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原则(精选11篇)
经济责任审计原则 篇1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撰写原则
1、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
界定单位领导人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应尽量使用量化指标和对比的方式来说明企业的经济营运状况,用写实的手法来反映企业的对外投资、偿债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切忌在无审计依据的情况下随意评价。
2、责任相结合的`原则。
应客观分清玩忽职守与工作失误、前任与现任、上级与下级的责任。同时要注意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实事求是地剖析企业盈亏的主、客观原因,考虑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3、慎性原则。
4、由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审计人员应审慎考虑作出客观公正评价的风险性和可操作性,措辞应当谨慎、恰当。
经济责任审计原则 篇2
近年来, 轰动世界的美国“安然”公司案、韩国SK集团案, 使审计师的民事责任再次成为全球会计与法律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而名噪一时的蓝田股份、郑百文、银广厦等虚假陈述案, 则使得我国审计师民事责任问题日益备受关注。
侵权法上的归责原则, 是指“在侵权行为人的行为或物件致他人损害的事实发生后应当依何种根据使其负责”[1]。在审计侵权责任方面, 归责原则是指认定和归结审计师侵权责任时所必须遵照的标准和规则, 其直接决定着审计师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的承担、不承担责任的条件、以及损害赔偿的原则和方法等等。因此, 确定合理的归责原则, 是构成整个审计师民事责任制度的重要基础。传统民法理论有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等不同原则。然而, 在追究审计师责任的案件中, 审计师对客户会报表使用人究竟承担的是过错责任还是无过错责任, 人们有不同的认识。
纵观国外审计师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 在审计师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边界上, 司法实践经历了合同相对人标准、已知第三人标准以及可以合理预见的第三人标准之间的循环往复。演变历程表明, 审计师对第三人范围问题久争不决, 其背后实际上贯穿着公平与效率之间的较量;而审计师责任畸轻畸重, 实质上则体现了法律逻辑与公共政策选择之间的权衡 (刘燕, 2004) 。审计师法律责任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公平与效率的取舍和权衡问题, 是侵权法律逻辑与公共政策选择之间的冲突和协调问题 (奚晓明, 2007) 。而对政策因素的考量, 遵循法律逻辑的论证是不够的, 更需要法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然而, 回顾既有审计师民事法律责任方面的文献 (刘燕, 2004;奚晓明, 2007) , 运用法经济学分析方法探讨审计师民事法律责任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试图对审计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选择作一法经济学分析, 以拓宽会计民事法律责任问题的研究视野, 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 为进一步健全我国证券民事赔偿法律制度, 从而为发展和完善我国证券市场提供理论支持。
二、审计师有效预防水平的基本经济模型
根据微观经济理论, 每一个经济主体都是理性地追求利益最大化者, 审计师也不例外, 因此, 审计师的预防水平受成本效益关系的约束, 不可能无限地增加, 不论是从审计师微观主体角度, 还是从社会角度, 存在一个审计师的有效 (或最优) 预防水平, 在这个预防水平上, 审计师有关审计失败的预期社会成本最小。下面是对审计师有效预防水平的模型化分析。
假设用P来表示审计失败发生的概率;x表示审计师的预防水平, 则P=P (x) 是关于x的函数。由于审计失败发生的概率随着审计师预防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故P=P (x) 是关于x的减函数。若审计失败发生, 则会产生诸如投资损失、贷款损失、交易损失之类的社会成本。用A来表示审计失败所造成损害的货币价值, 则P (x) A即为损害的预期值。与P (x) 一样, 审计失败的预期损害成本P (x) A也是关于x的减函数。用图1表示, 横轴代表审计师的预防水平x, 纵轴代表审计失败的预期损害成本P (x) A。图1中, 曲线P (x) A向下倾斜, 说明随着审计师预防水平的提高, 审计失败的预期损害成本下降。
审计师采取预防措施常常意味着要在时间、金钱、便利等方面付出代价。假定每单位预防成本为w元, 且是常数不随x的变化而变化。故wx即等于审计师采取预防措施的总成本, 曲线wx在图1中表示为一条经过原点、斜率为w的直线。
加总审计失败的预期损害成本和审计师的预防成本, 可得到审计失败的预期社会成本, 我们用E (c) 来表示, 即, E (c) =wx+p (x) A。在图1中审计失败的预期社会成本曲线是通过将曲线P (x) A和直线wx垂直加总而得到的。由图1可见, 审计失败的预期社会成本曲线E (c) 的形状为U型, 因此, 存在一点x*对应于曲线的最低点, 这一点即为使得审计失败的预期社会成本最小的审计师预防水平, 或称社会有效预防水平。在x*点处, 增加的单位审计师预防成本 (边际社会成本w) 等于减少的单位审计失败预期损害成本[边际社会收益—P′ (x*) A], 故该点审计师预防水平是有效的。若审计师的预防水平低于有效性, 预防的边际社会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收益。这时, 有效性要求审计师采取更多的预防措施, 在这种情况下, 更多的预防被称为是成本有效的。同样地, 若审计师的预防水平超过有效性, 预防的边际社会成本大于边际社会收益。在这种情况下, 有效性要求审计师降低预防水平。
三、审计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激励效应分析
根据侵权责任的经济理论, 在行为人将其自身行为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内部化时, 激励机制是有效的。在简单侵权责任经济模型中, 激励机制是否有效, 依赖于由谁来采取预防措施, 以及法律如何分配损害成本。若只有施害人能够采取预防措施, 则无过错责任原则提供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当施害人和受害人均可以采取预防措施时, 过错责任原则对施害人和受害人都产生有效的激励机制。那么, 在审计侵权的情形下, 不同的归责原则对审计师和投资者等利益相关人会产生如何不同的激励机制呢?下面是运用侵权责任的经济理论对此所作的模型化分析。
首先, 无过错责任原则将使审计师内部化其边际成本和收益, 激励其达到有效的预防水平。在完全赔偿的无过错责任原则下, 审计师的预期责任成本即等于损害成本与审计失败发生概率的乘积:P (x) A, 预期承担的的总成本即为wx+p (x) A。审计师有最小化其所承担的成本的动机, 因此, 审计师选择x以达到wx+p (x) A的最小化 (参见图1) 。当审计师的边际预防成本等于相应减少的预期损害成本时, 最小值实现, x*为这一有效预防水平。另一方面, 无过错责任原则将导致投资者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当审计师负有无过错责任, 并向投资者支付完全赔偿时, 投资者承担预防成本wx, 并承担预期损害成本p (x) A。但同时, 当审计失败发生时, 会获得赔偿金D。由于假定赔偿是完全的, 所以D=A。因此, 投资者承担的预期总成本为wx+p (x) A—p (x) D=wx, 即等于预防成本。投资者有最小化其成本的动机。所以, 投资者选择x以达到wx的最小化 (参见图1) 。很显然, 当预防水平x=0时, 投资者实现成本最小化。也就是说, 无过错责任原则将导致投资者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由上述可知, 只有审计师能够采取预防措施, 则无过错责任原则能够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
