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

2024-07-07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精选10篇)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 篇1

0 引言

随着教育机制的不断提升, 我国民办本科院校的发展教育制度也在逐步完善。民办本科是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教育模式改革方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曾经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的民办学校分类管理”, 这也说明了, 在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中, 民办高等教育学校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 民办本科院校教学的内涵

民办本科院校是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 利用非国家性财政经费, 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本科高等院校或其他教育办学机构。民办学校包括独立学院、部分中外合作高校的本科专业、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等等。在相关教育政策中, 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它们同样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生的毕业文凭相同、学历相同、学生同样纳入国家的助学体系, 在政府资助、评优评奖、升学就业、社会福利等方面都享有同等的权利。由于民办高校更加重视学生的人本思想, 注意自身的办学特色, 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已经进入了一个教育办学的发展高峰期

2 民办本科院校管理模式的发展意义

教育是立国之本, 教育事业是国民经济政治提升的重中之重。无论是民办学校还是公立学校, 学校的教育意义都是以人才的培养为重心。按照教育部下发的文件《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教育要点》强化和优化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学特点和管理机制, 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民办本科院校进行教学管理和科学改良, 促使民办学校总结自身办学经验, 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创新, 最终构建出适合民办高等院校的管理模式, 民办本科的教学优化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学实践方法, 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标准, 为提高民办本科院校的教育质量提供切实可靠的管理办法, 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从广义上说, 民办本科的院校进行教学改革凸显出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来自人才市场的压力。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 本科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将会直面激烈的人才竞争, 由此可见, 民办本科的办学压力也逐渐增大。只有优秀的教育行业才能管理好教育好人才, 增强学校自身的教学效益。另一方面从民办学科的管理模式上讲, 教学管理模式有利于学校的人才养成, 民办学校需要教学管理的有力支持, 随着民办本科院校的紧密计划, 必须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的教学管理模式, 从而改变人才的效用。

3 民办本课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

在当今社会大环境的推动下, 开放教育成为推动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民办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教学行为也逐渐规范, 一批有特色、有质量的民办学校正在形成, 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 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中国的教育转型和社会建设。

3.1 民办本科院校教学管理模式形成了新型办学格局

如今, 公立学校“一统天下”的局面悄然不见, 民办高等教育的诞生使中国教育形成了多样化的发展格局。民办高等学校打破了原有的教育体制, 改变了教育经费单靠财政列支拨款的现状, 打破了国家包办教学的单一性, 让社会力量聚集到特色办学中来, 并且形成了以政府参与为主体、社会积极参与为辅助、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学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新面貌。

3.2 民办本科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缓和了教育需求

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缓和了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加快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历程。如今, 民办高等教育学校的数量已经达到731所, 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29.37%, 民办高校和在校生的数量都呈现出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正是因为民办高校的蓬勃发展, 全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为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做出了贡献, 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的办学层次也得到了提升。

3.3 民办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充分吸纳社会资金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 教育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策略, 也是教育改革发展而重要战略任务, 人民群众对于教育质量的期望远远高于其他的领域。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国家财政拨款的单一模式已经凸显出一定的弊端。民办本科院校教学管理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 促进了教育的公平, 民办本科高校在充分吸纳社会资金的同时, 减轻了国家的教育支出, 为众多的青年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也减轻了受教育者的压力。民办本科院校教学让数以千计的青年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更突出的是让很多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有了更加宽松的教育条件, 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强化民办本科院校管理模式的几项策略

4.1 健全民办本科的管理体制, 加快教育发展的试点地区

为了强化民办本科的管理体制, 相关职能部门需要予以帮扶, 强化各项政府职能, 完善民办教育的各项管理机制, 构建民办本科教育的公用服务体系。如今, 上海市、大连市都纷纷出台了相应策略, 积极探索和创新, 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校的措施, 运用多种形式扩大办学资源、解决管理问题。不断探索地区发展的教育途径, 使地区性、民族性办学理念更加融入学生理念中。

4.2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改革高等院校的办学理念

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是各行各业的共同目标, 为了让民办本科教育学校更快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相关部门要将市场意识、资源意识和风险意识融入其中, 在办学活动中引进多项扶持政策, 通过调节资源配置获取社会效益和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同时也多为学生着想, 提供尽可能的优异环境, 实现办学条件的优化, 为公办院校在经济转轨时期适应社会发展和促进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

例如逐步推进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建, 不断探索中央高等院校与地方学校的交流沟通, 搭建完善的资源共享平台, 构建一个长效的、科学的办学管理机制。

4.3 要寻求民办本科院校管理模式的国际化思路

时代的发展是千变万化的, 民办本科院校要想发展就必须不断转变思维模式, 拓宽民办学校的发展路径。有效利用民办学校的体制优势, 增加国际合作和交流, 例如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 对课本教材、教师资历、教学方法等不断推陈出新, 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例如, 吸收一批国内外高水平的交流合作项目,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让学生不但能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 还要拥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 逐渐形成民办高等教育学校的管理新局面和新模式, 提升民办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培养一批有国际视野的行业应用型人才, 满足社会建设、企业发展、个人完善的多重需要。

4.4 加快对民办本科院校管理模式的升级

民办高等学校是由社会力量兴起的, 对于这样的教学模式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转型升级。 (1) 集合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为一体, 完善建立决策咨询型专业科研组织。 (2) 集合评估和鉴定为一体的教育专业转型升级服务组织, 针对本身教育模式提供独立的评估和鉴定, 定期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规范办学民办高校, 引导社会和家长对民办学校的正确认识, 从而不断提高民办学校教育质量。 (3) 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协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多做调研, 为民办本科院校管理模式的升级提供助力。

5 结语

民办本科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在新的形势下, 高等本科院校作为国家教育的组成部分, 必须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更要加强协同合作的理念, 积极探索交流各项创新机制, 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提高民办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摘要:随着教育机制的提升, 民办本科院校教学促使我国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针对民办本科院校管理模式改革的内涵与实质进行探讨, 简析了民办本科院校的发展意义、发展现状, 以及强化民办本科院校管理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教育改革,内涵

参考文献

[1]陈劲, 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 2012 (3) .

[2]薛传会.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战略[J].当代教育科学, 2012 (7) .

[3]禹华平, 杨海艳.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演变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 (6) .

[4]孙汀兰.民办高校素质教育管理改革与模式创新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 2013 (2) .

深入改革的实质是调整权力结构 篇2

曾经有一种思路认为,可以把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分开处理,即使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也可以发展经济。现在看来,这种思路只是旧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中的某种可能性;在科学发展的模式中,这种可能性几近于无。换言之,在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径中,统筹经济与政治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为什么这么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回答。

其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需要改变粗放式的投资驱动模式,消解这种模式赖以生存的政府对资源的集中控制或垄断,这其中涉及对土地、财政、能源等资源的管理体制。

其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需要从侧重依赖土地、劳动力资源转向侧重依赖知识资源,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这一转变以人才资源的解放为前提。没有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国家创新体系无法形成,知识资源不可能成为经济发展主导机制的依赖性资源,也就不可能达成全局性的创新驱动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上述两个层面问题的解决,都涉及政治体制的改革。前者涉及对财物的管理权,后者涉及对人的管理权,都关系到权力结构的调整。没有这种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无法找到现实的途径。

从财政的资源管理看,近10年来,财政资源越来越向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转移。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65.5%,年均增长10.6%,而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元,增长1.71倍,年增长32.4%,约为GDP增长的3倍。2007年中央财政收入28611.95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55.75%,其增长34.7%,超过全国财政收入增长32.4%的速度。从支出结构看,全国财政支出49781.35亿元,中央本级支出11442.06亿元,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18137.89亿元,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支出的59.02%。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下降,2006年居民收入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56%下降到45%;工资总额由17%下降到10.6%。很清楚,在这样的财政结构下,企望通过消费拉动经济是不现实的,财税分配的结构不仅需要改革,而且形成这种结构的权力结构也需要改革。

从土地资源的管理看,据国土资源部对620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地价占房价为15%-30%,平均为23.2%。据全国工商联对81个项目调研的报告,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土地成本占直接成本的比例最高达58.2%,在开发项目总费用支出中有49.42%(土地成本+总税收)流向政府,开发项目的总销售收入中,政府占37.36%。虽然关于统计数据有一定的分歧,但可以确定的是,政府通过土地管理权的使用,确实是房地产的主要收益方之一,这一利益机制客观上强化了房地产的投资驱动,刺激地方政府通过经营土地进行粗放式的扩张发展。据统计,由于这种发展,全国空置商品房2009年一季度已达2亿平方米。假使不对土地资源管理权的经济回报方式予以改革,房地产行业的理性回归与科学发展就难以设想。

