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护理

2024-10-31

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护理(共10篇)

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护理 篇1

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 又称“血癌”[1]。其特点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大量无核细胞无限制地增生, 并进入外周血液, 将正常血细胞的内核明显吸附[2]。治疗方法以化疗为主, 因此, 做好化疗期的护理, 可以减手术并发症, 提高了生活质量, 两年来笔者对87例白血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集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长春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7例白血病化疗患者, 男51例, 女36例, 年龄3~69岁, 平均36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1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9例, 慢性白血病17例。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白血病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早已屡见不鲜, 已是现代人类文明生活中一抹挥之不去的阴影[3]。患者入院后, 都有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 因而患者常出现失眠, 焦虑。这时护士必须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 要做到热情接待患者, 主动介绍主管医师、责任护士姓名, 讲解住院规章制度, 帮助患者熟悉环境, 建立康复信心;为患者提供安全, 舒适护理服务的同时, 要对患者倾注爱心, 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 并对各种疑虑给予合理有效的答复。根据病情及患者的理解能力和心理需求等有效地展开心理护理。

(1) 对焦虑恐惧、悲观失望、怀疑和自我封闭者, 应该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让其了解病情, 通过积极暗示、鼓励支持性语言取得患者的信任, 诱导其宣泄出忧郁自闭的原因, 满足其心理需求, 有针对性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 (2) 对改变信仰, 寻求精神寄托者, 搞迷信活动的患者, 应向其说明危害性, 并坚决制止。 (3) 对有自杀倾向的患者, 深入了解引起自杀倾向的外部原因, 争取家属和社会系统的配合, 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从不同角度说服教育患者, 以提高对挫折的应变能力, 同时密切观察其情绪变化, 加强防范措施, 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4) 患者对化疗的态度是影响生存质量最大的因素[4], 因此, 唤起患者的信心是关键。针对不同文化层次对疾病认识的不同, 在化疗前详细解释化疗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化疗治疗进展情况, 给予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因化疗不良反应严重而拒绝治疗者, 除诱导疏通外, 还需要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 避免不良刺激, 使之舒适、顺利的渡过强化治疗期。

1.2.2 用药护理

化疗药物的使用对血管刺激性很大, 应注意保护血管[5]。在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时必须小心仔细, 确知针头在血管内时方可给药, 给药速度要缓慢, 从而减轻对血管的刺激。要避免药液外溢, 否则易造成组织损伤坏死。一旦外溢, 立即用利多卡因局部封闭, 减轻局部损伤。注意观察化疗药的毒副作用, 如长春新碱, 可造成口唇、手、脚发麻等末梢神经炎表现;三尖杉酯碱或柔红霉素可致心脏毒性等。须注意观察,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1.2.3 胃肠道反应护理

在化疗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 如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下降等, 严重者难以进食, 出现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导致患者不能坚持化疗。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上述现象发生, 并应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进食情况, 选择食物要尽量可口, 注意营养搭配, 应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的清淡饮食, 可少食多餐, 并注意多饮水, 以预防尿酸性肾病的发生。对于呕吐、腹泻严重的患者应及时告诉医师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同时要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安静、舒适, 以减少不良刺激, 必要时可预防性地给予止吐剂。

1.2.4 出血护理

(1) 注意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有无损伤, 有无内脏或颅内出血的表现和体征, 定期监测血红蛋白、血小板技术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因子等, 如果低于正常值应对症处理。 (2) 适当活动注意休息, 当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时[6], 应减少活动, 多卧床休息, 防止身体受外伤。 (3) 身体出血部位护理。一是鼻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室内湿度保持在50%~70%, 以防鼻黏膜干燥而增加出血机会, 提示患者勿用力擤鼻, 防止鼻出血;二是出血明显时, 对症输入新鲜全血及浓缩血小板悬液等。三是进行皮肤出血预防及护理:静脉穿刺时, 应尽量缩短止血带使用时间, 避免皮肤摩擦及肢体挤压引起出血。各种穿刺拔针后, 按压时间适当延长;四是减少活动量, 避免过度负重和易致创伤的活动, 如果消化道有少量出血时, 应进食温凉流质饮食;五是告诉患者用软毛刷刷牙, 忌用牙签剔牙, 避免食用坚硬或油炸食品等。

1.2.5 预防感染的护理

化疗药物不仅杀伤白血病细胞, 正常细胞也受到杀伤, 会造成免疫功能下降, 因此患者在诱导缓解期容易发生感染。当粒细胞绝对值≤0.5×109/L时发生感染的机会更大[7], 此时应进行保护性隔离。置患者于单人病房,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定时进行空气和地面消毒, 谢绝探视以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加强口腔、皮肤及肛周护理。若患者生命体征显示有感染征象时, 应立即协助医师做血液、咽部、尿液、粪便和伤口分泌物的培养。一旦有感染,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1.2.6 出院指导

(1) 生活指导: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观察, 自我防护的知识,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生活要有规律, 保持乐观情绪;注意个人卫生, 少去人群拥挤的地方;应预防和避免各种创伤。 (2) 用药指导:指导患者坚持用药, 巩固和维持疗效, 可延长白血病的缓解期, 有利于延长生存期。定期门诊复查血象, 发现出血、发热及骨、关节疼痛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2 结果

经过治疗和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 本组87例患者均完成两个疗程化疗, 其中82例完全缓解, 5例死亡, 总有效率94.26%。

3 小结

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系统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 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 (白血病细胞) 大量繁殖, 并浸润各种器官、组织。因正常造血受抑制, 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以及浸润四大症状[8]。化学治疗是目前国内外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手段, 但化学疗法在杀灭白血病细胞的同时, 对人体正常细胞也有一定的杀伤和抑制作用, 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加之白血病患者抵抗力低下, 往往还发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9]。通过对87例白血病患者化疗期的护理, 笔者体会到做好化疗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应用化疗药物时静脉护理, 感染及出血的预防、观察及处理药物毒性反应等护理是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措施, 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总之, 良好的护理工作是保证白血病患者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不但要有精湛的技能、丰富的专业知识, 更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勤于观察,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患者康复的前提和保证。

摘要: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87例白血病化疗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用药护理、胃肠道反应护理、出血护理、预防感染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对策。结果 经过治疗和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 本组87例患者均完成两个疗程化疗, 其中82例完全缓解, 5例死亡, 总有效率94.26%。结论 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白血病化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疗效, 是患者康复的前提和保证。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护理

参考文献

[1]李玲.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2010, 13 (4) :62.

