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

2024-05-10

三教(通用11篇)

三教 篇1

翻阅“教学日记”, 发现我在教《示儿》一诗中“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祭”这个生字时, 对三届学生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教法, 收到了三种不同的效果。

前年教“祭”, 我先是工工整整地把它写在黑板上, 然后对学生强调:不要将“祭”写成“癸”字。改完作业, 发现全班60名学生有24个将此字写错, 错误率达40%, 其中多数把“祭”写成了“癸”字, 小部分是把“祭”字左上的“”写成了“夕”。过后, 我反思这么多学生出错的原因, 觉得是自己上课强调、比较得不好, 加重了学生的前摄抑制, 使学生对两个字产生了混淆, 致使错误率较高。

去年教“祭”, 我吸取了前一次的教训, 先在黑板上规规矩矩写下“家祭”一词, 然后提醒学生“祭”的左上部分是“”, 右上是“”, 并让学生在随堂练习本上写三遍, 第二节课又作了复习。批改作业后, 发现全班58名学生只有7人写错, 错误率是12.1%, 主要原因还是把左上写成“夕”或右上写成“”。吸取以前的教训取得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但还不太满意, 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写错了?肯定还是我的教法有问题!

今年又教“祭”, 我一改前两次做法, 先让学生自学生字词, 再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记住“祭”字?要注意些什么?

生1:“祭”的左上是“夕”字多一点, 像个斜斜的“月”字。

生2:书上注释说, “家祭”就是“祭祀祖先”。我查了字典, 祭祀是旧的习俗, 备好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 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生3:我从电视上看祭祀的供品好像是准备鱼、肉、水果这些东西。

生4:我记得老师原来讲过, 在古代的汉字中“月”其实是“肉”, 像“肚、腹、脸、脑”这些字中的“月”字旁其实都是“肉”字旁, 那“祭”中的“”是不是就是指肉?

生5:对了, “祭”右上角的“”多像一条鱼呀。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总结一下, “祭”的左上是表示肉的“”, 右上是表示鱼的“”, 下面是“示”, 意思是说备好肉和鱼向祖先行礼, 表示怀念和崇敬。

讨论后, 我让学生在随堂练习本上进行了书写。这次作业, 全班56名学生全部正确。

三次教“祭”, 虽然只是我教学生活中的点滴小事, 但给我的启发颇深。

第一, 作为教师, 要勤于写“教学日记”。一节课结束后, 教师只要稍加回忆, 都会有许多感受, 比如教材处理是否得当, 教学结构是否合理, 教学运用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师生互动是否适宜, 学生思维是否被激活, 教学过程中动态教育资源是否被开发利用, 教学灵感是否被捕捉等等, 这些宝贵的信息, 在头脑中停留的时间是很短暂的, 稍纵即逝, 应及时回忆, 及时记载, 持之以恒, 这对于以后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如果我不通过“教学日记”把前两次教“祭”的做法与思考记下来, 教法就不会有所改进, 效果就不会有所提高。

第二, 作为教师, 要善于探索、研究。研究无大小, 小到一个字、一个音, 大到一项课题, 教师如果仅仅把自己定位为“教书匠”那是远远不够的。应在学习、实践、积累的基础上, 多从教育学、心理学、教学科研的角度去思考、研究, 分析旧问题, 提出新问题, 寻找教学规律, 提高教学效率, 成为“研究型教师”。三次教“祭”, 每次我都对学生的错误率作了统计, 对自己的教法作了反思, 所以教学效果才会越来越好。

