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本原则研究(通用12篇)
经济法基本原则研究 篇1
一、循环经济会计假设
(一) 资源的可循环性
资源是可以循环的, 科学发展使人们认识到物质具有循环利用的可能, 加之技术的进步使得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循环经济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 要求经济运行遵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途径。因而其核心内容应该是技术能够实现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可持续消费等内容。
(二) 资源的稀缺性
循环经济聚焦于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是一个涉及资源、经济、生态环境多方面协调、综合发展的, 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有利于协调区域间的经济和环境利益关系,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生态补偿界定为“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 以经济手段为主, 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生态补偿并非一种独立的经济机制, 而是作为生态经济的“副产品”, 是生态经济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生态系统的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取得动态平衡, 以达到人、自然与社会经济相和谐。经济子系统的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 也就是生态系统;反过来经济子系统的发展又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起到了制约作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稀缺自然资源的耗竭, 反过来又制约了经济子系统的发展。因此, 循环经济理论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保持生态的良性循环。而生态补偿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调和剂, 正是人类的生存权、发展权与环境权之间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 环境 (人类) 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一是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的资源能源的可持续供给。本文仅就人类自身的发展与生存展开讨论,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不仅要保持现在人们发展对资源能源甚至是环境的需要, 而且更要满足未来子孙后代发展对资源能源及环境的需要。这里不仅仅是数量问题还包括质量的要求。自从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 尤其是20实际的后20年由于技术的飞速发展, 给人类的生产、消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极大满足, 但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 这种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能源的疯狂掠夺与环境破坏的基础上。生物种类的灭绝、资源能源的过量开采与消耗、环境污染、极端天气等无处不显示着人类活动的盲目与过渡带来的恶果。人类的发展在可持续发展同时又必须遵循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自然提供的能源、资源, 离开自然的庇护, 人类将无法存活也就无从谈起发展了。企业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 企业的生产模式必然走循环经济发展路径,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遵循的规律是资源与能源的物资性质具有可循环利用, 即物质的循环性。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效益原则同样制约着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激励与约束作用, 企业的内在动力就是经济效益。当然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是技术上的可行与可能, 只有当技术能够完成物资的循环利用, 同时企业又有利可图,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就不需要国家的强制力来保障。
会计学的四项基本假设, 仍然是循环经济会计存在的基本前提。但循环经济活动具有国家强制性或发展的约束性要求, 有研究者认为会计主体不仅是微观主体还包括宏观主体, 由于资源能源的特殊性质, 为了能够正确反映计量事物的本质, 会计计量必需借助于其他计量属性才能完成。
二、循环经济会计目标与原则
(一) 循环经济会计目标
会计的目标就是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由于信息使用者在企业的权力或要求的差别, 形成了不同会计信息的需求。所有者关注的是企业是否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的三原则组织生产活动, 是否按减量化的原则做好产品生产活动, 是否按再循环的原则对生产的要素作最充分的循环利用, 是否按利用原则处理产品消费后的回收再利用, 向企业循环经济会计信息外部需求方提供及时有效的会计信息。
研究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目标, 会计的目标从逻辑的内涵来分析, 即决策有用或相关。因为受托责任的最终体现还是企业所有者的决策, 并没有脱离相关性的目的。循环经济对会计的目标仍然是决策有用, 即会计信息必须满足约束条件 (经济性、技术性) 下具有决策者的有用性。循环经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国家宏观管理的有用性——宏观循环经济会计、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微观有用性——循环经济管理会计、社会公众使用国家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有用性———循环经济财务会计等三个分支。本文主要以循环经济财务会计作为研究的起点, 不涉及宏观循环经济会计、循环经济管理会计内容。
(二) 循环经济会计核算原则
循环经济会计核算的内容必须遵循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的原则。 (1) 循环经济会计核算的经济性原则。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学规律构建的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核心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把资源的消耗严格限制在阈值内, 倡导“最优生产、最优消费、最低消耗、最少废弃”。以物质循环、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 以清洁生产技术、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和环境无害化技术为载体, 通过清洁生产、产业生态园区和产业生态链建设等, 使物质在社会经济系统内部得以循环利用, 让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 努力实现环境的低污染甚至零污染。 (2) 循环经济会计核算的效率性原则。循环经济追求的目标是使得整个产品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 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物的零排放, 使生产系统自持。循环经济在企业微观层次上, 通过企业纵向延长生产链, 从生产产品一直延伸到废旧产品回收处理和再生;横向技术体系拓宽, 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处理。实现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 (3) 循环经济会计核算的效益性原则。发展循环经济使企业获得更大更长远的经济效益, 实施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的环境保护战略, 可以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物, 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既节省了企业为满足环保法规要求而花费的末端污染治理费用, 又节省了由于污染超标而向社会缴纳的罚款、排污费等;而且, 当废物的再生利用使废物排放被减少或消除时, 节约的原材料、能源还可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循环经济会计核算对象与内容
(一) 循环经济会计核算对象
循环经济下的会计对象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消费过程中, 能够进行计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等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价值或物质流动。循环经济会计的对象是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中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行为的价值运动。这种行为 (价值运动) 在会计主体中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需要独立作出会计核算, 独立编报会计报告。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相关者十分关注企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
(二) 循环经济会计核算内容
循环经济模式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遵循生态学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 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循环经济模式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 采用全程处理模式, 已达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反复利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目的, 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 实现从“排除废物”到“净化环境”到“利用废物”的过程, 达到“最佳生产, 最佳消费, 最少废弃”。作为信息使用者关注的信息内容是:减量的幅度、再利用的能力、再循环的效益等构成的信息系统。
(1) 投入核算账户。原材料、治理污染投入、技术改造投入、生产流程再造、信息生产投入等, 可以通过“原材料”、“环境成本”、“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等账户核算。
(2) 资源利用核算账户。通过核算产品成本、循环利用材料占总成本的比重等, 设置“循环利用材料”成本核算项目, 设置“回收商品”等账户进行核算。
(3) 能源循环利用核算账户。通过设置“废品损失”、“下角材料”、“生产设备”等账户核算。
(4) 能源循环效益核算账户。设置“循环收益”、“残料收入”等账户核算产品在消费者使用中需投入的各种辅助材料、产生的各种废弃物, 产品最终报废时可回收价值。
(5) 宏观效益核算账户。通过国民经济核算 (绿色GDP) 的统计指标完成。
(6)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账户。不能采用量化指标披露的, 但该内容对信息使用者具有相关性的, 可以采用非财务信息的方式加以披露。
四、循环经济会计计量
(一) 货币计量
财务会计的前提假设之一就是货币计量, 因此需要企业将非货币的信息转化为货币计量的信息, 这需要借助于有关的价值评估方法, 如劳动价值论计量技术和边际价值计量技术的应用。传统会计要素都以货币进行计量, 循环经济会计却不能只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来反映生态资源状况。在有些情况下, 用货币计量反而不能说明问题。但对于财政转移支付、生态建设的项目投资, 又必须用货币计量。困难的是如何把这两种计量统一在循环经济会计的核算体系里, 如何使两者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转换。
(二) 混合计量
循环经济条件下会计核算内容在计量上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特征, 环境资源中没有凝结人类劳动, 无法按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方法确定其价值, 难以确定一个统一的估价标准。若仅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环境状况。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循环经济下的资产、负债、费用、收入和利润有些需要采用非货币计量, 如废物的排放量等, 也即循环经济对会计提出了多重化计量的要求。循环经济会计的计量可采用定量和定性计量相结合、计量的精确性和模糊性结合、数字与数据结合的办法, 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对象质和量的规定性具有较客观的认识。
五、循环经济会计报告
(一) 循环经济会计披露的内容
循环经济模式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 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信息使用者关注的内容应该是:减量化的幅度、再利用的能力、再循环的效益等方面的指标体系。
(1) 循环经济资产。由于消耗资源过多或污染环境引起的资产减值, 包括因污染引起的土地资产减值, 消耗能源过多或排放污染物较多的机器设备因其导致较高的成本或治污费用而降低的资产价值等。
(2) 循环经济负债。应披露重大负债项目的性质、清偿时间和条件, 当负债的金额或偿还时间很难确定时, 应对这一事实加以说明;任何与已确认负债的计量有关的重大不确定性及可能后果的范围;如果采用现值法作为计量的基础, 应披露对估计未来现金流出和确认负债起关键作用的所有假定, 包括清偿负债的现行成本的估计金额、计算负债所使用的预计长期通货膨胀率、预计清偿负债的未来成本等。
(3) 循环经济成本与费用。发展循环经济的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 如何合理地对其划分将是影响企业会计核算盈余的重要会计判断。
(4) 循环经济收益。发展循环经济的收益指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 因减少污染物排放量而出售的剩余排污权的收益, 以及因有效治理污染而节约的排污费等。包括:第一次生产的废弃物回收的收益, 如废品损失、材料的边角、生产设备的循环辅助材料的回收等;第一次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收益, 如企业可以再利用、自然可接受的、对自然有害的物质等的再利用;产品最终报废时可回收价值;通过对发展循环经济各种指标的分析, 分析降低的幅度、比率等。
(5) 法规执行和环境质量。我国法规中有很多对污染费用处理的规定和要求, 如《循环经济促进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等。企业应充分披露和本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法律规定, 并客观披露企业的执行情况。
(6) 治理和污染项目。主要披露污染治理项目完成情况、污染处理能力、企业所建立的环境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的情况、污染物回收利用情况、企业制定的环保规定、职工环保培训等。
(二) 循环经济会计披露的方式可选择拓展财务报告和单独列报的方式进行披露。
拓展财务报告包括: (1) 循环经济会计报表。可以在会计报表内增加合适的项目, 对发展循环经济信息进行单独的披露。在资产负债表中设置“循环经济资产”、“循环经济资产累计摊销”项目, “循环经济固定资产”账户中设置“循环经济设备”明细账, “长期待摊费用”账户下设“长期待摊循环经济费用”等资产类科目专门核算;负债类核算, 在“循环经济负债”账户中设置“应付循环经济补偿费”、“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应交资源税”等账户;所有者权益, 在“实收资本或股本”账户下设“循环经济资本”账户, 设置“循环经济基金”账户, 作为“盈余公积”账户的一部分。“利润分配”中也相应设立“循环经济利润分配”账户。在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之后, 非常项目之前, 可综合列示一项“循环经济收入与支出”, 披露内容有循环经济设施的折旧费用, 循环经济机构及人员的常规性费用, 排污费等与本期相关的费用和收益。 (2) 循环经济会计报表附注。报表附注中应揭示以下信息:一是重要会计政策, 如循环经济资产的计价与摊销政策, 循环经济收益的确认政策;二是循环经济会计变更事项, 包括循环经济会计方法的变更、会计估计的改变等;三是循环经济核算中会计职业判断, 在企业根本无法全部或部分地估计循环经济负债的金额时, 企业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无法作出估计的理由, 并披露由于存在不确定因素而难以估计循环经济负债的事实。在现金流量表的附注中说明因循环经济预防和治理而造成的本年度的现金支出净额。 (3) 发展循环经济情况说明书。循环经济活动业绩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环保形象。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应包括:企业对环境损害情况及其治理措施, 企业控制污染的措施及其效果, 企业治理环境的长远目标及行动, 环保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企业对国家环保政策的执行情况, 主要污染物种类和排放量, 环境质量的达标情况, 废弃物的利用情况, 员工的环保教育与环保制度的建立情况, 以及企业对外部环保组织和环保运动的态度和参与情况等。
