Ⅳ期胃癌(精选7篇)
Ⅳ期胃癌 篇1
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于首位[1], 其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 男女发病率比为2∶1, 并且目前胃癌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其发病率近些年来更是居高不下, 且胃癌在初期时难以引起人们关注, 在就医时多已经属于Ⅲ、Ⅳ期, 在治疗中常多以化疗为主, 但随着肿瘤耐药性的增强, 化疗的效果逐渐变得难以尽如人意, 针对其诊断难、手术成功率低、生存率低及易复发和转移等特点, 笔者就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40例Ⅲ、Ⅳ期胃癌患者进行中西药结合治疗, 取得满意结果,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12月于我院就诊的40例胃癌患者, 所有患者均已确诊为Ⅲ、Ⅳ期胃癌, 胃癌期数诊断标准为[2]:无淋巴转移的表浅型胃癌或肿瘤虽已侵及肌层但并不超过一个分区的1/2者则可确诊为Ⅰ期;第一淋巴结转移的表浅癌则确诊为Ⅱ期;第二淋巴结转移的各种大小肿瘤, 或是仅有第一淋巴结转移或无淋巴结转移但是其肿瘤大小已经超过一个分区者则可判定为Ⅲ期;不论肿瘤大小, 只要伴随第三淋巴结转移或者远处转移的均判定为Ⅳ期。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 每组20例, 观察组中, 男15例, 女5例;年龄最小36岁, 最大65岁, 平均年龄52.2岁;患者Kanrofsky评分为60~82分, 平均得分69分;患者癌细胞转移部位:肝转移6例, 腹水转移4例, 骨转移2例, 腹腔转移7例;Ⅲ期12例, Ⅳ期8例。对照组中, 男14例, 女6例;年龄最小34岁, 最大66岁, 平均年龄51.4岁;患者Kanrofsky评分为60~81分, 平均得分68分;患者癌细胞转移部位:肝转移5例, 腹水转移3例, 骨转移4例, 腹腔转移6例;Ⅲ期13例, Ⅳ期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影响统计学结果的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检查, 部分患者则需要进行CT、MRI检查。观察组患者给予化疗, 在化疗中穿插进行中药治疗, 而对照组则单纯进行化疗。化疗方法:对于Kanrofsky评分>70分的患者采用ELF方案进行化疗, 具体为在前1~5d静脉注射规格为50mg的四氢叶酸、静脉注射0.75g的5-氟尿嘧啶、静脉注射0.1g足叶乙甙;对于60≤Kanrofsky评分<70分的患者则采用小剂量的FP方案进行化疗, 5-氟尿嘧啶0.375g, 行深静脉置管, 运用便携式微量药物化疗泵技术24h输注, 此治疗在第1~21天中进行, 另静脉注射规格为10mg的顺铂, 分别于第1~5天以及之后的10~15d中进行。
观察组在化疗的同时, 辅加以有益于健脾益气的中药进行治疗, 所用中药药方为[3], 白术15g、党参15g、半夏9g、青皮5g、陈皮5g、云茯苓30g、白扁豆30g、干姜5g、鸡内金9g、吴茱萸10g、黄芪30g、藤梨根30g、野葡萄根30g、炙甘草6g。另外,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对感到口渴的患者, 其药方中应当适量加以玉竹、石斛;对于感到恶心并呕吐的患者, 其药方中需适量加入竹茹、郁金等;对于感到痰食交阻的患者, 其药方中则应适当加以海藻、昆布、山楂等;对于感觉到气滞血淤的患者, 其药方中应当适量加入当归、桃仁、延胡索、五灵脂、红花等。以上药剂均用水煎法进行煎煮, 患者需每日1剂, 并连续服用8周以上。
1.3 疗效诊断标准
根据WHO制定的实体瘤近期评定标准来制定观察对象的疗效判定, 其疗效分为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好转 (MR) 、稳定 (SD) 、进展 (PD) , 其治疗总有效率为 (CR+PR+MR) /总人数。所有可见肿瘤完全消失并连续维持28d以上为CR;相关患者的肿瘤病灶最大径及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1/2以上, 并能够维持30d以上则为PR;若是患者的肿瘤病灶最大径及其最大垂直径乘积缩小1/4以上, 并连续维持30d以上, 则为MR;肿瘤病灶两径的乘积缩小<1/4或者增大不超过1/4, 并且治疗中无新病灶出现, 则为SD;肿瘤病灶两径乘积增大超过1/4, 或是伴随着新病灶的出现, 则为PD。
患者的生存质量则是参照Kanrofsky评分标准, 并辅以参照患者治疗前评分水平, 以增加10分者计为生存质量提高, 减少10分者计为生存质量降低, 变化在0~10分则计为生存质量稳定。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以P<0.05计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比较以及相关症状改善情况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见表1~4。
由此数据可见, 中西医结合治疗Ⅲ、Ⅳ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更优于传统的治疗方式, 值得临床广泛运用并不断加以完善。
3 讨论
胃癌是近年来世界各国最常见的恶性消化道肿瘤, 其病变起源于胃壁表层的黏膜上皮细胞, 并且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 是导致患者死亡率不断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胃癌的治疗中, 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防止复发等是其治疗的主要目的, 而Ⅲ、Ⅳ期的胃癌患者多已失去手术机会, 而在化疗过程中, 更是伴随着毒副反应的存在, 对患者身体损伤很大, 并且使得患者的身体状况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状态中。而本文结果表明, 在Ⅲ、Ⅳ期患者的化疗过程中, 结合以中药辅助治疗可起到攻其实、补其虚并且有效降低化疗过程中毒副反应的作用, 因而, 中西医结合治疗Ⅲ、Ⅳ期胃癌的方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Ⅲ、Ⅳ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并加以归纳总结。方法:将2013年1-12月于我院就诊的40例Ⅲ、Ⅳ期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治疗, 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从而总结中西医结合在胃癌中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生存率、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等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在Ⅲ、Ⅳ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Ⅲ、Ⅳ期胃癌,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廖晚珍, 彭卫华, 胡雪飞, 等.阿萨希丝孢酵母菌感染及快速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23) :5095-5097.
