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的基本阶段

2024-09-17

经济危机的基本阶段(共8篇)

经济危机的基本阶段 篇1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南阳第四师范学校郑静侠

【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

2、识记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

3、识记理解公在制主体地位及表现;

4、识记理解运用坚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必要性;

5、识记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教学重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

2、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

3、坚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必要性;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教学难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

2、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

3、坚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讲解法;

【学法指导】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了解预习思考题;

【教学准备】

1、教学投影片;

2、目标检测题;

【教学设计】

一、导入目标

1、课堂提问:

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导入新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本节课开始,我们着重介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3、板书课题

4、出示教学目标

二、引导自学

㈠、布置学生自学课本87至90页,通过自学,能回答以下思考题,大致理清课本脉络结构;

自学思考题

1、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3、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

5、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6、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想一想: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会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为什么?

7、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什么?(我们应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讨论: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㈡、学生看书、讨论,教师巡视

三、教师导教

1、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①、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

4、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这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

5、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6、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而且发展不平衡。因此 必须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其他所有制经济。促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快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想一想: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会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为什么?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并受国家宏观政策的调节。当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会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7、我国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同时,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什么?(我们应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制要求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对商品生产和流通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和流通主要由市场调节,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进入市场,通过市场进行配置。这样使

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增强活力,提高素质。讨论: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并受国家宏观经济的调节。当前,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需要、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国家税收、扩大建设资金来源、增 加社会财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现阶段大力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四、目标检测(对上述问题提问)

五、布置作业:

1、预习下一框节内容;

2、完成《伴你学》相关练习;

3、课堂作业:

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经济危机的基本阶段 篇2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国情所做的判断, 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实现了改革开放, 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一页,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国家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从本质上看, 我国目前仍属于不发达国家, 仍然带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 尚未完成工业化目标, 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要实现工业化, 就要达到以下标准:既要推进常规的工业化, 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潮流。而我国目前在基础工业和规模上取得了较大成就, 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 但是在高新技术和高端技术产业领域仍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 劳动密集型企业还占有很大比例。

第二,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从目前现状来看, 我国农村和城市的收入仍然差距较大, 而且从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水平上来看, 农村也明显落后于城市地区, 农民不但收入增长趋缓, 而且生活成本也在相对增加了, 东、西部的情况也大体类似。政府还需要不断的努力, 使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第三, 城乡二元经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 2006年城镇化率达到43.9%, 据专家估计, 2020年可望达到60%左右。而农村经济仍以典型的小农模式为主, 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落后, 人均消费水平与城市差距明显, 这种现状既是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 也是我国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

第四, 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经升至世界第四, 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000美元, 仍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与整体收入相比, 人均收入才能真正的体现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

2 如何界定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主体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我们党对公有制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的正确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江泽民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中提出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四条要求:一是在社会总资产中要保持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三是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四是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

3 如何更好的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

3.1 全面正确认识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

重要性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 这种优势不单指量的优势, 更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是中国革命一个世纪的经验和教训得来的, 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不可否认的真理。而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就必须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 坚持公有制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只有这样, 多灾多难的中国人民才能走向共同富裕,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2 转变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的工作思路我国的国有经济的

数量底线既不能以资本主义国家私有化的“国际经验”为依据, 也不能凭主观好恶为尺度。而应该扎扎实实的做好理论研究工作, 以我国的国情和为基础, 以严密的理论研究为指导, 必须严防凭借某些领导人的主观臆断作为国企改革的依据, 而应该建立起一套严格的理论指导实践的制度。

慎重对待垄断国有企业的改革。从近代市场经济兴起来的经验来看, 垄断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是经济的畸形产物, 对健康良性市场的形成产生严重危害, 从长远来看, 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是不利的。所以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手段, 尽量避免国家企业垄断局面的形成, 但由于国家垄断的行业都是经济命脉, 所以要慎重, 既要避免垄断, 又要将这些行业掌握在政府手中。

对于现有国有资产的管理, 也应该进行改革, 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隶属从中央到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机构, 应该归属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这样可以加强广大职工在国有企业中的管理与监督作用, 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

4 深化公有制主体地位,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4.1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

义理论指出, 发达的社会主义要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也只是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公有制。我们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以当前的经济建设为中心, 着眼于中国实践问题的理论思考, 大胆地对我们原有的公有制结构进行改革, 允许多种所有制同时存在和共同发展, 同时着力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 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4.2 标志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中共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 面对单一的公有制并不能迅速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经验, 我们党充分认识到, 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 多层次而且分布极不平衡, 应建立多种所有制而不是单一的公有制, 但是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化的程度和范围也非越大越好, 应以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4.3 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20世纪八十年

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告诉我们, 在当代中国, 不仅要继续发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优势作用, 而且也要调动非公有制的积极性, 才能在竞争中共赢, 在共赢中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才能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

5 结语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在公有制与非公有制这对所有制矛盾统一体中,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就是坚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公有制, 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性质, 在公有制主体范围内, 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深化改革过程中,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最有利于生产力的健康快速发展, 也最能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J].求是.2002年22期.

