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电影

2024-07-07

俄国电影(共12篇)

俄国电影 篇1

观看塔克洛夫斯基的电影是一种美的享受, 一种忧郁而凝重的美, 作为一个前苏联导演, 他的精神继承了俄国民族的深沉与苦难、悲壮与忧郁, 电影的画面与俄罗斯油画一样唯美与质感, 情感细腻而真挚, 电影空间的交叉转移让人感觉自身处于似梦非梦的境地, 从《伊万的童年》到《乡愁》无不流露出这种忧伤的情绪, 电影折旧的色彩与长镜头慢慢推移的使用, 让整个空间一下立体而鲜活起来, 就像喝酒一般, 即使是电影结束了, 醉意任然会持续很久, 对自己的童年过往的怀念, 祭奠自己的“乡愁”。

《乡愁》可能是塔克洛夫斯基最晦涩难懂的一部电影, 需要观者反复观看与揣摩才能领悟其内在情感, 但这又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自己每看一遍都有新的感悟, 对电影中道具的陈设、人物之间的关系, 空间的穿插交错又有新的理解, 作为一个被流放的俄国导演, 对故乡与童年的怀念成为他心中最柔软也最痛的部分, 落叶无法归根, 自己的灵魂无法得到归宿, 也许这就是一个艺术家最大的无奈与痛苦, 就像影片虽然是在意大利拍摄的, 但在政治上、情感上、道德上都是俄罗斯的情感基调, 电影当中的一个片段:当诗人安德烈和他的情人回到酒店, 他自己回到房间, 翻开书, 隐隐约约听到房间角落传来的弹珠声, 这声音就像牵引的丝线一样拉开了诗人记忆的盒子。都说声音和气味是有记忆的, 塔克洛夫斯基也许正是运用声音引导观者进入诗人的回忆, 加上书中夹的一把缠有女性头发的梳子, 象征着诗人对母亲的回忆, 一下把酒店房间这个现实的空间与自己的回忆重叠起来, 窗外连绵的阴雨和房间昏暗的光线在全景镜头下显得悲凉与阴郁, 当狗从房间一侧出现在诗人床下躺下时, 我的心里为之一震, 狗是忠诚的代表, 它的出现打破的阴郁的氛围, 给人一些暖暖的安慰, 产生了对诗人乡愁怜惜的情愫。在诗人的梦境中出现了母亲与他的情人的拥抱以及趟在床上怀孕的妻子, 三个女人绝美如同俄罗斯的油画一般, 而她们也正是诗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 她们之间关系的互动与空间的穿插, 使电影的画面充满了唯美而忧郁的诗意, 让观者跟随着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他童年的农家村社, 导演完美地运用了长镜头的缓慢移动, 展现了如同梦境一般的氛围, 如同油画一般地质感和唯美, 强调并加重了诗人乡愁的浓度。

如果说诗人在酒店房间的回忆是内向型地向观者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那么他去拜访多梅里克家的场景就是向观者呈现出外向型的比较了, 诗人拜访多梅里克, 是两种观念的交谈, 可以看成是两种文化的对接, 虽然各有各的极端, 却源于相同的根源, 我想这样的根源或许就是信仰。当诗人进入房间, 呈现在眼前的是俄罗斯乡村小溪的景象置于意大利民居的空间内, 这种空间的重合也寓意着诗人与多梅里克殊途同归的情愫, 两种文化和意识的重叠与融合, 这时背景音乐再次出现了诗人童年回忆中的锯齿声, 声音再次带领观者进入诗人的回忆, 而深沉的交响乐把电影的情绪渲染地凝重与庄严, 暗示了诗人与多梅里克潜意识里化不开的关系以及情感对照。多梅里克在外人看来是一个疯子, 他把自己的家人关在家里7年不见天日, 常人与他无法交流, 也无法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相应反应的其实是多梅里克对外界人和事的绝望与恐惧, 在他看来, 外界才是疯狂的, 就像一个自闭患者一样, 他有自己的次序与规则, 把家人关在家里是他对自己家人的一种保护, 这种极端的情绪恰恰和诗人内敛和含蓄的情绪形成了对照, 但本源却是相同, 所以, 在世人都不理解多梅里克这种极端的做法的时候, 诗人却能理解他, 两者关系的微妙之处在导演的镜头与空间安排以及道具的陈设上都给予观者以暗示, 也为多梅里克以及诗人各自的命运走向做了铺成。

多梅里克在广场自焚的片段可谓是整部影片的高潮, 也是最为震撼我的片段, 导演在场景的安排上独具匠心:镜头采用全景式, 人物散落在广场的阶梯上, 静止由于一座座雕塑般, 而唯独两个人物向上与向下得穿插走动打破了静止的空间, 我不得不惊叹坦克洛夫斯基的才华, 在近30年前能拍出如此前卫的电影, 迄今在电影史上都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而安排的广场上的人物角色形形色色、光怪陆离, 或冷漠、或嬉笑、或神经质, 就像现实中普罗大众的缩影, 面对多梅里克以死对命运的抗争, 他们表现出了看客般的漠视与无情, 这也是多梅里克精神世界的反应——外界才是疯狂的, 他们才是疯子。我想多梅里克在点燃自己的那一瞬间, 内心是逾越的, 就像他朗诵的诗歌:哦, 母亲, 哦, 母亲, 空气是如此的轻盈, 您一笑, 它就更加轻盈了。伴随着欢乐女神的背景音乐, 一个火人纵身而落, 每次看到这里, 我总是抑制不住地热泪盈眶, 这是多么悲壮的绚丽呀, 逃离了炼狱, 灵魂得到了升华, 终于得到自由。

多梅里克的死, 也许抽掉了诗人灵魂最后的慰藉, 就像他自己所说:我已经达到极限了。他一生在渴望自由, 但始终没有得到自由, 他背负不了自己命运的沉重, 始终无法逃离那烟雾弥漫的乡愁, 当他手持蜡烛直至心脏病发时, 耳边传来了亲人的恸哭声, 也许这一刻, 诗人的灵魂回到了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故乡, 这是影片的结束场景, 也是凄美得让人流下眼泪的场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农舍安置在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意大利教堂内, 空间的重叠也是回忆的叠加, 诗人与代表忠诚的狗并俯在水塘前, 镜头逐渐拉远, 诗人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缠绕一生而无法找到解脱出口的乡愁情愫也终于得到了慰藉。

看过很多表现思乡情绪的影片, 它们或基调温暖、或忧郁, 但没有哪部像坦克洛夫斯基的《乡愁》让我情绪这么久久不能平静, 长镜头的移动充满了叙事性, 人物关系的安排都有它特殊的含义, 道具的设置都与“乡愁”这一主题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镜头的取景更是犹如油画般唯美, 所有电影元素的组合恰到好处地为导演的思想服务, 让导演的“乡愁”情愫感染着每一个观者的心理,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乡愁”, 它们或是经历不同, 但童年的经历是每个人的原本, 它将影响着每个人的一生, 所以, 我才会在看完电影之后老是做一些关于自己童年的梦, 《乡愁》已经感染到我的灵魂了, 我想很多观者也会有同样的感受, 一般电影之所有成功, 就是能够感染人的灵魂, 迸发出最内在的情感, 而塔克洛夫斯基以他高超的技巧和真挚的艺术情怀征服了我的心, 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 只有忠于自己的灵魂, 忠于自己的信仰, 才能以真挚的情感感染到他人。

摘要:最近晚上老是做一个梦:自己穿过长长的斜坡, 周围全是雾气笼罩, 前面出现一排小平房, 屋前藤椅上坐着个胖胖的老太太, 身旁依偎着一个大眼睛的小女孩, 空气不透, 时间很慢, 我走过她们, 就像两个空间自然交错, 走进小平房, 屋内的陈设如此熟悉, 甚至能闻到它的气味, 感觉自己并没用走动, 空间在推移着我前进, 厨房在视线尽头, 胖胖的老太太已经在做饭了, 我和想和她说点什么, 但总是这个时候就会醒, 心里空荡荡的, 我知道外婆已经离开我16年了, 小平房也拆了, 此生我再也回不去了, 眼泪不自觉地流下来, 有些后悔选《乡愁》这部电影来作为影评作业, 它勾起了我太多对童年的缅怀与记忆, 对至亲思念的痛苦又被挖出来了;但又必须而且注定要选择它, 我何尝忘记过从前, 有时想想, 可能在我弥留之即, 都会再回到我童年的时间和空间当中去, 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乡愁”。

关键词:乡愁,观念,唯美,忧郁,回忆

俄国电影 篇2

不管是人物,故事,场景,运镜,拍摄手法都非常能够戳中我。据说拍了三年,果然,好作品都是磨出来的,值了!

