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的诊断

2024-11-24

早期胃癌的诊断(通用11篇)

早期胃癌的诊断 篇1

胃癌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死于胃癌的患者约22.7万,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早期胃癌是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的胃癌,但早期胃癌发病隐匿,患者症状多不明显,早期诊断率不足10%,对于微小、凹陷或扁平隆起病灶在诊断中易出现遗漏[1]。早期诊断是决定胃癌预后的关键,为探寻早期胃癌的有效诊断方法,本研究选择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科就诊的早期胃癌患者68例,采用消化内镜对病例进行诊断,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本科就诊的早期胃癌患者68例,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43~67岁,平均(51.3±5.8)岁,病程1~6年,平均(3.9±1.3)年,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食欲不振、呕吐、呕血、黑便、吞咽困难、腹水等,所有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

1.2 方法

给予患者电子消化内镜检查。术前禁食12h,检查前,口服去泡剂与去黏液剂,去除附着于胃壁的泡沫与黏液,对于反应较大难于配合的患者可加用镇静剂与解痉药,后在平稳的状态下进行检查,从不同角度与距离仔细观察病灶,患者均行内镜下活检,送病理学检查。

1.3 观察指标[2]

(1)记录患者病灶位置;(2)对被检者胃癌病灶进行分类,标准:0~I型(0~IS型,0~IP型)、0~II型(0~IIa型,0~IIb型,0~IIC型)、0~III型;(3)记录病灶直径;(4)病理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是χ2检验。

2. 结果

2.1 病灶位置

本研究病例中,16例病灶位于胃底(占23.5%),21例病灶位于胃体(占30.9%),31例病灶位于胃窦部(占45.6%)。

2.2 消化内镜下分型

16例病灶位于胃底的病例中,有25%(4/16)的病例为0~I型,75%(12/16)的病例为0~II型,无0~III型;21例病灶位于胃体的病例中,有23.8%(5/21)的病例为0~I型,76.2%(16/21)的病例为0~II型,无0~III型;31例病灶位于胃窦的病例中,有29.0%(9/31)的病例为0~I型,61.3%(19/31)的病例为0~II型,9.7%(3/31)的病例为0~III型。

2.3 病灶直径

所有病灶中,直径<0.5cm的病灶7例(占10.3%),直径0.5~1.0cm的病灶31例(占45.6%),直径<1.0cm的病灶30例(占44.1%)。

2.4 病理结果

所有病灶中,51例为管状腺癌(占75.0%),其中高分化腺癌23例,中度分化腺癌18例,低分化腺癌10例,印戒细胞癌10例(占14.7%),黏液腺癌7例(占10.3%)。

3. 讨论

在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新仪器设备的不断产生,临床对于早期胃癌的诊断率逐渐升高[3]。早期胃癌的发现,是提高胃癌疗效,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的前提,无淋巴结转移是决定早期胃癌内镜下手术的先决条件,而准确判断肿瘤浸润程度是决定早期胃癌内镜手术的关键[4]。在内镜下可分为隆起型(I型)、平坦型(II型)和凹陷型(III型)。胃癌若在早期得到准确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其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5],但胃癌早期,患者症状不明显,且有些小病灶平坦,不易被发现,给诊断带来困难,而消化内镜技术强化了早期胃癌的内镜表现,超声内镜、放大内镜、染色内镜的消化内镜的新式检查方法,给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带来极大便捷。

早期胃癌以分化型为主,本研究中,管状腺癌占75.0%,印戒细胞癌占14.7%,黏液腺癌占10.3%。病灶位于胃底的病例中,以0~II型为主,占75%,无0~III型;病灶位于胃体的病例中,仍以0~II型为主,占76.2%,无0~III型;病灶位于胃窦的病例中,29.0%为0~I型,61.3%为0~II型,9.7%为0~III型。

早期胃癌在白光内镜下表现为病灶边界清晰,一般为锯齿状,星芒状,病灶表面不规则,结构不对称;当显示效果欠佳时,可选择染色内镜,用美蓝或靛胭脂配制成一定浓度溶液,通过均匀喷洒或患者口服后再行检查,该方法对0~IIa型病灶具有显著的成像效果,可清晰显示其结构与边界,也有助于活组织检查更准确;超声内镜联合高频超声,对于胃壁层次、病灶周围可清晰显示,为判断病灶边界、病灶大小及浸润情况提高有力依据。放大内镜是高像素的电荷耦合器件和电子图像后处理系统,以观察微小血管为目标,能将内镜图像放大10~100倍,对于病灶组织形态特征及其周围正常组织的分界线的诊断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常规内镜诊断困难的微小癌、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6]。消化内镜不仅可以对早期胃癌进行诊断,还能对符合指症的病灶直接在内镜下予以治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坚.消化内镜新技术及在早期胃癌诊治中的应用[J].上海医药,2014,35(1):8-12.

[2]李晓景.早期胃癌的消化内镜诊断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4):66-67,71.

[3]孙曦,王向东,卢忠生,等.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11(3):207-209.

[4]韦凯扬.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价值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0):259-260.

[5]别文华.消化内镜技术对消化道早癌诊断价值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22(11):141-142.

[6]汤治权,陈本林.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4,1(10):1849-1851.

早期胃癌的诊断 篇2

用中红外光谱ATR方法对110例冻存,89例新鲜离体胃组织样品,80例新鲜胃镜样品进行研究,同时用中红外光纤法进行了6例在体原位的检测.对110例冻存样品,各项指标与病理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平均可达到90%以上.新鲜离体与在体原位也大致同病理结果符合.为了研究地区差别,对杭州市第一医院消化科80例胃镜样品进行了光谱测定,根据病变程度可以看到相应的.光谱变化.结果表明中红外光谱法用于各种胃炎等胃部疾病和恶性肿瘤的检测是一种有效方便的方法.

作 者:徐怡庄 徐智 凌晓锋 赵莹 刘学新 潘庆华 王冰冰 张啸 任予 杨丽敏 杨文君 来国桥 张元福 翁诗甫 周孝思 徐端夫 吴瑾光 XU Yizhuang XU Zhi LING Xiaofeng ZHAO Ying LIU Xuexin PAN Qinghua WANG Bingbing ZHANG Xiao REN Yu YANG Limin YANG Wenjun LAI Guoqiao ZHANG Yuanfu WENG Shifu ZHOU Xiaosi XU Duanfu WU Jinguang  作者单位:徐怡庄,王冰冰,杨丽敏,张元福,翁诗甫,吴瑾光,XU Yizhuang,WANG Bingbing,YANG Limin,ZHANG Yuanfu,WENG Shifu,WU Jinguang(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徐智,凌晓锋,周孝思,XU Zhi,LING Xiaofeng,ZHOU Xiaosi(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北京,100083)

赵莹,刘学新,徐端夫,ZHAO Ying,LIU Xuexin,XU Duanfu(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

潘庆华,杨文君,来国桥,PAN Qinghua,YANG Wenjun,LAI Guoqiao(杭州师范学院及其附属医院,杭州,310015)

张啸,ZHANG Xiao(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310006)

