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经济

2024-06-15

行政经济(精选12篇)

行政经济 篇1

近年来, 我国公路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公路里程快速增加, 加之公路建设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不仅为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在公路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由于公路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直接关系到公路运营水平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所以要实现公路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需以完善、先进、有效的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为基础保障。因此, 加强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建设与管理尤为重要。

1 国外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发展现状

规范性的法律在国外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很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公路法律法规, 而且种类较多, 主要包括道路分级保护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手段、管理职能和方法等。

例如, 20世纪60年代末, 美国道路交通由原先的分散管理模式转变为集中管理模式。其运输部的职能主要通过相关组织机构来实现, 如办公室、业务局等;而公路局是其中较大的组织机构, 该组织机构的任务是不断引导和创新, 并提供优质的服务, 以此保障道路运输的安全性。运输部是以法律法规为依据, 对道路交通实施全面管理。市政府交通局的主要职责为交通监控、交通信号、道路标志标线建设及停车管理等。又如, 在加拿大的宪法中明确规定, 行政区域内的公路建设、管理与养护等工作由各省市政府负责, 该国对公路运输进行管理的政府机构是运输部。英国的公路交通运输管理则由英国环境、运输和地方事务部负责。公路管理部门则以高新科技力量为基础, 积极执行和落实交通技术设施提供、交通控制、交通预测、交通数据采集等任务。

国外公路管理体制与公路经济行政保护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公路保护与各类交通运输方式均实行统一化管理。通过制定明确与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强化公路保护管理工作, 使其法律化和制度化, 这样有利于理顺政府关系;各级公路保护职责明确分工, 通过分级管理, 可理清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利。

我国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仍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之处, 具体表现在制度供给不足、产权制度与治理结构落后等方面, 这些不足之处使得公路经济行政保护的潜在制度供给大于实际制度供给, 我国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 我国构建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经济学与法理学理论依据

2.1 经济学理论依据

我国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之处, 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内部原因主要是产权制度不清, 要想提高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效率, 就需要不断引导和创新制度, 明确产权关系, 减少产权转让, 保护成本。产权关系不清是由于管理过于分散, 致使公路运营管理的职责和权利无法统一, 同时, 公路运营企业改造不彻底, 现行公路管理体制仍有待完善和优化。

在现代公路国有资产的法人产权制度明确规定, 公路国有资产的地位受法律保护, 法人资产也同样不容侵犯。法人产权制度规定, 公路国有资产属于出资人, 但资产唯一占有主体仍是法人。要实现我国现代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改革目标, 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完善治理结构。并以经济手段为辅助, 建立竞争与激励机制;完善协调机制,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以建设和完善制度规则为出发点, 加强监督机制。

从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经济学角度分析, 作为一种经济资源, 完善、先进的制度能够改善和解决我国公路经济行政保护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同时可以合理选择构建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最佳路径, 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改革中的主导作用。

2.2 法理学理论依据

从整体上来看,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法律关系就是国家与公众间的经济行政管理法律关系。其关系类型可以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划分, 以行政相对人为标准可分为两类, 即公路管理机构与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公众关系和公路管理机构与公路使用者间的关系;以法律关系为标准也可分为两类, 即秩序管理关系与路产管理关系。

另外, 要充分认识公路经济行政保护的主体职责、职权和责任。了解和清楚性能好、安全性高的公路是公路管理机构的职责与义务。从公路经济行政保护主体的角度分析, 公路行政管理与组织养护管理都是公路保护的重要内容。公路经济行政保护主体职权为秩序管理和路产管理。公路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实现维护公路法所设定的一系列管理秩序, 要明确公路经济行政保护主体的相关责任, 就需要满足权利、义务、责任保持一致的要求。

3 构建我国现代公路行政保护制度的目标和路径

3.1 构建现代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目标

前已述及, 我国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运行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公路保护的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仍存在缺陷与不足之处, 因此, 构建我国现代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应从这两方面开始入手。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既有自身属性的影响, 也有政治与经济方面的影响。以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为指导,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实质性问题是生产关系问题。在社会生产力与社会历史条件发生改变的情况下, 以往的制度就会对生产力的发展形成阻碍, 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就必须改革旧体制, 建立新体制。从政治与经济方面分析, 部门行政管理与公共行政管理所服务的对象不同, 前者为计划经济体制服务, 后者为市场经济体制服务。我国公路经济行政保护与管理也必须转向为市场经济服务, 为所有使用者提供优质服务。因此, 本文认为构建我国现代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建立公路养护体系, 其是公路保护的基础, 主要任务就是保证公路及其他设施的完好, 及时发现受损问题并及时修复受损部位, 确保公路运营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畅通性。

(2) 建立公路国有路产投资体系, 其是公路国有路产增值的物质基础, 主要任务是科学合理规划公路路网, 规范路产投资行为, 提高公路工程质量, 交付质量优良的路产。

(3) 建立路政管理体系, 其是国有路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保证, 对维护路产, 保证路产完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上述3个体系进行有机整合, 做到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对提高公路保护管理水平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3.2 构建现代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路径选择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改革需依赖有效路径, 路径依赖既有一定的优点, 也存在相应的不足之处。当制度建设步入某种路径后, 其既定方向会在未来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 产生发展的惯性。因此, 在过去做出的选择对其未来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明确改革路径的基础上,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可能会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也可能在原来错误路径的基础上进一步恶化。从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路径依赖理论可知,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改革受制度环境的影响, 其对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内容由制度环境来决定。作为一个基础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制度环境规定了国家政体的性质和组织的相互关系, 因此, 制度环境在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改革的基本路径和约束条件上起着决定性作用。

(2) 制度环境的变化方式对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改革方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我国制度环境逐步调整的情况下, 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改革将呈现出持续、温和的渐进式特点。

以公路保护自身特点为基础, 结合我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形式, 构建我国现代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路径应以公路管理机构的全面探索与领导、组织和协调相结合的方式来选择, 以政府主导作用为前提, 充分发挥公路保护机构在制度创新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结语

总之, 构建我国现代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若能够有效地加以规制, 对保护公路路产资源, 维护公路产权等方面将起到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结合公路经济行政保护的实际情况, 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方针, 提出了构建我国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的改革目标与路径选择, 旨在为构建符合国情、法律法规及公路实际情况的公路经济行政保护新制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杨雪.完善民营经济私有财产权行政保护的路径选择[J].中国经贸导刊, 2011 (21) .

[2]汪应明.市场经济应注重对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J].行政与法, 2008 (11) .

[3]陈刚.发达国家强化专利权行政保护的经验及启示[J].科技与经济, 2010, 23 (6) .

[4]刘麟.专利权行政保护制度比较研究及完善[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2.

[5]陈栋.浅谈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5) .

行政经济 篇2

1、遵循法律、法规和贸易政策的统一性

首先是法律、法规的统一性间题。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有关经济贸易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政策措施等,都必须与国家的法律、法规保持一致。各地不得制定与Wl()规则和我国政府对外承诺相违背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但是,因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采取了从沿海到内地,再向沿边一步一步辐射出去。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全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政策,各地各行业搞自己的政策,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再加上一些地方和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制定发布的某些法规、政策缺乏统一协调,导致有关经济贸易的政策相互矛盾,前后不一。地方政府应该审查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政策措施是否符合我国对V门I)的承诺。国务院已于2(Xj1年9月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对有关或者影响贸易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进行清理。截止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49个较大的市修改、废止有关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或者停止执行有关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达195778件。但是,确保地方政府新出台的有关经济贸易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符合叭月D规则和我国对研月D的承诺,仍是地方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次是我国法律、法规适用的统一性问题。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我国一些关于经济贸易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各地执行时也很不统一。有的地方规章比法律更有效,红头文件比法律更有效,甚至领导的讲话比规章更重要,法律得不到有效执行。有的地方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表现出来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通过地方法规或规章对外地产品加以歧视,“诸候经济”意识浓厚,全国统一大市场未完全形成,地区封锁和行业割据时有发生。地方政府应严格遵循国内普遍适用的、确定的法律,在各自权限内,依照法定程序,认真屐行法定职责。应该从法律出发,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以及规章上的一些行政文件、操作细则。

2、确保政府行为的非歧视和公开透明

首先是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权问题。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历史时刻,客观上各种不同的市场主体仍然享受不同的权利,承担不同的义务。根据我国政府对国民待遇的承诺,政府在管理经济贸易的过程中必须树立正确的经济管理观念,即任何市场主体都无特权,无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或股份制企业,也无论买方或卖方,地位一律平等,无辈分之别与高低之分。政府应当尊重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权,不能侵犯其合法权益。

其次是政府管理经济贸易行为的方式问题。我国法律制度中有关经济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公布未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程序性规定,长期缺乏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公布程序。地方政府及部门目前存在着以内部文件和规定作为管理依据,政府本身透明度不高,许多贸易政策仅为部门内部掌握,社会公众的知晓度很低,许多所谓的“内部文件”、“内部资料”实际上都是公众应当知晓和掌握的信息。政府对经济贸易的行政管理不为公众所了解,贸易政策的决策过程及其相关资料不公开,决策结果不公开,而且执行程序透明度低。我国承诺有关影响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或外汇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贸易措施,未经公布的不予执行。任何未经正式公布的内部文件或规定都不能执行。凡是不公布的,就不能执行,只能执行公布的,黑箱操作的内部文件不能再搞了,这是我国管理经济贸易方式上一项重大改变。这不仅是Wn〕透明度原则的要求,也是我国现代行政的基本要求。国务院信息办公室透露,即将出台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就是要对政府行政办公信息进行公开,加大透明度和群众监督,这一原则将以法律形式确立。

3、保护国内产业免受不公正的贸易待遇的损害

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出于保护其国内产业利益等原因,采取了各种贸易救济手段,以及实施苛刻的技术标准等贸易壁垒措施,来抑制我国产品对其出口。如2002年1一10月,我出口产品受到47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而且,这些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有恶化的趋向,表现在产品转向更为重点的行业,如钢材、化工产品等;除发达国家之外,发展中国家也大量加入。在这些调查和被采取的措施中,我国产品生产、销售商轻者不得不耗上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长期的应诉,重者则被征收高额税收,最终甚至退出该国家或地区市场。与此同时,我国全国履行入世承诺,进口关税进一步下调,非关税壁垒进一步削减,外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更为通畅,外国产品以倾销等方式采取不正当竞争并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情形将会进一步增多,国内生产企业面临的不仅是竞争压力,甚至是生存压力。