其次, 过错责任原则能够给予审计师和投资者以有效的预防激励机制。根据过错责任原则, 行为人要想避免责任, 就必须符合法定的谨慎标准。我们用表示法定的谨慎标准, 在图2中将预防水平分为允许区域和禁止区域。并假设法定的谨慎标准等于有效预防水平, 即x*=。因此, 在图2中, 禁止区域对应于低于有效预防水平的部分 (x<) , 而允许区域对应于超过有效预防水平的部分 (x<) 。由于在允许区域审计师是没有责任的, 所以, 审计师在允许区域内成本曲线为直线wx (即只承担预防成本wx) 。而在禁止区域审计师是有责任的, 即不仅承担预防成本wx, 还承担预期责任成本p (x) A, 所以审计师在禁止区域内的成本曲线为wx+p (x) A。因此, 在过错责任原则下, 审计师的成本在禁止区域内为一条平滑曲线, 在x*=处中断, 然后变成一条直线 (见图2) 。在这条成本线的最低点上审计师的预防水平等于法定的标准, 审计师为了最小化其成本将会把预防水平控制在这一水平上。也就是说, 过错责任原则在法定标准等于有效预防水平的情况下, 给予审计师有效的预防激励机制。另一方面, 从投资者角度来看, 当审计师为避免审计责任, 而采取法定标准的预防水平时, 审计师将没有责任, 这时, 投资者将得不到任何赔偿。因此, 投资者预期承担的总成本即为wx+p (x) A。投资者有最小化其所承担的成本的动机。也就是说, 促使审计师满足法定标准以避免审计责任的过错责任原则能够提供对投资者有效的预防激励机制。因此, 当审计师和投资者均可以采取预防措施时, 过错责任原则对审计师和投资者都产生有效的激励机制。
四、审计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选择
根据前文审计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经济分析可知, 对于审计侵权责任, 其归责原则到底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还是过错责任原则, 应该取决于在审计侵权情形中, 能由谁来采取预防措施。若只有审计师能够采取预防措施, 则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最优的。若预防措施能够由包括审计师在内的多方共同实施, 则过错责任原则是最佳的选择。那么, 在审计侵权具体情形中, 预防措施到底是只能由审计师单方作出, 还是能由包括审计师在内的多方共同实施呢?
众所周知, 审计侵权案件通常都涉及到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失败和审计师的审计失败两个方面, 从而在被审计单位、审计师与遭受损失的利害关系人之间形成了一个三角法律关系。审计失败所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投资者等利害关系人使用或信赖了审计师出具的不实审计报告而进行了经济交易或商业决策, 但损失的真正原因实际上是被审计单位内部存在的欺诈或经营失败, 审计师的过错仅仅在于没有及时发现或披露出这些错弊。因此, 预防和减少审计失败所造成的预期损失, 除应考虑强调和激励审计师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外, 不应忽视被审计单位的预防责任, 以及投资者等利害关系人自身化解风险的能力。无数的案例告诉我们, 财务和管理舞弊往往源自公司的经营困境, 审计失败的背后通常是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失败, 因此, 激励被审计单位经管人员恪尽职守、勤勉尽职对预防审计失败具有根本性的作用。而对于不确定的利害关系人, 在其当中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是诸如投资银行、商业银行、投资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专业投资机构或经验丰富的商人, 他们本身既有相当的能力避免损失发生, 也有较强的风险承担能力, 而且, 作为一个市场参与者, 他们更有责任去防范和化解包括审计风险在内的所有投资和交易风险。具体说来, 首先, 这些专业投资机构和商人对市场非常熟悉, 通常拥有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以外的其它信息渠道。同时, 他们也有自己的会计师和财务分析师;且在必要时他们也可以专门聘请审计师为目标公司进行专项审计。因此, 他们似乎没有理由单纯地依赖作为被审计单位的目标公司的审计师所进行的一般目的审计而出具的报告。其次, 这些专业机构和商人本身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 与审计师特别是无法获得责任保险的审计师相比, 是一个更有能力的风险承担者。因此, 忽视投资者等利害关系人自身化解风险的能力, 强调审计师对这些机构和商人承担赔偿责责任任, , 而而审审计计师师却却不不能能通通过过对对这这些些机机构构或或 ( (下下转转第第110055页页) ) (上接第140页) 商人收费来获得补偿, 无疑在实际上是给这些利害关系人以“意外惊喜”。最后, 任何投资和交易都是有风险的, 这种风险既包括被审计单位经营失败的风险, 也包括负责审计的审计师因过失而未能披露错弊的风险。作为一个市场参与者, 这些利害关系人有责任去防范和化解包括审计风险在内的所有投资和交易风险。因此, 要求利害关系人自己采取风险防范措施, 可能比一味地扩大审计师民事责任的侵权法救济方式更有效率。审计侵权法律责任问题, 归根结底是一个如何公平分配商业活动中出现的资金损失问题 (奚晓明, 2007) 。因此, 在决定选择审计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时, 除应考虑激励审计师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的同时, 不应忽视被审计单位的预防责任, 以及投资者等利害关系人自身化解风险的能力。创设一种减少投资风险的多边激励机制, 即要求利害关系人风险自负, 强调被审计单位的经管责任, 同时审计师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其效果显然要优于仅仅着眼于审计师的单边激励机制。也就是说, 过错责任原则应该是审计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合理选择。
五、结论
上述关于审计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经济分析表明, 若只有审计师能够采取预防措施, 则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最优的。若预防措施能够由包括审计师在内的多方共同实施, 则过错责任原则是最佳的选择。审计师法律责任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资本市场风险的公平与合理分配的问题, 必须兼顾审计的制度价值和内在局限性, 需要在侵权法律逻辑与公共政策选择之间进行协调和权衡。因此, 仅仅在审计师师与与公公众众投投资资者者等等利利害害关关系系人人之之间间寻寻求求损损失失的的公公平平合合理理分配, 是不现实的。必须将审计师侵权民事责任置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下, 在被审计单位、审计师与公众投资者等利害关系人之间的三角法律关系中实现利益平衡。选择过错责任原则, 创设一种减少投资风险的多边激励机制, 即要求利害关系人风险自负, 强调被审计单位的经管责任, 同时审计师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其效果显然要优于仅仅着眼于审计师的单边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刘燕.会计师民事责任研究:公众利益与职业利益的平衡[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4.
[2]奚晓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侵权赔偿责任司法解释的解释与适用[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7, 7.
[3]罗伯特·D.考特, 托马斯·S.尤伦.施少华等译, 张军审校.法和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12.
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重点和方法 篇3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
1.坚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原则。按照《暂行规定》的要求,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部门根据干部管理部门的委托进行的。同时,审计结果最终还要送达干部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因此,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要与组织部门、纪检、监察等部门密切配合,协调工作。
