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下的矿业整合

2024-06-27

经济危机下的矿业整合(共5篇)

经济危机下的矿业整合 篇1

面临巨大的需求压力

很多人对2009年中央空调市场持有乐观态度, 是源于国家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为中央空调企业提供了市场的巨大利好。把4万亿元的刺激计划, 看成是对中央空调产业的利好也不是没有道理, 因为在4万亿元的投资中最终有一部分肯定会惠及到中央空调产业。

4万亿元投资对中央空调产业的惠及能有多大?我们不妨做一下分析。首先, 直接受惠有限。政府这次出台的4万亿元刺激经济的投资计划, 主要投放目标是基础设施建设, 以及拉动经济增长的民生项目。直接投资中央空调产业的几乎没有。其次, 受惠的周期长。一些大型项目建设, 诸如铁路车站、核电厂房等最终必然会选用中央空调, 但是中央空调是这些项目最后的设备, 是在土建、主体建筑完成后才会真正投入的。因此, 中央空调业真正是否受惠, 最早也要在2010年才会有所显现。

另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 明确要求各级党政机关“自通知下发之日起到2010年底, 一律不得新建办公楼, 不准建设培训中心、宾馆、招待所等楼堂馆所”。而楼堂馆所正是集中对中央空调需求之所在, 《通知》下达意味着政府机关在这些方面的新增需求几乎没有, 这自然会减少一部分市场份额。

还有, 由于国内房地产市场还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虽说近期市场有所回暖, 但是成交量还始终在谷底徘徊。其中高档房地产项目是对中央空调中比重最大的多联机需求最大的一块, 房地产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必然使得对多联机的需求减少。从2008年开始, 房地产业的疲软就已经影响到户式中央空调的增长。

综上所述, 2009年对国内中央空调产业来说, 需求较少的压力肯定不小, 只是由于各个企业所拥有的技术和产品不同, 感受到的压力也会有所不同而已。相比较, 具有节能效果的水/地源热泵、变频多联机情况相对好些, 而传统机型与吸收式机组的销售困难更多一些。

行业整合的绝佳时机

近2年是中央空调产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一方面, 是中央空调的技术渐趋成熟, 市场份额逐步向具有节能优势产品上集中, 尤其是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普及, 使得中央空调与自控技术产业出现融合;另一方面, 不仅国内中央空调市场格局进一步走向集中, 而且全球品牌间的兼并整合也方兴未艾。兼并整合已经成为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2年来, 我们不难发现, 全球中央空调产业整合的浪潮此起彼伏。约克空调被江森自控纳入旗下, 特灵空调被英格索兰整合。特灵与约克都是全球排行靠前的中央空调品牌, 之所以被兼并整合都是源于进入楼宇的节能、自动化和整体解决方案。大金兼并麦克维尔, 三菱重工与海尔整合, 基本上都是源于产品线的取长补短, 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而取得竞争优势的目的。

同时, 参与整合的主体都是有一定技术和资金实力的企业, 通过整合实现各自的优势互补, 从而成为行业的主流品牌。对于那些没有技术储备、没有研发实力、没有拳头产品、没有营销能力、没有一定规模的企业, 只有通过行业的充分竞争洗牌, 将他们淘汰出局, 行业才会进入到健康发展的新时期。

其实, 强强联合不是现在才开始的, 很多外资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后, 就已经在寻找联合发展的伙伴, 以尽快适应中国市场环境。如三洋与冰山、开利与一冷、三菱重工与海尔、日立与海信等等。只不过在金融危机下, 这种整合与联合的需求更为迫切。

对于国内中央空调行业来说, 整合变革已经进入快车道, 众多小品牌充斥在这个充满血雨腥风的市场上, 必然会有一个行业集中的过程。任何一个行业最终必然会实现品牌集中, 金融危机的到来则加速了这种洗牌整合的进程。

技术、规模是整合利器

行业整合首先要有整合的要求, 也就是说找到制约行业发展的症结之所在。对于国内中央空调产业来说, 专家们认为目前制约其发展主要在于2点: (1) 多数国内中央空调企业缺乏对核心技术的掌控。在国内中央空调领域, 多数企业仍然依靠引进国外技术谋求发展, 自身不具有研发能力。核心技术的缺失使得这些企业的竞争力大打折扣。 (2) 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由于中央空调行业的门槛并不高, 企业进入相对较容易。因而, 在中央空调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形成了行业同一时期有超过数百家的企业竞争, 且多数是年销售额不足亿元的小企业。

