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温胆汤加减

2024-05-14

黄连温胆汤加减(精选7篇)

黄连温胆汤加减 篇1

失眠患者主观感觉睡眠不充足或精神不佳, 睡眠的质量和睡眠的时间均不能达到正常睡眠的要求, 从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疲乏、情绪欠佳等不适的感觉, 病情较轻者出现入睡困难或睡中易醒、醒后难以入睡等, 重者甚至可彻夜难眠。长期失眠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及社会交往等, 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外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33%的人出现过睡眠障碍, 约有17%的人为严重失眠。国内研究资料显示, 严重失眠症的发生率为9.38%。西医治疗大多以镇静、抗焦虑等方法治疗, 虽可取得疗效, 但长期服用可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1]。运用中医辨证治疗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且长期服用不会产生耐药性、依赖性。笔者运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痰热内扰型获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2014年我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的失眠症患者49例, 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26例, 男13例, 女13例, 平均年龄 (44.2±9.9) 岁, 平均病程 (3.23±1.61) 年;对照组23例, 男12例, 女11例, 平均年龄 (46.3±9.7) 岁, 平均病程 (2.96±1.88) 年。2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修订版 (CCMD-3) 中失眠症的诊断标准[2]:①失眠为患者主要症状, 包括入睡困难、睡眠较浅、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入睡, 伴疲乏、困倦。②因长期睡眠的不足, 而引起烦躁、焦虑或社会功能受损。③至少每周发生3次, 并至少持续1个月以上。④排除因精神或躯体疾病及脏器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失眠。

2.2 中医诊断标准

符合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型失眠的诊断标准[3]。①主证:不寐, 头重胸闷, 心烦易怒。②兼次证:呕恶, 嗳气, 目眩, 目赤口苦, 口渴喜饮或大便秘结。③舌脉:舌红, 苔黄或黄腻, 脉弦滑或滑数。其中, 主证加次证2项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3 纳入和排除标准

3.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以上中医、西医诊断标准。②近1个月未服用任何镇静及抗焦虑药物。③同意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3.2 排除标准

①因脏器器质性病变引起失眠患者。②已知长期服用镇静类药物或治疗前1个月曾服用过抗精神类药物。③长期喝浓茶、咖啡者。④妊娠和哺乳期失眠的妇女。⑤因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导致失眠患者。⑥非自愿参加本次试验者。

4 治疗方法

4.1 一般治疗

保持心情舒畅, 生活规律、按时作息;服药期间及睡前戒烟、酒、浓茶、咖啡等。

4.2 对照组

艾司唑仑1 mg, 每晚睡前30 min服用。

4.3 治疗组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 具体方药如下:黄连9 g、茯苓12 g、法半夏9 g、陈皮12 g、枳实15 g、竹茹10 g、炒酸枣仁20 g、甘草6 g、生姜3片、大枣4枚, 每日1剂, 水煎400 m L分2次服。

随证加减:肝气不舒、肝郁气滞者加柴胡、香附以疏肝理气;心悸动甚、惊悸不安者加珍珠母、龙齿以镇惊定志;心烦加栀子豉汤以清心除烦;嗳腐吞酸、脘腹胀满者加保和丸和中安神;痰多泛恶、苔黄腻加制胆星、瓜蒌、石菖蒲以化痰开窍安神;大便干结加酒大黄以通便;口干加花粉生津止渴。

4.4 疗程

2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4.5 疗效判定

按1993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判定, 痊愈:睡眠深沉, 醒后精神充沛, 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 h以上;显效:睡眠时间较前增加3 h以上, 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 h, 症状较前有所减轻;无效:睡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

