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2024-10-27

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精选8篇)

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篇1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由于我国人民生活环境及饮食的特殊性, 我国胃癌的临床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安全。近年来随着人们身体健康检查意识的增强和胃癌临床检出率的增加, 早期胃癌已成为临床胃癌最常见的类型之一[1], 因此, 针对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将探讨色素内镜诊断及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收集2012 年2 月- 2014 年12 月来我院就诊的早期胃癌疑似患者184 例, 最终经病理确诊169 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84 例和对照组85 例。其中试验组男50 例, 女34例; 年龄40 ~ 70 ( 53. 7 ± 11. 2) 岁。对照组男51 例, 女34 例; 年龄40 ~ 70 ( 53. 5 ± 11. 8) 岁。2 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均无统计学差异 ( P > 0. 05) ,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 ( 1)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体征, 经X线钡餐检查、腹部CT和MR等影像学检查诊断为早期胃癌疑似病理, 并最终经胃镜和胃癌组织病理检查确诊早期胃癌; ( 2) 患者符合色素内镜诊断适应证和黏膜下剥离术及常规开腹手术治疗适应证; ( 3) 患者及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和治疗风险, 愿意配合调查。排除标准: ( 1) 患者存在大肠癌、肺癌等其他恶性肿瘤; ( 2) 患者存在肝肾功能异常, 心脑血管障碍等内外科严重疾病。

1. 3方法所有早期胃癌疑似患者统一给予色素内镜诊断, 患者首先行普通内镜检查, 冲洗病灶, 病灶处喷洒靛胭脂黏膜染色剂5 ~ 10ml, 2min后吸去多余色素, 经色素内镜检查诊断。诊断标准为黏膜红肿, 胃小凹形态均一、规则, 溃疡周边规整、底部平坦, 局部黏膜僵硬或变形, 癌性溃疡周边黏膜多不规则, 呈虫蚀样改变, 底部凹凸不平, 有结节样增生, 病灶较表浅, 且范围小于2cm。试验组给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 患者经上述染色后, 根据染色结果确定肿瘤边界, 采用针状刀于肿瘤边界外侧5mm处行电凝标记, 于标记点外侧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1ml、靛胭脂5ml、5% 果糖、10% 甘油及生理盐水等混合液共100ml, 每次注射2ml, 直至病灶明显凸起后环形切开, 剥离病变组织, 待病灶切除后给予预防性止血处理, 常规缝合术闭。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治疗, 所有患者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经腹直肌旁切入, 沿横结肠游离大网膜后切除患者大部分胃组织, 进行消化道重建, 经腹腔内常规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术闭。观察2 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1. 3 评价标准 ( 1) 色素内镜诊断项目包括阳性率、阴性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正确率。诊断项目统计如下: 灵敏度= 真阳性/金标准阳性值, 特异度= 真阴性/金标准阴性值, 阳性预测值= 真阳性/检验阳性值, 阴性预测值= 真阴性/检验阴性值, 阳性似然比= 灵敏度/ ( 1 - 特异度) , 阴性似然比= ( 1 - 灵敏度) /特异度, 正确率= ( 真阳性+ 真阴性) /总例数。 ( 2) 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显效: 患者术后胃癌症状消失, 影像学检查无异常表现,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无手术并发症, 短期内无胃癌复发或转移; 缓解: 患者术后胃癌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影像学检查无异常表现, 无并发症或较轻但经治疗可有效缓解, 无胃癌复发和转移; 无效: 患者术后胃癌症状未缓解, 影像学检查存在异常, 并伴有严重并发症, 存在复发或转移情况[2]。总有效率= ( 显效+ 缓解) /总例数 × 100% 。 ( 3) 治疗安全性根据早期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估, 其常见并发症包括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出血、感染等[3]。

1. 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1. 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色素内镜诊断184 例早期胃癌疑似患者经病理诊断最终确诊169 例, 其中经色素内镜诊断阳性152 例, 最终确诊患者145 例, 其诊断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和假阴性如表1 所示。阳性似然比1. 838, 阴性似然比0. 266, 诊断正确率为83. 15% , 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见表2。

2. 2 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3、表4。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 0. 05

3 讨论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 高居各大恶性肿瘤之首, 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断定义为病灶位于黏膜或黏膜下层, 但不管病灶大小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现象。由于我国极高的人口数量和较高的胃癌发生率, 早期胃癌的临床发病患者众多, 但其早期诊断和治疗研究缺乏有效措施。尤其因早期胃癌病灶小且表浅, 易与黏膜糜烂和炎性增生混淆, 活检病理组织较难取得, 极易漏诊[4]。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 0. 05

色素内镜诊断早期胃癌是我国近年来诊断早期胃癌较为常用的措施, 靛胭脂黏膜染色剂不被人体吸收, 安全性较高, 可滞留于黏膜和病灶表面的凹陷处, 呈蓝青色, 与粉红色的胃黏膜对比强烈, 使黏膜表面的微细形态和病灶立体化, 结合胃小凹形态学改变, 有助于直观地观察早期胃癌黏膜组织病变。因此, 经内镜直接喷洒色素液, 具有操作简单, 极易推广的优点[5]。

