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内容

2024-10-07

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内容(共8篇)

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内容 篇1

当教师要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是传授知识。以传道、授业为己任。一切遵循着“书上这样说的”,每天兢兢业业,把前人总结好的东西传给学生。在他眼里,讲得清楚的就是好教师,听得明白的就是好学生。

第二种是启迪智慧。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想方设法让学生学得更聪明、方法更好、策略更多。他不断追求的是教学的技巧和熟练度。在他眼里,教师的教学要“有招”,学生的学习要“得法”。

第三种是点化生命。这样的教师在不断地实践着再熟悉不过而又时时被遗忘的一个普通的话语——教书育人。在他的眼里,知识、能力、方法等都成为学生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他能够不断地让学生保持对知识的浓厚兴趣;他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对事物的探索欲望;他能够温柔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孩子的成长,他知道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在这种积极的期盼下,孩子的自我发展、自我调整的愿望得以激发;他能够在学生遇到成长障碍或失去动力时,用爱心和智慧唤起学生对希望的追求!他也许做不到爱每一个学生,但他懂得并尊重每一个学生;他珍惜和孩子的每一次和每一刻;他会精心营造快乐的校园生活,使孩子们生活得更快乐、率真。

可见,平庸的教师在说教,好的教师在解惑,更好的教师在示范,卓越的教师在启迪。做一个卓越的教师,就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会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幸福。

如果教师看不见教育工作的蓬勃生命力,感觉不到自己是教育的创造者,那么,怠惰、消极、漠不关心的现象就会蔓延开来,教师就会在教学工作中缺乏热情,因循守旧,消极应付,就会仅凭良心满足于做一个传经布道的“经师”,那么,教师这个职业所带来的欣喜、满足、幸福之感也会随着教学技巧的熟练而逐渐淡化。

说到这儿,自然又想起了那些著名的词句。凡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成长的第一境界,即教师要有自己的发展目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成长的第二境界,即为了目标的实现,要执著、要坚定、要能抗拒许多诱惑、要耐得住寂寞;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成长的第三境界,就是成功后的超脱与自如。

一位教师只有经常地学习、积极地实践、自觉地反思与调整,用研究的眼光看待日常工作,才能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才能在平凡的教学实践中寻找不平凡的感受,寻找教育的真谛。这不仅是教师工作兴趣和灵感的源泉,也是我们尽享教育创造之美的源泉所在,更是走向第三境界的必由之路。

教师课堂教学的二十六字诀

教学拾贝 2010-12-21 22:39:28 阅读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灵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联系:研究学科知识内在联系;研究跨学科知识的联系。

三 点:重点;难点;忽略点。

三 清:节节清;天天清;周周清。

三基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三 化:教学内容目标化;教学过程高效化;教学结果最优化。

四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法目标。

四符合: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科发展的需要;

符合课程改革的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四关系:教师与学生双主体之间关系;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关系;

四方面教学目标之间有机统一关系;

创新与继承之间关系。

五 忌:忌不平等、不民主对待学生;

忌课堂中死气沉沉、放任自流;

忌漠视、放弃个别学生的学习;

忌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忌课堂教学行为上的随意性。

六 艺:较高的板书艺术;教学语言艺术;驾驭课堂艺术;

处理教材艺术;组织学生学习艺术;媒体使用艺术。

如何控制学生上课讲话!

为了管理学生乱讲话,教育处理方法不恰当,可能发展为师生冲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维护其他学生的权益,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寻找方法,努力做到教师心中有预案,临时处理起来就会适当,而不至于自乱阵脚。在此谈谈如何控制上课乱讲话的原因和相应的对策。

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学生上课乱讲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听不懂,学不会;

第二类是:完成教师布置任务,无事可做了;

第三类是:表现欲强,总喜欢抢答;

第四类是:“多动症”;

第五类是:少部分学生,课前准备,等上课时候表现。

教学过程主要采用的对策:

第一类:听不懂,学不会

一些学生由于初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态度,升入职高后许多科目听不懂,又不采取积极的应以措施,而采取消极逃避,暂时麻痹自己,寻找说

话的对象,以舒解自己内心的不安。针对这类学生我在教育教学中曾采取这样的对策: 方法一:个个击破,瓦解联盟。不学习的同学很容易形成联盟。所以我们必须先找到这个联盟的首领,对其进行个别谈话,了解其此时心态,然后根据他的心态,对其进行放大自我价值的鼓励。如可以告诉他你对他的希望,然后告诉他,你要对他实施的教育教学措施,并且告诉他不管有怎样的困难你都会支持他的,但不要和其它同学说,自己心里明白就行,做一个君子协定,告诉他如果做不到你会严厉的惩罚他的。每个人潜意识当中都是上进的,这时他会很乐意的接受你的教育措施。由于你事先已和他作好了君子协定,当他没有遵守诺言时,你处罚他的时候,他绝对不会反悔。你对他的严厉处罚会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其它经常说话的那些胆小的同学就会因而收敛。

方法二:利用班级舆论,形成心理约束。利用上课时间,进行“关于影响课堂秩序的民主治理大讨论”,采取指定发言和自主发言的方式,提出上课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指定发言既要找自控能力好的学生又要找自控能力差的学生,目的是让自控能力强的同学的观点对自控能力差的同学心理产生触动,让他们自省。然后采取无记名票的方式,选出班内自控能力最差的学生名单,一般不多于三个,但这个名单不能当场公布,教师将名单审读完之后,可以完全按照选举的结果确定名单;也可以根据教师平时的了解,确定名单。但不管采取那种方法都不能公开这些人的人名,而要暗地里进行个别谈话,告诉他们选举的结果,然后再告诉他们只要自己知道就行,老师也不会在班级公布,人都是要犯错误的,但重要的是知错能改,并且相信他们会改好的。

第二类 完成教师布置任务,无事可做了

有一部分学生做事,没有计划性,老师推一步走一步,每天只要完成教师的布置的任务就认为是万事大吉,其余时间就用于说话、玩乐。而这类学生一般智力水平都比较高,是一个班级浓郁整体学风必须争取的一部分。对于这类学生我在教育教学中经常是采取这样几种方法:

方法一:让他们参加学习经验交流会,让他们体会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告诉他们“预则立,不预则废”道理。

方法二:实施分层作业制,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分别留以不同的作业。可以根据他们在班级的学习情况,多留一些作业。

方法三:目标激励,根据他们不同的情况,分别给他们制定不同的奋斗目标,既要有近期目标,又要有长期目标。

第三类:表现欲强,总喜欢抢答

这类学生由于反应较快,思维敏捷性强,但往往不够严密,回答问题经常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如下方法:

方法一:暗示法,当这类学生说出来后,你先别理会,然后找一个向来回答问题比较全面,而且正确率高的学生回作答问题,回答完后你要对该同学大加表扬,并且简述回答问题要“三思而后行”及“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方法二:特定要求法,对于这类学生你还可以采用课后单独谈话法,告诉他,你对他敏捷的思维十分佩服,但老师不希望你一开头就发言,因为只有最后发言者,才是班内思维最深刻、最全面的。这样他肯定会等到最后发言。既可以防止他课上说话,又可以使他的思维严密起来。