[3]王梦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阶段性特征[J].中国检察.2008/14.

经济危机的基本阶段 篇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渊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将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列宁有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实践,相当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试验。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不发达阶段”和“发达阶段”,不发达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个理论命题:第一,在一定条件下,经济文化较不发达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而进入社会主义;第二,在任何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阶段都是不可逾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形成是对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具体运用。马、恩、列、毛的有关论述,为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

新中国的前三十年,曾经进行了大规模的公有制经济的建设实践。在毛泽东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城市国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主体地位。客观地分析,当时的公有制经济既有十分成功的,也有一些失败的。在农村,既有大寨、刘庄、华西村等这样的优秀典型,也有小岗村这样因私有观念牢固而被公有制束缚了当地生产力的典型农村。

与农村情况类似,当时的公有制经济中,石油有大庆、工业有鞍钢、国防有两弹一星,涌现了一大批以陈永贵、王进喜、钱学森等为代表的有高度觉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也有相当一些国营企业管理不严、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应该说,以上这两种现象在当时都是客观存在的,用其中一种倾向去否定另一种倾向就容易犯“左”或右的错误。

毛泽东曾费尽千辛万苦想消灭中国人的私有观念和剥削阶级观念,达到“六亿神州尽舜尧”的理想境界,但最终没有成功。这充分证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主义社会机制的不成熟,旧社会遗留仍将继续存在。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考虑这一现实。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式形成的过程,首先是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然后是1987年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邓小平在十三大召开前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就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到了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精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充分借鉴毛泽东时代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方面,是坚持和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则。比如,在政治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在经济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经济,抓大放小,集中力量搞好大型国有企业,加强国企领导班子的思想觉悟工作;在分配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抑制剥削,防止两极分化;在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根据生产力落后、私有制旧社会所遗留的传统思想观念难以短时期消除的现实状况,大力引导私营经济的适当发展,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大提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应该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确立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认识也经过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1981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对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作出若干政策性规定。1982年党的十二大指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首次在代表大会文件中明确提出鼓励个体经济发展并且扩展到农村地区。1987年1月,中央发布《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文件,提出对私营经济“应当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抑弊,逐步引导”。

1987年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公开明确承认私营经济的合法存在和发展。报告认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讲:“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正式提出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概念的是1997年的十五大报告。报告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报告同时承认“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正式确立。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2007年党的十七大再次重申“要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不能搞私有化,也不能搞单一公有制。这是针对残存的单一公有制传统观念,特别是主要针对近年来出现的私有化倾向而提出来的,十分重要,应该引起注意。

三、非公有制经济在初级阶要有一定历史地位

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判断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唯一标准就是看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我国之所以要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宪法接下来又讲:“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因此,要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两个概念区别开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前者不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只有公有制是其基础;而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但公有制必须占主体地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存

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以后的其他阶段,是不断成熟和发展的过程;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只反映初级阶段的特点。

可以设想,初级阶段结束,非公有制经济不会立即被公有制所取代。进人中级阶段,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思想觉悟的进一步提高,将是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而非公有制经济逐渐减退,所占比重减少的过程。到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趋于成熟,剥削制度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经济将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之所以允许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的国情决定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因此,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经济成分就允许其存在和鼓励其发展。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实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应当有一个时间限期。邓小平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时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这是在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遵循的重要的时间界限。但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一百年的初级阶段的期限是有可能缩短的。提出这一点就是为了提醒当代的共产党领导人,不仅要埋头赶路,而且要抬头望远,时刻不要忘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远景目标。

四、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公有制为主体也是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和基础。坚持基本经济制度,首先要巩固公有制为主体这个前提和基础。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现在有不少人对公有制是否还是主体有疑虑,主要是对公有制所占的比重即量的方面有疑虑。目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宏观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国进民退”;微观上国有经济“有进有退”,但更多的是“国退民进”;个别案例中的所谓“国进民退”,多半属于资源优化重组,并非没有道理。我们党一贯强调,“公有制比重的减少也是有限制有前提的,那就是不能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解除人们疑虑的办法之一,就是用统计数字来说明,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信心。

公有资产占优势,更重要的表现为质的优势,即关键性的涉及经济命脉、战略全局和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的生产资料占优势,先进的具有导向性控制性的生产资料占优势,并且不断提高进步发展壮大。这样它才能控制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有强大的控制力、决定力、示范力和促进力。

