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根治术的配合体会(精选7篇)
胃癌根治术的配合体会 篇1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腹腔镜下胃癌切除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在胃癌根治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手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小等优点, 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欢迎[1], 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微创治疗方式, 对手术配合的要求比较高, 为探讨提高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配合质量及腔镜手术护理水平, 现回顾性的分析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8月在本院住院的48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影像学和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其中男27例, 女21例, 年龄26~67岁, 平均年龄 (56.7±4.3) 岁。
1.2 手术配合
1.2.1 术前准备
术前访视时, 护理人员要详细的了解患者的一般病情, 耐心的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腔镜治疗胃癌的优点, 向患者介绍术前肠道准备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重要性, 要注意由于腹腔镜下手术入路在肚脐孔附近, 该部位平时不易清洗, 污垢较多, 局部容易滋生大量细菌, 护理人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术前清洗干净。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了解患者的家庭状况、文化程度、职业, 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另外可以请病房里面做完手术的患者现身说法, 介绍手术的疗效, 增强患者的信心[2]。其次做好手术物品的准备。
1.2.2 术中配合
①器械护士配合:器械护士要提前30 min洗手上台, 认真的清点检查手术物品是否准备齐全, 保证物品的功能正常, 手术过程中, 镜下护士要密切的观察手术的进展情况, 注意力要集中, 准确无误的传递器械和敷料, 协助建立气腹。要严格的执行肿瘤隔离技术, 用纱布蘸净腹腔内的渗血, 保证手术视野的清楚, 关闭腹部切口前后再次与巡回护士清点器械、缝针、纱布等物品。②巡回护士配合: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舒缓患者的不良情绪, 让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将患者摆置好手术体位, 即两腿大字型分开 (剪刀位) 的平卧位。术中根据需要随时调整体位, 便于术者操作[3]。护理人员要放置好伤口引流管, 为防止异物遗留在腹腔, 在缝合腹部切口前和器械护士共同清点纱布、缝针、手术器械, 如有缺失决不能草率关腹缝合, 正确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 备好标本袋, 并认真填写标本标签, 及时联系送快速病理标本。③洗手护士配合:与巡回护士一起清点物品, 采用无触摸技术保护套隔离镜头线、冷光源线, 连接超声刀、气腹管道、冲洗吸引管道并妥善固定, 确认各仪器设备正常工作。建立气腹。
2 结果
4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 无中转开腹的患者, 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配合较好。
3 讨论
超声刀是腹腔镜手术必备的设备, 价格昂贵、制作精细, 手术室需要专人清洗维护及保养[4]。腹腔镜胃癌手术器械较多, 应熟练掌握各器械的性能、构成、拆卸及正确连接方法, 每台手术均检查腹腔镜器械的完整性及数目[5], 各种器械消毒冲洗后都要仔细的擦拭附着的水滴, 以免水多渗透无菌单造成器械污染隐患, 腹腔镜、常规器械要分开台桌整齐排放, 洗手护士需要熟练地掌握吻合器、闭合器的型号、安装、用途等, 以保证手术顺利开展。
腹腔镜辅助下胃肿瘤切除手术早期多用于良性肿瘤的切除[6], 对于腹腔镜辅助下胃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 必须切除整块肿瘤, 避免肿瘤细胞扩散, 对早期胃癌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优势还体现在腹腔镜的放大作用以及深部操作不受限制的特点, 目前多数学者采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7]。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消除了全腹腔镜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等缺点, 对于术中的出血及其他意外事件, 能够及时处理, 避免了术中中转开腹手术的发生, 值得推广。
护理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完善的术前准备工作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护士应熟练掌握各器械的性能、构成、拆卸及正确连接方法, 熟悉手术操作步骤, 注意力要集中, 准确无误的传递器械和敷料。②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的体位摆放, 患者摆置好手术体位, 即两腿大字型分开 (剪刀位) 的平卧位。③要严格执行肿瘤隔离技术, 术中必须遵循无瘤原则, 减少肿瘤细胞在腹腔切口种植的几率。④需要注意的是仪器设备的使用及保养, 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专人管理, 以提高器械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陈效颖, 黄美星, 康明强, 等.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46) :783.
[2]凌燕彬.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配合和体会.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20) :3408.
[3]毛崇秋, 吴淼, 田云峰, 等.24例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手术配合体会.四川医学, 2009, 30 (6) :880-882.
