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术后中医护理论文

2024-07-01

骨折术后中医护理论文(精选11篇)

骨折术后中医护理论文 篇1

骨折为骨科的常见疾病, 多因外伤而引起, 患者多有局部反常活动、疼痛、肿胀等表现。现今多应用手术对此疾病进行治疗, 手术之后患者处于恢复期的护理方法现今主要以预防并发症、健康教育、功能锻炼等为主[1]。使用中医的有效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 近些年在笔者所在医院开展起来, 其效果肯定, 可明显促进患者骨折康复, 避免并发症。笔者对骨折术后恢复期的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治疗118例骨折患者, 女52例, 男66例, 年龄4~89岁, 中位年龄46岁。其中2例患者为脊髓损伤, 3例患者为骨盆骨折, 45例为下肢骨折, 38例为上肢骨折, 13例为多发性粉碎性骨折, 17例为单纯合并多处骨折。患者住院治疗时间为10~60 d, 平均32 d。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 根据其骨折情况决定手术术式, 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应用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方剂口服治疗, 并配合针灸、理疗等中医疗法进行治疗。

1.3 中医护理措施

1.3.1 对患者情志方面的护理措施

患者会因为疾病而出现痛苦、悲观、焦虑、紧张等情志变化, 中医认为, 情志长期抑郁会使其出现气血失和、阴阳失调的状态, 其会引起疾病进一步发生变化。对患者进行情志方面的护理, 应从患者的角度出发, 告知其疾病的知识及中医情志方面的理论, 让其理解不良的情志会对其疾病有很大的影响, 故应进行情志的调节。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配合治疗, 才可让疾病早日康复。对疾病严重的患者, 此项措施更加需要。患者对治疗后身体留下残疾而出现担忧, 思虑过重, 长期会影响患者的脾胃, 从而影响骨折愈合。故对此类患者应早期给予情志护理措施, 帮助其走出阴影, 通过术后锻炼完全可以康复。1.3.2对患者进行饮食方面的护理措施患者在骨折手术治疗后应补充营养, 骨折、手术会致使气血失和, 中医认为食补可完全补充患者所需的营养, 故对患者进行中医调节, 补充足够的营养, 促进其早期康复。中医理论中, 肾主骨, 故在饮食中应注意补肾。可让患者用肉桂、桃仁、枸杞等药物煮粥, 如患者有气血虚的情况, 可加当归、黄芪。如患者脾胃情况不佳, 应注意不可过于油腻。

1.3.3 对患者皮肤方面的护理措施

患者因为疾病要长期进行卧床休息, 易出现褥疮, 故应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密切的观察, 观察其血运、颜色等, 定期进行翻身、按摩, 也可配合针灸、理疗等方法, 避免其肌肉出现萎缩。

1.3.4 预防并发症

骨折手术患者在恢复期因长期卧床致使身体情况欠佳, 易于出现并发症, 其中坠积性肺炎、痰阻气道比较多见。针对这一并发症, 应注意患者病室的通风, 让患者多进行深呼吸, 及时进行排痰。避免受凉, 多喝水, 多食用高纤维的食物, 预防便秘。

1.3.5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患者在手术之后早期就可进行功能锻炼, 可由简单逐渐复杂, 由被动逐渐改为主动。功能锻炼可消除患者局部的肿胀, 避免出现萎缩等并发症。可配合针灸、理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促进其康复。在进行指导时, 应根据患者所处的各恢复时期进行指导, 在早期主要以被动锻炼及关节简单活动等为主, 幅度不可过大, 在患者恢复中期, 应以主动锻炼和关节屈伸锻炼为主, 幅度应予以加强, 但不可过度, 并加强针灸、理疗配合治疗的次数, 恢复晚期应加强锻炼, 并让患者进行简单的活动, 以逐渐恢复其生活能力。功能锻炼不但可避免其出现并发症, 还可有效促进其骨折愈合, 故是骨折患者在恢复期的重要治疗措施, 护理人员应耐心给予指导, 帮助其合理、正确地进行锻炼[2]。

1.3.6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之后应嘱其定期到医院复查X线, 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向患者讲解出院后应注意的事项, 尤其是功能锻炼的治疗以及应避免的情况。下肢骨折患者其下地行走的时间不可过早, 应先进行拄拐辅助行走, 后逐渐改为自行行走。

1.4 观察指标

本组资料中的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填写护理满意调查表, 并与以往笔者所在科的护理满意调查结果进行对比 (以往满意度为90%) 。

2 结果

所有患者通过治疗和中医护理措施, 均骨折愈合, 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为98%。通过中医护理, 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缩短, 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3 讨论

对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现今众多研究人员所重视的问题, 而中医护理措施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护理工作。中医学认为, 人是一个整体, 和自然界密切相关, 故在护理工作中也要注意对患者的整体性进行调节[3]。对骨折恢复期患者护理的重点是功能锻炼指导, 中医学完全可以在此方面发挥优势, 通过按摩、针灸、理疗等措施, 可以促进患者骨折愈合, 避免肌肉出现萎缩。故此措施可在临床推广, 也可应用于其他疾病的护理工作中。

摘要:目的:探讨骨折术后恢复期的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措施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中医理论对患者进行护理, 包括情志、饮食、皮肤、功能锻炼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 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早期给予骨折术后恢复期患者中医护理措施, 可让其早期恢复, 骨折愈合时间短, 患者满意度高, 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折,术后恢复期,中医护理

参考文献

[1]孙小琼.骨折术后恢复期的中医护理[J].时珍国医国药, 2010, 9 (2) :56-58.

[2]尹梅君.浅谈骨折患者的中医饮食调护[J].中国医药导报, 2006, 8 (12) :39-41.

[3]谭可, 胡金梅, 刘劲红.骨折术后恢复期中医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 2009, 8 (12) :23-24.

骨折术后中医护理论文 篇2

一、

手术后注意抬高患肢,患肢低下放置个枕头,高于心脏方便血液的回流,利于骨痂形成,不要用患肢下床负重活动。

恢复期间配合服用接骨续筋,消肿止痛,舒筋活络,活血化瘀专业的接骨宝中药治疗,可以帮助骨折促进骨细胞生长,帮助骨痂(骨头)快速形成,提前愈合恢复的快些,一般服药40-60天就可以治愈。

二、建议服用有激发骨细胞快速生长功能的接骨中药能够帮助快速打通骨髓孔,使骨与骨细胞快速连接到一起,能促进体内氧化和还原作用,并维持结缔组织正常功能,增大肌体纤维连接,促进伤口愈合,加快血液循环,加快骨痂快速形成.从骨内向外连接固定, 3天止痛消肿,使骨折处骨痂坚硬牢固,在最短的时间修复破坏的组织,在最短的时间康复.