要从“以人为本”的高度去看待“公有制占主体”、“公有资产占优势”。要重视有多大比例的工人阶级在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如果中国大部分工人阶级(包括农民工)受私营企业主雇佣、在私有制经济中劳动,那么很难说公有制还占主体地位。这样,工人阶级必然收入低下,没有享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很难说他们是社会主人还是私营企业主是社会主人。而中国必然两极分化,中国也很难说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所以,初级阶段基本制度不但要求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而且要求同有经济对同民经济起主导作用。国家应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要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都能享受到国有经济的好处。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国有经济不是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那样,主要补充私人企业和市场机制的不足,而是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国有经济应主要集中于能源、交通、通信、金融等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中。这些都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这些行业和领域,中国有经济应该有“绝对的控制力”、“较强的控制力”,“国有资本要保持独资或绝对控股”或“有条件的相对控股”。这些都是中央文件所规定和强调的。国有经济对这些部门保持控制力,是为了对国民经济有计划地调控,以利于它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经济的作用远大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

关于国有经济控制力应包括的范同,有一种意见是值得注意和研究的。这种意见把国有经济的社会责任分为两种,一是帮助政府调控经济,一是保证社会正义和公平的经济基础。前一个作用普遍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和现代资本市场经济国家,而后一个作用则是社会主义国家独有的。社会正义和公平,“是高度私有化的经济和以私有化为主的混合经济解决不了的老大难问题”。“在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中,增强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发挥其主导作用,理应包括保障、实现和发展社会公平的内容和标准。对那些对于政府调控经济不重要但是对于保障社会正义和公平非常重要的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也应该认为是‘重要’的国有资产,要力争搞好,防止出现国资大量流失那种改革失控,随意实行大规模‘转让’的偏向”。

基于国有经济负有保证社会正义和公平的经济基础的社会责任,国家要保障在公益服务、基础设施、重要产业的有效投资,并不排除为解决就业问题在劳动密集领域进行多种形式的投资和运营。在保障垄断性领域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还要保障在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的发展,发挥他们在稳定和增加就业、保障社会福利和提供公共服务上的作用,增强再分配和转移支付的经济实力。中央对竞争性领域的国有经济一向坚持“有进有退”,发挥其竞争力的政策,而绝不是“完全退出”竞争性领域的政策。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国有经济的数量底线,不能以资本主义国家私有化的“国际经验”为依据。确定国有经济的比重,理应包括保障、实现和发展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内容,所以国家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范围,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六、正确认识私有经济的两面性

谈基本经济制度,不能不谈私有经济。私有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非公有经济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和满足社会需要方面,不仅在当前而且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内,都有不可缺少的重要积极作用。所以,党和政府对非公有制包括私有制经济非常重视,对它们的评价,从十三大、十四大的“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到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党还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足见中央充分肯定非公有制包括私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

但我们应该把私有经济的性质与作用分开来讲。只要是私人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和剥削劳动者,它的性质就不

是社会主义的。至于它的作用,要放到具体历史条件下考察。当它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它还起积极作用,以至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它不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不能说它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某些理论家则把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偷换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民营经济”(私营经济)“已经成为”或者“应当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以取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明显地越过了宪法关于基本经济制度规定的界线。

对私有经济,我们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发展它,发挥其机制灵活,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正面作用,克服其剥削性产生的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如有些私营企业主贿赂政府官员,偷逃税收,压低工资和劳动条件,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破坏自然资源环境,借机侵害国有资产,以及其他欺诈行为,都要通过教育监督和法制,克服清除。

在鼓励、支持私有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正确引导其发展方向,规定能发展什么,不能发展什么。比如竞争性领域,要允许私有经济自由进入,尽量撤除限制其进入的藩篱。特别是允许外资进入的,也应当开放内资进入。而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就不能允许私有经济自由进入,只能有条件、有限制地进入,不能让其操纵这些部门和行业,影响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私有经济在竞争性领域有广大的投资天地,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一些重要部门现在也可以参股投资,分享丰厚的盈利,他们应当知足了。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群体和“新社会阶层”,私营企业主大概不会觊觎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地位”。但是确有某些自由主义精英明里暗里把他们往这方面推。要教育他们不要跟着这些精英跑。

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仍然要坚持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中,国民经济要实行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有计划按比例”并不等于传统的行政指令性的计划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革除传统计划经济的弊病,相应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多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零星的计划或完全没有计划所不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的基础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因而还有计划性这个特点,还有国家计划的指导。我们作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大国,有必要也有可能在宏观调控中运用计划手段,指导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这符合马克思主义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原理,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所在。宏观调控有几项手段,最重要的是计划、财政、货币三者,党的十四大报告特别指出“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这里没有说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不是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不重要,而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由国家宏观计划来导向的。所以,国家计划与宏观调控不可分,是宏观调控的主心骨。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也可以称为国家宏观计划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地方。