[4]王涛, 宋烽, 银彩霞.1例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的护理配合.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10) :760-761.
[5]黄书丽.腹腔镜器械的使用和保养.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7, 12 (61) :518-519.
[6]田文, 李荣, 陈凛, 等.腹腔镜胃基质瘤切除术:附32例报告.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5, 14 (10) :763-765.
[7]蔡秀军, 张字华.腹腔镜胃癌根治的现状与展望.中华微创外科杂志, 2006, 6 (2) :84-85.
胃癌根治术的配合体会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1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46例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男26例,女20例;年龄41岁~77岁(59.46岁±1.39岁);病灶部位20例胃窦癌,19例胃体癌,7例贲门癌;术前均未给予放化疗。将46例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病程及病灶部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根据国内术后胃瘫综合征诊断标准予以诊断[4]:(1)胃管拔除后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通过一项或多项检查表明病人无胃流出道机械性梗阻,但有胃潴留,特别是固体食物;(2)病人均具有超过800mL/d的胃引流量,且持续10d以上;(3)无明显水电解质平衡紊乱;(4)不存在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结缔组织疾病等会导致胃瘫的基础疾病;(5)未应用会对平滑肌收缩造成影响的药物,如吗啡等。本试验所有的病人皆行消化道造影证实存在胃蠕动减弱或消失。
1.3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予以术后早期指导适量运动、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按医嘱服用促胃肠动力药、心理辅导。(1)术后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嘱病人尽早活动,逐渐从床上活动到下地活动,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在病人拔除胃管时密切观察其进食情况,以及进食后是否有胃瘫综合征发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2)一旦诊断为胃瘫综合征,及时予以胃肠减压,做好胃管的护理,保证胃管固定在位,引流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状,积极与主管医师沟通,适当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3%高渗盐水100 mL洗胃,每日2次,减轻胃肠道黏膜水肿。(3)术后早期予以肠外营养支持,监测其血糖、白蛋白情况,适当补充白蛋白促进术后恢复。待肛门排气后尽早予肠内营养,可先从20mL起逐渐增加到全量流食,不要过早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进食后取坐位或下地活动。(4)按医嘱给予多潘立酮、莫沙比利等促胃肠动力药。(5)心理干预:向病人详细耐心解释胃瘫综合征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疾病特点,告之该疾病是一种功能性障碍,而非器质性疾病,是可以治愈的,消除其恐惧的情绪,增强其信心从而促其配合治疗。
1.3.2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护理干预措施:双侧足三里各以0.5mg新斯的明注射,再取双侧足三里、中脘、气海、双侧上巨虚、三阴交进行电针治疗,每日1次,直到胃肠功能恢复。
1.4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病人胃动力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治愈率,并采取自制满意度量表判定护理服务满意度,很满意:>95分;满意:85分~95分;不满意:<85分。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胃癌根治术后引起病人产生胃瘫综合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它的产生使因胃癌而产生一系列不良情绪的病人更加忧虑、紧张,而且胃瘫综合征所带来的诸如恶心、反酸以及腹胀等临床症状也为病人的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进一步影响到病人的情绪和心理,这些不仅会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直接不良影响,还会增加病人及家属的精神、身体、经济等各方面的负担[5]。西医主要有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服用促胃肠动力药、心理辅导等措施。中医认为,胃癌术后脾胃受损,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加之脉络损伤,气滞血瘀,腑气不通,以致腹胀、呕吐、便闭等症,治疗上以疏通气机为主,通过针刺以胃经为主的穴位使脾气得升、胃气得降,促进术后胃瘫病人的胃肠蠕动和功能的恢复。杨春敏等[6]报道,针刺足三里能调节气机、增加胃张力、促进蠕动从而使胃排空时间缩短,加强胃内滞留液的排空。另外,新斯的明作为胆碱酯酶抑制剂,本身有增强胃肠蠕动的作用。根据申莉萍[7]的研究,新斯的明穴位注射配合电针刺激能刺激胃动素释放,有利于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恢复。本研究观察组病人应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及电针穴位刺激,对胃瘫病人胃肠功能恢复取得满意疗效,效果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穴位注射配合电针可明显降低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病人胃动力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和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电针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46例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干预效果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胃动力、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电针可缩短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病人胃动力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和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胃瘫综合征,胃癌根治术,穴位注射,电针,护理
参考文献
[1]张红霞.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4):212-213.
