方出版社。81、《孟子》,远方出版社。82、《老子》,远方出版社。83、《韩非子》,远方出版社。
二、英文原著
1.James R.Stoner, Jr.Lawrence, Common-law liberty : rethinking American constitutionalism, Kan: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2003.2.Edited by Larry Alexander,Constitutionalism :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Beijing :China Univi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Press, 1998.3.Susan Sterett.Ann Arbor, Creating constitutionalism? : the politics of legal expertise and administrative law in England and Wal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7.4.Daniel P.Franklin, Michael J.Baun, editors.Armonk, Political culture and constitutionalism :a comparative approach, N.Y.:M.E.Sharpe, 1995.5.Constitutionalism, identity, difference, and legitimacy :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Durham :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4.6.Jennifer Nedelsky,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limits of American constitutionalism :the Madisonian framework and its legac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7.Friedrich, Carl J.(Carl Joachim), Limited government :a comparison.Prentice-Hall, 1974.8.Edited by Norman Barry.Cheltenhaum, Glos;Northampton, MA,Limited government, individual liberty and the rule of law :selected works by Arthur Asher Shenfield
从曼海姆政治理论看政治知识传播 篇3
[关键词]曼海姆;科学政治学;政治知识;政治知识传播
“政治知识”是人关于社会、国家、历史、社会政治生活、制度、原则、政策和现实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是形成特定地域内政治理念、政治价值、政治文化基础质料。在政治传播活动中,“政治知识”以政治信息的形式出现,提供一套特定的政治内容、认识结构以及指导性的政治实践活动方向。从传播主体上讲,从事政治知识传播的一方面是国家,另一方面是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利益集团。前者主要传播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核心政治思想,后者则表达来自社会的政治愿望、目标和利益诉求。可以说,政治知识传播是国家和社会沟通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促进国家政治理念稳步推进、良好发展的工具。那么,在国家、社会的不同层面上,政治知识传播应当以何种方式进行,才能确保不同政治知识之间有效的交互、融合?政治知识传播应该采取何种模式,才能保证它在认知和实践层面上的最大效果?在本文中,笔者试图结合曼海姆知识社会学背景下的相关政治理论回答上述问题。
要深入探讨“政治知识”的特性和传播,我们必须首先对“知识”做出正确的定位。一般地讲,知识是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所获得的认识、判断或技能。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知识的客观标准(如数理知识)有自明性,所以往往被赋予“客观”、“普遍”与“真理”的美名。这种定位对自然科学知识固然有效,但用于衡量政治知识则差之千里。这是因为,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看法和判断一方面取决于地域、文化和习俗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与活动主体的意志、地位、利益、愿望、经验和习惯有关。在曼海姆看来,这些因素并非理性所能解释,因而相应的政治知识也就没有客观或不客观可言。对此曼海姆说道:“所有的政治观点都只能是局部的观点,因为为历史的总体是过于广泛,以致产生于它的任何个别的观点都不能把握它。”[1](p153)。此外,曼海姆认为一切政治知识都以实践为导向,是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寻求实践活动指导的产物。人们按照他们所的环境积极地参与、改变国家、社会环境或维持一定现状。正是这种参与活动的倾向为政治知识的形成提供了认识导线,也使政治知识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进程当中。
按照曼海姆的观点,我们认为政治知识具备历史性和发展性。明确这两点特征,有助于我们警惕个体层面政治知识传播的客观主义和反历史主义倾向。在信息传播发达的全球化政治背景下,我国很多学者注意到中西方政治在本质和现象上的差异,亦然将西方国家的政治知识当作普遍有效的真理。不仅缺乏对前者所形成的历史、社会背景和其直接具备的时代性意义的考察,而且直接排除了它从起源到发展中的非理性因素和变迁细节。这种客观主义认识倾向必然导致政治知识传播的不客观性,并把社会主体对西方和中国的政治认识引向歪路。此外,将西方国家的政治知识直接对比我国政治现实,而不是基于文化、政治、社会等多方面考察,所得出的结论必然是无根基、反历史的,必然不能成为国家发展中的建设性政治意见。
当政治知识满足了特定的实践需要,发挥出构建国家、政体、民族、社会的理念功能,它就上升为一种国家上层建筑。那么,成型上层建筑和不成熟的政治知识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对此曼海姆认为,“政治知识的本质在我们看来似乎就是:被增加了的知识并不消除决定,而只迫使决定一再后退。而我们通過这种决定后退所获得的便是视野的扩大和在知识上更多地把握我们的世界。”[1](p192)换句话说,政治知识的光辉不应被上层建筑所掩盖,而是应该与后者交互、碰撞、融合。我们前面说过,政治知识是社会个体、群体、阶层或集团政治愿望的反映,也是他们处境和利益诉求的表达。政治知识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完全国家发展的需要,但是一定符合表述它的主体。因此,国家必须重视社会中表达的政治诉并与社会进行有效沟通,使其与上层建筑通过良好互动创造新理念、新道路,避免以绝对主义或整体主义的逻辑缩小政治知识的意义。
最后是关于传播方式的问题。“政治知识”传播与一般的传播活动不同,它不是通过制造短暂同意来操控舆论、控制群众或避免国家、社会的潜在冲突,而是建构社会共识、达成社会整合的手段,这种手段试图使“政治知识”的内在认识结构被传播对象所接受并内化为他们从事政治实践活动的依据。在曼海姆看来,传播政治知识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以系统化、理论化为主要形态的“唯理智论”,另一种是个体化、艺术化的“浪漫主义”。很明显,前一种传播方式表现出同质化和理智化的倾向。对此曼海姆说道,“主观的、情感的冲动和个人的关系都被尽可能地置于脑后,只在与实施有关的基础上考虑彼此相对的各种抽象的可能性。”[1](p182)我们前面说过,政治知识的产生以实践为导向,其传播和普及也强调主体的投入性。而唯理智论的传播方式切断了与从事实践的、寻求具体行动方向的人的联系,其效果必然空洞、无味、缺乏感染力。相比之下,曼海姆更推崇“浪漫主义”传播方式,它广泛融入了感觉、意志、兴趣、偏好等认识因素,能在认知互动中引起传播双方情感共鸣,并以非理性的情感化方式完成政治知识的普及并确立实践目标。从今天来看,曼海姆提倡的“浪漫主义”传播方式恰恰能有效结合新媒体技术带给人的认知结构改变:传播对象所能接受的是“政治知识”不是文字,而是图像、声音组合起来的情境、叙事或是故事;他们通过“政治知识”获得感官愉悦,而不是知性满足;他们也不再关注“政治知识”的内容,而是知识的实用性;他们评价和服从“政治知识”原则不是逻辑、理性、运算或沉思,而是兴趣、情感、意志或直觉。所以,无论从国家还是个人层面讲,都应当避免以死板、教条和讲话的“唯理智论”方式传播政治知识,加强对人非理性认知特性的利用并实现政治知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生态政治学理论综述及现实意义 篇4
关键词:生态政治学,理论综述,政治建设,物质建设
生态政治理论又称生态马克思主义, 是当代西方社会发展和社会政治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兴思想流派, 是生态学、环境学同政治学相结合的产物 (1) 。作为一门研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基础间相适当关系的政治理论分支或学科,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生态政治理论也被西方学者理解为“代表了人类和全球的希望”, 这个理论“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价值, 以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为追求目标, 并通过环保运动和绿党付诸政行动”。 (2) 《环境政治学》杂志就将其办刊宗旨概括为:集中于探讨工业化国家中“环境运动和政党的演进”、“公共环境政策在不同政治层面上的制定与落实”、“来自环境运动组织或个人的生态政治观念”和“重大的国际环境议题” (3) 。由此可见, 西方学者对生态政治学研究是从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的, 认为生态政治理论具有普遍性、人文性和世界性, 对生态政治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寄托了很大的期望。
一、生态政治理论的起源:对人类工业文明的自然反思
上世纪70年代, 西方工业国家的环境问题层出不穷, 生态危机开始显现, 罗马俱乐部关于《增长的极限》的预言对传统的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其后西方国家的石油危机更加暴露了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弱点, 人们不得不对当时西方政治理论进行反思, 学术界需要在这种经济基础上寻找一种新的政治理论, 给当时社会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找到解决方式和指出人类未来发展的新道路。与此同时, 西方工业国家的中产阶级正在形成, 这一阶层的人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稳定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他们对自身生存环境和人类的未来发展表示强烈的关注, 积极地投身于风起云涌的社会政治运动, 支持、参加或组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的政党或社团, 生态政治学成为主要代表这一阶层切身利益和反映阶层政治理念的思想理论, 而中产阶级也成为生态政治学形成时期的重要的社会基础。在此背景下, 西方生态政治学随着“绿色”政党或社团的崛起应运而生。
(一) 生态政治理论产生的背景
首先, 生态政治理论认为社会环境运动是一种精神运动。因为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人们一味追求物质占有, 使社会显现出精神的贫困和衰退, 所以应该通过政治和教育的手段重建符合生态学要求的人类社会的精神世界, 从而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激发人们开始绿色简约生活的精神力量。德国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从精神研究中推论出来的政治学原则对生态政治学的形成及绿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弗洛姆在其著作《占有还是生存》中, 把人与外界的关系分为两种:“占有的方式”是要把外界的物质尽可能多地据为己有, “生存的方式”则是以博爱、奉献、创造的精神与外界和谐相处。弗洛姆指出, 只有当人的“生存的方式”居主导地位时, 人才能获得真实的存在, 其精神才是健全的。同时, 他还在书中为“新社会”的生活提出了一些基本的理念, 如“所有社会成员都必须全面地实现工业生产和政治上的参与民主”“把生产建立在健康消费的基础之上”“要求经济和政治权力最大限度地分散”“必须消除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以及“将妇女从夫权统治下解放出来”等, 这些基本理念后来都被纳入生态政治学的理论原则之中。