[2]刘荣.白血病化疗常见症状的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 2007, 7 (12) :69.

[3]曲晓红.急性白血病化疗32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 2008, 14 (23) :17.

[4]杨惠云.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 2010, 18 (3) :46.

[5]李玲.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2010, 13 (2) :29.

[6]邱帅.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病情观察及护理[J].吉林医学, 2010, 31 (12) :81.

[7]秦晶.记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护理[J].吉林医学, 2007, 29 (4) :306.

[8]申琴.探讨如何更好的对白血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 (11) :84.

[9]刘萍.白血病化疗副作用的护理对策[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 10 (1) :91.

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护理 篇2

【关键词】 白血病;化疗;粒细胞缺乏;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118-01

白血病(leukemia)[1]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能不断地增殖,细胞分化出现障碍,凋亡受阻碍,导致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堆积,使正常造血功能受损,并侵袭其他器官和组织。粒细胞缺乏(agranuloctosis)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小于0.5×10g/L。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经过高强度大剂量的化疗后,极容易发生骨髓抑制的现象,导致患者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此时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明显低下,极易发生严重感染。因此,预防感染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本文就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护理的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69例,男性33例,女性36例;年龄14~68岁,平均41岁。

1.2 护理方法

1.2.1 化疗前护理

1.2.1.1 心理护理 粒细胞缺乏期患者会感到焦虑,沮丧,没有安全感等不稳定情绪[2]。这时要多关心患者,与患者多进行沟通,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和生活需要,从言语和行动上体贴患者,让患者充分了解病情的进展,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

1.2.1.2病房准备,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 患者应安排在相对无菌的单人病房,进行隔离,严格控制病房出入人员和探视次数,对病房勤消毒,勤观察病人的病情。层流病房内设置RF型水平层流化疗床,患者入住病房前,病房内的物品及设施要进行严格的擦拭、清洗和消毒。

1.2.2 化疗后护理

1.2.2.1 感染的预防护理 大量化疗后的白血病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免疫系统被严重抑制,导致粒细胞缺乏,此时机体免疫力急剧下降,若预防不周极易发生感染现象。因此预防感染,提高化疗效率,重点进行口腔及鼻腔护理。注意口腔的清洁。患者在一日三餐前后,晨起和睡前一定要用合适的口腔清洁液漱口,预防口腔感染。化疗后的患者由于化疗药物的影响,口腔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环境干燥,口腔黏膜病变,当口腔pH值有变化时,患者极易发生口腔溃疡和感染,当pH值偏酸者,可用4%碳酸氢钠漱口液漱口,而对于pH值偏碱者可用2%硼酸漱口液漱口,预防口腔感染。对于患有间接性口腔炎的患者。为了保持口腔清洁,患者在饭前、饭后、晨起和睡前都要用合适的漱口液漱口;患者在刷牙时,要使用软毛牙刷,刷牙时不要太用力,以免牙龈出血;每天患者要清洗一次口腔,注意去除口腔内两侧的食物残留;患者不要使用牙线或者牙签剔牙。患者化疗后鼻腔粘膜病变比较薄,患者不要用力擦拭鼻涕或挖鼻孔。

1.2.2.2 皮肤护理和肛周护理 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化疗后的患者易出汗,要叮嘱家属经常协助患者擦拭皮肤,清除汗液,勤更换衣服。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若发现出血点或者瘀斑,应及时处理。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排便通畅,便后及时进行清洗。

1.2.2.3 高热护理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患者一旦发生发热现象,应及时给予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

2 结果

本组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69例,经过有效的治疗、护理及康复指导,显效10例,有效5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20%。

3 小结

治疗白血病的最主要措施就是化疗。但是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作用,可造成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粒细胞缺乏症持续就可造成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存在着很大的感染危险性[3]。是白血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从实践中我们得出,对于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要及时对其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4],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提高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无菌意识,注意日常清洁,防止外源性感染和二次感染,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视联合应用抗感染药物,并且通过对患者实施口腔鼻腔护理、皮肤护理、肛周护理以及高热护理等措施,可以减少患者的感染机会,有效地降低感染率,使患者安全地度过粒细胞缺乏期,保证化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延长患者的生命。

总之,选择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减少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宋琳.急性白血病化疗致粒细胞缺乏的临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3,15(17):1933.

[2]申巧红.白血病病人骨髓抑制期肛周感染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03):431.

