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研究问题(共8篇)
经济学的研究问题 篇1
长江经济带的问题研究
摘要: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与沿海经济带共同构成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建设的“T”字形宏观格局,是全国经济联系的中心区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通过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政策的解读,提出了当前发展长江经济带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然后研究分析了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且基于安徽省自身的发展特点,重点解读了关于如何构建安徽省自己的交通运输网络布局,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关于提升安徽省自身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安徽;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2
一、引言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自古以来享有“黄金水道”的美誉,流经长江水道的省市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与沿海经济带共同构成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建设的“T”字形宏观格局,是全国经济联系的中心区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先提出的开发沿边城市的发展战略,地处我国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通过沿边沿海的局部的发展来带动全国的发展。而长江作为我国一条重要的发展线,区域发展战略及区域经济策略提出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晚。“长江经济带”一词最早提出的时间是由中国生产力经济学会在1984-1985年提出的,当时所用的名称是“长江产业密集带”,意指以长江河道附近的大城市为中心,通过城市的辐射和吸引作用带动大城市周边的一些小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最终实现长江流域附近的经济整体的协调发展。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要以上海都市为龙头带头作用,带动长江经济带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的明确了要“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经济带”。自进入21世纪以来,长江流域的各省市依托自身优势纷纷提出来自己的发展战略,如长江下游的长三角发展战略,中游的湖北“两圈一带”发展战略,上游的“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在这些战略的引导下,长江流域的各地区迅速发展起来。
二、发展长江经济带的意义
(一)发展长江经济带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根据国家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实现小康。目前为止,东部沿海地区基本已经达到目标,但是广阔的中西部地区要完成目标还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但如果中西部地区不能实现小康水平,那么国家的2020年实现全国小康该如何实现呢?所以当前的国家发展的战略计划主要在于促进中西部的发张,尤其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
(二)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推进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
在加快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全国都面临这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长江流域上、中、下流整体呈现出一种发展不均衡的状态,一方面,以长三角地区为代表的沿海地区逐渐发展为转移已经成熟的产业;另一方面,中、上游又存在发展该类产业需求的要求。因此,为了满足中、上游的发展需求,可以依托长江这条黄金河道,发展上中下游的联动运输,促进沿海地区的产业经济向中西部的转移,最终实现中西部的崛起。
(三)构建长江经济带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新支撑的需要
自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我国逐渐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其他一些多个城市集群发展的空间格局。当前是时代情形下,我国已经进入二次革命的时候了,需要打造中国经济新形式和构建“中国梦”。长江流域有它独特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经济基础,所以长江流域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地方。实际上,在2013年9月4号,李克强总理指出“着力打造东北老工业基地、中西部沿长江区域、西南中南腹地三大新的经济支撑带是必然选择。”因此建设长江经济带是国家经济发展新支撑的需要。
(四)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沿江经济流域化的需要
由于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运输日益的便捷,资源的在不同的经济地区进行重整的形式越来越重要。经济发展逐渐由点到线,在有线到面,区域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淡化。构建长江经济带就要充分利用长江流域个省市之间的相似性、互补性、系统性的特征,按照流域的方式来组织空间经济,从而打破行政壁垒,形成共同市场。
三、构建长江经济带所面临的问题
就一个国家来讲,每进入到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区域发展的重点。就目前的我国的区域发展来说,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不协调的状况,还存在许多需要改变的情形。所以可以借此形成三大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状态,为新发展阶段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就当前的情形来说,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并非已经完成了,而是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
(一)如何才能有效构建一条贯穿长江流域的运输航线
关于交通运输问题不光单单是长江流域的问题,同时也是我国整体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的城市交通,大都是单线,即使有多线的,彼此之间也相距很远,无法形成聚集效应。因此,关于长江经济带的交通运输也存在是相应的问题。要完成长江经济带的交通运输路线的整体,就必须要包括公路运输,不仅要涵盖普通的公路,还包括高速公路,而且江堤的两岸都需要修筑。同样对于铁路运输也是如此,不经有普通铁道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增加高铁的建设,最重要是要实现各条线路的连续贯通,形成一个长江流域的全局经济运输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大大地增加物流、人流的集聚效应,降低物流、人流成本。
(二)如何能够提高产业之间的联系
我国经济目前下行压力大,究其主要原因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滞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当年优势主要在于依靠劳动密集型,然而当代随着科技进步发展,沿海城市需要的是知识密集型发展方式,原有的劳动密集型发展方式已经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中西部地区和东部的沿海地区之间的产业联系不足,虽然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下降,却无法转移、淘汰,特别是沿着长江流域向中西部转移,这可以阻止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下降趋势。这就是所谓的雁形发展模式理论。但是,由于存在地区保护,应该形成的雁形发展模式被阻隔了,经济发达发达地区的产业无法向落后地区转移。我国经济发展到现在还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农村劳动力大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也是导致了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足的一个重大原因。金融危机过后,正常情况下,东部地区应该通过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度过金融危机,但是实际的情况确是,地区实行保护措施,组织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一做法使得产业转移不能缓慢甚至不能进行,因而导致了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过高,而中西部地区却出现发展减缓的趋势。因此,急需要产业转移和农村城镇化共同进行,才能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崛起,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三)省内城市间发展问题
把中西部省市和沿海地区的省市发展情况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一个省的发展如果存在双中心甚至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那么这个省的发展一定会很快。相对的如果一个省只是省会发展的非常好,他的资源都集中在省会城市的发展上面,那么这个省的发展速度会很慢。比如像沿海地区的辽宁省的沈阳和大连;山东的济南和青岛;广东的广州和深圳以及浙江的杭州、宁波和温州。这就是所谓“双中心理论”。双中心理论之所以能够促进一个省会的加速发展,原因其实很简单,由于一个省会存在两个甚至多个发展中心,那么就会使得整个省会的资源向着不同的地区转移,而不是单纯的只是向省会城市转移,促进了资源的有效分配和利用。同时,一个省内的不同发展中心彼此之间又会行成一种强有力的竞争关系,共同促进本省的发展。这样的结果是不仅仅使得本省的经济得到很好的发展了,同时有促进了省内新的经济发展点的产生。相比较来说,中西部地区则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几乎所有的省市都是省会独大的情形,资源全部都集中于省会的发展,资源的过分集中,很难形成由有效的竞争。
四、安徽如何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本文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意见》,依据安徽省的发展情形,对安徽省如何利用长江经济带的进行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加快省内各地交通运输的建设