[2]吴晓琴.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护理干预进展[J].全科护理,2015(34):3438-3439.
[3]王吉甫.胃肠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84.
[4]刘凤林,秦新裕.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回顾性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2,5(4):245.
[5]任琳琳.胃癌根治术胃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2):210-211.
[6]杨春敏,张秀荣,毛高平,等.足三里中频电刺激对健康人胃电活动的影响[J].中华理疗杂志,2001,24(1):33.
胃癌根治术的配合体会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26例并按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和B组, 每组患者63例。观察组中男28例, 女35例, 年龄24~81岁, 中位数年龄46岁。对照组中男31例, 女32例, 年龄22~78岁, 中位数年龄44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袢式吻合术, 具体见参考文献[5]。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手术, 术后在结肠前端提起距离Treits韧带45cm处的空肠与食管残端行侧端进行吻合, 吻合均在无张力的条件下进行。每向下15厘米于空肠处做两个侧侧吻合, 两个侧侧吻合之间与十二指肠空肠段吻合, 与两个侧侧吻合及十二指肠吻合口下以丝线结扎。
1.3 评价方法
生活质量采用国际常用的SF-36健康状况调查表[6], 共包括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肢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以及精神健康等8个维度, 每个维度0~100分, 分值越高, 患者健康状况越好, 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应用 ( ±s) 表示, 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营养学指标比较
治疗后A组体重、总蛋白、血红蛋白和白蛋白等营养学指标水平均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A组8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得分均较B组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
2.3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
A组手术时间为 (40.08±5.54) min, B组手术时间为 (49.84±6.51) min,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25, P<0.05) 。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与B组比较, A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见表3) 。
3 讨论
胃癌好发于胃体以及胃底部, 是消化道的常见恶性肿瘤, 其多种治疗方法中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7]。胃癌根治术是胃癌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 传统胃癌切除创面大, 患者术后并发症多, 目前胃切除主要以腹腔镜下微创切除为主[8~10]。在胃切除术后需重建消化道以满足患者正常的消化代谢需求, 传统的消化道重建手术术后效果均不理想, 患者极易发生营养吸收功能障碍进而导致术后营养不良、体质下降、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等[11,12]。有研究表明, 空肠间置代胃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可有效预防患者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其操作简便, 患者术后并发症少, 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合理方式[13~15]。
本研究结果显示, 经腹腔镜下根治手术配合空肠间置代胃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体重、总蛋白、血红蛋白和白蛋白等营养学指标水平均较高, 患者全身营养状况良好, 无营养不良和体质下降的发生。经腹腔镜下根治手术配合空肠间置代胃术治疗的胃癌患者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肢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以及精神健康等8个维度的生活质量均得到提高。经该术式治疗胃癌操作简便, 手术时间短, 胃癌患者反流性食管炎、腹泻、胃潴留综合征、上腹部不适、倾倒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少。传统胃切除治疗和消化道重建方式使患者术后对食物的容纳功能差, 食物向小肠排空的速度过快从而引发倾倒综合征的发生, 而患者的消化功能不良可发生上腹部疼痛和营养不良, 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这与裴明毓等[16]关于空肠间置代胃术治疗胃癌的研究结果一致。