二、

生活护理

为了早日康复,在恢复过程中不要吃生冷、刺激、茶叶(容易造成骨质疏松)、猪肉(太寒容易控制血液循环对愈合不利)、白酒、饮料(容易造成骨质疏松)以免留下后遗症

髌骨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 篇3

(昆明市延安医院云南昆明650051)【摘要】目的:探讨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100例髌骨骨折患者,均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分两组:实验组50例,术后即应用CPM关节器进行被动运动,期间结合主动功能锻炼;对照组50例,术后行常规主动功能锻炼。并做好相关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疗效均满意,CPM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CPM的应用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关键词】CPM;髌骨骨折;护理【中图分类号】R2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371-01 髌骨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有移位的髌骨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以往只强调手术方法的改进,不注重康复护理,因而有许多患者由于担心切口裂开、骨折移位、出血等而不敢早期活动,导致关节粘连、股四头肌挛缩、关节囊挛缩,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1]。我院2006年6月-2011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00例髌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进行系统的功能康复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6年6月-2011年6月收治髌骨骨折100例,均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16-75岁,平均45岁;横骨折56例,粉碎骨折44例。1.2 护理方法:实验组50例,术后即应用CPM关节器进行被动运动,期间结合主动功能锻炼;对照组50例,术后行主动功能锻炼。并做好相关护理。① 康复护理:早期功能锻炼:(1)髌骨推挤按摩:术后轻柔地推挤按摩髌骨,每4h一次,以防止髌骨粘连。(2)股四头肌主动锻炼:麻醉过后,指导患者在床上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行患肢足趾伸屈运动,踝关节趾屈背伸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有利于骨折愈合且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健侧肢体可自主活动,以舒适为宜。(3)直腿抬高练习与弯腿练习:术后第一天,指導患者用力伸直膝关节,并使踝关节背屈,用力抬高患肢,即屈髋超过80。时鼓励患者自行稳定肢体员10s左右,然后放平患肢。嘱患者坐起,首先可在床上进行,两手置于膝关节两侧,协助膝关节缓慢屈伸,逐渐增加强度。适应后再嘱患者坐在床边,小腿凭借重力作用垂到床下,达到90。然后将健肢放在患肢前方,患肢向后压,即可增加屈膝角度。适应后可扶床下蹲、站起等活动。(4)院外锻炼指导:患者出院前向其讲明主动及被动活动的重要性,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功能锻炼,并定期复查。

早期功能锻炼时责任护士应在旁指导,对训练中不成功的动作要耐心纠正。对患者每次的锻炼及细微进步都给予肯定,以增加患者信心。有些患者由于担心切口裂开、骨折移位、出血等而不敢活动或活动少,应采取真诚、耐心负责的态度,配合主治医师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进行锻炼。对于疼痛难忍者,可给患者应用止痛药并耐心鼓励、同情理解患者,同时取得支持,也可适当减少锻炼次数及强度。注意锻炼要按循序渐进的原则,时间由短到长,范围由小到大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只能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循序渐进,切忌被动粗暴的锻炼、按摩。整个功能锻炼过程中要防止患者跌到等意外情况的发生。② CPM应用及护理:术后将患侧肢体放在CPM机上,绑好固定带,起始角度为30。,1 min~2 min完成1个屈伸运动,每日递增5。~10。,每天两次,每次活动的时间90~120 min。在CPM锻炼间歇期行股四头肌收缩,直接抬高锻炼及膝关节运动。CPM使用时间为lO~14 d。使用CPM机注意事项:(1)将患肢置于下肢关节康复器上,必须保持外展中立位,防止因外旋压迫腓总神经。由专人负责指导,观察患者的锻炼情况,告知患者及家属不可随意调节装置,应用时间、次数应严格按医嘱执行。持续被动活动早期活动度不宜太大,以患者能忍受为度,以后逐渐增加活动范围。(2)主动训练与被动锻炼相结合:在CPM机使用间隙期指导患者进行主动功能锻炼,先按摩患肢10-20 min,使肌肉放松,然后嘱患者行膝关节的屈伸治疗,每次锻炼时间以感到疲劳为度。(3)记录CPM活动的时间与活动范围,评估患者的合作与活动的效果,评估记录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注意观察患肢有无肿胀、疼痛,末端的血循环的情况,注重患者的主诉,及时与医生沟通。适当调整好CPM的活动角度范围。(4)CPM的健康宣教:通过详细的说明及应用图解让患者明白CPM活动的原理,打消患者因害怕骨折的移位而不愿进行活动的心理。③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应贯穿整个术后康复过程。病人返回病房后告诉患者手术顺利,以和蔼的态度对患者进行安慰鼓励。早期锻炼时,告知患者术后3天伤口疼痛会比较剧烈,后期疼痛会逐渐减轻,如疼痛难以忍受,医生会给以药物减轻疼痛;伤口疼痛会直接影响膝关节的术后功能锻炼,因此要鼓励患者正确对待术后疼痛问题,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以促进早日康复。患者出院前,应告知坚持锻炼的重要性,并鼓励患者进行正确的锻炼,消除活动会导致切口裂开、骨折移位、出血等问题的不良心理。2 结果3个月随访时,对膝关节活动状况进行评定,分为四级:优:患肢关节活动在正常范围;良:正常范围的50%以上;差:正常范围的20%~50%;强直:正常范围的20%以下。两组膝关节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见表1,优良率分别为98%和94%,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1 膝关节活动状况评定(例)

* P<0.053 讨论髌骨骨折由于关节损伤及术中出血,易发生关节内粘连和关节外肌肉纤维化、挛缩,如功能锻炼不佳,容易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因此髌骨骨折在有效内固定术后规范化康复护理特别重要。早期指导功能锻炼,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有利于肿胀消退,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避免肌肉萎缩,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2]。CPM活动膝关节的活动原理是通过滑膜的持续运动,促进关节液的循环,从而达到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3]。本组50例患者应用CPM关节器进行被动运动,期间结合主动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优于单纯主动功能锻炼组。在应用CPM时,应注意对病人做好解释安抚工作,避免患者的恐惧心理,同时掌握其应用原理及规范的应用方法。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CPM的应用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在进行规范化康复护理的基础上,还必须结合患者个体差异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4],及时正确地掌握不同阶段的护理要点和锻炼宜忌,确保各项护理干预措施的顺利实施,从而促进患肢功能早期恢复。参考文献[1]张真.106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医学信息,2011,4:1479.[2]成菊美.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护理.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6):255.[3]邓雪莲.黄俊晓. CPM在膝关节术后应用的护理探讨.现代护理,2009,6(29):97-98.[4]王萍. 膝关节外伤术后持续被动功能活动机应用的护理体会.山东医药,2010,50(41):9.

