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

2024-09-09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精选12篇)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 篇1

摘要: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已成为政府社会性规制的重要任务。政府环境规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救市场失灵,但由于政策设定,管理中职能缺失等制度缺陷,使得一种失灵替代另一种失灵,甚至会加剧环境问题。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这种种缺陷可以看出,当前最为紧要的任务是推进环境规制改革。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环境问题,市场失灵,环境规制,经济学

一、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学分析

(一)市场失灵

1. 稀缺性。

环境不仅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物质居所和给人们的生产提供资料来源,而且也承载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这就是环境的功能之一———环境容量。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某环境要素只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享受环境美),而难以同时满足生产需求(容纳、承载污染物);只能满足一些人的某种生产需求而难以满足另一些人的生产需求,由此导致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环境功能的需求产生竞争和冲突,产生了环境资源多元价值的矛盾和某种环境功能的稀缺性。环境净化功能难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排放污染物需要的问题突出,环境容量资源特别稀缺。所以环境容量极其有限,并成为一种稀缺而价值迅速增加的资源。环境容量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它并没有在市场体系中获得评价(没有价格),也没有获得高效率的配置,而是被普遍滥用(污染),超出环境容量使用环境必然遭遇环境恶化瓶颈,从而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负外部性。

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在于负外部性。负外部性是指某个人的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的其他人带来危害,但他自己却并不为此而支付足够的成本。环境的使用权人(包括企业或个人),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的动机使得他在追求财富时,不但不会考虑对环境造成的损失和破坏,而且还在以理性的思维计算如何使自身利益获得最大的满足,社会伦理道德很难对其产生根本性的约束。他进行经济行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用最大化,因而很少会自觉、自愿花费心力和财力来保护和改善环境。环境使用的负外部性表现为让公众、自然环境(如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或公共资源(如无偿大量占用和消耗资源)去分摊或全部负担本应计入私人成本的那一部分,把自己对环境和资源的应该承担的成本部分或全部地转嫁给社会和公众,同时,企业保护环境的自我约束、控制机制丧失,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3. 产权不明晰。

产权具有排他性、有限性、可交易性、可分解性和行为性等特征。产权制度具有减少不确定性、使外部效应内部化、对经济主体进行激励和约束、以及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等功能。但由于环境资源因其不可分割性是一种公共性程度很强的物品,不具备一般产权制度所具有的特征,在更多情况下,环境资源的产权是不确定的,从而限制了产权制度功能的发挥:无论在人们的观念上还是在社会实践中,大气、江河湖泊、海洋、地下水等都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无偿使用的公共资源;而对于土地、森林、矿山等资源,虽然法律规定归国家所有,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在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产权关系相当模糊,在实践中也被当作公共资源使用。于是,著名的“公地的悲剧”在这些领域不停的上演,对环境过渡开采攫取,无限制的排量直接影响导致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问题。

4. 交易费用昂贵。

一方面,公众与生俱来的分散性、弱组织性,以及公众和排污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决定了它必然成为弱势群体而难以担当起有效抵制排污企业肆虐行为的重任。“搭便车”效应使得公众个人缺乏为本集团利益积极努力的冲动,因此,公众的共同行动是很难实现的。反污染的行为有时不会发生,结果使污染行为能够得逞。另一方面,由于环境资源的产权具有不确定性,由于清晰界定产权交易费用的高昂而受到限制。例如,为了建立产权以保护渔业资源,一种可能的方案是把茫茫大海分给渔民,但这样做的产权执行成本实在太高而没有现实的可行性。

(二)经济模型分析

1. 考虑社会成本的最优产量模型

从负外部性的角度来理解图1,图中D曲线是排污企业边际收益曲线,MPC表示其私人边际成本曲线,MSC表示社会边际成本曲线,社会的边际成本MSC要高于MPC,是由于存在负外部性,两条线间的垂直距离AC即是边际外部成本,也就是理应计入私人成本,而私人对环境和资源的应该承担的成本部分或全部地转嫁给社会和公众的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将产量定在MPC与MR的交点所决定的Q1上,而若使社会利益达到最大的产量应该是MSC与MR的交点所决定的Q*上,即达到帕雷托效率。因此,环境问题即生产的负外部性导致生产过多,超过了所要求的水平Q*,(Q*-Q1)为资源配置不当而引起的产量超标。

从资源稀缺性角度,反映了定价没有真实反映环境容量的稀缺性,没有给环境容量资源定价。图中,达到怕累托最优时,最有产量Q*对应得P*,高于私人成本生产决策下的定价P1。同时,环境容量允许下,产量Q*是最有的,(Q*-Q1)的过渡生产必然危害环境,导致环境问题的产生,当产权不明晰和交易费用昂贵,政府规制不得力的情况下,环境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环境问题积重难返,势必阻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2.“囚徒困境”的博弈模型。

假设现在有两个排污企业A和B,分别有排污和不排污两种策略,只有一个企业排污时,排污的企业收益为8,不排污的企业收益为-7;两个企业都排污时,由于对环境造成破坏制约生产,从而收益都为-5;如果连个企业都选择不排污,则由于安装清理仪器费用,从而收益都为1。

排污企业A

通过分析图2,可得纳什均衡(排污,排污):给定A排污的情况下,排污是B的最优选择,给定A不排污的情况下,排污仍然是B的最优选择,即无论对方选择什么,对于B来说,排污都是相对收益较高的一种选择。相反地,对于A,排污也是无论B的选择是什么最有的一种选择,从而获得均衡。但是值得关注的是(不排污,不排污)的收益比(排污,排污)高很多,因为它不满足个人理性要求,所以不能达到纳什均衡。即使连个企业签订都不排污的合约,也没有遵守的积极性。

这充分说明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很好的解释了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由于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环境的使用权人(包括企业或个人),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的动机使得他在追求财富时,不但不会考虑对环境造成的损失和破坏,而且还在以理性的思维计算如何使自身利益获得最大的满足,社会伦理道德很难对其产生根本性的约束。他进行经济行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用最大化,因而很少会自觉、自愿花费心力和财力来保护和改善环境。

二、推进中国环境规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政府失灵

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由于市场失灵,在政府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看来,政府是公共利益的守护者,政府需要进行规制。伴随着政府规制的俘虏理论的产生,政府作为一个特定的利益集团,在实施规制行为时被受规制者(产业)所俘虏,发生的制度性失灵(如寻租、创租和卖租、机构组织失效等),反过来为产业利益服务。原本用政府规制补救市场失灵,但制度缺陷使得一种失灵替代另一种失灵,更加加剧了环境问题。典型的例子是,地方政府为了政绩需要,盲目引资,“三高一低”产业的大量进入,GDP增长急速增长,但环境状况每况愈下。

(二)环境规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 政府环境政策失灵。

政府规制能力有限,环境规制决策关系到当下和长远,政府并非万能,在评估一项环境规制政策的成效时,许多情况下只能靠“感觉”,由于不能准确把握自然资源的真实价格致使资源定价过低,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浪费。

2. 政府环境管理失灵。

政府组织体制缺陷,政府体制的庞大、层级繁复,会使层级之间的目标又往往不一致,加上信息传递层级流转带来规制效率的低下和政策实施“时滞”。

3. 政府被寻租“俘虏”。

这种俘虏分为政治寻租和经济寻租。前者利益集团以提供特定政治团体政治竞争所需的经济支持,作为获取有利于自己的规制立法的交换条件,即通过政治寻租获得有利于自己的环境规制政策。后者是利益集团直接通过对现有的规制政策的制定者在经济上的寻租,来达到相同的目的。

4. 政府创租和卖租。

环境规制常常以有关环境的法律、相关政令和规章的出台颁布为基础。一般来说,相关的法规政策只提供了规制的原则和准则,大量具体而详细的规制规则需要在实践中完善和规定,这样,规制者便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自由裁量权。在对规制者缺乏“规制”时,规制者为了小集团或个人的利益将通过自由裁量权创租和卖租,即出卖公共产权。由于创租和卖租活动常常不可避免地与政府自利性行为相联系,并且是再分配性活动,其产出为零甚至为负,因此,通常很大程度上会损及生态市场的规制效率,成为生态规制失效的一大根源,在政府监控体制不健全的国家尤其如此。

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已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要对环境问题进行政府的干预,即实施环境规制。政府环境规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救市场失灵,但由于政策设定,管理中职能缺失等制度缺陷使得一种失灵替代另一种失灵,甚至会加剧环境问题。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已成为政府社会性规制的重要任务。因此,推进环境规制以更好解决环境问题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Stefan,Terje.The Link Between Green and Economic Suc-cess: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s Crucial Trigger between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2,(6):339-346.