从人才资源管理的情况看,国企的主要领导者,依然主要通过委任机制和行政级别进行管理。目前高等学校也纳入了这一体制,陆续形成了副部级和厅局级的行政管理层次,使高校进一步行政化。这一体制一方面使高校的法人主体地位无法真正确立,不能真正形成产学研政介相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另一方面使高校研究者的主体地位受到限制,扭曲了创新激励机制。因此,在这种体制下社会分工的功能结构不能合理化,企业家和知识劳动者难以真正成为创新主体,中共17大所说的,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无法真正落实。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 篇3

1 体育改革重点

如题目所示,此次体育教育的改革是侧重点是基于学生体质变化对体育进行加强。当代,有一部分老师将体育教育改革与多媒体教育联系在一起,并非如此,体育教育的改革不仅仅只是将多媒体教育纳为重点,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有一大部分老师在开展学校提出的体育教育进行改革教学时,会将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去,放一些关于体育的教学片,他们并没有真正地理解体育教学中改革的侧重点。以青少年健康成长,增强体魄,培养其不怕苦、不怕累的任性,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才是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

2 体育改革方法

2.1 用专业方法指导学生

体育老师相对于其他学科的老师更富有激情与活力,那么,体育老师就应该利用自身的优点来引导学生,例如:强健的体魄,帅气的外表,阳光的性格,对工作的热情等,这样不仅可以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高大的教师形象,还可以感染来上课的没一位同学,更好的展开教学内容。

2.2 用自身为榜样教育学生

每一个老师都是孩子们心目中的榜样,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加强教师的情感教学,是老师对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的情感教学方法进行了解。老师也应起到带头作用,同学生们一同锻炼,一同运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巨大的认同感与榜样感,激发他们刻苦、顽强的学习精神。

2.3 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

在体育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应该是教育的主体,是课上的主人,他们不应该只是单纯的接受老师的教育模式,他们需要教师在课上的积极鼓励,去展开他们的创造性。而作为体育教师,在进行上课时要充分鼓励孩子们的创造性,发挥他们积极主动的一面,让他们体验到新奇、成功,体会到美好的感受,同时,唤起同学们的荣誉感与道德感,让同学们懂得集体的意义,产生互相帮助,团队合作的精神。

2.4 关注教学中的个体

在体育教学中,不是每个人都适应激烈的运动,也会存在运动神经不敏感,运动技能较差的同学。那么,作为体育老师,不应该同样的去要求学生,而是要尊重同学,保护同学的自尊心,鼓励他们的自信心,改变或加强对他们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体育课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找到自身的价值,同时对体育课及老师产生一种认可。

2.5 为学生营造充足的创作空间

现在社会的一些固定模式,让天生是创作家的学生忘却儿时的梦想。此次体育教学改革就是要使学生的创新潜力被唤醒,它主要是要孩子们去创造、发现并超越,不仅仅是局限在共有的传统运动模式上。如:在一节形体课上,当女学生听完教师教的基础动作后,体育老师就应该完全的放手,让学们自由的组合,去创造她们认为美丽的动作,这就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对于体育的热爱,或许有一天,她们创造的舞姿也会使老师善心悦目,而不应该教完基础又教固定的舞蹈动作。

2.6 运用竞赛的方法去激励学生们运动的热情

体育教学是一项对体力要求很高的运动教学,长时间的单一教学会让同学们对体育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可以组织在运动的同时合理加入一些竞技比赛,学生们的积极性和运动热情会得到极大的提高。例如:当老师在进行一次排球课教学时,在同学们都能熟练的掌握基本的排球动作后,可以将他们分成两队进行排球友谊比赛,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同学们对排球动作的掌握,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与坚持不懈的意志和运动热情。教学这样开展,原本枯燥的排球动作练习与就变成了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竞技比赛。同学们会更容易去接受,去学习,更好的提高教学成果。

3 体育改革的优点

有效开展此次体育教学改革会打破常规的老师在前面示范,同学在下面枯燥的学习模式。老师们不应该觉得自己是教师就高高在上,应该放下老师原本的架子,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体育知识,还能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体育研究,在学习中共同加以实践,共同欢乐,一同思考帮助同学使其由原来的“必须学”转变成“我爱学”。让学生们开拓视野,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和体质状况也会得到良好的改善。受到体育乐趣激励的学生也会更积极的去配合老师的各项教学活动,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体育学习的主人,不再受干燥的传统的体育课的教育,去发现运动的精神与乐趣,成为更新的一代人。

4 体育改革的意义

体育教学是一项技能性很强的教育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基于学生体质变化的有效改革,有助于推动高校体育改革深入与发展,使体育与人,教师与学生自然融合,成为学生生活与成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可以促进全民健身体育的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建设性人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此次改革在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理念。

5 体育改革中的情感化教学渗透

最近几年,伴随教育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达到根深蒂固的地步。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不仅是同学的厌恶学习、教师教导学生时只是喜欢智商高的同学,还是教育工作开展困难都可以体现出当前的教育模式正开始迈向一条“理性化教育模式”的岔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统一化、全球信息化等都展示了教学模式的发展是情感教学。

情感教学的概念是对比于“理智教育”产生的,就是“感性教育”。传统的理性教育方法更多表现为:不把教师的感情的植入教育学生中去,努力获得书本上的知识和进行应试的脑力训练成为了教学中的重点课程;在教导学生时的冷漠态度、歪曲情感和阻滞同学间的情感产生,老师与同学之间美呀基本的情感沟通;为了实现理智教学,亦或是为了继续保护教师们的威信,任意贬低同学们得自尊心,不关心同学的心理想法,把学生当成只需要读数的机器对待;缺少教育学生感情的方法或标准。

6 结语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 篇4

国有垄断企业经营者和职工收入增长过快,已经成为各方面高度关注的问题。这类企业的收入分配是否合理,其分配与企业财产占有呈什么样的联系,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一、国有垄断企业的财产权变动及占有主体分析

传统国有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产权不清,机制不活,效益不高,分配平均。通过30余年的改革,数量众多的国有中小企业已通过改制、出售、兼并、破产等多种形式,基本退出国有经济行列,而绝大多数国有大型企业则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转向了国有控股的公司制企业。改组为公司的国有企业不仅明晰了所有者代表人为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而且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的经营机制,成为“新型国有企业”。①

与传统国企比较,新型国企发生的最大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由非法人企业变成了法人企业,从法律关系上解决了政府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责任的问题;二是所有者代表由多个政府职能部门担任变成政府指定的特设部门担任,从理论上看解决了“所有者缺位”或“所有者不到位”等问题。前者的改变与经营者和职工的收入基本上没有关系,而所有者代表部门的明晰,对经营者和职工收入有直接影响。至于这种影响有多大,则要看新设立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比传统国企的约束增强了,还是有所减弱,抑或是两种情况均存在。要判断哪一种情况可能性大,必须从财产权利的具体行使分析。

理论界定义的财产权利,一般可以概括为社会认可的对物的或非物的控制权,这种权利是排他的,具有某种恒定性。财产权包括多种权能,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英美普通法就认为,“财产权是一组权利,这些权利描述一个人对其所有的资源可能占有、使用、改变、馈赠、转让和阻止他人侵犯”②。我国《民法通则》对财产权利的解释与英美普通法基本相同,即“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用、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类似的定义还有,财产权利是“以物质财富为对象,直接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如所有权、继承权等”③。

然而,财产权利的一般定义并不否认财产权利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制度,不同财产权利主体和不同层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导致了不同的产权制度。

从财产权利发展的历史看,在社会演进的过程中,财产权利制度采取了许多不同的形式。原始的财产权利和现代财产权利有着很大差别。原始财产权利不是由法律规定的,它通过约定俗成或者武力保护形成,权利的界定并不严格,随意性很大,并且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权利,一般集中于一个主体。霍布豪斯的《财产权的历史演化:观念的和事实的》(翟小波译)一文④,提到在实行粗放式农业的简单共同体中,有个人告诉旅行者说,“这是他的土地,那是他邻居的土地”。后来,这个陈述就被适时地印刷出来,最终进入一卷论述财产权发展的著作中,作为个人土地所有权的证据。而现代财产权利是由法律确认和保护的权力,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财产权利可以分离出多项权能,现代产权制度为权能的分离创造了条件。

