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霉素

2024-09-26

真菌霉素(精选4篇)

真菌霉素 篇1

医院内感染成为现代医学的一个突出问题,真菌是重要的医院感染致病菌。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等广泛应用,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显著上升,尤其是重症昏迷患者,由于全身感染较重,留置尿管时间较长,加上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极易合并尿路真菌感染。静脉应用两性霉素B抗真菌治疗,由于其不良反应大,肝肾损害严重,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影响预后,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膀胱冲洗是利用三通的导尿管,将溶液灌入到膀胱内,再借用虹吸原理将灌入的液体引流出来的方法[1],是临床上常采用的治疗泌尿系感染的手段。该研究整群选取72例尿路真菌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观察其对尿路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全身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72例尿路真菌感染患者,并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6例。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28例,女性患者为8例,患者年龄均在40~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7±6.3)岁,平均病程时间为6~14月;在观察组中,男性患者为24例,女性患者为12例,患者年龄均在42~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2±3.7)岁,平均病程时间为7~15个月,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留置尿管,连续3次尿培养阳性,且为同一种真菌,结果如下表1。

1.2 方法

观察组组患者采用两性霉素B(上海新先锋药物有限公司),生理盐水(中国大冢制药)进行治疗,将5 mg两性霉素B溶于生理盐水1 000 mL中,24 h间断进行膀胱冲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复查肝肾功能,及治疗1周、2周后复查尿培养。

予以对照组碳酸氢钠膀胱冲洗进行治疗,以1.4%碳酸氢钠进行无菌操作,并通过导尿管滴入膀胱中,并将导尿管进行夹闭,待0.5 h后松开。

1.3 观察指标

对留置尿管的危重症患者定期留尿,采取无菌注射器于导尿管远端穿刺留取尿样并及时送检,尿沉渣镜检见真菌孢子及菌丝,并连续两次以上结果一致。诊断为尿路真菌感染。

1.4 评价标准

临床判断标准:按卫生部1993年颁发的抗生素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种。痊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或体征有1项未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真菌培养连续3次转阴;有效:症状、体征好转,尿真菌培养仅1次转阴;无效:病情无好转或反复加重者。

真菌学疗效判断标准:分清除和未清除。清除:治疗结束后培养无菌;未清除:治疗结束后培养致病真菌仍然存在[2]。

1.5 统计方法

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数据结果采用计数资料(n,%)进行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来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其观察组患者的痊愈例数为31例,有效例数为5例,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痊愈例数为17例,显效例数为3例,无效例数为16例,有效率为55.5%,两组患者通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714,P<0.05),见表1。

真菌清除情况:治疗1周,清除率达55.6%,治疗2周后,清除率81.6%。见表2。

注*疗效判定依据卫生部1993年颁发抗生素药物临床研究指导。#治疗结束(2周)痊愈率明显高于治疗中(1周),χ2=12.250,P<0.001。

2.2 比较两组患者尿培养真菌学疗效

由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并未出现未转阴患者,而对照组患者中出现6例未转阴患者,百分比为16.7%,两组间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治疗结束(2周)真菌清除率明显高于治疗中(1周),χ2=8.134,P=0.004。