早期胃癌的传统治疗措施是外科根治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治疗, 但长期临床观察证实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极低, 大部分患者不必接受淋巴清扫治疗。因此, 内镜辅助下采用高频电刀等专业器械逐层剥离病灶和正常胃黏膜组织, 最终完整切除病灶的治疗成为可能[6]。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基于内镜微创手术治疗, 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的显著优点, 为无淋巴结转移早期胃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可完整切除肿瘤组织, 有效预防肿瘤病灶残留和复发, 且患者手术创伤小, 治疗费用低廉、术后恢复快, 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7]。

本结果显示, 患者经色素内镜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治疗有效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结果符合预期, 充分肯定了色素内镜诊断在早期胃癌中的临床价值, 辅助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具有安全可靠的疗效,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色素内镜诊断和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2年2月-2014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早期胃癌疑似患者184例, 统一给予色素内镜诊断, 最终经病理确诊169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84例和对照组85例, 试验组给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治疗, 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184例早期胃癌疑似患者经色素内镜诊断阳性152例, 确诊145例, 其中阳性似然比1.838, 阴性似然比0.266, 诊断正确率为83.15%;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色素内镜诊断早期胃癌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率, 辅助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关键词:色素内镜诊断,黏膜下剥离术,早期胃癌

参考文献

[1]Gotoda T, Yanagisawa A, Sasako M, et al.Incidence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from early gastric cancer:estimation with a large number of cases at two large centers[J].Gastric Cancer, 2010, 3 (4) :219-225.

[2]Nakamura K, Ueyama T, Yao T, et al.Pathology and prognosis of gastric carcinoma:findings in 10, 00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rimary gastrectomy[J].Cancer, 2013, 70 (5) :1030-1037.

[3]贾红军, 张丽娜, 梁浩, 等.早期胃癌内镜粘膜剥离术疗效观察[J].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5, 21 (5) :26-28.

[4]彭志华.早期胃癌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 (27) :2896-2898.

[5]郑雄, 胡梅洁, 李健, 等.色素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J].胃肠病学, 2010, 15 (3) :151-153.

[6]于劲, 邓磊, 王雷, 等.色素内镜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 2012, 2 (2) :168-171.

[7]张卫宁, 曹彬, 林杰, 等.色素内镜诊断早期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基因表达差异[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0, 19 (3) :216-218.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篇2

【摘要】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2-----2012年5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EPISB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不难诊断EPISBO;其保守治疗方法包括全肠外营养支持、胃肠减压、生长抑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大承气汤胃管注入等。结果 50例病人均经保守疗法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6天。结论 采用保守疗法治疗EPISBO效果良好。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诊断 治疗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EPISBO)系指腹部手术后早期,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因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所引起的炎症性粘连性肠梗阻。其诊断和治疗有其特殊性,我们总结分析了2002年12月----2012年10月50例EPISBO的诊治经验,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2岁,均符合EPISBO诊断标准:①有近期腹部手术史,尤其是反复手术的病史;②术后可能有少量通气或通便,但一旦进食马上出现梗阻症状;③腹痛症状不显著,查体发现腹部质地坚韧,肠鸣音减少;④给予胃肠减压、解痉治疗后症状能缓解,肛门能排气、排便,但一旦进食病人又出现梗阻症状;⑤腹部CT显示肠壁水肿、增厚、肠袢粘连成团以及肠腔积气、肠管均匀扩张和腹腔内渗出等。

50例中肠梗阻术后12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10例,胃癌根治术后6例,溃疡病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后6例,阑尾炎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术后5例,外伤性肠破裂修补术后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5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术后1例。经过1次腹部手术的28例,经过2次及以上的22例,最多者达6次。发生于术后一周内37例,1---2周13例,18例发生于肠功能恢复、病人进食后,8例曾一度肠功能恢复,随之又出现腹胀、呕吐。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等,无明显阵发性剧烈腹痛。

1.2 治疗方法 本组均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包括:①胃肠减压,并注入甘油;②全肠外营养支持(TPN),纠正和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③对部分胃液丢失较多(>600ml/天)患者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其中4例使用生长抑素8肽(善宁0.1mg/8h)平均9天;2例使用生长抑素14肽(旋他宁3mg/12h)平均12天,④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1次/8h,一周后逐渐停药;⑤给予广谱抗生素及甲硝唑等防治感染;⑥复方大承气汤胃管注入,夹闭胃管2 h,1次/天;⑦其他治疗包括补充白蛋白、应用抑酸剂、谷氨酰胺二肽。

上述治疗后如病情有所好转,腹部变得柔软,肠鸣音日趋活跃,可逐渐停用生长抑素和糖皮质激素,同时用温盐水洗胃和灌肠,刺激胃肠道蠕动,清除肠腔内积存的粪便,对腹部体征已明显缓解但动力较差的病例,可用新斯的明(1mg/6—8h,肌注)以促进肠蠕动。如治疗后大量排出水样便,则是梗阻缓解重要标志,可开始给予消化道动力药物帮助胃肠道排空,并维持到能够正常进食为止。

2.结果

通过上述非手术方法治疗后,无一例再手术,均获满意效果。其中36例2周内好转,14例3周内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6天。治疗期间未出现新的并发症。

