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内提升

2024-09-29

上颌窦内提升(共4篇)

上颌窦内提升 篇1

上颌后牙缺失在行种植义齿修复时常因牙槽骨吸收或上颌窦底过低等原因造成种植所需的骨垂直高度不足, 给种植手术带来很大困难和风险甚至无法种植。1994年Summers[1]提出了经牙槽嵴抬升上颌窦底的微创手术即上颌窦内提升术, 相比于上颌窦外提升术, 其具有手术创伤小、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和并发症少的特点。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科行上颌后牙缺牙区上颌窦内提升并同期植入种植体的18例患者进行了1~4年的随访观察, 结果显示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后的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2年12月因上颌后牙缺失, 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患者18例, 其中男12例, 女6例, 年龄20~61岁, 平均年龄41岁。术前X片、曲面断层扫描显示上颌窦底高度 (上颌缺牙区牙槽嵴顶至上颌窦底垂直骨高度) 在5~8.5 mm, 均无上颌窦病变。无严重心脏病、未控制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共植入28颗ITI柱状螺旋种植体。

1.2 材料

瑞士Staumann公司ITI种植系统, BIO-OSS人工骨粉 (美国欧司波斯公司) , 上颌窦内提升器械 (Straumann公司) , 直径2.8~4.2 mm。

1.3 手术方法

术前拍摄全景片、曲面断层扫描测量种植区上颌窦底高度及牙槽骨宽度, 评估上颌窦有无炎症、牙槽骨密度和邻近软组织情况。计划合适长度和直径的种植体。常规消毒铺巾, 用含1:100 000肾上腺素的2%阿替卡因注射液对牙槽突颊腭侧黏膜下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切开缺牙区牙槽嵴顶黏膜, 翻瓣剥离粘骨膜, 显露牙槽突。球钻定位, 先锋钻预备种植窝至距离上颌窦底约1~2 mm处。根据选取的种植体型号逐级扩大种植窝至所需直径, 选用合适型号的冲顶器械 (通常是根据种植体直径及种植部位牙槽骨密度选择与牙槽窝相同直径或小一级的冲顶器) , 轻轻敲击冲顶提升上颌窦底骨质及窦底黏膜至种植需要的高度。此时根据提升的高度植入 (或不植入) 在备洞时收集的自体松质骨或人工骨粉或二者的混合物。植入相应长度和直径的种植体, 旋入愈合螺帽, 缝合粘骨膜, 检查鼻腔无渗血。

1.4 术后处理

术后拍全景片观察上颌窦底形态及种植体进入上颌窦的深度。予抗菌药物常规抗感染治疗1~3 d。口腔卫生宣教, 嘱患者1周内不能用力擤鼻涕, 并予复方氯己定或苯扎氯铵溶液口腔含漱。1周后拆除缝线, 3个月后复诊拍摄全景片观察种植体与骨结合情况, 骨结合成功后行上部结构修复。

1.5 随访

所有病例上部结构修复前 (根据骨结合情况不定时) 、修复后3、6个月及以后每半年复诊, 检查种植体稳定性、周围牙周情况, 并拍摄全景片和局部数字片, 观察上颌窦底高度、上颌窦有无炎症、种植体周围有无阴影及牙槽骨吸收情况。随访4年。

2 结果

本组病例植入的种植体长度为8~10 mm, 直径4.0~4.8 mm, 均采用非埋置式缝合方式, 术中未发生上颌窦黏膜穿孔。术后全景片示提升上颌窦底高度为1.5~6 mm。1周拆线时, 患者口腔卫生状况佳, 种植体初期稳定性良好无松动, 周围黏膜无红肿, 切口一期愈合。所有病例在上部结构修复前 (术后4~6个月) 检查种植体稳定无松动, 牙周情况佳。拍全景片显示种植体均与牙槽骨产生了良好的骨结合, 上颌窦无炎症, 周围牙槽骨无阴影。所有病例在上部结构修复后的1~4年的随访观察期内, 种植义齿稳定无松动, 能行使正常的咀嚼功能, 观察期内种植义齿存留率100%。全景片示提升上颌窦底高度为1.5~6 mm, 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垂直吸收 (1±0.5) mm, 未发生上颌窦炎。