4.6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见表1。

6 讨论

中医将失眠称为“不寐”、“失寐”、“不得眠”等, 认为系心神不安或心神失养而引起, 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病因病机较复杂, 与七情所伤、劳倦过度、饮食不节等而致机体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节奏加快, 工作压力增加及不良生活方式, 如:饮食不节、嗜酒、嗜食肥甘厚味伤脾滞胃;思虑气结久则伤脾, 脾失健运, 化湿不能, 湿自内生;情志不遂, 肝气不舒, 日久郁而化火, 横逆犯胃伤脾, 脾失健运, 水湿内停, 久而化热成痰, 痰火扰心, 心神不宁致失眠, 与心、肝、脾、胃关系密切。如《景岳全书·不寐》引徐动皋所说:“痰火扰乱, 心神不宁, 思虑过伤, 火炽痰郁, 而致不寐者多矣。”《张氏医通·不得卧》曰:“脉数滑有力, 不眠者, 中有宿滞痰火。”痰火内扰为失眠常见类型。黄连温胆汤中半夏辛温而燥, 燥湿化痰, 降逆和胃;陈皮辛苦而温, 燥湿化痰, 并善理气健脾, 使气顺痰消, 脾运得健, 痰湿得除, 与半夏相配共祛湿痰, 调畅气机, 使胃气得和;黄连燥湿化痰, 清心泻火;茯苓健脾渗湿, 湿祛脾旺, 痰无由生;枳实降逆化痰;竹茹清热化痰, 除烦;酸枣仁养心安神;甘草、生姜、大枣和胃养心安神。全方不寒不燥, 理气化痰, 健脾和胃共奏安神之效。李时珍《本草纲目》言:半夏能除“目不得暝”。且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法半夏具有良好的中枢神经镇静作用。

另外须注意生活与心理的调理, 调节不良情绪, 保持心情舒畅, 生活规律, 按时作息, 戒烟、酒、浓茶、咖啡等。注重运动, 运动能增加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因为运动能促进肌肉放松, 可增加人体内的核心体温, 对维持睡眠有明显疗效。注重饮食, 多食用小米和大枣, 因小米中淀粉和色氨酸含量较高, 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提高色氨酸进入脑内的数量, 从而产生使人睡眠的效果;大枣中含糖类、维生素、有机酸、蛋白质等多种物质, 具有补脾安神的功效, 尤其老年人, 经常食用对睡眠有较好的帮助[5]。

在临床工作中, 失眠痰热内扰型较多见, 本文运用黄连温胆汤加减以清胆和胃, 降逆化痰, 养心安神, 有效改善睡眠状况, 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痰热内扰型的疗效。方法 将49例失眠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治疗组26例、对照组23例, 治疗组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减口服, 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1 mg, 每晚睡前30 min口服, 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 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经3个疗程的治疗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92.3%, 对照组总有效率69.6%,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痰热内扰型疗效优于服用艾司唑仑。

关键词:失眠,痰热内扰,黄连温胆汤,艾司唑仑

参考文献

[1]黎东生, 杨洁.治疗失眠症三种用药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J].卫生软科学, 2009, 23 (5) :495-497.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18-119.

[3]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15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第一辑) [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图书出版社, 1993:186.

[5]查伟, 顾晓瑜.中医药膳治疗睡眠36例[J].广西中医药, 2010, 33 (2) :46-47.

黄连温胆汤加减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内一病区2010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患者60例, 均以卒中后并发顽固性呃逆为主要症状,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患者中, 男20例, 女10例, 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68岁;卒中后发生呃逆时间0~4d, 平均1.8d;其中脑梗死23例, 脑出血7例。对照组30患者中, 男21例, 女9例, 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69岁;卒中后发生呃逆的时间为0~3d, 平均1.4d;其中脑梗死22例, 脑出血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卒中的诊断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标准》[2], 呃逆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呃逆的诊断标准[3]且均为中风后出现, 为持续性者并经中医辨证为痰热内阻为主。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 (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23103, 每支1ml:10mg) 10mg, 肌肉注射, 1次/d。治疗组予黄连温胆汤加减组方, 水煎取汁300ml, 早晚分服, 1剂/d。组方:黄连9g, 竹茹15g, 枳实10g, 半夏9g, 陈皮12g, 生姜6g, 甘草10g, 白术15g, 厚朴15g, 砂仁 (后下) 6g, 瓜蒌15g, 旋复花 (包煎) 30g。由煎药室采用密闭煎药设备统一煎制。两组均为连续治疗7d为1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治愈:呃逆完全消失, 1周内未复发;显效:呃逆发作频率减少80%以上;有效:呃逆发作频率减少50%~80%;无效:呃逆发作频率减少<20%。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3 讨论