根据我国的当前的发展规划,我省要加快关于基础的运输交通设施的建设。加大力度关于机场,高速公路,铁路以及港口运输的建设,按照长江经济带安徽省的机场布局示意图,我省力争在未来几年里能够在芜湖、滁州、蚌埠、宿州、亳州完成机场的建设,从而在安徽省实现一个环绕本省的机场网络运输路线。针对目前安徽省内的铁路运输线路的不完善,按照长江经济带的铁路网规划示意图,铁路方面,除沪昆高速铁路外,初步计划建设自上海经合肥、武汉、重庆至成都的沿江高速铁路,连通南北向高速铁路和快速铁路,形成覆盖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快速铁路网,在整个省内形成一个综合立体的空间走廊。
自古以来,长江坐拥“黄金水道”的美誉,水路运输也是经济和快捷的运输方式,但是它的真正价值却还未被开发利用。沿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建设长江经济带应首先完善交通体系,尽快打通沿江高速铁路、公路,同时在港口建设和机场布局方面有所作为。“长江的航运顺畅,需要相应的提高航道标准,另外,马鞍山和芜湖的航运中心地位也要提高,港口岸线应该重新布局,不能由一两个企业独占岸线资源。” 要建设布局合理的港口群,将芜湖港、马鞍山港、郑蒲港联合打造成江海联运枢纽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喂给港,将合肥港建成内陆地区重要的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和江淮航运中心,将蚌埠港建成沿淮地区航运枢纽。到目前为止,马鞍山正在围绕经营好港口这个独特的经济发展“推进器”,进而实现从“因钢设市”到“以港兴市”的转身;芜湖港口也在自12月8日,随着凯航星17号轮在芜湖三山港码头卸下13000吨铁矿石,八百里皖江迎来一个里程碑时刻――芜湖港货物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吨,成为安徽省第一个亿吨大港、长江南京以上第四个亿吨大港。
(二)要优化产业的布局,推进区域联动、资源整合一是要加强区域之间的中心各省市之间的合作,区域内的各省市要加强沟通,达成共识,避免盲目的引进资源,破除区域之间的竞争壁垒。二是要增强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流通性,打破长江经济带行政区划限制,构建有利于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自由贸易的共同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区域内自由流通,建设长江经济带共同市场,形成良性互动的经济格局和资源配置优化、市场共享、相互补充的产业体系。
(三)科学创新,加快产业集聚步伐
整个省经济发展不光单靠一个省会城市就能带动起来的,需要省内的各个城市之间联动发展,优化个城市之间的资源分配。首先要充分发挥各个城市的优势,根据各个地区的地区位置特点以及资源状况不同并且结合自身的发展特色优先发展。例如要充分发挥芜湖和马鞍山这两大运输港口的优势,促进地区资源能够有效的转移到需要的地区,将自身的资源、环境等有事和外部的资本、人才等相结合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再次,加快我省主要的中心城市建设,形成以合肥为主导,芜湖、蚌埠、马鞍山共同联动发展的多中心发展模式,从而推动我省其他城市的发展,最终实现安徽整体区域的协调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孙红玲,刘长庚.论中国经济区域的横向划分[J].中国工业经济,2005.[3]黄庆华,周志波,刘晗.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演变及政策取向[M].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06).[4]赵琳,徐廷廷,徐长乐.长江经济带经济演进的时空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07).[5]伍新木.应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0).[6]罗蓉.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研究[J].开发研究,2007(02).[7]林毅夫,蔡?P,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06).[8]向云波,彭秀芬,徐长乐.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作者简介:刘 飞(1991?C),男,安徽凤阳县人,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
经济学的研究问题 篇2
城市是一个人口高度集中, 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地位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往的中心。城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而产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以非农活动为主, 它依托于一个地区并对这个地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尽管, 规定城市的自然界限困难重重, 但是这也不是一个不可捉摸的问题, 城市也是有范围和边界的。城市的范围是各国根据法律或政治边界为每一个城市确定的行政管理区域, 城市的范围决定了城市的规模。城市, 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以获取聚集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人口、经济和科学技术等的集中地域。因此, 城市规模就是人口、经济和科学技术等在一定地域上的聚集。城市规模反映了大、中、小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 也是城市内部各种经济关系和内容的总和。城市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 多数城市在地区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大城市则更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进程。而城市经济学正是集中于对城市内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进行空间经济分析, 它把城市作为国民经济结构中的一个点来分析。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路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运用区位分析的方法, 侧重于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 其核心问题是城市内部的厂商和居民的区位选择问题;第二种是从宏观层面来探讨城市经济问题, 在这里, 城市内的空间结构被忽略了, 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萧条的过程, 并以此作为提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政策为主要目标。
城市是怎样产生的
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第一个重要命题是:城市是怎样产生的, 他为什么能够存在?在古典经济学时期, 城市出现被认为是劳动分工的结果, 正如斯密所说的那样, 越来越精细的劳动分工, 使大量的熟练工人得以形成, 为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做出了保障。企业的出现, 带来了企业选址的问题, 于是古典区位理论被用来解释城市的形成, 后来又出现了工业区位理论、“中心地带理论”, 但是这些理论在解释城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均犯了与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一样的错误, 即他们大多借用物理学、几何学而不是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 直到1926年黑格 (Haig) 借助纽约的城市统计数据, 第一次充分讨论了集聚经济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但是这项研究对集聚经济的理解仍然是描述性的。到了20世纪70年代, 城市经济学家开始用更为精密的计量经济学工具来探讨集聚经济的存在性, 这方面的论文的确表明大城市对吸引企业进驻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随着城市中企业的不断增加, 相应的人口也不断往城市里迁入, 于是城市或者城镇成为了为周边人口所组成的市场区域提供商品和劳务的核心区域, 城市居民数量越多, 中心区所服务的范围也就越大, 较小范围内的居民居住区从空间上就嵌入到了更大规模的市场域内, 同时出售那些更为频繁使用的商品和劳务。城市经济学家、经济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都普遍认为, 规模报酬递增是促使城市产生的重要原因, 规模报酬递增表现在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无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 或者是在总量上研究城市内的经济乘数等方面, 因此, 规模报酬递增在解释企业和居民都往城市中集聚上也颇具说服力。这些都是城市形成过程中的“向心力”部分。古典城市劳动分工说、古典区位理论、规模报酬递增理论尽管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城市会形成, 但是仍然不能说明城市为什么到了一定规模之后就不能再进一步的增长, 同时也没有说明阻碍城市增长的动力是什么。在这方面伊文斯的研究是具有开创性的, 他认为工业经济中城市体系实际上是两种相反的作用———集聚经济所带来的好处与经济活动在狭小范围内集中所产生的外部不经济如污染、高昂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等———达到均衡的结果。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之下, 很多经济学家对这一理论进行具体的运用, 例如当企业发现其在郊区生产的产品运到城市中去销售的运费小于其在城市中直接选址生产而带来的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的上升时, 企业宁愿选择在郊区生产, 而不会再迁入城市中去了;还有, 当居民在郊区买房节约的成本足以弥补其上下班的交通费用和时间成本时, 或者他厌恶城市里面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情况时, 居民也不会再往城市中搬迁了。这样, 城市的规模就在这两种相反的力量的作用下达到均衡, 此时城市不会缩小也不会扩大。阻碍城市扩大的更个方面都可以概括为城市发展的“离心力”, 其主要表现为经济的负外部性、“城市病”等问题。起初解释城市形成的经济学说都可以看成是外生性地城市经济学说。随着各种分析工具或者模型在经济学中的运用, 新经济地理学家们用一种内生性地经济学说来解答城市何以形成这一问题, 它以非常坚实的微观经济学假设为基础, 并利用“超边际分析”等现代技术, 结合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国际贸易学、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技术流派内生地处理了空间聚集与分散、城市形成等城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城市是怎样发展的
