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素联合培菲康

2024-10-16

黄连素联合培菲康(精选8篇)

黄连素联合培菲康 篇1

慢性腹泻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 可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及胃肠道本身病变。抗生素的应用使某些慢性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有了明显的改观, 但对慢性非感染性腹泻, 如吸收不良性腹泻、功能性腹泻以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尚不满意, 且存在服药时间长、复发率高、不良反应多等问题。笔者以扶植有益菌抑制有害菌、保持菌群平衡为出发点, 应用培菲康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腹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消化内科就诊慢性腹泻患者90例, 年龄19~67岁, 平均34.4岁。病例纳入标准: (1) 慢性腹泻病程>2个月; (2) 大便次数>3次/d, 且伴粪便性状改变; (3) 能配合治疗和随诊。病例排除标准: (1) 经大便培养有致病菌生长; (2) B超、钡灌或纤维肠镜检查诊断肠道肿瘤、肠结核、炎症性肠病、肠道寄生虫等器质性肠道病变; (3) 合并影响本药治疗的其他疾病; (4) 近3日内使用过抗生素、止泻药及其他益生菌制剂; (5) 年老体弱或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 (6) 有腹部手术史者或无法合作者。所有病例均符合《慢性腹泻及功能性肠病诊断标准》[1]。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 每组30例, 各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临床症状、病程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培菲康联合黄连素治疗组, 予饭后口服培菲康0.63 g, 2次/d, 饭前口服黄连素0.2 g, 3次/d;单用培菲康组, 予饭后口服培菲康0.63 g, 2次/d;单用黄连素组, 饭前口服黄连素0.2 g, 3次/d。3组治疗前3 d和治疗期间不服用其他治疗本病的相关药物, 治疗期间清淡易消化饮食, 禁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小时, 第1、3、7、14天分别记录腹痛、腹胀、腹泻、粪便性状和排便频率的变化以及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以12 h没排便或者连续两次的排便正常作为腹泻缓解与否的主要指标, 记录腹泻缓解时间。14 d疗程结束后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疗效评估标准: (1) 显效:大便次数1~2次/d, 大便外形及性状正常, 大便常规正常, 腹部不适或腹痛、腹胀等伴随症状完全消失; (2) 有效:大便次数2~3次/d, 大便外观基本正常, 为成形软便, 大便常规偶有红、白细胞, 偶有腹部不适、腹痛等伴随症状。 (3) 无效:大便次数仍为4~8次/d, 水样便, 临床症状未缓解甚至加重, 大便常规红、白细胞不改变。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 计量资料以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药物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比较

黄连素联合培菲康组总有效率为96.7%, 单用培菲康组为73.3%, 黄连素组为70%;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各单用药物对照组 (P<0.05) ;单用黄连素组与单用培菲康组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例 (%)

2.2 三组慢性腹泻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培菲康联合黄连素治疗组、单用培菲康组、单用黄连素组的腹泻缓解时间分别 (2.2±0.8) d、 (5.4±1.7) d和 (5.8±1.1) d, 培菲康联合黄连素治疗组的腹泻缓解时间较短, 与单用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单用培菲康组及与单用黄连素组的腹泻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三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肝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

3 讨论

慢性腹泻是一组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 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 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精神因素、免疫力低下、肠道动力学改变以及肠道菌群失调有关。病程常迁延几年或几十年,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传统观念对慢性腹泻往往采用抗生素和止泻治疗, 虽近期疗效确切, 但长期使用可致细菌耐药等诸多弊端, 有研究表明慢性腹泻和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 慢性腹泻患者存在明显的肠道微生态改变现象[2]。因此, 新的治疗理念则强调对肠道进行生态平衡调节, 以纠正生态失衡问题。

