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实质(精选12篇)
精神实质 篇1
一、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基本维度
(一)作为普遍价值的民主
马克思曾说过:“只有民主制才是普遍和非凡的真正统一”。可见马克思的民主观具有普遍性。当然这种民主的普遍性是与特殊性结合在一起的,首先,马克思认为国家的最终形式是民主形式的国家,这种形式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民主制具有一切国家形式的基本意义,民主制与国家形式的关系是不可分的。其次,马克思认为人类的最终解放是民主的最高要求,其也就意味着,这种民主不是就个体而言的,不是一种宗教形式的,可以利用信仰自身立即得到自由,而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是具有普遍性的,通过工人阶级的斗争推翻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实现真正普遍意义上的民主。
(二)作为共同形式的民主
通过对马克思的民主思想的研究我们发现,马克思认为人类在实现民主价值存在共同的形式。马克思经历了巴黎公社,这与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本质区别的政权形式。巴黎公社不是马克思建立的,但是马克思对其的成立和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马克思认为,法国巴黎公社是“人民群众获得社会解放的政治形式”,从而得出结论认为,“公社给共和国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故而,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对未来民主社会的构想,觉得以巴黎公社这样的国家基础作为民主的共同的形式。按照逻辑推理可以得出,马克思认为民主应该是具有着共同形式的,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回到人类发展的本质。
二、“政治解放”作为民主的局限性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分离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初衷。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使国家事务提升为了人民事务,摧毁了封建等级制度和贵族的特权,这是进步性的。资产阶级把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摧毁了,消灭了市民社会的政治性质,推翻了旧的专制权力,把政治国家从市民社会中抽象出来,政治解放把人变成为市民社会的成员,把社会物质生活与政治生活分离,把社会等级变成了社会差别,所以这种政治解放是不彻底的,是看上去华丽但是背后并没有实质性改变的。
马克思曾说“人是通过国家的中介摆脱某种限制而得到政治解放,国家是人和人自由之间的中介物”[1]。马克思认为,这种单纯的政治自由是虚幻的,是不平等的自由。所以马克思曾说:“在现今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范围内,所谓自由就是贸易自由,买卖自由。”所以马克思指出“政治解放的那个是一大进步,尽管他不是一般的人类解放的最后形式,但在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的范围内,它是人类解放的最后形式。不言而喻,我们这里指的是实在的,实际的解放”[2]。马克思认为政治解放是人类解放的一部分,只是人类解放的一个过程,这种解放没有实现人真正的自由。只有消灭国家,实现市民社会生活完全平等才是真正的人类解放。
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民主的终极目标
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是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终极目标。马克思科学地考察了人类历史的进程规律,在人性原则上论述了人类要求自身解放的内在性,通过生产力发展的研究说明了人类解放的可能性,指出了资本主义必将走向灭亡,无产阶级必将实现解放全人类。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民主的欺骗性,同时批判宗教中麻痹人的理智,不是要将“人间”升向“天国”而是要将“天国”降落“人间”。
资产阶级的民主是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是形式上的民主。而马克思民主是共产主义民主,是为社会服务的民主,是每个人都参与进来的公共管理事物的民主。马克思认为工人阶级首先夺取国家政权,利用国家政权和民主,将生产资料改造为社会占有方式,逐步实现国家的消亡。同时我们要知道,共产主义民主的实现和当前社会主义民主的区别,人类解放是我们实现民主的终极目的,需要经历很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民主指初期的奋斗目标,受具体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马克思民主思想理论的精神实质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也是马克思民主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
摘要:马克思从来没有过专门论述民主问题的著作,甚至没有给民主明确的定义。但是我们通过翻阅马克思的著作可以发现,马克思的民主论在其形成的过程中有过三次论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国际公认协会”《临时章程》以及《古典社会》提到过民主思想,透过马克思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精神实质就是实现人类解放。
关键词:马克思民主思想,精神实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2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29.
精神实质 篇2
——学习胡主席“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提纲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文共分九部分,1.4万字,从内容上可划分为三大板块:一是对党90年来的历程进行回顾和总结;二是对党面临的情况和考验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要求;三是对今后一段时间党的工作进行部署。如用数字来概括,即为“三三、四四、五五”。“三三”就是三件大事、三大成就;“四四”就是四个根本点、四个考验和危险;所谓“五五”就是五个必须坚持、五个坚定不移。《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气势豪迈,具有鲜明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新形势下指导我们党继往开来的纲领性文献。
一、“三件大事”——开启民族进步的新纪元
《讲话》指出:“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90年伟大历程,90载峥嵘岁月。从中国共产党90年“三件大事”中可以看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唯有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才能实现国强民富。正如总书记所说,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二、“三大成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新阐释
《讲话》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这就是特色。何谓特色?就是同中立异,同是基本,异是创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我国的实现,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证就不能成功,中国的发展必须走独创之路,复制与模仿他人根本行不通,中国共产党的冶国之道,才是马克思主义最佳的实践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思想是火花,理论是燎原之火,实践就是探索火花的存在状态。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存在价值问题,我们中国人的全部尊严是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才实现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升华,它指导我们如何解决发展问题。发展是硬道理,怎么发展却是硬功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成就足以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我们建立并逐步完善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是我们在长期而广泛的实践中显现出来的,在将来的发展中,它的优越性更能凸现出来,人民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
《讲话》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新论述,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层面的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两个前提”及“五个有利于”重大意义。这是过去所没有的,它既为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坚定了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
三、“四个坚持”——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四个根本点
《讲话》在总结党90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得出了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四个根本点。这既是对90年来党保持先进性的科学总结,也是对党今后继续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重要要求。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
主要讲的是发展的观点。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党的先进性的标准和条件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运动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善于将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发展实际结合起来,与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结合起来,与基层党建和党员队伍建设的状况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勇于创新、勇于探索、勇于突破,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和行动上的先进性。
“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主要讲的是群众观点。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最终动力。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理应服务人民、造福人民。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基层党组织以及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的要求,无论是想问题、做决策、干工作,都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把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使群众在党领导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持续得到更多的实惠。
“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
主要讲的是人才观点。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事业成败、唯在得人。要坚持党管人才,确保人尽其才。要坚信人人皆可成才,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待遇留人,把本地区本单位打造成积聚人才的“洼地”、人才发展的“福地”。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将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凝聚在党的周围,才能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主要讲的保持党的纯洁性的观点。要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就必须保持党的纯洁性。应该说,我党的绝大多数党员是优秀的、先进的。但是毋庸讳言,党内还存在一些腐败分子和不合格党员。如果不严肃处理这些人,会影响党的纯洁性,会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会败坏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对于违反党纪国法的腐败分子,要按照组织规定和司法程序坚决处理。对于不合格党员,要按照党章和党内相关规定妥善处理。只有及时处臵这些腐败分子和不合格党员,才可以保持党的纯洁性,才可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四、“四种考验”、“四大危险”——标明党面临的新形势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讲话》指出“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这种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是总书记向全党发出的警世之言,真可谓一语中的、振聋发聩。
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判断和警醒呢?这是因为: 一是充分体现了我党高层的清醒认识和忧患意识,充分体现了我党高层直面问题的勇气与解决问题的信心。九十年来,我党一直不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保持对现实和未来的清醒认识,从而一步步茁壮成长。今天的这个认识,正是基于对现实和未来的清醒认识和准确判断,正是一种居安思危的强烈意识,正是一种自信与勇气,相信我们党有能力解决前进中的一切问题与困难。
二是说明了当前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十分严峻,已经时不我待。任何一种考验或危险,如果解决得不好,都会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每一步都显得十分艰难,而由利益调整和民生建设滞后引发的社会矛盾问题更显尖锐和多发,由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引发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极大障碍,信仰缺失、道德崩溃等等,不得不引起高度的重视。
三是说明了加强党的建设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提出“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都是针对执政党本身所提出的,都是需要执政党首先予以解决的。概括来看,四大考验关乎“发展、改革、稳定”,四种危险关乎“信仰道德、先进性、群众性、廉洁性”,而这些都是与党的建设息息相关的,只有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只有始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建设,才能永葆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才能解决当前存在的一切现实问题,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五、“五个必须坚持”——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既是我们党90年来最为重要的历史经验,也呼应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是现实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一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坚持理论创新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关键。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为此,我们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要通过学习,增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本领,从而开创新的事业。
二是“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把握人才集聚规律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要看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更要看能不能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而要选拔人才,必须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臵。“德”的问题关系到党的干部是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还是代表某一部分人甚至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而能否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所以,这就决定了,在人才的选拔上,“德”不能不放在首位。集聚各方英才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原则,及时发现、合理使用优秀干部,培养造就年轻干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和人尽其才的广阔空间。
三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执政为民理念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基础。《讲话》强调:“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密切党群关系,《讲话》还提出了“三项基本要求”:首先,从工作方法、工作作风上,强调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其次,从干部队伍建设上,要求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引导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再次,从基层党组织的职责和目标定位上,要求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四是“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任务。《讲话》从执政党建设规律的高度,要求全党对腐败的危险性和严重性保持清醒的认识,强调“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求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反腐败的鲜明立场和重大决心。
五是“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制度建设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管理好一个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来推进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针对党内存在的“一把手”腐败和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个人独断专行现象,以及一些党员干部组织纪律观念涣散、制度执行乏力的现象,《讲话》强调,全党同志都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这些话既语重心长又振聋发聩,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性。六、五个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部署
《讲话》用了五个“坚定不移”指明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的方向,同时也彰显了我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
一是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理论和实践勇气,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事实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自豪,但我们没有丝毫理由因此而自满。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只有改革开放,才能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继续推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改革创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二是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可见经济建设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保证我们的党和国家永葆生机,才能为国家发展繁荣、人民幸福安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因为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基本国情仍然没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仍然是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以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我们仍要继续坚持经济建设这一中心,这就要求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准确把握住发展规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历史课题,为我国面临的各种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找到解决方法,为进一步又好又快的推进经济建设指明道路,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更为广阔的前景。
三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民主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臶。9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又带领人民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废除了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建立了合理的人才流动制度;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是符合人民利益、有利于推进政治建设不断进步的正确道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对进一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需求更加强烈,但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完全适应的地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制度还有不完善、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按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要求,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使政治建设同经济社会的发展协调起来,从而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四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臶。我们党历来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始终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回首过去,大国崛起要靠文化;展望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要靠文化。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同时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做到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让文化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
