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学批评论

2024-05-27

生态文学批评论(精选12篇)

生态文学批评论 篇1

一、引言

伊萨克·迪内森是丹麦著名作家, 她同时用英语和丹麦语进行文学创作, 曾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她的自传《走出非洲》以散文式的语言风格, 抒情的笔调, 追忆了女作家在非洲经营咖啡种植园的人生经历。全书由一个个独立成章的故事和作者在非洲生活的心得感悟组成。在这些零散的、片段式的叙述中, 作者描绘了非洲独特的自然风光, 追忆了只身一人经营恩贡农场 (咖啡种植园) 的苦乐辛酸, 揭露了殖民压迫下土著人的悲惨生活,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非洲大陆深深的爱恋, 以及与土著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海明威对《走出非洲》给予了高度的赞誉。他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曾表示应将这一奖项授予迪内森, 以此来表彰她的杰作《走出非洲》。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称赞《走出非洲》是二十世纪最唯美的一部作品。1985年《走出非洲》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搬上银幕, 并夺得奥斯卡奖, 使原著声名远播。

《走出非洲》描绘了非洲高原的自然景物, 集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伴随着生态批评在文学研究中的兴起, 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从自然和生态的视角探讨这部作品。这些研究主要包括把《走出非洲》视为一部生态自传, 探讨作者自我与肯尼亚这一自然背景之间的共生关系 (曾建湘, 2007) ;分析作品中所展现的生态智慧和生态学思想 (艾庆华, 王文, 2011) 。然而, 以往的研究都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地方”的探讨。目前, 国内少有将文学作品中的地方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进行深入研究的论文。

美国生态批评先驱劳伦斯·布伊尔教授指出:“地方是生态批评的要素之一, 它承载着生态批评所研究的对象, 是环境想象的一种具体来源”。[1]他认为“地方”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指称, 而是至少同时指示三个方向:“环境的物质性、社会的感知或者建构、个人的影响或者约束。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始于地方, 他们对自然的认知依赖于对地方的体验。”[2]因此, “生态批评应该也有必要研究地方在生态意识培育、生态危机消解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3]细读文本, 我们发现《走出非洲》对地方的描写和再现区别于其他文学作品。不同于它们把地方设置为背景, 仅仅是为人物塑造、情感渲染和情节设置服务的小说要素, 地方在《走出非洲》中被置于前景化的地位。迪内森从多角度、多层面向读者呈现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非洲。小说开篇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理位置:“我在非洲的农场坐落在恩贡山脉的山脚、海拔六千英尺的高原上, 赤道在农场以北一百英里处横穿高原。”[4]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造就了这里盖世绝伦的风光。这是一个美丽、丰富、多样、和谐的地方生态系统,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园。广袤无垠的旷野、郁郁葱葱的草原、神奇的原始森林、湛蓝澄净的天空、高贵的非洲狮、自由奔放的野生动物、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土著人, 他们都是非洲大陆特有的地标, 凸显出这块大陆本质特色, 时刻提醒并强化着作者扎根的地方。作品叙述的活动、行为和事件都发生在非洲这方土地上, 因此通过分析作品描绘的地方, 我们能够具体和深刻地考察作品传达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避免宏观而空洞地进行文学生态批评。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分析《走出非洲》中的地方, 探讨作品中地方与故乡的双重互动, 地方居民之间的情感认同, 以及家园地方的丧失, 考察人与地方的互动关系, 从多角度认识作为生态要素之一的地方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意义, 彰显作品的生态思想。

二、地方与家园:肯尼亚和丹麦的双重互动

地方在《走出非洲》中既是文中所描绘的非洲肯尼亚, 又是虽未在作品中出现, 但深藏于作者心中的丹麦荣德尔。虽然迪内森没有直接描写丹麦, 但是对于故乡的记忆和思念如同一条小溪贯穿于字里行间, 倒映和滋润着非洲大陆。正如美国女作家尤多拉·韦尔蒂所说, 有时作品中所呈现的地方会与作家的故乡彼此呼应和关照。迪内森的人生系于这两个自然景色截然不同的地方, 前者留下了她刻骨铭心的记忆, 而后者是她出生和成长的故乡。迪内森对相隔万里的两地产生了无限的依恋和忠诚, 并反映在她的作品中。

现代化进程摧毁了以往那种根植于某一地的地方意识, “对地方的情感认同以家园为中心发散出去, 强度逐渐减弱。地方演变成了与个人相关联的众多区域”。[5]但布依尔认为:“表面上, 这种在相隔遥远的多地方的生活会减轻对任何一地的依附, 但是对于关心家园地方的公民, 在第二家园, 他们的依附感更加强烈。”[6]丹麦荣德尔是迪内森最初的家园, 1913年她前往非洲肯尼亚经营咖啡园。此后的20年间迪内森与非洲的自然风光、野生动物、土著居民朝夕相伴, 产生了对这片远离故乡的土地的认同感和依恋之情。她动情地称非洲为“我心中的土地”, “这儿正是我应该在的地方”。[7]迪内森视非洲为第二家园, 这与她对故乡丹麦的记忆是分不开的。布依尔指出:“对某种环境条件的熟悉或陌生, 将影响到人们在日后的生活中是否会把一个特定的地点当成一个‘地方’来经验。”[8]幼年时与父亲在故乡树林中漫步的经历唤起了迪内森对自然的热爱, 塑造了她的生态意识。迪内森的父亲魏尔赫尔姆·迪内森是一位军官、探险家和作家。他热爱自然, 酷爱远足和狩猎, 一生致力于成为一名大自然的观察者。迪内森幼年时, 每天下午父亲都会带着她到荣德尔后面的树林中漫步。途中他与女儿分享自己年轻时在荒野和丛林中探险的经历, 并不时地停下来, 耐心地向她讲解途中见到的植物和动物, 同时鼓励迪内森自己去感受自然。每天与父亲到树林中的远足使作者走出了家庭的狭小空间, 置身于无限的自然中。童年的经历培养了她的生态意识, 造就了贯穿她一生的对自然之地的向往和热爱。因此迪内森能够将非洲这方亲近自然的大陆当做地方来经验, 对这里的自然环境、动物和土著人产生情感认同。

非洲是迪内森逃离丹麦时的避难所, 它为作者提供了喘息的空间。回首旅居非洲的日子, 她认为“完全可以把它说成一个来自繁忙、喧嚣世界的人在宁静的乡间度过的岁月”。[9]迪内森是一个恋父的女儿, 她与父亲有着深厚的感情, 认为自己是父亲真正的“儿子”和“继承人”。然而, 迪内森的父亲在50岁时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他的死给迪内森带来了永远无法摆脱的伤痛, “好像我自己的一部分也死去了”。[10]缺少了父亲的故乡令迪内森难以忍受, 它变成了迪内森的牢笼, 而不再是让她产生归属感的地方, 她感到无助和压抑。因此对于迪内森而言, 远离丹麦的非洲肯尼亚是她重新获得家园归属感的地方。在《走出非洲》中, 非洲是作者的一种审美建构, 它表达和反射了布里克森的心理诉求, 即对身份归属的强烈渴望。从丹麦到肯尼亚, 布里克森所找寻的不是一个具体的家, 而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家园, 是让她真正产生归属感的圈子。

对非洲的热爱并未消磨迪内森对故乡的思念。虽然身处非洲, 但丹麦仍深深地植根于作家的意识中。《走出非洲》的每一个字后面都有欧洲的影子。[11]迪内森在丹麦荣德尔的一个乡间庄园里出生和长大, 那里紧邻着大海。肯尼亚却位于非洲高原, 有着与丹麦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观, 高海拔使空气成为这里景致的主要特色和重要特点。然而, 在《走出非洲》中却多次出现了海的意象, 迪内森用海来比喻非洲的空气:“非洲高原, 黎明, 空气凉爽清新的似乎能够触摸到, 它使你一次次产生错觉;仿佛你不是在陆地上而是在黑黝黝的深水里沿着海底行进。你甚至拿不准自己是不是真的在走, 一阵阵清冽惬意的气流拂面而来, 好似深海底涌动的一股股水流;你的汽车犹如某种动作迟缓的鱼, 停在海底一动不动, 两盏车灯光芒四射的眼睛似的凝视着前方, 而且任海底生物从旁边浮游而过。”[12]

在《走出非洲》中, 迪内森把丹麦的海洋风光与非洲的高原景致相融合, 表现出了这两地的互动而非对立, 体现了

WENJIAOZILIAO

她对在场和缺席的两地所产生的共同的生存体验和依恋。

三、地方与居民:多样性的农场生态文化系统

地方不仅指称物理环境, 而且是人的栖居地, 其中建立了得到人们认同的社会关系结构。每处地方都包含着一个由居住者组成的社区, 社区内的居民不仅在地理上, 而且在情感上密切联系。居民之间的情感联系与认同也是地方依附的重要表现。除了对物理环境的感知和依附之外, 迪内森与“血肉之躯的非洲”的土著人也结下了超越种族和阶级的深厚友谊。她写道“从开始在非洲的日子起, 对土著人就怀有一种深挚的感情。这感情是强烈的, 它使我对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一视同仁。”[13]同时, 她跳出了自己的文化圈, 虚心吸取和学习不同文明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思想, 反省西方文明对自然的破坏。迪内森从土著人身上看到了与西方文化中人类主宰自然完全不同的生态观。代表着“文明和进步”的西方文化常与自然不和谐, 白人已经沦为了工业文明的奴隶, 并且丧失了与有色人种相互了解和相互同情的能力, 取而代之的是对异己民族、文化和自然的排斥与征服。相反, “落后”的土著人却没有完全割断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他们崇拜、赞美自然之物, 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 他们与各样的民族都接触, 对人极少抱偏见。当与白人在一起时, 作者会感到“一种无法派遣的窒息感”, [14]与他们格格不入;然而, 对自然共同的热爱, 却使迪内森与土著人之间产生了人类真正相互理解的力量和相依为命的伙伴关系。她对土著人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感:“黑色民族的发现极大开拓了我的世界。犹如一位在无动物地区长大、而天生又同情动物的人。晚年突然与动物打交道;或像一位本能爱恋树木和森林的人, 20岁时第一次步入大森林;或如一位具有音乐鉴赏力的人, 长大后, 无意之中第一次听到音乐, 他们的情况与我当时的情景很相似。接触土著人之后, 我便毫无保留地向这支交响乐队袒露了自己的日常生活。”[15]

在第四章的《白人和黑人的关系》中, 迪内森强调白人和黑人这两大种族是相互依存的, 彼此对于对方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迪内森和土著人之间这种超越种族和阶级界限的理解和尊重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对方主体性的基础上的, 它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文化, 尤其是殖民主义把异己的殖民地人民建构为他者, 所导致的白人和殖民地人民之间的二元对立。在《走出非洲》中, 迪内森批判了白人殖民者对土著人的殖民压迫。她认为工业化和殖民主义使白人失掉了与有色人种相互了解和相互同情的能力, 取而代之的是对异己民族和自然的侵略和征服, 这造成了对其他民族主体性的剥夺。白人禁止生性好斗的马赛武士参加战斗, 使马赛族成为了一个被阉割的民族。此时的马赛民族“犹如一头被砍去了爪子、奄奄一息的狮子。他们的长矛被没收, 甚至他们那硕大、装饰的漂漂亮亮的盾牌也被收缴。”[16]在《蜥蜴》一文中, 迪内森用蜥蜴和手镯的故事从反面说明了尊重他者主体性的重要意义。色彩绚丽的大蜥蜴被打死后, 它周身的色彩消失了, 变得苍白和暗淡。土著姑娘胳膊上精美的手镯被戴到作者的手上时, 立刻就丧失了灵魂。从这些亲身经历的故事中, 迪内森认识到了消灭他者和文化的单一化必然会导致人类悲惨的结局。在非洲这片土地上, 代表着不同文明的作者与土著人互相尊重彼的文化, 尊重对方的主体性, 这不但加深了他们对共同生活的家园的依恋和忠诚, 同时也唤起了保护地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不同的文明和谐共存于农场中, 共同构筑了农场生态文化系统的多样性。

