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术后化疗

2024-10-17

大肠癌术后化疗(精选8篇)

大肠癌术后化疗 篇1

直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以20~50岁多见, 为彻底杀灭癌细胞, 预防和治疗腹腔转移, 巩固手术疗效, 作者科室先后对28例直肠癌术进行了腹腔化疗,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8例, 男19例, 女9例, 年龄26~67岁, 均用5-氟脲嘧啶500~1000mg溶解于生理盐水500~1000mL的化疗液行腹腔化疗[1]。以每分钟500滴左右的速度快速滴入腹腔, 15~30min滴完, 再用生理盐水250mL冲管, 然后拔管。每日1次, 连续5d为1个疗程, 每月重复1个疗程, 共6个疗程。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多关心体贴患者, 心平气和的与患者交流, 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问患者作有关化疗方面的健康宣教, 并向患者解释腹腔化疗的意义, 目的及方法, 并让接受过同类治疗的患者向其讲述化疗过程中感受, 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 取得更好的配合。

2.2 化疗前的护理

(1) 保持病室整洁、安静、空气清新, 每日通风两次。 (2) 化疗前指导患者静卧30分钟, 避免不必要的操作或噪音、异味等的干扰, 保证充足休息和睡眠。 (3)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腹腔及肛周皮肤清洁, 放松身心, 必要时使用止吐剂。 (4) 嘱患者在穿刺前排空膀胱, 穿刺时患者摆好体位后瞩其不要随意更换体位, 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肠管等引起出血造成严重后果。

2.3 化疗中护理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按规范配制药物, 做好自身防护, 穿刺时定位要准确, 穿刺部位常规消毒, 避免腹腔感染。拔针后必须按压刺穿部位3~5min, 再用碘伏棉球覆盖无菌纱布, 胶布固定。 (2) 天冷时宜将化疗液预热至37℃左右, 避免冷对腹腔的刺激。 (3) 化疗时应有专人护理, 随时观察病情变化, 确保输液通畅, 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各衔接处有无滑脱, 套管针是否移位脱出, 穿刺点周围有无肿胀, 避免化疗药外漏, 引起腹壁组织坏死, 同时指导患者作深呼吸, 以减轻紧张焦虑感。

2.4 化疗后的护理

(1) 化疗后瞩患者卧床休息1~2h, 并指导其每15~30min要更换体位一次, 如平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及俯卧位等, 以确保药物均匀分布, 达到治疗效果。 (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每周1~2次检测和观察血象变化, 给予必要的支持治疗, 如中药调理、成分输血, 必要时遵医嘱应用升血细胞类药, 注意皮肤有无瘀斑, 齿龈出血等, 如出现恶心、呕吐、腹膜炎、口腔溃疡等应及时通知医师积极处理。并遵医嘱药物支持治疗, 鼓励其多饮水, 碱化尿液, 以减轻化疗所致的毒副作用。 (3) 加强病室空气消毒, 减少探视, 预防医源性感染。 (4) 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注意安全, 避免受伤。注意休息, 避免过度疲劳, 注意保暖, 避免受凉。 (5) 瞩患者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 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 勇敢面对现实, 客服化疗带来的身体不适, 坚持接受化疗。

2.5 加强营养支持

(1) 化疗期间鼓励患者进食, 根据患者口味给予高热量, 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易消化软食, 注意调整食物的色香味, 避免粗糙, 辛辣食物, 忌油腻, 少量多餐。保持口腔清洁, 知道患者睡前及三餐后漱口, 软牙刷刷牙, 增进食欲, 以提高肌体抵抗力。 (2) 若口干者多饮水及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 如出现口腔溃疡, 应进微冷无刺激的流质或软饭。严重呕吐腹泻患者, 予静脉补液, 防止脱水, 必要时给予肠内, 肠外营养支持。

3 结果

通过对28例患者腹腔化疗的护理, 大多数患者无不适症状, 1例有轻微恶心症状, 未作处理。2例在化疗后的两天食欲差, 下腹部坠涨感, 患者可以忍受未作处理。1例患者出现严重恶心、呕吐症状, 肌注胃复安针后缓解。1例老年患者因不能忍受腹部不适而终止腹腔化疗改静脉化疗, 其余27例患者坚持完成了6个疗程的腹腔化疗。

4 讨论

腹腔化疗时胃肠道肿瘤多种治疗手段中的一种特殊治疗, 它具有高选择性区域化疗药代动力学特点[2], 能在腹腔液、门静脉血和腹腔淋巴系统中及肝脏内恒定维持高浓度的抗癌药物[3], 使术中脱落在腹腔中的游离细胞或微小癌灶, 直接受抗癌药物的攻击。腹腔化疗是控制直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手段。首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大多数有紧张恐惧感, 通过护理人员的耐心解释, 普遍都能接受。通过腹腔化疗的护理, 可以及时的观察病情变化,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卢谷萍.结肠癌术后腹腔化疗的操作及护理[J], 宜春学院学报, 2006, 6 (12) :98.

[2]史继学.腹腔化疗的临床应用近况[J].国外医学护理学手册, 1993, 10 (2) :51.

[3]卿三华.腹腔内化疗[J].中华消化杂志, 1990, 10 (2) :108.