五是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首先,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教育是公民依法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的保障,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民生的安全网,医药卫生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医疗健康服务,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为社会困难群体提供基本住房保障,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走共同富裕道路等等,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其次,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使“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为和谐社会建设夯实雄厚的物质基础。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办不成,已经取得成果也会失去。再次,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短期内还难以根本解决,人民内部的各种具体利益矛盾以及其他社会矛盾还会不断出现。努力解决好这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探析 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体现;鲜明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085-02
从2003年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很多学者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特征、精神实质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中央也对如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系列的重大原则,做出了一系列的重大战略部署。十七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并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特征和精神实质作了深刻全面和简明扼要的阐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十八大报告又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我党第一次明确地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全党全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说明了我党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新的更重要的定位,应该说这也反映了几十年来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客观要求。当前,学习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正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任务和途径。
一、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的概念界定
精神实质是事物本质内容的外化,是事物固有的规律属性对客观现实的反应。精神实质也是理论作用于客观实践所呈现的规律性特征的载体,而理论的精神实质能够决定理论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1]。
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和解释为什么发展、发展什么、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界定是非常明确的,即是“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而对于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界定在学界却是说法不一。如张雄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哲学命题出发,指出以人为本应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2]。郭芳丽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就是其求真务实的精神,求真侧重于揭示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的使命,务实则侧重于揭示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使命[3]。王真偏向于认为又好又快发展符合事物精神实质的一般规定性,是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比较准确的概括[4]。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科学发展观作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呈现出规律性本质的载体,其内容应呈现出科学发展观基本原理、立场、观点、方法的规律性特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又好又快是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发展道路的体现,整体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发展模式的展现”,这一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内容紧抓住“发展”这个根本出发点,突出回答了怎样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发展依靠谁以及为了谁的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具体体现
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以推动发展为第一要义,以人为本为核心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的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科学理论,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具体体现,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展为第一要义是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主题显现。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面临着发展问题。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发展是一个系统概念,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增加了新的内涵;发展不再仅仅是指经济发展,也是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共同进步的过程;发展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发展,还要有经济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生产关系甚至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发展;发展不是一个单纯的GDP增长,还要兼顾发展质量,高效率低污染的发展[5]。发展不是单纯而孤立的,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结果。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然后逐步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进行了社会主义的体制改革与转型的实践,为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南。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曾反复提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发展的模式上,他明确提出发展的速度要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在发展的质量上,他提出要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发展的目的上,他明确提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目的。这些发展观点突显出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并从整个中国发展的高度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做出了时代的新回答。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第一要义是发展”的论断,也是紧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思想主题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站在哲学的高度上,升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思想,创新了发展的理念,丰富了党对发展的认识。
第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价值呈现。以人为本思想继承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并将它深入贯彻到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社会发展不能脱离人的发展而存在。可见,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初就很重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增加了新的内容,赋予了科学发展观更高的价值和追求,主要体现在:第一,以人为本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引领了发展理论的潮流。在世界各国,以人为本思想都逐步纳入社会发展理论,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社会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各国在竞争合作中凸显“人”的重要性,而且把国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6]。也就是说,以人为本思想不再只是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表现为特定的社会发展目标和要求。第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思想,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理念的全面性。首先是发展价值目标的全面性。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也就是说,人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目标,需要物质文化的全面满足、能力的全面发挥以及素质的全面提高。其次,“以人为本”是个全面的价值理念的体系,包括人的发展目标、推动发展的动力和衡量发展的尺度等。最后,贯彻“以人为本”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然会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目标体现。全面,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相协调;可持续,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7]。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借鉴了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全面发展观,而且发展的目标不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的整体性发展,应该是合理利用资源能源的整体性发展。这种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的目标是要实现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需要做到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把握这个精神实质。把握了这个精神实质,就把握了科学发展观最本质的东西,就把握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基本内涵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照规律办事,讲究实际效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是一种能应对前进道路上一切问题和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干扰的有力武器[3]。这不仅是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是一种思想方法,也是一种精神状态。正是运用这种思想方法,发扬这种精神状态,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才能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推动理论创新不断发展、不断前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一鲜明的精神实质贯穿于科学发展观的始终。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8]。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每个组成部分和重要观点,都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品质,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讲出了新话,体现了坚持与发展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科学发展观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它既是我们推进实践创新的根本指针,又是我们深化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课题,要应对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还要进行新的实践和探索。但是只要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就能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参考文献:
[1]李兴山.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J].党政干部文摘,2008(12)
[2]张雄,范宝舟. 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初探[J].哲学研究,2008(11)
[3]郭芳丽. 浅析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学报,2012(12)
[4]王真,王宝田. 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探析[J].探索,2008(4)
[5]李菀丽. 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
[6]姜言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D].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7
[7]高正礼. 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J].思想教育研究,2008(7)
[8]佚名. 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http://www.yxjy.net/newsInfo.aspx?pkId=22842
精神实质 篇4
关键词:浪漫主义,拜伦,精神实质
所谓的拜伦式英雄指的就是拜伦在其作品中所塑造的一系列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形象,例如《海盗》中的康拉德、《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中的恰尔德、《曼弗雷德》中的曼弗雷德等,这些人物英雄不同于传统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对所谓的“文明”社会和宗教道德都持不屑一顾的态度,另一方面又存在脱离群众,与社会现实格格不入的问题,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拜伦式英雄”。深入地剖析拜伦式英雄的本质对于当代文学界更好的把握19世纪的文学发展状况以及拜伦的个人创作风格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19世纪浪漫主义与拜伦
浪漫主义是诞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前中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浪漫主义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幻想、夸张、离奇的故事情节来表达作家对一种“非资本主义”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现出了当时文学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浪漫主义诞生的背景是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的胜利说明了民主革命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因此引发了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人民革命运动以及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革命,浪漫主义文艺思潮正式诞生于这一背景之下。对于浪漫主义高尔基曾将其分为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两种类型,其中积极浪漫主义的最大特征就是将文学创作与民主运动结合起来,推崇以自由斗争的形式来实现自由,而消极浪漫主义则更多的是鼓吹逃避现实,脱离斗争,更提出了“回到中世纪”的口号。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正是积极浪漫的代表诗人,其特殊的人生经历例如出生于落魄的贵族家庭、天生跛脚等决定了在具有忧郁、反抗和孤独的性格特征,这一特征充分的反映在他的作品《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中,在作品中拜伦通过塑造了一个叛逆的贵族青年详细来抒发了自己对哲学、政治和艺术的见解,也表明了拜伦是对暴政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民主精神的诗人,拜伦一直强调的是独立于反抗,在作品中他致力于塑造一个个反抗社会现实的叛逆者,文学界也因此出现了一系列具有高度反抗精神的“拜伦式英雄”。
二、拜伦式英雄的精神实质
拜伦式英雄主要包括《异教徒》《海盗》《莱拉》《柯林斯的围攻》《曼弗雷德》等作品,这些作品虽然情节不同,但是却具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反抗精神,反对一切社会制度的束缚,渴望个人自由,心怀人间悲哀并敢于同命运进行抗争。具体而言,拜伦式英雄主要具有蔑视世俗文明社会,反对上流社会的叛逆精神、以非凡的方式追求爱情和自由的精神、脱离社会现实和群众的悲观主义精神。
1. 叛逆精神。
拜伦式英雄的最大特征就是叛逆精神,这种叛逆不仅仅局限于对某种具体权威与暴政的反抗上,更会指向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准则和道德制度上,甚至上升到对命运的反抗上,例如《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中主人公哈罗德通过远游的方式来对社会进行反抗,《曼弗雷德》中主人公曼弗雷德选择死亡来向人类的宿命发起挑战等。值得注意的是,拜伦式英雄所具有的叛逆精神与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叛逆精神是存在很大的区别的,集中体现于拜伦式英雄的叛逆精神个性色彩更为浓厚,例如在诸多的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反抗精神都是社会精神的集中表现,而拜伦式英雄的叛逆精神则更多的属于个体的个性与情感,是一种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在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常常会以浓郁的抒情基调、强烈的主观性、主人公的非凡品质、夸张的感情等来塑造了一种主人公特有的性格,进而在通过让主人公走入极端情感的方式来显示其叛逆的性格,这也是拜伦式英雄叛逆精神的与众不同之处。
2. 自由精神。
资本主义价值观在鼓动人的个性的同时也在限制和瓦解人的个性,在经济和工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人们也亲历了种种社会的腐败和不公正,以及资本主义上升过程中的残酷与非人性。可以说资本主义价值观看似强调自由平等与个性发展,但实际上对对个体自由的一种抹杀。这种情况下诞生了以拜伦式英雄为代表的个人英雄,通过对个体情感的宣泄来反抗主流社会所带来的一切羁绊与障碍。因此,对真正个体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是拜伦式英雄不变的本质特征,也是拜伦崇尚自由,反抗一切形式压迫的直接表现,自由精神在诗人身上成为一种有血有肉的东西,或愤怒、或反抗、或爱情、或思考。
3. 悲观精神。
拜伦在一系列作品中所塑造的“拜伦式英雄”往往具有深刻的悲剧性,所谓的悲剧指的就是某种有价值东西的毁灭,而对于拜伦式英雄而言,这种悲剧性则体现为满清热情的熄灭与为理想实现而努力的失败。究其原因就在于个体的叛逆性,在拜伦的诸多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拜伦试图通过个体的努力来探索社会与宇宙的究极奥秘,而个体往往意味着有限,以有限的个体探索无限的宇宙是有悖于客观规律的,因此拜伦式英雄往往以悲剧结尾也就不难理解了。例如哈罗德在作品中表现出的万念俱灰情绪、曼弗雷德致死也不向天国妥协,最终孤独死去等都是拜伦是社会悲观认识的体现。原因就在于以拜伦的聪明才智早在创作之时就已经领悟到,在他所生活的制度里,人的自由本质是不可能实现的,所谓的理想世界也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已,这种对社会现实的绝望与悲哀与其说是拜伦的消极,不如说是拜伦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的深刻认识。
三、结语
固然拜伦式英雄作为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文学形象之一,对于社会和文学艺术创作都带来的巨大的影响,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认拜伦式英雄存在的消极一面。一方面拜伦式英雄固然对于自由革命斗争有着积极的鼓舞作用,例如拜伦在其作品中所塑造的那种对社会永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在19世纪20年代极大的鼓舞了欧洲的民主运动,但是另一方面作为个人英雄主义的代表,拜伦式英雄所表现出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悲观厌世理念都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总体而言,作为19世纪民主运动的载体以及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代表,拜伦式英雄固然有其局限之处,但是其所表现出的反抗精神对于后人而言仍旧是有着巨大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魏红.拜伦式英雄光环下的女性人物分析[J].芒种,2012(07).
[2]刘森.浪漫主义音乐中的“拜伦式英雄”——以拜伦诗剧创作的两部作品为例[D].南京艺术学院,2012.
[3]陈春燕,戴杰.拜伦式英雄的精神困境[J].广西教育,2016(03).