四、地方的丧失:土著人的家园失落

地方不是静止的, 它是历史性的, 是处于进程中的事物。布依尔写道, “地方”不是名词, 而是一个动词, 它处于运动和变化的过程中。有时地方的变化是自然本身引起的, 有时这些变动是人为原因造成的。[17]地方的变动总是发生在我们的周围, 首先表现为物理景观的改变。在《走出非洲》中, 迪内森叙述了她在非洲的最后几年间农场所发生的变化。以前农场里有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 如今, “农场的南部已经给了农民, 森林都被砍伐光了, 建起了一幢幢房屋。拖拉机在往昔的林间空地上往返轰鸣, 翻耕着土地”。[18]布依尔认为, 地方的变化使人类意识到了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当人们把地方置于历史的语境下来看待它的现状, 探寻其形成的原因时, 就会对人类行为给地方造成的破坏, 乃至是不可挽回的灾难性的后果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迪内森在手头拮据时也被迫让人砍伐过农场里的树木。回忆起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破坏, 她深感愧疚和悔恨:“这片长着傲岸挺拔、投下生机盎然绿荫的树林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我觉得, 一生中再没有比砍倒这片树林更让我遗憾的啦。”[19]

除了自然环境的破坏, 人类和非人类的迁移也导致了地方的变迁。这主要是由现代化进程和殖民侵略所造成的。迪内森在《走出非洲》中抨击了白人对土著人的殖民压迫。她写道:“在白人殖民者踏上非洲大陆之前, 这个国家的土著人无可争辩的拥有自己的土地, 并且根本没听说过什么白人和他们的法律;然而现在, 这片土地却被白人作为保护领地接管过来。”[20]为了获得廉价的劳动力和大片的土地来发展资本主义农业, 英国殖民者从吉库尤人和其他土著居民的手中以极其低廉的价格甚至是直接抢夺的强盗方式掠夺了大量的土地。这就造成了非洲人与土地分离。[21]地方维系着人之存在。现象学家梅洛·庞蒂认为:“存在意味着在那里存在, 或者说, 做某个人意味着维系于某个世界。我们的身体安居于此的地方不是我们之外的他者, 而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22]迪内森在《走出非洲》中写道:“拿走人家祖辈生息的土地, 那么你从他们手中夺走的远不止土地, 还有他们的过去、他们的根和他们的身份。如果你夺走的是他们至今经常见到的、并渴望将来继续看到的, 那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你夺走的好似他们的眼睛。”[23]不论是某地的开拓者还其是后代或移民都忠诚于他们所处的家园地方, 因此, 一旦被逐出故土, 他们就会感到生活失去了秩序, 产生了与家园疏离的异化感。为了克服丧失家园所带来的异化感和失落感, 流亡者就会极力在形式上保留自己的过去。铁路的修建使马塞人被迫迁离了自己的土地, 但他们仍然保持着对原有土地的忠诚和依恋, 他们“随行携带着故乡山水和平原的名字, 并把新住地的山、平原和河流分别以此命名。”[24]对马赛人而言, 故土就是医治他们日后精神创伤的药物。颠沛流离的土著人不仅保留着故乡的自然风貌, 同时还竭力维持原有社群的稳定, 以延续他们维系于共同地方的根和身份。由于经营失败, 恩贡农场被迫拍卖, 居住于此的土著居民遭到了驱逐。恩贡农场是这些土著人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他们对农场产生了对家园一般的归属感和依恋之情。因此被驱逐出农场使他们遭受了丧失家园的巨大耻辱。尽管土著人不得不离开农场到新的地方定居, 他们仍然固执地要求要继续住在一起。因为这些土著人坚信“藉此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份。因为以后数年里, 他们依然可以谈论农场的地理和历史, 倘若谁忘了, 其他人还可以记起来。”[25]

五、结语

20世纪后半叶, 现代化进程的加剧导致了日益增加的丧失地方 (displacement) 的状况, 因此,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 “地方”概念重新受到了理论界的关注。生态批评考察了文本中人类与非人类和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 而地方正是这种关系发生的物质语境, 因此对“地方”概念的考察可以使我们更深入洞悉人与自然的关系。迪内森在《走出非洲》中描写了“地方”及人与地方的互动, 同时关照了自然环境和居于此地的人类的权益, 既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 又避免陷入极端的生态中心主义, 体现了生态整体主义哲学。对具体地方的忠诚能够唤起生态责任。布依尔认为当人们将一个地点愈是当做地方来经验, 那么对于此地的热爱和对它可能受到破坏的关切就愈发强烈。意识到我们的身体栖居于某地, 每个人都属于某个地方社区, 可以激发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生态系统的关怀, 唤起生态意识。相反, 正如温德尔·贝里警告的“如果没有对自己地方的全面了解, 没有对它的忠诚, 地方必然被肆无忌惮地滥用, 最终被毁掉。”[26]在非洲的肯尼亚, 迪内森把自己融入了由自然环境和土著人组成的地方生态系统中, 把自己的命运与他们紧密的维系在一起, 对非洲的肯尼亚产生了依恋和忠诚。这一过程包含着作者值得爱惜的生命经验, 体现了作者对生态环境的关怀和生态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2][8][22]劳伦斯.布依尔著.刘蓓译.环境批评的未来——环境危机和文学想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3][26]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4][7][9][12][13][14][15][16][18][19][20][23][24][25]凯伦.布里克森.走出非洲[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0.

[5]Schnell Izhak, Mishal Shaul.Place as a Source of I-dentity Colonizing Societies.Israeli Settlements in Gaza[J].Ge-ographical Review, 2008, (2) .

[6][17]Lawrence Buell.Writing for an Endangered World-Literature,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in the U.S.and Beyond[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0]Burke Janine.Source Nature’s Healing Role in Artand Writing[C].McPherson’s Printing Group, 2009.

[11]Robert Langbaum.Autobiography and Myth in Out ofAfrica[J].Virginia Quarterly Review, 1964, (1) .

[21]Olga Anastasia Pelensky.Isak Dinesen Critical Views[C].Ohio University Press, 1993.

生态文学批评论 篇2

劳伦斯・布依尔,Lawrence Buell(哈佛大学,英美文学与语言系,剑桥,02138)

期 刊: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Journal: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12(5) 分类号:X171.1 X21 I01 关键词:生态批评    环境批评    城市环境    环境正义    环境美学   

生态女性文学批评的话语建构 篇3

关键词:生态;女性;批评;话语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一、前言

在新环境,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受到极大的破坏,人类呼吁生态文明建设的声音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男性批评家发表了相关绿色宣言及生态文学评论,而一直在文学界争夺话语权的女性作家、批评家还没有良好的成就,下面就生态女性文学批评的话语建构进行分析。

二、重新塑造女性文学身份

对女性文学的发展进行回顾,可以看出,近些年来,女性文学取得了非常耀眼的成就,如“方舟”意识、“站在统一地平线上”的呼吁等,在肯定女性文学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在20世纪,中国女性的发展逐步进入误区,从而为女性文学的发展带来很多弯路,女性批评家,必须对此进行纠正[1]。就目前而言,女性文学误区主要有精英主义误区、女性文学与男性话语形成对立、女性文学成展示女性隐私的平台等几个方面。在21世纪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要想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这里的和谐有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在新时期,回归和谐已经成为当前女性文学描写的主要旋律,作为女性批评家应该让女性作家对个体生命多一些思考,女性作家在创作男女两性的关系时,应该减少一些彼此的对抗,增加一些男女两性的共存、和谐、平等,在女性的作品中应该多留一些充满温暖、爱意的情怀,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高贵精神生态女性作品,这也是当代女性作家和批评家共同努力的方向。对此,当代女性批评家应该树立良好的生态文化意识,构建生态女性文学批评模式。

三、西方话语中的生态女性文学批评资源

对于西方女性主义,主要经历了自由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三个发展阶段,对于生态女性主义,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在西方,各个流派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相同的,也就是性别压迫和生态危机,在西方生态女性主义中,试图通过分析各种压迫制度之间的相互联系,去除二元思维方式、价值等级制度观念,从多元论、整体论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理论。由于西方生态女性主义不是同一个流派,因此,可以将西方生态女性主义分为社会生态女性主义、文化生态女性主义、哲学生态女性主义三个流派。

对于社会生态女性主义,是从女性、自然受到压迫的社会、经济、政治根源出发,提出改变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建议,以期实现女性和自然的解放。对于文化生态主义女性主义,是从女性、自然受到压迫的精神根源出发,希望通过改变文化精神来实现解放女性和自然。对于哲学生态女性主义,对女性和自然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观念的支配下,父权对女性和自然进行控制,要想实现女性和自然的解放,就需要打破这种错误的观念[2]。

对于生态女性主义者,他们提倡建立一种不是在统治原则下的生态道德伦理观念,其主要目的是实现自然、人、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生态女性主义者曾经提出,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应该建立新的同盟,按照自然规律,平等的承担自然责任,从而实现社会的共同进步。对于生态女性主义,是对传统哲学的巨大冲击,生态女性主义希望通过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并通过本体论哲学对传统的哲学中的父权世界观进行批判,生态女性主义体现的整体论、多元论、关联主义价值体系,对现代女性作家和女性批评家的认知、观点造成极大的影响。

四、东方文化话语中的生态女性文学批评精神资源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对于生态女性文学批评精神资源,可以从生态哲学思想、生态文化思想、生态经济思想这几个方面进行挖掘。在古代,哲学家很早就对天、地、人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并由此提出了阴阳和谐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在《周易》中有集中的描述,在《周易》中提出,人应该和谐的与自然相处,而不可破坏自然规律。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强的生态意识,中国文化重生、贵和,这里的生是指生命,不仅是人的生命,也是自然界的生命,“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精髓,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对东方文化话语中的生态女性文学批评精神资源进行挖掘,对于当前生态女性批评的本土化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在新时期,女性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在多元文化下,东西方思想差异逐渐缩小,有很多话题成为东西方实现共同关注的方向,生态就是其中之一,在西方生态女性文学批评体系还未成熟的今天,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家应该抓住机遇,从女性文学精神生态、文学批评生态话语资源两方面入手,构建本土化的生态女性文学批评体系,以此实现东西方生态文学批评的平等对话。

五、总结

生态女性文学批评作为生态批评的新主力军,在新时期下,应该与生态男性文学批评站在同一起跑线,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为人类精神生态平衡贡献力量,以此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锐.春天不再寂静女性不再失语--浅析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构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02):120-121.

[2]袁帅.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浅析——以《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为例[J].吕梁学院学报, 2014, 4(03):17-19.

[3]周莹,刘洋.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域下的《接骨师之女》[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9(04):92-94.