呃逆以气逆上冲, 喉间呃呃连声, 声短而频, 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 属中医呃逆范畴。现代医学认为呃逆是一侧或两侧膈肌阵发性不自主的挛缩运动。卒中患者出现呃逆, 多由气郁血逆, 脾失健运, 聚湿生痰, 蕴久化热, 胃失和降, 气不顺行而动膈所致。正如《景岳全书·呃逆》曰:“皆其胃中有火, 所以上冲为呃”。使胃气复, 气逆平, 痰浊消, 则呃逆自除。治疗上以清热化痰, 和胃降逆进行组方, 以黄连温胆汤加减, 药物组成:黄连、竹茹、枳实、半夏、陈皮、生姜、甘草、白术、厚朴、砂仁、瓜蒌、旋复花。方中黄连清热燥湿;竹茹清热止呕, 涤痰开结;枳实理气降逆止呕, 与白术配伍取法《金匾要略》枳术丸行气开郁, 健脾调中;半夏降逆和胃, 燥湿化痰;陈皮理气燥湿, 化痰;生姜燥湿化痰止呕;甘草健脾调和诸药;厚朴、砂仁行气解郁, 和中降逆;瓜蒌清热化痰;旋复花降逆化痰而止呃。诸药相配, 以达清热化痰, 和胃降逆之功, 从而达到扶正祛邪, 呃逆得以迅速缓解。现代医学研究证明, 黄连对胃黏膜有明显保护作用;枳实可使胃肠平滑肌收缩节律增强, 明显增强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4];半夏能明显促进胃肠运动, 还能抑制胃液中PGE2的含量[5];陈皮提取物可抑制胃肠平滑肌运动;白术有明显促进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的作用[6];厚朴可调整胃肠运动功能, 促进消化液分泌等;砂仁有促进胃排空及肠道传输的作用, 使胃肠动力显著增强[7]。本观察结果显示, 以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取得满意疗效, 其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

摘要:目的 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和对照组 (30例) , 对照组给予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 (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23103, 每支1ml:10mg) 10mg, 肌肉注射, 1次/d。治疗组予黄连温胆汤加减组方, 水煎取汁300ml, 早晚分服, 1剂/d;7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7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可以终止呃逆发作, 缩短呃逆缓解时间, 疗效确切, 安全方便,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黄连温胆汤,卒中,顽固性呃逆,治疗结果

参考文献

[1]郭玉璞, 王文志, 李允德.中国脑血管病治疗专家论集[M].沈阳:沈阳出版社, 1995: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 19 (1) :55-56.

[3]田德禄, 蔡淦.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212.

[4]李仪奎, 姜名英.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2:169-179.

[5]吴皓, 蔡宝昌, 荣根新, 等.半夏姜制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 1994, 19 (9) :535-537.

[6]李岩, 孙思予, 周卓.白术对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辽宁医学杂志, 1996, 10 (4) :186.

黄连温胆汤加减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的124例儿童注意力缺陷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2例,其中男孩48人,女性14人,平均年龄(9.34±2.57)岁,病程平均为(5.68±3.17)个月;对照组48例,其中男性53人,女性96人,平均年龄(9.58±2.87)岁,病程平均为(4.76±2.23)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临床症状

美国DSM-IV(1991)儿童注意力缺陷标准:容易被轻微刺激激动,独立完成任务时有始无终,注意力无法持就集中,经常丢东西,无法接受长语句信息,学习时易离开座位,行动与思考脱节,玩耍时不安静,喜欢抢答,喜欢危险活动,坐立不安,动手动脚,干扰他人对话,说话过多等。