培菲康散剂是一种人体肠道微生态三联活菌制剂, 含有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 可直接补充人体正常生理性菌群, 调整肠道菌群平衡发挥生理作用。该药在代谢过程中能发酵糖类产生的乳酸和乙酸等有机物, 可降低肠道p H值, 抑制肠道中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减少肠源性毒素的产生;能通过糖类、糖蛋白、Ca2+、壁磷酸黏附于微绒毛的刷状缘和黏膜层, 与其他厌氧菌一起共同占据肠黏膜表面, 构成一层菌膜生物学屏障[3];并能产生细胞外糖苷酶, 降解肠黏膜上皮上作为潜在致病菌及内毒素结合受体的复杂多糖, 在肠道形成强有力的化学屏障, 拮抗病原微生物定植和入侵[4];这些益生菌还能激活肠道的局部淋巴组织, 恢复或增加腹腔内巨噬细胞吞噬活性, 减少TNF-α、IL-6、IL-8等含量, 稳定肠黏膜免疫屏障, 促使肠道炎症反应的缓解[5], 从而达到减少腹泻次数的作用, 有助于腹泻的治愈。另外, 慢性或迁延性腹泻多与食物过敏有关, 培菲康等为生态调节剂, 能改善机体的过敏反应, 从而也利于慢性腹泻的治愈[6]。

黄连素的有效成分为小檗碱, 是从毛茛科黄连属植物根状茎中提取的一种季铵类生物碱, 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明黄连素能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 尤其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细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也可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蛋白的合成[7]。近年来动物实验发现其还具有拮抗平滑肌细胞通道的作用, 通过抑制钙内流, 从而抑制肠道平滑肌细胞兴奋, 松弛肠道平滑肌, 起到缓解腹痛的作用[8];而且还能使肠内容物停留的时间相对延长, 以利于肠内容物的充分消化吸收而达到治疗慢性腹泻的目的。

本研究观察了培菲康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腹泻型的疗效, 结果显示培菲康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腹泻的显效率为73.4%, 总有效率为96.7%, 明显优于单用培菲康和单用黄连素组, 这与胡云霞[9]的报道相一致, 而且本组资料尚表明培菲康联合黄连素对腹痛、腹泻等症状的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单用培菲康和黄连素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明黄连素与培菲康通过调节肠道炎症和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这两种不同途径实现对慢性腹泻的治疗, 两者在治疗上存在着协同作用, 总有效率及对腹泻的缓解时间明显优于任意单一药物, 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耐受性好, 价格适中, 疗效确切、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劲松, 侯晓华.慢性腹泻及功能性肠病诊断标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3, 10 (10) :578-580.

[2]宗晔, 赵海英, 梁晓梅, 等.急慢性腹泻患者肠道菌群的改变[J].临床内科杂志, 2006, 23 (2) :89-90.

[3]周沁斐, 叶子, 郑优敏, 等.消旋卡多曲与培菲康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肠道屏障保护和炎性反应调控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 2007, 23 (23) :3745-3747.

[4] Michail S, Abernathy F.Lactobacillus plantarum Reduces the In Vitro Secretory Response of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to 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Infection [J].J Pediatr Gastronterol Nutr, 2002, 3 (55) : 350-355.

[5] Borruel N, Carol M, Casellas F, et al.Increased mucosal tumour necrosis factor a production in crohn’s disease can be down regulated ex vivo by Probiotic bacteria [J].Gut, 2002, 51 (5) :659-664.

[6]王文华, 温亚香.锌硒合剂伍用培菲康治疗迁延性或慢性腹泻46例临床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 (5) :541-542.

[7]傅金球, 谭英征.盐酸黄连素佐治腹泻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28) :3567-3568.

[8]陈明锴, 罗和生, 余保平, 等.黄连素对结肠平滑肌细胞膜钙激活钾通道和延迟整流钾通道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4, 20 (6) :632-635.

[9]胡云霞.培菲康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 2009, 4 (8) :43.

黄连素联合培菲康 篇2

【关键词】 培菲康;新生儿腹泻;思密达

【中图分类号】R722.1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083-01

新生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秋冬季,若不及时有效治疗,可造成患儿营养不良,不利于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者还会引起患儿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甚至危及患儿生命[1]。因此,寻求有效治疗新生儿腹泻的方法显得尤为迫切。近年来,笔者对部分新生儿腹泻患者采取思密达联合培菲康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于2012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新生儿腹泻患者,入选者均符合小儿腹泻的诊断标准,患儿排便次数在5次以上,大便呈蛋花样或稀水样,粪常规提示无红细胞、无脓血便,部分患儿伴有脱水、呕吐、发热等症状,患儿病程均在3d以内,排除先天性疾病和重度腹泻者。将入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实验组女29例,男31例,年龄7~25d,平均(10.5±2.3)d,病程(18.6±5.3)h。对照组女28例,男32例,年龄5~28d,平均年龄(11.2±2.8)个月,平均病程(19.2±5.8)h。两组新生儿腹泻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补液、抗病毒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思密达(博福-益普生制药有效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00690)治疗,剂量1/3~1/2包/次,3次/d。实验组患儿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培菲康(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S10970104)治疗,剂量0.5g/次,每天3次。