早期胃癌的诊断 篇3

关键词 奥美拉唑 胃癌 延误诊断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048

早期胃癌可无任何表现,易误漏诊,加上高龄、体弱、或伴有严重心肺疾病等诸多原因,同时新型的抑酸、抗溃疡的药物应用,延误了病程及早期治疗,临床上有许多胃癌患者失去手术时机,只能辅助姑息治疗来延长生存期[1]。现对2年来收治胃炎、胃溃疡及胃癌患者跟踪随访治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胃炎、胃溃疡及胃癌患者120例,男76例,女44例;年龄22~57岁,平均45.3±8.1岁。患者均表现为左上腹部不适、反酸等症状,初诊均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慢性胃炎、胃溃疡。胃镜显示溃疡直径2~21mm,胃溃疡数1~2个。所有病例无严重心、肝、脑、肺、肾等器官器质性疾病,无胃部恶性病变,无上消化道出血史或手术史,其中8例初诊据胃镜及病检证实为胃癌,且已经有腹腔转移。治疗前2周内未服用过其他抑酸药物与胃肠动力药物,治疗前2周内未使用非甾体消炎药物。

诊断标准与方法:除了通过每半年复查胃镜及病检诊断胃炎、胃溃疡及胃癌外,还需检查合并症。经胃镜取胃黏膜样本作组织学检查和快速尿素酶试验,两项均为阳性者则诊断为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此外,有呕血或黑便的患者,经胃镜检查发现胃溃疡周围有出血,则诊断为合并出血,彩超及CT明确腹腔或各脏器转移。其中胃癌病例平均分配为两组,剩余111例随机分配。

用药方法:甲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罗丹,20mg,14粒),口服,1次/日,20mg/次。患者于早晨空腹服用,14天1个疗程,服用6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可能影响奥美拉唑疗效的其他药物[2]。乙组不服用任何抑酸或抗溃疡的药。

临床观察:本年时复查通过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患者胃溃疡的愈合情况:①溃疡活动期:溃疡面为灰白色苔膜覆盖,边缘肿胀、光滑而柔软,色泽红润;②溃疡愈合期:苔膜变薄,溃疡面缩小,其周围可见黏膜上皮再生的红晕;③溃疡瘢痕期:溃疡面灰白色苔膜已经完全消失,变成红色充血的瘢痕,可见皱襞集中。胃癌分型:Ⅰ型(息肉型)、Ⅱ型(浅表型)、Ⅲ型(溃疡型)[3]。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左上腹部不适、反酸等临床症状消失,胃镜下黏膜病变修复或基本修复;②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胃镜下黏膜病变好转;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胃镜下黏膜病变无好转或反而加重[4]。

结果

临床症状的控制效果:服用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抑酸药后,临床症状显效高,奥美拉唑显效率高达71.4%,有效率85.7%,无效率14.3%,但胃癌的診断较不用抑酸及抗溃疡药推迟达12~24个月,一般出现各脏器转移症状才能明确诊断,错过早期手术治疗机会,用药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是也掩盖了病理表现,延误胃癌的早起诊断和治疗。见表1。

讨论

胃炎、胃溃疡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胃溃疡常见的发病因素有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饮食、生活习惯和精神因素等。同时有1%的癌变机率。典型症状为餐后慢性中上腹疼痛、饱胀嗳气、饥饿不适、反酸,严重时可有呕血与黑便。胃炎、胃溃疡病情复杂,同时和胃癌早期鉴别困难,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病情加重,还会出现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甚至癌变等后果。奥美拉唑为弱碱性药物,易浓集于机体的酸性环境中,因而,口服后可特异地分布于胃黏膜壁细胞的分泌小管中,在胃壁细胞内小管这一高酸性环境中被浓缩转化为活性物质,抑制H+,K+-ATP酶质子泵,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持续时间长达24小时,这种对胃酸形成最后步骤的抑制作用呈剂量相关性,并高度抑制基础胃酸分泌和刺激性胃酸分泌,但与刺激物无关。同时胃黏膜的修复速度特快,在无外物刺激下胃黏膜在几分钟或者数小时开始出现上皮细胞迁移更新,掩盖病变部位(如溃疡),正是由于此原因,导致早期在胃癌与胃溃疡的鉴别困难,容易延误诊断,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本文通过对收治胃病患者120例的疗效及新确诊病例胃癌的观察分析,发现奥美拉唑在治疗胃病的过早应用,导致胃黏膜的过快修复,掩盖病变部位,延误胃癌的早期诊断,故认为早期尽量避免奥美拉唑的应用,待胃镜或(及)病理检查排除后再应用[6],减少早期胃癌的延误诊断,错过早期治疗如手术治疗等,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参考文献

1 杜秀芳,杨拯,孟玲,张晓.应激性胃溃疡的治疗研究进展.现代预防医学,2008,35(91):3858-3862.

2 邱书萍.奥美拉唑的药理研究及最新应用进展.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128-131.

3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7-401.

4 项迎春,徐旭东.奥美拉唑致不良反应96例文献分析.中国药房,2008,19(11):863-864.

5 李芳,梅杰,杨拯,张晓.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3):3989-3991.

6 许林辉,吴坚.早期胃癌的诊断:轴位与MPR的对照研究.中国肿瘤影学,2010,16(8):17-21.

残胃癌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病人,男18例,女3例,年龄38~72岁,平均55.3岁。首次胃部分切除手术距残胃癌发病时间5~19年,其中胃溃疡10例,十二指肠溃疡11例,行BillorthⅠ式吻合3例(14.3%),行BillorthⅡ式吻合18例(85.7%)。

1.2 病程与症状

21例病人第一次手术后均良好。确诊为胃癌前,出现症状最短为半个月,最长为1年半多,多数病例在半年左右。开始症状与一般胃病相似,后期多出现明显消瘦。如病变位于贲门或吻合口,多有胃肠梗阻现象,常伴有呕吐。

1.3 第二次手术病变部位及手术方式

本组21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5例肿瘤位于贲门,胃体部14例(大弯侧2例,小弯侧8例,近全胃4例),吻合口部位2例,其中2例合并腹腔广泛转移,1例伴纵膈转移。

20例手术病人术前有病理诊断,1例术中活检证实。

手术方式:残胃全切除,食管、空肠Roux-y吻合13例(53.8%),残胃次全切除,胃、空肠吻合2例,单纯胃、空肠吻合5例,剖腹探查,无法切除,转移灶再取活检1例。

术前21例病人均行胃镜检查加活检,病理证实为残胃癌,2例加腹部CT检查,1例加胸部CT检查。

1.4 术后病理报告结果

高、中分化腺癌14例,低分化腺癌5例,粘液腺癌2例。

2 结果

本组21例均行手术治疗,15例手术切除,手术切除率为71.4%。本组6例无法手术切除者均在3~6个月内死亡。2例残胃再次全切除者在1年内死亡,4例1~3年内死亡(3年生存率46%)。目前存活4例,最长已超5年,继续追踪观察。

3 讨论

3.1 早期诊断

早期残胃癌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为困难[2,3]。加强因良性疾病行胃次全切除术后的远期(5~10年以上)随访工作及定期行胃镜检查是早期发现残胃癌的有效途径。对胃次全切除术后(5年以上)出现症状的病人,不能随便臆断或解释为溃疡复发或术后一些合并症。医生、病人均不能忽视,否则至症状明显、体质消瘦,一经检查已为中晚期肿瘤。本组病人中有3人每半年行胃镜检查从而得于早期诊断。