[2]王凯飞, 陈荣, 沈定霞, 等.血培养阳性时间在假丝酵母菌属血流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21) :4624-4626.
[3]叶国超, 袁文斌, 刘力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51例临床疗效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32 (1) :56-58.
Ⅳ期胃癌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1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的IV期胃癌患者30例 (包括术后转移及首诊远处转移) , 男20例, 女10例:中位年龄59岁;入组条件: (1) 均经病理学确诊, (2) 血相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 无化疗禁忌, (3) 卡氏评分大于70分, 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 (4) 转移灶经影像学确诊, 均有至少1个可测量的病灶。
1.2 治疗方法
30例IV期胃癌患者均采用以下化疗方案, 奥沙利铂130mg/m2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 缓慢静滴2h;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确定替吉奥的使用剂量, 其中体表面积<1.25m2者40mg/次、在1.25~1.5m2者50mg/次、>1.5m2者60mg/次;分别于早、晚餐后口服, 连续服用14d后间断7d。每3周为1个周期, 2个周期后对患者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估。化疗前对患者进行5mg托烷司琼静脉注射预防呕吐, 化疗后若WBC<3.0×109/L, 则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 支持, 并对患者奥沙利铂应用期间进行饮食指导、嘱咐患者注意保暖, 防止喉痉挛, 以减少外周神经毒性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化疗前后对血象、肝肾功能等进行检查, 化疗2周期后进行影像学检查, 采用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 (RECIST) 1.1版对肿瘤病灶进行评估, 分为进展、稳定、部分缓解、完全缓解。有效率= (完全缓解+部分缓解) /总例数。按美国癌症研究所常见毒性判定标准 (NCI-CTC) 3.0版进行毒副反应评定。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2个周期的化疗, 完全缓解0例 (0%) , 部分缓解为17例 (56.7%) , 稳定7例 (23.3%) , 进展6例 (20%) , 总有效率为56.7%。化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 一年后生存有16例, 一年生存率为53.33%。
2.2 药物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化疗相关性死亡。经予G-CSF及对症处理后所有患者的血液毒性均有所缓解;在应用托烷司琼预防恶心、呕吐后仍有1例患者出现ІІІ度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经蒙脱石散、乳果糖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所有患者的可逆性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为70%, 均可耐受。见附表。
3 讨论
替吉奥胶囊是替加氟 (FT) 、吉美嘧啶 (CDHP) 和奥替拉西钾 (OXO) 的复方制剂。替加氟作为5-Fu的衍生物, 其药理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口服吸收后肝药酶持续作用转化为5-Fu[1]。CDHP则抑制了5-FU代谢酶的活性从而降低了FT的分解, 使得FT转化生成的5-FU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有效浓度。奥替拉西钾则对5-Fu代谢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因其在胃肠道中具有较高的浓度, 因而可以有效地抑制其在胃肠道中磷酸化作用, 降低胃肠道反应的同时, 对5-Fu的抗肿瘤作用无明显影响[2]
奥沙利铂作为3代铂类化疗药物, 在辅助化疗和姑息化疗中均有较好的疗效[3,4]。奥沙利铂与具有较小的耳肾毒性以及胃肠道反应;但由于其神经毒性较强, 因而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限制。
本次研究中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对30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 临床表明, 全组PR17例 (56.7%) , SD 7例 (23.3%) , PD 6例 (20%) ;此外其一年生存率为53.33%, 这些均与国内其他文献报道[5]一致。不良反应则主要表现为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及外周神经毒性, , 结果显示患者经联合应用治疗后消化道反应中以恶心呕吐反应最为强烈达到76.7%, 腹泻发生率较低为36.7%;而血液学毒性反应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率较高达到86.7%, 血小板下降率达46.7%;部分患者出现手足综合症为23.3%。
综上所述, 替吉奥胶囊作为一种新药, 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Tanaka F, Fukuse T, Wada H, et al.The history, mechanism and clinicaluse of oral5-fluorouracil derivative chemotherapeutic agents[J].Curr Pharm Biotechno, l 2000, 1 (2) :137-164.
[2]孙燕, 石元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846-847.
[3]Cassidy J, Clarke S, Díaz-Rubio E, et al.Randomized phaseⅢstudy of capecitabine plus oxaliplatin compared with fluorouracil/folinic acid plus oxaliplatinas first-line therapy fo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J].J Clin Oncol, 2008, 26 (12) :2006-2012.
[4]吴福道, 张小静, 蔡辉, 等.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 2015, 44 (13) :1835-1837.
[5]Alberts SR, Sargent DJ, Nair S, et al.Effect of oxaliplatin, 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with or without cetuximab on survival among patients withresected stageⅢcolon cancer:a randomized trial[J].JAMA, 2012, 307 (13) :1383-1393.