因而, 在行业整合中以技术和规模为突破点, 就成了强势中央空调企业的必然选择。相对家用空调, 中央空调不仅单一产品价值大, 更重要的是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由于中央空调是个性化服务的产品, 产品的门类相对较多, 各种类型的技术特点又有所不同, 因而, 技术在中央空调产业中成为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个关键。中央空调产业整合成功的案例中, 很多都是以弥补技术空缺而进行。比如, 美的收购重庆通用, 使其迅速拥有传统大型中央空调技术, 不仅大大拉长了其产品线, 而且迅速实现了向专业中央空调企业的转型。

另外, 由于中央空调为个性化服务的产品, 在销售上呈现出的是“点对点”状态 (家用空调是“点对面”的销售, 厂家可以批量生产, 由商家批量购买后进行销售, 因而造就了家用空调能够出现像格力、美的这样年销售额超过二三百亿元的企业) , 这造成了中央空调企业规模较难做大的现况。由于企业小, 比较凌乱, 不利于行业抗击风险, 企业也没有实力进行研发的投入。整合兼并, 做强做大, 就成为行业抱团抗击风险的重要途径。

金融危机的不期而至, 加快了资源整合配置的步伐。强势企业已经有所动作。近日我们就看到, 格力与大金召开新闻发布会, 共同宣布投资合作建立生产变频压缩机与精密模具工厂。格力与大金的合作, 就是双方技术与规模相互吸引的结果。这种强强合作在当今形势环境下, 有利于双方抵御金融风暴席卷而来的寒流。

中小品牌的生存之道

中央空调产业是一个中小企业云集的产业, 这缘于它是个性化服务的行业。相对应, 其行业技术产品门类多, 行业市场散乱而复杂。因而, 整合的难度较大, 或者说整合的路程比较漫长。从某种意义上讲, 只要中小品牌形成自己的特点, 或者是在局部区域内呈现强势, 完全有一定的生存发展的空间。

虽说行业整合主导权在有实力的大品牌手中,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央空调产业的特殊性, 充分认识到多品牌共存发展的道路还很漫长。所以, 有必要探讨一下中小中央空调企业的生存之道, 寻找适合中小企业自发展道路, 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首先, 利用中央空调产品“点对点”销售服务的特点, 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与产品。比如, 节能产品和项目是当今与今后较长时间内的热点, 只要一个企业能够在这一领域拥有技术和产品, 以差异化或者某一方面的技术领先, 就能够赢得项目和市场, 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或许就能够被打开。

其次, 利用中央空调个性化服务的特点, 在局部区域形成自己的优势。虽说在中央空调领域活跃着包括全球知名的约克、开利、大金、特灵、麦克维尔以及国内知名企业美的、格力、海尔等, 但是国内市场区域广、差别大, 中小企业完全可以利用人脉资源在一个或几个局部区域形成优势。

再次, 可以顺应潮流, 主动与其他企业结盟抗击风险。整合是今后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中小企业千万不可误以为整合是强势大品牌的事, 与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 与其被动地等待行业的整合, 不如主动与一些强势企业联系, 以资本或者技术为纽带, 结盟组成强势联合体, 共同抗击市场风险。

总之, 全球经济危机在2009年还不会轻易退去, 对于国内每一个中央空调企业而言, 既面临巨大市场压力的挑战, 同时也面临着脱颖而出的机遇。这就要看哪些企业有能力和魄力, 去主动把握机会、迎接挑战。

经济危机下的矿业整合 篇2

一、协议出让的条件

1、协议出让采矿权,应当符合矿产资源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不得低于设置方案面积的85%)。矿产资源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未经批准或者备案,不得批准探矿权、采矿权协议出让申请。

2、已设采矿权需要整合或利用原有生产系统扩大勘查开采范围的毗邻区域不得超过原采矿权面积25%,超过原采矿权面积25%,确需协议出让的,必须通过省厅组织的矿产勘查开发专家专题论证。

二、协议出让的审批程序(已设采矿权需要整合或利用原有生产系统扩大勘查开采范围的毗邻区域的)

1、企业申请;

2、县局组织有关科室现场查看;

3、上报局党组研究;

4、企业委托、县局同意资质单位实地核查、编制扩界储量简测报告;

5、县局出具意见报送市局;

6、采矿权人持市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出具的书面意见,向省厅提出协议出让申请。

7、省国土资源厅在“全国矿业权出让转让公示公开系统”进行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的公示,经公示无异议方予批准。

