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化疗患者(精选10篇)
术后化疗患者 篇1
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化疗36例病例。其中, 宫颈癌患者19例, 卵巢癌患者10例, 子宫内膜癌患者7例均完成化疗。其中脱发32例占38%, 消化系统反应34例占94.4%, 口腔溃疡5例占13.8%。
2 护理
化疗药物应用于临床可缩小肿瘤病灶, 控制亚临床转移, 以期减少盆腔外的远处转移[1], 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化疗药物的毒性、刺激性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化疗期护理质量极大地影响化疗效果。
2.1 用药前护理
护士与患者要做到充分有效沟通, 缩短医患距离,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理解力, 运用专业知识采取有效方式, 做好健康宣教, 包括化疗药的作用、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消除患者的顾虑, 配合完成化疗。
2.1.1 心理护理
患者一旦得知自己患了肿瘤疾病, 心情极度悲伤、绝望, 对生活失去信心。护士要具有同情心, 理解、支持、安抚患者, 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紧张心理, 树立自信心, 顺利完成化疗。
2.1.2 饮食护理
患者没有食欲, 消化能力弱, 有的患者精神性恶心、呕吐, 导致营养缺失和脱水。患者的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为主[2], 少量多餐,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2 用药时护理
2.2.1 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强
使用化疗药期间患者可感觉沿静脉走行的局部疼痛和烧灼感, 但是不会导致组织的损伤。若外渗可引起皮下组织坏死, 将会出现疼痛、水肿、硬结和溃疡。加强宣教, 告知患者减少肢体活动。临床上应用紫杉醇化疗药时, 要求使用专用的非聚氯乙烯输液器。其他的化疗药应用留置针操作, 避免药液外渗。只有证实有血液回流而且输注盐水后能耐受, 无疼痛、无外渗, 才可输入化疗药物[3]。开始化疗后使用顺铂, 因为铂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清除, 易造成肾脏及尿路损伤, 因此临床上尿液必须>750m L方可避光使用。护理人员要求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 要尽量选择前壁静脉, 避开关节和肘前区域的大静脉, 避免化疗药液外渗。
2.2.2 应用化疗药的观察
使用化疗药期间, 加强巡视, 密切观察变化, 进行心电监护, 保证输液畅通, 严格控制化疗药输注时间, 化疗药一旦外渗, 立即停止输液, 拔出针头, 给予50%硫酸镁湿敷。在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药物中, 紫杉烷类和铂类是最常见引起过敏的药物。若发生过敏反应时可表现为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皮肤潮红、荨麻疹和低血压或高血压。患者还可出现胸痛、背痛、心动过速, 一般发生在静脉输液的最初时间, 延长紫杉醇的静脉用药时间可以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临床上抗过敏预防用药, 在用药前晚21:00、用药凌晨3:00分别口服地塞米松片27片, 每片剂量为2.5mg。第一次使用紫杉醇时, 要求有医师在场, 给与患者使用心电监护, 输液泵泵入,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并观察呼吸抑制的现象, 如果发生过敏, 必须立即停止输注药液, 并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输入0.9%生理盐水, 给予对症处理, 包括输液、给予抗组胺药、血管加压药、皮质醇和支气管扩张剂。护士全面配合医师进行抢救患者。
2.2.3 胃肠道反应护理
化疗药引起最常见的早期毒性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有的患者还会发生精神性恶心、呕吐。患者非常痛苦。个别患者会拒绝完成化疗。化疗期间, 常规给予止吐药, 鼓励患者少食多餐, 给予可口的清淡、易消化饮食。安慰患者, 转移注意力, 消除恐惧心理。减轻患者的痛苦。
2.2.4 脱发的护理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常因化疗导致脱发影响美观而苦恼、困惑, 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可鼓励患者佩戴时尚假发或佩戴不同材质及款式的帽子, 树立生活信心, 面对美好的生活, 追求生活质量
2.2.5 口腔溃疡护理
加强健康宣教, 保持口腔清洁, 使用0.9%NS饭前饭后漱口, 若已发生溃疡可给予对症药物治疗。
摘要:目的 结合临床资料总结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化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36例病例回顾。结果 患者均完成化疗,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化疗期护理极大影响化疗效果, 减少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顺利完成化疗,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妇科肿瘤,化疗,护理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包淑儿.紫杉醇联合铂类药物治疗卵巢肿瘤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4) :48.
[3]沈铿, 郎景和.妇科肿瘤临床决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0.