第四类:多动症

多动症的学生的表现主要在:课堂上讲话捣乱,就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引起所有同学的注意,让自己成为中心,成为焦点,满足心理的某种需要。而老师越是停下来批评他,他越是高兴,以后越是会做同样的行为。这不能简单归结于意志不坚强,而是一种生理原因,就是坐不住,就是注意力无法集中。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观察这类学生,快坐不住的时候,采取对策:

方法一:可以走到学生的旁边,用手放在他的头上,或轻拍桌子等等各种提示方法; 方法二:让他站起来回答简单的问题,让他缓解一下情绪;

方法三:可以让他来收发作业、或检查一下其他同学的表现„„满足他要动的生理需要; 方法四: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他站起来说,把想讲的话,讲给周围的人听,满足心中的虚荣„„

第五类 课前准备,等上课时候表现

有少部分学生,虚荣心理较强,为了证明自己的聪明,上课时间不学习,课外学习,好在上课能自我表现。针对这样的学生一般采取如下措施:

方法:将计就计,逼其前进。教师可以利用他的这种心理,进行达标学习。教师在班级公开表扬他聪明,学生一定很受用。这时教师趁机提出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但要求不要太高,太高了不容易达到,效果不好。然后让学生自己向班级全体同学表态,能否达到这一目标,由于他的心理原因,他一定会答应的。其实他此时心理也没底,事后教师悄悄找他,告诉他,只要在班级再认真一点,不要只顾说话,你就会达到目标的,凭你的聪明劲,你一定会做到的。

除以上对策,通常在教学过程中,还采用以下几个方法:

笔记止话法,学生上课讲话是因为他们无事可做,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必须记笔记,下课时教师将收部分学生的日记(多指上课爱说话的同学)进行检查。对没有笔记者进行教育。

小组管理法,即将全班学生按行或者排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派一个小组长,一个小

组长管理不超过十个同学。每星期进行总结评比,对表现好的进行奖励,对表现差的小组进行评批,重点批评小组长。

座位分配法,将班级最能说话的同学分隔开来,或让他们单桌,或让他们与班级性格内向不愿说话的同学安排在一起。

说话实录法:如果发现某个同学说话,就让他把所说的内容用不同的体裁写下来,这样既可以锻炼他的写作能力,也可以制止他说话的次数与时间。

及时表扬法:对于那些平时经常出纪律问题的学生,要特别留意他们表现好的时候,并及时给予表扬。表扬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仅仅是点头、微笑或竖大拇指。

语言提醒法:

教师如果在课堂上需要用语言对问题行为学生进行提醒,可以考虑跟学生讲三方面的意思:

首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描述,比如,“我在讲课的时候你在讲话„„.“

第二,这样的行为对教师的影响是什么,“我不得不停止讲课„„”

第三,让学生知道他的行为给教师带来的感受,“这让我感到很失望”;

比如,教师在受学生讲话干扰后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不知道我对你做了什么,以致我得不到你的尊重,而班里的其他同学都是尊重我的。如果我曾粗鲁地对待你,或对你不体谅,请告诉我。我感觉似乎我冒犯了你,使你现在不愿尊重我。”

上面阐述的内容主要是从学生角度来分析,但上课学生乱讲话的原因很多,上课时发生类似的现象,应先做一个自我检讨,找一找原因。其实很多时候,还是因为自身存在问题。比如说,教学设计不严密、学生对你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因此只有师生共同努力配合,才会有一个高质量的课效率。

优秀教师调控课堂气氛的九种方法

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课讲得好,而且还要善于调控课堂气氛。授课的过程中,当学生错错欲睡时,当学生思想开小差时,自然而巧妙地“加塞”上一段幽默语言,能解除学生的疲劳,并能在欢快的气氛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也利于学生接受和消化讲课的内容。下面我们就介绍九种活跃课堂气氛的幽默方法。

1、修饰姓名。学生的姓氏和名字,本来都是很平常的。但是,如果老师细心的话,在需要点到学生的姓名时,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来修饰、点缀,往往就能引出一种幽默的效果。红学家、教育家吴宓教授,有一年他上课的班级上有一个女生名叫金丽珠,吴教授上课点名点到她的名字时,故意拖长声音说:“金——丽——珠!”接着他又用英语说:“Very beautiful,very romantic,isn`t it?”(多么美丽、多么浪漫的名字!)他笑了,同学们也笑了。

2、故设悬念。学生有很强的探求欲,老师先设置一个悬念,引导学生思考,然后不失时机地点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果,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就会获得松驰后的愉悦。有一位新调来的年轻老师面对陌生的学生说道:“同学们,我们班新来了一位成员,他姓李,男性公民,希望大家以后多多关照他。”学生们一下子懵了,相互张望。老师接着说:“告诉大家,他就是我。”

3、转欲为雅。上课时,老师针对学生的一些世欲偏见、陋见,利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审美观念等巧妙地和学生交流,转欲为雅,也能达到幽默的效果。有一位身材矮小的老师,第一次给学生上课时遭到嘲笑,这位老师微笑着说:“同学们,今天我能博得大家开心一笑,证明我们之间的感情交流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取你们之长来弥补我之短,提高提高自己!”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在这位老师的轻松点拨之下,巧妙地应付过去了。

4、意大言外。这种方法就是批教师不言明说话的真正意思,而是以一种曲径通幽的方式表达出来。如,从似乎与表达意图毫不相干的角度发问,让学生在不明其宗旨的情况下顺着老师设计的思路走,直至到达割然开朗的境地。这能让学生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批评或受到教益。有一位老师走进教室上课,但学生们喧哗不止,便问:“请问大家一个问题,辛弃疾的词‘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下句是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听取蛙声一片。”随即明白了老师的意图,便在开心地笑后,马上安静下来。

5、创设联系。老师在上课时,结合有关知识,通过联系设置一个悬念,然后再“顺理成章”地说出理由,就能造成一种“出其不意”的幽默感。有一位老师在讲家蚕的有关内容时,对学生们说:“蚕是伟大的‘爱国者’,它的价值远远超过它自身,它以不辞辛苦的默默劳作,为我们伟大的祖国争了光、添了彩!”看着学生们疑惑不解,老师接着说:“不是吗?我们的祖先最早养蚕织绸,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世界声誉。这能不说蚕是伟大的爱国者吗?”

