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

2024-11-20

用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通用8篇)

用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 篇1

用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超载问题

制度指人际交往中的规则及社会组织的结构和机制。制度经济学是把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它研究制度对于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制度的演变。

阅读近年来发表的文章,我们会发现,“制度”这个概念的使用率愈来愈高。近年来,大量的制度经济学著作被译介到我国,在我国已成立了多家制度经济学研究中心,并定期举办制度经济学年会,制度经济学必将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期待,借助制度经济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滋润,在解决社会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过程中,中国能出现自己的经济学说。

虽然近年来在我国的制度越来越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不少不和谐的现象,如超载货车,小金库,拆迁等现象,这也就进一步证明了我们的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

货车超载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危害和不便,之所以会出现类似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

(一)利益的驱动造成超载超限现象。现在很多人都追求利益至上,从事运输业的人也不例外,这也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趋势,受利益驱动,在运输界“多拉快跑”是这些运输行业的一大不成文的宗旨,已深深地印在了运输驾驶员的心理,因为,交通运输本来目的就是挣钱。在经济规律来讲自然是多多益善。所以在很多驾驶员眼里只有经济至上,而没有多少社会责任感。

(二)行业的恶性竞争造成超载超限现象。受市场竞争的影响,车辆经营者之者相互压价,造成经营秩序混乱,形成市场恶性竞争,运输市场不能按市场规律运行,当油价等运输成本上升时,运价上涨,反之,则下降。现实中大家争抢货源,相互降价,但运输成本没有下降,为了维持利润,只有在运量上增加,这样就形成了超载,而且越超越多。

(三)汽车厂家为吸引买者搞“大吨小标”,造成法律上的超载现象。本来厂家在生产汽车时应当根据产品质量要求来确定车辆的载重量,但是在实际上很多汽车生产厂家及改装厂家为追求效益,生产的车辆存在“大吨小标”车辆来吸引买者,这在以前要交养路费时和交过路费时能省下很多钱,造成交警核定载重量很低,但实际上又不可能按交警核定重量进行装载,形成“法律”上超载,而事实上有可能不超载,这种现象在上路时经常能够碰上,驾驶员怨气也很多。但作为交警来说又只能依据核定载重量来执法。

(四)超载治理与地方经济发展冲突,地方政府政策遏制了严格管理。现在交通运输跟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很多地方领导在对外招商过程中往往都会以交通优势和交通管理优惠来吸引外商,于其是在当下很多外商的交通安全意识不是很强情况下,特别有吸引力,无形中政府以牺牲交通安全来打造“优良投资环境”,所以交警在治理超载过程中,都会缩手缩足,顾东顾西,造成在整治货车超载的行动中,往往出现治标不治本的现象,大多只是一阵风,走过场。

(五)治理不力、执法不严。目前,在执法规范上很多地方存在粗放型管理,路有无违法车辆或有无违法、罚多罚少完全掌握在路上执勤民警手中,造成一些人执法不严,徇私情或有其它个人利益,导致对于查处的超载车辆,实行“以罚

代管”、“只罚款而并不卸载”的方式,把处罚放在第一位,没有耐心的教育超载驾驶人,使其交通安全意识得不到应有的提高,超载现象出现反弹率较高,同时,在执法监督上又没有,造成路上民警素质的高低决定了超载执法效果的好坏。

(六)运输企业管理混乱,行业监管失控。货运车辆挂靠问题突出,货运企业监管责任不落实,目前大部份车辆都是私人出钱买然后挂靠在某个运输公司,运输公司则每月收取一定的挂靠管理费,至于货车怎样运营运输公司不管,运输公司也不组织驾驶学习,驾驶员也不听运输企业的,导致企业的管理责任难以落实,所以存在货车车主我行我素,想怎么装就装,想怎么超就怎么超,除了行政管理的约束外,没有企业内部管理任何约束。

危害

(一)严重破坏公路设施,缩短公路使用寿命,增加公路维护费用。根据专家分析,车辆超限重量增加和其对路面的损害是呈几何数增长的,超限10%的货车对道路的损坏会增加40%,一辆超限2倍的车辆行使一次,对公路的损害相当于不超限车辆行使16次;一辆36吨的超限车辆对道路的毁坏程度相当于9600车1.8吨重的小汽车对道路的破坏。司机和车主超限运输每赢利1元钱,就会造成公路破坏100元代价。全国公路每年因车辆超限超载造成的损失达300多亿元,这些受损路面和危桥给我国公路造成严重的损失,隐性破坏与间接破坏更是不可估量。以至于我们经常看到那熟悉的字眼“路面施工,车辆绕道行使”,这样一来出现严重交通拥堵,不但阻碍经济不能快速发展,更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二)造成重特大事故频发或加重事故后果,严重然危及社会公共安全。从交通安全管理角度来讲,车辆的装载必须在符合车辆设计要求,这样车辆在运行时采取制动措施时,制动力才能起到应用的作用,车辆才能停下来,如果车辆超载势必增加刹车的距离,增加了刹车的距离,就增加危险,成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同时,又由于超载,增大的车辆的运动势能,事故发生时无形中会增大后果。

(三)损害运输市场的正常运行,影响国家经济发展。正如前面超载产生原因分析中,车辆经营者之者相互压价,造成经营秩序混乱,形成市场恶性竞争,运输市场不能按市场规律运行,势必影响我国的经济正常发展,同时,超载引发事故频发、造成桥梁损坏,影响通行速度,造成堵车事件,无形中影响经济发展,就如近期内蒙古公路堵车影响煤炭运输,造成许多地方电煤告急,自然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措施