我们认为,胃术后良好,一段时间后又出现胃症状(5年以上),又有进行性症状加重,且伴有体质消瘦,均提示有残胃癌发生的可能。应予以重视,对5年以上胃术后的病人,不管有否症状,均建议其定期检查,这样才可能做到早期诊断,以便提高疗效。

3.2 手术治疗

残胃癌的处理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方法[4]。本组15例能手术切除肿瘤,生存时间明显优于6例无法切除病灶的病人。多数情况下残胃癌术中很难判定,因此残胃癌手术方针是:(1)残胃全切除;(2)胃十二指肠吻合口及胃空肠吻合口的整块切除,吻合口处残胃癌切除包括空肠切除5~10cm,并扫除其肠系膜淋巴结。术后根据患者体质情况作不同程度放化疗。早期胃镜发现3例已存活3.5年、6年、8年,尚在继续追踪观察中。因此,良性溃疡胃次全切除术5年后定期胃镜检查是残胃癌早期诊断的关键。残胃全切除手术是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残胃癌,才能提高残胃癌的手术切除率和患者生存率。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残胃癌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对我院1992年2月~2008年2月共21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探讨。结果残胃癌占同期胃癌1.3%,施行根治性手术13例(61.9%),姑息性手术7例(33.3%),由于广泛转移未行手术或仅行剖腹探查术1例(0.047%)。根治性手术病人1、3、5年生存率86.7%、52%、36.9%。结论良性溃疡胃次全切除术5年后定期胃镜检查是残胃癌早期诊断的关键。残胃全切除手术是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残胃癌,外科手术,早期诊断

参考文献

[1]高木国夫.残胃癌治疗[J].实用外科杂志,1987,49(9):684.

[2]陈俊青.残胃癌与残胃再发癌(附27例分析)[J].实用外科杂志,1987,(7):2.

[3]姚育修.残胃癌[J].普外临床,1990,5(5):295.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 篇5

【关键词】胃癌;肠内营养;护理

胃癌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胃切除术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代谢率高于正常状态,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术后予肠内营养是通过预先放置在小肠内的导管,向小肠远端滴入特制的肠内营养液,逐步加量,直到病人完全正常进食。直接向肠道提供营养物质,不仅是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加速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循环,促使胃肠道激素的分泌,改善肠黏膜的屏障功能,这对胃癌切除术后患者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 ]。但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有其相关的并发症,加强护理对保证术后顺利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起着重要作用。现将应用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胃癌对于患者是一次较大的生理、心理的打击。患者对手术、麻醉以及插胃管、尿管、鼻肠管等操作充满了恐惧,许多患者对肠内营养有畏惧心理,尤其是经鼻插管的不适感使患者不易接受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有的患者对肠内营养管的知识了解不多,不知道肠内营养管放置的位置,认为手术后短期内即输注营养液可能会将吻合口胀破,影响胃肠道吻合口的愈合,甚至认为会有生命危险,出现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有的患者怀疑肠内营养的效果,认为静脉滴液比较好。故术前需耐心讲解行胃癌根治术的必要性,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的信心。可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鼻肠管放置的位置,以及导管性质优良,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肠内营养可保证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并且肠内营养支持能保护胃肠道黏膜,改善全身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告知患者配合要点,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生理反应,给予心理支持。使患者逐渐调整到正常的心理状态,积极接受一系列治疗。

2 营养液输注管理

术后24h,患者应激期生命体征平稳并可闻及肠鸣音后,可试行肠内营养。从40ml/h起始均匀滴入,逐步递增至60~80ml/h,总量可达到1000ml左右。第1天用葡萄糖电解质液喂养,滴注时注意患者肠蠕动情况是否已排气,观察有无腹胀、恶心现象,如有腹胀、恶心等应减慢滴入速度或暂停,待患者上述症状减轻时方能继续滴入。过渡到肠内营养制剂时,按容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不足部分由静脉补充。营养液的温度要适宜,过冷或过热均会引起患者不适,以接近体温为宜(37~38℃)。勤观察、勤巡视,调节合适滴速,及时处理故障,太快容易发生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太慢则不能按计划完成输液量。鼻饲时体位以半坐卧位为佳,或床头抬高30度。

3 鼻肠管的护理

鼻肠管的固定及通畅非常重要,要求术中放置要到位、术后要将鼻肠营养管与胃管分开并妥善固定,保持鼻肠管在位通畅,并在穿出鼻孔处做标记后用鼻贴及弹性带捆扎固定导管,绕头围一圈,在耳后打一结,在不妨害患者活动、睡眠的情况下,既减少脱落的机会,又能指示导管深度。胃癌患者均在全麻下行手术,术前未留置鼻肠管,术后未完全清醒时患者可能因不适而不自觉的拉拽鼻肠管,故应加强看护。对躁动的病人适当约束,约束期间做好约束部位的观察,防止损伤。每班护士认真检查导管的深度及固定情况。每隔2~3d换一个方向固定,防止压迫鼻腔。输注营养液的导管应每日更换,减少细菌滋生;每次输注完营养液后鼻肠管用温盐水或温开水冲洗,将残余营养液冲出,可防止堵塞[2]。停止胃肠减压时,为防止胃管和鼻肠管粘在一起,先让患者口服10ml石蜡油,将胃管润滑,数分钟后先转动胃管,然后再拔出。

4 病情观察

4.1 观察腹部体征、肠鸣音,注意有无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根据症状及体征及时调整营养液的品种、用量及输入速度。

4.2 正确记录24小时进出量,观察患者有无口渴、皮肤黏膜弹性以及尿量的变化。

4.3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监测水、电解质变化 正确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是进行营养支持的前提,也可了解机体对营养支持的反应及营养素供给是否恰当。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及白蛋白的变化,并观察患者血糖、血脂变化。

5 进食的管理

由于个体差异和残胃大小不同,应详细制定进食计划,确定首次少量饮水,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如无不适,隔1~2h给1次。半量流质、全量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软食,循序渐进到普食。少量多餐,满足机体的需求。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新鲜易消化[3]。

参考文献

[1] 林玉兰.肠内营养的护理问题及其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5):52-53.

[2] 耿利琼.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比较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6, 2(4):18.