[2]Laffont,Tirole.Pollution Permits and Compliance Strategie[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6,(2):85-125.

[3]Kapoor.Towards Participatory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1,(8):269-279.

[4]李寿德,王家祺.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经济学基础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4):169-173.

[5]吴开超,白莹.市场失灵与市场自矫正机制[J].财经科学,2006,(5):57-61.

[6]张卫国,黄淼.西方规制理论发展演进及其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2007,(2):18-21.

[8]吴向鹏.规制重构:转型经济中政府规制改革的现实选择[J].河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5):27-33.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 篇2

经济外部性里理论是指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行为(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了其他生产单位(或消费者)的生产过程(或生活标准)。按照传统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外部型是一种经济力量对于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是经济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所谓非市场性,是指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反应出来)

所以从概念我们可以得知当经济外部性对生产产生影响时,就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当存在外部经济性时,边际社会效益MSB大于私人边际效益MPB。差额是外部环境效益MEB。所以在外部性理论的影响下,环境中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就紧密了,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个人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就会变得突出。当经济外部性理论的影响下,会产生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资源使用效率低下,无法使社会各方面生产效率提高,最终使生产资源得到浪费,环境遭到破坏,以燃煤发电厂的污染为例,如果给空气污染确定一个合理的负价格,将会增加电力生产的成本,使供给减少,原料浪费增加,达到新的均衡点,但是这将会加剧对环境资源的浪费。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之一,给定一些理想化的假定条件,完全竞争市场能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如果一些理想化的条件不能得到满足,市场就会失灵,使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多种,如垄断、公共物品、外部影响、不完全信息等。按照这一思路进行分析,如果环境资源具有使市场失灵的特性,那么市场就不能对其进行有效配置,从而出现环境问题。环境资源是典型的公共物品,无论是作为生产性的环境资源(如牧场),还是作为服务性容量资源的大气环境(如良好的生态系统),都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使环境资源产权较其他资产产权更难明晰清晰,从而导致环境问题的市场失灵。另外,环境问题中存在外部性,使边际私人成本和边际社会成本存在差异,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外部性的概念最先是由剑桥学派的奠基人之一马歇尔提出的。后来马歇尔的学生,另一位剑桥学派的杰出代表庇古在其名著《福利经济学》中进一步完善了外部性问题。当垄断等现象发生时,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所以当市场无法调节时,即将或者正在对环境造成影响,就需要非市场性的经济手段:是指根据价值规律,利用宏观政策来进行调节,还要对环境的保护提出一些措施,例如收取排污费,产品费,使用者收费等。所以经济外部性理论可以调节环境保护的情况。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 篇3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既要为当代发展着想,更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下,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已成社会共识,也带来很大变化。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壮士断腕的行动,体现了我们的大国责任。一季度中国经济的“稳中有进”,更传递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决心:宁愿让发展速度降下来,也要调结构、转方式,走出一条双赢之路。

走好这样的道路,关键是上下同心。不能再以粗放式发展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这些道理大家都很清楚。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保护环境、转变方式的重要性,也已经说得很透彻了。如果说在这个问题上,还需提升认识,那就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清醒地看到,环境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曾有人这样总结,30年前人们求温饱,现在要环保;30多年前人们重生活,现在重生态。作为执政党,我们要看到这种发展中的期望,并且顺应这种期待。今天的人民群众,不是对GDP增速不快不满,而是对生态环境不好不满。食物丰足了,但吃得不安全了;城市繁华了,但空气污染了。这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这样的生活怎么能幸福?中央一再强调,一切工作,都要从百姓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出发。现在,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群众的集体焦虑,我们怎么能不想方设法、全力以赴?

环境也是民生。这个民生,一头连着百姓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从改善民生的着力点看,生态文明也是民意所在。中央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跟老百姓想法一致。民生问题就是最大的政治。各地区各部门理应思考,怎样做才能跟上要求、不负期待?

30多年快速发展积累下来的环境问题,如今进入了高强度频发阶段,特别容易引发连锁反应,触发相关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设美丽中国,可谓抓住要害、切中积弊。想一想,如果仍是粗放式发展,不转变方式,即使实现了经济总量翻番的目标,污染会是一种什么情况,生态又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即使收入增加了,老百姓的幸福感也会大打折扣,甚至会产生强烈的不满。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 篇4

一、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出现的缺陷以及成因

会计的公允价值是在市场环境井然有序的情况下进行交易才能够实现的, 而且在进行交易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市场是在正常的环境下的, 交易的双方必须是自愿的, 并且在进行交易的时候, 必须是公平和公正的。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 价格才能真正体现商品的价值, 公允价值才能够真正得到体现。但是在经济危机爆发以后, 市场的环境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公允价值会计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的缺陷。在后危机时代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改革已经成为了必须要做的事情。导致公允价值会计出现缺陷很大程度上是和极端市场条件出现有很大原因的, 在经济危机爆发以后, 市场中的投资者因为经济危机而出现恐慌的情况, 在市场中对自己所持有的金融资产进行抛售, 使得市场交易出现停顿的情况, 这时就会导致公允价值会计失去意义。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对公允价值会计、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进行审视一定会发现制度方面的缺陷, 但是, 即使在制定制度的时候考虑的再全面也会是受到现实情况的影响的, 这时制度就会出现无法面对考验的情况。对现行的会计制度进行评价是非常不公正, 而且是非常不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的。因此, 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会计准则方面的改革不能是一蹴而就的, 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来进行。在2008年10月,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金融资产进行了重新的分类, 这样就会导致会计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受到政治的影响。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 对金融工具在会计处理方面做出了一项重要的决定, 但是, 只是在进行资产的划分上进行了简单的分类, 在计量问题上仍然不是十分明确的, 因此在金融资产的计量上采用了混合尽量的模式, 两种准则对金融资产的计量出现了不同的解释, 在企业中, 只能依靠管理者进行判断。

二、公允价值会计在对减值模型进行改革时面临的挑战

在资产减值方面,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要用预期损失模型取代已发生损失模型, 进行这种改革主要是为了使风险和报酬保证一致。使用预期损失模型可以使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保证, 同时也会减少损失发生的周期效应。预期损失模型对会计进行信用损失的确认是非常有帮助的, 同时和信用风险管理也是非常吻合的。同时,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预期损失模型也进行了研究, 通过分析得出, 预期损失模型在理念上是优于已发生损失模型的, 但是预期损失模型在实际的操作中是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的, 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是要面临很多的挑战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基础条件的挑战

预期损失模型在使用的时候, 范围是非常广的, 其中在大型的商业银行使用的是非常好的。在一些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使用这种损失的模型来进行减值的时候要面临的问题是非常多的。这主要是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报告的主体上是缺乏信用风险的模型的。特别是在一些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国家, 金融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是处于初级阶段的, 在评估数据库的建设、模型的开发使用以及专业评估技术和人员方面都是十分的缺乏的, 这样就使得在基础条件方面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的。

2. 对内部控制的挑战

使用预期损失模型对企业的损失进行评价, 使得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要面临很多的挑战。在一些金融机构中, 例如银行机构在市场中重要是通过信贷业务来得到利益的。在信贷业务中, 要经过不同部门共同运作来实现信贷业务。这样就使得银行在确定贷款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时候要通过不同的部门进行交互测算, 这样就使得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一定要是非常的严格的, 同时在对企业的内部进行管理的时候, 一定要做到有严格的规范来进行管理。在金融机构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现值的测算的时候, 一定要有一定的操作进行指引, 使得不同的部门在进行测算的时候可以做到有据可依。

3. 对金融监管方面的挑战

在金融机构中, 预期损失模型在使用的时候, 金融机构的管理层是要进行估计和判断的, 因此预期损失模型在使用的时候对管理层是非常依赖的, 这样也就会导致透明度下降的情况出现, 对金融监管和盈余控制都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使金融机构在经营的过程中更加的透明, 在金融监管方面, 管理层一定要做到公正公开, 避免出现利用预期损失模型进行利润调节的事情, 进而对股价进行控制。

4. 对独立审计的挑战

预期损失模型将大幅增加审计难度和诉讼风险。由于预期损失模型取消了以触发事件作为确认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前提条件, 计提减值准备不再需要充分确凿的证据, 审计轨迹不再那么清晰可辨, 这不仅将加大审计的难度和成本, 而且将降低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解决会计估计和判断意见分歧的讨价还价能力。

三、结束语

在会计计量方法中, 公允价值会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允价值会计在使用的时候是必须要符合很多的条件的,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市场环境一定要是有序的, 但是在全球经济危机发生以后, 公允价值会计在计量方面就出现了很大的缺陷。为了使公允价值会计在后危机时代还可以发挥作用, 一定要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改革, 找到解决的措施。

参考文献

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 篇5

发展经济学课程论文成绩:

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

摘要: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到人类生存的并且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

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方面。

关键词:环境 经济 发展

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

近年来,环境问题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并不是环境问题有多有趣,而是它真真正正的来了,带着强大的灾难来了!