(一)从法律上解决超载和超限的矛盾,解决多法治理,增加法律上的治理手段。目前我国公路交通管理工作主要涉及两部法律,一部是公安部门执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一部交通运输部门执法的《公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从安全角度设计车辆不能超载,而《公路法》是从公路路产安全角度设计车辆不能超限,这就造成车辆超限后就一定超载,往往造成一辆车交通公路部门处罚后,公安交管部门又进行处罚,各罚各的都有道理,但是苦了驾驶员,导致治标不治本。

目前,很多设立治超站并规定只有治超站才能查处超载、超限,公安交管部门不能上路查超载,加上治超站执法问题,很多地方治超成了收费站。所以在法的适用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和执行上都存在一定问题时,笔者建议借鉴别国经验,站到更高一层角度来看待超载对社会产生的危害,从立法的路子增加治理手段和力度。目前国外有的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规定,超载达到一定限度时要追究刑事责任(当然在这我们不是说什么动不动都要刑律)。因此,我们也可考虑在刑法损害公私财产罪中单设损害国家公路财产罪或其它罪名,统一由公安机关执行,这样既能解决多头执法,又能解决治理出现的越治越超的现象。增设执法的威慑性和教育意义。

(二)从管理上解决“被超载”现象发生,加强对车辆生产厂家的监管和现行“大吨小标”车辆的纠正工作。“大吨小标”车辆从“出生”时就打下“被超载”烙印,因为车管理部门只能按厂家核发的有关数据进行装载核定,自然造成实际载重与核定的矛盾,因此要根治超载应从源头上把整顿生产“大吨小标”和非法改装车辆的企业作为整治重点,形成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由质量技术监督和工商部门牵头,整顿汽车生产厂家,规范车辆生产与改装,国家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要对不执行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实行大吨小标的生产厂家停发合核证,取消上牌目录,直至取消其生产、销售机动车的资格,彻底杜绝“大吨小标”或变相“大吨小标”的现象。同时,对现行运行中的“大吨小标”车辆,要由公安部门牵头,联合国家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部门等部门进行治理,依照设计数据恢复装载量的核定。

(三)加强行业管理,充分发挥交通运输部门行业管理的优势,联合物价部门合理规范当地货物运输价格,避免恶性竞争。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要根据市场行情,及时、合理规范、调整货物运输价格,打击扰乱运费的不法行为,避免恶性竞争,扰乱运输市场,切实保证货车车主和驾驶员的合法利益。让理性的市场引导驾驶员装载货物,不会产生通过增加运量、超载来获取利润,切断超载产生原因的这一恶性“肿瘤”。因此只有加强交通运输部门行业“静态管理”工作,才能抓住市场无形的手,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驾驶员、从业人员不通过超载获取利润的心理,才能给运输行业指明方向,驾驶员才有生存空间,其它执法才有社会基础。

(四)加大路面超载执法,强化内部法制监督,防止执法工作流于形式。没有监督的权力就容易产生腐败,同样的道理,如果执法没有监督就容易形成徇私、枉法,因此,在治理超载工作中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为治理超载工作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厉打击超载违法行为。采取不同方法和措施加大违法的查处力度。同时,在超载行动中,也要加强法制监督,做到执法过程监督、执法案卷监督和执法评比,才能提高执法水平,才能真正把国家治理超载法要求落实到实处,才不会让一些人借整治之机,大发个人横财,败坏公安机关和政府形象。

(五)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强化源头管理,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级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交警部门在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中,加强以“反超载”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深入辖区内的货运市场或者货车集中停放的地方,利用一些超载车辆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的典型案例制作图片进行宣传,有针对性开展反超载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让广大群众特别是机动车驾驶人和运输专职司机都知法、懂法、守法,了解超载运输给社会和他人带来的严重危害,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交通运输部门加强行业管理,充分发挥管理运输企业的优势,通过加强企业管理来强化治超工作,物价部门通过规范运价指导来防止市场恶性竞争,工商部门加强运输企业工商管理,形成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交通运输部门为主,公安、工商、物价等部门依职权配合的管理机制,每年定期召开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综合各部门出现问题,这样就能形成长效的治理超载管理机制。

用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 篇2

关键词:数学建模,经济数学,货币流,循环经济

一、引言

数学建模是在20 世纪60~70 年代进入西方国家一些大学的, 我国的几所大学也在80 年代初将数学建模引入课堂。经过30 多年的发展, 现在绝大多数本科院校和许多专科学校都开设了各种形式的数学建模课程和讲座, 我校也在1996 年开设了数学建模课程, 同年开始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经过近20年的建设, 数学建模课程已被评为校级精品课, 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开始对数学建模这门课程产生了兴趣。但这门课程对数学素质的要求比较高, 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很难理解和接受, 尤其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 觉得这门课程枯燥乏味, 晦涩难懂, 和本专业好像联系不大, 从而产生厌学思想。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和探索, 将身边的经济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 用数学方法加以解决, 让学生对数学建模产生兴趣, 在讲解经济数学的同时掌握了常见的数学建模方法, 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案例

(一) 是买还是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拥有了私家车, 随着买车市场的繁荣, 租车市场也日渐兴起。那么, 到底是买车划算还是租车划算呢, 下面我们用建模的思想对此问题加以解决。

假设购买一辆家用汽车需要15 万元现金, 使用寿命15 年;如果租一辆汽车, 每年需要支付1.5 万元租金, 租金以货币流的方式支付, 若银行的年利率是4%, 问购买还是租用汽车划算, 如果银行的年利率是8%, 结论又是如何呢?