8、矿业权协议出让申请批准后,矿业权申请人持协议出让批准文件,依法向登记管理机关申办矿业权登记,所需材料如下:

(一)划定矿区范围材料及组卷顺序

1、市(县、区)局及初审责任表及书面初审意见;

2、划定矿区范围申请表;

3、划定矿区范围申请报告;

4、申请人法人营业执照或企业名称核准登记书复印件(验原件);

5、地质报告和储量审批备案文件;

6、有效期内的勘查许可证复印件;

7、若为竞争方式出让的,附采矿权出让合同,成交确认书,已缴价款票据的复印件;

8、矿区范围图;

9、1:5万矿山地理位置图;

10、划定矿区电子表格软盘;

11、法规规定的其他资料。

(二)采矿登记(变更)材料及组卷顺序

1、市(县、区)局初审责任表;

2、采矿权变更登记申请书;

3、矿山概况说明(包括历次采矿登记情况及动用储量情况,保有可采储量情况及储量计算依据,对资源开发利用的计划等);

4、县区局对保有储量情况的确认材料;

5、矿产资源储量备案文件;

6、矿区范围图或井上下对照图;

7、营业执照影印件(验原件);

8、安全生产合格证影印件或基建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复印件(验原件);

9、矿产资源补偿费缴纳证明;

10、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材料及保证金缴纳证明;

11、《土地复垦方案》及其评审备案表;

12、原采矿许可证正、副本;

13、规定的其他材料。

注:

1、变更矿区范围的应提交相应的地质报告和储量审批备案文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含审查意见及安监部门出具的安全章节的审查意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或环保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含批文),矿山地质

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及其备案登记表;

三、申请协议出让(含申请扩界)相关资料

1、企业协议出让申请;

2、采矿权申请范围核查表(附测量资质单位证书复印件);

3、矿山扩界报告及评审备案文件;

4、有矿山开采设计资质单位编写的拟扩大开采范围不足以或不宜单独另设矿业权的论证报告。

5、县(市)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出具的书面意见。

四、注意事项

整合资源伊顿着力中国矿业领域 篇3

3月27日,在伊顿举办的矿业行业解决方案技术日活动中,现场展示了其覆盖勘探、钻采、装运、洗选、堆取和冶炼等6大采矿流程的产品和技术。这是伊顿首次在中国展示其应用于矿业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其中,伊顿重点展示了2012年年底收购的库柏工业的电气产品,包括照明、保护外壳及其他通讯类仪器。库柏产品和技术的加入进一步提升了采矿作业的安全性能,增强了伊顿在矿业领域的竞争力。伊顿矿业业务部门总监孟曦表示,“随着成本的上升和日益严苛的采矿要求,如何保持矿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行业共同面临的挑战。对此,伊顿产品不仅可以帮助用户降低成本,同时保证生产力最大化。”

经济危机下的矿业整合 篇4

江西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矿床分布广泛。在目前已知的150多种矿产中, 江西就有140多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84种, 有37种居全国前6位, 33种居全国前五位, 21种居全国前3位, 黄金等11种居全国首位。黑色金属有铁、锰、钛、钒等四种;有色和贵金属有铜、铅、锌、金、银等13种, 稀有、稀土有铌、钽等29种, 在全国占有明显的优势, 江西已建成亚洲最大的铜矿和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大理石、高岭土、花岗石、石英砂、硫、磷等非金属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突出优势的矿产是有色金属、贵重金属、稀有金属、稀土金属和放射性矿产, 特别是铜、钨、铀、钽铌、稀土被誉为“五朵金花”。

长期以来所从事的矿业开采活动也为江西留下了大量的矿业遗产, 这些矿业遗产有些是开发殆尽并已经闭矿的大型矿山, 有些是历史上有过大规模开采痕迹的矿业开采地, 还有一些依然正在进行的大型矿业开采地。总体上, 江西矿业遗产资源呈现为资源丰富, 分布范围广, 可开发价值高, 大型矿产地与典型矿产地并存的状况。