早期胃癌的规范化内镜诊断及治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早期GC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均经病理检查证实, 对于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予以排除, 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选用术式不同, 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共35例, 男性21例, 女性15例, 年龄范围为32~81岁, 平均年龄为 (54.2±4.5) 岁;病变部位:胃窦部26例, 胃体部8例, 胃底部2例, 平均肿瘤直径为 (2.4±0.5) cm;病理分型:Ⅰ型7例, Ⅱ型21例, Ⅲ型8例。对照组共30例, 男性18例, 女性12例, 年龄范围为32~80岁, 平均年龄为 (54.1±4.4) 岁;病变部位:胃窦部23例, 胃体部6例, 胃底部1例, 平均肿瘤直径为 (2.4±0.6) cm;病理分型:Ⅰ型5例, Ⅱ型19例, Ⅲ型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变部位、肿瘤直径和病理分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观察组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 所用仪器为GF-UM2000型超声内镜 (由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 , 探头频率为10~15 MHz, 取左侧卧位,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 先将胃腔内空气抽尽, 注水, 再插入探头, 于并在3 cm左右位置行超声扫描, 观察病灶部位直径、回声、边界等情况;在病灶外缘0.5 cm通过APC标记, 利用电刀切口外缘黏膜, 边注水、边分离, 采用电凝止血, 病灶组织及时送检, 术后给予抗感染等支持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 气管插管全麻, 腹直肌旁入路, 切口长度为15~22 cm, 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切除胃大部组织, 病灶组织及时送检, 术后留置引流管, 给予抗感染等支持治疗。记录两组内镜检查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5软件包对收录数据进行整理, 两组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标准差 (±s) 和率 (%) 描述, 前者行t检验, 后者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计量分析

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计数分析

超声内镜检查结果显示, 黏膜癌7例, 黏膜下癌29例, 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 符合者33例, 准确率为91.7%。观察组术后共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均为黏膜切除部位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为5.6%;对照组术后共有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其中切口部位出血3例, 腹部轻度疼痛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6.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G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其中早期GC患者经综合治疗后, 5年生存率在90%以上, 进展期GC患者经综合治疗后, 5年生存率不到30%, 从中能够得出,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GC, 有助于降低患者病死率[2]。从早期GC诊断情况来看, 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胃镜检查, 其中有染色内镜、放大内镜、共聚焦内镜等多种技术可供选择, 这些内镜检查技术各具优缺点, 规范化内镜诊断尤为必要, 超声内镜不仅可以通过内镜直接观察豁膜表面的病变情况, 还能够进行超声扫描, 在微创手术中的定位和定性价值较高, 可指导手术操作;从早期GC治疗情况来看, 目前常用术式有开腹根治性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后者可在内镜直视下完成消化道局部黏膜完整且连续的切除, 可同时对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 且具有微创优势, 该来术式的适应证正在逐渐放宽, 规范手术操作过程, 可进一步降低手术治疗风险[3,4]。

有关内镜诊疗临床应用的研究报道较多, 贾红军等[5]对65例早期胃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并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 其中行超声内镜检查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患者, 诊断正确率为91.4%, 与行常规手术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复发及存活情况进行对照, 结果分别为:5.7%vs10.0、2.9%vs20.0%、100.0%vs86.7%, 内镜诊疗的效果得到充分证实。该组研究中, 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观察组36例患者,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30例患者,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 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提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患者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 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 诊断准确率为91.7%, 其在手术治疗中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6,7]。

综上所述, 内镜技术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在临床上得以推广, 相关术式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在满足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适应证基础上用于治疗早期GC, 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规范化内镜诊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8]。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胃癌的规范化内镜诊断及相关术式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选用术式不同将整群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6例早期GC患者分为观察组 (36例) 和对照组 (30例) , 前者行超声内镜检查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 后者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5.6%) 低于对照组 (16.7%) ,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业意义 (P<0.05) ;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 超声内镜检查准确率为91.7% (33/36) 。结论 超声内镜检查可提高早期GC诊断正确率, 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效果明确, 推荐临床应用。

关键词:早期胃癌,超声内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参考文献

[1]刘芳, 郑勇, 黎永军, 等.26例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诊断及治疗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3, 15 (7) :653-656.

[2]郑洪伟, 薛会光, 杨爱华, 等.窄带成像技术联合放大内镜与胃镜活检诊断早期胃癌的价值比较[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5, 24 (8) :3919-3922.

[3]郭霄梅, 杨希泉, 王红娟, 等.基于色素内镜诊断和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 (4) :122-123.

[4]冯莉, 吴云林.基层医院提高早期胃癌诊断水平的途径和方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2, 10 (1) :31-34.

[5]贾红军, 张丽娜, 梁浩.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 2015, 11 (3) :1189-1192.

[6]马升高, 吴建胜, 杨晓平, 等.早期胃癌的内镜表现特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3 (35) , 4121-4124.

[7]陈孝, 张子其, 王志强, 等.老年早期胃癌内镜综合治疗的效果及长期随访[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3, 22 (29) , 2818-2820.

早期胃癌的诊断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自2004年5月~2007年3月收治的患者100例, 其中男76例, 女24例, 年龄27~77 (平均56.3) 岁。其中黏膜内癌53例, 黏膜下癌47例;肿瘤发生部位贲门部患者2例, 胃体19例, 胃窦76例, 双原发癌患者3例。

1.2 临床症状

以上患者均无特异性症状, 以上腹疼痛为主, 有89例 (占89%) , 恶心呕吐反酸患者38例 (占38%) , 食欲不振、消瘦、乏力患者37例 (占37%) , 黑便患者17例 (占17%) 。

1.3 影像学检查

以100例患者均行B超检查, 确诊为胃窦癌3例, 13例患者行CT检查, 确诊为胃癌6例, 疑似病例3例;行上消化道造影67例, 确诊胃癌43例, 疑似病例13例。

1.4 手术情况

接受D2胃癌根治术患者均进行手术切除, 其中行远端胃癌根治术87例, 近端胃癌根治术7例,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6例。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用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 所有计数数据然后采用χ2进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肿瘤直径<2cm 32例, 淋巴结转移3例, 占9.4%;直径2~5cm 68例, 淋巴结转移12例, 占17.6%;直径>5cm的例数0例, 淋巴结转移0例。黏膜内患者58例中淋巴结转移5例, 占8.6%;黏膜下患者42例中淋巴结转移6例, 占14.3%。高分化腺癌9例中淋巴结转移0例;中分化腺癌23例中淋巴结转移3例, 占13.1%;低分化腺癌32例中淋巴结转移9例, 占28.1%;低分化或印戒细胞癌患者17例中淋巴结转移3例, 占17.6%。印戒细胞癌17例, 局部癌变2例。患者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关系比较见附表。

肿瘤直径在<5cm与>5cm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关系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黏膜内与黏膜下的淋巴结转移人数相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分化腺癌方面, 高分化腺癌与中、低分化腺癌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中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早期胃癌多因无明显的临床表现, 体检时除有上腹部轻压痛之外没有其他的阳性体征, 因此容易误诊和漏诊[4,5]。同时很难与GU、进展期胃癌具有的上腹部痛、黑便进行区别。所以早期胃癌的诊断首选内镜检查, 是诊断早期胃癌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能明确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和形态, 同时可以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 为诊断的金标准。超声内镜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播散、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等, 可以准确地鉴别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 判断癌肿对各层侵袭的情况。CT在对早期胃癌向壁外或壁间生长的诊断明显比内镜和X线造影检查优越。腹部B超在诊断早期胃癌时易受消化道腔内气体的干扰, 但其利于观察有无淋巴转移。此外, 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等方法和肿瘤标记物的表达对于早期胃癌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6]。