分析:购买一辆汽车可以使用15 年, 但需要马上支付15 万元, 而同样租一辆汽车使用15 年, 则需要以货币流的方式支付15 年的租金, 年流量为1.5 万元。两种方案所支付的价值无法直接比较, 必须将它们都化为同一时刻的价值才可以比较。我们以当前的价值为准, 购买一辆汽车的当前价格为15 万元。

下面计算均匀货币流的当前价格。

设t=0 时向银行存入Ae-r T元, 若按连续复利计算, T年后在银行的存款恰好为A元。那么, 对流量为a的均匀货币流, 在[t, t+△t]时所存入的元a△t元, 在t=0 时价值是a△tge-rt=ae-rt△t。

当t从0 变到T时, [0, T]周期内均匀流在t=0 时的总价值用积分表示为

所以, 15年的租金在当前的价值为:

此时租汽车比购买汽车划算。

(二) 用“循环经济”理念制定发展规划

制定一个地区的规划, 不同的理念将导致不同的结果, 或成功或失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应用循环经济理念制定发展规划, 越来越为人们所接收。

下面用陆钟武教授提出的基于IPAT方程的环境负荷控制模型加以分析。

IPAT方程可表达为:

I=P×A×T

此模型简单实用, 它是西方学者经过多年反复讨论、经过验证确定下来的。其中I表示环境负荷, P表示人口, A表示人均GDP, T表示单位的GDP环境负荷。例如:

例如: 设我国2013 年人口为13.5×108人, 人均为6000 美元;2023 年人口为15×108人, 人均为11000 美元。若此期间不允许环境负荷上升, 问万美元GDP环境负荷应降低多少?

分析:设2013 年, 环境负荷为I0, 万美元GDP环境负荷为T0, 则:

I0=13.5×108×6000×T0×10-4

设2023年, 环境负荷为I, 万美元GDP环境负荷为T, 则

I=15×108×11000×T×10-4

由题I=I0, 得:

即在此期间, 万美元GDP环境负荷应降低2.04 倍。

以上是笔者在经济数学课程教学中将数学建模融入其中的几个教学案例, 当然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用数学定量地解决经济、管理科学和经济、管理实践中的问题, 恰当地建立于这些问题有关的数学模型是关键。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掌握一定的数学建模能力, 对当前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母丽华, 周永芳.数学建模[M].科学出版社, 2011

[2]彭红军, 张伟, 李媛.微积分[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3]谭永基等.经济管理数学模型案例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用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 篇3

[关键词] 保险 诚信 利益

一、我国保险业诚信问题的现状

1.保险诚信建设初见成效

首先,诚信建设已被纳入法制化发展轨道。一方面,《保险法》强调了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修改后的《保险法》着重突出了对诚信原则的保护和运用。二是在相关法规如《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暂行规定》和《保险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规定》中对保险从业人员和高管人员作出了诚信方面的要求,保险信用法制建设的加强为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其次,各保险公司诚信经营理念得到认同。由此可见,诚信在保险业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的理念已保险业界广泛认同,这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2.保险信用缺失导致的问题仍然存在

由于我国保险起步比较晚,保险知识的普及程度不足,公民保险意识还不够高,导致出现了许多阻碍保险发展的问题,其中诚信问题尤为突出,长此以往,在这种“内忧外患”的环境下,我国保险业必将崩溃。2006年被确定为我国保险诚信建设年,笔者认为,要做好诚信建设,必须找出产生信用危机的根源,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落实到实处。

二、保险诚信问题产生的经济学分析

1.从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角度分析

我们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分析在保险市场中从事保险活动的双方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以各自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保险契约活动中,交易双方为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二者可以选择的策略只有诚信和不诚信。而且,选择不诚信可以给选择主体带来额外的收益。这一假设前提是具有可行性依据的。保险人选择不诚信,可以扩大业务规模,减少支出。被保险人选择不诚信,可以减少保费金额,增加赔款金额。而保险中介选择不诚信,可以增加中介费用。这样,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以及保险中介都存在欺骗的动机。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谈谈。

首先对保险公司:任何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都想实现自身的利润最大化,而降低成本是其中一种有效的途径。尽管成熟的保险公司都会选择诚信来稳定自己的客户来源,但是在目前中国的环境下,选择不诚信会让保险公司的业务规模扩大,保费增加。保险公司不诚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业务员在展业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多的佣金,片面夸大保险产品的功能,甚至欺骗保户,致使保户在索赔时发生困难,丧失对保险业的信心。二是,保险公司为了减少成本开支,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人才优势,针对消费者对保险理解不深的弱点,拒绝投保户合理的索赔。其次对投保人:任何投保企业或个人为了节省自己的保费支出,也会选择不诚信。举个简单的例子:甲公司损失期望值为α,则他向保险公司交纳的保费P也为α,若甲公司采用一些手段欺骗保险公司,使保险公司认为其实际损失额P1=β(α<β)。那么甲公司可以从中获利β-α,保费支出减少了β-α。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选择不诚信也是选之有道。最后对保险中介:中介者主要是包括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等,较多地表现为保险代理人的诚信缺失。不少保险代理人在为了获得更多代理手续费的利益驱动下,片面夸大保险产品的增值功能,许诺虚假的高回报率,回避说明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甚至误导投保人,给投保人、被保险人造成经济损失。

2.从市场均衡角度分析

从以上成本利润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不诚信带来的损失,致使保险市场的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优。现在,我们从一个宏观一些的角度来分析保险市场的诚信危机,以保险市场的需求、供给平衡作为分析的切入点,将诚信问题对保险市场的影响看成一个变量,引入到保险市场的均衡中,保险市场的均衡由图表表示:

图中s表示供给曲线,D表示需求曲线,N是在双方诚信的情况下的市场均衡最佳效益点,OQ1NP1就是均衡情况下的利润,P指保险产品费率,Q表示保险产品销售数量,C表示诚信指数。当一家保险公司甲对保险产品费率进行调整后,其他保险公司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当甲调低费率,考虑到价格竞争优势,其他保险公司会相应降低费率,这时起作用的是ND1,而当甲调高费率时,其他保险公司则不会跟着提价,这时起作用的是dN。但是由于存在不诚信的情况,保险公司根据经验评估保费时,会把诚信带来的风险因素换算到保费的计算中去,即会使费率高于均衡费率,这样原本的供给曲线S就会向上方移动至S1,此时的均衡点为M,甲公司利润为OQ2MP2,由于费率的提高,使一部分投保人(Q1-Q2)退出了该保险,转向其他费率较低的公司投保,而剩余的投保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于对保险知识缺乏了解,继续为了原本相同的保障而提供更高的费用,当他们对产品认识逐渐加深以后,就会发现保险公司的这种不诚信行为,进而对保险公司失去信赖,最终退出该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

三、解决诚信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1.加强保险知识的宣传,增强投保人的保险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使保险双方当事人的信息趋向对称化

我们应加强保险原理、基本原则,以及保险法制的宣传,让民众真正懂得保险得以数百年运行的真谛在于以科学的统计数据为测算基础,实现每一被保险人与保险人权利与义务对价基础上的有偿转让风险,并在所组成的同一群体被保险人之间实行机会均等的互助,而且这一互助完全是就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风险而言的,其中排除了一切已经发生或故意制造的损失。

2.建立行业信用体系,调整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的保险市场失衡

前面已经分析到由于保险双方当事人存在以利润为趋导产生不诚信行为的现象,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建立行业信用体系的办法来阻止这种趋导。建立行业信用体系包括2个方面:一是保险公司对投保人建立公司内部信用体系,二是政府为保障投保人利益建立信用机构。具体做法如下:首先保险公司要建立一套信用制度,即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培养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二是建立独立于财务和销售的信用风险管理机构。三是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信用管理制度。 最后行业内各保险公司内部信用机构联合起来对投保人的诚信实施监控,形成行业威慑力。其次对于政府建设完整的企业信用制度,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建立健全的企业信用评估的法律规定,同时还需要保证评级机构的独立公正,从人事、资金以及权利责任都达到公正独立。然后就需要做到的是保障信用评级制度合理运行,最好是根据社会需要采取依职权和申请相结合的企业信用评级运行模式。二是建立失信惩戒制度的立法规定。保险公司在商业活动中当失信成本小于失信行为所失信惩戒制度带来的收益的时候会选择失信。而这时候如果我们建立企业失信惩戒制度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成本约束,例如公开用网络向社会发布其失信记录,各家商业银行停止对其授信,不给予通过工商年检,税务部门不给予办理税务登记等等,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形成的合理的失信约束机制将会有效地遏止保险公司的失信行为。对于不诚信的投保人,各保险公司联合起来,停止对其人身及财产提供保险保障,并及时将其失信记录发送给各商业银行,这样也将极大约束投保人的行为。

3.加强国际合作,建设现代保险监管体系

我国保险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很多先进的保险理念还得借鉴国外保险公司发展的经验。因此多加强于国际保险公司的合作,吸收国外先进的保险理念,“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极大地提高我国保险公司的经营水平和监管力度。

4.严厉打击保险欺诈,形成社会威慑力

笔者认为,目前的法律对保险欺诈的打击力度还不够,在方式方法上还可以加大力度。另外对于检举保险欺诈的行为应该给予鼓励,让保险主体间进行互相监督,让社会各界都起到保险诚信的监督作用。

四、结束语

保险是一个所有投保人联合起来分摊风险,转移风险,使风险带来的损失影响程度最小化,从而使风险最小化的过程,它需要大家有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意识,而诚信就像一块基石,任何保险一方放弃诚信原则,都会影响保险作用的发挥。由此看来,只有保险当事人都坚持保险诚信原则的前提下,建立起诚信的保险市场,当事人才会互惠互利,同时让保险各主体以及政府部门都加入到保险监督中来,保险业才能得到健全的發展,保险作用才会得到很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袁卫.Fred Rowley.彭非:中国保险监管与精算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丁冰:西方经济学原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3]邓大松:保险经营与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用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 篇4

~对引种的9种灌木饲用植物的适应性、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9种灌木饲用植物在林西县栽培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较高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越冬率达95%以上;生长第二年生育期表现不同,只有尖叶胡枝子、达乌里胡枝子、华北驼绒藜能开花结实完成生育期;产草量决定其经济效益,因牧草种类不同经济效益差异明显.

作 者:王宗礼 赵淑芬 张志如 韩建国 李晶洁 冯志茹 WANG Zong-li ZHAO Shu-fen ZHANG Zhi-ru HAN Jian-guo LI Jin-jie FENG Zhi-ru 作者单位:王宗礼,张志如,WANG Zong-li,ZHANG Zhi-ru(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赵淑芬,李晶洁,冯志茹,ZHAO Shu-fen,LI Jin-jie,FENG Zhi-ru(内蒙古林西县草原工作站,025250)

韩建国,HAN Jian-guo(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94)

大学生就业问题经济学分析论文 篇5

【摘要】最近几年,各媒体频繁报道大学生人才招聘会人满为患、水泄不通的场面,以及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案例,给人们留下深刻的感性印象。而政府权威部门所发布的数据,也从理性层面印证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事实。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前社会似乎存在一种将问题归因于大学生的较为普遍的看法,人们的一般认识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制约了他们的就业渠道。在我看来,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劳动力 商品 供给 需求 机会成本