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编制单独的循环经济报告。单独列报需要制定《循环经济会计列报》作为单独报表的要件。完善的制度循环经济报告就是对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发生的涉及到循环经济支出及循环经济管理方面的资产、负债和损益以及现金流入、流出的有关的综合报告。独立的循环经济会计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企业简介、发展循环经济方针;循环经济会计核算标准;废弃物、污染排放等信息;循环经济发展的业绩信息;环境审计报告等。可以编制循环经济会计资产负债表、循环经济收支明细表、循环经济损益表、企业环境影响报告、污染物排放表和治理成本费用表等, 用以详细反映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所引起的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和环境活动的收支情况。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经济利益, 资源的再利用必须做到“经济循环”。循环经济会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要求而产生的, 只有正确核算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效益, 准确核算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效益, 完整核算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环境效益, 才符合循环经济会计的本质要求。循环经济会计可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完整的、连续的、及时的循环经济会计信息, 为资源能源的合理流动与投放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张蕊:《循环经济下的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问题研究》, 《会计研究》2007年第10期。
[2]许家林:《创建资源会计学科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经济法基本原则研究 篇2
基于我国基本经济地域单元的省区能源问题研究现状述评
摘要:省区能源问题研究是我国能源战略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制定省区社会经济战略的基础性和关键性的重行要内容.近年来,这一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也需要加强与深化.以省区能源研究比较集中的重要问题为脉络,在对其理论、战略、对策、决策、实证等方面研究成果予以归纳、整理的基础上,扼要概括其重要进展的内容,深刻总结其理论与实践意义,并就研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综合评价.作 者:申振东 杨保建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650000期 刊:科技进步与对策 ISTICPKUCSSCI Journal: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年,卷(期):,22(8)分类号:X37关键词:省区 能源 研究 述评
经济法基本原则研究 篇3
【关键词】 语料库语言学;经济原则;研究手段
一、背景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解决语言研究“描写的充分性” (descriptive adequacy)和“解释的充分性”(explanative adequacy)矛盾为出发点,生成语法的理论框架在经历了从“管辖约束理论”(GB)转向“最简方案”(MP)的转变。在MP 的理论框架下,自然语言的语法设计应符合“经济原则”(principle of economy),包括简单性(simplicity),经济性(economy),守恒(inclusiveness),对称性(symmetry)等特性。同样是在那个时期,国内以杨惠中先生为首的语料库研究团队面对急速变化的语言研究与语言教学实际,开始系统地研究语料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语料库语言学(corpuslinguistics)开始兴起。比较典型的理论支撑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数据驱动学习(data-driven learning)理论。
二、语料库语言学的经济原则性考察
根据上述MP的理论假设,人类语言在基本应用功能方面几乎没有差别,有学者研究表明跨语言之间的差异体现在功能语类而不是词汇语类上。对比语料库语言学的发端原因,作为20世纪80年代才崭露头角的一门交叉学科,通过研究自然语言文本的采集、存储、加工和统计分析,凭借大规模语料库提供的客观翔实的语言证据来从事语言学研究和指导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系统的开发,尊重研究对象的自然性、真实性、经济型与守恒性也同也是后者关注的目标。语言研究中的经济原则关注现在与未来,注重具体事实,多倾向于直线型时间观念。语料库研究中语料的选取通常以“代表性、知名度、可获得性和时效性”为标准,随机抽取,对语料全文进行研究时通常要考虑对学科分支可能产生的影响,考察语料库语言学这一术语,我们发现仅就目前来说,它仅仅局限于利用语料库对语言的某个方面进行研究,即“语料库语言学”严格来说还不能算是一个新学科的名称,而仅反映一种新的研究手段,这一点使得我们在经济原则视域下对其的观察更有可比性。另一方面依据语料库所反映出来的语言事实对现行语言学理论进行批判,提出新的观点或理论,更使其具有开放性的理论特征。
三、实用价值体现出的经济原则
语料库和语料库语言学具有提供真实语料、提供统计数据、验证现行的理论、构建新的理论等多种实用价值。真实语料的经济性与数理统计的严谨性使得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具备定量和定性对比研究的先天优势。以有的学者语料库研究大学生词汇使用的结果为例,他不但清楚滴研究出中国大学生在状态动词的使用上与外国二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还观察到具体哪些词使用频率较高,过多使用什么结构,存在哪些不当用语现象,均一目了然,简洁明了。有的学者还通过语料库语言学数据研究,发现由于学术论文体裁在讨论实验结果并阐述命题时专业性较强,更倾向于使用外来语;新闻报道的宗旨是用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呈现事实真相,常用词汇多为非正式的本族语。
四、WordNet与配价理论研究对语料库语言学的影响
WordNet 是普林斯顿大学的G. Miller教授指导开发、当今世界上影响最大的英语词汇语义数据库之一,其最大特色是根据词义而不是词形来组织词汇信息,WordNet 是一部基于心理语言学原理的词典,它是按词汇的语义关系组织,这些语义关系已被证明在心理语言学层面上是真实可靠。与WordNet设计原理相似,受化学上配价学说的启发,语言学借用术语“价”,指动词跟一定数目的名词性成分之间的依存关系。其中动词是支配成分,名词性成分是从属成分,又叫配价成分、价项或价语。在配价理论中,是将动词置于句子的核心位置,通过了解动词的价,表现动词的支配能力,便于对句子的类型作出划分。配价属于句法—语义范畴,与配价范畴相联系的还有配价成分的确定问题。句子中跟动词发生联系的名词(包括谓词性成分)有时是必须出现,是必有的强制性语义成分,称为行动元;有的不是必须与动词共现,是非强制性语义成分,称为状态元。本文确定动词的常规价的配价原则是:在最小的主谓结构中与动词共现的必有强制性成分的个数,就是该动词的价目。
上述两者均不同程度影响到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特别是在研究动词方面,人们现在已经可以以语料库为基础对目标动词事件语义特征的共性研究,还可以依据动词的句法环境和事件类型进行数理学统计,逐步以向定性与定向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手段改变语言学研究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张志军,高原.俄汉语存在句中的二价存在动词对比.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28(7)
[2]刘华,陈立.动词语义数据库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30(5):130~134
经济法基本原则研究 篇4
城市是一个人口高度集中, 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地位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往的中心。城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而产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以非农活动为主, 它依托于一个地区并对这个地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尽管, 规定城市的自然界限困难重重, 但是这也不是一个不可捉摸的问题, 城市也是有范围和边界的。城市的范围是各国根据法律或政治边界为每一个城市确定的行政管理区域, 城市的范围决定了城市的规模。城市, 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以获取聚集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人口、经济和科学技术等的集中地域。因此, 城市规模就是人口、经济和科学技术等在一定地域上的聚集。城市规模反映了大、中、小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 也是城市内部各种经济关系和内容的总和。城市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 多数城市在地区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大城市则更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进程。而城市经济学正是集中于对城市内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进行空间经济分析, 它把城市作为国民经济结构中的一个点来分析。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路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运用区位分析的方法, 侧重于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 其核心问题是城市内部的厂商和居民的区位选择问题;第二种是从宏观层面来探讨城市经济问题, 在这里, 城市内的空间结构被忽略了, 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萧条的过程, 并以此作为提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政策为主要目标。
城市是怎样产生的
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第一个重要命题是:城市是怎样产生的, 他为什么能够存在?在古典经济学时期, 城市出现被认为是劳动分工的结果, 正如斯密所说的那样, 越来越精细的劳动分工, 使大量的熟练工人得以形成, 为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做出了保障。企业的出现, 带来了企业选址的问题, 于是古典区位理论被用来解释城市的形成, 后来又出现了工业区位理论、“中心地带理论”, 但是这些理论在解释城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均犯了与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一样的错误, 即他们大多借用物理学、几何学而不是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 直到1926年黑格 (Haig) 借助纽约的城市统计数据, 第一次充分讨论了集聚经济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但是这项研究对集聚经济的理解仍然是描述性的。到了20世纪70年代, 城市经济学家开始用更为精密的计量经济学工具来探讨集聚经济的存在性, 这方面的论文的确表明大城市对吸引企业进驻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随着城市中企业的不断增加, 相应的人口也不断往城市里迁入, 于是城市或者城镇成为了为周边人口所组成的市场区域提供商品和劳务的核心区域, 城市居民数量越多, 中心区所服务的范围也就越大, 较小范围内的居民居住区从空间上就嵌入到了更大规模的市场域内, 同时出售那些更为频繁使用的商品和劳务。城市经济学家、经济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都普遍认为, 规模报酬递增是促使城市产生的重要原因, 规模报酬递增表现在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无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 或者是在总量上研究城市内的经济乘数等方面, 因此, 规模报酬递增在解释企业和居民都往城市中集聚上也颇具说服力。这些都是城市形成过程中的“向心力”部分。古典城市劳动分工说、古典区位理论、规模报酬递增理论尽管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城市会形成, 但是仍然不能说明城市为什么到了一定规模之后就不能再进一步的增长, 同时也没有说明阻碍城市增长的动力是什么。在这方面伊文斯的研究是具有开创性的, 他认为工业经济中城市体系实际上是两种相反的作用———集聚经济所带来的好处与经济活动在狭小范围内集中所产生的外部不经济如污染、高昂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等———达到均衡的结果。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之下, 很多经济学家对这一理论进行具体的运用, 例如当企业发现其在郊区生产的产品运到城市中去销售的运费小于其在城市中直接选址生产而带来的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的上升时, 企业宁愿选择在郊区生产, 而不会再迁入城市中去了;还有, 当居民在郊区买房节约的成本足以弥补其上下班的交通费用和时间成本时, 或者他厌恶城市里面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情况时, 居民也不会再往城市中搬迁了。这样, 城市的规模就在这两种相反的力量的作用下达到均衡, 此时城市不会缩小也不会扩大。阻碍城市扩大的更个方面都可以概括为城市发展的“离心力”, 其主要表现为经济的负外部性、“城市病”等问题。起初解释城市形成的经济学说都可以看成是外生性地城市经济学说。随着各种分析工具或者模型在经济学中的运用, 新经济地理学家们用一种内生性地经济学说来解答城市何以形成这一问题, 它以非常坚实的微观经济学假设为基础, 并利用“超边际分析”等现代技术, 结合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国际贸易学、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技术流派内生地处理了空间聚集与分散、城市形成等城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城市是怎样发展的
城市经济研究的第二个重要命题是:城市经济是怎样增长的?只有解决这个问题, 城市才能得以发展与繁荣, 并且, 城市经济的增长始终是城市经济学以及城市发展政策制订者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对于城市经济的增长问题, 研究者们更多的是套用研究经济增长的模型, 只是把这些模型研究的问题规定在了城市这一特定的空间范围里。所以研究城市经济增长模型之前, 有必要先回顾一下经济增长的模型。经济增长理论始见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原因的研究》, 后来到20世纪40年代, 哈罗德和多玛提出了哈罗德—多玛模型, 力图在全社会只有一种既可以作为资本品也可以作为消费品的产品、只有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以及生产中要素和投入比例不变等假设下, 采用长期化和动态化的分析方法探讨一国经济的长期运行情况。罗斯托 (W.Rostow) 和刘易斯 (A.Lewis) 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把提高储蓄率当作经济由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关键。在索洛的古典增长模型中, 他认为, 无论起始点在哪里, 经济都将收敛于一个平衡增长路径———模型中所有变量以恒定比率增长。罗默 (P.Romer) 认为技术是经济系统的中心, 是内生的, 技术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 技术和资本间彼此促进的良性循环能够长期稳定的促进经济增长。卢卡斯 (Lucas) 的新增长理论认为, 经济增长是一个从劳动密集型技术向人力资本密集型技术转移的过程, 人力资本的外部性通过城市化的传导促进经济增长。
而研究城市经济增长的模型主要有: (1) 经济基础模型, 它是1936年由H.霍伊特 (Homer Hoyt) 提出来的, 基础模型的思想是将城市的产业部门按照是否向城市外“出口”产品和劳务而分成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 基础部门向非基础部门提供需求, 城市经济的增长取决于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的比例, 这一比例越高, 则城市经济增长率越高; (2) 城市经济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 (Input–Output Model) 是由里昂惕夫1936年提出的, 在这一模型中, 考察了城市经济中所有产业之间及它们与居民之间的经济联系, 并将这种联系用投入产出表的形式表示出来, 更加全面和精细地展现了城市经济活动, 之后W.伊萨德 (Walter Isard, 1951) 运用空间经济模型进行了区域和跨区域投入产出分析;W.Z.赫希 (Werner Z.Hirsch, 1968) 通过城市公共服务支出项目模型和区域规划模型以考察投入产出分析在城市政府决策中的地位与作用; (3) 凯恩斯乘数增长模型, 该模型是总需求函数在城市经济学中的运用, 该模型中涉及到城市内居民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从而来决定城市的经济规模, 该模型解释城市的经济得以发展是由于乘数效应发挥着作用, 通过城市居民—厂商之间的商品流动传导机制和地方投资传导机制, 最后拉动城市的经济增长; (4) 城市经济学家盖里、秋山、藤原 (Ghali, Akiyama and Fujiwara) 通过改造索罗 (Solow, 1957) 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柯布—道格拉斯式的城市部门生产函数, 该模型通过某个城市某个时期的技术水平、技术进步速度、资本和劳动等变量共同决定这城市的经济水平, 并得出了地区间的经济增长率存在着长期收敛的趋势。 (5) 缪尔达尔 (Myrdal, 1957) 最早系统地阐述了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的思想, 由于存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二元经济结构, 使得经济体中比较发达的地区获得更快的发展速度, 而落后地区发展会更慢。普里德 (Pred, 1966) 、布拉德福德和凯莱基安 (Bradford and Kelajian, 1973) 则对累积因果效应模型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 解释了很多城市衰弱的原因, 从反面证实了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
城市问题的产生与求解
