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生态环境论(共12篇)
和谐生态环境论 篇1
社会生活中, 每一个人都期盼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取知识, 使自身素质协调发展, 从而具有应对社会与人生各种挑战的能力;这是一个人积极发展的心理动因,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动力和导引作用。此外, 人们还必须要在面对自我和面对社会的过程中领悟和适应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环境, 即人的成长的生态体验, 以求得人与生态的和谐共生, 这是人的成功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一、生态与生态体验
1.生态理论的研究现状
生态理论在国内外已有前期相关研究基础, 主要如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德育的研究。西方早期重点是针对16-18世纪以来科学主义思想指导下, 人类征服自然、实现工业化所造成的“生态污染”问题而展开理论反思;后期转向“生态哲学”、“环境伦理”和“生态伦理”的研究。中国早期开展了对中国古代生态学思想的整理研究, 对国外生态学著作进行译介, 后期展开了生态伦理学的本土化研究。
2.生态及生态体验的内涵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人们普遍认为“生态”是“生物与其居所 (环境) 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态学即‘研究生物及其环境的科学’, 复杂的生物系统被叫做‘生态系统’”。[1]如今, 生态的概念已有了新的发展, 其更加深刻的解释是:“‘生态理论’的出发点和最终依据是人类利益, 即以培养现代人的生态意识为开端, 逐步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互认同, 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合一的‘自我实现’的境界”。[2]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生态”不仅仅是朴素意义上“生物与其居所的关系”, 而是经过浅层生态到深层生态的发展, 构成了人与生态全新的关系模式。
所谓生态体验, 是指人对所处的外在环境的反应、接受的实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由自身内部语言构成的心理环境的全息感受, 是人认识主观世界与认识客观世界的交汇。目的是从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出发, 引领人的精神境界, 培养健康人格, 从而达到一种新的精神境界。
生态体验既可以置身于山川秀美的情境之中, 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之中, 对“自我”和“他我”进行体验, 且一般表现为自然的进行或自然的介入。在生态体验中, 作为感性个体的人在其生态阅历的基础上, 唤醒和发展其生态潜能, 不断领悟自己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 自觉调整和优化自己的生存态度与生存方式, 以求得新的和谐的自我发展。
二、生态体验的路径及相互关系
1.三维生态体验系统
目前, 关于生态体验的路径及模式的研究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三维生态体验系统”说。在这个系统中, 生态可以划分为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个体时刻生存在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等生态关系之中, 做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生态因子”。[3]在这里, 自然生态是指人的自然界定义下的生活环境, 包括风光、生活场景等要素, 类生态是指人与社会关系定义下的生活环境, 包括人与其他个体交流、人的价值体现等要素, 内生态是指人的内心世界定义下的生活环境, 内生态体验是人关于自己内心世界之存在境界的感受和领悟。包括人是否能做到“己合”, 即保持自我心理平衡等要素。人在和谐的三维生态关系状态下生存, 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精神饱满, 达成较高的精神境界。反之, 如果三维生态处于矛盾、分离或缺失状态, 人就会出现身心失衡或紊乱, 思想境界也便表现出不稳定或畸形发展的情形。可见, 三维生态关系及其和谐存在对于人的生存及发展的价值。
三维生态系统中, 类生态体验、自然生态体验和内生态体验互为条件, 在相互制约中动态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内生态是自然生态和类生态作用的结果, 或者说是人的主观世界对外部环境的客观反映, 而人的内生态体验是否平衡, 又直接影响其类生态体验和自然生态体验效果, 类生态与自然生态之间也可以产生相互作用。三者之间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2.三维生态体验系统内部关系
由图可见, 在三维生态系统中, 内生态体验居于中心的位置, 它决定着人的最终体验结果。三维生态最后是在内生态体验中达到统一和谐状态的, 即生态体验的结果最后生成的关键取决于内生态的状态, 类生态体验和自然生态体验都是以内生态体验为内在基础而发生的, 并以内生态体验为最高境界。因为人在进行生态体验的时候, 实际上是在寻求自己内在的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生态平衡与和谐, , 求得身心和谐, 达到“己和”的境界。
三、人的和谐发展与生态体验
1.生态体验决定人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认知
人的发展既不同于动植物的生长, 也不完全等同于人的生理能力的变化, 而是一个具有丰富的自然、社会内涵的辩证历史过程。人的和谐发展决定于人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客观、科学的认知。生态体验就是人对所处的外在环境的反应、接受的实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由自身内部语言构成的心理环境的全息感受。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阅历不同, 个体对三维生态的体验也会不同;不同的体验会形成不同的人生观。如近代的科学家爱迪生、牛顿、爱因斯坦等, 更多地把生态体验归结为幸福地、勤奋地、争分夺秒地工作, 不断地进行科学创造与发明, 瑞妮·威尔菲尔德认为“我们更注重我们的智力, 我们一贯认为思想永远高于肉体。我们与自己的身体失去联系、与自身的智慧脱节了”。为此, “我们的下一个进化的转折点是从与我们内心产生的与周围的一切保持不断联系的角度去体会、感受自我。只有时刻感受到自身内发生的一切, 才能感到我们自身的统一, 认清我们的身体、思想、精神的实质”[4]。可见, 生态体验的平衡感受能排除自私之心, 使妄自菲薄心态的害人之心变为爱心, 同时也是治愈“消沉抑郁心态”和“妄自菲薄心态”的过程, 帮人们认识“乐观自信心态”的感觉和愿望, 从而使人们把乐观肯定生活的态度与其事业、学业发展的自觉结合起来。所以, 只有当三维生态处于完整与和谐状态时, 才可能发生健康的生态体验并达成较高的人生境界。
2.生态体验的理想境界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生态体验的理想境界, 对个体人来说就是一种内外和谐的境界, 一种万物和谐的人格境界, 在生态体验的前提下, 人们可以在新的层面把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 逐步确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互惠共生的关系, 进而促发自我内心的生态体验的最佳效果, 特别是“要树立人类是一种‘生态因子’的思想观念, 为保持整个生态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 人类应互爱, 爱护大自然、保护生境, 调整和保持自己的内生态”。[5]这种思想观念贯穿到人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要友善、关切、团结协作, 共同创造和享用人类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努力利用科技手段有效地净化和保护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在人对自己的关系上, 能够体微细察, 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 评价自己与外部的关系, 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使之能够适应自然生态和类生态的发展、变化。以此为基础, 人们还可以进一步对未来的自我发展进行规划, 构建可持续发展、协同进化和和谐共生的人生目标。
可见, 一个人只要能够拥有一个开放、平和、包容的心境, 向自然, 向他人, 向自身;那么, 当其置身于变幻的大自然之中, 或面对不同生活境遇, 或与不同人格特质的人接触中, 都可以体验到一种来自周围生活世界和自然之境的生命涌动, 体验到一种来自自己生命深处的生机, 体验到自己作为一个具有个性的存在而带给周围世界与他人的欢乐, 从而寻找到自己的和谐感、满足感和幸福感。拥有这样一个生态体验, 可以激发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 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 创造人生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P.迪维诺著.生态学概论, 236.
[2]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 24, 93.
[3]刘惊铎.生态德育是一种新德育观.新华文摘, 2008, (1) .
[4][美]瑞妮.威尔菲尔德著, 孙丽霞译.身体的智慧, 5、7、95-99.