骨折术后中医护理论文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抽取本次研究的8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病例, 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中男29例, 女15例;年龄18~75岁, 平均42.7岁;干预组中男27例, 女17例;年龄19~77岁, 平均42.2岁。抽样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等自然资料无显著组间差异 (P>0.05) , 可进行科学性的比较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在术后恢复期实施护理;干预组:采用中医护理措施在术后恢复期实施护理, 主要措施: (1) 饮食:对患者的饮食进行中医调节, 对机体所需营养进行补充, 对早期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医学理论认为, 肾主骨, 故在饮食护理的过程应该特别注意补肾。在虎吼可以应用肉桂、桃仁、枸杞等中药为患者煮粥, 如患者在术后出现气血虚症状,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用当归和黄芪。如患者在术后出现脾胃情况不佳表现, 应保证饮食不要过于油腻。 (2) 皮肤: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皮肤情况, 尤其应该注意血运情况和颜色, 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按摩, 也可根据患者情况配合中医针灸和理疗方式进行治疗, 避免肌肉萎缩。 (3) 功能训练:术后早期就可以开始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训练的基本原则为由简单到复杂, 由被动到主动。功能锻炼可以使患者局部肿胀现象得以消除, 避免萎缩等并发症现象的处理。配合针灸和理疗治疗, 对患者的康复可以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根据患者所处恢复时期进行针对性指导, 在术后早期以被动锻炼及简单的关节活动为主, 幅度应该尽量小一些, 恢复中期阶段以主动锻炼和关节屈伸锻炼为主, 幅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强, 并使针灸、理疗次数增多, 恢复晚期应加强锻炼, 进行简单活动, 恢复生活能力。功能锻炼可避免并发症, 促进骨愈合, 是骨折恢复期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 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耐心的指导[2]。对两组患者住院接受治疗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

1.3 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 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 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 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 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果

2.1 住院治疗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分别为 (10.46±2.07) d和 (7.31±1.68) d, 住院治疗组间比较组间差异显著 (P<0.05)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 (65.92±8.41) d和 (42.85±7.48) d, 骨折愈合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显著 (P<0.05) 。详见表1。

2.2 术后不良反应和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恢复期有12例出现不良反应, 有34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干预组患者在手术后恢复期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 有42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期不良反应和护理满意度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 。详见表2。

3 体会

中医学理论认为, 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和自然界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故在对骨折患者实施术后恢复期护理的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对患者机体功能的整体性进行针对性调节。对骨折术后恢复期患者实施护理的一种重点是功能锻炼, 中医学方法完全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 通过对患者在术后恢复期进行适当的按摩、针灸、理疗, 对骨折的愈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避免出现肌肉萎缩现象[3]。

摘要:目的 对应用中医护理措施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在术后恢复期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病例, 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期实施护理;采用中医护理措施对干预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期实施护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住院接受治疗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中医护理措施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在术后恢复期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中医护理措施,骨折,术后恢复期

参考文献

[1]孙小琼.骨折术后恢复期的中医护理[J].时珍国医国药, 2010, 9 (2) :57-58.

[2]尹梅君.浅谈骨折患者的中医饮食调护[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8 (12) :139-140.

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 篇5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中医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44-01

脊柱骨折除病理性骨折外,多见于车祸及施工现场高处坠落,尤其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常合并脊髓损伤及复合伤,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精心尽责的护理非常重要。需要制定详细周密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以利于疾病恢复,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地恢复生理功能[1],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科近三年内因外伤引起胸腰椎骨折患者26例,最大年龄96岁,最小年龄16岁,综合临床治疗及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常见的胸腰椎骨折是由急性外伤所致,伤筋动骨,气滞血瘀,经脉不畅,致患处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和功能障碍。多数患者患病初期因自我形象损毀,无法接受现实,从而情绪低落,脾气古怪,焦虑,抑郁或暴躁,不愿配合治疗及护理且担心疾病预后不良等等心理。护士要及时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多与其谈心,给予心理安慰;也可与家属、陪护人员解释,沟通,取得他们对患者心理反应的理解。介绍已康复的疾病实例,缓解不良情绪,消除顾虑,增强抗病信心。

2.2 饮食护理

①脊柱骨折早期(伤后-2周内)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含丰富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和水果,指导患者少量多餐,每日5-6次。此期少吃甜食及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等,忌辛辣、燥热、刺激性食物,尤不可过早施以油腻滋补之品。②中期(2-4周)患者食欲好转,饮食上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钙、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为主,如鱼、蛋、瘦肉、猪皮、肝、牛奶等,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

③后期(5周以上)患者处于恢复阶段,饮食上解除禁忌,可多食滋补、健脾和胃,强筋壮骨、润肠通便的食物,如羊骨汤、老母鸡汤、杜仲猪骨汤、鹿筋汤等,并适当增加水果及蔬菜。

2.3 疼痛的護理:骨伤早期,疼痛是患者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患者不敢翻身,不让人触摸,增加并发症隐患,不利于康复。所以要分散其注意力,给予心理支持如聊天,听音乐等,缓解疼痛,提高耐受性。必要时适当使用镇痛药缓解疼痛。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双下肢感觉障碍、活动变化及有无麻木等不适症状,并做好详细记录,以防止气血虚脱的发生。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作相应处理。

2.4 体位护理:胸腰椎骨折患者体位护理非常重要,方法正确得当可避免腰椎二次损伤的危险。患者卧硬板床,解除腰椎压力,骨折部垫薄枕,使胸腰椎背伸,放松腰背肌。为防止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要协助患者勤翻身,翻身时采取轴线翻身法,2小时一次,翻身时注意胸腰段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肩背部和臀部同时翻转,同时可配戴腰围保护伤处。侧卧时两腿中间及踝部夹软枕,以预防压疮,增加舒适度。患者疼痛缓解后可指导其自主翻身。