胃癌根治术的配合体会 篇4
保留自主神经的胃癌根治术可减少术后胆石症及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1]。2003年2月至2005年2月, 我们对30例I、II期胃癌实施保留自主神经的胃癌根治术,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在我院收治的I、II期胃远侧部癌55例, 年龄32~66岁, 中位年龄48岁, 男32例, 女23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 实施保留自主神经的胃癌根治术;B组25例, 实施常规方法的胃癌根治术。
1.2 观察指标
术后12个月复查时问卷调查, 比较手术前后腹泻次数, 将每日大便次数>3次定为腹泻。将体质量恢复不足术前的95%定为体质量恢复不良[2]。
1.3 手术方法
B组应用常规胃癌根治术 。A组主要手术方法:①辨认位于左肝下面、走行于小网膜内的迷走神经肝支, 通常有2~3束, 确认最下的分支后, 于其尾侧切断小网膜, 保留肝支向食管胃接合部进行游离, 切断迷走神经前干发出的胃支, 廓清贲门右侧的淋巴结;②沿胰腺上缘横行切开胰腺被膜, 寻找肝总动脉前面淋巴结与神经丛之间的剥离面, 用8#导尿管将神经丛包绕的肝总动脉提起, 自肝总动脉上缘开始淋巴结廓清, 廓清第8a组及8b组淋巴结。同法廓清脾动脉周围的淋巴结及保留脾动脉周围的神经丛;③将胃远侧部向左前上掀起, 显露胃胰皱襞, 用米氏钳打开胃左动脉尾侧的薄的结缔组织, 显露出胃左动脉, 将其结扎切断。将胃向左下方牵引, 于贲门后方将迷走神经后干用纱条轻轻向右侧牵引, 沿后干向下触诊可感知迷走神经腹腔支, 将其游离出并用牵引线 向右侧牵引, 将胃左动脉的远断端结扎线向左侧牵引, 以清楚显露来自后干的数条胃后支, 将后支自分出部切断, 并与淋巴脂肪等结缔组织一起整块切除。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 对数据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随访1年55例中有2例死于心肌梗死, A组4例淋巴结转移者未见复发。术后发生腹泻A组1例 (3%) , B组7例 (28%) , (χ2=4.838, P<0.05) 。体重恢复不良A组14例 (47%) , B组18例 (72%) (χ2=3.60, P=0.06) 。
3讨论
常规胃癌根治术时, 因在淋巴结廓清的同时切断了自主神经, 腹腔内脏器机能及消化道激素分泌动态异常, 胆石症及腹泻的发生率均增加[2,3]。本观察术后近期结果显示常规手术者较保留神经者术后腹泻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体质量恢复较慢 (但是P=0.06, 考虑与样本量较小有关) 。因随访的时间短, 尚没有观察到胆石症的发生情况。
迷走神经前干通常于食管胃接合部以上2~3 cm处分出前胃支及肝支, 肝支行于小网膜上部两层之间, 直视下容易确认, 保留肝支向贲门方向进行游离, 切断胃支, 显露食管的右侧, 廓清第1组淋巴结。依据解剖及病理研究, 肝总动脉、胃左动脉、腹腔动脉等均被厚的内脏神经组织包被, 其周围的淋巴结 (第2站淋巴结) 位于血管神经被膜的外侧, 呈层状排列, 所以保留神经的淋巴结廓清是可行的, 不会影响根治效果[2]。
迷走神经肝支于腹部食管的高度自前干分出, 行于小网膜上部两层之间, 由于靠近肝的这部分小网膜内没有脂肪, 肝支并未被脂肪所掩盖, 当把肝左叶向上牵拉, 把胃向下牵拉而显露出小网膜时即可看见。如把肝的尾状叶向上牵拉, 在肝尾状叶的暗色背景上即可清楚看见位于没有脂肪的小网膜内灰色不透明的肝支。腹腔支于贲门后方自后干分出, 走行有3种类型:A类为右横膈肌脚前面;B为横膈肌脚与胃左动脉之间;C为与胃左动脉伴行, A类及B类容易实施保留神经, C类保留神经困难[2]。将胃向左下方牵引, 在贲门切迹处伸入手指钩绕食管, 手指触摸可感知拉紧的似琴弦的迷走神经前、后干, 找到后干用纱条轻轻将其向右侧牵引, 沿后干向下触诊可感知腹腔支[2]。如为C类则将与胃左动脉缠绕的腹腔支分开, 只结扎切断胃左动脉, 以及于腹腔支与胃左动脉合流部的末梢处结扎切断胃左动脉[8]。腹腔神经丛发出的肝支缠绕肝总动脉及肝固有动脉到达肝门部, 行于肝总动脉的头侧背侧, 此为神经丛温存廓清层次的标示, 用纱条将神经丛包绕的肝总动脉提起, 向下方牵引可以确保良好的手术视野, 使廓清容易[2]。同法保留脾动脉周围神经丛。保留自主神经的胃癌根治术主要针对于较早期胃癌而言, 对进展期胃癌如强行保留神经可能影响手术的根治效果, 因此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中尽可能减少出血, 以免影响对神经的显露, 在神经周围进行游离时勿使用高频电刀以免引起神经损伤。
参考文献
[1]二宮基樹, 左左木寬, 池田義博.早期胃癌に對する自律神経溫存幽門側胃切除術.臨外, 2003, 58 (10) :1341-1345.
[2]三輪晃一, 木南伸一, 左藤貴之, 等.早期胃癌手術にぉける神経溫存の意義.日本外科學想s誌;第97卷, 第4號, 286-290.