3 讨论

3.1 上颌窦内提升的适应证

上颌后牙缺失后, 常常因为牙周炎等原因导致牙槽骨严重吸收, 上颌窦的气腔化增大[2], 造成上颌牙槽突骨高度不足, 给种植修复带来很大困难。1996年, Jensen等提出将RBH分为4类。A类:RBH≥10 mm, 可以采用常规的种植方法;B类:7 mm≤RBH≤9 mm, 可以采用单纯上颌窦内提升术植入种植体;C类:4 mm≤RBH≤6 mm, 采用上颌窦内提升植骨术植入种植体;D类:RBH<4 mm时, 一般采用上颌窦开窗植骨延期种植体植入术。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 上颌窦提升术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上颌骨垂直高度不足而无法种植修复的难题, 还可以取得理想的成功率[3,4]。上颌窦底提升术根据径路不同, 目前主要有上颌窦外侧壁径路的上颌窦外提升术和牙槽嵴径路的上颌窦底内提升术[5]。上颌窦外提升术由Tatum[6]于1986年提出并应用于临床。但上颌窦外提升术需要在上颌窦前壁开窗, 手术创伤较大, 且在剥离上颌窦黏膜时极易发生上颌窦黏膜的破裂穿孔。Summers[1]于1994年提出了微创上颌窦底挤压提升术, 即在种植窝底部距离窦底2 mm处用骨挤压器沿种植体植入的方向敲击挤压, 利用产生的挤压力造成窦底骨板和黏膜向窦内提升, 达到增加上颌牙槽骨高度的目的。与上颌窦外提升术相比, 上颌窦底内提升术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1) 手术创伤小, 容易操作, 手术并发症少, 安全系数高; (2) 在上颌牙槽骨密度较低时利用骨挤压器挤压松质骨, 可以适当增加种植体与周围牙槽骨的摩擦力, 从而提高了种植体植入时的初期稳定性; (3) 疗程相对较短, 治疗费用相对较低。正因为此, 随着近年来口腔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 上颌窦底内提升术也越来越受到临床种植医师的喜爱。

3.2上颌窦底提升幅度

关于上颌窦底提升高度的问题, 曾有学者认为, 如果采用上颌窦内提升并同期植入种植体的最小剩余牙槽骨高度为5 mm, 低于此高度将无法保证种植体植入后的初期稳定性, 因而采取延期种植[7,8]。且在提升高度超过5 mm时, 存在很大的上颌窦黏膜撕裂的风险。邱立新等[9]对122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采用冲压法提升上颌窦底, 不使用植骨材料, 窦底提升幅度为2~5 mm, 所有种植体均发生了有效骨结合。但近年来随着相关文献报道的增多, 这种认识逐步得到改变, Nedir等[10]采用单纯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25颗ITI种植体, 最大幅度提升达7 mm, 最后也达到了很好的初期稳定性。亦有文献报道, 在上颌缺牙区牙槽骨高度仅2 mm时采用上颌窦内提升同期行牙种植术取得了成功[11]。

本文报道的病例共28颗种植体, 在一定的提升范围内, 植骨与不植骨均获得了较好的远期效果。且提升幅度较大时, 植骨能获得更多的垂直骨高度, 其中本组病例中上颌窦底最高提升幅度约6 mm, 远期效果亦良好。这可能与选取种植体时尽量选择了直径较粗的种植体有关, 直径较粗的种植体可以增加与牙槽骨的有效接触面积, 增大了种植体与牙槽骨之间的摩擦力, 种植体可以获得更好的初期稳定性。且在牙槽骨骨质密度较低的情况下, 钻孔备洞时扩至比种植体直径低1~2级的直径, 使用骨挤压器挤压扩大种植窝, 以增加种植体周围的骨密度, 亦增加了种植体植入后的初期稳定性。此外, 这还可能与近年来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及表面涂层工艺的不断改进有关。