从财产权利的行使主体看,存在着私有财产权利主体和公有财产权利主体。私有财产权利主体自私有制产生后就出现了,它是一种最普遍的形式。公有财产权利主体是一种共有主体,在早期社会中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在近代社会中则以集体和国家的形式存在。

从财产权利行使主体的层次看,现代社会的产权关系复杂化使财产不仅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而且属于同一所有者的财产因实际占有、使用、支配的主体不同,使得不同主体也具有相应的财产权利。因此,财产权利的主体一般是统一的,但也可以分离。由于财产权利可以分为“终级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或所有权和经营权,或“法律上的所有权”和“经济上的所有权”等层次。相应地,行使财产权利的主体也有投资的自然人和企业法人,所有者和经营者,所有者主体、占有者主体和使用者主体等层次的区别。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讨论得最多的法人财产权,就是从所有权中分离出一部分权能所形成的财产权利,是一种与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换句话说,也就是在财产权利束中,法人实际拥有除“终极所有权”或“法律上的所有权”以外的其他财产权利。

为此,刘诗白认为,我国传统经济体制下表现在企业层面上的根本问题是:政府把资产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集于一身,即实行“大一统”的国有制,作为生产活动的直接组织者的企业则没有应有的对资产的支配权和收益占有权,由此成为政府管理机构的附属物和按指令办事的车间⑤。在此后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我们根据产权理论对财产权利进行了拆分,并设计各种改革方案将其所有权赋予不同主体来行使。然而,无论是早期赋予多个政府职能部门行使,还是后来赋予政府特设部门国资委行使,只是具体代表者的改变,法人财产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分配,都在由经营者集体决定,经营者实质上占有了国有资产,拥有较大的资产支配权,使他们能够在决定劳动收益与资本收益这一初次分配中,有条件向劳动倾斜。因此,如果所有者代表的监管放松,不仅企业经营者和职工收入会控制不住,甚至资本收益也很难兑现。目前被广泛诟病的国有企业不分红和少分红的问题,就是一个最突出的例证。

二、国有垄断企业的财产占有方式对收入分配的约束力

国有垄断企业所有者代表主体落实后,所有者权益能否得到更好的保护,经营者和职工收入能否受到约束,关键要看现有的企业财产占有主体与传统国有企业的占有主体有无根本区别。

实际上,从无明确的所有者代表人到有明确的所有者代表人,只是解决了国有资产监管责任这一公权力如何具体落实的问题,主体作为受所有者委托监管财产的性质并没有改变。相对于所有者而言,所有者代表与国有资产的具体占有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委托人与受托人的关系,无非是再增加一层委托代理关系而已。专门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与过去的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主体相比,在许多方面都相同,如两类所有者代表都是政府设立的机构,运行的费用都由财政统一拨付,机构中的雇员都是公务员或者准“公务员”,国有资产经营的好坏,与他们并没有建立起直接损益关系。无论是这些机构还是所有雇员,都只能承担管理责任,不可能承担资本损益责任。其差别只是,一方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一个特殊的机构,有明确的可以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权力、履行出资者职责和国有资产监管责任的专门法规如《企业国有资产法》等。国资监管机构法律地位的明确,解决了国有资产依赖行政和政策进行管理所导致的制度性缺陷多、决策的随意性大、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与资产监管职能冲突等问题。另一方面,新设立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相对单一,可以专注国有资产管理,安安心心做股东,既解决了过去有关政府部门在履行国有资产监管职能时同时要兼顾履行其他行政职能而造成的几种职能发生冲突的问题,也解决了政府职能部门履行职能太多,没有更多精力投入资产监管的问题。

既然只有这种与财产利害关系无直接联系的差别,那么国资委行使的是一种公有经济权力,其具体的承担者是政府官员和管理者,他们的利益多寡与权力运行的结果没有明显相关关系⑥。理论上讲,监管机构和人员能够做到极致的,最多像所有的投资人那样,全力履行监管职责,防止财产的占有和使用者侵占投资人的权益。但如果这些机构和人员没有完全履行监管职责,也不会有大的损失,还不排斥存在着“偷懒”甚至“合谋”的情况。相应地,对国有资产占有和使用者监管的力度,将在类似所有者的严格监管到类似财产局外人的责任监管之间波动,没有人能够肯定所有者的财产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依此类推,所有的国有资产经营,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如果我们再从国资法确定的各级法律主体关系分析,作为委托人身份的政府也只是代表国家在作为出资人履行职责,同时又是以一个委托人的身份,委托国资委履行出资人的职责,国资委在这一层面上只是作为一个受托人,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的职责,是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具体机构。显然,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的行使,是通过多层委托代理关系实现的。在这一多层委托代理关系链条中,所有者的权益衰减,占有和使用者的权益相应增强,是不争的事实,并且这些结论在过去关于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讨论中已经得到比较充分的论证和揭示。

财产权利的配置特点和内在权利约束决定了在新型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垄断企业中,经营者集体对公司财产具有很大的支配权,它可以在收入分配上拥有较大自主权。尽管国有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收入,不仅受到国有资产监管部门的监督,而且也受到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最主要的方法是早已在国企中普遍推行的“工效挂钩”,通过这种办法使职工工资增长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保持合理关系。如《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央企业2009年度工效挂钩工资清算及2010年度工效挂钩方案申报工作的通知》(国资分配[2010]216号)中,明确工效挂钩企业总体上坚持既负盈又负亏的原则,2009年经济效益下降的企业相应核减工资总额,切实建立健全工资能增能减的激励约束机制。但是,工效挂钩中企业用于收入分配的数量,不仅受到垄断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工资基数的影响,还受到监管人的监管是否有效和严格的影响。工效挂钩的前提是企业处于比较充分的竞争市场中,但实际经营的情况并非如此。

首先是具有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利润是有较充分保障的,每年经营结束后根据效益核算的工资总额,一般只会做加法而不会做减法。尤其是一些资源独占和政策独享的企业,每年的利润都很高,与之挂钩的工资总额增长必然就很快。2011年,不少银行的人均年收入超过20万元,高的达到近40万元⑦,尽管银行负责人否认高额利润是由其垄断地位获得的,而与银行业的经营周期有关,但利差由政策规划,投资进入银行业有非常严格的限制,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其次,实行工效挂钩的工资基数,是国有企业经营者与监管部门讨价还价的结果。在这一博弈过程中,由于存在着信息的非对称,企业经营者一方无疑占有了谈判的主动权,确定的基数将有利于经营者。第三,监管主体对企业的监管,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存在着不能完全到位的情况。在监管不严或无法有效监管的条件下,企业将利润转福利,让补贴进入成本的办法很多,这就规避了工资总额的限制,无形中扩大了经营者的职工收入。在一些国有垄断企业中,通过非工资、奖金形式发放的收入,甚至超过工资和奖金本身。

确定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的另一个常用办法是国有企业自主决定工资总额,即按照企业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发布的工资增长指导线,通过工资集体协商,自主决定企业工资总额。

三、国有垄断企业的收入分配改革方向与路径

既然国有垄断企业现有财产占有方式会导致“内部人控制”,进而导致经营者和职工收入的过快增长,因此不能将这类企业的涨薪看成“企业内部的事”。收入分配改革就要从企业产权制度和收入监管制度的改革去推进,大的方向可以有两个选择:要么改变财产占有方式,将其限制在使用范围内,进而削弱经营者的资产支配权;要么改变分配方式,通过行政管理办法去控制经营者的收入分配权利。由于前者涉及到我们对基本经济制度作用的认识等深层次问题,涉及到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涉及到公有经济权利如何运用才能符合广大群众的愿望等,这方面的讨论过去虽然已经有许多成果,近期又在继续做深入的反思和探讨,但预计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突破。因此,笔者在承认现有财产占有关系不可能有效约束收入过快增长的前提下,将合理设计收入分配的办法作为讨论重点,以国有资产控制关系的社会化思路来解决。