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到人类生存的并且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

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

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方面。

这些问题将对经济发展造成致命的伤害。

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

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以及其它用途的氟溴烃类等化合物,它们受到紫外线的照

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臭氧(O3)作用,使其变成氧分子(O2),这种作用连锁般地发生,臭氧迅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

臭氧层被破坏 会给人类带来如下的危害:① 50%以上的陆生植物,如土豆、瓜类、番茄、甜菜等,产量会急剧下降;森林草地衰退,危及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②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使浮游生物受到危害,导致海洋食物链中基础食物数量减少,使生活在浅水里的鱼类和贝类很难生存③使人工高分子或天然高分子材料加速老化,如建筑物、喷涂、包装等物质老化,使其变硬、变脆、缩短使用寿命,并能使接近地面的有害臭氧浓度增加,尤其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可引起光化学烟雾污,④球气候变暖,产生“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摘自《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这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第四点: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又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与基本类似,都是人类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造成的。

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人类的的生活环境急剧恶化。

这一切看似都是单纯的环境问题,但其实他们都与经济有很大的关系,首先,臭氧层的破坏使得一些农作物的产量急剧下降是,使得海产品的产量也急剧下降。这样的话就会打破原有的价格平衡,使得市场混乱,市场秩序严重被影响,从而使得经济受到影响。这还只是从一个点上看,总的来看,全球变暖产生的问题更加严重,人类的生活区域被缩小,一些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将会被淹没,而这些地方的人又会进入到别的地区,从而给另一个地区的经济首先造成压力。

酸雨,淡水资源短缺

酸雨在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当时北欧的酸雨是欧洲中部工业酸性废气迁移所至,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城市和工业的大气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烟囱的高度,这一措施虽然有效地改变了排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移的问题却更加严重,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甚至飘浮很远的距离,形成了更广泛的跨国酸雨。此外,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

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全球受酸雨危害严重的有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区。我国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

受酸雨危害的地区,会出现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

淡水资源短缺:地球表面虽然2/3被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然而,在这样一个缺水的世界里,水却被大量滥用、浪费和污染。加之,区域分布不均匀,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十分普遍,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

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预测再过20~30年,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将达46~52个,缺水人口将达28~33亿人。我国广大的北方和沿海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全国5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这些缺水城市主要集中在华北、沿海和省会城市、工业型城市。

这些问题总合到一块儿,就是很严重的经济问题。试想,酸雨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不断破坏,使得建筑,道路,自然资源等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尤其是一些工业地区和经济发达区,尤其是沿海城市,工业型城市,受到酸雨的破坏后,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我们的经济本来就不是很发达,如果再遭受一次或者两次酸雨破坏,很难想象我们的经济还能再发展起来。第二个是淡水资源的短缺,淡水是每个陆地上的生物必不可少的“食物”。现在这种食物正在迅速的减少,以至于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但即使是这

样,人来还是在肆无忌惮的浪费着水资源。水资源一旦被消耗殆尽,要想再获得是非常难的。今天、至少现在,我们的海水淡化技术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缺水并不单单影响的是居民的生活,对生产也有致命的影产响。要是没有水,一切的生产都是泡沫,一切的经济都是空中楼阁,用不了多久就会土崩瓦解。

资源、能源短缺,森林锐减

当前,世界上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已经在大多数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出现。地球上曾经有76亿公顷的森林,到本世纪时下降为55亿公顷,到1976年已经减少到28亿公顷。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其中占绝大多数是对全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热带雨林。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尤以巴西的亚马逊情况最为严重。亚马逊森林居世界热带雨林之首。但现在已经被破坏成这样了,据悉,数以类计的稀有动物正在灭绝,正在从热带雨林走出来,走向不适宜他们生活的区域。那我们人类也是否会这样呢?最后把自己推向死亡。

土地荒漠化

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发表公报指出: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在人类当今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空气污染,垃圾成灾

空气污染是最为直接与严重的了,其主要来自工厂、汽车、发电厂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触了这些污浊空气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视觉器官的疾病。我们若仍然漠视专家的警告,将来一定会落到无

半寸净土可住的地步。还有如水污染,大气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全球每年产生垃圾近100亿吨,而且处理垃圾的能力远远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已处于垃圾危机之中。美国素有垃圾大国之称,其生活垃圾主要靠表土掩埋。过去几十年内,美国已经使用了一半以上可填埋垃圾的土地,30年后,剩余的这种土地也将全部用完。(摘自《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我国的垃圾排放量也相当可观,在许多城市周围,排满了一座座垃圾山,除了占用大量土地外,还污染环境。

有毒化学品污染

市场上约有7~8万种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危害的约有3.5万种。其中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约500余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今每年又有1000~2000种新的化学品投入市场。由于化学品的广泛使用,全球的大气、水体、土壤乃至生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毒害,连南极的企鹅也未能幸免。

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这二者能否兼顾?

进入二十世纪,人类进入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如大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也造成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可以说人类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保护环境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唇齿相依,是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的。从客观上来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彼此依托、互相推动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唇齿相依,是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的。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发展经济的本质要求。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发展经济的本质要求。发展经济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自然规律的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自

然环境受到了严重损害,那么我们将受到自然的严厉惩罚。比如重大洪涝灾害,酸雨等。

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这二者能否兼顾?

能,坚持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发展与持续性,发展是前提,是基础,持续性是关键,没有发展,也就没有必要去讨论可持续了;没有持续性,发展就寿终正寝了。

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要在这里生活。或许我们看不见,但是我们发展经济破坏了环境,这种破坏是无法弥补的,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

所以,我们必须倡导和坚持可持续发展,并坚定不移的持续下去。

环境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篇6

[关键词]环境问题;外部性;解决路径;建议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生产力不断提高,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接踵而至的便是环境危机。公害案件的发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们开始反思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破坏。各界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环境问题,以期从中寻找正确解决环境与经济之间尖锐冲突的有效路径,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

萨缪尔森提出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判断物品是否具有公共性的两大标准。公共物品的供给不具有竞争性,是指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消费,产品的边际成本不会有任何增加,即成本为零。公共物品消费不具有排他性,是指公共物品的消费权或享有权并不是由某个人所有,而是由整个社会占有[1]。比照公共物品的两大属性可以发现环境资源属于公共物品,环境资源由所有人共享,并不属于某个人所有,另外,一个人享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不得排斥其他人的享用。

环境资源的这种属性易导致经济学意义上的外部性问题。按照传统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外部性是一种经济力量对于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是经济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2]。也就是说,是外部性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者的生产经营活动给交易对象以外的其他人带来的利害影响。正外部性是生产者的活动以非市场交易方式对另外一方产生有利影响,负外部性则是对另一方产生消极影响。

在环境活动中,当某个人或组织做出保护环境的举动时,其付出了成本得到的收益由社会享用;当破坏环境时所得收益由个人享用而成本却可以转嫁给整个社会,也就是说,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所产生的成本没有计入进行市场交易时的私人成本中。外部性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市场失灵,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以环境污染为例,污染者污染环境的成本由于外部性转嫁给整个社会,也就不会在其私人成本中体现,边际社会成本大于边际私人成本,污染者从其个人利益出发寻求最优产量组合。根据经济学观点,社会最优产量在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均衡时出现,而在上述情况中,污染者个人的最优产量偏离社会的最优产量,势必会出现污染者过度生产的情况。而对于受污染影响的生产者而言,不得不承担因污染者污染带来的损失,即个人成本比最初要增加,例如发电厂要使用清水必须要花费费用去清洁上游造纸厂排放的污水,此时个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这将促使生产者缩小生产,最终导致社会急需物品供给不足,其他物品生产过剩,资源配置效应出现误差,市场失灵出现。成本付出与收益享有的不平衡性加之行为人的经济人假设使得更多人放弃从事保护环境的正外部性活动,使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愈演愈烈,环境危机最终出现。

二、解决环境问题的不同学术路径及检视

在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的物质能量交流活动,人类既需要从环境中取得物质和能量,也需要向环境排放物质和能量,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在其生产、生活活动中开展的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流活动不适当所引起的[3]。经济学学者从不同路径对如何调和利益冲突,解决环境问题,使当前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控制在一定的生态阀值之内作了探讨。简单说途径有国家与市场两种,具体说来,经济学开出的“处方”有私人谈判、承担损害赔偿的法律后果、直接控制以及征收污染税收或排放物税等[4]。