生态文学批评论 篇4

一、生态文学批评论引入高校英语文学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高校英语文学教学过程中的生态文学批评理论介入和应用, 有利于提高高校大学生对英语文学的深刻认知, 对于增强学习成功预期、正确评定英语文学的实用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英语专业的高校大学生而言, 将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积极地引入到英语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 意义重大。第一, 生态文学批评论的介入, 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语言功底的提高, 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学、西方文化的深刻了解。英语文学教学过程中的生态批评论介入, 并非机械地添加文论知识, 而是将英语文学的教学中心逐渐转移到学生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知识的培养上, 旨在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的赏析能力。第二, 生态文学批评论的介入, 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而且也可满足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求。在当前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 生态意识也是大学生素质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 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 部分人群精神上出现了问题, 精神分裂、自杀、吸毒以及抑郁症现象非常普遍,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呈上升之势。上述现象的出现, 实际上表现的是现代社会的疏离化, 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内心之间的疏离, 这是极其危险的信号。对于高校英语文学教学中引入的生态批评论而言, 其涵盖范围非常的广泛, 既包括生态环保意识, 又包含了上述关系的和谐发展意识。生态文学批评论, 能够促进当代高校学生正确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而且使他们能够承受学业、就业以及人际关系的压力, 使他们能够尽快走出心灵困境 (肖燕姣、曾洁2012) 。在高校英语文学教学过程中, 从生态文学的批评视角对英美作品阅读、理解和探究,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知、接受生态环境危机以及文化根源,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二元论思维方式, 对于培养学生对生态、生命的敬畏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消费观、求职观以及爱情观等提供启示, 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灵困境。

二、英语文学生态课堂构建及评价机制改革策略

英语文学生态课堂的构建是由教育主体、生态教学环境以及具体教学活动等几部分构成的有机系统, 各元素之间互动、和谐、开放。其中, 社会生态环境是由内化的社会价值观构成的, 精神生态环境是由师生感情、人情和学风构成的。英语文学生态课堂构建过程中, 应当优选教学策略, 即在生态本位、学习主体的教学过程中, 充分考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态位差异, 而且还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来颠覆线性秩序, 采用多级化、去中心化的话语系统。比如, 多模态课件在高校英语文学生态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用效果非常明显。从应用实践来看, 将动画、图案以及影响和声音集于一体的多模态课件, 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感官, 从而使学生有效地体验文学的永恒魅力 (袁小陆2013) 。

生态文明时代高校英语文学的教学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就是对评价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 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单一评价模式, 建立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下文将专门针对课堂教学评价改革进行深入的研究。较之于传统的考试中心主义的考核方式, 生态课堂是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并且始终贯穿于学习全过程之中。比如, 课堂上出勤、课后作业以及平时的表现等;课外评价, 比如自主阅读、小组合作以及学术研究等;期末评价模块, 包括论文、考试等内容。采用多元化评价手段, 能够确保教学活动的可持续性。在生态化英语教学评价过程中, 不仅要关注学生, 而且评价的其他功能也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生态模式应用, 使教师、学生均成为英语教学生态的有机构成。从这一层面来讲, 评价的重点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对学生英语文化的评价, 可以使教师对个人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通过教学评价结果来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 并根据他们的学业评价来完善教学、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 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在长期的高校英语文学教学过程中, 英语文学教学评价时总是将教学结果、预定目标放在一起进行比照。在教学评价过程中, 根据预定的目标客观地描述英语文学教学结构, 而评价的关键在于清晰、可操作性评价 (赵雯、王海啸、余渭深2014) 。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只注重评价结果, 过分地强调了学科知识体系, 人文方面的内容却被严重忽略, 而且考试、测验成了教学评价的主体;实践中可以看到, 虽然人们意识到教学评价并非考试、测验, 但是生态模式下的英语文学教学评价所强调的是“协商”基础上形成的“心理构建”;在此过程中, 应当以价值多元性为基本原则, 坚决反对管理主义倾向。教学评价的重点并非简单地对学生笔头、结果的评价, 其内涵也不只是考试、测验, 而且在对学生作为参与者的充分肯定的基础上, 要充分发挥其评价主体地位。在生态化英语教学评价过程中, 应当避免传统的过分强调评价的情况, 即测量、目标达成检测等片面性, 对评价者、内容、目的和结果进行综合考虑。英语文学生态课堂构建与评价, 实际上是以“协商”形式为基础形成的一个共同心理建构。对于评价内容而言, 不仅包括纸笔测试以及人机测验等书面测评, 而且还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课后学业研究旨趣等, 即评价内容实际上是多维信息的有机融合。对于评价目的、评价结果而言, 可从师生、教育主管部门视角进行全面的审视。基于教师视角来看, 可将评价目的定位为语言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参照系;基于学生视角来看, 生态批评论下的英语文学教学评价结果, 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信息反馈, 使他们能够准确认知学习进程以及多元智力发展偏向,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基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视角来看, 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评价结果进行合理分析, 以此来跟踪高校学生智力发展情况, 从宏观层面调整英语教育教学政策。

需要说明的是:生态英语教学评价并非一次性的, 而是动态的, 其中包括评价反馈、再评价, 而且这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对于生态英语文学教学评价而言, 其所坚持的基本观点是:“协商”基础上的教学课堂构建、多维信息的有机融合以及指向学生的价值多元性;生态英语文学教学评价, 旨在促使学生心智的日趋完善, 同时也是人类行为反思、自觉的体现, 对于实现教学相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生态英语文化教学评价体现的是学生文化评价理念, 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评价形式来看, 生态英语教学评价过程中应当对形成性、终结性评价进行平衡处理, 将学习结果与过程作为学生发展的动力源。实践中可以看到, 可采用的评价形式有多种, 既可以是档案记录, 也可以是学生的表演, 无论哪种形式均可通过水平考试、诊断测试。任何一种形式的评价, 在生态英语文学教学评价模式下, 其落脚点均在于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生态英语文学教学评价过程中, 从根本上摒弃了传统的“一言堂”模式, 采用的是教学评价共同体之间的平等“协商”, 其中学生的地位得以凸显。

结束语

总而言之, 生态视野下的英语文学教学改革过程中, 应当纠正传统的英语教育功用主义倾向, 并有效解决英语文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定位尴尬、兴趣匮乏以及教法单一和气氛沉闷等问题。教学改革的宗旨是培养学生追求精神、道德的完善, 实现内心的和谐统一, 这一方面迎合了当前生态文明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客观需求, 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在当前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 高校英语文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主要对生态文学批评论介入高校英语文学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构建高效的英语文学生态课堂。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学批评论,高校英语文学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肖燕姣, 曾洁.2012.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现状思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3) .

袁小陆.2013.外语教学设计反思的三维分析框架[J].外语教学, (6) .

走向深层的生态批评 篇5

生态批评(ecocriticism)的起因,毫无疑问是源于我们人类所共同面对的生存环境恶化,诸如沙尘暴、水污染、核废物倾泻、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酸雨、物种灭绝、水土流失、石油泄漏、食物中毒、铅等重金属中毒致残、森林大火……对于其出现时间,有起于90年代[1]、70年代[2,3] 之说,历史虽然不算久远,但观点却在迅速地更新。 在美国生态批评的主要倡导者彻瑞尔•格劳特费尔蒂(Cheryll Glotfelty)那里,生态批评还被模糊地定义为“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批评”[4] (P xviii)。布兰奇等人(Michael P. Branch et al)认为这还不够,说:

生态批评并不是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现象的一种方法;它包含的是走向生物中心主义的世界观,是伦理学的延伸,是人类对包括非人生命体和物理环境的全球社区(global community)意识的拓宽。

考基诺斯(Christopher Cokinos )则进一步将格劳特费尔蒂的二元生态批评研究公式分解为“个体自身、社会、自然界与文本间的可能联系”。[6] 但在这样的框架下还是有着太大的阐释空间。也正是由于定义的模糊、概念的笼统,一时间生态批评的绿色标签迅速地在文学批评的学术作品中蔓延开来,倒是应了考基诺斯的话(也见于王诺文中[7]), 生态批评成了“有助于学者出版著作和获得职位的‘主义―机器’(ism-machine)或‘学术工厂的发电机’(generator in the academic factory)。”[6] 从事生态批评研究固然离不开学术交流和论文发表,但为了发表文章而匆忙地贴上绿色的标签,不仅仅是不严肃的事情,而且会反过来损害这股健康的绿色生态批评潮流。所以生态批评如何从浅层走向深层、而不光是用一副绿色的眼镜到文本中去寻找自然的踪影,是当前生态批评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格劳特费尔蒂综述了生态批评从浅层生态走向深层生态的趋势。[8] 面对这迅猛的发展潮流,本文主要从分析奈斯的深层生态哲学入手,试图从跨学科的角度对奈斯提出的格式塔生态哲学进行综述,分析深层生态批评发展趋势。

一、奈斯的格式塔生态观

生态批评,从出现之初就表现出强大的跨学科亲和力,似乎任何一个学科的学者都可以凭着他对生态的理解和感悟加入到生态批评的队伍里来。希特(Hitt)就列举了文学批评、女权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和后殖民主义批评与生态批评相结合的例子。[9] 但笔者认为,生态批评不应仅仅停留在希特所谓的“伦理立场(ethical stance)”[9] 上,而应该是借以考察人类自身价值体系的平台。挪威著名哲学家阿恩•奈斯(Arne Naess)把格式塔理论与深层生态哲学相结合,是对生态批评深化和发展的一个范例。

格式塔是“Gestalt”的中文译音,德文中为“模式、形状、形式”。 格式塔理论是德国科学家沃泰莫(Wertheimer)、科勒(Kohler)和考夫卡(Koffka )于19前后在心理学领域里提出来的。他们发现,就人的感知而言,存在一些整体(完型),其特性并不存在于它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些特性会反过来对组成部分产生影响。格式塔的主要研究在于发现并了解这些整体。考夫卡解释说:“运用格式塔范畴也意味着去找出自然界的哪些部分属于机能整体的部分,并发现它们在这些整体中的地位,它们相对独立的程度,以及较大的整体结合成次级整体的情况。”[10](P26) 奈斯在其论文《生态哲学与格式塔本体论》(“Ecosophy and Gestalt Ontology”)中首先推出格式塔公式“事物都互相缠在一起”(Everything hangs together.)[11](P240),他并不是想在一般意义上借此公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而是要着重强调“由于我们人类的知识极为有限,世界的复杂性会将我们置身于困境,有时甚至会带来死亡”[12](P240),这种观点也呼应了著名的混沌理论中的“蝴蝶效应”:亚马逊河流域一只蝴蝶的一次不经意的振翅都将有可能在几个月后的得克萨斯州引发一场绝无仅有的飓风。人类迄今为止的一切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破坏,是远胜于可能引发飓风的蝴蝶振翅。这就是深层生态学所持有的整体观:

自然不依赖人类的利益,它有自己的权力和价值,并坚持有联系的总体观点,反对“人在环境中的现象”(man-in-environ. image),赞同整体论的(holistic)和非人类中心(non-an-thropocentric)的途径。[12]

生态系统内事物之间的这种普遍联系一方面提醒我们人类在自己的施为中应保持小心谨慎态度,另一方面也要做到对其他生命体的尊重。在这种理论的框架下,生态批评作为一个思索和发展的平台,把自然与人类行为统一在一个完整区域里,抛弃人类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关系。对此,奈斯提出了通过“自我实现”、由利己走向利他主义的思路。他说:

如果要用几个字来概括这一终极模式的话,我认为可以说成“最大化(长时间、广泛的)自我实现!”(“Maximize (long-range, universal)Self-realization!”)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活与让活!”(“Live and let live!”)……如果怕被误解而不得不放弃这个术语,我就会用“广义共栖”(“universal symbiosis!”)来表述。“最大化自我实现”当然可能被误解为走不断膨胀的自我之旅。但“最大化共栖”(Maximize symbiosis!)会相反的被误解为为了共性而消除个性。系统而不孤立地看,最大化自我实现就是让所有生命得到最佳表现。因此,我要引出第二个术语,“最大化(长时间、广泛的)多样性(Maximize(long-range, universal)diversity!)。”[13](P80)

所以,“让所有的生命得到最佳的表现”,才是深层生态学的至高教义。人不再是生态系统的中心,也不是生态系统的旁观者和研究者,人不是生活“在”环境中,而是环境的一部分。在自然界,我们原本不必担心自然进化法则会让各种物种有“最佳表现”的机会,但人类过分的欲望与表现,使其他生命的表现形式受到了遏制。生态批评力求恢复自然的本能,然而,奈斯并不是说让人类为了生态而退出自己的舞台,只是说面对人类无尽的私欲,“最终减少消费且不至于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生活的真正质量。”[14](P67)

奈斯另一个推崇的公式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the whole is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12](P241) 他举了这样一个经典的例子:在黑板上点三个点,只要三点之间排列不特别例外,我们在瞬间体验到了一个三角形的完型认知,尽管一个三角形远不止于三个点的集合。借此他希望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平时我们不经意的、看似无辜的行为上来,今天我们看到的环境恶化正在加速度地发展,正是我们一次次所谓细小、无心的行为的必然后果。“工业时代的人们严重地干扰了自然的进程,即便极少量的.行为也将严重改变自然界的风景。例如,大家都知道在南极从事研究的人们应该极度小心不去伤及生态系统。”[15](P398)

在此基础上,他又从格式塔主义中发展了一条他自己的教义:“部分不仅仅是一个部分(The part is more than a part)。”[12](P241) 这并不是如戴叶姆(Diehm)所言,是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换述[16],而是增加了新的含义, 旨在强调个体独立存在的意义,因为他担心个体作为“生命溪流里的水珠”这一比喻会有误导意义,会让人感觉到“个体的水珠会在溪流里迷失。”[17](P165) 在另外的场合,奈斯进一步解释格式塔主义(gestaltism)时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整体大于部分,但同时部分大于整体,因为如果你只是拥有了整体,那将是一无所剩。这还不够,就像斯宾诺莎的自然神秘主义,你还要去拥有你的最基层的格式塔。你拥有整体、也拥有了部分。你不能说“我现在摆脱了具体细节。”[17](P159~160)

二、瞬间经历理论

在浅层生态批评中,自然被作为一个地理环境来观察,来描写,是服务于人类的客体对象,因此它摆脱不了人类中心主义的阴影。“浅生态反对环境污染和资源衰竭,但认为离开了人类的需要、利益和善(good)以外,自然是没有价值的。”[12] 深层生态批评中将自然定格为人类施为的环境。纯粹的地理环境对人类行为而言没有任何价值,就好像在太阳系以外存在的一个比伊甸园还美丽的空间,由于地球人类的思维与速度都还不能与之接触而使得这样美好的场所无论如何也进入不了我们今天生态批评的保护或者利用的话题中来。

格劳特费尔蒂从生态文学批评的角度总结说,生态批评发展到今天已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研究文学作品中表现的自然”的第一阶段,“恢复与界定非小说类的自然作品之文学类别,并进一步确认和研究以生态意识为写作目的与形式的小说、诗歌和戏剧作品”的第二阶段,和“文学话语如何建构人类”的第三阶段。[4] 对于第一、二个阶段我们不难理解,因为今天生态批评滥觞的学术作品基本上停留于此,把自然作为以人类价值体系为尺度标准的观察和衡量对象,来看谁的作品中较多地表现了自然,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置身于自然之外。对于这种第一、二阶段的生态批评,没有必要作为生态批评的主流来渲染。因为从文本中寻章摘句来怀念过去作者生态意识、生态观点既解决不了今天的生态问题,也不具备真正的时代意义,无法完成人类自身和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建构。正因为如此,深层生态批评走出二元论的人与自然的两极对立,将人作为自然的一个构成部分来考察。

奈斯用“瞬间经历”(spontaneous experience)这个术语,来表述他对人们作用于环境时的心态进行描述:

“瞬间”需要一些解释。如果我说“这些水看起来发黄”或“这些水好像是黄的”,我的含义是水或许并不真的发黄。然而这两个句子都是基于瞬间的经历,这些经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黄色的水”或“黄色的水!”来表述。用到“看起来”和“好像”,是想表达一时的思索、怀疑,或咨询。后者表述的是非瞬时性的一个标准。[12](P241)

人类对自然的态度,由于将自然看作一个客体,而该客体在主体的反作用上表现出不一致游离观来。我们今天听到的许多对大自然加以保护的口号,也都是加上了种种附加条件之后的保护,即不同的民族、国家、政体为了各自的利益在保护“自己”的大自然、“自己”的地球,其心理原因还在对自然界这一客体的瞬间经历的偏误。美国总统大选中布什总统与克里议员的第二场辩论中,布什总统为自己未加入“京都议定书”的行为辩解时,就说“当初要是加入了京都议定书,我们就会失去很多的工作职位。”[18]

所以奈斯批评的发展中国家学者的观点中有“深层生态”是发达国家的事,因为“他们害怕第三世界的人们会被挤出自己的家园,来为某些特定的动物腾出地方。……发达国家……有钱来支付这种将广袤的大自然作为野生物种栖息地这样一种奢侈。”[13] 发展中国家学者们的这种忧虑固然是“瞬间经历”的局限,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地区保护措施来说已微不足道。历史造成的地区不平等已使得发达国家的一个工作职位等同于发展中国家许多职位当量的环境破坏,须知,在热带地区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为争取“温饱农业”而求得一片生存空间。在完型生态学理论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一国人的挥霍可能给他国人带来贫困,一代人的挥霍也会给下一代人带来灾难。

不难看出,格式塔完型生态批评把格式塔心理学、生态学和文学批评结合在一起,改变了生态批评实践初期从文本中寻找自然的表现形式与表现手法或寻求以自然为主题的文学创作的做法。它一方面强调生态系统内的普遍联系、个体服务于整体,同时又强调个体独立存在的重要意义,不希望为了集体而使个体湮灭。而格式塔理论中的瞬间经历理论为我们考察自然构成的文本中的人类价值体系提供了借鉴,从而完成人类自身的建构,在广泛意义上也就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建构。

生态文学批评论 篇6

[关键词] 美国生态文学 非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伦理 生态经济

一、美国生态文学发展概述

“生态文学”是20世纪新出现的一种文学类别。是以生态环境为题材,具有鲜明的优患意识和现实的批判性。生态文学产生的背景是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在全球的兴盛与发展。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瑞秋·卡森发表了长篇文学性的科普作品《寂静的春天》,标志着生态文学的正式诞生。自此以后,以环境生态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地兴旺发达起来。

18世纪~19世纪,伴随着倡导回归自然的哲学思潮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西方文明史的第一个生态思想繁荣时期到来了。回归自然并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意识甚至一度成为主流思想。美国浪漫主义作家亨利·大卫·梭罗堪称浪漫主义时代最伟大的生态文学家。在梭罗看来,人的发展绝不是物质财富越来越多的占有,而是精神生活的充实和丰富,是人格的提升,是在与自然越来越和谐的同时人与人之间也越来越和谐。这种发展观影响了美国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梭罗启蒙了美国人感知大地的思想。美国生态批评家哈罗德·弗罗姆在《从超越到退化》一文中,从工业革命与技术的角度历史性地追溯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工业革命深深地影响了人类的自然观,影响了人们关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设想。在他看来,技术造成了一种错误的幻觉,即人类在控制着地球。这让人类忽略这样一种事实:“人类不可战胜的头脑必须依靠自然的供养系统”。

二、 美国生态文学表现出了强烈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在美国生态文学史上,居功至伟的人物首推约翰·缪尔和阿尔多·利奥波德。1894 年,《加利福尼亚的山》问世,1902 年,《我们的国家公园》出版发行。缪尔文笔优美、博闻强记,吸引了现代读者的视线。利奥波德是一位林业生态学家。1949 年,《沙乡年鉴》面世,作者在书中用尚且不为人熟知的生态视角,展现荒野之美。利奥波德强调,“土地伦理学仅仅把社区的疆界扩大,旨在囊括土壤、河流、植物,还有动物,或者说,全部的土地”,绝非是要制止利用或改造自然,其对自然的利用是建立在肯定“其生存权”的基础之上。因此,该书堪称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作者通过反思人文主义的狭隘视野,批判了自然保护运动中的功利思想,主张迥异于美国传统的征服精神的土地伦理意识。《沙乡年鉴》意识超前,思想深刻,不愧为绿色圣经。

三、环境伦理学的内涵

环境伦理学,又称生态伦理学,是从20世纪中后期逐步兴起的一门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是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哲学、伦理学相互交融、相互结合的产物,也是当代发展很快的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环境伦理学通过对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研究和探索,把人类的道德关怀扩展到整个生态环境领域,从而为人类保护地球家园,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新的价值导向和科学的理论指导。经过半个世纪左右的发展,环境伦理学的内容丰富多彩、百家争鸣,其中有四个主要流派影响最大,分别是强调动物解放和权利的动物福利论、以所有生命为尊重对象的生物中心主义、将道德范围扩展至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态中心主义以及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做出改良、强调人类整体利益和终极利益的弱人类中心主义,其中的前三种观点被统称为非人类中心主义。

四、生态文学、环境伦理与生态经济

1.生态文学、生态伦理的经济功能

生态伦理把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由原有的人类的范围扩大到非人类生命或整个自然界,是一种新的伦理思想。生态伦理的宗旨是调节生态系统中人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但最终是为了维护人类的存在和发展。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人们的福利,实现人类的发展。因此,生态伦理与经济发展在维护人类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是统一的。因此,生态伦理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生态文学、生态伦理促进了生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在生态伦理思想的指导下,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生态经济,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伦理倡导与资源环境和谐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程度,从而将经济活动、生态环境和伦理关怀融为一体,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从美国生态文学、环境伦理到生态经济,反映了人类生态伦理观念和经济观念的巨大变革。从人与自然的视角,会发现人类在面对自然时处于尴尬的境地。人类依赖自然而生存,热爱自然,希望能与自然长久地和谐相处下去,但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的时候却由于可能是人类自身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属于人类精神世界或纯粹是出于占有欲而做出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而最终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人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处理上处于最关键的地位,人类应建立起一套符合生态伦理学要求的人地关系道德准则和完善的环境法律,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思想以及正确的经济行为方式,使当代人以及后代人的生态困惑得到最终的解决。也使人类能够在这美丽的自然界中与自然永久地和谐相处下去。

参考文献:

[1]刘玉:美国生态文学及生态批评述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5.(1)

[2]邓世彬:二元对立自然观的悖论[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3)

[3]侯斌:人类的窘境[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2)

[4]刘限王春年:环境伦理学一门新兴交叉性学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生态文学批评理论浅析 篇7