1.3 护理 ①饮食护理。延长两次哺乳之间的时间或适当减少哺乳次数,给予消化道适当休息,减轻负担。母乳喂养患儿,指导母亲饮食应清淡,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喂奶时,尽量避免吃最后部分含脂肪较多的母乳,人工喂养的婴儿应食用脱脂奶粉,减少奶量并用温开水稀释,待腹泻好转后逐渐增加至全奶,严重腹泻者应禁食,但禁食时间不宜过长。②补液。腹泻脱水者要及时静脉补液,并以先盐后糖、见尿补钾、先快后慢的原则正确输入补液,并准确记录出、入量。③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意识状态,大便的便数、形状有无异常,通过观察患儿尿量、皮肤弹性等判断其脱水程度,若新生儿便数突然增多,粪便稀薄且伴有脓血黏液,或带有大量奶瓣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④臀部护理。患儿大便次数多易致皮肤发红、溃烂,应及时更换尿布,每次大便后要及时用温水擦洗,并涂上一层护肤油脂以防止臀部糜烂。⑤消毒隔离。在腹泻患儿中有部分为感染性腹泻患儿,因此要做好隔离工作。护理患儿前后要仔细洗手,注意饮食卫生,奶具一人一用一消毒,对患儿的日常用品进行消毒,病房要常开窗通风,并采用空气消毒剂定期消毒,每天要用消毒液对桌面、床旁、地面进行擦、拖至少两次。

1.4 疗效判定 显效:用药48h内,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大便培养正常,全身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服药72h内,大便次数减少,性状好转,大便培养正常,伴随症状基本消失;无效:用药72h后,大便性状、腹泻次数仍未见改善,伴随全身症状加重,或大便培养仍有致病菌生长[2]。同时观察两组止泻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脱水纠正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ASS15.0进行统计分析,以(x±s)和百分比(%)分别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后疗效比较 经统计和分析,实验组临床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2.2 两组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实验组止泻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结论

新生儿腹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疾病,具有起病急、损害性强等特点,同时部分患儿常伴有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若不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则随着病程进展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迁延至慢性腹泻时则会造成患儿营养不良,而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发育[3]。因此,寻求治疗小儿腹泻的有效方法,及时有效控制腹泻,减轻其对幼儿的损伤是广大医务人员的责任。

新生儿腹泻多见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由于新生儿抵抗病菌能力脆弱,在不洁喂养后病菌侵入肠粘膜,释放毒素,破坏肠粘膜屏障和细胞,造成坏死脱落[4]。思密达是双八面体蒙脱石,具有层状分子结构,能够选择性固定、吸附、抑制消化致病的病毒、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同时其具有较强的覆盖能力,是有效的肠道粘膜保护剂,并能结合黏液糖蛋白,增加肠粘膜屏障防御能力,防止病原体对黏膜的破坏,从而缓解腹泻症状。培菲康是由是乳酸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组成的复方制剂,口服后能起到补充并调整肠道菌群平衡,并能清除或抑制有害菌,阻断有害菌毒素产生,同时能够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保证患儿的营养供应,提高其免疫力,有利于腹泻的早日康复。思密达联合思密达有协同相加作用,有利于促进病原微生物的清除,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平衡,保护和修复肠道粘膜,疗效显著[5]。另外,小儿腹泻的综合治疗中,临床护理也尤为重要,当患儿出现腹泻症状时,应及时进行饮食方面的干预,加强患儿腹部保暖,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药物治疗的疗效,促使患儿早日康复。本研究中发现,实验组较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要高(P<0.05);实验组在止泻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脱水纠正时间上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思密达联合培菲康治疗的有效性,能迅速改善患儿症状,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 新生儿腹泻采取思密达联合培菲康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江学良,崔慧斐,任晶,等.思密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腹泻的机制和疗效[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8):2031-2033.