(一)“政府干预”路径

对于坚持政府干预生产消费活动这一思想进行总结分析,笔者归纳为以下两种方法:

1.20世纪初庇古提出的“庇古税”解决办法。庇古认为通过对污染环境者征收税收可以将其造成的外部性成本加入到个人成本中,从而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最终解决外部性问题,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关于征税的标准,庇古建议为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私人成本的差额。如果企业的排污量超过了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收益的社会资源最优配置均衡点所允许的范围,国家就会强制其承担一定税收,企业通过比较成本收益,会自觉地控制污染排放量,所以庇古认为通过征税这一途径可以减少污染,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

2.20世纪70年代尼斯等人提出的“国家干预“的解决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建立一套严格的排污标准制度,通过国家强制力硬性规定企业排污的最高标准,促进环境质量好转。通过公共权力对于私人权利的硬性限制,排污者考量其间的成本收益,会做出有利于个体企业发展并间接保护环境的举动。

(二)“权力交易”路径

1960年,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问世,其用制度经济学分析社会问题给后来的研究强有力的启发。科斯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在如何解决环境问题上提出的观点是在产权明确界定的前提下,通过私人与私人之间的权利交易即市场机制降低外部性,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科斯定理一论证了在市场交易成本为零时,无论权力的初始界定是怎样的,人们总会通过产权的重组和安排以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化,达致帕累托最优状态,此时权利的初始界定是没有任何影响的。但是在市场交易中,成本不可能为零,为了进行市场交易,有必要发现谁希望交易,有必要告诉人们交易的愿望和方式,以及通过讨价还价的谈判缔结契约,督促契约条款的严格履行等等。这些工作的成本常常是很高的,而任何一定比率的成本都足以使许多在无需成本的定价制度中可以进行的交易化为泡影[5]。在交易成本不可能为零的现实世界中,權利的初始界定对经济运行效率就会产生重要影响。赋予工厂可以排污的权利和赋予居民索赔的权利对资源的最后配置将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由此引出科斯定理二,即交易成本为正时,产权的初始界定对资源配置具有基础性作用。那么交易成本为正,出现外部不经济时,应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呢?科斯认为有效的方法是将权利赋予能最有效运用它们的人,通过这一途径可以激励人们去从事对资源配置最有效的行动。总结下来,笔者发现科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途径可归纳为明晰的产权界定和调整。

(三)对两种学术路径的检视

不可否认,无论是公共权力对私人权利的限制还是产权明晰条件下的权利交易对于降低外部性、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均具有极大的作用,但是两者所存在的局限性使得它们发挥的作用只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而无法突破藩篱。

1.“政府干预”路径的局限性

(1)庇古所提出的“庇古税”即以税收的征收来达致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社会收益的平衡,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其理论建构的基础假设是在没有外部性的情况下,边际个人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成本。个人成本不仅包括为生产某种产品所使用的各生产要素的价值成本还包括为达到交易所付出的交易费用即交易成本。个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的假设意味着交易成本为零,而现实世界中交易成本不可能为零,所以可以这样认为,庇古理论隐含的假设条件是没有现实基础支持的。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 篇7

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已经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国民经济得到高速发展, 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现阶段已经有学者对区域经济的环境经济评价进行了探讨, 但是对于企业微观层面的研究依然处在初步探索阶段。本文结合钢铁企业实际情况, 对影响环境的因子进行探讨和选取, 尝试建立一个科学的钢铁企业环境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企业的环境经济评价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钢铁行业是一个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炼焦、炼铁、炼钢、轧钢以及建材、耐火、碳素、制氧、动力等辅助生产的高度综合的工业体系。它是我国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大户, 占全国总消耗量的10%以上;同时它又是我国环境污染的大户, 一直是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控制的重点之一。

2 钢铁企业环境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结合钢铁企业的具体情况以及构建指标体系的一般性方法, 本文构建的企业环境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分为两个级别, 其中一级的环境经济指标由2个具有不同引导功能的指标构成, 即企业环境经济结构指标和企业环境经济效益指标。在每个一级指标下面, 将该一级指标的主要内生变量分别与企业的环境经济系统紧密结合, 产生具有指示功能的二级环境经济指标。所有的一级环境经济指标和二级环境经济指标共同构成了企业环境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1) 。

3 对钢铁企业环境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3.1确定各评估因素 (或指标) 的权重

多目标决策评估问题中的指标权重反映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 钢铁项目综合评价属于多目标决策评估问题, 其权重反映整个经济系统的实际情况, 因此, 我们选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将评估目标层次化。

(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目标层次结构建立后, 上下层次指标间的隶属关系就被确定了, 对同一层次指标, 进行两两比较。

(3) 计算各评估指标的相对权重。步骤如下:

第一, 设初值向量W0, 如

第二, 对于k=1, 2, 3, …, 计算W=AWk-1。式中, Wk-1为经过归一化所得到的向量。

第三, 根据事先给定的计算精度ε, 若max|wki-w (k-1) i|<ε, 其中Wki表示Wk的第i个分量, 则停止计算。

第四, 计算

第五, 进行一致性检验。首先计算

式中, 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 然后计算一致性比例CR=CRII, 其中, 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见表2。

当CR<0.1时, 则认为判断矩阵一致性可以接受, 否则重新构造判断矩阵, 直到检验通过为止。这样就可以得出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A。

通过以上分析方法, 根据我们对专家意见的集中整理, 最终得到3个新的评价指标, 见表3。

根据本文提出的环境经济指标, 可以计算钢铁企业的环境经济指标敏感性变量, 有效地监测企业的环境经济变化, 为企业提供较为准确的评价结果, 有利于企业根据环境情况及时调整发展战略。

4 结论

环境经济评价的关键环节之一是确定环境经济指标, 指标的选择对于指标体系的反应灵敏程度起到关键的作用。目前, 由于各个钢厂对于环境经济评价的原则不一样, 并且涉及区域经济问题, 所以评价结果不会完全一致。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 基本上能适应当前各个钢厂的要求。敏感性指标的判断对于以后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能提供数据支撑。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企业还可以不断追踪相应指标, 以期得到更好的发展。由于区域性的限制, 本研究仅限于初级研究阶段, 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对这些因素及其关系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程福祜.环境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2]董小林.环境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3]张坤民, 温宗国, 杜斌, 等.生态城市评估与指标体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4]郭高丽.经环境污染损失调整的绿色GDP核算研究及实例分析[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6.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 篇8

近年来, 实验经济学由于实验的可控性, 能够通过在实验中设计不同的交易机制包括双向拍卖、标签价格制度等, 比较不同的交易机制对市场中交易者行为的影响, 以及如何影响市场中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交易机制对环境配置的问题并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环境外部性问题的研究中。

1 国内外关于环境外部性问题研究综述

外部性的概念是马歇尔首次提出的, 马歇尔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 在分析个别厂商和行业经济运行时, 提出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这一对概念。马歇尔把企业内分工而带来的效率提高称作是内部经济, 而把企业间分工而导致的效率提高称作是外部经济。1920年, 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对马歇尔的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完善, 并正式形成了外部性理论, 庇古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角度提出和分析了“内部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概念, 按照庇古的观点, 导致市场配置资源失效的原因是经济当事人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 从而私人的最优导致社会的非最优。因此, 纠正外部性的方案是政府通过征税或者补贴来矫正经济当事人的私人成本。只要政府采取措施使得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与相应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相等, 则资源配置就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即“庇古税”方案。

科斯1960年在《社会成本问题》一书中通过对“庇古税”理论的批判提出了明晰产权的思路:如果交易成本为零, 无论最初的产权如何界定, 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和自愿协商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如果交易成本不为零, 制度安排与选择是重要的。即解决外部性问题可以用市场交易形式即自愿协商替代“庇古税”手段。随着20世纪70年代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 一些西方国家开始积极探索实现外部性内部化的具体途径, 科斯理论随之而被投入到实际应用之中。比如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排污权交易制度”, 就是科斯理论的一个具体运用, 其主要形式是在实践中实现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制度。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 随着生产力提高、交易发展和市场完善以及公共政策及部门的发展, 使得一部分外部性问题得以由市场的“固有程序去解决”, 另一部分纳入越来越精确的公共领域管理之下。这种“固有程序”和政府管理实质上就是一种制度安排。詹姆斯·E·米德于1972年提出了外在性的存在等同于竞争性市场缺乏的观点。1969年, 阿罗在《经济活动的组织》中解释了通过创造附加市场使外部性内在化的观点。1970年, 他在讨论市场缺失和外部性问题时认为:市场缺失可以导致外部性从而导致市场失灵, 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存在方式, 但不是所有的市场失灵都可以被描述为外部性。外部性是普通商品, 只要市场是完整的, 就不会产生外部性, 在一个充分考虑交易成本的世界里, 讨论失灵问题的重点是考虑如何比较制度与替代制度之间的组织成本。