其次, 系统论的发展为生态政治学的完善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系统论研究与应用的深入发展, 系统论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转到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 从自然系统来强调地球上所有生命都属于一个互有联系的统一整体, 而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一观念被直接写入了绿党联盟纲领, 即“我们是按照这样一些标准规定生态政治学的:人以及环境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的生活也包含在生态系统的循环中” (1) 。因此, 我们决不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特别是生态政治学要彻底否定粗放式的经济增长, 否定对自然资源和原料的掠夺, 反对破坏性地干预自然界的循环。基于以上认识, 生态政治学对传统的政治学将人类置于自然界之上的观念进行了批判, 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从人与生物圈相互作用的原则, 任何忽视这一原则的政治理论或制度, 最终都会导致人类自身的毁灭。
(二) 生态政治理论的基本内容
生态政治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一些著名学者的专门著作的论述中和环保运动的基本主张、绿党的政治和经济纲领中。生态政治学理论体系建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将生态学与政治学结合起来;第二步是树立和平运动的思想, 第三步是推出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 (2) 。目前, 生态政治学的基本理论观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这是生态政治学理论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主义哲学观所得出的必然结论, 即人类一切经济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应服从于是否符合生态的要求。它主张按生态理性重新规划经济发展方案, 并要求人类控制人口总量, 改变过去单纯追求舒适的生活方式, 呼吁世界各国以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为重, 以生态可承受能力重新调整各自的发展目标 (3) 。
二是维护社会正义。这一原则是绿党的经济社会纲领和奋斗目标。德国绿党纲领上说:“着眼于未来的社会政策的目标, 一定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制度。‘社会’在这个意义上首先是意味着各种各样的经济因素。”绿党认为, 社会公正原则主要就是社会正义和某种保证, 即经济上平等和社会保障。在绿党的经济纲领中, 首先关心的是普遍就业问题, 它认为:“一种对社会负责的经济, 是一种充分就业的经济。 (4) ”
三是实行基层民主。所谓基层民主, 首先是“更多地实现分散化的直接民主”。绿党的社会、政治组织均实行基层民主原则。即最后决策权属于所有绿党党员, 即不是传统政党中的那些身居高位的党官僚;决定过程开放化、透明化, 加强基层组织的自主权和自决权, 提倡广大党员直接的民主参与;政治权力的分散化, 绿党从中央到地方均实行集体领导, 为防止任何权力垄断现象的出现, 绿党规定一人不得身兼数职, 实行领导职务轮换制, 对党内职务的确立和重新当选等均有严格的限制规定。
四是主张非暴力。绿党的非暴力原则包括终止单纯性暴力和结构性暴力。前者即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冲突, 而后者则是生态政治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政治原则。按照生态和谐原则, 绿党反对的就是充满了暴力行为和压迫剥削的现存社会。绿党认为结构性暴力, 是指由国家充当主体所施行的暴力, 即由国家政府强加于社会和个人的压迫、剥削制度。其中最典型、最集中的暴力行为是军事上的黩武主义, 对妇女的歧视和压迫以及对发展中国家和人民的剥削 (5) 。
五是主张放弃目前的“浪费性经济”, 选择“保护性经济”。建立一个既不因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而造成社会和生态危机, 也不因自然资源耗竭而无法维持下去的“自然环境及人类自身都可以承受的社会”;主张调整资本主义的产业结构, 调整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改革工业技术, 使用更符合人与自然协调的“软技术”, 即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资源。
六是提倡绿色工作道德。认为人们的工作应符合生态保护的道德规范, 反对发展那些旨在为私人资本家牟利而损害人类生存环境的科学技术, 要求在使用一项新技术之前和进行一项经济投资之前, 应优先考虑环境保护、节省能源和原材料。
总之, 生态政治学作为一门政治理论, 目前还不够成熟或者还不够完善。就理论自身考量方面, 经过半世纪的努力, 它仍未令人信服地阐明, 作为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之上层建筑对应物的现代民主制与人类生态环境危机之间, 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关系。一个核心性问题是, 当今民主政治体制究竟能否通过政治规则与制度构架的自我更新, 来吸纳甚至消解环境挑战而实现渐进式的政治变革或“传统政治的绿化”?就全球实践而言, 一种与生态主义价值理念或生态政治要求相吻合的制度创新尚未真正开始, 更谈不上成熟的摹本或典范。欧美国家的环境政治实践是一种特定类型的环境政治, 就像生态环境保护模式是一种特殊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模式一样。换言之, 欧美国家的环境政治实践, 既不是生态主义的或任何意义上的绿色的, 也不是一定有效的或最有效的。更为重要的是, 欧美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问题应对包括政治回应上的这些相对成功经验, 在推广应用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存在着诸多内在的局限性。全球性的环境政治依然不是全球性的, 而一种仅限于或只适用于少数发达国家的环境政治即使是真正有效的, 也不可能是真正绿色的。如果再考虑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扩展而来的首先是西方工业化生产生活方式的蔓延, 旨在超越现代主义政治意识形态与制度的环境政治, 显然还难以成为我们时代的政治主潮。因此, 环境政治的制度化体现及其未来———无论就民族国家政治层面还是超国家管治层面而言, 依然充满着不确定性 (6) 。
二、生态政治理论的启示:对我国政治和物质建设有借鉴意义
虽然生态政治理论尚未发展成熟, 其中包含一些过于激进或者脱离现实的观点, 但它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提出了一套新的政治观和政治思维, 以求纠正人类传统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弊端, 探索一种新的更加和谐, 更加适于人类长期生活发展的思想主张 (1) 。这些主张和要求向传统政治主题与意识形态提出了挑战, 开启了人类文明进步新的议程, 值得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和物质建设借鉴, 从而避免重复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的政治、社会、生态危机。
(一) 生态政治理论对我国政治建设的启示
首先, 冲淡阶级界线, 凝聚人心是党执政地位的保证。奉行生态政治理论的绿党把追求人民和自然界共存亡视为自己最高的目的, 并公开主张超越阶级界线, 超越左派和右派, 团结力量扩大其影响力。“1998年9月28日, 联盟绿党与社会民主党组成‘红绿联盟’, 在德国第十四届联邦议院选举中以47.5%的得票率赢得执政地位。” (2) 这一成功实践不再局限于传统政党所争论不休的阶级利益和阶级斗争, 而是强调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类社会内部的进一步和谐。它冲淡了阶级性而实现了利益代表的广泛性。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执政党, 同样地, 也只有少些“主义”之争, 多些“问题”解决,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才能得到更多选民的支持和认同, 为自己的长期执政获取更多的价值合理性, 更好地把其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并得到有效的实施。我们提倡社会的和谐, 就不应该惯于以阶级立场来作为衡量一切价值观、制度、人品和利益的标准, 把许多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类幸福的因素拒绝在外。党不仅依靠有形的物质工具, 更重要的是依靠无形的精神武器, 即扩大认同来凝聚人心, 归依人心, 壮大党的力量, 永葆执政地位。其次, 维护社会公正, 保护人权是党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生态政治理论提倡社会公正, 强调社会平等, 保护弱者的基本人权和生存权, 关心就业问题和保护妇女。这些务实性的口号和行动, 代表了广大下层人民群众的利益, 使绿党赢得了他们的支持。中共中央胡锦涛总书记对广大干部也提出“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的要求, 表达的正是党的一切行动必须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关心人民的利益, 尤其要注重对弱者利益的关注, 才能实现社会的平等和人权的保证。因此, 对于三农问题、农民工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就业问题这一系列关于国民生计和社会弱者生存的事情, 是否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关系到党的人心向背和生死存亡, 绝不可掉以轻心。同时, 保障弱者的利益、社会公平, 也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稳定。最后, 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的基石, 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党在民主问题上特别强调基层民主, 把基层民主原则贯彻在整个党组织活动中。正如前文所述, 虽然这种民主原则带有泛民主的痕迹, 但仍有利于增强党员的民主平等意识和扩大社会民主参与, 充分发挥社会成员的民主积极性。这一点对于我党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如果党内民主不充分, 机制不健全, 很容易引起整个国家民主政治的“瓶颈”现象;如果基层民主不发展, 下层群众和社会弱者的呼声党就不可能听到, 他们的利益就会被忽略, 从而诱发动乱。所以, 我党要以党内民主带动和示范人民民主, 逐步扩大基层民主, 增强党的代表性, 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我们要吸取前苏联和东欧共产党的教训, 防止党蜕变成为特殊利益集团, 最终导致党执政地位的丧失。目前, 我国基层民主虽然试点不断扩大, 但存在许多形式主义和假民主的情况, 民主制度在中国仍需长期的努力和完善 (3) 。
(二) 生态政治理论对我国物质建设的启示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觉悟 篇5
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迈上入党的征途。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我有许多的感想。大学真的是一个万花筒,有各种各样的人也有各种各样的事,那怎么样才能在大学中有自己清晰地定位而不至于迷失自己呢?我的想法是要做好自己。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就要时刻努力加强自身党性的修养。所谓党性修养是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而达到共产员党性的某种程度。或者可以理解为是用共产党员的党性改变自我的过程。党性修养过程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过程,这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能一蹴而就。面对当今理论大潮与经济大潮双重冲击,加强党性修炼是急流勇退的良方。也是解决当今中国社会日益突显的矛盾,以及解决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根治我国长久以来腐败问题的根本方法和基石。中国共产党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政党,我们党员在中国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可否认,我们党之中的确存在一部分党员不能以身作则,生活作风腐化,在糖衣炮弹面前倒下来。就辩证理论而言;我们不能因此而退缩,相反,这更加坚定了我们转正的决心,说明党需要我们这一代肩负起伟大的责任。
人,起到带头作用,但在有近两万人的校园里这么说显得不切实际,就算你有这个心思去让这么多人听你带动,别人也不见得会因为你有所触动。这样一来,非但达不到原来的效果,可能还会起到反作用,那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既然如此,何不做好自己,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别人呢?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别人影响了你,就是你影响了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动区域,也有自己的思想空间。你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无时不刻不被他人所影响,他人也同样如此。所以,不必刻意去宣传什么,也不必刻意去做什么,只要能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正常地生活下去,该说的时候说,该做的时候做,不必做作,不必虚设,那么一切将归于和谐。在你身边的人会因为你对他们潜移默化的感化也逐渐开始做自己,然后由他们再去影响他们活动范围的人,渐渐地就形成了一种关系网,说实话就是你的力量形成的一个网,形散而神聚,既具有思想的活跃性,又有实践的可行性,这正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