2.5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胸腰椎骨折患者卧床期长,易出现并发症,如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便秘、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护理措施:①建立翻身卡,作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发生。②指导患者行缩唇呼吸、有效咳嗽及排痰方法,进行上肢外展和扩胸运动,预防肺部感染。③鼓励患者多饮水或果汁,每天不少于2500ml,以促使患者多排尿,防止泌尿系感染或尿路结石的发生。④胸腰椎骨折后,患者躯体正常生理功能活动受到限制,活动减少,心情郁闷,情绪不畅,致气积郁滞等,常常引起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大便秘结[2]。除饮食上给予正确指导外,还可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按摩至下腹部时,可稍加重按摩力度。必要时艾灸天枢,大横,大肠俞等穴位,亦可使用通便剂,或针刺足三里,支沟等以通腑气,还可根据临床辨证施治,给予复元活血汤加减,达到润肠通便的作用。腹胀、便秘者还可肛注开塞露或口服麻仁润肠丸、番泻叶、厚补三物汤。

2.6 中药湿敷治疗:胸腰椎骨折后,伤及筋骨以致气滞血瘀,为促进血液循环,舒通经络,减轻疼痛和腹胀,用活血化瘀中药包加适量水蒸煮沸,挤出多余水份,以不滴淋为度,温度38-43度敷于患处,20分钟/次,每天2次。还可大黄贴穴及中药热熨,利于通便。

2.7 消定膏外敷治疗:胸腰椎骨折后,局部肿胀,疼痛。为减轻腰部疼痛,消除瘀血肿胀,使用我院自制消定粉,加适量蜂蜜(糖尿病患者慎用),调成膏状,外敷治疗患处,每三天更换一次,效果显著。

2.8 功能锻炼:胸腰椎损伤后,如果不及早进行功能锻炼,会使腰背部肌肉松驰,失去弹性和柔韧性,导致胸腰背肌的废用性萎缩,造成脊柱各关节活动的功能性减退,周围软组织变性、挛缩甚至粘连,影响脊柱正常运动,并可引起腰背部的慢性疼痛及骨质疏松。所以正确指导督促患者进行腰背肌的功能锻炼,是骨折康复重要的护理工作[3]。

2.8.1. 受伤后2周内,肿痛逐渐缓解,筋骨未复,仍活动受限,治疗以活血和营,接骨续筋为主,腰部仍垫软枕。继续行扩胸锻炼,同时仰卧于床,头、肘、足5点撑床,腰背部离床锻炼背部肌肉。

2.8.2. 伤后2-6周内,患者多因气血损耗而腰膝酸软,疲乏无力,治疗以补益肝肾,调养气血。功能锻炼可在硬板床上行五点式—四点式-三点式-飞燕点水式腰背肌锻炼。

2.8.3. 伤后5-6周,指导患者正确配戴腰围下床活动,除继续进行胸腰背肌锻炼外,还要教会患者正确的下蹲姿势和捡拾物品的方法,3个月内不能弯腰。

每天护士除指导患者掌握练功要领外,还要记录练功次数,观察方法及强度;讲解锻炼的重要意义,使之持之以恒,坚持锻炼,达到预期效果。

结论

胸腰椎骨折会导致病人躯干负重功能的部分或全部丧失,使功能活动严重障碍,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病情特点,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病人选择正确应对机制[4]。我科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过程中,采用中医治疗及护理原则进行辨证施护,落实护理措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治疗和康复时间。治疗及护理效果较好。功能锻炼应该及早开始,逐步增加锻炼次数和难度,促进脊柱生理功能早日恢复。

参考文献:

[1] 缑亚琳.胸腰椎骨折病人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7,4(3):100

[2] 张勤.大黄逐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后便秘176例报告.中医正骨,2005,17(8):48

[3] 王凤霞,霍兴龙,张蕾.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6,8(17):100~101

中医治疗骨折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篇6

1 骨折术后并发症

1.1 感染

开放性骨折污染严重者, 若清创不及时或清创不彻底, 均会引起化脓性感染, 严重者导致骨髓炎、败血症。

1.2 脂肪栓塞

该并发症较为少见, 但影响严重。近年来, 随着复杂损伤的增多, 其发病率有所增加。成人骨干骨折后, 若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 骨髓脂肪侵入血流, 形成脂肪栓塞而堵塞血管, 可引起肺脂肪栓塞、脑脂肪栓塞等疾病。

1.3 关节僵硬

严重的关节内骨折会引起关节骨折性僵硬, 若不注意练功活动时, 长期的外固定会产生肌腱挛缩、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纤维粘连、关节内积血机化等, 从而导致关节活动障碍。

1.4 坠积性肺炎

患者因长期卧床, 肺部膨胀受限, 痰液不易排出, 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做适量的健身操和深呼吸, 戒烟[2]。

1.5 缺血性坏死

骨折部位若在血管相对较少的部位, 如腕部舟骨、足部距骨等部位, 一旦发生骨折难以愈合, 且会出现局部缺血性坏死现象。严重者需采用截肢、人工关节置换等方法进行治疗。。

1.6 骨折部位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延迟愈合一般是由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形成的, 严重者在骨折后半年内仍没有愈合的证象。

1.7 创伤性关节炎

当骨折患者复位不佳, 骨折部位发生畸形愈合, 使负重的受力方向发生改变, 畸形部位关节有因磨损、退化、增生而发生的炎症。因此, 为预防创伤性关节炎应尽早进行正确治疗。

2 中医中药介入

骨折复位固定手术后, 患者通过自我情绪管理, 配合适量的功能锻炼, 根据中药辨证情况进行中药内服、外敷综合治疗[3], 并结合冰敷、推拿、按摩、针灸等方法。

2.1 自我情绪管理

骨折术后患者由于疼痛活动受到限制, 长期卧床, 因此内心负荷沉重。医务人员应引导其情绪的良性发展, 进行自我情绪管理, 增强信心, 一方面充分了解病情是暂时的, 另一方面正确对待病情自我减压, 将不良情绪导向松弛、乐观以配合治疗。