经济宪法与经济行政法的几点思考 篇3

因为是基于本书内容进行经济法和经济行政法的辨析, 所以我拟采用本书作者的定义范畴设定,即经济私法是调整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企业与股东之间存在的法律关系;经济宪法和经济行政法调整的法律关系中,一方是各级政府一方是企业化和消费者;经济制裁法规定违反经济司法和经济行政法的法律后果。经济法和经济行政法的定义特征如上所述,以下重點结合书中观点和时事论述经济法和经济行政法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两者关系如下,第一,由于经济法相对于经济行政法有滞后性,而且经济法总体带有私法的属性(按照本书定义),经济行政法有公法色彩,两者共同管理控制经济生活,因此有此消彼长的互补关系。 《经济宪法与经济行政法》书中提到的经济行政私法化和形式私有化即是一例。第二,经济行政法既是经济法的一部分,因此经济的发展对两者都有正面的影响。如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同时波及经济法和经济行政法。第三,经济行政法的改革也会反哺经济法和经济的发展,两者关系的实质是经济行政法的结构中自我责任、共同责任和国家责任这三个原则之间的比例适用。

一、经济行政私法化

从德国国内角度看,开放的经济制度有助于德国灵活掌握自我责任、共同责任和国家责任的尺度。联邦宪法法院提出,《基本法》在经济制度的问题上态度非常不明确。他有意没有明确这个问题,以保留自由讨论、决定和制度建构的空间。

书中把社会市场经济定义为“随着新观念和新见解的出现而继续发展”的经济制度。“在社会市场经济中,私人经济主体及其社会伙伴对经济活动承担自我责任和共同责任,国家的任务是保障经济自由和法律上的平等。其中有几点值得我们借鉴。其一,行政私法化,弱化或转移经济行政的部分职能。其二,形式私有化,将特别的、能够分离的行政任务独立出来。

1.行政私法化

以我国现状来说,经济行政行为正在经历着从强权力性到弱权力性再到非权力性的转变,但是这种转变并不是替代性的,而是行政行为的一个多样性发展过程。这一转变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原由,它根因于市场经济,并由行政任务从干涉行政到给付行政变迁所直接决定。根据本书的定义,经济法总体带有私法的属性,经济行政法有公法色彩,因而经济行政法从强权力性到弱权力性再到非权力性的转变意味着私法自治的权力增长。理论上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行政私法行为渐趋突显出来。”书中给出了行政私法化的理由:市场经济私人自治。在第四章第四节中书中如此论述私人自治:“私人自治具有核心地位。私人自治意味着个人在经济领域自负其责自由行动的权利。”

私人自治具有现实基因,首先“私人自治在法律上受到主观经济权利的保障,这些权利使得人们可以去创造并且占有财富。”,其次,“私人自治还收到客观流通自由的保障。这些客观流通自由保障货物、服务、劳动力和资本能够自由交换。这就使得利润和效用最大化成为可能,从而使人们有进行经济活动的动力。”由于竞争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法益,因此这成了市场经济国家的本质任务。行政任务具有了新内涵,最为直接的要求即是行政行为的转变,以使得新任务有载体得以落实。原有行政行为不论内在理念,还是方式方法,以及具体行为类型均是契合完成“干涉”行政任务的需要,因此,适应行政任务转变的需要,行政行为必须谋求进一步的发展,而“服务行政”广泛采纳来自私法的精华,推动了经济行政私法化的发展。

但是,行政私法化在中国的适用应当谨慎。原因无二,盖由私法手段的引入可能为行政权的滥用提供机会。行政权力具有侵害本性,一直以来受到严格的控制。而形式私法化的引入将使行政主体在处理行政事务时获得更大的裁量权限,产生“行政遁入私法”的问题。”个人认为我们需对“选择权”进行必要的限制。为达致行政法上的目的,行政主体可以选择使用公法手段或私法手段,即拥有“选择权”,行政主体往往尽可能优先运用私法手段,而在私法手段不易或不能达成行政法上目的时,才运用公法手段,但是行政主体选择使用公法手段与私法手段必须基于一定的考虑,其“或者是因为公法没有关于实现某一目的的规定;或者由于没有实现行使公法权力的先决条件;也可能由于私法规定了比较广泛的行动余地”。

2.形式私有化

德国经济行政的“形式私有化”(组织私有化),即联邦和州越来越经常地由政府的私法组织来完成经济行政任务。形式私有化,即“为了建立独立的任务范围或者出于有关事务的性质,而将特别的、能够分离的行政任务独立出来,可以将行政从公法上组织法的僵硬限制解放出来,从而使得灵活、透明、有效和非官僚的行政活动成为可能。”书中的系列事实和理论证明了,经济法和经济行政法并不是单纯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和第三方机构(如授权)的介入,会使得两者的关系呈现不相关的状态。在不推动经济法和经济行政的情况下,也可以稳定经济秩序、促进发展。

实际层面看,个人认为这是我们国家近年以来正在进行措施所依据的一项原则。从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权力清单”到今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明确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到即将出台的IPO注册制,都是依据形式私有化原则进行的经济改革。其用意也很明显。

拿IPO注册制改革为例。IPO注册制意味着证监会不再直接干预股市涨跌和IPO节奏,更无权暂停IPO,其监管重心将从IPO后移至二级市场,严厉打击违规者及证券犯罪行为。在几套股票发行改革方案中,IPO审核放在交易所是主流方案。据3月4日消息,目前上交所在进行相关准备工作。“一是参与规则制定,从交易所层面参与方案设计;二是进行人员储备,搭建合适的架构适应注册制带来的变化;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方面的工作,不仅是投资者教育工作,还有发行人、中介机构角色调整的宣传和培训工作。这套方案拥护者众有很多原因,从经济行政法的角度看,形式私有化的因素不容忽视。书中第13章第5节“经济界自治”中认为,“经济界自治与国家保持距离,同时贴近经济生活”,因此既可以避免行政法律滞后性,又可以免于自由裁量权滥用之忧,而且利于简政放权盘活市场,是形式私有化的典型案例。

二、经济行政法国际化

经济是联系经济法和经济行政法的纽带,经济全球化会带动经济法和经济行政法的国际化。而后者比前者的市场反应更敏锐、执行力更强,并弥补了经济法总体的滞后性。

国际角度看,开放的贸易国家原则即贸易国家开放市场,并将自己的部分国家主权(货物流通自由、服务流通自由和资本流通自由等)转移给国家间的组织。“国家共同体在市场滥用和市场失灵时干预经济,在单个国家无法解决相关问题的情況下建立框架条件,并且制定能够在其他国家具有效力的跨国经济行政法。”

行政法国际化的出现实则有因。众所周知,欧盟起源于欧共体,而欧共体主要发力于经济领域。所以,欧盟的成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的联合。经济联合在行政法领域就表现为行政法国际化。因此,德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和欧盟成员国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他更易于收到行政法国际化的影响。书中说明了其内在逻辑“由于生产要素被‘去国家化’并且具有流动性,限于一国内的经济行政就只能起到相对的作用。”“国际间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而国内经济行政法的调控能力则相应减弱,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国家之间就不得不进行跨境合作。”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情况下,行政法作为法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公法分支,全球化综合背景下的行政法发展不可避免的内置着法律全球化的共性因素。按照相同的逻辑,处于越来越深入经济全球化的中国,经济行政法国际化也当适用。

德国的经济行政法国际化主要指的是欧盟行政法。按照书中介绍,欧盟的行政法有着较为宽泛的外延,即包括欧盟 27 个成员国的国内行政法,又包括欧盟组织本身所形成的行政法规范。个人认为欧盟行政法国际化具备两层含义:其一,欧盟内部各成员国家之间以及成员国与欧盟组织之间所形成的行政法国际化;其二,欧盟作为一个整体与非欧盟国家或者国际组织之间形成的国际化现象。而根据书中所言,第一种含义无疑是著者论述的重点,也是现阶段中国改革深水区可以借鉴的内容。

自从2013年9月以来,“一带一路”官方概念兴起,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融合进入深水期。“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加上中国已经加入的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等既有合作机制,今日中国已经很难像08年经济危机时期一样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里相对置身事外了。中国与其他各国,以及各大国际经济组织的关系也将被重新定义,而在定义之时,欧盟行政法国际化的机制和原则或许可以被部分采用。

作为行政法领域的后来者,中国行政法的国际化具有明显的“单向性特征”,即输入居多,输出很少。即使是单向的输入,也有主动求变和被动应变之分。“以往中国行政法国际化的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的约束。对于一些涉及全球性公益问题和经济贸易方面的条约,各国都采取了积极、务实的态度而加入其中;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国际组织的强制性规定。国际组织在完善自身规范的同时,往往寻求组织体在全球问题应对层面的价值,如,世界银行的贷款往往会附加有对该申请国和地区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世贸组织在中国加入时更是对中国的行政法规的与世界接轨、行政行为的透明度以及政府采购的非歧视方面都做了明确地要求。”由此或许可以看出中国行政法“被动”国际化的特征。在一路一带逐渐开展的如今,被动适用显然不合时宜。

三、经济行政法划分原则与国企混改

按照教材第二章的理论,经济行政法的结构可以按照自我责任、共同责任和国家责任这三个原则来划分。“其中一个关键就是国家是否可以,以及应当在多大程度上涉入经济生活(干预行政)、提供特定服务(服务行政),或者应当仅仅保障经济的正常运行(保障型行政)。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经济法和经济行政法两者关系的实质是经济行政法的结构中自我责任、共同责任和国家责任这三个原则之间的比例适用不同。

根据责任比例适用的不同,国家性质也不同,分为辅助型国家、合作型国家和等级国家。毫无疑问,现代国家的趋势是辅助型国家,终点是合作型国家的观点占据主流。而依据第八章“政府的企业经营活动与政府采购”,公共经济活动分成三类,一是政府从事生存照顾和未来照顾,如基本的、基础设施意义的货物和商品供应;二是政府在行政内部采购中发放货物和服务订单;三是政府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经济活动。三种类型并不是完全独立的。政府的一些经济活动既服务于生存照顾,又有营利的目的。“评判时关键在于营利对于所要完成的生存照顾任务的从属地位、利用边缘资源的程度、期间,以及为了利用边缘资源而付出的成本。”“如果一项营利性经济活动能够促进公共目的的实现,但是不存在这项活动的情况下,国家任务也能够得以实现,那么该营利性经营活动只能具有从属地位。”“如果附属活动取得重要地位,或者在法律或事实上具备独立性,就不再仅仅从属于主要业务,而是成为新的、独立的活动,那么这就超出了附属活动的许可界限。”我认为按照上述原则可以作为国企改制和混改程度的标准。至于员工持股计划、国企公司制改革,股权结构优化等具体混改措施可以看作是市场主体自我责任、共同责任增强、国家责任减弱的途径,因而可以重新规划公共经济活动三类型的比例,从而也可以达到简政放权的目的。