胃癌根治术患者28例护理体会 篇5
1 临床资料
28例患者中男性16例, 女性12例, 年龄41到67岁, 平均52岁。肿瘤于胃窦部22例, 贲门部6例。按TNM分期, 1期8例, 2期14例, 3期6例, 术前胃镜、 B超等检查手术适应症明确, 无手术禁忌症。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术前普遍存在恐惧和悲观情绪, 认为癌都是不治之症, 因而对治疗产生不信任感。对手术期望值高, 却又害怕失败。护士要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 耐心细致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解释胃癌手术的必要性, 讲解一些手术成功的案例, 利用同类病人现身说教, 开启社会支持系统, 鼓励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 同时护理操作动作轻柔, 细致准确, 增加病人安全感。以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2.2 术前准备
术前一天行剖腹手术常规皮肤准备, 术前普通灌肠, 排空大便及肠道积气。术日晨留置胃管和尿管。
3 术后护理
3.1 体位
全麻未清醒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清醒后血压稳定取半卧位, 有利于呼吸和循环。同时利于切口渗血和渗液的引流, 减轻伤口疼痛。
3.2 生命体征观察
术后24h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持续心电监护, 及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并详细记录。
3.3 禁食和持续胃肠减压
妥善固定胃肠减压管, 防止滑脱, 同时保持胃肠减压管通畅。避免胃管扭曲、折叠、受压。经常挤捏引流管预防堵塞, 维持适当胃肠减压的负压, 加强对胃肠减压引流液量和颜色的观察, 准确记录24h引流量。胃手术后24h内可有少量暗红色或咖啡色液体从胃管引出, 一般不超过100~300mL。若术后短期内从胃管引流出大量鲜红色血液持续不止, 应警惕术后出血, 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4 加强对腹腔引流的观察
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的目的是及时引流腹腔内的渗血渗液, 避免腹腔内液体积聚, 致继发感染和脓肿形成。因此要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 严格无菌操作, 每日更换引流袋, 观察和记录引流液量颜色、性质。若术后数日腹腔引流液变浑浊且带有异味, 同时伴有体温降后复升, 应及时通知医生。
3.5 加强基础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 定时协助患者翻身静脉拍背, 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 必要时行超声雾化吸入, 预防肺部感染。术后早期协助患者行肢体伸屈运动,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促进肠蠕动, 预防肠粘连。
3.6 饮食护理
术后肛门排气, 肠蠕动恢复拔除胃管后, 第一天可进少量水和米汤, 第二天进半量流质饮食, 每次50~80mL。第三日进行全量流质, 每次100~150mL, 第四日可进食半流质饮食, 如稀饭。一周后可进少渣软食, 循序渐进, 少量多餐。饮食要清淡, 富营养易消化。忌食生冷、硬和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后逐渐减少进餐次数和增加每次进餐量。
4 出院指导
胃癌根治术的配合体会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1例,男26例,女15例;年龄38~67岁;采用手术方式为毕Ⅰ式吻合19例,Ⅱ式吻合22例;患者于术后4~20 d发生胃瘫综合征,表现为进流质时出现恶心、频繁呕吐及上腹饱胀感,呕吐后症状缓解,部分呕吐物含有胆汁,血生化检查无明显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体检发现患者上腹部饱满,胃振水音阳性,肠鸣音正常或减弱;进行泛影葡胺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显示胃内有大量潴留液,胃无蠕动波和排空征象。
1.2 诊断标准
本组均符合PGS的胃瘫诊断标准:术后患者已排气,拔除胃管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后发生恶心、呕吐、中上腹饱胀,体检发现胃振水音;胃引流量每日大于600~800 ml,持续时间超过6~8 d;一项或多项检查提示无胃流出道机械性梗阻,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无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术后未应用影响胃平滑肌收缩药,如吗啡等;无引起胃瘫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结缔组织疾病等[1]。
1.3 治疗与转归
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可适当应用镇静剂,可使处于抑制状态的迷走神经得到缓解,减轻或消除神经对胃蠕动的抑制;严格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必要时采用全肠外营养 (TPN) 治疗或空肠置营养管、空肠造瘘、行EN治疗;纠正贫血、低蛋白、补充足够的热量及维生素、微量元素、纠正负氮平衡;高渗盐水洗胃,2~3次/d。双侧足三里穴位用新斯的明0.5 mg封闭治疗,2~3次/d。药物治疗,即应用胃动力药物:胃复安10~20 mg肌肉注射,1次/6~8 h;多潘立酮或莫沙必利10~20 mg, 3次/d,胃管注入;静脉应用红霉素3~6mg/kg;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减轻吻合口水肿[2]。本组41例均经非手术的保守治疗而治愈,时间8~36 d,无需手术治疗;41例均治愈出院,经随访至今无复发。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心理负担加重,常出现烦躁、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绝望。一旦发病,治疗时间较长,加重了经济负担。应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向其及家属解释胃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治疗方法、预后等,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关心、体谅患者,使其减少或消除对疾病的顾虑;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多与患者交流,给予心理支持,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