[2]陈昕鸣.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腹泻贴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3):159-160.

[3]岑成灿,李建汉.中药辨证合思密达、培菲康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2):252-253.

[4]姚志勇.消旋卡多曲,思密达,培菲康三联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7):137-138.

[5]张灵强.培菲康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2,24(12):175-176.

黄连素联合培菲康 篇3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嗪,培菲康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 病程长, 不容易治愈, 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为了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 本文选择辽宁省营口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给予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 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60例, 上述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等症状, 通过纤维结肠镜检查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而确诊。同时排除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结肠肿瘤患者、肠结核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0例, 男16例, 女14例, 年龄最小为26岁, 最大年龄为61岁, 患者平均年龄为 (39.8±6.8) 岁;病程最短为0.9年, 最长为10年, 患者平均病程为 (3.6±1.4) 年。对照组患者30例, 男15例, 女15例, 年龄最小为27岁, 最大年龄为59岁, 患者平均年龄为 (38.7±7.2) 岁;病程最短为0.8年, 最长为9年, 患者平均病程为 (3.4±1.5) 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给予美沙拉嗪颗粒口服, 1.0 g/次, 4次/d, 在服用美沙拉嗪基础上给予培菲康口服, 410 mg/d, 3次/d。连续治疗8周。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颗粒口服, 1.0 g/次, 4次/d, 连续应用8周。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变情况, 定期对患者行纤维结肠镜检查, 观察镜检结果。

1.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变情况评定患者疗效。患者治疗后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临床症状消失, 纤维结肠镜检查提示肠黏膜恢复正常, 临床疗效评定为治愈;患者治疗后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显著减轻, 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提示肠黏膜显示轻度炎症改变, 镜检下可发现部分假息肉形成, 疗效评定为好转;治疗后患者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没有减轻, 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提示肠黏膜没有好转, 或者病情加重, 疗效评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4.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所得的临床治疗效果评定结果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0.05, 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评定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治愈16例、治愈率为53.3%;好转12例, 好转率为40.0%;无效2例, 无效率为6.7%。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加好转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治愈9例、治愈率为30.0%;好转11例, 好转率为36.7%;无效10例, 无效率为33.3%。对照组患者治愈率加好转率为66.7%。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加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患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等, 病变部位多发生在直肠或者乙状结肠, 上述部位的黏膜或黏膜下层受损。溃疡性结肠炎没有特殊治疗方法, 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等在溃疡性结肠炎中较为常用。美沙拉嗪是5-氨基水杨酸, 能够在回肠末端以及结肠起到抗炎作用。美沙拉嗪能够清除氧自由基, 起到抗氧化损伤作用, 能够抑制相关炎症介质合成和释放, 降低炎症对肠黏膜的损伤[1,2]。培菲康是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肠球菌三种菌组成的微生态制剂, 培菲康有助于调节肠道的菌群失衡, 有助于提高肠道有益菌群的作用, 对致病菌起到抑制作用[3]。本文中, 观察组给予培菲康和美沙拉嗪联合治疗, 观察组治疗后的治愈率加好转率高于对照组, 说明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能够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法贞, 李桂芹, 盛红.培菲康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3, 04 (1) :248-249.

[2]谷忠星.美沙拉嗪联合美常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 (2) :2346-2347.

黄连素联合培菲康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相关诊断标准, 经相关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 并排除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黏液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34例, 其中治疗组男性患者19例, 女性患者15例, 年龄27~68岁, 平均年龄 (45.3±1.9) 岁, 病程3~14年, 平均 (5.4±1.5) 年。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 女性患者16例, 年龄24~64岁, 平均年龄 (44.6±1.6) 岁, 病程1~11年, 平均 (5.1±1.3) 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口服美沙拉嗪颗粒 (法国爱的发制药集团生产, 国药准字:H61021598) , 1.0g/次, 4次/d, 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培菲康 (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S10950032) , 口服420mg/次, 3次/d, 2组患者疗程均为6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2]