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第三个重要命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新的问题, 所谓的“城市病”问题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并且怎样在经济学的范畴内对这些问题进行求解?这里的“城市病”问题表现在诸如土地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城市政府管理问题等方面。既然是城市问题, 就离不开城市的“空间存在”这一根源性的特征, 这些问题的求解也就首先被规定在了城市这一空间范围内了。
城市企业和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 但是城市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 于是城市的土地问题就集中表现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不合理和尖锐的土地供求矛盾上。城市土地利用缺乏合理的规划, 城市大量圈地同时又造成土地浪费,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城市土地问题还存在着一个“空间错位”现象, 所谓“空间错位”, 主要表现为地面空间人车混杂, 即人的活动空间与车的活动空间不能分离, 混杂在一起, 这也是引起城市交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解决城市土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要充分的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 控制土地开发的规模,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集约化地利用城市土地资源。
住房是房地产的基本形态之一, 城市中50%以上的房地产以住房形式存在。目前我国城市住房问题表现在住房供给不足, 房价过高, 住房质量下降, 城市住房制度缺失等方面。城市住房问题要按照住房“供应 (效率) —分配 (公平) ”的二元目标, 可以把比较成功地解决住房问题的模式划分为“市场—救济型” (美国、英国为代表) 、“市场—福利型” (瑞典、荷兰为代表) 和“市场—保障型” (新加坡为代表) 。城市住房还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性, 于是会出现市场失灵, 需要政府介入, 进行统筹调节;在住房价格方面, 政府要进行合理的引导, 让城市居民形成一个科学稳定的心理预期, 有助于稳定房价。在城市住房市场方面政府干预非常普遍, 其形式不仅包括对市场活动的管理, 而且包括基础设施以及住房上的投资。
城市的交通问题主要体现在交通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特别是公共交通的供需方面, 集中体现为交通拥堵。道路空间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必须合理规划与构建城市交通网络体系。更新交通管理的技术及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意识等。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则是交通的供给与需求。交通是一种准公共产品, 如果只靠市场来提供, 它必然会供给不足, 这对于缓解交通拥堵于事无补。缓解或者消除交通拥堵可以通过征收“交通拥挤税”、“汽车使用税”、公共交通补贴、错开上下班时间等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价格机制来调节交通的供给与需求。在城市道路的设置方面, 以城市核心区域为原点的环状和放射状的道路设计对于缓解交通拥堵也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往往会使车流量堵在连接环线的入口处, 因此, 形成网状的道路系统才是从根本上缓解交通拥堵的一个可行的方案。
随着人口和其他要素的过度集中, 大多数城市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将使未来城市经济发展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我国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表现为空气污染、水域污染、城市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认识到环境的外部性产生污染问题, 随后发展到以科斯 (R Coase) 的产权理论角度去认识环境问题, 最后发现归根到底还是制度方面的缺陷导致了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经济学界普遍认为造成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原因是外部不经济, 而课征环境税可以使外部性成本内部化, 能有效地缓解环境污染问题。此外, 环境税收还要与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投资和补贴、押金、污染权交易、排污收费等手段配合使用, 特别是在开征环境税收时, 要与排污收费制度相互协调, 对某一类污染物的治理在选择征税或收费时, 要依据成本—效益原则, 选择成本较低的手段实施较为有效的污染控制, 这样才能从总体上缓解城市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
在研究城市政府作用方面,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日本的城市经济学学者山田浩之提出的“有必要先把城市当作一个系统来把握”, 其中包括“城市间系统”和“城市内系统”, 它们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为实现城市内部与外部各自和相互之间的均衡, 城市政府的基本任务就是与企业家等城市主体结成不经过市场的“公共经济关系”。城市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城市公共产品和进行城市管理上。
城市经济学的前沿性问题
城市经济学研究第四个命题是:城市经济学的发展方向问题, 也就是城市经济学所谓的前沿性问题。一门学科的前沿问题决定学科的发展动态, 也决定学科的生命力, 一门学科的发展取决于对其前沿性问题的研究上。近年来, 国外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可集中归纳为一下4个领域:区位分析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化;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设计;特定城市市场与城市经济模型的建立;城市经济问题、城市政府行为和城市经济政策分析。概括而言, 近年来国内城市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研究;都市发展与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及协调分析;区位选择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城市政府职能与城市治理模式
摘要: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城市地域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学科, 属于空间经济学的范畴。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 自然有其独特于其他学科的一些研究范式。首先它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那就避免不了研究城市中的经济学问题, 这就回到了通常的经济研究领域, 也就是研究城市中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研究城市经济如何实现可持续增长。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把经济的研究放在了城市这一特定的空间之上。我们自然就会问:什么是城市?城市是怎样形成的?城市经济又是怎么样发展的?城市的边界在哪里?城市空间下的城市问题有哪些?这些正是这一学科的重点或者叫研究对象。
经济法基本原则研究 篇5
博登海默说:“即在孩提时代,自我主张趋于压倒无私行为……随着个人的成熟,‘个人倾向的侧重和强度都会渐趋渐小,而尊重他人的情感则会不断增长和扩展’这种心理现象可以反映出自然的智慧。”这种自然的智慧同样在人类社会的成熟过程中得以体现。当资产阶级高举自由之剑斩封建主义于马下之时,自由主义的个人本位也纵横于民商法之中。然而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社会文明的进一步成熟,社会本位代替个人本位之潮流却再也无法阻挡。经济法是以社会为本位的部门法。在以社会为本位观的理念下,结合我国经济法实际功能和基本任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经济法应有的基本原则。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概述
首先让我们看看国内几大经济法理论流派关于经济法原则问题的论述:
国家干预经济法论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构成(一)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二)国家适度干预原则;(三)社会本位原则;(四)经济民主原则;(五)经济公平原则;(六)经济效益原则;(七)可持续发展原则”(注3)
国家调节经济法论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最核心的内涵便是:注重维护社会经济总体效益,兼顾社会各方经济利益公平。这一经济法基本原则也可以更简要地表述为:社会总体经济效益优先,兼顾社会各方利益公平。”(注4)
经济管理和市场运行经济法论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衡协调原则、维护公平竞争原则、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注5)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在经济法的立法和具体适用中所应当遵循的准则。它是经济法精神和价值的反映,是经济法宗旨和本质的具体体现。依此我们认为上面的这些论述各其合理之处,但有的论述得相对不够完整,有的表述得过于宽泛,超越了基本原则的应有之意。从经济法的宗旨与价值的角度考虑,我们认为经济法就是通过国家、社会团体和市场将稀缺将经济资源合理地分配,以营造一个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独立部门法律体系。上述的表述中包含了经济法的三个基本原则:合理分配经济资源原则、营造平衡和谐经济环境原则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此三原则并非非此即彼,而是相互依存。所谓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就是要贯穿于经济法体系的始终,而不能只适用于经济法内的某一法域。当然在经济法内部的法域中此三原则的各自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平衡和谐是贯穿于经济法始终的一种基调,而营造平衡和谐的经济环境原则更侧重于对市场规制法提出了要求。营造平衡和谐的经济环境原则涵盖了前面诸位学者提出的平衡协调原则和维护公平竞争原则。合理分配经济资源原则更侧重于对宏观调控法提出了要求。合理分配经济资源原则是要防止贫富两极的严重分化,力求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一过程体现了国家适度干预原则,既是责权利效的相统一,也是社会总体经济效益优先,兼顾社会各方利益公平的体现。营造平衡和谐的经济环境原则与合理分配经济资源原则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与手段性原则,是经济法精神和核心价值的反映。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是经济法的根本目的性原则,是对经济法的宗旨和本质的体现。
二、经济法的三大基本原则
(一)营造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将国家职能划分为维护阶级统治职能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职能。维护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职能中的首要职能。而在当前,在国际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背景下,在国内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国家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职能则显得更加突出。当今各国在实施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职能时大都将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目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这里提到的环境既包括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个问题在上层建筑的层次中已经被纳入到环境保护法之中),也包括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而我国某些地方一级的政府和部门、行业的管理者显然对营造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的重要性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某些部门、行业长期垄断,损害了普通百姓的消费权益,阻碍了该行业通过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法则来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也有损于中国在世界的经济民主形象!平衡和谐的经济环境是我国加入WTO后与国际接轨的基本要求,是我国要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得到国际社会认同的基本要求,更是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我们认为“平衡和谐”充分体现了经济法治条件下经济环境应有的状态。平衡和谐强调的是不同主体的配合而不是对抗(注6),又在哲学范畴“度”的问题上强调适当,而不能“过火”或“不及”。杨紫@教授认为平衡有均等的意思,因而不主张将其纳入经济法的理念。我们认为这里的平衡不是均等的意思,而是“不失调”之意,例如人们常说“生态平衡”,这里的平衡当然不是均等之意。此外,就经济环境状态的描述而言,我们认为“和谐”一词较“协调”更贴切,例如我们常常说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最后,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不是一种中庸理念的体现而是建立在对客观经济规律认识基础上的一种应然的状态。在这样一种经济环境下,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和谐,现实利益与未来利益的平衡和谐,国家、社会与个体之间利益的平衡和谐。
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作为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主体之间的平衡和谐
政府是国家作为经济法主体的代表人。国家作为经济法的主体身兼两重性,一方面,政府作为经济法的执法主体之一要对经济进行管理、干预和协调,而这种管理、干预和协调必须依法进行;另一方面国家(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或主体代表进行市场行为时必须要接受法律的约束。这两方面也就构成了传统经济法的基本内容:即政府规制经济之法和规制政府经济行为之法。在这一个题目下我们强调的是政府的对经济进行管理、干预和协调的这一职能。政府的对国家经济生活的管理、干预和协调实际上就是一种对经济资源和物质利益的分配。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也同样具有对经济资源和物质利益的分配的职能。那末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两者的关系呢?这是各国在经济发展中都无法回避并在一直努力解决的问题,也是经济学界百年以来争论不休的重大课题。纵观西方各大经济学流派的区分标志也主要在于对这个问题回答的不同。尽管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所采取的方针政策各有不同,但在强调以市场机制作为基础,依法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这一点上显然已经成为各国的基本共识。
而经济法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使作为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主体的政府和市场之间形成一种平衡和谐。这种平衡和谐就是防止要公权力和私权利的滥用。一方面要防止某些政府部门或其代表假借国家、社会的名义,却不从社会整体角度出发而行维护局部私利之实,非法干预正常的市场调节机制,从而影响了整体经济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因市场机制缺陷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垄断形成到私权利被滥用造成社会不公,直至最后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防止以上两方面问题的出现其实质就是为经济发展营造了一个平衡和谐的经济环境。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政府与市场两个主体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相互排斥、相互争权的关系,两者实际是相互弥补对方之不足而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史上形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合力,这种合力的产生是两个主体平衡和谐地调整经济生活的必然结果。近一百年来经济发展的历史也告诉我们两个主体平衡和谐则经济发展得就顺利,两个主体失去应有的平衡和谐经济发展就会遇到危机。
而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中间层的出现,也是我们认识到了作为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主体还不仅仅限于政府和市场,第三部门在经济资源配置的问题上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注7)所以发展中的经济法所面临的不再单单是营造政府与市场的平衡和谐,而是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三者间的平衡和谐。
2、市场主体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市场主体关系包括市场竞争主体间的关系和市场生产主体与消费主体之间的关系。