Ⅳ期胃癌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收集该院腹部外科2000—2010年收治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胃癌1663例, 其中Borrmann IV型220例, 占比约13%。Borrmann IV型胃癌中男性130例, 女性90例, 男女之比为1.4:1。年龄最小18岁, 最大81岁, 中位年龄58岁。有肿瘤家族史者14例, 其中5例是胃癌。共197例患者做了钡餐检查, 195例发现病灶, 阳性率98.9%。
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探查, 其中单纯探查、活检44例;单纯造瘘4例;短路24例;姑息切除65例;胃癌根治术52例;联合脏器切除31例, 手术切除率为67.3%, 根治性切除率仅为37.7%。
1.2 随访和统计方法
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信访、门诊复查。随访截至日期为2015年8月, 随访0.5~10年, 中位随访时间2年余, 纳入该研究的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软件包进行统计描述和假设检验, 与同期非Borrmann IV型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比较用χ2检验;生存状况的比较采用寿命表法, 规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所见及并发症
合并腹水者78例 (35.5%) 、腹膜种植92例 (41.8%) 、肝脏转移17例 (7.7%) 、浆膜受侵者197例 (89.5%) 、侵犯周围脏器的有131例 (59.5%) , 多数病例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受累。术后出现并发症18例, 多为各部位感染, 其次为出血、吻合口漏, 并发症发生率为8.2%。
2.2 病理及分期
病理类型有中-高分化腺癌 (包括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 59例 (26.8%) 、低分化腺癌 (包括印戒细胞癌、粘液腺癌) 158例 (71.8%) 、未分化癌3例 (1.4%) 。区域淋巴结未转移、转移、不明者分别有12例 (5.5%) 、159例 (72.2%) 、49例 (22.3%) 。在可分期的201例患者中, 按p TNM分期, Ⅱ期10例 (5%) ;Ⅲ期47例 (23.4%) ;Ⅳ期144例 (71.66%) 。无Ⅰ期病例。同期收治的其他Borrmann分型的临床病理资料见表1, 此处不再赘述。
2.3 Borrmann IV型与非Borrmann IV型生存状况的比较
自手术之日至末次随访所获得的截止时间计算生存时间, Borrmann IV型中明确死于胃癌184例, 中位生存期288 d (95%CI:227.875~348.125 d) ,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24%、11%、10%, 其他Borrmann分型胃癌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44%、38% (P<0.05) 。 (图1) 与同期非Borrmann IV型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对比及以2010年为界, 比较Borrmann IV型胃癌在同期胃癌中的构成比见表1;Borrmann IV型与同期非Borrmann IV型生存状况的比较见表1及图1。
2.4 Borrmann IV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该研究中, 将年龄、性别、家族史、手术切除率、周围脏器侵犯、浆膜受侵、腹膜种植、肝脏转移、腹水、术后并发症、病理类型、p 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与同期其他Borrmann分型胃癌对比 (表2) , 发现除了年龄、家族史, 其他临床病理参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呈现出高恶性度的生物学特征。
3 讨论
3.1 Borrmann IV型胃癌的流行趋势
该组资料显示, Borrmann IV型胃癌约占该科同期收治胃癌病例的13% (220/1643) , 与韩国9%~13%及英国10%~15%的报道相近[1], 提示东西方胃癌中Borrmann IV型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研究还以2000年为界, 分析近20年Borrmann IV型胃癌在同期胃癌中的构成比, 结果分别为11.4% (2000年前) VS 14.5% (2000年后) , 虽未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65) , 但提示Borrmann IV型胃癌可能有升高趋势。
3.2 Borrmann IV型胃癌的诊断方法
该研究中无1例Ⅰ期胃癌, 表明早期诊断Borrmann IV型胃癌相当困难。尽管胃镜活检是确诊本病的金标准, 但由于肿瘤主要位于粘膜下层, 粘膜层无明显溃疡或肿块导致内镜医生难以判别病变, 病理科医生也很难从仅含粘膜层的小块活检标本中诊断肿瘤。近年的胃癌NCCN指南中, 虽已不再提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但该组资料中, 钡餐检查的阳性率达98.9%, 提示钡餐检查在Borrmann IV型胃癌诊断中的重要地位。Kim等[2]研究发现, 对于Borrmann IV型胃癌, CT检查较胃镜具有更高的精准性 (74.6%VS 44.1%, P<0.001) , 特别表现在判断肿瘤的纵向浸润范围, 因此, CT平扫/增强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检测项目。此外, 近年出现的超声内镜引导下粘膜切除大块活检等技术, 也有效提高了Borrmann IV型胃癌的诊断率[3]。
3.3 Borrmann IV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1该组资料显示, 女性占比约40.9%, 而同期非Borrmann IV型胃癌中女性约占32%,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此与luo等[4]的报道一致。
2易侵犯浆膜及周围脏器该组浆膜受侵的比例高达近90%, 导致出现周围脏器侵犯的比例超过50%, Yamashita报道[5], 超过80%的Borrmann分型胃癌侵犯浆膜, 近50%侵犯浆膜外组织。付强等[6]的资料显示, 87%的Borrmann IV型病人有浆膜受累, 近30%侵犯周围脏器。
3较高的转移率 (淋巴转移、肝转移、腹膜转移) 。该组病例中, 72%明确有淋巴结转移。Yang等[7]报道, 淋巴结转移率近70%, luo等[4]的研究中, 84%出现淋巴结转移。该组资料中, 肝转移率近8%, 是同期非Borrmann IV型胃癌的两倍 (P<0.05) 。luo等[4]的资料也显示肝转移率为10.1%, 而同期非Borrmann IV型胃癌的肝转移率为5.3%, 同样接近两倍。业已表明, 绝大多数Borrmann IV型胃癌存在浆膜受侵, 而浆膜受侵是腹膜种植的重要危险因素。Yamashita等[5]的研究中腹膜转移率为38.1%, luo等[4]的研究也表明, Borrmann IV型的腹膜转移率明显高于非Borrmann IV型 (27.8%VS 9.3%) 。该组资料显示, Borrmann IV型胃癌出现腹膜转移的概率是非Borrmann IV型胃癌的4倍, 出现腹水的几率也是3倍于非Borrmann IV型胃癌 (P<0.05) 。