2.2 胃肠减压护理
由于胃癌术后残胃不能及时排出胃内容物,发生潴留导致残胃扩张,及时禁食、持续有效地胃肠减压可以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嘱患者禁食、禁水;保持胃肠减压通畅,避免打折、扭转、脱落等,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颜色,准确记录引流液量,每日冲洗1次胃管,每周更换1次胃管,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及分泌物。胃管引流液逐渐减少,经造影检查残胃蠕动功能良好,功能恢复,此时可进食少量流质,观察3 d无上腹部饱胀感、恶心、呕吐等症状后,可拔除胃管。
2.3 肠外营养护理
肠外营养为机体提供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稳定、保护细胞功能。治疗期间要做好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防止导管脱出、阻塞等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注意营养液营养成分的合理调配,同时密切监测患者体重、血红蛋白水平,及时调整营养液的用量。
2.4 预防血糖升高及电解质紊乱
血糖增高对胃动力有抑制作用,并与血糖高低呈正相关,禁食期间应常规监测血糖水平,根据监测结果必要时经静脉或鼻饲给予降血糖药。患者易出现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的问题,如高血钾、低血钾均可使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减退,从而加重胃瘫,所以治疗期间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监测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3]。
2.5 饮食护理
以少食多餐及流质为主、循序渐进的原则。患者具有进食指证时,可以先从20 ml起逐渐增加至全量流质,增加幅度以保持患者无不适为原则,流质以不加糖的米汤及菜汤为主,全量流质进食3~5 d后改为半流质,餐后取坐位或半卧位,促进胃排空。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水电解质状况,定时听诊肠鸣音。
3 讨论
PGS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在PGS初期不要急于求成,应使胃得以充分休息,确诊后应采取严格保守疗法,治疗重点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治愈PGS的目的,精心的护理同样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秦新裕.术后胃瘫的治疗和诊断.中华消化杂志, 2005, 25 (7) :441.
[2]孟令茹.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体会.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0, 42 (4) :466-467.
胃癌根治术的配合体会 篇7
1 术前护理
1.1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恐惧
一方面护士应积极主动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取得患者的信任, 争取家属在心理、经济上的支持, 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 还应根据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 针对悲观、情绪低落的患者, 护士应经常巡视, 关心生活琐事, 耐心倾听患者倾诉, 多给予鼓励, 调动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1]。向患者说明目前手术仍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 以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同时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和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 鼓励患者与有同样经历的病友建立良好关系, 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 消除其不良心理。
1.2 给予营养支持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制订合理的食谱,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及少渣的食物, 不能进食者予以静脉补液, 患者营养状况差者应予以输全血或血浆, 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
1.3 吸烟患者劝其戒烟
告诉其吸烟的危害性, 同时也为了预防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和肺部不张, 指导患者有效咳嗽, 同时对患者进行深呼吸的训练。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让其每天按时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减少口腔内细菌的生长繁殖。
1.4 合并幽门梗阻的患者
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在禁食的基础上, 术前3 d起每晚用300~500 m L温生理盐水洗胃, 以减轻胃黏膜水肿, 有利于吻合口愈合。术日晨置胃管, 以防止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呕吐、误吸、便于术中操作, 减少手术时腹腔污染。
2 术后护理
2.1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加强病情的观察
术毕回房后每30 min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至平稳;病情较重者, 血压平稳后仍需1 h~2 h测1次, 一般观察24 h, 病情平稳后即可。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尿量, 伤口渗血、渗液等情况。
2.2 体位的护理