近年来, 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 将实验经济学方法运用于外部性研究的实例也越来越多, 特别是在排污权交易问题的研究中。Cason和Plott (1996) 通过实验证明, 美国环保局设计的新的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的拍卖制度比普通的统一价格拍卖制度更有效率, 更能真实的揭示潜在的价格和成本, 提供更准确的价格信息, 在潜在的市场条件下变化更灵活。Bobm (1997) 首先设计了双重角色所有权的排污权交易实验市场。并在1999年进行了一个使用真实世界的相关决策者的独特的实验, 其目的是通过一种联合执行的方式确定一个运作良好的设计可以成功的减少四个对碳排放量有限制的国家之间的碳排放贸易的量。Y.Hizen和T.Saijo (2001) 通过实验比较了双边贸易和双向拍卖这两种机制在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运行情况, 结论是双向拍卖制度可使合同价格在一定时间内收敛到均衡价格, 而双向贸易则不能。

在国内, 由于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环境的外部性问题也为国内学者热烈追捧和研究, 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文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环境外部性学说的产生和演进的综述 (向昀, 任健, 2002;黄敬宝, 2006) ;二是对外部性问题中的某个专题问题的研究和分析, 特别是对排污权交易问题的研究 (王先甲, 肖文, 胡振鹏, 2004;赵锦辉, 2008) ;三是对外部性的经济分析或对外部性与经济关系的探讨 (张玉蓉, 2005;朱国伟, 2002;) ;四是对外部性问题内部化的理论研究 (王伦, 李星, 2007;杨巧, 2009) ;五是结合经济外部性理论对我国实际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 (孙钰, 2003;尹艳冰, 赵涛, 2008) 。可以看出对于环境外部性理论, 我国学者的研究涵盖了几乎理论和实践的每个方面。但也可以看出这些研究中对于理论的介绍和整理分析比较多, 对于理论的实践运用特别是对实际环境问题的解决上比较缺乏。因此, 合理借鉴外国同行的研究方法——试验经济学方法,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面临的环境问题, 研究和设计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解决外部性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2 实验经济学的原则及方法

近代的实验经济学研究主要是从张伯仑1948年的实验开始, 其在哈佛大学创造了第一个课堂市场实验, 目的是要检验完全竞争的新古典理论;纳什等人曾经利用实验方法检验博弈论的预测力;然而, 对实验经济学主要的开拓研究还是从弗农·史密斯开始的。他不仅自己在这个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还带动了一批学者进行这项研究, 开创了独立的研究学派。他的贡献主要集中于竞争性市场机制的实验、不同拍卖形式的检验以及实验经济学方法等。2002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就颁给了实验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 表彰他建立了经济学的实验室研究方法, 并将其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经济分析中, 尤其在选择性市场机制的研究中获得了突出的成就, 并为实验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发明了一系列的实验方法, 为对经济学进行可靠的实验确立了标准。

实验经济学一般包括选取一个特定的实验课题、进行实验设计、确定被实验者、选取设备、分析数据以及报告结果等。

2.1 设计实验的五项规则

作为实验经济学的奠基人, 弗农·史密斯提出了有关满足有效可控微观经济试验的五项规则, 分别为报酬的单调性、显著性、支配性、隐私性和并行性。

2.2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次要变量的干扰, 增强某一主要变量的作用以及分辨不同变量的作用。主要的方法是通过随机化, 从而避免因其他某一方面的特征误导了被实验者。在实验设备上尽可能利用电脑化的手段以提高实验精度和降低干扰。另外控制实验者的交流以免形成串谋。

2.3 被实验者

对于被实验者的选取, 最早的实验大多来自课堂上的学生。但是一些研究指出, 在有些情况下可能结果有所不同。Kahneman, Knetsch和Thaler (1986) 构造了一些经济情景, 从温哥华拥有电话的人口中抽取样本, 让其对某些行为是否合理进行判断, 一年以后, Kunreuther与其同事Colin Carmerer就相同问题向一组管理研究生提问时, 其结论是明显不同的。原则上讲经济实验对被实验的对象没有什么特定的限制, 可以是任何背景的人, 但具体选取时要视实验的目的而定。

3 经济学在环境外部性问题上的具体应用

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和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 在当前,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研究不同的交易制度对环境问题的影响

通过实验经济学方法比较几种不同的交易制度的执行效率, 包括双向拍卖制度、明码标价制度等。双向拍卖 (double-auction) 是实验室交易制度中最为常用的制度, 也是经济学实验中所惯常采用的与有组织的证券和商品交易所特征相似的交易制度, 其实验设计基本规则是:当拍卖开始时, 任何买方可以从低到高自由出价, 任何卖方也可以从高到低自由要价。只要一方中有人接受另一方的叫价, 两者便可以达成交易, 每一次交易一个商品。然后再开始新一轮的叫价, 可以有多个交易期, 交易价格总是介于初始出价和初始要价之间。在整个交易过程中, 价格信息是公开的。在标签价格 (posted-offer) 制度下, 由卖方公开报价但不可变价格或打折, 并且卖方之间无法知道彼此的价格, 而买方根据卖方给出的价格决定是否购买, 这样价格不合理的公司将被迫退出市场, 从而约束公司的行为使其给出合理的交易价格。这样在实验室中通过对不同的交易制度对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交易数量、交易者的行为的影响, 找出符合市场要求的效率最高的交易制度。

3.2研究不同的市场结构对环境外部性的影响

从市场结构角度通过在试验室中比较不同的市场类型, 即完全竞争、垄断与寡头, 对环境外部性的影响。分析各种市场类型下补贴、产权交易等解决外部性方法的效率, 特别是垄断力量的存在会怎样降低市场效率, 并寻求在各种市场类型下如何对垄断进行限制, 以提高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的效率。

3.3研究产权交易制度在我国的运用

根据科斯理论形成的产权交易理论在国外已经有成熟的应用, 但在我国由于自然资源的初始产权无法清晰界定, 从而影响了产权交易制度在我国的推广。而运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 由于实验室中市场的各种变量的可控性, 可以比较将初始产权赋予不同的经济主体对市场交易和市场效率的影响, 寻找合适的分配自然资源初始产权的方法。并且还可以通过双向拍卖制度或标签价格制度形成符合市场要求的交易机制和交易价格, 为政府制定合理的解决环境外部性的措施提供依据。

4 在我国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环境外部性问题的意义

自从马歇尔提出外部性的概念以来, 环境问题越来越为大家关注, 所以对于外部性问题及解决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也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

当出现外部性时, 依靠市场是不能解决这种损害的, 即所谓市场失灵。当存在负外部性时, 企业的产量会远远大于帕累托最优的产量;而在正外部性条件下, 企业的产量又远远小于帕累托最优的产量。因此, 对于如何才能实现最优外部性是外部性内部化的目标, 传统上的解决方法, 即庇古税或补贴、科斯定理或产权理论, 不仅有着成熟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而且被不少西方国家运用于环境治理的实践中, 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我国对于外部性的研究主要借鉴国外成熟的外部性理论, 结合我国的环境实际状况, 提出具体的环境治理方案。但是我国的一些地方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对环境的治理工作起步晚, 政府一般不具有设定最优税收或补贴的充分信息, 或者即使政府获得了这方面的充分信息, 但付出的成本巨大, 使税收或补贴的效果有所降低。此外, 由于我国在相关的环境立法方面的不健全, 不能清晰界定自然资源的产权归属, 也使得运用产权理论解决环境外部性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从研究方法上来说, 由于研究数据的缺少并且现实数据作为事后结果也不能准确反映某种交易制度的运行效率, 而实验经济学方法因为其变量的可选择和可控性, 交易成本低等优势, 在我国现阶段, 对研究环境外部性问题有着无可比拟的突出效果。在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时, 可以在具体的交易制度实施之前, 通过科学的方法反复比较各种不同交易制度对市场行为的影响, 以选取最有效率的交易制度;也可以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 重点研究某几种变量对环境的影响, 找出对环境影响最大的量, 以便在具体的环境治理中有的放矢, 以减少政策实施的盲目性, 降低政策运行的成本。因此,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环境治理工作才刚刚起步, 各项制度还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 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在环境外部性上的运用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本文运用实验经济学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的优点, 解决了在我国现阶段自然资源交易价格的决定和初始权的分配以及对污染企业的税收额度的确定等问题上的困境。本研究也发现在实验室中利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可以最低成本得到最优的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从而有助于政府在环境治理中做到有的放矢, 以减少政策实施的盲目性, 降低政策运行的成本。