有分析人士认为,2015年看成国企改革元年,无论在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会加快推进国企改革、资产证券化和股权机构灵活调整机制的进程,两会也传出“国企改革的顶层方案已经经过数轮讨论和修改,有望在两会后出台”的最新消息。我认为,这一过程既可以看作是增加证券市场流动性的重大举措,也可以看成是经济行政领域重新划分责任的起点。

参考文献:

[1]罗尔夫·施托贝尔:《经济宪法与经济行政法》,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65页

[2]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3-24 页

[3]王维达:通过私法完成公共任务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6-30页

[4]罗尔夫·施托贝尔:《经济宪法与经济行政法》,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511页

[5]罗尔夫·施托贝尔:《经济宪法与经济行政法》,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49页

[6]许宗力:《法与国家权力》.台北:元照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35页

辩证地看以行政手段调控经济 篇4

对行政干预的功效要辩证地看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后, 由于出现了社会信用体系的断裂, 为了控制系统性风险进一步扩大, 政府常常要用它的信用去补充甚至取代部分商业信用, 以便保持社会的金融系统不至于全面崩溃。这本来是一种短期性做法。但是, 在中国的社会条件下, 就很容易把它解释成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于是, 有些同志把前几年有人针对所谓“华盛顿共识”提出的所谓“北京共识”提升到了“中国模式”的高度, 说是以强有力的政府控制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为特征的“中国模式”将成为世界仿效的榜样。

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 运用政府的力量稳定经济, 是世界各国在历次危机中都采用的。中国的特点是政府介入的强度更大而已。那么, 该怎么看政府高强度介入经济呢?我认为, 要辩证地看。从短期看, 它成绩很大。2009年实施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投资, 10万亿的贷款一下就把增长速度拉起来了。但是, 从长期来看, 它的后续影响怎样呢?我们知道, 经济危机期间政府采取的刺激经济政策早晚都是要退出的, 由于我们采取的是政府直接指示银行放贷款、上项目的办法, 比某些西方国家退出的难度更大。所以, 我们要兢兢业业, 谦虚谨慎, 如果对运用行政手段应对金融危机的成绩做过分乐观的估计, 那是相当危险的。

政府应该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其最主要的内容是稳定的货币发行和价格水平。政府权力的边界问题往往可归结为经济自由和市场秩序的关系问题。在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过程中, 我们可以同时看到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我们缺乏经济自由, 国家控制太多, 民营经济只有极少的自由;另一方面, 中国的市场秩序并不是很理想。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要求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配套推进。经济是配置稀缺资源的体系, 光靠它自己不足以自行, 需要其他方面制度的配合和支撑;否则, 市场自由交换秩序得不到保证, 就会出现混乱, 权力的介入还会造成“丛林法则”支配市场, 使整个经济变成了一个寻租场。本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果交易主体自由而平等, 且不存在外部性, 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通过交易达成的价格, 就能够有效地把资源配置到应该到的地方去。但是, 交换是需要秩序的, 是需要透明的规则运用政府的力量和公正执法来保障的。稳定经济, 是世

我们的改革就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 从一个由行政权威控制的计划经济转变界各国在历次危成一个自由交换的经济;另一方面, 就是从行政命令支配的经济, 政府机关和党政官员的

机中都采用的。

自由裁量权特别大的命令经济, 转变为一个规则透明、公正执法的法治经济。

政府有责任提供由透明规则和公正执法构成的市场秩序, 但是, 有一部分官员更愿意做微观决策。这样, 就出现了腐败问题。可以说, 这是偷换了政府职能概念。在市场经济中, 政府应该提供的是公共产品, 而不是其他。如果政府介入微观经济活动, 那么, 事情就完全颠倒了。这是我们现在遇到的最大的危险。

人们常说, 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的作用。这无疑是正确的。问题是政府应当起什么作用?政府还是应该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其最主要的内容, 是稳定的货币发行和稳定的价格水平, 这个稳定价格是指稳定价格总水平 (不是指个别产品的价格) , 但是, 这里常常发生混淆:政府不去管住货币发行和稳定物价总水平, 而是管个别商品的价格, 什么东西一涨价, 政府就加以管制。这样, 就会破坏市场通过相对价格变化有效配置资源的基本机制。

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过程中,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再次被提出。这不是一个新课题, 但多年来进展一直不大, 原因何在?这也涉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关键在于能否推进改革。

这里, 集中谈一谈技术创新问题。竞争性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才是技术创新基础性的条件。在这种制度下, 企业必然是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主体, 小企业更是主体中的主体。在现代技术创新、现代市场活动中, 不能靠政府指令以及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 而需要市场竞争环境和盈利的激励, 使每个企业都主动根据价格信号来选择最适当的技术, 改进产品和工艺;不能由政府越过公司自身的约束去考核和评价企业的“科技含量”, 也不宜根据政府的判断和追求, 对企业的创新活动方向发号施令或给予补贴。否则, 既容易瞎指挥, 把技术进步的方向弄错, 也容易因为技术开发过程中的巨大风险和不确定性加剧软预算约束问题。

对于习惯于计划经济思维的人们来说, 由政府直接组织科学技术攻关和新技术的商品化转化, 是效率最高的。这类办法也许能够在少数重点赶超项目上取得成就, 但是, 这并不是实现普遍技术进步的有效方法, 也不应该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主要技术政策措施。这套做法基于对技术进步机制的误解, 难于实现普遍的“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 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做到这点, 首先是不违法设立行政许可和市场准入, 其次是不指定技术路线。在我看来, 指定技术路线和产品路线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

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 政府需要对所支持产业的有效性作一些研究, 而不是把钱直接给予自己“认定”的项目或企业。虽然这是目前政府各部门在执行对新技术的扶持政策时的习惯做法, 但是, 由于这种补贴方式难以避免随意性, 助长了不公正竞争, 实际效果不一定像预期得那样好。其结果甚至可能是抑制竞争和创新, 而且容易滋生腐败。

经济与行政管理论文 篇5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变革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变革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剖析了我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对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提出了我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变革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地方 行政管理 模式变革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地方行政管理的模式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这种行政管理的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就显现出不适应的状况。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我们不仅要对经济全球化有清醒的认识,有正确的对策,必须对中国地方行政管理的模式进行变革。以认真的态度和充分的准备,积极应对,迎接挑战。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

经济全球化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但是,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任何一个国家既无法反对,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行正确得当的政策,采取有力的措施,扬长避短,迎接挑战,才能变不利为有利,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求得本国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现代化。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的弊端

当前我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只能逐步解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进程,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一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经过历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尚未完全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政府职能尚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行政审批事项仍然过多。在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在资源配置领域发挥主要作用,加之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难以充分发挥。

二是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层级过多,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协调不力。在机构设置、职权划分、运行方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三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理顺。在某些方面,既存在中央权威和统一性不够,中央宏观政策在有些地方实施受阻,地方保护主义比较严重的问题,也存在向地方下放权力不够,发挥地方自主性和积极性不够的问题。运用法律手段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还不够,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较低,难以保证必要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四是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行政法制建设不相适应。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导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和结果缺乏法律保障。现有的个别法规和政策性文件,缺乏详细的责任条款。弹性过大的条文表述和国家法律、法规与地方

法规之间的不协调,也增加了实施中的矛盾。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必须变革

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要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以转变地方各级政府职能为重点,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经济法律制度,健全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模式。

3.1 转变政府职能是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改革的关键

政府职能的范围主要取决于市场和社会的需求。经济和社会有序运行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则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有效调控经济、监管市场,做到政市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

3.2 设置规模适度、权责明确、结构优化的行政机构

政府规模与人员应当与其担负的职能相匹配,尽可能做到规模适度。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界定不同层级的职能和权责,以加强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落脚点,建立一个规模适度的政府。

设置行政机构的关键在于理顺职能关系,合理配置权力。明确权限职责。优化内部结构,调整机构内部分工,相对集中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权力。

3.3 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政府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承担好各项管理和服务职能,保持自身顺畅、高效运作,就要理顺内部关系、完善运转机制。首先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要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事权与财权,确立规范的利益和激励机制。其次是行政层级问题。发达国家的政府层级一般不超过三级,而我国是五级政府的体制,因此在政府运作效率上就产生很多问题。

3.4 改革中国地方行政管理的模式

长期以来,有些行政机关沿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管理模式,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

首先,充分运用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管理等手段对经济和社会事务实施管理。

其次,变刚性管理为柔性管理。现代行政更加强调政府的服务与合作关系,政府应当与相对人加强沟通与交流。

改革行政管理模式,要求我们更多地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进行管理,更好地体现依法行政的要求,通过民主、透明、高效的行政程序,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3.5 加强行政法制建设

在加强行政法制建设中,要重视行政立法和经济立法,用法律手段推动改革进程,保障改革成果。要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法治保障。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初步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但目前更需重视执法和司法环节,为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行政执法是行政管理的重要方面,如果法律得不到有效实施,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不满意,会直接影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效果。

参考文献

行政法适用的经济学分析 篇6

关键词:行政法;行政行为;经济学

一、行政法适用中的经济学原理

1.行政法适用的经济学价值取向

随着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政府机关的行政行为与人民大众的联系日益紧凑,政府做出行政行为时必须考虑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力求以对行政相对人利益最少的损害达到实现政府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即行政法在适用是考虑经济学上的价值取向。在当前社会里大多数的主流观点首要考虑的行政学适用的效益,即在适用时必须达到一种高效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状况。效益是最优的使用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否则就是浪费社会资源社会财富。

2.行政法适用的经济制度与成本

民商法能够通过清楚的产权制度来为市场主体提供创新激励;通过格式化合同从而有助于节减市场主体重复约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通过规定交易过程中的意思自治有助于交易的灵活性、自主性;通过规定违背诚信原则、公平原则的交易契约无效,这能够有助于预防与纠正市场机会主义;通过规定制造销售伪劣商品的市场主体承担(双倍)赔偿责任,从而有助于降低市场机会主义概率。但是民商法不能适用在行政法中,更不能代替具体的行政行为所体现的交易制度。这种“交易制度”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以控制行政行为的成本为目标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就是实证主义学派所说的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收益。所以这种适用的经济制度要与成本,以及最小的成本消耗为建设目标。此时研究的就是防止政府的行政行为的失灵,用一种固定实在的经济学制度控制政府行政行为,不只是在行政立法阶段,更是在后续的执法阶段要牢牢把握。这种制度以消耗的物质资源的成本来限制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迫使行政主体在行政活动中通过经济学方法分析,力求达到作为行为引导的准则,法律怎样才能引导人们从事最有效的活动。