近年来已有三家国家级矿山公园获批, 分别是景德镇高岭国家矿山公园 (第一批) 、德兴国家矿山公园 (第二批) 和安源国家矿山公园 (第二批) , 这些矿山公园也是省内有突出矿业特色和旅游开发价值的矿业遗产地。除已经被评为国家矿山公园并开始建设的几处矿业遗产资源外, 江西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有较大开发价值的矿业遗产资源,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蒙山古银矿、瑞昌铜岭铜矿、大余西华山钨矿和于都盘古山钨矿山等。蒙山银矿至少在元代就采取了“采矿—炼银—铸锭”一条龙流水作业法, 开创了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矿山联合企业先河。瑞昌铜岭铜矿开采遗址是中国已知最早的采铜遗址之一宜春钽铌矿矿区是一个含钽、铌、锂、铍、铷、铯多种稀有金属超大型矿床, 也是中国重要的稀有稀土分散元素矿产资源基地。

二、江西矿业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江西省也面临严重的矿产资源危机, 主要表现在矿产枯竭和废弃矿山环境治理。据统计, 全省11个重点钨矿山已进入资源枯竭或严重危机程度, 在未来其他有关矿产资源也将出现短缺状况。另外,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相继关闭的矿山环境治理和后续产业转型也将成为资源难题。根据江西省关于调整矿山开采结构和数量中的调整目标, 到2011—2015年, 全省矿山数量在2010年基础上减少1/5, 矿山总数减少到4 100个左右。所关闭这些矿山有些是小型矿山, 可依据建立大型矿山、关闭小型矿山的调整结构而关闭, 还有一些是开采殆尽的大型矿山, 这些矿山关闭后的环境治理和后续利用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

在矿山环境整治中, 国土资源厅将关闭矿山分为宜“建”、宜“农”、宜“林”、宜“园”和宜“景”等类型。由于较多大型矿山在开采过程中, 造成严重的地质问题, 宜“农”、“林”难度较大, 而将其合理改造则将节省成本并促进相关产业开发。因此, 建立合理的矿山公园研究和利用机制将有利于改善当地经济结构和产业转型, 促进江西废弃矿山的治理。

三、江西矿业遗产旅游资源的分类整合

1. 古矿文化旅游资源型。

古代矿业遗产代表了当时人们先进的采矿技术和工艺, 为研究中国古代矿业开采史和当时人们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形态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来源。开发古矿文化旅游资源, 修复或重建古代矿业城镇, 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了解古代矿业开采文化, 体验古代人们的采矿生活, 对中国古矿的保护和增加人们对古代文化的理解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江西有着漫长的矿业开采历史, 且境内完好保存着较多此类旅游资源, 如高岭古矿、德兴银矿、金山金矿、蒙山银矿和铜岭铜矿等。

2. 大型矿山旅游资源型。

大型矿业开采主要是指始于近现代工业化大规模开采时期的矿山开采, 由于大型设备的使用, 可以深入地下对矿山进行开采, 这些大型工具和开矿遗迹, 以及开矿后留下的地貌景观, 深刻地说明了人类改造大自然的力量, 让人们真切感受到工业化的力量。这类矿业旅游资源历史年代较短, 文化底蕴较浅, 但代表了中国近现代大型工业化的历史和中华民族自力更生开创自己的现代化工业的精神, 并且大型矿区对当地地貌景观的改造也给人们以极大的震撼。萍乡煤矿、德兴铜矿等属于此类旅游资源。

3. 典型矿产旅游资源型。

典型矿产是指那些在全国甚至世界上独一无二或有重要影响的矿产资源, 如江西稀土矿、钽铌矿等这些矿产资源对研究矿产地质和保证中国矿产资源安全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矿产资源展等活动可以使人们深入了解这些资源, 吸引人们对江西矿产资源的关注, 扩大江西矿产资源的影响力。

4. 矿山地质风光旅游资源型。

有些矿业资源分布在风景秀丽的山脉, 同周边景色融为一体, 矿业遗产资源构成整个风景区景观的一部分, 风景秀丽的山脉本身便具有无限的魅力, 可以吸引众多的游客。通过这类旅游资源的开发, 不仅使人们放松身心在大自然中感受自然的气息, 同时增加人们对矿产资源知识的了解, 寓教于乐, 可以创造更为丰富的旅游活动, 如赣南钨矿 (大吉山、盘古山等) 。