6、揭示哲理。老师在讲授有关知识时,蕴含幽默、揭示哲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一位老师在讲授遗传和变异同等重要,少了哪一个都不行。试想,如果没有遗传,我们的下一代说不定像什么东西,如果没有变异,恐怕我们今天还是拖着长长尾巴的那个猴子样!由此可见,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这样一讲,学生们对遗传和变异的理解就更透彻了。

7、假痴不癫。假痴不癫不是故意搞笑,而是在笑中含有目的的——让学生明白某种道理。有一位老师在教《游园不值》时,一个学生“砰”的一声破门而入,径直入座。老师未予理会,继续就诗句问其他学生:“‘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拜访朋友,为何用‘小扣’,而不用‘猛扣’呢?”学生答道:“因为诗人有教养、懂礼貌。”然后老师轻声问“无礼”的学生:“你说大家说得对吗?”诗人用“小扣”一词,不能简单地用礼节观念来解决,这位老师只是以之为契机,既巧妙地教育了迟到的学生,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8、使用修辞。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拟人、比喻等倏手法,也能造成成幽默感,给学生以趣味横生的感觉。一位老师在讲到人体内白细胞不怕自身死亡吞唾病菌、保护人体健康时,使用拟人手法设计了如下一段话:“档不要小看白细胞这位‘人体卫士’,当人体某处受伤、病菌入侵时,他们就会闻风而动,纷纷冲出毛细血管,与病菌展开殊死搏斗,直到将病菌消灭为止。一些白细胞由于吞食了大量病菌,自己也壮烈地牺牲了,表现了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和可歌可泣的英雄气概!”这番生动活泼的话语,对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无疑是大大有利的。

9、巧置疑点。老师在上课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既幽默风趣又带有某种知识的问题,这能让学生于轻快中长见识。有一位老师在上课时出了一个小题目:“张三廉价购进了一批质地优良的汗衫,准备去阿拉伯沙漠地区出售,请问张三这趟买卖大约要付出哪几项成本?”同学们随口应答:“本金、运费、房屋租赁费、食宿费等。”老师微笑着,似乎还在期待着什么。同学们窃窃私语,又勉强列出税金、意外损耗等几种“成本”。最后老师说:“同学们,有谁见过阿拉伯人穿着汗衫到处跑的?那儿的太阳很毒,外出的人基本上是一袭长袍,头上还扎着布——别以为热的地方,人们就一定得穿汗衫。”同学们恍然大悟:那就滞销啦,卖不掉!老师说:“所以,最大的成本你们没有说,那就是——无知!”。

您可能也喜欢:

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内容 篇2

目前,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师队伍的重要支撑, 在当前知识、信息等飞速传播的时期, 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的挑战。第一, 政治意识不成熟。少数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政治理想和政治思想的倾向减少, 不重视政治理论的学习。第二, 价值观多元化。部分教师实用主义、利己主义膨胀, 缺乏奉献精神, 服务意识不强。有些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 将精力放在兼课、兼职、接项目、考证方面, 不愿意过多地承担学院内部的工作, 主要强调个人的发展, 实现自身利益。第三, 教书育人脱节。有些青年教师认为作为专任教师, 自身的任务是把课上好, 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而学生的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工作都是辅导员应承担的责任, 他们只关心课堂知识的传授, 不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培养等问题。还有个别教师自身纪律意识不强, 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第四, 心理素质较差。困扰、抑郁、烦躁、经济和工作压力等造成了部分青年教师心理素质的下降, 使其在工作学习中出现负面的情绪。和同事交流中, 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处理与人的关系, 人际关系紧张, 加之抗压能力不足, 影响心理状态和思想情绪。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

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 是保证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 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青年教师的思想实际, 经教育者选择设计后有目的、有步骤地通过一些列教育实践活动, 作用于青年教师的理论化、系统化的内容体系, 它包括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能力教育等各要素组成的横向维度和由内容各要素的不同层次组成的纵向维度。

(一) 横向维度

在国内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的基础上, 笔者把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划分为6个横向维度。

1.政治教育。政治教育是培养政治信仰的教育, 旨在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信念和政治态度。目前政治教育应结合时代特征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加强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国情教育等政治观点、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教育, 将青年教师塑造为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 政治品格端正的合格教师。

2.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是提高思想认识的教育, 旨在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思维方式的教育, 是对青年教师进行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培养的教育。当前, 思想教育的重点要坚持价值引领, 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帮助青年教师树立献身人民教育、传播科学真知、服务社会发展的信仰与信念;加强青年教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 帮助他们熟悉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

3.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进行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规范性教育, 旨在帮助青年教师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意志, 养成道德行为的教育。当前, 高职院校要加强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教育,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端正职业态度, 恪守职业纪律, 提升职业技能, 养成良好的职业作风;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教育, 增强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青年教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中国传统道德教育, 帮助青年教师内化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提高道德素质, 养成道德行为。

4.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自励性教育, 是对青年教师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性教育、咨询性教育和发展性教育活动, 旨在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促进他们全面而和谐地发展。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与深化, 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职称评聘、生活竞争等因素给他们带来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当前应重点对青年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提高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 使得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

5.法纪教育。法纪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性教育, 是对青年教师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培养遵纪守法的品质, 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依法承担自己的法律义务。当前要围绕“教育法”这一核心, 系统地进行教育, 重点对《教师法》《高等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等与高职青年教师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法律教育。

6.能力教育。能力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 是对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实践和管理等基础技能的教育。能力教育要根据青年教师实际情况, 重点开展课堂教学技能、科学研究技能、专业实践技能、社会服务技能、信息处理技能和学生管理技能等能力的教育。旨在帮助青年教师掌握教学、科研的基本素质, 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 促进青年教师全面成长。

(二) 纵向层次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其他任何事物一样, 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笔者认为,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 六方面内容相互之间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其中, 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纪教育是最基本的、最基础的教育内容, 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基础层次;思想教育是最经常、最普遍的教育内容, 它对其他五方面内容具有导向作用, 在整个体系中处于中间层次;政治教育、能力教育是最为艰巨的教育内容, 是最高层次的教育内容。各形态的教育内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通过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教育过程, 促进青年教师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第二方面同一形态的教育内容也有自己独特的层次性, 结合教育内容特征及所包含的要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基础层次, 主要是指教育内容中最基础的教育要素, 是青年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第二层为中间层次, 指教育内容中最普遍、中介性的教育要素;第三层为最高层次, 是教育内容中最抽象、要求最高的教育要素。每一层次既不可偏废, 也不可相互替代, 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统一, 共同推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三) 纵横结合的动态体系构建

根据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 将不同的内容与要求结合在一起, 构建出动态的纵横结合体系。

其中, “横向维度”是指六方面内容要素, 是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囊括的内容和要求;“纵向层次”是指对教育内容初级级别、中间层次、较高层次三个层次的划分, 三个层次之间可以随着教师成熟度和指标完成等因素的改变依次递进, 依次发展。

动态是指随着教师思想素质不断提高和教育内容层次的递进, 其应具备的素质要求也随之产生侧重点的转移和内容的改变, 为满足不同层次的要求, 个人和组织要注意通过自我学习、组织培训、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等内在与外在的干预措施进行调整, 实现动态的匹配。

三、结语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高低关系到学院、乃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目前阶段, 要有效整合、创新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组织、有效实施各方面教育内容, 扎扎实实推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保证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高职院校要科学组织、有效整合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纪教育、能力教养等教育内容, 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不断推进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青年教师,高职,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1]熊建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在属性和本质要求[J].江汉论坛, 2009 (8) .

[2]刘先进.试论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J].兰州学刊, 2007 (12) .