1.3 治疗方法

治疗期内停止使用其他相关药物或器械,防治干扰治疗效果评定。

1.3.1 治疗组

服用黄连温胆汤,治以宁心安神,清热化痰。基本方药[2]:黄连6g、竹茹9g、牡蛎15g、半夏5g、石菖蒲12g、陈皮6g、茯苓9g、龙骨15g、胆南星9、,枳实9g、甘草6g。服用方法:加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日一剂,分早晚分服。用药期间禁止使用其他药物。疗程为10d。

1.3.2 对照组

口服利地林哌醋甲酯,2次/d,每次5~10mg,早午服用,疗程为10d。

1.4 疗效标准

(1)痊愈:注意力能够集中,能够稳定情绪,学习成绩与同龄学生相同;(2)有效:动作减少,安静学习时间增城,集中注意力情况好转,学习成绩上升;(3)无效:症状无改善,学习成绩无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卡方检验,且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10d治疗6个月观察观察,治疗组治愈率为43.55%(27人),有效率为41.93%(26人),总有效率为85.48%;治疗组治愈率为30.65%(19人),有效率为25.81%(16人),总有效率为56.46%。两组对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3 讨论

西医对多动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较倾向于几种学说[3]:脑组织轻微创伤,神经递质量不足引起,多巴胺D4受体及某些功能障碍引起,脑神经递质的代谢异常,饮食营养缺乏、环境中金属离子中毒、心理疾病等因素引起。中医认为儿童注意力缺陷内因为先天禀赋的不足,外因为后天的失调、产事受伤或教育方式不当。治则上多以清心、健脾、平肝、安神、益智、祛痰、化瘀、平衡阴阳,来消除症状。

黄连温胆汤方中胆南星、黄连[4]有很强的清心除烦、清热化痰功效,故为君;龙骨、石菖蒲、牡蛎醒脑开窍、镇静安神为臣,配合君药除烦开窍之功效;陈皮、枳实、半夏宽中理气、燥湿化痰,甘草、茯苓健脾渗湿从源头祛痰,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大枣、生姜能制半夏之毒,和脾胃[5]。通过牡丹江神经精神病医院对比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减确能在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上起到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小凡.中医儿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01.

[2]郑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诊断[J].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2007(6):44-46.

[3]李晓东.儿童注意力缺陷的中医辨证分型[J].中医儿科杂志,2007,3(6):35-36.

[4]石淑香.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5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10):69.

黄连温胆汤加减 篇4

资料与方法

2015年4月-2016年4月院收治慢性肾衰竭患者108例, 经临床诊断与相关检查, 患者确诊, 符合《中华医学会·肾病学会》中关于慢性肾脏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2]。其中男49例, 女59例。年龄29.6~71.5岁, 平均 (44.5±4.3) 岁。原发性疾病:尿酸性肾脏疾病18例, 慢性肾炎64例, 糖尿病性肾炎11例, 高血压性肾损伤15例。肾功能Ⅰ级11例, Ⅱ级23例, Ⅲ级55例, Ⅳ级19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浑身乏力, 气短、四肢无力、纳差、稀溏便、尿少水肿、口淡不渴等。脉沉, 细数。舌质暗红, 胖大, 存在齿印, 苔厚腻。患者均自愿参加试验调查, 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现依照就诊顺序与患者意愿, 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50例, 两组患者的人数、性别比例、原发疾病类型、肾脏功能情况、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方法: (1)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 实施精蛋白/低蛋白、低磷饮食。针对患者原发性疾病症状, 实施药物治疗;使用我院自制的复方大黄灌肠液体对患者实施治疗。方剂组成:丹皮、枳实各10 g, 生牡蛎、崩大碗、大黄、生龙骨各30 g, 槐花15 g。上述药物煎水去渣, 晾凉使用, 1次/d。 (2) 观察组:以上述治疗方式为基础, 给予黄连温胆汤联合真武汤治疗, 方剂组成:炙甘草、川黄连各6 g, 法半夏、白术、枳实、橘皮各10 g, 生姜5片, 茯苓、白芍各15 g, 竹茹8 g, 熟附子12 g。对于血虚者, 加用熟地黄与鸡血藤, 气虚者使用党参、五爪龙与北芪。1 d/剂, 3次/d。所有受试者治疗周期为8周。