[5]刘湘溶.生态文明论.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和谐生态环境论 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交通;交通文化;交通法治
交通是国民 经济 的基础产业和先行行业,对社会发展起着支撑、保障和引导作用,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交通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如果把整个国民经济比作一个有机整体,那么,交通就是这个机体的动脉。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和谐交通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交通环境的重要指导思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 中国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交通建设的水平高低和交通关系的和谐与否既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又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中,交通设施的完备是交通发展的硬件和基础,交通关系的理顺则是交通发展的软件和灵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交通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公路到铁路,从水上到航空,交通硬件设施的配备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然而,在交通硬件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对待发展与改革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只有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才能正确处理交通发展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才能使中国的交通硬件建设从“又快又好”的发展思路向“又好又快”的发展思路转变。只有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从现阶段中国交通发展的现状出发,以 政治 文明为依托,以立法效益为中心,以交通执法和司法的公平、正义、平等、效率为价值目标,不断提高交通立法效益,提升交通执法水平,才能促进中国交通立法在数量、规模、速度、结构和效益上协调发展,才能促进交通行政执法与政治文明的制度追求和依法治国的治国理念和谐发展,才能促进中国交通法治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和谐发展。
二、既要找准突破点,又要统筹兼顾,认真研究并妥善处理交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是构建和谐交通环境的总体要求
交通的发展关乎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认真研究并妥善处理交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才能构建真正和谐有序的交通环境。
首先,应把交通放在整个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来看待和研究,正确处理好交通发展与交通改革的关系。随着大部委制改革的逐步推进,这一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坚持改革创新,以改革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保证发展速度的前提下,搞好交通改革工作,以改革促发展。这主要涉及到交通建设管理体制、交通投融资体制、交通规费征收管理体制、道路养护体制、道路运输场站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倾听群众呼声,率先改革那些群众意见大,反响强烈的问题。比如,交通建设投资融资制度改革,如果不认真对待,交通行业的重大腐败案件就不会杜绝,交通发展的成绩就会被由于体制不科学不完善所产生的黑洞吞噬掉。
其次,应处理好交通效率和交通质量的关系,不能只重发展速度而忽略或者是牺牲发展质量。我们追求高速度,但绝不应是盲目的追求数字的增长。质量是交通工程建设的永恒主题。建设高质量工程就是科学的发展,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就是最好的节约,建设低劣工程就是最大的浪费,出现豆腐渣工程就是对人民的严重不负责任。交通作为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部门,一定要以对国家、对人民、对 历史 负责的精神,高度重视交通建设的内在质量,建优质工程,建精品工程。一方面要抓好设计环节。对设计进行多方案对比、优化和选择,提升设计质量;要以人为本,设身处地为司乘人员、沿线群众着想。另一方面应加强施工管理。将质量管理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每个环节,抓住关键环节,严格管理。对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坚决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和 法律 责任。要进一步完善“ 企业 自检、社会监理、业主监察、政府监督”的质量控制体系。此外还要加大奖惩力度,严格落实业绩信誉和“黑名单”档案制度,对违规施工企业和玩忽职守的人员坚决清理出交通建设领域。
再次,应正确处理好交通发展与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关系。在市场经济和新的发展阶段,交通的快速发展,改革的全面深化,对交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转变职能,创新管理理念,加强行业监管,提供优质服务,是一个必须深入思考和切实解决的问题。在加快交通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交通行业管理,不断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能,向管理要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建成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在交通规划、设计、施工、养护、运营、路政、服务等各个管理环节,要树立交通民本思想,认真贯彻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人本需求,体现人文关怀,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断提高交通行业公共服务水平,把侧重于考虑交通基础设施的功能性和管理的方便性,转到更多考虑社会公众、管理对象的实际需求上来。
论高校和谐体育教学环境的创建 篇3
[关键词]和谐体育 教学环境 系统优化
[作者简介]杨西勇(1962- ),男,陕西咸阳人,咸阳师范学院体育系高级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陕西咸阳712000)
[中图分类号]G65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1-0121-02
一、高校体育教学系统分析
1.高校体育教学系统结构及系统目标。高校体育教学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具有耗散结构的大系统,其平衡稳定是靠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流来实现的。只有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交换,系统结构才能稳定,其系统目标也才能很好地实现。
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在学校特定的环境下,通过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科学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之中;有利于学生身心正常成长发育,促进学生体格、体能以及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增强对人与自然环境的认识、爱护和适应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力,培养其顽强的意志和优秀的品质。
2.高校体育教学系统环境的构成。所谓高校体育教学系统的环境就是以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为中心的以及与院校各项体育活动相关联的事物和现象的总称。系统与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流和能量流动构成了体育教学系统的物质环境部分。而信息的输入输出则是该系统正常运转的根本动力,即构成其精神环境部分。因此,可将其分为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如图所示)。
二、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
根据系统科学的理论,一切体育教学系统的环境同时又是社会—经济—生态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系统各部分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只有系统各部分(体育教学环境各组成部分)都进行优化,并且加强其联系,才可能在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耦合、协同放大的效应而出现新的属性,才可使系统得以优化。
(一)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
首先,体育意识环境的优化。体育意识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对体育的理解和认同,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而发生变化的。当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对体育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体育不再单纯是增强体质或提高竞技水平,近些年来提出的全民健身、休闲体育、终身体育等新理念伴随着一些新项目的出现和兴起,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特别是近几届奥运会的主办国都把“绿色”提到了很高的位置,也就是我们在运动、锻炼和比赛的同时,不能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以人为本”的体育信条与东方“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以及“系统和谐”的系统科学思想逐渐得到统一,人的活动不能脱离自然生态系统的观念正被人们接受。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学校体育教学环境中注重体育意识环境的优化。比如在课程安排时,既要有传统的运动项目,又要有新兴的项目,把终身体育的思想和关注环境和谐的思想有效地结合起来,开设相关的环境保护课程,宣传绿色体育的思想,使学生建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体育意识。
其次,参与意识环境的优化。只有当学生建立了体育意识,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必要性,才能产生学习的兴趣,自觉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之中,从而建立起较强的参与意识。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采取引导式兴趣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增强学生融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第三,竞争意识环境的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与国家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为适应今后社会竞争的需要,培养具有高度竞争意识的人才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系统的目标之一。学校体育应创造一个培养竞争意识的教学环境,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运动竞赛,在学校之间、班级之间及个人之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友谊赛、表演赛、对抗赛和邀请赛等,通过比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心理素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团结互助、奋发向上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第四,体育研究环境的优化。为适应当今高科技形势的发展,在专业院校中要培养学生具有对事物深入探究的能力,而通过体育教学中的相关研究、讨论,可有效地增强学生对各种事物的兴趣及理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主动争取科研课题,引导学生参与,更多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体育项目与人的身体结构、生理等方面关系的理解,创造一个体育科研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兴趣,更快地掌握体育技能技巧,改变体育教学系统在教育系统中相对的弱势地位。
第五,人际关系环境的优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优化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协调可形成很强的凝聚力,能培养学生与社会的亲和力。体育中集体项目的这种功能比较突出,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和课外活动中利用这类项目的学习、比赛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相互协调的人际关系环境。
(二)高校体育物质环境的优化
首先,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最基本的途径,它是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下,以教师为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按大纲的要求选择向学生传授体育意识、基本体育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意志品质等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所以教师的理念、知识、技能甚至人格的魅力都是体育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教学的硬件条件也是体育教学环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运动训练环境的优化。学校课余运动训练是把一些具有一定体育才能和爱好的学生组织成运动队、代表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门的训练。目的是全面发展他们的身心素质,有效地增强体质,提高其运动技术水平,将其培养成优秀的体育运动骨干和运动人才。同时,良好的训练环境和各种比赛的举行,也为其他学生树立热爱体育锻炼的思想观念,为推广普及各项运动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因此,我们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创造一个良好的、比较系统科学的运动训练环境。
第三,卫生保健环境的优化。体育锻炼的加强,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卫生保健环境与之相适应。卫生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和运动的安全。所以,我们除了在运动器材、场地等方面做到优化外,还要利用室内课的时间给学生讲解基本的运动卫生常识和安全保护措施,逐步提高学生的卫生保健知识水平,减少或消除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要与卫生所加强联系,定期对学生体质进行测试。
第四,课外活动环境的优化。课外活动是学生在学校参加体育活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按学生的喜好自由地选择运动方式和项目。同时,课外活动也是同学参加体育锻炼时间最长的一个阵地。因此,我们应十分重视课外活动的安排与指导,努力创造一个最优的课外活动环境。除了场地、器材的合理安排外,更重要的是如何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运动,通过体育活动达到放松思想、愉悦身心的目的。
第五,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化。体育活动不可能离开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而独立存在,而且体育运动的最高境界也是达到“天人合一”和“自然与人的和谐”。因此,近年来许多亲近自然、与大自然交流的新兴运动项目大量出现(登山、定向越野等),特别是提出了绿色奥运、绿色体育的理念,为学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在体育教学中一定要把体育运动的全过程与自然生态系统及社会系统的和谐放在第一位,将绿色运动的思想理念传授给学生,在运动中注重保护环境、保证生态的平衡,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公民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体育面向未来,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体育的内涵。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校体育教学的环境和物质环境,使每一个系统要素及子系统的环境都得到优化,才能使整个系统的目标优化,也才能真正培养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景焕等.教育科学方法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2]苗东升.系统科学概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指导纲要[Z].2002.
[4]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Z].2002.