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内容 篇3

关键词:作曲技术 理论改革 教师

在我国当前的高校音乐教学中,对于作曲技法的强调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作曲技法包含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对其不同的风格特点进行解读的基础理论之一。无论什么专业,包括表演专业与理论专业,要想在本专业内具有良好的实践效果,就必须使得作曲技术理论落到实处。无论是演奏还是演唱,表现的都是作品,音乐作品是由作曲技法和音乐素材组织到一起的,因而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风格本身就是在了解音乐作品的技法特点和材料特点、审美取向。

在作曲技法“四合一”新课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院校的特点和不同的培养目标进行适度的内容增加。这种教学内容的增加包含三层意义:

首先,强调作曲技法各学科内容之间的整合与交融,弱化这些学科中某一单学科内容的界限,需要增加不同性质学科的内容含量和教学经历。音乐理论的综合性传授与训练不可能齐头并进、同步讲授,需要对其教学内容进行压缩和精简,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其进行系统的训练。因而,在作曲技法综合课程内容的教学方面需要循序渐进,进行逐步的、阶段性的交叉。而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备课和传授、训练、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增加部分其它学科的内容以达到强化所学内容的目的。每个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因而音乐中不同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增加部分强化和重点讲解的内容。

其次,传统的四大件加上电脑作曲成为五大件还不足以解决诸多的教学问题与授课问题,还需要对其中的音乐体系进行适当的补充与调整。由于我国音乐发展,面临着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趋势,音乐人才的培养应该更具有个性和竞争力,在从事的音乐专业和行业方面体现出更多的优势,因而,可以对学生面临的社会实用性内容进行补充,比如增加通俗音乐创作与编曲、制作等方面的训练,或者增强其在音乐理解方面通俗音乐与本土音乐的作品分析比重等;此外,文化发展的本土化特征也是新时代面临着的形势之一,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增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作品、音乐风格与音乐审美的作品比重,包括这些作品的创作与表演,都需要具体制定授课大纲和内容方案。因而,融入这些新的内容,打破传统四大件作曲技术理论的局限,成为有效发展我国音乐教育所面临着的重要课题之一。

第三,需要增加一些产业或行业发展中音乐作品分析与学习的比重。当前的很多高校都根据本地域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有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规划,以图解决音乐毕业生与社会所需要的音乐人才培养同质化,从而最终导致大规模学生结构性失业的问题。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当前已经展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多所高校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目标的培养,而是针对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进行了重点的倾斜。因而无论是表演方面的音乐人才还是音乐理论人才都在其中扮演了未来生力军的角色,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对高校音乐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这种要求影响了高校内的作曲技法理论内容的传授。

在作曲技法理论的实践中应用传统“四大件”的知识是有益的,但不能照搬。音乐作品的风格是具体的、独特的、需要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无论是欧美音乐风格还是中国民族化风格、个人特点的风格,以及具有民间原生态色彩的风格等,都需要对其技法、材料特点进行细致地具体分析,才可能较为准确地理解音乐中的审美要素与内涵表现。因而,硬套生搬以西方音乐理论为主体的“四大件”内容,常常出现不协调、不相适应的情况。根据不同情况增加的教学内容,也需要进行具体的原则变通与处理。这种根据具体的音乐作品进行作曲技法风格特点变通的方式,影响到了教师的音乐知识结构与创造性能力培养。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不断进行充实与调整,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尝试。因而,影响到了教师对音乐知识内容和能力培养的目标取向。这些都对及时提升教师的自身音乐素养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大大拓宽音乐教师在作品、技术以及能力等方面的信息储备。

这些不同情况下增添的作曲技法理论教学内容还需要教师注重以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需要提示学生对这些技法进行实际运用的问题。现在的作曲专业技术理论内容,基础是苏俄欧美的技术理论为基础,本民族的技法特点需要强化本土性文化特征。因而,在学习传统四大件基础上,需要认真学习西方音乐文化体系,但也需要跳出来,不能为其所局限。对于西方文化中传统作曲技术理论不适合具体作品表现的原则需要扬弃,放弃其中不合理的成份,发扬其优势的一面。在结合实际创作需要与可能的基础上,对传统四大件理论进行适当的变通,做到为我所用、有所创造。打破了传统作曲技术的教条意识,打破束缚创造性的思维。这些也需要教师对自身所表演或创作的作品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比较,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对教师本身音乐素养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音乐教师在重视技术学习与实践训练中,应该针对不同风格样式的音乐作品和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技法特点的音乐作品做作曲技术之外的要素分析,作曲技术只是理解音乐的一种手段,教师需要在不断培养学生音乐作品分析与解读能力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对音乐的理解与创作能力。在加强教学内容和增加授课内容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与作品创作实践。因而,就作曲本身或作品本身而言,传统和声、复调、曲式、配器这四门课的知识是需要被有选择的应用的,与音乐素材一样,是一种不可缺的“材料”、音乐作品的组成“构件”。在解读与诠释音乐作品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对作曲课中的具体技法特点进行联系,将多种要素进行有机揉合。从而使得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素也更重综合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特点。在这一基础上逐渐转变教学的思想观念。这些对于教师而言,也是提升自身音乐素质的一个有效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杜洁欣,李莉.作曲理论课程教学与高师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大众文艺(理论),2009,(11).

[2]田刚.《艺术课程标准》理念下的高师课程改革设想音教专业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五合一架构 [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5,(01).

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内容 篇4

奎文区南苑学校2011-2012学第二学期师德学习内容

激情源于不断的挑战

—全国模范教师王艳芳事迹

垦利县西宋乡是全市重点扶持的贫困乡镇之一,在这里有一位扎根农村教育一线的普通教师。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她积极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勤奋工作,成绩卓著,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她就是垦利县西宋中学的王艳芳。

挑战跨学科教学

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她,在工作的第一年就改行教初三物理,当年取得优异成绩。次年,校领导根据需要安排她教英语学科,她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在西宋中学第一个尝试分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2000-2004年连续5年全县第一名,02年在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中指导学生获得全国二等奖,实现了西宋中学初三学生获国家奖为零的突破,03年在此类比赛中她成为全市唯一拥有两个全国一等奖的指导教师,同时指导学生获得全国二等奖及多个市级一等奖,被授予“优秀辅导教师”称号。

挑战落后班级

2004年9月,在学生家长的强烈要求下,她担任了全县倒数第一的毕业班教学。为了重树学生的信心,她毅然用半年的时间以新的方式上完了初中三年的全部教材,中考时由全县倒数赶到了中游水平。学生李新敏在全县组织的创新竞赛中成为本校初四唯一进入全县前200名的学生。06年初,为了扭转05级学生英语倒数第一的局面,学校又安排刚休完产假的她担负起这一教学任务。面对困难和压力她没有低头,而是深入分析学生现状,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鼓舞他们学习的热情。接手一年后,这两个班的成绩一跃成为全县第一名。在4月的创新能力竞赛、7月的期末质量调研中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再次稳居全县第一名,实现了三连冠。她说,“教学不是为了拿几个名次,关键是自己能否感受到劳动付出所带来的快乐。”

挑战班主任工作

当任课教师时,她从没有间断过的就是做学生思想工作。但她还是坚信当班主任才是对一个教师最好的锻炼,所以,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成为她的最大目标。07年她迎来了一次的全新的班主任工作挑战,但接手不久,班里就出现了混乱苗头。

面对这种现象,她开始认真反思自己的工作,通过网络和书籍查阅资料,她意识到教师应该做到最起码的尊重,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抱着服务于学生,帮助学生的态度,抽出时间单独和每个学生面对面地坐着谈心,听他们的感受,而且写了一封长达6千字的书信和全班学生沟通,实行了班级精细化管理。渐渐地,学生体会到了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调皮的孩子慢慢喜欢上了学习,懒散的学生学会了自我严格要求,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管理能力得到了增强,整个班集体渐渐变成了一个和谐温馨的大家庭。