3.讨论

EPISBO的可能病因包括:①肠管粘连的广泛分离;②长时间的肠管暴露以及手术操作造成的肠管损伤;③腹腔内无菌性炎症如腹腔内积血、积液或其他导致腹腔内无菌性炎症物质残留的因素。因此,EPISBO主要发生于手术操作范围广、腹腔内创面大、创作重、炎性渗出多、肠管浆膜面广泛受损或坏死组织残留,特别是曾多次经历手术的病例,根据临床特征,结合腹部平片,EPISBO一般不难诊断,但须排除肠麻痹、内疝、肠扭转、肠套叠、吻合口狭窄等情况。在诊断时可行腹部CT,如显示肠壁水肿、增厚、肠腔积液积气、肠管均匀扩张和腹腔内渗出等征象,即可诊断。

关于EPISBO的治疗,目前以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为主,本组50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其中有几点需要强调和注意:①在TPN基础上使用生长抑素,可有效抑制消化液分泌和局部炎症反应,减少肠内炎性渗出,减轻肠壁水肿,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对胃液丢失较多(>600ml/天)的患者应给予生长抑素治疗。本组患者中有4例使用善宁,2例使用施他宁,效果好;②地塞米松具有确切的抗炎和减轻肠管粘连的作用,并促进肠壁水肿的消退;本组患者中有34例使用地塞米松③大承气汤有通里攻下、活血化淤、清热解毒之功效,有利于肠功能恢复;④炎性肠梗阻患者液体出入量比较大,营养支持过程中必须严格监测体液平衡和电解质的变化。

本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说明EPISBO经保守治疗大部分都可治愈,要有耐心,不要贸然手术,因为发生EPISBO时肠管水肿,互相粘连,甚至呈脑回状或冰冻状,手术分离时易损伤肠管,造成肠瘘。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变化,如病情进行性加剧,体温持续上升,腹痛腹胀进行性加重,甚至出现肠绞窄及腹膜炎迹象,应警惕机械性或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龚剑峰,朱维铭,李宁,等.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腹部外科,2004,17(4):209-211.

[2]陈江谊,马少锋,刘钧澄,等.小儿绞窄性肠梗阻血清中磷脂酶A2 活性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中华小儿外杂志,2005,26(11):612-613.

[3]李幼生,黎介寿.再论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 38-39.

残胃癌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病人,男18例,女3例,年龄38~72岁,平均55.3岁。首次胃部分切除手术距残胃癌发病时间5~19年,其中胃溃疡10例,十二指肠溃疡11例,行BillorthⅠ式吻合3例(14.3%),行BillorthⅡ式吻合18例(85.7%)。

1.2 病程与症状

21例病人第一次手术后均良好。确诊为胃癌前,出现症状最短为半个月,最长为1年半多,多数病例在半年左右。开始症状与一般胃病相似,后期多出现明显消瘦。如病变位于贲门或吻合口,多有胃肠梗阻现象,常伴有呕吐。

1.3 第二次手术病变部位及手术方式

本组21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5例肿瘤位于贲门,胃体部14例(大弯侧2例,小弯侧8例,近全胃4例),吻合口部位2例,其中2例合并腹腔广泛转移,1例伴纵膈转移。

20例手术病人术前有病理诊断,1例术中活检证实。

手术方式:残胃全切除,食管、空肠Roux-y吻合13例(53.8%),残胃次全切除,胃、空肠吻合2例,单纯胃、空肠吻合5例,剖腹探查,无法切除,转移灶再取活检1例。

术前21例病人均行胃镜检查加活检,病理证实为残胃癌,2例加腹部CT检查,1例加胸部CT检查。

1.4 术后病理报告结果

高、中分化腺癌14例,低分化腺癌5例,粘液腺癌2例。

2 结果

本组21例均行手术治疗,15例手术切除,手术切除率为71.4%。本组6例无法手术切除者均在3~6个月内死亡。2例残胃再次全切除者在1年内死亡,4例1~3年内死亡(3年生存率46%)。目前存活4例,最长已超5年,继续追踪观察。

3 讨论

3.1 早期诊断

早期残胃癌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为困难[2,3]。加强因良性疾病行胃次全切除术后的远期(5~10年以上)随访工作及定期行胃镜检查是早期发现残胃癌的有效途径。对胃次全切除术后(5年以上)出现症状的病人,不能随便臆断或解释为溃疡复发或术后一些合并症。医生、病人均不能忽视,否则至症状明显、体质消瘦,一经检查已为中晚期肿瘤。本组病人中有3人每半年行胃镜检查从而得于早期诊断。

我们认为,胃术后良好,一段时间后又出现胃症状(5年以上),又有进行性症状加重,且伴有体质消瘦,均提示有残胃癌发生的可能。应予以重视,对5年以上胃术后的病人,不管有否症状,均建议其定期检查,这样才可能做到早期诊断,以便提高疗效。