通常认为早期胃癌术式的适应证为: (1) 肿瘤直径<1cm时实施胃大部切除术, 切缘到肿瘤边缘应>3cm, 无需进行淋巴结清扫; (2) 肿瘤直径1~2cm时, 肿瘤为Ⅰ、Ⅱa型, 选D0或D1根治术;Ⅱb、Ⅱc或Ⅲ型的患者, 无论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都以D2手术为宜; (3) 肿瘤直径>2cm时, 应该选D2根治术。我们同意D2根治术被视为早期胃癌标准术式的说法。

早期胃癌的好发部位为胃窦部, 多数实施远端胃癌根治术当癌灶位于胃底部或大于胃的两个分区或术后复发时, 应考虑行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至第二站;少数患者转移至第三站淋巴结, 则行扩大根治术。术中尽量避免切除胰腺、脾脏, 并可以采取保全胃功能的手术, 如保留幽门胃切除术、保留迷走神经肝支及腹腔支的D2手术[7]。大多数人认为, 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患者术后应该采用化疗;未能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 化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病预后有很多影响因素, 其中有重要意义的为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其中1~3个淋巴结转移时, 多数无复发, 5年存活率为83%;大于3个时, 5年存活率为48%, 有很高的复发可能性, 尤其是血行转移, 对此应当密切注意。

内镜检测胃癌前哨淋巴结是确定是否有淋巴结早期转移最灵敏、低损伤的医学技术。合并蓝染料或放射性追踪技术可作定位, 通过分析早期胃癌淋巴结的转移规律, 明确肿瘤的分期。

摘要:对100例胃癌以上患者行影像学检查以及手术病理检查, 并根据患者的患者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关系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肿瘤直径<2cm的32例中淋巴结转移3例, 占9.4%;直径2~5cm 68例中淋巴结转移12例, 占17.6%;直径>5cm0例, 淋巴结转移0例。直径在5cm以下与超过5cm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关系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黏膜内患者58例中淋巴结转移5例, 占8.6%;黏膜下患者42例中淋巴结转移6例, 占14.3%, 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高分化腺癌9例中淋巴结转移人数0例, 中分化腺癌23例中淋巴结转移3例, 占13.1%, 低分化腺癌32例, 淋巴结转移9例, 占28.1%, 分化腺癌方面, 高分化腺癌与中、低分化腺癌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中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低分化或印戒细胞癌患者17例, 淋巴结转移3例, 占17.6%;印戒细胞癌17例, 局部癌变2例。

关键词:早期胃癌,诊断,外科治疗

参考文献

[1]程守勤, 晓红.害怕做胃镜“拖”成晚期胃癌[J].江苏对外经贸论坛, 2009, (3) :130-131.

[2]李晓琴, 杨力, 杨芝红.脱氧核糖核酸倍体多参数分析联合胃镜病理学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意义[J].临床荟萃, 2010, 25 (23) :2029-2032.

[3]陈磊, 林惠忠, 李晓川等.胃蛋白酶原及其亚群对胃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J].齐鲁医学杂志, 2006, 21 (5) :435-436.

[4]秦凤云.胃镜检查胃癌误漏诊临床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10, 19 (9) :122-123.

[5]罗珠林.早期胃癌误诊漏诊原因及对策[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 2008, 16 (6) :388-390.

[6]黄宝俊, 鲁狮, 徐惠绵.早期胃癌不同淋巴结清除术的合理评价[J].中华肿瘤杂志, 2007, 29 (4) :293-296.

X线诊断早期胃癌89例分析 篇8

1临床资料

1.1 年龄、性别及病程

年龄最小17岁, 最大81岁, 平均53.2岁;男60例, 女29例, 男、女之比为2.38∶1;病程最短10 d, 最长25年, 约半数以上具有1~25年胃病病史。

1.2 主要症状

上腹部疼痛或饱胀不适71例, 疼痛规律改变16例, 食欲不振68例, 上消化道出血72例, 消瘦60例, 间歇性梗阻感24例, 呕吐9例, 乏力19例, 7例无明显症状。

1.3 内窥镜检查

89例共做236次检查。19例第1次内窥镜误诊, 未行活检, 镜检诊断为慢性胃炎, 糜烂性胃炎, 浅表性溃疡及息肉, 17例镜检为溃疡, 活检为慢性胃炎, 其中9例第3次检查始终未找到癌细胞, 20例第1次活检可疑, 第2次确诊为癌。

1.4 手术所见

胃外形正常41例, 局部有僵硬感或硬结者18例, 局部浆膜有充血水肿者18例, 9例溃疡恶变与网膜十二指肠或胰腺有粘连。

2 X线分析

89例中只有1例为常规造影, 19例为双对比造影, 余均为低张双对比检查, 89例共做造影检查186次。

X线表现为病变表面为大小不一的多发性结节8例, 不规则溃疡68例, 不规则线形溃疡2例, 多数病例周围有黏膜纠集或中断, 局部黏膜呈杆状、棍棒状或矛状, 息肉样隆起18例, 其中有3例呈巨大的息肉样肿块, 有宽蒂或细茎。表现良性溃疡的7例, 表现为溃疡恶变的9例, 胃窦部痉挛变形及幽门梗阻似晚期胃癌的X线表现者2例, 胃壁僵直或舒展不良78例。局部异常或不规则钡池6例。胃小区破坏32例。早期癌伴发晚期癌1例, 早期癌伴发胃平滑肌癌2例, 有15侧伴发良性溃疡。19例伴发胃炎和糜烂, 6例伴发十二指肠溃疡。残胃早期癌2例。

3讨论

3.1 早期胃癌几种X线征象的意义

早期胃癌的X线表现已有很多文献报告, 典型病例诊断不难;但实验因早期癌变比较浅往往X线变化较轻微。Ⅰ型病变因突出于胃腔, 产生充盈缺损, 病理对照片型癌块大多具有广、分叶和表面不平的特征, 较易发现, 本组有4例肿块超过4 cm, 具有茎蒂, 似大息肉, 表面均凸凹不平, 这一点很重要, 肿块表面越高低凸凹不平, 恶性可能越大, 但必须注意因钡浆涂不均的假象。Ⅲ型多表现为浅三角型溃疡, 或不规则形溃疡, 本组68例中有52例溃疡不规则, 有2例呈不规则线形, 其中1例为小胃癌。对照病理主要为癌瘤浸润发展不规则。这是诊断早期胃癌的一种有价值的X线征象。局部僵硬亦是诊断早期胃癌的重要征象, 特点是僵硬区和正常胃分界清楚, 似刀切样。对照病理, 僵直长度与病变大小基本一致, 癌瘤较深, 侵及黏膜下层。但对黏膜癌, 尤其是微胃癌常僵硬不明显, 只在收缩时见到局部舒张不良, 这种变化并易受胃壁伸展状态的影响;即在胃充气或服钡较多时, 常可使其减轻或不显示。这些病例对照病理, 病灶周围多有轻度水肿, 充血现象, 故实际病变比癌灶为大, 不论是哪一型早期胃癌。因癌肿在黏膜或黏膜下层浸润, 使受累部位呈黏膜中断及小区破坏, 这些细微改变, 必须要行低张双对比造影, 才能较好显示。不少病例常因癌灶较小或检查方法不当, 而不能使癌灶及其周围的征象显示, 完全表现为良性溃疡的征象, 本组4例即系如此, 因此凡表现为浅小溃疡的病例, 必须高度警惕早癌的可能, 予以短期随访或行胃内窥镜活检, 以免延误诊断。