[3]戚晓梅.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0,(2):179.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的观察与护理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白血病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 均经骨髓细胞学检验确诊。实验组30例, 其中男16例, 女14例, 年龄20~70岁, 平均 (36±6.5) 岁, 18例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AML) , 12例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 。对照组30例, 其中男17例, 女13例, 年龄21~67岁, 平均 (35±6.5) 岁, 17例为AML, 13例为ALL。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①护理人员与家属和患者进行诚恳的、直接的心灵交流, 遵照“真诚、尊重、共情、个体性”原则, 建立与患者相互信赖的关系, 积极配合治疗。②采用指导、提问患者等方式, 识别和发掘患者认知性错误、自动化思想、复杂的负性思维和潜在的功能性假设模式, 找出非理性、不切实际的成分, 避免错误识别。③收集患者资料, 运用沟通技巧, 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 引导患者袒露心声, 提供宣泄情感的渠道, 分析产生心理症结的根源, 恰当评估心理治疗模式[3]。④通过澄清、阐述、记录、真实性检验和去注意等方法, 分析患者不恰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认识心理上的本身缺陷。⑤教会患者呼吸调节、音乐治疗、冥想静坐和生物反馈等心理放松技术, 舒缓患者情绪, 激发患者自身活力, 高度放松身心, 释放压抑情绪。⑥通过互动和实践, 重建认知, 实现具有适应能力的、现实的认知模式, 制定科学合理地行动方案, 对生活逐步达到有效控制, 体验到实践中成功的快乐。

1.2.2 预防感染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脉搏、体温, 定期监测血常规等。将患者安置在小房间, 做好保护性隔离, 病室应定期消毒保持病房空气新鲜, 并限制呼吸道感染者探视患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及洗手指征, 避免交叉感染[4]。遵医嘱使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抗生素。对于肛周感染者, 高锰酸钾泡浴及复合碘棉签擦拭肛周。口腔溃疡者, 采用朵贝氏漱口水或0.9%NaCl溶液漱口3次/d。

1.2.3 胃肠道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低脂、高维生素的清淡饮食, 注意加强营养, 少量多餐, 注意多饮水, 食物要尽量可口, 减少化疗药物刺激胃肠道黏膜, 利于排泄毒素。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降低, 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见表1。

[n (%) ]

3 讨论

治疗白血病最常见、最主要的方法是联合化疗, 缓解率>80%[5], 可延长生存期及提高缓解率。急性白血病的化疗药物属细胞毒类, 可抑制和杀伤白血病细胞, 损害正常组织。但化疗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常限制顺利进行化疗。因此, 良好的护理在化疗期间极为重要, 可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 提高疗效。

护理人员应掌握并发症的防治原则, 熟练掌握化疗药的不良反应, 做好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通过适当、全面的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 可使患者的适应能力和认知能力提高, 伤痛减轻, 心理顾虑消除, 生活质量提高, 患者的生存期延长[6]。

综上, 在化疗期间, 护理人员应有细致观察能力, 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 有针对性、预见性地制定护理措施, 准确、及时执行医嘱, 可使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增加,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 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化疗期, 提高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护理。方法 将60例白血病化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组30例, 加强心理护理、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等综合护理,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降低, 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在化疗期间, 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 可使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增加,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 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化疗期, 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护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69-172.

[2]林宁, 吕欣, 马冬.急性白血病患者粒细胞缺乏期的临床护理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25 (12) :47.

[3]鲁颖.白血病化疗期间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10 (8) :31.

[4]李英, 张绪芬.白血病化疗病人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5 (2) :25-26.

[5]曲晓红.急性白血病化疗32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 (23) :37-38.

急性白血病化疗68例临床护理 篇4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护理

2007年4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急性白血病患者68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68例,男36例,女32例,l8~71岁,平均36岁。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4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AMLL)4例,急性浆细胞白血病(APCL)2例。

1.2方法诱导缓解治疗方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VDC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环磷酰胺、强的松)或VDL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氡酰胺酶、强的松)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DA(3+7)方案治疗;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MACVP(米托蒽醌、阿糖胞苷、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治疗[1]

2结果

本组患者均完成两个疗程化疗,32例完全缓解,有效率为56% 。化疗并发恶心呕吐52例,口腔溃疡32例,脱发39例,化疗药物外渗4例,肛门感染2例,血尿酸升高2例。

3护理

3.1心理护理由于急性白血病临床症状突出且较严重,病情进展迅速,部分患者对本病的预后有所了解,因此,患者的思想负担较重,有极大的心理压力,而治疗费用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及疾病本身长期化疗所带来的躯体不适,都会引起患者不良情绪反应[2]。本病患者往往以发热、出血、贫血为首发症状,加上得知本病预后不良,往往产生悲观、绝望心理,甚至拒绝治疗。护士应同情关心患者,了解其个性特征,让患者发泄不良情绪,同时做好心理疏导,介绍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新进展及治疗后长期生存的病例,帮助其消除负性心理,提高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同时做好家属安抚工作,调动患者与疾病斗争的积极性,配合治疗。

3.2静脉护理本组4例患者出现化疗药物外渗,立即给予硫代硫酸钠或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做扇形局部封闭,并用冰袋冷敷,未并发静脉炎。白血病患者需长期化疗,必须注意静脉的保护,在四肢远端向近端依次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左右交替使用。静脉穿刺时,应一针见血,给药时应确保针头在静脉内。注射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注,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发现肿胀外漏及时更换部位重新穿刺。

3.3化疗毒副作用观察静脉输注化疗药,化疗前按医嘱静脉滴注镇吐药,推注时速度不要过快,以免引起恶心、呕吐、心悸症状,0.5h后再推注或静脉滴注化疗药物,用药前还需要重新检查穿刺针是否在血管内,无液体外渗时再开始使用化疗药物,并嘱患者输液侧肢体稍制动。化疗后多数患者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而且对化疗存在恐惧心理可加剧胃肠道反应,因此处理化疗不良反应仍是对护士的主要挑战[3]