2.3 不良反应

治疗1周后,有1例患者肝功转氨酶轻度增高,经保肝治疗,停药后复查肝功转氨酶恢复正常。治疗期间监测肌酐情况,未发生肾功能不全等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其观察者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55.5%,同时观察组患者无未转阴患者出现,对照组患者出现6例未转阴患者,由此能够看出,两性霉素B膀胱对尿路感染患者进行冲洗,具有显著的效果。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防御功能受损、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化疗药物的反复或长期应用,粒细胞缺乏等均是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3]。危重症患者由于慢性消耗、营养不良、应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如肿瘤化疗、器官移植、AIDS)、嗜中性粒细胞数目减少和功能减低等,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同时危重患者留置尿管时间较长,伴随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达40%[4],影响预后的同时也增加了医疗费用。大部分抗真菌药物静脉用药有较大的肝毒性和肾毒性,这些危重患者本身脏器功能欠佳,难以耐受抗真菌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膀胱冲洗是将药物经导管注入膀胱进行冲洗的方法。其目的是冲洗膀胱内异物,保持尿管引流通畅,防止感染,治疗膀胱炎等疾病。同时可以避免全身用药带来的严重的不良反应。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AMB)又名节丝霉素B,是于上世纪60年代从节状链霉培养液中所分离得到的七烯类抗真菌抗生素,于1966年上市,目前仍为治疗全身或深部真菌病的首选药物,两性霉素B属七烯大环内酯类物质,积累在菌丝体内[5]。两性霉素B对新型隐球菌、白念珠菌、皮炎芽生菌、组织胞浆菌、孢子丝菌、毛霉菌、球孢子菌、酵母菌、熏烟色曲菌等真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其药理作用是与真菌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上的麦角固醇发生交互作用,导致细胞膜产生水溶性的孔道,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最终导致重要的细胞内容物K离子、核苷酸、氨基酸等流失而造成菌体死亡,临床上用于治疗真菌引起的内脏或全身感染。目前该药仍是最有效的抗真菌药物,但由于两性霉素B能与人体细胞膜上的胆固醇结合,破坏了动物细胞的细胞膜。而产生较大毒副作用较大,因而在临床上的应用受限[6]。对于危重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伴有一定肝肾损害的患者,全身应用副作用较大,极易导致严重的肝肾损害,故临床较少应用。近来年,经过对两性霉素B的结构进行了修饰后,其衍生物毒性大大降低,如两性霉素B脂质体,应用于临床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疗效与两性霉素B相似,但其价格昂贵,限制了临床使用[7]。

经此实验证明,将两性霉素B进行膀胱冲洗可有效治疗尿路真菌感染,而其严重的肝肾损害等副作用,在此试验中甚少出现,对患者的预后无不良影响。两性霉素B作为经典的抗真菌药物,其抗菌谱广,疗效好,价格便宜[8]。对于尿路真菌感染,应用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临床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价格较其他抗真菌药物低廉的多,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乔进京,孙润广,郝长春,等.两性霉素B与鞘磷脂单分子层的相互作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3,34(9):2125-2130.

[2]姚志文,鲁翔,沈冲,等.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或氟康唑治疗艾滋病相关隐球菌脑膜炎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4,32(6):353-356.

[3]陈锦龙,饶朗毓,陈灿,等.两性霉素B对感染口腔假丝酵母菌的失效性分析[J].科技通报,2014(2):22-24,30.

[4]严颖,麦明,许文雄,等.两性霉素B与氟康唑序贯、联合治疗非艾滋病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3,31(5):295-298.

[5]瞿玲辉,李良毛,谢汉平,等.两性霉素B经三种途径给药后在角膜和房水中药物浓度的实验研究[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1,29(8):676-680.

[6]王宇凡,刘树业.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耐药机制及其相应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4,39(9):706-714.

[7]常艳,胡昌勤.两性霉素B效价测定方法的改进[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3,38(6):434-439.

[8]黄宏,陈一强,孔晋亮,等.肉桂醛联合两性霉素B对呼吸道分离的两性霉素B耐药烟曲霉的体外活性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5):380-381.

真菌霉素 篇2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克霉唑,两性霉素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盲率较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发病缓慢,近年来因广谱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广泛应用,使其有增多的趋势。在发病上,南方多于北方;夏秋农忙季节发病率高。在年龄与职业上,多见于青壮年、老年及农民。笔者在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期间,采用克霉唑联合两性霉素B联合应用治疗真菌性角膜炎14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例病例(14眼),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20~67)岁,平均53岁;农民13例,学生1例;病后至就诊时间(4~30)d。术前检查:视力:光感~0.2。病灶直径(1.5~7)mm。临床特点:有植物性外伤史者12例,2例原因不明,患眼红肿、怕光、流泪、疼痛难忍、视力骤降;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角膜中央区域溃疡呈灰白色,密度高,呈羽毛状表面粗糙,质脆,有卫星灶及免疫环。全部病例均做了涂片及培养检查,确诊为真菌感染。