4组织学分级低:病理类型以分化差的占多数, 该组病例中, 低分化、未分化占73.2%, 与非Borrmann IV型胃癌的60.2%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国外资料显示, Borrmann IV型胃癌中分化差的比例达87.9%[4], 而国内文献报道[8], 分化差的癌的比例更接近90%。
5p TNM分期晚:鉴于前述的Borrmann IV型胃癌易侵犯浆膜、较高的淋巴及远处转移率, 导致p TNM分期晚期居多。Yamashita等[5]的资料中, Ⅲ、Ⅳ期占比95.1%, 同样无Ⅰ期病例。该研究中Ⅲ、Ⅳ期占比95%, 而同期的非Borrmann IV型中, Ⅲ、Ⅳ期比例为71.8%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手术切除率及术后生存率低:众所周知, 手术是胃癌治疗的首选及主要方式, 而该组病例手术切除率仅为67.3%, 远低于同期非Borrmann IV型的91.8% (P<0.05) , 因此, 该组资料的5年生存率也仅有10%, 与同期非Borrmann IV型的38%相比, 差异依然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付强等[6]的研究显示Borrmann IV型胃癌的5年生存率为11.9%。
3.4 Borrmann IV型胃癌高恶性度的深层次原因
总结Borrmann IV型胃癌近期基础研究成果, 或可解释其高恶性表现的生物学行为, 如下所示。
3.4.1 SDF-1/CXCR4的高表达
已有证据表明, 趋化因子SDF-1及其特异性受体CXCR4在胃癌的生长、侵袭、转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宋建等[9]研究显示, SDF-1/CXCR4轴在不同Borrmann分型胃癌中的表达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Borrmann IV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 而高表达SDF-1和CXCR4的胃癌细胞更具有侵袭性。
3.4.2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AM) 浸润金玉楠等[10]的资料表明, TAM标志蛋白CD68的阳性细胞在不同Borrmann分型胃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机理可能在于TAM增强肿瘤细胞从原发肿瘤细胞逃逸的活力、促进肿瘤细胞侵入血管系统、通过上调VEGF表达促进血管、淋巴管生成, 从而促进胃癌细胞的恶性行为。
3.4.3 mi R-21和mi R-106a
微小RNA (mi RNA) 已被证明在胃粘膜发生癌变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mi RNA几乎参与胃癌发生发展全过程。Cui等[11]的研究表明, mi R-21/mi R-106a的水平与Borrmann分型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
3.4.4 SPHK1和HIF-1α蛋白高表达
已知鞘氨醇激酶 (SPHK1) 是一种致癌酶并且其活性与抗吞噬、细胞转化、增殖和凋亡密切相关, 而缺氧诱导因子 (HIF) 是调节氧含量稳态及细胞对缺氧反应的主要转录因子, HIF-1α在实体肿瘤的生长和生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刘渤娜等[12]的研究显示, SPHK1及HIF-1α与Borrmann分型相关, 其中, BorrmannⅢ和Ⅳ型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BorrmannⅠ和Ⅱ型。
综上所述, 与其他Borrmann类型相比, Borrmann IV型胃癌呈现出如下生物学特点:分化差、早期诊断困难、淋巴转移、腹膜转移多见、手术时分期晚, 周围脏器侵犯严重, 常无法切除或需联合脏器切除, 且手术多非根治性, 造成了Borrmann IV型胃癌极差的预后。囿于篇幅所限, 该研究未涉及Borrmann IV型胃癌治疗策略的探讨及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 今后撰文另述。
摘要:目的探讨Borrmann Ⅳ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整群选取并回顾性探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0—2010年220例Borrmann Ⅳ型胃癌的临床资料, 将年龄、性别、家族史、手术切除率、周围脏器侵犯、浆膜受侵、腹膜种植、肝脏转移、腹水、术后并发症、病理类型、p 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与同期其他Borrmann分型胃癌对比。比较Borrmann Ⅳ型胃癌在同期胃癌中的构成比。临床病理参数的对比用χ2检验;生存状况的比较采用寿命表法。结果Borrmann Ⅳ型胃癌和其他Borrmann分型胃癌的临床病理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生存分析显示, 非Borrmann Ⅳ型胃癌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44%、38%, 而Borrmann Ⅳ型胃癌仅有24%、11%、10% (P=0.00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orrmann Ⅳ型胃癌呈现高恶性度的生物学特点:分化不良、淋巴结转移率高、容易出现腹膜转移、浆膜受侵, 周围脏器侵犯严重, p TNM分期晚, 手术切除率低, 预后极差。
关键词:Borrmann Ⅳ型,胃肿瘤,临床病理特征
参考文献
[1]Sun XC, Lin J, Ju AH.Treatment of Borrmann type IV gastric cancer with a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combination of docetaxel, cisplatin and 5-fluorouracil/leucovorin[J].J Int Med Res, 2011, 39 (6) :2096-2102.
[2]Kim JI, Kim YH, Lee KH, et al.Type-specific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of longitudinal tumor extent of borrmann type IV gastric cancer:CT versus gastroscopy[J].Korean J Radiol, 2013, 14 (4) :597-606.
[3]仝巧云, 周明东, 袁晋华, 等.超声内镜指引下内镜黏膜切除术大块活检对Borrmann IV胃癌的诊断价值[J].临床荟萃, 2015, 30 (8) :888-890.