1 生态批评理论的起源与产生

二十世纪中后期, 生态批评理论从西方逐渐发展推向全世界, 成为一种新的学科研究方法。1972年约瑟夫·米克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 1974年密克尔提出文学的生态学, 1978年鲁克尔特在自己的文章中首次使用生态批评, 并提倡将文学与生态相结合, 1994年克洛伯尔的专著中提倡生态学的批评, 1995年在科拉多大学召开第一次研讨会。从此, 研究生态批评的文章与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并逐渐从西方发展推向全球, 成为全球探讨、研究的理论之一。

2 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内涵及发展

学术界中众多学者对生态文学批评理论进行了定义, 由于其研究的视角不同, 其定义也就不尽相同, 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彻丽尔·格罗特菲尔蒂认为, 生态批评理论将自然与文化相联系, 并将自然与语言文学之间的联系作为研究的主题。自然批评理论在批评中, 一方面注重文学, 另一方面注重生态, 它协调着人类与非人类。王诺认为生态批评理论是在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的基础上, 探讨研究自然与文学关系的批评理论。它既反映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 也探索文学的审美与艺术表现。后者是目前学术界大多数学者都认同的观点。

3 生态文学批评的作用

3.1 引导读者重读经典

二十世纪, 各学派、各理论层出不穷, 让人眼花缭乱。对于经典作品的阅读, 人们采取以人为中心的方法, 认为自然是客体, 是人类征服、主宰的对象, 忽视了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关系。毫无疑问, 这些观点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误导, 阅读者们没有深刻认识到经典作品中的精华, 没有看到作品中的生态思想和文明批判。从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视角出发, 去重读经典, 会引导读者从一个新的角度品位经典, 吸取其精华, 实现作品的真正价值。

3.2 提升环保意识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 人们逐渐开始关注生存环境, 主要是人口膨胀带来巨大的压力, 如全球变暖、沙漠化扩大、淡水匮乏、物种减少等。随着生存环境逐渐恶化, 人类逐渐意识到自己之前的错误思想和错误的做法, 开始探索新的、正确的思想, 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毋庸置疑, 这些为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需求。生态学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人们从生态批评理论的角度, 客观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

3.3 规范人类行为

思想最终使指导人类的行动。改变思想的目的, 是为了更加规范人类的行为。当人们正确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意识到环境对人类有重要影响, 认清人类现在的生存环境, 人们的行为也将自觉发生改变。生态批评理论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理论支撑, 成为备受欢迎的实践法则, 成为拯救地球的思想武器。自此, 人类逐渐改变、规范自己的行为, 节约资源, 爱护环境, 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 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本文在介绍生态批评理论的起源与产生, 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内涵及发展的基础上, 阐明了生态文学批评的作用, 生态批评理论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理论支持, 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进步, 社会在不断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但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却呈现出与之相反的状态。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 使人们认识到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性。生态文学批评理论是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 其通过批评人们以自我为中心为发展目标, 而忽视生态环境, 忽视客观规律的行为, 旨在唤醒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促使人们转变观念,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本文在介绍生态批评理论的起源与产生, 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内涵及发展的基础上, 阐明了生态文学批评的作用, 生态批评理论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理论支持, 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生态文明,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张治国.生态批评的理论特性与批评主体的生态责任[J].南京社会科学, 2010, (8) .

[2]胡志红, 等.译者序[A].[美]格伦·A.洛夫.实用生态批评[M].胡志红, 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研究 篇8

生态文学的核心定义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文学。其基础思想是生态整体主义哲学思想, 是当代生态思潮与文学研究的产物, 将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作为主要研究目标。而生态文学批评最早起源于美国, 是对人类社会与生态危机之间发展关系的重新考虑。尤其是在西方国家,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开创了现代工业文明, 长久以来“以人为本, 征服自然”的思想, 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人类要想摆脱危机, 就必须对现有的发展模式, 尤其是对现代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地反思和批判,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认真思考, 重新审视“人类中心”的片面思想, 构建自然与人类在本源上的生态关联, 从而实现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

一、生态文学批评的起源

生态文学批评作为文学批评的发展潮流, 最初起源于美国, 在其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尤其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推动下, “以人为本, 征服自然”的思想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为了正确的面对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对回避现实生态危机的文化思想进行积极、客观的反驳, 促使生态文学批评不断地发展与成熟。可以说生态文学批评发展到现在, 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 具有开放性的批评体系, 它同时包含了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的性质, 以当代社会尤其是生态整体主义哲学为基础思想, 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 通过跨学科、跨文化的视觉探讨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道路。总之, 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主张以生态中心主义主导下的文学研究模式取代以人类为中心的文学研究模式, 强调的是生态环境的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

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现状有这样的认识:长期以来, 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 工业发展造成的重度污染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但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人为本, 征服自然”的错误思想, 尤其是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 主张人性的解放, 将人类视为宇宙的主宰, 一切为人类所用, 所有的生态资源都将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这样一来, 就严重忽略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将人与自然彻底的分离, 从而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肆意挖掘和浪费。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 促使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和理解诱导这些危机产生的最终根源, 多视角、深层次的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批判。下面就对美国生态批评理论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

(一) 自然与环境在文学中的表达

20世纪是人类文学发展的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的生态文学批评家们认为, 许多作品中描写的自然环境过于陈旧和虚无, 这些文学作品所描写的无非是一些伊甸园式的田园牧歌, 或者是瘴气弥漫的无尽狂野。当然, 在这一时期内, 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还包括边疆、动物、城镇等。

(二) 弘扬美国的自然文学作品

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在大力弘扬长期以来, 被忽视的描写自然环境的文学作品。早期, 美国所描写自然环境的作品主要是非小说形式的创作, 有着非常辉煌的成就, 仅仅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一段时期内, 美国有关自然环境描写的作品就有20多部, 作为一个文学流派, 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英国吉柏特·怀特 (Gilbert White, 1720—1793) 的《塞尔波纳的自然史》, 而在这之后的亨利·索罗 (Henry Thoreau, 1817—1862) 、约翰·巴勒斯 (John Burroughs, 1837—1921) 、玛丽·奥斯汀 (Mary Austin, 1868—1934) 、艾尔多·利奥波德 (Aldo Leopold, 1886—1948) 以及蕾切尔·卡森 (Rachel Carson, 1907—1964) 等都是生态文学批评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人物, 其中玛丽·奥斯汀和蕾切尔·卡森成为直接推动生态批评兴起的领导者, 玛丽·奥斯汀的《生态中心论 (Ecocentrism) 》成为现今环境主义者的指导思想, 而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 (Silent Spring, 1963) 则成为了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标志, 是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开始。

(三) 创造生态诗学

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则是极力创造一种生态诗学, 通过强调生态系统的概念, 加强人们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认识, 建立具有现实意义的生态文学批评理论体系。时至今日,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 并且创建了不同的理论体系, 取得不少成就。其中环境伦理说和环境哲学都是生态文学批评的哲学基础。这些理论的共同点, 都是在阐述人类满足环境本身的存在要求或存在价值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实质不是环境对于人类的传统的需要而言的价值, 而是对后现代文明而言的价值, 简单地说, 就是环境在满足了人类的生存需要之后, 人类如何去满足环境的存在要求或存在价值, 而同时人类满足自身的较高层次的文明需要。

三、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宗旨

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主要宗旨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会受到自然环境带来的种种制约, 可以说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整体, 而并非人本思想下, 相互独立的个体。由此可见, 生态文学批评研究的是自然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 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来重新审视人类现有的文化, 并且进行更加深入的文化批判, 从而帮助我们探索出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发展的全新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态度和行为, 如何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危机。在研究文学如何表现生态环境以外, 我们还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深入探讨所有决定着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生存于自然环境里的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 并将这种分析与文学研究结合起来。总之, 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就是要历史性的揭示人类生态文明是如何影响地球的生态环境 (注:Jonathan Levin, “On Ecocriticism (A Letter) ”, PMLA114.5 (Oct.1999) , p.1098.) 。

20世纪90年代中期, 对生态文学批评发展趋势的思考和讨论就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焦点话题。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在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带来的人本思想的反思中,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意识到后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要重视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家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的同时自觉地用生态的眼光看文学。根据近年来美国出版的生态专著, 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阵营, 一是“现实主义”生态批评家, 二是“社会建构主义”生态批评家, 这两大阵营在生态文学批评研究方面, 所体现的研究思路主要是从传统的西方哲学思想和现当代西方哲学理论中不断的寻求批评的源泉和养料。可以说, 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在生态哲学思想的启示下, 把生态文学批评置于自然、社会、文化这个人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全面、系统、综合的考察, 力求建构出一种既能够展示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本色, 又能够体现出综合生态精神和生态价值观念。与此同时, 他们把对自然生态的关注扩大到社会、文化甚至人类的精神领域, 明确肯定人类生存的整体的生态性质, 把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置于人类生态系统之中进行考察。用生态的眼光看待文学, 从而对文学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义, 充分重视自然对于文学的本源性意义。

综上所述,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人们身处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中, 这就使得人们对现有的工业文明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义, 同时也就衍生出了生态文学批评这一全新的批判视角。生态文学批评是对“以人为本, 征服自然”这种片面思想的反驳和批判, 不可否认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 但同时, 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人本主义的片面性已经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 尤其是对环境的破坏, 使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文明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这就需要通过生态文学批判对这些片面的、错误的思想进行反思和调整, 从而寻求更加适合当代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发展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王雪.“世界之轴”:诺斯洛普·弗莱文学批评体系的中心原型[D].东北师范大学, 2014.

[2]韩模永.超文本文学研究[D].南京大学, 2011.

[3]范生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3.

[4]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 2010.

生态文学批评论 篇9

我国的生态旅游虽然起步较晚, 却发展迅猛, 保定也在根据自身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但是, 不容乐观的是, 保定在生态旅游方的理念和方法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要使保定的生态旅游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 有必要对保定的生态旅游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以便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制定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本文借助美国生态文学思想, 分析了保定生态旅游方面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使游客、经营者及管理部门都树立生态环境意识,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

一、保定市生态旅游优势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更喜欢投身大自然进行休闲放松, 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保定生态旅游基础非常好。据2014年1月市旅游局报道, 仅2014马年春节期间, 保定市累计接待游客48.46万人, 同比增长19.6%;旅游收入达3.22亿元, 同比增长29.2%;人均旅游消费为664元。其中, 清西陵、冉庄地道战遗游客接待量创新高, 接待人数同比增长超过135%。

1. 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保定旅游资源丰富, 是一个景色优美的生态旅游百花园, 据统计, 保定共有景 (区) 点340多个, 其中已开发近百个, 数量居河北省首位。其中, 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和位于阜平的天生桥瀑布, 还有因为五壮士而出名的狼牙山等。涞源县风光更是堪称百步一景, 景景称雄, 不仅有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野三坡, 还有“小黄山”之称的白石山;“十瀑峡”景区飞珠溅玉, 仙人峪更是让人如临仙境;“养在深闺”的空中草原寂寞了千万年, 因它掩饰不住的千种风情和悠悠芳香, 近些年终被外界所认识, 在那里可以感受“手摸白云天, 脚踏花草地”的美景。