2.坚持先审后离的原则。按照有关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在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轮岗、辞退、退休以及任期届满,都应在离任前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3.坚持重要性的原则。重要性原则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对干部任职期间的重大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业绩进行较为详尽的审计评价,重点审查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内控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资产、负责及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有无盈亏不实或潜亏挂账的问题;有无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有无重大决策失误等。
4.坚持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进行审计评价的原则。客观是以事实为依据;公正是以法律为准绳;全面是业绩、责任及其形成原因都要讲,不偏不倚;准确是以写实手法,评价观点鲜明,用词准确,切忌轻描淡写,模棱两可,含意不清。
5.坚持及时反馈的原则。经济责任审计是针对领导者个人的经济责任进行的审计。作为责任人,迫切希望了解审计报告对自己任期工作的评价。因此,除审计过程中与责任人及时沟通外,还应在审计报告报送党委、组织部门前,及时征求责任人的意见。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
根据审计法和两个《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应包括:
1.责任指标是否全面完成。指标的完成情况,应作为经济责任审计中首先要把握的重点。责任指标一般由经济指标、技术指标、管理指标三部分组成。作为审计部门所要审计的责任指标,主要是经济指标和管理指标。
2.财务状况是否真实、可信。会计报表是财务状况的具体体现,而形成会计报表核实的各种数据,则是财务状况是否良好最为直接的基础资料。这些基础资料的真实程度如何,涉及到能否对财务状况进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所以,在审计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会计报表的分析上,而必须对其相关的基础资料进行审计,以确定财务状况的真实程度。
3.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管理制度的健全有效,可使单位围绕既定目标,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保证各项决策的贯彻实施,维护资金和资源的安全,促进各项经营活动的合理性、规范性,以及增强组织观念,加强廉政建设,遏制不正之风。内部管理制度涉及面较宽,对其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的审计必须有所侧重。应重点放在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管理制度上,如财务会计制度、物资管理制度、供销管理制度等。对管理制度的审计,既要审计其健全性,更要审计其有效性,这样才能体现管理制度的落实程度和实际效果。
4.国有资产是否安全完整。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配套措施还不到位,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滞后、账外设账、账实不符、财产损失、潜亏挂账等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比较严重。把国有资产是否安全完整作为审计的重点,就是要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以强化领导者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对国有资产安全与完整的审计,重点要放在实物资产、货币资金、各项投资的核实上。实物资产不能有账无物,也不能有物无账;货币资金不仅要账实相符,而且要流向合理;各项投资不仅要程序合规,去向明确,还要确认回报的合理性。
5.重大决策是否合规科学。决策的合规性审计,重点是对决策程序的审计,有无不按决策程序办事,滥用职权、独断专行、暗箱操作等方面的问题。决策的科学性审计,重点是对决策事项效果的审计,有无论证不足、盲目决策、效益低下等方面的问题。
6.财经法纪是否严格执行。财经法纪,包括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是为保护国家财产、维持国家利益而制定的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决定等,它要求各级领导人必须严格遵守,认真执行。
明确领导人员对执行财经法纪的经济责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看其是否指使、授意、强令会计等人员违反财经法纪;二是看其是否组织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了会计及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三是看其领导人员有无侵占国家资金,违反廉政规定和其他违法乱纪问题。
如果能够把握以上六个方面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就一定能达到审计的目的。
三、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包括审计形式、审计程序和审计具体方法三个方面。
1.审计形式。经济责任审计的形式,可分为受托审计、联合审计、日常审计、离任前审计、离任后审计、任期中审计。
(1)受托审计。受托审计,即审计部门接受干部管理等部门的委托,独立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2)联合审计。联合审计是以审计部门为主,干部管理、纪检监察等部门参加,共同组成审计组,组织实施经济责任审计。
(3)日常审计。日常审计,即由审计部门与干部管理部门共同研究、确定审计对象,对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领导人员任期中间组织实施的经济责任审计。
上述三种审计形式各有利弊,经实践表明,受找审计是今后经济责任审计的主导方面,也是实现审计工作规范化的要求;联合审计可以进行探索实践,但目前不宜在较大范围内推行;日常审计在审计力量允许的情况下,应积极组织实施。
(4)离任前审计。离任前审计,是指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这前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前审计,显示了经济责任审计的严肃性、时效性,有助于树立审计监督的权威,有助于正确考察使用干部,有助于铸就领导干部的思想防线和约束领导干部的经济行为。
(5)离任后审计。离任后审计,是指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在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退休等事项之后,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后审计,不符合《暂行规定》的要求,应予纠正。
(6)任期中审计。任期中审计,是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任期中审计,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来说,有助于及时检查、考察其职责履行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端正经济行为;有助于及时发现严重违法违纪行为,披露严重损失浪费问题;有助于干部管理部门及时调整干部,避免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
2.审计工作程序。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程序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接受委托阶级。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接受干部管理部门委托审计建议;了解和掌握干部管理部门的意见和要求;做出受理委托审计决定,安排审计计划,确定完成审计任务的时限。
(2)审计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组成审计组,编制审计方案,下达审计通知书。
(3)实施审计阶段。实施审计阶段,可按一般审计的方式进行,如组织审计调查、审计取证、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等,但应注意在审计过程中,特别是在审计取证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时,要与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内容等结合起来。同时,在交换意见时,除了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見外,还要就有关审计事项与被审计人交换意见。