3.4口腔护理化疗前即开始用软毛牙刷于晨起及睡前仔细清洁口腔,用力要轻,避免损伤,牙刷每周消毒2次。三餐前后及睡前用氯己定漱口,保持口腔卫生,测量唾液pH值,如偏酸可给碱性溶液漱口[4-6]。化疗期间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禁烟酒,多饮水。对极易引起口腔炎的化疗药物应用前预先告知患者,使其引起重视,加强口腔护理,并积极遵医嘱给予预防性用药。如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ALL时,容易发生黏膜反应,出现口腔、咽部及消化道溃疡,应遵医嘱及时用甲酞四氢叶酸钙解救。每日询问并检查患者口腔情况,及早发现口腔炎以便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

3.5呼吸功能损害的护理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异常细胞过度增生,导致正常细胞明显减少,再加上大剂量化疗在杀灭异常细胞的同时,也杀灭正常细胞,使正常成熟的细胞更加减少,患者免疫力下降,并发肺部感染,而导致呼吸衰竭,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应给予半卧位或低坡卧位,低浓度持续吸氧或面罩吸氧,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时,给予呼吸末正压吸通气[7],及时地给予保护性隔离,必要时给予全环境保护。

3.6肾功能损害的护理急性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时,特别是高细胞白血病,由于化疗大量白血病细胞溶解破坏,血清及尿中尿酸浓度明显增高,积聚肾小管,引起阻塞而发生尿酸性肾病肾衰,主要表现为尿少、无尿、水肿。在化疗期间应给予大量补液并嘱其多饮水,以稀释血液,一般液体入量在3000ml~4000ml/d,使尿量维持在2000ml/d~2500ml/d,并应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减少尿酸结晶形成,口服别嘌呤醇以减少尿酸的生成,避免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3.7出血的护理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异常细胞的恶性增生,使血小板减少,再加上患者凝血系统障碍及白血病细胞浸润血管壁导致血管壁脆性增加,引起患者的出血倾向。轻者皮肤黏膜出血,重者内脏出血,严重者脑出血而危及生命。故在白血病的治疗中,应注意患者的出血情况,出血严重者,嘱、患者卧床休息,并及时加用止血药物,血小板< 2O×1O9/L时,及时输注新鲜血小板,对于发热的患者,血小板<3O×1O9/L时,即应输注血小板

3.8贫血的护理急性白血病患者多数具有贫血症状,主致红细胞生成障碍,血红蛋白减少,引起贫血。患者主要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慌、胸闷、记忆力减退、食欲下降等,严重者出现晕厥。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贫血症状,对于贫血患者,嘱其卧床休息,下床活动要有人陪护:以免晕倒而摔伤,血红蛋白<60 mg/L者,应输注浓缩红细胞以改善贫血症状。

3.9肛周护理指导患者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水果洗净削皮开水烫后食用,以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一定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如有便秘,可遵医嘱给缓泻剂。内衣要柔软,防摩擦。大便后及时清洗肛周,并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对痔疮、肛裂患者常规应用痔疮栓。每日检查肛周皮肤黏膜变化,有肛周感染倾向患者选用复合碘棉签擦拭病灶,3~4次/d[8]

3.10饮食护理给予清淡富含营养及维生素食物,避免过热、过甜、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根据患者口味,调整饮食。避免不良的环境因素,如油烟、呕吐物、排泄物,创造安静、整洁、舒适的治疗环境。呕吐时准备非透明容器并及时清理呕吐物,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更换清理衣裤,整理床单。化疗当天早晨最好6时以前进食,这样中间时间长些,可以减轻恶心、呕吐反应。

3.11预防感染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及骨髓抑制期的感染率均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在联合化疗期间,要正确执行医嘱,加强护理工作及无菌技术操作是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一个洁静、安全医疗环境,是患者平稳度过骨髓抑制的重要保障。病室保持空气流通。限制探视,有呼吸道感染者禁止探视,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另外,还要注重患者骨髓抑制期的护理,有条件者住单人房间,减少探视人员,积极抗感染治疗。遵医嘱予支持治疗,应用升白细胞药物,缩短骨髓抑制期,必要时输红细胞及血小板,严格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密切观察,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S].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68.

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护理 篇5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骨髓抑制

白血病是临床常见恶性疾病, 为造血系统恶性病变, 原因不明, 具有较高病死率。化疗是治疗白血病首选方法, 而在化疗期间, 骨髓抑制是患者化疗后常见并发症。尤其是白血病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后, 致身体抵抗力降低, 极易并发感染[1]。感染是导致骨髓抑制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为了使患者能够安全度过骨髓抑制, 必须要加强患者骨髓抑制护理干预措施。现笔者以87例白血病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加强患者骨髓抑制后护理措施, 其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87例白血病化疗患者均于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到我院就诊, 经骨髓穿刺行骨髓检查确诊[2];男性45例, 女性42例;年龄12~60岁, 平均年龄 (35.7±3.4) 岁;急性髓性白血病50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7例;患者参与研究时, 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经1000~2000 mg/m阿糖胞苷持续1~3 d静脉滴注, 40 mg/m2柔红霉素静脉滴注1~3 d;急性淋巴细胞白细胞白血病患者1000~3000 mg/m2甲氨蝶呤持续静脉滴注, 共24 h;用药结束12~24 h以四氢叶酸钙解救联合长春新碱+泼尼松。