3.3 上颌窦内提升术的主要并发症

上颌窦内提升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有窦黏膜穿孔、死骨形成和上颌窦炎。其原因与术者的临床经验和操作的熟练程度有关。随着口腔种植器械的不断研发以及手术方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上颌窦提升术在得到临床上越来越广泛应用的同时, 其并发症也在不断地减少。如近年来学者们提出了内窥镜辅助下窦底提升术、超声骨刀的应用以及上颌窦水冲击疗法等, 这些方式方法均有效减少了上颌窦黏膜穿孔这一最主要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同时减少了术中其他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 在选择合适病例的前提下, 上颌窦内提升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易行、术后并发症少以及成功率高的优点, 上颌窦内提升并同期种植体植入术能有效地扩大种植适应证, 能有效解决上颌后牙缺失时因牙槽骨垂直高度不足而无法种植的难题, 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上颌窦底内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的成功率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上颌后牙缺失、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并同期植入种植体的18例 (共28颗种植体)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评估。随访1~4年, 观察种植体稳定性、上颌窦底高度、上颌窦有无炎症及种植体周围牙槽骨情况。结果:18例患者共26颗种植体术中均无上颌窦穿孔, 随访观察种植体均无松动、脱落, 上颌窦无炎症发生, 全景片示种植体与骨均形成良好骨结合, 种植体周围垂直骨吸收均小于1.5 mm。结论:在选择合适病例的前提下, 上颌窦内提升并同期种植体植入术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牙种植,上颌窦,骨挤压提升术

上颌窦内提升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5月龄(成年)健康雄性成年实验用小型猪1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实验动物部提供,许可证号Sc Xk京2012-0005,体重31 kg,无牙列缺损,口腔内无炎症。

1.2 实验材料

自主研发新型上颌窦内提升黏膜支架(图1)及植入工具(图2),奥齿泰种植系统(Osstem,韩国),Crestal Approach-sinus KIT工具盒(Osstem,韩国),NSK种植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日本),常规种植手术器械,Bio-oss骨粉(Geistlich,瑞士)。

1.3 手术步骤

小型猪用氯胺酮2 mg预麻醉后,3%戊巴比妥钠以1 m L/kg行耳缘静脉滴注全身麻醉。分别拔除双侧上颌第一、二磨牙,愈合2个月等待植入手术。2个月后,小型猪按前述方法全麻后拍CBCT片测量,确定牙槽嵴顶距上颌窦底的高度及牙槽嵴宽度:左侧第一磨牙位点可用骨高10.3 mm,宽7.8 mm,第二磨牙位点可用骨高9.8 mm,宽10.8 mm;右侧第一磨牙位点可用骨高8.4 mm,宽9.1 mm,第二磨牙位点可用骨高8.5 mm,宽12.1 mm。

拍片后右侧实验侧用奥齿泰工具盒中2 mm先锋钻以800转/min,于第一、二磨牙位点分别沿牙槽窝长轴,参照邻牙长轴钻入6.5 mm,距离上颌窦底约2 mm位置,置入平行杆,检查预备方向,之后依次逐级使用3.0、3.5、4.0 mm扩孔钻扩孔,距离上颌窦底2 mm,保留薄层骨片,接着使用Crestal Approach-sinus KIT工具盒内的提升钻去除窦底骨片,水压提升上颌窦黏膜(注射水量每个骨孔均为1 m L,确保上颌窦黏膜剥离空间基本一致),用上颌窦黏膜植入工具将塔形弹簧式黏膜支架推入上颌窦黏膜下方,用骨粉输送器填入bi-oss小颗粒骨粉,最后植入奥齿泰4.0 mm×11.5 mm种植体,放置覆盖螺丝,编号种植体1、种植体2,严密缝合切口。

左侧对照侧用奥齿泰工具盒中2 mm先锋钻以800转/min,于第一、二磨牙位点分别沿牙槽窝长轴,参照邻牙长轴钻入8 mm,距离上颌窦底约2 mm位置,置入平行杆,检查预备方向,之后依次逐级使用3.0、3.5、4.0 mm扩孔钻扩孔,距离上颌窦底2 mm,保留薄层骨片,接着使用Crestal Approach-sinus KIT工具盒内的提升钻去除窦底骨片,水压提升上颌窦黏膜(注射水量每个骨孔均为1 m L,确保上颌窦黏膜剥离空间基本一致),不放黏膜支架,直接用骨粉输送器填入bi-oss小颗粒骨粉,最后植入奥齿泰4.0 mm×13 mm种植体,编号种植体3、种植体4,放置覆盖螺丝,严密缝合切口。

在制备种植窝的过程中,为防止骨灼伤可以大量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同时去除骨碎片。水压提升黏膜时尽量缓慢注射生理盐水,确保黏膜充分提升不破裂。填充骨粉时将骨粉均匀分成4份,分别填入,确保每个提升的黏膜下方填充骨粉的量一致。种植体植入后确保每颗植体尖端超出上颌窦底壁3 mm。