论喀什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 篇4
一、喀什生态环境现状
1.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
喀什位于天山南麓,西有帕米尔高原,南有昆仑山及喀喇昆仑山,东邻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受山地海拔高、气温低、干旱缺水的影响,植被稀疏,生物生长量低下;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条件下,有限的绿洲镶嵌于戈壁沙漠之中。
2.干旱多风的自然环境。
喀什地面物质形成为河流、湖泊冲积物,沙质深厚、疏松,在干旱多风的气候条件下,疏松沉积物被吹扬、搬运,土地容易沙漠化,加之喀什降水量极小、蒸发强烈,极易诱发土地次生盐渍化和加剧污染物的积累。
3.脆弱的绿洲生态环境。
喀什现有各类林地面积27.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89%。绿洲散布于盆地、戈壁、沙漠边缘,生态环境极易受外部自然因素的作用,范围的扩展和萎缩也受制于山区生态系统的变化;内部的环境质量不仅受荒漠生态系统变化的影响,更取决于人为活动的影响。
二、面临的机遇
1.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环境保护事业。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化,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要地提到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新的形势迫切要求各级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要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2.高科技有力地拉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全面影响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实践,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极大地缓解了资源短缺,遏制了环境恶化,改善了生态环境,推动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3.促进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日臻完善。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构成了经济发展日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摆到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位置,为保障国家环境安全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环境保护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面临的挑战
1.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对环境保护带来更大压力。
由于历史原因及多种因素的影响,喀什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重污染企业较多,结构性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在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污染物产生的总量还将呈增长趋势,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更大的压力,要完成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大幅度降低污染负荷,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2.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环境需求尚有较大差距。
喀什的环境质量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环境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环境保护要成为党和政府实施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环保工作刻不容缓。
3.生态经济建设中的民族关系问题需要及时妥善解决。
西部现实的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一方面,要尽快使少数民族群众摆脱贫困,另一方面,又要保证经济发展不至于影响生态环境,这就面临着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冲突,当这两对矛盾事实上体现为提供生态公共产品的西部地区和消费生态公共产品的东部地区的矛盾时,就会造成民族矛盾。[1]
四、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策略和措施
1.以经济发展带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为了生存需要,应优先发展经济,使人民摆脱贫困,待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民的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后才有能力和实力进行生态环境的治理。[2]喀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一定要紧紧抓住大开发的机遇,通过国家的支持和内地省(市)的对口帮助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从而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逐步改善环境质量,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2.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走跨越式发展的路子。
喀什实施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现阶段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走跨越式发展的路子。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后,才开始大规模治理污染。喀什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初始时期和较低的收入水平下,要注意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立低污染、低生态消耗的经济体系,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冲击,走“边发展,边治理”的生态经济建设道路。[3]
3.用循环型经济助推可持续发展。
循环型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它是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环境效益和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达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共赢。[4]喀什大力发展循环型经济,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关闭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削减污染,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实现。
4.充分利用环境容量给力经济建设。
环境容量是喀什的一个优势资源,只要做好项目选址,合理利用环境容量,就可以吸引内地环境容量饱和地区的项目来投资建设,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以保护现有的生态为基本目标,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将区域经济规划与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结合起来。[5]喀什提出,建设工业开发区要合理选址,科学地利用荒漠戈壁等环境容量大的区域,实事求是地确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发展经济,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环境。避开环境敏感区和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载、饱和的区域建设工业开发区,已成为喀什环境保护工作的一条重要思路。
摘要:喀什位于我国的西部边陲,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独特的气候条件决定着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喀什经济开发区在繁荣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又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协调和改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对于喀什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喀什,经济,生态,和谐发展,新路
参考文献
[1]李锦,等.西部生态经济建设[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180.
[2]延军平.西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91.
[3]戴星翼.走向绿色的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30.
[4]张凯.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再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6):48-50.
着力打造和谐金融生态环境 篇5
陈 远 波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和“3+5”城市群建设是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中部崛起、推进富民强省的重大部署。娄底作为“3+5”城市群的重要一员,并被列入“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范围,在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和产业基础等诸多方面具备与长株潭对接的独特优势,娄底“两型社会”建设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作用日益增大。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但能吸引大量外部资金进入,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血液,而且能为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出重大贡献。目前,我市金融与经济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我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增长粗放,产业结构不优,资源型产业和产品比重过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此外,我市资本市场还不够活跃,直接融资比重过小;银行组织体系结构单一;创业投资市场发育不够快;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够完善;金融体制机制还不完全适应“两型社会”建设需要等诸多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金融支持“两型社会”建设的总量与结构的矛盾、金融机构本质要求与“两型社会”建设资金需求的矛盾、金融支持“两型社会”建设制度保障与推动的矛盾、金融格局的现实状况与“两型社会”建设金融服务需求的矛盾等方面。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同在的特殊形势下,如何打造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做大做强金融产业,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加快推进娄底“两型社会”建设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如下设想和建议。
一、提高金融核心意识,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组织领导
金融是经济的助推器,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金融业的发展也需要地方经济的壮大。因此,要进一步提高社会金融意识,加快形成支持金融业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
1、牢固树立“发展经济,金融先行”的现代意识。要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金融论坛和专题讲座,提高各政策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对发展金融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坚持把金融作为产业来抓的发展观念,进一步形成发展的合力。实践证明,金融是改革的重要推手,通过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和经济调节功能,使国有企业重新整合资源由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金融也是发展的重要抓手,投资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三架马车”之一,每年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建设投资的数百个亿的资金大多来自银行融资。此外,金融还是社会稳定的维护者与和谐社会的促进者。