1.2 治疗

克霉唑滴眼液(生产厂家: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自配)滴眼,每半小时1次,联合两性霉素B滴眼液(生产厂家: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自配)滴眼,每半小时1次;克霉唑眼膏滴眼,每晚1次;1%阿托品眼膏滴眼,每天1次。

2 治疗效果

2.1 疗效判定

按孙秉基等[1]方法单纯药物治疗并进行疗效判定。

2.2 治疗效果

治愈11例,治愈率78.6%,疗程最短10天,最长60天,平均30天。2例治疗无效加行角膜移植术保全眼球;1例治疗无效最终行眼球摘除术。未出现全身不良反应;2例滴药后出现眼部刺痛感。

3 讨论

真菌性角膜炎在当前治疗上比较棘手,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和手术[2,3]。近二十年来,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不断增加,已经成为重要的致盲性角膜疾病。大多数真菌性角膜炎是由带中隔菌丝的丝状真菌造成的,常见的有镰刀菌属、曲霉菌属、支顶孢及青霉菌属。酵母菌中主要有念珠菌属和隐球菌属。在世界范围内,镰刀菌属和曲霉菌属是最常见的真菌性角膜炎的致病菌,同时引起的病变也最为严重。目前,进口的药物有5%那他真滴眼液(美国药典那他霉素眼用混悬液),据介绍有较好的抗真菌作用,但价格昂贵。本组病例采用克霉唑联合两性霉素B(滴眼液及眼膏均由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配制,费用较低)联合应用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14例,治愈率达78.6%,取得了较好效果,全身不良反应少。但该制剂保存期较短(约3个月),并且需低温保存。

克霉唑具广谱抗真菌作用。对浅表真菌及某些深部真菌均有抗菌作用,尤其是白色念珠菌有抗菌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以及影响其代谢过程。临床主要供外用,治疗皮肤霉菌病,如手足癣、体癣、耳道、阴道霉菌病等。本品毒性大,口服可有胃肠道反应、肝功异常及白细胞减少等。外用无不良反应,偶有局部炎症。两性霉素B为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通过影响细胞膜通透性发挥抑制真菌生长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严重的深部真菌引起的内脏或全身感染。两性霉素B可与敏感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结合,损伤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重要物质如钾离子、核苷酸和氨基酸等外漏,从而破坏了细胞的正常代谢而抑制其生长。通常临床治疗所达到的药物浓度对真菌为抑菌作用,如药物浓度达到人体可耐受范围的高限时则对真菌起杀菌作用。本组病例采用克霉唑联合两性霉素B联合应用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具有宽抗真菌谱,既增加了疗效,又减少了全身不良反应。

一般来说,真菌性角膜炎有植物外伤史,但是现在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有的患者的病史不是很典型,但是检查发现的体征一般很典型。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五大典型特点[4]是:①角膜病灶的菌丝苔被--主要表现为溃疡表面由菌丝和坏死组织形成边界清楚的灰白隆起病灶。②角膜病灶的伪足--溃疡边缘可见树根样浸润。③角膜病灶的卫星灶--溃疡边缘可见孤立的结节状浸润。④角膜病灶的免疫环--菌丝灶周围有时出现灰白环形浸润,为机体对真菌的抗原、抗体反应。⑤角膜病灶的内皮斑--菌丝灶后的角膜内皮面水肿皱折,可见灰白斑块状沉着物。

在正常情况下真菌不致病,但在眼外伤,长期应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以及机体抵抗力下降时,非致病的真菌可变为致病菌。这种情况尤其易发生在农忙季节的农民,由于农作物(树枝、稻草、麦秆等)损伤角膜,造成真菌感染,因真菌在角膜内生长时可产生蛋白分解酶,进一步加重角膜的破坏,导致真菌性角膜溃疡不易治愈。因此在平时工作中,对遇到顽固的角膜溃疡,要及时做刮片检查,必要时做真菌培养,达到早期确诊,及时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秉基,贺焱,王印其.咪唑类药物治疗丝状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比较.中华眼科杂志,1996;32(4) :260