四、江西矿业遗产旅游资源开发路径

1. 赣北古矿文化旅游区。

赣北地区是中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和鄱阳湖流域重要文化发源地, 在历史上曾是中国重要经济文化中心, 这里分布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 古代矿业开采也十分发达。景德镇高岭、瑞昌铜岭等古矿都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这些古矿开采工艺和技术都代表了当时中国古代矿业开采的最高水平, 因此, 旅游资源价值较高, 同时, 由于该区域交通便利, 基础设施完善, 多属于资源产品共生型, 较小投资便可取得较大收益。这一区域矿业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强调资源的保护, 积极开展世界遗产的申报, 在开发中注重资源之间的互补性, 突出文化内涵和文化之间的关联性, 围绕“古代矿业文化”为核心打造了一批重要旅游项目。在开发资金上, 应对此类遗产地重点支持, 重点保护, 积极促进矿业文化城镇的建设。在旅游规划上, 尽量做到交通的便利和资源的集中发展, 减少游客交通成本的消耗。在旅游活动上, 开展集参观、娱乐休闲、体验等多种旅游活动。地方政府积极配合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并协助开展宣传, 通过举办大型主题活动、研讨会等方式扩大影响力, 打造以古矿文化为核心的具有特色的矿业遗产旅游地, 并逐渐打造成为综合性、大区域和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接待地。

2. 赣南矿山风光旅游区。

赣南矿山多数属于国家重要金属资源分布地区, 是中国钨矿和锌矿的重要分布区域, 相对于赣北地区, 赣南区域多山脉, 风光秀丽, 且矿业遗产资源与风景区中其他旅游资源容易形成良好结合;但交通不便是其明显的劣势, 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开发, 因此这一区域也较少有较大的经济中心, 客观上造成了旅游客源市场开拓的困难。整体上看, 这个区域矿业遗产整体状况是资源禀赋良好、开发难度大, 地理位置偏僻、远离客源市场, 相对于赣北古矿文化旅游区, 这一区域矿业遗产旅游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属于资源产品提升型。这一区域矿业遗产资源在短距离范围内缺少较大客源市场, 远距离旅游客源市场吸引力较弱, 在长期发展规划上缺乏明显优势, 但由于资源禀赋较好, 开发潜力较大, 同时旅游开发也有助于当地经济条件的改善。

3. 大型矿业开采地旅游区。

萍乡煤矿、德行铜矿等大型矿业开采地多是近现代以来采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开采的区域, 一方面, 长久以来的矿业开采活动对当地的地表地貌产生严重破坏, 矿山环境问题严重, 将其开发为旅游景观可以节省环境治理费用;另一方面, 这些矿业开采需求人力物力巨大, 矿业开采后交通环境也得以改善, 往往是矿业城市形成的重要基础, 矿业文化成为当地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这些废弃矿山改造成为人文景观也符合城市文化保存的重要方式。

4. 国家级矿业博物馆。

国家级矿业博物馆是综合展示当地矿业开采史、矿产地质和矿业文化等资料的场所。通过结合江西省内丰富的矿业遗产资源和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优势, 在南昌、赣州等主要城市建设矿业博物馆, 用于展示江西矿业开采史、江西矿产地质等史料, 是向游人宣传江西矿业文化, 扩大江西矿业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和矿业遗产保护开发方法。

五、总结

江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矿业遗址分布广泛, 对这些矿业遗产进行旅游开发不仅可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保留这些珍贵的矿业遗产, 而且可以实现资源枯竭型城镇的经济转型,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当然, 如何合理地进行旅游开发, 还有待对市场作进一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谢欣.重庆矿业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9.

[2]鲍捷, 陆林.矿业遗产旅游发展研究——兼论安徽铜陵矿业遗产旅游[J].经济地理, 2009, (7) .

[3]李林, 魏卫.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述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44-47.

经济危机下的矿业整合 篇5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 其生产的许多重要工业原料是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国防工业、高新科学技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 矿产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 使得矿产资源愈发珍贵。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于快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 对金属和非金属等重要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目前, 我国铁、铜、铝、镍等重要金属的矿产资源储量远远不能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011年以来, 全球经济形势和矿业形势十分严峻。我国非金属产量和价格双双齐跌。一些金属价格至今一路下行, 其中铁矿石价格较2011年的168美元/吨下跌20%;铝、铅、锌较2011年的2350美元/吨、2325美元/吨、1756美元/吨, 分别下跌了20%、24%、20%, 几乎跌近国内企业生产成本线。加上目前矿业面临成本增加、需求减少、政治干预风险加大、政策性附加成本增加、以及资金短缺等。因此, 有人提出质疑, 伴随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步入快车道的矿业繁荣期, 目前是不是走向衰落?笔者认为, 虽然目前矿业“需求减少、价格低迷”在给我们带来经济危机的同时, 也给我们带来了资源储备、低成本收购、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的契机。