2.2 骨折术后初期

术后7~14天, 由于筋、骨及脉络的损伤, 中医认为血液流动不畅, 形成瘀积血块, 且血瘀情况不易改善, 致使经络正常运行受阻, 气血之间的循环不能有效贯通。由于血块瘀积阻塞经脉, 骨折部位出现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若瘀积不去除, 会导致经络不能正常运转, 气血和关节受到阻塞, 使得气血不足, 筋骨养分缺乏, 影响骨折的愈合连接。因此, 骨折术后治疗原则为促进血液的正常运行, 化解血块的瘀结, 消除患处的肿胀程度, 同时消炎抑制疼痛[4]。传统口服汤药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外用药可选用四黄散。需注意的是, 在术后3天内骨折部位若出血, 则宜选用止血药, 而不施行活血化瘀的方法, 避免加重出血。

2.3 骨折术后中期

术后14~35天, 患处肿胀消退, 疼痛不强烈, 但瘀阻未尽, 断骨还需时间连接。关节部位骨折患者, 关节会僵硬、筋脉抽缩, 患者即使做简单的运动, 也会导致疼痛加重。因此, 该阶段采用舒筋活络方药, 例如和营止疼汤可舒筋止痛, 可用防风、透骨草等药物, 帮助松解粘连部位, 使关节功能尽快恢复, 避免关节硬化。

2.4 骨折术后后期

术后35天后, 骨折已有骨痂生长, 但不够坚固, 肢体功能未恢复, 伤肢部分软组织粘连。若兼受风寒湿外邪, 遇天气变化时有微肿、麻痛、冷热等不适证候, 由于骨折后损伤气血, 患者脉细微弱, 肝肾功能受到损伤。因此, 该阶段治疗以强壮筋骨、滋养气血为主, 修补肝肾功能, 同时活络血运, 使得经脉通畅[5]。采用仙灵骨葆胶囊、强腰壮肾丸等中药施治, 可促进骨折愈合。

2.5 中药外用介入

传统中药治疗骨折术后收效良好, 除根据术后各阶段内服中药, 外用中药施治效果颇佳。如在消肿退瘀期, 外敷七匣散、四黄散等;接骨期外用我院制剂二号方。在第三期即骨折愈合期, 采用海桐皮汤加减等药物熏蒸患处, 可促进关节周围肌腱的恢复, 活络局部血管, 活血化瘀, 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另外, 采用冰敷、推拿、按摩、针灸等方法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有利于患者机体功能的康复。

2.6 康复期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为中医导引手段之一, 可尽快促使骨折术后恢复, 消肿初期采用简单的姿势运动, 康复期采用适当的运动方式锻炼, 可预防肌肉萎缩及肢体畸形, 保持肢体及关节活动的正常功能。功能锻炼应掌握适宜的度, 在康复期可逐渐加大活动量, 根据生命体征酌情调配, 肌力以自主锻炼为主, 人体上肢较细致, 肢体功能恢复为肌力锻炼的重点。锻炼过程尽量使手指屈伸幅度饱和, 防止手部关节硬化或粘连。下肢肢体功能主要为负重, 尽量避免康复早期负重过大, 导致固定物松脱[4];下肢康复注意初期活动关节, 且增加肌肉的舒缩功能, 促进血运, 以稳定骨折部位, 便于消除肿痛, 康复期可相应增加活动部位, 以恢复患者的负重能力为主。骨折术后, 功能锻炼可帮助患者身体康复, 并结合注意事项进行康复锻炼, 如有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者, 采用相应防御措施;对于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 根据其病情、年龄制定训练计划, 耐心向患者讲解骨折相关知识及骨折初期、康复期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同时, 指导患者注意合理摄入营养, 配合骨折治疗, 注意粗纤维食物的摄取, 以保证患者胃肠道通畅。

3 结语

本文对骨折术后并发症进行概述, 并探讨中医在骨折术后的应用, 探讨骨折术后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的治疗方法及中药内服、外敷疗效。研究表明,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在医生指导下, 加上患者积极配合, 中医治疗骨折术后并发症效果明显, 结合中药内服、外用、冰敷、按摩、推拿、针灸、功能锻炼等方法, 可加快患者康复,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对中医治疗骨折术后并发症所用方法进行探讨。中医理论认为, 血气瘀积、血运不通畅, 会加重骨折处肿胀、疼痛等症状, 使患者食欲减弱、营养不良, 损伤修复能力低下。采用中医疗法可活血化瘀、通畅血脉, 修补肝肾功能, 促进骨折部位快速愈合, 效果良好。

关键词:骨折,并发症,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李国衡.骨关节损伤魏氏伤科与中西医结合治疗[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9.

[2]彭强.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84例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 2010, 16 (6) :154-155.

[3]李畅居.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118例临床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 2010, 16 (6) :153-154.

[4]范红旗, 孙辉生, 李启明, 等.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1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6 (13) :2603-2604.

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中医康复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2010年5月于笔者所在医院骨科住院手术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2例,其中男53例,女29例;平均年龄为(47.3±10.7)岁。43例为左侧肱骨骨折,39例为右侧肱骨骨折,所有病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按照Neer分型[3]:Ⅱ型骨折31例,Ⅲ型骨折29例,Ⅳ型骨折22例。主要的受伤原因有:跌伤38例,车祸受伤24例,坠落伤17例,重物砸伤3例。

1.2 方法

确诊为肩关节脱位伴肱骨近端骨折后,均采取住院治疗,手法复位方法为颈丛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头架杆作为固定点,一助手扶拉肘部和前臂,上肢外展0°~90°,上臂呈外展外旋,徐徐拔伸,术者一手抱住上臂,一手拇指顶住腋下的肱骨,用力往下外顶压,当能听到复位声后,X线透视确认关节复位,视复位状态行再次复位,应用消肿膏局部外敷。

1.3 术后处理

肱骨近端骨折中医手法整复后,常规应用跨肩夹板外固定制动患肢4~6周,如不用外固定,易出现再次移位。术后于骨折部位周围行局部按摩,分别依次应用中医的揉滚、点压、拍击、屈伸手法辅助康复治疗,每次15 min,每天上、下午各1次,连续治疗5周。同时采用抗炎及中药活血化瘀、应用肩关节功能恢复的锻炼法以促进骨愈合。(1)第1阶段(骨折后第2天至3周):主要以被动功能锻炼为主,以保持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关节囊及韧带等软组织粘连。(2)第2阶段(术后第4~10周):X线片证实骨痂形成后,以主动功能锻炼为主。(3)第3阶段(从术后3个月开始):主要目的是增加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与力量。