大肠癌术后化疗 篇2

关键词:肿节风片 结直肠癌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药物疗法

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533(2008)09-0420-03

化疗是目前结直肠癌综合治疗方法中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但化疗过程中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伴随着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从而产生相关的化疗副反应,往往使患者不能耐受化疗方案,造成化疗的应用受到局限,所以如何在化疗的同时应用辅助药物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已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对服用肿节风片的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进行检测,以探讨肿节风片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择2007年3月到2008年5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35例,术后均经病理诊断证实,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化疗组)和试验组(化疗+肿节风组)。对照组13例,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62.25±15.62岁。试验组22例,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62.36±11.6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都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根治性手术后4 wk开始化疗,化疗期间除对症处理外未应用其他抗肿瘤药物或免疫调节剂。对照组及试验组采用同一种化疗方案,方案为“FuDR 500 mg/m2(第1~5天)+cF 200 mg/m22(第1~5天)+奥沙利铂150 mg/m2(第1天)”;整个化疗疗程为6次,两次化疗间隔为4 wk。试验组从首次化疗起即给予肿节风片(上海信谊嘉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354 g/片),3粒/次,3次/d。所有患者均于首次化疗开始前1天和6次化疗结束后3天空腹取外周静脉血20 mL,每次标本分别用1:20 u肝素抗凝管和促凝管送检。

1.3主要观察指标

1.3.1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的检测

采用鼠抗人CD3、CD4、CD8、CDl6+CD5直标荧光抗体(购自美国B-D公司)标记样本,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型号:FASCalibur)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NK淋巴细胞(CDl6+CD56)。

1.3.2肝肾功能检测

考察患者化疗前后血谷丙转氨酶(ALT)、血总胆红素(T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各亚群及NK细胞数量变化情况

试验组化疗前后,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数量以及CD4+/CD8+细胞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而NK细胞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化疗前后各免疫指标的比较结果显示除CD8+细胞亚群无显著变化(P>0.05)外,CD3+、CD4+细胞数量,CD4+/CD8+细胞比值,以及NK细胞数量均较化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化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各免疫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化疗后,试验组外周血CD3+、CD4+淋巴细胞亚群数量、CD4+/CD8+细胞比值及NK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细胞水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

2.2两组化疗前后肝肾功能的比较

两组患者化疗前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化疗结束时,对照组有3例(23.1%)发生肝功能损伤;试验组有5例(22.7%)发生肝功能损伤;都表现为ALT高于正常参考值。两组在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化疗前后,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无论对照组还是试验组,ALT、TB、BUN、cr水平在化疗前后均无显著改变(P>0.05)。

3讨论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其中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在肿瘤免疫监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T淋巴细胞是一种对肿瘤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免疫细胞,其中CD4+细胞在致敏后可进一步分化成熟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T淋巴细胞不仅是肿瘤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而且还是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CD4+T淋巴细胞与CD8+T淋巴细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是维持体内正常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所必需的。NK细胞是一类不需要特异性抗体参与,也不需要靶细胞上的MHC Ⅰ类或MHCⅡ类分子的表达即可杀伤肿瘤细胞的淋巴细胞,是机体抵御肿瘤细胞的重要天然屏障。以往的多项研究发现,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常常受损,而术后的化疗常常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进一步的抑制。在本试验中,化疗患者在化疗后出现CD3+、CD4+、CD4+/CD8+、NK细胞数量的下降,提示CD4+细胞的分化受到抑制。NK细胞活性降低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比例失调,从而影响了机体对肿瘤细胞的细胞免疫功能。

肿节风是金粟兰科草珊瑚属植物,祖国传统医学以全株入药。以往研究认为,该植物中含有的香豆酮、内酯类物质为抗菌有效成分,所以按传统医学的做法将之较多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肿节风具有体外抗肿瘤功能,可增强小鼠机体免疫吞噬功能、脾细胞对伴刀豆球蛋白的反应性和NK细胞的活性,以促进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从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本试验的结果显示,试验组化疗和外周血CD3+、CD4+细胞、CD4+/CD8+比值及NK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并且与化疗前相比,除NK细胞数量下降外,其他指标未有明显差异。同时在本研究中未发现肿节风对肝肾功能存在明显的毒副作用。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肿节风片可使结直肠癌患者受抑制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恢复作用。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曾有学者推测,由于肿节风含有较高的锌元素,故能通过改善机体对胸腺的正常发育和促进胸腺素的分泌,从而达到调整机体细胞免疫的作用。

大肠癌术后化疗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肿瘤科大肠癌术后且行化疗的患者98例,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9例, 其中男50例, 女48例;年龄29~72岁, 平均 (48.5±1.3) 岁;体重50~66 kg, 平均 (57.8±4.6) kg。两组患者均予以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化疗方案。两组患者中根据化疗次数的不同, 首次化疗者和多次化疗者分别为51例和47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化疗次数及化疗方案应用统计学分析, 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肿瘤科术后化疗常规护理, 做好基本辅助检查如 (血、尿、便常规系列, 心电图、肝肾功能和B超) , 化疗中骨髓抑制及不良反应的基本护理, 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合理的出院指导。

1.2.2 观察组舒适护理干预

(1) 化疗前护理。 (1) 心理准备:护士要耐心与患者进行疏导沟通,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 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做详细解答[1]。护士认真讲解化疗的优势、流程及注意事项, 引导患者消除紧张焦虑心理, 保持放松的心态, 保证化疗顺利完成。嘱咐照顾患者的家属也要努力配合护士和医师, 做好一系列心理工作辅导。 (2) 生理准备:护理人员首先协助患者排空大小便, 嘱其保持最佳体位, 需行穿刺的肢体上可选用海绵垫垫压, 以免因患者移动而针头滑动。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 合理的营养搭配, 提高免疫力, 治疗中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3) 环境因素:术前和术中要给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环境温度可保持在22~25℃, 湿度50%~60%, 做好室内通风, 保持空气流通, 嘱患者注意保暖。由于患者治疗的特殊性, 化疗后自身白细胞下降易发生感染, 所以家属应尽量减少探视时间。 (2) 化疗中护理。 (1) 穿刺护理:挑选具有一定资质且技术过硬的护理人员, 在人性化的结合患者意愿后进行静脉穿刺, 针对血管显露不明显的患者, 操作前可先用毛巾热敷穿刺部位, 使静脉充盈扩张;观察血管不同的情况, 穿刺时选22~24号的Y型留置针, 遵循稳、准、快的原则, 减少因操作不当带来的疼痛, 穿刺完成后, 选3 M型号敷贴固定针头, 将患者肢体放松, 注意保持针头无菌, 以免感染。若发现有脱皮、渗血和感染, 及时处理。 (2) 并发症处理: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甚至腹痛时, 及时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 可适当性的采用意志转移法嘱其放松, 配合完成治疗。