“三教”结合铸品牌 篇2

十堰市张湾区汉江路中心小学以“学生成长的乐园,教师发展的沃土”为办学理念,将国学教育、养成教育、艺术教育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打造充满人文气息和生活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浸润经典,传承传统文化。漫步校园,处处能感受到育人氛围,每一面墙、每一根廊柱都会“说话”。围墙上镌刻中华经典诗文,传统文化浓缩成一幅幅图文并茂的画,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学校风雨操场命名为“翰墨修身苑”,王羲之的《兰亭序》悬于南墙,廊柱上还有历代书法名家的画像、简介及其代表作品,北墙则展示中国汉字发展史。置身其中,师生能够充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诵读经典,让国学文化深入每一名师生的心田。学校整理编辑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全校师生人手一本,以“晨读、暮诵”的形式将经典诵读落到实处。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诵读比赛,每年举办一届读书节,营造“人人读经典,个个懂经典”的经典诵读氛围。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激发了师生的诵读和写作热情。目前学校校刊《百草园》已出版4期,收录学生、老师及家长的优秀美文1000余篇。

榜样引领,美德伴随一生。汉江路中心小学位于城郊结合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较多,不少孩子尚未形成良好的卫生、学习等习惯。学校以“良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为目标,制订了《好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提出卫生、读书、安全、感恩、文明礼仪、劳动六大好习惯教育,每学期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教育活动。

每个班成立由2名学生任卫生安全监督员的“卫生安全监督岗”,随时监督检查学生卫生及安全情况;持之以恒地开展“学雷锋在行动”主题活动,对好人好事、进步学生一星期一公示,表扬先进,弘扬正气;开展“寻找身边的美德少年”活动,把美德少年事迹做成展板,让全校学生学习;在楼梯间墙壁上制作“童星闪耀”专栏,悬挂了26幅优秀学生照片;在走廊廊柱上制作“群英荟萃”专栏,展示优秀教师风采和优秀书法作品;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平台传播知识、树立榜样,传递正能量。

为了巩固养成教育成果,学校现已编辑养成教育系列读本《读书伴我成长》《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感恩伴我成长》。养成教育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鼓响丝鸣,充盈灵动校园。汉江路中心小学将葫芦丝、腰鼓引入课堂,积极开拓艺术教育新思路,带动学校各项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趣味运动会等,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展现学生才艺搭建了舞台。学校力求通过深入开展艺术教育,实现三大目标:学生人人会写漂亮的钢笔字、个个会吹悦耳的葫芦丝、生生会打欢快的腰鼓。

学校以艺术教育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活动和课间“五项运动”(玩魔方、跳绳、踢毽子、转呼啦圈、滚铁环)。上午大课间的啦啦操,校长带头、教师上阵、学生齐舞,整齐划一、动感唯美。如今,“五项运动”已成为学生常态化的课间娱乐游戏。学校还因地制宜制订了《“书艺”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每班设置“图书角”和“翰墨童年”专栏,图书角的书不定期更换;“翰墨童年”张贴学生优秀作品,营造了浓浓的书香氛围。

学校的书法教育方法独到。每天下午课前20分钟,师生伴随古典音乐,老师练习毛笔字,一二年级学生写铅笔字,三四年级学生练钢笔字,五六年级学生练毛笔字;聘请书法指导教师,提高师生的书法技艺;每年组织开展千名师生“迎中秋·庆国庆”书法大赛。如今,学校已建立了一支有书法功底的教师队伍,培养了一批有书法特长的学生,大大提高了学校办学品位。

(作者单位:十堰市汉江路中心小学)

何为“三教九流” 篇3

“三教九流”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 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或社会上各种行业, 也用来泛称江湖上各种各样的人, 受明清白话小说或现在的影视剧的影响, 人们说到三教九流, 便理解为旧时代闯荡江湖、从事各种不正当或者低等行当的人, 多半含有贬义。其实, “三教九流”这个词的本来面目并非如此。

“三教九流”典出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 (梁武) 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 了如目前。”而“三教”的说法起源更早, 大约在三国时代, 指的是儒、释、道三种教派。儒, 本非宗教, 汉儒为了抬高孔子的地位, 把它渲染得像宗教一样, 并在祭孔的典礼中掺入了宗教的仪式;释, 指东汉时传入我国的佛教;道, 是东汉时创立的一种宗教, 讲究炼丹修道, 寻长生不老之法。“九流”的说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 其中收录诸子189家, 但最重要的是九家, 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和农家。所以, “三教九流”实际上是汉代之后对中国主要宗教和各种学术流派的泛指。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含义便每况愈下, 直到发展为今天含有轻蔑意味的“三教九流”了。