政治学理论 篇6
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是在近一二十年,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理论源于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皮亚杰通过观察和研究儿童的认知和发展后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形成与发展。这种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即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和“顺应”(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无限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1]这一理论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阐明了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所包含的主要因素等等。皮亚杰的理论在维果斯基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为其具体应用于教学创造了条件。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也就是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强调理想学习环境的设计,认为学习是与真实的情景相联系的,是对真实情境的体验。学生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下才能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强调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互动的过程。学习不是信息简单地从外到内的单向输入,而是通过新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2]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当前,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理论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从而使建构主义理论不断地被运用于教学实践,也逐步形成了与建构主义理论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模式。
二建构主义理论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丰富教学思想运用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将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沉静的课堂教学带来全新的改变。
1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转变师生角色的定位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是传递知识的权威,是知识的“漏斗”;学生被视作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任务就是对各种事实性信息进行记忆,按教师的讲解进行理解和简单应用。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过程的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应该从传统模式中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顾问或者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复杂的问题,并创设真实的情境,而且必须认识到复杂问题有多种答案,激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观点,这显然是与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宗旨紧密相吻合的。
学生应该扮演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建构主义理论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责任。学生面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为了能在真实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必须要用探索法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主动地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还要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尽可能地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知识结构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从而在与别的同学和老师的协商过程中完成最终的意义建构。
2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设计理想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最终完成意义的建构,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创设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通过试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如用小品塑造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录像创设情境,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学生时时感受到真实的学习情境,始终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学习情境。
(2)协作: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协作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种协商意识。既有来自自我的协商,自己和自己反复商量什么是比较合理的;也有来自与外界的协商,与老师,与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商榷和讨论。
(3)交流: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在协作之前就必须通过交流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怎样更多的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等。实际上,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交流的过程,通过交流使每个学习者的想法被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4)意义建构: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学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endprint
3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一直困扰教师的问题是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抵触情绪,这主要应该归因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主要以“讲授———理解———记忆”为过程,这里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模式的效果是很不理想的。高职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认知能力,完全有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对知识的建构。因此,在建构主义理论引入教学过程之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充分的时间去探究、发现知识,让他们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把互动原则引入教学过程中,实现以师生之间对话为背景的“师生互动”,以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协商为前提的“生生互动”,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促进合作学习,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从而建构一种新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3]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4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施有效的评价方法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一直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更多依靠的是考试,注重的是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分析理解能力、思想道德水平的考查与测量。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应该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和多元化的终结性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形成性评价就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进程中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过程中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通过形成性评价,可以知道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哪些教学目标尚未达到、哪些知识点还存在疑惑、哪些方面还存在难点等信息,从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甚至重新构建,使学生均达到教学目标要求达到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4]其特点就是强调学习过程的评价,尤其关注和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发现知识、认知策略、自我监控、反省与批判性思维、探究与创新能力的评价。同时提倡开放式的多元化评价,以充分反映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不同水平差异,反对“标准答案”式的惟一性评价。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一张试卷上,还应包括学生的日常表现、学习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在合作学习中对群体活动的个人贡献等。而且,在考试时也要设计一定比例的开放性试题,评分标准要灵活,试题要给学生留有充分思维的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不是一系列评价的消极应付者,而应该是主动参与者。只有学生参与其中,才能真正将形成性评价和多元化的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只有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作出正确的评价,才能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的提高,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真正发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2]李力洋.建构主义理论与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J].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1).