观察指标:本试验使用卫生部最新颁布的关于慢性肾脏衰竭保守治疗方式的临床标准, 对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 (1) 显效:患者既往临床症状消失或者显著减少。患者血肌酐水平下降30%以上或内生肌酐清除水平提升30%以上。 (2) 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血肌酐水平下降20%以上或内生肌酐清除水平提升20%以上。 (3) 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视为治疗无效。

统计学方法:本试验使用SPSS 20.0专业统计学软件, 对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t值检验的方式计算, 数据中的计量资料使用t值检验的方式计算, P<0.05,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68.00%, 观察组89.66%。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显著较好, 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讨论

慢性肾脏功能不全者存在较为显著的肾脏受损现象。和相似疾病相比, 该疾病患者的病情与病因较为复杂, 传统方式治疗效果欠佳[3]。中医学认为, 该疾病以脾肾虚为本, 湿浊内蕴以及邪毒留滞为标。疾病治疗应以温肾健脾、标本兼治为主, 利水和通腑泻浊治标。本试验联合真武汤与黄连温胆汤对患者实施治疗, 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在本次试验的相关研究结果中能够看出, 和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相关指标情况均较好, 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证实对于慢性肾脏衰竭患者, 以常规治疗为基础, 使用真武汤合黄连温胆汤加以治疗, 效果显著。

方剂中的白芍可行水利气, 柔肝止痛与敛阴舒筋。可缓解因电解质失衡引致的抽搐现象发生。白术和茯苓是健脾利湿良药。生姜可温散, 除了能够帮助白术和茯苓散除水湿之外, 也不会因此增加排痰量, 另外也可提升附子的温阳散寒功能。附子能够温肾助阳, 化气行水, 兼暖脾土运水湿。竹茹可止呕去烦, 清胆和胃。黄连为清热良药, 可缓解患者的恶心等消化道症状。橘皮和枳实可化痰理气, 减少排痰量。甘草可健脾。将上述药物联合使用, 可以起到化痰泻浊, 温补脾肾的效果, 标本兼治, 为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剂, 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探究真武汤合黄连温胆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有效率。方法:收治慢性肾衰竭患者108例, 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针对患者原发性疾病, 实施西药基础治疗, 同时联用我院自制大黄灌肠液, 以此为基础, 观察组加用真武汤合黄连温胆汤, 8周后, 对比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 (P<0.05) 。结论:对于慢性肾脏衰竭患者, 以常规治疗为基础, 使用真武汤合黄连温胆汤加以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真武汤,黄连温胆汤,慢性肾衰竭

参考文献

[1]董发发, 夏滨祥, 李瑞香.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湿热内蕴型慢性肾衰50例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 (2) :70-71.

[2]李焦枝.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 (28) :97-98.

黄连温胆汤加减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来源于2010年6月至2011年9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 其中治疗组男22例, 女28例;年龄16~58岁, 平均 (31.16±10.82) 岁;病程1~13个月, 平均 (10.55±3.84) 个月。对照组男26例, 女24例;年龄18~60岁, 平均 (35.47士8.67) 岁;病程1个月~1年, 平均 (10.17±3.58) 个月。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相似均以血清肌酐升高为主, 无水肿、高血压、肾性贫血。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数据, 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全部病例均经过血清肌酐测定, 确定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1.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 ②妊娠或者哺乳妇女, 对本研究所用药品过敏者; ③合并尿路感染、心脑血管、肝脏、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 ④精神病患者及不能合作者; ⑤未按规定用药或中断治疗, 无法判断疗效或者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

口服: 黄连10g, 竹茹30g, 枳实20g, 半夏15g, 陈皮15g, 茯苓30g, 甘草10g, 茵陈20g, 栀子20g, 大黄5g, 白花蛇舌草30g, 丹参30g, 黄芩15g, 柴胡15g, 蒲公英30g。水煎服, 1剂200ml。30d为1个疗程。