二、我国行政法适用的经济学研究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在研究行政法经济学的主要方向是在行政法的立法经济学,这主要针对目前我国行政立法重行政效率却轻社会效益的现状。从我国法律体制上来看,行政法的立法主要有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制定,其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立法活动是行政法规的制定,因为规章规定都是根据行政法规制定的。从大环境看我国行政立法产生于从“行政国”向“法治国”转变的过程中,工具性价值明显。英美等西方国家是从纯粹的“议会政府”向“行政国”过渡时,产生的行政立法。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并处于政府的非常时期,因此决定我国行政立法的强烈工具性价值取向,即行政立法的目的不是控权,也非为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而是为保障困境中的政府利益。国家机器通过立法程序,使政府这样的意志上升为全民意志,表现为制定法律规范。

在我国行政法的核心理论为“管理论”从“管理论”这三个字的表面意思我们可以得出:在此理论下的政府是以一个上位者姿态出现的,对于他们而言他们作为整个社会的管理者,当然的享有对整个社会财富的分配权力。他们也引导着社会的价值取向,所以此时的行政法不是为达到行政权力的制约和平衡出现的。总的来说我国行政法注重对行政职权的行使,强调的是行政权威,普遍的认为“行政法就是管理法。”这种“管理理论”其基本功能或价值取向表现为,强调国家和政府权威注重行政效率。这种理论指导下的行政法注重有关行政组织、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原则和规划,却疏忽对公民权益的保障和救济。

目前我国行政法的适用的最大问题,即我国行政立法缺乏成本和效益分析。正是基于上述我国传统的管理论的理论基礎和制度设计特殊性,使得我国行政立法和行政法的工具性价值倾向明显:行政立法的宗旨是依据法定程序是国家政府意志上升为全民意志,也就是法律规范形式。也使得行政法利益天枰倾向政府机关,这些一切就无非是为提高行政效率服务,为更好的实施行政管理服务。所以在现在的社会背景下用传统的行政立法思想考量,大大忽视立法本来应该追求的本质即社会效益。从本质上此种立法思维模式偏离了现代宪政精神。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还与80年代前,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关。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权力在整个社会物质流通和社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因此在此种体制下极其缺乏市场经济分析,也就缺少法律经济学的成本和效益分析。目前我国最为严重的问题是行政立法实践活动中,缺少成本和效益分析,使得立法不合理浪费公共资源。

三、行政法适用的经济分析举例

行政监察的适用成本效益分析,行政监察是指在行政系统中设置的专司监察职能的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行政活动及行政行为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经济法学分析认为在制定行政监察法时必须要考虑到其社会预防成本和可以获得的社会效益。一部好的法律的制定、实施、执行,甚至于到后来法律滞后于社会发展时对它的修改、废止都以成本和社会效益为标准[1]。

四、从经济学角度完善行政适用制度

要做到行政行为的最大化效益,在做完立法工作步骤后最为重要的当然是行政法的适用问题。适用制度的完善应从以下方面思量:首先,遵守依法行政原则。依法行政原则要求做到行政执法的主体合法,行政执法的程序要合法,行政法的适用内容合法合理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必须遵守的原则。其次,遵守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的要求是行政权力适度、客观、合理,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再次,遵守信赖保护原则。它要求在适用行政法时做到行政立法不得溯及既往,在司法适用中不得随意撤销或者改变、废止已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因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不得已撤销或改变、废止生效行政法规,应该给予相对人适当的补偿。行政相对人利益受损可以得到有效的赔偿,是政府树立良好信誉的基础,也是行政法适用实现最大化效益的根本保障[2]。

参考文献:

[1]林立.波斯纳与法律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5

行政垄断成因的法经济学分析 篇7

行政垄断指政府部门为保护本部门或本地区所属企业的利益, 通过法律、行政法规或规定的形式, 维护企业的市场垄断地位, 阻止竞争市场形成的行为, 也称法定垄断。行政垄断的危害远甚于经济垄断, 其严重阻碍了自由竞争秩序的形成, 十分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另外, 行政垄断还会滋生腐败, 成为腐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由于行政垄断具有巨大危害性, 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对于行政垄断的成因, 学界提出了不少有见解的观点, 大体归纳如下:第一, 体制改革不彻底;第二, 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三, 地区和部门利益的驱动;第四, 利益配置不合理;第五, 法律制度不健全。学界的这些观点有些还是比较正确的, 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人们,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因此应该从经济的层面, 运用经济学的工具去分析行政垄断的成因, 以期探寻行政垄断背后更深层次的经济学因素, 从而准确把握行政垄断产生的根本原因, 进而为彻底地根除行政垄断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2 行政垄断主体的理性人假设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 根据所研究的问题和所要建立的理论的不同需要, 假设条件存在着差异, 但是, 在众多不同经济理论的各自不同的假设条件中, 理性人假设是一个基本假设。所谓的理性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理性人的假设是否也适用于行政垄断的实施主体呢?答案是肯定的。由于行政垄断的表现形式非常复杂, 本文以行政垄断最典型、最严重的表现形态——地区封锁为分析对象, 分析如下:

行政垄断是由行政垄断主体实施的, 理性人假设是否能适用于行政垄断的成因分析关键就是行政垄断的主体是否也是理性人。对于行政垄断的主体, 学界的认识有很多分歧, 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 本文认为行政垄断的主体主要是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 (对于行政垄断的主体究竟是什么, 学界是有很大的分歧, 本文所采纳的观点或许并不合适, 但这并不妨碍下文的经济学分析)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央政府开始承认地方利益的合法性, 中央政府对地方利益的合理性的认定主要是通过渐进式的行政分权制度表现出来的。行政性分权的结果就是承认了地方利益的合理存在, 是相对独立的地方利益在制度层面内得到了肯定, 行政性分利集团逐步形成。也就是说, 每个地方集团都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行政分利集团[2]。既然一个人能非常恰当地行动以达到自己最大的利益, 尽可能地接近自己的合理目的, 那么, 为什么一个社会就不能按照同样的原则去行动, 并因此把这种对一个人是合理的行动看作对一个集合体也是正当的呢[3]?由此可知, 作为分利集团代表的地方政府也是有强烈的逐利冲动的。

虽然地方分利集团有强烈的逐利冲动, 但也并不一定就会有逐利的行为, 因为地方政府是由单个的人组成的, 其决策是由人做出来的, 又由于地方政府官员的升迁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成正相关关系的。因此, 地方政府的官员会想方设法来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提升本地区的经济指标, 从而为以后的升迁奠定坚实的政治资本。此时, 地方经济发展成为了地方政府和官员共同的目标, 他们会在不明显违反现行法律的情况下, 尽可能地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所以, 理性人的假设是能适用于行政垄断的成因分析, 即地方政府也是理性人。

3 行政垄断成因的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是指以货币为基础单位而对投入和产出进行估量和衡量的方法。经济学的方法可以应用到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5]。又由于成本收益分析法的适用前提是行为主体合乎理性人假设, 而前文已论证了理性人适用于行政垄断主体的合理性, 所以, 运用成本收益法来分析行政垄断的成因不存在理论上的障碍。

3.1 行政垄断的成本

行政垄断的成本是指行政垄断主体在实施行政垄断时所支付的成本, 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3.1.1 行政垄断的固定成本

地方政府为了实施行政垄断所必须要承受的资源损耗和机会成本就是行政垄断的固定成本。具体而言:首先是资源损耗, 地方政府进行地区封锁主要是通过颁布相关的政策来实行的, 因此, 这里的资源损耗就是地方政府为了颁布相关的政策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次是机会成本, 指地方政府由于实行地区封锁而未能享受到全国统一市场形成后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好处。

3.1.2 行政垄断的可变成本

地方政府为了实施行政垄断而可能承受的代价就是可变成本, 主要是违法成本。自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颁布了大量专门禁止行政垄断或含有禁止行政垄断内容的法律文件。如《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和《招标投标法》等法律中都含有禁止行政垄断的内容。由此可见, 行政垄断的违法性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由于没有专门的反垄断执法机构以及反垄断立法的不完善等原因, 地方政府因实施行政垄断而承担违法责任的可能性并不大。

另外, 当地方政府采取行政垄断措施后会导致人为的资源短缺, 使生产成本增大, 而生产效率大幅降低, 进而导致社会利益的减少, 这是行政垄断的社会成本, 是由整个社会来承受的, 而无法为行政垄断主体所直接感受, 因而在其考虑是否要采取行政垄断措施时并不会注意这些。

3.2 行政垄断的收益

行政垄断的收益是指行政垄断主体在实施行政垄断时所能获得的利益。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地方本身所能获得的利益。如地方政府通过进行地区封锁, 阻止外地商品和服务进入本地市场, 从而使本地企业取得支配地位。这种情况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尤为明显。其次是地方官员所获得的利益。由于行政垄断可以轻而易举为企业取得支配地位, 因此, 企业就会进行各种公关活动去尽力争取。而地方政府官员就从这种活动中获得大量的物质利益, 如受贿和暗中参与分红。另外, 政府官员还能从财政收入的增加中获得以后升迁的政治资本, 这也是收益的表现。

通过以上的分析发现, 在短期内, 行政垄断的成本是小于收益的, 又由于地方官员考核标准的问题, 强化了地方政府对短期利益的追求, 从而使行政垄断有了可能性。因此, 要根治行政垄断就要加大行政垄断的违法成本, 使行政垄断的成本大于收益。而要加大行政垄断的成本, 关键是明确界定行政垄断的责任主体, 因为行政官员只能以行政机关的名义来决定和实施行政垄断, 这就给责任的追究带来了麻烦, 从而助长了行政垄断主体利用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垄断现象的发生。因此, 明确行政垄断的责任主体是反行政垄断的关键。

4 行政垄断成因的博弈论分析

博弈是指一些人、团体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 在一定的规则下, 同时或先后, 一次或多次, 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 各自从中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博弈可以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前文已论证了行政垄断产生的可能性, 下文将运用博弈论来分析行政垄断产生的必然性, 仍以地区封锁为例。