三教九流造句 篇4

1、认识各式各样的狗和三教九流的人,会使生活更加趣味盎然。

2、北宋西京地区旅游活动的参与者阶层广泛,上至皇帝,下到文人墨客、富商大贾、宗教信徒、市井百姓;群体来源众多,包括士农工商、三教九流等各种人都纷纷参与进来,在西京地区这一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展示自己,形成了热闹壮观的历史场景。

3、他虽博综古代典籍,依然无法尽晓诸子百家、三教九流之学。

4、这个大杂院住纺是三教九流的人物,环境并不单纯。

5、执法者很难攻入,车到附近天文台便会通知逃走第二是那地方是三教九流瘾君子的聚集地。

6、他这几年走遍五湖四海,交游之广,遍及三教九流。

7、认识各色各样的狗和三教九流的人,会使生活更加趣闻盎然。

8、“和三教九流混在一起不适合警官的行为”。

9、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内涵,就是三教九流的诸家学说。

10、这一带正是龙蛇杂处的聚落,三教九流,无所不有。

11、我是说,我过去都与三教九流之辈交往

12、四海之内,莫非兄弟;三教九流,尽是朋友。

三教九流过眼录 篇5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曹锦清是我的老友,如今已是国内著名社会学家、三农问题专家。他的著作《黄河边的中国》于2000年出版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出版伊始就卖出3万多册,现已再版8次。上海市局级以上干部人手一冊。当年的“两会”代表争购此书,成为大会关注“三农”问题的触发点之一,并受到江泽民、汪道涵等领导人高度评价。

初识营锦清是在1986年。当时我为了创办《思想家》杂志而网罗人才。有人向我推荐老营,说他是复旦大学哲学系的高材生,学问人品都不错,但被分配到城建学院教书,可谓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我们相约在他家见面。当年的曹锦清身居斗室,满架满屋都是书,还有就是浓重的烟味。

老曹给我的第一印象不像学者,倒像个农村干部:粗壮的身材、微秃的头顶,说话声音洪亮,带有浓浓的宁波乡音。记得那天,我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他告诉我,他出生在浙江兰溪,幼年丧父,5岁去龙游县上圩头乡横路祝村的外婆家生活。10岁时被母亲带到上海。在学校被同学当乡下人歧视和欺负,因而一直留恋乡村的外婆家。山野的宽广和自在对他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以至他数十年后对上海仍然保持着心理上的距离,对都市生活不适应,更喜欢乡村。

不久曹锦清就被我借调到市委宣传部筹办《思想家》。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杂志没有办成。1988年,华东理工大学(原“华东化工学院”)成立文化研究所,想申请一个刊号办杂志,所长陈奎德教授找到我。因为当时已暂停批核新刊号,我就说只有把《思想家》让给他们,但条件是让营锦清随杂志一起去他们的文化所。陈教授满口答应,老曹就此去了华东化工学院。我们还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

80年代中期的学术界相当浮躁,动辄西方的价值标准和学术语言,大家都在说中国应该怎样,但对中国实际上是怎样,以及为何是这样,则茫然无知。此时,学西方哲学的曹锦清却主张“返回国情、返回历史、返回实证”,直接阅读中国社会生活这本大书。最能代表中国社会现实的是乡村,80%的中国人依然生活在乡村。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实现途径及过程,归根到底是受中国农民、农业与农村的现代化所制约。然而散布在中国全境的数百万个自然村落,现实处境如何?是否正快步走在现代化的路上?它们对中国的现代化究竟意味着什么?曹锦清怀着对乡村的挚爱、对农民的特殊情感,自然就把目光集中到了乡村社会。