3.2 手术治疗

残胃癌的处理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方法[4]。本组15例能手术切除肿瘤,生存时间明显优于6例无法切除病灶的病人。多数情况下残胃癌术中很难判定,因此残胃癌手术方针是:(1)残胃全切除;(2)胃十二指肠吻合口及胃空肠吻合口的整块切除,吻合口处残胃癌切除包括空肠切除5~10cm,并扫除其肠系膜淋巴结。术后根据患者体质情况作不同程度放化疗。早期胃镜发现3例已存活3.5年、6年、8年,尚在继续追踪观察中。因此,良性溃疡胃次全切除术5年后定期胃镜检查是残胃癌早期诊断的关键。残胃全切除手术是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残胃癌,才能提高残胃癌的手术切除率和患者生存率。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残胃癌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对我院1992年2月~2008年2月共21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探讨。结果残胃癌占同期胃癌1.3%,施行根治性手术13例(61.9%),姑息性手术7例(33.3%),由于广泛转移未行手术或仅行剖腹探查术1例(0.047%)。根治性手术病人1、3、5年生存率86.7%、52%、36.9%。结论良性溃疡胃次全切除术5年后定期胃镜检查是残胃癌早期诊断的关键。残胃全切除手术是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残胃癌,外科手术,早期诊断

参考文献

[1]高木国夫.残胃癌治疗[J].实用外科杂志,1987,49(9):684.

[2]陈俊青.残胃癌与残胃再发癌(附27例分析)[J].实用外科杂志,1987,(7):2.

[3]姚育修.残胃癌[J].普外临床,1990,5(5):295.

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自2004年5月~2007年3月收治的患者100例, 其中男76例, 女24例, 年龄27~77 (平均56.3) 岁。其中黏膜内癌53例, 黏膜下癌47例;肿瘤发生部位贲门部患者2例, 胃体19例, 胃窦76例, 双原发癌患者3例。

1.2 临床症状

以上患者均无特异性症状, 以上腹疼痛为主, 有89例 (占89%) , 恶心呕吐反酸患者38例 (占38%) , 食欲不振、消瘦、乏力患者37例 (占37%) , 黑便患者17例 (占17%) 。

1.3 影像学检查

以100例患者均行B超检查, 确诊为胃窦癌3例, 13例患者行CT检查, 确诊为胃癌6例, 疑似病例3例;行上消化道造影67例, 确诊胃癌43例, 疑似病例13例。

1.4 手术情况

接受D2胃癌根治术患者均进行手术切除, 其中行远端胃癌根治术87例, 近端胃癌根治术7例,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6例。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用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 所有计数数据然后采用χ2进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肿瘤直径<2cm 32例, 淋巴结转移3例, 占9.4%;直径2~5cm 68例, 淋巴结转移12例, 占17.6%;直径>5cm的例数0例, 淋巴结转移0例。黏膜内患者58例中淋巴结转移5例, 占8.6%;黏膜下患者42例中淋巴结转移6例, 占14.3%。高分化腺癌9例中淋巴结转移0例;中分化腺癌23例中淋巴结转移3例, 占13.1%;低分化腺癌32例中淋巴结转移9例, 占28.1%;低分化或印戒细胞癌患者17例中淋巴结转移3例, 占17.6%。印戒细胞癌17例, 局部癌变2例。患者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关系比较见附表。

肿瘤直径在<5cm与>5cm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关系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黏膜内与黏膜下的淋巴结转移人数相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分化腺癌方面, 高分化腺癌与中、低分化腺癌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中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早期胃癌多因无明显的临床表现, 体检时除有上腹部轻压痛之外没有其他的阳性体征, 因此容易误诊和漏诊[4,5]。同时很难与GU、进展期胃癌具有的上腹部痛、黑便进行区别。所以早期胃癌的诊断首选内镜检查, 是诊断早期胃癌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能明确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和形态, 同时可以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 为诊断的金标准。超声内镜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播散、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等, 可以准确地鉴别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 判断癌肿对各层侵袭的情况。CT在对早期胃癌向壁外或壁间生长的诊断明显比内镜和X线造影检查优越。腹部B超在诊断早期胃癌时易受消化道腔内气体的干扰, 但其利于观察有无淋巴转移。此外, 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等方法和肿瘤标记物的表达对于早期胃癌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6]。

通常认为早期胃癌术式的适应证为: (1) 肿瘤直径<1cm时实施胃大部切除术, 切缘到肿瘤边缘应>3cm, 无需进行淋巴结清扫; (2) 肿瘤直径1~2cm时, 肿瘤为Ⅰ、Ⅱa型, 选D0或D1根治术;Ⅱb、Ⅱc或Ⅲ型的患者, 无论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都以D2手术为宜; (3) 肿瘤直径>2cm时, 应该选D2根治术。我们同意D2根治术被视为早期胃癌标准术式的说法。

早期胃癌的好发部位为胃窦部, 多数实施远端胃癌根治术当癌灶位于胃底部或大于胃的两个分区或术后复发时, 应考虑行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至第二站;少数患者转移至第三站淋巴结, 则行扩大根治术。术中尽量避免切除胰腺、脾脏, 并可以采取保全胃功能的手术, 如保留幽门胃切除术、保留迷走神经肝支及腹腔支的D2手术[7]。大多数人认为, 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患者术后应该采用化疗;未能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 化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病预后有很多影响因素, 其中有重要意义的为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其中1~3个淋巴结转移时, 多数无复发, 5年存活率为83%;大于3个时, 5年存活率为48%, 有很高的复发可能性, 尤其是血行转移, 对此应当密切注意。

内镜检测胃癌前哨淋巴结是确定是否有淋巴结早期转移最灵敏、低损伤的医学技术。合并蓝染料或放射性追踪技术可作定位, 通过分析早期胃癌淋巴结的转移规律, 明确肿瘤的分期。