把握精神实质明确目标任务 篇5
时间: 2006-11-10 8:33:00新疆日报网
前不久召开的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是在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王乐泉同志代表自治区党委第六届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自治区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验,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进一步回答了关系新疆长远发展、长治久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反映了全区广大党员和各族群众的共同心愿,为我们展示了美好前景,指明了前进方向。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对加快推进我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抓好贯彻落实,首先要把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重点是学好王乐泉同志的报告,全面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明确目标任务,为抓好落实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要深刻领会大会的主题。主题是报告精神的高度提炼和升华,是贯穿报告始终的红线。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站在新的战略起点上,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为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的新疆而奋斗。”这个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党中央保持思想政治上的高度一致,规定了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走向。这个主题指出:新疆的未来发展已经建立在“新的战略起点上”。近十年、五年的巨大成就表明:这个“新的战略起点”,是新疆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综合经济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的新起点,是新疆在全国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面临西部大开发等历史性机遇、条件具备、蓄势待发、迎来新一轮更快更好发展高潮的新起点。
这个起点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疆发展与稳定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在应对各种考验、战胜各种困难、不断开拓进取中奠定的。站在这个起点上,大会提出了“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新疆”的奋斗目标。结合报告全文可以看到:我们要建设的“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的新疆”,是一个基础设施将得到新的显著改善、新农业新农村将有很大发展、新型工业化将跨进新的发展阶段、自治区综合经济实力将跃进到一个新的水平、人民生活将更加宽裕的新疆;是一个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社会更加和谐、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开放的新疆;还是一个生态环境得到更好保护和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山川更加秀美的新疆。建设这样一个新疆,大会要求,必须以“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努力完成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三大战略任务”。可以说,报告是对大会主题的系统展开。学习王乐泉同志的报告,一定要深化对大会主题的理解;把握大会主题,一定要联系报告的全部内容。
二要深刻领会新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新疆区情具有特殊性。结合新疆实际创造性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项方针政策,推动新疆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然形成既体现中央对全党全国工作要求,又具新疆特色的工作经验。
这些年来,自治区党委不断探索和总结新的实践经验,不断深化对新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的认识,不断丰富抓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的思路、措施和办法,使全局工作始终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王乐泉同志在报告中科学概括了其中“体会最深刻的”五条经验,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探索符合新疆区情的发展路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
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各项重大决策;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诚心诚意为各族人民群众造福;坚持推进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五个坚持”内涵十分丰富。体现在发展上,这些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新疆实际出发,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积累了实施以“一白一黑”为重点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的经验,“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的经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着力建设“四大基地”的经验,坚持工业园区化发展的经验,“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经验,大力发展融合型经济的经验,等等。体现在团结稳定上,这些年自治区党委牢牢把握大局,坚决贯彻中央指示,有针对性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保持了新疆长期稳定,保证了人民安居乐业,积累了丰富的做好民族工作的经验,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经验,开展“严打”、集中整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经验,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经验,强化基层基础的经验,“双拥”工作的经验,妥善处理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经验,等等。体现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连续多年实施“民心工程”,为人民大办实事好事,群众近五年得到实惠最多。体现在党的建设上,自治区党委及各级党组织在新疆多民族、多宗教、周边环境又比较复杂的环境条件下,积极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在落实对党员干部讲政治的特殊要求方面,在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探索。可以说,在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自治区都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的思路和做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涵盖在“五个坚持”中了。对于“五个坚持”,我们一定要联系这些年自治区党委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来理解,一定要联系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的全部实践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来理解,一定要联系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把这些经验坚
持好、发展好。
三要深刻领会关于新疆战略地位、历史方位的重大科学判断。新疆在全国大局中所处的地位以及自身的发展阶段、发展条件,是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的主要依据。新疆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新疆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新疆在全国发展和稳定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王乐泉同志在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是我区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和中央关于新疆发展与稳定总体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新疆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更加美好的前景。同时,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我区的发展基础和条件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要使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与战略地位相适应,与各族干部群众的愿望相符合,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王乐泉同志曾指出: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而我们新疆正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迈进。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各项重大决策和自治区党委的一系列部署,都建立在对新疆的战略地位和历史方位的正确判断基础上,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这些科学论断。
四要深刻领会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新疆既宏伟、又具体。它作为总目标,必须以各领域、各方面的具体目标为支撑,必须以一系列重大措施为保证。学习王乐泉同志所作的报告,必须深刻领会报告提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奋斗目标、工作重点和关键措施,明确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思路和要求,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疆的工作重点,充分认识新疆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从新疆实际出发,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增强民族团结、做好宗教工作、健全民主法制、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公民道德建设、做好群众工作、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稳定;深刻理解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明确加强思想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基层组织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任务,进一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精神实质 篇6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历经中华文化悠久历史的熏陶,有着深刻的内涵与丰富的表现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改革开放以来,泥沙俱下,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不断冲突、融合,无论外来文化还是本土文化,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传统节日在洋节、新的社会节奏、新的文化意识影响下,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何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内核,成为了时代的课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洋节;文化内涵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内核,成为了时代的课题。针对此问题,课题组从2014年12月开始以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调研,我们选择上海、安徽、河北、山东、湖北等地区作为调研区间,以随机抽样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本次共发放80份问卷,回收76份,回收率达到95%;以访谈形式对53人进行了访谈调研。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现状及分析
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略呈“下降”之势,人们的过节方式日益表面化、物质化以及程序化,却把节日的原初意义以及其体现的文化内涵及社会道德导向功能逐渐淡化,例如默默变为“粽子节”的端午、连日期都几近忘记的重阳、淘宝操办扫墓的清明等。过节的氛围日益淡化已成不争的事实,追其原因,难与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及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扯开联系。
1.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有了更多接触外来文化的机会,而一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节日对于我们来说,既新鲜、又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虽然这些洋节在中国还没有享受到假日的礼遇,但它们却得到了商家们的宠爱,成为商家和众多年轻人竞相追逐的目标。在本次针对“人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及态度”的调查中,对于过西方节日的态度,30%的人赞成,34%的人反对,36%的人持中立态度,虽然西方节日没有占到主导地位,但是人们过西方节日的态度已经可以和过传统节日相媲美了。例如圣诞节、情人节等,对年轻人有相当的诱惑力,他们认为时尚且有趣,而敏锐的商家则趁机各种促销活动,使得洋节越来越受到欢迎,我们的传统节日的地位却岌岌可危。
表1
2.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
中国传统节日源于中国农业社会,在当时经济及社会水平都较为低下的环境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带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即是说与各地的生活习俗、民族习惯、当前时代的信仰等有关,人们过节的意义主要在于庆祝丰收、祭奠先祖、祈愿平安和幸福。而如今,我国早已转型成为工业型社会,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的飞速增长、经济结构的多元化等,这些新的时代因素很容易改变我们的价值观与社会观,冲淡老旧的社会文化所带给我们的影响,这便使得传统节日的淡化倒也在情理之中。
3.节日的“变味”与“异化”
中国素有“礼尚往来”的传统,这本应是一个优良的习惯,因为他能体现中国人文明礼貌、知恩图报的优良品质,但在当代,他却成了送礼拉关系的“绝佳”借口,而中国传统节日正是绝妙的“礼尚”节日。结果,我国的传统节日不知不觉间成了贪污腐败滋长的温床,“黄金月饼”的诞生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无论起因如何,我们都不应该让咱们中国传统节日继续淡化下去,因为传统节日乃是中华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它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我们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所以这就使得如何传承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变得尤为重要。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深入挖掘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是我国人民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留存着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是历代民众共同创造的精神文明的积淀。我国传统节日具有崇高的道德内涵。端午节,屈原投江的故事教育着我们每一代人要有爱国情怀;重阳节登高望远,“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经典的诗句教导我们要热爱故乡,珍惜亲人;春节鞭炮的喧闹与丰盛的宴席都在告诉我们家的温暖。中国传统节日就像是一剂强力的粘合剂凝聚着中华民族,只要到了节日时间,每一个就会想到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深深地眷恋祖国,这种人间真情的传承,正是中华传统节日的深刻魅力所在。
现在的人大多数已基本遗忘传统节日的内涵及现代意义。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我们首先需要再一次深入了解各传统节日内涵,以春节、清明、端午为例。
表2
春节是新旧年交替的时间节点。它的主题是“辞旧迎新”,是中国人民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团结、兴旺,寄托着中国人民对未来新的希望。他具有丰富、浓郁的习俗文化,充满喜庆气氛,并且早已形成了一套传统的过年习俗。与此同时,春节也正在成为世界性的节日。特别是今年,从美国等多国领导人到NBA及欧洲五大联赛足球俱乐部的世界级球星,都纷纷发贺词、打广告给中国人拜早年。已创办32年的春晚更是亮相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并通过网络首次向世界直播,全球各地纷纷扮上喜气洋洋的“中国红”与中国人共同庆祝这一最重要的传统佳节。