以前不知道为什么体育竞技会让人如此的疯狂,看完以后只想说,那还不够疯狂!最后看的狂起鸡皮疙瘩,我爱篮球。

真不知道在那个时期的苏联的那些运动员们是怎么熬过来的,完全是为了一口气啊,为自己争气为家人争气为国家争气。在顶着那么大的压力下,完成这一场不管是在外人眼中还是在自己国人眼中都不可能完成的赛事,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来自俄国的“英雄” 篇3

这是马尔罗讲的故事——

大概是1925年吧,马尔罗在新加坡的一间酒吧遇见一个俄国人。那时,你在新加坡、香港、上海或者天津,当然还有哈尔滨,到处都能看到这样的俄国人,像踽踽独行的熊,你一眼就能认出他们,他们忧郁、脆弱,被遗弃在这里,怀着乡愁。这位俄国人就是如此,一头漂泊到南中国海的熊。

俄国人已经有点醉了,他灰色的眼睛遥远地注视着马尔罗,他们是同类,是的,他们都是收集古物的人,出没于世界偏远的角落,用金钱和洛阳铲摘取、偷窃那些寂寞无主的花。他们相互嗅出了同类的气味,他们之间有很多话。

俄国人从提包里取出五个象牙雕刻的小佛像,一个又一个,摆在吧台上,那是他刚从街上摆小摊的印度人手里买下的,在幽暗的灯光下莹白润洁,佛似乎睡去。

“你看,朋友,我经常买些诸如此类的玩意。每次挖掘完了以后,就放几只在墓穴里,然后原样埋上。等五十年后有人把他们挖出来,就会变得古色斑斓,那帮家伙肯定以为挖到了宝贝。”

“我喜欢给后来者出点难题,我的朋友,我在安科尔瓦特的一座塔上用梵文刻了一段粗话,然后仿古作旧,看上去非常古老,将来会有那种‘万事通’把它译出来的。”

俄国人最后铿锵有力地与马尔罗共勉:“我们都应该设法教训那些自命不凡的蠢货!”

——这就是马尔罗讲的故事,多年以后他把它写了下来。

我们是历史的奴隶

现在,我们谈谈这个故事的意义。比如吧,我们在电视上看到新闻,说在某地发现一处古代墓葬,出土某些珍贵文物,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云云。这时你可以想象“考古工作者”的惊喜,他们获得了新的证物,可以据此补充、修改我们对“过去”的认识,“历史”这个故事将不得不重新讲述。

但就在此时,那个俄国人正在天堂或地狱——我估计是地狱——里恶毒地大笑。他的诡计得逞了,他把假货混进了历史,历史的“真实”和我们对真实的历史的信念都在他的笑声中遭到了刻薄的嘲弄。

这简直是个噩梦,假设那个俄国人曾经走遍大地,挖开每一座古墓,或者每一个古墓挖掘者都和那个俄国人一样喜欢恶作剧,那么我们还怎么能相信我们有“可信”的过去?当“现在”侵入“过去”,使它真伪难辨时,你又怎么敢断言眼前的“现在”就是货真价实的“现在”?

20世纪初俄国军事经费的来源 篇4

一、军事经费的税收来源

当国家需要钱的时候,税收往往是财政方面能够被应用的第一个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沙皇政府能够动用的战争经费十分有限。俄国国家预算的收入对于战争支出来说并不充裕,此外,随着战争的深入,俄国国家预算收入便开始逐渐减少,以至于出现了必需动用国家特别资金来弥补国家普通支出(非战争性支出)的情况。根据战争时期的特别情况,沙皇政府从战争之初就下令禁止卖酒。国家酒垄断政策被取消,使得沙皇政府国家预算收入出现了严重的不足。此外,在战争爆发的第一年,军事运输在欧俄西部铁路运输中的比例在不断提高,而商业运输的比例则在不断下降,俄国铁路收入也由此急剧下降。铁路运输再一次进入了俄国国有经济的亏损领域。在战争初期,由于俄国对外贸易的萎缩导致了俄国关税收入的下降。这些情况的发生都使得俄国国家普通预算收入出现了十分明显的降低,寻找新的收入来源成为了俄国财政部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要的问题。

沙皇俄国的统治阶级在战争初期就开始着手进行财政准备,而提高税收则是俄国财政准备的第一步。 提高税收的出路就是增加现有税种的税率和增加新的税种。为此俄国提高了工商业税的税率、提高了食糖、烟草、烟卷纸张、纸筒、石油产品和火柴的消费税,提高了邮政电报的收费。此外还增加了旅客、皮箱和货物的运输税,以及运输棉花的特别税,但是这些新增加的税种和对现有税种税率的提高绝大部分是在1915年开始实行的。然而,俄国对原有税种税率的增加以及增加新税种都不能弥补因为酒垄断政策的废除而给俄国预算带来的亏空。1915年俄国国家总收入比1914年减少了7000万卢布。为了弥补普通预算赤字,沙皇政府不得不动用了2亿卢布的特别预算资金。[1]

所得税在俄国的征收税额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俄国资产阶级却千方百计地阻碍这一税种的实行。所得税的征收问题在19—20世纪的一百年间在俄国不断地被提出,应该说它在战争期间的实行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俄国资产阶级却采取了所有手段来使得所得税征收法案不能获得通过。虽然俄国垄断资产阶级使用了各种办法来阻碍所得税征收法案的实行,但是沙皇政府为了战争还是在经过了长期拖延之后通过了所得税征收法案。与此同时,俄国财政部为保护垄断巨头们的利益,采取了各种方法来降低俄国垄断巨头们所缴纳的所得税。俄国所得税在1916年4月被通过,但是直到1917年才开始实行,而这种迟来的税种对于沙皇专制制度来说已经是没有什么功效了。

在整个战争期间,俄国财政部仅仅是为了弥补国家普通预算出现的赤字而加大了寻找新税收来源的力度。很明显,从战争一开始俄国便不得不使用普通预算收入来弥补其巨额的战争支出了。与此同时,俄国很多收入的付款人却是国家本身。例如在战争期间俄国关税的收入,1915年俄国国家预算收入中的关税收入为9600万卢布,1916年则为2.14亿卢布。[2]这种增加和俄国与盟国之间战争供货的增长有关,而关税的主要来源则是俄国陆军部的军事经费。显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俄国普通预算收入的增加都与俄国军事经费支出额的增加有关。

此外,俄国国家收入的不断增加还和国家营业税收入的增长有关,而这本身与俄国工商业企业在战争期间资本周转金的大量增加有着密切的联系。1915年,沙俄政府将本国的工商业税税率提高了50%。

虽然俄国在战争时期加大了税收力度,但是俄国国家预算中的税收收入对于国家军事支出来说已经不能起到任何作用了,它起到的作用只能是弥补国家普通支出和非战争性支出。

二、军事经费的主要来源——债务

俄国资产阶级学者和评论家们曾经千方百计地建议沙皇政府使用另一种非税收性方法来筹措军费支出。垄断组织提出了建立国家垄断组织的方案,这一方案是为了维护俄国辛迪加们的高额利润,与此同时也是为了向国家提供巨额的收入来源。另一些人则提出弥补战争经费的主要方法不是税收,而是债务,因为债务不像税收是具有强迫性的,它不需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让个人付出牺牲。当税收无法调节国家财政以满足国家军事支出需要时,这个任务就只能是由国家债务来完成了。

为了应付日俄战争的战争经费缺口,俄国财政部发行了5.6亿卢布的短期债券来用于庞大的军费开支,这些短期债券后来又被国家变成长期债券了。[3] 从日俄战争爆发开始,俄国财政的正常运转就再也离不开外债了。这些外债主要取决于欧洲的资本市场对俄国财政的信用程度。沙皇政府利用国外的媒体积极地向外宣传其国内的剩余资金可以作为外债的担保基金,目的就是为了让西欧的资产阶级相信俄国的偿债能力。随着战争的不断深入,其给俄国带来的负担也越来越沉重。为了能够继续向外借款,俄国财政部不得不想方设法向外国资本市场掩盖其国内财政状况恶化的真相。

在是否依靠举债来进行战争的问题上,俄国财政大臣维特所持的观点是肯定的。他认为:虽然俄国因为战争欠下了许多债务,但这些债务都是可以在战后利用国家预算的结余来进行清偿的。为了将与日本发生的这场战争进行下去,俄国政府通过内债与外债两种方式筹措了数额巨大的战争经费。因此可以说,债务是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军费支出的主要来源。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俄国又不得不从战争之初就开始着手进行举债活动了,而这一活动一直存在于整个战争期间,而发行长期债券则是俄国举债的第一步。

(资料来源:С.Г.Беляев, П.Л.Барк и финансовая политика России1914-1917 гг., С-Петербург: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С-Петербург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2002.T.74.)

除了长期债券以外,俄国在战争时期还发行了短期债券。其中包括利率为5%的国家短期债券和利率为4%的国库券,但俄国国库券发行的数量不是很大,总量只有8.5亿卢布。所有的国家机关在持有卢布纸币的同时也有义务持有国家发行的国库券,国库券将会给持有者带来4%的收益,它逐渐转变成了纸币的一种替代物。[4]这样一来,国库券成为了战争期间国家发行纸币的一部分。

无论是长期债券还是短期债券都是俄国为了弥补战争支出而从其国内筹集到的资金,但是这些资金对于俄国的战争经费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其中

还有一部分经费来源于俄国从国外募集到的资金。沙皇俄国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共向国外举借了72.5亿卢布的外债。[5]

如果说沙皇政府利用外债来支付其在国外的军事订货合同的话,那么为了维持其巨额的战争经费就必须要充分利用内债了。沙皇政府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共发行了七笔总额达到115亿卢布的长期内债。[6]

三、军事经费的另一重要来源——发行纸币

发行纸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参战国用于筹措战争经费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筹措战争经费,俄国发行了数额巨大的纸币,这使得在战争时期俄国卢布贬值的程度要比其他参战国货币贬值程度大得多,进而导致了卢布购买力的大幅下降和劳动人民生活的日益贫困化。

(资料来源:М.И.Боголепов,Финансы,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 и общественные интересы, М. 2006, С. 268.)