摘要:对100例胃癌以上患者行影像学检查以及手术病理检查, 并根据患者的患者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关系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肿瘤直径<2cm的32例中淋巴结转移3例, 占9.4%;直径2~5cm 68例中淋巴结转移12例, 占17.6%;直径>5cm0例, 淋巴结转移0例。直径在5cm以下与超过5cm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关系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黏膜内患者58例中淋巴结转移5例, 占8.6%;黏膜下患者42例中淋巴结转移6例, 占14.3%, 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高分化腺癌9例中淋巴结转移人数0例, 中分化腺癌23例中淋巴结转移3例, 占13.1%, 低分化腺癌32例, 淋巴结转移9例, 占28.1%, 分化腺癌方面, 高分化腺癌与中、低分化腺癌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中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低分化或印戒细胞癌患者17例, 淋巴结转移3例, 占17.6%;印戒细胞癌17例, 局部癌变2例。

关键词:早期胃癌,诊断,外科治疗

参考文献

[1]程守勤, 晓红.害怕做胃镜“拖”成晚期胃癌[J].江苏对外经贸论坛, 2009, (3) :130-131.

[2]李晓琴, 杨力, 杨芝红.脱氧核糖核酸倍体多参数分析联合胃镜病理学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意义[J].临床荟萃, 2010, 25 (23) :2029-2032.

[3]陈磊, 林惠忠, 李晓川等.胃蛋白酶原及其亚群对胃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J].齐鲁医学杂志, 2006, 21 (5) :435-436.

[4]秦凤云.胃镜检查胃癌误漏诊临床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10, 19 (9) :122-123.

[5]罗珠林.早期胃癌误诊漏诊原因及对策[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 2008, 16 (6) :388-390.

[6]黄宝俊, 鲁狮, 徐惠绵.早期胃癌不同淋巴结清除术的合理评价[J].中华肿瘤杂志, 2007, 29 (4) :293-296.

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8例早期胃癌患者的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有患者24例, 男性13例, 女性11例, 年龄32~81岁, 平均年龄 (58.3±2.7) 岁, 病程1周~22个月, 平均病程 (12.7±4.2) 个月;实验组有患者24例, 其中男性11例, 女性13例, 年龄31~84岁, 平均年龄 (59.2±3.4) 岁, 病程2周~18个月, 平均病程 (11.3±3.6) 个月。两组患者经全面身体检查证实无过往病史, 且两组患者的身高、体质量、性别、年龄、饮食习惯、营养水平均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中在患者的肚脐正下方3 cm处切口, 观察患处情况, 将周围的淋巴结清理干净, 并且将肝脏左部分的韧带切开, 进行手术。实验组患者中是在腹腔镜的辅助下进行手术, 这种手术方式分成两种, 有远端切除和近端切除。根据患者情况不同进行手术, 跟对照组相同, 将患处周围的淋巴结清理干净, 再进行切除手术。其中两组患者都需要在全身麻醉并且气管插管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情况, 手术完成后肠道排气时间, 住院时间以及感染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两种不同方式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和术后感染情况

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过程中, 对这48例患者进行统计得到, 实验组中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和术后感染率为 (112.7±12.6) m L、 (4.17%) ,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出血量和术后感染率 (146.5±14.8) m L、 (33.33%) , 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 。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经两种不同方式手术后的住院时间和肠道排气时间情况

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 对这48例患者进行统计得到, 实验组中患者手术后的住院时间和肠道排气时间 (10.8±2.8) d、 (127.8±30.8) 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和肠道排气时间 (38±3.6) d、 (166.5±34.8) h, 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 。详情见表2。

3 讨论

导致胃癌的因素有很多, 主要表现在饮食、饮酒和遗传方面等[3]。胃癌患者在早期时, 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所以不易被察觉, 但随着病情不断的发展, 患者的症状也逐渐的显露出来。经过检查发现的患者, 大多属于中、晚期[4]。因此, 对于胃癌的治疗, 越早发现就越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这样就可以增加患者治愈的可能性。一般一旦发现患有胃癌, 应尽早采用手术的方式治疗。手术治疗比药物治疗更彻底。以往都是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 但这种方法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较大, 很多时候会给手术过程增加困难, 延长手术时间, 术后感染率较高[5]。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是近年来新引进的种技术, 是在腹腔镜的帮助下, 更好的找出淋巴结所在的区域, 能够准确的清除淋巴结, 防止术后因淋巴结清除不彻底导致患者发生再次转移等[6,7]。但此类方法操作范围较小, 需要医护人员有很好的专业技术水平, 防止患者在术中发生感染。

为了找出更好地治疗该病的手术方法, 我院特我院特选取近两年来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该疾病的患者进行统计研究。通过本研究发现, 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后, 对这48例患者统计可得到, 实验组中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和肠道排气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 。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肠道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比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时间短。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可以很好地提示患者出现胃癌的病灶, 能够为手术治疗确定手术的范围, 尽可能在清除癌灶的同时保留患者的胃功能, 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8]。早期的胃癌手术在早期胃癌的治疗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并且此方法伤口小, 患者术后感染率低, 在临床的治疗上具有明显的疗效, 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章文杰, 梁章炎, 梁思重.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21 (9) :111.