十七大重新强调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并不是如某些人所歪曲的那样,“要回到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因为:第一,现在的国家计划不是既管宏观又管微观、无所不包的计划,而是只管宏观,微观的事情主要由市场去管。第二,现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是市场,计划是弥补市场缺陷的必要手段。第三,现在的计划主要不再是行政指令性的,而是指导性的、战略性的、预测性的计划,同时必须有导向作用和必要的约束、问责功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再到重新强调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这合乎辩证法的正一反—合规律。这不是回到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旧模式,而是计划与市场关系在改革新阶段更高层次上的综合。

八、防止两极分化要靠公有制经济的强大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收入分配中贫富两极分化趋势也越来越严重。现在谈到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时,人们首先会想到城乡差距扩大、地区不平衡加剧、行业垄断、腐败、公共产品供应不均和再分配调节滞后等等。这些都有道理,也必须一一应对。但这不是最主要的。造成收入分配不公的最根本原因被忽略了。

收入分配不公源于初次分配。初次分配中影响最大的核心问题是劳动与资本的关系。这就涉及社会的基本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问题了。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所有制决定分配制;财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财产占有上的差别,才是收入差别最大的影响因素。萨谬尔森也承认,“收入差别最主要的是由拥有财富多寡造成的”。30多年来,我国贫富差距的扩大和两极分化趋势的形成,除了前述原因外,所有制结构上和财产关系中的“公”降“私”升和化公为私,财富积累迅速集中于少数私人,才是最根本的。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结构,在改革开放伊始时还是比较清一色的公有制经济。随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效率优先政策取向的执行,以私有制为主的非公经济的发展必然超过公有制经济,从而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这是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的。但这种私有经济超前发展的势头一直延续下去,“到一定的时候问题就会出来”,“两极分化自然出现”。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公降私升,在分配关系上按劳分配的比重就要缩小,按要素分配的比重就要增加。有人分析,我国现在国民收入分配已经由按劳分配为主转向按要素分配为主。我们从资本积累规律和肺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进程可以知道,这—分配方式所带来的后果,就是随着私人产权的相对扩大,资本财产的收入份额也会相对扩大,劳动的收入份额则相对缩小,从而扩大贫富差距,促进两极分化趋势。我国国民收入中劳动与资本份额变化的统计,证实了上述理论分析。

在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缩小贫富差距时,人们往往从分配领域本身着手,特别是从财政税收、转移支付等再分配领域着手,完善社会保障公共福利,改善低收入者的民生状况。这些措施是完全必要的,我们现在也开始这样做了。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还要加大力度。但是,仅仅就分配谈分配,仅仅从分配再分配领域着手,还是远远不够的,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贫富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还需要从所有制结构,从财产制度上直面这一问题,需要从基本生产关系,从基本经济制度来接触这个问题;需要从强化公有制为主体地位来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最终地阻止贫富差距扩大,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分配上的状况改善是以所有制上公有制经济的壮大为前提条件的。所有制发展上要扭转“公”降“私”升的趋势,阻止化公为私的所有制结构转换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最终避免贫富的两极分化。小平同志强调:“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这是非常深刻的论断。这指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容许私人产权的发展,容许非劳动要素(主要是资本)参加分配,但这一切都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为前提,不能让私有制代替公有制为主体,也应该扭转按资分配代替按劳分配为主的趋势。那种让私人资本向高利行业渗透(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那种盲目地、有违社情地鼓励增加“财产性收入”之类的政策,只能促使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进一步扩大,都应该调整。

经济危机的基本阶段 篇4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997 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007 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更进一步说明了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和方法,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这些论述深刻全面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科学内涵,从根本上划清了它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在实践中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

(一)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际状况。

具体地说,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制度基础。其次,我国社会主义处在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性,决定了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国现阶段不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而只能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最后,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互联系,公平竞争,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基本经济制度的科学依据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不同所有制的优劣比较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科学概括,完全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也大大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如何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的实际,从理论上更加深入、系统和全面地说明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合理性、必然性和优越性以及它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根本区别,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私有制的局限

1.集体产品和公共物品:通常认为,私有制企业在生产“私人物品”方面是有效率的。

2.外部收益和外部成本:如果所生产的不是集体产品和公共物品,而是私人物品,则就产品本身的性质而言,不存在私有制的低效率损失。

3.资源的利用:不足和耗竭:即使所生产的是私人产品,而且,在生产私人产品的过程中,也不存在重大的外部影响,私有制仍然有可能在某些情况下造成资源利用的低效率:或者是资源利用不足,或者是资源耗竭。