从表2可以清楚地发现,日俄战争期间,俄国的货币发行是在有充足的黄金储备量作为基础的,但是俄国革命的爆发改变了这种平衡的货币发行格局。在俄国的黄金储备量并没有发生巨大增长的情况下,其货币发行量却在1906年发生了猛增,而且革命期间都保持了较高的货币发行量。 由于俄国黄金储备量的增长速度小于货币发行量的增长速度,这就导致了俄国在1905年12月出现了黄金与信用卢布兑换紧张的局面。曾经借债给俄国的外国资本家以及旅居国外的俄国资本家们都纷纷以支付债务的形式将自己的资本(以黄金的形式)转移到国外。然而对于俄国财政和货币流通威胁最大的还是通过全国各大储蓄所而进行的信用卢布对黄金的猛烈挤兑,在这一

时期,俄国国家银行通过各大储蓄所共向外支付了大约1.49亿卢布的黄金。这些金融机构开始承受着散户对于自己的长期围攻,在这些金融机构的门前,每天都要出现这样的一种场景,那就是把信用卢布兑换成黄金,这种情况是空前的火爆。

(资料来源:Коллектив авторов,Русский рубль.Два века истории.XIX-XX вв. М.Прогресс- Академия,1994.С.144.)

事实上,1905前俄国政府有效地阻止了纸币在俄国发行的苗头,但是在1905年最后四个月,发行纸币的趋势却迅速地有所抬头。通过表3可以看出,在日俄战争期间,俄国流通的货币量从14.86亿卢布增加到16.91亿卢布,增长了13%;而在革命期间,俄国流通的货币量比战时又增长了2.5倍。两者相加,即在日俄战争和1905年革命期间,俄国流通的货币量一共增加了6.92亿卢布,增长了46%。

俄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其国内的纸币发

行作为征集战争经费的主要方法之一被巧妙地加以了掩饰——国家发行短期国债后,国家银行进而以赎回这些国债为名而发行信用卢布。在战争期间,俄国国家银行保持了其作为纸币发行中心的固有地位,但其发行纸币的经济本质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如果说战前国家银行发行的纸币都有黄金作为担保的话,那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国家银行发行的纸币就已经毫无担保可言了。 当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家银行发行信用卢布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要赎回国家的短期债务,发行信用卢布的唯一目的只是为了筹集战争经费,而那些短期债务也只能转变成为长期债务了(更确切地说是无期债务)。

此外,为了能够蒙骗俄国人民,沙皇政府还向英国举借了21.4亿卢布的无息黄金债务作为在战争期间发行纸币的黄金担保,而这些所谓的“国外黄金储备”都是虚假的。[7] 到了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俄国货币流通领域中信用卢布的总发行量已经达到了100亿卢布,而俄国实际的黄金储备量却只有15亿卢布,就算加上其在国外虚假的黄金储备21.5亿卢布,此时俄国还有65亿卢布的纸币是没有任何担保的。[7] 俄国财政系统已经不能够承担战争所引发的巨大花费了。1916年俄国就出现比较严重的财政货币危机,这在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时期表现得更为强烈。

税收、举债、甚至发行货币都只是解决战争经费的“缓兵之计”,战争经费虽然被暂时解决,但是国家和民众的利益却遭到了严重破坏。俄国一次次地陷入战争危机之中,其财政也一次次地面临着挑战与威胁。战争给俄国财政状况带来了深远而沉重的破坏。

摘要:军事经费的来源毫无疑问是任何一场战争都必须面对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寻找军事经费的来源是财政备战的最重要因素,没有相应的军事经费,战争就无从谈起。俄国在18世纪初成为世界强国之后,为了维持它的强国地位,坚持对外扩张的政策,连年战事不断。进入20世纪,俄国经历了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然而对于财政经济状况不断恶化的俄国来说,面临战争经费短缺是很正常的,而筹措战争经费则属难事。俄国战争经费来源主要有税收、债务和发行纸币三个方面。

关键词:20世纪初,俄国,军事经费

参考文献

[1] С.Г.БЕЛЯЕВ,П.Л.Барк и финансовая политика России1914 -1917 гг[M].С -Петербург: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С - Петербург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2002.C.129.

[2] Р.Ш.ГАНЕЛИН,М.Ф.ФЛОРИНСКИЙ.Министр финансов П.Л.Барк в годы первой мировой войны,История финансовой политики в России[M].Сборник статей.С -Петербург:Hнаука,2000,С.184.

[3] М.И.БОГОЛЕПОВ,Финансы,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 и общественные интересы [M].М.:Общество купцов и промышленников России,2006.C.227.

[4] Р.Ш.ГАНЕЛИН,М.Ф.ФЛОРИНСКИЙ,Министр финансов П.Л.Барк в годы первой мировой войны,История финансовой политики в России[M].Сборник статей.С -Петербург:Hаука,2000,С.185.

[5] А.Л.СИДОРОВ,Финансовое положение России в годы первой мировой войны[M].М.,1960,стр.526.

[6] С.Г.БЕЛЯЕВ.П.Л.Барк и финансовая политика России1914 -1917 гг[M].С -Петербург: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С - Петербург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2002.C.223.

俄国改革教学反思 篇5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了学生人的发展,让学生有逼着学到我要学,我想学的转变,这一学期来,我一直在不断的变着花样满足学生的需求,我知道一个好的老师正如一个好的厨师,他的需要不断的创新,做出更多的美味佳肴,才能吸引顾客。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采用过让学生以第一人称复述法走进历史,采过让学生聆听用电子书。

在讲本节课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看书,理解内容3一句列出自己的提纲,(对于不会列提纲的学生,别看是高二学生了,有些语文能力真是让人惊诧,所以咱就从最底层让他做起 , 我让他先读懂每一段话的意思,然后用最简捷的话语写出自己的理解程度)在上课的时候,叫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自己提纲,并进行讲解,然后让其他学生有什么问题进行提问,列提纲的学生给与解答。解答不出的,其他学生帮忙。今天有个同学提问,俄国农奴生活地下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问题虽然不难。但通过这一问一答。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出来了,答得同学回答的好,说明他理解内容了,问的同学敢于提问,说名他也认真看书,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最后,我在把知识结构整合列出来。对于一些知识进行拓展,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的反映普遍较好,因为他预习了,贯通了,在听就象听自己会的东西,效果自然会好的, 学生接受新知识都是以自己的旧经验为依据的。

一直以来,我一直在思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社真的参与课堂。不仅可以减少睡觉现象,而且效果也好,因为我们老时一直讲,哪怕讲了1000句,学生最终只记了10句。甚至有一句也没记住。还不如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他去讲100句,他可能回记住90句。

课堂不在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学生知道了多少。在于学生发展了多少 。

俄国石油大亨失势的警示 篇6

2003年10月25日早晨,有“经济沙皇”之称的俄国首富、石油大王霍多尔科夫斯基因涉嫌诈骗与逃税被捕,并被立即送往莫斯科最拥挤的“水兵寂静”监狱关押。究竟是什么力量导致这位首富落得如此悲惨结局?他的心态、思想与此下场有什么关系?这里我们不妨说说,也许对正在成为所谓“强势阶层”的中国企业家们有些好处。

基因:5岁“厂长”

据各国媒体报道:霍多尔科夫斯基从小就想当商人。早在他刚5岁时,幼儿园的孩子们已将他们这位小伙伴称之为“厂长”了。他父亲是莫斯科一家计量仪器厂的工程师。但不幸的是,他有犹太血统,这对霍氏的成长来说,是个不小的威协。但这也使他懂得要活下去,就要有社会关系网作为保护。在这方面,他下了不少功夫,也表现得十分出色。也正因为他有了这种通过与政府要人、社会名人交朋友的手段以提高保护与发展自己的能力,所以他还很年轻时,就当上了共青团区委副书记。这使他信心大增。

成长:“投机”首富

在前苏联解体后,霍多尔科夫斯基认真研究了俄罗斯新政府的私有化政策,认为这是个赚钱的大好机会。早在他还上学时,就曾尝试办一家学生餐馆,但失败了。接着他又倒卖电脑,却意外获得成功,赚了一笔大钱。这一败一成,也使他悟到适应社会大潮对于经营企业的重要。继而,他又在俄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之时,利用各项政府政策不健全、有漏洞之机办了银行,此举使他进入俄罗斯富豪之列,也为他后来的大手笔经营作了铺垫。其后他疯狂收购各行各业的国企,如莫斯科铝镁厂、纺织厂、玻璃厂、食品厂。但他的真正崛起,是他通过债权换股权的暗箱操作控制了尤科斯石油公司。这一手就使他由百万美元富翁变成拥有10多亿美元的巨亨。