[2]蔡立智, 万正东, 胡从兵, 等.腹腔镜辅助下远螭胃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比较的临床研究[J].腹部外科, 2009, 21 (1) :34-35.

[3]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4) :441-442.

[4]李佑, 臧潞, 胡伟同, 等.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0, 13 (12) :899-902.

[5]欧阳满照, 陈小伍, 朱达坚, 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早期胃癌根治术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师, 2012, 50 (15) :48-49.

[6]王自强, 泉佩武, 蔡志民, 等.腹腔镜与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同期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9, 26 (5) :359-363.

[7]罗少杰.早期胃癌5倒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19) :111-112.

早期胃癌的消化内镜诊断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本科就诊的早期胃癌患者68例,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43~67岁,平均(51.3±5.8)岁,病程1~6年,平均(3.9±1.3)年,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食欲不振、呕吐、呕血、黑便、吞咽困难、腹水等,所有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

1.2 方法

给予患者电子消化内镜检查。术前禁食12h,检查前,口服去泡剂与去黏液剂,去除附着于胃壁的泡沫与黏液,对于反应较大难于配合的患者可加用镇静剂与解痉药,后在平稳的状态下进行检查,从不同角度与距离仔细观察病灶,患者均行内镜下活检,送病理学检查。

1.3 观察指标[2]

(1)记录患者病灶位置;(2)对被检者胃癌病灶进行分类,标准:0~I型(0~IS型,0~IP型)、0~II型(0~IIa型,0~IIb型,0~IIC型)、0~III型;(3)记录病灶直径;(4)病理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是χ2检验。

2. 结果

2.1 病灶位置

本研究病例中,16例病灶位于胃底(占23.5%),21例病灶位于胃体(占30.9%),31例病灶位于胃窦部(占45.6%)。

2.2 消化内镜下分型

16例病灶位于胃底的病例中,有25%(4/16)的病例为0~I型,75%(12/16)的病例为0~II型,无0~III型;21例病灶位于胃体的病例中,有23.8%(5/21)的病例为0~I型,76.2%(16/21)的病例为0~II型,无0~III型;31例病灶位于胃窦的病例中,有29.0%(9/31)的病例为0~I型,61.3%(19/31)的病例为0~II型,9.7%(3/31)的病例为0~III型。

2.3 病灶直径

所有病灶中,直径<0.5cm的病灶7例(占10.3%),直径0.5~1.0cm的病灶31例(占45.6%),直径<1.0cm的病灶30例(占44.1%)。

2.4 病理结果

所有病灶中,51例为管状腺癌(占75.0%),其中高分化腺癌23例,中度分化腺癌18例,低分化腺癌10例,印戒细胞癌10例(占14.7%),黏液腺癌7例(占10.3%)。

3. 讨论

在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新仪器设备的不断产生,临床对于早期胃癌的诊断率逐渐升高[3]。早期胃癌的发现,是提高胃癌疗效,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的前提,无淋巴结转移是决定早期胃癌内镜下手术的先决条件,而准确判断肿瘤浸润程度是决定早期胃癌内镜手术的关键[4]。在内镜下可分为隆起型(I型)、平坦型(II型)和凹陷型(III型)。胃癌若在早期得到准确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其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5],但胃癌早期,患者症状不明显,且有些小病灶平坦,不易被发现,给诊断带来困难,而消化内镜技术强化了早期胃癌的内镜表现,超声内镜、放大内镜、染色内镜的消化内镜的新式检查方法,给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带来极大便捷。

早期胃癌以分化型为主,本研究中,管状腺癌占75.0%,印戒细胞癌占14.7%,黏液腺癌占10.3%。病灶位于胃底的病例中,以0~II型为主,占75%,无0~III型;病灶位于胃体的病例中,仍以0~II型为主,占76.2%,无0~III型;病灶位于胃窦的病例中,29.0%为0~I型,61.3%为0~II型,9.7%为0~III型。

早期胃癌在白光内镜下表现为病灶边界清晰,一般为锯齿状,星芒状,病灶表面不规则,结构不对称;当显示效果欠佳时,可选择染色内镜,用美蓝或靛胭脂配制成一定浓度溶液,通过均匀喷洒或患者口服后再行检查,该方法对0~IIa型病灶具有显著的成像效果,可清晰显示其结构与边界,也有助于活组织检查更准确;超声内镜联合高频超声,对于胃壁层次、病灶周围可清晰显示,为判断病灶边界、病灶大小及浸润情况提高有力依据。放大内镜是高像素的电荷耦合器件和电子图像后处理系统,以观察微小血管为目标,能将内镜图像放大10~100倍,对于病灶组织形态特征及其周围正常组织的分界线的诊断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常规内镜诊断困难的微小癌、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6]。消化内镜不仅可以对早期胃癌进行诊断,还能对符合指症的病灶直接在内镜下予以治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坚.消化内镜新技术及在早期胃癌诊治中的应用[J].上海医药,2014,35(1):8-12.

[2]李晓景.早期胃癌的消化内镜诊断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4):66-67,71.

[3]孙曦,王向东,卢忠生,等.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11(3):207-209.

[4]韦凯扬.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价值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0):259-260.

[5]别文华.消化内镜技术对消化道早癌诊断价值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22(11):141-142.