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问题及展望 篇9

1 国家环境政策工具的演变及环境经济政策的类型

人类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这个时期中,才开始有了环境危机意识,才开始采用技术与命令的相结合的形式来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大约到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又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进入到以经济刺激和市场化工具为主的环境管理阶段。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把真正把环境与经济两者之间的共同发展当成是国家发展的主要目标,把环境问题真正融入到国家发展问题中[2]。

目前国际社会上对于环境经济政策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福利经济学的“庇古”类政策,也就是一些欧洲国家偏好的税费型环境经济政策,这主要是通过看得见的双手,政府的干预来调节控制,比如环境税费等的使用;另一类是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科斯”类政策,这类是美洲国家偏好的市场交易型环境经济政策,这主要是通过看不见的手,通过市场机制自动调节。比如排污权交易政策等的使用。

2“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与资源投入的比较

下面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对大气、水、土地的利用与消耗以及GDP的产出情况。而中国若要保持经济增速稳定,就需要以下这四项指标的投入达到一定的量,但与此同时,我们更要兼顾环境质量,因为这关系到在实现小康社会之时人民群众的幸福感问题。

从表1中可以看出“,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新增量的能源资源基础约为473亿吨二氧化碳排放,231亿吨标准煤,327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1.86万平方公里的新增建设用地,这些排放和消耗形成约4110195亿元的GDP产出。从两端的比较,其新增比例分别为14.53%、18.67%、5.84%、3.71%,而GDP的新增比例则为42.93%。这就意味着中国要用更为有限的能源资源支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而我国又要在“十三五”期间保持经济增速在6.5%~7%的水平,就需要以上这四项资源的总量排放达到一定的标准,那么这些能源的硬约束仍将继续凸显[3]。那么,我们既要保持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又要控制使用能源及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步伐建设完善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3 目前环境经济政策的主要问题

3.1 环保投入力度不够

结合以往国际治理经验可以看出,只要治理环境污染投资占GDP的比例达1%~1.5%时,表示环境恶化情况是在可控范围;当比例在2%~3%时,表示环境治理已经取得一定成效。许多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取得了一定环境治理成效,其中美国的环境保护投资已经占2%,日本达2%~3%,德国2.1%。虽然当前中国在环保上的投资不断增加,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也在逐步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见表2)。

3.2 生态环境补偿政策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生态补偿基本上只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矿区植被恢复等项目,并且实施地区还相对较小。还有大多数提供生态服务产品的地区未享受到生态补偿的待遇。还有很多生态服务是廉价使用,甚至是免费享受的,但是,这些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并没有主动承担起生态破坏的补偿责任。国际上生态补偿普及度相当高,生态服务付费机制却较完善[4]。尽管近年来多样化的生态补偿试点探索也在积极地开展,但总体上只是试点工作的初级阶段,距离真正的贯彻实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施效果能达到什么水平就更难预料。例如在河南、河北、浙江等地开展了省市流域跨市县水质生态环境补偿试点的探索。在内蒙、江西、青海等典型地区开展了生态环境补偿费、生态环境补偿金政策试点[5]。

3.3 环境税费征税对象缺失

目前我国环境税费政策主要存在两点不足,其一资源税收费标准过低,其二消费税的征收范围狭窄。以下将针对中国问题进行详细阐述。我国针对焦煤资源、铅锌矿石等资源使用税,在2007年都开始进行上调,但是在资源税征收上我国基本上只局限于部分不可再生资源,征收对象相对较窄,导致全社会都认定这是为了调节级差而存在的,因此,在实际的政策实施过程中,基本上都没有考虑到环境保护问题,资源的价格过于低廉,导致企业在开采使用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问题,大肆开采不加以节约。同时,因为资源税的税收收入只有一小部分上交国家,大部分都归地方自己支配,导致过度开发、过度浪费的现象出现,而政府并没有进行控制,致使环境恶化的问题更加严重。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多不胜数,但是在消费税的征收上我国还只局限在五种消费产品。我们平常使用的一次性餐品、塑料袋、洗涤用品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都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环境污染控制问题上,我国必须要从消费税征收范围扩大来进行控制。当前还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即收费对象没有及时调整,我国现有征收环境税的对象主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而随着私企和股份制企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实施对象出现缺位,环境经济政策缺乏协调性,出现各自为政、政出多门的现象。

3.4 排污权交易政策方面法律制度不完善

发达国家的排污权交易制度都是在确定总量排放的前提下进行的,而我国目前尚处于排污总量确定的初始阶段。与此同时,有些地方由于单纯地追求GDP的增长,对于企业增加排污量的情况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排污权的分配中还存在不平衡现象,特别是新建以及已建企业之间的分配问题。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导致已建的污染企业排污总量指标都是无偿的,而新建设的企业却要为此付费[6]。当前我国针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善的排污法律法规,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极其困难。

3.5 绿色金融政策实施困难

绿色金融政策包括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绿色信贷自身建立就是为了避免污染企业的过度扩张,建立绿色资金通道。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都采用民间融资与自筹的形式,导致绿色信贷无法得到发展。通俗地说,绿色保险就是众多企业参保来化解少数企业的危机,但是,目前国内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还未得到大企业认可,如果投保企业的规模没有建立起来,想要实现环境风险分担就显得相当困难。

4 对“十三五”期间环境经济政策的展望

4.1 增加环保投资总额

在2015年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环博会上,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就表示,当前已经正式开展企业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在环保投入上每年基本上都达到1万亿元以上,在随着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完成之后,预估每年的环保投入将达到两万亿元左右,只要这个编制工作完成之后,将有约17万亿元的资金投入到环境保护领域,大概为“十二五”时期的6倍,该政策调整力度相当大。

4.2 提高环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为巩固环境治理效果,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环保局应同财政局联合组成专项工作小组对企业的环保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核对专项资金账目,查看环保项目建设及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并应在现场指出项目污染治理和风险防范措施不足的地方,同时对其下达限期整改书。这对管好用好上级投入的环保专项治理资金,严把资金管理的各道关口起到积极的保证作用。

4.3 制定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经济政策

我们应意识到采取什么样的环境经济政策,以什么为主什么为辅,这应与我国国情相结合。而且应意识到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建设应是一个动态、循环、持续改进的过程。我们应采取市场机制与政府控制相结合的政策,而且,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应以中央为准,地方绝对不能违背中央的政策。可以借鉴发到国家的宝贵经验,但是不能照搬原本,毕竟每一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我国的人口众多,土地面积广等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4.4 听取社会各阶层的意见

不同的环境利益观也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环境经济政策,所以这就要求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要广泛采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特别是相关政府机构、环境治理专家的意见要特别重视,当然也不能忽视社会普通大众的意见。加大对公众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在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同时也实现社会公众利益最大化。采取激励政策来鼓励各大企业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因为单纯的直接管制会使企业丧失积极性,他们只要达到了国家的标准就不会再进行减排。而且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腐败现象,管制者容易被企业收买[7]。对于企业生产高污染的产品,我们还可以严控“一进一出”,所谓“一进”是指对生产者严控,采取行政处罚或高额罚款,让企业不敢生产高污染产品,控制其进入市场。所谓“一出”是指对消费者购买高污染产品收取高额的税收,让消费者少买或不买这种产品,力争做到无人消费,这样高污染产品也就没有销路,企业自然就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人购买的产品生产上。

4.5 加快试点工程的建设

对于环境经济政策的试点推进,要做到尽快落实,从点到线,最后能到面的覆盖,从个别省市的试点推行最后到全国范围内的实施,这样我们的环境才会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赵际红.试论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及其构建[J].经济问题,2009(5).

[2]秦静.中国环境政策工具研究[D].兰州大学,2008.

[3]俞海,张永亮,王勇.“十三五”中国经济绿色增长线路图[R].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2014.

[4]车环平.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7).

[5]国家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与试点项目[R].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2010.

[6]杨巧丽,谢春莉.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现状和建议[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9(28).