1.4 评价方法

术后即刻拍CBCT,影像学评价上颌窦内提升情况、黏膜支架植入情况、骨粉分布情况、种植体植入情况。

2 结果

CBCT显示实验侧上颌窦黏膜被撑起,未见骨粉散落入上颌窦腔内,种植体尖端超过上颌窦底约3 mm,塔形弹簧式黏膜支架位于种植体尖端正上方,呈半球状撑开,骨粉均匀分布于其内部,种植体四周及正上方均匀包绕骨粉。1号种植体位点最大提升高度为5.46 mm,种植体顶端骨粉最大高度为2.82 mm;2号种植体位点最大提升高度为7.11 mm,种植体顶端骨粉最大高度为3.37 mm。见图3。

CBCT显示对照侧上颌窦黏膜被撑起,未见骨粉散落入上颌窦腔内,种植体尖端超过上颌窦底约3 mm,骨粉分布不均匀,偏离种植体尖端中心,大部分位于种植体尖端一侧,另一侧及种植体正上方骨粉量较少。3号种植体位点最大提升高度为4.96 mm,种植体顶端骨粉高度为0.93 mm;4号种植体位点最大提升高度为5.85 mm,种植体顶端骨粉最大高度为1.46 mm。见图4。

3 讨论

上颌后牙缺失后常常由于呼吸压力和缺乏咀嚼刺激引起上颌窦气化,牙槽骨吸收造成的骨高度不足,给种植手术带来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通常需要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术。目前常用术式主要有经上颌窦前外侧壁入路的开放式上颌窦提升术(外提升)和经牙槽嵴顶入路的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内提升)。1994年,Summers[4]报道了一种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称为骨凿技术(Osteotome Technique)或冲顶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具体是采用特制的骨凿,其顶端为内凹面,除具有骨挤压作用外,亦有骨片提升作用。在初步制备种植窝的基础上,敲击冲击上颌窦底骨壁,使黏膜连同剩余骨板一同抬升,然后充填植骨材料并推至上颌窦底同期植入种植体,这种方法称为填充植骨的骨凿上颌窦底提升技术,亦有人简单称其为Summers技术[5]。此方法操作简单,不开辟第二创口,创伤小,患者术后反应轻,通常可以同期植入种植体,缩短了疗程,节约了费用,但是需要用锤子敲击,给患者带来很大不适。此后,又有许多学者改良了该技术,使用超声骨刀[6,7]、Sinustech骨钻[8,9]等工具避免骨凿带来的震荡,减少患者痛苦。但是由于该方法是在盲视下操作,窦底黏膜在不可视的情况下,很难判断其完整性,经常发生破裂穿孔并且不易察觉,操作空间小,技术敏感性高。内窥镜辅助上颌窦内提升[10,11]虽然可以在可视情况下进行,但是由于设备昂贵,通常需要经鼻入路,所以在临床上很难广泛应用。当应用上述方法突破上颌窦底骨壁后,需要进行上颌窦黏膜的剥离提升及植骨,骨移植材料进入黏膜与窦底之间的腔隙后,对黏膜组织会产生压力,形态亦不稳定,使黏膜张力增加,增大破裂和穿孔风险。上颌窦黏膜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构成,在维持和保护上颌窦正常结构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穿孔使得种植体与骨移植材料和上颌窦腔直接接触,容易发生感染和慢性上颌窦炎症,引起植骨材料的吸收。上颌窦黏膜细胞可被诱导表达碱性磷酸酶、骨钙蛋白、骨桥蛋白、黏骨素、骨形成蛋白等细胞因子,具有成骨的能力,穿孔使得提升后种植体周围骨质形成减少,降低了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导致种植体的早期脱落。因此,完整的上颌窦黏膜对新骨形成及种植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为降低上颌窦黏膜撕裂穿孔的发生,学者们做了许多研究,包括手术时剥离提升上颌窦黏膜的方法、对上颌窦黏膜的保护、不同尺寸穿孔的修补方法等[12,13,14,15]。有的学者采用向上颌窦腔内填充可吸收生物膜、明胶海绵或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等材料来保护或修复上颌窦黏膜[16,17]。也有学者在外提升手术中利用可吸收聚乳酸或钛箔等方法支撑上颌窦黏膜维持提升空间,不充填骨移植物,使其下方充满血凝块,发现血凝块最终会机化成骨[18,19,20]。但在上颌窦内提升中利用支架结构支撑提升空间的方法,国内外尚无报道。本实验采用向提升后的上颌窦黏膜下方放置自主研发金属支架的方式来维持提升空间,保护黏膜组织,降低呼吸造成的压迫,为以后成骨创造条件,并且节约骨粉用量限制骨粉位置形成良好的成骨形态,取得了一定效果。