2、构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组织保障体系。首先,要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金融发展规划,成为政府的决策内容。成立市政府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出台有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全方面、多层次、广视角地加强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其次要建立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协调机制。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要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处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和突发事件。同时还要出台有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考核奖励办法,以创建金融安全区达标县市为契机,建立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县市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量化评价并以此量化指标实施考核奖励,从而调动各方进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二、加强金融基础建设,完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 当前,我市金融机构数量较少,规模有限。要打造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必须构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金融组织体系的基本框架是形成以区域央行为核心,国有商业银行、区域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等银行机构为基础,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等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格局。为此,还要大量建设各类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1、加快新型金融机构的组建步伐。当前新型金融机构主要包括村镇银行、资金互助合作社和小额贷款公司。从我市的实际来看,要加快服务农村和中小企业的新型金融机构的建设,就要积极开展组建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工作。目前我市已在娄星区和涟源市成立了二家小额贷款公司,正式挂牌营业。下一阶段要在坚持“试点先行、有序推进,严格准入、规范动作,有效监管、防范风险”原则的基础上,在我市各县市区继续积极筹建小额贷款公司,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开展筹建村镇银行。
2、加大定向金融机构引进力度。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外资金融机构入驻娄底,以完善我市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增加金融市场交易主体,实现金融市场有序适度竞争。结合我市实际,当前可重点引进招商银行、长沙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来娄设立分支机构。要搞好股份制商业银行来娄发展的专题调研和可行论证,切实加大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工作力度,加强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沟通联络,实施有利于银行落户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其他尚未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的全国性金融机构来娄发展。
3、有效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民间金融是以金融为主体的所有制属性来区分,它是指公办金融以外的个人或组织主体以其自有资金与企业之间的资金融通行为,其目的是弥补正规金融供给的不足。为加快建立多层次信贷市场,要积极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有效疏导民间资金畅通渠道,促进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的转化,通过引导其依法依规开展融资借贷活动,发挥民间小额信贷功能,满足小额信贷需求。
三、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发展多元融资需求 随着经济的转型发展,各市场主体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日益多样化。金融机构应适应这种变化,改变过去相对单一的服务方式、手段和渠道。对中小企业要切实推进创新金融服务,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问题,各商业银行要把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作为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全面提高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水平。改造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和考核机制,简化中小企业贷款程序,构建专门的中小企业业绩考核和奖惩机制。根据中小企业实际情况,注重现场调查以及纳税纪录、报关信息、工资发放等非财务信息的收集与使用,研究开发适应中小企业的商标、股权、专利等“信用贷款”产品,以提高企业融资产品的“含金量”。要积极发展银团联合贷款、项目融资顾问、现金流量管理等多种业务形式,扩大金融业务范围,提高金融业务质量。此外,要利用建设资金需求信息发布会、银企协调会等方式为重点项目提供融资便利。
四、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打造“诚信娄底”品牌 自2003年起,我市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了明显成效,我市已有四个市级金融安全区,冷水江市成为全省第四个省级金融安全区达标县市。但从我市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然任重道远,资金短缺和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要解决这一难题,要从二个方面着手:
1、建立征信体系,改善信用环境。从外部看,贷款难的问题主要是金融服务和信用担保机制不够健全,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缺乏有关。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良好的信用环境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要素之一。我市经济的发展必须借助于信用环境对资金的巨大吸引力。要在一个统一主体下,通过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社会舆论等手段,以及建立健全配套的正向激励机制和惩戒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培养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在加强征信监管的同时,还须大力发展资信评级企业,通过市场行为的评级活动,促进行为主体的信用意识。要切实加快我市信用体系建设,还须规范政府的信用行为,杜绝片面地从政府利益出发而违背信用原则,有必要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全面推进地方政府的信用建设,达到提高区域信用环境之目的。
2、打造信用担保平台,完善信用担保机制。从内部看,贷款难的问题是融资主体自身的原因,是因为其缺乏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抵押和信用担保,达不到银行的授信标准。因此应该建立和完善我市信用担保机制,提供担保服务为企业缓解贷款难问题。一是成立中小企业担保中心,构建由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出资的信用担保平台。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并对所担保的项目进行风险管理,形成银行贷款、政府监管、企业运作的模式。二是成立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担保机构,按公司法要求组建,实行商业化运作,坚持按市场原则向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业务。三是由中小企业联合组建互助型担保共同体,根据自愿原则在政府引导下,以自我出资、自我服务、自担风险为特征,自发组建担保机构。四是成立由政府、社会中介机构、企业和银行四方共同参与设立的非盈利性担保基金。通过争取政策性资金支持和加大地方财政资金投入,探索成立由政府牵头、市场化动作模式的政府贷款担保基金。
五、培育优质融资主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两型社会”建设倡导的“两型”理念,为我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对接融入长株潭,就是要学习借鉴长株潭建设“两型社会”的成功做法和经验,通过加快“两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促进“两型”、以“两型”带动“两新”,加快建设“两型社会”,促进市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我市要在“两化”上做文章,着力培育优质融资主体,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供根本保障,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加大上市企业培育,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实现“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结合;二是延伸产业链条,引导上下游企业加强联合,实现“特色优势”和“规范优势”的结合;三是加强经济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实现“产业生态”和“金融生态”的结合。具体来说,要在实施三大战略上狠下功夫。
1、实施经济转型战略,夯实发展基础。根据娄底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因地制宜,在资源就地转化、产业改造升级方面狠下功夫,如涟钢薄板、金竹山电厂扩建、双峰新化海螺水泥、冷钢改造、华润电力、湖南宜化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投资,使主体产业发展后劲充足。一方面通过高新技术手段改造提升能源、钢铁、有色、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基于战略发展要求,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合理、充分地利用区域内能源与资源,打造我市“新型能源原材料中心”的品牌。
2、实施“三产”促进战略,加快发展步伐。按照“强筋骨、抓配套、增功能、扩城区”的工作思路和“不求最大、但求最美”的城建理念,大力实施娄底市主城区“北扩南移”发展战略,狠抓扩容提质工程,中心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市容市貌得到根本的改观。随之而来的是交通运输、旅游、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服务实施的发展完善,打造长株潭的后花园。
和谐生态环境论 篇6
愉悦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对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愉悦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调控好小学数学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良好的小学数学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而紧张的小学数学课堂气氛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在愉悦、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小学数学课堂参与积极性高。因此,创设愉悦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环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
1.1创设和谐愉悦的小学数学课堂环境,使学生敢于创新。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形形色色的舞台,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和谐、平等、民主交往的良好数学小学数学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肯想、敢想的情感。对学生中具有独特创新想法要特别呵护、启发、引导,不轻易否定,切实保护学生“想”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为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2提供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 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占有足够的自学时间,享有广阔的联想空间。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我提出在长6米、宽4米的房间里铺地毯,商店有宽1米、2米、4米三种型号让学生自由选择。有的说“买1米拿起来方便”;有的说“买4米的铺起来美观大方没有接口”;还有的说“选择2米,这样又方便又省钱,床底下可以不用铺”。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质疑问难,创新意识的苞芽得到了保护,将逐步形成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2引导探索学习,诱发创新灵感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探求新知。学生自己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自己能通过自学课本掌握的,教师决不代替讲解。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中测量圆的周长时,我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你们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条去测量实验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有几种测法?”请大家实验一下。顷刻小学数学课堂上人人动手参与,我用这种方法,你用那种方法,气氛十分活跃。尔后,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我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方法后,因势利导,说明用绳测、滚动的办法测量圆的周长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出一条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接着利用媒体显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你们看到的圆的周长的长短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大家再实验,直到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л倍。这样,通过操作、讨论、观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
3培养思维能力,唤起创新欲望
3.1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慰,促进积极思维。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盛。当他们正确回答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或解决了一道难题后,都会从心底升起一股兴奋感。因此,我们要保护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满足的机会,进而产生学习成功感,引发积极探索的兴趣和动机。
