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经济法研究

2024-07-27

行政经济法研究(共12篇)

行政经济法研究 篇1

一、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

(一) 评价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 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能够集中体现出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是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的基础。评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主要是评价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的经营管理观念、方式和风格, 行政组织结构整体框架的协调性、合理性, 工作分工职责划分, 授权方法, 会议制度等方面。

(二) 评价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保值增值与经济信息真实公允性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 应当保证在其任期内及后续持续期间所受托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并不断实现资本积累;保证会计系统健全、会计信息可信、经济信息真实公允;保证经济活动客观如实, 经济轨迹清晰可查。行政事业单位一切经济活动必须置于法律、法规范围之内, 出现违法违规行为, 单位领导不可推卸主管责任和法律责任。出现领导人随意拍板、盲目投资、违规操作等情形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 领导人要负法律责任。

(三) 评价行政事业单位重大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决策程序能够反映出一个领导人的综合能力, 包括其预见能力与民主决策能力。重点关注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在行使经济决策权时, 是否合理、经济、有效地组织和利用单位内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合法合规科学有效的进行经济活动;是否重大投资项目合法合规, 有无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浪费;有无截留预算收入, 诺言预算收入, 违规退库, 挖挤上级收入;有无挤占挪用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擅自扩大预算开支范围及超预算拨款。

(四) 评价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清正廉洁的情况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 是预算执行的决策者、管理者, 又是经济业务具体操作者。领导人要自觉遵法守纪, 不应以集体责任掩饰个人责任、以主管责任推卸直接责任, 不应以将现任责任说出前任责任;要严格执行全面预算管理, 履行审批程序, 要专款专用, 不可移花接木式经办、参与或指使他人办理及强制命令他人违反国家财经法规损害国家利益, 甚至行贿受贿、假公济私、中饱私囊。特别要关注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报销的各项费用是否是私人费用;对外公务活动、公款考察开支, 是否合规真实;有无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国家财产;有无将本人或者亲属应当由个人支付的费用, 到分管单位或者其他单位报销。

二、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意义

(一) 有助于资产保值增值, 提高效能建设

国有资产是否保值增值是衡量领导干部政绩的一个重要方面。领导人权限内的经济决策要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 兼顾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 兼顾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在任期内的经济行为进行检查和监督, 及时撤换失职的领导人, 能及时减少国家损失, 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家资源合理分配, 加强并提高效能建设进程。

(二) 有助于防腐倡廉, 促进廉政建设

通过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 审深审透廉政风险点与特殊敏感经济领域, 有利于发现问题、预警问题、遏制腐败, 及时处理修正改善问题;有利于明确继任者经济责任、加强领导人的责任感紧迫感、调动领导人的积极性;有利于完善领导人的管理监督制度、促进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塑造良好风气。

(三) 正确考核任用干部, 加强法制建设

通过恰如其分的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进行内审评价, 可以全面、客观、公正地披露领导人的财政财务功过, 为干部人事管理部门考核、奖惩干部提供业绩依据, 为组织部门任用干部特供政治依据, 为干部监督部门提供检查依据, 有利于鼓励政绩突出者、鞭策工作平庸者, 有利于选用使用正确的领导干部, 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依法行政, 有利于法制行政建设。

三、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现状

(一) 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程序不规范

个别行政事业单位未建立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工作机制, 也有领导班子认识不够或认识有偏颇, 致使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开展不起来或无起色。内审部门受领导人地位、权力影响, 内审计划难以落实, 内审实施程序也是搞形式、走过场, 内审方法不科学, 内审方式敷衍了事, 评价证据缺失, 内审评价大话、套话、空话连篇。

(二) 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范围无度

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范畴, 要把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界定在所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及其任职期间的相关经济管理、经济责任和廉洁自律等领域。而不应出现内审评价超出了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以及领导人经济责任范围, 致使有的该评价的不评价、有的不该评价的乱评价、有的偏离或超出了经济责任内审评价的范围和内容。

(三) 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成果运用失效

行政事业单位对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重视不够、内审评价难, 结果运用难。领导人本应该是先审计后离任, 却经常出现审计归审计, 运用归运用、考核归考核、任用归任用、调动归调动的现象, 失去了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四、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 构建定性评价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定性评价体系要避免评价随意或以偏概全。指标的选择, 一是要评价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与有效性;二是要评价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状况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三是要评价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效益性与合规性;四是评价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保值性与增值性;五是评价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政策执行的合规性与效益性;六是客观公正地评价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与权力执行的等同程度;七是评价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廉政程度。

(二) 构建定量评价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定性评价, 是在大量的具体定量指标基础上做出的, 没有定量指标, 定性评价就没有依据。定量指标确定的内容与深度决定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结论。定量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要能全面系统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财政财务状况, 二要在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定量评价指标可分为四类:财政指标、资产负债指标、收入支出指标、经济影响偏离指标。

(三) 分类经济责任的指标

分类计算反映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的指标有: (1) 根据评价指标影响经济责任的重要程度, 给每一类评价指标确定一个权数, 权数在0 (不重要) 到1 (很重要) 之间, 各类评价指标的权数总和等于1; (2) 将各类指标的权数分解到类别下的各项具体指标中去; (3) 按100分给各项指标打分; (4) 将各项指标的的权数与分数相乘得到某一评价指标的加权总分数。其公式为:某一评价指标的加权总分数=∑该类别某一具体指标分解到的权数×该指标的得分 (5) 将各项评价指标的加权分数加总, 总和即是评价加权总分数。

(四) 分析得出内审评价结论

根据零散的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内审评价指标模型, 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进行全面描述, 不扩大不缩小的客观得出综合反映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履行经济责任的内审评价结论。

五、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质量保障措施

(一) 配套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具体措施

一是要建立内审回避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审部门要有独特性, 人员编制隶属单位内部, 但人员任命调动流转升降由上级单位安排, 不受供职单位领导。二是建立内审评价规范。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的内容、范围、程序、结果要有详细解释。三是建立内审评价责任追究制度, 增强内部约束, 避免内审人员徇私舞弊。要明确内审部门工作制度, 明确工作人员职责, 明确道德行为规范, 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四是建立内审评价鉴定语复核与认同机制。四是要保证内部审计资料的真实、完整, 档案保管规范。

(二) 界定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范围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范围要设定在领导人权力涉及到的具有经济属性的领域。一是对不属于内审范畴的非内审事项不进行评价。二是对从会计资料、统计资料或其他经济资料中难以取证的内审事项不评价。三是对内审证据不足难以定论的事项不评价。

(三) 制定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程

一是明确思路、规范程序。在指导思想上, 明确经济责任内部审计必须在相关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内组织实施。在内审原则上, 领导人接受经济责任内部审计时, 不得解除其经济责任。二是突出重点, 关注领导人资金分配权与资金流向。三是讲求方法, 除遵循一般的审计查证方法外, 还适当采取常规审计较少采用的方法, 如了解、调查、询问、查看会议纪要等。四是讲究方式,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部审计可与经常性审计相结合、与专项审计相结合、与预算资金审计相结合、与财务决算审计相结合。确保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客观、公正、准确、高效。

(四) 建立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人事档案

一是要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对经济责任内审评价的重要认识;二是要建立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定期或不定期内审评价机制, 纳入单位内部年度工作计划;三是要重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结果, 存入人事档案;四是要相关主管部门及时反馈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情况;五是正确处理和运用内审结果, 发挥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的应有效能。

参考文献

[1]李坤:《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研究》, 《理财》2011年第12期。

[2]冯建华、何登梅、郑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初探》, 《中国工会财会》2012年第3期。

行政经济法研究 篇2

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保障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合法性,政府部门针对企业发展现状,进行一定的行政监管。在此现状下,关于工商行政管理对经济发展,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如何有效地进行工商行政管理,并且推动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前政府部门以及研究人员长期研究的课题。在此背景下,笔者针对当前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简要的剖析研究,以盼能为我国工商行政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1.工商行政管理特点

1.1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工商行政部门针对企业进行一定的行政管理监督。此类行政管理监督在实施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强制性。此类强制性,主要为法律方面的规定。通过法律规定,赋予工商行政部门的监管权力。通过此类措施,强制性的进行企业发展的监管。实际落实的过程中,此类强制性适应于任何性质的企业。以此体现,法律的全面性和公平性。

1.2具有行政处罚的权利

工商行政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除去行政监管权力外,还具备一定的行政处罚权力。此类处罚权力,主要包括缴纳滞纳金、罚款,性质严重可移交司法部门进行处理。因此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罚权力,也为主要的作业特点之一。此类权力在应用的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工商行政管理的实际落实效果。

2.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现状较为良好。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实际发展中存在的策略性问题,起到了良好的改善作用。并且对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例如:平衡经济的发展、确保企业经营的合法性、引导提升企业的发展方向、确保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加强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针对此类作用,笔者进行简要的分析介绍。