有一天,他来找我说:同事张乐天的老家在浙江海宁盐宫镇。听说那里的村支书还保存着一套从土改以来的完整的工作笔记。他们准备去蹲点,对农村的社会文化变迁进行实地考察。为了工作方便,希望我能用宣传部的名义替他们出具一份介绍信。我听完老营的想法,当即表示支持。他们在那里前后调查一年半,4年后出版了《当代浙北乡村社会文化变迁》一书,为研究中国农村社会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曹锦清说,浙北调查只反映了沿海富裕地区乡村社会面貌,还不足以理解整个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的真实情况。于是他又选择黄河边的河南乡村进行调查。最初经费没有着落,上海老市长汪道涵听说后,把他找去问要多少钱。曹说大概需要5万元左右。汪说:没问题。曹说:“我没有报销的发票。住在农民家里,看谁穷,可能就多给点。”汪还是说:没问题,不要你一分钱发票。营承诺:“调查发生的费用就用这笔钱。若不够就再给我一点;多了,我就还给你。”汪道涵还让老营代他去信阳看看。他说:我人老了,走不动了。

经费落实了,可是怎么进入河南乡村呢?内地乡村仍是一个封闭社会,官员的防范和村民的疑虑,使陌生的调查者根本不得而入。如果得到当局的许可和支持,自上而下地“进场”,只可能看到和听到他们想让你看和听的东西。老曹想弄一个全国通行的记者证,费了半天劲也没成。最后还是托河南大学的3个朋友通过熟人关系从“后门”进入了现场。

1996年5月,曹锦清只身来到河南,走进乡野田间、农家庭院,每天风尘仆仆,四处奔波,舟车劳顿,深夜无眠。在经历了一百多个日夜的实地调查后,将沿途所见、所闻、所思、所虑结集成《黄河边的中国》。书中没有任何煽情,也没有任何修饰,是一本实实在在的调查报告,以对当下农村生活状态、对基层官员和农民心理的真实展示,呈现出一个为主流话语所忽视的活生生的中国乡村现实图景。在西方那套学说占主导的当今学界,曹锦清成为一个异数。

《七颗钻石》十年三教 篇6

我是1996年参加工作的, 两年后, 在所教的教材中发现了《七颗钻石》这篇课文。作者以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想象, 讲述了一位小姑娘出于爱心, 把象征着生命和希望的水奉献给别人, 使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虽然童话的情节比较简单, 但是字里行间洋溢着真、善、美, 让我们感受到了一颗善良、美好的心在跃动, 一股爱的暖流在奔涌。

我被这篇课文的人格魅力吸引了, 决定教研课就上这一篇, 于是向师傅们请教。经过研讨, 大家一致认为, 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是要通过这样一个故事让读者感受到爱的伟大, 爱的神奇, 爱能创造奇迹, 从而向小姑娘学习, 也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因此, 让学生感受水罐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 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就成了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

三年级的学生, 对于这样的一份爱能理解吗?又能理解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反复朗读课文, 我理出了“一波四折”的爱:小姑娘连夜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 这是对母之爱;小狗把她绊了一跤, 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 小狗把它舔净变得欢喜起来, 这是对动物之爱;母亲舍不得喝, 让给女儿喝水, 这是母爱;一个过路人讨水喝, 小姑娘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 这是对他人之爱。小姑娘由爱母亲到爱动物, 再到爱他人, 一次次升华, 这不是普通的爱, 这是一种大爱, 使她的人性美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要求三年级的学生理解到这一层显然比较难, 课后有一练习要求:“让我们默读课文, 再一起讨论讨论: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 体会到了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要明白是什么力量促使水罐有这样神奇的变化。细读这一练习要求我豁然开朗, 于是沿着水罐变化的轨迹我设计了一个爱心, 中间是一个大大的“爱”字, 让学生能一目了然。课的最后安排了一个说话练习, 让学生谈谈学完本课后的想法, 我也将自己的心声写成了一首小诗《爱的力量》, 与学生们分享。整堂课安排得比较有条理, 教学有条不紊, 同行们的评价也不错, 对于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我来说感觉挺好。