1.3 护理措施: (1) 预防感染。患者安排在单人病房嗯好无菌病房, 光线充足, 空气新鲜流通, 病房、室内物品消毒, 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 维持适宜温湿度。医护人员应带好口罩接触患者,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 减少侵入性操作。应用甲氨蝶呤患者易发生黏膜损害, 应做好四氢叶酸钙解救, 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以生理盐水、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做好肛门、会阴部清洁工作, 便后以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2) 出血护理。叮嘱患者不要随意挖鼻腔, 鼻腔结痂或干燥时涂抹石蜡油;鼻腔少量出血患者鼻腔填塞或局部冷敷消毒棉球或肾上腺素棉球;严重出血患者卧床休息, 鼻腔填塞碘仿纱条, 或单气囊双腔鼻导管压迫止血。骨髓抑制患者血小板减少易出血, 指导患者修剪指甲, 不要抓伤、挤压或碰伤皮肤;尽量减少肌肉注射, 静脉穿刺不扎止血带, 提高穿刺成功率, 避免皮肤出血。患者化疗后护理人员应密切注意患者呕吐物、排泄物, 若怀疑胃肠出血, 留取标本作潜血试验。及时发现出血情况立即处理。 (3) 贫血护理。贫血患者应卧床休息, 大便通畅, 尽量不要用力大便, 以免诱发心力衰竭;吸氧可改善组织器官缺氧, 并发血小板减少患者宜薄荷油滴鼻;以免干燥导致鼻黏膜出血。 (4) 输血护理。输血时, 操作应严格按照无菌制度、输血制度, 保证输血无误;输注前15 min适当减慢滴速;输注过程中若输血不畅, 适宜挤压管路, 增加输液架高度, 血小板存活期短宜最快速度输入。密切注意患者输血反应, 若患者出现红斑、荨麻疹等, 应适当减慢输血速度, 或应用抗组胺药物;重度过敏患者停止输血, 对症处理。体温超过38 ℃患者应暂停输血, 输血前后不宜使用高浓度药物和化疗药物, 以免损伤局部血管。 (5) 呼吸系统护理。患者化疗后应每隔4 h测量一次体温, 观察是否出现畏寒、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 若出现这些症状, 应及时做致病菌培养和药敏实验, 给予有效抗生素及对症疗法, 鼓励患者多喝水, 维持口腔和呼吸道通畅、湿润, 帮助卧床患者翻身, 拍背, 促进痰液排出。

2 结果

87例患者经相应治疗和对症护理均顺利度过骨髓抑制期, 38例患者发热, 持续4~17 d, 经相应处理后体温恢复症状;4例患者口腔溃疡, 肛周感染16例, 牙龈出血13例, 鼻黏膜出血16例, 均为Ⅰ~Ⅲ度, 经相应处理后好转, 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白血病患者通过化疗, 能够快速杀死白血病细胞, 与此同时也会杀伤正常组织细胞, 骨髓抑制是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常见并发症, 骨髓抑制患者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明显减少[3], 而感染概率明显增加, 化疗骨髓抑制患者合并感染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并发症。因此, 加强白血病化疗后患者骨髓抑制的护理干预, 预防感染则显得十分重要。本组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及相应护理, 38例患者发热, 4例患者口腔溃疡, 肛周感染16例, 牙龈出血13例, 鼻黏膜出血16例, 均为Ⅰ~Ⅲ度, 经相应处理后好转, 无死亡病例。可见采取对症的护理干预, 可减轻患者并发症发生程度, 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顺利度过化疗后骨髓抑制期。

在白血病化疗后患者骨髓抑制护理中, 总结其护理体会, 需密切注意患者临床症状, 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同时应掌握几点要求: (1) 重视患者心理状态, 白血病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悲观等情绪, 再加上化疗后身体虚弱, 患者多存在情绪激动、悲伤等, 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情绪, 态度温和、耐心、宽容, 行为友好, 语言得体, 耐心倾听患者诉说, 消除患者孤独感。尊重、体贴、爱护患者, 争取获得患者的信任;介绍病情治疗成功案例, 或由治疗成功成员现身说法, 以此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生活的热爱, 树立永不放弃, 坚持与病魔抗争的勇气[4]。 (2) 指导患者正确饮食, 给予患者必要的营养支持, 鼓励患者以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避免辛辣、冷硬等刺激性食物, 以免口腔黏膜损伤致感染。 (3) 医护人员在执行各项治疗及护理工作时, 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静脉穿刺尽量一次性成功;注射拔针后按压针眼10~15 min, 直到无渗血[5]。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当存在明显出血倾向时, 应立即取血小板静脉输注。 (4) 预防感染是护理工作中密切注意问题, 首先肛周感染是常见并发症, 应保持清淡饮食以免便秘;便秘者积极通便;若肛周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 应积极利用红外灯照射;呼吸道感染患者需帮助患者排痰, 以雾化吸入或体外引流排痰, 肺部感染患者需予以吸氧, 同时选择操作经验熟练、经验丰富护士, 以免损伤气管黏膜;做好患者皮肤清洁工作, 穿清洁、绵柔内衣, 轻微皮肤感染患者应以红外线灯照射, 促进炎症吸收;若感染面积大, 化脓时, 可涂抹三黄糊剂涂抹, 快速消炎。

总而言之, 骨髓抑制是白血病化疗常见并发症, 加强骨髓抑制的护理干预, 预防感染, 做好卫生无菌工作, 提高综合护理措施, 确保患者度过骨髓抑制期。

参考文献

[1]王伟.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 2007, 28 (3) :118.

[2]李世梅.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J].青海医药杂志, 2012, 42 (5) :39-40.

[3]李佳, 彭云.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感染的影响[J].医学信息, 2011, 24 (10) :230.

[4]刘敏, 秦晶.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J].吉林医学, 2012, 33 (8) :1692-1693.