1.4 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

根据Neer术后肩关节功能的评定标准,分为4个等级,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尚可,<70分为差。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6.3±1.2)个月,患侧肩关节功能恢复均较满意,其中优33例(40.2%),良22例(26.8%),尚可10例(12.2%),差4例(4.9%),总体优良率达79.7%,13例转入手术治疗。老年组(≥60岁)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较差,其评分明显低于<60岁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肩关节的解剖结构比较复杂,肩袖和三角肌在肩关节的动力及稳定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评价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疗效的关键就在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而手术方法及术后合适的康复疗法对手术的成功也尤为重要[3]。肩关节脱位伴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法复位需于麻醉条件下进行[3],复位手法应刚柔相济,忌暴力,在上肢行外展拔伸及外旋时,动作应轻柔,顺而为之,手术者顶住肱骨头时,应保持骨折端连接,在助手帮助下行内收同时,增强顶压力量,使肱骨头复位。本研究术后配合术后功能康复锻炼、中医手法辅助治疗及活血化瘀中药疗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82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6.3个月后,总体优良率达79.7%,但由于部分老年患者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或由于伤势比较严重,从而预后较差或需转入手术治疗。因此,在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中,早期正确、良好的康复锻炼是取得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效果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方广文,舒衡生,曾宪铁,等.锁定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附21例报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8): 575—577.

[2]蔡俊丰,李增春,尹峰,等.肩峰下前外侧小切口入路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4): 284—287.

骨折术后中医护理论文 篇8

1 临床资料

笔者所在科自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收治骨科下肢骨折患者102例,由于用拐不当致骨折成角畸形5例,内固定器折断、螺丝滑脱3例,骨不愈合1例,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下肢骨折患者160例,其中男98例,女62例,年龄13~71岁,经注重拐杖应用的宣教,无1例因用拐不当造成并发症。

2 拐杖应用的宣教

2.1 拐杖的选择

拐杖是下肢骨折患者离床活动的支撑工具,嘱患者及亲友选择质量好、扶手牢固、高度可调减、拐头有防滑装置的轻便拐杖,通常铝合金制品最佳。在宣教的过程中,科室备用一副拐杖,用来讲解各部位的功能及意义和调试高低的方法,以保证患者应用拐杖的安全。

2.2 扶拐行走的原则与时机

扶拐行走是下肢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扶拐下地的时机很重要,下地过早过晚都会对骨折的愈合及康复造成不良影响。下地时机最好选择在骨痂形成期。此期局部疼痛消失,肿胀消退,软组织已修复,骨折断端已初步稳定,内外骨痂已开始形成,特别是患者经过几周的床上锻炼,肌肉收缩有力,当踝关节背伸、患肢抬高足不发颤时,即可以让患者开始离床扶拐练习步行。

2.3 扶拐的方法

扶拐的方法对骨折的愈合很重要,因此护理人员应现场示范扶拐的方法。拐杖的高度应根据患者的身高调适,一般高度是患者双手扶拐,拐顶距离腋窝5~10 cm,与肩同宽。因为扶拐的力在双手而不是靠腋窝支撑身体,否则容易造成臂丛神经麻痹,一旦发生,虽经休息可以恢复,但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及功能锻炼的进程。

2.4 扶拐的步法

扶拐的步法是宣教的重点,为达到安全自由步行锻炼的目的,单纯的讲解患者不能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有顾虑,为此护理人员应当示范扶拐步法的动作要领,直至患者掌握。对于儿童还应教会家长。扶拐行走时首先嘱患者站好姿势,使双足与双拐头呈等腰三角形,先迈患肢,足尖不可超越双拐头连线,站平稳后,双手撑拐同时健肢向前迈移30 cm左右,站稳后抬患肢,同时提拐向前移动同等距离,足与拐头同时落地,但足尖仍然落于双拐头连线内,如此逐步前移。患者初次下床扶拐走路时应有护士现场指导并保护,有的患者步幅过大,重心后移,易摔倒,及时调整使患者在锻炼过程中充满信心,对于儿童特殊的心理特点,在使用拐杖的过程中要有医护人员或亲属的监护,以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

2.5 拐杖的使用原则

2.5.1 双拐的使用原则

所有下肢骨折患者在骨痂形成期后开始床下锻炼均应扶双拐,不负重或轻负重行走。如果骨折部在股骨中上段,扶拐行走时患肢应保持外展30°,股骨下段及小腿骨折扶拐行走时,患肢应保持中立位。步幅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每分钟不超过25步,双下股骨骨折离床活动应在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期,一般在8周左右[1],而且下地活动最好有外固定保护。

2.5.2 单拐的使用原则

在下股骨折临床愈合期后,可由双拐改用单拐行走锻炼。其原则是:股骨干中上段,股骨下段或小腿骨折有轻度向外成角者,应先去患侧拐杖,以保持在行走时患肢外展。纠正和防止成角加大,这是因为股骨中上段骨折有一向外成角倾向,其他情况应先去健侧拐杖。

2.6 弃拐

下肢骨折患者用拐是暂时的,骨折愈合后应该及时弃拐。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患者弃拐过早,导致骨折畸形,甚至钢板弯曲或折断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需要再次手术。也有部分患者对骨折愈合存有顾虑,不敢弃拐,时间久了,可以造成双下肢力不平衡而不利于患肢的康复。弃拐的原则是骨折部达到骨性愈合。

摘要:为使下肢骨折患者在骨痂形成期后,离床步行锻炼时正确使用拐杖,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顺利康复,通过临床宣教,使患者掌握拐杖的选择,扶拐行走的原则与时机,正确扶拐方法 ,扶拐的步法,双单拐的使用原则及弃拐的注意点。160例患者接受宣教后,无1例因拐杖使用不当发生并发症。

关键词:教育,骨折,康复

参考文献

骨折患者的中医护理 篇9

1 石膏或夹板固定后的护理

1.1 夹板固定后, 密切观察其扎带松紧度及皮肤颜色变化, 若肢体出现严重肿胀、剧烈疼痛、动脉博动微弱或消失, 应及时报告医生酌情松解外固定, 直致改善血运、防止发生缺血性肌挛缩。

1.2 骨折2天后, 可行患肢热敷、以促进局部气血运行。

1.3 石膏完全干燥固定的时间约为24小时、定型前移动病人时要注意保护。石膏下面不能直接垫硬物, 以防变型、折断或压迫里面皮肤而发生坏死, 或使骨折位置移动等。应让石膏下部暴露通风, 以利水长, 可用架子支起再盖被子, 以免受寒。