术后化疗患者 篇2
【关键词】 胃癌;化疗;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6-0133-02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各种肿瘤首位,发病患者年龄多在50岁以上,男性约为女性的两倍。早期胃癌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疾病症状,多数患者都在症状严重后入院检查中被发现。其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切除和化疗,尤其是术后化疗,是关系临床治疗疗效的关键。而胃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的护理工作也是非常关键的,是有效预防以及减轻患者化疗期间消化道不良反映、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1]。我院近年来针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间收治的96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以及临床检查中确诊为胃癌,同时行手术治疗。其中74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22例行胃癌扩大根治术。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后均行淋巴清扫和化疗。根据患者病号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观察组男性33例,女性15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8.5±1.5)岁;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39~77岁,平均年龄(57.5±1.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化疗期间均给予常规止吐、胃部黏膜保护、补液等基本治疗,化疗2~6个周期,平均(4.2±0.3)周期。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指导、补液、供氧、病情观察等内容。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各自情况实施整体护理。其主要内容如下:①详细了解患者各方面情况,如手术治疗、化疗预定周期、患者身体体征检查、心理承受能力、家庭环境及经济能力等。②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一套符合患者实际的整体护理模式。首先为患者讲解化疗治疗的方案、周期、以及化疗期间相关注意事项,对化疗不了解患者进行重点讲解,以确保化疗期间患者能全面配合医务人员治疗,确保化疗疗效。其次,解决患者心理问题,对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心情进行适当调节,为其讲解化疗治疗的优越性,以及相关治疗的康复患者病例。对心理反映强烈的患者可以适当使用镇定剂,确保患者充分放松接受治疗。③饮食指导及监督。胃癌病发本身就与患者自身饮食结构和内容密切相关,对此在治疗期间患者饮食非常关键,其应给予患者良好的饮食指导,其进食原则为:先进流质,然后由少到多,由素至荤,少吃多餐。饮食内容应多样化,综合配搭,确保患者能均匀吸收各项维生素、蛋白等,确保患者吸收有效各类营养。同时治疗期间应戒烟、酒,禁食腌制品、海货等饮食。必要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治疗。④输液护理。选取操作熟练且与患者沟通较好的护理人员执行,输液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操作,随时询问患者不良情况,发现问题即时处理。⑤并发症护理。化疗期间患者易发生骨髓抑制、胃肠道恶心呕吐等不良反映,一旦发现这些问题即时通知主治医生给予对症治疗,安抚患者情绪和心理。⑥化疗后做好随访工作,了解患者饮食、心理状况、血常规等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教育、指导、督促工作[2]。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护理期间详细观测患者各方面生命体征、并发症等情况。显效:化疗期间未并发严重并发症,患者各项检查、心理、饮食等情况正常。有效:化疗期间有轻度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各项检查、饮食情况正常,心理不良情绪偶有发生,需不断加强沟通交流、引导。无效:化疗期间患者病发严重并发症,血常规检查异常、心理不良因素常存在,化疗周期加长或病情加重、死亡等[3]。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x±s)采用表示,计数资料x2采用表示,并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胃癌患者术后化疗护理期间效果情况 两组对比,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胃癌患者术后化疗护理期间并发症情况 两组对比,发症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针对胃癌手术患者,术后化疗常引起消化道毒副反应,使得胃癌术后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下降,经过合理的整体护理,可以使患者正确认识化疗的必要性,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指导饮食等可有效减轻消化道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化疗耐受性,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4-8]。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化疗期间均给予常规止吐、胃部黏膜保护、补液等基本治疗和常规护理,化疗2~6个周期,平均(4.2±0.3)周期。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各自情况实施整体护理,涵盖患者基本情况的了解、心理护理、输液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随访观察等内容。实施后,化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58%;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并发症率为4.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5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在详细了解患者情况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整体护理,能提升患者心理素质、临床护患有效配合、饮食营养结构等,提升化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韦红.胃癌化疗50例安全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01):82-83.
[2]郑雪君,翁钰倩,陈力.胃癌术后患者围化疗期的连续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5):91-94.
[3]胡雅静.胃癌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25):342-343.
[4]杨燕.胃癌术后的护理以及心理和社会支持[J].中国医药指南,2013(35):216-217.
[5]许振霞,付川江,王一行.胃癌患者手术后的饮食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733-733,734.
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护理 篇3
我院自2000至2007年,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化疗121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6岁。化疗后进行跟踪随防一般情况较好,无1例死亡。
2 各种药物常见的毒副作用
2.1 CTX
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出血性膀胱炎、闭经等。
2.2 MTX
骨髓抑制、恶心、呕吐、黏膜炎、脱发、色素沉着等。
2.3 5-FU
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口腔炎、腹泻、小肠共济失调等。
2.4 ADM
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口腔炎、心肌损害等。
2.5 DDP
肾毒性反应、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神经毒性反应、耳毒性反应等。
3 化疗患者的一般护理
3.1 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
是对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最重要护理内容之一,大多数患者对化疗深感畏惧,如果让患者了解其化疗方案、不良反应及其预防措施等,患者能较好地配合接受化疗。
3.2 给药护理
化疗输液禁用患侧肢体,静脉选择由末梢向近心端使用,避开关节处,避免使用一次穿刺失败的血管。滴注对组织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应快速满注,护士应守在患者床边,直至药液完全滴入。化疗中护理人员可用适宜的活动和放松方法分散患者对化疗的注意力,使其在轻松的心境下接受化疗。
3.3 胃肠道毒副作用的护理