显效:相关的临床症状消失或治疗后有显著改善, 结肠镜检查提示黏膜大致正常;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结肠镜黏膜复查提示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未改善, 内镜检查结果异常。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 治疗组患者经联合治疗后, 疗效总有效率为94.1%,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5%, 组间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 (P<0.05) 。2 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各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恶心、腹胀症状, 未经特殊处理症状自行缓解, 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

注:*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 临床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般认为可能和遗传、环境及免疫等因素有关, 其中肠道菌群失调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3]。因此, 临床逐渐重视肠道菌群的改变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 并尝试应用或联合益生菌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本研究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1%, 且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较少, 可见联合用药的效果更好, 更为安全, 这与文献[4]报道相一致。美沙拉嗪为5-氨基水杨酸的控释剂型, 药物治疗作用与柳氮磺吡啶相似, 而无磺胺基所致的不良反应。培菲康为益生菌制剂, 含有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3种肠道固有活菌, 能够促进肠道菌群平衡, 调节黏膜免疫功能, 增强黏膜屏障、拮抗病原, 降低肠道内酸度, 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5]。同时, 促进机体对营养物的消化, 合成机体所需的维生素, 激发机体免疫力, 从而达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综上所述, 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确切, 不良反应少, 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贾红云.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 (7) :73-74.

[2]王晓辉, 崔立红, 浦江, 等.美沙拉秦联合培菲康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J].解放军药学学报, 2012, 28 (5) :461-463.

[3]徐红, 李浩, 陈世雄.培菲康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33 (16) :2194-2195.

[4]师永盛, 霍丽娟, 安丽婷.培菲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1, 42 (3) :222-225.

黄连素联合培菲康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4,5]

纳入标准:(1)患者均出现上腹痛、餐后饱胀或上腹灼热等病症中的一种或多种症状;(2)排便次数异常,粪便性状异常。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不全、心肺疾病程度严重者;(2)精神病、糖尿病患者。

1.2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巨野县章缝镇卫生院收治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患者80例,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16~45岁,平均年龄(35.3±3.6)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31.6±3.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入院后患者均行胃镜、纤维结肠镜等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多塞平〔华裕(无锡)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103〕+培菲康(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90)+谷维素(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10950032)联合治疗,其中多塞平分两次服用,中午12.5mg,睡前25mg;培菲康早晚服用,3粒/次;谷维素早中晚服用,40mg/次,上述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结合患者的病情发展适当进行药量调整。观察组采用多塞平+培菲康+曲美布汀(上海科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20091113-12)联合治疗,其中多塞平和培菲康用法和剂量同对照组一致,同时予以患者曲美布汀药物口服治疗,3次/d,患者体质量50kg以下剂量为100mg,体质量50kg以上则为200mg,餐前服用。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个月[6]。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7,8]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效:若患者治疗后其上腹痛、餐后饱胀等临床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症明显减轻并恢复正常,且排便次数正常,粪便性状正常;有效:若患者治疗后其上腹痛、餐后饱胀等临床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症有进一步改善,且排便次数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硬便或稀水样便等粪便性状有明显改善;无效:若患者治疗后,患者病情无变化或恶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并记录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3,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64,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是一类胃肠综合征疾病的总称,其发病部位为胃、小肠、大肠、胆管、食管等,表现出慢性或反复性的胃肠道症状[9]。有资料显示,诱发此类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的情绪受到刺激,出现紧张、焦虑或是生活、工作遭受意外等精神层面上的因素,进而影响和干扰了患者高级神经的正常活动,干扰胃肠道的正常活动,出现了胃肠道功能障碍[10]。该病的发病率为15%~22%,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11]。

在慢性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治疗中,多塞平、培菲康、谷维素等药物得到广泛应用,其具有缓解上述病症的优势[12]。其中多塞平主要是通过作用于脑肠轴,进而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的痛觉反应做出调整,缓解临床症状,同时也可影响患者的神经递质达到增强胃肠道动力的目的。另外,该药还可有效缓解和调节患者的焦虑、抑郁、紧张等情绪,疗效明显[13]。培菲康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直接补充患者胃肠道中正常的生理菌群体,使营养物质得到有效吸收和分解,迅速合成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进而提升患者的机体免疫力,降低患者胃肠道中肠源性毒素的吸收和产生[14]。谷维素在临床上常用来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和内分泌调节,此外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多种生理作用[15]。临床将这几种药物联合应用于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病率,缓解临床病症,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但是临床治疗是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予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将各自药物的优势充分发挥,能够使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有利于预后[16]。