2 持续骨牵引后的护理

2.1 用75%酒精滴钢针眼、每日2-3次, 以防感染, 发现牵引骨针敷料潮湿污染应及时更换。

2.2 卧床病人, 要防止骨髂突起外皮肤长期受压发红、溃烂、形成褥疮。应保持床铺平整干净无碎屑、发现潮湿污染及时更换。

2.3 卧床不习惯床上排尿、或排尿困难、要给予精神安慰, 并用暗示导引法足进排尿, 或按摩膀胱区或针刺三阴交、阳陵泉、中极穴或艾炙关元、气海穴, 以促进排尿。

2.4 长期卧床、忧思少动、气机郁滞、常有大便秘结。可按摩腹部, 从右下腹顺结肠方面自上向左下推, 反复多次, 以助肠腑功能。多饮水、吃新鲜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食物, 忌辛、辣、香、燥之品。

3 骨折后的护理

3.1 骨折病人多担心致残而影响事业, 婚姻和家庭等。个性变得暴躁、容易激怒、医护人员应做好解释工作, 安慰病人, 向其解释本病的转归、预后, 使其配合治疗, 促进早日康复。

3.2 做好家属工作, 合理安排家务, 及时对外联系, 解除患者后顾之忧, 安心接受治疗。

3.3 加强饮食营养、做到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多吃血肉有情之品, 如排骨汤、猪肝、鸡蛋等。以滋补肝肾, 强筋健骨, 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

3.4 骨折手术复位4-5天, 肿胀开始消退之际在伤情许可, 不影响肢体固定的前提下, 尽量活动身体未固定各部分, 运动量及运动方式根据人的体力情况和习惯而定, 固定部位的肌肉可不时用劲、放松, 这样虽不活动关节、却可增加力量, 防止肌肉萎缩, 伤在下肢的下床活动要防止跌倒, 开始要搀扶行走, 以后可使用拐杖, 同时告诫病人锻炼时要勇敢、持之以恒、直至完全康复。

摘要:通过对骨折病人实施石膏或夹板固定后的中医护理, 持续骨牵引后的中医护理以及骨折后的心理, 饮食营养方面的中医护理, 总结归纳其各自护理要点, 从而减少病人身心痛苦、促进骨折愈合及疾病康复。

肱骨髁间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 篇10

【关键词】骨折 肱骨髁间 内固定 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350-02

肱骨髁间骨折至今仍是比较常见的复杂骨折,其治疗具有很大的挑战性〔1〕。大量病人由于骨折不愈合、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等使病程变得更复杂而难以取得满意疗效〔2〕。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笔者对48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男16例,女32例;年龄32—75岁,平均46岁;左侧20例,右侧28例;车祸伤22例,摔伤26例;均为新鲜骨折,都接受骨折切开复位双钛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

2 方法

2.1心理护理 骨折患者由于外伤、制动容易产生恐惧、悲观、焦虑等情绪。我们耐心、细致地向患者介绍各项治疗、护理措施的目的、作用机制及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的疑虑,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使他们保持愉悦的心情,信任医护人员,是患者处在积极配合治疗的良好状态。

2.2 术后一般护理 术后患者取仰卧位,患肢略外展置于抬高垫上,观察切口敷料、末梢血运、感觉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引流量的量、色、质。术后及功能锻炼后将冰袋置于肘关节两侧进行冷疗,每次15—20min,以减轻肘关节周围肿胀,缓解疼痛。对于术后切口疼痛采用多模式的镇痛方法,以有效控制疼痛。留置镇痛泵的患者应注意观察恶心、头痛、嗜睡等副作用的发生。为预防异位骨化的发生而口服吲哚美辛片时,交代患者应在饭后半小时口服,并注意是否有胃痛等情况发生。

2.3 术后康复护理

2.3.1 中药熏洗 患者仰卧或取坐位,患肘置于熏洗盆上,进行中药熏洗,每次30—45min,,温度控制在45°—50°c,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

2.3.2 康复锻炼 术后第2天开始指导患者行耸肩、握拳、伸指、上肢伸屈肌群等长收缩锻炼及肘关节主动或被动屈伸锻炼。握拳、伸指功能锻炼10次为1组,每日3—4组。上肢伸屈肌群等长收缩锻炼,肌肉收缩持续5s后放松,10次为1组,每日3—4组。肘关节主动或被动屈伸及前臂旋转锻炼,10次为1组,并逐渐增加。术后第7天开始进行CPM机辅助下肘关节被动功能锻炼,以患者感到微痛为原则,活动幅度从小幅度开始,每日增加5°—10°,每次1小时,每日2次,1周后肘关节活动范围应达到屈曲≧90°,伸直≦30°。

2.4 出院指导 为患者制定在出院后的康复锻炼计划与具体步骤,亲自示范功能锻炼的动作要领。要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适当使用患肢,不拘泥于康复锻炼,使康复过程生活化,比如日常功能活动:吃饭、梳头、系衣扣等,直至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连续功能锻炼6个月以上,按时复诊。

3 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3〕,即按痛疼45分、运动功能20分、稳定性10分、日常生活功能25分四大指标对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优90分以上,良75—89分,可60—74分,差小于60分。

3.2療效评定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0个月。均无肘关节感染、骨化性肌炎以及神经损伤。按照上述疗效评定标准,本组优28例,良12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达83%。

4 讨论

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目标是恢复肘关节稳定而又灵活、无痛且又有力的良好功能。对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与前提,而早期、规范、系统、科学的康复锻炼也至关重要。

患者由于术后痛疼,担心骨折再移位,伤口裂开、出血、感染等原因,往往不愿意进行康复锻炼。心理护理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干预可提高痛疼阈值,缓解痛疼,有利于术后康复〔4〕。因此,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术后进行心理护理是康复锻炼顺利进行的保障。

中药熏洗疗法是借助药力的渗透和熏洗的热疗作用,使疏通腠理,调和气血,筋脉畅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记载着较多骨伤疾病的熏洗疗法及方药,认为熏洗热敷疗法能够达到“消散虚凉肿痛,舒其筋骨”。从上可知中药熏洗治疗可使肘关节周围的疤痕软化,筋脉松弛,有利于肘关节的屈伸锻炼。

CPM机训练是恢复满意活动度的可靠方法,并且可预防肘部积液〔5〕。肌肉的收缩、关节的屈伸可促进肿胀的消退、淤血的消散,可有效预防肌肉的废用性萎缩。康复锻炼后立即进行局部冷疗有助于减少出血、减轻肿痛,缓解疲劳,预防组织再次粘连〔6〕。

总之,肱骨髁间骨折术后采用系统、科学的康复护理,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可有效预防肘关节僵硬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荣国威,王承武.骨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60.