1 矿业并购 (整合) 的风险分析

通过近几年的矿业权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在矿业并购中除经济环境风险、矿山建设风险、不同文化、不同理念等风险外。笔者认为还存在如下诸多风险。

1.1 人力资源风险

矿业并购需要收集并购矿山地质资料, 并对地质资料进行系统判断分析, 搞清楚资料的编写时间、地点、编制单位, 对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做出准确判断。然而, 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地质技术人员以及人才资源上存在明显的劣势, 这给并购和经营带来不小的风险。即便是大企业在技术上过关, 地质资料扎实, 采矿也要雇佣大量劳动力。

1.2 资源储量估算风险

矿山资源储量估算结果与诸多因素有关, 如矿体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矿床控制与研究程度;选择勘查网度和工程手段;计算参数 (样品分析) 测定的设备;估算方法的选择等等。由此不同级别的储量其探采对比结果就有不同的误差。如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2) , 指勘探程度已达详查地段C级储量, 一般允许有正负30%的估算误差。因此, 应认识到储量估算结果与勘探结果存在的误差实际中难以准确计算。

1.3 矿产价值递减风险

矿产资源一般是不可再生的稀缺的可耗性自然资源, 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 储量余额和经济价值会逐年减少, 其派生出的权能也将随之“缩水”, 直至消失。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矿区外部条件的变化和采、选 (冶) 技术的提高, 过去一些不能开发利用的, 或开采是不经济的, 通过重新评价而复活。

1.4 环保风险

矿产资源与土地、水、森林、动植物资源等紧密相关, 矿业开采的显著特点是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加之矿山占用土地面积较大, 对环境破坏的表现较为显著。尤其是露天开采的矿山。所以, 在进行矿业开发时, 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而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恢复投入高, 难度大。环保法律法规的变化, 对矿业公司的运营都可能提出更高的环保要求, 最后导致投资和成本增加, 使项目收益减少。矿业并购时必须关注保护资源环境的法律法规。

1.5 矿业用地风险

矿业并购必然要涉及到土地、山林等用地问题, 矿业用地涉及国有土地时, 应由采矿权人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使用权方式取得;矿业用地涉及集体土地或集体用地已被承包时, 问题就比较复杂。通常前者要先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用地。《物权法》颁布实施后, 集体土地的征用被严格限制在“公共利益”的范围内, 而矿业开发基本不属于公共利益的范畴;后者要与村民委员会或承包人订立合法的土地流转 (转包、出租、互换入股等) 协议, 否则涉及非法改变土地用途。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 未经审批私自变更土地性质的采矿权不合法。《矿产资源法》对矿业用地未做出具体规定, 而对于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进行采矿时, 土地的集体所有人 (承包人) 和采矿权人的关系如何协调, 何者优先等目前也无具体法律规定。但从权利不得滥用角度出发, 保护合法权利人取得在先权利的原则, 当采矿权与土地承包权发生冲突时, 应优先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这就为采矿权并购顺利实现权益带来障碍。

1.6 许可证被吊销或过期的风险

采矿权属于一种行政色彩浓厚的物权, 不但其流程需要满足十分严格的条件, 而且在法律规定的法定情形下, 国土主管部门可以对其实行吊销许可证的行政处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许可证可能被吊销的情形主要有: (1) 未经审批管理机关批准, 擅自转让采矿权的; (2) 以承包等形式擅自将采矿权转给他人进行采矿的; (3) 超越批准矿区范围采矿, 经责令拒不退回本矿区范围开采, 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 (4) 不依法提交年度报告, 拒绝接受监督检查或弄虚作假, 情节严重的; (5) 采用破坏性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的; (6) 矿山监管不力、引发安全事故的等等。一旦被吊销许可证或许可证过期, 就意味着采矿权丧失, 直接影响矿业并购的实现。

1.7 国家政策调控风险和汇率风险

各国都因政策调控等诸多原因, 对本国的一些重要矿产实施保护性开采, 同时也进行必要的限制, 乃至关闭。如我国的稀土和小煤矿等。因此, 矿业并购的行使应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另外, 如果并购后出售的矿产品以美元计价向国际市场销售, 而成本支出则以所在国的货币计价, 当所在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出现变化, 所在国货币升值时, 矿石成本就会增高, 企业经济效益就会受损。所以, 这也是矿业并购前需要对汇率风险加以权衡的。