清明扫墓,追祀祖先,由来已久,相沿成习。清明节的现代意义主要在于促进社会安定与团结。古时清明祭祖,巩固家族、宗族系统,有利社会安定。现在海峡两岸同祭祖,民众互动沟通,促进和平统一。海外华人华侨更是回乡祭祖先,华人大团结,利于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端午在古时的意义主要在于防毒避疫,后因屈原投江之伟大壮举,又形成了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习俗。端午在现代的意义在于强民爱国: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有益身体强健和民众团结;再加上纪念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端午不难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端午节还具有增进亲情友情、密切人际关系的功能。亲友之间一起饮药酒、赠艾蒿,寄托祝福,增加人们之间的联系。
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形式创新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也针对如何庆祝法定节日作出了调查,调查数据如下:
表3
1.深入挖掘与升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从远古走来的中国传统节日,大都是:“感自然节律而成,蕴人文精神而丰”,在漫长历史的熏陶之下,有宗教活动的加入,民族传说的融合,更有历史人文的积淀。当然,时光所带来的不都是优美的“宝石”,也有些丑陋的“杂质”,这使得对传统节日文化精神的挖掘与升华变得十分重要。
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我们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比如端午节,我们可以借用屈原的故事来弘扬其坚贞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精神;清明节,我们可以紧贴“祭祖”这个主题,宣扬“一个中国”原则,促进祖国统一与加强民族团结;春节时刻,我们要突出“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一边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一边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同时带给人们欢愉和吉利。
我们也可以尝试梳理和树立一些节日,以赋予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丰富性。例如古时“孟母三迁” “断杼教子”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
2.创新为传统节日注入新鲜血液
创新是节日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本保证,传统节日文化只有不断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创造与当前时代背景相符的节日表达形式,而又不失其内涵,传统节日文化才能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在旅游业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把传统节日所蕴含的饮食文化和娱乐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开发各种特色旅游,在注重游客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的过程中,既能提高旅游地的综合吸引力,又可以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开发娱乐文化资源。例如,我们可以将屈原的故乡和投江处开发为旅游地,也可以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组织为公众活动,这样就可以在娱乐中使中国传统节日及其优良品质深入人心。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一些高端、精致的文化产品或商品,例如用3D打印机制作一些年兽的模型、或是利用激光雕刻技术制作“岩石粽子”等。
3.汲取西方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化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过程。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审时度势,注意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文化成分,使传统节日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与世界各民族的文明接轨。只有如此,才能以较快的速度实现文化现代化,才能推动中华节日文化走向世界。
西方节日对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挑战,但更是一个机遇。传统节日文化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自发地更新,摒弃不良风俗,营造文明健康的过节氛围,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发扬光大,做到"洋为中用"。在西方,情人节这天男女会互送巧克力,贺卡和花,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这比较符合现代人的表达方式。七夕节是为了纪念牛郎和织女的浪漫爱情故事,宣扬爱情的自由与伟大。古代的许多节日形式已不太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借鉴西方情人节的方式,去表达七夕节的文化内涵,打造中国情人节。
精神实质 篇7
(一) 毛泽东文化观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新时期文化建设工作的基本原则。毛泽东指出, 新民主主义文化, “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 [1]就是说, 文化建设要有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
1. 民族的文化。
民族化是毛泽东文化观的基本要求。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 中华民族有着自己宝贵的文化遗产, 同时有着自己民族的伟大灵魂。这个灵魂, 累积千年文化底蕴,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是中华民族的生命血脉中至关重要的精华。由孔子所倡导的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 这一精神信念蕴藏无穷的力量, 闪耀着东方文化智慧的火花。中华民族主体精神的智慧和力量不仅孕育了一个伟大的民族, 更是启迪着世界上所有关注幸福的人们, 它像浩瀚的长江一样, 源远流长, 奔流不息。毛泽东文化观主张文化要具有民族性, 他指出, 如果大家都画一样的画, 都唱一样的歌, 千篇一律就不好了, 就没人看, 没有人欣赏。因为人民的习惯、感情和语言, 和每一个民族自身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 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 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2]民族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提倡与其他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先进的民主的文化沟通交流, 与西方帝国主义文化及其腐朽思想划清界限;其二是主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要和外来文化相互融合, 形成先进的世界文化。
2. 科学的文化。
科学的文化, 指的是文化的内容和方法是科学的。科学性反对一切文化遗产中的封建腐朽思想, 倡导实事求是与客观真理, 倡导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毛泽东文化观的实质就是其内容的科学性。毛泽东指出:“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的, 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 主张实事求是, 主张客观真理, 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3]第一,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解决中国社会实践中所遇到的难题。毛泽东文化观中关于文化的内涵, 文化与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 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等的系统论述, 都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 尤其是对立统一规律。第二, 毛泽东文化观的方法论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且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伟大理论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实践联系起来的, 是意识形态对物质的科学反映。我们要解决中国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必须以马克思文化观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毛泽东一系列文化观点就是在这一方法论基础上形成的。毛泽东的文化观正确反映了当代中国的革命现状, 只有依靠毛泽东文化观, 才能更好地为当代中国革命事业服务, 并指导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胜利发展, 从而更好地完成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任务。
3. 大众的文化。
大众的文化, 是指文化建设应该为人民群众服务, 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毛泽东文化观的最终归宿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毛泽东说过“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 因而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 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4]文化始于广大人民群众, 也应以人民群众为归宿。对此, 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对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以及怎样服务的问题上都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要求文化工作者要面向人民大众, 在文化造诣上精益求精, 不能为了数量而放松对质量的要求, 要严谨地对待文化作品的创作, 重视其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 争取给人民群众带来最优秀的精神食粮。
(二) 毛泽东文化观为当代我国文化建设确立了方法论原则。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高度重视, 毛泽东文化观为当代我国的思想文化建设确立了一系列方法论原则, 也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先进文化事业的长远规划。
1. 坚持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 文化为社会服务的原则。
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 毛泽东较为成熟地阐释了文化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问题。在他看来, 文化建设和服务的原则问题和根本问题是为什么人服务, 怎样为人服务。因此, 毛泽东指出:“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忱, 必须联系群众, 而不要脱离群众。”[5]
2.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
1956年4月,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 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利用行政力量, 强制推行一种风格, 一种学派, 禁止另一种风格, 另一种学派, 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实质是承认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 是正确对待人的精神世界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双百”方针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自信、开放的文化建设心态, 同时也对党在文化建设领域的领导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
如何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中的“古今中外”关系, 是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最关键问题。关于这一问题, 毛泽东有着长期的思考和探索, 发表过许多明确的论述, 并在1964年明确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只要是对我们的社会建设有借鉴的东西都要尽量吸收, 但是我们不能全盘接受, 要有选择有判断地加以利用。在《论联合政府》中也提出, 文化的选择和使用应该以人民群众的社会需求为导向, 尽可能地妥善利用比较先进的国外文化。学习传统文化是要以史为鉴, 为新文化建设服务, 而学习外来文化则是要汲取外来文化中的精髓,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避免走弯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应该“批判地接收它, 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我们发现, 毛泽东在如何对待不同文化关系问题上, 是立足于“现代”和“使用”的基础之上的, 以中国社会发展的真实需要作为取舍的最终标准。因此, 中国人民要融化和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毛泽东在如何对待古今中外文化关系的问题上以是否符合中国的实际需要和是否有利于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标准来决定取舍的, 这是毛泽东文化观的一个重要原则。毛泽东认为, 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实践表明, 毛泽东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才是我们在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中所要坚持的基本方针。邓小平以他深邃的历史眼光, 洞察到封建主义文化残余和西方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 提出:“现代人的生活和古代人的生活, 都应当在文艺中得到反映。”外国文艺与中国古代文艺创作中一切优秀的和进步的作品, 我们都应当借鉴和学习。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 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
二、毛泽东文化思想的特点
毛泽东在领导与建设中国的过程当中, 长期思考应该如何建设我国的先进文化的重要问题。毛泽东的先见之处在于他善于把握我国文化发展的规律, 认识与指出了我国文化建设的目的、途径、方针政策等一系列的手段与方法。毛泽东发扬与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建设理论, 明确了文化同政治与经济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 也指出了我国新民主主义所具有的文化大众性、科学性与民族性的本质与特征的内涵。在古今中外的文化中, 毛泽东很有先见之明地提出来“洋为中用, 古为今用”的文化发展方针, 针对不同时期形式, 他提出了不同的方针政策, 比如:当人们运用教条主义的观点看待学术与文学的时候, 他针对这一问题又提出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文化建设方针。毛泽东的文化思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 毛泽东文化思想具有时代性。
历史在进步, 时代也在发展。在如今信息技术为主的知识经济社会, 也有很多人会对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价值产生怀疑。很多人会想, 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主要诞生的年代正好是我国的革命与战争时期, 而我们现在处于和平与发展的年代。两个所处的时代主题与背景各不相同, 那么, 毛泽东的文化思想对我们当代来说, 到底有没有价值,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毛泽东的文化思想完全符合我们现在的时代特征, 同时能够指导我们当代文化的内容建设, 具有当代价值。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无论是何种理论都是一定时期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时代产物。而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体系的诞生是为了解决那个时期落后的中国而产生的, 也就是为了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化建设与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文化建设。而如今是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问题与情况, 我们的新时期也有着和革命时期不同的问题。世易时移,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 同时, 我们对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也在不断地作出新的解读。对于毛泽东的文化思想来说, 在如今以发展与和平为主题的时代, 它仍然拥有并发挥着强大的生命力。
(二) 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体系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性。