[2] 惠延年眼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3~84

[3] 赵东卿,孙秉基,王印其,等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分级及手术方式选择[J].眼科研究,1997;15(4) :252~253

真菌霉素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于本院的80例 (80只眼) 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中, 男58例, 女22例, 年龄25~48 (平均37.6) 岁。其中具有明确植物性外伤病史者56例, 占70%;佩戴角膜接触镜者8例, 占10%。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角膜清创术, 并联合氟康唑治疗, 每间隔1h使用1次。观察组40例患者, 则应用100g/L KOH溶液方法, 于显微镜下, 进行直接的观察, 即观察菌丝以及孢子。此项操作由本院检验科的专职技师执行, 完成角膜溃疡取材之后, 送至真菌培养。在患者的角膜真菌涂片得到明确的诊断之后, 即可实施临床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均行角膜清创术, 即使用1%丁卡因, 进行表面麻醉后于裂隙灯显微镜之下, 采用刀片对患者的角膜病灶表面所存在的坏死组织进行刮涂, 并对其下浸润的灰白色组织进行刮涂。刮涂的深度应≤角膜厚度的50%。依照患者的眼部表现以及气角膜浸润的深度, 可以重复进行。同时予以那他霉素眼液治疗, 每间隔1h使用1次,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次数为1次/d。在治疗1后, 适当增加那他霉素滴眼液的使用次数, 应为6次/d, 使用3w为一个疗程。

1.3 病理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有典型真菌性角膜溃疡者, 并且患者的角膜浸润病灶呈白色, 或者呈乳白色, 致密, 表面缺乏光泽, 外观呈胎垢样;在角膜刮片检查中, 发现真菌以及菌丝者。排除标准:在用药期间, 出现刺激症状加重者, 以及发生前房积脓者。

1.4 评定标准

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标准, 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的角膜病灶愈合, 并且角膜上皮层修复;有效:患者的角膜病灶缩小;无效:患者的角膜病灶增大, 并有前房积脓的现象发生。

1.5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处理, 以±s表示计量资料, 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并以n (%) 表示, 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显效31例, 占77.5%;有效6例, 占15%, 无效3例, 占7.5%, 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显效23例, 占57.5%;有效7例, 占17.5%, 无效10例, 占25%, 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附表。