[3]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政治学理论 篇7
一、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九十年代已在西方政治学研究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在解释现实问题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运用基本假设, 通过融合逻辑规则及各类方法使政治分析更加严格和精密, 解释了政治生活中的大量实问题, 对当代政治现象的揭示程度更深刻。理性选择理论作为政治学分析范式, 在西方政治学界处于主导地位。而从国内研究情况来看, 依然比较滞后, 尚未突破基本阶段, 理论与技术上都存在着诸多不足。为了促进政治制度改革, 应加强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理性选择理论的研究。
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理性选择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当前新制度政治学与国内其他政治学派相比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 评价和实用性讨论较少。但理性选择理论在中国政治学中依然有一定适用空间[1]。理性选择理论强调制度与行为的互动, 反对过度政治现象的解释, 注重对人与制度、政治与人、政治活动与制度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运用理性方法理性解释政治现象。其显著特殊是: 以经济方法解释政治现象, 以个体作为政治分析的逻辑起点, 以制度与行为的互动诠释政治核心[2]。从方法论角度在中国政治学中具有一定适用空间。从理性选择理论的制度分析方法来看具有普遍性, 注重行为与制度互动的研究, 这符合我国政治学研究基本理念和政治发展, 与中国政治学一样注重分析政治现象后果和呈现形式, 通过对制度形式的比较预测行为与结果差异, 从而促进制度改革。这种分析方法能有效弥补传统分析论的缺陷, 不仅有助于实证验证, 更为制度方式比较, 为政治现象比较提供了依据, 非常有助于当前中国法制化的制度重建, 利于中国走向制度化、法制化, 能为中国政治带来有益启示。
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理性选择理论对中国政治学的启示
在前文分析中不难看出, 理性选择理论在中国政治学中有一定适用空间, 适用于中国民主政治环境, 我国应积极深入对理性选择理论进行研究。理性选择理论为我国宏观政治现象分析找到了“微观基础”, 促进了制度建设。从旧制度主义对政治现象的分析中可以知道, 旧分析方法属于静态分析, 忽视了人的能动性, 自然无法获得理想结论。而理性选择理论的分析方法属于系统分析, 基于行为与制度的互动, 以微观基础进行分析, 关注制度对人行为的影响关系, 引导制度设计, 实现预测宏观结果, 保障制度设计合理性, 约束了制度策略选择[3]。从中国政治学发展来看, 目前仍停留在美国行为主义革命之前的状态, 显然这已不能满足当前中国发展格局。中国正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化改革建设的关键时期, 为了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优化政治制度, 应在坚持走中国特色马克思理论主义基础上, 合理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发展中国政治, 合理建设现代化制度, 使中国逐步走向制度化、现代化、法制化。理性选择理论认为制度如能长期保持稳定状态, 将会产生一定的自我强化能力。因此, 我国在制度建立中, 应把握好“平衡规则”, 以实现政治制度的“自我强化”, 保障全国人民根本利益, 树立正确政治观念, 解决人民内部利益平衡问题。虽然我国与西方国家政治环境不同, 但政治发展中, 国家建设中把握利益平衡规则是相同的, 且这是保障政治制度生命力的前提基础。此外, 我国应积极运用理性选择理论, 建设无形制度, 通过无形制度来合理减低有效制度执行成本, 优化政治制度结构框架, 增强制度效用, 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建设, 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结语
理性选择理论对现代政治起着积极影响作用, 为复杂政治现象解释提供了依据和方法。虽然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起源于西方, 中国与西方国家政治背景有着较大差异, 但理性选择理论具有一定通用性与适用性, 在中国民主政治环境中也有着一定的适用空间, 且为中国制度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优化了制度结构。
摘要:政治学与法律制度及政治制度有着密切关系, 影响着政治价值取向。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作为西方政治学主流, 不仅弥补了以往政治学研究范式缺陷, 更诠释了制度概念、制度行为、制度起源等问题, 为复杂政治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我国正在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 不论政策安排, 还是国家宏观发展战略都表现出对新政治知识的迫切需求, 深入研究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将针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理想选择理论
参考文献
[1]高春芽.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方法创新与理论演进[J].理论与改革, 2014, 01:5-10.
[2]霍春龙.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视域下制度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 2014, 13 (11) :119-124.