保定还是历史文化名城, 文物古迹众多。保定拥有世界级文化遗产清西陵, 它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保定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2个, 仅在市区内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 其中著名的有作为清代直隶总督衙门的直隶总督署, 中国北方现存最早的实景园林古莲花池, 还有古城保定象征的大慈阁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 保定的饮食文化也很悠久, 冀菜主要来源于保定菜肴。经过长期开发和建设, 保定逐步形成了配套的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产业, 为保定生态旅游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保定不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而且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市中心距北京140公里、天津145公里、石家庄125公里, 汽车和火车两个小时左右都能到, 当天可以往返, 使保定成为这些城市的后花园。再加上唐山、邯郸、承德、张家口等众多中等以上城市的存在, 使保定旅游业具有充足的客源。据2013年的统计, 保定本身拥有常驻人口1119.44万人, 北京1961.24万人, 天津1293.82万人, 省会石家庄1016.38万人。尤其是京津地区经济发达, 人们收入较高, 旅游需求大, 最重要的是京津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 具有较强的生态保护意识, 满足生态旅游对出游者的要求。不容忽视的还有, 京津是国内外庞大游客的重要旅游地, 保定可以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旅游优势, 可以充分吸引到京津的游客。

二、保定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保定的生态旅游发展迅速, 然而, 保定生态旅游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1. 业界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和理解不足

生态旅游是个全新的理念, 首先, 政府有关部门对生态旅游缺乏认识, 没能进行全面科学的研究、规划和管理, 对生态环境及其承受能力缺乏科学监测和管理, 比如, 旅游旺季时人满为患, 超出生态旅游极限, 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比如, 白洋淀游客逐年增加, 原生自然环境逐渐少;旅游设施增多, 水拥有量减少;淀内的村落多, 村落旅游开发少, 不利于白洋淀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其次, 由于旅游管理部门和开发者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不同, 许多人认为只要是与自然或绿色有关的旅游就是生态旅游。很多旅游只是打着生态旅游的幌子, 不惜用破坏生态资源来谋取利益, 背离了生态旅游的初衷, 没能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 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保定紧邻京津, 一般景点两个小时都能到达, 促进了保定旅游经济的发展。但是, 随着游客的增多, 旅游活动会给旅游生态环境带来影响。许多自然保护区的垃圾增多, 车辆噪音污染、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日益严重。有的地方为了经济利益, 大量商用建筑和设施与景观环境不协调, 甚至有的地区出现资源退化, 这都严重影响了保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三、结语

地处太行山区的保定, 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 搞好太行山区的生态旅游, 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但是, 旅游需要发展, 生态环境更需要保护, 旅游不能杀鸡取卵, 只有科学合理的发展生态旅游, 才能打造更美的“文化古城, 山水保定”。

参考文献

[1]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J].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6) :78~87, 157~158.

[2]焦慧元, 路紫.河北省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J].商业研究, 2006.21.

生态文学批评论 篇10

如同人际伦理明确了个人对待他人的道德规范,生态伦理指引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看待自然的态度,追求建立规范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关系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包括对自然权利的认同、对自然的善与爱意以及人类自身使命的践行等方面。生存环境恶化的现代人,渴望从诗意盎然或喻意深邃的文学作品中,获得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和行为指南。那些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倡导敬畏自然、爱护生态的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强大感染力,无疑对中国社会上广泛出现的亲近自然环境、倡导绿色生活、保护动物权利等思潮的兴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当人们试图在现实中践行这些作品所倡导的精神时,也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和争议,热忱的生态环保行动与许多不同社会群体的冲突屡屡见诸媒体就是例证。这种情况因何产生?如果细细回顾那些激励和召唤了人们的文学作品,可以发现,它们在带来感动和启示的同时,其生态伦理也蕴含着困惑与矛盾,仍需要用不断创新的思维来进行探索。

一、融入自然的“诗意的栖居”恍如梦境遥不可及。

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及散文集《湘行散记》,一直被我国生态批评界推崇为重要代表作品,作品中描写了湘西水乡的自然美景,以及在自然怀抱中保持着古老生态和淳朴性情的乡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情境,人纯真的爱与自然宁静的美相互映衬,令面临生态危机之苦的现代人无限向往。 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到对《庄子》等中国古代经典所表达的“天人合一”宇宙观的继承,对东方传统文化中和谐审美观的追求,以及对背离自然的贪婪、污秽的都市文明的批判。 中国文学研究者将其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以及王孟山等山水诗人吟咏自然的诗作相提并论, 凸显出了中国历史文化中一脉相承的自然情结和田园理想。 跨文化研究者则将它与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的绿色经典《瓦尔登湖》以及《河上一周》相比较,表现出东西方哲人在否定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奴役、追求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理想方面存在着相通之处。

沈从文的名作,以及上述与之相似的众多作品,都为现代人描绘了一个人类诗意地栖居于自然、与各种自然事物结为密友的梦境,但它们大都与社会现实有很大距离。正如陶渊明永远无法重返桃花源一样,沈从文也没有多少时间流连于湘西的偏僻水乡,他更多地生活在北平这样的大都市,而现代文明取代原始生活方式是无可替代的趋势,对此作家似乎无能为力、只能回避。大洋彼岸遥相呼应的梭罗也是如此, 他独自在湖畔林中进行生活实验,向人们展示出一种原始而简朴的、全身心与自然沟通的理想生活方式,但美国学者布依尔指出,梭罗作为超验主义思想家,将自然万物视为上帝的化身,因而把自己所处的环境刻意美化成了纯洁的乐园, 而事实上,如果没有友人爱默生的资助,他是无法在山林中维系闲适生活的[1]。梭罗同样只能批判现代文明而无法阻止其对自然的改变。这种对原始生态的怀念和对现代文明的无奈,在中国的许多生态文学中都有所体现,作品中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关系,似乎只能是一个象征性的寓言,对现代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参考意义。

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源自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作为一种思想遗产,虽然对时下消解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自然观确有启发意义,但也有其简单而偏颇的一面。有学者指出,《庄子》极力强调人与天地同一的自然属性,而忽视几乎所有的知识和秩序,其中包含着对文化价值的弃绝和对人类社会属性的消解,这种极端的理想虽有积极的因素,但永远不会实现[2]。其实这种观念甚至也消解了人类的部分自然属性,对于这一点,掌握了进化论的现代人更加容易理解:自然万物之间都存在着生存斗争关系,自古以来人类的生存总要在一定程度上依靠与自然力量的斗争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这种斗争关系正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所以自然与人之间不可能套用人际伦理中亲人或挚友式的始终温柔体贴的关系,人类也不可能长期固守着原始生活方式而拒绝现代文明。回避人与自然之间的差异和矛盾,认为人只要凭借对性情的陶冶和对需求的简化就可以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基于这样的理念当然不易构建起具有实践意义的全面的生态伦理。

二、回归自然的“狼的野性”抛弃人道令人不安

当代的一些文学作品吸收了更多的生态科学观念,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更加全面,但同时也显现出某些更加激进的倾向。姜戎的自传体小说《狼图腾》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生态文学作品之一,它展示了内蒙草原上生态系统的精妙, 以及狼身上体现出的大自然的生态智慧,并对违背自然规律的掠夺性开发行为进行了猛烈抨击,表达出作者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与前文提到的作品不同,姜戎既描述了自然美丽迷人的一面,也充分表现了自然严酷的一面,草原上的一切生命都从属于自然,它们在相互斗争和制约中生存,人、狼和其他一切生物都必须学习并服从自然规律,否则就被淘汰,而他们自身的一切诉求都必须服从于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稳定的需要,这种生态中心主义的观点具有深层生态学特征,赢得了环保爱好者的称赞。

但作者主张人要具有狼性的观点也引起了争议。在主人公陈阵看来,人应该像狼一样始终接受自然法则的支配,忍耐苦难煎熬和残酷斗争,而不改造和开发自然,因为任何改变原始生态的企图都只会导致灾难,他反对一切新的技术进入草原。对于那些不遵守原有法则的外来人口,陈阵认为他们危害了环境,应该被驱逐或淘汰,他对这些人的谋生诉求不屑一顾,却为他们遭到狼的袭击而叫好。书中,陈阵以对原始生态的维护效果为标杆,贬低农耕民族,以至于肯定游牧民族和航海民族对其进行的侵略和屠杀,观点之偏激令人惊愕。天津评论家龙行健的《狼图腾批判》一书指出,《狼图腾》以狼的野性践踏了人道精神,其血腥凶残使人毛骨悚然。德国汉学家顾彬则在接受采访时称《狼图腾》为法西斯主义,令他想起希特勒时代。这一评语也确有依据,因为纳粹德国曾是现代历史上最先全面贯彻生态保护政策的国家, 而它将历史上外来的吉普赛人、犹太人等视为污染和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劣等种族,加以迫害和屠杀[3]。

当然,为维护生态环境而敌视人类同胞的思想并非这位陈阵所独有。胡发云的《老海失踪》和贾平凹的《怀念狼》等许多作品中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致力于生态保护的人所遭遇的矛盾而尴尬的伦理困境。究其根源,这与生态中心主义的偏颇之处有关。美国生态学家和哲学家萨卡尔曾指出,生态中心主义在生态伦理方面存在着自相矛盾之处:它主张自然生态系统固有的内在价值与人类需求无关,人类只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生物权利平等,人类只应遵守自然法则而生存,无权改变自然生态系统中其他部分的运行状态,但这意味着,人类将按照自然的生存竞争法则,凭借自己的全部能力与其他生物竞争,为自己赢得所需资源,而没有义务关怀其他生物的状况,因为任何伦理体系都首先建立在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基础上,而不是能力与义务对等,即任何人对自己无权干预和享用的事物都不负有道德上的关怀责任,但如此竞争的结果又必然是生态失衡,其他的自然法则将逐渐被破坏[4]。这一逻辑缺陷体现在实践中,就是人类仍未能明确对自然进行开发和施以监护的正当性及其衡量尺度,多数人无法清楚地看到承担生态保护义务与从中获得合理权益的对应关系,因而在处理人的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时总是拿不出能被普遍接受的标准,陷于两难。少数激进的生态主义者不惜违背人道精神而与同类为敌,以致表现出反社会或法西斯的倾向,不可能有出路。所以,姜戎最终未能留住理想的草原,《狼图腾》以悲愤的叹息结局。

三、生态马克思主义对生态伦理的启示

不论是理想化的和谐共生,还是更现实的斗争与保卫, 几乎每个生态文学故事都以无奈结局,似乎映衬着现实社会中生态运动的艰辛,让读者感到伤感的同时,也对生态伦理愈加困惑。综观上述文学作品,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故事都以原始生态为理想境界,同时以目前生态危机的真实情景为依据,将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直接定义为破坏生态的行为,这样,只要人类要发展,就必然因改变原始生态而危害环境,而人类又无法停下发展的脚步,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似乎成了一道无解的题目。

生态马克思主义为这个问题的解答提供了新的视角。马克思主义坚持以普遍联系的观点认识世界,以发展和辨证的观点分析问题。人具有认知能力和社会属性,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是必然的,人也具备自然属性,所以人的发展也是自然生态系统发展的一部分。自然的原始生态不会一成不变,而它的发展不可能也不应该排除人类影响,它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产生变化是必然的。人类具有高级认知能力, 在受自然规律支配的同时,也必然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和改造自然,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由此可知,人类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未必就是罪过,给环境带来的变化未必就是危害,关键在于人类选择的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保持人和自然环境长期共同发展,避免严重的失衡和脱节,而发展方式的选择,则不是仅由人的情感或信念来决定的,而是要依据社会运行的客观规律,顾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态马克思主义正是着眼于社会发展规律,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指出:适宜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前提是不能超越自然条件的承受极限,否则将最终起到相反作用。在现代社会,资本的无限扩张和消费异化现象并非是人类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却推动着人们凭借科学技术不断加快生产力发展,超出了生产力提升的自然限度,这是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而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培育相应的文化生活,是解决问题的出路所在[5]。