(3) 化疗后护理。 (1) 胃肠道反应护理:对于癌症患者来说, 胃肠道反应是癌症术后化疗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轻者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 重者会导致钾、钙、钠偏低, 因此首先嘱患者进食切忌过饱, 合理使用抑制胃肠道反应的药物, 若患者呕吐较甚, 医护人员尽量协助其漱口, 将呕吐物排除, 减少对胃肠道刺激。 (2) 并发症预防护理:化疗时所使用的药物对骨髓有一定抑制作用, 定时观察并记录骨髓征象, 护理人员严格清洁口腔及会阴, 保持患者卫生。为防止出血、感染及脏器衰竭, 努力提高自身防护意识。 (3) 康复指导护理:组织患者家属定期参加健康知识培训, 宣传教育化疗相关知识, 家属要以积极的心态和患者沟通, 列举成功案例,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 15.0来统计, 资料应用VFP 7.0来整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45例, 占91.84%, 对照组36例, 占73.47%;并发症观察组 (4例, 占8.16%) 明显小于对照组 (13例, 占26.5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附表。

3 讨论

化疗是癌症患者术后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 因疾病本身的难治愈性加之化疗带来的毒副性使大部分患者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2]。这类不良情绪不仅影响化疗的成功率还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因此在化疗前后对患者人性化的舒适护理显得很重要[3]。在治疗过程中, 医护工作人员不仅要时刻监护患者的身体状况, 也要从精神和心理对其呵护, 让患者能积极稳定的配合完成。护理人员要主动进行与患者交流, 可及时帮助她们重建信心;化疗中对于穿刺技术要严格掌握, 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对于化疗后的胃肠道不适、出血及感染, 准确采取措施, 加之康复健康指导, 使患者在化疗中舒适安全。通过本研究可知,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84%明显好于对照组的73.47%, 并发症观察组8.16%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6.53%, 可见舒适护理模式对大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有实质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星尘, 陆卫芬, 张耀群.76例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舒适护理的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1 (4) :138-139.

[2]金海赞.大肠癌患者术后化疗中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J].医学新知杂志, 2011, 21 (6) :467-468.

直肠癌34例术后化疗效果分析 篇4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2011年1月- 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直肠癌患者34例。其中, 男21例, 女13例; 年龄36 ~ 81 ( 54. 18 ± 4. 31) 岁, 病程1 ~ 10 ( 3. 91 ± 0. 68 ) 个月。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便血, 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或绞痛。经临床诊断, 确诊全部患者直肠癌Dukes分期A期3例、B期12例、C期15例; D期4例。

1. 2化疗方法首先, 全部患者于直肠癌术后行基础放疗, 放疗采用瓦里安直线加速器 ( clinac 23EX) 。其次, 给予患者FOLFOX4术后化疗方案。化疗前, 患者除行肝肾功能、血常规、腹部B型超声等常规检查外, 还需进行CA19-9、X线摄片、 癌胚抗原等检查。确认化疗可行后患者常规服药。具体用药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 用药量依次对应为85mg/ m2、1 000mg/m2、200mg/m2, 其中前者静脉点滴d1, 5-氟尿嘧啶400U静脉推注, 600U 22h静脉泵入, 静脉点滴d1、d2; 后者静脉点滴d1、d2。化疗以2周为基本单位重复上述操作。为避免患者呕吐, 化疗前后可适量给予患者阿扎司琼、昂丹司琼或格拉司琼, 如发现患者中性粒细胞异常减少, 给予患者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化疗期间, 护理人员对患者行常规饮食护理, 叮嘱患者避免冷水刺激, 注意保暖等。每例患者化疗周期需≥4个, 化疗完成后统计全部患者临床化疗成效, 记录并分析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自然杀伤细胞活动性和CD8+变化情况。

1. 3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化疗前后均行体质量、血象等观测; 借助KPS指标评定患者功能状态: ( 1) 生存质量提高: 化疗后得分相比较化疗前提高≥10分; ( 2) 生存质量降低: 化疗后得分相比较化疗前降低≤10分; ( 3) 生存质量稳定: 介于 ( 1) 、 ( 2) 评定标准之间; 患者不良反应以NCI通用分级标准进行评价; 不良反应采用L-OHP所用毒性反应分级法来进行评定, 该方法共分Ⅰ ~ Ⅳ等级, 反应强度与等级高低呈正相关。截止随访终止, 全部34例患者均可有效评价疗效。

1. 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0. 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 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 ) 表示, 组间比较应用 χ2检验。以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化疗周期34例患者化疗5 ~ 17个周期, 中位数8. 62个周期, 化疗293个周期。肿瘤进展平均用时28. 3个月。

2. 2自然杀伤细胞活动性和CD8+淋巴细胞变化化疗前, 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活动性为 ( 46. 38 ± 1. 07) % , CD8+淋巴细胞为 ( 24. 33 ± 1. 21) % ; 化疗后, 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活动性为 ( 45. 72 ± 1. 10) % , CD8+淋巴细胞为 ( 25. 42 ± 1. 17) % , 两项指标前后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表明FOLFOX4化疗方案的应用对患者免疫指标影响不大。

2. 3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WBC水平下降、感觉神经异常等, 反应程度多主要集中在Ⅰ ~ Ⅱ级, 患者经休息期可自行恢复。无患者因不良反应影响化疗, 无患者出现心脏毒性或其它脏器重度损害。见表1。