早期胃癌内镜下诊断分析 篇7

关键词:早期胃癌,内镜

在我国,胃癌患者死亡率高,胃癌的早期诊断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患者生存率。所以,提高早期胃癌诊断水平甚为重要。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内镜在胃癌早期诊断方面有了显著发展。本文观察内镜在早期胃癌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早期胃癌患者42例,以上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27~74)岁,平均年龄为(43.6±9.7)岁;40岁以下患者12例,(40~50)岁18例,大于50岁12例。

1.2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表现为上腹不适28例,占66.7%;腹胀纳差11例,占26.1%;体重减轻伴黑便患者5例,占11.9%;无症状在体检时发现1例。

1.3 内镜检查和手术方法

对检查过程中可以病灶采用活检钳钳取组织,直径小于1.0cm全部取材,直径大于1cm较多取材。取材组织做病理学检查。所有病理活检确诊后行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等。

1.4 早期胃癌诊断标准

根据1962年日本胃肠内镜学和1963年日本胃癌研究学会提出的诊断标准:癌细胞浸润和局限在胃壁的粘膜层和粘膜下层,无论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不论病灶面积大小。

2 结果

2.1 病变部位和胃镜下形态

病变部位:其中位于胃窦10例,胃体9例,胃角15例,贲门8例。胃镜下形态:本组患者中,Ⅰ型为隆起型,共1例;Ⅱa型为浅表隆起型,共1例;Ⅱb型为浅表平坦型,共5例;Ⅱ型为浅表凹陷型,共24例;Ⅲ型为溃疡型,共11例。

2.2 病理组织学检查

42例早期胃癌患者中,单发41例,1例多发。腺癌19例,占45.2%,其中低分化腺癌7例,中分化腺癌6例,高分化腺癌3例未分化3例。粘液细胞癌12例;印戒细胞癌1例。鳞癌10例。

3 讨论

早期胃癌实质癌细胞局限于胃壁粘膜和粘膜下层,无论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早期胃癌实施根治术后预后良好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在50%左右[1,2]。

早期胃癌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上腹不适、腹胀纳差、黑便消瘦等,而有的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在常规体检中发现。所以,不管是临床医生还是患者都要重视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方面的重要性,对上腹不适患者最好实施内镜检查,明确病原及病变性质,有助于尽早发现早期胃癌。

早期胃癌镜下表现主要有三种类型:隆起型、浅表性和凹陷型,其中浅表性又分为3个亚型,即浅表隆起型、浅表平坦型和浅表凹陷型。本文内镜检查结果显示,浅表凹陷型和凹陷型较多[3,4]。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腺癌居多。早期胃癌好发部位报道各不一样,多为胃窦、胃角、胃体、胃底等。本文结果显示,早期胃癌可发生任何部位,在进行内镜检查时,要注意观察胃壁粘膜在各个部位的改变情况防止漏检。

内镜下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镜下大致观察早期胃癌形态特征,即使轻微改变,如点状糜烂或者局部粘膜呈现颗粒状粗糙不平,或者粘膜色泽发生改变,或粘膜出现纠集或者僵硬等,都要实施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检查[5,6]。对于内镜下诊断为浅表性胃炎,但活检也可能找到癌细胞,在钳取组织时要准确,可结合深挖活检达粘膜肌层,由于早期胃癌病变范围小,如果初次钳取没能准确咬取,活检后的出血容易掩盖病变部位,造成再次钳取困难。再者,取材部位选择时,隆起型病灶钳取病灶的顶端或者基底部,特别是糜烂变色。触之容易出血处;平坦型病灶钳取中心处;凹陷型病灶可钳取内侧壁[7]。对于伴有肠化生及中高度不典型增生的,要注意随访,嘱咐患者定期性胃镜检查。对于早期胃癌来说,可因抗溃疡治疗后出现假治愈现象,影响患者预后。病理组织学诊断是提高早期胃癌诊断正确性的关键,如果高度怀疑,内镜医师和病理医师及时联系会诊,重新取材,做好病理组织学检查,防止早期胃癌漏诊。

总之,早期胃癌内镜下形态多表现为浅表凹陷和溃疡型,胃壁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重视内镜检查并准确行粘膜活检有助于尽早发现早期胃癌,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李发旺,罗维香,屈红梅.胃镜检查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8;10(6):452~453

[2]瞿春莹,董国芳,汪余勤.78例早期胃癌患者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分析[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21(10):732~733

[3]罗晓沙,马玲.28例早期胃癌病例的内镜及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12):118~119

[4]王钰文,吴云林,蔚青.早期胃癌及胃炎样早期胃癌诊治[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0;5(3):207~208

[5]吴宝泉.86例早期胃癌预后因素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0;11(2):22

[6]朱夕章.85例胃癌病理分析.中国医药导刊,2011;13(7):2236

老年早期食管癌的内镜诊断和治疗 篇8

1 内镜下诊断技术

普通胃镜可较为直观地显示食管病变,并可通过镜下活检获得病理诊断。新型内镜技术诸如色素内镜、放大内镜、窄带内镜、超声内镜、荧光内镜等可进一步观察,大大提高了食管癌诊断的准确率,也增加了食管癌早期诊断的可能性。