由于具有很强的社会关系网,霍多尔科夫斯基迅速掌握了某些人物的“政治需要”,即通过低于市价把国家控制的自然资源卖给(实际等于无偿转让)有钱商人,以换取这些商人对他们从政的支持。而霍多尔科夫斯基是从中得利最多的人之一,他只用3.09亿美元就买下了尤科斯石油公司78%的股权。从此他不只是俄国首富,也成为世界著名的“石油大王”(俄罗斯石油储量名列世界前茅,而尤科斯又几乎掌握了俄罗斯1/3的石油资源)。

顶峰:铁碗管理

霍多尔科夫斯基在俄国企业界的地位可谓登峰造极,但他为了巩固企业根基,又把眼光转向追逐他公司股票的小股东身上。首先,他不让小股东插手或参与企业事务;其次,他通过增发股票稀释小股东的股份,以削减他们的权力;第三,他建立了一个海外公司,作为网络核心指挥整个经营系统;第四,他为把“不同政见者”排除在股东大会之外而设置种种障碍;第五,竭力树立尤科斯公司经营最透明、管理最完善的形象,让人们都知道:霍多尔科夫斯基是俄国最出色的企业家。

人们都相信:霍氏的成功是西方管理知识与俄罗斯残酷管理文化相结合的成功。他首先重金聘请西方首席财务官,按国际标准管理财务,实行严格的财务管理,对人的管理更加严格。在他的办公大楼里,随处可见见神情紧张、眼睛通红的各级管理者拼命工作的场景。他的管理“杀手锏”是:从来不把一个任务交给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而是两个,目的是在他们中间形成一个竞争的局面。他认为这不是不信任,而是工作竞争激励的需要。人们感觉到:“每周一早晨的全体会议,总是一场内战。”

霍多尔科夫斯基从不喊叫,但他却给人强烈的独裁者形象。他强调对干部员工的监督管理,为此在企业各处都安装闭路电视。一旦发现不称职的人,绝不姑息,坚决开除。

转折:从政之谜

霍多尔科夫斯基是一个长相英俊、态度优雅、说话温和的人。在生活上他也与其它富豪的奢华不同,十分注意节制,即使外出渡假也只住中上水准的房子。

令人一直困惑的是:霍多尔科夫斯基为什么从一个不问政治的企业家,变成了一个直言不讳的“民主斗士”?这是个天大的谜,几乎没人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和外国记者对话时曾表示:“我与过去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改变,而走向成熟的表现。”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开始离开纯粹的企业家跑道,想走上政治家和慈善家之路。

人们问他这么多财产将来怎么办?他说:“我有4个孩子,每人给他们100万美元。我在将来要从事的第二职业,就是把赚来的钱还给俄罗斯。”他也想和比尔·盖茨一样做个慈善家,把个人资产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之中,如建农村图书馆互联网,供学生们进行国际交流。他也曾表示:公益活动具有政治意义。

他的言行表明:他要直接参与政治。实际上,他一直公开资助某些观点相似的政党,并支持他的股东进入议会。当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放弃政治计划,以保全公司和个人?霍氏总是回答得很坚决:“我仍然记得与普京总统的谈话,我绝对赞同企业不应参与政治。但我认为:根据宪法,我和其他公民一样,应当有自己的民主权利。我只要一息尚存,我就要为自己的观点而斗争。我不能为了保全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放弃自己的民主权利。姑息政策是不对的。如果俄罗斯所有人都这样,其后果是什么?”他还以白俄逃往国外,而不能保证3000万人的生命和1917与1929年的事件辩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所以,他经常肆无忌惮地表现对普京的不满,他甚至当着外国记者扔下报纸说:“他(指普京)又在违反宪法!”并以开玩笑的口气说:“我正等待着他把我投入监狱!”他对政治追求的强烈愿望与不拘形式的反政府言行,已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看来他的被捕是早晚的问题。果然在2003年10月25日早晨,40岁的霍多尔科夫斯基因涉嫌诈骗和逃税被捕,并送往监狱。

警示:守住本分!

一个企业家的素质诉求,与一个政治家的素质诉求是完全不同的。作为企业家,既然以经营企业为终生事业,他的知识结构、经验学识、价值追求就都是服从办好企业的。在从事企业经营过程中,也只能从事公益事业,而不应从事政治活动。但霍多尔科夫斯基走得太远了。

我们放眼世界,有成就的企业家想竞选总统,却鲜有成功的。如克莱斯勒的艾柯卡曾跃跃欲试,但终归不了了之;其后,曾与克林顿竞争总统职位而一掷千金的另一位美国亿万富翁也只能一败涂地;而韩国现代集团郑周永成为韩国企业老大之后,也想参加总统选举,结果更使自己的企业事故百出,四分五裂,最终也未实现他的政治追求目标。而意大利现任总理贝卢斯科尼,倒确实是企业家出身,但从其屡生口舌事端看,他的政治家角色是很蹩脚的。毕竟,经营企业与管理国家是完全不同的两项事业。固然,企业发展与政府政策密切相关,也会有不如意的地方,但它只能通过正常渠道向有关部门反映,以求官、产一致,共谋大业。因为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本质与基础,依然是专业化分工与管理。违背这一准则,会付出不可逆转、难以预见的代价。

前几年争论不休的多元化经营,还只不过是企业战略的跨业经营,尚且如此多险,可见企业与国家这等天壤之别之事,更是万不可逾越的!然而,我们注意到,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以及部分媒体的大肆吹捧,最近一部分民营企业家已开始在参政、从政上公开显露出了浓厚的兴趣。“商而优则政”,似乎是水到渠成,但在此,我还是要说:以史为鉴,以泪为鉴!万事要头脑冷静,切不可为一时的热情冲昏头脑,走上不归路啊!

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浅析 篇7

一.多余人———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

普希金笔下的“多余人”形象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普希金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是部诗体小说, 是俄国文学的一大创新。作品将奥涅金多余人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奥涅金是俄国文学作品中的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奥涅金从小受贵族教育, 最早跟着法国家庭教师学习, 其从小没有接触过“艰苦奋斗”精神, 由于家庭条件优越, 长大后既不想飞黄腾达的仕途, 也不想成为士兵或者将军而光宗耀祖。贵族世袭制使奥涅金出生便有了一切, 他期望自由却又不愿抛弃已有一切的束缚。奥涅金的生活是无奈的, 既无家人陪伴, 又无工作寄托, 自视清高却又不甘寂寞, 受过资产阶级启蒙, 又无法摆脱贵族阶级教育。总之, 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使奥涅金毫无能力、无所作为, 充其量做一些善事。奥涅金终其一生可能都不知到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能做什么, 就这样把光阴虚度。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不是需要这样的“多余人”。奥涅金形象, 奠定了俄国文学作品中“多余人”的基础, 是俄国甚至整个世界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人物形象之一。

二.多余人———毕巧林人物形象分析

莱蒙托夫作品《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 可以说是俄国文学作品中的第二个“多余人”形象。小说中毕巧林利用写日记的形式, 将自身的不足和毛病向读者展现出来。毕巧林同奥涅金一样出生于贵族家庭, 接受贵族教育, 都是上层社会优秀人才, 他们都不赞同旧制度意欲脱离这种贵族的生活, 但却又没有理想、玩世不恭, 不免要感到苦闷和绝望;但毕巧林和奥涅金的情绪变化、命运波折又不完全相同, 毕巧林所生活的时代相对黑暗, 尽管毕巧林有才华却无法施展才华;多种社会、政治因素造成了毕巧林的悲剧。从毕巧林身上, 不难发现其身上有弱点也有优点、有懦弱也有激情, 它们相互交织、彼此共生融为一体。毕巧林的自私、冷酷与怨恨以及游戏人生的态度, 同样给他人造成了诸多不幸;死于非命的贝拉、真正理解毕巧林却因爱而离去的维拉, 都因为毕巧林承受着莫大的痛苦;对于梅丽公爵小姐, 饱受毕巧林嘲弄、玩弄, 严重伤害了本是好朋友的格鲁希尼茨, 最后走上决斗而死的道路, 即是宿命。

三.多余人———罗亭人物形象分析

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 可称为俄国文学“多余人”形象第三人;罗亭身上集中了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一切优点与缺点。罗亭有与旧社会制度斗争的勇气, 但却不知道如何融入到新的社会制度中。罗亭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受到当时先进哲学思想的影响;罗亭信仰科学, 关注社会问题, 有着崇高的人生目标和理想追求;罗亭天资聪颖、博学多才, 更是能言善辩, 热情洋溢地宣传着真理和理想, 却不知道如何付诸实践, 是语言、思想上的天才, 受到很多人的羡慕, 但却是一个行动上“侏儒”, 甚至不如社会下层的穷苦百姓。就像爱情, 因为懦弱而变得一无所有, 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多余人”。罗亭成为俄国文学史上奥涅金、毕巧林之后的可谓光彩照人的多余人形象。

“多余人”形象不仅向俄罗斯人们, 更向全世界人们展现了一个真理:再优秀的人才也要生活在适于他的时代, 让他的才华尽情展现;如果是压制与限制他才华的社会, 其优秀才华不可能被世人所理解, 因为社会与他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 再有才华的人也只能被残酷的社会所同化, 要不然就是被社会遗忘, 成为彻彻底底的“多余人”。我们不希望有多余人, 我们认为他是多余人, 但他又同时是当时社会的产物, 有血有肉;所以说, 多余人同样是不可避免情况下的时代产物。

无论在日常生活中, 还是在文学作品中, “多余人”形象都是存在的, 我们身边可能就存在着奥涅金、毕巧林或者罗亭的影子。这个意义上来说, “多余人”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艺术形象而存在, 更多的是成为一种特殊社会关系中产生的特殊人, 多余人是时代产物, 是那些先知先觉而又未完全实行新制度的青年。“多余人”形象客观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说即是存在于多元文化冲击下的我们自己。

摘要:俄国文学中形象系列可谓多种多样, 笔者认为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多余人”形象, 多余人以反传统姿态出现, 使俄国文学在世人眼前为之一亮;多余人形象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也是世界文学中难得的艺术珍品, 其不断给后人带来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多余人,形象,俄国文学,历史产物

参考文献

[1]孙保国.析“多余人”奥涅金和毕巧林的形象特质[J].开封教育学院院报, 2009, (09) .