城市经济研究的第二个重要命题是:城市经济是怎样增长的?只有解决这个问题, 城市才能得以发展与繁荣, 并且, 城市经济的增长始终是城市经济学以及城市发展政策制订者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对于城市经济的增长问题, 研究者们更多的是套用研究经济增长的模型, 只是把这些模型研究的问题规定在了城市这一特定的空间范围里。所以研究城市经济增长模型之前, 有必要先回顾一下经济增长的模型。经济增长理论始见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原因的研究》, 后来到20世纪40年代, 哈罗德和多玛提出了哈罗德—多玛模型, 力图在全社会只有一种既可以作为资本品也可以作为消费品的产品、只有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以及生产中要素和投入比例不变等假设下, 采用长期化和动态化的分析方法探讨一国经济的长期运行情况。罗斯托 (W.Rostow) 和刘易斯 (A.Lewis) 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把提高储蓄率当作经济由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关键。在索洛的古典增长模型中, 他认为, 无论起始点在哪里, 经济都将收敛于一个平衡增长路径———模型中所有变量以恒定比率增长。罗默 (P.Romer) 认为技术是经济系统的中心, 是内生的, 技术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 技术和资本间彼此促进的良性循环能够长期稳定的促进经济增长。卢卡斯 (Lucas) 的新增长理论认为, 经济增长是一个从劳动密集型技术向人力资本密集型技术转移的过程, 人力资本的外部性通过城市化的传导促进经济增长。
而研究城市经济增长的模型主要有: (1) 经济基础模型, 它是1936年由H.霍伊特 (Homer Hoyt) 提出来的, 基础模型的思想是将城市的产业部门按照是否向城市外“出口”产品和劳务而分成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 基础部门向非基础部门提供需求, 城市经济的增长取决于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的比例, 这一比例越高, 则城市经济增长率越高; (2) 城市经济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 (Input–Output Model) 是由里昂惕夫1936年提出的, 在这一模型中, 考察了城市经济中所有产业之间及它们与居民之间的经济联系, 并将这种联系用投入产出表的形式表示出来, 更加全面和精细地展现了城市经济活动, 之后W.伊萨德 (Walter Isard, 1951) 运用空间经济模型进行了区域和跨区域投入产出分析;W.Z.赫希 (Werner Z.Hirsch, 1968) 通过城市公共服务支出项目模型和区域规划模型以考察投入产出分析在城市政府决策中的地位与作用; (3) 凯恩斯乘数增长模型, 该模型是总需求函数在城市经济学中的运用, 该模型中涉及到城市内居民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从而来决定城市的经济规模, 该模型解释城市的经济得以发展是由于乘数效应发挥着作用, 通过城市居民—厂商之间的商品流动传导机制和地方投资传导机制, 最后拉动城市的经济增长; (4) 城市经济学家盖里、秋山、藤原 (Ghali, Akiyama and Fujiwara) 通过改造索罗 (Solow, 1957) 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柯布—道格拉斯式的城市部门生产函数, 该模型通过某个城市某个时期的技术水平、技术进步速度、资本和劳动等变量共同决定这城市的经济水平, 并得出了地区间的经济增长率存在着长期收敛的趋势。 (5) 缪尔达尔 (Myrdal, 1957) 最早系统地阐述了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的思想, 由于存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二元经济结构, 使得经济体中比较发达的地区获得更快的发展速度, 而落后地区发展会更慢。普里德 (Pred, 1966) 、布拉德福德和凯莱基安 (Bradford and Kelajian, 1973) 则对累积因果效应模型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 解释了很多城市衰弱的原因, 从反面证实了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
城市问题的产生与求解
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第三个重要命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新的问题, 所谓的“城市病”问题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并且怎样在经济学的范畴内对这些问题进行求解?这里的“城市病”问题表现在诸如土地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城市政府管理问题等方面。既然是城市问题, 就离不开城市的“空间存在”这一根源性的特征, 这些问题的求解也就首先被规定在了城市这一空间范围内了。
城市企业和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 但是城市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 于是城市的土地问题就集中表现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不合理和尖锐的土地供求矛盾上。城市土地利用缺乏合理的规划, 城市大量圈地同时又造成土地浪费,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城市土地问题还存在着一个“空间错位”现象, 所谓“空间错位”, 主要表现为地面空间人车混杂, 即人的活动空间与车的活动空间不能分离, 混杂在一起, 这也是引起城市交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解决城市土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要充分的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 控制土地开发的规模,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集约化地利用城市土地资源。
住房是房地产的基本形态之一, 城市中50%以上的房地产以住房形式存在。目前我国城市住房问题表现在住房供给不足, 房价过高, 住房质量下降, 城市住房制度缺失等方面。城市住房问题要按照住房“供应 (效率) —分配 (公平) ”的二元目标, 可以把比较成功地解决住房问题的模式划分为“市场—救济型” (美国、英国为代表) 、“市场—福利型” (瑞典、荷兰为代表) 和“市场—保障型” (新加坡为代表) 。城市住房还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性, 于是会出现市场失灵, 需要政府介入, 进行统筹调节;在住房价格方面, 政府要进行合理的引导, 让城市居民形成一个科学稳定的心理预期, 有助于稳定房价。在城市住房市场方面政府干预非常普遍, 其形式不仅包括对市场活动的管理, 而且包括基础设施以及住房上的投资。
城市的交通问题主要体现在交通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特别是公共交通的供需方面, 集中体现为交通拥堵。道路空间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必须合理规划与构建城市交通网络体系。更新交通管理的技术及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意识等。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则是交通的供给与需求。交通是一种准公共产品, 如果只靠市场来提供, 它必然会供给不足, 这对于缓解交通拥堵于事无补。缓解或者消除交通拥堵可以通过征收“交通拥挤税”、“汽车使用税”、公共交通补贴、错开上下班时间等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价格机制来调节交通的供给与需求。在城市道路的设置方面, 以城市核心区域为原点的环状和放射状的道路设计对于缓解交通拥堵也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往往会使车流量堵在连接环线的入口处, 因此, 形成网状的道路系统才是从根本上缓解交通拥堵的一个可行的方案。
随着人口和其他要素的过度集中, 大多数城市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将使未来城市经济发展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我国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表现为空气污染、水域污染、城市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认识到环境的外部性产生污染问题, 随后发展到以科斯 (R Coase) 的产权理论角度去认识环境问题, 最后发现归根到底还是制度方面的缺陷导致了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经济学界普遍认为造成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原因是外部不经济, 而课征环境税可以使外部性成本内部化, 能有效地缓解环境污染问题。此外, 环境税收还要与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投资和补贴、押金、污染权交易、排污收费等手段配合使用, 特别是在开征环境税收时, 要与排污收费制度相互协调, 对某一类污染物的治理在选择征税或收费时, 要依据成本—效益原则, 选择成本较低的手段实施较为有效的污染控制, 这样才能从总体上缓解城市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
在研究城市政府作用方面,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日本的城市经济学学者山田浩之提出的“有必要先把城市当作一个系统来把握”, 其中包括“城市间系统”和“城市内系统”, 它们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为实现城市内部与外部各自和相互之间的均衡, 城市政府的基本任务就是与企业家等城市主体结成不经过市场的“公共经济关系”。城市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城市公共产品和进行城市管理上。
城市经济学的前沿性问题
城市经济学研究第四个命题是:城市经济学的发展方向问题, 也就是城市经济学所谓的前沿性问题。一门学科的前沿问题决定学科的发展动态, 也决定学科的生命力, 一门学科的发展取决于对其前沿性问题的研究上。近年来, 国外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可集中归纳为一下4个领域:区位分析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化;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设计;特定城市市场与城市经济模型的建立;城市经济问题、城市政府行为和城市经济政策分析。概括而言, 近年来国内城市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研究;都市发展与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及协调分析;区位选择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城市政府职能与城市治理模式
摘要: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城市地域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学科, 属于空间经济学的范畴。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 自然有其独特于其他学科的一些研究范式。首先它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那就避免不了研究城市中的经济学问题, 这就回到了通常的经济研究领域, 也就是研究城市中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研究城市经济如何实现可持续增长。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把经济的研究放在了城市这一特定的空间之上。我们自然就会问:什么是城市?城市是怎样形成的?城市经济又是怎么样发展的?城市的边界在哪里?城市空间下的城市问题有哪些?这些正是这一学科的重点或者叫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研究问题 篇3