当今的中国正朝这个方向前进,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是要改变单纯追求生产力的提升与扩张和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做法,以人的长期、全面发展为根本诉求,运用先进科技等各种手段,追求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模式,让现代文明成为生态文明。可以想见, 在未来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因现代文明而逐渐享有适度的舒适和便利,但不造成严重的污染和损耗,以进步的科技加深对自然的认识,但不追求控制和掠夺。人类以友善、尊重而又包容差异的态度与自然相处,愉快地欣赏自然的美妙,以可再生的方式取用自然资源,并通过适时的干预帮助维护自然界其他生命体的平衡关系,那么此时的人们,应该不会有生态伦理方面的困惑了。

如果以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推论,生态文学的作者们面对生态危机时产生的痛惜和急切的感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也不必只将赞美和爱意留给原始的生态,而一味将愤恨和绝望投向现代文明,也应该发现和承认其中含有的正面因素,并对人类自省和创造的能力保持信心。人类在历史上曾无数次从灾难中学习,而后向更加光明的方向前进。对自然的关爱、对自然权利的尊重,完全有可能在现代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实现。而今不论是在湘江水畔、内蒙草原还是在猴群寄居的山岭之间,人们都努力运用现代的理性重新修复和发展与大自然的关系。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模式转向合理发展方向的客观基础上,人类道德与爱的光芒终将照耀社会和自然环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读到更加动人的文学作品,它们将继续带人们神游于美丽的江边、湖畔、密林和草原,而在故事的结尾,和谐的歌声必将取代无奈的叹息, 新的生态伦理也将带给人无限的希望。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生态文学代表作品以及部分相关的国外作品的解读,梳理了此类作品在生态伦理方面的思考和表述,并从生态批评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其哲学内涵,指出了其面临的矛盾和困惑,继而针对这一问题,尝试将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一创新理论应用于中国生态文学的解读与批评,为破解生态伦理的困局和促进生态文学发展探索新的思路。

关键词:自然,生态文学,生态伦理,生态马克思主义

注释

1[1]Joel Myerson,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nry David Thoreau,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p174.

2[2]王立、沈传河、岳庆云:《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中外文学作品》,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30-35页。.

3[3]张旭春:《生态法西斯主义:生态批评的尴尬》,《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二期,62-71页。

4[4]Sahotra Sarkar,Biodiversity and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p57-64.

生态文学批评论 篇11

关键词:多元人才观;专业发展

一、生态批评思想流变研究的意义

随着人类赖以安身立命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危及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时有爆发,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和高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突出。生态批评已经成为人们所认同的一种文学研究方法与批评流派,成为研究文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手段。生态文学批评理论主张通过文学批评进行文化反思,揭露和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唤醒生态保护意识,从而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平衡的理想社会。具体地说,生态批评通过对文学文本细读,挑战、颠覆、反思和审视文化,进而揭露和批判导致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人类中心主义,最后达到建构一种新的生态观, 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服务①。生态批评的目的既要在某种程度上解构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 也要建构一种以生态整体利益为宗旨的自然的、 生态的、 绿色的、可持续的价值观, 在此基础上重新建构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

人类文化由科学文化向生态文化的演进,必将改变人们的生态理念。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文学作品的描述、解读与评价,承载着历史的负重,面对人类当前所致力于的生态文明的探究与建设,必将提高人的生态意识,实现人—教育—环境的和谐与平衡,为推进现代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西方生态批评思想在文学中的流变过程

(1)回归自然:“万物共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在有机界里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和整体相联系的。生态意识在诗人作品中初见端倪。(2)人类中心主义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是资本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实际就是批判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是由片面地追逐资本增殖的生产方式所造成,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3)生态整体主义:生态整体主义强调的是把人类的物质欲望、经济的增长、对自然的改造和扰乱限制在能为生态系统所承受、吸收、降解和恢复的范围内。这种限制为的是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

三、生态文化与大学校园新文化的构建

生态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当今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生态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最新取向,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必将致力于校园生态文化的构建。面对21世纪的今天,生态思想的进步,引发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生态化的观念与思维将成为新时期大学校园的主流。21世纪的大学校园应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基础,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努力加大社会辐射力度,成为“国际性”的开放组织,承担起“泽被人类”的历史使命。

(1)要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要在教育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把贯穿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开展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以及实践教育,推动知识学习向实践的转变,形成全社会共建生态文明的社会新格局。(2)注重培养生态型人才和人才生态化的发展。 教育生态化要具有整体性的眼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培养生态型人才。加强通识教育理念的灌输,科学制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注重人—教育—环境的浑然一体的关系。并且教育要强调一定程度的自组织性和人的主体性,把教育与环境作为一个交互作用的网状立体整体,注重和谐与整合,力求使大学受到良好的“生态气候的湿润”。(3)鼓励教师生态化发展,实践多元化培养机制。基于多元人才观的人才培养,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培养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阶梯队伍的多元化培养;二是从品行素养、业务水平、专业发展三个维度的多元化培养。评价机制客观、灵活,既是教师个人和团队发展的指导目标,又能充分体现教师个体和团队的发展和质量。加强对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加强对教学改革的支持和教学经验的交流,推行校本实践培训。争取校方的支持,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进行教学改革并及时交流教学经验。

结语:总之,对十八世纪中后期到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生态思想以及生态批评的流变研究,赋予了生态思想时代的气息,生态文化正在与时俱进的发展。现在人类存在的问题,即缺乏应有的清醒认识,致使新奇知识、科学发明和改造欲望等最后没有造福人类,反而让人类异化,以自我为中心,最后舍弃了同自然的“交感”。通过文学解读,达到重新认识自然和世界、正确认识自我和调节航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晓华. 西方生态批评的三个维度[J]. 潘阳湖学刊,2010 (4).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面纱》 篇12

英国小说家、戏剧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于1919年开始游历中国。他途经美国的纽约和芝加哥,来到亚洲,从西贡经香港到上海,然后北上天津、北京,再转回上海,坐船溯扬子江而上,一直到山城重庆。次年元月初返回上海,后又去香港住了几天,最后取道苏伊士回英伦,这一趟旅行长达四个月之久。此时的中国刚从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入侵的噩梦中醒来,清王朝没落,军阀混战,瘟疫肆虐,整个中国大地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毛姆根据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创作了三部作品,分别是随笔集《在中国的屏风上》(1922)、以北京为背景的剧作《苏伊士之东》(1922)和以香港及中国内地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面纱》(又译为《彩色的面纱》,1925)。《在中国的屏风》和《面纱》两部小说集中反映了毛姆对中国道家文化的好奇,毛姆将儒道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视为治愈西方精神分裂的良药。

《面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空有一副漂亮皮囊的女子凯蒂爱慕虚荣,终日游离于各式各样男人之间,从选择夫婿渐渐变成了被人选择的老姑娘。日复一日,连母亲都毫不客气地“问凯蒂还要她的爸爸养她多久。为了给她撑排场,几乎把他挣来的钱全都花光了,而她没有把握住一次机会”。看着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妹妹也找到了如意郎君,为了逃离终日喋喋不休的母亲,凯蒂草率地接受了生性孤僻的细菌学家瓦尔特·费恩的求婚,作为医学者的妻子,她不得不离开夜夜笙歌的伦敦上流社会,跟随丈夫远赴神秘的东方殖民地———香港。一段时间后,凯蒂厌倦了无趣的丈夫,受够了无趣的生活,她开始与擅长花言巧语的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唐森偷情。瓦尔特发现后并没有选择立即戳穿,而是开始了一场可怕的报复计划。他带着凯蒂前往中国内地一个叫湄潭府的地方,平息当地疯狂流行的霍乱瘟疫。在那里,瓦尔特终日忙于拯救感染瘟疫的中国人,凯蒂也投身于救助孤儿的事业中,逐渐找到了自我。不幸的是,瓦尔特染上了霍乱并去世,凯蒂回到香港后,没能忍住旧情人的诱惑,再一次与他发生了关系,为此凯蒂深深嫌弃自己,最后回到了父亲身边平静地度过余生。在经历过爱情、背叛与死亡后,弥漫在凯蒂面前的生活的面纱终于逐渐褪去,凯蒂从此踏上了精神成长道路。

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出发分析《面纱》,那么什么是生态批评?美国生态批评的主要倡导者和发起人彻丽尔·格罗特费尔蒂认为,“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Glotfelty 1996)。王诺指出:“生态批评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文学来重审人类文化,来进行文化批判———探索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Lawrence Bull给出的定义更加简单明了,“生态批评就是关于文学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批评”(Lawewnce 1995)。本文从自然生态批评和社会生态批评两个方面分别分析文本《面纱》,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著作。

二、《面纱》中的自然生态批评

(一)人与自然

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与其他动物一样都具有生理本能,追求肉欲和物欲。哲学的宿命论和生物定论也显示了人在自然面前是被动的,是渺小无力的。发达的工业使得西方开始迷失自己,西方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向神秘的东方寻求良药。在文本《面纱》中,对于初到中国大地的凯蒂而言,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可就没那么吸引人了。

凯蒂婚前终日参加各种舞会,与各种各样的男人调情,“频繁出现在舞会上,先是温布尔登、王宫,然后是爱斯科赛马会、亨利市”,然而却不接受任何一个男人的求婚,“会圆滑地拒绝他们,却不用说出那个‘不’字”。过了25岁生日后,她仍然没能把自己嫁出去,已然成了众人眼中的老姑娘,母亲眼中的累赘,于是草率地接受了自己并不爱的细菌学家瓦尔特·费恩,并跟随他来到了中国大地。习惯了灯红酒绿的伦敦,来到中国香港的凯蒂并不适应。尽管在香港,她仍然受邀参加各种晚会,就像在伦敦一样,但是“她不喜欢这座中国城市,每当她来到维多利亚路旁他们常见面的肮脏的小房子时,她就抑制不住地紧张”。在伦敦时,她是众人眼中的老姑娘;在香港时,她是正经严肃的细菌学家瓦尔特的妻子,社会地位并不如她希望的那样,甚至没有人去家里做客,她开始察觉到她的地位取决于丈夫的社会地位,可惜的是,瓦尔特只是一位细菌学家,甚至都比不上那位五十三岁的退休的印度官员。与香港布政司查理·唐森发生婚外情后,凯蒂对舞会也失去了兴趣,心心念念的只有唐森一人,又变回了一位“绝顶美人”,经历了人生的“第二春”。