【正文】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全国高校毕业生2001年117万人,2002年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近五年高校毕业生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除毕业生就业需求外,还有其他的需求。据劳动部提供的数据,2004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000万,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加之高校毕业生,2004年各类新增劳动力超过1300万。2005年全社会各类新增劳动力约2400万。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近几年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应为900万个左右。尽管我国经济高速发展,GDP增长率保持在9%左右,但我国主要采取的是增长优先发展战略,新建项目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需求增速慢于经济发展速度,出现了“高增长、高投入、低就业”现象,因此,经济发展实际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每年不足900万个,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成因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大学生是人力资源生产和再生产的产品,而大学生就业,则是产品进入消费的过程。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品能否进入消费过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人力资源的使用主体对产品要有需求;二是人力资源的供给主体必须提供符合人力资源使用主体需要的效用,即有效供给。这两个条件,是通过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双向选择实现的。在双向选择选择的过程中,任何双方的需要不能达到协调一致,大学生就业就不能实现。其基本内涵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供求均衡;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商品紧俏,是卖方市场,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供给方,需求方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商品滞销,是买方市场,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需求方,没有供给方选择的余地。

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是商品,大学毕业生也是商品。高等院校是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方,用人单位是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供求均衡;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大学毕业生是紧缺商品,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供给方的高校,用人单位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紧缺商品,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需求方的用人单位,高校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市场上出现前两 种情况,不存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如果出现后一种情况,必将出现就业难。

(一)需求方面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期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来源,从2002年到2006年,第三产业占

GDP的比重从41.7%下降到39.5%。经济的增长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并不大。再者,大学生对工资待遇的要求比较高,在这种价格水平下,用人单位不愿意支付相应的工资来雇佣大学生。

(二)供给方面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各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大学扩大招生带来的大学生毕业人数激增。毕业之时,大学生纷纷找工作,所以,商品的供给是很多的。毕业生的增幅明显高于社会需求增幅,用人单位用人很少,也就是说提供的就业机会少,这就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三)替代效应

一些私营企业主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技术特长、没有工作经验,对工作待遇要求较高,因而他们宁愿雇佣一些有工作经验的下岗人员,以减少培训成本;受用人指标限制,对大学生聘用成本高,因而,他们对大学生的现实需求量小于最佳需求量。

(四)机会成本

随着民办高校和私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批能力较强、经验丰富的知识分子(如教师、工程师、会计师、律师等)退而不休、业余兼职的现象越来越多,这种隐性就业以其“低成本、高收益”的特点而挤占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加重大学生失业现象。

(五)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专业技能比较差,企业如果提供一定的培训班机会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会花费很的的人力、物力,而且,经过培训后的大学生也不一定长期在本企业工作,当该大学生去别的企业工作时,这家企业就不花费任何成本获得了一个有经验的人才,而这家企业也不会支付给另家企业培训费。这就出现了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所以,一般的小型企业不会雇佣大量的大学生,也不会对没有经验的大学生进行准也技能培训。

(六)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对称

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大学生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造成劳动力供需出现了错位,使得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毕业生就业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从地区看,大学生青睐北京、上海、广州等东部沿海和经济较发达地区。而不愿到西部偏远的省份和基层单位去。于是出现了一些大城市人才高消费现象,同时大量的中小城市、县城,特别是西部地区,却面临人才特别是高学历人才的严重短缺。另外,大学毕业生普遍希望在相对稳定的国家机关、各类事业单位和收入相对较好的三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就业,而这些工作单位和行业恰恰是市场竞争最激烈,招人最少的一些单位。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增加社会需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岗位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长。从1999年起,我国大学招生规模连续扩大,自01年起六年间毕业生增长了近4倍,与此同时,需求则保持相对平稳或略有增长。毕业生的增长明显高于社会需求的增长,造成大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可见,要想根本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大力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加速发展第三产业,根据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最有效的途径。

(二)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专业设置,输出合格的人才,提供有效供给。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暴露出了高等教育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高校学科建设没有真正符合市场运行规律,没有很好与市场接轨,对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能力和应变机制不强,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改革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构建与时代发展、经济建设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对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课题。

(三)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机制,提高毕业生对市场的认知度

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只要有订单就一定有销售额,而高校毕业生却不同,高校毕业生与一般意义上的产品的区别是具有自主决定性。尽管用人单位有需求,但由于种种原因毕业生不愿意到该用人单位就业,造成“有业不就”。因此,要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机制,提高毕业生对市场的认知度。

要重视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保证经费、人员、场地的投入,加强就业指导课建设,通过就业指导使毕业生充分了解社会,调整就业心态,合理定位。

(四)缩小地区差距,扩大就业空间

劳动力具有“逐利”性质,由于我国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造成我国大学生在东部大中城市的集聚,形成人才相对过剩的区域结构性失业。因此,我们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促

进农村、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和西部地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降低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机会成本。这样,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岗位有限的情况下,由于收入差距的缩小,大学生愿意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而不愿意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处于失业状态。另外,就业空间的扩大为大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也会降低大学生过度教育率。

(五)学生要做的工作

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这是必需的,也是基本的。同时利用有限的时间、机会多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积累社会工作经验。一些调查表明,同等学历下,企业往往会优先录用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此外,还要加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些学生专业知识很好,可让他与别人交往,却连谈话都会脸红,这说明个人的心里素质差,这必然会影响自己的求职。所以这方面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再者,毕业生要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不要高不成低不就,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四、总结