关键词:经济学研究;范式;中国化;国际化;思想性;技术性;数量化;模型化;定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1-0013-02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经济学领域不能例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中也应该处于指导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能够真正发挥指导作用,又必须与时俱进,根据国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怎样才能真正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目前存在值得注意的两种偏差:一是在经济学的中国化与国际化的关系上,存在片面强调国际化的偏差;二是在经济学的思想性与技术性的关系上,存在轻思想重技术甚至玩方法、技巧、模型的偏差。那么,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学的国际化与中国化、思想性与技术性的关系呢?这是目前在理论认识上存在重大分歧、在实践上存在严重偏差、特别需要深入探讨和正确澄清的重要问题。否则中国经济学可能步入歧途,更不可能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一、经济学的中国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学的国际化与中国化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国际化和中国化的内涵和外延。
什么是学问、思想、理论(包括经济学)的中国化(本土化)?笔者认为,中国化就是符合中国实际、有中国特色、能有效解决中国问题、更有利于中国发展。
什么是学问、思想、理论(包括经济学)的国际化?笔者认为,国际化包括两重含义:一是学习、引进、吸收、跟上国外先进、发达的学问、思想、理论,同国外先进、发达的学问、思想、理论接轨,向国外先进、发达的学问、思想、理论看齐;二是使自己的学问、思想、理论得到国际承认,成为具有国际性的学问、思想、理论,向国外宣传,为人类文明作贡献。
中国化与国际化什么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两化”都重要,两者不可偏废。既不能重中国化、轻国际化,也不能重国际化、轻中国化,两者应该并重。因为仅有中国化,就不能吸收国外的先进文明成果、跟上世界先进文明发展的潮流和更好地完善、发展本国的文明,也不能使本国先进的文明向世界普及、为人类文明作贡献;仅有国际化,则可能丢掉本国文明的特点和优势,还可能水土不服、损害本国文明,也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只有中国化和国际化两者协调并重,才能既保持和发展本国文明的特色和优势,又能学习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文明成果、跟上世界先进文明发展的潮流、更好地完善和发展本国的文明,也能使本国先进的文明向国际普及和为人类文明作贡献。
在人文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方面,现在存在的不良倾向是:忽视文科与理工科的区别,偏重国际化,过分强调与国际接轨、向国外看齐,更加看重在SCI、SSCI上发表文章、得到外国承认、获得国际奖励。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对在SCI上发表的文章,不分质量优劣、创新与否,一律给予重奖,一篇文章最高奖金高达数万元。
实际上,在国际化方面,文科与理工科是存在重大差别的。一般来说,理工科的理论和方法本身没有阶级性、意识形态性、政治性,而且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大多数比中国先进。在这方面,中国越是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越是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看齐,越是得到国际承认,越是国际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就越小,对中国就越有利,中国的理工科也就越先进、发达。因此,在理工科特别强调国际化,有利无害。当然,也不能完全丢掉中国化。
人文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是不是也应该像理工科一样特别强调国际化呢?笔者认为不能。如果人文社会科学也像理工科一样特别强调国际化,不仅不是“有利无害”,甚至可能是“有害无利”!因为,人文社会科学是有阶级性、利益立场、意识形态、政治差别的。比如,同一种经济社会现象,穷人和富人的看法可能完全相反、结论根本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是工人养活了资本家;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家没有剥削雇佣工人、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虽然不同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条件下的意识形态、人文社会科学会存在一些共同的东西,即所谓“共同价值”或“普世价值”(这里所说的“普世价值”,不是像有些人所认为的那种内涵、不是专指西方经济、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中国与西方世界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本质差别,即使是属于“共同价值”或“普世价值”的东西,对其具体的内涵、表现形式的认识或理解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比如说民主、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善良、公平、正义、和平,等等,中国与美国对其具体内涵的理解和实际要求就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别很大。
如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也要强调基本理论和研究成果必须与国际接轨、向国外看齐、得到外国承认、获得国际奖励,那就难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社会主义的方向。因为,现在在国际人文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而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是否定甚至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的人文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及其研究成果是不可能得到他们的认可、肯定、表彰的,如果硬要与西方接轨、看齐,中国就必须抛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社会主义的方向。
党的十八大特别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社会主义的方向,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中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党的领导,国际上普遍赞同吗?西方国家认可吗?实际上,西方国家可能不仅不认同,甚至可能是否定、反对。中国要创建中国特色、风格、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如果片面强调国际化,把国际化理解为与西方接轨、看齐,能做到吗?能够得到西方主导的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界的认同吗?很难!endprint
学术论文的引用率、转载率的确是衡量其学术水平和价值的重要指标,但是如果主要以被收录入世界三大引文索引的数量来判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是不全面、不准确的。因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主要是以中文发表的,世界上能看中文学术论文的外国人很少,而且坚持中国特色、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论文也很难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同,所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在除了中国以外的世界上的引用率、转载率、收录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不可能高。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包括经济学)的国际化,应该是中学为本、西学为用,即中国化为本、国际化为用,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洋为中用,或者说国际化为中国化服务。主要不是与西方国家接轨、向西方国家看齐,主要应该是学习、引进、吸收国外先进、发达、有利的学问、思想、理论,在形成、发展、完善中国特色、风格、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同时,向世界介绍中国特色、风格、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扩大国际影响,尽可能使自己的学问、思想、理论得到国际认同,成为具有国际性的学问、思想、理论。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经济学的国际化不能等同于数学化、模型化,更不能是“全盘西化”。否则就会失去更为重要的中国化,使中国经济学走入歧途。
二、经济学思想性与技术性的关系
前人早就指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器与事的关系也就是思想与方法的关系。“工”是做学问、写文章,“事”是成果、文章,“器”是工具、方法、技巧,“善”是合理、高效出好成果,“利”是掌握、利用工具、方法。“工”“事”“器”“善”“利”到底什么关系呢?“工”的目的是“事”,首先要有“器”,但器是为事服务的。
经济学的思想性与技术性,也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方法性,做学问、写文章,两者都重要、不可缺少,应该努力实现两者科学的统一。所谓“思想性”是指经济学的研究、文章、著作、成果,必须要有思想、理论,而且思想、理论要符合实际、正确、先进、科学;所谓“技术性”是指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技巧,而且方法、技巧也要科学、先进、有效。思想性与技术性之间,也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要出好成果、写出好文章,首先要改进工具、方法,掌握、利用先进有效的工具、方法,但是思想更根本、定性更重要。因为成果、文章的实质或者核心是思想,是对事物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认识。出成果、出文章,主要就是出思想、出理论。方法为思想服务,使之更准确、更严密、更科学、更好把握、更具操作性。
中国经济学现在存在轻经济理论、重数学方法的倾向,或者说轻思想、重方法,轻学术、重技术,轻定性、重定量,轻规范、重实证,更重视方法、技巧,数量化、模型化、定量分析的倾向,甚至把统计计量方法公式化(格式化),玩计量、玩模型,成为新八股、洋八股。现在做经济学研究、写经济研究论文,有一种流行的做法:先提出假设,然后照搬国外现成的模型公式,再套上中国数据资料,最后得出简单的结论(要么是大家都知道的结论,要么是与国外一致的结论,如果不同,就强调中国的特殊性),不管是否有新的经济思想、提出了新的见解、发现了新的规律、说明了或者证明了什么还没有被说明或者证明的经济道理、解决了什么经济问题。据说,此类在中国留学生中比较常用的做法和文章已经很难在美国主流刊物上发表,但是现在国内却成了时髦、潮流的方法、高水平、现代化的标志,正在流行泛滥。令人担心是这可能会把青年经济学者引入歧途!