2. 4KPS功能状态评分34例患者中, 提高24例 ( 70. 59% ) ; 稳定7例 ( 20. 59) ; 降低3例 ( 8. 82% ) , 表明患者术后行FOLFOX4化疗方案, 有利于改善患者患者身体功能状态, 提高生活质量。

3讨论

与其它类癌症相比, 直肠癌发病时往往不易察觉, 其具有的隐匿特点常常使得其在中晚期阶段才被临床确诊[3]。手术是现阶段治疗直肠癌的主要办法, 虽然它能干净的切除肉眼可视肿瘤, 但显微镜水平下仍有癌细胞可能存留导致癌症复发或转移, 而手术本身也有诱发癌细胞扩散的风险。对此, 借助术后化疗抑制并消灭癌细胞, 成为目前控制直肠癌复发或扩散的有效办法[4]。

医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带动化疗药物更新换代, 截止目前临床可使用化疗药物根据其针对癌症病症的不同已经分为多种[5]。就直肠癌来说, 现阶段基于各化疗药物所形成的化疗方案有7种之多, 如FOLFOX4、LV/FU、5-FU + LMS、CPT-11 + L-OHP等, 其中FOLFOX4方案在直肠癌术后临床化疗应用中得到普遍认可。

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为FOLFOX4方案中所使用的化疗药物。其中, 奥沙利铂属新型铂类抗癌药物[6], 与传统铂类药物相比, 它与DNA结合速率更快, 抑制效果更好, 细胞毒性作用更强, 能很好的抑制多种肿瘤细胞株。5-氟尿嘧啶具有干扰DNA形成的功效, 其余奥沙利铂联合使用协同作用明显, 从而强化抑制癌细胞的功效[7]。通过本次临床研究可以看出, FOLFOX4方案中的用药均采用静脉给药, 用药患者肿瘤进展平均用时28. 3个月, 用药前后患者体内自然杀伤细胞活动性、 CD8+淋巴细胞等免疫指标波动不大, 化疗后患者KPS功能状态评分明显有所提高, 表明FOLFOX4方案的应用疗效良好、能保护患者机体免疫力不受破坏,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8]。此外, 化疗所致患者不良反应多为恶心呕吐、感觉神经异常等, 且不良反应等级所谓Ⅰ ~ Ⅱ级, 无患者因不良反应中断化疗, 表明FOLFOX4方案耐受性良好。由此可以看出OLFOX4方案操作简单, 使用经济, 且疗效好、负反应小, 患者依从性高, 可作为直肠癌术后化疗首选方案在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为提高直肠癌术后化疗效果, 以帮助患者延长生命, 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直肠癌患者34例, 给予患者术后基础放疗和化疗。化疗取FOLFOX4方案。统计全部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基本临床数据, 记录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自然杀伤细胞活动性和CD8+淋巴细胞变化情况, 以KPS评分判定患者化疗前后生存质量变化。结果 以FOLFOX4方案化疗直肠癌术后患者, 肿瘤进展平均用时28.3个月, 化疗前后自然杀伤细胞活动性和CD8+淋巴细胞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不良反应多为恶心呕吐、感觉神经异常、WBC水平下降, 反应程度多为ⅠⅡ级;患者化疗后KPS评分提高24例 (70.59%) 。结论 直肠癌术后, 给予患者基础放疗和FOLFOX4化疗, 药物可耐受, 化疗效果良好, 有利于保护患者机体抵抗力, 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直肠癌,术后化疗,FOLFOX4方案,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史晓丹.直肠癌86例术后化疗新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 (8) :77-78.

[2] 谢东.直肠癌86例术后化疗新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30 (9) :109-110.

[3] 曹波, 邓文玲, 杨梅, 等.益气逐瘀汤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贵阳中医学院一附院、贵州省肛肠病医院.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学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暨新技术学习班论文汇编[C].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贵阳中医学院一附院、贵州省肛肠病医院, 2010:3.

[4] 王建忠, 苏晋捷, 曾祥福, 等.结直肠癌术后复方苦参素联合6周期FOLFOX-4方案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 10 (14) :1215-1217.

[5] 田锋奇, 胡伟.参芪十一味颗粒对直肠癌术后FOLFOX-4方案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30:40-41.

[6] 李毅, 谢家印, 廖正银, 等.基于FOLFOX4方案肝动脉置管持续灌注化疗的TACE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近期疗效观察[A].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 (CSIO) (Chinese 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Oncology, CACA (CSIO) ) 、亚太肿瘤介入学会 (APSIO) (Asia-Pacific 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Oncology (APSIO) ) .第二届亚太肿瘤介入大会第十二届中国肿瘤介入大会暨介入放射学新技术推广和诊疗规范普及大会会议汇编[C].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 (CSIO) (Chinese 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Oncology, CACA (CSIO) ) 、亚太肿瘤介入学会 (APSIO) (Asia-Pacific 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Oncology (APSIO) ) , 2011:7.

[7] 黄立勇.miR-196和Hox B8的表达差异与结直肠癌Folfox4方案化疗敏感性的相关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 2013.