2.1平衡经济的发展

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区域环境现状,经济基础现状等。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总量的差异度较大。在此现状下,为了有效地改善此类现状,并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工商行政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相关政策的调整。针对企业开办的优惠政策,进行有效的改善。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目的,保障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并且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地改善了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

2.2确保企业经营的合法性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实际收益现状以及经营现状,对于后期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因此部分企业在为了保障自身收益,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违规作业现象。针对此类现象,工商行政管理能够有效地确保企业经营的合法性。通过针对企业运行现状的监管,以及相关的年审计划。有效的监管企业的经营合法性,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以及法治社会的稳定推进,保障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

2.3引导提升企业的发展方向

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除去因市场自身需求变化产生的影响。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政策类的变化对于企业的发展影响也较多。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企业内部决策等方面的影响。部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市场变化的反应度较差。无法有效地跟进市场的发展,最终造成了企业发展缓慢,甚至面临市场淘汰的现状。工商行政管理,作为政府部门在此现状下,通过有效的行政引导监管。能够有效地改善企业的发展现状,并针对企业的改革升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得企业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稳定性。

2.4确保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经济的发展由若干企业的发展组成,因此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发展现状一定程度可以体现经济的发展现状。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工商行政管理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通过企业的稳定发展,确保经济的稳定发展。使得企業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决策现状具备较强的准确性。

2.5加强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我国在市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整体的发展现状较为良好。但在细节方面,由于法律监管落实的问题,部分企业还存在违规作业,违规经营的现状。最终造成了区域市场经济发展的合理性,存在较大的问题。针对此类现状,工商行政管理通过宏观监管调控,有效地保障了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并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理。以此发乎监管法律的权威性,促进相关企业的正常经营,确保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2.6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企业的经营目的为盈利,盈利的主要对象则为广泛的消费者。在此过程中,工商行政管理在监管的过程中,通过对企业市场运行现状的监管。企业如在消费者消费的过程中,出现消费欺诈现象。消费者可通过工商举报的方式,进行欺诈或其他不良消费现象的举报。工商行政部门,则针对举报现象进行处理,最终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结束语

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的稳定收益意义重大。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经济发展产生的作用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具体分析,当前工商行政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经济发展产生的作用,主要为经济平衡发展、经营合法性、市场良性发展、经济发展稳定性,以及保障消费者权益的作用。宏观分析,工商行政管理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及市场化的合理推进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春伟.浅谈新时期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消费导刊,(06):122.

[2]张夏斌.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02):31.

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篇3

关键词:经济法;行政法;行政权

一、经济法中包含行政权

(一)行政权不是行政法的必然产物,经济法中也有行政权

行政权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广义的行政权和狭义的行政权。狭义的行政权,是指由行政法所赋予行政主体的行政性权力。广义的行政权,即并非必须由行政法加以规定的国家行政主体行使的国家事务的管理、规制权。可见,狭义的行政权是行政法法律部门的专属研究对象,而广义的行政权不拘泥于行政法律部门的限制。但是,有些行政法学者在接受了广义上的行政权定义后,没有意识到广义行政权和狭义行政权的区别,误以为只要是行政权就应该由行政法加以规制,才导致了行政法和经济法的冲突。

(二)经济法中的行政权

漆多俊教授认为,经济法既要采用必要的命令,禁止强行性规范,以保证国际经济管理的实现,又采用大量提倡性规范,以指导、鼓励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李昌麒教授认为,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包括指令性的调整方法、指导性的调整方法、直接介入经济的调整方法、惩罚与激励相结合的调整方法。其中指令性的调整方法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介入对人们的行为应予服从的一种调整方法。

可见,经济法学者都注意到了经济法调整手段中行政权的运用,可是由于经济法和行政法千丝万缕的联系,经济法学者也尽量避免“行政权”这样字眼的出现,以免有“经济行政法”之嫌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经济法中也包含对于行政机关赋予行政权的条款。

二、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一)经济法与行政法的联系

(1)在调整对象方面,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调整国家的经济管理关系,行政法的调整对象调整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虽然经济法与行政法各自都有特定的调整对象,但是两者都调整一定范围内的管理关系。

(2)在渊源方面,法的渊源理论通常把法的渊源分为正式意义上的和非正式意义上的两种,正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主要指以规范性法文件形式表现出来的成文法,如立法机关或立法主体制定的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条约等;非正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如政策、道德和习惯等准则,还有权威性法学著作等。而经济法和行政法的渊源都包括宪法、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和习惯法、判例法、法定解释等非规范性文件。

(3)在独立地位方面,经济法与行政法在整个法的体系中,都属于国内法体系,都是独立的法的部门,具有独立的地位。

(二)经济法与行政法区别的主要观点及评价

关于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众说纷纭,许多学者试图从调整对象、调整方法、主体、作用、调整程序等方面对二者进行区分,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如下几个:

(1)国家干预经济说。该学说有经济法研究的泰斗人物李昌麒提出来的,他认为,一是两者主体不同,经济法主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而行政法的主体则只限于国家行政机关;二是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行政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所体现的是一种权力从属关系,而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正好相反;三是两者的调整方法不同,行政法是采用单纯的强制性的办法调整社会关系,而经济法则是采取强制性和指导性相结合的方法调整社会关系。

(2)国家经济调节说。该学说是由漆多俊提出来的,他认为,一般行政管理,主体为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它主要是微观管理,专于保障国家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正常进行,它主要采取行政命令或直接管理,它涉及政治、治安、文教、卫生等非经济领域,此外也包括一些经济领域。国家经济调节,则通过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参与或促导,影响社会经济的运行,保障和促进社会经济按照国家意志发展;它需要从总体和宏观上掌握國家经济运行状况和变化趋势。

(3)社会公共性说,该学说是由王保树提出来,他认为,一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以社会公共性为根本特征的经济管理关系,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而不必强调社会公共性;二是经济法首要实现的利益目标是社会公共利益,行政法首要实现的利益目标是国家利益;三是经济法中的管理主体虽也和行政法的主体一样有国家行政机关,但它还有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经济团体。

三、经济法与行政法关系的发展趋势

由于国家权力对经济干预的不断强化,政府的权力不断的涉入经济的领域,容易破坏整个市场的发展,导致对个人利益、市场自由的损害,虽然行政法通过国家权力的强制性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规制,但是不加以控制的话,很容易获得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非常需要经济法将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结合起来进行规制与调控,行政规制与经济调节相互的配合,调节,渗透,才能使国民经济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豪才主编:《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2]漆多俊:“论经济法的调整方法”,载《法律科学》1991年第5期.

[3]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8—223页.

[4]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3一140页.

作者简介:

牟佳霖(1989.11~),女,辽宁营口人,辽宁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

行政经济法研究 篇4

行政事业单位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职能部门, 不以盈利为目的, 属于非营利性机构。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的员工工资、办公费用等经费支出, 主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行政事业单位涉及科、教、文、卫等各个环节, 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1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负责履行国家行政管理职能, 它不以盈利为目的, 具有社会服务性和公益性。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划分来看, 基础教育、科研、卫生防疫系统等机构都属于公益性事业团体机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次教育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广播电视台等机构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在满足消费者的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 也为行政事业单位赢得了一定的收益, 因此这些机构也越来越具备了双重性质, 而非单一的公益性。因此, 确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目标和实现措施, 要在其固有的“非营利性”的性质基础上, 具体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范畴及影响其生存发展的客观因素, 从而确定真正有利于单位发展的经济管理目标。

2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类别与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目标主要有筹资经济管理目标、投资管理经济目标、成本管理经济目标和分配管理经济目标等, 不同管理目标有着不同的特点, 其实现方式也不尽相同。

2.1 筹资管理目标

随着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到来, 行政事业单位也在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变革。为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其公益目标,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更多的经济资源, 因此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力求突破, 改变原来对财政资金过度依赖的现状, 在争取政府财政支持的基础上, 广泛拓展社会资金渠道, 积极走出去、引进来, 实现资金筹集多元化。例如,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接受教育投资、社会捐赠, 也可以开展科学研究, 充分利用科研成果收入, 同时, 还可以通过向金融机构贷款等渠道获得资金。但是, 不同的资金来源有着不同的风险, 在使用期限、使用条件上也有很大差别。以银行贷款为例, 行政事业单位要定期付息, 到期还要还本, 因此需要行政事业单位经过科学调研和评估, 确定贷款种类、借贷数量和还款期限, 从而有效规避筹资管理风险。

2.2 投资管理经济目标

行政事业单位投资管理主要表现为股权投资、资产购进等投资活动中对资金的投放和使用,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建设也更加社会化、市场化, 对外投资进一步增加, 尤其是科研等单位, 对外投资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态势也越来越猛。面对市场这一大环境, 行政事业单位要以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为指引, 注意防控风险和投资成本, 确保投资收益的稳定增长。