Ⅱ b 型诊断最困难, 常表现为局部异常积钡或不规则钡池, 但这种现象只有在良好的低张双对比相上才能显示。

3.2 误诊原因分析

为了减少误诊, 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 通过本文病例分析, 我们有以下一些体会。

3.2.1 将胃窦部功能性改变误诊为癌;2例癌灶位于胃体上部, 因窦部有持久性痉挛变形, 致将癌肿遗漏, 误诊为胃窦部肿瘤。因此检查时必须注意观察, X线改变的某些征象在不同照片上是否预定出现, 并注射抗胆碱药物。同时不能满足于一种病变的发现, 必须全面细致的观察, 才不致遗漏诊断。

3.2.2 将Ⅲ型早期胃癌误诊为良性溃疡, 这主要是因为癌灶较小, 未能将早期癌肿的指征显示出来, 或X线显示的龛影实为伴发的消化性溃疡, 因此在看到浅小溃疡时, 必须仔细观察拍摄双对比相、加压相、黏膜相及不同位置的照片, 以使溃疡及四周的情况清楚显示, 才能达到正确的诊断。

3.2.3 因早癌伴发胃炎、糜烂而误诊, 本文7例误诊为局限性胃炎、胃窦炎及糜烂, 这主要是由于炎症水肿糜烂而起粘 膜增粗、扭曲及靶征, 从而使早癌指征未能清楚显示, 或对其认识不足, 致将早癌遗漏。国内外文献也在同样报告。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经验教训。

3.3 检查方法

早期胃癌的诊断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试验对象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行胃镜检查并经病理证实胃癌患者48例。其中,男27例,平均年龄59.76岁,女21例,平均年龄60.94岁;胃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癌前病变者)共40例。其中,男24例,平均年龄60.52岁,女16例,平均年龄59.14岁;对照组:胃黏膜疾病(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息肉)患者共90例。其中,男47例,女43例,平均年龄均为51.56岁。

1.2 标本准备

每例患者均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3 m L,不加抗凝剂,离心3 000 r/min,分离血清存-70℃冰箱保存待检。

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MG7-Ag ELISA试剂盒购于上海研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CEA主要仪器E170化学发光仪,Fluido电脑洗板机;TDL-50B离心机;BiIcell 2010型酶标仪。

1.4 检测方法

主要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ASA)检测MG7-Ag和CEA。操作步骤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用SPSS11.0软件上进行处理,两样本配对t检验,分类资料采用计数资料χ2检验。

2 结果

88例检测标本,48例胃癌中MG7检测阳性45例,胃癌前病变组40例,22例阳性,胃黏膜疾病组90例,18例为阳性,以MG7>7.26 u/L为阳性标准;CEA>15 u/L为阳性标准。胃癌组、胃癌前病变组与胃黏膜疾病组比较,进行卡方配对检验,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见表1。检测组88例与对照组90例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见表2。

3 讨论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前列,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因缺乏特异性表现,早期胃癌往往难以发现,诊断病例多数已处于中晚期。因此,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就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已发现了许多消化道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是宿主对癌类反应性的或肿瘤细胞生物合成、释放的一种物质,多为肿瘤非特异性相关抗原[1]。如CEA和AFP等[2,3],分别对肠癌和肝癌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相对于其他恶性肿瘤,常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于胃癌特异性不高,CEA为正常胚胎组织所产生的成分,出生后逐渐消失,或仅存极微量。当细胞癌变时,此类抗原表达可明显增多。血清中CEA检测已开展多年,对胃癌检测有临床意义,但单纯CEA检查胃癌及胃癌早期病变阳性率不高,只有52.50%,CA242、CEA和CA19-9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血清中的表达[4],但组织中活检监测CEA相对血清检查存在取材及患者依从等多种因素控制,作为临床常规检查难以普及。单项检测漏检率高,联合检测肿瘤标记无疑是肿瘤诊断的一项重要环节,研究发现,无论哪种组合,其敏感性为57.10%~71.40%,都高于单项检测[5],故早识别和治疗胃癌及胃癌早期病变,将是防治胃癌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利用MG7-Ag在胃癌中呈高表达状态,推测MG7-Ag的过度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在48例胃癌中有45例MG7-Ag为阳性,阳性率为93.75%;胃癌前病变组40例,22例阳性,在40例癌前病变组织中MG7-Ag和CEA的联合检测发现同时为阳性的为55.00%,同时为阴性的为45.00%。MG7-Ag和CEA在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0.01),见表1。在胃癌发生之前胃黏膜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包括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称之为胃黏膜的癌前病变,目前已明确胃癌前病变和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众多研究表明,MG7-Ag是新发现的一个胃癌相关抗原,经证实MG7理化性质与已知的消化道肿瘤相关抗原不同,且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性,在胃癌细胞系中优势表达[6,7]。本研究结果显示:MG7在正常胃黏膜中表达率为0.07%,在胃癌中表达率为54.29%。从浅表性胃炎到胃黏膜糜烂溃疡进展至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再进展至胃癌,随着其病变组织MG7-Ag原位表达的上升,其血清MG7-Ag浓度有上升趋势[8],由胃良性疾病到胃癌前病变,MG7表达显著上升(P<0.01)。萎缩性胃炎和异型增生是重要的胃癌前疾病,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研究提示:这两类疾病胃黏膜细胞合成抗原发生了变化,细胞的恶性倾向逐渐增强,具有潜在的肿瘤生物学行为,从肿瘤抗原标志物表达方面提示这部分胃黏膜较浅表性胃炎更易于癌变的倾向。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患者血清MG7含量明显增高,说明MG7具备了肿瘤标志物区分良恶性的能力,并且其表达程度与胃黏膜细胞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是—个有效的阳性标志物,对胃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相关性,对胃癌诊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可见,血清MG7-Ag含量与胃癌的发生有关,其含量变化能够反映胃癌的进展、侵袭转移等情况。因此,在预后判断、监测复发和指导治疗中具有一定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相关抗原(MG7)与癌胚抗原(CEA)在胃癌、胃癌早期病变及胃黏膜疾病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消化内科共178个病例。其中,胃癌和胃癌前病变(包括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提示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患者)88例作为检测组,胃黏膜疾病(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胃息肉)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空腹抽血,分离血清放入-700℃冰箱保存备检。结果 检测组胃癌48例的胃癌相关抗原(MG7)有45例均为阳性,胃癌前病变组40例,22例阳性,胃黏膜疾病组90例,18例为阳性,两组的MG7及CEA检测结果,经χ2检验,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 胃癌相关抗原与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对胃癌及胃癌早期病变中能进行早期诊断,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胃癌,胃癌前病变,胃黏膜疾病,胃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

参考文献

[1]潘源,崔林,宋丰举,等.胃癌联合检测CA724、CA242、CA199和CEA的临床意义与诊断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2009,36(13):729-731.[1]PAN Y,CUI L,SONG FJ,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Diag-nostic Value of Serum CA72-4,CA242,CA19-9 and CEA inGastric Cancer Patients[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09,36(13):729-731.Chinese

[2]YCHOU M,DUFFOUR J,KRAMAR A,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CA72-4 compared with CEA andCA19-9 in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J].Dis Arkers,2000,16:105-110.