文化的发展不管在任何时间都具有一定的传承性。这就说明我们今天的文化是由以前的文化发展与继承而来的, 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同样也是离不开我们这个民族所具有的传统文化, 而非凭空产生的。目前,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 而在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中有相当一部分, 对我们所处的阶段仍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仍然适用于我们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我们要取其精华部分, 也就是仍然符合我们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的那一部分。另外, 对于一种文化的价值评价, 要从文化发展中所具有的阶段性来审视其文化所具有的价值。不同的历史条件下, 文化所带来的价值也是不同的。尽管晚年的毛泽东已经偏离了正确的思想轨道, 使那个时期的社会遭受了挫折, 但他给我们社会, 乃至整个人类带来的价值是不可否定的。
(三) 毛泽东文化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毛泽东文化观充实了马克思主义若干文化理论。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纵观毛泽东文化观的形成过程, 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中国化的过程, 整个过程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框架下进行的, 同时密切结合了中国的国情。毛泽东文化观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理论根基, 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较为先进的观点, 同时也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若干文化理论。1940年2月, 毛泽东撰写并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这成为了其文化观成熟的标志。毛泽东的文化观是一个科学严谨的体系。第一, 根据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 毛泽东关于文化的科学表述, 唯物地揭示了整个文化的政治属性和阶级本质, 准确地阐明了文化的形成、文化的发展变化同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密切联系, 以及文化在整个社会变革中所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从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第二, 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主体论。文化是一定社会的人们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 都是人的创造品。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人, 文化应该反映主体的活动。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到,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世界是人民的世界, 历史是人民的历史。这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三、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 在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双向”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国家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势必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因此这两个方向将是文化发展的根本, 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提倡文化必须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一贯的文化思想, 是他为全党、全军制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文化领域的体现。在民主革命时期, 毛泽东就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新文化, 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毛泽东主张, 把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成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将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确立为文化建设的价值指标。而从我们的国情观之, 文化建设作为上层建筑存在的一种社会意识, 时刻体现人民群众的阶级利益, 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当代中国, 发展先进文化, 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二) 在坚持双百方针中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双百方针指在艺术文学上的百花齐放, 在学术上的百家争鸣。它既提出了对艺术上的要求, 在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也提出了对学术上的要求, 在科学研究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这就打破了艺术流派和学术学派之间的门户之见, 更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和不断进步。1956年, 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发言中正式提出:实行“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 作为我党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1957年,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 专门论述了“双百方针”, 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 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6]。时代在进步, 但是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及一些老辈的革命家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却一直沿袭至今, 并在不断扬弃中发展, 还将向着创新方面继续前进。
(三) 在践行中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原则。
文化创作必将源于实践, 只有经过了实践才能得到切身的体会, 并将其总结归纳, 形成一种令人信服的观点, 即为好的文化。而文化的发展必将源于生活, 并反作用于生活, 这也是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 这样的文化才会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文化的创作与发展一定是要贴近群众的, 文化是由群众创作的, 还依靠群众传播与发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一切从实际出发。文化的创作与发展也必须坚持事实求是的路线方针,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秀作品, 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只有这样的文化才能真正得到大众的喜爱。
(四) 力求推陈出新。
毛泽东把批判继承旧文化与创造新文化的关系概括为“推陈出新”。“推陈”就是要在继承和吸收中外文化遗产时, 抛弃那些不适合于今天需要的东西;“出新”就是要在继承和吸收文化遗产的基础上, 创造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推陈”和“出新”是文化发展辩证统一的过程, 也是文化扬弃论哲学思想在毛泽东文化观中的集中体现。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 不是让文化遗产成为文化创作的替代品, 而是要从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 并为现在的文化建设服务。新文化的创造, 不仅要吸收和借鉴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 更要立足于现实, 从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去挖掘素材, 激发创作灵感。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彰显多样性。
建国初期, 我国也曾学习别国经验, 甚至照搬他们的经验, 用到我们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来, 这种做法给我们实际工作造成很大的损失。由此得出结论, 不能盲目地跟风, 也不能盲目地不加修饰地学习他国经验。因此, 我们自己从艺术与学术的角度提出了“百家争鸣与百花齐放”的方针政策。此方针政策的提出, 使那个时期的文化与科学领域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各种错误的做法与思想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但是由于后来的政治与社会的变化, 文化失去了它的繁荣景象。但这种方针政策本身是正确的。我国有多种民族, 其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 地区间的文化差异也比较大,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从而才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文化需求。这不仅是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 也是当今全球文化共同发展的重要表现。
四、结语
毛泽东文化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指导着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 并在发展壮大中, 提醒我们认识自我。在政治变化多端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只有不断地提升自我, 增强综合国力, 才能使我们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之峰, 而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加强, 也是增强综合国力有待重视的问题。因此, 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化的同时, 一定要借鉴老一辈革命前辈的优秀思想, 从而使我国长期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1].王健, 葛森.浅析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当代价值[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1
[2].王珉.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内容和当代价值[J].理论与实践, 2011, 11
[3].卢苑霞.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当代价值[J].韶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8, 5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012, 第3卷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698, 第2卷
精神实质 篇8
关键词:复仇,《老妇还乡》,克莱尔,精神实质
关于《老妇还乡》, 我们是否能在剧中找到蛛丝马迹, 来证明克莱尔为何要使用这种让人匪夷所思的复仇方式进行报复?克莱尔是剧中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的一个人物, 作者赋予了她特殊的意义。本文试图从赫拉、美狄亚、克莱尔这三位女性的共性出发, 理解了克莱尔为何复仇, 也为这个人物的塑造找到了一个支点, 借此来说明“复仇”是西方女权的自我实现形式, 并对女性的出路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爱之深切
在古希腊的作品中我们见到过很多女性复仇的故事, 这些故事, 为我们在故事情节之外寻求更广泛的意义, 为从克莱尔的行为中挖掘出一种更深层次的意义提供了思路。
在古希腊神话中, 赫拉就是一位复仇之神、嫉妒之神。即使风流成性的宙斯不断地背着她与别的女人暧昧, 她也没有背叛过宙斯。在忠于爱情的同时, 赫拉还是一个嫉妒心极强的女人, 她憎恨每一个与她丈夫有亲密关系的人, 她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惩罚那些女人。
刚开始, 克莱尔和伊尔沉浸在甜蜜的二人世界里。克莱尔深爱着伊尔, 甚至在婚前就怀孕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好像这种精神方面的寄托还是敌不过物质方面的利益。从克莱尔复仇的方式上看, 我们便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欧里庇得斯笔下的女主人公美狄亚。美狄亚不惜以绝嗣来报复伊阿宋。
不论是从克莱尔, 还是美狄亚身上, 我们都会直接地、间接地看到女神赫拉性格的影子。美狄亚为了维护婚姻而杀死了自己的骨肉, 克莱尔也是为了维护尊严而复仇。她们曾经都对美好的爱情有积极的向往, 可是由于某种原因, 男方抛弃了女方, 作为受害者的女方因此由爱生恨, 经过长时间的严密计划, 对之进行报复。
二、金钱世界的殉葬品
《老妇还乡》创作于上世纪50 年代中期, 当时的欧洲人民在瓦砾堆上经过了十年的奋斗, 经济基础得到了初步恢复, 经历了多年战乱而尝尽艰难困苦的欧洲人, 对于富裕生活的渴望是可以理解的。作者创造的居伦城的居民对于金钱的渴望也就不难理解了。在这部剧中, “正义、公平、良心、道德、法律”等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或践踏, 似乎只有金钱才能拯救大众于水火之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伊尔为了金钱要娶杂货店老板的女儿, 用一瓶白兰地买通了两个证人来为自己作伪证, 让怀有身孕的克莱尔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离开居伦, 这使克莱尔在身体和心灵上都遭受了巨大的伤害。
《老妇还乡》是一部特殊的复仇剧, 它不同于《哈姆雷特》中的由第三方复仇, 而是由受害方自己亲自复仇。克莱尔是世界上最有钱的女人, 她以一种异常鲜明、夸张、怪诞、荒唐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她经历过交通事故和坠机事件, 成了“假人”, 虽然身体残疾但情感经历却是异常清晰真实的——年轻的时候曾经被恋人的爱深深包围, 后来又遭遇被恋人欺骗、背叛、抛弃的厄运。她对伊尔的仇恨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而是根深蒂固的, 所以四十五年过去了, 克莱尔对伊尔的仇恨也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轻。克莱尔回到故乡复仇, 她是用十亿巨款来做赌注的, 她用金钱和道德的较量来作赌注。她要用巨款的诱惑来挑战大众的良知, 来叫板法律、道德的底线, 在这样一个凋敝的小镇, 克莱尔理所当然地胜利了。但她的胜利是以牺牲大众的良知、泯灭人性为前提的, 伊尔成了这场赌博游戏的最终牺牲品。克莱尔是作为一种“金钱万能”的象征出现的, 她用金钱使他人服从了她的意志, 轻易地玩弄了法律和他人的命运。
在西方文学作品中, 弃妇最终的复仇结果多是杀死负心郎或是情敌, 或以自杀的方式达到悲剧的高潮。克莱尔的复仇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 因为没有“抛弃”, 也就没有“复仇”。克莱尔借助金钱以及金钱所役使的人们来“复仇”, 目的是夺回失去的声誉和地位。在金钱的诱惑和强权的压迫之下, 在居伦人的配合之下, 给了伊尔重重的一击。
三、恨之强烈
从古至今, 中外的复仇故事比比皆是, 这类故事的结局往往都是以复仇者的最终胜利而告终的。西方大部分的复仇故事, 更多的则是来自于复仇者自身的心理, 这样看来, 主人公在复仇之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快感, 心灵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慰藉, 而且似乎变得比原来更疯狂。
如美狄亚复仇的故事, 她亲手杀死了自己的骨肉, 作为带给伊阿宋的最大“震撼”, 是为了惩罚他无情的背叛, 这种间接式的惩罚, 比直接找伊阿宋这位当事人的做法来得更残酷、更猛烈, 更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刺激当事人的心灵。这种毁灭后代、以断子绝孙的方式来进行的报复和克莱尔用巨款买凶杀人的例子是多么的如出一辙, 她们进行报复的方式虽然不同, 但是手段都是极其残忍的, 是毫无人性可言的。她们为了复仇, 看似是最终的胜利者, 在一定程度上, 这种惨无人道的复仇方式满足了她们各自残忍的私欲。
在复仇之后, 克莱尔和美狄亚都葬送了自己对完美爱情的幻想, 只是克莱尔的遭遇似乎比美狄亚更曲折一些, 她所失去的美好的东西似乎更多, 因为她还是金钱世界的受害者和牺牲品。从表面上看, 克莱尔用金钱控制了社会, 控制了人心, 可金钱又使她备受折磨。伊尔为了金钱而离开她, 克莱尔为了金钱, 出卖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 又为了金钱, 退化为一个没有思想、没有道德, 一心只想着复仇的“假人”。金钱葬送了她的一生, 毁灭了她的心灵, 她已然沦为了金钱的奴隶, 她支配着金钱做出种种伤天害理的事情, 实际上却是她被金钱控制着……
既然在金钱的社会里, 自己对爱情的付出、牺牲, 得不到社会的肯定, 那么, 她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来买回公道。克莱尔借着对伊尔的疯狂报复, 也对那个罪恶的社会加以沉重的一击, 意义已经远远地超出了爱情悲剧、命运悲剧的范畴, 这种复仇方式, 所展示的是金钱和道德之间的强烈对抗。
克莱尔复仇的最直接原因就是伊尔的背信弃义, 所以, 要理解她的恨之强烈, 首先要理解她的爱之深切。我们看到了赫拉和美狄亚, 这两位西方典型的复仇女性的影子, 也分析了她们的共同特征, 得出了她们都是受害者、牺牲品的结论。
可以肯定, 复仇是西方女权的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 似乎只有在复仇的故事中, 女性的价值、女性的魅力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但是, 在现实社会中呢, 女性的权力是不是一定要靠可怕的复仇, 才得以实现?是不是一定要建立在牺牲他人的利益之上, 才得以实现?否则的话, 女性就会永远地只配当沉默之人, 被历史所遗忘, 或是在沉默中走向毁灭呢?或许, 这个讨论了几千年的问题, 不是现在就能立刻得到解决的, 作者也只是假定了这么一个故事, 以女性作为最大的受害者, 来揭露社会的黑暗, 而这才是我们应当看到的。
参考文献
[1][瑞士]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迪伦马特喜剧选[M].叶廷芳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17.
[2]谢芳.试析《老妇还乡》的怪诞风格[J].外国文学评论, 1998 (03) .