挑战教育科研

在消息闭塞的农村中学,教育科研似乎是一块无人问津的禁地,但这没有阻止她前进的脚步。她抓住机遇,加强读书学习的同时,学会了反思积累。2002年她在垦利县精品课评选中以一等奖脱颖而出。2004年在东营市优质课评选中又夺得一等奖,打破了西宋中学在市优质课中落后的历史。几年来她的教案、讲学稿、课件、教学反思、读书随笔、课外活动论文等均获县一等奖,多次在全县巡回展示公开课。2007年被评为垦利县“首届中学英语学科带头人”,08年她成立了西宋中学第一个课题组,申报了“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初中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09年在东营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被确定为“东营市英语青年教师重点培养对象”。

十几年农村生活的磨砺使她更加坚强,经历多次挑战,让她成就了农村孩子也能成才的梦想,认识到了教师与学生应该共同体验成长。2008年她入选为“东营市师德巡回报告团成员”,先后获得“垦利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垦利县十佳青年教师”、“东营市师德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教师”等

大 爱 无 边

——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人民教师任兰英事迹

在东营市东营区第一中学,有这样一位闻名全区的女老师:她热爱工作,把三尺讲台当成人生最大的舞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一干就是17年;她疼爱孩子,把所有的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扎根基层,兢兢业业,辛勤培养了无数的世纪英才;她喜爱教育,把推进教学教研改革作为毕生的追求,孜孜以求,诲人不倦,在多个学科领域的教学研究中成绩卓著,很多方面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国的先进行列。

她就是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先进个人——任兰英。

(一)从事教育事业,是我今生最正确的选择

任兰英:是命运选择了我,把我送上了三尺讲台,但是扎根基层教育是我的选择,无怨无悔的选择。

今年37岁的任兰英出生在东营市广饶县西刘桥乡,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任兰英在家排行老大。小时候的她性格内向、腼腆,见人说话就脸红,登上讲台,为人师表,这样的想法从来没有在任兰英的脑海里闪动过,所以1989年当她中考时,五个志愿中最后一个才填写的东营师范。可就是这最后的志愿却成就了一个全新的任兰英,也揭开了她人生新的篇章。

既然命运作出了这样的选择,那就好好学习,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扎实过硬的基本功,是一名优秀教师的先决条件。在东营师范期间,任兰英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科知识,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努力锤炼为人师的本领,很快在学校崭露头角,成为学生会的骨干成员,以及各类活动的弄潮儿,年年获得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荣誉称号。1992年7月,任兰英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顶着各种耀眼的光环,带着父老乡亲各种不解的目光,拒绝了留在城区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到东营区最艰苦的学校去。她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最贫瘠的土地上撒播文明的种子,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最实际也最直接的贡献。

然而她最初分配的学校——东营区西范乡中心小学——条件的恶劣还是让任兰英始料不及的。1992年的那个夏天,对任兰英来说是永生难忘的。她到学校报到的那一天,因为耽误了接站的车辆,她费了好大劲到处打听,却怎么也搞不清这所小学的具体位置,只知道好像是从东营往南、再往西、再往南„„她从家在油郭乡的同学家借了一辆自行车,颠簸了一上午,到处打听,好不容易才找到了那所小学。踏进校园,她立即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坑坑洼洼的路面,低矮破旧的瓦房,杂草丛生、柽柳遍地的校园,还有一群教师不像教师、百姓不像百姓的人投来的满含怀疑的目光。矗立在校门口的一根弯曲的朽木,挂着似乎上世纪60年代电影里才会出现的上课钟,仿佛一个巨大的问号,直插苍穹,在拷问任兰英善感的心灵:你准备好了吗?

当时的西范由于地处偏远,经济落后,交通不便,32个行政村,村村都是经济空壳村,有的村庄甚至连电也没通上,被戏称为东营区的“小西藏”,教学条件的简陋无法想象。那时的西范小学只有8个教学班,13位老师。学校没有食堂,没有自来水,更不用说电话了。教师大部分是民师,放了学就回家种地去了,包括任兰英在内有4位住宿的教师,做饭要共用一个蜂窝煤炉,如果因雨雪天耽误了集日,买青菜就成了大问题。因为离家很远,不通公交车,任兰英很少回家,有时候诺大一个校园就剩下她自己一个人,经常被风雨声、野狗野猫叫声或者各种莫名其妙的声音吓醒。为了给自己壮胆,晚上睡觉时,她就把广播室的大喇叭放在床头,开着开关,以备不时之需。

“难道真的要一辈子呆在这里吗?”任兰英不是没有动摇过,一想到以后自己要在这样一个地方工作、生活一辈子,她也有过一段时间的踌躇,促使她最终下决心留下来、干下去的是她的学生。为了脚下这块土地不再重新耕织着无知和愚昧,不再重复着萧瑟和落后,我愿意为农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既然来到了这里,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任兰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然而,真正走上讲坛,任兰英才发现,这块讲台,不止三尺。第一堂正式课,是任兰英永生难忘的记忆。师范毕业时,她曾经在东营区实验小学实习过,凭着在学校里扎实的积淀和努力的学习,任兰英获得了那一年的优秀实习生。但是当真正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真正面对自己的学生的时候,任兰英仍然是紧张的、忐忑的。是那些淳朴、可爱的学生,他们信任的目光、对知识渴求的眼神给了任兰英无限的鼓励,支持着她顺利地上完了人生的第一堂正式课。

1992年,任兰英是一年级的包班教师。所谓包班就是一个班的全部课程都由她自己来承担。白天一节接一节的上课,课间跟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晚上批改作业、备课直到深夜甚至凌晨。很快,任兰英就患上了教师的职业病——咽炎。为了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任兰英拜老教师为师,虚心求教,经常听老教师的课,或者邀请老教师听自己的课,然后让他们评点自己组织教学和课堂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凭着一股子韧劲、一股子干劲、一股子钻劲,任兰英的课堂教学水平飞速提高,很快成为学校教学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农村教学有很多不利因素。麦收、秋收农忙的时候,家长中午忙得顾不上孩子,任兰英就把孩子们留在学校里,中午给孩子们做饭,让孩子们在教室里午休,她还自告奋勇把学生的午休管理全包下来,每天中午在各个教室之间巡回护导。下午放学,只要有一个学生在教室里做作业,她就主动留下为学生答疑解惑。这一年的期末统考,任兰英包的班所有统考科目成绩均列全乡第一名,在全区也是名列前茅。

第二年,任兰英仍然是包一年级的班,但报名人数从23个学生猛增到42人。有一个学生离规定上学年龄还差5个月,但是家长非要把孩子送进任兰英的班级不可,家长还特意买了一袋冰糖,坐在任兰英的宿舍门口,一整天不离开,校长过来劝家长,家长说:“俺就是认准任老师了,把孩子交到她手里俺放心!”任兰英听到这位家长的一席话,感动得热泪盈眶。校长拍拍她的肩膀,轻声问道:“还走吗?”

任兰英大声回答道:“不走了,这辈子都不离开教育事业了!”