3 讨论

近年来, 伴随着抗生素以及激素在临床上的应用, 以及不断加深对真菌性角膜炎的认识。在临床治疗中, 通常以局部清创为基础, 联合应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为主, 如咪唑类药物以及嘧啶类药物等。但在药物的临床应用中, 发现有部分的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 因此, 通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法。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时间长, 并且治疗效果起效较为缓慢。对于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而言, 其大部分具有发病诱因, 如未合理使用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激素及具有植物性外伤史等。真菌性角膜炎为感染性疾病, 其对患者的视力通常可带来严重的威胁, 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有效治疗, 失明的几率则会大度增加[4]。在本文的研究中, 经采用角膜清创术联合那他霉素进行治疗, 显效率达77.5%, 与相关文献报道所提供的数据70%基本一致[4]。观察组中3例治疗无效者发生前房积脓症状, 且亏欠病灶变大, 经更改治疗方案后痊愈。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 无1例出现脱失, 并且无患者自诉特殊不适。目前, 真菌性角膜炎已越来越被重视, 并且对疾病的认识也不断得到加深, 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不断增加。临床研究发现, 在导致角膜炎的发病因素中, 具有多种真菌, 较为多见的主要包括四类, 即曲霉菌、念珠菌, 以及弯胞菌和镰胞菌。目前, 在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中, 主要为抗真菌治疗, 但是其存在一定的弊端, 即药物起效时间较长。在临床治疗期间, 需要对患者的临床体征, 进行仔细的观察, 以评估疗效。而药物起效的体征, 则通常有疼痛得到减轻, 浸润范围得到减少, 以及患者的卫星病灶得到消失等。那他霉素的作用机制, 为经药物分子与真菌细胞膜中, 所存在的固醇部分分子, 进行结合, 进而形成多烯固醇复合物, 使患者的细胞膜的渗透性, 得到改变。并使患者真菌细胞之内, 所存在的基本细胞成分得到衰竭。在本文的研究中, 采用角膜清创术联合那他霉素对真菌性角膜炎进行治疗,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2.5%, 与相关文献报道所提供的数据, 即总有效率92.11%基本一致。对于那他霉素而言, 其属于多烯类药物, 其抗菌作用较强, 并且对患者的眼表所带来的刺激症状通常较少。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得出结论, 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通过实施角膜清创术, 并与那他霉素联合进行治疗, 可使患者获得确切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0例 (40眼) 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为观察组, 做常规角膜刮片检查, 并进行角膜溃疡清创术, 同时联合那他霉素进行治疗;选取同期于本院治疗的40例 (40眼) 患者为对照组, 给予角膜清创术联合氟康唑治疗, 两组患者均进行随访观察,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通过实施角膜清创术, 并与那他霉素联合进行治疗, 可使患者获得确切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角膜清创术,那他霉素,真菌性角膜炎

参考文献

[1]姚莉, 赵敏.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0, 28 (2) :99-101.

[2]马淑华.真菌性角膜炎治疗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9, 19 (5) :292-293.

[3]姜剑, 毕宏生, 王兴荣, 等.中浅层真菌性角膜炎治疗方式选择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2, 30 (4) :455-457.

真菌霉素 篇4

关键词:欧盟,谷物,真菌霉素,科学监管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多样化及其在全球的蔓延趋势,欧盟的一体化战略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同时,对动物健康和植物的卫生情况均作出了相应的保障,确保了外部市场的有效运作。2002年1月28日,由欧洲议会和委员会成立的欧洲食品安全局通过的食品安全监管原则和条例,成为欧盟地区在食品产业链条内部市场上相互承认并遵守的饲料和食品领域统一规则的总体框架。

1 欧盟谷物科学监管的背景

谷物是世界最重要的食物来源。根据粮农组织对世界谷物产量的统计,2013年世界谷物产量达到25.25亿t,其品种包括软、硬质小麦、大麦、玉米、黑麦、燕麦、黑小麦和其他杂粮;由谷物生产的饲料占总体的51%,其消费量占人类总消费的27%(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见图1)。由此可见,确保如此高产的食物全部符合质检标准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谷类的污染风险涉及到许多方面,其中包括生物、化学和物理污染等。生物污染包括微生物、自然发生的污染以及真菌毒素(如藻类毒素、蓝藻、组胺、植物生物碱等)的污染。由于霉菌毒素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污染物,对谷物造成的风险最大,因而其标准的最大值应依据食品消费相关的风险机制严格制定。为此,必须进行适当的监测和频繁的检查,以确保原料质量的安全标准体系。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努力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恢复消费者对食品的信心,满足监管要求,欧盟的工业及食品饲料的官方专家和研究人员越来越多地加大组织力度,全面实施质量政策和管理体系。监管机构从对食品卫生和饲料安全以及人类健康的影响着手,对谷物生产商和制造商进行了控制污染物分布的监管;政府和监管机构推动生产商、制造商和研究人员着重关注食品与饲料(包括初级生产和动物饲料)的生产链、生产工艺以及出售或供应食品的消费生产,确保在评估中符合欧盟标准。