2.3 成本管理经济目标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环境的改变和内部职能结构的调整, 其经济管理已经超越了预算、收支管理等基础性的成本管理, 而更多地引入绩效管理机制, 以绩效目标的全面实现, 来实现更加高效的成本管理。由于历史原因和管理机制落后, 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体系尚不完善, 在工作中的成本和产出的认识和计量上还存偏差, 对成本的构成内容和问题分析水平还比较低, 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成本管理核算体系上不断探索和创新。

2.4 分配管理经济目标

在收入分配管理上, 行政事业单位要正确处理各部门与部门成员之间的关系, 要兼顾各成员、各部门的切身利益, 最大限度满足成员的基本要求, 调动各成员单位的工作积极性, 从而确保工作质效。要及时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分配方案, 确定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考核次数, 确保收入分配公平合理。

3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实现措施

3.1 科学制定绩效考核目标

作为非盈利机构, 行政事业单位的分配管理不存在所有者权益倾向的问题, 其主要的分配任务是协调内部员工额收入。行政事业单位要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分配机制。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各部门成员的工作节点情况、工作目标完成等情况进行细化考核, 计算出绩效得分, 以考评结果为依据, 合理开展评价与比对。绩效考核要注重过程管理, 要严格按照绩效考核结果兑现奖惩, 真正发挥出绩效管理制度在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监督、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内在潜力的作用, 从而有效优化经济管理。

3.2 预先确定资金支出领域

完善资产产权管理, 对资产结构、产权登记等推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 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 使资产管理、资金运行工作有据可依。严格制定专人专账制度, 严格区分正常业务活动与经营性活动, 要明确工作人员工作职责, 做到权责分明, 严谨权责交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编制预算内资金, 严格按照财政拨款规定和项目使用规定进行统一管理, 杜绝资金浪费, 防止透支、超支。例如,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工作中, 物品采购、项目的建设与实行, 必须纳入预算中, 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 确定有三家以上合法经营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来承担投标供应商。

3.3 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在财政资金来源上, 除依靠财政资金外, 还要主动谋划社会捐赠、债权人投资等经费支持。同时, 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实物的管理、使用, 日常使用中, 各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管理, 明确职责,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制度、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核算制度、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严格按照管理环节、管理内容, 实现经济管理目标。

3.4 严格控制三公经费

随着国家纪律作风建设的不断深化, 以及国家领导集体惩治腐败的铁腕措施,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理, 成为必然要求。提高三公经费支出和使用的透明度, 利用政务公开、经费支出公开等举措, 强化对三公经费的控制。例如, 要严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消费, 禁止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车私用、私占国家公共财产;加大公务招待费用支出控制力度, 坚持勤俭节约, 限制公务接待费用, 同时, 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的相关规定, 严格出国进修的考察考核, 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成本。

3.5 进一步使管理会计与中国的经济转型相接轨

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会计方面必须积极响应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 比如在营改增政策的推广中,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 通过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消化税负的能力等方面进一步与市场经济相接轨, 从而达到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 保证行政事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建筑领域的日新月异。

4 结束语

总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也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主动实现管理模式上的变革与突破, 按照市场变化规律, 及时调整, 以适时的经济管理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的重要职能部门, 其经济管理目标的确定与实现, 事关国家和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也在逐渐进行市场化变革, 面对新常态, 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目标和实现路径亟待完善。文章主要对当前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进行路径探析。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爱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探索[J].交通财会, 2010 (3) .

[2]李奇.论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J].科技咨询导报, 2007:141.

[3]田保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河南科技, 2007 (8) .

经济法与现代行政管理 篇5

1.现代行政管理的职能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行政、司法往往混为一体,知县、知府大量的事务是审理案件。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则是把立法、行政、司法分开来了。虽然我国不照搬西方某些国家的“三权分立制”,但也将国家机关划为既有分工、又有配合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三类。考察现代行政管理的职能,必须以此为起点。这还只是一般性。

特殊性在于体现时代特征。在经过正、反两种经验比较之后,中国人民在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找到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现已庄严地记载于党章和宪法之中。这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既然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那么,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最大量的工作必然是管理国民经济。与此同时,还要管理各项行政事务、文化事业及其他社会事务。

2.经济法与行政管理的结合点

前面已分析经济法的使命和现代国家的职能,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经济法与行政管理有些什么关系。经济法从法律的角度反映国家因素如何对市场经济秩序发生影响,行政管理从行政的角度规范行政机关如何领导和管理国民经济建设,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此,行政学家和法学家是达成了共识的。不妨援引如下两份资料:

(1)夏书章教授主编的《行政管理学》, 对当代行政的概念作了下述界定:“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4〕

(2)张尚zhuó@①教授所著《行政法教程》, 提出下述观点:“在我国,政府工作的法制建设,主要是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两大法律部门紧密相关的,这就是经济法和行政法。当然,经济法,除它的一个大的分支——经济行政法是同政府工作密切相关的以外,它还有另外的一些内容。而行政法,包括它的同经济法交叉的一个大的分支——经济行政法在内,则全部是同政府工作密切相关的。总之,加强政府工作的法制建设,在我国,主要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法和行政法。”〔5〕

毋庸置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就包含着依法管理国民经济,特别是将经济法行政法运用于行政管理之中。

经济行政法是调整国民经济管理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如我国现已制定出来的《预算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审计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外汇管理条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等。因其以经济法与行政法相交叉的形态出现,兼具经济法和行政法两方面的属性,一些学者称之为经济行政法,也有人认为应称之为行政经济法。因其强调国家因素的作用,行政管理服务于经济建设,所以它也就是国民经济管理法。

据统计,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约有80%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而其中,最大量的行政执法活动是由经济行政管理机关进行的,如计划、财政、税务、中央银行、审计、统计、物价、工商行政、技术监督、规划、土地、城市建设、劳动、海关、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各产业部门,既是行政机关,同时又是执法机关。

经济行政相结合打击黄牛 篇6

建议市民选择知名度高、信誉好的平台参加团购,还要仔细甄别网站是否持有营业执照等合法资质,确保网络购物安全。消费者团购前要仔细阅读消费规则,不要被超低折扣所迷惑。其次,团购时要看看其他用户对该团购产品的真实评价。另外,要尽可能选择通过“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方式来完成交易。如果被黄牛党蒙骗,还来得及通过支付宝取消交易。

由于退款保障的完善,团购黄牛党活跃的确成为一个新问题。虽然完全杜绝这个现象比较困难,但团购网站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手段防止黄牛团购现象进一步发展,可对团购项目设置上限、进行手机认证或者实名认证等。长期来看,需要配合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如过期包退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达到一定数额,网站可协助工商行政部门对这种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加强监管。

专家介绍:

行政经济法研究 篇7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是指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规定, 有计划地筹集、分配和运用资金, 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财务监督与控制, 以保证事业计划及任务的全面完成。各单位的财务管理还必须依托本单位具有一定财务管理水平的财务人员来加强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占有和使用了社会公共经济资源, 因而受国家财政预算的直接管理和控制。因此,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内涵应定位在对财政供给的各项资金的合法、规范的申请、使用和控制上。基本目标应该是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有效地发挥筹集、配置、运作、调控和监管职能, 使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更好、效率更高。

二、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预算管理不严肃

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只想从财政“要钱、花钱”, 对编制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忽视预算编制和评价, 使现有资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管理上产生了的“松、散、乱”现象。支出审批制度不严格, 随意扩大开支范围, 巧立名目发放奖金, 提高补贴标准, 随意改变资金的用途, “专款不专用”的现象经常发生。有的单位虽然编制了预算, 但对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不进行跟踪审计, 即使跟踪调查, 也是分析肤浅、简单总结, 效益考核基本是走过场。在安排项目支出预算时, 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从而使好多项目难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

(二) 在往来款项的管理上不健全

现在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的账面余额占流动资产的50%以上, 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呆账、坏账。主要表现在:采购财产物资商品的预付货款因不及时清算或贷款担保硬性扣回形成呆坏账:单位购车、买设备或其他物品, 汇给商家的钱多, 购物金额少, 因结算不及时, 产生债务纠纷, 无法收回形成呆账;个别单位违规为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贷款担保, 由于借款人不能到期清偿而承担连带责任被银行硬性将款项扣回, 单位求偿未果形成呆账, 而直接责任人得不到相应的惩罚。