白血病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及其护理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我院治疗的白血病患者50例, 均在我院接受化学治疗, 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5例。观察组男18例, 女7例;年龄8~62岁, 平均 (36.32±6.11) 岁;病程3个月~33个月, 平均 (12.87±1.63) 个月。对照组男19例, 女6例;年龄13~60岁, 平均 (36.78±6.24) 岁;病程2个月~30个月, 平均 (12.14±1.58) 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间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内科护理常规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化疗期间的针对性护理, 首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一般患者由于对白血病不了解会产生心理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对于化疗方案不了解更加重患者的负面压力, 因此护士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鼓励患者讲出心中的疑惑, 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方案和预后,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3]。其次, 对患者实施有针对的预防性护理措施,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穿刺过程中要选好静脉, 有计划使用血管, 并将化疗药物稀释到规定浓度, 观察局部用药情况, 有渗出的要给予硫酸镁湿敷[4,5,6]。3餐前后叮嘱患者漱口, 进食半流质饮食, 有便秘患者要应用缓泻剂, 每天要及时对患者肛门周围进行清洗;患者化疗前2h避免进食, 防止食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必要时使用止吐药物减轻胃肠道反应;对于使用三尖杉酯碱、蒽环类化疗药物的患者要进行心电监护, 输液尽量缓慢, 避免心脏负担加重[7,8]。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具体包括静脉炎、口腔溃疡、感染及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同时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析两组患者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28.0%) 低于对照组 (60.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3 讨论

临床上白血病的患者常需要进行化学治疗, 而化疗药物不仅会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 也会对正常细胞产生影响, 可以影响DNA与蛋白质合成, 造成血管上皮细胞坏死。而且化疗药物透过血脑屏障使得大脑的化学感受器受到刺激引发恶心呕吐, 同时由于疾病的原因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而较重的化疗不良反应则会让患者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 使得配合临床治疗的积极性下降。

本研究通过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通过以往的临床护理经验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 减轻了患者的不良反应。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对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做好心理疏导, 并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生活习惯, 让患者对治疗产生信心, 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同时对患者容易出现的化疗不良反应进行针对性预见护理, 对患者的血管进行有效保护措施, 并叮嘱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并漱口, 同时在化疗期间减少外界接触, 避免交叉感染, 防止由于化疗期间免疫功能低下而使患者出现并发感染, 同时饮食上给予指导并合理使用止吐药物减轻胃肠道的刺激。上述护理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 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降低, 观察组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

综上所述, 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轻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 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负面心理压力,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我院治疗的白血病患者5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 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 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并用焦虑自评表及抑郁自评表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28.0%) 低于对照组 (60.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轻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 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负面心理压力,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白血病,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护理

参考文献

[1] 黄彩娟, 冀玉霞, 刘瑞, 等.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35) :59-60.

[2] 臧海香, 陈洪芝, 王亚芳.综合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6) :123-124.

[3] 吴艳军, 李风华, 刘锐.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化疗的影响[J].现代护理杂志, 2009, 6 (8) :105.

[4] 曹润华.六神丸合剂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25) :6099.

[5] 贾秀玲, 张芙蓉.肿瘤患者放疗或化疗并发口腔黏膜炎的防治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3, 22 (2) :59-62.

[6] 鲁颖.白血病化疗期间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28) :31-32.

[7] 卢淑芳.急性白血病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的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 2009, 4 (14) :107-109.

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白血病患者, 其中男48例, 女32例;年龄16~69岁, 平均年龄 (43.2±9.4) 岁;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45例,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35例。根据WHO抗癌药物骨髓抑制反应分度标准对全部患者进行评估发现, 全部患者均为IV度骨髓抑制。

1.2 治疗方法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采用HA方案、DA方案及大剂量阿糖胞苷等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则采用HDMTX方案、COAP方案及亚叶酸钙等治疗。

1.3 护理对策

白血病患者需要进行的化疗次数较多, 患者易出现恐惧、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化疗的作用, 鼓励和支持患者, 让其积极配合, 并对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痛苦进行有效克服, 让化疗能顺利开展。

护理人员应对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告知患者不能抓挠皮肤, 皮肤应保持清洁, 衣服该宽大和柔软, 要勤换洗。指导患者, 掌握观察皮肤表面出血点的方法;不能采用硬毛牙刷刷牙;不能挖鼻孔;不能进食刺激性和坚硬的食物。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 进食后和睡觉前应利用洗必泰溶液进行3~5 min的含漱。如果鼻腔干燥难忍或者存在结痂, 则给予石蜡油涂抹, 让鼻黏膜保持湿润。出血时应及时用明胶海绵压迫或填塞止血, 如果患者出血量大, 则应采用气囊压迫止血。患者每天应利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坐浴, 每次15~20 min。多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对腹部进行经常按摩, 促进肠蠕动。会阴区应保持清洁, 每天应温水进行1~2次的擦洗。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 如果患者发生异常, 则应及时告知临床医生。如果患者存在恶寒等不适症, 则应加强保暖。如果患者出汗较多, 则应对衣物进行及时更换, 避免患者受凉, 同时要加强补水。如果患者体温持续较高, 则应认真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 并通过物理方法降温,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严格遵医嘱给予药物镇痛和解热。如果患者血常规检查发现中性粒细胞不超过0.5×109/L, 则应及时进行保护性隔离。患者应转入单人病房或者层流室, 并对探视时间和探视人员进行严格控制, 病房环境应定期消毒, 清洁用具应专人专用。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无菌操作规程, 在佩戴好帽子、口罩、套上鞋套或换鞋后才能进入层流室, 防止交叉感染。对肌肉注射次数进行严格控制, 静脉穿刺时不能对静脉用力拍打, 不用扎止血带。

1.4 临床观察指标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来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经过临床对症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干预后, 8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化疗疗程, 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显著改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如下所示 (见表1) 。

3 讨论

白血病作为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之一, 化疗是临床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手段[2]。采用化疗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但是却会让患者出现骨髓抑制, 让患者上呼吸道、肛门、口腔等部位或者全身发生出血、感染等症状[3]。所以, 加强临床护理干预, 进而对骨髓抑制症状进行有效缓解, 让化疗能顺利开展就显得尤为关键[4]。本研究发现, 临床中针对大剂量化疗后发生骨髓抑制的白血病患者, 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对策, 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 让化疗有效开展。

摘要: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白血病患者, 全部患者均给予大剂量化疗, 并对化疗后的骨髓抑制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 对患者护理干预强化的心理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0例患者在大剂量化疗后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骨髓抑制, 在经过临床对症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干预后, 全部患者均成功完成化疗疗程, 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显著改善。结论 临床中, 针对大剂量化疗后发生骨髓抑制的白血病患者, 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对策, 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 有效地开展化疗。

关键词:血病,大剂量化疗,骨髓抑制,护理对策

参考文献

[1]刘敏, 秦晶.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J].吉林医学, 2012 (8) :1692-1693.