(二)终生努力学习,是优秀教师最重要的任务

任兰英:既然要当老师,就要当最好的老师。

“不走了,这辈子都不离开教育事业了!”这句掷地有声的承诺成为任兰英的从教宣言。为了履行这个承诺,17年来,她心无旁骛,一心扑在教学教研上。“既然要当老师,就要当最好的老师。”在这个理念的支撑下,任兰英甩开膀子,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教学的研究中。她深深意识到,在知识爆炸的年代,社会瞬息万变,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教师,仅仅有扎根教育的决心、奉献教育的责任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加强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注重积累,不断充实自我,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从东营师范毕业后,任兰英一直没有停止过学习的脚步,先后通过函授、自学的方式获得了大专、大学学历,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任兰英非常珍惜外出学习的机会,每次外出学习,她总是坐到第一排,生怕漏听专家的一句话。课间休息时间她也从不闲着,跑上讲台,结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向专家面对面请教。有一次居然问得专家做出这样的回答:“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想过!”任兰英的女儿刚五个月大时,有一个到潍坊学习培训的机会,学校领导试探着问她能不能去,结果任兰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第二天带上孩子和婆婆坐上了去潍坊的长途车,婆婆的食宿费用自己全由承担。1995年,东营区教育局组织部分教师到北师大学习,任兰英也在其中。因路上下起了瓢泼大雨,道路被雨水冲垮,连人带车被困在路上好几个钟头。等到达北师大时,培训早已开始,任兰英顾不上办理住宿手续,直奔培训地点。课间休息时候,她一个劲地央求专家补课,态度诚恳而急切。专家被任兰英如痴如醉的求学精神所打动,详细地给她补上了落下的培训课程。那一次培训,任兰英成为授课专家印象最为深刻的学员,在结业典礼上多次提及,成为东营区教育界一段佳话。根深方能叶茂,厚积才能薄发。凭着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任兰英每次外出学习都能满

载而归。她非常注重学以致用,将学习培训中学到的好经验、好做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农村孩子生理、心理特点的教学模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特色。她多次执教市、区级公开课,深得专家和同行的好评;她把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体会形成理论文章,多次在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刊物发表,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三)成为专家学者,是优秀教师毕生的追求

任兰英:教学科研就像种植试验田,试验田种植的是学生的未来,必须以最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每一项教学科研任务。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开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满了牺牲的血雨。”1994年,也就是任兰英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学校领导将“小学语文整体能力发展”和“珠算式心算”两项教改项目同时交给任兰英负责。这是两个全新的课题,当时全国范围内涉及这两个领域的也不多,对于她这个初登讲台的年轻教师而言,可以说是“老虎啃天,没处下口”。但是面对困难,任兰英丝毫没有退缩,她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数不清多少个星期天,她到胜利油田、石油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如饥似渴地汲取相关专业知识。数不清多少个夜晚,她将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分析后撰写成研究报告,然后通过教学实践验证相互印证。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小学语文整体能力发展”和“珠算式心算”两项教改项目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任兰英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先进个人”,她所在的东营区西范小学也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先进单位”。为推广教育改革成果,东营区教育局任兰英指定为专业培训教师,对全区教师进行了培训。胜利油田、东营市各县区的兄弟学校也纷纷来到东营区西范小学这所偏远的乡村小学参观学习,并邀请任兰英到他们学校传授先进教学经验。几年来,任兰英先后参与了《大量读写,双轨运行》、《五段式作文》、《研究性学习的模式探索》等重点课题的研究,研究成果论文分别获得了国家级一、二等奖和山东省一等奖。目前,任兰英正带领老师们研究国家级重点课题《文明礼仪教育》,已编出一套文明礼仪校本教材,在全校正式使用,即将予以推广。

政治学习笔记内容 篇5

2015年2月2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总书记在开班仪式上讲话中集中论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逻辑关系,引发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热议。就此,记者采访了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许耀桐分析认为,这是习近平首次在正式讲话场合集中阐述四者关系,宣示了“四个全面”已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

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习近平在开班仪式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他谈到,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习近平在论述四者之间的关系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首次在正式场合宣示治国理政全新布局

在公开报道中,习近平首次将“四个全面”并提,是去年12月在江苏调研考察期间。他当时强调,“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在此前“三个全面”基础上,增加了“全面从严治党”。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说,此次集中阐述“四个全面”更具深意。许耀桐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年初举办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把中央领导和“封疆大吏”召集起来,学习培训达成共识已成惯例。在这样一个非常正式带有部署整体工作性质的场合,习近平第一次集中地阐述了四者之间的关系。

“这是一个正式的宣示,宣告‘四个全面’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许耀桐认为,“四个全面”的提出,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更加完整,趋于成熟。

“全面从严治党”是点睛之笔

许耀桐分析,“四个全面”宣示了“四个全面”已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整个国家要实现的近期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推进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一个根本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根本保障;习近平去年底考察江苏的时候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这是点睛之笔、神来之笔。如果没有这一笔,其他都不能实现,有了这一笔其他就都鲜活起来。

许耀桐说,“四个全面”是习近平任总书记两年多来,经过酝酿、深思熟虑形成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思路,非常鲜明地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比笼统地谈“治国理政”更为具象、接地气。

“全面”二字体现继往开来,利于鼓舞士气

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等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已为历届中央所重视强调。为何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要特别强调在都冠以“全面”二字,并强调“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许耀桐认为,之所以在这些施政方略前面加上“全面”,一方面是一种延续性,是对以往方向、路线的一脉相承,表明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没有另起炉灶,否定过去;另一方面,“全面”并非轻描淡写,可有可无。“全面”就是要覆盖面更广,不可能留有死角、达不到的地方,而且加强了力度深度广度。这两个字非常提气,给人勇气和信心,鼓舞士气。许耀桐说:“这里两个字加得非常必要,表明我们在新的起点上,要开创一个全新的格局”。

—— 学习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教育系统的重大政治任务。

一、坚持科教兴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2013年9月,总书记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贺词,指出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强调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习总书记把“更好的教育”摆在人民“十大期盼”的首位,并强调指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这些重要论述,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属性,阐明了教育在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我们要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的理念,推动落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要形成大力推动优先发展教育的合力,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二、推进立德树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他强调,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引导学生从小树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追求,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完善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生学业质量标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筑牢广大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化根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三、把握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总书记指出,要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兼收并蓄,吸取国际先进经验,推进教育改革,并特别强调要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改革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集中反映了以改革推动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的深谋远虑。我们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总目标,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基本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格局。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探索建立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把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作为着力点,探索形成教育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协同育人机制、社会评价机制,构建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合作的育人格局。

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要努力让每个适龄儿童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都能实现个人的梦想和追求。义务教育一定要搞好,让孩子们从小受到好的教育。总书记还强调,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重视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是新时期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指导方针。我们要以改善农村教育为重点,完善农村中小学布局,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继续加大力度实施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和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比例。以保障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为底线,积极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进一步做好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衔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状况,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使更多的学生接受优质教育,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五、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

总书记指出,中国这么多人,教育上去了,将来人才就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他强调,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这些重要论述,强调了教育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的重要作用,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相统一,推动教育内涵发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认真制定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开展教育质量监测,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类型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实行督学责任制,建立教育督导部门归口管理、专业机构提供服务、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专业化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体系。