[3]MARRELLI D,PINTO E,DE STEFANO A,et al.Clinical utili-ty of CEA,CA19-9 and CA72-4 in the follow-up of patientswith respectable gastric cancer[J].Am J Surg,2001,181:16-19.

[4]王海燕,姚桂芹,高佩增,等.CA-(242),CEA,CA-(19-9)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表达的相关研究[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5,17(6):2792811.[4]WANG HY,YAO GQ,GAO PZ,et al.A Study of the Expres-sions of CA-(242),CEA,CA-(19-9)in the Disease Tissues forGastric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J].Chinese Journal of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2005,17(6):2792811.Chinese

[5]薛春霞,刘宝珍,金世禄,等.检测胃液中CEA、CA724和CA199浓度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河北医药,2010,32(3):303-304.[5]XUE CX,LIU BZ,JIN SL,et al.Detection ignificance of CEA,CA724 and CA199 concentration in gastric juice in the diagnosisof early gastric cancer[J].Hebei Medical Journal,2010,32(3):303-304.Chinese

[6]黄立群,郭光华,蔡杰,等.检测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MG7-Ag的临床意义[J].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2004,27(6B):21-22.[6]HUANG LQ,GUO GH,CAI J,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serum MG7Ag in gastric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J].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of Medicine:Surgical Version,2004,27(6B):21-22.Chinese

[7]LIU J,HU JL,ZHANG XY.The Value of MG7 antigen in pre-dicting cancerous change in dysplastric mucosa[J].Int J Clin Pract,2002,56(3):169-172.

早期胃癌的诊断 篇10

关键词:早期胃癌 胃镜检查 误诊分析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93-02

早期胃癌指癌浸润未超过粘膜下层者,不管有无淋巴结转移。早期胃癌即使淋巴结转移,一般范围也较小,外科有充分廓清手术的可能。因此此种分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分类也具一定实用性。早期胃癌其病灶虽较小,但是在胃镜下却不难发现,配合细胞学检查陽性率高,因此胃镜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早期胃癌病灶小,内镜下多表现为良性特征,加之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极易超成误诊和漏诊,待病灶明显呈特征性表现时,又往往失去了根治的时机。为了总结经验教训,现将我院近5年来误诊的15例早期胃癌,就早期内镜下表现和误诊的原因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文15例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为27—68岁,平均年龄为50岁。

1.1 临床表现。上腹痛4例,恶心呕吐2例,贫血、黑便2例,腹胀2例,烧心、反酸3例,体重下降1例,无症状1例。

1.2 病变部位。位于胃角2例,贲门3例,胃体5例,胃窦4例,复合性溃疡1例。

1.3 病变大小。除1例直径2.5cm,1例3.0cm外,其余均≤1.0cm。

1.4 质地。全组胃蠕动正常,质地柔软。

2 胃镜下所见

隆起型例,表浅型例,轻度凹陷型例。全组内镜下肉眼无一例诊为癌或疑癌。内镜诊断为贲门炎3例,浅表糜烂性胃炎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1例,胃窦炎4例,胃角糜烂2例,胃溃疡1例,复合性溃疡1例。

3 讨论

本组患者在检查后治疗效果差,症状反复,再次行胃镜检查示病灶明显,并病理组织学:低分化腺癌7例,高分化腺癌4例,粘液腺癌2例,胃恶性淋巴瘤1例,未分型癌1例。

目前,国内外仍主要以胃镜检查来发现及诊断早期胃癌,而呈良性特征的胃癌极易漏诊及误诊,因此,努力提高对此类胃癌的检出率将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内镜检查中,不因拘泥于既往传统的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条件,如病变大小、病变边缘情况、质地柔韧度、蠕动是否减弱或消失、以及溃疡治疗后是否愈合等,适当放宽内镜活检的范围可提高良性特征型胃癌的检出率。

早期胃癌在内镜中的发现率较高,但由于病灶小且不典型,误诊和漏诊也较高。其原因有以下几点:①由于病灶小且呈良性特征,故易诊断为炎症或良性溃疡;②诊断中常受常规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条件影响,没有多点多处活检及内镜随访。因此,对胃溃疡无论有无恶性特征,均应常规活检并进行内镜随访。

胃炎样胃癌的内镜特点:早期胃癌分为溃疡型、息肉型和胃炎型。胃炎样早期胃癌是一种快速生长型癌,主要表现为褪色、充血性改变和粘膜不平整,常规内镜下仔细观察有时也难以确诊。本组1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内镜下粘膜潮红,幽门前区有一片状充血显著,肉眼未考虑胃癌,而活检病理诊断为低分化腺癌。另1例胃窦粘膜红白相间,大弯近幽门前区局部粘膜粗糙,活检病理报告为高分化腺癌,术后病理证实为一点癌。还有1例胃角仅粘膜潮红,边界清,周边粘膜无粗糙,病理诊断为未分型癌。由于癌变初发点始于黏膜层,多为肠上皮异型腺管癌变,与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有关,因此,遇内镜下粘膜粗糙感、触易出血、斑片状充血、糜烂、粘膜灰白而透见血管等胃炎样粘膜改变时均应常规多方位多块活检。

在胃粘膜粗大皱襞区或其边缘仔细寻找癌灶,可提高胃癌的检出率。本组有2例确诊胃癌前2周至6个月曾于外院及我院多次胃镜检查,均发现胃粘膜皱襞粗大,但因其柔软未作活检,诊断为浅表糜烂性胃炎,至上级医院院内镜检查时发现患者胃体大弯有异常粗大的粘膜皱襞,皱襞柔软,1例在粗大皱襞区有散在片状糜烂,另1例在粗大皱襞区边缘见一浅表溃疡,2例均无恶性征象,于糜烂处及溃疡边缘多处活检并取无糜烂处粗大皱劈组织,病理报告为低分化腺癌。

复合性溃疡与胃癌的关系:既往认为十二指肠溃疡多伴高酸,可抑制胃内亚硝酸胺的形成,减少致癌物质的侵入,故十二指肠溃疡伴胃癌罕见。近年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胃癌的报告日益增多,本组1例复合性溃疡,久治不愈,病情反复,最终病理证实为腺癌。因此,对复合性溃疡尤其是胃型复合性溃疡,不论胃部溃疡有无恶性表现,均因常规于溃疡边缘多处多块活检。

由于早期胃癌病灶小,其表现不典型,加之检查者的经验不足,极易导致漏诊及误诊,所以提高检查者的水平也很重要。尤其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于粘膜皱襞粗大,或较大溃疡,表面污秽,边界不清,一定要注意取材部位、深度、数量;②年龄较大患者,不适症状反复发生;③检查者在作检查时要结合病史体征,且要不受常规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条件影响;④对于一次病理阴性的患者,短期内治疗效果差,一定要再次复查及活检。