4.经济波动和合作失败: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因为它是通过供求关系来自发地进行调节的。

5.社会责任: 广义地说,承担社会责任中也包括提高经济效率。因此,这里讲的社会责任实际上是“狭义”的,即除了经济效率之外的其他社会责任。

(三)公有制实践中的失误与成本

私有制在许多场合存在重大缺陷的事实,为在这些场合实行公有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根据。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是,公有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有一定的“成本”。因此,涉及到具体行业或部门,究竟应当实行公有制,还是应当实行私有制,不能只看私有制的缺陷和由这些缺陷造成的私有制损失,要全面地比较私有制的损失和公有制的成本。

(四)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和谐统一

课堂化学学习过程的基本阶段 篇5

化学课堂学习过程的基本阶段化学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阶段组成的,阶段与阶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每一阶段也有自己的专门特点和任务,学习过程的基本阶段,实际是认识过程的基本阶段。深入研究和正确组织学习阶段,对提高学习质量,促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具有很大的意义。化学学习过程一般可分四个基本阶段。1.感知教材和发展观察能力阶段:通常情况下,学生接受化学知识是从感知所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现象、事实入手的,并在听取教师的讲解过程中进行的。从观察对化学有兴趣,学得好的学生来看,他们在课前都自觉地复习和预习好有关知识,做好书籍用品等物质准备及心理准备,带着愉快的心情盼望化学老师快来上课,学到更多更有用的化学知识、技能,上课时就全神贯注。这种自我集中注意,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的。从教的角度来说,如何使学生能这样作自我准备,需要做许多工作,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了解做好自我准备重要性,并加以指导、检查等等。

感知化学新教材,一般有三个途径:(1)演示实验或边讲边实验,这是主要的。其次是展示模型、标本、挂图等直观教具和幻灯、电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2)利用教材、课外读物中提供的基本事实材料。(3)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唤起学生头脑中的旧观念,使与所学的`新观念结合起来。这就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非事事都要从生动的直观开始,注意克服为演示而演示的形式主义。学生的共同经验是,全神贯注地看、听、想、做,不断地与思想不集中受外来干扰作斗争,集自己的注意力。实验看一次做一下,比读十遍印象还深,不看不做就无真情实感,难于理解所学内容。看时要注意老师的指导及说明,学会既看全面,又能分清主次现象。没有实物及实验可看的可做的,要认真听老师所讲的事实、例子。边看、边听、边做、边想。这就是把所看、所做、所听的物质及其变化的现象事实的信息(刺激),通过能动地调整各种感官和大脑皮层兴奋点,把强弱不同的信息(刺激),吸收输送到大脑。物质及其变化是复杂多样的,从教学的需要来看,其中有主要与次要部分。因此,要获得准确的、清晰的观念,真正把握事物的现象及其外部联系,应学会观察,懂得观察。培养观察能力。

2.理解教材和发展想象、思维能力阶段:理解化学教材,就是要引导学生把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感性认识,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一阶段在整个教学中占中心地位。全神贯注地接受了信息,吸收了许多材料之后,学生要动脑想,注意老师所作的分析、对比、归纳,概括得出结论的过程,或根据老师的启发引导,学会得出结论,这是理解所学内容的关键。而有时学生思想不集中,不注意这个过程,只听到结论,结果不理解也记不牢不会用。好学生的体会是,强制自己全神贯注地听和想,学会得出结论,

这是大脑运用语言文字紧张思维的阶段。这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学习过程的关键一步。必须在这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飞跃上下功夫。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得出结论,并教会他们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把宏观的现象、事实,深入到微观粒子的组成、结构、运动变化中,本质地理解所学内容。

3.复习教材,发展记忆能力阶段:这个阶段,还要培养识记的速度,记忆的持久性、准确性等良好的记忆品质,提高记忆力与记忆方法。(1)加强实验等直观学习,对所学对象,有深刻鲜明的印象和对学习化学发生浓厚的兴趣。(2)对所学内容有明确目的,了解记忆的要求,有选择、有重点记忆所学内容。(3)理解所学内容,是加强记忆牢固性的前提。(4)掌握记忆规律,熟练使用记忆方法。

4.应用“双基”和形成学习能力的阶段:学生掌握“双基”的过程,从感性认识经过思维到理性认识是一次飞跃,“双基”的应用又是另一次飞跃。通过学生应用所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去学习新的内容,进行实验,做练习,解答一些化学现象等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阅读、实验、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使用工具书刊,整理资料的技能等。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主要是:读书、做实验和口头与书面练习。从学的方面来说,要做到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技能并有所提高和发展。在读、做、练中要注意改进方法,遵照老师的指导,向同学学习。读书时要朝学会阅读化学教材,提高自学能力方面努力;做实验要从提高观察效果、熟练实验技能方面下功夫;练习中要学会分析题意、掌握思路、途径和方法,并注意自我检查总结经验教训。在动手、动口、动眼中不断动脑,培养自己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