如何上好政治理论课 篇8
1 主动“布惑”, 在释疑中掌握理论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妨故意设置学习障碍, 即“布惑”, 使学生处于真假难辨的情景之中, 从而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有了疑问, 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并去努力解决问题, 也就享有了解决问题后的快乐。例如:当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讲授“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这一内容时, 针对现实中存在的滥用职权压制民主的现象, 可以设置以下疑问: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中出现的这种状况同资本主义民主原则与民主实践的脱节是不是一回事?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这一疑问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 使他们积极思考, 从而搞清了由于资本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 它是资产阶级享用的民主, 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不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利, 因而其民主原则与民主实践的脱节是必然的。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只是充分与否的问题, 而不是权利有无的问题, 这样就使学生明确了我们绝不能因为社会主义民主还不够完善而否定它的优越性。
2 幽默教学, 在笑声中接受理论
法国著名的演讲教学家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了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易让人接受。”这真是一句闪烁着真理光辉的至理名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都具有严肃性、抽象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要完成这些内容的教学任务, 如果采用从观点到观点、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的呆板枯燥的方法作理论灌输, 决不可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幽默的教学艺术, 则可以化平淡为新奇, 变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 变深刻为浅显;化单调为丰富, 变沉闷为轻松;化呆板为活泼, 变陈旧为鲜活, 收到事半功倍、出奇制胜的功效。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 高职学生普遍讨厌填鸭式的机械灌输, 渴望欣赏和倾听生动活泼的具有幽默感的教学。再从教学内容与传授方式的相互关系看, 虽然, 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严肃、深刻、抽象, 但并不等于说不可以运用“生动活泼”的幽默教学艺术去完成;相反, 正因为教学内容具有严肃性、深刻性、抽象性, 才更需要幽默教学艺术的运用。只有运用幽默教学艺术, 才能使思想政治课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
3 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兴趣中吸收理论
“说教”, 是人们对政治课的一种带贬义的评价。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说教”这一名词从政治课中永远消失。可以说,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 可以使政治课更加形象化。比如, 在哲学课教学过程中, 为了生动地说明“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 才能引起质变, 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的道理, 我们制作了“宇宙速度示意图”课件。学生从屏幕上看到, 当人造卫星发射后, 运动速度逐步加大 (量的积累) , 一旦达到第一宇宙速度, 就会克服地球引力成为地球的卫星 (质变) ;接着继续加大运动速度 (新的量变) , 而当速度达到第二宇宙速度时, 卫星就会挣脱地球引力, 围绕太阳运行 (新的质变) 。如此教学, 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 而且选用的事例都是学生熟悉的知识, 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哲学道理。
4 构建教学活动课, 在切身体验中巩固理论
我们的学生大多是一些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小伙子, 他们有着旺盛的精力, 同时也难免有一些在课堂上坐不住等毛病, 这个时候, 若只从正面讲理论, 学生会很难接受, 甚至会对政治理论课产生逆反心理, 这样是不利于达到我们的教学效果的。构建活动课, 如采用辩论、演讲等形式, 让学生来当课堂上的主角, 会在很大程度上拉近学生和理论的距离。在辩论过程中, 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 在《概论课》中讲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知识点时, 给大家提出这样一个疑问, 那就是“解放思想会不会过时”?有的学生认为任何事态的发展都有过时的可能, 解放思想也不例外, 比如我们几十年前提出的“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而有的学生认为解放思想是正面语言, 不会有过时之说, 这样两个持截然相反观点的群体在课堂上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辩论, 最后教师再进行画龙点睛的引导, 指出解放思想是没有过时之说的, 我们当初提的“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它不是解放思想, 而是一个超越阶段的理论误区, 这样一场辩论课下来,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又完成了政治理论的传授。
5 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在爱的沟通中“渲染”理论
政治理论教师担负的是传播理论、以理服人的任务, 从某种角度讲, 似乎更加容易与学生沟通, 但同样也更容易遭受到学生心理上的排斥。这个时候教师的人格魅力就至关重要了, 确切地说, 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很多表现形式, 比如学识、言谈、举止, 等等, 但对学生来说, 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他 (她) 会不会“爱”, 会不会让学生感受“爱”, 爱是一把让学生敞开心扉的钥匙, 是师生之间最有力、最自然的连接点。应该说, 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教师, 如果充满了爱心, 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 如果充满了爱心, 即使冰冻的感情也能融化。将爱心延伸到课堂上,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被拉近的同时就自然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 这就是爱的“渲染”力。
总之, 政治理论课能否真正“活”起来, 政治理论能否真正被学生接受, 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从学生的实际需要着眼, 正确定位教学思路, 多方位探求讲课技巧, 全面改善教学手段。这是新世纪政治理论教育对我们每一个教师提出的高标准、高要求。
摘要:对思想政治课, 学生普遍感到枯燥无味, 缺乏兴趣, 作为政治理论课教师, 存在一个结合教材特点将政治理论课上得生动活泼的问题。应结合教材的特点, 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习兴趣,政治理论课
参考文献
[1]邱伟光, 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政治学理论 篇9
当前, 大学生普遍认为, 人的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极为重要, 尤其是从高中到大学生活过度的第一年, 学生们往往在奋斗目标上、信念方面容易出现“真空”状态, 迷茫困惑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相伴而生, 思想上的矛盾、冲突时常泛起, 他们迫切需要一种思想的引领, 一种价值的判断。然而, 对于政治理论课的学习, 他们又心存疑虑, 思想上认为重要, 与现实中的不重视的倾向并存。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喜爱的真心想学、用心来学的优秀课程, 是我们教师一直追寻的目标。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 我们以观念为先导, 做到“三个转变”;以教学体系构建为切入点, 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以“四备”为支撑点, 做到有的放矢。形成从学生实际出发,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向课外活动辐射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机制,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一、以观念为先导, 做到“三个转变”
教学改革, 观念先行。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 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实践。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特定教学任务, 社会对大学生“德与才”的要求既有特定性, 又有多方面性。所谓特定性, 是指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价值取向是特定的, 即成为社会主义可靠的接班人;所谓多方面性, 是指社会对大学生成才的具体方向需求是多方面的, 即成为社会主义各行各业合格的建设者。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以来, 我们教师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大学是“真正”素质教育的场所, 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 是知识得到增加、兴趣得到释放、能力得到提升的重要时期, 恰恰也是青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成熟的关键时期。基于这样的认识,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启发下, 我们试图通过教学改革, 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从这一任务出发, 重点实现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三个转变”, 即教学观念从单纯知识教育向培养学生知行统一方向转变;教学课堂从有形的固定教学时间向无形的开放式空间拓展转变;学生成绩评定从单纯知识考核向知识、能力与日常行为表现相结合方向转变。在教师“三个转变”思想的推动下, 实现学生的“三个转变”, 即从知、行分离向知行统一转变, 从“封闭”德育学习环境向“开放”德育学习环境转变, 从他律向自律转变。
1.教师的“教法”体现在教材的使用上。
依靠教材, 不拘于泥教材, 以教材知识点为依据, 以专题教学为表现形式;教授方法上, 区分不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来确定以教师活动为主, 还是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学手段上, 根据具体内容的需要确定是否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教学场所选择上, 依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确定是以课堂为主, 还是以课外活动为主等等。
2.为学生创设的“学法”体现在:
课前演讲, 主题演讲, 专题辩论, 自选喜欢章节讲课, 特设情景行为选择, 现实困惑与思索, 喜欢文章或书籍感受交流, 书面作业, 结合日常班、团、社团或社会调查等活动思想情感体验交流。
3.学科成绩评定的“方法”体现在:
平时成绩的评定几项指标完成方式有必选方式、自由选择方式, 要求每生在学期内必须进行一次课前演讲, 在其它为学生创设的“学法”中至少任选三项活动, 体现既有统一要求, 又有个人选择空间。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挖掘、培养, 以赏识教育为出发点, 确定多重学生评价体系。如学习态度认真、自选主题内容选材较好、发言表达较好、自我客观评价较好、参与学习主动性较高、同学合作较好等。通过这样的方式,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并从学习中感受成功、体味快乐, 为其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
二、以教学体系构建为切入点, 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本门课程主要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教育为基本内容, 为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奠定基础。
1.教学体系构建。
从不同专业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围绕各部分中心内容组织教学内容, 不同班级实际教学中, 教师心中既有明确目标要求, 组织教学活动中又有选择的灵活性体现, 做到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2.改革目标。