[4]Luo Y, Gao P, Song Y, et al.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of Borrmann type IV gastric cancer:a metaanalysis[J].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2016, 14 (1) :49-58.
[5]Yamashita K, Hosoda K, Katada N, et al.Survival outcome of Borrmann type IV gastric cancer potentially improved by multimodality treatment[J].Anticancer Res, 2015, 35 (2) :897-906.
[6]付强, 寇玉, 张永磊, 等.弥漫浸润型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 2015, 30 (2) :242-248.
[7]Yang B, Wu G, Wang X, et al.Discussion of modifying stage IV gastric cancer based on Borrmann classification[J].Tumour Biol, 2013, 34 (3) :1485-1491.
[8]刘飞, 王亚婷, 何芳, 等.Borrmann IV型胃癌临床特点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 2015, 37 (2) :168-170.
[9]宋建, 董胜利, 段俊鹏, 等.SDF-1/CXCR4在胃癌不同Borrmann分型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5, 9 (20) :3691-3695.
[10]金玉楠, 孙威, 马璐, 等.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与胃癌Borrmann分型及VEGF表达的关系[J].山东医药, 2012, 52 (1) :46-47.
[11]Cui L, Zhang X, Ye G, et al.Gastric juice Micro RNAs as potential biomarkers for the screening of gastric cancer[J].Cancer, 2013, 119 (9) :1618-1626.
Ⅳ期胃癌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门诊、住院经电子胃镜、病理检查确诊的胃癌患者34例作为实验组, 且术前未行化疗、放疗等治疗。其中男25例, 女9例;年龄32~75岁, 平均年龄52.8岁;同期选取门诊、住院经电子胃镜、病理检查确诊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22例, 女10例, 年龄30~71岁, 平均年龄51.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取受检者清晨空腹血液标本分离血清后置-20℃保存。采用ELISA法检测再生基因Ⅳ;定量检测所用仪器系BIO-RAD公司i-Cycler荧光PCR仪, 试剂来自深圳匹基生物公司。应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 使用原装试剂检测CEA、CA19-9、CA125。阳性判断:参考药盒提供的正常值制定各项检测的正常值, 样品超过界值即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
计算各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准确度及阳性似然比。敏感性=胃癌组阳性例数/胃癌组总例数×100%。特异性= (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总例数-慢性浅表性胃炎组阳性例数) /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总例数×100%。诊断准确度=胃癌组阳性例数/ (胃癌组阳性例数+慢性浅表性胃炎组阳性例数) ×100%。阳性似然比=敏感性/ (1-特异性) 。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各肿瘤标志物阳性例数与阳性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患者血清RegⅣ、CEA、CA19-9、CA125阳性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 单项检测中以RegⅣ最敏感 (41.2%) , RegⅣ和CEA的特异性最高 (96.9%) , RegⅣ的诊断准确度最高 (93.3%) , 诊断价值最大 (阳性似然比为13.3) 。见表1, 表2。
注:两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一般而言,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当具有以下四个优点: (1) 仅存在于肿瘤细胞中, 正常细胞中不存在; (2) 可分泌进入体液; (3) 标志物的含量与肿瘤细胞的数量或肿瘤组织的大小呈比例关系, 标志物的含量可用于反映肿瘤的期别和预后; (4) 有高灵敏的检测方法。肿瘤标志物在正常组织中或良性疾病中几乎不产生或含量甚微, 它反映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肿瘤相关基因的激活或失活程度。
CEA是在癌细胞膜上结构蛋白的一种, 其抗原决定簇具有胚胎的特性, 但是在内胚层分化的组织产生恶变时会大量存在, 血清中的CEA都会增高, 资料显示[2,3]胃癌患者血清中CEA的阳性率为13.0%~35.7%。因此CEA不能作为诊断胃癌特异指标[4]。但其在肿瘤的鉴别诊断、疗效评价及病情监测等诸多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检测胃癌患者血清CEA, 结果表明其血清水平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CA19-9, 由腺癌细胞产生, 经胸导管引流到血液循环中, 从而引起外周血中CA19-9水平升高。文献报道, 其对诊断胃癌的灵敏度在8.7%~50.0%[5,6], 本研究结果显示, 血清CA19-9在实验组的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CA125是一种大分子多聚糖蛋白,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体腔上皮细胞表达, 出生后消失, 但在卵巢癌细胞中又重新出现, 在某些恶性肿瘤 (如肺癌、肝癌、胃癌) 患者血清中CA125可升高, 温怀凯等[7]报道其对诊断胃癌的灵敏度性达30%, 本文检测结果显示,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Mitani等[8]通过对胃癌患者基因表达的序列分析, 发现了几个胃癌特异性基因, 而RegⅣ是肿瘤特异性表达的候补基因。定量RT-PCR分析显示约50%的胃癌患者过表达RegⅣ, 且在他们先前的研究中也证实RegⅣ在约30%的胃癌组织中表达并与肠内粘蛋白表型和神经内分泌分化相关。
本研究显示, RegⅣ、CEA、CA19-9、CA125在实验组的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对照组此4种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均<10.0%, 对胃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对胃癌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胃癌患者血清RegⅣ水平优于传统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EA及糖类抗原CA19-9、CA125。RegⅣ最敏感 (41.2%) , RegⅣ和CEA的特异性最高 (96.9%) , RegⅣ的诊断准确度最高 (93.3%) , 诊断价值最大 (阳性似然比为13.3) , 说明RegⅣ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大于其他3项。
Miyagawa等[9]发现在胃癌伴有腹膜转移的患者腹水中RegⅣ的表达明显增高, 提示RegⅣ可能是胃癌患者腹膜播散的一个新预测指标。
综上所述, 胃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RegⅣ作为新的肿瘤标志物, 其敏感性高于CEA、CA19-9、CA125, RegⅣ在胃癌中表现的特异性和高敏感性, 特别是在腹腔微转移中高表达, 是评估胃癌临床进展的一个重要生物标记。它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同时对术后预测等均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De Vries AC, Haringsma J, Kuipers EJ.The detection, surveillance and treatment of premalignant gastric lesions related to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Helicobacter, 2007, 12 (1) :1-15.