大肠癌术后化疗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采取方便抽样法纳入2013年12月-2014年2月在市内2家三甲医院肛肠外科的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94例。入选标准: (1) 术后确诊为大肠癌; (2) 术后辅助化疗; (3) 了解自己的病情; (4) 有正常的交流能力; (5) 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1) 有精神疾病等不能合作者; (2) 有严重的其他系统疾病; (3) 并发其他恶性疾病; (4) 新辅助放化疗者。患者中男62例, 女32例;年龄36~76岁, 平均 (60.23±8.80) 岁。已婚88例, 未婚2例, 丧偶4例;初中及以下74例, 高中14例, 大专及以上6例;农民24例, 工人45例, 其他25例;医保64例, 农保25例, 其他5例。直肠癌50例, 结肠癌44例。腺癌84例, 黏液癌4例, 部分腺癌、部分黏液癌6例。Dukes分期, A期5例, B期28例, C期61例。手术方式:腹腔镜11例, 非腹腔镜83例;永久性人工肛门7例, 保护性末端回肠造口14例, 无造瘘73例;化疗方案:XELOX方案 (奥沙利铂+卡培他滨) 52例, 乐沙定 (奥沙利铂) +雷替曲塞方案23例, 其他19例;化疗阶段:皆处于术后化疗第1~9个周期, 其中第1~3个周期65例, 第4~6个周期21例, 第7~9个周期8例。

1.2 研究方法

1.2.1 测量工具

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由研究者自行设计, 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疾病相关资料包括肿瘤名称、肿瘤分期、手术方式、化疗方案等。Piper疲乏量表中文修订版 (RPFS-C) :采用香港研究者翻译的中文版的Piper疲乏修订量表, 包含4个维度共22个条目和5个开放式的问题[3]。4个维度分别是行为疲乏、情感疲乏、感觉疲乏、认知/情绪疲乏。各维度总分除以条目数为维度得分, 所有条目的平均分为总表的得分。各条目和维度的得分范围为0~10分, 分数越高, 表示疲乏的程度越严重。分数的评估分为4个等级, 0分为无疲乏, 1~3分为轻度疲乏, 4~6分为中度疲乏, 7~10分为重度疲乏。本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8, 4个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在0.89~0.93, 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1[4]。

1.2.2 资料收集

取得2家医院的同意和许可, 取得患者同意后, 由专门培训的调查员进行收集。资料均在本次住院的第1天收集, 问卷当场发出并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00份, 剔除无效问卷后, 实际收回有效问卷94份, 有效回收率为94%。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Brown-Forsythe检验等,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疲乏得分的主要因素,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纳入对象的癌因性疲乏情况

纳入对象发生疲乏82例, 发生率为87.2%。整体疲乏平均分为 (3.46±2.35) 分, 其中中度疲乏35例 (37.2%) , 重度疲乏14例 (14.9%) 。行为维度疲乏得分为 (3.35±2.55) 分, 其中中度疲乏29例 (30.9%) , 重度疲乏16例 (17.0%) 。情感维度疲乏得分为 (4.09±2.86) 分, 其中中度疲乏34例 (36.2%) , 重度疲乏24例 (25.5%) 。感觉维度疲乏得分为 (3.41±2.62) 分, 其中中度疲乏32例 (34.0%) , 重度疲乏13例 (13.8%) 。认知/情绪维度疲乏得分为 (3.04±2.33) 分, 其中中度疲乏31例 (33.0%) , 重度疲乏9例 (9.6%) 。

2.2 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 疲乏得分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在疲乏得分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术后运动习惯、睡眠、是否腹腔镜、化疗方案、化疗阶段 (P<0.05) 。其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结果见表1。

2.2.2 疲乏得分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整体疲乏得分作为应变量, 以上述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 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化疗方案、术后运动习惯、睡眠、化疗阶段、是否腹腔镜5个指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3.1 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亟需得到重视

调查显示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疲乏发生率高、程度较重, 这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结果一致。国外Maughan等[1]研究显示, 70%~10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受到癌因性疲乏的影响。金晓燕等[5]研究发现所有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54.46%经历中度疲乏, 21.78%经历重度疲乏。临床医护人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并及时提供有效的干预减轻患者的疲乏。

3.2 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

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术后运动习惯、睡眠质量、手术方式、化疗方案等多因素有关。

3.2.1 术后运动习惯

调查显示术后有运动习惯的患者, 疲乏的发生率远远低于没有运动习惯的患者。活动锻炼是经一级证据证实的唯一有效的CRF干预措施[6]。国内外已有大量有氧运动及运动处方对癌因性疲乏和生存质量的干预研究, 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鼓励其术后进行合适的有氧运动, 但要注意不可以让其产生呼吸困难[8]。

3.2.2睡眠时间

本研究的纳入对象多为老年人, 所需的睡眠时间在5~7 h之间[9]。调查结果显示睡眠时间在6~10 h的患者整体疲乏得分远远低于睡眠时间不足或过多的患者。睡眠紊乱为癌因性疲乏的发生原因及诱因之一, 可引起身体不适致疲乏无力或干扰期望的生活方式[10,11]。部分患者睡眠时间不足可能与老年人入睡困难、早醒或担心病情有关;部分患者睡眠时间过多可能与增加睡眠时间来进行疲乏的自我调节有关, 这是错误的疲乏认知[12]。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保持适宜的睡眠时间。

3.2.3 手术方式

调查显示腹腔镜术后患者整体疲乏得分比常规开腹手术要低, 腹腔镜能够显著的降低术中的出血量, 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同时腹腔镜术后能较早恢复进食和活动[13,14]。在充分考虑肿瘤切除的彻底性、肿瘤的转移、复发等前提下, 腹腔镜微创手术是外科手术技术发展的趋势。3.2.4化疗方案和化疗阶段“乐沙定 (奥沙利铂) +雷替曲塞方案”的患者癌因性疲乏得分最高, “XELOX方案” (奥沙利铂+卡培他滨) 的患者疲乏得分最低。这支持了相关研究的最新结果: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组患者的疲乏发生率明显高于XELOX方案组[15]。临床医护人员要对接受雷替曲塞化疗的患者更多疲乏方面的关注。化疗药物有一定的蓄积作用, 疲乏的程度随着化疗次数的增加而加重, 临床医护人员应对多次化疗患者持续给予照护和指导。