就市场的竞争主体而言,有国内和国外之分,国有和私营之分,经济法是要赋予这些竞争者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与公平的竞争环境。就如同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提出“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的原则一样,经济法所要赋予市场主体的也是一种平等竞争的权利,从而营造出一个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平衡和谐的经济环境,而无论该市场主体之出身或资金来源于何处。这也可以说是公正、平等理念观由私法到社会法的一种深化。
历史告诉我们:物极必反,公平的自由竞争自身并不具备连续性,自由竞争按着优胜劣汰的法则进行最终会导致强大的垄断势力出现,而垄断则往往意味着不公平、不正当竞争的可能出现,而这正是经济法中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从而为公平竞争营造一个平衡和谐的经济环境。
除了因自由竞争而形成的垄断还有自然垄断形式。(注8)这种垄断所导致的不平衡和谐,除了针对市场竞争主体外更会针对市场消费主体。自然垄断主体的垄断往往具有一定政策上的合理性,但如果对其失去必要的约束就必然会大大损害市场消费主体的利益。我国前些年一些地区出现的“电霸”和电信行业暴利就是最好的佐证。此外因信息的偏在也会造成经济环境的失衡与不和谐,比如证券市场上的内幕人员和证券商相对于一般投资大众,生产者相对于消费者都处于强势地位。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证券法等恰恰就是经济法为防止上述情况出现,营造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的体现。
3、国际市场环境与国内市场环境的平衡和谐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之风已经无法逆转。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这种感觉也愈加强烈。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国家间存在比较利益的经济理论是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石。当市场超越一国国界,国家行业间差距所带来更多利润率的诱惑是无法抵挡的。但是伴随着更高利润率的是更高的风险,超越了国界也就意味着可能失去本国政府传统的经济庇护,而面临所在国为保护所在国该行业而采取的打压外国企业政策所带来的损害。一国为保护本国行业而采取的手段就本国而言可能是合理的,但对于世界而言却可能是无理的、狭隘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平衡国与国之间的利益,WTO及其相关平衡规则才应运而生,但WTO及其相关平衡规则的产生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历了无数次的谈判、妥协、争论与修改。也正是因为此,WTO及其相关平衡规则才成为了国际贸易中的权威法则,是各成员国必须遵守的法则,否则必将遭到严厉的惩罚。要想在国际市场赢得更多的利益,利用国际市场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就必须抛弃我国某些部门、行业和地方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意识、垄断思想和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并树立起国际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而此种向国际观、大局观意识的转变就是管理者要依照经济法治的思维来分析和解决我们在开放中遇到的问题,务必使调节经济的手段与方式符合WTO规则要求,务必使中国的经济法制与国际接轨,务必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形成和谐的统一。总之将国际市场环境与国内市场环境的平衡和谐原则纳入中国经济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中国走向世界的要求,也是中国经济法自身发展之必然。
综上所述,平衡和谐原则是经济法以社会本位的价值观的直接反映、突出体现和理念性原则。平衡和谐是对经济法治下经济环境状态最贴切最美妙的描述,贯穿于经济法的方方面面。平衡和谐原则是经济法立法层次必须努力遵循和追求的原则。作为理念性原则,平衡和谐原则对经济法的执行主体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平衡和谐原则要求经济法的执行者必须深刻理解经济法的理念,从社会本位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而在我国经济司法、经济执法和其它经济法的实施的实际中往往限于其相应主体的具体水平和客观情况,平衡和谐原则却未必能得到良好的贯彻,这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法存在的最薄弱环节。
(二)合理分配经济资源原则
对于如何分配经济资源,历史上的经济学家和法学家做出了各自不同的回答。中世纪的阿奎纳认为:“正义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种是分配正义(distributivejustice),即‘按照人们的地位而将不同的东西分配给不同的人’……在分配正义中,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愈突出愈显要,那么他从共同财产中亦将得到愈多的东西。”(注9)这种按人们地位来分配经济资源的思想是封建社会的分配原则。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以后为按资本分配原则所取代。从“人生而平等”的道德的角度看,按资分配较按人们地位来分配无疑是人类社会分配原则的一大进步。但按资分配所导致的贫富分化日趋严重,一方面导致频繁的经济危机出现,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对资本主义世界所要树立的平等道德观的一种讽刺。空想社会主义从道德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按需分配的思想,其实这样一种美好的设想也并非空想社会主义者所独有,在西方历史早期就有过“正义是满足人们需要”的理念。然而这种脱离了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空想终究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不仅仅在道义上对两极分化、贫富不均做出了犀利的批判,更从科学的角度论述了两极分化的社会根源与危害,并在理论上提出了防止两极分化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法。实践也已经证明在资本主义社会历史上的经济危机直接源于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而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其实质就是单单依靠市场这一只无形之手是无法实现将稀缺经济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的。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看,经济资源不再是取之不尽的,相对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资源是永远稀缺的。经济资源既包括生产资料也包括生活资料。生产资料资所有制最终决定了社会资源的分配制度。在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情况下,社会资源的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多种分配制度并存。这样一种复合的分配制度一方面保证了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防止贫富两极严重分化。这种分配制度也正是社会总体经济效益优先,兼顾社会各方利益公平的体现。
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段话将成为未来几年关于如何贯彻合理分配经济资源原则的指导思想。
综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防止贫富两极严重分化是合理分配经济资源原则的具体体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更侧重于稀缺经济资源中生产资料的分配,侧重于经济的发展,是效益优先的体现。防止贫富两极严重分化更侧重于稀缺经济资源中生活资料的分配,侧重于社会的稳定,是利益公平的一种体现。合理分配经济资源原则是经济法在调控经济中必须遵守的原则。
(三)保障社会总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发端于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上升到一种治国方略的高度。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人类认识论上又一次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突破,这一思想强调的不仅仅是人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更是人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也唯有人与环境和谐的实现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提出也是社会本位理念的进一步深化:暨不仅仅以人类社会横向的当代的利益和谐为出发点,更以人类社会纵向的代际利益的和谐为出发点。当然就纵向而言也不仅仅是代际的,因为就人类社会某一代人的利益而言也是可以持续的且应该是有益的。这种发展不强调速度,而强调连续性与稳定性。因此可持续发展就是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稳定的辩证的逻辑统一。
以社会为本位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涵盖了经济、人口、环境、科技、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这一思想反映于上层建筑之时就必然有相应的法律制度予以保障,而以社会为本位的经济法所要保障的就是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部分――社会总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经济法无论是保证市场主体有一个平衡和谐的经济环境(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的市场规制法),还是保证经济资源合理地分配(有计划、有组织、有理性的宏观调控法),最终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社会本位法,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法的最根本的目的性原则,也是经济法作为现代法的最前卫的最现代化的基本原则。
后记――对第三个原则的补充
行文即将结束,在我们还感觉对第三个原则的论述显得很是单薄之时,笔者参加了8月在辽宁大学举办的全国第五届经济法前沿理论研讨会,会议的成果之一就是提及了“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从以社会为本位到以人为本位,从可持续发展到科学的发展观是经济法第三个原则内涵的进一步深化。
以社会为本位相对于以国家为本位、以个人为本位而言;以人为本位相对于以官为本、以民为本位而言。抛除各自的纵向比较,以人为本是以社会为本位的进一步体现。中国社会有着长达数千年“官本位”思想的积累,此种积累已经成为政府乃至和国家有关联的企事业单位树立现代化意识、服务意识,融入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大障碍。任何一种经济体制模式下都有自己的文化意识形式。在新中国建国后近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官本位”思想意识得到了空前强化,达到了数千年“官本位”思想积累的巅峰:“处级的和尚、部级的方丈”、“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凡此种种现象足可与封建社会下的朝堂衙门比肩,却又带着“处级”、“部级”这样的现代字样。当前建立这样文化意识的基础――计划经济模式已经不复存在,虽说积习难改,但我们相信就像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所取代一样,“官本位”的思想意识终将为“以人为本”的思想意识所取代。此外,“官本位”思想曾长期披着“以民为本”的外衣,借国家、集体之名行干涉个人发展之实,使得“以民为本”沦为实现“官本位”的工具与手段。也正是基于此种考虑,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才提出了“以人为本”,而非传统的“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既是一个整体概念也是一个个体概念。可见“以人为本”在强调人作为一个整体过程中并不否定个体的利益,这恰恰与经济法的以社会为本位的内涵相一致,而“人”与“社会”相比,又突出了个体的因素,在中国这个长期缺乏“个性化”教育的国家里,这是社会本位价值观、理念观的又一次深化。
经济法基本原则研究 篇6
【关键词】经济法;改革开放;社会主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我国经济法学者对经济法基本原则构成的理论分歧
在我国经济法学界,学者们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构成存在着很大分歧。国家干预经济法论认为经济法有资源优化配置、国家适度干预、社会本位、经济民主、经济公平、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等七大原则。国家调节经济法论认为经济法有经济效益和经济公平两大原则。经济管理和市场运行经济法论认为有平衡协调、维护公平竞争和责权利效相统一三大原则。而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更提出了有经济法主体利益协调和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法定两项新的原则。
1.1经济效益和经济公平原则
经济法的最基本原则应该是维护社会经济总体效益和兼顾各方经济利益,即经济效益和经济公平原则。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全部经济工作的重点和归宿,同时也是国家加强经济立法所要追求的终极的价值目标。无论是市场主体规制法、市场秩序规制法、宏观调控和可持续发展保障法,还是社会分配调控法都要把促进和保障提高 企业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摆在首位。经济法追求的公平是社会总体的经济公平,社会总体公平要求绝大多数个体和团体间必须公平。 目前 , 影响 经济公平的因素很多,如行政干预、权力经济、分配不公、价格体制不健全、不正当竞争和垄断等,要克服这些因素,就需要把实现经济公平作为重要原则。
1.2社会本位原则
社会本位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法的本位思想。社会公共利益满足程度是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经济个体的行为以及市场的运行和社会分配行为紧密联系的。经济法把社会本位作为调整原则表明,经济法在对产业调节、固定资产投资、货币发行、产品质量控制、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关系进行调整时,要以社会利益为本位。与此同时,任何市场主体,在进行市场行为时,都不能一味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否则,也是对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背离。
1.3经济民主和经济法治原则
“经济民主”是作为经济高度集中的对立物而存在的。经济民主不仅与国家行政权、国家所有权、企业经营权、法人财产权、劳动者的民主参与权以及获得物质利益的权利紧密相关,同时,这些权利本身就是经济民主实现的法律形式。经济法治即国家干预本国经济运行要依照法律的规定,即经济法的主体、经济法主体的行为、经济法主体行为的后果都要以法律的规定为基准。现在,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建设有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战略。而经济是国家的命脉,是发展的重中之重,更应加强依法治理,用法来规范经济领域活动者的行为,维护国家经济秩序。鉴于经济法治的重要性,经济法治原则应该成为经济法的重要原则。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来的,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大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把它摆在突出位置,这就使得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的认识,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对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对党的执政能力认识的一个新突破。
(3)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进行不懈的探索,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到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必须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现在,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和谐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科]
【参考文献】
[1]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2]李昌麒.经济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漆多俊.经济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潘静成,刘文华.经济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语言经济原则下的公共标示语研究 篇7
关键词:语言经济原则,公共标示语,应用
公共标示语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它表明一个社区的服务功能, 甚至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公共标示语尽量用简要的语言表达出要表示的意思。因此, 公共标识语在某种程度上追求语言的经济性。
一、语言经济原则的定义
经济原则是指导人类行为的一条根本性的普遍原则。语言经济原则又称省力原则, 简单地说可以概括为以最小的认知代价换取最大的交际收益。
经济原则是支配人们言语活动的规律, 它使人们能够在保证语言交际功能的前提下, 自觉和不自觉地对言语活动中力量的消耗, 做出合乎经济原则要求的安排。“省力原则”的核心思想是:人们在争取某种效果的时候, 往往会采取相对经济的途径, 而不是绝对经济。
二﹑语言经济原则的研究状况
美国的Zipf主张从听话人和说话人两个方面来认识和考察经济原则。对于说话人, 能用一个词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所有意思, 这是最经济的, 正如一部集通话功能和照相功能于一体的手机比一部普通手机和一部普通照相机更方便携带。Zipf认为, 这两种力量必须相互协调并达到平衡, 才能实现真正的“经济”和“省力”。