全麻清醒前取去枕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麻醉清醒后若血压稳定取低半卧位, 以保持腹肌松弛, 减少伤口缝合处的张力, 减轻疼痛与不适。同时也有利于循环和呼吸, 还有利于腹腔渗出液积聚于盆腔, 一旦感染, 便于引流。
2.3 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
术后有效的胃肠减压可减轻胃肠道的张力, 促进吻合口的愈合。因此胃肠减压期间应妥善固定胃管, 防止滑脱, 同时要保持畅通, 避免胃管受压、扭曲、折叠等,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
2.4 给予静脉补液
因患者禁食, 加之胃肠减压, 极易造成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及营养缺乏, 因此应及时给予静脉补液, 以补充患者所需的水、电解质和营养素。禁食期间的输液量应在24 h内均匀输入, 以免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 同时应详细记录24 h出入量, 为合理补液提供依据, 必要时输血浆或全血, 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促进伤口愈合。
2.5 疼痛的护理
术后由于各种管道的刺激和固定, 使患者感到疼痛不适, 因此护士在为患者做各种操作时, 要动作轻柔, 使患者的痛苦减到最低, 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 还可让其听收音机、看电视, 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同时还应正确指导患者有效减轻疼痛的方法, 如咳嗽时用手掌扶持并按压伤口, 变换体位等都有助于缓解疼痛, 必要时可给予镇痛药物, 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 以保证患者良好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
2.6 保持呼吸道畅通
护理人员要定期协助患者翻身叩背, 以利肺部分泌物引流, 并鼓励患者做深呼吸, 有效咳嗽与排痰, 必要时行雾化吸入, 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2.7 饮食的护理
胃肠减压量少, 肠蠕动恢复后可拔除胃管, 拔管当日可少量饮水, 第2天进半流质, 每次50~80 m L, 第3天进全量流质, 每次100~150 m L, 以蛋汤、菜汤为宜, 若无不适, 第4天进半流质饮食, 食物宜软、温、易消化, 忌生、冷、硬和刺激性食物, 少量多餐, 第10~14天可进软食, 开始每天5~6餐, 以后逐渐增加次数和进餐量, 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2.8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
术后早期协助患者进行肢体的伸屈运动, 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向患者说明术后早期活动, 不仅可促进肠蠕动的恢复, 还可防止肠粘连、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如患者病情许可, 一般术后第1天可协助患者床上做轻微活动, 第2天下地床边活动, 第3天室内活动, 应根据个体差异决定活动量。
3 常见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3.1 胃纳较差和吸收不良
大部分患者均可出现此类情况, 因此患者术后在饮食上应注意少量多餐, 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 如蛋类、牛奶等, 食物宜软、无刺激性。对体质较差的患者还应给予静脉补液, 以及时补充患者所需的水、电解质和营养素。
3.2 倾倒综合征
对早期倾倒综合征的患者进行饮食指导, 让其少量多餐, 避免过甜、过咸、过浓的流质, 宜进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脂肪饮食, 餐时限制饮水, 进餐后平卧10 min~20 min, 一般术后半年到1年内逐渐自愈。对晚期倾倒综合征症患者, 出现症状时进食糖类即可缓解, 饮食中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增加蛋白质比例, 少量多餐可避免其发生。
3.3 术后梗阻
立即嘱患者禁食, 行有效的胃肠减压, 并给予静脉输液, 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 缓解其焦虑情绪, 若经非手术治疗梗阻, 仍不能缓解者, 应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工作。
4 出院健康指导
4.1 指导患者要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保持乐观情绪。
4.2 生活要有规律, 适量运动、劳逸结合, 避免疲劳。
4.3 饮食要注意少量多餐, 富含营养素。忌生、冷、硬、油煎、酸、辣、浓茶等刺激性食物, 嘱患者要戒烟酒。
4.4 定期门诊复查, 按医嘱服药。放化疗期间要定期复查肝功能、血常规等, 以预防感染。术后初期每3个月复查1次, 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 至少复查5年, 如有不适应及时复查。
5 小结
通过以上护理方法, 使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深刻体会到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康复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 良好的手术及药物固然重要, 但耐心细致的护理也是患者康复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 做好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同时也为患者的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胃癌根治术的配合体会】推荐阅读:
胃癌根治术06-10
胃癌扩大根治术08-11
胃癌根治术后护理观察07-24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05-19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07-03
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01-03
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08-29
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08-21
根治性胃癌切除术08-10
残胃癌的外科诊治体会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