曲美布汀的药理机制为对患者的胃肠运动节律进行调节,减少胃肠平滑肌的运动,且对肠平滑肌的运动具有很好的双向调节作用,该药物可有效降低胃肠功能紊乱疾病发病率[17]。当患者的肠道运动功能低下时,曲美布汀可有效抑制钾离子通道,进而增强胃肠道的收缩功能;当患者的肠道运动功能出现亢进时,该药则会抑制钙离子通道,引起胃肠道的舒张[18]。曲美布汀的主要机制就是通过减少或抑制肾上腺素释放,抑制胆碱能神经受体和体质乙酰胆碱释放,从而增强胃肠道运动,抑制平滑肌运动,达到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1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黄连素联合培菲康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2例患者为本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的肠易激综合征病例, 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2例, 男24例, 女18例, 年龄22~68岁, 平均年龄 (4.6±7.2) 岁, 病程1~5年, 平均病程 (2.3±0.8) 年, 腹泻型18例, 便秘型16例, 交替型8例;对照组40例, 男22例, 女18例, 年龄21~65岁, 平均年龄 (4.5±6.8) 岁, 病程1~5年, 平均病程 (2.2±0.8) 年, 腹泻型20例, 便秘型14例, 交替型6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3]

(1) 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参照罗马Ⅲ诊断标准; (2) 大便潜血试验为阴性, 其他生化指标检查结果无异常; (3) 临床表现出大便性状异常、腹痛、腹泻等症状, 经检查排除器质性肠道病变或其他疾病引发的肠道不适; (4) 排除入组前2周内应用过胃肠道动力调节性药物病例; (5) 患者对治疗方案知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 包括督促正确饮食、调整生活习惯、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等。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单纯给予百忧解治疗, 研究组联合给予百忧解和培菲康口服治疗。用药剂量:百忧解 (盐酸氟西汀胶囊, 礼来苏州制药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J20030017, 规格20 mg/粒) 20 mg/次, 于早餐后口服, 1次/d;培菲康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S10970104, 规格:210mg/粒) 420 mg/次, 3次/d。两组均连续给药1个月后观察效果。

1.4疗效评价标准[4]

显效:患者腹痛、腹泻等不良症状完全消失, 排便次数和大便性状基本正常;有效:患者腹痛、腹泻等不良症状有明显改善, 大便次数及性状有所好转;无效:患者不良症状及排便次数、大便性状等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 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 两组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1

3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基础在于肠道运动功能紊乱和胃脏感觉异常, 其发病与遗传、感染、饮食、菌群失衡、社会心理、情绪、环境等方面均有关, 具有复杂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肠道内存在专性厌氧菌屏障的破坏, 但因细菌培养相对困难, 使现代临床研究肠易激综合征受到制约。肠易激综合征多发于中青年人群, 但其病理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有研究认为, 精神和心理因素是引起的肠易激综合征的重要诱因, 其主要通过脑肠轴激活感觉警报系统, 从而使内脏及胃肠道产生过敏反应, 引发肠功能紊乱[5]。百忧解属于非三环类抗抑郁用药, 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具有抑制作用, 促使中枢神经系统中5-羟色胺与相应受体相结合, 缓解神经递质压力, 实现抗抑郁的目的。同时, 百忧解可缩短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周期, 促进肠道功能紊乱的改善。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百忧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 说明百忧解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中具有一定疗效。

培菲康属于长效双歧三联活性菌, 包含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和嗜酸乳杆菌, 可促进机体胃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 抑制肠源性毒素的排放, 均衡肠道内菌群, 提高机体免疫力。由于肠道感染及肠道内菌群失衡是引起肠易激综合征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 因而应用培菲康治疗可有效改善因细菌感染刺激肠道黏膜引发的炎症反应, 补充胃肠道内正常的有益生理细菌, 抑制和清除无益的病菌, 促进营养吸收并合成机体必需各类维生素, 提高免疫水平。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联合用药的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纯应用百忧解的对照组, 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症状和排便异常。