上颌窦内提升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模型

选择制备成功的CMS动物模型 (雄性绵羊) 18只作为实验对象[2], 平均重量 (30±5.5) kg, 饲养方式按二级动物标准实行圈内混合饲养。CMS动物模型18只随机分为A、B、C 3组, 每组6只 (12个窦腔) 。先期进行羊尸头解剖, 测得上颌窦容积为 (13.0±2.2) m3。

1.2

32磷-胶体颗粒0.6μm~1.3μm, 放化纯度≥98%, pH 6.0~8.0, 由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3 病理检查及观察设备

采用石蜡包埋切片,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HE染色法) ;Olympus BX40光学显微镜;BDJ-22鼻窦内窥镜。

1.4 方法

无菌操作下将CMS动物模型在上颌窦前外侧壁“U”形切开皮瓣, 钻骨开窗, 暴露上颌窦腔, 观察窦腔内黏膜情况, 取黏膜活检和分泌物细菌培养。生理盐水冲净窦腔内分泌物后, 多角度注入32磷-胶体, 皮瓣复位、缝合、包扎进入观察阶段。注入核素后1, 3, 6个月分别打开窦腔, 鼻窦内窥镜下观察窦内黏膜的大体病理及窦腔内分泌物的变化, 并取活检做病理检查。A、B、C 3组给予不同治疗活度 (见表1) , 体积均≤1 ml。

2 结果

各组CMS动物模型32磷-胶体灌注后的病理变化详见表2~4。

3 讨论

正常上颌窦黏膜的组织学特征为被覆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间质为纤维结缔组织、血管及腺体。在上颌窦慢性感染和炎症刺激中, 窦内黏膜上皮可发生明显的组织学变化, 主要为上皮黏膜水肿、增厚、血管增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上皮纤毛脱落以及息肉样变[3]。本实验CMS模型具有以上慢性上颌窦炎的病理特点。采用放射性核素32磷-胶体进行上颌窦腔内灌注治疗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的持久辐射作用和低吸收剂量率, 其电离辐射作用可使上颌窦炎症组织免疫活性和组织代谢过程增强, 使32磷-胶体在炎症灶内的浓聚量多于正常黏膜, 且炎症细胞对射线较为敏感, 进入炎症病灶的32磷-胶体放射出微量β射线, 使局部微小血管和微淋巴管闭塞, 渗出减少, 水肿消失, 使炎症组织逐渐萎缩, 促进正常组织的生长, 对慢性炎症有促进愈合的作用[4]。

放射性核素治疗投药量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破坏病变组织或改变组织的代谢, 同时尽可能地保护正常组织功能, 使其少受辐射伤害, 提高治愈率, 寻求一个能产生特定疗效的最小投入活度或最适宜活度。在本项研究中, 通过分组实验给予不同活度剂量的32磷-胶体, 定期观察上颌窦黏膜的病理生理变化, 确定临床治疗的最适宜活度。通过观察CMS动物模型上颌窦窦内黏膜灌注前后的病理变化, 发现治疗后窦腔内分泌物的量不同程度减少, 由黏脓性转为稀薄液性, 窦腔黏膜水肿减轻或消失, 炎性细胞浸润不同程度减少, 纤维细胞轻度增多, 间质内血管部分减少, 腺体部分减少, 纤毛上皮结构基本完好。证明了32磷-胶体的抑菌作用和促进慢性炎症消退的作用。

通过实验观察, 32磷-胶体不同活度对上颌窦腔黏膜纤毛上皮的影响也不同, A组与B组对纤毛上皮结构无或少有破坏, 病理结果显示纤毛上皮大多存在, 排列有序, 部分出现上皮纤维化, 血管腺体轻微减少。通过病理观察, B组较A组治疗效果更好, 可作为临床治疗CMS的参考活度, 而C组则对窦腔组织结构的破坏性较A、B组增高, 出现较明显的纤毛排列紊乱缺失、纤维化, 血管腺体数量明显减少。说明较大剂量核素对纤毛上皮结构与功能破坏有一定影响, 严格掌握核素注入剂量是治疗中的关键。