禁忌空腹化疗,化疗前不食含有香料、辛辣调味剂的食物。化疗前0.5 h-1 h,化疗后4 h-6 h,给予镇吐剂,有利与减轻恶心,呕吐症状。
3.4 血液系统毒副作用的护理
骨髓抑制是许多化疗药物均可引起的表现,其中白细胞抑制大多数出现在化疗后7d~14d之内,护士应密切注意因白细胞下降导致的发热等感染征象以及出血和贫血等临床表现。
3.5 皮肤黏膜副作用的护理
大多数化疗药物对皮肤黏膜的损害可引起色素沉着、可逆性脱发、口腔溃疡等,化疗前我们应告诫患者化疗期间不能烫发,可使用冰帽置于头部,减慢血流,减少脱发的发生。告知患者饭前饭后要漱口,若出现口腔溃疡,可用生理盐水加普鲁卡因、庆大霉素等漱口液常漱口,用冰硼散冷敷,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3.6 化疗液外渗的紧急处理
①立即停止输液。②局部使用相应解毒剂,或使用泼泥松行局部封闭。③在漏出和浸润的局部皮肤处采用硫酸镁冷敷。④如发生皮肤破溃应及时报告,必要时行外科清创术。
3.7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护理
导管皮肤出口处每天换药1-2次,换药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每次使用导管后用10U/mL肝素液3~5mL冲洗;未使用时每周至少冲洗导管2次,起抗凝作用。推肝素至最后0.5ml时应先关闭导管夹,然后将余液继续推入肝素帽,使导管尾端保持正压,可防止血液逆流入导管内致血栓形成。置管护理得当最多可保留半年,尤其适合需要多疗程化疗的患者。
4 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
乳腺癌患者术后在身体上所产生的缺陷,使患者的形体外观发生很大的变化,常使患者对自己的形象产生自卑;再加上化疗导致的化学毒副作用等,大多数患者出现抑郁、消沉、自卑或绝望症状,对未来缺乏自信心。护士有责任对患者及其家属展开心理护理工作,引导患者通过积极的手段获得社会支持,使患者脱离自卑与绝望状态,获得归属感,增加对康复的期望值,促进疾病早日愈合。具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4.1 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社会支持
护士在患者入院后应全面收集资料,评估患者的情况,包括日常生活习惯、不适症状、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支持系统,尤其是患者的情绪反应。因为不同的个体需要的心理社会支持不同,了解患者具体的心理社会支持系统可以使护理人员更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心理社会支持方法。
4.2 护理人员应充分利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积极主动地与癌症患者交谈,耐心诚恳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让患者把自己的烦恼和苦闷诉说出来,指导患者主动寻求有效的社会支持与理解,以提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家庭支持是社会支持的主要内容,在护理工作中应详细了解癌症患者的家庭成员特别是配偶的情况,不仅要护理好患者,同时对患者家属给予安慰,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
4.3 护理人员对癌症患者进行认知矫正和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主动寻求社会支持以及积极面对癌症的知识教育,提高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的自我护理及康复的能力,尤其要调整好心理状态,因其可以调动自身潜能,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4.4 护理人员是癌症者心理社会支持的主要源泉
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的时间较多,可以为患者提供信息及感情支持。在护理工作中可使用支持表达式心理治疗,如劝导、启发、鼓励、支持、解释、积极暗示、提供保证等,注重鼓励患者表达消极情绪,帮助患者进行心理调节并提醒社会支持人员不要将对癌症的恐惧流露在外,以免对患者造成负担。
所以耐心细致做好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护理,对治疗、巩固疗效、控制病情和疾病的好转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术后化疗患者 篇4
关键词:肿节风片 结直肠癌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药物疗法
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533(2008)09-0420-03
化疗是目前结直肠癌综合治疗方法中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但化疗过程中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伴随着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从而产生相关的化疗副反应,往往使患者不能耐受化疗方案,造成化疗的应用受到局限,所以如何在化疗的同时应用辅助药物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已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对服用肿节风片的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进行检测,以探讨肿节风片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择2007年3月到2008年5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35例,术后均经病理诊断证实,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化疗组)和试验组(化疗+肿节风组)。对照组13例,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62.25±15.62岁。试验组22例,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62.36±11.6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都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根治性手术后4 wk开始化疗,化疗期间除对症处理外未应用其他抗肿瘤药物或免疫调节剂。对照组及试验组采用同一种化疗方案,方案为“FuDR 500 mg/m2(第1~5天)+cF 200 mg/m22(第1~5天)+奥沙利铂150 mg/m2(第1天)”;整个化疗疗程为6次,两次化疗间隔为4 wk。试验组从首次化疗起即给予肿节风片(上海信谊嘉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354 g/片),3粒/次,3次/d。所有患者均于首次化疗开始前1天和6次化疗结束后3天空腹取外周静脉血20 mL,每次标本分别用1:20 u肝素抗凝管和促凝管送检。
1.3主要观察指标
1.3.1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的检测
采用鼠抗人CD3、CD4、CD8、CDl6+CD5直标荧光抗体(购自美国B-D公司)标记样本,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型号:FASCalibur)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NK淋巴细胞(CDl6+CD56)。
1.3.2肝肾功能检测
考察患者化疗前后血谷丙转氨酶(ALT)、血总胆红素(T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各亚群及NK细胞数量变化情况
试验组化疗前后,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数量以及CD4+/CD8+细胞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而NK细胞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化疗前后各免疫指标的比较结果显示除CD8+细胞亚群无显著变化(P>0.05)外,CD3+、CD4+细胞数量,CD4+/CD8+细胞比值,以及NK细胞数量均较化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化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各免疫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化疗后,试验组外周血CD3+、CD4+淋巴细胞亚群数量、CD4+/CD8+细胞比值及NK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细胞水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
2.2两组化疗前后肝肾功能的比较
两组患者化疗前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化疗结束时,对照组有3例(23.1%)发生肝功能损伤;试验组有5例(22.7%)发生肝功能损伤;都表现为ALT高于正常参考值。两组在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化疗前后,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无论对照组还是试验组,ALT、TB、BUN、cr水平在化疗前后均无显著改变(P>0.05)。