4.1 地区封锁的静态博弈

静态博弈是指参与者同时采取行动, 或者尽管有先后顺序, 但后行动者不知道先行动者的策略。假设有甲、乙两个省, 两个省都有一个卷烟厂, 且每个省的卷烟市场容量最大值都为10个单位。当两个省都不采取地区封锁时, 每个厂都分别在两地占有5个单位的市场容量;当一个省采取地区封锁, 而另一个省没有采取地区封锁, 则处在后一省份的卷烟厂能在本地占有5个单位的市场容量, 而在外地只占1个单位的市场容量;当两省都采取地区封锁时, 则双方都只在本地占有7个单位的市场容量, 在外地占有1个单位的市场容量, 之所以占有量会减少, 是因为地区间的贸易壁垒会导致总的需求量下降。因此, 甲、乙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如果两地都不采取地区封锁, 那么, 自己的市场占有量就是10个单位;如果自己采取地区封锁, 而对方没有采取地区封锁, 则自己的市场占有量是12个单位, 而对方的市场占有量只有6个单位;如果自己和对方都采取地区封锁, 则双方的市场占有量都为8个单位。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 这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博弈, 两个政府都面临着是否选择进行行政垄断以排斥另一个省的香烟产品进入本地市场。由表可知, 纳什均衡为 (8, 8) , 即甲乙都采取了行政垄断措施, 由于双方都不知道对方会不会采取地区封锁, 但知道对方可能会采取地区封锁, 此时对双方而言进行地区封锁是最安全也是最有利的策略, 也就是说地方政府采取行政垄断是必然的。

4.2 行政垄断的动态博弈分析

动态博弈是指双方参与者的行动有先后顺序并且后行动者知道先行动者的策略。假设条件不变, 如表2所示。

根据表2, 由逆向推导可知, 对于乙来说, 在博弈的第二个阶段, 当甲采取地区封锁时, 乙的最优策略是也采取地区封锁, 此时双方的市场占有量均为8个单位;如果乙不采取地区封锁, 则其市场占有量为6个单位, 小于采取地区封锁时的占有量, 由于乙也是理性人, 所以当甲采取地区封锁时, 乙肯定会采取一样的措施保证自己的利益。当甲不采取地区封锁时, 乙若采取地区封锁, 则其市场占有量为12个单位;乙若也不采取地区封锁, 则其市场占有量和甲一样都是10个单位, 低于采取地区封锁时的市场占有量。因此, 当甲不采取地区封锁时, 乙的最佳策略也是采取地区封锁。于是, 在第二阶段, 不论甲在第一阶段采取何种策略, 对于乙来说, 采取地区封锁都是最有利的选择。

综上, 静态博弈分析和动态博弈分析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即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 采取地区封锁是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于是地区封锁不可避免, 这正是我国行政垄断不断发生的原因。但是, 这也给了人们启示:首先, 在博弈的境况下, 最好的方法就是合作, 即博弈各方应遵循协商合作的原则或体现协商合作的精神, 以整合引致行政垄断的利益冲突。这能使各方的利益都能最大化。事实上, 在我国的反行政垄断实践中, 大部分的行政垄断案件也的确是通过协商合作的方式解决的。其次, 博弈是在局中人中进行的, 要对地区封锁博弈进行控制就必须寻求局外人的干预。因此, 要反行政垄断就必须有独立的反行政垄断机构。

5 结语

行政垄断的产生是处于转轨期的中国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只有从经济的层面出发, 才能发现行政垄断产生的根本原因, 从而运用以法律为主的各种手段进行规制, 促进全国统一性和竞争性市场的完善, 使经济资源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最优配置, 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增加全社会的福利, 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迈上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过勇, 胡鞍钢.行政垄断、寻租与腐败——转型经济的腐败机理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3 (2) .

[2]郑鹏程.行政垄断的法律控制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 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4]黎桦, 殷继国.行政垄断的法经济学分析[J].法学评论, 2004 (5) .

行政经济 篇8

面对严重的雾霾天气影响,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各式各样的干预手段来应对污染。这使国家干预成为当今的一大热门话题,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下面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在3 月15 日,法国政府宣布,针对雾霾天气,巴黎将实施机动车尾号单双号限行措施,从而控制大气污染。与此同时,巴黎政府鼓励乘坐公交出行,推行公共交通免费政策。

在中国,同样是面对大气污染问题,南京环保部门的“重污染日应急预案”提出,一方面,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另一方面,建筑工地严禁土方施工。

公共交通工具的免费政策是一种引导性机制,它并不直接规定公民的行为模式,而是利用利益吸引来达到治理污染的目的,这是经济手段的现实体现。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则不同,它是国家利用强制力,规定公民必须遵守规则,从而达到其目的,这是行政手段的实际运用。通过比较巴黎、南京两地政府同样面对雾霾天气而采取的不同举措,我们发现,巴黎政府所采取的是包括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综合性治理措施,而南京市政府则采取单一的行政手段。那么,在国家干预的过程中,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是否又应该有所侧重和取舍呢?笔者认为,国家干预经济应当尽可能地运用非权力手段,以柔性的宏观调控为主,从而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维护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二、经济法语境下“国家干预”的内涵

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李昌麒教授认为:“相对最能概括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全部作用的词语当属干预一词,因为只有‘干预’一词才能涵盖调节、协调、调控、调制、管理以及纵横统一等全部内容。”[1]“干预”一词精辟囊括了国家调整社会经济的手段,国家干预经济可以是宏观和微观、指令性和指导性、刚性和柔性、公权和私权等多种形式。广义上的法律体现了国家意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法律都是国家干预社会关系的手段。国家干预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就干预主体讲,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干预、国家行政机关的干预、国家司法机关的干预以及国家授权“第三部门”所进行的干预。国家干预,主要是指作为行政机关的政府的干预,其干预的范围又主要是指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1]。

国家干预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杠杆和经济行政管理手段对国民经济各领域进行调整和规制的一种行为,是指政府将“有形之手”伸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表现为经济干预(宏观调控)和行政干预(直接管理)[2]。

首先,经济干预(宏观调控),是指采取经济手段,按照经济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办事,并尽可能地纳入法制程序,如运用税率、价格、利率等经济杠杆调节经济。经济手段也分为刚性经济干预和柔性经济干预。

第一,刚性经济干预,是指国家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性地设定税率、价格、利率,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这样的方法效率高,见效快,但因为政府可能会对市场做出错误的判断,因而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民主的强化又必然要求政府减少干预。所以,由于行政色彩过于浓烈,刚性经济干预并不是国家干预的最好选择。

第二,柔性经济干预,是指国家为促使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符合国家既定的目标而实施的,具有引导性而非强制性的调整方法。柔性经济干预并不要求市场主体必须遵守一定的规范,但采取利益诱导的方式使其接受,从而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广泛应用于调节经济活动中的行政指导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方法。

其次,行政干预(直接管理),是指由于市场机制的滞后性,为保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良好的经济环境,国家有必要采取经济行政管理手段,动用公权力管理经济,以有效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如通过命令、禁止、撤销、免除、确认、许可等强制性行政方法干预经济生活。这种调整一般针对的是具体的个别的市场主体。这种干预手段是要求相对人必须服从的,属于强制性调整。

三、经济干预与行政干预的区别

经济干预与行政干预被不少人相混淆,因为“经济法中的大部分规范是要由国家各种行政机关来执行的”[3]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大部分的法律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如计划、财政、税收、银行、海关等部门既是行政机关,同时又是经济法的执法机关,在调节国民经济的活动中《中国人民银行法》《审计法》《预算法》等,以经济法和行政法相交叉的形态出现:具行政法和经济法的双重属性,一些学者称之为经济行政法或行政经济法。实际上,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首先,在法律依据上,这两者所依据的法律部门不同,这也是两者的根本区别所在。传统法理学思想认为,划分不同法律部门的标准是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和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所以,不同部门法的立足点和价值取向是不同的,其调整社会关系的角度也是不同的。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的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最高准则,它从经济的角度反映了国家因素如何对市场经济秩序发生影响,目的是兼顾大局,平衡国家利益与公民利益之间的关系。行政法是行政权力本位的法,行政权力的设置与制约是行政法的核心,主要凭借上下隶属的行政体系,利用命令、服从的机制进行调整,从行政的角度规范行政机关如何领导和管理经济建设。

尽管经济干预中也存在带有强制力的刚性经济干预,表面上与“行政干预”有着类似之处,即都要求市场服从国家的指令,但是两者存在着根本的区别:第一,两者的本质不同。刚性经济干预本质上还是经济干预,它是通过操纵经济杠杆来调控市场的;而行政干预则是对市场主体的直接操作。第二,对象范围不同。刚性经济干预的对象具有普遍性,它是针对抽象市场主体而言的,例如调整税率,影响所有的市场主体;而行政干预则是针对具体的个别的市场主体。第三,效率不同。刚性经济干预具有间接性,它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见效较缓;而行政干预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第四,风险不同。刚性经济干预是在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有利于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具备较强的科学性;行政干预是国家凭借政权的力量,采取强制措施来实施的,因此存在较大的风险。

其次,在表现形式上,经济干预的行为除了对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市场进行规制时采取直接的权力手段外,大量地采用非权力手段,如指导、预测、规划、鼓励、契约等。而行政干预的实施主要是单一地使用强制手段,即根据行政法规的各种权力手段,如命令、禁止、许可、强制执行、处罚等。

最后,在操作方法上,经济干预对市场的调控是通过操作经济杠杆来实现的,而行政干预是依靠纯粹的国家强制力直接实现的。

四、经济干预与行政干预的利弊比较

在理清了这一关系之后,我们就可以对两者的利弊进行分析和比较了。我们还是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案例。面对严重的雾霾天气影响,国家通过一系列手段以调控经济,从而达到治理雾霾的效果,这样的行为无可非议。但是,其所采用的手段却值得我们探讨。巴黎政府设置“公交系统免费”的政策,实际是通过利益诱导的方式,引导民众选择以公交代替私家车的做法,从而实现对经济的操纵。经济手段与调整结果之间形成了一种自然、和谐的因果关系,没有破坏市场秩序,充分尊重了市场规律。但是,“公交系统免费”的政策虽然尊重了市场,却因为其调控机制的缓慢性而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够收到成效。

“单双号限行”政策则是直接管理的行政手段,是利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对市场经济进行行政干预。这种手段在本案例中,中国政府与巴黎政府都予以了采纳。它的好处是效率高、可控性强,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侵犯了市场主体的自由,因而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在经济法领域,行政干预固然必不可少,但决不能以此作为出发点,指导、调节整个经济生活和经济关系,否则会违背经济规律、影响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在旧体制下,我们国家过分强调国家意志,忽视了企业和个人等经济主体地位及物质利益,致使行政权力高度膨胀,而私主体则成为行政的附庸。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需要深刻吸取历史的教训,千万不要重蹈覆辙[4]。

综上所述,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各有利弊。优点是,前者侧重于保护市场机制,后者侧重于提高管理效率;缺点在于,前者见效缓慢,旷日持久,而后者则有可能破坏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五、基于中国现有国情下的选择

我国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直到1992 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开始逐步确立。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国家正在努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基于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笔者认为,国家干预经济应以经济手段为主导方法,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因为国家干预经济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杠杆和经济行政管理手段对国民经济各领域进行调整和规制的一种行为,经济政策杠杆和经济行政管理手段在国家干预中往往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中国经济正飞速发展,效率固然重要,所以不得不使用一些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调控经济。但是,相比之下,经济手段却能通过调节经济杠杆,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兼具科学性和安全性。在我国目前这种市场机制刚刚起步的阶段,尊重市场规律、保护市场机制,无疑是最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昌麒.论经济法语境中的国家干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薛妮.经济法调整方法研究[J].知识经济,2012,(21).