婚外情被发现后,对唐森失望透顶的凯蒂不得不随瓦尔特前往湄潭府。在急于摆脱凯蒂的唐森口中,这是“一处疗养胜地,我所去过的中国城市没有一个能够享此雅号”。实际上湄潭府是中国内地一处霍乱重灾区。瓦尔特对凯蒂的惩罚从湄潭府开始。当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军阀混战,农民生活苦不堪言,70%的中国人都住在农村。在毛姆笔下,湄潭府就像是个原始的世外桃源,人们善良,心态平和,自然风光也十分优美。凯蒂看到“山坡上耸立着一座拱门”,“它矗立在那儿,是一种隐隐约约的威胁,抑或对她的嘲笑”。但她同时感觉到“它在逐渐西沉的太阳面前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剪影”,这座拱门清楚明白地告诉凯蒂她的生活自此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对此她无能为力。刚开始时,可以说凯蒂对湄潭府及这里的人是不喜欢的,离开了伦敦和香港后,她的生活并没有像希望的那样变得越来越好,整日无所事事,陪伴在身边的只有受命保护她的中国士兵,奈何语言不通,凯蒂并不能与他交谈。此时的湄潭府的景色美丽却又可怕,正如书中所言:“受到某种陌生而可怕的力量的控制,才会如此沉寂。”在接受并适应了湄潭府的生活后,那座神庙也失去了神奇色彩,“到了拂晓、黄昏以至夜晚,她偶尔会幸运地捕捉到它独一无二的美感”。渐渐地,凯蒂投身于教会工作中,开始寻求自我,也走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

(二)人与人

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空前的精神危机,物质文明的繁荣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和舒适,但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建设造成了人的全面异化(梁晴)。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近代文明的弊病,在艾略特眼中,世界变成了荒原,个体也成了囚禁于荒原的“空中飞人”。基督教教义宣称人生来就背负原罪,一生都在赎罪,对此生世界的失望和彷徨无法得到排解,只能寄托于对彼岸世界即天堂的向往之中。西方世界的二元对立使得人们开始寻求救赎心灵的良药,于是东方文化,尤其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文化引起了西方社会的浓厚兴趣。

尽管毛姆将东方塑造成西方人重获新生的精神家园,但是仔细分析文本《面纱》,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许多对中国的误读和扭曲,深深植根于毛姆内心中的沙文主义和种族自大的自负心理使得毛姆只愿意接受和表现他所想象出来的中国世界,有意地避开真实的、完整的中国。尽管大英帝国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号称“日不落帝国”,殖民者并不想带动和这些殖民地发展,他们所想的只有无休止地剥夺资源,这些殖民地并不是大英帝国的一份子。英国人无论到哪个国家去旅行和办事,总是住在有说英语的侍者的旅馆中,很少有人愿意学习他国的语言,了解别国的习惯及制度。毛姆在四处旅行时,身上总是揣着英国官员开的介绍信,寄住在当地的官员和幕僚家中。他的亚洲之行是在出租的游船里和大象的背上悠闲渡过的,身边还有一大帮随从替他扛行李。闲暇之余,毛姆要么是在当地总督家的阳台上喝马爹利,要么是在新加坡最豪华的酒店里打桥牌。他永远要吃英国式的早餐和下午茶,一切生活方式尽可能地维持在与国内时一样。这种典型的英国式的种族自大和民族偏见使得毛姆在看待东方时总是手持一个滤色镜,保持一定距离,好奇地打量着这片与他生长背景完全异质的文明,毛姆在《面纱》中借几位主要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也表明了这一点。

凯蒂在与查理偷情时,卧室门把手被人拧了一下,凯蒂担心是瓦尔特回来发现了他俩的丑事,查理安慰她:“这一定是佣人搞的。除了中国人,没人上来就那样拧把手。”在查理眼中,所有西方人进门前是会敲门的,在得到许可后才会进门,而中国人不是,他们都是不打招呼直接推门而入,脑中并没有隐私这一概念,更别说尊重他人隐私。作为下一任香港布政司的不二人选,查理可以说是英国上流阶层的代表,从他的言谈举止我们能推测英国整个上流社会对中国人的看法。凯蒂初到霍乱肆虐的湄潭府时,所见所闻尽是中国的肮脏杂乱、破败的房屋、古怪的女仆、污秽的街道和愚昧无知的村民。中国民众丧失了言语权利,死气沉沉。那些“活像一堆小虫子”的中国小孩让凯蒂心生嫌恶,“觉得她们不像人类,而是某种罕见的不知名的动物”。在毛姆的描述中,这些孩子的命运不是被放在敛尸盒里丢掉,就是被残忍的接生婆直接扔掉,运气好的就是被卖给修道院,在上帝和修女的爱中成长。在小说中给人留下印象的大概只有那位于团长了,“军队长官是个铁腕人物,要是这个城市还没有陷入暴乱和大火,那就要归功于这位长官的严厉治军”。然而可惜的是,这位军官也没有太多主见,倒像是随时听候费恩医生调遣的仆从。为了凸显男主人公瓦尔特的伟大,毛姆借海关官员韦丁顿之口表达了心声:“如果说谁能够单枪匹马扑灭这场恐怖的瘟疫,他就将是那个人。他每天医治病人,清理城市,竭尽全力把人们喝的水弄干净。他根本不在乎他去的地方、做的事儿是不是危险。”瓦尔特是上帝派来拯救被霍乱折磨的中国民众的,扮演着救世主的角色。如果说瓦尔特是因为能救人性命才得到众人尊重的话,那么还情有可原。普通的海关关员韦丁顿能让一位大家闺秀死心塌地伴随左右就有点叫人匪夷所思。在毛姆笔下,这位中国女子“神秘又有几分浪漫色彩”,像是一个人偶,虽不像修女所言是一位皇家公主,但也是一位大家闺秀,用“秃头、脸长得像猴子的小男人”韦丁顿的话来说,就是“我一点也不怀疑,要是我真的离开了她,她保准会自杀”。这里指的是不仅仅是这位满洲小姐离不开韦丁顿,她的美在韦丁顿面前才有价值,也暗指中国人只能由西方人拯救,东方文化只有在西方人认可的情况下才是有意义的,这将毛姆的沙文主义显露无遗,中国的他者形象也越发清晰。

(三)人与自我

在《面纱》中,人与自我内心对话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女主人公凯蒂。始终达不到母亲要求的父亲,势利的母亲,处处不如自己却先找到如意郎君的妹妹,一切的一切都让凯蒂生活中压抑中,只有置身在各式各样的舞会,与各类男人周旋调情又不动声色地拒绝他们才会让凯蒂感到高兴。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凯蒂“愚蠢、轻佻、虚荣”,厌倦了无趣的丈夫,陷入了一场与查理·唐森的婚外情,也成了多萝西不屑一顾的“二流货色”。婚外情暴露后,她不得不跟随丈夫来到瘟疫重灾区湄潭府,在这里,她开始帮助修女做些修道院的杂活,同时照顾孩子。渐渐地,凯蒂开始找到自我的价值,与孩子们玩闹时的吵闹声异常响亮,凯蒂像是重新当了一回孩童一般。

三、《面纱》中的社会生态批评

(一)凯蒂婚前家庭生活的冷漠

父亲伯纳德·贾斯汀是位律师,在律师界混了二十五年仍是一事无成,全靠八面玲珑的母亲打点。在凯蒂眼中,父亲一向沉默寡言,“但他是她们的父亲,自然应当爱她们,疼着她们”。父亲存在的意义就是供她们衣食无忧,游玩取乐。母亲贾斯汀夫人是一个视社交圈如命的人,她对法官和法官夫人们极尽奉承,在有前途的政治新星身上也煞费苦心,只为了让那不思进取的丈夫成为王室顾问律师。同时贾斯汀也是个自作聪明的女人,天真地以为把带沫摩泽尔葡萄酒瓶用餐巾包裹起来,客人们会当做香槟酒一饮而尽。意识到再也不能依靠丈夫过上更好的生活后,她将希望寄托在女儿们,主要是凯蒂的身上,指望女儿找到如意郎君。凯蒂草率地接受瓦尔特的求婚也只是因为妹妹多丽丝已经订婚,自己也不想再忍受母亲的喋喋不休,这场婚姻一开始就缺少足够的爱情基础和对双方的了解,凯蒂终于结束了压抑的婚前生活,开始了更加压抑的婚后生活。

(二)凯蒂婚后生活的压抑

毛姆的早年经历和一段不幸福的婚姻,这对他后期的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毛姆所著故事中,常涉及婚姻的破裂,而女性通常都是出轨的一方,小说《面纱》也不例外(杨锐,2007)。

女主人公凯蒂草率地接受了瓦尔特的求婚,本来就缺少感情基础的婚姻越发岌岌可危。在凯蒂眼中,瓦尔特无趣、木讷,死气沉沉。无论是答应瓦尔特的求婚前还是结婚两年后,凯蒂都感觉到自己毫不了解瓦尔特。尽管瓦尔特深爱着凯蒂,然而他却不像查理那样能说会道,甜言蜜语信手拈来。于是凯蒂出轨了,陷入了与查理的婚外情之中。被瓦尔特戳破后,凯蒂急匆匆地去找查理,满心希望宣称真心爱她的查理能与妻子离婚,娶她为妻。而查理的反应让她失望透顶,为了保全自己,查理毫不犹豫地推开了凯蒂,不顾她的安全坚持让凯蒂跟随瓦尔特去霍乱重灾区。在凯蒂斥责他时,他居然还能说出“呃,亲爱的,当一个男人爱上了你,他说的话是不能字字当真的”这样的话。在查理眼中,无论是妻子多萝西还是情人凯蒂都没那么重要,确切地说,她俩都毫不重要,只有地位和权力是重要的,只要需要,他就愿意牺牲一切来保全自己的地位。正如韦丁顿所言:“查理·唐生不用担心会做出蠢事来,而这正是在官场上顺风顺水的要务所在。”毫无心机的凯蒂就成了老狐狸查理的囊中物,最后也成了这段婚外情的受害者。

四、凯蒂的内心成长与觉醒

在丈夫发现婚外情后,凯蒂不得不跟随瓦尔特到疫情区。丈夫终日忙于救助病人,说服村民不要喝已经受到污染的水。由于不懂汉语,凯蒂无法与村民们交谈,身边只有奉命保护她的士兵。之后凯蒂开始帮助修女照顾中国孤儿,渐渐地找到了自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在瓦尔特感染霍乱去世后,凯蒂暂时住在了旧情人查理家,再次接受了查理的挑逗,投入了他的怀抱。事后凯蒂万分嫌弃自己,匆匆离开香港,回到了父亲的身边,带着腹中的孩子,心存“希望和勇气”,重新开始生活,走向一条“通往安宁的路”。

五、结语

生态批评为人们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许多作家和艺术家开始通过自己的作品呼吁人类给予生态文明更多关注,毛姆就是其中之一。在写作和生活中,毛姆始终追寻着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自由(胡水清,2007)。自然也成了他的心灵的庇所(杨锐,2007)。

生态主义使得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毛姆在《面纱》中充分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人只有与自然和自我和睦相处,才能获得精神和心灵的真正的自由。

摘要:近代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急剧恶化和全球化的生态危机,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已成为现代社会人类迫在眉睫的任务。生态学家开始重新阅读经典文学著作,努力寻找生态意蕴,以期建构新的生态学。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出发解读英国作家毛姆的经典小说《面纱》,旨在帮助读者从全新的视角更好地理解并欣赏这部著作。

关键词:生态批评,《面纱》,毛姆

参考文献

[1]Cheryll Glotfelty&Harold Fromm.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p.xviii.

[2]Bull,Lawrence.Th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Thoreau,Nature,Writing,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Culture[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3]梁晴.看那《面纱》下的中国——比较毛姆的同名小说与电影中的中国形象[J].电影评价.

[4]杨锐.英国作家W.S.毛姆精神探求路上的双重选择[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10:800-803.

上一篇:商业银行个人客户下一篇:高校的预就业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