1.4.2 对照组

西医治疗[2]①治疗基础疾病和纠正可逆因素, 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控制感染, 饮食营养疗法。②钙磷代谢异常及肾性骨病治疗, 口服碳酸钙, 每次0.5g, 一日三次, 口服1, 25- (OH) 2-VD 30.5ug, 每日一次。③其他对症治疗, 如伴有高尿酸血症者给予低嘌呤饮食, 必要时口服别嘌呤醇。

1.5 观察指标

血清肌酐、血常规、二氧化碳结合率、血清离子、血脂。

1.6 疗效标准

2002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 (NKF) 制定的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 (K/DOQI) ①肾脏损伤 (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 ≥3个月, 可以有或无GFR下降, 可表现为下面任何一条:病理学检查异常;肾损伤的指标: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影象学检查异常。②GFR<60ml/min/1.73m2≥3个月, 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3]。完全缓解:自觉症状体征好转, 尿成分正常, 血常规正常, 血清肌酐接近正常;显著缓解;自觉症状体征缓减, 血、尿常规正常, 二氧化碳结合率正常, 血清肌酐为133umol~177umol/L; 好转: 自觉症状好转, 血常规正常, 二氧化碳结合率基本正常, 血清肌酐178umol~256umol/L;无效:自觉症状体征无好转, 贫血, 酸中毒, 离子紊乱, 血清肌酐256umol~707umol/L。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 结果

见表1、表2。

注: u=2.64.P<0.01, 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肌酐、尿素氮升高是临床常见且治疗棘手的症状。慢性肾功能不全属于中医的“关格”、“虚劳”、“腰痛”等范畴, 主要由于脾阳亏损, 肾阳衰微, 阳不化水, 水浊逗留, 浊邪壅塞三焦, 气化功能不得升降所致。为本虚标实, 脾肾虚衰为本, 湿浊毒邪为标。辨证与辨病结合, 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 既善于宏观的抽象和综合, 又精于微观的还原和分析, 在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基础上, 全面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湿热的阻滞和脏腑功能虚损导致肾浊、邪毒的阻滞以血肌酐、尿素氮升高为主要表现。笔者认为本病湿热内蕴, 气机阻滞居多。因此治疗以清利湿热, 疏利气机为法, 方中以二陈汤为基础燥湿化痰, 理气和中;增加黄连、竹茹清胃止呕, 化痰和胃;又入茵陈、栀子加大清热燥湿力度;大黄荡涤之功, 使湿热随大便而出;白花蛇舌草、公英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利尿除湿;柴胡、黄芩清利少阳, 丹参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可使湿热清, 气机通, 瘀浊化。

从肾脏病专业的角度来看, 探求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认识危险因素, 不断改善延缓或者逆转CRF进展的措施, 将进一步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整体防治与研究水平。从而更有效的证明中医药在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 恢复肾功能, 减轻并发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等方面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聂莉芳.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与中医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9.

黄连温胆汤加减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痰热扰心证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纳入标准, 其中男27例, 女33例, 年龄29~67岁, 平均年龄 (43±3.54) 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4]

国际通用的SHEGEL量表评分≥12分;存在难以入睡、睡眠浅、睡眠多梦等症状;失眠发生时间每月最少达到12天以上;排除自身疾病情况或精神病等症状的继发性失眠。

1.2.2 中医诊断标准[5]

睡眠不安, 心烦懊憹, 胸闷脘痞, 口苦痰多, 头晕目眩。舌红, 苔黄腻, 脉滑或滑数。

1.3 纳入标准

均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诊断标准。

1.4 方法

1.4.1 对照组

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 处方组成为:黄连8g、半夏12g、茯苓15g、陈皮10g、枳实12g、竹茹10g、炒枣仁20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胆南星10g、远志12g、全瓜萎15g、栀子12g、豆豉12g、甘草5g。水煎取汁200mL, 每日1剂, 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 且每周均需要复诊。