[3][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118.

知识经济下的现代行政管理探析 篇9

1 知识经济对现代行政管理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时代, 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需要依靠智力资源、知识、技术等才能得以实现, 因此无论从国际发展形势来看, 还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角度分析, 政府都应努力寻找有效方法, 使行政管理工作适应知识经济发展, 以此不断推动行政管理工作, 使其能够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概括而言, 知识经济对行政管理工作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方面实现:

(1) 给行政管理理念带来的影响。之前我国的行政管理工作受到制度的约束, 未在管理范式和模式上及时进行调整, 管理理念较为陈旧。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行政管理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尤其在管理理念上,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不得不进行更新升级,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管理工作效率。

(2) 给行政管理职能带来的影响。知识经济下社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 这就要求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应加深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认识, 使行政管理工作从精简机构、精简人员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尤其应将改革的重点放在调整和优化行政管理职能上, 以此满足知识经济给政府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3) 给行政管理方式带来的影响。知识经济下, 科技发展迅速,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因此促进了行政管理工作方式的调整, 这就需要政府管理机构应制定详细、系统的行政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另外, 还应注重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采用灵活的行政管理方法, 不断适应知识经济给行政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2 知识经济时代现代行政管理所面临的机遇

知识经济以新技术、新发明为主要表现, 特别重视创新。利用知识经济的优越性促进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 对于我国现代行政管理工作是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

(1) 知识经济可加速行政管理理念的更新升级。从新中国成立至今, 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重心还局限在制度方面, 行政管理模式及管理范式却没有及时调整, 行政管理理念比较落后, 这显然不符合新时代的发展需要。知识经济具有创新性特征,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传统行政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显然是有效的。

(2) 知识经济可优化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信息的大量生产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在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资源的共享加速了社会分工。这种时代特点要求政府服务职能和公共管理职能的升级, 要求政府职能部门承担起新的时代任务, 行政改革因此不再仅仅局限于精简人员、精简机构, 还包括政府职能机构的优化和调整。

(3) 知识经济可促进行政管理制度的健全。知识经济是人类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为了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保障社会秩序有条不紊, 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必须建立健全行政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

3 知识经济时代现代行政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新时代背景下, 机遇与挑战并存, 现代行政管理面临的挑战也是严峻的。突出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 生存环境的改变

历史上每一个新经济形态的改变, 都要对原有的政治制度、文化制度产生强烈冲击, 知识经济时代的出现也不例外。它对原有的行政管理的效率、政府管理效能与治理能力都会带来挑战。一方面, 由于历时性向共时性的发展, 一个社会的社会形态、社会结构都会发生改变。在工业经济时代, 政府处于历时性经济形态中, 所以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得心应手, 在共时性方面相对不足。知识经济时代,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发达, 知识经济的共时性特征显著, 改变了原有的历时性生存环境, 原有的行政管理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 一个政府在管理效能和治理能力方面表现如何, 很容易在与其他各国政府的对比中一见高下, 政府效能竞争危机加深。与工业经济时代自由竞争环境下的国际竞争相比, 知识经济时代更注重国际组织、跨国企业的竞争, 这对政府效能是一种更加深入的考查。因此, 世界各国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 必须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提高政府机构人员的素质, 优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3.2 管理局限性的暴露

时代背景发生变化后,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若未及时作出相应改变, 原有的管理弊端就会暴露出来。原有行政管理的局限性在以下3个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1) 行政管理机制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水平不适应。新的经济形态要发展, 旧的经济形态下所有制度都要改变, 经济发展、社会政治、社会运行模式都会随之发生变化, 行政管理机制自然也不例外。在传统行政管理机制下, 金字塔式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主要表现形式, 它具有程序严谨、全面细致的特点, 在工业经济时代下呈现出有序、高效等优势。知识经济时代, 经济发展快, 信息更新快, 金字塔式的行政管理制度便会暴露出程序繁琐、过于刚性等弊端, 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另外, 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 金字塔式的行政管理制度在行政管理模式方面过于集中, 在管理机构方面过于庞杂, 不但不能对经济发展起到服务作用, 甚至还对市场经济的完善产生阻碍。

(2) 政府行政责任保障制度功能退化。社会进一步分工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特点, 分工导致与之相适应的新型专业职能部门产生。当新型专业职能部门越来越多时, 在行政管理体制中, 各职能部门便会出现各自为政、相互分割的情况, 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相对减弱。如果政府各部门还像过去一样信息闭塞, 就又会导致政府部分职能交叉和机构臃肿, 影响政府行政职能的发挥。

(3) 行政决策方式落后。在工业经济时代, 政府部门只需进行职业培训和公共教育, 就能做到知识的传承, 通过垂直化的层级信道, 就能将知识和决策结合起来, 不会对行政管理工作造成影响。但在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利用类型的增多, 政府原有的机械性、封闭性行政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新时代对即时性信息的要求比较高, 通过金字塔式的层级信道来完成信息传递很难保证信息利用的即时性, 还很容易导致信息传递的偏差。

4 知识经济下现代行政管理应对挑战的措施

知识经济下, 行政管理部门应勇于面对新的挑战, 通过分析知识经济发展特点, 积极寻找有效的应对措施, 进而保证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1 行政管理部门注重新管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知识经济下, 行政管理部门应重视新管理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质量与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需要行政管理部门从上到下重视新管理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尤其是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应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 注重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因此, 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领导应做好新管理技术的推广资金预算, 提高新管理技术运用效率。事实证明, 运用这些新的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4.2 行政管理人员应注重创新

从知识经济的本质上讲, 它是一种创新经济。为了迎接新的挑战, 行政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树立创新意识, 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另外注重创新也是行政管理工作的内在需要。行政管理工作像其他工作一样, 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无法预料的新问题, 这就需要行政管理人员不断总结经验, 结合知识经济的特点, 进行创造性的应用。同时, 注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定期举行大型培训活动, 让行政管理人员获得管理的新方法与新理念, 为实现行政管理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4.3 行政管理人员应重视储备新知识

知识经济较为明显的特点就是知识与信息的飞速发展, 行政管理知识也包含在内。因此, 行政管理人员应重视知识经济给人们的工作、生活、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 加强学习, 不断储备新的知识, 尤其应关注行政管理知识的进展和管理理念发生的转变, 通过对比传统管理理念找出两者之间的结合点, 进而不断提高新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 行政管理人员还应对新知识的运用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 进而找出存在的问题, 并积极进行探讨寻找最佳的改进方法, 充分发挥新知识的运用潜力。

4.4 行政管理人员应重视掌握新技术

知识经济带来的改变不仅仅局限在知识上, 还包括管理技术的提升, 例如,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各行业的管理水平。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 行政管理工作应跟上知识经济发展步伐, 除了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新的技术应用到行政管理工作中, 还应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和探索, 不断优化新技术应用结构, 进而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效率。作为行政管理人员, 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 掌握新技术的应用范围, 明确新技术的应用效果, 进而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进行准确的判断和灵活的运用。

总之, 知识经济一方面对社会经济关系、经济结构的转变提供了条件, 另一方面对政府的行政管理模式、流程提出了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大环境下, 现代行政管理如何改革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求, 成为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明飞.知识经济下的现代行政管理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10) .

[2]翁晓燕.浅谈知识经济下的现代行政管理[J].企业导报, 2013 (1) .

行政经济 篇10

关键词:市场经济,信赖保护,制度构建

一、行政信赖保护的基本内涵及其功能

行政信赖保护肇始于德国行政法院判例, 后经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等的效仿、继承与发展, 现已成为大陆法系行政法之一般原则和宪法原则。在英美法系国家虽没有明确提出信赖保护的概念, 但却提出了与此类似的制度, 如英国, 澳大利亚等国家确立的合法预期的制度, 美国的不得翻供制度等。

就其涵义而言, 行政信赖保护是指在现代法治国家中, 基于保护人民正当权益的考虑, 行政主体对其在行政过程中形成的可预期的行为、承诺、规则、惯例、状态等因素, 必须遵守信用, 不得随意变更, 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因重大公共利益需要变更时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补救安排。

行政信赖保护要求政府守承诺讲诚信, 禁止政府出尔反尔, 反复无常, 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行为。如因重大公共利益需要变更行政行为而损害人民利益时, 应当予以赔偿或合理补偿。其目的是为私人对国家的信赖提供一定形式和程序的保护, 即保障私人的既得权并维护法律秩序的安定性。

行政信赖保护在行政领域的运用可以增强行政机关的责任感, 通过明确的责任承担机制来约束和监督行政行为, 使得行政机关在做出行政行为时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由此起到事先规范行政行为、防止行政行为随意性的效果。它适用于行政权力运作的全过程, 兼具实体和程序价值, 对羁束行为与裁量行为都具有规范作用, 尤其对行政裁量行为有着不可替代的控制功能。因此, 行政信赖保护是化解政府执政“合法性危机”的良药, 也是维护政府公信力的最重要的保证, 它由当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又反过来指导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说, 行政法上的信赖保护原则是专门针对政府信用问题的, 是防止政府失信的有力武器。简言之, 行政信赖保护的最直接功能是打造诚信政府。