3讨论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其中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在肿瘤免疫监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T淋巴细胞是一种对肿瘤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免疫细胞,其中CD4+细胞在致敏后可进一步分化成熟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T淋巴细胞不仅是肿瘤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而且还是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CD4+T淋巴细胞与CD8+T淋巴细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是维持体内正常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所必需的。NK细胞是一类不需要特异性抗体参与,也不需要靶细胞上的MHC Ⅰ类或MHCⅡ类分子的表达即可杀伤肿瘤细胞的淋巴细胞,是机体抵御肿瘤细胞的重要天然屏障。以往的多项研究发现,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常常受损,而术后的化疗常常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进一步的抑制。在本试验中,化疗患者在化疗后出现CD3+、CD4+、CD4+/CD8+、NK细胞数量的下降,提示CD4+细胞的分化受到抑制。NK细胞活性降低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比例失调,从而影响了机体对肿瘤细胞的细胞免疫功能。
肿节风是金粟兰科草珊瑚属植物,祖国传统医学以全株入药。以往研究认为,该植物中含有的香豆酮、内酯类物质为抗菌有效成分,所以按传统医学的做法将之较多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肿节风具有体外抗肿瘤功能,可增强小鼠机体免疫吞噬功能、脾细胞对伴刀豆球蛋白的反应性和NK细胞的活性,以促进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从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本试验的结果显示,试验组化疗和外周血CD3+、CD4+细胞、CD4+/CD8+比值及NK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并且与化疗前相比,除NK细胞数量下降外,其他指标未有明显差异。同时在本研究中未发现肿节风对肝肾功能存在明显的毒副作用。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肿节风片可使结直肠癌患者受抑制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恢复作用。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曾有学者推测,由于肿节风含有较高的锌元素,故能通过改善机体对胸腺的正常发育和促进胸腺素的分泌,从而达到调整机体细胞免疫的作用。
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护理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91例, 年龄30~76岁, 平均53岁。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知道所患疾病是恶性肿瘤, 在心理上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 很容易导致患者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甚至悲观失望, 丧失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所以对新入院的患者, 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 态度要和蔼, 举止要文雅, 使其尽快熟悉医院的环境。还要运用所学知识向患者适当的解释病情, 介绍化疗方案和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应的对策, 帮助其消除思想顾虑和悲观情绪, 使其保持乐观的心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从而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接受化疗。
1.2.2 静脉穿刺的护理
选择粗、直、富有弹性的血管穿刺, 一般选用上肢静脉, 要遵循由远心端开始, 由外至内交替使用的原则。但是要避免反复穿刺同一部位, 推药过程中要反复抽回血, 以确保针在血管内。滴注前后、应用两种化疗药物的过程中要用5~10ml 0.9%氯化钠溶液进行冲洗静脉通路。还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 确保无渗漏后再将化疗药物缓慢输注, 开始时滴速要慢, 观察15min无不良反应后滴数可调至30~40滴/min。拔针前要吸少量血液在针头内, 以保持血管内负压, 然后再迅速拔针, 并用无菌棉球压迫穿刺部位3~5min, 同时抬高穿刺的肢体, 避免血液回流, 防止针眼局部瘀斑, 以便以后再穿刺。抗癌药物对血管有较大的刺激性, 若渗到血管外, 可引起皮下组织环死, 严重者可导致肢体残疾。所以若发现注射部位有刺痛、烧伤或水肿等症状时, 则提示可能是药液外漏, 要立即停止用药并更换注射部位。并给予1%利多卡因、地塞米松5mg配制后环形局部封闭, 24h内持续冰敷, 也可用芦荟及50%硫酸镁湿敷, 24h局部仍然红肿的患者, 可涂以醋酸可的松软膏。
1.2.3 肠胃道反应的护理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是化疗患者中是常见的肠胃道反应, 一般发生在用药后2~3d, 之后会逐渐加重, 6~7d达到高峰期。所以术前30min要静脉注射3mg格拉司琼、10mg地塞米松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 这样可以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若发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时, 要根据患者症状的不同程度而选择相应的止吐药加以控制。对于呕吐较轻的患者, 可以选用胃复安等肌内注射;而对于呕吐严重的患者, 可以在化疗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或者盐酸格拉斯琼等。必要时加大止吐药的剂量, 也可以通过改变给药时间或联合应用药的方法来止吐。
1.2.4 骨髓抑制的护理
术后骨髓抑制是化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联合用药时骨髓抑制会更加明显, 患者还会发生感染。骨髓抑制通常在化疗后7d左右最为明显, 所以要定期抽血查血象, 最好每周检查1~2次。若发现白细胞低于4×109/L, 血小板计数下降至100×109/L时, 要立即停止化疗, 并按医嘱给予升白细胞药物;若发现白细胞低于1.0×109/L时, 要遵医嘱给予隔离治疗及护理, 并限制探视, 避免交叉感染。
1.2.5 出院指导
(1) 运动指导:指导患者要量力而行的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2) 用药指导:指导患者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用药时应注意的事项, 叮嘱患者不可以随意停用或增减药物。若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还要要定期到医院接受复查。
2 结果
通过对乳腺癌手术后化疗的患者采取全程护理, 191例乳腺癌患者中, 显效152例, 有效32例, 无效7例, 有效率达96.34%。
3 小结
近年来乳腺癌已经成为了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 女性对于乳腺癌的重视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乳腺癌的症状多种多样, 其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乳腺疼痛、乳头溢液、乳头改变、皮肤乳腺癌细胞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 癌症已不再是不治之症。化学药物治疗作为乳腺癌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 特别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 它可以杀死生长中的肿瘤细胞, 可以减少或防止术后肿瘤复发或转移, 提高乳腺癌的疗效, 使晚期乳腺癌有治愈的可能。但是化学药物可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及组织脏器损伤, 所以在化疗过程中必须精心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进行心理护理及加强各项护理措施, 可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减轻其精神压力, 同时可以促进化疗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林美慧.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08, 6 (17) :175.
[2]宋秀丽.青年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需求[J].实用医技, 2004, 11 (7) :1371.
[3]董梅.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 2010, 16 (1) :110.
[4]韩永清.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影响[J].齐鲁护理, 2009, 15 (14) :43.