1.8 本地化意识风险

由于矿业并购所在地有的群众对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的认识不清、观念淡薄, 并价值观存在差异。由此而来普遍存在嫉妒和仇视心理, 认为他人是掠夺者, 侵占了自己的利益, 会发生暴力破坏矿山、致使矿山停产、无法正常生产的事件。并购成功后, 取得政府支持非常重要, 如果不能与矿区群众达成利益平衡, 不能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将存在很大的风险, 有时会影响矿山正常生产活动。

2 并购 (整合) 中的风险应对与运作

矿业并购 (整合) 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 对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制、提升竞争力都有着重要意义。我们知道, 当购买一个企业的收益比直接投资新建一个企业更大时, 大家就会选择并购或收购的方式进行投资。因此, 矿业在并购或整合中如何判断未来投资收益或预见并购面临的风险;如何应对、控制、规避风险已成为急需解决和探讨的问题。最近几年, 矿业并购或整合的风险应对和控制与预测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笔者认为矿业并购的当务之急是要使风险降至最低, 要有风险应对或控制意识。所以, 为保障并购的顺利实施, 最终达到盈利的目的, 应对以下七个方面进行风险应对和运作。

2.1 组建多元专家团队

矿业公司在进入并购或整合矿业市场前, 应该组建一支多元化的专家团队, 包括地质、采矿、选矿、财务、审计、法律等专家和相关矿业评估师, 建立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制度。

2.2 走访项目并购地了解市场潜力做出正确评估

新兴市场有它们的特殊性, 企业需要实地考察以降低投资风险, 这样做可以为企业带来诸多好处: (1) 完善尽职的调查; (2) 增加信息透明度; (3) 使企业双方更全面地表达诉求; (4) 降低商业违规行为; (5) 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保持互动, 了解相关开发政策和审批条件; (6) 并购或投资是否会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并创造或保留一定的就业岗位; (7) 是否给当地经济及行业间 (采选冶等高新技术) 带来潜在变化。

2.3 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资产潜力进行评估核算

鉴于矿业投资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一旦认为项目可行, 在拟进行项目并购前, 双方应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目标公司进行矿山储量核实, 摸清“家底”, 评估采矿权价值, 探试资产潜力能否为以后的投资或并购带来期望收益。同时要认真解读并购地矿床地质因素 (尤其是开采技术条件) ;社会经济地理因素 (水源、电源、燃料、动力、劳动力、生活资料等供应情况) ;经济因素 (金融信贷策略、国家和地方税收制度) 和有关矿业投资开发的相关政策, 如对矿业公司并购活动的税收有无鼓励措施, 如免税或低税率。目前,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 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纷纷鼓励企业并购, 相关的税收政策也在向鼓励并购方向发展。现在企业并购交易过程中实现的资本利得实行低税率几乎是所有国家的通行做法, 如“美国、加拿大、英国采用低税率;德国采取免税;我国采取有条件的免税, ”即企业并购必须有合理的商业或经营目的、必须保持股东利益的连续性、必须保持企业经营的连续性, 而目标公司的股东必须在合并后公司中拥有实质性的股东权益。这样才有可能适用并购免税的规定。如果矿业并购能满足这些条件或项目地金融信贷策略宽松、税收负担的变化总体趋势向下, 就应选择免税或低税率的时候实现资本利得。

2.4 对合作伙伴进行研究

如果合作方具有储量上的优势, 而且在采、选、冶方面有一定的核心技术, 单靠并购只能占有少数权益 (股份) , 很难真正得到“话语权”, 不妨利用它的“亮点”实现经济跨越式的溢出效应。如2013年2月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案值得关注的亮点, 就是页岩气储量及其尼克森所拥有的强大开发技术。因此类似这样的, 整体收购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一个并购项目需要与其他公司进行合作, 就需要对合作方进行深入地研究, 避免各持50%权益的合作模式。每一个团队都有其文化背景和管理理念, 要权衡双方文化背景和差异, 要有并购失败的退出预案或其他可以选择的解决方案。这样, 就会在交易中和今后的开发中处于比较有利的位置。

2.5 做好并购结构的设计

矿业并购的可行性、并购条件和价格的设定等十分重要, 一般来说, 资产价值 (包括采矿权价值) 、付款方式和债务通常是并购谈判的重点, 要尽职调查。有的可能对矿业并购的可行性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有的虽然不会对并购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但会在一定程度影响到交易价格及交易条件的设定。在并购结构的设计中, 交易价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条件的设定, 不同的并购条件往往产生不同的交易价格。可见, 对并购条件的谈判实际上就是对交易价格的谈判, 而并购条件如何设计又取决于调查的结果及调查所揭示的各种情况和问题的权衡。