3.2设计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猜想提出“个位是0、3、6、9的数能被3整除。”我引导学生举例先初步验证,再用实验验证,通过用小圆珠摆一摆、算一算,接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这样的环境中听不到呵斥和叹息的声音,看不到苦恼、僵持的状态。学生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习效率。
4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创新能力
4.1渗透学习方法,丰富创新内容。 记得以前教育台播放过一位老师教《质数和合数》的电视。师生基本上不讲话,只用手势,要求是:1、必须用乘法;2、限用自然数;3、不能用“1”。接着教师写:4=?学生提出:4=3+1,教师摇头,用手指指要求。学生思考后提出4=2*2,教师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教师用同样的方式出示:6=2*3、8=2*4、9=3*3……,接着教师出示3=?学生摇头写不出,于是教师在3后写上“质数”两字。同样:2=?、5=?、7=?学生均不能按要求写出来。最后教师问了一句话:“你们发现了什么特点?”学生纷纷发言,教师归纳小结,得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4.2加强实践活动,增强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动手操作、尝试错误和成功等活动,让学生接触贴近其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身边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掌握观察、操作、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发现意识。 例如:在组织一次班会之前,请同学们预算一下需要多少费用。先告诉学生现有经费多少,再要求学生调查活动所需物品的价格。比如布置教室的彩带、气球需要多少钱等。调查后绘制成表格,并要求学生思考探究:根据学生人数去购买各种小吃、水果需要购买多少?有多少种购买方案?哪一种方案在不超支的基础上既能把教室装扮得最漂亮又能让同学们吃得最开心?并申明:探究出合理答案的同学可以奖励一颗智慧星。这样学生们三五成群,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们将各自的探究结果汇报给教师后,教师将较有代表性的方案选出让学生进行比较探究,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种或几种加以表扬奖励。这样将小学数学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有效的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中。
和谐生态环境论 篇7
网络侵权现象
网络开放性、共享性、即时性的特点促进了网络文化的百家齐鸣。目前我国个人博客拥有率为53.8%, 新型社区互动SNS网站的发展壮大更推动了网络个性化时代的到来。由于缺乏传统媒体的把关人机制, 网络注定要触犯传统媒体的著作权, 如信息网络传播权等, (1) 而开放式的言论空间也极有可能成为伤害他人隐私权、名誉权的武器, 从而引起纠纷。
网络对传统媒体著作权的侵犯。网络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颇为不易, 辛苦采集的新闻转眼就被复制粘贴、出版的书籍杂志变为电子版供人免费阅读。近年来, 网络侵犯著作权纠纷的焦点问题, 便是视频共享网站侵权纠纷类案件的激增。Web2.0技术催生了视频共享网站的蓬勃发展, 而面对我国3亿网民以及3G网络的未来市场价值, 互联网电视也腾空出世。目前, 国内首个权利人起诉互联网电视厂家侵犯版权的案件也浮出水面。而传统媒体与网络的深度合作必将是大势所趋, 如何减少此类侵权纠纷现象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类案件的焦点在于四点:1.原告权属的确认。一个音乐影视作品的产生经过了创作、构思、表演、录制、包装等一系列环节的合作, 包括联合拍摄、协助创作、集体录制等形式。传统媒体的著作权包括发表权、复制权、署名权、修改权等, 涉及网络侵权的主要是信息网络传播权。因为此类案件的原告往往并不是作品原始的制作人, 而是经过授权取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2.取证依赖于公证手段。网络侵权基于其技术性, 证据的取得一般需要公证处的公证, 几次公证下来需要消耗较大的成本。实践中, 由于通过修改计算机hosts文件, 将特定域名与特定IP地址建立映射关系, 从而使得输入该特定域名所打开的网页为申请人预先设定好的页面, 有可能造成假证据, 往往会有被告针对证据的公正性和真实性进行抗辩。3.被告的免责抗辩。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二条及第二十三条都规定了网站服务者免责的条件。基于此规定, 当网络服务者仅提供了储存空间且“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用户个人上传的作品侵犯著作权时, 不认定为侵权。实践中网站以此进行抗辩, 但大多数网站不适用“避风港原则”的保护。 (2) 4.赔偿数额的认定。侵权行为一旦认定, 法院就要确定赔偿数额。一般首先考虑权利人的实际损失, 具体结合作品的市场价值、影响力、票房等因素考虑。另外侵权人的侵权方式、时间范围、主观恶意也应加以考虑, 而不能单纯从网站广告的高点击率或网站免费提供用户观看等单方面的抗辩评判。
实际操作中各地法院认定侵权而判决的赔偿数额都有不一的标准。无论是数额偏低使得诉讼权利人得不偿失侵权人乐得侵权, 还是高额赔偿使得权利人宁愿诉讼也不通过授权的方式行使网络传播权。此类侵权纠纷都使我们认识到, 单纯依靠法律的制裁并不能彻底改变现状。网络和传统媒体的发展是并存的, (3) 一方面依靠法律, 另一方面要建立关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登记、补偿金制度, 才能从对立走向对话合作才能达到共赢。 (4)
网络隐私权和网络名誉权。隐私权和网络名誉权也是伴随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的概念。“艳照门”事件可谓掀起了现实和网络世界的轩然大波, 也引起人们深刻的反思。网络作为传播工具, 如果不加以限制, 将会对现实社会人们的生活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网络隐私权和网络名誉权的保护被众多学者专家甚至人大代表提上了议程。基于网络互动性、自由性、隐匿性的特点, 这类侵权案件的产生一般都伴随着众多网民的聚众行为。比如号称让美FBI黯然失色的中国网民聚合力量的“人肉搜索引擎”。
这里不得不提到号称“第一人肉搜索案”——死亡博客事件。 (5) 其实, 该案留给我们的思考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针对案件当事人的谴责或同情。我国对于隐私权的规定比较模糊, 网络隐私权和网络名誉权的保护只能从宪法寻求。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会带来与社会习俗道德观念的剧烈碰撞, 疏导和建立新的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6) 不管是江苏徐州人大立法禁止“人肉搜索”违者罚款, 或是全国人大代表建议“人肉搜索”入刑。尽快从立法层面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 减少此类网络暴力的事后审查才是当务之急。 (7)
网络舆论对司法行政活动的干涉。传统媒体无法承载民意, 公信力下降, 而网络赋予了网民话语权的尚方宝剑。调查显示, 通过互联网参与时事的网民比例攀升, 奥运会的举办、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祖国的60华诞都牵动着3亿中国网民的心。网络提供了平等公开的平台, 促进了文化生活的丰富。传统媒体的把关人原则在这里缺位, 虽然有一些论坛领袖的存在, 但基于网络信息口口相传的不确定性, 网络舆论缺乏引导很容易产生网民的过激聚合行为。 (8) 这种民意表达的粗糙性和非理性, 塑造了“杨佳案”、“邓玉娇事件”, 更有不法分子利用无辜善良的网民煽动民族分裂, 危害国家。
“邓玉娇案”在短短37天内由汹涌的网络舆情推进为“邓玉娇事件”, 当地政府脱离法律的处理方法引起广大网民的不满;“许霆案”引起媒体影响司法独立的深切思考。网络舆论缺乏把关, 当前无法通过技术手段解决, 相应的法律规定也尚在摸索中前进。目前能够身体力行的应该是政府部门的行动, 建立公信力强的形象、面对大规模的网络舆情如何疏导化解、搭建媒体与网络之间合作对话的桥梁来建立良好有序的互动。
网络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促进
春晚让刘谦在全国掀起了魔术热。图书市场关于魔术类型的图书销量大增, 各大电视台也纷纷推出了魔术的表演节目, 网络更为魔术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虽然有专家学者批评有人将魔术揭秘的视频和详细解说置放在网上, 是对魔术作品知识产权的侵犯。但人们更多地注意到魔术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得到的关注, 人们热情的学习和讨论必将促进魔术这门古老又年轻的艺术发扬光大。
其实早在2005年韩国某网站抢注中文域名“端午节.cn”引起的互联网大讨论时, 人们便认识到了网络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作用, 中文域名的文化品牌价值成为保护传统文化的网络阵地。今年适逢祖国60华诞和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重合, 网上到处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各大门户网站都开设了以祖国60年和中国传统节日的特别栏目, 通过网络开放的平台, 全世界的朋友都可以接触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网络图书馆、网络艺术馆等的建立和发展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保护。民俗学家倡导将传统文化同互联网联姻, 建立起一个中华文化品牌完整而统一的网络保护体系, 对于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是意义深长。
构建和谐网络文化环境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网络文化建设直接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四位一体”建设密切联系, 要把网络文化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来考虑。 (9)
建设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环境应首先从立法层面着手, 结合实践中出现的网络侵权、经济犯罪等违法行为, 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 以法律手段来肃清网络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其次, 搭建网络同传统媒体对话的桥梁, 既保护现有文化作品的利益, 又为新的作品创作打造宽广的平台;再次, 网络文化建设离不开政府的引导, 加强各级政府网站建设、疏导网络舆情、对重大公共事件的信息公开都是必要的;同时, 对于广大网民网络素养的培养特别是青少年网络文化教育应纳入教育体系当中。
总之, 各方面结合构建一个和谐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宣传思想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提高我国在国际文化环境的话语权都有重要意义。
注释
1 乔生:《信息网络传播权研究》, 法律出版社, 2004年版。
2 芮松艳:《视频分享网站的侵权责任认定---由华夏树人诉优酷网案着手》, 《电子知识产权》, 2009 (4) 。
3 肖尤丹:《建构和谐网络著作权生态的制度路径》, 《电子知识产权》, 2009 (4) 。
4 王迁:《视频分享网站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 《法商研究》, 2008 (4) 。
5 《人肉搜索的十大案例》, http://cnbeta.com/
6 黄瑚、邹军、徐剑:《网络传播法规与道德教程》,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7 单士兵:《人肉搜索公约以公民意识倒逼法制完善》, 《重庆时报》, 2009年1月8日。
8 黄秀丽:《警惕媒体与民意的断裂》, 《南方传媒研究》, 2009 (19) 。
论高校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的构建 篇8
一、高校图书馆要努力营造具有人文色彩的物质文化环境
1.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要突显人文理念
高校图书馆的建筑应该是校园内最能突显人文理念的一道风景, 应该给广大师生以观赏艺术作品的美感。德国著名哲学家谢林曾经指出,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不同风格的图书馆建筑给人以各具特色的美感, 强劲的外观给人以力量, 水平的线条给人以舒展之感, 幽静的环境使人浮想联翩。现代高校图书馆建筑应突出人文特性, 既体现学校风貌, 又引领时代潮流, 给人以美观大方的感觉。
因此, 高校图书馆在建筑设计上需要进行认真地推敲与权衡, 掌握形象处理的有关规律, 探求表现形式的完美。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建筑均属于校园中的标志性建筑,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将人文精神的理念浸润于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 使图书馆的建筑具有了浓郁的人文色彩, 并成为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校图书馆的外围环境应突出人文特点
图书馆的外围环境, 既是对图书馆建筑的烘托, 又是对读者心境的陶冶。优美宜人的外围环境, 会对读者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高校图书馆外围环境的布局应突出绿色理念, 以绿色建筑引导广大师生的人文精神。处理手法既可以是现实自然环境的再现, 也可以是抽象自然环境的营造。例如,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图书馆的建筑, 其外形像一本翻开的巨大图书, 两个巨大的“书页”, 由一个263级台阶连接, 台阶由底通顶, 暗喻“书山有路勤为径”, 登顶远眺, 形如风帆的校园大门与无边无际的湛蓝色大海交相辉映, 意为“学海无涯苦作舟”。蓝天、碧海、苍山, 烘托出图书馆的宁静与壮观, 显现出这座文化建筑的庄重和典雅, 实现了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有机结合。
3.高校图书馆的室内环境要体现人文氛围
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的文献信息中心, 具有广泛性、开放性、流动性和直观性的特点, 其室内装饰和陈设所富含的美学意蕴和艺术情趣, 是体现图书馆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的一种重要方式。首先,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色彩对室内环境的重要作用, 用和谐的色彩提升室内环境的品位。高校图书馆室内绿化应以“绿”为主, 以花为点缀, 植物的类型及摆放, 应充分反映图书馆建筑的典雅特征和构思的统一性, 全面体现富有个性的文化意识, 意味深长的文化意境以及韵味十足的文化意趣, 给人以高雅的文化和艺术感染力。图书馆室内的墙面应适当悬挂一些名言警句及寓意深刻的雕塑、壁画, 不但能改观室内立面效果, 还可以美化图书馆的环境, 为读者提供一个高雅幽静的学习环境, 净化读者的心灵, 陶冶读者的人文情操, 而且还可以为读者提供一种想象的空间, 从而启发读者的创造性思维。