现阶段中国贫富差距的基本情况 篇6

手段

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普遍提高、不同程度地普遍得到实惠的前提下,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别持续拉大,城乡差别、区域差别等社会差别也在持续拉大,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是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别持续拉大。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分配上的主要弊端是平均主义大锅饭。改革开放,打破了大锅饭,拉开了差距,激发了人的积极性。但在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同时,又出现了部分社会成员的收入差别持续拉大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差别持续扩大。除了城乡居民收入差别以外,城镇居民收入差别持续扩大;农村居民收入差别持续扩大;不同地区居民收入差别扩大;脑体劳动者收入差别持续扩大;不同所有制职工收入差别持续扩大;不同行业职工收入差别持续扩大。

二是区域差别和城乡差别拉大。从1980年到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由50%增加到59%。人均GDP,西部与东部由1:1.92扩大到1:2.59,中部与东部由1:1.53扩大到1:2.03,区域差别还在拉大。城乡差别拉大不仅仅体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拉大,还突出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越发明显。

三是部分社会成员贫富差距趋于扩大。

成因:

一、贫富差距扩大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问题。

二、中国贫富悬殊的七成原因是有区域差异造成。

三、调查显示教育和医疗支出拉大贫富差距。

四、腐败也是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

个人看法:

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各有利弊,贫富差距也是如此。贫富差距的好处在于:

一、克服平均主义

二、尊重和保护一切有利于人民的劳动

三、鼓励知识和技术创新

四、吸引人才

当然相对于好处,贫富差距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更为突出:

一、贫富分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富裕者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

二、贫富群体的扩大则直接制约社会消费需求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三、贫困群体产生对立情绪,激化各种矛盾,危及社会稳定。

根据中国国情,有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

一、深化政府部门改革

二、深化税收改革

三、加强立法,完善法规

经济危机的基本阶段 篇7

一、基础———良好的应试能力

这听起来有点奇怪, 都学术型教师了, 还非得成为应试高手?美国著名教师雷夫 · 艾斯奎斯, 他的第56 号教室94%的孩子来自贫困家庭和移民家庭, 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但在雷夫老师的培养下, 全国测试成绩高居全美TOP5%, 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这说明一个好老师绝不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

学术型教师既然存在于高中, 那他就没有办法逃避分数带给他的压力。很多学术型教师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 都经历了这个艰难的过程。有的学术型教师曾经如普通教师一样, 充满了痛苦和无奈。为了考试而教还是为了学科本身、人生发展而教?经过苦苦挣扎和不断努力, 这个痛苦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这些学术型教师找到了现实和理想之间那个微妙的平衡点。越过了这个节点的教师, 其实都已经成为应试高手, 很多学术型教师所带班的考试成绩都特别好。在当今可以因分数而一票否决的情况下, 如果你的分数不过关, 那么一切免谈, 你的任何教学亮色特色都没有生存的空间。所以, 在“应试”的夹缝里生存下来的学术型教师俨然成为特别厉害的角色, 他们不仅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 还在应试方面成为无懈可击的高手。他们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有着出色教学能力的老师, 他的教学成绩不会是非常糟糕的。

二、前提———开阔的眼界与出色的学习能力

高中学术型教师一定要有开阔的眼界和出色的学习能力, 这是他们的一个明显特征。高中教师在学术上的修养厚薄取决于自己读研功夫的高低, 取决于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体验的深浅程度。这里有一个“不成章不达”的问题, 也就是教师对教学的涵养功夫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时, 才能有心得于教学。这正好像曾文公所谓的“一阳初动”的感受, 涵养到一定的程度方“逼出一点生意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博览群书, 要不断学习, 要占有学科前沿资料, 这是在学术上有所作为的前提。

学术型教师不是凭空生成的, 一定是经过艰苦努力炼成的。他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教书匠, 很大的原因在于他有着开阔的眼界, 他不能光盯着一个班级、一个学校, 也不能光想着一堂课、一个学科, 更不能盲目地对付着日复一日的教书育人工作, 他必须得把眼光放远, 投向过去, 放眼未来, 既要关注国内教育现状, 又要留意国外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教师这个行业的一个特点, 就是理论一定要和实践联系起来才有生命力。前沿的理论知识要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 这就要求学术型教师要有出色的学习能力。例如, 江西省南昌三中语文教师张富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阅读到《教育研究》上发表的冷冉先生的《谈“情·知教学”》文章, 便开始这方面的教学实践探索。为了更进一步地研究和实践冷冉先生的“情 · 知教学”理论, 他多次写信与冷冉先生交流, 并自费不远千里来大连拜见冷冉先生, 亲聆指教。他最终成为很有影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并获得国家“五一劳动奖章”。张富老师的成就体现了他出众的学习能力。