(三) 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流失现象严重

目前, 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他们认为财务账目已在财政核算中心记, 自己就不需再设置账簿, 连本来应该设置的固定资产台账也给取消。对购进的固定资产不登记, 对国有资产的处置也是随心所欲。有的是不经批准, 就将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对外出租或兴办经济实体;有的是在转让, 拍卖固定资产时不经评估低价出让;有的是将固定资产不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就随意报废, 造成固定资产大量流失。还有的是把许多流动性强的贵重资产, 如照相机、摄像机、便携式计算机等不加管理, 被个人长期占用。

(四) 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有的单位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 致使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或有关内容缺乏合理性。许多不相容职务未按规定分开, 不能达到互相制约、互相牵制的目的。

(五) 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目前,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 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 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例如, 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 由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 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 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资产闲置、设备利用率低, 从而给国家财政资金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

三、加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 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有效的财务支出约束机制

比如加强经费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职责等综合性的管理制度, 加强办公费、电话费、邮资费等单项的管理制度, 加强接待、车辆等相关性的管理制度。这样, 可以从单位内部建立起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 做到有章可循, 按制办事, 以堵塞漏洞, 节约资金, 防止经费支出中的跑、冒、滴、漏, 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细化部门预算, 提高财务管理的计划与预测能力。应落实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 建立科学的部门预算。每个单位应当对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对于适当的差异, 可以适当调整预算定额标准, 使部门预算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

(二) 加强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想要不断发挥财务工作的服务保障, 首先要不断加强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要规范和不断加强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管理制度, 可以规范各个单位的财务收支管理, 继而形成一套全面、完整、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 从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加强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管理制度, 还能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参与预算管理的管理意识。

(三) 创新完善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体系

创新完善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体系, 要将公共资金特别是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 这其中包括加强与提高收入支出的预算管理, 同时也要注重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效果。我们应该将预算资金管理的重点, 放到行政单位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上来, 根据本土财政管理的水平与改革的进度。对一些大项目或专项资金等进行跟踪考评, 总结经验并逐步扩大考评范围, 在财政资金运行的各个环节中, 还要不断建立起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系统, 来完善各部门的财政综合评价、自我评价、社会评价与绩效审计综合为一体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以此来形成包括预算编制、执行、评价等完整的公共预算管理系统, 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与管理水平。

(四) 严格预算开支, 建立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预算一经下达, 就要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 可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约束财务行为, 主要方法:岗位分工控制, 保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授权批准控制, 严格遵循授权范围和权限, 重大会计事项建立集体审批制度。会计系统控制, 制定符合单位的会计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等。财产清查控制, 采取定期盘点的措施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内部报告控制, 及时全面地反映经济活动的情况。电子信息技术控制, 加强电子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 尽量减少人为操纵因素的影响。内审部门还应经常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 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 制定改进措施。

(五) 建立一套完整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政府财务报告是政府解脱其受托责任的有力依据, 也是政府重要的信息沟通制度之一。”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 当前我国现有的政府决算与预算报告制度, 已不能跟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难以满足各方面使用者的需求了, 为了能跟上财政体制改革的步伐, 满足各方面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要, 我们应该能建立一套完整的, 能与国际接轨的以及更加全面的财务报告制度, 不仅如此, 我们还应对其作出详细以及明确的规定。

(六) 加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改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 我们对于现行的行政事业会计制度中不能适应当前财政局势的部分, 应给予及时修改。特别是“招待费”、“差旅费”以及“补助费”和固定资产标准等部分, 我们要根据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的趋势状况, 来重新确定, 实行政府采购、国库直接支付、还有部门预算后相关的会计处理规定, 我们也要根据今后一段时期的财力状况来重新确定, 这其中对于上级拨入的资金和预算内外的资金核算要以“综合财政预算”的规定全部纳入“收支核算”, 明确与认识相应的会计处理制度, 对固定资产我们还要确定一个比较科学与合理的方法来反映它的实际价值, 使它的实际价值与表面价值大致相符, 以此来确保国有资产的增值与保值。

参考文献

行政经济法研究 篇8

一、我国公路产业中经济行政法律关系存在的问题

首先, 公路经济行政法律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公路的发展和建设离不开公路经济行政。近几年来, 我国的公路建设相当迅速, 但是由于没有成熟的经验进行借鉴, 公路建设的社会关系也呈现复杂态势, 而复杂的公路社会关系会直接导致公路经济行政关系的复杂化。公路本身是一种具有公益性的设施, 其复杂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公路建设对行政经济法律管理的强烈要求。

传统的公路建设一般是由政府进行投资, 也由相关部门管理和拥有。但是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已经出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 “贷款修路, 收费还贷”的模式逐渐成为了发展交通事业的推动力, 而且以法律的形式进行了完善和规范, 公路收费制度逐渐形成。公路收费制度为公路的建设筹集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更多的资金, 但是各种主体的参与也给我国的公路经济行政管理带来了相当多的困难。

其次, 公路建设与经济行政法律管理的发展不对称。近些年来, 我国低水平的法制公路与公路高速建设之间呈现出严重的不对称态势, 且有越来越严重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公路建设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却忽视了与之相应的法制公路建设。公路的管理和建设同样需要法治的文化环境。公路法治文化的缺失造成公路在建设、规划、经营、管理、养护和使用中混乱、无序的现象突出。

再次, 我国对公路经济行政法律关系的研究相对滞后。公路的经济行政法律关系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发展或者起步的阶段, 公路法制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是相对于我国快速的公路建设来说, 还是比较滞后的。

二、我国公路产业经济行政法律关系的问题对策

(一) 完善公路产业法律规范体系

现行的公路产业法律规范体系已经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公路产业对法律的需求。首先, 随着公路经济的快速发展, 存在于公路产业中的社会关系也随之产生了巨大变化, 急需相关的法律规范调整这种新型的关系。从动态的角度看, 公路产业法律规范体系的完善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最终目标是填补公路法律规范的空白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颁布, 并不意味着公路产业在法律规范上已经完备了。公路建设、经营、养护、管理、规划以及使用等方面的法律制度还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完善, 这些问题的完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作为基本的法律支撑, 相关的公路保护条例也急需出台。其次, 必须加强针对公路产业法律规范的一致性建设, 使同类公路的社会关系在不同的管辖范围具备不同的内容和调整方式。要以法律的一致性为原则, 对相关的公路法规和规章进行修改或者废除。

(二) 对公路经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公路法律意识进行强 化

公路经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备相关的法律意识, 能够明确其对义务和权利理解, 是对我国公路产业中经济行政法律关系进行完善的根本性措施。现阶段的公路行政主体法制意识和观念还比较落后, 虽然有相关规定, 但是对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仍然不明确, 可能会导致违法行政, 进而带来损失。公路产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 不仅需要健全、完善的公路法律制度和体系, 还需要浓厚、良好的公路法制文化和观念。因此, 在这一方面, 一定要对公路经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法规意识进行强化, 加强相关的法制教育, 扩大公路法制宣传。

(三) 在公路产业中要依法行政

违法行政, 势必会导致公路产业中公路经济的相对人和公路经济行政主体的权利范围变得模糊, 一方的利益容易受到损害, 进而使公路经济行政法律关系变得混乱。在公路产业中加强依法行政, 能够对公路行政的有效性进行保障, 使公路产业中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得到明确。要想在公路产业中依法行政, 必须做到:首先, 对依法行政进行保障的前提条件就是公路产业中的经济行政执法主体要具有合法、明确的资格。没有这个前提, 其它一切都是空谈。其次, 公路产业中经济行政主体的行为要合法。公路经济行政法律主体必须基于一定的事实才能做出行政行为, 而且不能做出超越法律法规之上的行为。公路经济行政法律主体不仅要在行为上合乎法律的规范, 其执法过程也要遵循法律的要求。再次, 对于公路产业中处于弱势的公路经济行政相对人的权益要进行保护, 凸显公路行政中的人文关怀, 使执法对象和执法人员之间能够和谐相处, 更重要的是, 还要努力提高公路经济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结语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公路产业中的经济行政法律关系, 并对这一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 在对公路法律规范一般规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公路产业中经济行政法律关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明确、完善的公路经济行政法律关系有利于公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摘要:进行现代化建设基础之一就是公路建设。公路产业的顺利发展能够极大的促进国民经济的提升。公路行政和公路产业二者息息相关, 从性质上说公路行政包括了公路交通安全、公路经济和公路军事行政等等多个方面。其中公路经济行政是指由法律委托或授权的组织以及行政机关, 依法进行决策、管理、调控和组织公路事业, 它是保障公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本文将简要分析研究我国公路产业中存在的经济行政法律关系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公路产业,公路经济行政,法律关系

参考文献

[1]黄光植.试析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J].商业文化 (学术探讨) , 2011 (11)