六、加强队伍建设,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敬的职业。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他强调,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终身学习理念和改革创新意识。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地位作用、工作方针和根本任务,为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要把“三个牢固树立”作为根本要求,引导广大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切实关心教师成长进步,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特别要对农村基层、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教师和青年教师给予更多关心关爱。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努力提升教师素质,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学科领军人才和教育家。

七、推动综合施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落实已有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创造就业岗位,尽力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创业,并研究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长远措施。这些重要论述,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民生福祉改善的高度,强调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对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高等教育的重点工作,加强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扩大基层就业项目规模和范围,引导毕业生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主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和领域建功立业。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扶持更多毕业生自主创业。

八、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

党员政治学习内容 篇6

当怎么知道“十三五”计划的巨大战略含义?尽人皆知,是全部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期限,是我党断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方针的第一个百年奋斗方针,含义严重、任务急迫、局势严峻。虽然面对着诸多应战,但当今安稳的经济社会开展局势不会呈现大的改变,我国的经济社会开展现已进入到大有可为的严重战略机遇期,有必要对当时的局势有深化清醒的知道,有必要紧紧抓住当时转瞬即逝的机遇,有必要坚定信心,站在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根底上,把“十三五”作为全部小康社会建成的的决定性期间,集中力量、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紧紧围绕民生这个中心主题科学计划“十三五”。

一是消化与感悟。常识内化是学习训练的开始效果,而写文章是最简略的产出方式,可以温习常识、强化回忆、表达见地、活学活用。训练班教师讲解了人才与人力资源计划,人力资源办理分为公共与公司两大类,呈并行相关态势,宏观上的人才及人力资源计划应与公司人务资源计划彼此对接、彼此促进。自个使用高校环境与学习空气,自学了有关人力资源办理常识,写了一些对于县域规上工业公司人力资源办理疑问与对策等文章,从共性层面做了一点考虑。 二是辅导与运用。用所学辅导所用,把常识与技术转化为实际的效果。

首先,方针法令的运用,有赖于职责情绪。要敢较真,联系实际,坚决遵循。一起在遵循的进程进步剖析、预测的才能。任正非说,“要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去做决议计划”,体现在行政作业请求上,即是咱们详细履行的同志要及时向上级反映实情、提出主张。去年底得知上级部门要出台新的提高训练方针扶持中小公司,感到上级部门有也许会在详细措施计划上违反初衷反而对小公司不利。征求意见时一些小公司提出了贰言,所以及时与上级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反映了县域公司人员计划现状,假如按人数份额一刀切的方法来断定不一样计划公司受惠工人数对小公司是不利的。公司训练是一种具有正的外部性的行动,小公司也理应在方针中受惠。后期正式稿就较征求意见稿有很大的修正,充分考虑了300人以下小型公司的利益。

其次,思维理论的运用,有赖于融会贯通。需求尽力经过学习进步剖析疑问、解决疑问的水平。人力资源办理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应用型学科,比方“平衡记分卡”概念可以作为辅导作业的有用东西:

1.成绩方针(财务方针),作业在效果台帐上的量化反映;

2.客户方针,满意内部客户(上级布置)和外部客户(大众需求)的请求;

3.流程方针,作业的各项运行机制;

4.学习与成长方针,是不是带出一支能着手做事、会剖析总结的部队。

一般,四个方针中,领导是最情愿看到第一个方针,但假如忽略了别的三个方针,这项作业就缺少支持,不会持久,作业本身也没有用用与含义。咱们在作业中的运用是在耳濡目染之,但是有了这清晰概念,可以进一步理清关系、概括集成、考察查验、仿制总结。作为操作层面绩效考评东西,平衡记分卡实际上是一项过于杂乱的方针体系和操作流程,只要少量大型公司运用,而作为一种办理思维却能对一切领导作业提供借鉴。实习证明,办理思维和办理东西可以逾越体系表里发明价值。

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内容 篇7

一、加强高校教师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

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素质和培养质量。因此, 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建设, 创新教师理论学习教育模式, 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是高校面临的首要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规章制度日趋完善、教育举措务实有效, 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健康向上、教书育人信念坚定, 取得显著成绩。然而, 受到社会负面环境、学校工作薄弱环节以及教师个体意识欠缺等现实因素的影响, 处于经济社会变革、教育综合改革的新时代的高校师生也面临学校重视不够、教育途径单一、结合实际不紧、少数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等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二、高校教师理论学习的现状

笔者设计发放了调查问卷, 以江南大学教师作为调研的主要对象, 通过数据分析, 勾勒出当前高校教师理论学习的现状, 反映在如下几点:

(一) 高校教师理论学习重视度有待提高

调查中有部分教师表示忙于教学科研工作, 没时间进行政治理论学习, 还有不少教师表示搞思想政治是“虚”的, 理论学习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跟自己专业相差甚远, 和自己关系不大。由此可见, 目前高校教师对于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存在偏差, 值得各级组织和教师个人加以重视。

(二) 高校教师理论学习的内容单调

政治学习与教师的思想实际联系少, 脱离教师的实际。我们在高校教师政治学习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教师对提出的问题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答。很多时候, 教师本来早已从其他渠道知道和了解了, 组织者却还在不停地给教师灌输相同的观点和思想, 这种情况下, 就难以引起教师的兴趣, 不能满足广大教师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

(三) 学习载体不够全面, 新媒体应用程度不高

从问卷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部分二级单位在政治理论学习中已经开始注重网络、视频资料的使用, 但是仍存在偶尔运用或从不运用的网络视频资料的情况。这说明虽然网络、视频等载体已经开始应用到高校教师理论学习方面, 但是学习载体的普及情况仍停留在初级阶段, 学习载体不够全面。

(四) 高校教师理论学习成效不明显, 与实际工作结合度不高

在高校教师理论学习中, 学习内容多是一些枯燥无味的理论, 不够生动形象和活灵活现, 因此很难与实际情况接轨, 进而导致了学习成效不明显。

三、提升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效果的对策

针对当前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现状, 结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 丰富学习内容, 体现前沿性和科学性

高校教师政治学习的内容应当符合高校教师最迫切的学习需求。长期以来, 由于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说教多、空话多, 学习内容枯燥乏味, 学习者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热情。高校教师需要对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高度关注, 需要积极地参与思考、讨论, 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需要真正投入政治学习中去, 了解社会、把握国家大政。学习内容要针对我国改革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方针的最新变化发展, 要与时俱进, 与政治生活热点息息相关。

(二) 创新集体学习形式, 提高教师学习兴趣

政治学习大多时候讲的都是大道理, 宏观要求、大局意识要求的多, 这样难免还是单一、呆板的讲授式、灌输式、被动式的学习。因此, 必须创新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方式, 增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学习的影响力。创新集体学习方式可以引入领学辅学形式, 在学习前确定政治学习主题, 安排专家学者对相应主题的热点、焦点、难点进行讲解。可以采用知识竞赛形式, 针对学习主题穿插知识问答、知识比拼、有奖竞猜等学习模式, 提升趣味性。可以开展基于问题导向的案例研讨, 通过案例与政治学习内容的有机结合, 提升政治理论学习的实际效果。

(三) 运用好互联网技术, 创新“口袋学习”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 拓宽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渠道, 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媒体资源在高校教师政治学习中的作用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网络的迅猛发展, 使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媒介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 互联网的运用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它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约束, 使政治学习更具实效性和便捷性。高校可以利用网络社交工具或APP应用软件创新“口袋学习”模式, 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形式的辅导交流学习活动, 将政治学习构建成一个沟通交流的网络群体。

摘要:高校基层党建是党的建设的根基,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加强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意义出发, 分析了目前高校教师理论学习的现状和问题, 给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现状,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巫阳朔.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 2012.