三、关键———培养问题意识, 自我反思, 形成鲜明教学特色

学术型教师和其他研究者有所不同, 其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日常教学行为与活生生的人, 不是无生命力或是抽象的客体, 所以学术型教师要有问题意识。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大量值得研究、需要研究的事件、现象和问题, 仅靠教育理论工作者是不够的, 需要学术型教师自身在实践中研究和探索。这种实践研究, 不是在教师的经验范围之外去寻找问题和课题, 而是在教育教学的日常生活中寻找问题和课题。实践研究的结论要能够超出经验判断, 这种“超出”预期着教育认识的不断提升, 教育理念的积极变化, 教育行为的持续改善。

学术型教师从宏观视野中获得的理论和方法, 必须回到自身, 回到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上来。一个最容易出成果的目标, 就是教师自身。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教师专业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设计不一定成为名师, 但如果坚持写三年反思, 则可能成为一位名师。”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不断增强教学行为的自觉性和科学性, 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 发展教学学术, 提高教学能力。我们所看到的高中阶段那些杰出的学术型教师, 无一不是自我反思与总结的受益者。

与普通教师相比, 学术型教师的教学艺术自然要出色很多。这是因为他们的教学有自己的特色。于漪老师认为:一个优秀的老师要张扬个性, 否则自身的才华和潜能就发挥不出来了。很多优秀教师都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如李吉林老师的情景教育, 李镇西老师的民主教育, 等等。学术型教师必须有一套鲜明的教学个性, 但绝不能是胡适先生所说的“差不多先生”。这种特色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而是这些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之后提炼出来的。这个过程几乎可以说是蛹化蝶的过程。

经济危机的基本阶段 篇8

三、意守丹田各个阶段的基本原则

意守丹田按照“意守的功程”分为有意之守、似守非守和无意之守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意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1.初级阶段:一开一合、一聚一散

初级阶段为有意之守阶段,以一开一合、一聚一散为主要的意守原则。这里的聚散不离开合,开合伴随聚散。只要把开合聚散作为正念敬持勿忘,任何杂念都会自行消失;不需要刻意地驱除杂念,就能从杂乱无章的“游思妄想”状态,逐渐趋于开合聚散的专一心念。这可谓是健身气功集中精神的“以一念代万念”的最佳功理功法。

初级阶段为什么要把一开一合、一聚一散作为主要的意守原则?因为它有以下特点:

(1)抓住了根本

健身气功“在理论上以人体生命整体观为指导”。宇宙万物和人体生命的根本运动形式是开合聚散。“‘灵气在心,一来一逝’,这话是对气功的绝妙描绘,练功时,一呼一吸,真气随之在人体内一来一往,周行出入’。这里的“一来一逝”就是一开一合、一聚一散。依赖意念的开合,借助形体的开合,同时达到气机的开合聚散,就是健身气功人体生命三调合一的整体。所以,一开一合、一聚一散作为意守丹田初级阶段的基本原则,是抓住了人体生命整体观这个健身气功指导原则的根本。

(2)抓住了核心

健身气功的理法遵循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通过开合聚散形成丹田是形气神相合的结果,即真正的三调合一境界。“用丹田这个兴奋灶来激发全身各部分的能量,再把全身能量集中到一点上,这就是所谓的‘筑基’”。这里的“筑基”方法就是开合聚散。健身气功的形成丹田可以看作是完成了筑基阶段,也就是建筑了习练健身气功的基础。所以,一开一合、一聚一散是意守丹田最有效的入门之法,把它作为意守丹田初级阶段的基本原则,是抓住了形气神三位一体这个健身气功锻炼的核心。

(3)抓住了关键

健身气功锻炼的首要原则是松静自然。松静自然依赖于真气充足,真气充足依赖于形成丹田,形成丹田依赖于“精神内守”,“精神内守”依赖于精神集中。精神集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意守开合聚散。因为初练者精神涣散,想意守而总是跑神而守不住丹田,操作开合聚散原则能较快地诱导意识向丹田集中,逐渐进入以开合聚散这一念(真念)来替代万念(杂念)的良好练功状态。所以,一开一合、一聚一散作为意守丹田初级阶段的基本原则,是抓住了健身气功精神集中这个关键。