精神实质 篇9
柯布西埃先后对高迪有过两次截然不同的评价, 第一次是在1929年, 柯布西埃称高迪是“巴塞罗那的耻辱”, 这段醒评见于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1968年写在《GAUDI—The Visionary》 (Robert Discharges/Clovis Prevost著) 。1928年柯布西埃去西班牙旅游, 看了高迪的建筑, 这次沿途旅游关于高迪建筑的速写, 只有圣家族教堂附属学校的。引起柯布西埃兴趣的是该建筑采用的双曲面屋顶。
1926年柯布西埃提出了现代建筑的五大原则, 这一时期属于他的白色建筑时代, 是最具革命性和探索性的时期——崇尚机械美学、崇尚抽象明晰。这样我们应该可以理解柯布西埃之所以欣赏高迪这个小建筑的理由。
柯布西埃第二次对高迪的评论, 见于1958年柯布西埃写在《GAUDI》 (Joaquin Gomez/Juan Vales著) 一书的序文中, “他是属于20世纪的建筑家, 是用石块、铁和砖的建筑家。现在他的光荣正在西班牙大放异彩, 高迪是伟大的艺术家”。时隔30年, 柯布西埃对高迪的评价却有180度的转变。柯布西埃从1914年提出多米诺构想直到1965年逝世的近50年中, 他自身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从他初期追求纯粹的机械美学, 追求理论的明晰性和理性的阶段, 慢慢发展到他后期讲究建筑的感性变化, 做出一些难以名状的迷宫空间和光影关系, 如朗香教堂、拉图雷特修道院等作品。晚年的柯布西埃在情感上更接近高迪建筑呈现出的非理性的、暧昧的、具象的表现。因而他对高迪的全面认同也是合情合理的。柯布西埃对高迪不同时期的不同评论, 呈现出这位现代建筑巨匠自身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从他早期白色时代开始便一直充满挑战和矛盾的形象开始, 理性和感性、抽象和具象、清晰和暧昧等多种矛盾体都混杂在一个人身上, 这是柯布西埃最具魅力的地方, 也是现代建筑最具魅力的地方。
二、柯布西埃建筑风格的前后转变
现代建筑在经历了文化和艺术层面的探索之后, 吸取了“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以及风格派、表现主义等的洗礼之后, 真正走上了发展的道路。现代建筑的总的特征就是更加重视功能问题的合理解决和强调冷静、理性地面对创作。这使现代建筑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 主张设计为人民群众服务, 改变了数千年来设计仅为少数权贵服务的基本立场。
在柯布西埃早期建筑生涯中, 最具有影响的是他于1929——1930年期间在法国布瓦西地方设计的萨伏伊别墅 (the Savory House) , 这个设计奠定了他在现代建筑中的坚实基础:他的关于现代建筑的基本原则在这个建筑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整个住宅好像一个机械美学的宣言和纪念碑一样鲜明。
萨伏伊别墅是一个完美的功能主义的作品, 这为他提倡的“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做了很好的论证。该建筑外部全为白色, 表面平整, 形体简单, 看起来平淡无奇, 完全不同于早期中世纪时期的建筑给人的那种印象, 唯一可以称得上是装饰的是那个长条形的排窗。从不同方向看去, 每个面又会给人不同的感觉。造成这种差异性存在的原因, 并非柯布西埃刻意设计, 而是出于内部功能需要的考虑, 是内部功能空间的外部体现。简单的外部装饰和对使用功能的重视正是对现代主义建筑精神的体现。整个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平面和空间布局自由, 空间相互穿插, 内外彼此相通, 与造型沉重、空间封闭、装修繁琐的古典豪宅形成了强烈对比。
朗香教堂, 全称是“朝拜上天圣母小教堂”, 建筑虽小 (连坐带站只能容纳200人) , 却很出名。从建筑的立面看, 四个立面不尽相同。对于这座教堂, 柯布西埃曾勉为其难的作过一番解释。他说, 封闭的厚墙使人产生安全感, 象征为“上帝的庇护所”;有点像是耳朵的平面, 为的是要让上帝直接听到信徒的呼声。南墙与东墙交接处的那条锐利的边棱, 直指苍穹, 似乎寓意为人与上帝的交流, 有点哥特手法的味道。
和早期的作品相比, 朗香教堂在风格上有了很大的改变, 它像一座抽象的雕塑, 完全置于传统的“美的标准”之外, 但却有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这里, 美观不等同于艺术, 它粗糙的外表有力的反击了以往提倡的“适用、经济、美观”的口号。在教堂的处理手法上, 柯布西埃充分发挥了混凝土的可塑性, 创造出的体形给人以动荡不安的感觉和神秘梦幻的气氛。柯布西埃是一个无神论者, 但他用自己的非理性的意念渲染了一种强烈的宗教感情。
柯布西埃是少数几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依然留在欧洲的现代主义建筑家之一, 他亲眼目睹了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和痛苦。二战之前, 他提倡理性至上、功能主义;二战后, 他的建筑思想开始趋于感性。二战期间, 存在主义思想在法国盛行, 哲学家萨特发展了这样的观点:世界是荒谬的, 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人孤立无援。人只能依靠非理性的直觉, 通过自己的烦恼、孤寂、绝望, 才能真正体验自己的存在。柯布西埃也受此思想影响, 朗香教堂的粗糙的外表则是很好的体现。
三、小结
高迪一生经历坎坷, 作品常常备受争议。对高迪而言, 自相矛盾是惟一正式的规则:在他极具个性化和神秘色彩的建筑设计背后, 是高度发展的工业技术, 精巧的技能与所用材料 (马赛克、彩陶) 的矛盾, 结构的创新也以自相矛盾为结束。柯布西埃也有着矛盾的一生, 对自我的否定, 对社会的否定。他的作品常常和自己的建筑理论有所矛盾, 这也深刻地体现着他们内心的复杂情感。柯布西埃是无神论者, 他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热情, 却从未参加任何政治党派, 如同高迪一样, 柯布西埃的建筑只关乎普通的社会市民, 而不在于政治。
柯布西埃前后两次对高迪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 这是柯布西埃建筑美学观念发生了改变, 是他对整个社会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体现了柯布西埃不同的人生美学, 是他从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的对自我的不断超越。
综观这段历史的发展, 高迪和柯布西埃在建筑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们尽管有着各自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美学观念, 但同时在这诸种差异中, 又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从柯布西埃开始, 建筑与城市文化上的现代主义, 一发不可收拾。站在今日的中国城市, 我们正是缺少建筑的新精神。高迪和柯布西埃的创新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更值得今日中国城市中的建筑师们学习。
精神实质 篇10
一、充分认识《意见》的重要意义
任何一项工作, 认识它的意义所在是开展工作的内生动力。《意见》的出台是对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积极回应, 是转变学校体育发展方式的重要方略, 是提升学校体育科学水平的内在诉求, 是遏制和扭转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基本面下滑的重要举措。《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学校体育的高度重视, 充分体现了改变学校体育在教育工作中薄弱环节的国家意志。《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学校体育, 增强学生体质, 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实现教育现代化,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研读《意见》, 我们会对学校体育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对学校体育发展目标有更加清晰的定位, 对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有更加强烈的意识。增强使命和责任意识至关重要, 能使我们有一种更加昂扬向上、为实现宏伟目标而奋斗的精神追求, 对学校体育现实中的差距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对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有更加准确的把握, 在具体工作中会更加具备脚踏实地实现目标的工作作风。
《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方向感, 对深化学校体育综合改革具有重要指导的意义。《意见》提出:“把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作为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基础工程, 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改革不是相互分离、单兵独进, 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改革的联动、改革的统筹协调上。袁贵仁强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关键是搞好顶层设计, 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教育改革推进机制, 核心是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抓住主要矛盾、重点问题、关键环节, 力争事半功倍推进工作。”综合改革要求我们在更大视野、更大胸怀、更大格局下来做顶层设计、试点先行、系统推进。《意见》的出台, 预示着学校体育工作将以更大的力度、更硬的措施, 踏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新征程, 奏响学校体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篇章。
贯彻好十八大精神, 落实好《意见》, 一是要认清三个意义 (学校体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幸福家庭、健康中国的重要意义) , 将《意见》内化为推进工作的不竭动力;二是要凝聚三种力量 (增强学生体质, 必须凝聚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教育战线的共识和力量) , 形成长效机制, 从而真正啃下“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块“硬骨头”;三是要遵循三个规律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自我锻炼习惯养成规律) , 变学生体育锻炼的被动为主动, 变他律为自律, 使体育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要加强三个联动 (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和社会参与联动, 学校、社区和家庭联动, 教育、体育和卫生等各政府职能部门联动) , 形成合力, 立体推进, 综合治理, 真正提升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因此, 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 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意义, 把青少年的健康素质作为国民素质的基础, 作为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真正把加强体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自觉贯彻落实《意见》精神, 切实把学校体育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深化对《意见》内涵特征的把握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深化对《意见》内涵特征的把握, 必须弄清其要点要义。《意见》与中央7号文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政策一脉相承, 步步推进。紧密围绕“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这一主旋律, 开篇以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的重要性为前提, 重点指出:“学校体育仍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学校体育未能得到足够重视, 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体育教师短缺, 场地设施缺乏, 影响和制约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针对存在的问题, 《意见》从学校体育工作的思路、目标、任务、评价和组织领导等方面, 打出一套组合拳, 来回应新形势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新要求。
《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学校体育的总体思路, 指出“学校体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加强政府统筹, 加强条件保障, 加强监督检查, 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 切实提高学校体育质量, 完善学校、家庭与社会密切结合的学校体育网络, 促进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有机融合, 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力争到‘十二五’期末,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总体达到国家标准, 初步配齐体育教师, 基本形成学校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更加完善, 基本建成科学规范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各方责任更加明确, 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推进机制”的奋斗目标。实际上这是回答了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体育需要“做什么”的问题。
《意见》从实施好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加强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健全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体系四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任务, 从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制度、实施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制度和实行学校体育报告公示制度三个方面来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的监测评价机制, 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和管理、加大学校体育投入力度、实施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督导检查、健全学校体育工作奖惩机制和营造学校体育发展良好环境等方面强调和明确了学校体育的组织领导。从《意见》的内容来看, 充分体现了时代性、科学性、综合性和创新性, 实际上这是回答了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体育需要“怎么做”的问题。
三、认真落实《意见》的精神, 努力探索江苏学校体育新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创新性地落实《意见》要求, 结合与转化、突破与创新是学校教育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学校体育发展到今天, 面对急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变革, 以及学生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需要重新审视体育教育规律和价值追求, 以便在社会发展的重要节点上作出更加明晰与正确的抉择。面对现实诸多困惑与问题, 学校体育该如何突破掣肘?在江苏省省委、省政府关于率先实现教育强省和教育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 我们站在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起点, 认真总结经验, 客观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 在对江苏学校体育现状进行基本研判的前提下, 深度思考发展方略, 找准深化改革突破口, 重点围绕工作思路、行动举措、制度建设和创新机制四个方面, 不失时机地进行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努力推进江苏省学校体育向广度深度拓展。
(一) 思路创新, 坚持战略引领发展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思路是一座跨越时空的桥, 把现在和未来有机连接起来, 帮助人们取得预期成效。吴康宁认为:“中国教育改革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在这个关口需要特别用心思考‘成功的教育改革究竟何以可能’的问题”。学校体育改革, 就是要革除既往发展方式的弊端, 为学校体育发展注入动力、增添活力, 实现学校体育的科学发展。实践经验表明, 形成一个总揽全局、顶天立地的工作思路是推进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创新江苏学校体育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既是对学校体育工作者智慧的检验, 也是对学校体育工作者意志的考验, 更是对学校体育工作者社会责任的考量。
基于此, 在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国家和省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 立足于江苏学校体育情况, 以历史为基, 以规律为经, 以政策机制为保障, 以创新发展为动力, 我们提出了“把握形势明晰思路, 依据政策定准思路, 探索规律创新思路”的设计思想, 形成了以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为核心, 以“三升一降”为目标 (学校体育工作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学生耐力、力量、柔韧性等体能素质明显提升, 体育后备人才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 肥胖和近视发生率明显下降) , 以“四大工程”、“五大重点”为举措, 以“四大制度”为保障, 以“四项机制”为活力的江苏省学校体育工作总体思路, 开启了基于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省域学校体育综合改革之路。
(二) 制度创新, 激发活力助推发展
田正平认为, “教育制度是教育现代化变革的关键性因素。对于后发国家来说, 由于追赶发展的压力异常沉重, 而技术、知识及人力资源等现代化动力因素又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教育制度因素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因此, 在推进学校体育现代化的进程中, 江苏省注重加强制度创新, 助推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1. 法律制度:
《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该条例是我国首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地方性法规, 规定了江苏省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是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责任主体, 明确地方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领导, 将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这部法规的出台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提供了法律保障。
2. 监测制度。
江苏省从2007年起, 已连续6年实施了以大学一年级新生身体素质测试情况回溯生源地的社会公告制度, 而《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制定了《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方案》, 每年对全省10万样本量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形成《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蓝皮书》, 并向社会公告, 首次建立了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的基线, 健全了覆盖全省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和制度。
3. 评价制度。
2007年江苏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全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及安全工作的通知》, 以此改革和完善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的内容、标准和方法, 进一步强化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导向作用。目前, 全省13个省辖市全部将体育考试成绩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计入初中升学考试总分, 还在高中学业水平综合评价中提出了体育评价的要求。
4. 联席会议制度。
经省政府同意, 江苏省建立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每年省教育厅与省体育局就“合作培养人才、体教结合、运动员文化教育、校园足球的开展”等问题多次召开联席会议进行磋商, 并出台了相关的贯彻意见。
(三) 举措创新, 勇克难题促进发展
蓝图绘就, 重在落实, 落实才是硬道理。德鲁克在其经典著作《管理的实践》一书中说:“管理是一种实践, 其本质不在于知, 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 而在于成果;其唯一的权威就是成就。”学校体育的发展思路与实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此, 江苏省教育厅提出了“抓重点成亮点”提升工作的影响和地位, “抓领导促重视”推动薄弱工作开展的工作思路, 组织实施了一批工程。
1. 全力实施“四大工程”
(1) 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从健康监测和健康干预二个维度设计路线图。为了保证“到2015年, 全省学生体质健康各项指标明显改善, 体质健康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的总体目标要求, 江苏省从健康素养提升、体育活动推进、健康服务改善和心理健康促进四个方面, 研制并出台了《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
(2) 体育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一是大力开展体育教师培训, 2007年至2012年先后组织实施了二轮“万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程”, 为江苏省每所中小学校培训了一名专职体育教师;2009年开始, 省教育厅每年选派中小学体育教师和高校体育管理干部赴国外学习培训。二是全面实施体育教师体能考核, 2011年省教育厅研究制订了《江苏省体育教师体能测试标准》 (试行) 。三是着力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职前教育质量, 省教育厅于2011年启动了对江苏省域内所有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三年级全体学生基本功测试工作。
(3) 农村场地器材条件保障工程。江苏省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布局调整工程、“三新一亮”工程、“六有”工程、体育艺术“四项配套”工程等, 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体育卫生设施条件。2012年, 江苏省启动了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工程, 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 将江苏省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建成塑胶化场地。
(4) 体育艺术“2+1”工程。江苏省从2009年开始, 将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进一步推动“体育、艺术2+1项目”在全省各级各类中小学的全面实施。
2. 大力开展“五大重点”工作
(1) 认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一是保证开齐开足体育课, 二是形成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 三是实行课外体育活动课表化 (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必须安排一节课外体育活动, 并列入学生课表, 形成制度) 。经过抽查, 江苏省已有90%以上中小学达到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
(2) 积极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施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在培训人员、配备器材、规范测试、上报数据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多次受到教育部的表彰。2009年至2011年全省上报学校数分别达到87.5%、99.1%、98.7%, 连续三年位于全国第一。
(3) 不断深化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江苏省是最早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省份, 在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中, 逐步构建了具有江苏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注重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 突出对学生体育意识、健康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为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创造了条件。此外, 注重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 开展了阳光体育校本化实施的研究。对高校, 出台了《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制定了《江苏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
(4) 深入开展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多年来, 江苏省一直重视学校体育科研工作, 在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中运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上取得团体总分三次第一名、一次第二名的好成绩, 在2012年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报会上也获得第一名。组织编写了《阳光体育运动读本》、《江苏省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师指导用书》, 省教育厅与省体育局还联合成立了“教体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题组。
(5) 共同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2011年5月, 省教育厅、省体育局联合召开了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会议, 并下发了《关于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实施意见》, 成立了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领导小组, 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足球活动和竞赛, 建立了江苏省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阳光联赛制度。
(四) 机制创新, 营造环境激发干劲
加快学校体育现代化建设, 需要创新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环境等来激发人们的干劲。
1. 表彰奖励机制。
2006年, 江苏省制定了《江苏省体育教育工作先进学校评选办法》, 规定每两年评选一批江苏省体育教育工作先进学校, 并由省教育厅颁发奖牌, 予以表彰。
2. 督导检查机制。
近几年来, 江苏省及各级督导部门每年开展以保证体育课时、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重点的专项督导, 并及时公告督查结果。为贯彻《意见》, 2012年从11月份开始, 对全省全部652高级中学开展了专项督查, 对高校则开展了覆盖全省所有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的考核检查。
3. 考核评估机制。
江苏省将体育工作的一些核心指标列入对各地区教育的所有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之中。如, 江苏省县 (市、区)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要指标中就包括“每所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90%以上, 每个学生至少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
4. 竞赛与训练机制。
江苏省各级各类学校普遍调整了体育运动会次数, 每学年都要召开春、秋季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很多学校还根据实际, 举行具有本地特色的体育周、体育节等活动。
尽管如此, 江苏省学校体育工作区域发展还不均衡, 对学校体育重要性的认识还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体育师资的配备、场地条件的改善、体育经费的投入、配套政策措施的完善仍然是制约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 各项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实与应试教育的博弈依然步履维艰, 全面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仍任重道远。
四、结语
精神实质 篇1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动力机制;精神实质
[中图分类号]B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09)03-0052-0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实践、传统文化及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实现本土化的历史性飞跃并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其本身就内蕴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本身是以一种文化形态存在和出现的,它在中国传播、接受、运用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也是作为一种有效改造中国社会的巨大力量而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表明,文化形态不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要体现和实际内容,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实现中国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一切有效驱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种文化构造要素的有机组合,事实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动力机制。当前,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动力机制及其精神实质,无论是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机制的理论研究,还是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新的历史性飞跃,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背景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以一种具有较强实践价值的文化形态存在和出现的,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较为广泛的指导意义。然而,马克思主义能否实现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还需要具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中国社会实践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程度,这是因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中国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实际需要,主要是一种革命性的实践需要,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寻求现代表达的实际需要,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中国近代文化在黑暗中彷徨、求索和抗争后的必然选择……20世纪初的中国对马克思主义所代表的先进文化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中国在当时的文化选择中追求先进、追求真理的文化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
(一)经世致用的文化传承与西学东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时,正逢鸦片战争以来的西学东渐与经世致用的文化传承相互交融与碰撞的历史性关键时期,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文化背景。众所周知,起源于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经世致用学说是中华文化的精华,“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侧重“形而上”;“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侧重“形而下”。强调务当世之务,康济时艰,反对脱离社会实际:在政治上,猛烈地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揭露封建专制君主的罪恶,并提出了一些带有民主启蒙因素的主张(如顾炎武的“庶民干政”);在经济上,针对封建的土地兼并,提出了各种解决土地问题的办法;在教育上,激烈地批判束缚思想的科举制和八股时文,注重学校教育,要求培养出真正有学问、有实际能力的有用人才;在思想上,强调各有所宗,各有所创,维持思想活跃的局面。而西学东渐指的是鸦片战争以后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西学主要指的是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地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应用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近代以来西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理性化、世俗化,与中国传承文化中的经世致用理念不谋而合。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主导下,经世致用的文化传承与西学东渐形成T--种文化融合状态,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背景之一。
(二)民本主义的文化传承与市民社会理念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还有一种较为优秀的文化传承,那就是民本主义的文化传承,也就是以民为本的政治主张。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和“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思想,提倡,“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民,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上》)荀子则进一步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唐初统治者李世民则在此基础上把君和民的关系比作舟和水的关系,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由此得出了“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的结论。近代以来,民本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谭嗣同认为,君臣皆因“卫民”的需要而设置,民才是“天下之真主”,“君末也,民本也”,民可举君,亦可废君,这些观点无疑赋予了传统“民本”思想新的内涵。近代以来,西方一个较为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就是逐步步人了市民社会,而市民社会(CivilSociety)是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所日益独立出来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紧密相连并协同作用的私人活动领域与非官方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良陛运行和协调发展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功能系统。”市民社会因为摆脱了政治国家的专制统治而拥有巨大的社会自治权,极大地调动了个体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极大地推进了民本意识和民主意识的觉醒,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市民社会的文化观念逐渐渗透到中国的文化土壤之中,这样,民本主义的另一文化传承与近代以来的市民社会之间事实上形成了一种文化融合状态,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背景。