国有垄断企业的垄断地位是政府代表公众赋予的,这些企业承受的市场经营压力相对更小,在经营者收入和职工收入的确定上,应当以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为基本参照标准确定,并在此基础上与经营效果适当挂钩,同时对挂钩的上下浮动幅度再加以限制。经营业绩好的可以比平均的工资水平高出一定幅度,但决不应当是平均线的倍数。因为前面已经反复提到,国有垄断企业的经营业绩,不完全甚至不主要取决于经营者的努力,它与垄断地位和政策因素关系极度密切,给予一定幅度的鼓励,主要是促使经营者如何充分利用垄断地位提高效益。而在经营业绩未达目标时,对其惩罚也应当是有限的,因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履行一个资产管理者的责任,在体现政府运用国有资产调控宏观经济和服务广大群众的要求,有的经营活动或在有的时候甚至不需要赢利。同样对于职工收入,也按照这种办法进行上下浮动。

国有企业收入与社会平均收入挂钩,只是确定了国有企业经营者和职工收入的参考基数,在具体实施中会不会出现失控,还需要有其他措施的介入。目前国有垄断企业实行的“工效挂钩”办法和按照当地的工资增长指导线自主决定工资总额的办法,本来可以将工资总额控制在一定范围。然而在实施中,几乎所有企业的工资都并非按绩效考核指标和工资控制总额发放的,突破工资总额计划较大幅度的现象非常普遍;此外,还有大量的未纳入工资总额统计范围之内的工资外收入,累积起来超过工资总额计划的问题更为突出。过去几年,有关部门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高低工效挂钩的浮动比例,规定企业不得擅自提高职工住房公积金的企业缴存比例,不准多发奖金、津贴,不准多提养老保险金等,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因此有人认为,除了行政垄断、所有者缺位两个因素外,政府监管不力也是导致垄断行业高收入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改革政府监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选择⑧。

借鉴过去30年的改革经验看,通过引入非国有投资人持股的办法,让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受到一定监督,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途径。但这一办法在大型国有企业尤其是垄断性的国有企业中,由于不便于吸纳非国有投资或者容许吸纳的非国有投资比例较小,非国有投资者在参与公司治理中,实际上没有什么权利,不能起到约束收入过快增长的作用。对国有垄断企业收入分配的监督,更多地要靠政府有关部门,尽管有许多的政府监管办法不是“一劳永逸”和非常理想的,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约束收入增长过快。如已经实践过的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加强财政、审计、劳动等部门对收入的监督,防止企业虚报业绩,或者增大成本,再通过各种补贴、福利等方式增加职工收入。还有一个途径是将垄断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置于人大或全社会监督之下,让广大群众对国有垄断企业的职工工资和福利、产品成本和价格、财务会计、劳动人事等各方面,都有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⑨。从长远看,这种办法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终途径。

注释:

①参见金碚,黄群慧:《“新型国有企业”现象初步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6期。

②【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转摘自马俊驹等:《财产权制度的历史评析和现实思考》,《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③《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本,第114页。

④该文原载 Property: Its Duties and Rights,The Macmillan Company 1922,pp1-33。

⑤刘诗白:《刘诗白经济文选》,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年1月版。

⑥廖进球:《关于完善公有经济权力约束机制的思考》,《财政监督》,2009年第7期。

⑦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对此作过专门报道,在梅爱冰等人撰写的《我国垄断行业职工工资外收入状况分析》一文中(《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列出了在2007年的7家上市中小银行人均收入数据,低的为21.22万元,高的达到42.08万元。

⑧潘胜文:《垄断行业高收入的形成机理分析及改革思路》,《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⑨朱妙宽:《加强对垄断行业过高收入的宏观调控》,《唯实·经济探讨》,2007年第8-9期。

[1]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Y.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马俊驹,等.财产权制度的历史评析和现实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9,(1).

[4]课题组.产权制度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J].经济研究参考,2003,(10).

[5]梅爱冰,潘胜文.我国垄断行业职工工资外收入状况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1,(4).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 篇5

在本次实证法务教学实践过程中共旁听六个真实庭审并且走进法院模拟四个真实庭审, 其中刑事案件包括旁听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手机盗窃案、一般程序审理的工程车辆盗窃案以及模拟审判中陈某某、喻某某贪污受贿案, 通过仔细观摩认真研习本人发现三个案件的审判程序中双方争论以及审判人员关注的往往都集中被告人行为的定罪部分, 而对于量刑部分少有提及, 第一个案件由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对于部分程序予以简化, 其中定罪量刑程序未予分流, 量刑程序过于形式化, “一代而过”; 工程车辆盗窃案以及贪污受贿案中量刑程序相对独立, 但依旧“十分简易”, 检察院在量刑程序时相应出具了量刑建议书, 双方也对量刑事实举证辩论, 法官也予以裁定, 但是量刑程序开始之时被告定罪与否未然可知, 且在量刑程序可能会影响法官对被告的定罪裁定, 因此为了实现庭审实质化, 针对有必要探索适用独立量刑程序。

二、定罪量刑一体化模式

在最新刑诉法出台前, 我国刑事审判均遵循“定罪量刑一体化”模式, 即定罪、量刑统一开展, 二者先后进行, 而且重点在前者, 量刑仅仅是依附性程序, 此种模式有严重的弊端。

第一, “定量一体化”其实更为侧重定罪, 并未实现量刑程序的实质化, “重定罪轻量刑”一方面会导致量刑不公, 同时也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被告人在量刑方面的诸多诉讼权利。在此次实证法务教学实践过程中第一个案件由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对于部分程序予以简化, 其中定罪量刑程序未予分流, 量刑程序过于形式化, “一代而过”, 仅就被告积极退赃、主动认罪等情节予以说明, 并未就此举证辩论, 量刑过程在整个庭审过程中所占比例极其微小, 仅有被告辩护人的几句陈述, 法庭也未对此予以关注。由此可见, 量刑程序一直被程序执行者所忽视, 并未真正实现量刑实质化。

第二, 定罪、量刑所需证据交叉提交引用, 在一定程度上会诱导法官做不利于被告人的有罪心证, 因为量刑的证据一般是假定被告人有罪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里面所证明事项或者证据本身证明被告由罪轻情节也从侧面印证了被告人犯罪的成立, 两类证据的交叉引用提交会不自然的使法官形成对被告有罪的内心确信, 直到先入为主形成有罪心证的预判, 最终的判决不利于被告人。

第三, 对于给被告人做无罪辩护的辩护人对于被告人某些从轻减轻的量刑情节很难予以举证说明, 因为这定然与之前所做无罪辩护相矛盾, 辩方的两难境地实难被打破, 从而阻碍限制了辩方的诉讼权利, 不利于被告人利益的维护。

三、独立量刑模式的新探索

为改变传统定罪量刑模式的弊端, 真正实现定罪实质化、量刑实质化, 切实维护辩护方在案件量刑方面的话语权利, 在现有司法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应当对我国现有的一体化定罪量刑模式加以改进将量刑程序实质化, 但仍然需要进行程序分流, 只是在此基础之上对于一些特殊案件比如不认罪等实施单独量刑程序。

( 一) 以量刑为主的审判模式

此种审判模式适用于被告人主动承认罪行的刑事案件, 按照最新《司法解释》规定的程序分立, 对主动认罪、不做无罪辩护的, 在审理过程中法庭仅仅针对量刑争议进行, 若是被告主动认罪而且按照《刑事诉讼法》可以以简易程序审理的情节较轻案件, 在审理过程中仅仅针对量刑程序和争议问题进行审理, 这样可以做到审理程序的适度精简, 大大提高案件的审办效率, 实现司法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 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去解决不认罪案件以及其他程序复杂、重大疑难案件。

( 二) 完全独立的量刑程序

被告人认罪案件在司法实践中数量较少, 大部分的案件属于不主动认罪、做无罪辩护的案件, 此类案件的审理很容易忽略量刑程序, 或者由于一体化的定罪量刑将辩方逼入两难绝地, 故应当探索独立量刑程序的设置, 将二者完全分离开来, 在确认有罪无罪的基础之上再进入量刑程序, 此种独立量刑程序一方面避免辩方两难尴尬, 另一方面也规避了定罪材料与量刑材料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 对于实现量刑的实质化改革意义重大。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此种模式会比原本定罪量刑一体的审判模式程序更为繁杂, 降低诉讼效率, 我个人认为在效率与公正冲突之时应当那个首先保证案件公正审理其次才应提高效率, 换个角度讲通过现在司法实践中的刑事和解以及其他庭审替代性程序的探索适用, 在案件进入庭审之前很多已经被分流, 适用独立量刑程序的案件不占多数, 所以并不会因为设立了独立量刑程序就会导致法院无法承受的负累。

摘要:在华师法硕中心开展实证法务教学实践过程中, 通过体验式、互动式、对抗式模拟庭审教学, 旁听审判, 亲身模拟, 使得参与者身临其境感受法律实务与审判程序, 可谓受益良多, 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现有的刑事审判程序缺乏独立的量刑程序, 量刑仅仅是依附于定罪。刑事庭审实质化是“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 与之对应, 庭审实质化也应包括定罪审理实质化和量刑审理实质化, 但是长久以来量刑程序依附于定罪, 此种审理模式量刑程序由于被定罪程序湮灭并未实现实质化, 因此有必要探索适用独立量刑程序。

关键词:刑事审判实质化,独立量刑程序,“罪刑”程序分流

参考文献

[1]汪海燕.论刑事庭审实质化[J].中国社会科学, 2015 (2) .