作到教学重点突出、内容精炼, 有较强的针对性;增强大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在参与中提高个体对相关问题及行为的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大学生行为的自主选择性。在参与教学的活动中, 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主体, 彼此的言行互相影响, 即有利于充分展现个性特点, 又有利于在交流中进一步明辨是非, 把教化和内化、外化有机的统一起来, 为培养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
3.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教学中, 根据内容多, 学时少的现实, 采取专题教学, 重点讲授, 使学生明确为什么;配之以演讲、讨论和自学等方式, 重在意识培养、能力锻炼上下功夫, 力争作到明确怎样做。具体做法是, 通过案例、理论讲解、分析对比等使之明确人为什么要实现社会化;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潜能, 使之明确怎样实现社会化。
4.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加强实践教学, 拓宽实践环节和渠道。开设课前学生演讲活动,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通过点评活动,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通过主题演讲、专题辩论, 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还通过故事表演、特设情景行为选择、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充实了书本和课堂教学内容,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增强了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
三、以“四备”为支撑点, 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 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个性的人。作为教师创造性的劳动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这一环节,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以达到教学目的, 体现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为指针, 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切入点。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紧密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 做到“备知识、备学生、备生活、备教法”。
“备知识”, 是在充分了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是搜集、补充新知识;“备学生”, 是了解、研究学生的现实思想状况及知识基础现状 (教师与所任班级学生“结对子”, 作为学生班导师, 深入学生当中, 了解学生, 为其解疑释惑, 交心交友, 亲其师、信其道) ;“备生活”, 是备课时应该把知识还原与生活中去, 让学生是在生活中求知识;“备教法”, 是从学生实际出发, 结合现实生活, 选取教学的切入点、研究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政治学理论 篇10
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思维具体,政治理论课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国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 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 若能有意识地把它作为“具体———抽象———具体”的发展过程来认识和对待, 将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性, 从而增强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
一、理论联系实际要追求达到“思维的具体”的认识
“具体———抽象———具体”是指在认识的过程中由对认识对象的感性具体认识开始, 进一步上升到对之理性抽象的认识, 再进而上升到对之理性具体的认识, 从而达到理性地再现认识对象的本来面貌。这个过程反映了认识的基本规律。而理论联系实际乃至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和关键在于, 使学习者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念,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就要求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不能简单地停留于“讲一个观点, 再举几个例子进行简单说明”的层面。这种惯常的方法满足于用实际例子的某些方面来证明观点, 搞简单的“对号入座”, 让受众听起来感觉是实用主义、拿来主义, 是为自己辩护, 无异于玩概念游戏, 是无用的空洞的说教, 效果往往比较差。如果把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也看做对特定具体事物的认识, 力求达到对它的“思维的具体”的认识, 最终达到在思维中把握实际事物的完整的、全面的、丰富的内容, 达到对特定具体事物正确的、深刻的、科学的认识, 那么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这时受众就会认识到理论的威力, 认识到理论是有用的、正确的、科学的, 就会相信理论。这时, 才能显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威力以及有用性、科学性、深刻性。从逻辑上来看, 惯常的那种“原理+例子”或“对号入座”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其逻辑基础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机械类比”, 或由特殊到一般的“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其结论是或然的。这种方法既无法使大家信服, 更不能使大家认识并掌握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在理论联系实际时, 我们应该努力使对实际事物的分析达到“思维的具体”的水平, 做到从“全部关系的总和”上去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
二、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思维的具体”的过程分析
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一个认识过程, 要达到对联系的实际对象“思维的具体”的认识, 就必须尊重一般的认识规律, 使对实际对象的认识由“感性的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规定”, 再由“抽象的规定”上升到“思维的具体”。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要做到对实际对象的分析和认识实现由“感性的具体”到“抽象的规定”再到“思维的具体”的转变, 需要注意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两个相互联系而又不同的层面和环节。
一是教学中运用具体的理论观点对实际事物的某些环节、方面、属性等进行分析和认识, 进而说明和论证理论观点。这个阶段属于理论联系实际中对实际对象的认识由“感性的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规定”, 它具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运用实际说明理论和观点, 这是本阶段主要的教学目的。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各种概念、观点和理论, 我们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事例加以分析, 使要说明的理论观点形象化、感性化, 是非常必要的。另一个特点是, 这个阶段也是认识、把握所列举实际事物的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 或它的某些侧面、属性, 是对于实际事物的认识达到“抽象的规定”的阶段。以上两个特点是融合在一起的。比如,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体系中, 各章节所涉及的概念、观点、具体原理等, 本身就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或提升, 理论联系实际过程中作为实例引用的事物自然也包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观点、具体原理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大范围中, 所以引用实例说明具体理论观点, 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认识作为实例的事物本身的某些方面的本质和规律。反过来, 认识了所引用的实例这些实际事物的特定侧面、属性等共性的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揭示和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观点。具体实例是个别、具体, 它反映和体现一般、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观点就是一般、抽象,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讲, 认识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观点就是认识所举实例的本质。
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 人们对实际事物的认识达到了“抽象的规定”阶段, 这时的认识还是片面的、孤立的, 还没有达到对客观事物完整、正确的认识, 认识还必须进一步发展。教学过程中, 理论联系实际的第二个环节或层面应是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认识实际事物的整体, 达到对其“思维的具体”的认识, 即对实际事物的认识由“抽象的规定”上升到“思维的具体”达到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事物, 而不是只认识事物的某些方面和层面。这个阶段, 理论联系实际的任务表现为运用在各章节中分门别类学到的理论观点, 对实际事物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 并按照事物自身的规律, 把它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现象与本质等各个方面重新联结起来, 恢复实际事物作为整体存在和发展变化的本来面目, 全面地、完整地、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而不是片面地、歪曲地理解事物, 从而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目的———理论的有用性得到了真正的证明, 人们相信理论、相信马克思主义。到了这一阶段才能真正地达到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认识实际事物的目的, 从而使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有用性和深刻性, 并使其真正受到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锻炼。这一步可以通过最后开设专题讲座等方式来实现。
三、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由“感性的具体”到“抽象的规定”再到“思维的具体”应把握三个转变
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感性的具体———抽象的规定———思维的具体”的发展过程来对待, 应该努力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目标上实现从“理解”到“运用”的转变。由上面的分析可知, 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两个阶段所达到的目标是不相同的。为了理解概念和理论观点, 简单的举例说明是必要的。从广义上看, 虽然它也属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范畴, 但它的主要目标在于理解理论本身, 还不是专门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因此, 就教学过程来说, 停留在这个阶段是不完全的。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之后, 要适时地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目标的转移, 即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 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同时, 还要通过一定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以达到提高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