对话:2005年的《七颗钻石》教学

新课程改革以来, 特别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出现,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确立, 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怎样教学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体验, 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呢?“以生为本”引领学生关注文本中的人物, 与文本中所有的人物进行“对话”, 让学生用心灵感悟文本内涵,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于是, 我有了新的教学思路。

一切文学皆人学, 读所有文章都应该重视人的存在。重新捧起《七颗钻石》, 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人物跃入眼帘:善良的小姑娘, 疼爱女儿的母亲, 渴望喝水的过路人。故事如果只有这些人物, 显然不可能这么生动离奇。细细想来, “人物”还有不少:多次变化的水罐, 尖叫的小狗, 晶莹闪耀的七颗钻石。但为什么水罐会一次次发生变化, 其背后必定有一股巨大的魔力在支持着它, 这应该就是那个神圣的上帝。“人物”找出来了, 怎样让学生与这些“人物”进行对话呢?要与他人进行对话交流, 必须要对他人有所了解, 所以自然地想到了首先应该让学生找出这些“人物”的语言、动作等。不同的语言和动作能反映出人物不同的心理。显而易见的是, 全文只有母亲说的一句话是直接引用的, 其次就只有“小狗哀哀地尖叫”, 过路人“要讨水喝”。于是, 我为这些“人物”各设计一个问题, 让学生去叩问这些“人物”, 在叩问的过程中走近“人物”, 从而走进文本。如人人都那么渴望水, 但小姑娘为什么始终没有喝一口?为什么七颗钻石不在地球上, 而要升到天上去?

这样的教学更加关注了“人”, 关注了“人”的存在。依靠语言文字的土壤, 我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 使学生领悟到了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

表达:2008年的《七颗钻石》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我在不断思考:这篇课文还有哪些内容值得特别关注呢?磨课后发现, 以往的教学强调了理解、感悟, 却一直忽略了表达。

大熊星座的故事, 既好玩又有趣, 充满了神奇色彩。现在的学生早就知道了自己的星座, 所以我从“星座”入手, 告诉学生读这个故事, 其实就是在读一个星座的故事, 以此引领学生阅读课文, 学着来创编自己星座的故事。在学生读了大熊星座的故事后, 他们自然地想到了自己的星座, 想到了自己的星座是否也有如此有意思的故事, 因此我顺势引导他们去读自己星座的故事, 他们的积极性很高。学生们都喜欢听故事, 也喜欢讲故事, 于是我让他们尝试学着课文的样子, 也来编个故事。给予学生这样一个全新的任务, 他们的积极性很高, 也使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教九流”与“五花八门” 篇7

“三教”指的是儒、释、道。

“九流”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 (卖画人) 、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是:师爷、衙差、升秤 (秤手) 、媒婆、走卒、时妖 (拐骗及巫婆) 、盗、窃、娼。

至于“五花八门”, 原是指“五花阵”与“八门阵”, 这是古代兵法中的阵名, 现在一般又把它作为各行各业的暗语。“五花”就是:金菊花———比喻卖茶的女人, 木棉花———比喻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 水仙花———比喻酒楼上的歌女, 火棘花———比喻玩杂耍的, 土牛花———比喻一些挑夫。

《多收了三五斗》三教三思 篇8

1993年:紧扣三要素, 细致解读这篇精美的小说。一直喜欢叶圣陶清新朴实的现实主义文风, 为了教好他的这篇小说, 我查阅了好几种参考资料, 深入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 结合小说的特点, 细致钻研文本, 紧扣小说三要素, 梳理了教学的要点, 备出了十几页的详案。具体实施时, 我先从介绍背景和作者导入, 接着在提挈词语的基础上, 布置学生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小说的主要情节, 了解小说人物。然后再明确小说三要素, 归纳了“米行粜米”、“街头购物”和“船头议论”这三部分情节, 在分析“旧毡帽朋友”和“米行先生”人物形象时, 我结合小说的社会环境, 重点以人物的各种描写语句为突破口, 分析他们的心理、性格和命运, 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本文的深刻主题、写作手法以及语言特色。