二、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要充满人文关怀
1.树立“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
人文关怀的实质是对人现实存在的思考, 是对人的价值、尊严、生存意义和生活质量的关注, 是对真善美的自觉体验与永恒追求。高校图书馆应牢固树立“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的理念, 要以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文明礼貌的服务语言和娴熟高超的业务技能为读者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高校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应以师生读者为中心, 要理解读者、关心读者、尊重读者、爱护读者, 对读者坦诚相待, 切实关心和研究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 了解读者的心理活动, 积极推行人性化服务, 在工作人员与广大读者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和相互帮助的和谐关系, 为广大师生读者营造一个充满人文氛围的学习与研究环境。
2.坚持“自由、平等”的服务原则
高校图书馆利用丰富的藏书, 幽雅的阅读环境和现代化的设备, 通过专业技术娴熟的工作人员, 为不同年龄、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身份的师生员工提供平等的服务, 不因学术思想、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经济条件的不同而拒绝服务。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平等自由地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高校图书馆为师生提供服务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图书馆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关照读者, 拓宽与读者沟通的渠道, 以真诚的态度去收集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 尽可能提供详细的文献信息, 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使读者感受到置身于温暖的关怀之中, 为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条件。
3.网络服务应强化科技和人文的协调发展
高校图书馆在网络化、数字化建设中, 应力求把技术设备的更新与现实服务的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图书馆服务系统的研究发展方向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在不增加读者额外负担的前提下, 使系统软件成为读者方便使用的工具。此外, 图书馆的网页设计应突出人性化, 页面布局应合理、栏目应新颖, 网站登陆手续应简单、易于操作, 以引导广大师生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 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三、高校图书馆的组织管理工作要体现人文情怀
1.人文管理的特点
人文管理是以人为主体的管理, 基本特征有二:一是使作为个体的人体现自爱、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二是使作为群体的人能够在实践中尊重人、理解人、善待人、宽容人、塑造人。前一特征反映的是人性的本质, 而后一特征则反映管理的准则。高校图书馆人文管理中的“人”, 既包括广大师生读者, 也包括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高校图书馆的人文管理既要注重“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 又要强调“以工作人员为本”的主观能动意识。在诸多图书馆管理要素中, 以人为中心来配置资源, 以人为中心来制定制度, 培植人文精神, 实施人文关怀, 营造人文环境, 充分调动和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2.实施人文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
当今时代是知识主宰社会的时代, 图书馆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知识, 而知识的载体是人。这个时代的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主体, 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高校师生读者的需求呈独立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按照马斯洛的学说, 当人们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实现以后, 更重要的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如果缺乏人文氛围, 工作人员的个人爱好、生活兴趣、创造欲望完全没有制度上的体现, 把制度规范的重点放在确保文献信息的有序方面, 就会导致体制在人性发展上缺失, 造成工作人员价值的失落, 就会对读者采取冷漠的态度, 读者将成为僵化体制的直接受害者。法约尔的管理学思想认为, 人们的工作效率不仅取决于科学严格的工作程序和缜密严谨的工作制度, 还取决于人们在工作中的心理愉悦程度。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 而且要关心馆员的工作和生活, 注重工作细节, 定期征求各方面读者的意见, 注意图书馆工作人员情绪的变化,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 注重对工作人员情绪上的正面引导, 进而体现出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
3.注重人才培养, 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人才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图书馆的决策者要考虑人才的专业差异、程度差异, 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建立一套科学的机制, 充分发挥所有工作人员的潜能, 实现图书馆的组织目标和工作人员的个人目标。高校图书馆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注重对人的培养, 将人才资源当做图书馆“活”的资源。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有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 根据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的要求, 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交流工作经验, 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 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根本上保证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高校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的构建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将直接影响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 甚至影响到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此, 在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应重视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的构建, 使图书馆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摘要:人文环境是高校图书馆文化内涵、精神底蕴的重要表现。构建高校图书馆和谐的人文环境是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物质环境、读者服务、组织管理三个方面, 探讨高校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的构建, 使图书馆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人文环境,科学发展观,高校图书馆,构建
参考文献
[1]高卫平.人文环境与管理[J].前沿, 2006, (3) .
[2]李颖.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浅探[J].现代情报, 2003, 23 (1) .
[3]胡石凡.论图书馆美学[J].图书馆论坛, 2003, 23 (1) .
试论建筑工程生态和谐的社会实现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生态系统,整合运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都希望能在更健康的环境中生活,国家也在大力提倡低碳环保。这是人们正在努力的方向,不过在很多领域做得还是做的不够,主要是有两方面的问题存在:
第一,现在大多数的人在谈论生态的时候,绝大多数都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更深层次的去挖掘,这是人们思维的限制,长此以往,很多东西会被边缘化,比如生态建筑,只被作为一种形式简单的谈论。[1]虽然这当中也会有生态、环境这些字眼,但仍然缺乏相应的逻辑性的主体,这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
第二,人们在谈论生态的时候,往往只会关注植被或者是其他相关能够净化空气的东西,但是对于建筑生态这个领域关注不够。而且,人们在进行建筑工程规划的时候,也没有过多的考虑建筑生命和周期这一因素,所以很多是远远超于这个周期的。人们对生活的影响包括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都被忽视了。[2]要知道,任何一件事物都不可能独立存在,或多或少又有联系的,所以,建筑工程生态不可能独立于一切事物之外,它和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有密切的关系。是这些生态系统里的组成部分。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建筑工程“生态主体”的社会结构
一般意义上的生态,就是在某一个环境中存在的生物的状态,这种状态包括生活和发展。生物对环境的间接影响或者直接影响是其主要的表现方式。这些表现方式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比如层次丰富,形态各异。
那么这当中的一个分支就是建筑工程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我们也可以将其分为两个较细的系统:内在和外在。在建造建筑物时,管理、使用、物质能量的交换、信息等属于内在系统,而外在顾名思义是指建筑周边的环境和建筑的关系。[3]亦即在工程施工的时候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种系统会将周边生态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提高环境的有效和谐,达到良性循环的要求。因此也有利于实现当地的良好发展和对健康的需求。
建筑工程生态主要包含实施方,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开发商、工程承包方包括投资人主体。
二、各生态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在人们生活中,需要很多物质条件,比如食物、水、居住的地方,但是也会释放很多物质,以达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些都是息息相关的。而建筑工程,是关系到民生大计和国家政策方针,建筑离不开土地,但是占用土地就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这就造成了利益冲突。不仅如此,大量的建筑也会对国家的耕地造成不良影响。现在的房地产行业如火如荼,这将迎来一个黄金的发展时代。[4]但是,近些年来也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因为土地拆迁不当产生的经济纠纷。这就充分显示了人与人的利益之间的冲突。各自都为自己的利益打着算盘,哪怕是一些比较正规的建筑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必须要依靠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在建筑的过程当中,要多方面的考虑人文、政策、环境等因素。必须面面俱到,这样才能够做到更好。
三、建筑工程生态运行的社会调控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但凡一个地方在施工,就会漫天的灰层,而且噪音比较大。
建筑所利用的资源是巨大的,造成的污染也是巨大的。建筑行业从行业的角度划分属于粗放型行业,是不利于环境持续发展的。[5]但是我们国家目前正在建设小康社会,是城市发展的高峰期,建筑规模越来越大,所以对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都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应该出台相关措施,既不影响国家的城市化,又避免以环境污染作代价,把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程度,有效的实现建设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这就需要施工主体摆正自己的位置,心系民生,做好合理的规划和调控,可以从实施建筑工程周期内调控、增强建筑工程生态主体的社会责任和完善各项法规体系和监管机制这三个方面入手。
以上措施,除了施工主体的自律之外,还需要强有力的监督管理。要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并调动施工主体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成我国健康建筑工程生态的发展。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生存条件要求也不断提高,比如好的住房,好的环境,饮食安全等等问题都需要考虑。更重要的是必须要和居住地周边环境协调生存,否则只会带来负面效果。应该处理好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考虑到长远的发展才是生存的硬道理,而不是只是盯着眼前利益而放弃整个生态的平衡,使各个生态之间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共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钦文.如何实现建筑工程生态和谐[J].科技传播,2014(04):137+139.
[2]李永胜.论工程生态观及其作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29-135.
[3]包庆德,潘丽莉.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和谐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36-41.
[4]方梅,熊拥军,王剑秋,倪燕翎.建筑工程生态质量管理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06):92-95.