(4)提出报告阶段。在实施审计阶段结束后,审计组对审计情况及查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写出审计报告,并书面征求被审计人所在单位及被审计人对审计报告的意见。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审计的简要过程、起止日期等;(2)被审计人任期起止日期及所在单位的基本概况;(3)被审计人任职期间所在单位的经营情况;(4)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其性质;(5)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审计建议等。
做出结论阶段。审计报告经审定后,应區别以下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1)在职权范围内对被审计人所在单位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作出审计决定,予以处理、处罚;(2)对被审计人任职期间对经济责任作出客观评价,提出评价意见书,连同审计报告一并抄送委托审计部门;(3)应当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移交所在单位的纪检、监察部门处理;(4)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结果应用阶段。(1)干部管理部门接到审计部门对被审计人的审计评价意见及审计报告后,要作为被审计人的审计评价意见书及审计报告后,要作为对被审计人调任、免职、辞退、退休、续任等任免事项的重要参考依据;(2)纪检、监察部门和司法机关,可根据审讯线索及相关的审计资料,对有关情况进行查证,并按有关规定作出处理;(3)被审计人及所在单位应结合审计部门提出的审计建议,进行整改,以促进管理工作的强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审计的具体方法。经济责任审计是在特写条件下对领导干部进行的监督和评价。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对被审计人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审计任务,就必须恰当地选用审计具体方法其有选择地对被审计人任期责任目标,所在单位资产、负债、损益、内部控制制度、重大决策等进行审计。其主要方法有:
(1)精心设计审计提纲。包括审计的起止时间、审计的目标、审计的内容和范围、需要调整的重点内容、审计的时间安排、采取的方式、人员的组成和负责人。
(2)围绕内控制度的可靠性,常用的方法有:
①审阅法;②观察法;③抽样测试法;④调查法;⑤分析性复核法等。
(3)围绕会计核算资料的可靠性,常用的方法有:
①检查法;②核对法;③盘点法;④鉴定法;⑤询证法等。
经济责任审计常用的具体方法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有时可同时使用,如分析性复核等,还有些具体方法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如调查法和询证法,在实际工作中合称为查询法。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重要的审计制度将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完善。我们坚信,只要确立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开展经济审计原则,突出经济责任审计重点,掌握和运用具有经济责任审计特点的审计方法,就一定能有效地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就能为加强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准确界定经济责任,客观评价被审计人员的工作业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济责任审计需要提供的审计资料 篇4
(一)企业内部组织机构设施、经营管理体制及财务内控制度情况;
(二)任职各年度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以及任职期间重大经济决策文件和会议机要;
(三)任职期间的财务、会计和业务统计资料,预算执行情况以及责任目标完成情况;
(四)企业财产盘点、债权债务核对等自查情况:账实是否相符,有无账外资产,有无升溢、降损,有无不良资产等;有无虚假应收、应付款,有无呆、坏账及有问题资金等;库存现金有无白条抵库,银行存款有无账外存款、公款私存,出借账号等;有无成本费用挂账,有无乱列预提、待摊费用等。特别是遗留问题要如实上报,不留死角,彻底清查。
(五)企业执行国家财经纪律和贯彻落实行业政策情况,以及企业内控制度的制定与落实情况;
(六)与企业经济活动相关的购销、贷款、担保等经济合同资料;
(七)各年度财、税等地方监督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中介机构)检查审计情况及处理意见,行业同级审计报告和税收自查报告;
(八)被审计企业领导人员述职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任职期间基本情况,主要政绩,本人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廉政情况,任期内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负的责任,对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篇5
(审计报告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目录
一、审计工作实施基本情况
1、审计依据
2、二、基本情况
1、单位基本情况2、3、三、任期内主要业绩
1、经营效益2、3、4、5、四、审计结果
1、企业资产、负债、损益情况
2、审计时间、范围、审计程序
财务状况 ***同志职责分工
市场发展 企业形象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绩效指标完成情况3、4、企业资产质量变化情况
企业重大固定资产投资、大额资金运作、大额采购和资产的处置、长期投资等重大经营决策情况5、6、五、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方面
2、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方面
3、企业经营管理方面
六、审计评价
七、管理建议
古田经济责任审计 篇6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监管机制。该县实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县委书记担任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组织、纪检、监察、人事和审计等五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并制定了《古田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组织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做好经济责任审计的意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从而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县政府直接负责、五部门共同参与、分工协作的组织领导格局,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前移监督关口,实行“任中审计”。针对离任审计存在“审用脱节”问题,把监督关口前移,对乡镇领导进行任中审计。促其“在其位、谋其政”。
三、强化成果应用,促进“审用结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生命力在于审计成果的运用。因此,该县十分重视审计成果的运用:县委常委会把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作为研究领导干部调整任用时的必备材料之一;县纪委将审计结果作为备案材料归入干部廉政档案;组织人事部门将审计结果写入干部考察材料,归入干部实绩档案;对违纪问题严重而未构成党政纪律处分的由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审计局长召集有关人员进行组织诫免谈话,谈话内容记录在案,限期整改。使审计结果与经常性的干部考察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