行政经济法研究 篇9

需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满足和提升人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宿。需求是由需要而产生的要求。我国农村土地宽广,区域资源差异大,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需求非常广泛,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执行困难、效果不好就是因为没有考虑当地农民的实际能力和需求。因此,有必要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需求结构与状况研究。另外,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从2011到2015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率分别为11.4%、10.7%、12.4%、8.0%、7.5%(由2008~2013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汇总计算而得)。从经济学角度看,需求结构变动受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因此,从经济水平发展的角度,研究新农村建设需求结构的变化规律,进一步丰富新农村建设理论,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实践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具有重要意义。

对新农村建设需求的研究主要有:陆益龙将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需求划分为剥夺性需求与期望性需求,并指出农民对农业的依赖、非农受益机会递减、社会保障及公共品获得较少是影响了需求产生的主要因素;叶敬忠从不同角度对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五大目标内容的需求程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不同类型、不同区域农民对各类新农村建设内容需求的优先序;其它研究文献则主要将农村公共品需求结构、消费需求结构等相对单一类型需求作为研究主题。从总体上看,影响新农村建设需求结构变动的经济发展因素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2 研究设计与过程

2.1 研究思路

研究参考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五大目标,构建新农村建设需求框架结构,并以此框架结构拟订新农村建设需求意愿调查问卷。以某一农业为主的县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行政村干部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不同类型新农村建设需求内容的意愿强弱程度。随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构建新农村建设需求结构模型;建立村民年均纯收入与需求意愿程度的回归方程,得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新农村建设需求结构的变动规律。

2.2 变量选择

农民纯收入是指农村居民从各个来源渠道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获得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后的部分。农民人均纯收入是衡量农民实际收入状况的一项重要统计指标。有研究发现,农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参考一些学者用农民人均纯收入来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先例,本研究确定采用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作为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自变量。

新农村建设需求结构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新农村建设对不同方面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比例和关系。与个体农民需求不同,新农村建设需求结构从整体性视角考察新农村建设对不同方面内容的需求。本研究参考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大目标,结合文献研究,构建了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营销技术、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村务公开等方面内容的新农村建设需求框架,并采用这些方面需求的意愿程度来建构新农村建设需求结构特征。

2.3 调查对象与调查问卷设计

临海市是一个县级行政区域,位于浙江沿海中部,陆域面积2203km2,海域面积1819km2,辖5个街道、14个镇,993个村委会,户籍总人口117.85万人,农业人口74.2万人,约占总人口的63%,是农业大市。该市地形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构成“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格局,形成了以水果、蔬菜、水产等七大系列为主的农业经济产业链。村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又是农民群众的一员,对农村有着全面、深入的了解,可以从所在农村整体与个体农民相结合的角度观察新农村建设。本研究从村干部的视角,考察新农村建设各方面需求的意愿程度。

考虑到村干部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存在对新农村建设需求在认识上的局限性。课题组在参考已有文献以及组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自行编制“村干部新农村建设需求调查问卷”。问卷包括新农村建设需求框架结构具体化的15个题项。题项采用李克特(Likert Scale)五点量表法,新农村建设需求各题项分值为5、4、3、2、1,分别代表着5种从强到弱不同的需求意愿水平。为使需求意愿数据与具体行政村相联系,所有问卷均具名。

2.4研究过程

课题组在临海市供销社、临海市农办的支持与帮助下,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分层抽取141个行政村通过农民信箱发放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24份,回收率为87.94%。根据问卷答复情况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核查了13个样本,发现问卷表述有较高准确性。随后,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3 数据分析

3.1 调查问卷效度与信度

本研究用效度与信度来衡量问卷的质量和测量的精确度。效度是指测量出其所要测量事物的程度。问卷大部分题项的设计都是根据已有的文献编制,又经二位农村问题专家论证,并对8名村民进行试测,结果表明问卷各题项内容表达准确,因此,问卷具有较高内容效度。信度是指根据测验工具所得到结果的一致性与稳定性。将问卷数据导入SPSS17.0统计软件,得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2。这表明问卷各维度信度均处于可接受范围,问卷整体内部一致性较满意。另外,问卷题项为15项,有效问卷份数为124>15×5,符合(有效问卷份数)/(问卷题项数)至少应大于5才具有稳定性的要求。

3.2 问卷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得表1。

3.3 新农村建设需求结构模型构建

因素分析是一种潜在结构分析法。本研究对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来建构新农村建设需求结构模型。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提取,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旋转。分析结果显示KMO统计量值为0.76>0.7,表示可以进行因素分析。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删除负荷少于0.4项目后,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公共性均大于0.4表示变量共同特质较多,适合投入主成分分析中;4个因子对方差的累积解释率为62.79%,表示萃取后保留的四个因素是适当的。根据碎石图也可以判断,抽取4个因子较为合理。由表中各因素层面的题项变量的因素负荷量均在0.50以上,表示潜在变量可以有效反映各指标变量。

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旋转在12次迭代后收敛。

*此表已删除负荷少于0.4项目。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根据各个因子包含题项的内容,对其进行综合命名。将题项为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销售技术、农业生产资料、农业金融、非农就业、农业基础设施的因子命名为生产性需求,定义为:生产性需求是人们对获取生活资料所需的各类资源的需求。将主题为文娱体育、教育培训二个题项的因子(文教)与社会保障、村民消费、乡村规划、医疗卫生四个题项的因子合并,命名为生活性需求,定义为:生活性需求是人们对有意识地维持自身生存、促进自身发展、改造自身生命状态的各类资源的需求。将主题为民主选举、村务公开、治安法制三个题项的因子F3的命名为交往性需求,定义为:交往性需求是人们对处理涉及人与人(社会)关系活动的需求。

3.4 建立需求意愿程度均值与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的回归方程

绘制总需求意愿程度均值与村民人均年纯收入散点图,得图1。由图1看出,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与需求意愿程度均值为线性变化,可以建立一元线性函数关系。

将人均年纯收入作为自变量,各维度需求意愿程度均值作为因变量,采用强迫进入法依次进行回归统计分析得表3、表4。

由上表3可知,除交往需求均值回归Sig.=0.002外,其余Sig.=0.000,即P<0.001,说明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线性关系显著;由表4可知,由于t检验的结果均达到显著水平P<0.001,所以常数项与回归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线性关系显著,可以建立回归方程。

基于以上研究,设x为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单位:千元);为总需求意愿程度均值,为生产需求意愿程度均值、为生活需求意愿程度均值、为交往需求意愿程度均值。根据表4“回归模型系数表”建立以下回归方程:

生产需求意愿程度均值与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的回归方程

生活需求意愿程度均值与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的回归方程

交往需求意愿程度均值与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的回归方程

在上述新农村建设需求结构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意愿程度均值的特点,建立总需求意愿均值与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的回归方程:

3.5 回归方程函数图及交点计算

绘制三个维度需求意愿程度均值与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的回归方程函数图(图2)。

从图2可见三条回归方程函数线共有两个交点。计算结果:生产需求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回归方程与生活需求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的回归方程交于(7.132,4.29);生产需求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回归方程与交往需求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回归方程交于(6.291,4.38)。

4 研究结果

4.1 新农村建设需求意愿状况

从调查数据(表1)看,新农村建设需求总体强度均值为4.0665(±0.48101);生产需求维度强度均值为3.9161(±0.72453);生活需求维度强度均值为4.1221(±0.50702);交往需求维度强度均值为4.1613(±0.59429)。可见,各维度需求强度均处于比较强的需要水平,充分表现出对新农村各项需求旺盛程度。

对新农村建设需求意愿调查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表2)发现:当前新农村建设对发展生产最重要的农业生产技术与农产品销售技术的需求最为迫切,而生产资料供给以及农业金融服务次之;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居于生活需求之首,而教育文化、农村消费品供应的需求居第二,对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需求居末位;交往需求维度中对民主选举的需求愿望排第一位,村务公开次之,对治安法制方面的需求列最后。

4.2 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对新农村建设需求结构变动的影响规律

4.2.1 新农村建设需求意愿与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呈递减关系。

从需求意愿均值与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的四个回归方程系数-0.066、-0.0102、-0.049、-0.047可以看出,各维度新农村建设需求意愿程度均值与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呈递减函数关系。这表示,随各村人均年纯收入的增长,各维度需求意愿程度均值呈不同幅度的递减。

4.2.2 生产需求意愿对新农村建设总需求的影响最大。

生产需求意愿程度均值与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的回归方程系数与其它两维度需求意愿均值的回归方程系数比较发现,0.102>0.049+0.047,说明生产需求系数对需求意愿程度的影响大于生活系数与交往系数之和。由此可知,生产需求的满足对村民总需求满足程度的作用最大。

4.2.3 随着人均年纯收入的递增,对生产需求的关注度逐渐被交往、生活需求取代。

由图2可以发现,当村民年均年纯收入低于6291元时,生产需求是村干部最关注的;当人均年纯收入大于6291元而小于7132时,他们对交往需求意愿最强、生产需求其次、生活需求居末位。当村民年均纯收入大于7132元时,生活需求意愿程度超过生产需求,居第二位。