2 欧盟谷物科学监管的内容

2.1 制定一系列官方科学监管的措施

欧盟最早监管食品和饲料的官方文件是(EC)882/2004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文件把官方监管定义为“主管机关或社会机构依据动物健康和福利规则所进行的符合饲料和食品安全的各种形式的监管”[1]。条例覆盖多个领域,包括药用饲料、食品卫生用饲料、人畜共患病情况、动物副产品的残留和污染物控制以及动物疾病的根除;饲料和食物标签、农药、饲料和食品添加剂;维生素、矿物质、盐、微量元素及其他添加剂、材料接触与食物、质量和成分要求用水、电离作用物质、新型食品和转基因生物等方面。条例制定的一般规则是为了使官方有效监管,强调必须注重这些条例并且由官方负责实施,包括对未能遵守的行为采取强制措施,并提出建立一个对食品和饲料统一框架官方监管的组织,由实验室参与监测和评估。

在欧盟监管委员会(EC)669/2009文件中,强化了官方对非动物性饲料和食品的进口。在这个规定中(见表1),官方监管的非动物性饲料和食品大幅增加,根据饲料用途和食品的CN代码、原产国和风险制定了相应的机制。按照该文件的规定,各项工作必须进行严格的官方监管,使用适当的控制方法和技术,如监控、监测、核查、审计、检查、抽样和分析等。欧盟委员会提倡鼓励分析T-2和HT-2及其他相应元素样品。2010/307/EU文件专门用于欧盟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监测。2007/331/EC文件对年度监测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确立了监控标准。2012/154/EU文件在饲料和食品麦角碱方面进行监测,评估其生物碱的含量情况。

欧洲食品安全监管先进的立法框架,改善了食品安全与风险相应的食物的消费情况。然而遗憾的是,欧盟委员会(EC)1152/2009文件监管并未对于某些食品的进口管理条件和某些第三方国家由于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风险规定特别的制裁。

2.2 严格设定谷物食品的安全技术标准

食品及饲料的技术标准直接影响着经营者和贸易商。为了保护公众健康,限制污染物的扩散,降低食品消费的相关风险,应设置最严格的农业和制造业的技术标准。194/97/EC和466/2001/EC文件规定了食物中的硝酸盐和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和展青霉素)的最大限制标准。依据不同食品的规格和成分,最初的法规也在不断更新,例如,2006年废除了1881/2006/EU设置的对硝酸、真菌毒素、金属、二恶英和多氯联苯、多环芳烃、三聚氰胺等物质最大添加量的限制,396/2005文件对食物和植物动物饲料的农药最大残留以及在市场上的投放进行规定。这些监管和后续实施措施的新引入过程都对活性物质和植物保护产品作出了相应的评估。具体主要技术标准和措施见表2所示。

2.3 建立预防和减少谷类食品污染物的监管网技术预警系统

在农业领域中,一些具体措施可以减少污染物和不良物质。欧盟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在生产、加工和销售阶段,特别是在初级生产阶段,采用适当和有效的措施减少对公众健康构成风险和人类患病的威胁。为了识别风险因素,提出了预防和减少霉毒素污染谷物和谷物产品的原则。针对谷类尤其是污染人类的谷物食品和动物饲料食品链的运营商,采取预防、减少、控制和管理的措施,于1979年推出了RASFF监管系统。RASFF作为一个涉及成员国、欧盟委员会、成员系统以及欧洲食品安全署的监管网总系统,在确保食物链安全和遵从欧盟食品与饲料立法的最高水平上,快速对食品和饲料系统作出预警,RASFF成为主管机构在对形成食物和饲料的物质给人类带来的风险识别所采取的措施。2011年,RASFF数据表明,大约有635种相关食品中存在真菌毒素,其中33种存在于谷物和黄曲霉毒素有关烘焙产品中,占总数据的10%[3]。