郭秀梅认为语言经济原则即如果一个词足够的话, 决不用第二个。
姜望琪认为不要把经济原则和省力原则简单化。语言学界的“经济”和“省力”是相对于交际效果而言的:在保证取得最大交际效果的前提下, 采用相对最为“经济”和“省力”的方法和途径。
三﹑语言经济原则在公共标示语中的应用
公共标示语是指用在公共场所的标语和指示语。
(一) 公共标示语的表现方式
1.形式的选择
公共标示语涉及到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诸多方面, 其选用词语的形式可用汉语中的字﹑词﹑短语﹑句子﹑篇章等。
单个字表示
如:让﹑推﹑拉﹑开﹑关等。一般用动词形式, 提示公众做出某个动作。
单个词表示
如:贵宾﹑公安﹑出口﹑商店等。一般用名词形式, 表示处所, 提示公众某种地点或某种东西在哪里。
(3) 短语表示如:暂停收银﹑节约用水﹑保持清洁等。
(4) 句子表示
如:我们的面包采用新鲜安全优良原料, 新鲜卫生, 敬请安心食用。
(5) 篇章表示
响应国家法规, 本卖场即日起将停止免费提供一次性塑料购物袋。欢迎自带购物袋前来购物。如您忘记自带购物袋, 可在收银台购买。
公共标示语的形式的选择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公共标示语大量使用省略句式, 不完全句子、不规则句子以及单句, 具有明显的口语化特色。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最大的信息量, 体现在公共标示语上便是其构词的简易化。
2.语体的选择
公共标示语语体选择是丰富多样的, 但选择什么样的语体也要根据场合进行选择。
(1) 口语语体
运用口语语体告知人们某些事情, 口语语体多用于超市等服务行业。如:谢谢光临﹑小心台阶。
(2) 说明语体
说明语体用于说明某种事物用途的居多, 也有用于提示某种信息的。如:手动报警按钮:如果发生火灾请按下此钮。
(3) 广告语体
如清仓甩卖﹑厂家直销等。
(4) 法律语体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禁止停放非机动车, 违者扣车罚款。
(5) 诗歌语体
运用诗歌语体给公众以建议。如:生命只有一次, 平安伴君一生。千里之行, 慎于足下。
(6) 政治语体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词语的选择
汉语中同一种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出来, 选用哪一种词语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如:表示不准吸烟可以说:请勿吸烟、禁止吸烟也可以说不准吸烟, 或者用英语No smoking表示。
请勿吸烟和禁止吸烟使用的频率较大, 禁止吸烟具有强制性, 请勿吸烟只是给予建议, 语气没有禁止吸烟强烈, 不准吸烟语气比较生硬, 一般不用。
表示不准践踏草坪可以说:小草青青, 足下留情。小草青青, 踏之何忍。爱护花草, 请勿践踏。踏破青毡可惜, 多行数步何妨等。
爱护花草是一种公共意识行为, 不具有强制性, 目前我们看到的关于爱护花草的指示牌表述的比较委婉, 语言富有诗意, 公众乐于接受。
(二) 公共标示语的作用
1.指示功能
如:候车室、检票口、吸烟室、提取厅、售票厅等。
这种表示法多用在公共场所, 向公众提供一种信息服务, 告诉公众这是什么。
2.提示功能
向公众提醒一个事实或现象, 它既没有限制的意义, 也没有强制的意图, 如:临时售票, 开车前5分钟停止检票。
请先敲门, 谢谢。
3.限制功能
限制性的公示语以相对委婉但明确、直接的口气向公众提出要求, 含有约束对方的意思。
如:厨房重地, 闲人免进。
为了您的身体健康, 散装食品请勿用手触摸。
4.强制功能
口气最为强硬的一种, 它要求公众“必须”采取这样那样的行动。
如:严禁吸烟。
消防设备禁止遮挡。
(三) 公共标示语使用的不合理处
语言的使用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合适的语言。有些公共标示语不分场合, 使用不当, 语气生硬, 句子不通顺。
一家超市提供免费饮水的服务, 在饮水机上写着:“纯净饮用水, 严禁它用”。超市本是个提供服务的场所, “严禁”用的不当, 语气生硬, 改为“请勿”好些。
“消除小广告, 美化锦州”。这是挂在墙上的标语, 前五字, 后四字, 头重脚轻, 读起来不顺口。
四、结语
经济原则作为人类语言的普遍特性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次和方面。从表达与接受的角度看, 表达者说话尽量简洁, 以求省力;接受者希望表达者说话尽量具体明确, 也求省力, 这是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人们总是可以以极小的认知努力获取最大的交际回报, 同样体现着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 商务印书馆, 1980。
[2]夏中华:《语言学教程》[M], 辽海出版社, , 2000。
[3]于根元主编:《应用语言学概论》[M], 商务印书馆, 2003。
[4]齐沪扬、陈昌来:《应用语言学纲要》[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5]何自然:《语言学概论》[M],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经济法基本原则研究 篇8
一、对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国际经济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 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经济法当中的体现
通常来讲, 国际经济法在二战之后所得到发展的重点处理跨国商品的自由流动和资源利用等都与国际法有关联的一些问题, 主要的目的是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协调, 在该框架之下所制定出的有着普遍遵循意义的相关法律规范以及法律制度的总和[1]。在最近几年当中, 可持续发展属于受到全球关注的一个全新概念, 这个理论主要建立在人类的保护环境意识觉醒的前提之下, 该理论的具体实施, 一定会为人类的实际生存以及发展所处在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非常大的改观, 对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进行有效促进, 推进人类的快速稳定进步[1]。站在国际经济法实施的目的角度, 本质是利用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一定的调整, 进而来有效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富强, 有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需要吻合, 国际经济法在之后的具体实施过程当中需要对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严格遵循, 结合其他原则来对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引[1]。
(二) 分析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之间的关系
通常来讲, 国际经济法需要严格遵循几个主要的原则, 主要包括主权原则、平等互利原则以及共同发展原则, 这是被国际社会所公认的, 属于是对国际经济有着非常重要遵循意义以及指导意义的原则, 上面所提到的三条基本原则已经构成了国际经济法的基础, 属于国际经济法内涵的重要体现, 具体的内容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相关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 存在着互动性[2]。通常来讲, 国家经济主权一开始的倡导是由发展中国家开始的, 对于国际法当中的主权原则基本符合, 对于世界当中各个国家的经济共同发展进行强调, 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若世界经济当中不存在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 根本就不能够有效实现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繁荣[2]。一般情况下, 国际经济贸易应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进行, 在法轮地位方面, 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 强国或者弱国都是平等的, 然而, 现阶段的国际经济法的框架之下依然有着非常多形式方面的不平等, 可持续发展原则为了追求本质上的平等, 属于是平等互利原则的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国际合作求共同发展的原则深入表明各个国家之间增强合作的重要性, 南南合作以及南北合作是现阶段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式, 可持续发展原则重点强调全球经济发展方面, 所有的国家都需要积极参与其中, 不可以独善其身, 本质是共同发展原则的一个深化性的发展[2]。所以,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这两者之间属于是互动关系。
二、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现阶段,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性的一个发展全新概念, 已经深入到人心当中, 已经得到了各个国家的共识以及政策。可持续发展原则完全不同于那些相对比较传统的发展观念, 存在着独特的属性以及特征[3]。
(一) 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发展性
在所有的国家以及地区, 发展都是令人心动的一个字眼。从古代到现在, 发展有着非常多的含义, 在各个领域当中, 人们对于发展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哲学家觉得发展是纯粹思维所规定的辩证演进, 也就是将社会发展懒成是和辩证进展一致的发展。而社会家觉得发展指的主要是社会进步, 经济家觉得发展在根本上来讲指的主要是国家、民族、地区怎样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问题, 也就是, 发展属于研究寻找国家、民族以及地区的现代化过程当中遇到的理论以及实践方面的问题, 主要有发展目标、模式、途径以及方式等所存在的联系[3]。可持续发展属于全新的一种发展战略, 发展是最终的一种归属。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发展性属于根本性属性, 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
(二) 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可持续性
通常来讲, 可持续性是一种不同于相对比较传统的发展观的一个全新发展策略, 主要的原因是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可持续性的发展, 对于可持续发展原则来讲, 可持续性是非常显著的一个特征, 可持续发展觉得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的, 构成了有机整体, 重点强调发展持续性。通常来讲, 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在环境资源危机问题解决前提下发展的全新的一种发展理念, 然而, 它不仅仅局限于此, 重点是寻找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间所存在的联系以及协调。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是社会持续性、经济持续性以及生态持续性, 同时还追求这三种持续性间的和谐以及统一。除此之外, 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长期目标, 有着一定的持久性与延续性[4]。可持续发展核心是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同时还不能够损害后代的实际需要的一种能力。
(三) 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整体性
众所周知,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来源是人类解决环境资源的危机, 然而, 它不是单纯的局限在此, 经过长期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念有着非常广泛的涉及范围, 是一个综合性的理论范畴, 有着经济、人口、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属性, 该原则重点强调将这些存在着比较大关联的方面在一个相对比较大的系统当中进行有效的协调, 实现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整体性指的是把资源环境的利用以及保护和相关的方面发展进行有机结合, 实现环境和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实现各个相关方面的综合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会单纯片面的强调单一的方面, 追求所有方面之间的结合以及协调, 不可以用保护环境而对发展进行全盘否定, 可持续发展所追求是的整体和谐发展, 整体性在可持续发展当中属于是空间方面的要求, 是其内在的一种属性。
三、对环境与贸易关系视角之下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分析
(一) 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于国际经济法造成的影响
站在环境与贸易的角度, 若把环境保护和开展自由贸易进行协调, 本质就是有效促进资源利用, 保证存在良好的利用率, 保护环境和开展自由贸易本质上就变为了有效推进国际经济法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电, 可以非常明显的发现, 环境与贸易在本质上属于是相辅相成以及协调统一的, 这两者属于国际经济法当中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性内容, 而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于环境与贸易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有着非常关键的指导意义[5]。因此, 可持续发展原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际经济法。现阶段, 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把可持续发展当作指导贸易自由的一项非常关键的原则,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深入发展, 国际经济法一定会当作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 对于国际经济关系进行有效的指导。
(二) 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之下的国际经济法的发展
通常来讲, 在环境与贸易之间存在的关系当中, 过分片面的强度单独一方的均不可能实现全球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环境与贸易两者间最佳的结合点进行准确的寻找是国际社会需要面对以及解决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所以, 存在着下面的几点建议:第一点建议是, 在国际层面有效建立以及处理环境以及贸易之间关系的基本框架,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对国际经济法的内容进行一定的丰富, 并制定出具有遵循意义的法律规范以及法律制度, 进而来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有效的指导, 保证全球资源可以实现优化性配置, 经过可持续经济发展, 进而来有效实现全球贸易的自由化, 在该过程当中, 应该始终坚持环境成本内化更加的符合各个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的相关要求[6]。第二点建议是在国家层面上对共同发展以及有差别对待的原则进行严格遵循, 因为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经济有着不同的起点, 同时还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 发展中国家在实际的国际贸易当中处于劣势的地位, 在共同发展的实际过程当中理所应当的需要对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利益进行照顾, 需要在国际经济法当中有充分体现[7]。第三点建议是应该有效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尽可能增强环境方面的立法, 在本质上有效解决现在所存在的不平等的一些现象, 对环境和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好的协调, 对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中国家经济得到科学合理的发展, 才能够有效解决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之间的关系, 实现全球经济的繁荣富强, 进而来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总的来讲, 在现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 应该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良好的处理, 各个国家应该对国际经济法进行普遍的遵循, 要想对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有效促进, 需要把可持续发展原则向国际经济法当中进行有效的渗透, 目前, 站在环境与贸易的视角, 探讨以及研究国际经济法当中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现实性意义。
摘要:通常来讲, 国际经济法在二战之后所得到发展的重点处理跨国商品的自由流动和资源利用等都与国际法有关联的一些问题, 在最近几年当中,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受到全球进行关注的全新概念, 同时, 现在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已经广泛认同可持续发展, 在国际经济法当中渗透可持续发展属于现阶段非常关键的一个研究课题。在本文当中, 主要站在环境和贸易的视角, 对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环境因素进行结合, 探讨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国际经济法之间所存在的关系, 重点研究了国际经济法当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可持续发展原则,环境,贸易,视角
参考文献
[1]刘媛.试论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03:85-87+123.