5 讨论

5.1 新农村建设需求的三维度结构模型

投资、消费与出口通常作为拉动经济的三大需求,然而从社会总体需求角度考量,这种分类结构还不能概括反映整体社会需求。有学者指出,要具体地认识人与人之间,不同人群之间需要的差异性及其共性,要从人的具体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中去认识,从社会实践中去认识。实践的基本形式可分为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和交往实践。基于这种需求社会论、实践论的观点,可以将人类需求分生产需求、生活需求、交往需求三大范畴。新农村建设需求划分为生产需求、生活需求、交往需求三大范畴符合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特点。有研究通过对村干部的质性研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生产需求、生活需求、交往需求的划分框架,本研究构建的新农村建设需求结构,从另一个角度概括反映了新农村建设需求的这一特征。

5.2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各项需求的满足

研究发现新农村建设需求意愿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逐步降低。深入分析新农村建设需求三个维度的题项表述可知,一方面,生产需求本身就是以增加村民收入为实现目标,人均年收入的增加意味着生产需求得到更多的满足;另一方面,随着村民收入的增加,为生活与交往需求的满足创造了经济条件,推动了乡村各方面建设,使各类需求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意愿程度也随之减弱。当然,本研究着眼于农业、农村的角度,对于比较发达的、已逐步实现了工业化、城镇化的农村,这些需求意愿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其它非农类需求意愿的降低。

5.3 推进新农村建设政策、措施的制定要考虑新农村建设需求结构的变动规律

行政经济法研究 篇10

一、确立“四个一律、四个公开”原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必须进一步简政放权,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13年底,围绕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行政审批改革的决策部署,市发改委第一时间行动,连续召开推进审批事项改革专题会议,讨论、争辩、研究、论证,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力争走在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前列的工作目标。

在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市发改委结合部门行政审批工作,经过认真研究讨论,短时间内就提出并确立了“四个一律、四个公开”的原则,即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符合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国家规定的一律改为备案制,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按规定保留下来的审批事项一律做到审批事项、审批要件、审批流程、办理时限“四公开”。作为市发改委审批事项改革总的指导原则,“四个一律、四个公开”也为全市发改系统行政审批改革打好了基调、指明了方向。

二、调整取消并大幅度下放市级审批事项

根据全市行政审批改革要求和自治区发改委《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市发改委由主要领导主持,深入研究、强力推进、扎实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合并压缩部门审批事项,将原有的固定资产投资、外商投资、高新技术项目等3类行政审批事项调整合并为1类,即按规定权限审核上报或审批、核准、备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

——实行房地产项目专项改革,在盟市无取消权限的情况下,经请示自治区发改委并报市政府批准,取消房地产项目核准,一律改为备案制,市区以外的房地产项目审批权全部下放 ;

——实行工业项目专项改革,除按规定由国家和自治区审批的项目以及光伏发电、小型天然气存储设施2项能源类项目外,一律实行备案制审批,并全部下放旗县区办理。

本轮审批制度改革,在年初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公布保留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中,全市共下放审批事项68项,市发改委下放9项,为全市最多 ;全市共保留行政审批事项43项,市发改委仅保留1项,为事项最少部门之一 ;除自治区明确实行委托管理、盟市不得再行下放的审批项目外,市发改委在权限范围内取消、下放的审批项目数量可谓全市之最,审批项目下放幅度总体达到80% 以上。与审批事项改革同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招标审批事项,以及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审批条件,也一并下放至旗县区发改部门办理。

市发改委取消和下放审批权限后,要求旗县区发改部门迅速对接。到4月下旬,10个旗县区(含高新区)发改部门均已完成业务承接工作,市级调整取消和下放的审批事项均已实现正常运转和办理。

三、全面实施“三集中、四到位”改革

根据市政府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本轮改革的实质性内容,就是实行“三集中、四到位”改革,并要求市直各部门在2014年1月底前完成。

“三集中”是指分散在部门各科室的审批职能、审批事项、审批人员向行政审批科集中,行政审批科向政务大厅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向网上审批平台集中 ;“四到位”是指职能调整到位、事项进驻到位、人员选派到位、审批授权到位。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市发改委将推进改革列为首要工作,精心设计,集中解决,按期全面完成了“三集中、四到位”改革,把分散在各业务处室的审批职能全部剥离出来,抽调精干业务人员,组建行政审批处,整建制进驻市政务服务大厅,做到职能调整、事项进驻、人员选派一次性全部到位,同时依托政务中心网上审批平台,实现了项目审批全部网上办理。2014年1月28日,委领导同行政审批处负责人签订行政审批授权书,规定审批事项再不允许送交或拿回委内办理,除专家论证、现场踏勘、重大事项会议研究等环节外,审批过程一律控制为“受理、审批”两个环节,真正做到了行政审批一站式办理、一个窗口完成。

此后,各旗县区发改部门“三集中、四到位”改革全面推开,但鉴于各自具体情况和条件,目前进展不一,总体仍落后于市级改革进程,距离市政府的改革目标和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四、出台项目审批办法及配套文件规范

在快速推进的改革中,市发改委在短短2个月时间内,密集出台文件,审批事项改革成为全委工作热点。继1月23日《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改革的通知》、3月18日《关于做好自治区委托管理行政审批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之后,又于3月31日在全市发改系统下发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办法(试行)》。《审批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具体行政审批事项,清晰界定市级审批权限,不在范围内的项目一律下放旗县区审批 ;详细规定了审批要件、审批流程和审批时限,市本级严格遵守的同时,要求旗县区发改部门参照执行,并且只可简化和压缩,再不许增加和延迟。

——审批事项上,规定市本级审批项目3类13项(包括市本级及以上政府性资金建设项目审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9项及备案3项),自治区发改委委托盟市管理的审批、核准项目16项,以及由自治区或国家发改委审批的审核上报项目。

——审批要件上,按审批、核准、备案3类项目办理要求,明确了报批项目需提交的手续、材料和支撑性文件 ;自治区发改委委托管理项目和由自治区或国家发改委审批的上报类项目,根据所属类别比照提供相应的要件。

——审批流程上,严明凡市发改委审批的项目,均由行政审批处在政务大厅统一办理,均执行“受理—审批—出文”单一流程,要求受理阶段向项目申报单位填发《受理通知单》,明确告知受理人、办件人、办理时限等全部信息,审批出文阶段由行政审批处按“分工预审—合议把关—审签发文”程序,将改革前须出具项目立项、节能审查、招标审批3个文件合并为只出一个批准文件,加盖“包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审批专用章”,由窗口在规定时限内向申请单位发文、完成审批。

——审批时限上,严格规定上报类项目2个工作日,审批类、核准类项目5个工作日,备案类项目1个工作日内办结,较国家和自治区发改委规定的项目办理时限均有大幅压缩。

与《审批办法》配套,将立项、节能、招标审批改为三项合一,1个文件出齐3个事项,同时制定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文件规范(试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申请样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事项审批样表等一整套格式范本,就审批、核准、备案文件以及项目单位申报材料分别制定文件格式模板,并提供旗县区参考,推动全系统改革同步。

各旗县区发改部门在本级政府领导下,以同样的力度和节奏,在充分参照市发改委项目审批办法和规范的基础上,还结合各自实际,加快制定本部门行政审批的实施方案、管理办法或工作规范。到4月底,全市发改系统行政审批工作已基本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公开透明,本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已快速步入规范化运转的轨道。

五、加强业务培训与审批工作管理

搞好业务培训是行政审批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改革启动之初,市发改委就坚持上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注重加强全系统行政审批制度和模式的统筹设计与安排。在日常交流研讨基础上, 分别于今年2月初和5月初集中组织全系统行政审批业务培训,其间还应邀深入一半以上旗县区开展上门培训,3至4月又按旗县区发改局长、分管局长、业务科室人员三个批次组织参加了自治区发改委举办的行政审批改革培训班。

为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市发改委还积极开展全系统审批事项改革调研活动,在本轮调研之前的3月底到4月下旬,已完成第一轮旗县区专题调研,在其它调研和检查中,也都将行政审批改革列为重要议程,了解改革进展情况的同时,与旗县区的同志共同研究讨论、解读政策、答疑释惑。日常工作中,市发改委向委内各业务处室和行政审批处提出明确要求,建立起与旗县区发改部门行政审批工作的经常性联络机制,实现随时联系和及时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取消和下放审批权限、实行“三集中、四到位”改革后,加强对行政审批业务的监督管理,就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4月底,市发改委决定建立行政审批核查制度,成立由纪检书记任组长,监察室、稽察办以及资深业务处长组成的行政审批核查组,每月对行政审批处办理的审批事项进行核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监督整改。经过5、6月份2次核查,取得较好效果,并已要求各旗县区发改部门比照执行,尽快建立行政审批工作监督检查制度和机制。此外,结合落实自治区发改委关于对取消、下放和委托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加强监管的文件要求,市发改委目前正抓紧建立全系统行政审批巡查抽查和项目月调度制度,各旗县区发改部门现已展开相应工作。