摘要:目的:了解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探讨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94例大肠癌术后化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2例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发生疲乏, 发生率为87.2%。疲乏的行为、情感、感觉、认知/情绪4个维度的中重度疲乏例数分别为29、34、32、31例, 发生率分别为30.9%、36.2%、34.0%、33.0%。影响整体疲乏得分的主要因素有术后运动习惯、睡眠时间、是否腹腔镜、化疗方案、化疗阶段 (P<0.05) 。结论: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较高, 中重度疲乏患者较多, 临床护理人员应着重关注患者术后的运动宣教、改善患者睡眠, 为不同术式、化疗方案和化疗阶段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 减轻患者的疲乏, 提高其生存质量。

大肠癌术后化疗 篇6

1 临床资料

36例中, 男19例, 女17例;年龄49~72岁;均为结肠癌术后病人, 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输液。留置针系BD公司生产, Vialon材料制成 (2 0~2 2 G型) 。

2 护理

2.1 操作前

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解释工作, 让其了解有关颈外静脉留置针的优点、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方法, 使其解除思想顾虑, 主动配合操作。同时, 准备好无菌透明贴膜及皮肤消毒剂、0.9%氯化钠注射液 (生理盐水) 100ml、输液器等物品。

2.2 操作中

严格无菌操作, 由2名技术熟练的护士合作穿刺。操作时, 先消毒病人左或右颈外静脉穿刺点周围皮肤, 助手同时准备好输液装置待用。穿刺时病人去枕仰卧位, 肩部稍垫高5~6cm, 头偏向一侧, 暴露颈外静脉, 操作者常规消毒皮肤后, 左手拇指绷紧穿刺点上方皮肤, 助手用示指轻轻挤压颈静脉三角处, 使静脉充盈, 呈15~30°角在胸锁乳头肌中点进针。入皮后呈10~15°角沿静脉方向行走, 见回血后退出针芯, 用右手捏住留置针侧面, 然后转动病人的头部, 观察滴速。如滴速不受影响即可固定留置针, 写上留置日期、时间及穿刺者, 并在护理记录中记录;如病人头部活动时滴速受影响, 则适当调整留置针方向后再予固定。

2.3 操作后

每次输液前后护士均应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行有无红、肿、热、痛, 同时询问病人有无不适,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拔出导管。一般导管保留4~7天, 本组平均留置时间为 (7.1±2.0) 天, 一个疗程结束。临床上应注意病人的具体情况:若敷贴内有渗液、渗血、汗液、空气等应立即更换;病人体温>39℃, 应考虑拔出导管, 并送导管尖端做培养, 选择有效抗生素;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管周有无渗出, 如有渗出应及时拔出导管。本组中途有4例渗出, 但无渗血及堵塞现象;输液完毕或暂停输液时可用枸橼酸钠或生理盐水3~5ml封管, 防止血液凝集在血管内。如发生凝血, 先用无菌注射器抽出血凝块再注入药液, 切忌将血凝块推入血管。封管时先将输液针慢慢拔出, 使针头斜面在留置针内, 连续不间断边缓慢推封管液边旋转式退出针头, 保持封管液充满导管。当封管液剩0.5~1ml时, 再全部拔出针头完成封管。

2.4 注意事项

正确摆放头颈部, 使颈外静脉显露明显。同时, 检查穿刺点前端是否有静脉窦, 穿刺时应尽量使针尖越过静脉窦。注意穿刺位置的选择, 应在胸锁乳突肌中点进针, 穿刺点不宜过低。否则, 导管不能通过锁骨下静脉与颈外静脉汇合角处, 可能会使导管在血管内打折、扭曲甚至刺破血管而发生意外。位置太高或太低输液滴速均会受到影响, 病人头部应固定在某一个相对舒适的位置, 否则病人会感觉疲劳不适而不愿意配合, 并强烈要求拔去静脉留置针。我科碰到过7例这样的病人。

3 小结

大肠癌术后化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9 年1 月~2012 年8 月收治的89例直肠癌患者, 治疗前经肠镜病理活检已确诊为直肠腺癌均经临床诊断为Ⅱ ~ Ⅲ期直肠癌 (T3~4/N+) 。36 例行术前同步放疗 ( 术前放疗组) , 其中男25 例, 女11 例;年龄38~75岁, 中位年龄54 岁;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2 例, 中分化腺癌28 例, 低分化腺癌4 例, 粘液腺癌2 例。53 例行术后同步放疗 ( 术后放疗组) , 其中男30 例, 女23 例;年龄37~75岁, 中位年龄55 岁;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4 例, 中分化腺癌30 例, 低分化腺癌5 例, 粘液腺癌7 例, 腺癌和粘液腺癌混合型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1. 2. 1 放化疗方案在CT模拟定位, 计划系统设计下, 给予直线加速器 (6MV-X线) 调强适型放疗。行盆腔照射, 照射量1.8~2.0 Gy/d, 5 次/ 周, 共25 次;总照射量为45~50 Gy。术前放疗组:在放疗开始的同时, 服用卡培他滨1650 mg/ (m2·d) , 分2 次口服, 每周服用5 d, 周六、周日休息, 总共服药25 d, 放疗结束后休息5~8 周行手术。术后放疗组:行直肠癌根治术后1 个月内, 先用FOLFOX ( 奥沙利铂85 mg/m2, d1, 亚叶酸钙400 mg/m2, d1, 5-FU 400 mg/m2, d1, i.v., 5-FU 2400 mg/m2, i.v.gtt.46 h。2 周为1 个疗程) 或XELOX ( 奥沙利铂130 mg/m2, d1, 卡培他滨1000 mg/m2, d1~14。3 周1 个疗程) 化疗2~8 个疗程, 在术后2~6 个月行放疗。有17 例放疗期间同时服用卡培他滨, 剂量同术前放疗组。