以上介绍了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以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当今就业难的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就业难问题的相关对策,可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就业,不仅是对人力资源和财富的巨大浪费,也会影响千百万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定,会给社会和对劳动力市场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个政治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2 [2]时事报告,(2007增刊)时事报告杂志社.[3]别业舫,张惠兰,陈明金.择业与创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4]曾湘泉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社.[5]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4月.微 河南工程学院

农业经济管理问题分析论文 篇6

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的背景之下,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当下第一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切实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在此,笔者从当下农村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农业经济管理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而结合对于新农村发展的认识和农业经济的管理心得,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旨在增强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更好的存进新农村建设。

一、农业经济管理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方政府认识不到位。

在当下的新农村建设当中,由于堤防政府对于农业经济发展认识不充分,从而导致在实践当中存在诸多问题。当下在国内很多地方政府虽然在党的政策作用之下,开始了新农村的建设,但是对于内涵性的东西没有充分认识,没有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因此,在农业经济管理当中,导致实效不大。而且,在农业经济管理当中,当地的地方政府还没有树立起强烈的人才意识,多数乡镇政府没有把农村的农业经济管理作为一项准公共服务而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地方政府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核心价值没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在后续工作实践当中,诸多问题得不到贯彻落实,问题重重。

2.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

在当下我国现代化建设当中,农村与城市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虽然国家的政府复制,促进发展,旨在缩小城乡差异,但是农村的现状在当下不能够得到实质性的解决。我国人均可耕地面积少,伴随着先进农业工具的应用,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也因此,导致农村劳动力资源与有限的耕地资源的矛盾不断凸显。而长期在这种环境之下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当中的问题也会逐步出现,因为城市发展当中,沿海地区甚至出现了“用工荒”,而农村却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样便在农村经济发展当中,出现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而农业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便会导致在人力资源还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开发前,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给城市也带来诸多方面的压力和困惑。

3.农业经济管理缺乏核心动力。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优秀青壮年和有知识人才外流,许多从农村走出去的劳动力很少又重返家乡进行建设的想法。其中包括绝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再加上青壮年的外出务工,重要的建设力量的缺失,便大大加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难度。近年来,在劳务输出地区,出现了诸多的留守村落,当地的农业劳动力就呈现出为女性化、老年化和儿童化倾向。没有核心的动力发展支持,导致在加强农村现代化建设当中,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起来问题重重。因此,在这样一个人口质量和结构基础上进行农业经济的开发和建设,必然会引起很多的困难。

4.农业经济管理偏重于增产增量,忽视质量控制。

当前我国对农业经济的管理,往往偏重于增产增量,忽视了对农业质量的控制。一些地区,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当地的农业生产的管理着重于运用各项技术,去提升农产品的产量,例如开荒种植没有根据地域自然条件选择合适的经济作物、过多的使用机械,农药的过量使用、鼓励新品种种植等等,而没有提前的探索这些增产增量策施将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忽略质量控制的直接后果是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当,造成环境消极的影响,例如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等。此外就是农产品的质量问题,例如农药残留过量,人们食用了这些农产品,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于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是不利的。

二、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

1.地方政府加强对于农村建设工作的认识。

在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当中,首先必须要正确认识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政府首先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为农业经济管理的长期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另外,在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各级政府更要重视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应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同时,积极发挥政府职能,在积极认识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进行招商引资,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

2.积极建设现代农业新结构。

在农村发展当中,积极的调整农业发展的结构,是农业经济管理当中的重头戏。首先在农业经济管理当中,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新型农民来打造现代农业。通过扩大和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范围与力度,来缓解当下农村和城市面临的双重压力。同时,也要提高农民应用技术的能力,大面积惠及现代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和改变农村经济结构。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推进国家第一产业的发展,对于构建新农村,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当下新农村建设当中,应该就地取材培养实用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现代新型农民。这样,不仅可以大大的因地制宜的发展当地的农业经济,而且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也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3.鼓励青壮劳动力、大学生回乡建设。

在当下农村发展当中,缺乏一批高素质、有远见的队伍在农村发展建设。这样便导致农业经济管理缺乏动力支持,因此,要为青壮劳动力、大学生回乡建设创立一个绿色通道。积极引导他们回家乡发展,这样既把城市文明带回了农村,提升了农村的文明程度,又利用所学到的一技之长,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对于加速新农村的建设,提升农业经济的管理水平都有诸多的积极意义。

4.加强对农业经济各个环节的管理。

对农业经济的管理要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不仅仅侧重于对农业生产环节的管理,从产前到产后加工都要加强管理。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各式各样的食品安全丑闻被媒体暴露出来,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流通、食品质量与安全监测等环节应该是农业经济的发展管理的重点所在。农业作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都是不能够忽略的,否则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可以出台相应的管理标准,对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设置质量标准,在管理农业经济的时候,就能够依据这些标准开展管理的工作,管理工作能够更加顺畅。

三、结语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农村经济发展当中,更是如此,当下我国的国情是人均可耕地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生产方式粗放型为主的特点。因此,在加强新农村建设当中,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民综合促使,使得农业发展不断的向集约型转变,这样,才能够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价值。在缩小城乡差距的同时,和谐的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用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 篇7

1 我国科技兴海技术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美国的一项统计表明, 约有40%的研究开发项目在技术上未能最终完成, 技术上完成的项目约有45%不能成为商品出售, 在已商业化了的研究开发项目中, 约有60%在经济上未能获利[1]。从我国的情况看, 差不多也是如此。

目前, 制约科技兴海技术成果转化、迈向市场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是产、学、研、金各方缺少有效合作机制和对街服务平台;二是科研部门往往只关注科学研发, 不关注市场等其他链条, 导致技术成果同市场脱节, 产生鸿沟;三是由于在科技兴海高新技术成果迈向市场之前缺少有效的评价、认证程序, 企业引进的风险较大, 降低了企业引进的意愿和成功率;四是科技兴海高新技术成果众多, 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缺少成果推广的专业中介机构, 相关管理机构及金融投资部门面对众多成果无从下手, 难以确定优先顺序。