[2]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3.54.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 篇6

1月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说,中国科技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意见获审议通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已上网征求意见,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创新调查制度和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形成。截至目前,中国已出台110项科技改革政策,其中2013年新出台27项,形成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新机制。

万钢提出,2014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将紧紧围绕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论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质 篇7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进行的, 所以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从这个角度上讲, 学生的接受效能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有效程度来决定的, 因此,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是提高接受效能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 学生往往是先喜欢教师, 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他们很注重对教师的整体感觉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然后再来决定对教师的教育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当学生喜欢一个教师后, 对这个教师所给予的教育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接纳感”, 会带着良好的情感来正面理解教师的语言, 接受教师的要求。如果教师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和感情, 那么, 教师无论有怎样的良好用心, 学生也不会接受, 并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很大的抵触感。因此, 在师生发生冲突时, 要采取宽容和接纳的态度, 从同理心的角度去感受对方的感受, 信念和态度, 并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 对方会感到理解和尊重, 从而感到温暖感和舒畅的满足感, 为我进一步实施教育影响营造了良好的气氛。可以说, 师生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 尊重, 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 那么, 任何教育活动都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和接受性。

2概念整合、逻辑演绎是提高接受效能的重要逻辑思维

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逻辑推论组成的, 这三者按照逻辑演绎的方法建构起有机的理论整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应该把理论的这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再现出来, 用理论的逻辑力量来增进接受效能。在教学实践中, 常用的逻辑思维是概念整合和逻辑演绎。所谓概念整合, 就是用学科中少数的几个基本概念来统摄构成学科的有机板块。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概括性思维, 是归纳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理论的各自组成部分都可以使用相应的核心概念来整合, 类似于一张网上不同的网结。在实施教学过程中, 就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对这些网结有一个清晰的整体定位:已经接受的, 正在接受的和将来要接受的, 哪些课是围绕哪个核心概念来展开的, 哪一节课是围绕哪一个核心概念来展开的, 使学生接受知识始终在学科的整体框架在运行, 从而提高接受效能。所谓逻辑演绎, 就是运用演绎的方法从基本的原理或基本概念中推理出一系列的逻辑推论, 进而展示教学进程的一种逻辑思维。它实际上是逻辑科学上的演绎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通过演绎法来展示理论内在的逻辑推演关系, 让学生感受到理论体系如此精密地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 以致于它的每一个结论都是绝对不容置疑的, 从而用理论的逻辑力量来震憾他们的心灵, 来启迪他们的思想, 接受效能因此而得到提高。任何一次成功的教学效果的产生都是这两种逻辑思维的交互使用产生的整体效应的结果。整体使用这两种思维的优势在于:概念整合展示的是“理论之网”的网上纽结, 而逻辑演绎展示的则是交织网上纽结的纵横网络。两种方法并用就能把理论的有机整体展现出来。

3问题引导、民主讨论是提高接受效能的重要教学手段

“师者, 所以传道, 授业, 解惑也。”对“师者”可划分为以下依次提升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知识层, 即教师照本宣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第二层次是能力层:即教师传递知识的同时, 传授方法, 使之能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 归纳, 形成知识结构;第三层次是素质层:即向学生施以“道”和“智慧”, 传授人的生存之道, 做人之道, 奋斗之道, 成功之道和人生智慧。我们知道, 素质比知识和能力更重要, 是对于人才接受知识和获取知识, 提高和发挥能力更具影响力的存在。教师“有所作为”的最高境界就是培养学生的素质 (道) 。从这个意义上讲, 素质教育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作为院校的教育, 其主题就是培养以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如何培养呢?人们已经摸索出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如:启发式、研究式、开放式、案例式、虚拟式、网络式等等。贯穿这些方式最核心的东西就是问题——解题——问题的这一共同的思维过程, 我们称之为问题——解题式教学思维。所谓问题引导, 就是每一次课都是以问题开始, 并终于更深层次的问题。所谓民主讨论, 就是在平等的民主气氛中师生共同讨论问题, 以求得问题的真正理解和真正解决, 并转移到更深层的问题。两者相比, 后者侧重于手段, 而前者则侧重于目的, 即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思维始终以问题为中心, 以问题推动教学的深入发展, 以问题促进学员素质的培养。这种方式最能体现教学思维的现代性。教学实践证明, 问题的解决绝不可能在一种教师只顾自己说, 而不需要学生反应的“干燥的光”中进行, 而是在一种富有弹性的、双向交流的民主气氛下方能寻求解决。所以在现代化教学中, 教师必须具有接受效果这一核心理念。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 篇8

商务口译从汉代开始, 到现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之间的频繁交流, 商务活动在贸易、金融、保险、旅游、运输、投资等各个领域迅速发展, 主要以国际会议、贸易交换和商务谈判等形式展开, 从而也引发了对商务口译员需求的激增。因此, 培训合格的商务译员成为了口译研究中重要的问题之一。高职商务口译教学就是该研究中的一部分, 其目的在于培养既具有英语和商务知识又掌握口译技能的跨学科的实用性口译人员。因此, 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准确定位高职《商务口译》课程, 弄清其实质, 探寻适当的教学方法。

1 高职《商务口译》课程的实质

1.1 高职口译教学的实质

在讨论高职学生口译教学时, 区分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以及教学口译和口译教学不可避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穆雷教授[2]在《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一书中提到“为辅助外语教学而进行的翻译教学, 既教学翻译, 其目的在于提高双语能力, 其重点为比较语法、和两种语言的基本特点及其在表达方式、习惯用语动方面的异同;为培养译员而进行的翻译教学, 即真正意义上的翻译教学, 其目的在于培养翻译工作者, 其重点为培养正确的翻译观和提高翻译能力”。刘和平[3]教授在《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了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区别:“培养外语交际能力同培养职业翻译, 学习一门外语同掌握两种以上语言学习翻译, 单语交际同用一种语言理解, 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听懂信息同听懂后记忆并完整表达信息无补存在差异。……概括地讲, 语言教学中, 翻译的目的常常是理解, 是学习语言;在翻译教学中, 理解是基础, 理解的目的是翻译, 是进行交际”。

高职口译课程是以交流和理解语言为基础的, 似乎是外语教学的一部分, 然而, 教学实践的所有迹象都显示其主要目的是培养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口译员, 因此, 属于口译教学的范畴。

蔡小红[4]提到口译过程是一个多任务的过程, 由三大块组成:左边是原语输入, 右边是译语输出, 中间连接左右两边的是信息概念转换。Gile[5]认为口译需要某种供应有限的脑部‘精力’, 口译活动几乎占用口译员这种脑部精力的全部, 有时甚至超过了可利用精力的总量, 这时口译表现就会出现退化。显然, 口译员应该首先解决注意里转移的问题, 这个过程需要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 关键在于简化复杂的操作方法。因此, 蔡小红[4]认为口译培训过程是“一个从陈述性阶段过渡到程序性阶段的过程”。通过强化训练, 译员的知识和技能转变为自动化和程序化, 其“注意力多集中于高级处理程序上”, 因为口译过程所需的注意力无疑会减少。然而, 目前大学口译课程的学时安排很难保证实现以上所述阶段, 因为很难获得所需的大量时间和训练。所以高职学生要掌握全面的口译技能确实很难。