摘要:目的探讨32磷-胶体灌注CMS窦内黏膜的病理变化,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CMS动物模型 (18只) 分3组进行实验, 将32磷-胶体注入炎症窦腔进行治疗, 分别于注药后1, 3, 6个月打开上颌窦腔, 取病理活检进行动态观察。结果A、B组剂量对纤毛上皮结构无或少有破坏, B组病例中纤毛上皮大多存在或恢复, 排列有序, 部分出现上皮纤维化、血管腺体轻微减少。C组剂量对纤毛上皮结构的破坏性较A、B组增高。结论通过病理观察, 充分证明32磷-胶体的抑菌作用和促进慢性炎症消退的作用。同时证实了32磷-胶体活度大小对上颌窦腔黏膜纤毛上皮的改变具有一定影响, 严格掌握核素注入剂量是治疗CMS的关键。

关键词:32磷-胶体,慢性上颌窦炎,病理

参考文献

[1]王胜利, 计学理, 肖来华, 等.核素32P胶体灌注治疗慢性上颌窦炎22例报告[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 15 (11) :494~495

[2]肖来华, 王胜利, 计学理, 等.绵羊上颌窦解剖及上颌窦慢性炎症模型制作的实验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4, 18 (11) :685~687

[3]高荫藻.临床耳鼻咽喉组织病理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95~116

上颌窦内提升 篇4

关键词:鼻内镜,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治疗效果

现阶段, 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耳鼻喉科肿瘤, 具有复发性高以及有可能恶变转变的特点, 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水平[1]。 从治疗角度出发, 比较常见的治疗上, 单一的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是手术治疗, 而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又包括鼻侧切开手术治疗、面中部揭翻手术治疗、鼻内镜中鼻道入路切除肿瘤手术治疗以及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除手术治疗等。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鼻内镜下实施鼻腔外侧壁切除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对显著[2]。 为了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的应用效果, 本文选取2007 年1 月~2015 年7 月我院收治的接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治疗的患者30 例, 并将其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来自于2007 年1 月~2015 年7 月我院收治的接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治疗的患者30 例, 所有患者都符合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标准, 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 观察组15 例, 男8 例, 女7例, 年龄32~69 (56.1±2.9) 岁;从患者症状上来看, 出现鼻塞症状者6 例, 涕血症状者3 例, 嗅觉减退症状者3 例, 头痛症状者2 例, 牙痛症状者1 例;从患者肿瘤位置来看, 位于患者左侧鼻腔鼻窦者9 例, 位于右侧者6 例。 对照组15 例, 男9 例, 女6 例, 年龄31~68 (56.3±2.4) 岁;从患者症状上来看, 鼻塞症状者7 例, 涕血症状者3 例, 嗅觉减退症状者2 例, 头痛症状者2 例, 牙痛症状者1 例;从患者肿瘤位置来看, 位于患者左侧鼻腔鼻窦者10 例, 位于右侧者5 例。 两组在性别方面、年龄方面、症状类型以及肿瘤位置等基础资料上不存在明显差异 (P>0.05) , 有可比性。 且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对于本研究都知情同意, 并已经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经医院有关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

1.2 方法给予所有患者全麻处理, 在手术期间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 将其控制在60~80/90~120mm Hg。 对照组患者实施鼻侧切开手术入路切除肿瘤手术治疗, 鼻侧切开后, 分离上颌窦前的皮瓣, 并凿开患者的上颌窦前壁, 彻底清除肿瘤病变及上颌窦黏膜进行搔刮清切除。 其凿除范围的基本原则是在肉眼下能够清楚的看清患者的上颌窦各个壁。 观察组患者实施鼻内镜下上颌窦内侧壁切除手术治疗, 采用上颌窦内侧壁切除术, 前方到患者的鼻泪管, 后缘到患者的上颌窦后壁, 上方到患者的眶下缘, 下方到患者的下鼻甲附着在患者的鼻腔底壁位置, 并有效切除患者的钩突以及筛泡, 如合并上颌窦内侧壁骨质破坏者, 切除全部被破坏的骨壁并必要时切除大部分下鼻甲。 此外, 如果患者存在比较可疑的鼻泪管受累情况则需要一并切除。 之后利用电动吸切器来有效切除患者的肿瘤, 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最大限度切除患者的肿瘤基底部位周围大约5mm的黏膜, 对于患者肿瘤基底位置的处理可以进行双极电凝处理, 若烧灼相对困难的患者则使用金刚钻来磨除患者的部分骨质, 从而减少手术治疗后的肿瘤复发情况。 在患者手术治疗结束之后实施上颌窦进行碘仿纱填塞, 鼻腔填塞处理, 对于鼻侧切开手术的患者, 进行切口间断缝合, 手术后对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以及促排药物治疗, 并在手术后3~5d的时候分次有效取出患者鼻腔的相关填塞物。