[2]Nakajima K, Ochiai T, Suzuki T, et al.Impact of preoperative serum CEA, CA19-9, AFP levels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Tumour Biol, 1998, 19 (6) :464-469.
[3]Tocchi T, Costa G, Lepre L, et al.The role of serum and gastric juice levels of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A19-9 and CA72.4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J Cancer Res Clin Oncol, 1998, 124 (8) :450-455.
[4]谌剑飞, 张忠平.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疾病现代诊断中的进展与评价 (文献综述) .放射免疫学杂志, 1994, 7 (5) :308-312.
[5]朱昱冰, 葛少华, 张连海, 等.肿瘤标志物在胃癌患者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 15 (2) :161-164.
[6]Hwang Gl, Yoo CH, Sohn BH, et al.Predictive value of preoperative serum CEA, CA19-9 and CA125 levels for peritoneal metastasis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rcinoma.Cancer Res Treat, 2004, 36 (3) :178-181.
[7]温怀凯, 王倩.血清CEA、CA19-9、CA12-5、CA72-4、CA50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临床价值.医学研究杂志, 2007, 36 (10) :43-45.
[8]Mitani Y, Oue N, Matsumura S, et al.RegⅣis a serumbiomarker for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and predicts response to 5-fluorouracil-based chemotherapy.Oncogene, 2007, 26 (30) :4383-4593.
碘伏治疗Ⅳ期褥疮临床观察 篇5
1 临床资料
本组8例, 男4例, 女4例, 年龄50-80岁, 患褥疮时间7-30天, 部位在骶尾部、肩部、足跟, 面积最小2*2cm, 最大10*13cm。
2 操作方法
2.1 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为绿脓杆菌4例, 大肠杆菌感染1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 药敏实验均对碘伏敏感。
2.2 换药法:
换药每天早晚各1次。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洁创面、脓腔和创面皮肤, 剪去坏死组织, 再用生理盐水洗净后红外线照射20分钟。用0.5%碘伏溶液浸透凡士林纱布、纱条, 配制成碘伏油纱布、碘伏油纱条 (凡士林不能过厚) 。碘伏油纱布敷在创面上, 有窦道形成者则用碘伏纱条填充脓腔, 再用无菌干纱布覆盖并以胶布固定。
3 结果
8例患者8处IV期褥疮, 换药治疗时间最短10天, 最长1个月, 创面均愈合。
4 典型病例
例1:男, 陈某, 80岁, 股骨头骨折, 并发骶尾部褥疮30天入院。检查:骶尾部有10cm*13cm的IV期褥疮, 创面脓性分泌物多, 溃疡深达骨骼, 并有一处形成脓腔, 脓腔内充满脓性分泌物。入院后除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及全身支持治疗外, 用碘伏换药5天后创面脓腔内分泌物减少, 一周后创面清洁, 脓腔变浅, 脓腔内肉芽生长平整, 30天后褥疮愈合。
例2:女, 王某, 65岁, 脑卒中后遗症, 骶尾部有6cm*10cm的IV期褥疮, , 表皮坏死, 脓性分泌物多, 溃疡深达骨骼。入院后除常规基础护理外, 用碘伏油纱布换要, 6天后创面脓性分泌物减少, 10天后创面鲜红, 肉芽组织生长, 二周后换要改为1次/天, 三周褥疮痊愈。
5 讨论
Ⅳ期胃癌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经减瘤术或根治术后病理证实为晚期卵巢上皮性癌(妇科恶性肿瘤的FIGO 2009最新修订分期Ⅱ期及其以上)其病理组织类型均为上皮性卵巢癌病例。(2)符合NCCNIV期卵巢癌的诊断标准:任何T、任何N、M1-有腹膜腔外的远处转移。(3)年龄:30~76岁;全身生活状态评分Karnofsky>60分;预计生存期≥6个月。(4)血、尿常规、生化检查、心电图检查正常,胸片检查无肺部感染迹象。
1.2 排除标准
(1)全身生活状态评分K ar n o f s k y<6 0分;(2)白细胞<3.0×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血小板<60×109/L,血色素<80g/L;(3)肝肾功能异常者。
1.3 病例选择和分组
纳入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肿瘤中心符合上述入组条件的住院患者162例,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有2例中途自愿退出,故对照组完成病例为79例。患者一般资料见表l,两组年龄分布、病理及分期情况无差异(P>0.1),具有可比性。
1.4 干预措施
治疗组:常规治疗+甘露聚糖肽序贯治疗。常规治疗-化疗:多西他赛/卡铂方案(多西他赛60mg/m2,静脉滴注1小时,随后卡铂AUC 5,静脉滴注1小时,d1,3周为1周期,连续6个周期)。甘露聚糖肽序贯治疗:住院期间使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成都利尔药业有限公司,20061012,20070511,20071210,20080709,20090502,20100210,20101205,20110704,)静脉注射,10mg/次,qd,出院口服甘露聚糖肽胶囊(成都利尔药业有限公司,20070605,20071205,20080409,20081215,20090327,20091105,20100620,20111010),10mg/次,tid,对照组:常规治疗+胸腺肽序贯治疗:常规治疗-化疗:同治疗组。胸腺肽序贯治疗:住院期间使用注射用胸腺肽(北京赛生药业有限公司,商品名赛威,20061102,20070818,20071110,20080619,20090909,20100514,20101101,20111004)静脉滴注,100mg/次,qd,出院口服胸腺肽肠溶胶囊(上海宝龙药业有限公司,20070315,20071119,20080511,20081210,20090507,20091025,20100921,20111111),10mg/次,tid。