[2]潘红平, 朱曦, 杨华维, 等.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 2012 (24) :5354.

[3]张文丽.78例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护理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5 (9) :184.

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白血病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 男性52例, 女性33例;年龄18~74岁, 平均年龄为 (42.98±10.56) 岁;其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47例,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8例。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骨髓抑制反应分度标准进行评估, 均为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白细胞下降至 (0.51±0.14) ×109/L;中性粒细胞下降至 (0.35±0.12) ×109/L, 血红蛋白下降至 (55.21±12.64g) /L, 血小板下降至 (6.78±1.27) ×109/L。

1.2 治疗方法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给予DA方案、HA方案、大剂量阿糖胞苷等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给予COAP方案、HDMTX方案加亚叶酸钙等治疗[1]。

1.3 护理对策

白血病患者需要进行多次化疗, 对化疗的不良反应多产生恐惧感, 对疾病预后的未知也可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和家属解释化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并克服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痛苦, 坚持完成化疗疗程[2]。

控制病房合适的温湿度, 温度控制在18~22℃, 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嘱患者切勿抓挠皮肤, 保持皮肤清洁, 穿宽大柔软棉质衣服, 并勤换洗。指导患者注意观察皮肤表面的出血点。指导患者勿使用硬毛牙刷刷牙;勿挖鼻孔;勿食用坚硬、刺激性等食物。做好口腔护理, 每次进食后和临睡前用1∶2000洗必泰溶液含漱3~5min。鼻腔如有结痂或干燥难忍时, 可涂抹适量石蜡油, 以保持鼻黏膜湿润。如发生出血及时采用明胶海绵填塞或压迫止血, 出血严重时进行气囊压迫止血。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15~20min, 1次/d。多食用膳食纤维含量高的新鲜水果、蔬菜, 并经常按摩腹部, 以促进肠蠕动, 防止发生便秘。保持会阴区清洁, 采用温水擦洗1~2次/d[3]。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并观察有无血尿、黑便、腹痛、头痛、发热、恶心、视物模糊等症状,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如患者发生恶寒等不适症状时, 及时添加棉被, 注意保暖。出汗较多时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 防止受凉, 并注意补充水分, 防止大量出汗引起虚脱。当患者体温持续较高时, 注意严密观察患者神志变化, 采用冰袋、酒精擦拭体表等物理方法降温,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物。当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提示中性粒细胞≤0.5×109/L时, 及时实行保护性隔离。将患者转入层流室或单人病房, 严格限制探视人员和探视时间, 定期进行环境消毒, 层流室或单人病房的清洁用具应固定专用。护理人员执行治疗和护理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进入层流室需戴口罩、帽子, 并换鞋或套上鞋套, 避免交叉感染。尽量减少肌肉注射;行静脉穿刺时不用力拍打静脉、不扎止血带, 可于化疗前行浅静脉或中心静脉置管, 尽量减少皮下出血和反复穿刺的痛苦[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价患者心理状态, 数据录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部患者经化疗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 发生率为100%。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干预后, 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均顺利完成化疗疗程。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白血病是一种较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临床治疗手段以化疗为主。在取得良好疗效的同时, 也会使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 发生口腔、肛门、上呼吸道等部位甚至全身感染和出血等症状, 严重者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患者的心理状态往往不良, 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 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骨髓抑制症状是保证化疗疗程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注:与干预前比较, *P<0.05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大剂量化疗后发生骨髓抑制的白血病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症状和心理状态, 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温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9, 26 (1) :87.

[2]陶敏丽, 谢丹.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7 (21) :3372-3373.

[3]戚晓梅.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2) :119-120.

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 篇9

【关键词】白血病; 心理护理 ;方法

【中图分类号】R39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948-02

1 前言

白血病属于一种多见的造血系统疾病, 病患在被告知相关病情之后, 因为受到病死威胁、经济负担以及体象受损等方面的影响, 往往会出现焦虑不安、抑郁不振等之类的情绪,这对病患的病情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例如病患会拒绝治疗或者自暴自弃等[1]。本研究以病患具体的心理问题为依据,展开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促使病患的治疗工作顺利进行, 达到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生存质量以及延长病患生命的目的。如下对我科30例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报道。

2 临床资料

2.1 研究对象

我院血液科在2009年下半年至2011年上半年收治的30例白血病患者,其中,女18例,男12例,年龄在15至69岁之间。全部病患通过经治疗之后,得以完全缓解的有26例患者,得以部分缓解的有2例患者,死亡患者2例。

2.2 白血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

2.2.1 恐惧焦虑的心理:病患知晓患有白血病后,因做过多种检查、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接触过多的导管、设备,并耳闻设备仪器的各种噪声, 亲眼目睹病友每况愈下的病情或者是病友的死亡等等,心理反应会很强烈,伴有心慌、眩晕以及惊恐等临床表现。除此之外,还有来自疾病自身、社会、经济以及家庭等方面的影响,患者多表现为恐惧焦虑。