需要强调的是,数学方法很重要,决不能轻视和否定。马克思曾经说过,一门学问如果不运用数学,就不成其为科学。马克思甚至在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中,感觉疲倦和劳累时,把做微积分的数学题作为转换大脑注意力、消除疲劳的方法。只是主观定性分析、文字说明,空洞抽象的论述,没有图表数据、定量分析、数学证明,容易形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不行,也难出准确、严密、科学的思想和理论。
为什么会存在轻思想、重技术的偏向?关键在“指挥棒”有偏差,即学术刊物的发文标准、学术评价的体系指标不合理。
什么是好文章、高水平成果?有的以多数人能不能看懂、是否能够直接应用、具有可操作性为衡量标准,也有的以是否运用计量模型、数理方法、定量分析为标准,还有的以是否做到问题导向、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方法贴切为标准,另有的以是否在SCI、SSCI、《美国经济评论》、《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上发表为标准,这些看法和做法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全面,都有片面性。正确合理的衡量标准,主要不应该是看在什么刊物发表、采用什么方法、是不是多数人能够看得懂,而应该是思想和方法的科学统一和创新为根本。基本标准应该是:是否符合实际、符合逻辑,是否说明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提出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形成科学理论,是否解决了理论与实际问题。
经济学是经邦济世、经世济民的学问,其理论贡献、实践贡献的最终衡量标准,应该是成果有用,能够有效解决经济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不能像有的经济学家那样,把是否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多少文章作为主要、根本、甚至唯一标准。
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化、中国化,必须努力创新和发展。在内容上创新,应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根据新变化,完善原有理论;针对新问题,创立新理论;依据新发展,形成新体系。在方法上创新,应该在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之上,先实证研究,后规范研究;先个别分析,后一般概括;先分析,后综合;先调查研究,后做结论;既定性分析,又定量分析;实事求是,克服左右两种错误倾向和教条主义。
我国国民经济协调问题的研究论文 篇4
我国的国民经济,是指具有我国自主产权的经济,不包括外国资本家在我国开办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经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逐步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条件。针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这个问题,谈谈个人意见,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国民经济的构成
为了说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首先必须阐明我国的国民经济的构成问题。第一,国民经济是人们进行物质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总过程。人们要生活,就要进行生产,生产出人们进行再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商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出的产品要进行买卖,生产出的生产资料要出售给需要这些生产资料的企业,以便用于再生产;生产的消费品,要出售给需要这些产品的居民。这些出售的`商品,要经过运输过程运送到销售企业,由商业企业进行买卖。商品买卖又要通过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而货币是通过金融企业发放的。这一系列生产、运输、买卖、消费的总体就是国民经济。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按生产资料不同所有制划分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或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等,构成国民经济的整体。我国要发展国民经济,要大力发展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同时也要发展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使得各种经济成份在国民经济的总体当中,都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是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有国民经济发展了,才能使我国不断地强盛起来。
第二,我国的国民经济分为不同的经济产业。国民经济是由各不相同的经济产业构成,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是国民经济。
以上说明在国民经济中,包括有各不相同的产业、行业和企业,它们相互联系在一起。在国民经济中,各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既有分工,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而在发生作用的同时,又相互联系,达到它们应发挥作用的目的。
二、国民经济各产业和行业的协调发展
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各个产业、各个行业、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能相互提供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原材料,同时又能把生产出的产品顺利地销售出去,满足各生产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要,同时满足城乡人民生活消费的需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协调发展问题。
第一,农业生产的农产品要能满足农业和工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的需要。农业生产的各种产品,要首先满足农业再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需要。在农产品中要有相当数量的各种产品,作为生产资料用于农业进行再生产。农业生产的农产品,还要有一部分用于满足工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
第二,工业生产的产品要能满足工业生产和城乡居民对生活消费的需要。钢铁企业生产的各种钢材,要能满足机械制造业和建筑企业对各种钢材的需要;机械设备制造业生产的各种机械设备,要能满足使用各种机械设备的企业进行生产的需要;生产发电设备的企业要满足发电企业的需要;通讯设备企业生产的电话机、电报机、手机等商品,要能满足人们使用这些通信用品的需要。在工业内部各行业和各企业之间,生产的各种劳动资料和各种不同性能的零部件及各种原材料,要能相互满足需要,工业的各行业和各企业的生产才能协调地发展。
工业生产的产品还要有一部分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需要。这些工业产品,除出售给城市居民使用外,也出售给农村居民使用。食品工业企业生产的食品,也要有一部分出售给农村消费者。
适度经济增长率下的投资问题研究 篇5
文章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增长路径和经济发展中的投资率问题,提出了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政策建议.
作 者:李毅 刘寒波 文军 Li Yi Liu Hanbo Wen Jun 作者单位:李毅,文军,Li Yi,Wen Jun(湖南大学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9)
刘寒波,Liu Hanbo(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长沙 410205)
经济学的研究问题 篇6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做好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政府和高校的重要责任,高校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是国家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制定的资助政策。如何高效地完成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值得高校学工系统和教育管理者不断探索。文章对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实施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对做好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论文关键词:资助体系;经济困难学生;精神助困
一、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
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高校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各大高校充分做到大力宣传,合理利用国家政策,使各项资助政策惠及广大困难学生,让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是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合举措,综合多年来的资助政策,于2007年形成的一项系统化、完备化、多元化的资助体系。这套体系主要包括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调查和困难认定、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住宿费减免和“绿色通道”等政策。高校认真贯彻执行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努力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工作,是坚持党中央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根本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是在教育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为维护高校乃至社会稳定,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热爱之情,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大措施。各高校如何卓有成效地运用国家制定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是广大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的难点。随着国家对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的加大,资助的范围越来越广,每年高校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完成这项工作。为了提高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高效性,笔者结合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分析了在实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存在的问题
1.家庭情况调查和贫困认定环节缺乏可信性,认定工作有时形同虚设
在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家庭情况调查和贫困学生认定是资助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最难把握的环节。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中困难学生的人数相应地增加,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加大,这就使每年困难认定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多。据统计每年通过困难认定的学生人数占全体在校生的30%~40%。每年认定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高校很难对提出困难认定的所有学生进行个人基本生活情况调查,而是完全依据当地民政部门提供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只要能提供出家庭情况调查表就能通过认定。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出具家庭情况调查表不是件困难的事情。而对于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或者由于是孤儿或者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没有人帮助办理家庭情况调查表的学生,很难得到认定的依据。有的政府民政部门提供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内容是空白的,只有学生姓名和当地民政部门的公章,内容让学生本人随意填写,这样的家庭情况调查表还有什么意义呢?另外,由于对认定的人数和认定的标准没有限定,出现了班级认定人数的极度不平衡。有的班级认定人数达60%以上,而有的班级认定人数不到1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是源于学生的从众心理,班级家庭情况一般的学生,为了个人利益积极认定。二是由于学生的自卑和爱面子,不愿意公开自
己的家庭经济状况,即使家庭困难也不想进行困难认定。在接下来的困难资助过程中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班级认定工作形同虚设,工作做了起不到作用。而有些班级一共只有三五位学生认定,只要认定就会拿到资助,而没有认定的困难学生就没有资格申请补助。
2.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多数以成绩优秀为门槛,不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被拒之门外国家励志奖学金是专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且优秀的学生而设立的奖学金,同等优秀的情况下要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如果表现优秀但家庭经济不困难就不能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并不是主要考虑家庭经济情况,很多高校对获得励志奖学金条件限制很窄,必须要获得过校级一等或二等奖学金的学生才能申请,这就将资助范围缩小到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中了。有很多曾获得奖学金的学生经不起5000元奖金和获奖称号的诱惑,“积极”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再加上不想让分配给学院的名额浪费掉,老师对于这类学生的认定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导致许多学习上相差不大,而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却得不到资助。