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内容 篇8

幼儿学习迁移是指幼儿在一种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对另一种学习或解决新问题的影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幼儿迁移的实质就是幼儿利用已有认知结构,揭示新、旧知识共同本质的过程,是幼儿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在利用知识、积极主动思维过程中实现的。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的学习迁移表现形式及特点与大、中、小学有所不同,多是以具体形象性的模仿为主,其发生模式为“模仿—理解—熟练—发生迁移”。

学习迁移随着学习活动的产生而产生,始终为教育心理学界所关注。国内外众多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学习迁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提出了多种学习迁移理论。然而,对于一线的幼儿教育实践工作者来说,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在实践中有效运用迁移理论,来促进幼儿的多方面发展。

幼儿学习迁移理论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很多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本文仅针对共同因素说、概括化理论和学习定势说三种迁移理论对3—6岁幼儿的学习迁移进行阐述。

共同因素说。共同因素说由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桑代克和伍德沃斯提出。共同因素说揭示了幼儿迁移的发生机制,如果两种对象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对于幼儿在心理上的一系列反应具有共同的要求,则可以产生有效迁移。相反,如果认知对象没有或缺少共同因素,幼儿在认知时就很难产生有效迁移。例如幼儿在初步感知外语时,由于跟汉语之间的共同因素很少,如果用学习汉语的方法与模式去学习外语则效果不好。

概括化理论。概括化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他认为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是能概括出两种学习存在的共同原理,也就是已有经验的泛化水平,必然要影响到迁移的效果。幼儿对获得的知识经验进行概括,就能反映同类事物间的共同特点和规律性的联系,对具体事物的联系也就越广泛,认识也越深刻,并易于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经验系统中去,实现从一种情境向另一种情境的迁移。

学习定势说。定势指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状态,它将支配人以同样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它使幼儿倾向于在认识方面或外显行为方面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进行反应。对于幼儿来说,学习定势一般可分两种:第一,教师在活动中指导或幼儿学习时所表现的对学习的信心兴趣,有助于学习迁移;第二,对幼儿已有知识和经验在应用上的迁移,借助定势可以减少尝试错误的过程。但定势有时还可能干扰后来知识的掌握,使幼儿不能灵活地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幼儿园教师活动指导策略

在幼儿园的活动实践中,幼儿的学习迁移并不都是自然发生的,需要幼儿教师真正理解幼儿学习迁移理论,高效高质地运用迁移理论并采取一系列相关指导策略。

重视共同因素作用。幼儿在认知中获得的共同要素越多,迁移产生就越多。然而由于幼儿的思维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幼儿产生迁移往往要借助具体、形象、直观的事物来帮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迁移做准备。因而,教师必须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适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在对幼儿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时,活动选材须贴近幼儿生活实际。幼儿的知识结构很大一部分是从活动选材的知识结构中转化而来的。好的选材可以缩短学习时间,增加幼儿对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在运用知识的同时产生迁移作用。根据幼儿的特点,活动选材应依据幼儿的生活,遵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形象到抽象以及从已知到未知的编排内容结构。例如木头的用途都有哪些,由于活动选材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富有启发性,其学习迁移也较强。幼儿从自己玩的积木到用的铅笔,吃饭、上课用的小桌小椅说起,一直说到幼儿园、家庭的门窗、家具乃至建筑业、工业上的木头,这样的选材必然会激发和唤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促使旧有知识经验的再现,并产生新知识经验。

提高幼儿的分析与概括能力。根据概括化理论,分析概括能力越强,就越容易分析概括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点,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但是由于幼儿的注意发展特点是以无意注意为主,所以他们的认知呈现随时发生、时间短暂、星星点点等状态,即是在无意注意伴随下的随机、碎片化认知,而不可能自动生成系统化认知。因此,教师要在生活、游戏中,利用一切机会,围绕培养幼儿概括能力开展指导活动,引导幼儿已有知识经验的泛化。

一是进行对事物的分类辨别的指导活动。概括水平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对幼儿进行分类辨别的启蒙时,教师应循序渐进对幼儿进行引导。首先,可根据幼儿思维特点,采用游戏的方式使幼儿参与体验活动。例如,在“过家家”游戏中,“妈妈”将餐具(勺、碗、筷子、叉子等)发给“孩子们”,每个“孩子”分发到一套餐具。在这个简单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很自然地就能体会到游戏中的“分类”思想及“一一对应”概念。

其次,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确定的标准如颜色、大小、事物属性等进行综合分类,这一做法有助于进一步引导幼儿已有知识经验的泛化,促进思维想象、观察认知能力的开启。例如教幼儿按形状分类。拿来各种形状的积木、扣子,各种几何图形的彩色卡片,杂乱地摆在桌子上,让幼儿分别把圆形的东西挑出来,把三角形的东西挑出来,把方形的东西挑出来等。也可让幼儿进行综合分类练习,比如将杂物根据颜色、形状、大小、功用等特征分类,在此基础上,鼓励幼儿想出新的分类方法,从多角度分类,提高幼儿的概括能力。

二是锻炼幼儿的概括能力。知识概括的水平越高,与具体事物的联系越广泛,其迁移性就越大,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3-6岁的幼儿词汇量迅速增长,已经能逐渐明确词义,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因此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以后,应该让幼儿学会简单的概括,这就需要我们选用幼儿熟悉的概括性的语言向他们提出问题。如在认识了袋鼠、兔子等会跳的小动物之后可向幼儿提问:“这些小动物为什么都有跳的本领?”幼儿通过观察概括出:它们都是前腿短、后腿长,所以都会跳。这样使幼儿既认识了几种会跳的小动物,又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观察后得出结论,使幼儿的具体直观思维逐步向抽象概括思维发展。

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克服认识上的功能固着。在幼儿的活动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鼓励他们形成特殊认知的定势,并将学会的方法或形成的定势运用到以后的问题解决中。在安排活动内容时应由浅入深,教师在活动内容的选材及组织指导中要注重先前经验与后继认知的关联性,要保持一定的同一性。

同时还应注意克服认识上的“功能固着”。“功能固着”即功能固定性的认识,主要表现在对事物功能认识上的不全面,只看到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其他方面可能的功能。例如:对碗的功能的认识,一般幼儿只认识到碗能盛饭用,而看不到碗的其它功能(用途)。此时,教师可以向幼儿说明碗的一些其他功用,如可以用碗来喝水,碗里面放些土可以种花草,还可以用碗扣在纸上画圆等,然后鼓励幼儿发散思维想象碗的其他功用。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幼儿克服“功能固着”的束缚,开发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上一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观后感心得体会汇总下一篇:幼儿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