术后化疗患者 篇6
关键词:妇科肿瘤,术后化疗,生理指标临床护理
随着经济社会劳动量的不断加大, 女性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对于女性来说, 生活不仅仅伴随压力, 与此同时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妇产科肿瘤作为多发疾病, 这种疾病目前多采用放化疗进行治疗, 给患者生理以及心理上带来较大的影响。而通过加强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 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提升患者的身体恢复质量。对我院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将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妇科肿瘤术后化疗多次的88例患者, 患者年龄22~78岁, 按照自愿的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4例。实验组采用健康与疾病知识教育[1], 并进行身体放松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采用调查问卷、实例询问等方式, 对照两组的护理效果[2]。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分布、病理特征、生活水平等方面,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选用健康心理控制源表 (MHLC) 和生理指标相结合的测量方法, 采用仪器定期测量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白蛋白、血红蛋白等生理指标, 并进行记录分析[3]。
1.3 干预方式
1.3.1 健康与疾病知识教育
定期开展妇科肿瘤术后健康知识讲座, 对于术后患者在饮食习惯、活动量、情绪管理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 让患者对妇科肿瘤术后治疗有深刻的认识, 从而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要耐心详细地进行讲解, 让患者掌握妇科肿瘤术后治疗中如何饮食、运动, 有效控制情绪等。
1.3.2 身体放松训练
除了对患者进行健康与疾病知识教育之外, 加强患者的身体放松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临床护理中积极引导患者进行腹部深呼吸训练, 让患者身体放松躺在床上, 双手置于胸腹部之间, 缓慢地进行深呼吸。深呼吸中要做到呼吸均匀, 保持身体尽量不动, 以1 min之内做6~7次深呼吸为宜[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 表示, 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与疾病知识教育, 并进行身体放松训练, 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白蛋白含量得到了小幅度提升。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后, 护理前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含量、白蛋白含量均未发生明显变化[5]。因此, 实验组采用健康与疾病知识教育, 并进行身体放松训练的临床护理模式, 可以改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 促进术后患者的机体恢复。见表1。
3 讨论
根据临床资料显示, 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焦虑、抑郁, 而严重的心理问题就会导致患者化疗期间的功能状态极差, 造成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变差。而通过健康教育与放松训练相结合的临床护理干预模式, 可以极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 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同时在实际的临床护理中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很重要, 应该着力提升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选派护理人员到大型先进的医院进修学习, 定期召开护理人员会议, 不定期对于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以及安全防护意识进行检查, 对于表现优异的进行嘉奖, 表现差的则进行通报批评。组织医院内部的基本业务强化培训、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培养护理服务理念以及提高护理人员的医患沟通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1]邵株燕.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命质量研究进展[J]肿瘤学杂志, 2012, 12 (2) :88-92.
[2]谢忠, 黄钢, 银正民, 等.音乐治疗加放松内心意象法对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 15 (3) :176-178.
[3]盛立峰, 范高云.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6) :754-756.
[4]沈陆华, 陆萍.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住院病人睡眠状况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4, 18 (9) :1539-1 540.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人文化护理 篇7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7年10月至2008年8月共收住乳腺癌患者92例, 均为女性, 年龄23~71岁, 其中30岁以下5人, 50以上19人, 30~50岁73人。其中有5例行保乳手术, 其余均行改良根治术, 术后行4~8次化疗, 有的进行了放疗, 除1例死亡外, 均治愈出院, 心态良好。
2 人文化护理措施
2.1 入院时的护理
患者入院时护士热情的迎接患者, 介绍病房的环境和病房的规章制度, 介绍其主治医生和主管护士、责任护士, 护士经常巡视病房与患者交流, 耐心细致的回答患者的问题, 护患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2.2 化疗前的护理
术后第1次化疗的患者, 护士在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及国内外对乳腺癌治疗研究的动态及新进展的前提下, 利用医学报刊、书籍、图解、一些小的宣传单、多媒体等图文并茂的方式, 向患者介绍乳腺癌的有关知识及相关因素, 化疗的疗程、方案、主要化疗反应, 预防化疗副反应过程中需患者配合的内容等等, 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从而积极与医护配合[1]。
2.3 个性化心理护理
2.3.1 角色紊乱
由于患者在生活中充当的主要是母亲角色, 由于住院化疗不得不与孩子分离, 这使患者易产生焦虑不安, 担心的心理, 由母亲变成患者, 其在角色转换中, 不愿或不能放弃原来的母亲角色, 这与患者角色行为相互冲突患者一时难以实现角色适应。这是患者角色冲突问题, 针对此情况护士亲切的与患者交谈,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开导患者积极配合医生化疗, 早日完成化疗, 早日康复, 回家与孩子团聚。减缓患者心理问题, 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功能转变。
2.3.2 自我形象紊乱
戚美芬[2]通过对7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分析得出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后自我形象紊乱的发生, 与学历和年龄有明显关系。患者越年轻、文化程度越高, 疾病给她们带来的心理压力就越大, 发生自我形象紊乱的概率就越高。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流, 进行心理疏导告诉患者失去一侧乳房对于失去生命代价是小的, 可以通过佩戴义乳改善胸部缺陷, 恢复患者形体美, 重新找回自信, 以良好的心态来接受化疗。
2.3.3 性生活指导
郭桂芳[3]等人应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 (ENRICH) , 对80例手术后1个月以上, 年龄在60岁以下的乳腺癌女性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的婚姻质量低于一般人群, 乳腺癌患者的性生活质量低于一般人群;66.3%的患者担心丈夫可能在性方面对自己不感兴趣, 47.5%的患者很在意丈夫在对性方面的兴趣和自己不一样。
为促进患者以后性生活的和谐, 护士主动对患者进行性指导, 告诉患者乳腺癌手术后性生活并不会引起癌症的发展或复发, 解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告诉患者其实适度的性生活不仅不会促进癌肿复发, 还有利于夫妻之间良好的沟通, 提高患者对生活的自信心, 增进家庭和睦, 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只是乳腺癌患者要做好避孕措施。
2.4 建立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
护士要了解患者家人的情况, 做好家人的心理疏导, 鼓励其丈夫跟妻子之间进行沟通交流, 向妻子表达爱意, 使其感受到丈夫并未抛弃自己, 从生活小事中处处体现出关心体贴。鼓励其家属携带孩子一起来看望患者, 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其同事朋友来看望患者;家人、同事、朋友的看望都使患者感受到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 减轻无助感, 早日配合化疗, 投入工作。
2.5 化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
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现象、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 、脱发等;针对胃肠道反应告诉患者少量多餐, 吃清淡可口食物, 多吃营养丰富食物, 绿色蔬菜, 可以在化疗前后静脉推注托烷司琼以减少恶心呕吐。化疗输注后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毒素的排出。针对骨髓抑制要在化疗前检查血常规, 化疗中隔日复查血常规, 如异常应暂停化疗, 给患者应用升白细胞药物进行调整并及时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
2.6 出院指导
给患者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4]:①保持每天愉快心情, 劳逸结合, 注意休息;②功能锻炼:定期患侧上肢的功能锻炼, 应循序渐进, 适可而止;③用药指导:按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 用药过程中发现不适及时就诊;④避孕: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 以免促使乳腺癌的复发;⑤自查:患者每月自查一次, 最好选择月经后进行, 健侧乳房每年X线片检查一次, 以便早期发现复发征象。
3 体会
通过对乳腺癌化疗患者人文化的护理, 使患者不仅掌握了许多乳腺癌的相关知识, 而且心理状态多有了很好的改善, 几乎所有的患者心情变得开朗, 能很好正视一侧乳房缺失问题, 重新树立了自信, 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 同时我科护士对乳腺癌这一疾病有关知识有了全面的掌握, 丰富了业务知识。通过对这些患者的成功护理, 护士认识到人文化护理的重要性, 从中体会到护理工作的价值。我们希望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要不断完善工作方式, 以人文化的工作方式来护理每一位患者, 使他们都能够在我科重树自信, 以良好的心态回归家庭, 回归社会, 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慧.乳腺癌患者的躯体、心理问题与护理.护理研究, 2004, 11 (18) :1891-1893.