3.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广、力度大,有些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得到资助
财政部、教育部近日发文决定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上调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将平均资助标准由年生均2000元上调至3000元,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原定比例分担。近日,中央财政已下达专项资金13.18亿元。此项政策惠及430多万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生活需要。国家助学金资助金额越来越多,资助范围比较广,每年大约有近20%的学生可以得到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助学金评定名额分配遵循的标准,基本上是根据学生人数来平均分配的。很多班级根本没有这么多需要帮助的学生,导致部分助学金落到那些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手中。有媒体报道每周上网吧花掉100多元,还有MP4之类“奢侈品”,这样的学生还能获得助学金的情况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应该采取的新措施
1.加强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工作的规范管理,增强困难学生认定的高效性,提高困难认定环节的真实性
加强家庭困难学生认定的规范管理,需要从根源抓起,做好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工作。家庭经济情况调查的不真实性,直接影响到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加强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工作的管理,确保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可靠。家庭困难的实际情况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证明材料。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政府民政部门要做好调查工作,更需要村委或社区做好调查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调查材料。高校要完善家庭困难学生认定的工作程序,采取包含家庭经济情况调查—个人认定—民主评议—辅导员审批等多项环节的工作程序,辅导员对认定工作程序要认真把关,确保每个环节公平公正。尤其是民主评议,它是认定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由于同班同学彼此联系密切,相互之间比较熟悉,民主评议能较好地反映民情民意,有利于认定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同时,对于家庭经济确实困难而没有进行认定的学生,要积极动员其做困难认定,确保无遗漏现象发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和困难认定工作要做到位,需要多方面的积极配合,除了把好政府部门家庭经济情况的调查关外,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学生诚信的优良品德,还要对部分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出现自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
2.高校要加强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定监督工作。要把家庭经济困难作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的首要条件,家庭条件不符合条件,成绩再优秀也不能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获奖比例较高,获奖金额较多,辅导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比较申请学生的基本情况。通常情况下,采取择优的方法,申请的学生谁的成绩优秀,曾经获奖较多,谁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的机会就越大,更有这样的情况,申请国家奖学金的学生如果落选,一定就可以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笔者认为国家励志奖学金要把家庭经济困难作为申请的首要条件,同等贫困情况下比较学习成绩,而不是同等成绩的情况下比较家庭经济情况。要成立励志奖学金评定调查监督小组,对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定过程和评定依据进行跟踪调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整个评定过程的公正公平。
3.国家助学金评定过程要严格评定标准,对于家庭经济情况一般困难的学生做好调查工作
助学金的评定应该在班主任指导下进行。可以通过向申请者同宿舍和其接触频繁的同学了解情况,也可直接向申请者家里或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打电话核实。班主任应通过各种渠道,全面了解申请助学金学生的日常生活、消费、家庭经济等情况,并以此作为申请助学金的重要参考。在国家助学金的评定过程中,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做到铁面无私,不能因为人情关系等其他原因无原则评定,对于困难学生多的班级,在名额分配上要有所侧重。在平时要多关注学生的生活状况,班级中哪些学生生活简朴,哪些学生喜欢铺张浪费、摆阔气,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到国家助学金评定的时候就能做到公平公正,让真正困难的学生得到更多的资助。
4.高校应创新助学形式,无偿变为部分有偿,实现精神助困和物质助困的统一
高校应该改革学校部分岗位的用工制度,可以针对学生的需要设立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增加学生有偿资助形式,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自己的付出来获取生活费用。
经济学的研究问题 篇7
近年来, 实验经济学由于实验的可控性, 能够通过在实验中设计不同的交易机制包括双向拍卖、标签价格制度等, 比较不同的交易机制对市场中交易者行为的影响, 以及如何影响市场中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交易机制对环境配置的问题并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环境外部性问题的研究中。
1 国内外关于环境外部性问题研究综述
外部性的概念是马歇尔首次提出的, 马歇尔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 在分析个别厂商和行业经济运行时, 提出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这一对概念。马歇尔把企业内分工而带来的效率提高称作是内部经济, 而把企业间分工而导致的效率提高称作是外部经济。1920年, 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对马歇尔的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完善, 并正式形成了外部性理论, 庇古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角度提出和分析了“内部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概念, 按照庇古的观点, 导致市场配置资源失效的原因是经济当事人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 从而私人的最优导致社会的非最优。因此, 纠正外部性的方案是政府通过征税或者补贴来矫正经济当事人的私人成本。只要政府采取措施使得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与相应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相等, 则资源配置就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即“庇古税”方案。
科斯1960年在《社会成本问题》一书中通过对“庇古税”理论的批判提出了明晰产权的思路:如果交易成本为零, 无论最初的产权如何界定, 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和自愿协商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如果交易成本不为零, 制度安排与选择是重要的。即解决外部性问题可以用市场交易形式即自愿协商替代“庇古税”手段。随着20世纪70年代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 一些西方国家开始积极探索实现外部性内部化的具体途径, 科斯理论随之而被投入到实际应用之中。比如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排污权交易制度”, 就是科斯理论的一个具体运用, 其主要形式是在实践中实现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制度。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 随着生产力提高、交易发展和市场完善以及公共政策及部门的发展, 使得一部分外部性问题得以由市场的“固有程序去解决”, 另一部分纳入越来越精确的公共领域管理之下。这种“固有程序”和政府管理实质上就是一种制度安排。詹姆斯·E·米德于1972年提出了外在性的存在等同于竞争性市场缺乏的观点。1969年, 阿罗在《经济活动的组织》中解释了通过创造附加市场使外部性内在化的观点。1970年, 他在讨论市场缺失和外部性问题时认为:市场缺失可以导致外部性从而导致市场失灵, 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存在方式, 但不是所有的市场失灵都可以被描述为外部性。外部性是普通商品, 只要市场是完整的, 就不会产生外部性, 在一个充分考虑交易成本的世界里, 讨论失灵问题的重点是考虑如何比较制度与替代制度之间的组织成本。
近年来, 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 将实验经济学方法运用于外部性研究的实例也越来越多, 特别是在排污权交易问题的研究中。Cason和Plott (1996) 通过实验证明, 美国环保局设计的新的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的拍卖制度比普通的统一价格拍卖制度更有效率, 更能真实的揭示潜在的价格和成本, 提供更准确的价格信息, 在潜在的市场条件下变化更灵活。Bobm (1997) 首先设计了双重角色所有权的排污权交易实验市场。并在1999年进行了一个使用真实世界的相关决策者的独特的实验, 其目的是通过一种联合执行的方式确定一个运作良好的设计可以成功的减少四个对碳排放量有限制的国家之间的碳排放贸易的量。Y.Hizen和T.Saijo (2001) 通过实验比较了双边贸易和双向拍卖这两种机制在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运行情况, 结论是双向拍卖制度可使合同价格在一定时间内收敛到均衡价格, 而双向贸易则不能。
在国内, 由于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环境的外部性问题也为国内学者热烈追捧和研究, 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文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环境外部性学说的产生和演进的综述 (向昀, 任健, 2002;黄敬宝, 2006) ;二是对外部性问题中的某个专题问题的研究和分析, 特别是对排污权交易问题的研究 (王先甲, 肖文, 胡振鹏, 2004;赵锦辉, 2008) ;三是对外部性的经济分析或对外部性与经济关系的探讨 (张玉蓉, 2005;朱国伟, 2002;) ;四是对外部性问题内部化的理论研究 (王伦, 李星, 2007;杨巧, 2009) ;五是结合经济外部性理论对我国实际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 (孙钰, 2003;尹艳冰, 赵涛, 2008) 。可以看出对于环境外部性理论, 我国学者的研究涵盖了几乎理论和实践的每个方面。但也可以看出这些研究中对于理论的介绍和整理分析比较多, 对于理论的实践运用特别是对实际环境问题的解决上比较缺乏。因此, 合理借鉴外国同行的研究方法——试验经济学方法,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面临的环境问题, 研究和设计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解决外部性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2 实验经济学的原则及方法
近代的实验经济学研究主要是从张伯仑1948年的实验开始, 其在哈佛大学创造了第一个课堂市场实验, 目的是要检验完全竞争的新古典理论;纳什等人曾经利用实验方法检验博弈论的预测力;然而, 对实验经济学主要的开拓研究还是从弗农·史密斯开始的。他不仅自己在这个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还带动了一批学者进行这项研究, 开创了独立的研究学派。他的贡献主要集中于竞争性市场机制的实验、不同拍卖形式的检验以及实验经济学方法等。2002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就颁给了实验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 表彰他建立了经济学的实验室研究方法, 并将其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经济分析中, 尤其在选择性市场机制的研究中获得了突出的成就, 并为实验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发明了一系列的实验方法, 为对经济学进行可靠的实验确立了标准。
实验经济学一般包括选取一个特定的实验课题、进行实验设计、确定被实验者、选取设备、分析数据以及报告结果等。
2.1 设计实验的五项规则
作为实验经济学的奠基人, 弗农·史密斯提出了有关满足有效可控微观经济试验的五项规则, 分别为报酬的单调性、显著性、支配性、隐私性和并行性。
2.2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次要变量的干扰, 增强某一主要变量的作用以及分辨不同变量的作用。主要的方法是通过随机化, 从而避免因其他某一方面的特征误导了被实验者。在实验设备上尽可能利用电脑化的手段以提高实验精度和降低干扰。另外控制实验者的交流以免形成串谋。
2.3 被实验者
对于被实验者的选取, 最早的实验大多来自课堂上的学生。但是一些研究指出, 在有些情况下可能结果有所不同。Kahneman, Knetsch和Thaler (1986) 构造了一些经济情景, 从温哥华拥有电话的人口中抽取样本, 让其对某些行为是否合理进行判断, 一年以后, Kunreuther与其同事Colin Carmerer就相同问题向一组管理研究生提问时, 其结论是明显不同的。原则上讲经济实验对被实验的对象没有什么特定的限制, 可以是任何背景的人, 但具体选取时要视实验的目的而定。
3 经济学在环境外部性问题上的具体应用