浅析俄国十月革命与苏维埃 篇8

本文力图从回顾十月革命与苏维埃政权的关系中,来研究十月革命与此次革命以后苏维埃政权存在的意义。在十月革命之前,社会主义一直处于理论的状态,而在这次革命之后,社会主义变成了现实,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毫无疑问是苏联人民手中强有力的武器,是新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的自觉的创造者。所以在这纪念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之时,重新回顾十月革命与苏维埃之间的联系,是很有意义的。

1十月革命前的苏维埃

1.1俄国的第一次革命时期,群众创造了苏维埃组织

苏维埃这个词是从俄文совет翻译过来的一种音译词语,原意是“代表会议”或者“会议”。在俄罗斯的大辞典中,对苏维埃政权是这样描述的:苏维埃政权是一种以苏维埃人民代表制度为基础的国家管理形式。在俄罗斯的存在时间是1917至1991年。早在沙皇统治之时,苏维埃这个词就已经出现,当时的国务会议被称做国务苏维埃。从革命开始以来,苏维埃这个词语开始和议会有关联,这种议会一般是由工人阶级经济组织成员选举出来的。

1905年到1907年这一阶段,是俄国的第一次革命时期,在这个期间,苏维埃组织被群众创造。1905年10月10日,莫斯科布尔什维克代表会议决定举行政治总罢工,几天的时间后,莫斯科的大部分企业都加入到罢工的行列中,罢工带有明显的政治性质,无产阶级在罢工的时候,没有经过官方的认可,自己通过革命的方法争取到了言论和集会等一部分的民主与自由,这次罢工简称十月事变,在这次十月事变中,建立起了起义机关和革命政权机关—工兵代表苏维埃,这是革命人民群众创造力的最高成就之一。人民创建的苏维埃起着革命政权的作用,它领导无产阶级反对沙皇的专制主义,他们夺取印刷所,出版自己的机关刊物,发布决议和命令。苏维埃没有经过官方的认可,决定把企业中员工的工作时长改为8小时,它反映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革命的人民群众对它很信任。后来列宁谈到俄国第一次革命最高时期额苏维埃时说:“这种不是知识分子的,不是密谋家集团的,而是工人和农民的革命政权,在俄国已经有过了,在俄国革命进程中实际上已经存在过了。”

1.2彼得格勒苏维埃带领群众进行二月革命

1905年—1907年这一阶段的革命最后被专制制度镇压后,革命转入低谷。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彼得格勒的塔夫利达宫被分成两半。大厦的一侧,以罗将柯为首的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很快就要开始在这里办公,它已经决定接管国家权力。而另一侧,作为工人代表苏维埃的临时执行委员会正在安顿下来。当时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告成立。好多民主方面的力量,特别是士兵群众都开始关注苏维埃的成立和工作。受当时群众革命情绪的感染,彼得格勒苏维埃开始作为革命的政权机关来领导大家推进革命。二月革命期间,苏维埃通过了好多对人民群众有利的重大决议。当时成立了粮食委员会,粮食委员会可以没收官方与公共储备的粮食,负责安排卫戌部队和首都居民的面包等食品的供应。在苏维埃中工作的委员们被分配到市内的各个地区,从事基层的政治工作。苏维埃监督国家的财政资金的支出。除此之外,苏维埃开始出版自己特有的机关报—《消息报》。在布尔什维克的提供的意见下,苏维埃采取了武装工人的措施,苏维埃号召工人“武装起来,储备子弹,不要把子弹白白的浪费掉。”列宁认为,彼得格勒苏维埃一开始是“真正人民的代表机关。”它所作出的第一批决定符合革命人民的利益。

1.3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二月革命以后,俄国既有临时政府,也有工兵代表苏维埃,呈现两种政权并存的局面,此时,在俄国没有哪种力量可以掌控国内局势,政权间的实力不相上下,在政治这个舞台上没有谁比谁更有优势,所以这两个政权都不能够顺利的贯彻他们自己的纲领与路线。当时工人与士兵代表苏维埃拥有很多实际上的权力,因此,社会党人士表明自己的态度,他们既支持临时政府,同样也支持工兵代表苏维埃,号召在地方创建苏维埃并且社会党人自己也身体力行,积极的创建地方苏维埃。在社会党人看来,临时政府是政权机关,苏维埃不是政权机关,而是一种纽带,连结人民和社会主义力量,是发动革命的力量。因为社会党人在苏维埃和革命的问题上所持的态度,二月革命后苏维埃并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列宁认为,苏维埃政权同1871年的巴黎公社属于同一种类型的政权。在革命过程中即将诞生的新政府,应当按公兵代表苏维埃的式样来组织,这样的政府已经有了,这就是“非正式的、还没有发展成熟的、比较弱的工人政府,它代表着无产阶级和城乡全体贫苦人民的权益。这就是彼得格勒工人代表苏维埃,它正在努力联系士兵和农民以及农业工人……”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实际上反映了在俄国的旧势力与新势力的对峙,各个阶级的人都不会希望这种对峙长期的持续下去。实际上,事物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的,随着事态和各种政治力量的发展与变化,前景在不断的明朗化,历史将把机会赐予那些最强大、最能引领世界发展潮流的力量。

2苏维埃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2.1十月革命爆发前的背景

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表明此时的俄国的不稳定状态,正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处于过渡阶段。到1917年,被俄国工兵创造的苏维埃政权不断得到发展,因此,在列宁看来,工兵苏维埃是在俄国存在的一个有利条件,可以凭借它来夺取政权,之后在政权的领导下,努力的发展经济、政治与文化,不断的提高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然后再逐步的向社会主义过渡。1917年6月,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首次召开,大约1000名左右的工兵代表参加此次大会。7月,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临时政府面临危机,临时政府仍然坚持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所以遭到工人的反抗,他们纷纷开始示威游行。临时政府不但对这次游行进行了镇压,而且下令逮捕布尔什维克党成员,想抓捕并且审判列宁。因此,布尔什维克党又转入了地下活动。

从国际上来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与经济都开始迅速发展,生产与资本不断开始集中,垄断组织在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一些重要经济领域中慢慢的居于统治地位,这些资本主义国家都逐步走上了帝国主义的道路。从俄国国内背景看,在社会中着有错综复杂的矛盾,经济上,俄国还存留着封建农奴的残余,可是又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发展资本主义,国内的资本主义不断得到发展,但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改进又跟不上生产力发展速度。在政治方面,各个阶级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无论是农民和地主之间、沙皇的专制独裁和人民之间、还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都存在着矛盾,除此之外,俄国国内各个民族之间的矛盾、俄国同殖民地之间存在矛盾、还有俄国同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都集合在了俄国这里,所以沙皇俄国慢慢变成帝国主义这个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一战爆发,在俄国存在的这些错综复杂并且尖锐的矛盾再次被激化,这一形势为十月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19世纪70年代起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不断开始传播,列宁提出的“一国胜利论”思想,这些都成为十月革命的爆发的思想基础。19世纪后半叶,在俄国国内掀起的一系列的革命运动,成为了十月革命爆发的“助产婆”。除此之外,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无产阶级也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渐壮大起来,从而为十月革命的爆发建立了政治基础。

2.2苏维埃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十月中旬,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作出决定,即打算在10月25日的时候召开全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临时政府打算借召开这次代表大会的机会对布尔什维克一网打尽,从而获得全面领导苏维埃的权力。因此,列宁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在适当时机举行武装起义,因此成立了起义总部,在条件成熟以后,列宁准确无误抓住了起义的时机,作出武装起义的决定并提出起义的方针,以托洛茨基为首的彼得格勒苏维埃下属革命军事委员会具体组织了十月武装起义,11月6日(即俄历10月24日),革命士兵举行起义,次日上午,起义者占领车站、发电站、主要桥梁、邮电局、国家银行等一些重要据点,下午6时,起义军包围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经过6小时的激战,晚上两点,起义者攻占下冬宫并且逮捕临时政府成员。10月25日晚10点40分,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大礼堂进行开幕仪式。代表大会代表劳动人民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农民书》,宣布震撼世界并且对整个20世纪有巨大影响力的俄国十月革命获得胜利,“工人、士兵、农民革命万岁!”临时政府被推翻,全国政权归于苏维埃,并且成立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以及人民委员会,列宁担任人民委员会主席,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中正式产生。彼得格勒起义取得了胜利。彼得格勒起义胜利以后,革命迅速向全国扩展,到1918年2月,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3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存在的意义