2.6 矿业并购的融资

随着矿业并购的不断发展, 矿业并购的规模不断扩大, 权益融资已经难以满足并购交易的需要, 现在债务融资成为矿业并购资金的重要来源。债务融资包括银行信贷融资、企业债券融资、商业信用融资和租赁融资等等。债务融资与企业的规模、盈利能力、资产可抵押性以及管理能力等有关。虽然债务属于资本性支出, 但是从鼓励企业并购的角度出发, 国家准予用于企业并购的贷款利息在税前作为成本费用列支。现在全球经济形势和矿业形势十分严峻, 矿业公司的盈利能力比较低, 利用留存收益进行企业并购的可能性极小, 企业为了追求价值最大化, 利用债务融资是企业进行并购唯一依靠和选择。但是, 根据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4]“企业通过关联方取得的借款超过其注册资本的50%的, 超过部分的利息支出, 不得在税前扣除。”这也是征纳双方形成的税收博弈所在。

3 开发收益的服务意识

随着矿业并购的不断发展, 矿业并购的规模不断扩大。矿业公司并购或整合除要有风险应对和控制外, 还要有服务意识。既服务和促进于当地经济发展, 这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问题, 也是“矿农”如何和谐的问题。为此下列事项值得各级政府和企业在并购运作时加以关注或考虑:

一是矿产开发收益。作为国家层面, 加快矿产资源税费改革, 提高资源所在地收益 (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价款、矿业权出让金等) 分配比例, 收益分配的“大头”向基层倾斜。指导地方政府利用收益建立扶贫基金, 形成矿山帮扶机制, 大力发展矿区特色产业, 对口发展惠农产业 (如土地复垦造地造林种植果园, 采空区改建用于冷藏存贮, 塌陷区露天采坑改建鱼塘等, 承包给村民, 增加矿区群众的经济收入) , 实现“开发一座矿山, 带动一地经济, 造福一方百姓, 保护一片生态”。其次作为矿山层面而言, 要显化社会责任成本, 尽其所能帮扶矿区群众, 要让矿区群众能享受到矿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环境, 交通条件, 让他们充分得到就业, 同时也可通过土地流转的作价入股形式让他们参与矿山开发和按股分红。这样他们既是公司经营的参与者, 也是利益的所有者。

二是并购交易后的纳税。在目前的分税制管理体制下, 企业所得税实行按企业行政级次划分征管权限和入库级次, 分别归属于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收入。因此, 企业并购引起的税源变化会直接导致各级政府利益分配格局发生变化;其次在企业并购过程中, 被并购企业可能由独立的法人企业转变成并购的分支 (分公司) 机构, 而集团公司 (母公司) 一般可以在总机构所在地集中缴纳企业所得税, 这样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在地就会失去一定的税收利益。地方政府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一般不会支持影响其税收利益的并购活动, 甚至干预外地企业跨地区并购当地企业。所以, 企业并购交易结束后, 虽然当事双方的经营范围和所适用的税收政策可能发生变化, 但当地注册, 当地纳税的意识不能变。否则, 企业并购将受到极大阻碍。另外, 应在并购地要建立深加工项目, 延长产业链, 增加附加值, 增加当地税收, 服务和促进当地经济、财政等健康发展。

三是并购 (整合) 要加强或促进当地矿业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充分利用尾矿提取其共伴生有用矿产品变废为宝和采用废石充填技术变害为利。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化。

四是并购 (整合) 要调整结构, 尤其适度控制露天开发强度, 促进生产集约高效, 让生活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给自然界留下更多的修复或生活空间。

4 结论

实践中, 每一个矿业公司的文化背景和管理理念及影响程度都是不同的, 在运作矿业并购 (整合) 时, 要不断的相互间了解“磨合”。为此, 在符合公司经营发展战略的前题下, 要实现并购项目的高效有序运作, 矿业公司在并购 (整合) 时既要把基础工作做实, 又必须具有一定的风险应对意识、控制意识和服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将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做好预案, 从而有效地降低风险, 控制风险, 确保矿业并购 (整合) 在科学决策中顺利得以得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志红.论采矿权抵押风险防范及权益实现国土资源, 2012

[2]王礼, 基于AHP的中国企业矿山资源海外投资分析[J]地质与勘探, 2012, 4 (86) :1241-1245

[3]黄维德, 郭毅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学研究:上海文艺出版总社

上一篇:维修计划下一篇:会计电算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