和谐生态环境论 篇10
一、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和谐发展的意义
生态文化是基于人和生态协调的有机整体, 构成了自然, 社会和经济的复杂结构。在生态系统中, 三者是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的关系, 其本质要求三者和谐并持续发展。图书馆文化是推动图书馆发展的内在力量, 是图书馆发展的运行体制的具体表现, 其目的就是要保持图书馆建设持续和谐的发展, 而树立生态理念图书馆思想指的是在图书馆服务中, 交互存在的文化群体, 为文化的创造, 传播和创新提供条件。作为系统性工程, 图书馆服务和建设需要以可持续观念为指引, 构筑生态文化和图书馆文化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和谐统一。其次, 作为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的图书馆, 主要职能是满足读者对于知识, 文化和信息的追求, 起到信息传播, 存储, 教育等作用, 读者依靠图书馆获得知识和信息, 图书馆和读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靠共存的关系。基于此, 对读者的文化获取进行引导, 控制, 在读者中建立和谐, 健康的获取知识的意识, 是图书馆的主要职责。所以, 我们要基于生态平衡和和谐发展的理念, 构建人和自然在精神和物质高度和谐的环境, 实现生态文化和图书馆文化的交融, 对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生态文化图书馆的内涵与特征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低碳节能时期, 注重生态环保的意识逐步提高, 各国都发展绿色经济, 尤其是对待教育和人文发展的绿色化改进, 生态图书馆就是改革的方向, 生态文化图书馆实质上是生态学与图书馆运行的结合, 这是一种新的产物, 它所发挥的作用在于可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和谐发展。生态文化图书馆的特征就是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 主动利用身边资源和自然优势, 追求自然之美、健康、无污染、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生态图书馆无论从空间设计, 还是外部环境上都是为了增强节能减排的能力, 提高读者的绿色化感受, 增强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 让图书馆与人与环境合为一体, 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和谐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对地域性的生态文化了解不透彻。
针对地域性生态文化的特色不一, 导致不同生态文化的差异性, 图书馆在建设, 开立, 运行, 管理度需要提高针对地方独特生态文化的适应性。图书馆的建设如果没有注意环境变化的因素, 会导致后期与生态环境发展不相符合, 带来隐患问题, 所以, 这就要求我们在融合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时, 要清晰地了解地域性的生态文化特征, 仔细辨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要善于利用生态模型和图书馆模拟建筑软件模拟季节变化和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我国目前欠缺的就是只开展了生态文化图书馆的前期建立, 而却忽视了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的和谐并存需要考虑的前提条件, 没有规划好如何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划分和整理。我国南北方地形差异大, 气候变化都存在差异, 所以对于建立生态图书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有很多。
2. 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的发展不均衡。
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在发展上需要取长补短, 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力量, 将图书馆文化的精髓发展到位, 帮助图书馆健康成长。但是我国目前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衔接存在问题, 两者之间互相融合确实存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障碍, 需要一段磨合期才能解决问题。图书馆进行生态改造前要在前期生态文化探索阶段做好基础工作, 充分了解该环境内部的生态性优势和不足, 在建设生态图书馆中期要考虑到不足和不全面性的补救措施, 要提出改革措施, 并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防范生态图书馆的后期隐患问题产生。由此可见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两者相结合发展, 建设之中存在很多不明确性, 不能盲目下手, 开展工作。
3. 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的管理问题。
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是在近30年内开始组合和发展的,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生态学的类型表现的是对生态环境利用的程度,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程度, 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持程度。生态学是一门复杂性的学科, 它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 (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 相互关系的科学, 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这门学科针对于图书馆管理人员来讲还有一定的隔膜和差距, 他们对理解如何将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有效融合在一起存在思维和行为上的障碍, 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打不开自我思维, 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 因为生态文化的学习和掌握需要一个过程, 对生态学专业知识的掌握过少会对图书馆文化管理造成一定的障碍, 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对图书馆内部的管理人员加大生态学, 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和谐发展的培训与开发非常重要。
四、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和谐发展的途径分析
1. 构建与生态文化发展和谐统一的信息观。
生态文化认为, 人类的整个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 具有代谢性和富有弹性的特征, 通过整体的方式, 生态系统进行调节和发展, 不断实现内部机制和环境的相互协调, 从而保持着相对平衡, 而平衡的实质是动态的, 其最终目的是人类社会的前进。基于生态文化的图书馆文化具有相当大的认识价值, 为图书馆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优秀的发展途径, 解决了传统信息发展的弊端。这种基于生态文化的信息观特征是多种有相互关系的要素组成的, 不是孤立存在的, 呈网状的, 网络中包含了观察者和学习者, 他们不在网络之外, 知者和被知者相互交织, 使得客观性具有了主观意义。
2. 营造和谐的图书馆文化气氛。
生态体现了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其目的是解决环境, 资源和发展的问题, 即通过优化生态环境, 充分利用资源, 实现生态功能的最大化。实际上, 基于变化氛围的图书馆文化, 实现了社会文化以及图书馆文化的双向交流。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也是当代经济知识发展的需要, 其目的就是能够实现这和谐文化中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营造自然和人类共同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一个成功的图书馆不但实现了物质化也实现了精神化, 只有在贯穿了某种思想之后, 图书馆才能蓬勃发展, 同时这种思想是图书馆积极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种思想被称为图书馆精神, 其实质是一个图书馆文化的支柱和灵魂, 因为图书馆精神对于馆员有着激励凝聚作用, 因此, 它关系到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所以, 未来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必然是要求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物质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的支持。
3. 图书馆需要建立和谐良好发展的生态学术氛围。
在人类文化的发展中, 图书馆起着传播, 保持、积累知识的作用。对于现代文化的发展, 图书馆的作用更是越来越重要。同时, 学术是图书馆的落脚点, 传播知识, 批判和发展同时探索新知是图书馆的首要任务。图书馆具有学术性体现在, 首先, 图书馆为人类进行科研提供各种文献资料, 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其次, 事实上, 对于图书馆工作本身讲, 其自身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最后, 图书馆系统是整个科学研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进行各种学术活动是图书馆的工作的实质内容。学术生态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教育生态学与社会生态学发展之上的。图书馆学术生态系统是“学术———环境———人”这样的体系, 通过和外界时刻进行包括能量, 信息和物质在内的交换, 建立自组织耗散结构体系。知识分子是图书馆学术生态的主体, 通过研究复杂的学问, 探索新的科学技术, 知识分子进行学术活动的创新。因此, 为了增强图书馆的学术声誉,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书馆必须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体系。
基于人和自然全面发展的观念, 立足于生态学的观点, 实现人和自然的共同发展。因此, 基于生态平衡原则和价值观的图书馆文化, 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更加深入的知识保证和智力支持。实际上, 图书馆的发展由传统文化向着生态文化方向发展。对于图书馆文化的研究更应该重视人, 信息和环境的和谐平衡, 从而实现现代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对加强读者的生态意识, 让生态意识渗透到读者心中, 实现图书馆文化和生态文化的统一和交融。
参考文献
[1]赵李坚.图书馆人本管理与文化建设[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7 (27) .
[2]韦文辉.论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的交融[J].图书与情报, 2003 (5) .
[3]张锦周.关于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 2005 (6) .
和谐生态环境论 篇11
学校的和谐发展是教育的内涵,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导向,创建和谐校园,推进和谐教育应该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其次是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关系的和谐发展,最后是学校、家庭、社区关系的和谐发展。
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
教育的和谐发展要面向学生,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要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和永续发展。
人人发展 教育不仅是关注优秀的学生,更应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因此学校必须建立全体学生的成长档案,完善学生档案管理体系。依据个体特征,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发展层次。优秀生强化道德教育,中间生强化自信教育,后进生强化情感教育,从而形成一个划分精细、各有侧重、相辅相成的管理体系。在学习上将学生分块包挂到科任教师,在德育上将学生分组包挂到德育辅导员,在思想上将学生分类包挂到心理辅导员,在生活上将学生分层包挂到中层干部。将每一位学生的各个层面的问题全部分类纳入教育体系,做到不逃避、不遗漏、不遗弃。
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又指人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和谐的发展。与片面发展、畸形发展相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全面发展不是各学科、各领域知识的简单叠加,它是一种“学创俱能、知行合一”的要求,更是一种“内外兼修、身心皆健”的境界。全面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学校的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学得知识,获得能力,更重要的,是为其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因此,全面发展应高度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心理健康教育。
主动发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学生自我教育时曾说过:“在我们教育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有一条信念起着巨大的作用,这就是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就是说,教育的真谛是自我教育,只有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其效能。
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必须把学生放到教育活动的主体位置上,必须以平等的方式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能够很好地做到自我约束,自我调控。“主动发展”就是说学生是有个性的认识主体,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主体,他们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在于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实践证明: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与发展学生个性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有效途径。
持续发展 在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上,追求人终身的最大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康德曾说:“儿童应该受教育,然而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将来人类可能得到一种改善的境况。”追求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摒除旧观念,确立新观念;摒弃应试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摒弃唯学习成绩论,扎实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摒弃唯智育论,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摒弃单一课堂教育论,将课堂教育与校园活动相结合;摒弃短视教育,培养终生学习兴趣和能力;摒弃校园隔绝教育,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
学校、教师、学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教师队伍始终与学校荣辱与共、休戚相关。因此,教师的和谐是关键,和谐校风的形成主要靠和谐教师。
教师与教师的和谐 在教师中大力推行赏识文化,主张互相欣赏、互相敬重、互相学习、互相激励、消除教师间的心理隔阂,提倡团队协作、集体创作,在合作互助中增进友谊、增进了解、增强感情,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例如:利用传统节日活动和学校大型活动,搭建学校与教师、教师与教师的沟通平台;实施“青蓝工程”,新老教师共同成长;工会组织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让老师们在活动中增进友谊,融洽关系。
学校与教师的和谐 中学教师由于学校和社会施加的有形无形的压力过大,往往都心力交瘁,身体和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导致冷漠、偏激、自卑、焦虑、情绪失控等。为了促进教师和谐,学校应帮助教师更新角色意识,找准职业感觉,正确和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职业。要针对教师群体的特点,在管理中注入情感、人文因素,既堅持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又重视精神激励。要全面辩证地看待每一个老师,珍视教师的自尊,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为教师创造性教学搭建平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工作,充分估价教师的长处,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和教学个性,切忌偏听偏信全盘否定,特别是对青年教师,要信任、关爱、鼓励,使他们胜不骄、败不馁,保持心理上的自信、自尊。