2.2.2悲观、绝望的心理:随着白血病出现各种变化,各种问题的出现,使得病患出现忧郁情绪, 时常会感觉身体状况不断,频临死亡, 这些感觉使得病患精神逐渐崩溃, 多认为治疗无望,于是会有悲伤、厌世以及自杀等反应,患者陷入悲观、绝望的境地中[2]。

3 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

3.1 入院后和病患建立良好的互患关系

护理人员在病患入院后,热情接待病患,仔细为病患及其家属介绍主管医生、护理人员、病区环境以及相关的住院规则等方面信息,以使病患能够在短时间内熟悉周围环境,消除孤独感、陌生感,进而减轻病患的恐惧心理。对病患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多鼓励其将积压在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对病患的恐惧心理表示理解,同时还给予其正面疏导,从而解除病患精神方面的痛苦,促使患者协助治疗。

3.2 做好病患家属精神、心理上的支持工作

对于白血病患者而言,进行各项检查及疗治,主要是延长病患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医护人员和病患及其家属之间的密切配合,可及时发现病患相关的病情变化,且及时给予处理。因此,在重视病患的心理反应时,还要重视病患家属的态度和与其的关系。往往因白血病患者的病程长,家属无法避免会有厌烦的情绪,护理人员在这时就要以身作则,用真诚、细心以及耐心来打动病患家属,促使家属自觉融入到整个救治全过程中。对于和病患关系较为亲密的家属,医护人员给予正确引导,嘱咐其不要在病患面前表现出悲痛,以使病患能在相对轻松和积极的环境下配合各项治疗[3]。

3.3 增强病患的自我调节能力

医护人员要以负责的态度,运用真诚的言语以及行为,去获取病患的信任。在日常护理中,耐心地做好病患的思想工作, 促使其逐渐接受白血病这个事实, 能用良好的心态面对这个现实, 进而做好接受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 医护人员还应多方位、多角度宣传教育, 以消除病患的各种不良心理问题。教育病患克服担心药物副作用而拒绝治疗的不良心理, 向其解释药物治疗的好处、毒副作用等,以使病患对治疗方法、药物作用以及药物疗效等有个客观认识, 告知病患病情反复属于疾病变化发展的一个正常现象, 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是病情转归的重要环节。应尽可能满足病患相关的心理需要,进一步增强病患的自我调节能力, 通过多种心理护理方法并举,促使病患摆脱病态心理。

4 结果

通过对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全部病患对白血病的认识为:不了解—了解—接受。郁郁症状以及焦虑症状也逐渐缓解下来。和心理护理前比较,病患病情得到较好转归。具体如下表:

白血病患者心理护理前、中、后症状比较

5 讨论

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护理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 年2 月至2015 年2 月间40 例白血病化疗患者, 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 每组20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分析, 并进行针对性护理,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 (36±15) 岁, 男9 例, 女11 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 (36±14) 岁, 男性9 例, 女性11例,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分析方式

采用心理评估量表对患者心理进行分析, 心理评估量表共有90 项评估指标, 每项指标有三个等级, 分别为1 分、2 分、3 分, 单项评分超过2 分者认为此项因子阳性, 总分超过160 认为心理状况欠佳。

1.2.2 护理方式

(1)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疾病相关内容、治疗方式进行讲解, 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发展过程以及治疗的目的和意义[1]。在患者化疗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详细观察, 并要引导患者家属正确认识疾病, 提升患者治疗信心。 (2) 有效的社会支持能够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不良的心理状况, 提升患者治疗配合程度。白血病患者不仅要面对疾病带来的痛苦, 还要面对高额医疗费。因此, 其承受压力非常大[2]。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对患者进行支持和关心, 可以告知患者家属或患者朋友对患者进行支持, 让患者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怀。 (3) 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冥想训练。冥想训练能够帮助患者放松身心, 改善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在患者冥想过程中可以适当播放较为舒缓的音乐来指导患者放空身心, 并引导患者树立健康的人生观, 提升患者治疗信心。 (4) 护理人员可以鼓励患者适当宣泄不良情绪, 待患者平静后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 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 (5) 护理人员可以鼓励患者多参与一些社会活动来转移自身注意力, 并要适当锻炼来提升自身抵抗能力。此外, 护理人员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嗜好为患者准备相关的物品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分散患者注意力。此外, 护理人员也要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休息环境, 让患者能够在一个放松的环境中进行治疗, 消除患者的紧张感。

1.3 效果观察

对所有患者心理评价状况进行调查, 并比较患者护理后心理状况、治疗依从性, 以患者心理状况、治疗依从性来评价护理效果。护理效果好:患者情绪积极乐观, 能够自觉接受治疗。护理效果一般:患者情绪较为平稳, 无明显不良情绪, 经过护理干预后能够接受治疗。护理效果差:患者情绪波动较大, 不愿接受治疗。有效率= (护理效果好人数+ 护理效果一般人数) / 总人数 ×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心理状况分析

患者平均心理评分为 (192±44) , 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状况, 90项因子中焦虑、抑郁、恐惧、抗拒是阳性率最高的因子, 阳性率分别为75%;85%;60%;65%。

2.2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白血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抗拒、恐惧心理在临床中最为常见, 也是患者最主要的心理表现。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心理进行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院在分析后对患者进行了不同方面的心理护理, 包括社会干预、健康宣教、精神干预等等。患者在接受上述干预后心理状况以及治疗依从性得到明显改善[5]。

本研究中,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因此, 可以认为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够达到理想的干预效果, 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参考文献

[1]刘菊粉.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4, (05) :258-259.

[2]张蔚, 韩勤.68例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期的临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 2013, (11) :403-404.

上一篇:介词用法下一篇:对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