[2]戚美芬.乳腺癌术后自我形象发生的诊断和护理.解放军杂志社, 2006, 23 (4) :18-19.
[3]郭桂芳, 肖菊青, 朴玉粉.乳腺癌手术后患者婚姻质量调查.中华护理杂志, 2001, 36 (4) :258-261.
术后化疗患者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31例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8~68岁, 平均年龄44.2岁, 患者均为卵巢癌腹腔内种植转移, 均接受过腹腔化疗3~12次, 平均化疗次数6次。31例患者均接受不少于3个周期的化疗。
1.2 方法
对患者应用顺铂进行腹腔化疗, 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计算化疗的剂量[5], 采用直接穿刺、腹腔留置导管打通腹腔内环境, 首先进行常规消毒、局麻, 放置硅胶管的一端于盆腹腔, 另外一端固定在患者的腹壁上, 待穿刺切口愈合完全即可开始化疗。化疗过程:将一定剂量顺铂 (加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 缓慢注入患者腹腔, 每次化疗需2天, 在化疗结束后需给予3天的静脉水化治疗, 1个疗程为5天。
1.3 护理
1.3.1 腹腔化疗前的护理
在进行腹腔化疗前应详细的向患者讲解腹腔化疗的特点、用药、疗效和意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安慰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1.3.2 腹腔化疗中的护理
在进行腹腔化疗时要确保腹腔留置导管的通畅, 缓慢注入药物, 在化疗时要时刻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等的变化。
1.3.3 腹腔化疗后的护理
化疗结束后需鼓励并指导患者多翻身活动, 通过不断的变换体位来促进药物在体内均匀分布, 从而使药物与腹腔内脏以及腹膜充分接触, 提高杀死癌细胞的药效。化疗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泻以及腹胀的临床症状, 观察患者尿量。
1.3.4 心理护理
一般来说, 卵巢癌患者在经历了手术以及化疗的痛苦后, 情绪比较低落, 思想和经济负担过重[6], 往往求生意愿过低, 对于此类患者, 除进行一般常规的护理外, 还应该特别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 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 常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遇到问题及时开导, 向患者讲解腹壁置管以及伤口的护理, 使患者能够自行判断伤口的变化, 出现肉芽增生、红肿等反应时也可及时找医护人员处理[7]。耐心、热情与患者交流,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开展医学常识教育工作, 帮助患者更好的了解自身所患疾病, 提高患者依从性, 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有效率。
1.3.5 出院指导
出院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出院指导, 嘱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规律饮食, 多食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高营养食物[8], 禁辛辣油腻食物, 早睡早起, 并增强锻炼, 保持乐观的情绪, 定期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
1.4 观察指标与效果判定标准
随访半年, 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并判断临床有效率。判定标准[8]: (1) 显效: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工作和生活能力恢复正常, 临床症状和腹水均消失, 转移病灶也未出现, 各项理化检查均恢复到正常值范围; (2) 有效:患者机体恢复一般, 仍无法正常生活及工作, 肿瘤和腹腔种植病灶均未增长, 各项检查指标正常; (3) 无效:患者无法正常工作生活, 肿瘤复发, 腹腔种植病灶转移, 腹水增多。
2 结果
随访半年后复查, 根据疗效评估标准, 患者中显效13例 (41.9%) , 有效14例 (45.2%) , 无效4例 (12.9%) , 总有效率为87.1%。说明对卵巢癌术后腹腔化疗的患者进行专业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缓解患者疼痛, 改善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高达87.1%。见表1。
3 讨论
腹腔化疗的操作较为复杂, 且放置化疗管时操作不当容易导致并发症 (腹痛、渗漏、化疗管堵塞、脱出) 的发生。因此, 医护人员在护理时需谨慎操作, 有针对性的护理患者身体以及心理的不适, 同时在护理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并分析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 尽量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
综上所述, 本次研究为分析探讨卵巢癌患者术后腹腔化疗的护理效果, 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术后进行腹腔化疗的患者31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取优质的腹腔化疗护理方式, 随访半年, 观察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显示, 患者显效13例, 有效14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87.1%, 说明对卵巢癌术后腹腔化疗的患者进行系统专业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缓解患者疼痛, 改善生活质量, 对于临床治疗和患者恢复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军, 战丽丽, 等.卵巢癌手术后腹腔化疗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6) :296-297.