综上所述, 百忧郁解联合培菲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疗效, 一方面可有效调节肠道内菌群恢复肠道功能, 另一方面可有效激活患者脑肠轴感觉警报系统, 改善因心理和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百忧解和培菲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8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研究组42例联合应用百忧解和培菲康治疗, 对照组40例单纯应用百忧解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 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 两组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百忧郁解联合培菲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疗效, 一方面可有效调节肠道内菌群恢复肠道功能, 另一方面可有效激活患者脑肠轴感觉警报系统, 改善因心理和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关键词:百忧解,培菲康,肠易激综合征,机制

参考文献

[1]王艳杰, 张立德, 柴纪严, 等.针刺眼针穴区与非穴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P物质及神经激肽Ⅰ型受体表达的影响.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 29 (2) :426-428.

[2]付勇, 章海凤, 熊俊, 等.热敏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不同灸位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 29 (2) :517-518.

[3]吴皓萌, 徐志伟, 敖海清.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与常见指标关系的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 28 (9) :2534-2535.

[4]周慧芬, 祝方良, 徐安妗.中医辩证分型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 32 (2) :446-448.

黄连素联合培菲康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20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均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即要求患者在过去的12个月中, 至少有12周时间中出现腹部不适或腹痛, 伴有排便行为的异常, 具体表现为:腹部不适或腹痛, 并有以下三项中的二项者:1于排便后缓解;2伴有大便次数的改变;3伴有大便性状的改变。三项指标中以第一项最为重要, 加上第2或第3项中的一项即可诊断。如果具有下述症状更支持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1每周排便<3次;2每天排便>3次;3硬或干结的大便;4稀溏或水样便;5排便有紧迫感;6便急;7排便不尽感;8排黏液便;9腹部饱胀感。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每组100例。对照组包括男58例、女42例;年龄为19~65岁, 平均年龄为 (48.12±10.56) 岁;观察组包括男64例、女36例;年龄为20~63岁, 平均年龄为 (49.18±12.17)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培菲康 (口服:1天2次每次2~4粒) , 观察组给予小麦纤维素颗粒 (1次1包, 1天2~3次) 与培菲康联合治疗, 两组疗程均为7 d, 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本组疗效标准参照文献报道[8], 总有效率设为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本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如表1,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9.586, P值均<0.05) 。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观察组有1例患者服用小麦纤维素颗粒后出现轻度腹涨腹鸣, 但很快减轻直至消失,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整个治疗疗程。

3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 临床上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疗药物。近年来, 随着研究的深入, 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有了新的认识, 针对某一病理生理特征的治疗成了肠易激综合征治疗药物开发的方向。在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过程中, 许多学者注意到肠腔内菌群失调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地位[9,10], 因此, 根据微生态理论采用益生菌及其产物来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可行性。益生菌又称“益生素”或“益生剂”[11], 主要是指通过调整宿主肠道微生物生态平衡而发挥生理作用的微生物制剂[12]。目前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有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丁酸梭菌和酵母菌等[13]。培菲康是近年来受到最广泛应用的益生菌制剂, 属于三联菌制剂[14], 主要含两歧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及肠球菌, 三个菌种分别定植在肠道上、中、下部位, 上部分定植是粪链球菌, 中部为嗜酸乳杆菌, 下部为双歧杆菌, 这样组成了不同条件下都能生长、作用快而持久的联合菌群。而近年来, 众多文献报道, 培菲康单独应用在肠易激综合征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需要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克服这个问题, 例如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培菲康的方法或采用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培菲康的方法等, 经本组证实, 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培菲康组总有效率为91%, 培菲康单独应用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586, P<0.05) ;且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仅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培菲康组有一例患者服用小麦纤维素颗粒后出现轻度腹涨腹鸣, 但很快减轻直至消失,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整个治疗疗程, 可见, 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培菲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少, 值得推广应用。而联合用药组能获得如此安全有效的治疗结果, 要归功于小麦纤维素颗粒对肠道运动的促进作用[15], 而这要从肠易激综合征的机制说起, 即由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存在腹泻、便秘症状, 从症状学出发对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认识最早就集中于肠道运动异常上, 后来, Hutchinson等用核素显像技术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口-盲肠通过时间进行研究, 发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口-盲肠平均通过时间为103 min, 较对照组174 min明显加快;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 D-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口-盲肠平均通过时间为60 min, 又明显快于C-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115 min。对结肠通过时间的研究也发现D-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升结肠、横结肠通过时间缩短, 而C-肠易激综合征则明显延长, 因此人们逐渐意识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具有肠道运动的异常这一发病机制。本研究所用的小麦纤维素颗粒近年来作为肠易激综合征、憩室病、肛裂和痔疮等伴发便秘的辅助治疗[16], 广泛应用于临床。小麦纤维素颗粒被人体摄入后, 不被消化道吸收利用而直接进入大肠中优先被益生菌利用, 选择性的刺激益生菌的生长和活力[17], 从而使益生菌增殖;另一方面, 膳食纤维作为益生菌发酵的底物, 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 双岐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在自身的代谢中也会产生乳酸等, 这会使肠道的pH值降低, 肠道的酸性环境具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能够控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总之, 膳食纤维促使益生菌大量增殖, 形成微生态竞争优势, 产生拮抗物质, 直接抑制了外源性和肠内固有腐败菌的生长繁殖, 从而有益于发挥正常肠道菌在屏蔽、营养、免疫上的正常功能。本研究结果, 证实了小麦纤维素颗粒与培菲康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 为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奠定了基础。