教师与学生的和谐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无时无刻都影响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感情的接近,心灵的共鸣,知识的启发,能力的培养。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所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认为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和留守儿童:思想上要加强引导,学习上要加强辅导,心理上要加强疏导,生活上要加强指导。
学生与学生的和谐 在构建和谐校园,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建立和谐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体谅、相互帮助的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关系融洽、学习生活快乐,是促进教育生态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
具体教育活动中,教师可在课堂教育中推行小组讨论制、小组竞赛制;在课余活动中推行小组研究性学习制;在各种活动中,贯穿文明团结教育……建立和谐团结的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固定的舞台,但它必然融入于教育者每天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学校、家庭、社区三者关系的和谐发展
学校与学校的和谐 竞争与合作是学校发展的两类基本运行机制,重视学校合作的价值,构建基于合作的校际和谐发展模式,秉承“平等自愿、求同存异、精诚合作、利益共享”的核心理念,建立教育资源的流动与共享机制以及对伙伴关系的共同治理和问责制度,实现所有合作伙伴的价值和利益。构建和谐的校际关系,应遵循下列行动准则:了解合作伙伴的需求,建立共同的任务和目标,建立教育资源的流动与共享机制,实现所有合作伙伴的价值和利益。
学校与家长的和谐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家长委员会,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协商制订家长委员会总则、性质、宗旨以及相关权利与义务。让家长参与并监督学校的管理,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普及家教知识,让家长成为教育的专家;开展家校合作,创新学校管理模式。
学校与社区的和谐 学校资源是特殊的公共资源,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是将学校融入社区、让社区了解学校的重要措施。学校要健全相关开放制度,规范管理,有序运作,不断提高社区教育的参与率、认可率、知晓率与满意率。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网络、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尽力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教育需求的必然举措。学校与社区的和谐发展,必然要求社区进学校、学校进社区。从整个社区教育资源的分布来看,学校的教育资源是最为丰富和集中的。社区进学校赋予原来不具有教育意义的资源以教育意义,即教育资源社会化。社区蕴藏着丰富的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学校进社区,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力支援。综上所述,只有“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只有实现了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校内的和谐发展和校际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创建和谐校园,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所以说,构建和谐校园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探索和实践。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构建和谐校园,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同时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论体育与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 篇12
关键词:体育,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认知世界、认知自身的高度智慧成果。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当代与后代、国与国以及区域之间协调关系的系统工程, 它要求实现人口、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与均衡,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构建生态和谐、社会公平与经济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体育运动是人类重要的活动和重要生活方式, 是人类实现生活改善、延续生命的重要手段, 还是人类实现国际交往, 增进友谊和团结的重要形式。自然环境是人类从事体育活动的载体, 自然环境为体育运动运行和发展提供场所、资源, 同时自然环境又影响和制约着体育的运行和发展、体育运动需求、体育社会活动开展和体育交往;体育活动既依赖自然环境, 又破坏自然环境。显而易见, 体育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何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 举办大型运动会对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 也给该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体育发展与环境的冲突, 已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协调体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实现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该文从二者关系入手, 探讨解决的基本思路和办法。
1 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 . 1 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的能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客观上要求自然环境也要可持续发展。现代文明是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 但同时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500万人死于环境污染、18亿人饮用污水而患病, 每分钟全球耕地损失40公顷、沙漠化增加11公顷、森林消失21公顷、85万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4.8万吨沙流入大海。自然界已经危机四伏, 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屡屡向人类发起挑战, 地震、海啸、飓风等天灾人祸时有发生, 地球向人类发出了严重警告, 人类生存已岌岌可危。
1 . 2 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条件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资源及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完全必要的, 但是所有开发和利用都应当从整个自然界出发, 全面地和科学地考虑地球环境的生态系统, 再在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多样性的基础上, 达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当今社会许多人无限贪婪, 无限追求利益, 过度开采资源, 滥砍滥伐森林, 造成水土流失, 资源浪费, 自然环境破坏, 严重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世界正义的人们必须同心协力对付一切威胁生态环境的行为, 自觉地从社会利益出发, 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否则, 人类就会再步恐龙后尘, 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没有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就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
1 . 3 加强自然环境保护是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和人类战争对自然的破坏、自我的毁灭等惨痛教训告诉我们, 自然环境必须保护, 必须合理开发, 不能肆意践踏和违背自然规律。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与抗争, 人们终于觉醒, 世界各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 多数人开始自觉保护环境。泰国、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已列入教育计划, 并通过环境教育使学生强化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日本把“传授环境知识、培养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作为环境教育的目标。德国人民有着强烈环境意识和较高的环境素养。美国、加拿大、澳洲等在环境保护方面都有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只有全人类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被唤醒, 并切实施行环境保护措施,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才有希望, 人类才能永续发展。
2 体育运行和发展必须遵从和适应自然环境
2 . 1 体育有利于人的和谐发展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 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 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 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而且还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体育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 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活动, 能够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 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 改善人际关系乃至国际关系。因此, 体育事业方兴未艾, 是朝阳产业, 还需大力发展。
2 . 2 体育和自然环境需要和谐发展
体育和自然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自然环境提供了体育运动运行和发展的场所、资源, 但同时影响和制约着体育的运行和发展、体育运动需求;另一方面体育活动是人类的刚性需求, 体育人口的多少影响着体育活动对体育场馆的需求和建设规模, 日益扩大的体育队伍和日益增加的体育设施改变着自然环境的面貌, 从而影响自然环境的相对平衡。这是一对矛盾, 但必须科学处理。如何使体育和自然环境需要和谐发展?千百年来, 随着体育运动在人类社会文化中的兴起, 特别是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大型竞技赛会兴盛, 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开发, 如:高山滑雪、高尔夫球场、水域项目、海滨冲浪和浴场等, 从而使体育运动更加影响了地理面貌发生变化。如何才能保障和促进体育和自然环境需要和谐发展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
2 . 3 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两个方面, 缺少一个就会给人类来带来灾难。人类必须懂得, 为了生存、发展我们要依赖环境和资源, 要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 这就必然破坏了环境和资源;为了永续生存和发展, 我们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和资源, 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 良性发展和循环发展, 不能无限制向自然索取资源。因此, 保护环境、保护资源, 已经刻不容缓。
3 切实保障和促进体育与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
3 . 1 注重环境教育, 促使体育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办体育是唯一的选择, 必须注重人、社会、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而要实现这个目标, 环境教育至关重要。环境教育不只是概念的认知, 而是行动的教育, 需要亲身经历与体验, 了解人与环境的互动, 培养对环境的尊重及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人类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只有通过人类提高理性认识才能根本解决。环境教育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悉尼为了保护自然资源, 在奥运会场馆周围设置若干太阳能装置用来照明, 并用树皮覆盖裸露地, 以保持水土;雅典则在1500公顷的土地上种上30万棵树、100万棵灌木和1100万棵幼树。这些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3 . 2 制定规则, 促使世界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国际奥委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与环境保护。为了确保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奥委会已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 1995年瑞士洛桑会议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环保委员会, 1996年《奥林匹克宪章》将环境列入国际奥委会的任务之一。此后, 奥运会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积极响应国际奥委会的号召, 遵循奥运会环境保护规定。1984年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开始, 国际奥委会和奥运会主办城市逐步将体育与环境融合在一起。汉城为了举办1988年第二十四届奥运会, 采取多种措施改变能源结构, 控制煤烟型污染, 使用清洁能源替代燃煤。2000年第二十七届悉尼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 其“绿色奥运”的理念深受称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高举“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旗帜, 办成了最好的一届奥运会。
3 . 3 立即行动, 加强监管, 切实保护自然环境
国际奥委会加强奥运会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的奥运场馆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监管, 把奥运场馆建设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作为申办的必要条件提出并严格审查;各国对体育运动开展与环境保护也要立法, 并切实依法行政, 落实体育场馆建设与环境保护措施, 不得过度建设, 肆意破坏自然环境, 对破坏自然环境行为依法严惩, 并责令修复, 确保体育运动开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相得益彰。世界各国人民也要立即行动起来, 直接参与保护自然环境, 科学利用城乡自然环境组织开展体育运动, 保障和促进体育与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是环境资源的可持续供应。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 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体育运动是人类生存和活动方式, 适度建设体育场馆是必要的, 过度建设浪费资源, 又破坏环境, 必须有效制止。人类只有朝着保护自然环境及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目标前行, 才能使体育与自然环境二者相互促进, 相互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文霞.美国环境教育的伟大创举[J].环境教育, 2003 (1) :22-24.
[2]刘德琼.《绿色美化与高校体育环境教育》.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和谐生态环境论】推荐阅读:
生态和谐性06-01
生态和谐魅力06-23
课堂生态和谐09-29
加强林区生态和谐建设10-05
王琛--构建企业的和谐生态系统05-28
试论努力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10-06
论边城的和谐之美05-31
论质监部门如何构建和谐政企关系05-25
论如何建立高校和谐图书馆06-16
环境和谐发展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