3 案例研究:对谷物真菌霉素的科学监管实践

3.1 真菌霉素的危害

真菌毒素是真菌的代谢产物,在人类与动物身体上具有急性毒性、致癌、致突变以及产生畸形的危害,同时影响雌性激素的产生。自1960年黄曲霉毒素被发现后,它便在生物领域被认定为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巨大影响。食物链中的动物生物毒素所包含的真菌毒素得到了相当大的关注。调查表明,广泛的真菌毒素污染正发生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据估计,世界上25%的作物种植饲料和食品可能受真菌毒素污染的影响。这就意味着,如果世界总食品和饲料谷物产量估计为23亿t(2011年),那么其中可能有大约5亿t受到污染,真菌毒素可能进入其供应链当中。此外,根据可能遗留的毒素来看,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也可能会使原本安全的动物源食品受到危险,同时威胁到人类健康。众所周知,霉菌毒素是无处不在的,不仅因为它在利于微生物和真菌污染的气候中如潮湿和炎热的国家适宜繁殖,而根据食品或饲料原料的产地看,一些毒素的生长更容易发生在其他区域。对于不同的霉素来说,根据季节性的污染,亚洲也成为了毒素盛行的区域之一。欧盟农药数据库根据在食品安全方面提出有效的活性物质报告得出结论:谷类食品污染物的重要风险来源是真菌毒素。

通常用作动物饲料的谷物副产品(麸皮、作业、整合)和谷物污染的整体相比,所包含的真菌毒素量更大,因此,从安全的角度来看,需要处理和控制谷物生产的所有阶段,以保证质量和安全生产。在决策过程中,不同的因素导致真菌毒素发挥的作用不同,包括毒理学和发生数据的可用性、取样和分析详细数据的可能性以及社会经济问题。

3.2 谷类的抽样和分析

抽样的关键是获得有关食品成分可靠的结果,评价存在的不良物质和污染物。抽样的程序步骤必须选择:被测试的物质、复制的数量样品以及取样技术。如何处理作出合理的管理决策,足够的抽样是必要的。取样和分析污染物以及不良物质十分复杂,由于污染物在不同食品类别中有着不同的影响,通常将其分成两组:均匀分布(农药、添加剂、重金属、多氯联苯、二恶英等)和非均匀分布(天然毒素、转基因生物等),食品污染物的分布类型在准确检测污染水平方面具有重要影响。计划一个有效的抽样程序,运营商所面临的检测或量化谷物霉菌毒素的过程较为复杂。(EC)1882/2006文件中正式确定了控制硝酸盐在某些食品中的含量取样和分析方法;2002/63/EC文件确定了控制农药在产品上植物和动物残留的抽样办法;2004/787/EC和619/2011/EU文件也对监管有关控制转基因食物材料的取样和分析方法提出了建议[4]。这些精确到细节的抽样监管、指令、方法、标准、性能和建议,可以为官方监管提供依据。

3.3 谷物抽样和分析的结果

欧盟对于官方监管的谷物抽样和分析总结可以根据不同的指令得出不同的结果。委员会法规(EC)No.401/2006根据不同的食品类型(谷物、干果)制定了不同的抽样方法,通过“小批”、“增量样本”、“聚合样品”以及“实验室样品”等样本监测真菌霉素在食物中的存在量,对于实验中包含的每个真菌霉素的质量标准分析结果。委员会法规(EC)No.1882/2006研究在特定食品中的硝酸盐水平,根据不同的食品类型描述指定不同的抽样方法,试验质量标准中涉及官方监测的部分,其含量的分析标准追从小批量的标准。委员会法规(EC)No.333/2007对食品中的铅、镉、汞、无机锡、3-MCPD和苯并(a)官方监管量的取样进行分析,对抽样方案进行了精确的描述,将非期望物质的类型实行特定样品的制备程序;采用一般和特殊要求性能标准的分析方法;进行小批标准的验收。委员会2001/63/EC指令植物和动物源头抽检农药残留的方法,通过“分析样品”、“大样/总样本”和“大量”等样本监测农药的残留量,并确定是否符合标准的采样程序精确的描述。委员会2004/87/EC意见将产品法规内容涵盖对转基因生物和材料的采样与监测的指导;在实验室的要求基础上进行分析,将其结果通过测试方法、表达和解释等方式进行呈现,其中涵盖了已经授权投入市场的产品。委员会(EU)No.619/2011规定取样和分析方法的布设,对于官方监管的相关转基因材料的监测,和已经期满的相关授权程序。