因此可见, 鲍川运[6]认为“大学本科口译课的性质是教学翻译, 是外语教学的一个有益的手段, ”“作为一门口译入门课, 口译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介绍口译的基本概念、口译的策略和技巧, 也可以对口译进行尝试, 进行一些口译基本功的训练。”其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兼职译员和自由职业译员, 而不是职业译员, 让学生既掌握语言知识, 又有一定的口译技能, 能从事基本的口译工作。高职口译教学与大学本科口译教学在实质上是一样的。

1.2 商务口译教学与一般口译教学的区别

学生在中学和大学所学的基础英语被称为通用英语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 EGP) , 将日常生活英语作为其内容和写作风格。廖瑛和莫再树[7]在其书中提到为满足工作研究需要所教的英语被称为专门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ESP) , 将科学、技术和商业文章作为其主要内容和写作风格。总的来说, 专门用途英语 (ESP) 包括两大类:科技英语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ST) 和专门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ESP) 。

尽管专门用途英语有自身特殊的词汇和语言风格, 它与通用英语仍有许多相同之处, 这些相同之处也是专门用途英语的基础。支撑通用英语教学方法的理论也能支撑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方法, 但是各自使用的具体方法不同。通用英语的教学方法应着重语言本身、词汇和短语的用法以及句子的结构。然而, 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方法不应将注意力放在语言自身表面结构的研究和教学上, 而应强调研究和教授如何用语言去表达和描述特殊领域的作品和知识以及在使用语言时的过程和思考方法。

商务口译教学属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范畴, 而一般口译教学属于通用英语教学的范畴。因此, 两者之间在理论基础上有共同之处, 但是教学实践中各自采用的具体方法却有所不同。

2 高职《商务口译》课程的教学

口译是一项高要求、高挑战性的工作。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一名合格的口译员通常除了需要必要的身体和心理条件为, 还需要掌握专门知识和强化训练。了解这些要求无疑能帮助口译员在实战口译中表现得更好。林郁如教授[8]认为一个好的译员需要有高水平的语言能力、广泛的通用知识、足够多的主题知识以、必要的跨文化意识以及对口译技巧的掌握, 这些技巧包括笔记技巧、归纳和释义能力、公众演讲能力以及非常好的记忆能力。Gile教授[2]认为口译和笔译需要的知识和技巧就是被动掌握被动工作语言, 好好掌握主动工作语言, 了解文本或者讲话的主题, 以及知道如何翻译。

口译是一项以技能为主的言语传递方式。口译训练不是语言学习的继续, 而是一种技能化的训练。正如刘宓庆教授[9]所说:“翻译的技能意识, 指翻译者能够或力求以翻译理论 (包括方法论) 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的自觉性, 能够或力求以翻译理论的准绳 (场表现为某种技能规范) 自觉地指导或检查自己的译作及整个过程”, “建立技能意识是翻译者跨入翻译殿堂的第一步。技能意识建立得越早, 登堂入室就会来得越快, 反之亦然。”

2.1 高职《商务口译》课程的教学目标

高职《商务口译》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备英语技能、商务知识和口译技能的复合型、实用性的商务口译人才来满足市场需求, 以推动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的发展。因此, 目前《商务口译》课程教学的改革应该打破现存的传统模式, 紧密结合外语教学和商务课程教学, 融合能力和素质培训的教学知识。

一般情况下, 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有其培养方向和目标。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每一门课程也有自己明确的教学大纲。《商务口译》课程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英语专业 (国际经贸方向) 和商务英语专业中的一门课, 根据其课程性质、课时量以及学生的程度, 可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 以建立语言和口译技能模块与商务知识模块为主要教学目的, 采用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 在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五大语言技能的基础上, 强化商务知识构架的建立。从而,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相关专业与外语专业之间的融合与渗透, 促使学生从单一的语言学习向多元化、复合型、宽厚型的知识掌握转化, 能够基本了解商务活动与谈判的常用模式、基本程序和相关知识;

2) 通过课内的模拟口译现场训练以及课外的实战口译训练,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使其掌握一些商务口译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程式, 毕业后能立即从事一般的商务口译工作;

3) 培养双语思维能力, 打破单语思维习惯, “脱离原语言外壳”, 进行意义的转换, 从新的角度认识语言。

2.2 高职《商务口译》课程的教学要求

《商务口译》课程应采用纵向深入与横向展开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由浅入深地进行口译技能训练, 并横向展开学习商务知识, 将口译技能与商务知识融为一体;以课堂实践为主, 技巧方法的介绍为辅, 穿插讲解词汇的用法。

口译技能是口译课的核心和最终目标。刘和平教授[10]认为“口译属于专门的心智技能, 有其特殊的规律。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心智技能训练的核心是思维训练, 口译思维训练的核心是逻辑思维和灵敏思维训练。”商务口译课上的练习应遵循规律, 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地安排口译技能 (方法) 的训练。口译技能训练主要从视频观摩、教师课堂讲授技巧、单个技巧实例演示以及学生全场模拟现场口译四个方面展开, 着重进行以下四大模块的训练:听力与理解训练、记忆与笔记训练、翻译技巧训练以及表达与交流技巧训练。与此同时, 《商务口译》课还应横向展开学生对国际政治、经济、法律、商务等专题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以丰富学生的商务专业知识。

教学过程中, 除了以指定的教材为主线以外, 还应以其它书籍、报刊、杂志、网络等资料为补充, 力求做到系统性、实用性、时效性和丰富性。学生应当在课前查询和收集将要涉及的相关知识, 就规定专题进行课前准备, 准备PPT在课堂上做专题演讲或者讨论;课内积极参与互动式的口译训练, 增强实践能力;课后主动消化课堂内容, 总结所学技巧并进行强化训练, 进一步拓宽和加深有关知识的掌握。

高职《商务口译》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以技巧的讲解和应用为主, 商务口译所涉及的技巧主要有:数字的特殊译法、同位语的译法、总说分述、词性转换、排比结构的处理、前后语序的倒置、相关术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变译技巧、信息补充、长句的拆分法、难词的译法、顺译中的断句、句子间逻辑关系的突显、隐含句子的处理、词语语义色彩的选择、原文可有可无文字的删减、多义词词义的选择、无主句主语的补全、复杂句的断句译法、推测语气的译法、文句的修饰性、利用语气辅助表意、次序的调整、后语与前言的关系、口译中空间连续性的注意、口译中的逻辑衔接、中英文表达在意思与形式上的对等、英语中意义相近词的翻译和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用法的翻译等等。除此以外, 常识在口译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一般常识是不同层次口译训练的原则和基础, 在中国的口译界已被广泛接受。因此, 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断增加自己的百科知识 (Encyclopedia Knowledge) , 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 注重知识深度的加强, 在口译时做到运用知识游刃有余。

此外, 教师还应在教学中强调理解和笔记的重要性。理解是口译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序, 而且口译的理解与一般人自然的理解不同, 是在听辨同时启动的对原语内容进行思维加工的心理努力。学生应改变旧的思维习惯, 打破语法思维, 建立意义思维的习惯, 在听到复杂句子结构的同时, 自然从意义结构上着手理解。而口译笔记则是在听懂理解的基础上, 以提醒译员为目的而对某些内容的简要记录, 是一种记忆激发手段, 而不是讲话内容的完整记录。商务口译中数字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 任何一个数字都将直接影响谈判的成功与否以及谈判双方的利益。《商务口译》课程应加强学生的笔记能力, 尤其是数字笔记, 因为译员对数字的翻译正确与否是体现译员合格与否的一项重要标准。

3 结束语

高职《商务口译》课程以交流和理解语言为基础, 是外语教学的一个有益的手段。为了促使该课程教学方式的进步, 高职教师必须明确高职商务口译教学的实质是教学口译, 恰当定位, 订立适当的教学目标, 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复合型、应用型、实用型的商务口译人才对于推动国际贸易、促进技术交流则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Brieger, Nick.The York Associates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Handbook[M].New York:New York Associates Publications, 1997:12.

[2]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65.

[3]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23.

[4]蔡小红.以跨学科的视野拓展口译研究[J].中国翻译, 2001, 22 (2) :26-29.

[5]Gile, Daniel.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4-5, 161.

[6]鲍川运.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J].中国翻译, 2004, 25 (5) :27-31.

[7]廖英, 莫再树.国际商务英语语言与翻译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189.

[8]厦门大学外文系中英英语合作项目小组.新编英语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4.