(三)大同世界的文化传承与社会主义观
大同世界的文化传承一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精华,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社会理想。孔子的大同理想,集中反映在《礼记·礼运》篇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自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世界的文化传承除了孔子的大同理想之外,还有老子迷恋的“小国寡民”、庄子神往的“在宥天下”、孟子心仪的“王道乐土”,这些都是中华文化在社会理想方面的理论建树。近代以来,随着鸦片战争的深入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的建立,整个中华民族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出于救国救民的美好愿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寻求济世救民的真理,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西方流传的社会主义文化观。“五四”时期马列主义传进中国之时,西方的空想社
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工读主义、新村主义、泛劳动主义、社会民主主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等诸多思潮也以“社会主义”思想流人中国,经过问题与主义、社会革命论与社会改良主义、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三次大论战,经过反复的对比和选择,更为主要的是大同世界的文化传承本身与社会主义观具有相似的社会理想,“社会主义”意识得以在中国文化土壤中扎根,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化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动力机制
实践表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中,事实上形成一种文化动力机制,即一切有效驱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种文化构造要素的有机组合。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动力机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一)“视域融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动力发生机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实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视域同中国传统文化视域相互碰撞与融合的历史过程,“视域融合”是哲学解释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视域融合”指的是解释者在进行解释时都是带着自己的前见、“前理解结构”或“偏见”,从自己的当下J隋景出发,去和文本的“视域”相接触,去把握文本所揭示的意义,从而发生了解释者的视域、文本的视域和当下情景的视域融合现象。所谓前见、“前理解结构”或‘偏见”指的是同一个意思,它表征着历史与传统进入主体的一种先在性基础,是主体进行解释的前提和基础,总的来说,进入主体的传统文化、时代特征以及心理状态等都是前见、“前理解结构”或“偏见”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偏见或先见也有“合法”与“盲目”之分,“先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合法的先见,即来源于继承历史文化的先见,这是不应该否定也无法否定的,否定了它们就否定了历史,否定了发展,从而造成历史的中断;二是‘盲目的先见,即个人在现实人生中接触和吸收的先见,它们是可以、也应该清除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解与解释,邓小平早就指出,“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而当我们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之时,就会发生马克思主义文本视域与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之间的“视域融合”,而这种“视域融合”在某种程度上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驱动力量,可以看出,正是“视域融合”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是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阻力而是动力,在这个意义上,“视域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动力发生机制。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视域融合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其一,视域融合的主体性,尽管视域融合是马克思主义文本视域同中国社会历史主体的视域之间的交流、碰撞与融合,但两者之间的主体性是不相同的,马克思主义文本视域的主体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作为历史存在的主体,不具有选择性,而中国社会历史主体视域中的主体则具有选择性,它有选择性地促进马克思主义文本视域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其二,视域融合的客观性,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文本视域还是中国社会历史主体的视域,其赖以存在的先见、偏见或前理解结构都是客观存在而且无法改变的,整个视域融合也可以说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其三,视域融合的多元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视域融合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有着多种可能的路径和视域融合结果,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文本视域不是一次性、整体性呈现出来的,而是分阶段、多次性地实现与中国社会历史主体视域相结合;最后,视域融合的过渡性,视域融合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我们实现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种手段,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实质上只是起到T--种发生学意义上的过渡性作用。
(二)“释义循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动力运作机制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中,单纯的马克思主义文本视域同中国社会历史主体视域之间的碰撞与融合,还不能确保文化形态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它只不过是它成为动力的发生学条件。文化形态要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力还必须依赖释义循环。释义循环又称为解释学循环,所谓解释学循环指的就是在对文本进行解释时,理解者根据文本细节来理解其整体,又根据文本的整体来理解其细节的不断循环过程。加达默尔指出,理解永远是从整体理解(解释的前理解)运动到部分(传统之一部分)又回到整体的理解,也就是说,文本期待解释者作出客观的解释,但任何解释者在解释文本之前已具有先入之见,故而,要理解全部就必须先理解部分,而要真正理解部分,就必须理解全部,可以看出,释义学循环是由理解的历史性所造成的。历史表明,正是在我们不断实现由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的循环往复的理解过程中,传统文化发挥了较为重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从而事实上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同中国社会实践以及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推动力量。在这个意义上,释义循环无疑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动力运作机制。
当然,释义循环不是随便就能发生,它的发生需要具备一系列条件:其一,意识形态批判是正确地进入释义学循环的道路,正是因为“一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构成该时期的理解和解释活动的总体背景,换言之,构成了理解者和解释者的先入之见的基础和源泉。因此,当理解者和解释者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意识形态缺乏反思和批判的理解时,是不可能正确地进入释义学循环的。”其二,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地进人释义学循环的前提,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解释,不是为了文本而文本,也不是为了单纯地、纯学术化地研究马克思,而是为了解决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问题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是试图找到解决中国具体社会实际问题的出路和办法,也就是说,这个循环是有起点的,那就是中国具体的社会实际问题,同时这个循环也是有终点的,那就是中国具体社会实际问题的有效化解。最后,传统文化形态在释义学循环中承担重要载体的作用,是释义学循环的润滑油和催化剂,在这个意义上,要真正运用释义循环为中国社会现实服务,还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尽量消除“盲目的偏见”,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文本视域与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之间的融合和循环,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三)“实践转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动力塑造机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无论是视域融合还是释义循环都是实践的,这种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种来源于实践、面向实践并服务于实践的理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的和根本性的观点,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其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现代表达的实践诉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致使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其三,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着现代化的实践需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它们都是在传统农耕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理想,其中优秀的文化因子随着时代的变迁得以流传至今,但这些文化传承必须经过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其现代化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殊历史进程事实上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达和展现的机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形态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态在现代语境中寻求生存及发展的实践过程,而这一实践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动力塑造机制的形成过程。
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转向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动力机制,这是因为:其一,视域融合的历史过程不是简单的视域相加的历史过程,而是通过视域融合形成新的文化视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过程,从本质上讲,解释的过程就是理解的实践过程。由此,加达默尔明确指出,“解释学不仅是一种技术的学问,它更是实践哲学的近邻。因此,它本身也包含着那种构成实践哲学的本质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都是视域融合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其二,释义循环不只是以文化形态作为载体,其本身就是实现文化形态创新的实践过程,释义循环是一个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循环往复运动,每经过一次释义学循环就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或中国传统文化形态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呈现出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释义学循环不断向前发展并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运动所决定的。其三,实践活动是全部理解和解释活动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文化形态酝酿、形成和发展的力量源泉,是检验马克思主义文本视域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形态是否创新的惟一标准。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动力机制的精神实质
紧扣概念把握实质 篇12
如图1 所示, 斜坡AB的坡角就是其与水平线的夹角∠A, 斜坡AB的坡度i =tan A.
不妨过点B作BC⊥AC, 垂足为C, 在Rt △ABC中, ∠C=90°, 有, 因此, .根据三角函数的概念, 我们不难发现:在斜坡的坡角、坡度i和斜坡的铅直高度、水平宽度之间存在着如下的密切联系.
1. 斜坡AB的坡度i越大, 斜坡的坡角A就越大, 其坡面AB就越陡;斜坡AB的坡度i越小, 斜坡的坡角A就越小, 其坡面AB就越平缓.
2. 斜坡的水平宽度一定时, 铅直高度越高, 则斜坡的坡角A就越大, 斜坡AB的坡度i越大, 其坡面AB就越陡;斜坡的水平宽度一定时, 铅直高度越低, 则斜坡的坡角A就越小, 斜坡AB的坡度i越小, 其坡面AB就越平缓.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把握其隐含的本质特征, 建立直角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并应用三角函数加以解答.现举例加以说明, 以期帮助同学们在遇到此类问题时扫除障碍.
例1 (2015·济宁) 如图2, 斜面AC的坡度 (CD与AD的比) 为1∶2, , 坡顶有一旗杆BC, 旗杆顶端B点与A点有一条彩带相连, 若AB=10米, 则旗杆BC的高度为 () .
【解析】由斜面AC的坡度为1∶2知CD与AD的比为1∶2, 可设CD=a, 则AD=2a, 因此, 在Rt△ADC中, 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a=3. 又在Rt△ABD中, 设BC=x, 则BD=3+x, AD=6, 根据勾股定理得62+ (3+x) 2=102, 解得x=5, 所以本题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与坡度、坡角相关的实际问题,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坡度的概念, 把握其实质建立直角三角形并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得结果.
例2 (2015·十堰) 如图3, 小华站在河岸上的G点, 看见河里有一小船沿垂直于岸边的方向划过来.此时, 测得小船C的俯角是∠FDC=30°, 若小华的眼睛与地面的距离是1.6米, BG=0.7米, BG平行于AC所在的直线, 迎水坡的坡度i=4∶3, 坡长AB=8米, 点A, B, C, D, F, G在同一个平面上, 则此时小船C到岸边的距离CA的长为_______米. (结果保留根号)
【分析】由条件, 我们可以先构造Rt△ABE和Rt△CDH, 然后根据坡度分别计算出AE和BE的长, 从而求出AH和DH的长.最后在Rt△CDH中, 利用tan30°的三角函数求出CH的长, 再减去AH的长即可求出小船C到岸边的距离CA的长.
解:延长DG, 交CA延长线于点H, 过点B作BE⊥AH, 垂足为点E, 则DH⊥CH, 垂足为H.
在Rt△ABE中, i=4∶3, 即
设BE=4x, AE=3x, 则AB=5x,
由AB=8, 得
∵∠FDC=30°, ∴∠C=30°,
在Rt△CDH中, ∠DHC=90°,
【点评】本题以河岸迎水坡的坡度为问题背景, 考查了同学们对坡度概念的理解,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构建直角三角形, 应用图形中隐含的线段之间的比值、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 建立方程解决问题.
例3 如图4, 某市防洪指挥部发现江边一处长400米, 高8米, 背水坡的坡角为45°的防洪大堤 (横截面为梯形ABCD) 急需加固.经调查论证, 防洪指挥部专家组制定的加固方案是:背水坡面用土石进行加固, 并使上底加宽2米, 加固后, 背水坡EF的坡度i=1∶2.
(1) 求加固后坝底增加的宽度AF的长;
(2) 求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土石多少立方米?
【分析】 (1) 由于梯形ABCD的两底是平行的, 则点D、E到底边AB的距离是相等的, 不妨分别过点E、点D作AB的垂线, 设垂足为G、H.因而, 在Rt△EFG中, 可以根据坡面的铅直高度 (即坝高) 及坡比, 求出FG的长, 同理可在Rt△ADH中求出AH的长, 再由AF=FG+GH-AH求出AF的长.
(2) 梯形AFED的面积乘以坝长即为所需的土石的体积.根据 (1) 中求得的线段长度, 可以先求得梯形AFED的面积, 再求得这项工程需要土石的立方米数.
解: (1) 分别过点E、D作EG⊥AB、DH⊥AB交AB于G、H,
∵四边形ABCD是梯形, 且AB∥CD,
∴DH平行且等于EG,
∴四边形EGHD是矩形, ∴ED=GH.
在Rt△ADH中, ∠AHD=90°, ∠DAH=45°,
∴AH=DH=8 (米) ,
在Rt△FGE中,
∴FG=2EG=16 (米) ,
∴AF=FG+GH-AH=16+2-8=10 (米) .
(2) 加宽部分的体积
答: (1) 加固后坝底增加的宽度AF为10米; (2) 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土石19 200立方米.
【精神实质】推荐阅读:
把握精神实质明确目标任务10-27
领会好它的精神实质10-15
思想认识到位,深刻把握廉政准则精神实质07-19
2简述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06-30
实质分析06-02
实质内容06-19
过程实质07-30
实质脏器08-06
实质因素08-17
经济实质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