4 欧盟谷物科学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4.1 完善食品安全法律监管体系

欧盟委员会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引入新的更严格的法规、指令,并且修改了已经存在的立法;委员会协同欧洲食品安全局结合社会政策发展食品立法,并随着全球化和全球贸易与谷物产量增加的需要不断改进并填补其不足。欧盟谷类食品污染物监管的做法给我国相关法律及监管方式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启示。我国食品安全正在走向依法治理的轨道,2015年10月1日起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虽弥补了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不足,但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仍不健全。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借鉴欧盟经验,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食品监管法律法规,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责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全过程监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依法治理食品生产,提高生产者的守法者制约性;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法能力。

4.2 严格设定食品安全技术标准

欧盟依据不同食品的规格和成分,不断更新原有的法规和标准,其标准体系既繁杂、详细,又较为有效、严密,在全球化的今天,已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认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既应制定符合本国的实际状况,更应该与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国际惯例和规则接轨,制定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食品安全技术标准体系,从而保护消费者权益。面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中常见的化学品、微生物及制假等风险,应完善食品安全标准技术支撑体系,运用现代近红外光谱技术[5]、固相微萃取技术[6]、电子舌技术[7]等技术和手段,量化及细化食品安全达标标准;加快与世界的对接,积极开展与发达食品安全标准的互认,整体推进标准的国际化进程;发挥信息化在标准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通过智能化和精细化,加快食品安全标准的信息化建设。

4.3 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网技术预警系统

EFSA利用科学完整的数据资源,制定完成了与食品接触材料的最高限量值,通过分析毒理的数据、食品中迁移风险的识别、风险特征等分析程序,对食品评估起到了指引作用。类似欧盟的RASFF监管系统,我国也应尽快制订一套完整的识别食物和饲料给人类带来的风险的措施,运用科学具体的数据,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网技术预警系统。运用风险评估的基础数据,即危害物的毒理数据和消费者的膳食暴露数据等,完善健全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建立食品安全质量控制系统,对预警、预报及相关应急情况作出具体反应;积极通报和处理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过程,形成采集、整理、沟通、公示等环节的动态信息,确保质量安全。

4.4 创新食品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

传统的食品安全评估模式是以监测点监测、小范围数据为主,随着国家对相关问题重视程度的提升,浅层次的研究已经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大数据的收集、分析、生产、贮存、营销、共享等功能,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全新视角。借鉴欧盟利用的“大样/总样本”和“大量”等样本监测农药残留量的方法,确定是否符合标准的采样程序的精确标准,这不仅需要整个食物链的系统评估,更需要各个部门数据之间的配合来逐步了解食品安全的发展演变规律及其对经济带来的影响。利用大数据进行采集、跟踪、分析,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可以打通数据链,优化整合各监管部门的数据资源。

参考文献

[1]EUROPEAN COMMISSION.Commission regulation(EC)No 194/97 of 31 January 1997 setting maximum levels for certain contaminants in foodstuffs[R].Belgium: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1997

[2]FINK-GREMMELS J.Mycotoxins:their implications for human and animal health[J].The Veterinary Quarterly,1999,21(4)

[3]JOHANSSON A S,WHITAKER T B,HAGLER W M,et al.Testing shelled corn for aflatoxin,Part I:estimation of variance,components[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nalytical Chemists International,2000,83(5):1-14

[4]PIMENTEL D,MARKLEIN A,TOTH M A,et al.Food versus biofuels: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costs[J].Human Ecology,2009,37(1):1-12

[5]王小燕,王锡昌,刘源,等.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掺伪检测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1,32(1):265-269

[6]胡梅,张毅军,杨靖华,等.双酚A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头的快速制备[J].色谱,2015,33(2):123-131

上一篇:剪辑素材下一篇:社区防治高血压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