注:两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P<0.01
两组比较年龄及卡氏评分,P值>0.1
1.5 评价指标
免疫学指标:CD4、CD8、CD4/CD8(比值)、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抗体(Ig A、Ig G、Ig M)、补体(C3)。
不良反应:统计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根据WHO抗癌药物不良反应评价标准分为0~Ⅳ度。
疗效评价: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5年,计算其中位生存期,治疗后1年进行卡氏评分。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免疫学指标
见表2,表3。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各免疫指标提升明显(P<0.05),尤其是NK细胞水平及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明显(P<0.01)。
注:两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P<0.01
2.2 不良反应
见表4~表8。采用Reddit分析,试验组比对照组在胃肠反应、贫血、肝功损害显著减轻(P<0.01),肾功损害、脱发发生减轻(P<0.01)。
2.3 远期疗效评价
见表9。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1年后的卡氏评分提高(P<0.05),中位生存期提高(P<0.05)。
3 讨论
机体的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IL-2可激活T细胞生长增殖,还能激活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巨噬细胞以及诱导产生大量的NK细胞,这些细胞均具有特异或非特异的杀伤肿瘤细胞的特性[3]。因此当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时,肿瘤发病率就会增高;反之,当肿瘤在进行性生长时,肿瘤细胞会产生和诱导产生各种免疫抑制因子,从而造成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严重降低,使得肿瘤细胞逃脱宿主的免疫反应引起造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转移,给抗肿瘤治疗带来很大的阻碍[4]。故目前免疫治疗被称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治疗肿瘤的第四大模式。在肿瘤化疗的同时,应用免疫增强剂,可以提高抗肿瘤的临床疗效。
卵巢癌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就诊时2/3己属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故化疗是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目前紫杉醇与卡铂联合,已成为卵巢癌的一线化疗方案。采用放疗和化疗,能够抑制其肿瘤细胞的生长,并杀灭细胞。但在杀灭癌肿细胞同时,对人体的正常细胞一定的破坏作用和削弱人体的免疫机能。同时由于紫杉醇及卡铂的血液毒性及消化道反应,患者会产生较多的副反应和耐药性。,使得此方案治疗卵巢癌受到一定限制[5,6]。
甘露聚糖肽(mannatide)是一种a-甘露聚糖肽,可诱生多种效应细胞和细胞因子,改善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应激能力,临床常用于辅助治疗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的各种疾病,如各种肿瘤、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带状疱疹等[7~10]。为了研究甘露聚糖肽作为免疫增强剂在晚期卵巢癌治疗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本临床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甘露聚糖肽序贯疗法与放化疗结合治疗晚期卵巢癌与胸腺肽序贯疗法结合放化疗治疗相比较,CD4+、CD8+、CD4+/CD8+和NK细胞以及抗体(Ig A、Ig G、Ig M)、补体(C3)、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各项免疫学指标得到更明显提升,生存质量和生存率提高也有更明显的改善,胃肠反应、外周静脉炎、脱发、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更少。说明甘露聚糖肽序贯治疗与放化疗联合应用,治疗晚期卵巢癌,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全面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和身体机能,减低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效果优于胸腺肽序贯治疗与放化疗联合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晓平,王晓娟,栾汛,等.新辅助化疗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肿瘤临床,2007;34(8):465~466
[2]丰有吉.卵巢癌初始治疗现状与挑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3):161~162.