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和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 在当前,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研究不同的交易制度对环境问题的影响
通过实验经济学方法比较几种不同的交易制度的执行效率, 包括双向拍卖制度、明码标价制度等。双向拍卖 (double-auction) 是实验室交易制度中最为常用的制度, 也是经济学实验中所惯常采用的与有组织的证券和商品交易所特征相似的交易制度, 其实验设计基本规则是:当拍卖开始时, 任何买方可以从低到高自由出价, 任何卖方也可以从高到低自由要价。只要一方中有人接受另一方的叫价, 两者便可以达成交易, 每一次交易一个商品。然后再开始新一轮的叫价, 可以有多个交易期, 交易价格总是介于初始出价和初始要价之间。在整个交易过程中, 价格信息是公开的。在标签价格 (posted-offer) 制度下, 由卖方公开报价但不可变价格或打折, 并且卖方之间无法知道彼此的价格, 而买方根据卖方给出的价格决定是否购买, 这样价格不合理的公司将被迫退出市场, 从而约束公司的行为使其给出合理的交易价格。这样在实验室中通过对不同的交易制度对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交易数量、交易者的行为的影响, 找出符合市场要求的效率最高的交易制度。
3.2研究不同的市场结构对环境外部性的影响
从市场结构角度通过在试验室中比较不同的市场类型, 即完全竞争、垄断与寡头, 对环境外部性的影响。分析各种市场类型下补贴、产权交易等解决外部性方法的效率, 特别是垄断力量的存在会怎样降低市场效率, 并寻求在各种市场类型下如何对垄断进行限制, 以提高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的效率。
3.3研究产权交易制度在我国的运用
根据科斯理论形成的产权交易理论在国外已经有成熟的应用, 但在我国由于自然资源的初始产权无法清晰界定, 从而影响了产权交易制度在我国的推广。而运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 由于实验室中市场的各种变量的可控性, 可以比较将初始产权赋予不同的经济主体对市场交易和市场效率的影响, 寻找合适的分配自然资源初始产权的方法。并且还可以通过双向拍卖制度或标签价格制度形成符合市场要求的交易机制和交易价格, 为政府制定合理的解决环境外部性的措施提供依据。
4 在我国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环境外部性问题的意义
自从马歇尔提出外部性的概念以来, 环境问题越来越为大家关注, 所以对于外部性问题及解决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也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
当出现外部性时, 依靠市场是不能解决这种损害的, 即所谓市场失灵。当存在负外部性时, 企业的产量会远远大于帕累托最优的产量;而在正外部性条件下, 企业的产量又远远小于帕累托最优的产量。因此, 对于如何才能实现最优外部性是外部性内部化的目标, 传统上的解决方法, 即庇古税或补贴、科斯定理或产权理论, 不仅有着成熟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而且被不少西方国家运用于环境治理的实践中, 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我国对于外部性的研究主要借鉴国外成熟的外部性理论, 结合我国的环境实际状况, 提出具体的环境治理方案。但是我国的一些地方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对环境的治理工作起步晚, 政府一般不具有设定最优税收或补贴的充分信息, 或者即使政府获得了这方面的充分信息, 但付出的成本巨大, 使税收或补贴的效果有所降低。此外, 由于我国在相关的环境立法方面的不健全, 不能清晰界定自然资源的产权归属, 也使得运用产权理论解决环境外部性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从研究方法上来说, 由于研究数据的缺少并且现实数据作为事后结果也不能准确反映某种交易制度的运行效率, 而实验经济学方法因为其变量的可选择和可控性, 交易成本低等优势, 在我国现阶段, 对研究环境外部性问题有着无可比拟的突出效果。在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时, 可以在具体的交易制度实施之前, 通过科学的方法反复比较各种不同交易制度对市场行为的影响, 以选取最有效率的交易制度;也可以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 重点研究某几种变量对环境的影响, 找出对环境影响最大的量, 以便在具体的环境治理中有的放矢, 以减少政策实施的盲目性, 降低政策运行的成本。因此,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环境治理工作才刚刚起步, 各项制度还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 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在环境外部性上的运用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本文运用实验经济学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的优点, 解决了在我国现阶段自然资源交易价格的决定和初始权的分配以及对污染企业的税收额度的确定等问题上的困境。本研究也发现在实验室中利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可以最低成本得到最优的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从而有助于政府在环境治理中做到有的放矢, 以减少政策实施的盲目性, 降低政策运行的成本。
经济学的研究问题 篇8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资源型城市经济新转型问题是国内外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中央和各级政府非常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资源型城市在我国数量众多,是我国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原材料、推动城镇化进程、增强综合国力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经过长年高强度的开发,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着资源储备日益减少、生态环境恶急剧化、开采成本急剧上升、接续产业难以发展、居民购买力持续下降、失业人数不断上涨、社会矛盾逐步显现等一系列的压力与挑战,陷入“矿竭城衰”、“矿竭城亡”的窘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由“中国奇迹”转向“中国新常态”,资源型城市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要寻找新的经济转型发展之路。在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如何积极推进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加速促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党和国家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资源型城市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在“新常态”背景之下所面临的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辩证的看待“新常态”所带来的转型新机遇,选择适合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径,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 经济发展新常态
新常态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2014年习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时候第一次提出了“新常态”的概念。2014年11月,他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进一步对中国经济新常态进行了全面阐述,指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表现不仅是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更主要是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驱动因素的改变,改革的深化,总体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此后,他在一些中央重要会议和國际会议上,多次就如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进行了深刻分析和阐述。如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各界共识,已经成为对我国现阶段国情的高度凝练与概括。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经济新常态在全国整体经济发展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新常态”深刻揭示了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特征,是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经济状态,其内涵主要是强调效率高、可持续、成本低,在经济增长速度上,经济增速换挡回落,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增长目标向合理区间运行;在增长方式上,从数量扩张发展到质量的提升;在结构调整上,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在动力要素上,由单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变为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在宏观政策上,从刺激增长转变为区间调控。
从本质上看,我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开始减速换挡,告别之前不协调、不可持续、不平衡的发展模式,进入到高效率、可持续、低成本的发展模式,开始进行了全面的转型。“新常态”的本质,就是要通过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进入更加稳健的中高速发展阶段。认识新常态,应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做出一些清晰、有客观依据的判断,而不会再期望像以往一样出台强刺激政策。同时,要认识进入新常态将使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应该科学认识新常态,积极探索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客观规律,学会适应新常态。
二、 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新机遇
1. 区域经济格局的重新调整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时,世界经济也进入到了一个低速增长、缓慢恢复的新常态。为应对世界经济新的变化形势,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力度推进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战略、亚投行以及丝路基金的建立等一系列重大的对外合作开始影响世界经济格局,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区域功能定位将会进一步的得到提升,资源型城市在国际层面上参与到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当中。与此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一系列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的提出促使了资源型城市的对外开放的程度,开放的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同时也极大的提升了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流动性。资源型城市需要紧紧的抓住近期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时期,积极申请重点产和相关基础设施的政策和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位优势。在经济新常态下,区域合作的发展逐步从产业链分工合作向以产品价值链分工合作为主导,资源配置的效率有了很大提升;资源型城市依靠资源互补式合作逐步向创新发展互助式合作发展,越来越的资源型城市有机会参与到产业链以及创新产品的分工当中,并获得一定的收益。
2. 国内体制机制的改革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主体创造了新的活力。在新常态下,体制机制改革会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发展活力。深化国有企业制度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的发展,这样可以充分的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可以解决过剩产能的问题,为资源型城市今后的发展找准方向。新常态下,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调动起企业的投资需求以及民众的消费需求,缓解城市存在的就业问题,促进多种产业齐头发展。
3. 新常态下内需潜力的释放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培育了新的增长动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逐步向个性化、多元化和高端化的方向发展。居民消费需求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商业模式的更新、产品的不断丰富,同时也极大的推动了新兴产业的产生和发展,这些都为资源型城市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了新的契机。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会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而资源型城市在与民生、公共消费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存在很大的不足,提高对公共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三、 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新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经济发展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资源枯竭型城市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更加的艰巨。从客观上看,资源存量减少,经济结构单一,在资源消耗殆尽之后如果没有新的产业对接上,缺乏经济增长点,甚至有些产业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就已经变成了过剩产能。与此同时,资源型城市还面临着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从主观上看,资源枯竭的城市大部分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滞后的区域,原有的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大型国有企业也是改革最为滞后的地带,所以,这些城市还面临着改革滞后形成的“体制病”。