[9]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252-254.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 篇9

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第20条中,税制改革的主要方面,被概括为8个项目:改革出口退税制度;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将设备投资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完善消费税,适当扩大税基;改进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收费;在统一税政前提下,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

在此基础上,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32章第2节,又将“十一五”期间拟议启动的税制改革进一步锁定为10个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适当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合理调整部分应税品目税负水平和征缴办法;适时开征燃油税;合理调整营业税征税范围和税目;完善出口退税制度;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稳步推行物业税并相应取消有关收费;改革资源税制度;完善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印花税。

截至2007年末,已经启动并取得相应进展的改革项目主要有:出口退税制度的改革、个人所得税的部分改革——上调工薪所得减除额标准与实行部分高收入者自行申报、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改革在东北地区三省一市和中部地区26个城市进行试点、迈出实现城乡税制统一改革重要一步——取消农业税、调整消费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和统一车船税制等。就表面看,启动的项目不能算少,涉及的范围也较大,但脱出表面现象而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层面,便会发现,真正意义上的税制改革并没有到来。

这是因为,事实上,在新一轮税制改革的蓝图中,增值税和“两法合并”(内外资两个企业所得税法合并)改革是处于核心地位的。这两个项目的改革,带来的税收增减规模最大,牵动的纳税人范围最广,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最深。所以,它们的推进,从一开始,就被当作重头戏,而扮演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角色。

举2007年为例,在全年49449.29亿元的税收收入中,来自增值税、进口环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收入,分别占31.6%、12.4%、15.6%和3.9%,合计为63.5%。可以看出,归入增值税转型改革和“两法合并”改革系列的这两类税种,构成了现实中国税收收入的两大支柱。只有这两类税种的改革启动了,才可能触及到税制改革的核心层面——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之间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

然而,这两个改革项目——增值税转型与“两法合并”——的启动,至少在技术路线上,方案需要特别慎重。增值税的改革,意在转型——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它的主要表现,是增值税税基的缩减。在总体上,它属于一种给纳税人减负的改革。而且,它是一种带有普惠性的、几乎所有的纳税人都受益的改革。故而,它的启动,不会遇到什么阻力。“两法合并”的改革,则意在“统一”——将内外资企业分别适用的不同企业所得税制合并为一个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制。尽管“统一”的思路,在理论上可以有就低不就高(把内资企业税负降至外资企业税负水平)、就高不就低(将外资企业税负提升至内资企业税负水平)和向中间靠拢(内资企业降低税负、外资企业增加税负并在中间地带合拢)三种方案,但现实中,考虑到税制改革成本和财政承受能力,最终能够选择的只是第三种——向中间靠拢。故而,它的启动,肯定要遇到阻力。为了化解可能的阻力、顺利地推进改革,一个既有效又少副作用的方案,就是将增值税和“两法合并”改革一并推出,捆绑上市。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两个项目的改革几乎是同时推进的,但推进的过程却大相径庭。增值税的改革进展相对顺利,从2004年7月起在东北地区“三省一市”的八个行业开始试点。一年之后,便积累下了试点经验并很快进入了向全国推广的“等待”期。“两法合并”的改革则步履维艰。经过了几年的周折,直至2007年3月, “两法合并”方案才终于获准提交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高票通过。从而,才有了 “两法合并”在2008年的正式启动。

随着“两法合并”的启动,已经一拖再拖、即将进入第五个名为“试点”实为“等待”年头的增值税改革,也有望尽快迈出向全国推广的关键一步。

由“两法合并→增值税转型→整个新一轮税制改革”,以此为线索来把脉2008年的税制改革走势,可以预期,新一轮税制改革将由此进入一个全面启动的实质操作阶段。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 篇10

“慕课来袭”似乎使人们看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动向, “慕课”真的能翻转中小学的传统课堂吗?“慕课”与“微课”的实质是什么?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如何?其适用范围是什么?“翻转课堂”会成为今后课堂改革的主流吗?

一、“慕课”翻转的是教师讲课的时间和地点, 并没有翻转接受性学习的本质

“慕课”是一种大规模开放式的在线课程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简称MOOCs) 。“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 是指学生在家里观看教师事先录制好的或是从网上下载的讲课视频, 回到课堂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慕课”强调的是用“微视频” (微课) , 区别于传统的一节课45分钟的网上教学或“空中课堂”, 每段视频不超过15分钟, 便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分解难点, 力求保持学习的有效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 人们提倡由过去的“接受性学习”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有的“慕课”推广者强调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是“先学后教”, 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和翻转。事实上“慕课”所提倡的“先学”已不是新课改意义上的“先自学”, 而是“先听课”。所谓“先学后教”, 是在老师没有讲授之前让学生自学课本, 并特别强调在课堂上自学, 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再进行点拨。而现在的“慕课”是“先听课”。学生在家里或课外不是自学课本, 而是观看教师的讲课视频。学生不用自己探究, 教师把重点和难点都进行了分解, 甚至对课文的分析或对例题的解题步骤都讲得很具体, 学生只用做练习题就可以了。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不同的是:过去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 现在是在家里听老师讲课, 只是换了个时间和地方, 翻转的是时间和地点, 但没有翻转接受性学习的实质。新课改所提倡的探究性学习也被翻转回了接受性学习。其实, 慕课的本意是为缺课学生补课用的, 而不是提倡大部分学生都用这种方式学习。“慕课在发达国家主要应用于成人的高等教育, 而不是基础教育。在欧美国家的基础教育领域对于慕课等新技术的应用并不风风火火, 而是相对保守。”[3]

我们现在提倡的“探究性学习”, 是在老师没有讲授之前先让学生自学课本, 而不是先听老师讲解。学生自学不会的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 小组合作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来解决, 大家都不会的再由教师点拨来解决, 老师一定要退到最后一步。教师讲多长时间、讲什么, 不是根据课前的预设, 更不是事先录制好微视频, 而是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以学定教”、“顺学而教”。教师在课堂上只讲学生不会的、不对的, 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解决的问题不需要老师讲。而现在的慕课是根据教师的预设, 并不知道学生通过自己看书学会了什么、不会什么, 又回到了接受性学习的老路上去了。

“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推导、求证得出结论, 建构知识。所以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更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而慕课所倡导的“微视频”, 虽然教师在视频中也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但这种探究并不需要学生的独立动手动脑, 是观看教师的“探究过程”。更不用说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会直接看问题的结论, 没有耐心去看老师的推导探究过程。

二、“慕课”与“翻转课堂”会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

“翻转课堂”是否会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这是我们更为关注的问题。现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强调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有的地方强调小学低段课后零作业, 中学的课后作业每天不超过一小时或一个半小时。虽然各地的具体规定不同, 但减轻学生课后作业是大势所趋, 这里的课后作业不仅指复习作业, 也包括预习作业。如果每节课课前都让学生在家自学15分钟, 中小学一天6~7节课, 至少要有5节新课, 就需要观看75分钟的“微课”, 这还不包括学生看后理解消化和做练习的时间, 更不包括中学生必要的课后复习作业, 是否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

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倪闽景先生说:“从现在的慕课现状来看, 有人认为可以实现基础教育的课堂翻转, 大量的知识可以放在课外通过网络来自主学习, 但是我认为这种做法是有悖教育伦理的———在课程标准高度统一和考试模式极其单一的情况下, 让学生大量利用课外时间学习, 势必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4]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也认为:“某些慕课还不如说是应试教育课堂搬家, 应试教育精致化、普及化。”[5]

其实“翻转课堂”在我国已不新鲜, 有些学校已开展了多年的“翻转课堂”实验, 只是没有强调用“微视频”。如江苏省南京市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教学模式”是部分翻转, 山东省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和昌乐二中“二七一教学模式”是完全翻转。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课前自学部分, 一部分是课上探究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学完基础知识, 课上先检测学生自学部分, 然后师生共同探究难点部分。以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完全翻转课堂模式则是在课前让学生学习课本, 课上主要是讨论交流、展示。

现在有的寄宿制学校声称不是让学生在家看, 而是在自习课上看, 好像没有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实际上这样的学校已经大大延长了学生一天学习的时间, 自习课虽然教师不讲课, 但学生看老师的“微课”还是等于教师讲课, 只是换了个形式和时间。我们提倡学生预习, 但不提倡“过度预习”, 过度预习会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

不管什么教学形式, 都要以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为前提条件。我们说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是向课堂40分钟或45分钟要效率, 而不是向24小时要成绩。要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保证完成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 把课后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 落实国家中长期规划中所提出的让学生了解社会、动手实践, 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现在有些学校的翻转课堂是课前忙自学, 课上忙表演, 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课外负担。