[3] Jemal A,Siegel R,Ward E,etal.Cancerstatistics[J].CACancer JClin,2007;57(1):43~66
[4] Palucka K,Ueno H,Fay J,et al.Dendritic cells and immunity against cancer[J].JIntern Med,2011;269(1):64~73
[5]孙建衡,耿毅.子宫颈癌的治疗动向[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8):497~498
[6]孙燕,赵平.临床肿瘤学进展[M].第1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969
[7]石希均.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3):350~357
[8]季小平,廉维,陈莉,等.甘露聚糖肽对ROU患者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J].四川医学,2006;27(8):169~171
[9]刘艳,黄晶,路永红,等.甘露聚糖肽辅助治疗尖锐湿疣的系统评价[J].医学综述,2012;18(18):3071~3074
Ⅳ期胃癌 篇7
关键词:胰激肽原酶,糖尿病肾病,顽固性水肿
糖尿病肾病 (DN) 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 出现持续尿蛋白则病情不可逆转, 往往进行性发展直至慢性肾功能衰竭。到目前为止, 尚无有效的方法能够防止其发生和恶化[1]。DN 水肿多比较严重, 对利尿药反应差, 这与低蛋白血症和钠潴留等有关[2]。糖尿病Ⅲ期 (早期肾病) 的治疗研究报告较多, 糖尿病Ⅳ期 (临床肾病) 研究较少。我院应用口服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Ⅳ期DN顽固性水肿, 效果明显,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7月糖尿病肾病Ⅳ期56例门诊患者, 均经常规活血化淤并利尿剂治疗后, 双下肢水肿疗效差者。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的诊断分型标准[3], 及高等院校6 版教材《内科学》[4]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无原发性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性疾病, 亦无其他可能引起继发性肾损害的疾病, 入选前至少2周内未再应用过抗凝、抗血小板、活血化淤类药物。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男14例, 女14例;中位年龄56.2岁;病程6~15年, 平均7.3年。对照组男15 例, 女13 例;中位年龄55.9 岁;病程5~17年, 平均7.2年。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先予降糖及降压 (对伴有高血压者) 治疗。降糖药应用重组人胰岛素 (诺和灵) , 使空腹血糖控制在5.0~7.0mmol/L, 餐后2h血糖控制在6.5~10.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7.0%。降压采用贝那普利 (洛汀新) 等 , 使血压控制在130/90mm Hg (1mm Hg=0.133kPa) 以下。同时予以糖尿病、优质低蛋白、低脂饮食。在血糖、血压控制稳定后, 2组在原治疗同时加服小剂量呋塞米片 (10~20mg/d , 每天1次) , 治疗组再予以口服胰激肽原酶肠溶片 (怡开片 240单位, 每天3次) 观察10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三酰甘油、24h尿蛋白定量, 及2组治疗后双下肢水肿情况。
1.4 疗效评定
(1) 显效:双下肢水肿消失或明显减轻; (2) 有效:双下肢水肿减轻; (3) 无效:双下肢水肿减轻不明显或无好转。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
2 结 果
2.1 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三酰甘油及24h尿蛋白比较
治疗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三酰甘油在治疗后均降低, 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而对照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 。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 01;与对照组比较, #P<0. 01
2.2 临床疗效
治疗组显效率为53.6%, 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分别为0与28.6%, 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3 讨 论
DN的发病机理主要为肾血流动力学异常。其原因考虑:高血糖、蛋白摄入增加以及山梨醇旁路激活, 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及肾负荷过重, 肾组织细胞损害;高血糖促进系膜细胞和出球小动脉收缩, 升高肾小球内压、损害肾小球滤过膜, 促进蛋白尿生成;肾脏激肽—列腺素系统异常, DN患者血栓素B2 (TXB2) 显著升高, 反映了肾内缩血管性物质升高及血小板凝聚性增高, 从而使肾内微循环障碍, 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 加重蛋白尿及肾小球硬化;DN 患者血浆内皮素-1 (ET-1) 水平逐渐增高, 促使早期DN 高灌注、高内压形成, 肾小球基底膜增厚, 逐渐促使肾小球动脉硬化。这些都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床和肾血流量减少, 肾小球硬化和闭塞。肾血流动力学异常可损伤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 活化血小板, 释放多种血小板因子致肾小球硬化[5]。同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与高血压、胰岛素抵抗、高三酰甘油等多因素有关。当DN患者进入Ⅱ期即已出现肾小球基底膜 (GBM) 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加。随着病程进展, GBM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加更明显, 逐渐出现肾小球荒废;当进展到Ⅳ期 (临床DN 期) , 出现大量蛋白尿 (UAER >200μg/min 或持续尿蛋白常规定量>0.5g/d ) , 血压增高, 荒废的肾小球增加, 平均占36% , 残余肾小球代偿性肥大[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糖尿病患者常存在内皮细胞受损和血液呈高黏、高聚及高凝状态。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应严格地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体质量等, 使各项指标都长期达标。改善微循环治疗是针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机制的治疗[6]。
胰激肽原酶是一种含有唾液酸的糖蛋白, 它是组成机体内血管舒缓素—激肽系统的重要成分, 在胰激肽原酶的作用下, 激肽原释放出激肽, 激肽一方面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改善循环和一定的降血压作用;另一方面, 激肽使微血管扩张, 微血管内血流速度加快, 使器官组织的血流灌注增加, 代谢改善。胰激肽原酶还可以激活纤溶酶, 提高纤溶系统活性, 抑制血小板聚集, 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栓形成、防止微血管基底膜增厚等改善微循环作用[7]。对于DN, 激活的激肽系统作用于肾小球动脉壁和毛细血管, 使其扩张, 从而改善肾小球微循环, 另外尚能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 防止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同时激活纤溶系统, 抑制血小板聚集, 预防肾毛细血管球微血栓形成[7]。当DN进展至Ⅳ期, 常伴有双下肢水肿, 不少患者口服小剂量利尿剂 (呋塞米10~20mg/d) 疗效差, 或者利尿有效后又无效, 出现DN伴双下肢顽固性水肿。本研究观察提示这部分患者加服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后, 双下肢水肿消失或减轻;同时观察到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三酰甘油指标均下降。另外, 口服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可有效遏制尿蛋白的继续增加。
笔者认为, 糖尿病Ⅳ期时坚持较长时间应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口服有效, 可能对残余的处于代偿性肥大的肾小球存在以上多种治疗作用, 阻止其GBM 进一步广泛增厚、肾小球毛细血管腔进行性狭窄和更多的肾小球荒废, 避免或减缓GFR进行性下降。该结果表明, 胰激肽原酶可显著改善DN患者的血液黏滞度, 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 降血脂, 从而预防血栓形成, 阻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参考文献
[1]李昌祁, 霍立光, 张永昌.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471.
[2]李英, 刘茂东.糖尿病肾病的诊治现状[J].河北医药, 2002, 24 (4) :243245.
[3]WHO.1999年颁布糖尿病诊断标准[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0, 8 (1) :5.
[4]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776.
[5]杨桂英.糖尿病肾病的诊治进展[J].青海医药杂志, 1999, 29 (4) :6265.
[6]柴伟栋, 陈家伟.微循环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J].中国微循环, 2000, 4 (2) :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