我国现行环境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 篇10

近年来, 中国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 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 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酸雨污染加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开始显现, 土壤污染面积扩大, 近岸海域污染加剧。生态破坏严重, 水土流失量大面广, 荒漠化、草原退化加剧,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 在我国改革开放近20多年来集中出现, 环境问题异常严峻。

《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 “2005年, 全国地表水水质无明显变化。珠江、长江水质较好, 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 海河污染严重”, “主要城市和平原地区的地下水水质状况相对稳定, 但局部地区有继续恶化的趋势”, “近岸大部分海域水质良好, 但局部海域污染严重”, “城市空气质量总体好转, 但部分城市污染依然严重”。这意味着中国水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仍在较为严重污染的状态中徘徊, 是一种高污染状态的下的“稳定”。《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指出, 2004年中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 118亿元, 占当年GDP的3.05%, 虚拟治理成本为2, 874亿元, 占当年全国GDP的1.8%。由此看出,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危害群众健康, 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随着我国人口的继续增加, 经济规模扩张, 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 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很多, 有人口膨胀、技术落后、地方保护主义、环保法律与体制不得力、环境保护经济手段运用不到位、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工业布局的不合理、人口素质不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低下, 还有大型水利工程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等。

二、我国现行环境经济政策

我国现行的环境经济政策主要包括三个主要方面, 即用于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排污收费制度及涉及到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

(一) 用于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

我国财政支出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用、行政管理费用和其他支出五大类, 没有专门用于环境保护的支出项目, 虽然政府已对环境保护有较大的投入, 但并没有专门的统计, 这就无法对环境保护财政支出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也使得环境保护缺乏稳定可靠的财政资金保障。直到2007年1月1日, 财政部出台了《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在改革方案中, “环境保护”才正式成为了财政支出的一项功能。

我国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消费性支出:包括承担环境保护职能的其他相关部门或环境敏感部门的行政事业费和科学研究、环境教育和卫生设施方面的支出;2、投资性支出:主要包括大型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大型跨区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危险废弃物处理、核废料处理处置设施建设, 环境保护机构的行政设施建设等;3、转移支付项目:包括以市场融资为主但需要政府予以扶持的环保产品和技术;污水、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工程建设及经营;区域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和经营;大中城市的燃气、热力和供排水管网建设和经营;城市环境监测工程的建设和经营等。

(二) 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是我国最早制定并实施的环境政策之一, 也是我国实施时间最长的环境经济政策之一。20世纪七十年代末期, 我国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根据这一原则, 开始实施排污收费制度。这项政策要求一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经营者, 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和标准交纳一定的费用, 以使其污染行为造成的外部效应内部化, 促使污染者采取措施控制污染。1978年12月, 中共中央批转了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 首次提出在中国实行“排放污染物收费制度”;1979年9月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试行) 》, 在法律上确定了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1982年发布的《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正式建立;2003年1月对之前实施的《征收排污收费暂行办法》进行改革, 将此办法上升为条例, 即《排污收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2006年全国各级环境监察机构全面贯彻实施《排污收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 全国共向67.1万户排污单位征收了排污费, 征收排污费144.1亿元。

(三) 涉及到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

目前, 我国也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环境税, 但存在与环境资源有关的税, 尽管当初制定时很少从环境资源保护角度考虑, 但对中国环境资源保护产生了一定影响, 主要包括资源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和车辆购置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等。 (表1)

三、我国现行环境经济政策中的问题

在用于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方面,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环境保护财政支出总额不足且结构不合理。根据国际经验, 当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占GDP的比例达到1%~1.5%时, 可以控制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 当该比例达到2%~3%时, 环境质量可有所改善。可见, 为了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改善环境质量就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投入, 而资金投入在我国又是十分欠缺的。从2002年到2006年, 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从1, 367.2亿元增加到2, 566亿元, 但2006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也只有1.22%, 环境保护资金投入的不足, 制约着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二是资金使用效率低。近年来, 政府财政能力不断增强, 各级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 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如, 1998~2002年国家安排对环境保护的国债投资达600多亿元, 但这些国债的使用效率并不尽如人意, 很多资金投入以后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2004年财政部对用于三江源区生态建设的国债资金进行绩效评估, 发现了财政资金分配渠道过多、配套资金不到位、能力建设不足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国债资金的低效率;三是财政补贴政策设计存在体制性缺陷。我国农业的灌溉用水和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 均享有政府财政补贴, 使水价过低, 造成居民在生产生活中不注意节约使用, 形成水资源的浪费。对农需品实行价格补贴, 促使农民滥用化肥、农药, 可能导致农地退化及水源污染等问题;四是缺乏有效的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我国现在实施的生态补偿仍然以财政补偿为主, 如国家对退耕还林的补偿政策就是典型的国家财政补偿。纵向转移支付也是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占绝对主导地位, 区域之间、流域上下游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微乎其微。这种完全由中央政府买单的方式显然与“受益者付费”的原则不协调, 不仅没有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 而且使许多地方产生了依赖思想。同时, 有限的资金分散用于各个地区, 造成资金的低效使用和浪费。

在排污收费方面, 新的排污收费制度规定排污费主要用于污染防治项目的拨款补助或者贷款贴息, 违背了排污费资金有偿使用的原则, 造成了排污费资金变成了对污染企业的一种间接补贴。同时, 地方环保部门的经费已经从公共财政预算中解决, 但是经济落后地区, 还是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 可能因此影响这些地区环境保护建设的进程。最后, 由于环境监理队伍人员素质不高和执法工具的落后, 不能及时发现排污单位的违法排污行为, 影响了排污收费制度的贯彻实施。

在有关环境保护的税收方面:一是“生产型”增值税的共享助长了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容易产生不顾及环境资源承载力的行为;二是现行资源税主要强调调节级差收入的作用, 没有充分考虑资源税对节约资源和降低污染的功能, 不但不能体现资源本身的价值和不同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而且不能将资源开采社会成本内在化, 因而无法通过征收资源税表达保护资源和限制使用、开采资源的意图;三是对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和主要大气污染源, 能源的消耗占70%以上的煤炭消费未能征消费税;同时, 汽油、柴油征收的税率偏低, 对汽车消费起不到抑制作用, 造成石油消耗量巨大, 进口依存度大大提高, 使国家面临严重的能源安全问题;四是现行的车船使用税基本上是根据车船的吨位数或固定税额征收的, 实际与其使用的强度 (如行驶公里数或汽油使用量) 没有直接关系, 对污染控制没有抑制作用;从目前征收车船使用税情况分析, 由于车船使用税额占车船使用费用的比例很小, 很难对车船使用行为进行调节, 因此实际中很难利用该税种来缓解交通的拥挤和减轻大气污染;同时, 现行车船税率偏低, 而且其使用过程中未考虑尾气和交通噪声污染因素;五是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的税率过低。该税种对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基本上没有刺激作用, 只是作为地方政府增加收入的来源;六是在我国现行税制中, 缺少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性税种, 也就是说我国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环境税。而此类税种的缺位既限制了税收对污染、破坏环境行为的调控力度, 也难以形成专门用于环境保护的税收收入来源, 弱化了税收的环境保护作用

四、我国现行环境经济政策改革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中发现的问题, 本文认为应用经济政策促进环境保护的主要思路在于:完善财政支付手段,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现有税种的环境保护功能, 适时开征专门的环境保护税;继续贯彻落实好排污收费制度。具体的建议为:

(一) 建立环境保护财政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落实环境保护财政预算支出科目中的资金, 把环境保护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 进一步增加环保投入, 保证环保投入增加幅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二) 消除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财政补贴政策, 主要是减少对水资源的补贴, 同时减少对于农用化肥及农药的补贴。

(三) 强化中央财政纵向生态补偿方式, 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中, 应增加生态补偿项目, 用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生态功能区建设及对西部生态退化严重区域的恢复等。制定分区指导政策, 增加对西部地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补贴力度。建立激励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财政补贴制度, 增加对生态保护良好区域或生态环境保护成绩显著区域的补助。

(四) 建立健全地方财政横向生态补偿方式, 在横向生态补偿中, 对生态建设做出贡献的区域应当成为被补偿的主体, 因生态建设而受益的区域就成为补偿的主体。由省级政府和省级以下政府构成具体的补偿和被补偿主体。

(五) 完善现行税制中环境相关税种的环境保护作用, 如提高消费税率、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资源税方面确立普遍征收为主、调节级差为辅的征收机制, 弱化其原有的调节级差收益的功能, 强化保护资源和限制资源开采的作用。

(六) 学习先进国家, 适时开征污染排放税或污染商品使用税。

(七) 完善排污收费制度, 提高征收标准, 建立环保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机制;增加装备, 充实人员和完善监控手段等。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我国现行有关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 分别对财政支出、排污收费和有关环境税收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分析说明, 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环境保护,财政支出,排污收费,环境税收

参考文献

[1]林勤玉.构筑促进环境保护的公共财政制度[J].财经科学, 2004.1.