2 科技兴海成果转化技术经济评价分析的必要性

针对以上问题, 将技术经济评价分析有效引进产业化推广过程, 按照技术经济的有关原则, 遴选出鼓励推广、重点推广和优先扶持的技术成果, 可大大加速技术成果迈向海洋经济主战场的步伐, 提高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推广效率。

2.1 技术经济评价分析基本原理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主要研究技术与经济关系理论的新兴学科, 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技术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其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点:剩余价值理论和扩大再生产理论;西方经济学有关价值、效益和费用等方面的理论;科学家们关于科学技术发展及其作用的理论。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 它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实用性、预测性和定量性等特点, 其主要任务是从经济角度对具体工程项目、技术方案进行分析评价, 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帮助决策者做出合理、正确的抉择[2]。

技术成果的技术经济评价分析是指, 针对该技术成果的技术水平, 结合产业化推广基础, 科学论证产业化发展经济预期, 评估其可行性, 认证其产业化推广价值, 为管理者、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研发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2.2 科技兴海技术成果转化技术经济评价分

析必要性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发展, 技术经济评价分析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逐步趋于完善, 并已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理论和方法体系。其中, 资金时间价值、技术方案经济评价方法、项目可行性研究、设备更新引进和技术创新引进等已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科技兴海技术成果市场化推广中引进技术经济评价分析方法, 可带来以下效用:一是提高科学化决策程度;二是降低成果引进、应用、推广的成本;三是加速成果市场化推广进程。

3 技术经济评价分析法在成果转化中的应用

科技兴海技术成果转化的核心是市场化推广在经济评价分析中是否可行的问题。建立技术经济评估分析指标体系, 对技术成果定性与定量分析其经济可行性是产业化推广中的关键。

3.1 建立科技兴海技术成果的技术经济评估

分析指标体系

通常, 技术经济评估分析法和指标体系的确定需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来确定, 同时必须以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所确定的经济效益含义为基础 (图1) 。

科技兴海技术成果种类众多, 大概可分为3类, 一是产业化类的技术成果, 此类成果与市场结合紧密, 引进后可直接参与海洋经济生产运转;二是业务化类的技术成果, 此类技术成果主要为海洋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如海洋环境预报模式等;三是管理类技术成果, 此类技术成果主要为海洋管理服务, 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保障, 如先进的海域管理技术方法等。

根据科技兴海技术成果分类, 影响科技兴海技术成果市场化推广的因素多种多样, 大概可分为4类:一是该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环境基础;二是该项技术成果的技术水平;三是预期经济效益;四是环境社会效益。对于以上主要影响因素, 采用综合分析方法, 可确定其评价指标 (图2) 。

(1) 产业化推广环境, 是指该项技术成果的政策、产业以及技术背景; (2) 技术水平, 指技术的成熟可靠性、技术创新水平以及技术的先进性; (3) 市场前景, 包括技术的市场需求、投产后的盈利情况, 以及和同类产品的竞争力对比; (4) 社会效益, 包括促进就业情况、是否符合节能减排理念、是否符合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理念; (5) 风险及其他, 包括市场风险、管理运行风险和环境风险等。

3.2 科学评价技术成果

根据技术经济评估分析指标体系, 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地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3.2.1 技术评价

从技术角度评价主要取决于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可靠性和适用性。所谓先进性, 是指技术开发项目与现有技术性能上相比的优势程度。可行性是指开发项目成败的可能性。可靠性是指技术开发项目在一定时间内,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无故障地发挥其预定性能的概率。适用性是指技术成果对推动生产和推广使用以及市场销售竞争的使用能力[3]。

3.2.2 经济评价

一项技术成果被引进根本原因是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没有效益的技术成果, 技术再先进也会无人问津。经济评价一般又可分为经济效益评价、风险不确定性分析以及时效性分析等。

经济效益评价是经济评价的核心, 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是指根据一定数学规则, 采用合适的指标参数, 计算出该项技术成果的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借款偿还期、资本金利用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和净现值率等各项经济指标。

风险不确定分析是指: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及风险决策分析。

时效性分析主要从技术开发的周期、产品开发后的生产日期以及从这个时间开始的产品生命周期考核其时效。

3.2.3 社会评价

所谓社会评价是指技术成果引进以后, 对生态、环境、当地经济、国民经济、人口、就业和人文环境的影响。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按其衡量方式可分为两类:一是用定量的价值形式表示的社会经济效益指标, 主要有劳动就业效果、收入分配效果、外汇效益、产品国际竞争力、综合能耗效果、土地利用以及相关投资等指标, 这部分可以用国民经济评价的一些指标来进行衡量;二是定性指标, 主要有先进技术的引进、对社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资源利用的影响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地区开发和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改变、人民生活以及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等。

3.3 技术成果的遴选

对于不同技术成果的比对、遴选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委托中介机构, 由专业的技术经济评估机构对技术成果进行评估、认证;二是采用专家咨询的方式 (特菲尔法) , 对指标体系中各项赋予一定的权重, 邀请不同领域的多位专家对各个技术成果打分, 根据最终平均分值的不同进行遴选。

4 开展科技兴海成果转化技术经济评价分析的几点建议

为贯彻《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 (2008—2015年) 》, 有效落实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 针对科技兴海技术成果产业化的现状和问题, 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4.1 建立长效机制, 遴选科技兴海技术成果产业化推荐目录, 搭建产业化推广信息服务平台