〔2〕崔国庆.肩肘外科学〔M〕.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447.

〔3〕Turch DC,Beaton DE,Richards RR.Validity of observer-based aggregate scoring systems as descriptors of elbow pain,function,and disability.J Bone Joint Surg(Am),1998,80:154-162.

〔4〕张庆玲,李会琴.心理护理在减轻耳鼻喉部手术术后痛疼程度的应用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6﹚:537—538.

〔5〕周智勇,陈旭,张树,.等.肘关节创伤治疗进展〔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公司,2012:54.

胫腓骨骨折的术后护理 篇11

1 临床资料

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 男60例, 女20例;年龄14岁~76岁, 平均年龄 (35±2.6) 岁;其中胫腓骨出现多段骨折有58例, 有软组织损伤的粉碎性骨折患者22例;开放性骨折42例, 闭合性骨折38例;采用外固定支架50例, 切开复位内固定30例。手术治疗后患者均接受全方位护理。

2 护理方法

2.1 观察体征

按照医嘱首先对患者进行麻醉后的常规护理, 具体操作为保持患者处于正确的体位, 将受伤肢体水平抬高约30°, 之后测量患者的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 观察血运、脚趾活动以及呼吸状况等, 及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有无出现血管损伤、神经损伤, 手术肢体有无肿胀、张力性水疱等情况。如果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有骨筋膜室综合征, 则术后护士要更加严密地观察患者足趾的颜色、感知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保持各留置管道通畅情况, 防止发生脱落、扭曲等问题, 定时记录引流液色、量、质。注意观察伤口处的敷料有无渗湿, 若被浸湿则要进行及时的清理更换, 如果伤口出现较多渗血或者有血性液体引流过多, 则要注意测量患者的脉搏、血压等指标, 对不良症状作出快速反应。

2.2 心理护理

因为胫腓骨骨折发病紧急, 肢体功能障碍和强烈的疼痛让患者易于产生恐惧、焦虑和紧张的心理, 护士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应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护士应从对患者理解、体谅、同情的角度出发, 争取用周到的护理来缩短患者的病程, 为患者早日康复做出努力。

2.3 清洁护理

护理中最为关键的一个要求就是预防患者发生感染, 特别是对胫腓骨进行内部固定的手术, 更是决定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所以, 护士要做好床单位的整洁, 发现敷料出现疑似污染就要及时更换, 保持患者手术部位皮肤的清洁, 严密观察切口渗血状况以及体温变化。对于采用外部石膏固定的患者, 应在石膏边缘部位的皮肤进行软垫防护, 避免发生压疮。在手术治疗后1 d, 将患者的肢体抬高, 留意肢体血运情况以及有无肿胀发生, 避免并发症如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出现。应允许患者进行必要的暴露, 但前提条件是不让患者着凉, 加快通风能够促进石膏的风干固定。若天气寒冷, 则应使用电烤箱等, 但要避免烫伤发生。患者若有皮肤破损或者进行了皮肤移植手术, 需要做好伤口部位的保温。护士定期协助患者翻身, 指导进行腿部肌肉锻炼, 保持石膏管内肌肉功能, 特殊患者例如幼儿、儿童及老年人要防止出现尿粪污染石膏[1]。

2.4 饮食护理

胫腓骨手术后不论年龄老少、男性女性, 都需禁止饮酒、食用辛辣食物, 以避免伤口被刺激引发感染。宜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纤维素、钙质、蛋白质等易消化的食物, 例如鱼类、奶类、蛋类、排骨汤等, 可以促进伤口部位的愈合速度。禁止胫腓骨骨折患者在早期服用钙片, 因为骨折发生后, 骨折端会有钙质释放, 同时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 会引起体内废用性脱钙的发生, 血液中游离钙含量明显增多;如果此时再服用钙片就会抑制胃酸分泌, 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问题, 抑制对营养的吸收, 反而增加了患者发生结石的概率。

2.5 功能锻炼

手术后要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 一般在术后3 d就可以自行完成受伤肢体的肌肉舒张收缩运动。进行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血运, 加快骨骼愈合, 防止受伤肢体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术后5 d患者可以进行简单的踝关节、膝关节活动[2], 但是下床行走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考虑到不同的固定器械会有不同的强度, 对于受伤骨骼的稳定程度也各不相同, 进行运动的时候, 下肢负重不可过大, 需循序渐进, 使骨骼能够稳步恢复。

骨骼肌肉的恢复锻炼应以被动运动为主, 护士要做好指导工作, 同患者进行良好的配合。运动前, 护士可以对患者进行鼓励、开导, 进行必要的准备, 不可因有疼痛感而不进行恢复锻炼。在指导患者进行肌肉锻炼的时候, 需谨防出现由于肌肉萎缩导致的脱位, 防止因操作不当引起疼痛和不适。

2.6 预防并发症护理

胫腓骨骨折手术后偶尔会有泌尿系结石、便秘、压疮等并发症出现, 护士要做好相关因素的预防, 指导患者调节饮食, 多食用水果、蔬菜, 多喝水, 平时做好翻身, 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 在搬动患者身体时禁止手术部位受力。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 定期做按摩或运动, 提醒患者做好皮肤的清洁工作, 平时多用热水擦拭, 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如厕时要注意不可过于用力, 同时也要防止便器划伤皮肤。

2.7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 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按时服用药物, 直至骨骼完全愈合后方可停药;日常活动使用扶拐, 逐步增加功能锻炼的范围;放松心情, 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营养均衡, 补充富含钙质食物[3]。

3 结果

80例患者经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后, 骨折愈合情况良好, 患者出院后6个月、12个月进行复查时, 未发现有不良症状出现。

4 讨论

胫腓骨骨折患者一般治疗时间较长, 久卧在床会产生心理情绪上的波动, 并导致并发症发生。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科学指导患者进行各项功能锻炼, 能有效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蒲小利.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 (7) :160.

[2]李花月.胫腓骨骨折的术后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9 (7) :169.

上一篇:经济新闻价值下一篇: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