1. 2. 2 手术手术遵循直肠癌全系膜切除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 原则, 术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直肠低位前切除术 (LAR) 或腹会阴联合根治术。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 部分患者同时行末端回肠预防性造口术。术前放疗组:放疗结束后5 周, 经盆腔MIR或CT检查及直肠指检, 重新对肿瘤进行分期, 确定能否手术。能手术的患者, 行直肠癌根治术;不能手术的用XELOX方案化疗2 个疗程, 3 周后再评价能否手术。术后放疗组:患者入院后经盆腔MIR或CT检查及直肠指检, 术前评估可以R0 切除患者, 行直肠癌根治术。

1. 2. 3 随访所有患者术后每3~6 个月进行1 次随访, 随访内容包括检查有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通过直肠指诊、纤维结肠镜、CT扫描、盆腔MIR以及肠道肿瘤标志 (CEA、CA199) 等方法来判断肿瘤的复发及转移。所有病例均跟踪随访12~36 个月, 无失访病例。根据随访结果进行复发率及生存预后分析。

1. 3 疗效评定标准按美国癌症联合会 (AJCC) 结直肠癌TNM分期第6 版进行分期。按世界卫生组织 (WHO) 制定的实体瘤疗效标准评价分为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稳定 (SD) 和进展 (PD) 。总有效率=CR率+PR率。毒副作用按NCI版标准进行观察和判断, 分为0~ Ⅳ度。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手术疗效比较术前放疗组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13 例, 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23 例, 保肛率64% (23/36) 。行末段回肠预防造口11 例, 占保肛患者的47.8%。出现吻合口瘘4 例, 吻合口瘘率17.4%。术后放疗组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10 例, 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43 例, 保肛率81% (43/53) 。行末段回肠预防造口1 例, 占保肛患者的2.3%。出现吻合口瘘2例, 吻合口瘘率4.7%。

2. 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术前放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9.4% (25/36) , 术后放疗组为79.2% (42/53) ,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 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手足麻木、恶心、呕吐及放射性直肠炎, 以上不良反应均为Ⅰ ~ Ⅲ级, 未发现≥Ⅳ级不良反应, 没有发生肝脏、肾脏毒性和过敏反应, 亦没有治疗相关性死亡。

2. 4 两组局部复发、转移及生存率比较术前放疗组出现双肺转移及全身多发转移3 例, 出现肝多发转移2 例, 出现腹膜后及颈部淋巴结多发转移2 例, 出现局部复发及盆腔淋巴结转移1 例。术后放疗组出现肝、肺转移多发转移2 例, 出现肺、脑、骨多发转移2 例, 出现肝、腹膜后淋巴结多发转移1 例, 出现腹腔转移1 例, 出现局部复发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 例。术前放疗组的1 年生存率为91.7% (33/36) , 3 年生存率为86.1% (31/36) , 局部复发率为2.8% (1/36) ;术后放疗组的1 年生存率为98.1% (52/53) , 3 年生存率为88.7% (47/53) , 局部复发率为1.8% (1/53) 。术后放疗组的1、3 年生存率高于术前放疗组, 局部复发率低于术前放疗组, 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在恶性肿瘤发病史中高居第3 位[3], 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外科手术治疗是该病临床治疗中所采用的主要手段, 有研究指出直肠癌患者单纯接受手术治疗其复发率较高, 且1 年生存率仅为70% 左右[4]。目前, 术前放化疗+ 手术治疗方案是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法, 但有不少患者急诊时已处于局部晚期, 不具备手术治疗条件。临床实践发现, 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行单纯放、化疗的疗效均不理想, 而放化疗同时进行可减少交叉耐药瘤细胞, 治疗微小转移灶, 有效降低远处转移率[5]。

大量研究证实, 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行外科手术联合同步放化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降低肿瘤分期, 为部分无法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再次争取到手术机会, 提高保肛率, 且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可提高其肿瘤强度, 并能产生较好的放疗增敏作用, 但有关局部晚期直肠癌手术联合术前或术后放化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面的报道较少, 或尚无明确结论。有研究结果表明, 对Ⅱ~Ⅲ期直肠癌患者实施术后同步放化疗可降低其复发率, 提高生存率[6]。本次研究发现, 术前放疗组治疗后其肿瘤分期下降, 术后放疗组1、3 年生存率高于术前放疗组, 局部复发率低于术前放疗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的不良反应均较轻, 提示术后同步放化疗可提高保肛率、生存率, 并降低局部复发, 且安全性高, 与报道相符。究其原因, 可能与术后放化疗可进行准确的病理分期, 避免患者接受不必要的照射等因素有关。因此, 对于有局部复发危险因素的患者, 推荐术后辅助放化疗。

综上所述, 局部晚期直肠癌手术联合术前、术后放化疗疗效均较突出, 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其中术后放化疗的局部复发率更低, 生存率较高, 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并比较局部晚期直肠癌手术联合术前、术后放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9例手术联合放化疗的ⅡⅢ期直肠癌 (T34/N+) 患者, 其中术前放化疗 (术前放疗组) 36例, 术后放化疗 (术后放疗组) 5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术前放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4%, 术后放疗组为79.2%,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前放疗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1.7%和86.1%, 局部复发率为2.8%;术后放疗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8.1%和88.7%, 局部复发率为1.8%。术后放疗组1、3年生存率高于术前放疗组, 局部复发率低于术前放疗组, 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直肠癌手术联合术后放化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降低局部复发率, 有局部复发危险因素的患者, 推荐术后辅助放化疗。

关键词:直肠肿瘤,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新辅助疗法

参考文献

[1]游凯云, 彭海花, 高远红, 等.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yp Tl~4N0期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价值.中华肿瘤杂志, 2013, 35 (9) :708-713.

[2]徐红霞.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观察.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0) :265-267.

[3]周永涛, 张竞时.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与术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比较.肿瘤学杂志, 2013, 19 (12) :973-976.