[2]刘桂娟, 王富芳.卵巢癌手术后腹腔化疗患者的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 l (22) :501.
[3]刘桂娟, 王富芳.卵巢癌手术后腹腔化疗患者的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 2010, 1 (3) :114.
[4]陈艳.31例卵巢癌患者术后腹腔化疗的护理[J].江苏医药, 2010, 36 (23) :2872-2873.
[5]陈小琴, 张易.晚期卵巢癌术后腹腔化疗患者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4, 31 (23) :53-54.
[6]王晶, 徐艳.浅谈卵巢癌术后腹腔化疗的护理[J].黑龙江医学, 2011, 35 (4) :315-316.
[7]姜英惠.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 (7) :27.
大肠癌术后辅助化疗 篇9
关键词: 大肠癌;化疗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049-01
大肠癌临床症状纷繁复杂,早期又十分隐匿,因此,早期诊断较难,临床上以大便习惯改变、腹痛、贫血为主要症状。很多病例发现时已属晚期,治疗效果差,病死率较高。化学治疗多用于进展期有转移的大肠癌,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措施,主要用于术前或术中,以利肿瘤的切除,减少癌肿扩散的机会;对DukesC期结肠癌术后做辅助性化疗;晚期病例姑息治疗。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大肠癌患者36例化学治疗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36例大肠癌患者,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33~82岁,平均58岁,病程0.5~2年。乳头状腺癌17例,管状腺癌8例,粘液腺癌7例,印戒细胞癌4例,其他2例。按TNM分期标准,Ⅰ期3例,Ⅱ期5例,Ⅲ期6例,Ⅳ期22例。
1.2 方法
1.2.1 联合化疗: 联合化疗具有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减少或延缓耐药性产生等优点,迄今已有不少联合化疗方案用于大肠癌的治疗,5-FU仍为大肠癌化疗的基础用药。①传统的MVF方案:即5-FU+VCR(长春新碱)+Me-CCNU(甲基环己亚硝脲)。5-FU10 mg/kg·d静脉注射,共5天,VCR 1 mg/m2静脉注射,第1天用1次,此两药均每5周重复1次;Me-CCNU 175 mg/m2,第1天口服,隔周重复。②FLE方案:5-FU+左旋咪唑。左旋咪唑原为驱虫剂,单一用药对大肠癌无抗肿瘤活性,但有国外临床研究显示此方案能降低Duke C期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率、死亡率,提高生存率,故有人推荐作为Ⅲ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标准方案。此方案于大肠癌根治术后28天开始,5-FU 450 mg/m2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用5天,以后改为每周1次,连用48周。左旋咪唑50 mg,每8 h1次连服3天,每2周重复1次,共服1年[1]。③CF+5-FU方案:CF能够增强5-FU的抗肿瘤作用,提高大肠癌的缓解率。此治疗方案有多种剂量组合的报道,CF多用每天200 mg/m2×5天,5-FU每天370~500 mg/m2×5天,28天1个疗程,可连续用半年。但CF/FU方案的最佳剂量方案组合至今仍未确定。④5-FU+干扰素:5-FU与干扰素并用对多种实验性肿瘤包括人结肠癌细胞株有协调作用,机制尚不明了。一般为5-FU 750 mg/d,连续滴注5天,以后每周滴注1次;α-IFN 900万U皮下注射,每周3次。有报道此方案神经系统毒性反应达37%。还有人推荐在5-FU+CF基础上第1~7天加用INF 500~600万U/m2,加用INF组黏膜炎、腹泻和血小板下降比较明显。⑤FAM方案 即5-FU 500 mg/m2靜脉滴注,第1~5天。ADM(多柔比星)3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28天重复,MMC(丝裂霉素)6~8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8周为1疗程。⑥其他还有FAP方案(5-FU+ADM+DPP)、FMEA方案(5-FU+Me-CCNN+EPI)等。
1.2.2 局部化疗方案:(1)肠腔内化疗 患者按常规施行根治性手术,术中给予5-FU(30 mg/kg体重)注入癌瘤所在大肠腔内,按常规实施手术。术中肠腔化疗可提高C期大肠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并可减少肝转移,其机制是通过肠壁吸收5-FU进门静脉系统和引流的区域淋巴结,杀灭可能进入门静脉和区域淋巴结的癌细胞;同时肠腔内的5-FU可杀伤和消灭癌细胞,防止癌细胞扩散,有减少局部复发的可能性。(2)动脉灌注化疗 动脉灌注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选择靶血管,是动脉灌注化疗成功的关键。经皮股动脉插管至肠系膜下动脉近端,行血管造影以明确载瘤肠段血管分布,用5-FU1g、丝裂霉素12 mg做选择性肠系膜下动脉及直肠上动脉灌注给药[2]。动脉灌注化疗的优点:使肿瘤供血动脉内注入高浓度化疗药物,使其痉挛、收缩、甚至闭塞细小血管,使癌巢坏死,缩小;手术中出血减少,且术中见肿瘤坏死主要出现在边缘区,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楚,少有致密粘连,有利于完整切除肿瘤;灌注化疗药物刺激局部瘤组织引起大量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加强对肿瘤的抑制作用,防止癌细胞扩散和转移,减少癌细胞术中种植;化疗药物经过静脉回流门腔静脉,可达到全身化疗目的;动脉化疗给药局限,选择性高,全身毒副作用少。(3)门静脉灌注化疗:大肠癌在原发灶根治术后5年内约50%发生肝转移。为预防肝转移,1979年Taylor等开始进行术后门静脉灌注5-FU的随机对照研究。其方法为,完成大肠癌切除后经大网膜静脉注入5-FU 250~500 mg,或者经胃网膜右静脉插管,引出腹壁外,待术后持续灌注5-FU 1 g/d,连续7天,同时加用5 000U肝素。门静脉灌注应用简便,毒性低、增加费用不多,采用该方法作为结肠癌术后的辅助化疗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但其临床结果至今仍存在争议。
(4)腹腔化疗:化疗药物可选用5-FU、MMC、DDP等,以5-FU应用最多。腹腔化疗要求大容量贯注,一般每次以1.5~2.0L为宜,保留23 h,24 h内大多由腹膜吸收完毕,连续5天为1个疗程。腹腔内反复注入大量化疗药物使其在腹腔内积蓄,增加了局部药物毒性,有的引起肠浆膜甚至肌层坏死。因此,应用过程中要严密观察腹部体征及白细胞计数变化。腹腔化疗的并发症与导管有关者有出血、肠穿孔、肠梗阻、液体外渗、腹腔和皮肤感染等,此外尚有白细胞减少、肺部感染等全身并发症。
2 结果
PR17例,SD14例,PD 5例,总有效率47.6%。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经对症治疗均于2~4 d内缓解。
3 讨论
大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有近半数的患者死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根治术后的化疗即辅助化疗是大肠癌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降低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关于辅助化疗的时机问题,一般在术后2~4周开始进行,此时肿瘤负荷较低,耐药细胞克隆比例较小。大肠癌就诊病例中约有20%~30%已属于Ⅵ期,单纯手术已经无法根治,因此必须综合考虑是否需要化疗[3]。为了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术后辅助化疗也被寄予了较高的期望。对术后辅助化疗与否至今仍存在争议。一些国外的肿瘤科医师则更倾向于术后给予辅助化疗。
参考文献
[1] 孙燕. 内科肿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
[2] 潘泽亚,吴伯文,吴孟超.大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3):183.