经济责任审计中相关责任分析 篇7
一、横向责任体系分析———责任内容
经济责任是由于担任一定职务, 即接受委托而必须因委托事项而承担的对委托人的责任。从我国政治体制角度来看, 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经济责任涉及到双层委托关系, 即社会公众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 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行政执行机关的委托。社会公众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代理关系中, 审计评价的目标是公共权力的配置效率, 核心是行政职能的配置与牵制。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行政执行机关的委托代理中, 审计评价的目标是公共权力的执行效率。因此, 在定义经济责任时要考虑双层委托代理中的相关责任问题。笔者认为, 经济责任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一) 财产责任
这里所说的财产责任与法律上规定的财产责任不同。法律上的财产责任是指由民事违法行为人承担财产上的不利后果, 使受害人得到财产上补偿的民事责任, 如损害赔偿责任。本文中的财产责任是从财务角度来考虑的, 指代理人因受委托人委托而要承担的对受托的财产负有相关的保全和增值的责任。财产责任具体分为财产保全责任与财产增值责任。财产保全责任指相关干部在任期内必须对其应负责或控制的国有或公共财产负有保全的责任, 这里的保全分为静态保全和动态保全。静态保全对国有企业管理者来说是指期末相关国有资本的价值至少等于期初投入的资本价值, 对于相关行政管理干部主要指其管理的国有资产期末与期初相比没有出现人为的非正常损耗, 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动态保全是指对于国有资产的保全成本的提取程度, 及对于国有资产的折旧或价值贬损不应该超过社会同类资产的价值贬损程度, 以此防止相关管理人员违法违规处理、报废国有资产而获利。
(二) 经管责任
经管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因其所任职务而必须对其管辖的单位进行有效经营或管理的责任, 包括内部管理责任和社会管理责任。内部管理责任指领导干部必须对所管辖的部门或单位进行有效的内部管理, 主要包括内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文化建设等, 保证单位内部正常高效的运行。社会管理责任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 是指因其单位性质而必须承担的管理社会事务、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责任, 这一责任对于不同职能部门来说重点不同, 如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重点在于环境综合治理、处理环境保护方面违法违规事务。对于国有企业相关领导人来说, 社会管理责任指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包括所提供商品的安全性、生产安全性及为社会提供的福利等。
(三) 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指领导干部因其所任职位而应承担的国家法律规定的义务和未尽义务或作出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而应承担的处罚。经济责任审计关注的主要是职务内的违法、违规等活动, 对于职务外的违法也需要关注, 看是否和职务相关, 审查出的职务外违法行为应在审计报告中有所反映并报其他相关部门处理。相关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应保证其所负责的单位守法、守纪、守规, 对于违法事项应及时指出并纠正。法律责任在鉴定过程中有主观违法和非主观违法, 对于主观违法, 相关领导者应负全部法律责任。对于受上级指使的违法行为在审计中要注意与上级沟通核实并及时发现问题, 报涉及该事项的上级的同级或上级部门处理。对于未发现下属部门违法违规行为的, 可以根据情况认定为失职或承担经管责任。
(四) 会计责任
会计责任是指相关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对其领导单位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所应承担的责任, 包括相关会计事项的合法合理性及会计信息记录的合法合理性。相关领导干部的会计责任不仅包括对过去的会计事项和信息负责, 还包括过去会计事项对未来产生的后果负责以判定领导干部是否是追求短期绩效而损害部门的长远利益。当然, 对这一责任的界定需要经过纪委、监查、审计、财务等部门共同讨论以评估过去重大决策事项对未来不利的影响程度。经济责任审计时可以利用外部审计的结果以减少相关审计成本, 同时注意不能完全无条件接受外部审计的结果, 因为外部审计自身的缺陷性有可能导致审计结果的错误。
以上四个方面并不是相互独立的, 而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 在责任界定时应该注重各不同责任间的关系, 从而使责任界定更加全面。
二、纵向责任体系分析———责任对象
横向责任体系分析注重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内容, 但工作性质不同的领导干部对不同责任的承担程度是不同的, 为了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必须要进行纵向责任体系分析, 了解不同职位领导干部的责任重点, 有重点、有方向地进行审计, 而不是对所有干部采用统一的审计办法。
(一)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 第十五条规定: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本地区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政府债务的举借、管理和使用情况;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重要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情况;对直接分管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情况。由于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工作会涉及到各项财政收支、上级政策的贯彻落实, 责任审计的重点应集中在政策的执行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情况, 更加重视财产责任和经管责任的审计, 对于政府有重大投资项目的应针对该项目加强会计责任的审计。
(二) 党政工作部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主要领导干部
《规定》指出, 党政工作部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本部门 (系统) 、本单位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重要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情况;重要经济事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对下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情况。由于该类领导干部工作重点在于政府服务、贯彻上级的要求、严格按照合法合理的程序办事, 因此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是经管责任和法律责任, 重点审查单位领导人在任职期间是否存在贪污、挪用国家项目资金及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处理相关事宜的情况, 对于部门有重要投资项目的, 应注意针对项目的会计责任进行审计。
(三)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
《规定》提出,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是本企业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经济管理和监督职责情况。由于国有企业领导人管理的是有大量资金和人员组成的经济实体, 因此, 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即企业的盈利情况及内部人员管理是其工作中的重点, 在审计时应重点关注企业资产管理情况、内部管理情况及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 加强财产责任、经管责任和会计责任的审计。由于国有企业领导人控制大量的国有资产, 因此审计工作应该更加细致, 除注重重点审计内容外, 还应考虑其他事项的审计, 如法律责任的审计等。