(4)抓住了总纲

健身气功的总纲领、总原则、总诀窍、总要领、总目标是三调合一。三调合一是原则和方法、目标和手段、效果和功态的高度统一,而开合聚散则是达成三调合一最有效的方法、手段、途径和窍门。把精神集中到气机的开合聚散上,是最有效的意守诀窍。吸气时聚合,呼气是散开,意念随着形体和呼吸(有丹田后是随着真气)整体地在开合,既是心身相依,又是心息相依,直接呈现三调合一和三调合一境界。所以,一开一合、一聚一散作为意守丹田初级阶段的基本原则,是抓住了健身气功三调合一这个总纲。

(5)抓住了机括

意守丹田初级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形成丹田,形成丹田的首要前提是启动气机,启动气机的机括在丹田中心。只有达到一定的意守深度和强度,才能启动气机。一开一合、一聚一散的意守原则,要求聚合时聚合到丹田中心,散开时意念也不忘丹田中心,也就是开合聚散时意念虽然随着所守的范围圈的扩大或者缩小,但要求意念始终不离开丹田中心。把逐步深入到丹田中心去集中精神,作为意守丹田的切入点和人手功夫,就自然而然地加大了意守的深度和强度,直接练启动气机。所以,一开一合、一聚一散作为意守丹田初级阶段的基本原则,是抓住了健身气功启动气机这个机括。

一切从效果出发。一开一合、一聚一散,作为初级阶段的意守原则,不但简单明了,而且快捷高效。文字上可以直接理解,不易产生误解;动作上具体易行,可以直接操作;效果上事半功倍。

2.中级阶段:似守非守、若有若无

中级阶段为似守非守阶段,以似守非守、若有若无为的意守原则,强调的是从有意之守到无意之守之间的一个意守强度。形成丹田以后,操作似守非守、若有若无的意守原则,能使意守的主体神意,更加灵敏细致;意守的对象

丹田气机,更加自然活泼;意守的状态

三调合一境界,更加松静自然。

(l)阶段的转进

从初级阶段的有意之守向中级阶段的似守非守转进,是以形成丹田为标志的。丹田一旦形成,一开一合、一聚一散就成为自然现象,不需要专一地意守一开一合、一聚一散也呈现开合聚散状态,这时就可以顺势转进到似守非守、若有若无的意守阶段。

(2)气机的状态

丹田一旦形成,开合聚散的是真气。这个阶段,似守非守、若有若无的是一开一合、一聚一散的真气;开合聚散的过程是真气扩展全身、通透全身的过程,是通过充足的真气开关展窍、打开周身穴位、渗透四肢百骸的过程。这个阶段,在意守丹田的景象中,会呈现呼吸之气和真气合而为一、不分彼此的状态;呈现气机开中有合、合中有开,似聚又散、似散又聚的自动化的双向开合聚散状态;呈现吸气时聚合、呼气时也聚合,或者吸气时散开、呼气时也散开的一个口鼻呼吸有两个气机开合聚散的状态。

(3)主次的关系

初级阶段的一开一合、一聚一散和中级阶段的似守非守、若有若无,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主次关系。没有丹田之前,呈现出似守非守、若有若无的开合聚散状态;有了丹田以后,呈现出开合聚散的似守非守、若有若无状态。所以,如果把中级阶段意守丹田的基本原则作为初级阶段的基本原则,其结果必然是难以启动气机、形成丹田;如果把高级阶段的意守原则作为初级阶段的意守原则,则可谓欲速不达。所以阶段性的主次关系非常重要。

3.高级阶段:不守自守、神守一如

高级阶段为无意之守阶段,笔者没有体验。从理论上说,这个阶段,一开一合、一聚一散,似守非守、若有若无的意守原则已经不需要了,主体的意识和客体的丹田合而为—了,即不知道是谁在守谁了。“寂寂沉沉,使心同太虚”。这个状态是“一觉独存”的觉照境界。

4.结论

本文通过意守丹田基本原则阶段性的探究,找出了健身气功重视丹田而大多习练者又练不成丹田的根本原因——由于意守丹田的基本原则都没有阶段划分,造成众多习练者不会意守、不敢意守和不去意守丹田。文章从九个方面对意守丹田三个阶段的多角度划分,是阶段性理论的有力支撑,有利于明了练功次第,指导练功实践。通过有意之守、似守非守、无意之守三个阶段的主要意守原则的阐述,在明确各阶段三调合一和三调合一境界的同时,容易掌握怎么意守丹田的实际操作问题。为了突破启动气机、形成丹田这一个制约健身气功发展的瓶颈,文章注重了初级阶段的意守原则,只要去守、敢守、会守、常守丹田,一定能够突破瓶颈,形成丹田。

上一篇:“溺水的急救”教学设计下一篇:工地工伤保险缴费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