另外,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教材“一标多本”, 一门学科一个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有多种版本, 各地用的教材版本不统一, 教学进度不统一, 也使“慕课”不能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形式而同时运用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同一年级的学生, 更没法实现“一门课就是一个优秀教师上课, 别的都是辅导员”的理想目标。

即使是同一版本同一进度, 不同学校之间学生的水平不同, 也不可能完全按照一个教学进度进行, 这样有可能导致好学生吃不饱, 差学生吃不了。事实上现在很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很严重,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分层教学,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 而这是“慕课”和“微课”那种统一制作的方法所做不到的。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指出:“所谓名牌中学教案, 在其他学校用甚至西部地区用, 那么教师还有作用吗, 教育还需要考虑班级情况吗?教育需要当面交流, 课堂是不可复制的, 这都是教育常识。”[6]

三、把“微课”用于课堂教学, 并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的学校提出:我们不让学生在课外看“微课”, 不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 而是在课堂上看老师课前制作的微视频, 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为了检验这种做法的效果, 笔者也观摩了一节用“微视频” (微课) 教学的高中政治课。

这节课是学习《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理论化的世界观》。在45分钟的一节课上老师播放了7段微视频, 其中2段是补充的生活中的案例, 5段是教师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讲授和归纳。课前备课组进行了集体备课, 分工录制了微视频, 在课上播放的5段分析教材的微视频也是不同老师录制的, 目的是分担工作量。每个老师上课时都可以使用, 做到资源共享。上课的老师还特别强调因为录制微课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大大加重了备课的工作量。所谓“微视频”就是“课件加旁白”, 不出现老师本人的画面, 一是录制简单, 二是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不断地插播“微视频”, 如对基本理论的分析, 对知识的归纳概括, 都是通过播放微视频来解决的。在播放微视频的时候, 老师站在一边, 与学生共同看着屏幕上的课件, 听着自己讲解的声音, 俨然成了旁观者。

在课后的反思和研讨会上, 听课的老师提出了许多问题:“既然老师就在现场和学生面对面, 为什么不直接用课件给学生讲解, 而让学生看自己课前录制好的视频呢?难道课前老师录制的声音比现场讲解更生动吗?”整堂课老师像一个视频播放员, 师生之间的现场互动减少了, 老师在微课中的讲解也是课前预设的而不是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现场生成的。当老师一脸麻木的站在一边听自己的录音时, 整个课堂显得单调乏味。有一位听课的老师毫不客气地说:“这实际上是穿上现代化外衣的接受性学习”。讲课的老师感觉自己费力不讨好, 显得有些委屈。本来学校对于这种改革充满了希望, 打算购置设备制定措施在全校推广, 由于课堂效果令人失望, 学校领导也只好决定“等等再说”。

现在有的学校每个学生发一个平板电脑, 让学生在课堂上看老师的“微视频”, 这种做法也值得思考:既然在课堂上师生都在场, 让学生看老师的的视频与现场讲课有什么不同, 仅仅是让学生们感到新鲜吗?上海市教委的倪闽景先生认为:“这种做法又太资源浪费———好容易学生们在一起上课, 结果各自低头在电脑前学习, 就失去了课堂教学最宝贵的交流和沟通的资源。”[7]这个观点与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不谋而合, 钟教授认为:“教学的过程一定是人际互动智慧碰撞……没有思维碰撞, 教育就无法完成。”[8]

四、“慕课”及“微课”的积极作用与适用范围

我们说“翻转课堂”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并没有忽视“慕课”和“微课”带来的积极作用。“慕课”和“微课”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实现的, 其积极作用不能低估。它首先表现在优质资源共享和自学的灵活性上。目前传统课堂的小班上课, 由于一个学校教师水平的参差不齐, 一些优秀教师所教的班有限, 别的班的学生没法享受优秀教师的资源, 更别说学校之间的差距更大。多年来屡禁不止的择校问题, 与其说是择校, 不如说是择师。虽然优质学校的硬件设施好于薄弱学校, 但家长更看重的是优质学校的师资水平。而传统的手工式的教学方式, 再优秀的教师也只能教几个班的课, 不可能让外班外校的学生享受到这种优质资源。俗话说“庄稼种不好误地一年, 学生教不好误人一生”。如何发挥优秀教师的讲课资源, “慕课”和“微课”可以部分地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 “慕课”不能完全颠覆传统的实体课堂, 不能代替老师在课堂上的现场点拨和指导, 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于教师在备课时借鉴学习

通过“慕课”可以募集到许多优秀教师的讲课课件, 这些优秀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分析、对课堂教学的设计都是难得的课程资源, 如果教师在备课时能学习借鉴这些优秀资源, 一方面会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 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借鉴学习,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因为微视频不同于过去网上的课堂实录和优秀教案, 它是以PPT课件的形式配以教师的讲解, 对教师的备课能起到直接的启迪借鉴作用。

2.适于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

在课堂上同样的授课时间, 学习困难的学生并不能完全掌握, 教师也没有时间专门去照顾这些学生。过去靠课堂笔记难以复现教师讲课的情境, 现在有了微视频, 学生在课后复习时可以反复观看, 加深理解。还可以根据“慕课”提出的练习题进行变式练习, 确实有助于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

3.适于家长辅导孩子

现在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 有的家长想辅导自己的孩子苦于不能了解教师的讲课进度和要点, 也有的限于文化水平觉得辅导不了。现在有了“微课”, 家长在家也可以反复观看, 首先自己明白, 然后检查和辅导自己的孩子就方便多了。甚至家长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在上班的地铁上或中午休息时间下载观看老师的微视频, 提前学习, 回家辅导孩子时做到心中有数。

4.适于学生的课后复习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 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再扎实过后不复习也会遗忘, 而学生在复习时如果能够观看老师的微视频, 会加深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会复现老师讲课的情景, 激活记忆的细胞, 提高复习的效果。所以老师在课后可以把自己的微视频放到网络上, 供学生复习时参考。

5.适于缺课学生的补课和异地学习

有些学生因病因事缺课, 过后找老师补课, 一是老师不可能有时间及时给学生补课, 二是老师补课时也不会完全像在课堂上讲课那么具体。如果有了“微视频”, 学生即使在外地, 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老师的“微课”自学, 及时补上所缺的课程, 使“固定学习”变为“移动学习”。现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比较普遍, 携带方便, 都能实现这种移动学习。

6.适于假期学生的自学

中小学生每年的寒暑假时间都比较长, 除了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外, 一般老师都会布置一些预习和复习作业。如果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事先录制一些“微课”帮助学生预习或复习, 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效果。当然, 用于预习的视频要区别于教师讲课的视频, 不然又变成了“先教后练”的接受性学习。

总之, 对于慕课、微课这样的新生事物, 我们要积极研究和实验, 取其所长, 避其所短, 既不能盲目追风, 轻易“翻转课堂”, 又不能一概排斥, 忽视现代化手段带来的积极作用。

摘要:“慕课”和“微课”的实质是“接受性学习”而不是“探究性学习”, 与实体课堂相比, 只是翻转了教师讲课的时间和地点。如果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 “翻转课堂”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如果把微课直接用于课堂教学, 会把生动活泼的师生互动变为单一的看视频, 教师也不能做到“以学定教”。所以“慕课”和“微课”只能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而不是主流, 它适于教师在备课时借鉴学习;适于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适于家长辅导孩子;适于学生的课后复习;适于缺课学生的补课和异地学习;适于假期学生的自学等。

关键词:慕课,微课,翻转课堂

参考文献

[1]“翻转课堂”改变灌输教育[N].大众日报, 2013.11.27.

[2]徐倩.慕课能否撼动课堂[J].上海教育, 2013, (10A) .

[3]钟启泉.回到常识才能谈点基础教育[J].上海教育, 2014, (4B) .

[4]倪闽景.用研究的态度推进慕课在基础教育的应用[J].上海教育, 2013, (10A) .

[5]钟启泉.回到常识才能谈点基础教育[J].上海教育, 2014, (4B) .

[6]钟启泉.回到常识才能谈点基础教育[J].上海教育, 2014, (4B) .

[7]倪闽景.用研究的态度推进慕课在基础教育的应用[J].上海教育, 2013, (10A) .

上一篇:强化会计监督的对策下一篇:俄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