[4]蒋日月, 裴红蕾.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化疗的疗效比较.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36 (2) :202-203.

[5]卢宁宁, 金晶, 李哗雄, 等.Ⅱ期和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卡培他滨同期放化疗疗效及失败原因分析.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1, 20 (6) :497-501.

大肠癌术后化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术后复发性直肠癌患者,既往未曾行放射治疗。所有病例经影像学检查无远处转移,经外科会诊,无法手术。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正常,KPS评分≥70分。其中男10例,女5例;中位年龄54岁。其中管状腺癌9例,黏液腺癌3例,乳头状腺癌2例,未分化癌1例。15例中Miles手术11例,Dixon手术4例。所有病例临床表现均有骶丛神经刺激症状,会阴区或骶尾区下坠感或持续性疼痛,4例伴单侧下肢水肿,所有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均升高,瘤体积中位直径为5.1 cm。

1.2 治疗方法

1.2.1 放疗

放疗采用西门子直线加速器6MV X线,体膜固定体位后行CT模拟机定位,以治疗体位层厚5 mm CT增强扫描。肿瘤靶区(GTV)由影像诊断医师、放疗医师与物理师共同确认。临床靶区(CTV),CTV1包括直肠旁组织和淋巴引流区。照射DT 46 Gy后改野,CTV2为GTV外放2 cm,CTV外放8~10 mm为计划靶区(PTV)。PTV1包括在90%等剂量线内,照射DT 46 Gy,PTV2推量至60~70 Gy。放疗每周5次,1次/d(周一至周五)。

1.2.2 化疗

化疗于放疗第1、21、42天开始同步进行3周期。化疗方案采用XELOX方案,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d1;卡培他滨1000 mg/m2,口服d1~15。21 d为1个周期,共给予3个周期。

1.3 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一般状况评价采用KPS(卡氏评分)标准,为0~100分,治疗后卡氏评分较治疗前增加≥10分者为改善,增加<10分者为稳定,下降者为进展,改善+稳定为有效。近期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肿瘤体积(相互垂直的最大直径乘积)的变化,确定肿瘤治疗效果,按照WHO实体瘤疗效判定标准分为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SD(稳定)、PD(进展),以CR+PR计算有效率。并计算1年生存率。

1.4 毒副反应

按RTOG标准评价放疗相关毒副反应,参照WHO有关抗癌药物毒副反应的分级标准评价化疗相关毒副反应。

1.5 随访

治疗结束后每3个月检查1次,以常规体查和盆腔CT检查为主。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随访12个月。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价

所有患者会阴区或骶尾区下坠感或持续性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症状缓解率达到93.3%。患者治疗后卡氏评分有效率达到86.7%,一般状况的改善反映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为患者进行后继治疗提供了可能。

2.2 近期疗效评价

在放疗前、中和结束后3个月分别进行CT增强扫描,参照标准评价疗效,其中CR 2例(13.3%),PR 11例(73.3%),肿瘤的局部控制有效率(CR+PR)为86.7%。

2.3

患者1年生存率为86.7%,肿瘤中位进展时间为10.8个月。

2.4 毒副反应

主要毒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手足综合征。胃肠道反应主要为腹泻,包括恶心、呕吐,经过止泻、补液、调整肠道菌群,止呕、护胃药物的使用患者可以耐受,神经毒性表现为四肢肢端麻木,多由寒冷刺激诱发,一般为可逆性,患者可耐受。具体见表1。

3 讨论

直肠癌术后由于瘤床的破坏,肿瘤血供差,乏氧细胞增多,放疗敏感性降低,需要更高的剂量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三维适形放疗不仅可使肿瘤得到足够的照射量,而且可使周围正常组织受到的照射量较小,减少了正常组织的并发症,较好地保护盆腔内的小肠、膀胱等正常组织,减轻了放疗反应,同时提高肿瘤的放疗剂量。奥沙利铂是第三代铂类金属抗肿瘤药物,其在体内与DNA结合的速率比顺铂快10倍以上,铂原子与DNA链形成交联,使DNA损伤,破坏DNA复制,造成肿瘤细胞凋亡。卡培他滨本身无细胞毒性,是一种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口服细胞毒性制剂,主要通过肿瘤相关性血管因子胸苷磷酸化酶在肿瘤所在部位转化为具有细胞毒性的5-氟尿嘧啶,具有靶向性,从而增加了疗效,并降低了5-氟尿嘧啶对正常人体细胞的损害。同时口服卡培他滨方便,病人更易于接受。XELOX方案对中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结果显示疗效显著[3]。曹京旭等[4]报道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其2年生存率仅11.8%。分析死亡原因,大部分是远处转移。因此对于直肠癌术后复发的患者,在加强局部控制的同时,还应采取化疗配合放疗的综合治疗,以防止远处转移的发生,从而取得较好的疗效,且同步放化疗缩短了治疗时间。任涛等 [5]报道三维适形放疗联合XELOX方案同期化疗治疗术后复发直肠癌疗效肯定,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35%、62.7%、25.5%,中位生存时间28.7个月。本科行三维适形放疗与XELOX方案同步化疗增加了局部控制率,同时减少了微小转移灶存在,且毒副反应低可耐受,直肠癌术后局部无法手术切除病例接受上述治疗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具有临床优越性,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Temple WJ,Saettler EB.Locally recurrent rectal caneer:role of composite resection of extensive pelvic tumors with strategies for minimizing risk of recurrence[J].J Surg Oncol,2000,73(1):47-58.

[2]殷蔚伯,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872.

[3]Cassidy J,Tabernero J.XELOX(capecitabine plus oxaliplatin):active first-lin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J].J Clin Oncol,2004,22(11):2084.

[4]曹京旭,刘铁斌,黄礼战,等.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4,13(4):264.

上一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研究下一篇:语文教学中的分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