3.1十月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十月革命的胜利具有划时代性的重大意义。它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民族平等的社会主义国家。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深刻的社会革命,推翻了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几千年的剥削与压迫的制度。这场革命的胜利不只是具有地方的、民族特点的意义,而是国际的意义,它对世界历史进程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使社会主义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而在这场革命胜利的原因中,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毫无疑问是苏联人民手中强有力的武器,是新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的自觉的创造者。在苏维埃政权领导下的十月革命,对20世纪的历史,不管是对俄国史、世界史,还是社会制度史、社会思想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2苏维埃政权是新型的政权,是劳动群众的政权

苏维埃政权是在20世纪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政权,这个政权与之前的政权都不一样,列宁对高度评价了苏维埃,把它看作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苏维埃具有国家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双重特点。无产阶级专政的现成形式—苏维埃,是由劳动者自己从下面建立起来的,以他们的首创精神为基础的政权,它不同于议会制共和国那种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苏维埃同广大群众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无产阶级国家可以在阶级社会里实行最广泛的民主,政权得以稳定与巩固。苏维埃有可能同时具有议会制与直接民主的优点,并在活动中将立法职能同执行职能相结合。“同资产阶级的议会制相比,这是在民主发展进程中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一个进步”。在第三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宣言宣布苏维埃是一种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它的主要任务是:镇压剥削者,消灭地球上的一切剥削、暴力的现象,消除阶级,从而逐步把社会主义的社会组织建立起来,建成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的实质在于它的出发点是劳动群众,它是属于劳动群众的政权。

3.3苏维埃政权是一种与西方的议会体制并列的新型民主机制,它对西方的资产阶级议会制度构成挑战和威胁

列宁认为,苏维埃是真正的民主制度,它是一种比任何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都更加民主。在“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里,资产阶级的代表实际上掌握着管理国家的权利,而在苏维埃政权下,劳动者拥有的权利都是平等的,大多数的人也就是劳动者都实际的参加到了国家的管理过程中。正是在苏维埃的领导下,十月革命才取得胜利,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从此在人类历史上开创了一条社会主义实践的先河,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不断出现,开辟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道路,人类的历史进程从此获得了新的内容、新的生命、新的推动,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相对峙的“一球两制”的国际新格局,并且这一新格局一直延续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总之,本文研究了在革命中的建立的和在十月革命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动群众的政权,对西方的资产阶级议会制构成挑战和威胁。加强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认识,也有利于加强对经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政权建设规律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高放.俄国十月革命与苏维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04).

[2]蒲国良.列宁与苏维埃民主的最初形态[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报,2003(05).

[3]列宁.列宁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4]李永全.俄国政党史--权力金字塔的行成[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5]列宁.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列宁.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中美俄国家形象宣传片比较分析 篇9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中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世界目光。如此迅速的物质崛起可能连中国人自己都始料未及, 经济实力的增长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然而, 中国的崛起并未获得世界的一致叫好。西方国家一边给中国“压担子”, 要中国在各项国际事务上承担更大的责任, 一边唱着“中国威胁论”。同时, 近年来诸如越南、菲律宾等周边国家与中国也时有摩擦, 中国的睦邻友好政策受到一定的冲击。与自然人希望通过塑造自己良好的个人形象以更好地融入社会一样, 国际社会最主要的活动主体——国家, 也希望向世界展示友好的国家形象, 为自身的发展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面对不断延伸的国际平台, 以怎样的方式、怎样的形象向世界展示自己, 成为中国亟须思考和解决的课题。可以说, 中国已经进入了国家公关时代。

二、国家形象与国家形象宣传片

(一) 国家形象的含义

美国政治学家Boulding K.E.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 它是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 是一个“结构十分明确的信息资本”。管文虎在《国家形象论》中指出“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 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 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1]由此可见, 国家形象由现有的国家各个方面归纳抽象而来, 又可以通过政府或者政党的宣传目标而构建而成。

(二) 国家形象的内容

国家形象首先是一种主体意识, 是国家或民族精神气质中的闪光点。它是在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 融入现代化的要素, 经萃取、提炼而成的。作为民族精神、意志的集中体现, 它不但有助于形成公民对国家、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更有助于向外界展示一个鲜明的、一贯的国家形象。[2]重庆大学的张筱雯认为国家形象包括国家的社会制度、民族文化、综合国力、政治局势、国际关系、领袖风范、公民素质、社会文明等。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 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国家形象内容的丰富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寻找一种或几种合适的国家形象塑造和宣传方式的困难程度。[3]

(三) 国家形象与国家形象宣传片

国家形象的宣传和塑造 (构建) , 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向外界传达, 而国家形象宣传片因其直观性、可观赏性和扩散方式的便捷性, 近十几年来为各国所青睐, 各国也愈来愈倾向于拍摄国家形象宣传片来介绍国家情况, 展示国家形象。科索沃独立后拍摄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展示了其独立后社会各界迸发出的活力, 向世界展示独立后当地人民依然生活得不错, 宣传片播出后掀起了一阵“科索沃旅游风”。韩国, 一个资源较为贫乏, 国民三餐主食几乎每日都是紫菜包饭和炸鸡的国家, 却以一则拌饭宣传片推动韩国料理文化走向世界。拍摄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国家形象宣传片, 不仅是国家形象的展示, 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

三、中美俄国家形象宣传片比较分析

在具体比较分析之前, 笔者以表格的形式对四部宣传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简单罗列, 以期更直观得对三国宣传片进行比较。

(一) 中美俄国家形象宣传片形式和内容比较分析

2010年制作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分为《人物篇》和《角度篇》。《人物篇》时长30秒, 参与拍摄的人员都是在拍摄方认为在国内外都比较有影响力的中国各界精英, 主要在国际主流媒体播出, 制作方旨在以“中国人”打造中国形象。《角度篇》是一部时长17分钟的短纪录片, 制作方力图从更多角度、更广阔的视野展示当代中国, 主要供我国驻外使领馆及在重要外宣活动上使用。

《人物篇》邀请了全国59名精英和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分组亮相。因选材是单一的人物, 直接以人物分组依次出场完成整个拍摄, 分组总体按照精英所属的科、教、文、卫、体、艺、商等领域来划分。《角度篇》起始部分以从太空俯瞰中国为引子, 提出了“我们是谁?我们在想什么?”等问题, 接着以“开放而有自信”“增长而可持续”“发展而能共享”“多元而能共荣”“自由而有秩序”“民主而有法制”“贫富而能互尊”“富裕而能节俭”8个章节分别进行叙述。每个章节都会请出几位普通群众和文化名人作评价性的描述。结尾部分则由群众喊出“中国, 加油!”“世界, 你好!”等口号。典型的中国式“总分总”布局。

美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是四部中唯一一部鲜明主题的片子。无声的微笑加上热情洋溢的“欢迎”, 就是全篇的内容, 简单但主题鲜明, 直入人心。连接美国宣传篇全篇的线索就是美国民众的微笑, 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的人都对镜头报以灿烂的微笑, 以非常自然友好的方式告诉世界, 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 欢迎你们来美国体验这样的生活。最后一分钟不同场景、同一台词——“welcome”的反复, 是整部宣传片的点睛之笔, 充分表达了美国人的热情友好。

俄罗斯国家形象宣传片采用在展示现实的过程中插入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方式, 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替中展示俄罗斯波澜壮阔的民族历史。与广袤的俄罗斯领土一样, 俄罗斯形象宣传片大气而厚重。背景音乐是俄罗斯国歌, 音乐可能是这部宣传片的最大成功, 因为闭上眼睛, 仅听音乐不看画面, 便可让人想象到波澜壮阔的景象。俄罗斯国家宣传片选取的题材主要是历史事件和民族骄傲, 值得一提的是, 宣传片毫不避讳得将苏联解体放入其中, 这种直面历史的坦然与俄罗斯的国歌一样坦荡。

通过分析结构布局和内容, 三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侧重点可见一斑。通过对比发现, 中国的《角度篇》明快大气, 全面地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角度篇》内容分为8个部分, 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几十年来的发展成绩。《人物篇》直接将中国精英搬上荧屏, 希望以精英面貌来代表中国人的形象, 用精英来代替14亿人民说:“瞧, 我们是多么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用中外人民熟悉的面孔宣传中国, 充分运用名人效应吸引世界眼球, 体现了制作方的用心良苦。然而, 用59人代表整个中国, 用59名精英代表全国人民, 不免缺乏广泛性和代表性, 他们只能作为中国成功人士的代表, 而普通群众才是社会的真正主体。美国宣传片微笑加“欢迎”, 以亲和友好取胜。在看似毫无联系的大量日常生产生活画面中, 却有一个相同点, 就是美国民众灿烂的微笑。从无声的微笑到亲切的“欢迎”, 可以想见外国游客下飞机时受到欢迎的愉悦。俄罗斯的整部宣传片没有画外音, 悠扬深远的俄罗斯国歌一以贯之。厚重历史的沉淀, 国家的骄傲与荣耀, 民族的信心和自豪, 浓缩在4分26秒间。历史与现实的转换, 过去与现在的交替, 在对现状的描绘中, 插入老照片、老影像, 壮丽历史通过时空的轮换展现在观众面前。如果说美国宣传片传递的是友好, 那俄罗斯宣传片传递的便是庄严, 而这种庄重没有给人压抑之感, 却让人顿生敬意。