通过以上培训、调研、监管等一系列工作,有力地保证了全市发展改革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积极部署、有条不紊、齐头并进。

六、简政放权初见成效

自包头市发改系统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发改委下放审批权限以来(按审批事项改革基本到位的3月份计),截至6月底,全市发改部门共办理项目264个,其中审批62个、核准68个、备案134个。从构成上看,市发改委办理80个,其中审批30个、核准21个、备案29个 ;旗县区发改部门办理184个,其中审批32个、核准47个、备案105个。旗县区审批项目占全市70%以上,其中审批、核准以及投资5000万元以上备案项目,均为此次改革下放的审批权限。

在审批权限方面,旗县区审批项目已占到全市项目近70%,特别是在过去旗县区没有审批类、核准类项目办理权限,备案类权限也仅限于投资5000万元以下项目的前提下,这是改革造成的市与旗县区两级审批项目结构上的质变。旗县区自主权扩大的同时,也势必极大地激发和调动基层加强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审批时限方面,与国家和自治区的规定相比较,市发改委审批类项目由不作时限要求到限定5个工作日,核准类项目缩短15个工作日,备案类项目缩短4个工作日。实际执行中,得益于新的审批体制和机制优势,市与旗县区办理时限还都有进一步的压缩。尤其是推行房地产项目改核准为备案制、工业项目改为备案管理并全部下放审批权两项重要改革,更是极大地简化了房地产项目和工业项目审批手续,显著简化办理程序、大大提高办理效率的同时,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投资热情和市场活力。

规范服务方面,通过审批办法及配套规范的设计和规定,市发改委正在切实做到项目审批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公开透明、廉洁高效。截至6月底,在市发改委已办理的审批项目中,全部在政务大厅由行政审批处按规定程序和时限独立出文办结。旗县区发改部门比照市发改委,正逐步建立起公开、规范、高效、阳光的一整套审批制度和程序体系。

职能转变方面,市发改委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强化发改系统部门服务和工作效能,高效办理审批事项的同时,围绕全市大局和中心工作,加快转变职能,探索建立新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发改委在委内做出明确部署,转变工作重心和服务作风,由过去的等人上门、被动审批,变为腾出手来、主动出击,协调上级、深入基层,把项目管理职能向上下游两端延伸,强化前期策划辅导,着力后期服务推动。在简政放权、提高效能进程中,部门项目管理职能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硬化和加强。当前,在全市重大项目谋划、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资金争取、北梁攻坚等各方面各领域工作中,发改委及旗县区发改部门都正在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实现着更大的作为。

风雨之后见彩虹。以市发改委的行政审批改革为样板,全市发展改革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初步形成“包头模式”,开始显现典型示范意义。发改委改革的努力和成果,为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赞誉。在自治区发改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包头市已明显地走在前列。经多次听取汇报并几次组织来包调研,自治区发改委领导高兴地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开启之际,包头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形成了“包头模式”,建议全区各盟市向包头观摩借鉴。

七、问题与建议

发改系统行政审批改革积极推进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困难和矛盾,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一是人力资源支撑方面。发改系统作为政府综合经济部门,除负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工作之外,还承担着重点项目实施、招商引资、资金争取、物价监管以及经常性的综合协调、专项推动等大量的工作职能,超负荷运转、人员紧张问题久已存在。按照本轮行政审批改革要求,必须选调业务骨干、成立专设机构、授权专人负责,造成多数旗县区发改部门日常工作与审批业务疲于应付,甚至出现难以为继的困难局面。

二是部门协同改革方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涉及规划、国土、环保、发改、住建、维稳等若干职能部门,部门间联动机制、支撑关系、运转流程、前置条件等多方面制度和机制设计都直接影响着行政审批的效能和结果。本轮行政审批改革中,市发改委在取消和下放审批权限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旗县区发改部门也积极衔接和落实,但由于有些部门未能同步或协同下放权限,旗县区发改部门还必须时常到市直部门协调手续办理,造成发改系统审批改革的掣肘和梗阻,甚至使个别项目、某些环节的审批改革只能流于名义上的下放。

为切实解决改革进程中的问题和矛盾,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发改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合本次专题调查研究情况,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

1. 加快软硬件建设和机构调整改革。以市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大厅为样板,尽快完成旗县区市民大厅建设,配备必要设施并提供必要条件,抓紧投入使用。加快行政审批软件系统、市与旗县区联网平台等软件开发,尽早完成互联网接通和软件安装调试,实现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研究解决旗县区发改部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问题,考虑行政审批改革需要,适当增加职能科室、人员编制和干部职数,同时给予业务经费保障。

2. 加快推进部门行政审批协同改革。继续深入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包头市关于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在上半年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结合包头实际,大胆探索,勇于突破,敢于创新,全面推进市直各部门审批事项改革,聚焦实现部门间改革的协同和共进,简化部门间的审批关联,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的整体效能。

3. 加快推动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和判断标准,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发改系统行政审批改革完成阶段性任务后,应当马上着手,深入研究全市经济运行发展的成绩、形势和走向,分析主要经济指标、重点领域、重点任务的变化情况,研判改革的影响和成效,找出深化和完善改革的路径、节点、突破口,推动全系统改革循着正确的轨道,走向更大的成功。

本次调研充分表明,以市发改委为主导,全市发改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经获得重要的阶段性成功,为下一步的改革发展开启了新的局面。站在发改部门行政审批工作的角度,我们完全可以说,项目业主和投资方在包头的事业已经开始进入“结束跑手续、走向市场化”的良好状态,这正是包头全体发改人努力的初衷,是全面深化改革至高的期望。

行政法适用的经济学分析 篇11

关键词:行政法;行政行为;经济学

一、行政法适用中的经济学原理

1.行政法适用的经济学价值取向

随着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政府机关的行政行为与人民大众的联系日益紧凑,政府做出行政行为时必须考虑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力求以对行政相对人利益最少的损害达到实现政府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即行政法在适用是考虑经济学上的价值取向。在当前社会里大多数的主流观点首要考虑的行政学适用的效益,即在适用时必须达到一种高效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状况。效益是最优的使用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否则就是浪费社会资源社会财富。

2.行政法适用的经济制度与成本

民商法能够通过清楚的产权制度来为市场主体提供创新激励;通过格式化合同从而有助于节减市场主体重复约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通过规定交易过程中的意思自治有助于交易的灵活性、自主性;通过规定违背诚信原则、公平原则的交易契约无效,这能够有助于预防与纠正市场机会主义;通过规定制造销售伪劣商品的市场主体承担(双倍)赔偿责任,从而有助于降低市场机会主义概率。但是民商法不能适用在行政法中,更不能代替具体的行政行为所体现的交易制度。这种“交易制度”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以控制行政行为的成本为目标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就是实证主义学派所说的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收益。所以这种适用的经济制度要与成本,以及最小的成本消耗为建设目标。此时研究的就是防止政府的行政行为的失灵,用一种固定实在的经济学制度控制政府行政行为,不只是在行政立法阶段,更是在后续的执法阶段要牢牢把握。这种制度以消耗的物质资源的成本来限制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迫使行政主体在行政活动中通过经济学方法分析,力求达到作为行为引导的准则,法律怎样才能引导人们从事最有效的活动。

二、我国行政法适用的经济学研究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在研究行政法经济学的主要方向是在行政法的立法经济学,这主要针对目前我国行政立法重行政效率却轻社会效益的现状。从我国法律体制上来看,行政法的立法主要有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制定,其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立法活动是行政法规的制定,因为规章规定都是根据行政法规制定的。从大环境看我国行政立法产生于从“行政国”向“法治国”转变的过程中,工具性价值明显。英美等西方国家是从纯粹的“议会政府”向“行政国”过渡时,产生的行政立法。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并处于政府的非常时期,因此决定我国行政立法的强烈工具性价值取向,即行政立法的目的不是控权,也非为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而是为保障困境中的政府利益。国家机器通过立法程序,使政府这样的意志上升为全民意志,表现为制定法律规范。

在我国行政法的核心理论为“管理论”从“管理论”这三个字的表面意思我们可以得出:在此理论下的政府是以一个上位者姿态出现的,对于他们而言他们作为整个社会的管理者,当然的享有对整个社会财富的分配权力。他们也引导着社会的价值取向,所以此时的行政法不是为达到行政权力的制约和平衡出现的。总的来说我国行政法注重对行政职权的行使,强调的是行政权威,普遍的认为“行政法就是管理法。”这种“管理理论”其基本功能或价值取向表现为,强调国家和政府权威注重行政效率。这种理论指导下的行政法注重有关行政组织、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原则和规划,却疏忽对公民权益的保障和救济。