在进行科技兴海技术成果市场化推广的前期, 应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政府引导, 制定科技兴海技术成果产业化推广推荐目录, 为涉海企业搭建吸收引进技术成果的信息服务平台。在制订科技兴海技术成果产业化推广推荐目录的过程中, 应引入技术经济评价分析机制, 将众多技术成果分类, 组织专家或中介机构按照产业化推广的原则要求, 遴选出符合推广要求的技术成果, 进入推荐目录, 定期更新, 建立长效机制。

4.2 优化政策、融资及资金投入环境, 建立健全产业发展激励机制

对于海洋高技术企业, 应进一步改善促进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积聚, 支持产、学、研、金等多方联合开展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大政府采购对海洋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 发挥国家财政的引导作用, 积极促成税收、政府采购及海域使用金减免等对引进列入推荐目录技术成果的支持。鼓励和引导地方财政、企业和社会对科技兴海技术成果市场化应用的投入力度, 推进多元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科技兴海成果转化投入体系建设, 逐步建立健全产业发展激励机制[4]。

4.3 建立科技兴海成果转化技术经济评价机制, 积极引入中介机构, 完善成果转化市场机制

建立海洋技术和知识产权评估、认证机制, 建立海洋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鼓励社会团体、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中介机构组织参与科技兴海成果推广应用, 支持科技兴海成果推广中介机构、培训机构、技术推广站的发展。

在科技兴海项目的立项、研发、验收和推广等各个环节有效引入技术经济评价机制, 提高科技兴海项目成果的实用性, 更好地与海洋经济接轨, 服务国民经济。

5 展望

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 (国发[2009]9号) 指出, “加快研发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为产业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对成熟的技术和产品要加大产业化、商业化和规模化应用力度”。这表明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商业化和规模化应用是技术成果推进经济社会进步, 发挥其真正价值的核心和关键。

一方面, 海洋科学技术在海洋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统计资料显示, 2008年,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29 662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近10%, 以福建省为例, 2008年, 海洋科技进步对福建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57%。另一方面, 科技兴海战略实施多年, 积累了众多科技成果, 技术成果的市场化推广一直是难题。

我们始终相信,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在科技兴海战略的实施过程中, 若能将技术经济评价分析法科学地引入科技兴海技术成果市场化推广过程中, 必将有效促进科技兴海成果转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毛良虎.论项目开发的技术经济评价[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2 (12) .

[2]徐斌, 喻德华.技术经济学近二十年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2) .

[3]吴竟成.技术经济方法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 (9) .

用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 篇8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sub prime lending crisis),也称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

一、次贷危机形成的阶段

从次贷危机形成的过程来看,根本上讲是由于违背了经济学的供求规律。次贷危机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年5月之前,美国利率较低,投资活跃,房地产市场繁荣,房价高企。大批的投资者对房地产有着很高的投资欲望,从房产供需上看,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造成了房价上涨(如图1所示)。

图1中,在需求D下,满足需求的供给为S,供求平衡的价格为P,然而由于供给不足,实际供给S远远小于S,从而使市场价格P>P。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增加供给是缓解市场压力的根本途径。

第二阶段:然而在美国市场上,并没有这样的举措。相反的,由于房地产市场繁荣,房价飞涨,贷款金融机构看到了房价上涨的巨大利益。于是,金融机构以房产抵押贷款的方式,向信用状况不佳,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负债较重的个人提供住房按揭贷款,收取更高的利率。在房价上涨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不必担心贷款者不能还款,因为将抵押的住房变现,金融机构不会有任何损失。这样的金融产品的推出,毫无疑问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从而使房价进一步上涨(如图2所示)。

图2中,在原本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次贷的推出,进一步使需求扩大,需求曲线右移至D,市场价格随之上升到P。为分散市场风险,贷款机构将贷款的打包,推出了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债务抵押债券)等金融产品,卖给了大批对冲基金,而对冲基金又将CDO抵押给贷款机构,用贷款资金继续购买CDO,继而投行、基金等金融机构又设计出许多以次贷为基础资产的金融工具,此时,债务性质的资金已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了。

第三阶段:2006年6月开始,美国利率上调,造成了房地产市场降温,房价开始下跌。由于次贷利率采用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相结合的方式,固定利率的优惠利率时限到期后,利率便随着市场利率的提高而提高了,大批的次贷贷款者无法偿还贷款,形成了大规模的贷款违约损失。贷款机构收回大量的抵押房产,为回收贷款,大量的房地产进入市场。对于冷淡的房地产市场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因为房地产市场的供给被扩大了,房价自然会进一步下跌(如图3所示)。

图3中,抵押房产进入市场,使供给扩大至S,从而使已经下降的P1进一步降至P2,次贷贷款出现了更大规模的损失。

由于之前,市场上有大量以次贷为基础资产的金融产品,次贷的损失很快便传递到市场上其他的大量债务资金上,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的次贷危机的爆发。次贷危机的爆发,给美国的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随后欧洲、韩日等国的银行也大规模的投资了次贷,这样次贷便成了全球性的危机。

二、启示

从次贷危机的形成来看,由于贷款机构轻视了次贷的风险,将资金贷给了风险较大的次级贷款者,而一系列衍生金融产品的推出又进一步将风险扩大了,当风险显现的时候,损失也被成倍扩大了。但从以上的供求分析来看,次贷危机的爆发根本原因是,贷款机构没有很好地分析市场的真实状况,在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时,次贷的推出使供不应求的状况加剧了,而市场降温时,抵押房产的处置又使本来冷清的市场更加雪上加霜了。

上一篇:有关反家庭暴力法立法建议议案下一篇:包装机械的定义与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