(二) 传播效果

中国的两部宣传片亮相后, 除了官方媒体坚定地肯定其作用和价值外, 舆论大多或保守或激进得表示了对该片的不满。制作方拍摄《人物篇》的目的在于以“中国人”来展示中国形象, 问题在于这59位人物是否能够代表近14亿中国人民?《人物篇》制作完成后, 于2010年2月开始在纽约时代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以每小时15次、每天共300次的频率播出, 短短一星期, 播出了8400多次, 这种无限重复的传播方式与几年前恒源祥的十二生肖“鼠鼠鼠”、“牛牛牛”、“羊羊羊”的广告如出一辙。美国形象宣传片时长7分钟, 美国人的微笑一以贯之, 从何时开始看都不影响宣传片主题的表达, 即使没有完整看完, 也可以充分感受到美国人的友好和热情。传播效果孰优孰劣, 可以想见。

四、对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和对外宣传的几点想法和建议

(一) 要实在的名人效应, 也要真实的百姓表情

公众人物的确的社会影响力确实比普通民众要更强, 但名人只是国家形象中的很小一部分, 他们起到的是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 普通群众才是塑造国家形象的主力军, 用名人代表全体国民难免有喧宾夺主之感。美国的形象宣传片通片都是以普通民众入镜,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与世界人民对应的主体是美国民众, 而不是社会精英。同样, 中国人民的普通生活才是国家形象的真实缩影, 才会在他国人民心中产生共鸣。我国目前的国家形象宣传思维还是停留在将外国政府作为主要的外宣对象, 从将《角度篇》的播放场合主要设定在重要的外宣场合中就可以看出。这种思维不改变, 中国形象宣传片很难在国际上取得传播效果的突破。

(二) 借鉴美国的自然, 学习俄罗斯的坦诚

美国的宣传片, 清新之感扑面而来, 没有宏大的政治经济主题, 没有沉重的社会问题分析, 也没有过多的溢美之词, 对于普通受众来说, 微笑和欢迎足矣。俄罗斯的宣传片中有两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 一个是苏联红柏林苏联士兵高举苏联国旗;另一个是沙俄时期的农奴画面。苏联解体和农奴可能是俄罗斯最不愿提及的历史问题, 俄罗斯能够直面伤疤而且将揭露伤疤给世界看, 表现出这个民族的坦荡和豁达。

(三) 少说话, 多做事

在现实生活中, 总有一群人喜欢絮絮叨叨、铿锵有力地说道理, 而他们的言语往往得不到预想中的重视, 也有一部分人言语甚少, 但是举手投足之间展现出为人处世的大方得体, 令人顿生敬畏。从目前看, 中国的形象宣传片还停留在前者的队伍中。呐喊呼告总是苍白无力, 娓娓道来往往深入人心。

五、结语

国家形象的综合性决定了塑造和宣传国家形象任务的艰巨性, 同时也为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机会。中国的对外宣传从来不用担心物质保障的不足, 也从来都不缺创意和想法, 能不能拍出真正接地气的宣传片归根到底还是政府能不能放下身架, 只谈效果, 不谈政绩。放手了, 诸如《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精品便横空出世, 不放手,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很难有所突破。

摘要:在世界愈来愈注重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当下, 国家形象宣传片成为各国宣传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 在树立本国良好国际形象上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在阐述国家形象的含义、内容及作用的基础上, 选取了中、美、俄三国国家形象宣传片, 从结构布局、形式、内容等方面对三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进行了比较分析, 进而对中国形象宣传片及中国对外宣传工作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国家形象,宣传片,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管文虎.国家形象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

[2]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J].国际新闻界, 2007 (3) .

论俄国形式主义没落的必然性 篇10

然而, 形式主义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生命极为短暂, 很快就让位于其它批评流派。笔者认为, 形式主义各家的主张不乏漏洞, 而正是有些关键性的缺陷导致了形式主义这朵奇葩的凋谢。

首先, 形式主义者认为, 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性。用雅各布逊的话说:“文学科学的主题不是文学, 而是文学性, 也就是那些使某一作品称其为文学作品的东西。” (张中载, 王逢振, 赵国新, 2002:1) 显然, 文学已被形式主义者当成了一门科学, 一个脱离了创作者意图的客观实在。但是, 文学是科学吗?物理学、化学等可以称之为科学, 是因为这些学科以世间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 人们掌握了客观规律就可以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 继而促进社会的发展。而文学性仅限于如何安排情节、使用修辞手法、措辞等写作技巧。如果一个作家深谙文学性却无创作灵感, 纵然他有极其丰富的文学技巧知识, 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不过是一场语言文字的游戏, 没有丝毫意义和价值。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深刻的历史烙印, 抛开这点而去一味探究所谓文学性, 势必要走向死胡同。

雅各布逊等形式主义者认为, 文艺学只有从形式分析入手, 才能达到科学的高度。因为对作品的结构原则、构造方式、韵律、节奏和语言材料进行语言学的归类和分析, 就如同自然科学一样, 较为可靠和稳定, 很少受社会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相反, 如果从作品的内容展开研究的话, 很容易受政治形势等外部因素的左右, 文艺学很可能成为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思想史等学科的阐释者 (朱立元, 2005:49) 。雅各布逊等坚持文艺学的独立性, 这种想法很好, 但每位作者都有写作目的, 不管他是否愿意, 都会受到社会、政治、历史等环境的影响,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幅社会风情或心理历程的画卷。文艺学如果只注重形式, 那就是为了研究文学而研究文学, 更谈不上社会意义了。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流传, 除了作家对写作技巧运用娴熟外, 更重要的是给了后人一个能够跨越时空、体验有血有肉的历史的机会。如果一味追求对形式的研究, 是不是有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之嫌呢?

其次, 另一形式主义的代表什克洛夫斯基认为, 在生活实用的交际语言中, 说话的意义 (内容) 是最重要的成分, 其它的一切均作为手段为它服务, 而文学语言的内容却没有它的语言外壳重要 (朱立元, 2005:46) 。这一主张显然站不住脚。作为历史文化的传播者、记录者, 文学不可能重形式、轻内容。无论哪个时代的读者也不可能接受这种“花瓶文学”。一部经典的文学著作应是作者主观意图与艺术形式的巧妙融合, 二者缺一不可, 突显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会降低作品的文学价值。

再次, 1920年代俄罗斯的文学史家艾亨鲍姆竭力排斥作家的创作个性, 作家个人命运的特殊性及其偶然性, 以便更清楚地见出文学史的发展进程和规律, 努力清除社会意识形态和现实生活对文学素材的影响, 以保证纯艺术形式的探讨 (朱立元, 2005:54) 。作为文学史家, 研究文学的艺术形式本无可厚非, 但艾亨鲍姆为了所谓的“纯艺术形式”而摈弃作家本人的个性、命运, 无异于闭门造车。内容与形式是辩证统一的, 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表现内容。一部文学作品的问世, 作家采用的是这种文学形式而不是那种, 一定是内容在起决定性作用, 因为在作家看来, 只有这种文学形式才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事件本身和自己的创作意图。鉴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探讨“纯艺术形式”显然是在造美丽的空中楼阁。

俄国形式主义者将文学作为科学来研究, 希望仅从形式上来探究文学发展的规律性, 而置作家、作品内容、时代背景等于不顾, 人为地割裂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注定只能在文学批评史上昙花一现。

摘要:俄国形式主义是1914至1930年在俄罗斯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流派, 它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生命极为短暂。本文从俄国形式主义各家主张的漏洞入手, 剖析其很快被其它批评流派取代的原因。

关键词:俄国形式主义,没落,必然性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探访上海的俄国印迹(下) 篇11

那时候,上海几乎所有的音乐教师都是俄国人。上海的交响乐团里也几乎全都是俄国音乐家,其中的佼佼者被英国人的城市交响乐团招入,每人配备专车和司机。

1936年,沉迷于爵士乐的20岁俄国青年奥莱格·兰茨特拉姆(Oleg Lundstrem,俄罗斯著名爵士乐作曲家、指挥家)刚组建了自己的乐队,从哈尔滨来到上海,在延庆路4弄租了一个顶楼的房间。那里从此成为爵士乐研究室和排练场。

但无论如何为生计奔忙,每到东正教复活节,俄国人都会前往上海的两座东正教教堂之中的一座,去做“彻夜祷”。

上海的法租界有两座东正教教堂,均建于1934年俄国社区兴盛之时。今天新乐路的那座白色教堂,是莫斯科基督救世主大教堂的“微缩版”。位于皋兰路的单穹教堂,则是为了纪念1918年被刺杀的尼古拉二世沙皇及其家人而建。它由著名建筑师亚历山大·亚伦设计,仿中世纪东正教教堂样式,内部装饰有壁画和马赛克。穹顶外立面为亮蓝色,前方的钟楼饰以白、橙、黑三色,是罗曼诺夫家族的代表色,表达向沙皇致敬之意。