二是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形式上实现从分析到综合认识的转变。前面已经论及, 由于各章节是分门别类地阐述完整理论体系中的某些观点、原理或某一侧面的, 在章节教学中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自然也就只能偏重于以客观事物、现象的某些方面的本质和属性去说明特定的理论观点, 或用某个观点、原理去分析说明实际事物的某个环节、侧面。这时侧重的是分析的形式, 还无法做到“从全部关系的总和”上去把握事物, 也无法完整地把握理论, 难免出现简单化和片面化。走完这一步以后, 理论联系实际总体形式上要实现从分析到综合的转变。在完成有关章节和单元的教学后, 应该增设专题分析环节,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教学中分门别类学到的理论观点, 对某实际事物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的、历史的综合性分析。就像列宁曾经要求的那样, 哪怕对一个例子, 也要从一切可能的观点上, 从它一切已知的方面, 在它所有的环节上加以分析。而且运用的不是一个范畴、规律, 而是一切同这个“实例”有关、有联系的规律, 以达到“思维的具体”认识。这可以说是科学地理论联系实际的本质环节。因为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都是多方面、多因素、多矛盾的统一体, 事物整体性的本质和规律存在于方方面面的统一中;而正确反映实际事物客观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多概念、多观点、多层次的统一, 其威力也存在于其整体的世界观、方法论之中。这一切决定了综合运用理论对实际事物进行综合性分析的必要性。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地“从全部关系总和”上去正确地认识实际事物, 才能真正使学生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性和科学性, 真正锻炼学生应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在理论联系实际的主体上要实现学生由客体到主体的转变。总的来讲,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 学生是客体。然而, 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最终要落实到提高学生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能力上来, 因此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将学生当做教学客体, 教师讲、学生听。在教学后期, 要创造条件 (如通过写专题分析论文的形式) 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独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认识实际问题, 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由“客体”到“主体”、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经受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认识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
要实现以上三个方面的转变, 就必须注意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理论联系实际要围绕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学生对目前的政治理论课总体上兴趣不高, 但这并不表明他们不关心社会政治问题。事实上, 学生对很多社会政治问题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 有的学生自己主动找书看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我们进行理论联系实际要围绕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支持和帮助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思考和分析自己所关心的各种现实问题, 调动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勇于各抒己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要培养学生独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认识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在理论联系实际时就不能满足于使学生重复已有的结论和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鼓励他们大胆地探索新问题、提出新见解。这也是当前创新思维教育所必需的。在这个过程中, 要注意不要简单地把观点的奇特和离经叛道、众说纷纭看成思想混乱。其实, 各抒己见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也有利于教师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做好转变学生思想观念的工作。
党校政治理论教学创新策略初探 篇11
[关键词]党校;政治理论教学;创新策略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的任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培养,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现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没有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已经成为一种必然。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创新,可以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
一、党校政治理论教学现状分析
现阶段,党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还需要采取措施解决。只有对教学现状认真分析,才能根据教学现状,采取有效的创新教学策略。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现状分析。近些年,高校加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如果学历层次高,职教结构就科学、合理。但是也有新的问题,有些教师教马列课,但是却不相信马列,在信仰方面不坚定。有的教师对科研重视,并对教学不重视,在理论科研成果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教学上只是应付,不研究,也不关心。这和教师的评价机制密切相关,同时和教师的教学态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2.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持被动学习的态度。现阶段党校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态度是被动接受知识,并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他们并没有认识到政治理论课学习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通过政治理论课能保证自身思想素质的提高,政治素养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他们对社会的了解比较欠缺。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种负担。
3.不断完善政治教学评价体系。创新型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本,建立课堂评价体系,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使学生全面发展。现在的评价体系仍然是重视知识记忆,轻视能力训练,学生对这一缺陷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克服。
二、党校政治理论教学创新策略探究
在创新理论和构建主义理论下,能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根据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需要不断创新政治理论教学策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通过网络思路法开展教学。通过网络思路教学法可以运用问题思路,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保证学生形成正确思路,对分析,比较、归类和演绎等多种思维方法进行掌握,从而使学生思维的抽象程度得到提升,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进行培养,可以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概念进行把握,推演基本原理,对结构层次和内在联系进行论证,保证科学知识网络体系的形成,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从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来看,通过网络思路教学法,教师给学生教的是思路,学生学的是教师的正确思路,在形成思路的网络化过程中,掌握知识。
2.通过自学研讨引导法开展教学。自学研讨引导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是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经典进行阅读,从而获取教材知识,形成独特的思维。通过自学研讨引导法能够保证学生责任感的增强,并能够和实际相联系。对理论问题进行钻研,调动和运用学过的知识,对问题进行研讨,形成独特的问题解决思路,保证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学研讨,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保证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通过互动讨论法开展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对话,辩论会、专题论坛和演讲,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从而更好的达到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毛主席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倡通过讨论法对干部进行理论教育。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要互动讨论社会热点问题和重要理论观点,使学生思维得到激发,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得到锻炼,对学生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交流,从而使学生对实质和内涵进行准确的把握。
三、党校政治理论教学创新教学发展趋势
党校政治理论教学创新教学要学习历史上的优秀成果,对其他学科的教育知识和经验教训有所借鉴,对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整合,保证教学效果的提高。根据对创新教学模式的评估,未来教学呈现全球化,综合化和特色化趋势。
1.具有特色化趋势。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我国将其整合成明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较强的社会主义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思维教学模式具有内容,思想和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同时对我国教育发展国情和思想政治工作和比较符合。
2.具有综合化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整合性,系统性和综合性方面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体例对教育的完整性和学科内容的整合更加重视。综合化趋势还表现在理论创新对相关领域的影响,对相关学科的渗透,对相关学科新内容不断汲取,对思想政治理论体系不断创新和完善,取得更好的实践效果。
3.具有全球化趋势。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党校政治理论教学产生了影响。我国的政治理论教学要适应全球化趋势,从全球化视角出发,构建政治理论创新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对学生视野要不断开拓,将新内容加入其中,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党校政治理论教学策略的创新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党校政治理论教学现状,提出了党校政治理论教学创新策略,最后展望了党校政治理论教学创新教学发展趋势。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党校政治理论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启华.浅析党校政治理论专题教学方式的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6:232+234.
[2]吴碧英.简论党校政治理论专题教学方式的创新[J].福州党校学报,2009,03:61-64.
[3]刘天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思维教学的策略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1:88-89.
[4]韩秀文.试论党校政治理论专题教学方式的创新[J].神州,2014,02:82.