[2]刘宏.以国际经济法的角度讨论全球化下的可持续发展[J].经营管理者, 2010, 09:69.
[3]刘媛.经济全球化下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国际经济法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 2009, 28:135-136.
[4]李屹东.国际经济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从环境与贸易的视角[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21:345.
[5]曾婷.国际经济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J].品牌, 2014, 12:25.
[6]缪旖.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内涵及其意义[J].全国商情 (理论研究) , 2012, 11:90-91.
经济法基本原则研究 篇9
一、区域竞争力评价理论
(一) 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 (IDM) 的定义是, 一国或一个企业在世界市场上较其竞争对手获得更多财富的能力, 模型将区域竞争力分解为八个方面, 包括企业管理、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国民素质、政府作用、基础设施和金融环境, 其核心是企业竞争力, 关键是可持续性。世界经济论坛 (WEF) 的定义是, 一国能获得经济 (以人均GDP衡量) 持续高速增长的能力。波特在其《国家竞争力》一书提出了区域竞争力模型, 波特认为国家经济竞争力是指该国产业创新和升级能力, 即该国获得生产力高水平及持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 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四大要素是企业战略、企业组织、企业群体内竞争对手及该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 1998年波特又进一步指出:在国家层面上, “竞争力”的唯一意义就是国家生产力。区域争力是指区域作为一个整体, 在全球竞争中, 通过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相互配合而形成的能为区域的整体绩效带来实质性功效的竞争优势 (周群艳等, 2008) 。区域竞争力为经济区域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有效配置资源, 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 (其他同类区域) 更多的财富、占领更大份额的国内外市场, 以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 (芦岩等, 2006) 。区域经济竞争力是指某个特定区域在国内经济竞争中形成并表现出来和所具有的生存和发展并由此获取收益的能力, 是利益主体之间比较生产力的竞争, 是该区域在国内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的强弱程度。其主体和核心是产业竞争力。同时受辅助或潜在竞争力的影响, 通过区域之间的竞争过程, 最终形成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综合实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包含对核心竞争力、辅助 (基础、潜在) 竞争力、现实综合竞争力以及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徐承红, 2007) 。区域竞争力是指在系统分析区域现状的基础上, 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相比, 在资源环境、经济实力、产业市场、对外开放、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管理服务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的综合能力, 是一种通过比较所具有吸引、争夺、转化资源和控制、占领市场的能力, 亦即能够为区域发展提供资源配置和市场导向功能的能力 (高志刚, 2006) 。
根据以上观点, 我们认为区域竞争力是研究一个地区, 主要是行政区域范围内, 通过对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实现相比较其他地区更有优势的经济实力。
(二) 行政区域经济
1. 行政区域经济的概念。
国外有一些学者也在关注中国的行政区经济, 如澳大利亚学者奥德丽·唐尼索恩于1972年用“蜂窝状经济”概念分析中国经济的分割化趋势。美国学者托马斯·P·莱昂斯从体制的角度分析中国经济的分割化, 但他们没有提出关于中国行政区域经济的科学范畴和系统理论。在中国最早对行政区域经济进行研究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刘君德教授。刘君德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行政区经济 (即行政区域经济) 的概念, 还有一些学者如鲁勇 (2002) 、朱舜 (2003) 、舒庆, 周克渝 (2003) 等也提出了行政区域经济的概念。由此可以把行政区域经济的概念简单概括为:受行政划分及政府经济行为的直接影响的特殊经济区域经济类型。对于行政区域经济理论的认识是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 拓展了区域经济理论研究领域。行政区域经济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客观存在的区域经济类型, 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学界提出的一个新范畴和新理论思维。在我国行政区域经济分为四个等级省域经济、市域经济、县域经济、乡镇经济。
2. 行政区域经济的特征。
许多学者对行政区域经济研究时, 都对行政区域经济的特征进行描述, 如刘君德 (1996) , 朱舜 (2002) , 鲁勇 (2002) , 舒庆, 周克渝 (2003) 等学者, 他们对行政区域经济的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由此对行政区域经济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第一是行政区域经济具有明显的行政区划板块的特征。行政区域经济是受行政区划刚性约束, 具有明晰界面特征的区域经济。行政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行政区划体制的规定性。行政区划以政治因素为主, 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所以一旦行政区划确定下来, 行政区域经济的界面也就非常明显的确定下来。
第二是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直接影响着行政区域经济的运行。行政区域经济是受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经济行为直接影响的区域经济。地方政府在经济活动中都会首先考虑自身利益的实现, 而且这种政府行为也强烈地渗透到企业的竞争中, 重复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是企业竞争的一种表现, 但政府的参与往往扰乱了市场信号, 各地竞相追逐价高、利大、税收高的产业。由于各级地方政府对本地的企业实施地方保护主义措施, 这极大地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公平性, 某种程度上维护了重复建设的原有格局, 难以实现市场竞争下的规模经济。
第三是行政中心与经济中心的高度一致性。各行政区域经济的中心大都与行政中心是一致的, 行政中心是一个国家或地方的政治中心, 经济中心则是一国或某一区域的经济中心。在商品经济不发达、封闭的社会里, 一个国家的地方行政中心往往是一个地区性的经济中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即发生行政中心与经济中心内的偏离现象。商品经济越发达, 两个中心的偏离程度也越大。这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表现得十分明显。而在中国行政中心和经济中心却表现为高度的重合性。
第四是行政区边界经济的衰竭性。我国的省会乡镇一般都相对处于行政区偏中心地位, 非省会的大乡镇、特大乡镇也大多远离边界地区, 按空间相互作用原理和行政区经济运行下经济中心跨行政区作用的摩擦力原理, 中心乡镇“经济能量”在辐射到边界地区时, 已被大大削弱, 边界地区往往成为区域经济的衰竭带;再加上边界地区地形复杂, 交通闭塞, 生产要素流通不畅, 因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最终导致这些地区的经济落后, 或者是与经济中心的差距很大。
(三) 乡镇经济竞争力
乡镇竞争力是指一个乡镇在发展与壮大过程中具有的与其他乡镇相比更强的创造财富、提高人民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乡镇是农村最基层的单位, 对其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有助于了解农村社会经济的实况, 把握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以制定合理的方针政策,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乡镇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作为乡镇竞争力研究的应用领域之一, 也越来越引起了理论界和实践者的关注。它可以发现与乡镇竞争力关联性最强、贡献度最大的因素, 从而为乡镇规划者和管理者提高乡镇经济竞争力提供定量的科学决策依据。
二、乡镇经济竞争力评价理论构建
(一) 构建乡镇经济竞争力评价理论的原则
构建乡镇经济竞争力评价理论时, 尽可能遵循以下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指标设计必须从乡镇经济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出发, 科学而又系统地反映乡镇经济竞争能力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表明乡镇经济运行的特点和乡镇经济的运行规律, 即指标能够科学、全面、准确地反映乡镇经济竞争力的内涵。而且同时, 要指标概念准确、计算范围明确、计算方法科学、操作过程方便, 既能系统科学地反映乡镇经济竞争力的全貌, 又能在某一方面揭示对乡镇经济竞争力有重大影响的因素。
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即要求指标设置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 突出重点, 尽量少而精。科学性和客观性相结合。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遵循乡镇经济发展规律, 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乡镇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态势, 在设计乡镇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注意指标的客观性, 要选取那些便于收集和计算分析、且对乡镇经济发展研究具有实用价值的指标。指标既不能过多过细, 使指标之间相互重叠;又不能过少过简, 使指标信息遗漏。同时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客观地反映待评价乡镇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潜力, 以及演变趋势, 揭示内在发展规律。
2. 可操作性原则。
各评价指标应信息集中数据容易获得, 计算方法简明易懂。要求指标体系要以现实统计数据作为基础, 要容易获取, 易于分析计算。尽量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主要指标。同时尽可能选择可量化的指标, 定性指标应尽量少用, 对于在评价分析中确实有重要性的定性指标应采用专家打分法对其赋值, 保证其可信度, 以减少主观臆断中的误差。
3. 可比性原则。
指标能在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乡镇之间进行比较和评价。可比性和适用性相结合评价, 指标要有可比性。没有可比性, 就没有适用性。如果指标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可比性, 就无法对乡镇经济进行比较。可比性要求有三个涵义, 一是在不同乡镇空间范围上具有可比性, 如以货币为单位的指标 (GDP、人均收入等) 必须扣除价格因素;二是在不同乡镇之间进行比较时, 除指标的口径、范围必须一致外, 一般用相对数、比例数、指数和平均数等进行比较;三是在进行具体评价时, 为了防止大数“吞噬”小数的现象发生, 有时必须进行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归一化和极大化或极小化等方面的处理, 使数据在无量纲的条件下可比。可比性要求评价结果在时间上能保持现状与过去的可比性, 通过纵向比较反映各乡镇经济发展的演进轨迹;可比性还要求评价结果在空间上能保持不同乡镇之间可比性, 通过比较反映各乡镇之间的优势与缺陷, 因地制宜提出对策措施。
4.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是指在指标体系内部各个指标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罗列。因此, 对乡镇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时, 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 把握乡镇经济竞争力系统的整体特征和性能, 以期对乡镇经济竞争力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与评价。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统一, 构建乡镇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指标体系应能反映乡镇经济竞争力的各个方面, 不应有任何游离于系统之外的孤立指标, 必须全面真实反映各乡镇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各个侧面的基本特征。同时, 应根据系统的结构分出层次, 并将指标分类, 使指标体系结构清楚, 便于实施。设置具体指标的时候要注意保持各个系统、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独立, 以形成一个有机的乡镇经济竞争力体系。
5. 目的性原则。
指标必须与建立乡镇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目的相一致。评价指标要有明确的研究目的, 不同的研究目的设置的指标体系是不同的。研究乡镇经济竞争力目的在于了解乡镇经济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能力, 以及影响乡镇经济发展的各要素在促进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大小,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研究, 衡量乡镇经济竞争力的状况, 找出乡镇经济竞争力弱的原因所在, 指出改善乡镇经济竞争力的手段和方法, 最终增强乡镇经济的竞争实力。
(二) 主要内容
乡镇经济属于应用经济学中区域经济学的分支, 是和省域经济、市域经济、县域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概念。乡镇竞争力主要包括乡村经济实力和乡镇社会环境。乡镇经济应既包括乡镇中的主要经济支柱———乡镇企业, 也包括乡镇中的农业及服务业。乡村经济实力主要包括人口、居民收入、乡镇可持续发展、财政收入等内容。乡镇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乡镇的教育、治安和生活等方面。
三、乡镇经济竞争力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
(一) 乡镇经济竞争力评价方法
目前, 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有数十种之多, 每种评价方法各具特点。大体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赋权, 如主观权数法、特尔菲法 (专家打分法) 、层次分析法 (AHP) 、模糊综合评价法等;一类是客观赋权, 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熵值法、聚类分析法等。
(二) 乡镇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乡镇是农村最基层的单位, 对其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有助于了解农村社会经济的实况, 把握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以制定合理的方针政策,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系统性和目的性5项原则, 参照“十二五”规划要求, 选取一系列相应的指标, 构建了乡镇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6个一级子系统、21个二级子系统、40个评价主指标构成, 具体见表1。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由于指标数据的获得以及处理数据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 比较能够体现乡镇竞争力的指标是GDP;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各项储蓄存款余额;出口产品交货额;政府财政收入;政府财政支出;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数。
参考文献
[1]杨道建等.我国乡镇竞争力评价研究——以镇江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20) .