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1. 依靠资源发展经济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新常态下我国的环境承载力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上限,很多的资源型城市都会面临资源耗竭的问题。资源型城市急需向循环、绿色、低碳经济转型,同时还要应对在转型期间可能带来的各种挑战。当前,一些城市对资源的掠夺式、粗放式的开采和利用导致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已不堪重负。如土地沙化、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地面植被退化、水质污染、雾霾增多、土地塌陷等问题,由此导致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同时也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的很大的威胁。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问题,是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都带了深远的影响,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
2. “三期叠加”的新时期下,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逐步显现出来。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速换挡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阶段,结构调整的阵痛以及调整和改革所激发的活力交织,传统增长引擎减弱与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并存。随着要素价格的不断上升以及国家对资源价格改革等政策的逐步推进,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与国内的其他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大幅度下降、经济结果调整所带来的阵痛逐步的显现出来,加之一些历史上遗留的诸多问题,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极大挑战。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当中普遍存在“一业独大”的局面,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挤出和抑制作用,导致城市的发展对资源产业形成了很大的依赖性,如果资源消耗枯竭之后,接续产业没有能够发展起来,资源型城市就会出现“矿竭城衰”的现象,整个城市的经济就会陷入困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会面临很大的困难。
3. 市场机制缺失、资源开发主体活力不足。我国大部分的资源型城市都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发展起来的,计划经济烙印很重。政府主导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主体企业在所有制上也看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严重不足,中小企业发展滞后,国有经济的发展严重挤压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导致非国有经济较难活跃和成长起来,因此,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无法充分的得到发挥。在这种体制机制下,政府的财政困难加大,企业也背负了较重的债务负担,人们的观念和思想也受到了一定的束缚,抑制了开拓创新的思想和意识,很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阻碍了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
4. 资源型经济对资源型城市的创新活动产生了挤出效应。目前,我国很多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出现大幅下滑,表面上看是由于资源出现了枯竭,实际上最主要的原因是创新不足。在资源型城市中,资源型产业一业独大,在过度发展的过程中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创新的活力,使得资源型城市的创新动力不足、创新的步伐较为缓慢,因此在创新领域缺乏竞争优势,使得资源型城市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 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新路径
1. 建立资源型城市景气预警机制。过去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一味的追求产量产值,错失了转型和发展的最佳时期。当城市资源型产业进入到衰退期才逐步认识的问题的严重性,但此时资源型产业已经失去了转型最有利的时机,转型之路举步维艰。资源型城市必须要未雨绸缪,及早的考虑并制定相应的产业转型方案,这是实现城市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否则转型期越晚,所付出的成本就越高。产业转型启动的时机越早,越能够在转型过程中占据主动,将生存转型变为发展转型,将产业的转型发展成为产业的更迭。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应该建立城市景气预警机制,选择出最好的转型时机,降低转型的成本,努力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为经济转型赢得发展的时间,有效降低转型成本。
2. 壮大接续产业、发展替代产业。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资源型城市所拥有的资源產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完全依赖或者完全放弃既不现实也不可取。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城市需要持续性的发展。因此,要想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依靠资源性产业,而是应该适时选择和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资源型城市应该充分利用本地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等,延长资源产业的链条,为大力发展接续产业提供时间和资金的积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主导产业替代的过程,可以有效的分散资源型城市结构调整的风险。壮大接续产业、发展替代产业,是实现经济转型的根本路径。资源型城市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保证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同时,要加大力度积极的发展未来可以成为替代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接续产业,推动产业发展从注重数量和速度向注重质量和效益转变、从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综合利用为主转变。例如旅游、文化、科技等第三产业,逐步的降低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从而推动整个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3.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的融入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当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资源型城市也应该提升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开放的水平,提升自身的国际视野,不断的参与到对外的经济合作当中去。我国资源型城市中的很大一部分都与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密切相关,必须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的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个资源。企业在参与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竞争加深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提高产量、经济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的过程。一方面,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积极引导外资投向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科技、新能源产业等领域,另一方面,积极的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投资境外能源资源开发及深加工项目。
4. 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在新常态下,要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就需要提升消费的比重。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应加快提升城市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这是推动消费快速增长的前提和基础,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资源在城乡之间可以自由流动,从而得到较为均衡的配置。
5. 鼓励自主创新,通过科技推动产业的升级。资源型城市要想顺利实现经济转型,科技的创新是最关键的基础。实行“科技兴市”的发展战略也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对资源型产业进行技术创新,一方面可以提升资源利用的效率以及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资源使用的周期,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替代性产业的生成,形成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这样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资源型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产业、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在转型的过程中,资本形成不足、资金短缺、后续产业发展乏力严重制约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经济转型成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首要难题以及关键所在。纵观国内外的相关案例,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都是先从经济转型入手的,所以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对整个城市的转型起到了支撑作用,探索出一条合适的经济转型道路对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会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美林.新常态下内陆资源型城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5,(6):29-34.
[2] 董锁成,李泽红,李斌,薛梅.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与战略探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5):10-16.
[3] 马克,李军国.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国内资源枯竭型城市十年经济转型经验与展望[J].经济纵横,2012,(8):32-35.
[4] 祁泉淞.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模式研究[J].特区经济,2010,(8):16-19.
[5] 孙浩进.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效果、瓶颈与路径创新[J].经济管理,2014,(10):29-32.
[6] 陈德敏,张瑞.王青基于省域空间视角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软科学,2012,(5):13-18.
[7] 卢国懿.资源型产业转型与区域經济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位论文,2012.
[8] 王建志.资源型产业转型补偿机制研究[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位论文,2010.
[9] 张晨.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学位论文,2010.
[10] 邱松.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效果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战略及其竞争优势研究”(项目号:71332007)。
作者简介:吕文栋(1967-),男,汉族,山东省莱芜市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管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王彩霞(1974-),女,汉族,山西省永济市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
【经济学的研究问题】推荐阅读:
消费经济学论文——我国消费信贷问题研究11-23
县域经济问题研究管理07-23
经济人相关问题研究06-15
关于市场经济下诚信缺失问题的分析和研究07-27
河南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研究12-01
反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07-07
经济学的研究范畴10-22
税法的经济学研究12-07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主要问题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