三、总结
经济责任审计 篇8
近日,渭南市委组织部根据《渭南市党政领导干部离任交接工作办法(试行)》,通知明确了党政领导干部离任交接事项、交接时限、交接表的报送单位等,交接工作接受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审计局等部门的联合监督。这项工作的开展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同时解决了离任审计工作量大、后任不理前任事项的矛盾,提高了经济责任审计效率。 (李文侠 马笃祥)
◆白水县
今年来,白水县审计局把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及专项审计相结合,特别是与财政收支审计、重大基建项目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方面内容进行资源整合,共享资料与结果,实现“一次进点,一审多果”。同时把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相结合,将审计关口前移,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及时处理和防止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防范审计风险。 (张会生)
◆洛南县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篇9
20xx年至20xx年12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支持帮忙下,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交通运输局“一把手”的职责,同局领导班子成员一齐,团结带领交通系统干部职工,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继续坚持了全市交通事业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头,为全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交通是先行,这是我与局党组一班人时刻牢记在心的一个根本观念。始终把“发展作为交通事业的第一要务,努力为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好先行”这一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速公路建设和项目融资工作取得较大突破,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新进展。20xx年至20xx年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7.14亿元,其中20xx年22.8亿元,20xx年32.23亿元,20xx年52.11亿元,坚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三年来,交通运输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高速公路建设全面提速。水盘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建设(建设里程91公里),预计20xx年底建成。20xx年12月,六枝至镇宁高速公路开工建设,20xx年12月,杭瑞高速六盘水境内段和六盘水至六枝高速公路开工建设。XX县至兴义高速公路、市中心城区西环线高速公路、威宁至六盘水高速公路、毕节至兴义高速公路“纳雍—六枝—晴隆”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已完成。“十一五”所提出来的“二横二纵一环线”高等级骨架公路已有一个轮廓。全市总计519公里高速公路已进入国家和省的高速公路网规划,占全省总里程约110。二是多元化、多渠道、多模式建设二级公路成果显著。红果至威舍公路一期工程(60.4公里),英武至柏果公路羊场至柏果段(66.3公里),柏果至火铺公路(80.3公里),玉舍至马场桥公路(60.7公里)。红果环城东线(23.2公里),开工建设英武至柏果公路羊场至英段(14.6公里),英武至大山公路(53.5公里),响水至瓦窑田公路(14.5公里),长寨至兴隆旅游公路(7.2公里)。总计380.7公里,总投资34.9亿元。全市构成二级公路里程达700公里,占全省总里程约18。三是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目标。完成“十一五”通乡油路收尾项目6个,于20xx年底提前完成了全市98个乡镇通油路的目标。四是通村公
路建设职得阶段性成果。全面实施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实现了全市100%的行政村通公路,启动了“十二五“通村油路(水泥路)建设计划。本人也于20xx年8月被国家交通运输部评为农村公路建设先进个人。五是运煤公路建设全面推进。自20xx年年初全面启动运煤公路建设,开工建设三批运煤公路37个项目共计494.7公里,总投资8.518亿元。20xx年底启动了第四批运煤公路建设计划。六是汽车站点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已有二级客、货运站场1个,三级客、货运站场2个,乡镇客运站38个。乡镇客运站的面貌和功能得到大改善,为进一步方便群众的出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七是水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迈出了一步。全市渡口到达58道,建设完成毛口码头一期工程、中寨码头、野钟码头。20xx年首次水上投资超千万元。
(二)全面完成公路养护及路况指标
经过进一步推进公路养护运行机制改革,落实职责制,在县乡两级支持下,提高了公路养护质量和道路服务水平,县乡公路三年来也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为确保我市农村公路安全畅通,改善广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交流,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在zf已出台的《贵州省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的指导下,结合XX市的实际情景,经过反复认真调查研究,并参照其他地区好的办法,拟订了《六盘水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暂行规定》。20xx年6月经市政府同意,正式下发了《六盘水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暂行规定》,该暂行规定明确了市、县(特区、区)公路管理养护部门的职责,使我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得到了有效保障。由于市、县两级的养护资金到位早,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得到加强,20xx年经过全省交叉检查评比,我市完XX县公路好路率为80%,乡村公路好路率为67%,获全省第三名的较好成绩。
(三)加强交通运输业行业管理
加大对非法营运、无证经营等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保护广大道路运输经营者和服务对象合法权益。规范驾驶员培训和维修市场管理。抓好教练员职业道德教育,督促教练员按统一教学大纲施教。加强货运管理制度的清理和简化,对不贴合国家与省有关规定的管理制度一律取消,进一步精简办事程序,将货运办理事项全部下放到县级管理单位。统筹城乡客运协调发展,努力推动政府交办的进出城市的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工作,采用“先消化、后实施”的工作步骤,六盘水火车站至汪家寨线路实行了公交化改造,经过反复论证和研究,对该线路原有经营资格的面的车进行整合下线,组建新的公交线路股份公司,为市中心城区公交体制改革作出了有效探索。严厉打击公路超限运输行为,维护公路路产路权。由于狠抓交通安全管理,多年来一向坚持安全平稳态势,任期内未发生一齐较大以上安全职责事故。
(四)机构改革工作顺利完成
按照市政府的机构改革方案的统一安排和部署,20xx年3月顺利完成了XX市交通运输局的组建工作,并将指导和管理城市客运的职责整合划入市交通运输局。20xx年8月份,XX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了《关于调整市交通运输局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等事项的通知》,对市交通运输局下属的事业单位进行了整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机构改革工作的顺利完成。按进一步管理权限20xx年完成局机关中层干部的竞聘上岗,整个工作严格按干部任用条例进行,保证了机关的稳定。