[2]朱舜.行政区域经济:特征、种类与演化[J].经济学动态, 2004 (5) .
[3]叶琪.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01) .
[4]韩申山.县域经济竞争力研究综述[J].新西部, 2012 (35-36) .
经济法基本原则研究 篇10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可有效遏制上市公司虚增利润的做法, 体现了公平、公允原则。为此, 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增加了资产计提项目, 引进了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项目。
此外, 谨慎性意味着对损失和收益确认的非对称性, 导致企业以选择稳健为理由而导致利润虚减。会计人员应用谨慎性原则时, 对不确定的、需要估计的事项的估计难免存在误差。实际上, 利用谨慎原则操纵利润的现象并不少见。因此, 谨慎性原则在我国当前经济环境下的存在是必要的, 但其也是一把双刃剑, 过度的谨慎也会给企业自身的发展带来局限性。
谨慎性原则的局限性
1. 谨慎性原则自身逻辑矛盾
谨慎性原则的初衷在于充分估计和规避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由于人们对会计中的不确定性的本质的界定不甚清晰, 从而导致了谨慎性原则内在逻辑的不一致。其逻辑矛盾主要体现在对不同质的不确定性业务处理方法的不一致上。例如, 按要求, 对有关可能给企业带来未来损失的不确定性事项必须予以充分的估计、确认、记录、报告或在附注中披露;而对有关可能会为企业带来未来收益的不确定事项的处理则一般不予确认、报告甚至也不会在附注中披露。因此, 将照谨慎性原则运用于会计系统中产生了诸多的矛盾和冲突;面对金融资产、商誉、或有事项等不确定性会计问题的冲击时, 传统的谨慎性原则显得缺乏自我调节能力。
2.谨慎性和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
本文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概念框架以及我国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综合分析, 并以此来说明谨慎性原则与诸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之间所形成的矛盾。
(1) 谨慎性原则与真实性原则的冲突。真实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和其他相关信息。谨慎性原则要求在会计实务中确认可能发生的但尚未发生的损失或费用, 这就明显地违背了反映真实性的要求。
(2) 谨慎性原则与相关性、及时性质量要求的冲突。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以便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和预测。谨慎性原则对于不确定性事项及或有事项的反映缺乏全面性和及时性, 并影响到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 也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 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不得提前或者延后。谨慎性原则对于不同质的不确定性事项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谨慎性原则不仅破坏了及时性原则的要求而且有损于完整性原则。
(3) 谨慎性原则与可比性、一致性质量特征要求的冲突。可比性、一致性质量特征要求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 会计指标的口径一致, 相互具有可比性, 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且不得随意变更。但谨慎性原则允许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的变化来改变会计核算的口径和方法, 因而就会在一定的范围内与可比性和一致性质量特征要求产生矛盾。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使得企业本身前后各期之间及各个企业之间缺乏统一的核算标准, 而且弱化了会计信息的横向和纵向可比性。
3.会计实务中应用谨慎性原则存在的误区
在会计实务中,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则存在以下误区。
(1) 过度谨慎, 把谨慎性原则等同于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确认一切可能的损失, 但避免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的信条实质上走了极端, 造成信息误导。谨慎性原则要求谨慎, 但并不能滥用甚至歪曲, 否则就会过分计提准备、故意压低资产和收益或故意抬高负债或费用, 甚至人为操纵利润, 造成信息误导。把谨慎性原则等同于保守主义实际上是一些学者所说的“过度谨慎”。
(2) 谨慎不足, 权责发生制原则优先于谨慎性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形成了一对明显的矛盾。在财务收支的确认上, 权责发生制要求严格实行应收应付制, 不考虑是否存在虚收现象, 而谨慎性原则要求必须稳健经营, 任何收入必须建立在可以实现的基础上, 以防止和杜绝虚收。我国企业倾向优先考虑权责发生制原则, 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运用指导谨慎性原则, 这就是一些学者所说的“谨慎不足”。
适度谨慎性的提出和必要性
所谓“适度谨慎”, 是相对于与“谨慎不足”和“过度谨慎”的提法。一方面应保留谨慎性原则的精髓, 尽可能考虑不确定性和风险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 不过度低估资产和收益, 不过度高估负债和损失, 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应用谨慎性原则的优劣,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它的运用程度, 过度谨慎性或谨慎性不够都会降低应用谨慎性原则的优点, 使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决策等方面受到误导。
1. 适度谨慎性的提出
谨慎性原则一直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一项比较有争议的原则。劳伦斯·R·迪克西首先对其作出批判, 他指出, 大多数企业的主要目的是持续经营, 人为地按照谨慎性原则使用脱手价值来对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进行估价并不合理。查特菲尔德认为过分地强调谨慎性将会降低财务报表的公正与客观性。这可以看作是适度谨慎性提法的发端。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 西方财务会计理论不再片面强调预计可能损失而不预计可能的收入, 谨慎性的原理和内涵被重新审视。FASB就明确地提出:“如果对未来收支事项存在两种相同的可能性, 谨慎性要求选择相对谨慎的预计”。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概念框架对谨慎性的定义为:“谨慎性是在不确定的条件下, 需要运用判断做出必要的估计中包含一定程度的审慎”。两个定义中分别用了“相对谨慎”和“一定程度的审慎”等词句, 这种对谨慎性原则定义的转向, 标志着其从过度谨慎原则向适度谨慎原则的转变。
2. 适度谨慎性的理论演绎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达到了颠峰。而随着会计目标由受托责任为主向决策有用为主的转变, 传统的谨慎性原则越来越遭到批评。这些批判集中体现在其与一系列基本原则的背离。决策有用观要求会计信息公允表达、客观真实以及相关性。那种一味地强调低估资产和收入, 高估负债和费用的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就与这些要求相矛盾。谨慎性原则在理论上的变革已经势在必行。
适度谨慎性特别强调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之间保持一种平衡。适度谨慎性可以看作是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基本原则在理论上调和的结果, 同时也是保持会计理论体系内部协调一致的必然要求。
3. 适度谨慎性的现实必要性
适度谨慎性原则不仅在理论上解决了谨慎性原则面临的困境, 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尤其是在其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协调上。
(1) 适度谨慎性原则与可靠性要求并不冲突。
一个适度谨慎性的会计反映不仅不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相反还有可能增加其可靠性。在适度谨慎性原则下, 强调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前提和应用条件施加必要的约束, 这将会大大减少会计人员在判断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这样可以促使不同的会计人员在应用谨慎性原则时采取更为一致的会计方法和程序, 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验证性。适度谨慎原则满足会计目标的要求, 但它并未主动选择导致这一目标的信息, 所以它并不会与可靠性强调的“不偏不倚”的特征相违背。
(2) 适度谨慎性原则与相关性也并不矛盾。
如前文所言, 谨慎性原则应用的直接诱因在于会计事项的不确定性, 只要企业面临着不确定的经济环境, 适当地应用谨慎性原则就是必然的选择。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信息要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 具有反馈价值和预测价值。适度谨慎性原则的作用正在于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充分的估计, 从而减少决策的风险。适度谨慎性的运用能减少会计事项的不确定性, 从而使会计信息更加相关。
(3) 适度谨慎性原则与可比性可以兼容。
谨慎性原则必然会削弱信息的可比性, 但是, 只要信息使用者能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前提、范围和程度深入了解, 信息就一样具有可比性。也就是说, 只要将各企业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进行比较, 统一成比较一致的基础, 就一样可以比较不同企业间的财务报告。
总之,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现实中, 谨慎性原则的适度性运用已经是个必然趋势, 适度谨慎性的提出和存在是有其客观必然性。
谨慎性原则的经济后果及最适度选择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和企业契约理论, 企业的各个缔约利益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造成一定的经济后果。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到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及其披露方式, 因此, 不管有效市场理论的含意如何, 且即使会计政策不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 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于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来说都是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的。本节将用委托代理理论来探讨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报告系统中得以运用的客观动因, 并试图对谨慎性会计政策所形成的经济后果进行理论分析。
1.委托代理理论解释
委托代理理论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 而将经营权让渡。其主要观点认为:在委托代理的关系当中, 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样, 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财富更大, 而代理人追求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奢侈消费和闲暇时间最大化, 这必然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在没有有效的制度安排下代理人的行为很可能最终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而世界普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2.谨慎性会计政策产生的经济后果
威廉 (1977) 认为尽管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 只要公司对其所运用的会计政策做出充分披露, 市场便会识破该变动引起的盈余变动, 并对之不做出价格反映, 但问题是会计政策的改变会影响到公司的利润, 而公司的利润往往又是制定各种契约最常用的依据, 因此会计政策涉及到公司的契约成本, 并有可能影响到经理人员的决策行为, 改变公司的投资经营活动, 进而影响公司的价值。
我们知道一个企业选择激进或保守的会计报告系统, 会对其实际经济状况产生高估或低估, 进而影响到其财务报告的有用性, 这是运用谨慎性原则程度的差异产生的最直接的结果。那么它会对企业各个相关利益集团产生怎样的经济后果呢?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选择相对激进的会计报告系统的经济后果企业管理当局选择激进的会计报告系统, 其最直接的动机就是把未来期间的会计报告收益转移到当期, 以此期望增加会计报告收益而提高其自身报酬。这种做法一方面通过增加管理员的报酬而降低了企业的价值;另一方面由于税收的作用, 使得企业提前缴税而减少了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这也会使企业价值降低。显然, 这种高估企业实际经济状况的会计报告系统, 低估了企业未来收益不确定的风险。然而, 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 管理人员无法系统地把股票市场引入歧途。一旦市场识破企业这种高估会计收益的做法, 市场将对企业的股价做出调整, 引起企业股价、债券价值大幅下跌, 这对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资源投入者来说将会造成毁灭性的经济后果, 因为他们几乎承担了上述全部的风险。关于经理人员降低企业价值的投机性行为方面的信息最终会为大众知悉, 从而会影响他们的声誉。由于外部经理市场等竞争机制的存在, 管理人员不好的声誉会影响他们在经理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就业前景和他们的未来收入。所以就选择激进的会计政策而言, 管理者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2) 选择相对保守的会计报告系统的经济后果有上述分析可知,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价值取向, 但在以会计收益为管理者报酬依据的条件下它并不是管理者的价值取向。现行企业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以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为评价依据的, 由于谨慎性原则本身的逻辑不对称性, 会计报告坚持谨慎性原则必然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进而使得会计报告的有用性大打折扣。另外过分谨慎的会计报告系统, 会影响其报告信息的及时性和完整性。这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差异较大, 使得企业的潜在投资者无法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从而增加了他们的交易成本。
另一方面, 由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完备, 而且相关性较差, 影响了市场对企业价值的评估, 而增加了企业筹资的难度。企业要想从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就必须付出较高的资本成本, 显然, 这会降低企业的价值。
3. 最适度谨慎性会计政策选择
企业会计报告系统遵循谨慎性原则的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在企业未来收益不确定的状态下遏制盲目乐观主义, 以此来充分估计各相关利益集团为此承担的风险。在现代公司制下, 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已经成为今天绝大多数企业所拥有的特征, 作为代理人的企业管理者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独占权。然而让管理人员自由选择会计政策并以此来决定企业会计报告系统的谨慎性, 就会给机会主义大开方便之门。理性的管理者会尽可能按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选择会计政策, 因此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不一定就是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以及其他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共同的价值取向。那么, 企业的最优的会计政策是怎样形成的呢?斯科特 (1997) 指出, 企业最优适度的会计政策是在以下两者之间做出的一种最优权衡:即“严格限定会计政策, 以使当前环境下契约成本最小化”与“让经理人员灵活变换会计政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包括机会主义造成的成本) ”。企业最优的会计政策的形成是企业各个利益相关集团 (特别是管理者和投资者) 博弈的均衡结果。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投资者可以通过与管理者签订契约的方式实现上述最优的均衡结果, 以契约的方式来限制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 促使管理者做出最适度的谨慎性会计政策选择。在这个契约的约束下由会计政策选择所造成的风险由管理者和投资人共同承担, 此时企业契约成本、机会主义造成的损失等成本的总和最小, 从而使得会计政策选择向着促使契约双方帕累托最优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A.Marshall.Principles of Economics[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281-284.