[3] 顾晋,詹天成,姚云峰.结直肠癌的新辅助化疗.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7,14:629.
术后化疗患者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数据库: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以“胃癌术后”等为关键词或篇名或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以中医药、中药、化疗,在摘要内行二次检索。检索时间段:2002年3月~2012年10月。
1.2 纳入标准
国内生物医学期刊公开发表的有关胃癌术后中医药联合化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胃癌术后患者,有明确病理诊断;治疗组为中药联合化疗,对照组为单纯化疗;结局指标:生存率、白细胞减少率、恶心呕吐发生率。
1.3 排除标准
(1)病例报道、文献综述及系统评价;(2)非随机对照试验。(3)无数据可用文献。
1.4 观察指标
数据由2名评价人员独立提取并根据Jadad评分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交叉比对。评价意见不一致时,通过讨论解决分歧。0分为非随机研究,1~2分为低质量研究,3分以上为高质量研究。提取的数据内容包括:恶心呕吐发生率、白细胞减少发生率、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Rev Man 5.0对数据进行分析,Meta分析过程参照Cochrane协作网上有关Rev Man 5.0使用指南进行。对二分类数据采用优势比(OR)及95%置信区间(95%CI)进行分析,当P<0.05,95%CI不包括数值1,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eta分析前进行异质性检验。当异质性不显著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据,而当异质性显著时,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检索文献引文后阅读文献标题,排除重复及无关文献,经仔细阅读文献摘要及全文,遵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共有15篇[3,4,5,6,7,8,9,10,11,12,13,14,15,16,17]文献进入Meta分析。15篇纳入研究的特征及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2.2 临床结局
2.2.1 白细胞减少发生率
10篇文献均详细描述了白细胞减少发生情况。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I2=0,P=0.74),结果显示中药联合化疗组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OR=0.16,95%CI:0.11~0.23,P<0.01),见图1。
2.2.2 恶心呕吐发生率
10篇文献详细描述了恶心呕吐发生情况。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I2=9%,P=0.36),结果显示中药联合化疗组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OR=0.20,95%CI:0.14~0.28,P<0.01),见图2。
2.2.3 1年生存率
4篇文献均详细描述了1年生存率情况。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I2=0,P=0.95),结果显示中药联合化疗组的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17,95%CI:1.15~4.08,P=0.02),见图3。
2.2.4 3年生存率
4篇文献均详细描述了3年生存率情况。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I2=0,P=0.95),结果显示中药联合化疗组的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OR=2.26,95%CI:1.51~3.39,P<0.01),见图4。
3 讨论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胃癌检出率低,很多患者诊断明确已经处于进展期。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化疗均是一种可选择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既往研究表明术后化疗可以提高包括进展期胃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18,19,20,21,22],但临床上因白细胞减少和严重恶心呕吐等化疗药物毒副作用使术后患者化疗的周期不足、中断或终止,进而导致患者的生存和预后较差。如何预防和治疗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使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周期,提高患者生存期生活质量,引起了国内外肿瘤科医生的关注[23]。
注:“-”表示无数据
本文通过对15篇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显示,胃癌术后患者行中药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可显著减少恶性呕吐的发生率,降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使化疗的耐受性提高,提高了患者1年及3年的生存率,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所纳入的研究的质量较低,Jadad评分较低,15篇中仅2篇Jadad评分为3分,所纳入的样本量较少。所入选的文献均是阳性结果,导致本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近年来中药本身的毒副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入选的文献中均未对此描述,所以也未能分析。
尽管本研究显示胃癌术后患者行中药联合化疗在化疗副反应和生存时间上优于单纯化疗,提示中医药联合化疗优于单纯化疗,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循证医学依据。但由于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提供高质量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同时进一步对本研究进行验证。
摘要:目的 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胃癌术后患者行中药联合化疗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2002年1月~2012年11月公开发表的所有胃癌术后行中药联合化疗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依照入选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5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观察指标包括:恶心呕吐发生率、白细胞减少发生率、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中药联合化疗组白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等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中药联合化疗组1、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癌术后患者行中药联合化疗能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延长生存期,优于单纯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