(五)交通建设融资工作取得突破
为确保XX市交通建设资金及时到位,由市级财政注资5000万元,同时划拨资产6.8亿元搭建交通融资平台,进取主动与市内各家银行加强联系推进融资工作。20xx年、20xx年两年,共争取了5笔贷款共11.08亿元。
二、任期内财务状况
(一)本单位固定资产额增减变化情景:
20xx年年初数1586432.10元,年末无增减。
20xx年年初数1586432.10元,年末数2353414.60元,年度固定资产增加766982.50元(原因是新购办公用品、车辆和资产划入)。
20xx年年初数2353414.60元,年末数2236914.60元,年度固定资产减少116500.00元(原因是报废一台到年限的汽车)。
(二)本单位财务收入与支出情景
20xx年:总收入3483723.76元(其中:财政预算内拨款2917723.76元,预算外拨款566000.00元),总支出3483723.76元,年度无节余。
20xx年:总收入18460173.88元(其中:财政预算内拨款18231978.71元,预算外拨款226000.00元,其他收入银行利息2195.17元)。总支出18460173.88元,年度无节余。
20xx年:总收入21753463.05元(其中:财政预算内拨款21753210.00元,其他收入银行利息253.05元),总支出21753463.05元,年度无节余。
(三)本单位的债权和债务情景
20xx年:行政账上没有债权。债务(暂存款)年初数116114.31元,年末数161490.83元。
20xx年:债权(暂付款)年末余额100754.05元;债务(暂存款)年初数161490.83,年末436788.60元。
20xx年:债权(暂付款)年初数100754.05元,无年末余款;债务(暂存款)年初数436788.60元,年末数300140.70元。
(四)本单位年度收入计划完成情景
20xx年:本年度共收取门面出租收入210800.00元,收入全部上缴财政。
20xx年:本单位共上取门面出租收入195444.37元、打击黑车罚款收入1220850.00元。全部上缴财政。
20xx年:本年度共收打击黑车罚款290200.00元,全部上缴财政。门面已全部划给市财政民生公司。
三、廉洁从政情景
(一)从思想上充分筑牢反腐防线
作为市交通局的主要领导,自我始终牢记作为重点建设部门领导的职责重大,在行政、技术等各项管理、决算工作中,时刻绷紧党风廉政建设这根弦。始终把落实“一岗双责”、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纠正不正之风当作大事来抓,从严要求自我,确实管住自我,管好自我的配偶和子女;对职工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提议,自觉理解群众监督。对党风廉政建设在思想认识上到达“四个明确”,即: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是深化改革、搞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需要;明确了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必须齐抓共管,看好自我的门,管好自我的人;明确了作为领导干部的职责资料和要求;明确了如果知法犯法,就必然受到法律职责追究。针对交通行政的特点,重点在工程招标、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从严规范行为,严格要求自我,坚决守住不谋私的底线!平时坚持了党性原则,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做廉洁自律,做勤政廉洁的表率。
(二)强化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
结合工作实际,我一方面狠抓业务,开拓进取,另一方面强调政治理论学习,全方位铸造锻炼培训自我。经过全面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自我又在思想上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围绕党员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到实惠的总目标,自我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得到提高。经过中心组集中学习和日常工作中的自学,进一步对自律与他律的内涵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从思想上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意识。
(三)规范制度管理,保障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
廉政建设一方面从个人思想上要有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以确保廉政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交通建设项目管理上,全面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认真执行《招投标法》,实现了公开透明,全面实施“阳光工程”,坚决杜绝一切暗箱操作,并不断总结经验,做到程序合法是基础,实现良好的交通建设结果是关键。始终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三重一大”团体研究决定,有力保障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保证了各项廉政措施的贯彻落实,努力做到工程优质、管理人员优秀的双优。
(四)防微杜杜渐,做好廉政建设工作
党风廉政建设是项长期工作,既要从大事抓起,又要在细微处坚持。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我首先做到,要求下属做好的自我首先做好。三年来,日常工作中我能够严格要求自我,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在广大群众的监督、参与和支持下做好相关工作,能够按《.....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严格要求自我。
我任职以来,单位从未设小金库。
四、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打算
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 篇10
1.审计形式。经济责任审计的形式,可分为受托审计、联合审计、日常审计、离任前审计、离任后审计、任期中审计。
(1)受托审计。受托审计,即审计部门接受干部管理等部门的委托,独立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2)联合审计。联合审计是以审计部门为主,干部管理、纪检监察等部门参加,共同组成审计组,组织实施经济责任审计。
(3)日常审计。日常审计,即由审计部门与干部管理部门共同研究、确定审计对象,对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领导人员任期中间组织实施的经济责任审计。上述三种审计形式各有利弊,经实践表明,受找审计是今后经济责任审计的主导方面,也是实现审计工作规范化的要求;联合审计可以进行探索实践,但目前不宜在较大范围内推行;日常审计在审计力量允许的情况下,应积极组织实施。
(4)离任前审计。离任前审计,是指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这前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前审计,显示了经济责任审计的严肃性、时效性,有助于树立审计监督的权威,有助于正确考察使用干部,有助于铸就领导干部的思想防线和约束领导干部的经济行为。
(5)离任后审计。离任后审计,是指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在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退休等事项之后,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后审计,不符合《暂行规定》的要求,应予纠正。
(6)任期中审计。任期中审计,是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任期中审计,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来说,有助于及时检查、考察其职责履行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端正经济行为;有助于及时发现严重违法违纪行为,披露严重损失浪费问题;有助于干部管理部门及时调整干部,避免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