[2]陈旭东, 黄登仕.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时序演进与行业特征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06, (4) :59-65
[3]杨华军.会计稳健性研究述评.会计研究.2007, (1) :82-93
[4]曹宇, 李琳, 孙铮.公司控制权对会计盈余稳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经济管理.2005, (14) :34-41
[5]刘凤委, 汪扬.公司治理机制对会计稳健性影响之实证研究.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5, (5) :16-22
从经济法基本原则看美丽武汉建设 篇11
摘要: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学界极富争议的论题之一。这些争议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学者们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涵有不同理解。中国经济法具有社会主义属性,这表明了国家与社会之间存在的关系,着重点在于中国经济法并不会踏上非意识形态的旧路,所以,中国经济法应当遵循两大原则,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以及国家调控原则,这就表明,在社会主义背景下,我们可以将社会利益称为“资本的社会主义”,表明了其政治表达形式与范围,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只是虚有其表,本质上却是“社会的资本主义”。美丽武汉建设是武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伴随着资源环境的日益严峻,美丽武汉建设迫在眉睫,同时,它也符合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大力发展武汉生态产业,建立绿色消费模式,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打造适宜人居住的,优美的生态环境。在美丽武汉建设的进程中,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仅仅按照生态文明制度进行。生态文明制度既是强制性制度,也是经过利弊权衡的选择性制度,同时它能够在道德层面上加以引导。
关键词:经济法;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美丽武汉建设;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法的最高行为准则,所有的经济法律规范,经济法律行为和经济法律关系均围绕其展开是从具体经济法律条文中抽离出来的精神实质是经济法律行为的实践纲领,是经济法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合理分配经济资源原则 所谓“合理”分配,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引导下,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自下而上的分配,这与市场经济自发规律不谋而合。经济个体通过其行为和决策,来对价值规律进行微观调控,之后在价值规律的宏观调控下,社会经济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在市场规制法的作用下,经济资源实现初次分配。第二,国家是凌驾于社会智商的,通过这一优势地位可以完成从上到下的分配,只一点遵循了国家社会自觉调整的云泽。市场经济完成初次分配后,总会存在资源配置的倾向性,此时国家站在社会整体利益的大局上,对资源进行再次分配及调整,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围绕宏观调控法进行的。“合理分配资源”一方面体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家与社会所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缩小贫富差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湖北省政府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致力建设美丽武汉,而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呢?
一:“美丽”应该体现为坚持科学发展、实施创新驱动的内涵之美,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是兴国的基本前提,而发展区域经济也是兴省之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发展的道路不动摇,坚定实施科学发展观,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做到发展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一手抓。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节约资源,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必须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进行管理创新。
二:“美丽”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为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之美,每个老百姓都希望自己可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我们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市民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小事做起,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谋福利,保障好市民各项权益,解决好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让广大市民群众更加体会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美.
三:“美丽”应该体现为山清水秀、永续发展的生态之美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不能被人所改变的,所以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为根本前提,在此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有着殊途同归之妙,二者密不可分。武汉在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之前,必须将其打造成中部地区通向国际的大门,成为“国际化门户城市”,以国际化大都市指标体系为基础,与武汉各优势相结合,积极推进“三个中心”以及“三个武汉”建设,将武汉打造成“国际交流的门户,国际机构的聚集地,全球人才聚集地,世界性商贸物流之都,国际生态宜居城市。”让更多的人投入到生态文明的大军中来,为美丽武汉增光添彩.
四:(一)国际交往门户之都
我们都知道在字典里“门户”就是出入必经的要地的意思。而作为国际交往的门户城市就是成为国际旅客的必经之地,国际活动的首选之地。
——全球著名文化设施。武汉积极推进“文化五城”建设,大力扶持博物馆,图书馆,艺术团,美术观等的建设,使其在全国甚至是全世界闻名遐迩,打造有吸引力的旅游景点吸引中外游客,将武汉塑造为“全球文化旅游之都”。
(二)国际机构集聚之都
——武汉同样汇聚众多国际企业。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将其打造成跨过公司地区总部的聚集地,将赋予武汉巨大的国际经济影响力。——国际金融机构集聚。金融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一个国家与地区,其金融中心往往就是面向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武汉地理位置优越,具备了成为我国中部地区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条件。现阶段,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出最为优惠的条件,吸引国际金融机构纷纷入驻武汉,增强武汉核心竞争力,使武汉成为中部地区首屈一指的国际金融中心。——三家外国领馆进驻武汉。现如今武汉已有美国、法国、韩国三家外国总领事馆,跟其他省会城市不同的是我们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也更让我们武汉人更便捷的踏出国门与世界接轨,也望更多的外资企业进驻武汉.这也将是武汉最大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武汉将成为其领区内国际政务和商务中心。
(三)国际商贸物流之都
武汉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以及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位于我市,同时我市还拥有东湖综合保税区,而阳逻保税港区正处在申请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在机场保税区的申请中投入更多精力,使武汉成为实力雄厚的临空经济区。
大力推进市场体系的建设,使其发挥中部地区资源配置的作用。使武汉成为国内外大企业以及跨国公司的各种中心的聚集地,从而进行商品定价,接收订单,财务结算等活动;打造大型要素市场并达到国家级水平;举办全国范围内的商品交易会。
(四)国际生态宜居之都
政府运行方式向国际化靠拢,在“市民之家”项目上迈出了第一步。规划国际社区。现如今,武汉的金色港湾社区聚集着许多法国人,有“法国街”之称。而政府又将各国的文化特色融入到楚河汉街、汉口沿江地区、光谷地区、王家墩中央商务区等的建设中,力求赋予其良好的国际社区环境。大力倡导房地产企 业在国际企业,机构聚集地进行国际公寓建设,以此来促进更多的国际友人来武汉生活,创业。
结论:美丽武汉建设是武汉市政府为了响应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建设。发展区域经济不仅靠的是市政府正确的领导,更是要依托经济法基本原则,科学发展,统筹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視生态文明的建设,美丽武汉的建设,不仅仅是发展经济这一层面,更多的是要让市民感受到武汉的变化,与武汉一起进步,一起呈现完美的城市新蓝图。(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社会科学家
[2]《现代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梳理与提炼》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3]《基于循环经济的中小城市规划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4]《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北京大学学报
经济法基本原则研究 篇12
经济法学学术研究主要是对经济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一方面抓住普遍规律, 一方面在于应用经济法, 为实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具体指导方针。经济法学学术研究室经济法的本质探讨, 通过对经济法学术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对经济法现象的解决和经济法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经济法学学术研究与经济法治实践的基础关系
经济法学研究对经济法治实践有着指导作用, 同时, 实践的结果, 也是法学研究的一种反映, 推动着研究的进步发展。一个有价值的经济法学研究, 一定对法治实践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经济法学学术研究的理论来源于经济法治实践, 经济法治实践, 一方面为研究提供了案例, 另一方面, 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争议, 经过系统化的总结, 直接转化为研究理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法学学术研究在飞速发展, 但是目前依然存在缺乏对实践的哲学思辨、研究不能正确应用于实际情况和研究理论不能正确反映实践结果的想象。因此, 为了推动经济法学的发展, 我们必须要站在实践的基础上, 实事求是, 加深对中国经济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 深入研究分析, 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的学术研究理论并帮助其引导实践活动。
三、经济法与部门法的关系
总体来说, 部门法的划分相对来说更加人性化, 并不是要一味地坚持传统客观标准。经济法和其他部门法都是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同手足兄弟, 不可分割。在经济法学学术研究过程中, 要坚持合作观念, 深入到具体情况中, 探索他们之间的共同点, 加强经济法研究和部门法研究的交流互动。在经济法学学术研究中, 要充分意识到部门法的法律价值, 在研究社会经济现状时, 充分利用部门法, 相互合作, 在解决问题上根据经济法和部门法的关联性, 发挥他们的共同作用, 有效的推动经济社会的实质性进步。
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
基础研究是经济法学学术研究的起点, 而应用研究是经济法学研究的重要目标。基础研究重点在于探究经济法现象的本质, 研究经济法的价值, 通过对经济法现象的研究, 得到经济法律的基本规律, 揭示经济法现象的本质原因。而应用研究重点在于探究经济法的具体问题。它通过对经济法具体问题的深入探究, 探讨出一套适合特定法治情况的可行方法。经济法学学术的基础研究, 重点在于抓住经济法现象的普遍规律, 找到法治情况的通用法则, 以便于发生法治问题时有理可依, 有据可查。经济法学学术的应用研究, 则侧重于寻找到经济现象的具体对策。一般情况下, 通过对某些具体问题的分析, 找到关于该问题的具体经济法对策, 应用研究相对于基础研究来说, 针对性更加强烈, 对问题的处理更加细致化。我国经济法发展历史告诉我们, 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联合起来, 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不断强化基础理论, 深入探讨实际情况下的法治应用问题, 是解决经济法问题的必要途径。
五、经济法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法治社会的进程在不断加快, 经济法学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不管哪一门学问, 都需要“除旧立新”的勇气。中国法学的发展速度快,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 中国经济法学存在着依赖西方法学的方法论问题。没有自己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 一味地借鉴抄袭别人的创意, 到头来, 中国的经济法学学术研究只能是一潭死水。在中国的法学研究上, 我们要考虑到国家的自身情况, 引进国外先进理论是正确的, 但是一定要注重国际法学的本土化研究, 要在“以我为本”的基础上“为我所用”, 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独特魅力。在传承中国或外国经济法理论的时候, 我们必须把握“扬弃”思想, 吸收优秀的法学理论, 摒弃落后的、不适用于现实情况的法学理论, 并注重继承基础上的不断创新。在深入探究法学理论的基础上, 适时融入本国特色理论体系, 构建基于中国国情的经济法学理论体系, 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六、结语
改革开放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对经济法现象进行本质性研究, 使中国经济法与时代法则接轨, 是当前必要的任务之一。处理好经济法学学术研究和经济法治实践的基础关系、经济法和部门法的关系、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以及经济法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关系, 一定能突破当前经济发展阶段, 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辉.论我国经济法学学术研究中的基本关系[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3) :116-122.
[2]蒋悟真.经济法总论研究之检视[J].法学评论, 2011.
【经济法基本原则研究】推荐阅读:
经济法基本原则探究09-13
经济原则07-25
经济责任审计原则11-24
国际经济法研究07-11
行政经济法研究07-27
经济危机的基本阶段10-21
中国经济发展基本规律05-29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10-30
论生态经济的基本问题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