1.1色素内镜

早期食管癌镜下变化难以识别,只表现为黏膜上皮变色、粗糙及微血管改变,色素内镜利用染料,能够使病灶与正常黏膜在色彩上形成鲜明对比,清晰显示病灶范围,并指导指示性活检,是早期诊断食管癌的理想途径[1]。其中卢戈氏碘液染色在我国最为常用。鳞状上皮细胞富含糖原,碘染色着深棕色,可明显区别于缺乏糖原的异常细胞,这些常表明重度异型增生和鳞状细胞癌的存在[2,3]。各种染料也可联合使用,其对早期食管鳞癌检出的准确率高于单一碘染色,且对病变浸润程度评估也有一定价值[4]。

1.2放大内镜

放大内镜能够将食管黏膜放大几十甚至上百倍,可以观察黏膜结构和微血管形态的细微变化,对于那些微小和浅表的早期肿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尤其在与电子染色内镜相结合时,其对黏膜特征显示更为清楚,可提高早期食管癌诊断的准确性,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5]。

1.3窄带内镜

内镜窄带成像术(NBI),是利用光的传导和吸收特性,将传统宽光谱的红、绿、蓝三色滤色镜的光谱缩窄,仅留下窄带光谱。NBI大大提高了对食管上皮内癌、Barrett食管等疾病的检出率。NBI图像中血管和黏膜的颜色对比明显,易于观察食管病变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的形态,使用NBI内镜对IPCL的评价预测肿瘤浸润深度的精确性可达85%。此外,智能电子分光技术(FICE)、智能电子染色内镜技术(I-Scan)等电子染色内镜也可应用于早期食管癌的筛查。

1.4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下早期食管癌的典型表现为局限于黏膜层且不超过黏膜下层的低回声病灶。超声内镜可清楚显示食管壁层次结构的改变、食管癌的浸润深度及病变与邻近脏器的关系,对于术前病变层次的评估有重要帮助。

1.5其他内镜技术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可放大组织至1000倍,通过“光学活检”实时提供早期食管癌的组织学成像[6]。自发荧光内镜(AFI)可将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自发荧光光谱的不同转换为成像颜色的差异从而加以区分[7]。

2 内镜下治疗技术

老年食管癌患者由于年龄偏大,生理功能减退,合并基础疾病多,传统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所以内镜下治疗老年人早期食管癌是相对安全快捷的一种方式。自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内镜黏膜切除术( EMR) 等内镜下治疗技术开始发展并日趋成熟[8,9,10],现在已广泛应用于早期食管癌的治疗中。

2.1 EMR

EMR是指内镜下将黏膜病灶整块或分块切除,其首先通过黏膜下注射将黏膜下层与固有肌层分离,然后利用不同的方法包括透明帽法(EMRC)、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套扎法(EMRL)等将病灶切除[1]。

2. 2 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 MBM)

MBM是指使用改良食管曲张静脉套扎器进行多块黏膜切除的新技术,主要包括标记、套扎、圈套切除、处理创面等步骤。与EMR相比,MBM具有成本低、治疗时间短、操作简单、安全高效等优点,但操作中应注意规范化,以避免病变的残留。

2. 3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

ESD是指在进行黏膜下注射后使用特殊电刀逐渐分离黏膜层与固有肌层之间的组织,将病变黏膜及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的方法。早期食管癌的ESD治疗在日本开展已有10年余,多用于治疗> 2 cm的病灶[12,13,14]。ESD的主要优点在于它能够留取足够的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愈合快,且复发率低。

3 内镜下诊治流程

老年人早期食管癌的内镜检查应以普通白光内镜检查为基础,综合上述特殊诊断技术,力求对病灶的病变范围、浸润深度有一定了解。对可疑病变应行活检,可用色素内镜等技术进行指示性活检。活检取材时需注意标本应足够大,且深度尽可能达到黏膜肌层。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活检前应询问是否服用抗凝药物。

病理确诊后,需经超声内镜、CT等内镜及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评估患者的病灶范围、病变层次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进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病变局限在上皮层或黏膜固有层,或食管黏膜重度异型增生是内镜下切除的绝对适应证。内镜下切除的相对适应证为病变浸润黏膜肌层或黏膜下浅层,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范围> 3 /4环周、切除后狭窄风险大的病变可视为内镜下切除的相对适应证,但应向患者充分告知术后狭窄等风险。明确发生淋巴结转移者、病变浸润至黏膜下深层者,原则上应行外科手术治疗。

内镜下切除术前应严格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及全身情况,排除麻醉及内镜下治疗禁忌证。术前行凝血功能检查,如有异常,应予以纠正后再行治疗。对服用抗凝药患者,需根据患者原发病情况,酌情停药5 ~ 7 d,必要时请相关学科协助处理。术前15 min常规予肌注地西泮和解痉药。术后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头、颈、胸部有无皮下气肿,必要时行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术后第1 天禁食,若无特殊,术后第2 天可进流质,然后经半流质、软食,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为保护创面并促进愈合,术后常规予抑酸治疗。对于术前评估切除范围大、操作时间长、反复黏膜下注射、穿孔风险高者,可以考虑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出血风险较大者,可酌情使用止血药物。留取术中标本行病理学检查,若黏膜下浸润深度≥200 μm、淋巴管血管浸润阳性、低分化或未分化癌或垂直切缘阳性,则需追加外科手术或放、化疗。

上一篇:基本生活需求下一篇:改善学困生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