2.审计工作程序。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程序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接受委托阶级。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接受干部管理部门委托审计建议;了解和掌握干部管理部门的意见和要求;做出受理委托审计决定,安排审计计划,确定完成审计任务的时限。
(2)审计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组成审计组,编制审计方案,下达审计通知书。
(3)实施审计阶段。实施审计阶段,可按一般审计的方式进行,如组织审计调查、审计取证、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等,但应注意在审计过程中,特别是在审计取证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时,要与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内容等结合起来。同时,在交换意见时,除了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外,还要就有关审计事项与被审计人交换意见。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 篇11
摘 要 经济责任审计意义非常重大,能够结合现在反腐倡廉工作展开,明确财产经营管理着的经营管理责任,强化定岗明责,规范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有效地遏制国有资产流失。
关键词 审计工作意义 加强 规范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既可以从广义上理解,也可以从狭义上界定。审计产生的客观条件之一就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可靠,明确财产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责任。就我们交通系统而言,经济责任审计意义非常重大,能很好的促进我们交通事业的发展,有效地防止腐败和违规使用资金的形成。现就我们日常审计所遇到的问题浅谈一下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任期或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主要载体是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审计依据、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的基本情况、审计方法、审计内容、审计范围、审计查出的事实、审计评价、责任界定、审计建议等。
一、审计依据
经济责任审计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依据《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和相关事业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按照人劳司对部直属企事业单位行政领导任期届满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的要求,企事业单位行政领导任期届满前两个月向被审单位下达“任期届满经济责任审计通知书”,组织部门坚持“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做到不审计、不离任、不重用,参考审计结果,再决定人事去留。
二、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的基本情况
被审单位的人员定额、隶属关系、离任干部任职时间、任职期内主要经济指标、经济责任完成情况。审计机关有权要求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和有关单位提供下列资料:1.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相关资料;2.工作目标(计划)、工作总结、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合同协议、考核检查结果、业务档案等业务资料;3.被审计主要负责人提供的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报告;4.与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其他资料。
三、审计方法
除了审计中常用的审阅法、核对法、盘存法、调节法、复算法、顺查法和详查法这七种方法外,还可以结合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采用干部考核材料、纪检部门的鉴定材料,被审计人员主要业绩,采用民意测评法、个别座谈法、公示咨询法、走访调查法、重要关联业务及资金调查法等。民意测评法是常用的方法。采用民意测评法,要按评定的要素,将被审计人员测评内容界定为五个方面,即设立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民主作风、团结合作、廉洁自律5项指标,采用百分制,分别按权重(好、中、差)制定各项指标的分数,依据参加测评总人数求出比例,计算汇总测评的总成绩,待总成绩出来后,再按照分数划分为五个档次:90分以上为优;80—90分为良;70—80为较好;60—70为一般;60分以下为差。民意测评后还要和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个别谈话,了解和掌握将离任领导在原单位的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客观地评价被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机械地单独运用哪一种方法,而应采用多种方法有机地结合。
四、审计内容
1.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审计。主要是查看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各项开支是否按规定程序和权限报告审批;会计报表、账簿、凭证等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合法;往来款项是否真实、合法;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或者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决算是否合规;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管理情况;专项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2.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个人的审计。查清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所在部门、单位的重要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在任期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以及遵守国家财经法规情况等。分清领导干部对本部门、本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不真实,资金使用效益差以及弄虚作假、骗取荣誉和蓄意编制虚假会计信息等重大问题应当负有的责任;核实领导干部及企业有无违反国家财经法纪,以权谋私,贪污、挪用、私分公款,转移国家资财,行贿受贿和挥霍浪费等行为;查清领导干部个人在财政、财务收支中有无侵占国家资产,有无长期挂账和资金被其他单位或领导个人占用问题;有无利用往来账户隐瞒收入、套取现金滥发钱物和违反规定对外投资、私自借贷资金等问题;有无个人违反决策程序或决策造成重大损失情况;需要反映的其他情况。
五、审计查出事实的责任界定
审计报告中的责任界定,是指审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以及审计机关认可的被审计主要负责人所在单位的内部管理规定,对被审计主要负责人担任特定职务期间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进行界定,包括对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的界定。审计中要划清四个界限。
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注意的事项
1.坚持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原则;2.撰写审计报告语言要简洁明了,态度、观点要明确,切忌含糊其词、模棱两可;3.审计意见要中肯,建议要切实可行;4.审计人员要严守纪律,讲究工作方法、注重工作效率,要为被审计单位、个人保守秘密;5.要注意廉洁,维护审计人员的应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