摘要:目的 探讨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培菲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20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每组100例, 对照组给予培菲康, 观察组给予小麦纤维素颗粒与培菲康联合治疗, 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586, P<0.05) 。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培菲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少, 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黄连素联合培菲康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1岁32例,1~2岁42例,2~3岁46例。脱水程度:轻度80例,中度脱水40例。所有患儿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轻重及病程等方面均经过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给常规补液,抗感染,退热,黏膜保护剂蒙脱石散(思密达冲剂)及微生态制剂(培菲康胶囊)等治疗。治疗组同时联合给予消旋卡多曲颗粒。思密达:口服<1岁每次1/3袋,3次/d;1~2岁每次1/2袋,3次/d,2~3岁每次1/2袋,4次/d。首次量可加倍,将药粉溶于约50mL温开水中或流质食物中,充分调匀后使用。培菲康胶囊:口服:1岁以下,1粒/次,次/d。1~3岁,1粒/次,3次/d。重症可加倍,将胶囊内药粉用温开水或温牛奶冲服。消旋卡多曲:口服<9月龄10mg/次,3次/d;9月龄~2.5岁20mg/次,3次/d,>2.5岁30mg/次,3次/d。

1.3 疗效评价

参照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标准[2]:显效:治疗72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h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h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2组有效率比较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治疗后临床各项观察指标经t检验处理,观察组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比较经χ2检验处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上说明观察组应用消旋卡多曲、思密达联合培菲康三联疗法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更好。且2组治疗期间2组患儿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三者联用安全性较好。具体结果见表1、2。

3 讨论

婴幼儿秋季腹泻较常见,发病率仅次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多由轮状病毒引起。其治疗原则为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3]。

消旋卡多曲是一个脑啡肽酶抑制剂。脑啡肽酶可降解脑啡肽,从而保护内源性脑啡肽免受降解,延长消化道内源性脑啡肽的生理活性,减少水和电解质的过度分泌[4]。思密达主要成分为双八面体蒙脱石散,对细菌、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和胆盐均有较强的吸附和固定作用,能增厚肠腔黏膜凝胶、延长生存时间、恢复并维护肠道黏膜屏障,修复损伤的肠粘膜细胞,同时通过对粘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减少排便次数,缓解排便急迫感和减少便中水份[5]。培菲康含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它可直接补充正常生理性菌,调整肠道菌群,抑制肠道中对人具有潜在危害的菌类,减少肠原性毒素的产生和吸收。三者联合既可减少肠液分泌,又可吸收肠道毒素保护肠道黏膜,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6]。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P<0.01)。以上说明,消旋卡多曲、思密达联合培菲康三联疗法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薛辛东,杜立中.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0.

[2]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研讨会.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384.

[3]王小仙,刘淑梅,姚欢银.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7,13(2):49~50.

[4]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89.

[5]刘松霞.蒙脱石散灌肠佐治婴儿秋季腹泻60例的观察与处理[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18):146~147.

上一篇:寻求经济理论的创新下一篇:批评体系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