二、建立行政信赖保护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 有关市场经济的许多问题也慢慢变得清晰起来。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同时也是信用经济的观念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安全性、稳定性、秩序性, 否则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这就进一步要求每个市场主体都必须以诚信为本, 讲实话、办实事, 遵守信用。俗话说, “人无信而不立”。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中, “信任”被普遍认为是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要社会资本。在某种意义上, 信任作为市场经济的润滑剂, 决定了经济实体的规模、组织方式、交易范围和交易形式。

广义的信用是指社会主体之间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价值取向, 它既是私人交往的起码准则, 也当然应是政府和公民关系的准则。“无恒产者无恒心”, 如果政府不能保护公民正当的信赖利益, 公民对未来感到不确定, 在交易中就会层层防范, 交易成本就会激增, 经济效率很难提高。信用可以视为一切文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立足点和归宿。可以这样说, 信用发展到什么程度, 社会经济制度就贯彻到什么程度, 法治就进行到什么程度, 体制的效率就达到什么程度。

但是在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 不讲信用已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信用缺失不仅表现为市场参与者存在着失信行为, 而且在政府及执法者中也存在着信用低落现象。信用缺失, 尤其是政府信用缺失正严重制约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影响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环境, 也使广大公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障碍我国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 当前我们必须整顿和规范信用秩序。而在社会信用体系中, 政府信用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所以, 当前整顿和规范信用秩序, 应把加强政府信用建设, 构建诚信政府放在首要位置。借鉴法治发达国家经验, 确立信赖保护原则, 进行相应的制度建设是建设诚信政府的一项有力举措。

三、我国行政信赖保护的立法现状与问题

在学术界和实务界的推动下, 体现现代实质意义的“法治”精神的信赖保护原则已经逐步在我国立法上予以体现。1999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涉及信赖保护问题;2004年3月14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被理论界视为信赖保护原则在行政法规范上确立的宪法依据;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颁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将“诚实守信”作为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之一明确规定下来;2004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提出了信赖保护原则。该法第8条规定:“公民, 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 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 法规, 规章修改或废止, 或者准许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 法人或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 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然而, 拿真正的信赖保护制度进行对照, 我国的行政信赖保护还有许多缺憾。

1. 观念上漠视个人利益的保护

长期以来, 由于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 国家利益与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紧紧地捆绑在起, 社会成员不存在独立于国家整体利益之外的个人利益。有意或无意间以牺牲个人利益来保全整体利益。目前, 这种漠视个人利益的思想在我国政府及其官员中仍一定程度的存在。

2. 立法缺失, 适用范围有限

我国目前单行行政法中唯一引入信赖保护原则的是《行政许可法》。虽然该法第8条作出了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生效的行政许可, 如撤销或变更应补偿等规定, 但这种规定只是泛泛而谈, 何为公共利益?实践中具体如何补偿, 受害人应如何主张自己的权利, 主张权利的时效, 补偿限额等问题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司法实践中操作困难, 公民的合法权利很难得到实际保障。而其他重要的法律法规尚未规定信赖保护原则, 行政程序法尚处在起草建议阶段, 信赖保护的适用范围还很有限。

3. 行政行为的撤销与废止制度缺失

信赖保护原则在行政法上主要体现为对行政行为的撤销与废止设置必要的限制, 然而, 我国立法并没有严格区分无效行政行为和可撤销行政行为, 实践中可撤销行政行为范围极其宽泛。在机械的依法行政观念的支配下, 行政行为的撤销与废止基本上采自由主义, 结果是行政相对人的信赖利益得不到切实的保障, 政府的公信力无法得到提升。

4. 行政补偿和国家赔偿制度不完善

有损害必有补偿或赔偿, 这是法治国家对社会成员的承诺。然而, 就补偿而言, 目前, 在立法上我国有关行政补偿的规定只是散见于各个单行法中, 而且过于笼统, 补偿的范围、标准、程序等缺乏统一性。在实际操作中, 补偿不公、补偿不到位甚至应补不补的情况比比皆是;而现行的《国家赔偿法》更是因为赔偿范围过窄, 赔偿标准过低、赔偿条件程序过于苛刻, “口惠而实不至”, 甚至被人们戏称为“国家不赔法”。

5. 监督救济制度缺失

一方面, 立法的缺失, 使得司法机关对信赖利益进行司法救济的过程中, 往往存在无法可依的局面;另一方面我国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 将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规章及以下的行政规范排除在复议和司法审查范围之外, 不能对行政行为的随意改变形成全面有效的司法监督和制约, 公民因上述行政行为的改变而使信赖利益受到损害也难以寻求法律救济。

四、建立完善我国行政信赖保护制度的构想

中国发展市场经济, 最大的危害是行政权力的滥用, 在公法领域引进私法的诚信原则, 建立行政信赖保护保护制度, 制约行政权的运行, 是一个必然选择。在此, 笔者对信赖保护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一些初步的构想。

1. 树立诚信政府的观念, 培养“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

这里关键是要使每一个政府官员都能对政府的权力来源和行使规则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依照“社会契约论”理论, 政府的每项权力都来自人民的授予和委托, 因此, 政府必须在合法的范围内, 诚实守信的行使权力, 履行职责;一切国家权力皆来源于人民, 它为民所有, 更要为民所用。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提出: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要“以人为本”, 正是顺应中国社会转型的要求, 执政理念从“以国家为本”向“以民为本”的转变。

2. 加快行政信赖保护的法制化建设

冷观我国现状, 目前尚不具备适用信赖保护原则的条件, 首先是立法缺失。“我国法官消极主义的作风和司法权孱弱的现状使得寄希望于法官造法, 大胆运用原则判案恐怕还需假以时日。”因此, 将信赖保护原则写入立法是关键的一步。

(1) 制定我国的行政程序法:要尽快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 在将来的《行政程序法》中明确确立信赖保护原则为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拓宽信赖保护原则的适用领域。具体做法可以借鉴德国行政程序法和我国台湾地区行政程序法的相关规定, 就信赖保护原则的适用范围、构成条件、程序等作出原则性的规定。

(2) 在各单行行政法中明确信赖保护原则的具体运用和制度:要完善行政许可法中关于行政信赖保护的规定, 并在其他相关单行行政法中对行政信赖保护加以具体规定。

除了行政程序法, 行政法很难会有制定统一法典的机会, 错过这个机会, 信赖保护原则就有被搁置的危险, 因此笔者强烈渴望将来的行政程序法中能接纳这一体现法治进步的重要原则。

3. 建立完善行政行为的撤销与废止制度

要在未来的行政程序法中以信赖保护原则为统率, 建立完善行政行为的撤销与废止制度。将无效的及轻微瑕疵的行政行为排除在可撤销行政行为之外, 科学界定可撤销行政行为的范围。然后仿照大陆法系国家的通常做法, 将可撤销行政行为区分为授益、负担及复效的行政行为, 针对不同的行为设置不同的制度。行政行为的废止可参照撤销建立制度。

4. 完善行政补偿制度和国家赔偿制度

为了切实保护公民对行政的信赖利益, 必须完善我国的行政补偿制度和国家赔偿制度。关键是要制定统一的行政补偿法, 修改国家赔偿法。并以此为依托, 扩大补偿、赔偿的范围;提高补偿、赔偿的标准;完善补偿、赔偿的程序。

5. 建立完善监督救济制度

(1) 完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兼具对行政的监督功能和对公民权益的救济功能。我国目前的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还不能担当这个重任, 所以笔者建议适时对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做大的修改, 将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规章及以下的行政规范都纳入司法审查范围, 短时期内可以司法解释的形式予以补充。

(2) 建立行政判例制度。信赖保护原则属于比较抽象、具有弹性的法律原则,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 信赖保护原则的良好适用, 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并通过司法判例加以固定化, 保证国家法律适用的统一, 我国应当予以借鉴。

6. 推进政务公开, 完善政府责任制度

没有了解, 何来信赖?政务公开既是公民参政、议政、监督行政的前提, 也是构建政府和公民相互信任关系的基础。因此, 要积极推进政务公开, 增加行政的透明度, 有效监督政府行为, 防止其言而无信, 出尔反尔;同时, 通过公开, 保障公民参政、议政, 增加官民之间的了解、沟通和信任, 建立现代社会官民之间相互信任的良好合作关系。

当前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关键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该条例于2007年1月17日由国务院颁布, 并已于2008年5月1日开始施行。

政府失信和政府责任制的不健全也有很大关系。因此, 建立行政信赖保护, 进行政府信用建设, 还必须完善政府责任制度。当前特别需要强化政府的政治责任, 建立和完善行政首长在政府工作中出现重大违法、失职、滥用职权等情形时罢免、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的责任制度。

笔者最后还要强调, 政府不能把信赖保护视为是对社会成员的恩惠, 而要明确这是一项必须履行的公法义务。将信赖保护作为论题决不限于介绍该制度本身, 而是诚盼借此推动整个行政法治体制的革新, 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灵灵:哈贝马斯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86-107

[2]潘荣伟:政府诚信一一行政法中的诚信原则[J].法商研究, 2003 (3) :72

[3]肖金明:法治行政的逻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147-148

[4]杨金华:论行政法上的信赖保护原则[D].郑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0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行政执法的影响 篇11

[关键词] WTO规则 行政执法 挑战 对策

WTO(World Trade Orgrnzation)世界贸易组织的英文缩写,它作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的继承组织,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科学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载体。2006年是中国加入WTO第五年。也就意味着2007年中国将从入世承诺约束下的开放转向WTO框架协议约束下的整体开放。加入WTO既给中国经济注入了活力,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又给中国社会的稳定、社会治安诸多方面带来新的问题、新的情况。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行政执法的挑战

我国加入WTO后,将会融入了世界市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法律也趋于全球化,这给我国行政执法带来新的课题。现行的行政立法、执法等方面有待提高。这在客观上给我国行政机关造成了诸多的不适应,行政执法面临着许多挑战:

1.行政立法面临着重大调整

WTO协议属于我国缔结的国际条约范畴,是我国行政执法的依据。它属于我国行政法律体系中的一种独特的法律形式,且我国对待国际法的态度是国际法效率高于国内法,当二者的规定不一致时应优先适用国际法。加入WTO后我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往来以及其他领域的接触会日益频繁,而我国法律体系还不是很健全,甚至有些领域还是空白。行政法律法规也相对滞后。对照互惠、公平等原则的要求,现行的行政法律法规中还体现了国家主义的强制色彩。另外,行政机关内部掌握的政策及内部规定较多,以发文件、会议布置作为执法依据的情况较多,与WTO的透明度要求不符。