参考文献

[1] 周惠萌,范欣敏.中国中西上消化道疾病9910例胃镜检查结果分析,医结合消化杂志,2003年11卷第03期

[2] 章杰.胃体溃疡338例临床和内镜分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第09期

早期胃癌的诊断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收集2012 年2 月- 2014 年12 月来我院就诊的早期胃癌疑似患者184 例, 最终经病理确诊169 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84 例和对照组85 例。其中试验组男50 例, 女34例; 年龄40 ~ 70 ( 53. 7 ± 11. 2) 岁。对照组男51 例, 女34 例; 年龄40 ~ 70 ( 53. 5 ± 11. 8) 岁。2 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均无统计学差异 ( P > 0. 05) ,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 ( 1)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体征, 经X线钡餐检查、腹部CT和MR等影像学检查诊断为早期胃癌疑似病理, 并最终经胃镜和胃癌组织病理检查确诊早期胃癌; ( 2) 患者符合色素内镜诊断适应证和黏膜下剥离术及常规开腹手术治疗适应证; ( 3) 患者及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和治疗风险, 愿意配合调查。排除标准: ( 1) 患者存在大肠癌、肺癌等其他恶性肿瘤; ( 2) 患者存在肝肾功能异常, 心脑血管障碍等内外科严重疾病。

1. 3方法所有早期胃癌疑似患者统一给予色素内镜诊断, 患者首先行普通内镜检查, 冲洗病灶, 病灶处喷洒靛胭脂黏膜染色剂5 ~ 10ml, 2min后吸去多余色素, 经色素内镜检查诊断。诊断标准为黏膜红肿, 胃小凹形态均一、规则, 溃疡周边规整、底部平坦, 局部黏膜僵硬或变形, 癌性溃疡周边黏膜多不规则, 呈虫蚀样改变, 底部凹凸不平, 有结节样增生, 病灶较表浅, 且范围小于2cm。试验组给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 患者经上述染色后, 根据染色结果确定肿瘤边界, 采用针状刀于肿瘤边界外侧5mm处行电凝标记, 于标记点外侧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1ml、靛胭脂5ml、5% 果糖、10% 甘油及生理盐水等混合液共100ml, 每次注射2ml, 直至病灶明显凸起后环形切开, 剥离病变组织, 待病灶切除后给予预防性止血处理, 常规缝合术闭。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治疗, 所有患者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经腹直肌旁切入, 沿横结肠游离大网膜后切除患者大部分胃组织, 进行消化道重建, 经腹腔内常规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术闭。观察2 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1. 3 评价标准 ( 1) 色素内镜诊断项目包括阳性率、阴性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正确率。诊断项目统计如下: 灵敏度= 真阳性/金标准阳性值, 特异度= 真阴性/金标准阴性值, 阳性预测值= 真阳性/检验阳性值, 阴性预测值= 真阴性/检验阴性值, 阳性似然比= 灵敏度/ ( 1 - 特异度) , 阴性似然比= ( 1 - 灵敏度) /特异度, 正确率= ( 真阳性+ 真阴性) /总例数。 ( 2) 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显效: 患者术后胃癌症状消失, 影像学检查无异常表现,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无手术并发症, 短期内无胃癌复发或转移; 缓解: 患者术后胃癌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影像学检查无异常表现, 无并发症或较轻但经治疗可有效缓解, 无胃癌复发和转移; 无效: 患者术后胃癌症状未缓解, 影像学检查存在异常, 并伴有严重并发症, 存在复发或转移情况[2]。总有效率= ( 显效+ 缓解) /总例数 × 100% 。 ( 3) 治疗安全性根据早期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估, 其常见并发症包括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出血、感染等[3]。

1. 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1. 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色素内镜诊断184 例早期胃癌疑似患者经病理诊断最终确诊169 例, 其中经色素内镜诊断阳性152 例, 最终确诊患者145 例, 其诊断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和假阴性如表1 所示。阳性似然比1. 838, 阴性似然比0. 266, 诊断正确率为83. 15% , 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见表2。

2. 2 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3、表4。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 0. 05

3 讨论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 高居各大恶性肿瘤之首, 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断定义为病灶位于黏膜或黏膜下层, 但不管病灶大小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现象。由于我国极高的人口数量和较高的胃癌发生率, 早期胃癌的临床发病患者众多, 但其早期诊断和治疗研究缺乏有效措施。尤其因早期胃癌病灶小且表浅, 易与黏膜糜烂和炎性增生混淆, 活检病理组织较难取得, 极易漏诊[4]。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 0. 05

色素内镜诊断早期胃癌是我国近年来诊断早期胃癌较为常用的措施, 靛胭脂黏膜染色剂不被人体吸收, 安全性较高, 可滞留于黏膜和病灶表面的凹陷处, 呈蓝青色, 与粉红色的胃黏膜对比强烈, 使黏膜表面的微细形态和病灶立体化, 结合胃小凹形态学改变, 有助于直观地观察早期胃癌黏膜组织病变。因此, 经内镜直接喷洒色素液, 具有操作简单, 极易推广的优点[5]。

早期胃癌的传统治疗措施是外科根治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治疗, 但长期临床观察证实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极低, 大部分患者不必接受淋巴清扫治疗。因此, 内镜辅助下采用高频电刀等专业器械逐层剥离病灶和正常胃黏膜组织, 最终完整切除病灶的治疗成为可能[6]。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基于内镜微创手术治疗, 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的显著优点, 为无淋巴结转移早期胃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可完整切除肿瘤组织, 有效预防肿瘤病灶残留和复发, 且患者手术创伤小, 治疗费用低廉、术后恢复快, 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7]。

本结果显示, 患者经色素内镜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治疗有效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结果符合预期, 充分肯定了色素内镜诊断在早期胃癌中的临床价值, 辅助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具有安全可靠的疗效,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色素内镜诊断和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2年2月-2014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早期胃癌疑似患者184例, 统一给予色素内镜诊断, 最终经病理确诊169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84例和对照组85例, 试验组给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治疗, 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184例早期胃癌疑似患者经色素内镜诊断阳性152例, 确诊145例, 其中阳性似然比1.838, 阴性似然比0.266, 诊断正确率为83.15%;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色素内镜诊断早期胃癌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率, 辅助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关键词:色素内镜诊断,黏膜下剥离术,早期胃癌

参考文献

[1]Gotoda T, Yanagisawa A, Sasako M, et al.Incidence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from early gastric cancer:estimation with a large number of cases at two large centers[J].Gastric Cancer, 2010, 3 (4) :219-225.

[2]Nakamura K, Ueyama T, Yao T, et al.Pathology and prognosis of gastric carcinoma:findings in 10, 00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rimary gastrectomy[J].Cancer, 2013, 70 (5) :1030-1037.

[3]贾红军, 张丽娜, 梁浩, 等.早期胃癌内镜粘膜剥离术疗效观察[J].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5, 21 (5) :26-28.

[4]彭志华.早期胃癌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 (27) :2896-2898.

[5]郑雄, 胡梅洁, 李健, 等.色素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J].胃肠病学, 2010, 15 (3) :151-153.

[6]于劲, 邓磊, 王雷, 等.色素内镜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 2012, 2 (2) :168-171.

上一篇:情境教学之初中历史下一篇:金融稳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