1.4.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情志干预治疗。情志干预主要采用支持性心理疗法及放松疗法。支持性心理疗法:采用关心、开导、鼓励等方式, 帮助患者积极面对失眠。放松治疗:采用肌肉渐进放松法, 锻炼患者呼吸控制及全身肌肉放松;呼吸训练方法:全身紧张部位通过意念进行扫描, 双手分别放置胸部及腹部, 且吸气用鼻子, 呼气用嘴巴, 嘴松弛, 使患者感觉胸廓的高低起伏, 呼吸时机体愈来愈松弛。情志干预时间共需30min, 每月4次, 连续1个月为1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采用SHEGEL量表进行评分。按病情轻重分别计0、1、3、5分, 分值越高, 表明失眠程度越重。轻度:SHEGEL评分≥12分;中度:SHEGEL评分≥18分;重度:SHEGEL评分≥24分。

中医症状按主症、次症证候积分, 治疗后询问并记录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比较两者患者临床疗效。

1.6 疗效标准[6]

痊愈:熟睡睡眠程度达6h以上, 且清醒后有精神;显效:睡眠程度明显好转, 且熟睡时间达3h以上;有效:睡眠时间较治疗前有所增加, 但不足3h;无效:治疗后患者睡眠症状无改善, 甚至恶化。总有效率以痊愈、显效及有效例数计。

1.7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 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n (%) ]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02<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失眠、头晕、口苦、多痰、胸闷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s, 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aP<0.05。

3 讨论

祖国医学中, 失眠又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寐及不得卧[7]。失眠病因复杂, 最重要的为阴阳不和、阳不入阴。黄连温胆汤加味方中半夏具有去除燥热、化痰随气下之功效;陈皮、茯苓具有除燥湿健脾、安神之功效;黄连泻心火。长期研究发现, 痰热易导致失眠。生龙骨、生牡蛎入肝肾经, 具有敛魂魄、镇惊安神、调节脏腑气血阴阳之功效;胆南星、远志、全瓜萎入心肝肾经, 具有化痰、清热安神之功效;配合栀子、豆豉, 可达到清热除烦安神之功效。诸药合用, 共奏调和阴阳、阴阳合和之功效, 失眠得愈。中医治疗失眠症并无“心理”治疗, 情志分为“七情”和“五志”。情志干预疗法主要分为心理和放松两种, 情志干预主要为改善患者心情及鼓励积极面对心理障碍。调节患者气机和气血, 改善脾胃及全身气血, 提高睡眠症状。

综上所述, 情志干预合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痰热扰心证失眠症疗效确切, 可明显提高患者睡眠症状, 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情志干预合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痰热扰心证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痰热扰心证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患者采用情志干预合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 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患者失眠、头晕、口苦、多痰、胸闷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情志干预合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痰热扰心证失眠症疗效明显, 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失眠症,痰热扰心证,情志干预,黄连温胆汤,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郭晓明, 张波.失眠的中医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3, 23 (7) :391-392.

[2]秦瑞君, 李国臣, 崔文艺.试析失眠的中医病机[J].辽宁中医杂志, 2006, 33 (1) :34-35.

[3]王今达.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危重病的思路和方法[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0, 7 (6) :323-325.

[4]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18-119.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01.

[6]王彦恒.实用中医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89.

黄连温胆汤加减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患者57例, 血清Hcy水平均>10μmol/L) , 入院时血压值达到2~3级高血压, 收缩压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达≥160 mm Hg或舒张压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达≥100 mm Hg, 且符合《2005年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3]。根据随机数字表法, 5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37例, 男性23例, 女性14例, 年龄44~78岁, 病程1.5~20年;对照组20例, 男性13例, 女性7例, 年龄45~76岁, 病程2~2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与安慰剂200 mL, 每天2次, 治疗组给予由本院制剂室提供的由半夏、竹茹、枳实、甘草、葛根、黄连、陈皮、茯苓、决明子、当归、丹参组成中药煎剂, 每次200 mL, 每天2次, 4周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1) 所有观察对象在给药前后测血压。 (2) 患者在受试前后空腹采血, 并分装成两管。其中一管EDTA抗凝, 用于Hcy、内皮素 (ET) 的测定;另一管取血清, 用于NO的测定。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浆Hcy, 放射免疫法测定ET, NO的测定采用酶标法。 (3) 血管内皮功能的超生检查:由超声科的专业人员用Acuson 128 P/10c彩色多谱勒诊断系统和7.0 MHz探头检查患者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检查深度4cm, 同步记录心电图。受试者休息10 min, 取仰卧位, 右上肢外展30°掌心向上, 用二维成像扫描肱动脉。当动脉前后壁内膜显示清楚时, 在心电图R波顶点测量肱动脉舒张末期内径 (D0) 。然后将血压计袖带置肱动脉远端, 加压充气至240 mm Hg, 8 min后放气, 立即测定肱动脉内径 (D1) ,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 以 (D1-D0) ×100表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相关关系采用Spearman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清Hcy水平比较:

经黄连温胆汤治疗后血压、Hcy均较前有明显下降 (P<0.05) ,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黄连温胆汤具有降低血压的效果, 并同时能明显降低H型高血压Hcy水平, 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NO、ET、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水平比较:

黄连温胆汤治疗组NO、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均较前有明显升高, ET水平下降 (P<0.05) , 与安慰剂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黄连温胆汤可升高NO水平, 降低ET水平, 改善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功能。具体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相关性分析:

NO与Hcy存在负相关 (r=-0.91, P=0.00<0.01) , ET与Hcy存在正相关 (r=0.83, P=0.00<0.01) 。

3 讨论

高血压病归属于中医“头痛”“眩晕”, 病位在心、脾、胃、肾等脏腑, 《丹溪心法》认为“无痰不作眩”, 《医宗金鉴》认为“瘀血停滞, 神迷眩晕, 费用行血破血之剂, 不能攻逐荡平也”, 痰、瘀高血压发病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脾失健运则升清降浊无权, 留滞为痰, 痰湿内阻, 血行不畅, 则易于导致瘀血内生, 痰瘀互结, 痰瘀相互搏结并瘀久化热而导致Hcy在体内蓄积, 造成高Hcy血症引发高血压等诸病。黄连温胆汤方中半夏降逆和胃, 燥湿化痰, 与黄连合用共奏清热化痰之功;枳实、橘皮理气化痰, 使气顺则痰自消;茯苓健脾利湿, 湿去则痰不生;竹茹清热和胃, 止呕除烦;使以甘草, 益脾和中, 协调诸药。加入决明子、葛根有降压作用, 当归、丹参活血化瘀,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全方共奏降压调脂之功。

本研究观察到, 针对H型高血压患者, 黄连温胆汤可明显降低血压和Hcy水平, 并能升高NO、降低ET水平,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内皮功能代谢紊乱是高Hcy血症导致高血压和冠脉病变的重要机制。本研究结果表明NO与Hcy存在负相关, ET与Hcy存在正相关, 提示黄连温胆汤主要通过降低血清Hcy水平达到升高NO、降低ET,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高Hcy导致ET升高、NO降低最终致内皮功能代谢紊乱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 高Hcy可诱导内皮细胞生成和释放组织因; (2) 同型半胱氮酸琉基有利于活性氧的产生, 可能在内皮损伤过程中起作用; (3) 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 导致循环阻力增大, 灌流量减少, 使组织缺血缺氧, NO生成减少, 或产生的超氧化物等自由基使NO灭活, 可间接或直接剌激内皮细胞产生ET。

综上所述, 黄连温胆汤可通过降低Hcy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达到降压目的, 具有多靶点的作用机制, 为我们中医治疗H型高血压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1]Cabo R, Hernes S, Slettan A, et al.Effects of polymorphisms in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and folate metabolizing genes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serum nitrate, folate, and plasma total homocysteine after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A double-blind crossover study[J].Nutrition, 2015, 31 (2) :337-344.

[2]田淇元, 刘莉, 刘丰, 等.黄连温胆汤加减对膳食诱导代谢综合征大鼠内脏脂肪素m RNA表达的影响[J].当代医学, 2011, 17 (12) :4-5.

上一篇:林地纠纷下一篇:企业信用工商企业管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