政治学理论 篇12
一、“政治自觉”内涵解析
何谓“政治自觉”?需要先从“自觉”说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自觉”作过深刻而独到的分析, 从他们的阐述中, 我们可以获得关于“自觉”的重要观点。第一, “自觉”是人高明于动物的重要特征。马克思在评述人与动物的区别时曾以蜜蜂建筑蜂房举例, 说明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更高明, 因为蜜蜂筑巢的活动是无意识的、本能的活动, 而人们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第二, 自发与自觉是相对的, 由于觉悟程度的不同, 人们的实践活动有自发与自觉之分。列宁认为:“‘自发因素’实质上无非是自觉性的萌芽状态。”[2]317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尚处于感觉、知觉和表象的阶段, 属于自发意识, 受这种意识支配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盲动性。而深入事物的本质, 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并主动按照客观规律去行动, 人们的实践活动则达到了自觉阶段。第三, 实现自发向自觉的升华是可能的, 这需要用科学理论对其进行灌输。列宁对工人运动如何从自发转向自觉有过专门论述:“我们社会民主党的任务就是要反对自发性, 就是要使工人运动脱离这种投到资产阶级羽翼下去的工联主义的自发趋向。”[2]327这是因为, “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2]325可见, 在人们的自发意识转向自觉意识、进而转化为自觉行动的过程中, 科学理论的灌输是非常必要的。
“政治自觉”内涵的界定, 也可以从费孝通对“文化自觉”界定中获得启示。费孝通认为,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 形成过程, 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 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 不是要‘复旧’, 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3]这一界定强调了四个内容, 一是强调了文化自觉的主体, 这些人就在现场之中, 是亲历者而不是旁观者或听闻者;二是强调了把握文化特色的敏锐性, 要了解本文化的特色, 领悟本文化的独特性以及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三是强调了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性, 不仅要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 还要了解这一文化源远流长的历程, 理解今天的文化存在的必然性;四是强调了进行文化创造的主动性, 文化要在新的时代和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需要不断自主创新, 取得自主地位[4]。
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自觉”的理解和费孝通对“文化自觉”的理解, 笔者以为, 政治自觉是人们在政治上具有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 这种意识和行动不是与生俱来自发形成的, 而是需要通过一定的外在灌输等才能实现。正如“把握文化特色的敏锐性”“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进行文化创造的主动性”, 是要经历一定的学习实践才能获得。由此, 所谓政治自觉, 即生活在一定政治环境中的人, 通过一定科学理论的学习和实践,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理解政治选择的历史背景, 理解现行政治理论、政治道路和政治制度, 从而自觉树立政治信仰、自觉遵守政治纪律、自觉锤炼政治品格、自觉抵制错误思潮, 自觉参与政治活动。从当前的中国实际来看, 人们要具备一定的“政治自觉”, 需要他们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 大体上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了解我国政治选择的历史背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他们能够自觉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 在大是大非面前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自觉锤炼政治品格, 同时还具有政治敏锐感, 对各种错误思潮保持警觉并自觉加以抵制;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梦想和实现中国梦结合起来,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自觉培养的重要性
由上述对“政治自觉”内涵的析解可知, 人们的政治自觉需要培养, 且具有重大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青年学生政治自觉的主渠道, 而作为该课程的主讲教师, 更应该培养高度的政治自觉。
第一, 这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需要。《计划》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 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1]。守牢高校这个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 需要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高度的政治自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要将自己定位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排头兵, 要勇立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潮头, 敢于担当、勇挑重担。既要思想过硬, 又要能力过硬, 需要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入课程中, 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准确、讲透彻, 自觉地将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联系起来, 做一名学生喜爱的思政课教师, 把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自己自觉的追求。
第二, 这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计划》把政治立场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聘用的首要标准, 对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 不得继续任教思想政治理论课。习近平总书记阐释的“四有”好老师, 第一条就是“要有理想信念”。他告诫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 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为人师表, 首先就要在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严格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抵制错误思潮等方面为人师表, 否则, 所谓的言传身教、引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成为空谈, 甚至给学生带来负能量, 引导学生走向邪路, 贻害无穷。具备高度的政治自觉, 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要求, 政治自觉成为他们的基本素养。
第三, 这是回应多元社会思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自觉挑战的需要。《计划》强调: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多样多变[1]。网络时代下, 活跃的高校校园成为各种社会思潮的集中展示地, 是多元价值思想的交流交锋之地。一些别有用心的“公知”, 他们的思想观点在高校还有一定的市场。尤其是青年教师群体, 他们与其他学科背景的教师不同, 与老一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成长背景也不同, 他们基本上是1978年以后出生的青年, 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 由于学科特征, 他们对国内外的文化思想有较多的了解, 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批判心理较强。稍有不慎, 容易被一些所谓的“公知”所蛊惑, 还自以为找到了思想共鸣, 甚至加以接受和吹捧, 或以此哗众取宠。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政治立场、政治方向, 马克思主义信仰模糊, 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责任意识淡化, 政治品格长期得不到修养, 政治自觉受到了严重影响。为此, 要更加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政治自觉的培养, 回应多元社会思潮的挑战。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自觉培养的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自觉的培养, 需要从政治自觉内涵出发, 促使他们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明确“课堂讲授有纪律”;自觉锤炼敢于担当、求真务实等政治品格, 增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意识;自觉抵制和批判国内外错误思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此基础上, 自觉认同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积极投身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达到上述目标, 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一) 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力度, 培养树立政治信仰的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理想信念坚定, 骨头就硬, 没有理想信念, 或理想信念不坚定, 精神上就会‘缺钙’, 就会得‘软骨病’”。[5]这是对广大党员的要求, 更是对作为党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要求。教师理想信念不牢, 言传身教就无从谈起。而理想信念的树立, 需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国家、各部门、各高校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 在“国家示范培训、省级分批轮训、学校全员培训”中, 把培养和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作为培训的宗旨, 在培训目标的设定、培训内容的安排、培训形式的设计、培训成效的考核等方面, 全程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信仰精神, 目的在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共产主义信仰的自觉性, 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二) 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管理力度, 培养遵守政治纪律的自觉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聘用, 首先要过政治关, 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任职的底线要求。同时, 要加强管理, 目前广大思政课教师基本上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为此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党员和教师双重身份的严格管理。除了教师师德师风的要求, 更要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员, 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必须明确“学术研究无禁区, 课堂讲授有纪律, 个人言论要负责”。课堂上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该怎么讲, 这是在输出教师的价值观, 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对于“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 应严肃处理, “不得继续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三) 加强对优秀典型的示范力度, 培养锤炼政治品格的自觉
党员教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还需要不断锤炼自身的政治品格, 包括对党忠诚、担当精神、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求真务实、自觉走群众路线等内容。良好政治品格的修养和锤炼, 需要发挥典型示范和引领作用。要把那些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敢于担当、有大局意识和高度责任感的教师先进事迹挖掘出来, 把优秀教师的政治素养作为宣传中的突出内容, 为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树立榜样。例如, 继续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评选活动, 不断拓宽先进事迹的传播渠道、平台和方式, 尤其发挥新媒体的力量, 增强评选活动的影响力。通过典型示范, 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 让广大教师对照政治品格修养的标杆, 自觉锤炼政治品格。
(四) 增强思政课教师的鉴别力, 培养抵制和批判错误思潮的自觉
社会思潮作为盛行在某一阶段某些群体中的思想潮流, 它与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在性质、地位和作用上有严格的区分, 不可同日而语。而且, 多元化的社会思潮良莠不齐, 积极与消极并存, 要加以鉴别和区分, 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传播者, 应增强对社会思潮的研判意识, 尤其要有跟错误思潮做斗争的觉悟和勇气, 要敢于和善于揭开错误思潮冠冕堂皇的面纱, 充分把握它的实质和危害, 进而找准症结、抓住要害进行驳斥, 形成抵制和批判错误思潮的自觉。
总之, 作为战斗在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其自身的政治素养非常重要, 尤其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 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 用实际行动在教育教学战线上体现高度的政治自觉, 完成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的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 (EB/OL) . (2015-08-11) [2016-03-25].http://www.moe.edu.cn/sr csite/A13/moe_772/201508/t20150811_199379.html.
[2]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费孝通.跨文化的“席明纳”:人文价值再思考之二[J].读书, 1997 (10) :3-9.
[4]周春兰.论政治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J].甘肃理论学刊, 2015 (4) :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