2.行政执法任务日剧加重

加入WTO对我国的经济管理工作和部分产业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和冲击,这将导致城市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流动人口带来的治安管理压力进一步增大,人口无序流动所带来的社会治安问题等将进一步增多,并且会持续较长一个时期。人口流动带来治安行政管理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外国人和大量的外国企业的进入,给我国的治安行政执法增加了难度。

3.行政执法难度不断加大

加入WTO后,社会不安定因素加大了执法难度。加入WTO,我国的产业结构受到巨大冲击,由此引发一些纠纷。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一旦入世,我国的农业市场开放了,农产品关税大大降低。这样外国的农产品进口大大增加,加上我国农作物抗自然灾害能力弱,农民的收入整体不高,导致许多农民离开土地,走向城市,带来更多的不安定因素。农业受到影响的同时,工业也受到冲击。我国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因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经营机制不活,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降,导致下岗人员增加。另外,由于征地、拆迁等引发纠纷以及腐败问题引起人民的不满。以上三个问题导致大量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加大了我国行政执法难度。

4.行政执法要求不断提高

WTO规则要求行政机关的执法工作要做到规范化,公开化,树立廉正、高效、公正执法形象。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行行政公开制度,以适应WTO规则。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有关行政公开的内容只是零散、局部的规定,并且有些规则还处于试行阶段,推行的效果难以保证,行政公开制度还相当不完善。有的受地方实行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不依法办事,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地方办事习惯于按“红头文件”、“内部的文件”,甚至这些文件决定比法律还重要,某些官员的话比法规更有效 。这些现象都与WTO规则的要求格格不入,必须尽快克服。中国加入WTO,融入世界市场,行政执法工作要想迅速适应客观环境,就必须不断注入新的血液,更新执法理念。

二、经济全球化下我国行政执法的完善与思考

“入世”对行政工作从执法到制度建设,从人员素质到装备配置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机关必须深刻认识加入WTO对我国行政执法的要求,转变与WTO基本法律原则相悖的执法理念,提高行政机关的整体执法水平,以适应WTO规则的基本精神。

1.加强学习,更新执法观念

针对加入世贸组织后所面临的新形势和严峻挑战,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并掌握WTO法律体系框架和运行机制以及国际经济贸易惯例和纠纷处理规则。行政执法人员要清醒地认识入世对我国行政执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还要通过学习提高民警素质,更新观念。具体来说:首先要强化法治观念。行政执法观念要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和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至高无上的理念,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其次是体现公正公平观念。按照WTO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严格规范治安行政执法中的执法行为,明白自己的中立身份,秉公執法,切实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三是要树立服务观念。行政机关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职业角色的转变,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现代文明意识,行政机关的国家工作人员应有平等、尊重和服务意识,不能凌驾与公众之上,不能有超越法律之外的任何特权。

2.强化责任,优化执法环境

在当前维护社会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和环境是行政机关的首要任务,是行政执法部门首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1)建立良好和谐的社会关系。在新形势下,有一个良好和谐的社会关系,对于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尤为重要。行政执法人员应当深入群众,展开经常性的调查研究,挖掘信息,密切注视社会动态,把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当然有些实践问题不是我们公安机关能解决的了得,但掌握情况当好政府参谋,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化解矛盾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加强行政基层基础工作。基层基础工作是我们各项工作根本和源头。当前行政机关基层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亟待解决。一是加快体制改革步伐。精简机关,充实基层。建立行为规范、运行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公安执法机制。二是保障基层经费和先进的装备。三是加强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突出重点,逐一落实。切不可部分轻重缓急,一起向基层施令,使基层工作顾此失彼疲于应付。四是加强对基层组织的领导和管理,建立广泛的信息渠道,做到情况明,提前知道基层的状况,工作及时到位。

3.完善法制,加强执法规范

(1)加强行政法规建设,规范执法工作。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中承诺遵守国际规则,那么我国的法律就要符合世贸组织的法律法规以及其基本原则,而且要公开公布有关的法律法规并要严格执行。中国政府是个讲信誉的政府,也能履行承诺,但是按照入世时的要求,我国的法律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有些法律法规与世贸组织协议相抵触,有些方面的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空白,有些法律法规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等。事实上针对行政管理在内的整个行政工作法律法规这方面的问题很突出。因此,为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维护我国经济利益和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应抓紧做好行政法律法规的立废改工作,建立和完善一套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2)完善审批制度,实现执法高效。我国“十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快改革政府审批制度,大幅度减少政府行政审批规范审批行为。对于不符合世贸运行规则,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对缺乏法律,法规根据的审批项目要坚决予以取消。对需要进行审批的事项要严格执行“谁审批,谁负责”的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规范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完善行政监督制度,积极采用网上审查审批等更为便利快捷的工作模式,增加审批工作的透明度和审批效率。

4.培养人才,提高队伍素质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行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支政治可靠,思想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执法严谨,能攻善守的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牢固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分辨是非能力,自觉抵制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袭,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二要加强各领导班子建设,把年富力强勇于开拓,有才华有领导能力的干部选拔到领导班子中来。提高驾驭全局的决策能力和指挥能力;三要特别重视科技行政,引进和培养人才,加快行政信息系统的发展,研究或引进新进的装备和技术,加强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的科技含量;四要严格执法,牢固树立终于法律意识,培养公正廉明的职业品质,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履行职责,坚持维护法律的尊严和行政机关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易军任顺国:加入WTO后社会治安走势分析.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2]张连举:加入WTO带给公安工作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1、5

[3]罗杰:经济全球化与依法行政.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6

浅议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篇12

关键词:经济法,行政法,关系

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 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 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概念是经济法学研究的首要问题, 也是经济法立法, 司法等活动的基础问题。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主要包括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监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

一、经济法与行政法存在的差异

(一) 两者的背景不同。

行政法保护的是国家或称之为公共利益。行政法是伴随着国家权力而产生的。最初, 行政法是维护国家公权力的法。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产生了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 如交通、失业、罢工、贸易、金融等等问题, 这些都需要加强行政管理的力度, 而同时行政职能的增加, 又会使行政机构和行政官员的行政权危害到公民权力和国家权力, 为此在加强行政权的同时, 就必须对这种行政权进行控制和制约, 行政法的任务具有双重性, 即维权和限权。经济法是商品经济高级阶段的产物。生产的社会化与个人垄断产生了矛盾, 这时产生的矛盾, 仅仅靠行政法的强制手段难已解决。而经济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经济法保障和促进了经济建设。经济法立法是统治阶级谋求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协调的反映。没有市场经济和社会公益的追求, 就没有经济法产生的必要。经济法要求个体利益要服从社会公益, 并使二者达到协调与统一。经济法的产生改变了社会利益的配置模式。

(二) 调整方式存在差异。

经济法对经济的调整方式不仅靠国家的法律强制力, 也要靠市场的调节功能。所以, 经济法的调整方式既有意志自治的因素, 也有强制性因素。经济法对经济关系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调节, 经济法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是全面而系统的。经济制裁常用的有赔偿经济损失, 交付违约金等, 另外还有经济行政制裁和经济刑事制裁。行政法是公法, 作为调整国家行政管理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它的调整方式主要依靠强制执行。行政法体现了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强制性、隶属性和不平等性。

(三) 调整对象不同。

经济法调整对象是因国家干预而形成的经济管理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 (或经济协调关系) 。经济法通过宏观调控干预市场经济运行当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经济法的干预功能, 是为了建立公平的市场秩序, 弥补市场缺陷、防止垄断、不正当竞争、损害消费者权益等市场消极行为。经济法通过宏观调控功能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使国民经济当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各种利益关系能够协调发展。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制监督时所形成的行政关系。行政法作为一种控权理论, 行政法调整的对象的本质是行政关系这一社会关系。行政法最为关注的是控制行政权的滥用。行政法不干预经济运行当中的实际经济内容, 它重在经济管理中的程序性内容。换言之, 行政法主要是依靠行政程序监督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在实际运用当中权利是否被滥用。

(四) 功能差异。

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 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 管理和调控, 经济法规范市场主体, 保障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经济法制定市场的活动规则, 是市场经济合法化、良性运行, 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法的行使是为保障社会整体经济利益, 这是行政法无法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国家管理经济和平衡协调国民经济运行是经济法的本质。行政法保护的是国家公共利益, 维护行政管理秩序。行政法的维护, 是指行政法对行政权力有效行使的保障作用和行政法对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促进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在维护行政管理秩序的同时, 对行政权有效行使, 合法行使, 防止滥用权力, 这就需要对行政权进行限制。限制是指行政法对行政权的监督和限制, 即防止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越权和滥用权利以保护公民、组织合法权益的作用。

二、经济法与行政法互相联系

(一) 经济法与行政法均以国家权力的形式出现于特定社会生活领域中。

经济法主要依靠国家对市场的的干预、限制、监督和引导来保障国家经济生活和现代化建设的有序进行, 为解决社会经济问题而设立的法律规范。经济法不同与民法, 它强调了国家的干预功能, 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行政法作为规定行政权力的法律规范, 对行政管理关系中被执行方有权要求其在国家设定的权利义务范围内享有权利履行义务, 被执行方没有选择性和自由性, 应以服从为特征。行政法是国家对特定社会生活的直接的强制管理。

(二) 两法的价值指向均为社会整体利益。

经济法主要是协调社会各利益主体的行为, 使其相互利益得到平衡, 使个体目标和行为得到正确的引导、促进或者强制其运行在社会总体发展目标和运行秩序的轨道上来, 个体利益要服从整体经济利益, 使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及经济秩序达到和谐。这充分体现了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行政法立法宗旨在于国家对社会的有效管理, 使社会在行政法的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下, 使人们对公平、正义、秩序、自由和和平的追求得以实现, 抑制打击倚强凌弱的不法行为, 使社会成员为了社会整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

结语

经济法与行政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衔接, 行政法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关系当中会涉及经济领域, 而经济法在执法时, 又依赖于行政法。行政法依法行政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经济法, 经济法自由秩序价值的实现离不开行政法。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加强, 经济法与行政法在实践当中必然涉及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这就要求经济法与行政法之间紧密配合, 为国家经济生活的协调稳定发展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江合宁.论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现代法学, 2000年02期.

[2]史发忠.论经济法的行政性特质.广西大学学报, 2001年03期.

[3]程宝山.论经济法与民法、商法、行政法的关系.郑州大学学报, 1999年03期.

上一篇:民航安全质量管理下一篇:食品加工企业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