[2]中国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 篇11

环境问题主要就是指在人类从事经济以及生活等活动过程中,对周边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同时,亦是这种环境变化对人类自身的生产、生活以及健康产生的影响。人类在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也是在按照自身的某些规律不断地变化着。社会环境在受到自然环境制约的同时,也是在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变化着。这种人类同环境相互的影响,便产生了环境问题。

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演变而成的,另一种则是因为人类的经济活动而出现的。下面探索的环境问题指的是第二种类型。

(一)温室效应

近年来,全球变暖日趋严重,这在我国亦是非常显著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建设以重工业为主,并且,由于相关的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煤炭得不到充分的燃烧,以至于产生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加之国内汽车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汽车尾气亦是增加了大气的负担。这些情况下,产生的温室气体数量是大气自身根本无法“解决的”,从而导致温室效应的产生。而由此带来的冰川溶解,海平面上升,严重的威胁到了生态系统平衡,更是严重的影响到人类的生存质量。因此,控制汽车尾气排量,实现燃料的充分燃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势在必行。

(二)酸雨

酸雨的产生主要原因就是工业生产当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进入到大气层,影响到降雨中的酸碱度,形成对人类以及农作物伤害巨大的酸雨。不仅如此,建筑材料以及金属物体都会被其腐蚀。可见酸雨的危害程度多大。我国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酸雨,最初还仅限于西南地区,目前,长江以南以及四川盆地,甚至青藏高原都已经出现。

(三)土地沙漠化

工业生产以及城市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木材,这也使得我国的森林面积巨减。尽管,在很多林区开始实施“天保工程”,但是,毕竟在短时间内很难快速恢复。以北京为例,经济发展带来的土地沙漠化,每年当沙尘暴出现的时候,人们就知道北京的春天来了。

除此之外,环境问题还包括淡水资源危机、资源、能源危机、物种灭绝、垃圾成灾以及有毒化学品污染等。

应对措施

(一)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不仅摆脱了传统重工业生产中的诸多弊端,还能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实现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将金融市场的推动作用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充分发挥出来。

重点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升级和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加快钢铁、有色、石化、纺织、轻工、建材等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重点突破一批在设计技术、制造工艺、基础零部件和电子元器件、大型铸锻件、仪器仪表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加大精密加工技术及装备、百万吨

乙烯/PTA关键装备、新能源装备制造的关键设备等急需重大装备研发力度,加快提升装备自主化水平。

(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通常情况下,企业实现循环经济包括两种模式:一种是企业间循环经济模式,另一种是企业内部循环经济模式。企业间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要求企业之间有机配合和协调关系,简言之,是产业链条中的一家企业废料成为另一家的原料和动力,如钢渣回炼。通过这种闭环运行模式,把有效资源尽可能利用起来,在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尽量减少废物排放,积极提交废物利用。企业内循环经济,就是要求经济体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提高能源和材料利用率,尽量减少排放,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注重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

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经济发展速度的快速提升,不应该是建立在环境破坏的基础之上的。沉重的代价让人们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投入了无限的工作热情,尽管,我國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众多的环境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取得可喜成果。

(作者单位:长庆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

养猪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篇12

经济学家主要用三种理论来解释环境污染问题, 即环境库兹涅茨理论、产权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现分别运用这三种理论对养猪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分析。

(一) 养猪环境问题的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含义是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演进的过程中, 资源与环境问题先出现逐步恶化的特征, 然后再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在养猪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养猪生产规模较小, 环境污染问题较轻。当前我国养猪业正在逐步实现现代化,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养猪污染环境问题开始凸显。随着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 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政府就会加大对养猪环境污染问题的整治力度。随着整治工作的不断推进, 今后养猪污染环境问题会得到有效遏制, 并逐步好转, 最后肯定会得到妥善解决。目前, 发达国家的养猪环境污染已经得到很好控制, 已经趋于下降, 而发展中国家的养猪环境污染问题仍在上升。

(二) 养猪环境产权失灵

用产权方式来分析环境问题, 最早是由科斯 (Coase, 1960) 提出的。科斯认为, 如果交易成本为零, 只要产权明确, 则无论最初产权是如何分配的, 通过交易总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外部性也就可以消除。根据这个观点, 现实中的很多环境污染问题都跟产权界定不清有关。实践证明, 产权界定越清晰, 环境利用与保护就会越好。目前, 我国养猪环境产权失灵现象十分普遍, 这是因为养猪环境范围不易确定, 其产权边界也难以确定或确定成本较高。由于缺乏排他性的产权安排, 养猪环境污染问题的监督就会缺位, 污染问题就得不到有效的遏制。

(三) 养猪环境问题的外部性

外部性的概念是由马歇尔于1910年提出的。他的学生、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庇古后来提出,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不一致, 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构成了外部性。所谓“外部”, 简单地说就是在经济活动中, 未在价格体系中体现的那部分副产品或副作用, 可以用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差来衡量。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 就是负外部性, 反之就是正外部性。现实生活中, 大多数外部性是有害的, 是负外部性的。养猪环境污染问题就是养猪生产的负外部性, 养猪投资者获取利润, 但没有承担环境污染整治的成本, 使得养猪生产的社会成本大于养猪生产的私人成本。另一方面, 养猪环境保护是一种为社会提供集体利益的公共物品或劳务, 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 养猪投资者不会主动为它付费, 从而造成了养猪投资者的环境保护行为严重不足。一般来讲, 外部性与产权有一定联系, 产权界定有助于某些外部性问题的解决, 但有些外部性又决非产权界定就能奏效。当前, 通过政府出台一系列制度安排, 把外部性成本内部化, 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比较理想的办法。这也是当前环境治理政策最主要的理论依据。

二、养猪环境污染治理的经济制度选择

解决养猪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单靠市场机制, 养猪投资者受个人利益驱动, 不会主动根据环境和社会效益来安排自己的生产, 所以养猪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需要政府实施强有力的干预。从理论上讲, 政府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来达到将养猪环境污染的外部性成本内部化。

(一) 排污收费

“排污收费”是按“污染者付费”原则, 将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内部化, 激励排污者治理污染, 从而达到保护环境资源的一项经济制度安排。但实践中很难将污染造成的损害精确计量和货币化, 确定最优收费标准的难度大。

(二) 开征环境税

环境税是国家为了保护环境资源, 凭借其主权权力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 按照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征收的一种税。对污染性产品征税, 可以将污染性产品的外部社会成本“内部化”。

(三) 污染削减补贴

污染削减补贴的原理和环境税是一样的。生产者不愿从事环境保护的主要原因是私人收益低于社会收益, 那么借助于补贴手段, 对参与环境保护的生产者给予适当的补贴, 使它们的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一致, 这样可以把社会所需的环境保护活动诱发出来, 消除或减少负外部性的活动。

(四) 排污权交易

戴尔斯 (Dales) 在其1968年出版的《污染、财富和价格》一书中, 首次提出了污染权的概念, 他认为国家可以建立排污许可证制度, 将污染权出售给出价最高者, 运用市场机制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控制。这种手段有利于克服法规标准的局限性, 其核心是刺激排污者在其自身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目标间进行权衡。

在养猪环境污染治理中, 到底应该选择哪种经济制度方式, 这个问题必须结合我国现阶段养猪业的具体情况。当前我国养猪污染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污染隐蔽性强, 隐性污染源大大超过显性污染源;二是由于养猪地区的气候、土壤、水文、地形以及地貌等存在很大的差异, 政府难以制订一套以技术检验为基础的条例, 给治理执法带来了难度;三是我国养猪行业总体经济效益较低, 承担污染税或排污费的能力较弱。因此, 我国目前对养猪环境污染治理更适合采用以污染消减补贴为主的模式进行。

三、建立养猪污染消减补贴体系, 全方位治理养猪环境污染问题

污染消减补贴可以调节养猪生产的外部效应, 使养猪生产的外部负效应内在化, 一定程度上使养猪生产的成本与收益能接近相应的社会成本与收益, 从而解决养猪污染问题。

(1) 完善养猪环境环保立法。借鉴国际上成功控制养猪污染的法律法规, 建立我国养猪环保生产的技术规范, 制定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养猪环保法律法规。

(2) 加强对养猪行业的环保意识教育。通过科普和大众媒体, 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着重要提高养猪行业对养猪环境污染的认识和自觉参与防治污染的意识。

(3) 集中财政资金引进国外“洁净农业”技术, 加速改造低效率、高污染的养猪生产方式。近年来, 发达国家的养猪环保技术正逐步由“终端治污”向“洁净”技术与产品过渡。我国应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 加速引进国外“洁净农业”技术的, 改造低效率、高污染的传统养猪生产方式。

上一篇:路段速度下一篇:非电控柴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