目前我国行政法的适用的最大问题,即我国行政立法缺乏成本和效益分析。正是基于上述我国传统的管理论的理论基礎和制度设计特殊性,使得我国行政立法和行政法的工具性价值倾向明显:行政立法的宗旨是依据法定程序是国家政府意志上升为全民意志,也就是法律规范形式。也使得行政法利益天枰倾向政府机关,这些一切就无非是为提高行政效率服务,为更好的实施行政管理服务。所以在现在的社会背景下用传统的行政立法思想考量,大大忽视立法本来应该追求的本质即社会效益。从本质上此种立法思维模式偏离了现代宪政精神。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还与80年代前,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关。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权力在整个社会物质流通和社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因此在此种体制下极其缺乏市场经济分析,也就缺少法律经济学的成本和效益分析。目前我国最为严重的问题是行政立法实践活动中,缺少成本和效益分析,使得立法不合理浪费公共资源。

三、行政法适用的经济分析举例

行政监察的适用成本效益分析,行政监察是指在行政系统中设置的专司监察职能的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行政活动及行政行为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经济法学分析认为在制定行政监察法时必须要考虑到其社会预防成本和可以获得的社会效益。一部好的法律的制定、实施、执行,甚至于到后来法律滞后于社会发展时对它的修改、废止都以成本和社会效益为标准[1]。

四、从经济学角度完善行政适用制度

要做到行政行为的最大化效益,在做完立法工作步骤后最为重要的当然是行政法的适用问题。适用制度的完善应从以下方面思量:首先,遵守依法行政原则。依法行政原则要求做到行政执法的主体合法,行政执法的程序要合法,行政法的适用内容合法合理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必须遵守的原则。其次,遵守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的要求是行政权力适度、客观、合理,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再次,遵守信赖保护原则。它要求在适用行政法时做到行政立法不得溯及既往,在司法适用中不得随意撤销或者改变、废止已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因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不得已撤销或改变、废止生效行政法规,应该给予相对人适当的补偿。行政相对人利益受损可以得到有效的赔偿,是政府树立良好信誉的基础,也是行政法适用实现最大化效益的根本保障[2]。

参考文献:

[1]林立.波斯纳与法律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5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 篇12

1 国外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发展现状

规范性的法律在国外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很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公路法律法规, 而且种类较多, 主要包括道路分级保护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手段、管理职能和方法等。

例如, 20世纪60年代末, 美国道路交通由原先的分散管理模式转变为集中管理模式。其运输部的职能主要通过相关组织机构来实现, 如办公室、业务局等;而公路局是其中较大的组织机构, 该组织机构的任务是不断引导和创新, 并提供优质的服务, 以此保障道路运输的安全性。运输部是以法律法规为依据, 对道路交通实施全面管理。市政府交通局的主要职责为交通监控、交通信号、道路标志标线建设及停车管理等。又如, 在加拿大的宪法中明确规定, 行政区域内的公路建设、管理与养护等工作由各省市政府负责, 该国对公路运输进行管理的政府机构是运输部。英国的公路交通运输管理则由英国环境、运输和地方事务部负责。公路管理部门则以高新科技力量为基础, 积极执行和落实交通技术设施提供、交通控制、交通预测、交通数据采集等任务。

国外公路管理体制与公路经济行政保护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公路保护与各类交通运输方式均实行统一化管理。通过制定明确与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强化公路保护管理工作, 使其法律化和制度化, 这样有利于理顺政府关系;各级公路保护职责明确分工, 通过分级管理, 可理清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利。

我国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仍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之处, 具体表现在制度供给不足、产权制度与治理结构落后等方面, 这些不足之处使得公路经济行政保护的潜在制度供给大于实际制度供给, 我国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 我国构建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经济学与法理学理论依据

2.1 经济学理论依据

我国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之处, 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内部原因主要是产权制度不清, 要想提高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效率, 就需要不断引导和创新制度, 明确产权关系, 减少产权转让, 保护成本。产权关系不清是由于管理过于分散, 致使公路运营管理的职责和权利无法统一, 同时, 公路运营企业改造不彻底, 现行公路管理体制仍有待完善和优化。

在现代公路国有资产的法人产权制度明确规定, 公路国有资产的地位受法律保护, 法人资产也同样不容侵犯。法人产权制度规定, 公路国有资产属于出资人, 但资产唯一占有主体仍是法人。要实现我国现代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改革目标, 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完善治理结构。并以经济手段为辅助, 建立竞争与激励机制;完善协调机制,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以建设和完善制度规则为出发点, 加强监督机制。

从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经济学角度分析, 作为一种经济资源, 完善、先进的制度能够改善和解决我国公路经济行政保护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同时可以合理选择构建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最佳路径, 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改革中的主导作用。

2.2 法理学理论依据

从整体上来看,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法律关系就是国家与公众间的经济行政管理法律关系。其关系类型可以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划分, 以行政相对人为标准可分为两类, 即公路管理机构与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公众关系和公路管理机构与公路使用者间的关系;以法律关系为标准也可分为两类, 即秩序管理关系与路产管理关系。

另外, 要充分认识公路经济行政保护的主体职责、职权和责任。了解和清楚性能好、安全性高的公路是公路管理机构的职责与义务。从公路经济行政保护主体的角度分析, 公路行政管理与组织养护管理都是公路保护的重要内容。公路经济行政保护主体职权为秩序管理和路产管理。公路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实现维护公路法所设定的一系列管理秩序, 要明确公路经济行政保护主体的相关责任, 就需要满足权利、义务、责任保持一致的要求。

3 构建我国现代公路行政保护制度的目标和路径

3.1 构建现代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目标

前已述及, 我国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运行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公路保护的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仍存在缺陷与不足之处, 因此, 构建我国现代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应从这两方面开始入手。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既有自身属性的影响, 也有政治与经济方面的影响。以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为指导,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实质性问题是生产关系问题。在社会生产力与社会历史条件发生改变的情况下, 以往的制度就会对生产力的发展形成阻碍, 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就必须改革旧体制, 建立新体制。从政治与经济方面分析, 部门行政管理与公共行政管理所服务的对象不同, 前者为计划经济体制服务, 后者为市场经济体制服务。我国公路经济行政保护与管理也必须转向为市场经济服务, 为所有使用者提供优质服务。因此, 本文认为构建我国现代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建立公路养护体系, 其是公路保护的基础, 主要任务就是保证公路及其他设施的完好, 及时发现受损问题并及时修复受损部位, 确保公路运营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畅通性。

(2) 建立公路国有路产投资体系, 其是公路国有路产增值的物质基础, 主要任务是科学合理规划公路路网, 规范路产投资行为, 提高公路工程质量, 交付质量优良的路产。

(3) 建立路政管理体系, 其是国有路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保证, 对维护路产, 保证路产完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上述3个体系进行有机整合, 做到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对提高公路保护管理水平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3.2 构建现代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路径选择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改革需依赖有效路径, 路径依赖既有一定的优点, 也存在相应的不足之处。当制度建设步入某种路径后, 其既定方向会在未来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 产生发展的惯性。因此, 在过去做出的选择对其未来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明确改革路径的基础上,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可能会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也可能在原来错误路径的基础上进一步恶化。从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路径依赖理论可知,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改革受制度环境的影响, 其对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内容由制度环境来决定。作为一个基础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制度环境规定了国家政体的性质和组织的相互关系, 因此, 制度环境在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改革的基本路径和约束条件上起着决定性作用。

(2) 制度环境的变化方式对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改革方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我国制度环境逐步调整的情况下,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改革将呈现出持续、温和的渐进式特点。

以公路保护自身特点为基础, 结合我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形式, 构建我国现代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路径应以公路管理机构的全面探索与领导、组织和协调相结合的方式来选择, 以政府主导作用为前提, 充分发挥公路保护机构在制度创新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结语

总之, 构建我国现代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若能够有效地加以规制, 对保护公路路产资源, 维护公路产权等方面将起到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结合公路经济行政保护的实际情况, 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方针, 提出了构建我国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改革目标与路径选择, 旨在为构建符合国情、法律法规及公路实际情况的公路经济行政保护新制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杨雪.完善民营经济私有财产权行政保护的路径选择[J].中国经贸导刊, 2011 (21) .

[2]汪应明.市场经济应注重对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J].行政与法, 2008 (11) .

[3]陈刚.发达国家强化专利权行政保护的经验及启示[J].科技与经济, 2010, 23 (6) .

[4]刘麟.专利权行政保护制度比较研究及完善[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2.

上一篇:盈余持续性下一篇: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