1.3观察项目 (1) 观察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复发率情况。对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与复发情况进行随访, 观察其复发情况。 (2)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 包括鼻腔干燥、鼻腔疼痛、长期溢泪以及面部麻木感症状, 并做好记录与对比比较。

1.4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 18.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研究;在计数资料方面采用χ2进行检验;而计量资料利用 (±s) 来表示, 采用t进行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是6.67%, 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是13.33%, 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存在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并发症上的对比经过手术治疗之后, 观察组出现鼻腔干燥以及长期溢泪症状的分别为1 例, 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3.33%。对照组出现鼻腔疼痛以及面部麻木的分别为1 例, 并发症发生率也为13.33%, 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的差异不明显 (P>0.05) , 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目前, 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肿瘤疾病, 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手术治疗是其最常见的治疗方法, 包括传统手术治疗以及鼻内镜手术治疗[3]。近年来, 随着医疗事业的进步发展、鼻内镜手术的逐渐开展以及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 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鼻内镜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彻底切除成为了可能[4]。 现代医学认为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属于一种多中心发病的疾病, 患者病变的下方骨组织往往会隐藏着部分残余肿瘤, 而且患者肿瘤边缘化生位置的相关病变与细胞不典型的增生与患者疾病复发率有着相对密切的关系,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 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治疗不仅要将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彻底切除, 还必须将其基底以及周围规定范围的黏膜与部分骨组织都一并去除[5]。从治疗效果上来看,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与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方法相比较, 效果差异并不大, 然而鼻内镜下的手术治疗患者的创伤相对较小, 具有微创特点。 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因上颌的特殊性窦锥体结构, 从客观角度出发, 形成了相对来说难以进行中鼻道入路观察以及处理的部位, 例如患者的上颌窦内壁、上颌窦前壁、窦腔下方齿槽隐窝以及外侧颧隐窝等, 很难比较理想的充分暴露, 进而造成病变残留。 利用鼻内镜可以仔细观察以及定位肿瘤的具体位置, 治疗期间更有针对性。 此外,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彻底去除患者的病变组织以及方便手术后换药, 进而降低患者疾病的复发率, 相对年轻的患者应尽量采取上颌窦内侧壁的切除手术治疗[6]。在鼻内镜手术治疗期间, 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情况、手术操作者的经验情况、手术技巧以及手术仪器设备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虑, 对患者采用不同形式的手术径路来切除其上颌窦的良性病变, 并以不影响患者的鼻腔功能为基本原则, 确保手术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本研究中, 经手术治疗之后, 观察组的肿瘤复发率明显比对照组低, 两者差异显著 (P<0.05) , 存在统计学意义。 两组在手术后并发症情况上没有明显差异 (P>0.05) , 没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对接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除手术治疗效果好于鼻内镜中鼻道入路切除肿瘤手术治疗, 可以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率,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庶, 楼文蓉, 苏路, 等.经鼻内镜鼻腔外侧壁切开联合中鼻道入路上颌窦区手术[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31) :32-33.

[2]满荣军, 朱永康, 张秀芳, 等.鼻内镜下上颌骨内侧壁切除联合经鼻腔泪道置管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4, 28 (5) :42-44, 48.

[3]宋西成, 孙岩, 张华, 等.鼻内镜下鼻泪管前径路和后径路切除上颌窦良性病变[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 46 (10) :818-824.

[4]张立强, 李学忠, 史丽, 等.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鼻内镜外科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4, 49 (9) :721-725.

[5]闫素英, 李希平, 房居高, 等.3种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4, 14 (6) :539-541.

上一篇:班级QQ平台下一篇:老年脑出血的观察护理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