每到东正教复活节,两座教堂油灯长明,兰心大剧院的俄国合唱团还会演唱拿手的宗教歌曲,总能吸引来各国看客。

与此同时,俄国人也开始在上海建设自己的新家。亚历山大·亚伦在1922年修建了“琳达露台”(今淮海中路833弄),里面住的几乎全是俄国人,弄内13号甚至有一个社区小教堂。

到了20世纪30年代末,上海的俄国侨民已达到2.7万人,成为上海最大的西方人社群。1941年日本军队占据西方租界,把一些西方人关进龙华集中营。无政府可依的沙皇遗民们虽然没进集中营,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高企的失业率让他们只能以花生和中国摊饼为生。

1945年后,日本投降,美国军队入驻,短暂复兴了娱乐业。但好景不长,战争又重新爆发,不少俄国侨民匆忙逃往西方,还有近四分之一的人返回苏联。

浅谈俄国现代派诗歌的发展演变 篇12

一、现代派诗歌的产生背景

二十世纪之交, 是人类历史的大变革时期, 西方资本主义迅速累积,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 西欧国家的经济、文化都迅猛发展, 特别是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 对世界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 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了世界领先的国际水平, 他们将资本、思想和生产力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扩张, 以求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于是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便开始了向世界其他国家倾销文化、商品的道路。世界经济的发展, 必然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先天的弱点, 文学的物质化、商业化倾向也越来越严重, 而这时, 与社会主流文学背道而驰的现代派文学逆流而生, 现代派文学代表一种新生力量, 它用怪异、荒诞的表现手法, 超现实主义的魔幻思想和不拘时代束缚的语言描写向传统的文学宣战, 在时代这个大的背景下, 现代派开始了他艰难的步伐。

然而,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体制的确立并非现代派产生的唯一因素, 此外还有哲学思想的影响、艺术成就的推动等等。首先, 从哲学思想的角度来分析一下现代派诗歌的产生原因。欧洲国家的文化思想是有着深刻的哲学根基的, 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叔本华、康德、尼采等诸位哲学大家, 都为欧洲国家的哲学事业做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在新旧社会制度交替的时代, 西欧国家的先进思想得以传入俄国, 而俄国本国文学家索洛维约夫和梅列日科夫斯基, 也对西欧的深厚的哲学思想十分推崇, 于是代表抽象、激进和向上生命力的现代派在俄国产生了。

二、艺术成就对现代派诗歌的推动

艺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对于现代派诗歌的发展也是不可小视的。欧洲的现代主义文学与哲学思想对世界的影响是深远而直接的, 例如法国的象征主义、唯美主义和源自意大利的未来主义对于俄国的现代派诗歌都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法国的象征主义文学富有音乐性, 它们节奏明快、严谨, 善于用景物的属性来传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特别是法国《恶之花》这类作品的出现, 引起了世界文坛的关注, 波德莱尔这一类的作家, 他们运用陌生化的艺术手法, 将荒诞不经的故事和结局引用到文学作品中来, 比如苍蝇、蛆虫等令人作恶的东西放到现代派的诗歌中, 从而起到了对都市中人性恶与美的相互对比;而法国的唯美主义则将绘画、雕塑与文学完美的结合, 以期达到一种艺术的和谐之美。而源自于意大利的未来主义, 则是对法国的象征主义的进一步强化, 而俄国现代派流派中的未来派也是在意大利的未来主义的基础上的发展起来的, 致使俄国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 如普希金、丘特切夫、茹科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费特等在俄国未来派创建时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俄国随后出现文学家的成就, 大都没有超过以上几位, 特别是普希金朴实无华、清丽明朗的行文更是没有人可以逾越, 此外像丘特切夫、茹科夫斯基等作家都在宗教、写作风格、抽象思想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各诗歌流派特点

俄国现代派诗歌, 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的时代浪潮, 受西方哲学思想、艺术推动和宗教等因素的影响, 在迅速发展壮大, 出现了诸多流派, 而各大流派的思想与作品风格又各有特色, 最重要的几大流派有:象征派、阿克梅派、未来派、意象派等。而这几大派别彼此之间相互联系, 又相分别。下文将就这几大流派简单论述其特点, 旨在对俄国现代派诗歌获得一个清晰明了的框架。

俄国的现代派诗歌中最有影响力的派别, 是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的象征派, 在俄国的文学史上是人数最多、最有成就、存活时间最长的现代主义流派, 象征派善于运用象征的写作手法, 运用陌生化的艺术特色, 来反映现实生活。在欧洲国家, 像法国的波特莱尔、魏尔兰、梅特林克, 英国的王尔德等都是象征派的典型代表人物, 而在俄罗斯的文坛中, 也有陀斯妥耶夫斯基、后特切夫等人在响应象征派的文学创作, 象征派的创作手法被俄罗斯人接受之后, 又可以细化为彼得堡派和莫斯科派, 也称为老象征派和小象征派;彼得保派的主张是要享受生活, 也可以理解为极端的自我主义, 这一派别多是消极的、厌世的和崇尚人欲的, 其代表人物是梅列日柯夫斯基、明斯基、勃洛克等人。别一派别是莫斯科派, 他们主张积极的面对人生, 他们将个人的命运与俄罗斯的前途结合起来, 承认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的存在, 生活与死亡的对立, 内心与身体的分裂, 这一派别传承了法国像征派玄幻、超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 营造一种强大的影响力去反映社会现实。

并列于象征派的其他三种现代主义流派, 相对而言, 力量则弱小很多, 且人数不多, 规模并不鸿大。但是它们在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仍是不可忽视的, 它们的存在, 也是将对罗斯文学内容的丰富。一如阿克梅派, 也可译为高峰派, 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曼德利什塔姆、古米廖夫、阿赫玛托娃等人, 这一派别的诗人, 主张文学要回归到现实世界, 把以前象征派的魔幻和超现实的写作手法摒弃, 但由于阿克梅派诗人属于资产阶级贵族, 所以根本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 本质上, 阿克梅派其实是对法国唯美主义的小修小补而矣。

未来派, 是与阿克梅派相左右的时间产生的, 那时俄国像征派己经危机四伏, 没有了生命力, 而未来派却宣称, 只有它才有取象征派而代之。最早的未来派来源于意大利, 它不像其他派别一样通过改造创作手法去推陈出新, 而是运用华丽的色彩、线条的无序组合、众多的拟声词来表现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动态, 此后未来派在法国也获得了较大的影响, 而未来派发展到俄国后不久就分为了三个分支, 一个是自我未来派, 以谢维里亚宁为代表人物;另一个是立体未来派, 以布尔留克、卡明斯基、赫列勃尼可夫等人为代表人物;此外在之后的立体未来派还分化出来的与人民相近的马雅可夫斯基的未来派。但是未来派由于打破了以前安静和静态的艺术传统, 最终只能昙花一现。

最后的一个派别是意象派诗歌。意象派最先发行于英国, 而俄国的意象派是由未来派转变而来的, 当俄国的意象派风起云涌之时, 西方的意象派早已没有影踪, 但俄国的这一现代主义诗歌派别由于人数较少, 所以力量相对薄弱。作为俄国现代主义诗歌四大流派之一, 其特征是它在继承了西方意象派的优秀成分, 并在此基础之上, 形成了俄国现代主义诗歌自己的新特点,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马里延果夫、舍尔申内米奇、库西科夫等人, 但是由于这个流派成员的水平有限, 没有质量特别高的作品出现, 因而其领袖也一直摇摆不定, 且成员之间意见经常不能统一, 因而这一派别的势力不大, 很快就归于平寂。

四、总结

纵观俄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演变, 我们不难发现, 几大流派在并列存在的同时, 也在相互竞争, 它们的发展是与竞争分为开的。俄国现代派诗歌是一个崭新的事物, 它带着自己新鲜的血液加入了俄国诗坛, 和其他所有类型的文学现象一样, 它也有着自己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他有其局限性, 如现代派诗歌远离社会现实, 而不能深入生活实际, 难免会显得过于空想, 而没有社会现实做支撑。虽然如此, 但是俄国现代派诗歌仍旧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中的瑰宝, 因为俄国历代学者诗人无一例外的都曾受惠于诗歌的培养, 就连苏俄诗歌史上十分杰出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和茨维塔耶娃, 也如此受益于现代派诗歌, 可以说, 无论是四大流派的哪一个流派, 它们的作用都是不可泯灭的, 是俄国文学史灿烂的一笔。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俄国现代派诗歌的产生背景、流派分类和社会功用, 以期得到对现代派诗歌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现代派,俄国,背景,分类,特征

参考文献

[1]郑体武.俄国现代派诗选[J].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 1992 (03) .

[2]傅景川.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现代派[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02) .

[3]陈训明.俄国现代派诗歌略论[J].贵州社会科学, 1993 (05) .

上一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下一篇:辅导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