教学反思:初上讲台的我, 对教材钻研非常全面透彻, 备课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教学时能紧扣文体特点讲析, 分析细致全面, 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受到干扰, 一切按部就班, 自己觉得讲得别有兴致。但整堂课学生缺乏学习热情, 主动参与不够, 学习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 主要是我的备课一味注重了分析教材, 讲课时只是解读教材, 却忽视了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 这就是要备好学生, 并针对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原有基础设计好教学方法, 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吸引他们的主动参与, 教学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2000年:注重阅读, 深入体会那个苦难的时代。第二次教学这篇小说, 我避开了烦琐沉闷的讲析, 在布置自由朗读和整体感知课文之后, 我设计了几道思考题组织学生讨论:

(1) 请结合文中有关语句说说米行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他把店开到如今的江南, 仍旧以这样的态度经营, 他的生意会怎么样?

(2) 苏南的这些贫苦农民为什么会有“旧毡帽朋友”、“乡下曲辫子”、“乡亲”的不同称呼?这些称呼分别包含着怎样的感情和态度?

(3) 分别用几个词语概括“旧毡帽朋友”在粜米过程中的感情变化。

(4) 小说从哪些方面来突出表现这些江南农民受剥削压迫的命运的?请联系课文中的语句说明。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对这几道思考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踊跃地参与, 大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在热烈讨论的基础上, 我组织了学生代表的意见交流, 大家目光灼灼, 满脸红光, 先恐后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其中有些答案可谓真知灼见, 比我预想得还要深、还要远。课文教学之后, 我还专门开出了课外阅读书目:叶紫《丰收》、茅盾《春蚕》, 布置他们利用周末阅读, 并写好阅读感受与精彩细节赏析。后来在课外阅读的检查和交流时我发现90%以上的学生都作了充分的准备, 他们的交流也非常深刻和精彩, 苦难的教育, 名著的熏陶让他们收益良多。

这次教学我真正地把学生看成课堂的主人, 从他们的学习角度出发去设计教学,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迸出思维的火花和思想的光芒。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学生在阅读中要有自己的主体感受。而教材是有限的, 仅仅是个范例, 所以语文教师有义务把教材向外拓展, 把学生引向丰富的书籍世界, 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 成为提升和完善自我的需要, 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境界。

2006年:强调自主实践探究, 一种超越课文与课堂的教学。再次执教这篇课文, 已经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之下, 在积极推进新课改的浪潮中, 我当然要以全新的思想去设计我的教学。我先组织学生交流预习成果, 并提出问题, 然后把问题整理汇总, 并适当补充, 再布置学生围绕这组问题研读课文, 仔细探究, 师生对问题讨论交流之后, 我再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把“米行粜米”、“街头购物”和“船头议论”三部分情节分别改编成课本剧 (允许创造性地添加) , 一段时间准备之后, 为大家现场表演。一时间同学们热情膨胀, 激情四射, 课堂气氛也被推向高潮。课文学习之后, 我又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要求围绕“我国现行农村政策以及农民的生活现状的一点调查与思考”这个主题, 每个学习小组自选具体的调查研究的角度, 利用周末开展调查并写成小报告。后来课堂交流研究性学习成果时, 全班每一组学生都选出了很好的角度, 采集了详实的数据, 来反映自己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和成就的认识。他们有的从农民致富形式的多样性角度调查, 有的从农村合作医疗的大力推进和国家药品价格的大力调控角度调查, 有的从贫困学生的入学所受到的多方帮扶角度调查, 有的提出农村私营企业和工业园区的兴办改变农民命运的命题, 有的认为新时期农民打工环境和待遇正逐年改善等等。

教后反思: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求学生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 引导学生突破狭窄的课堂, 更多地去关注自然, 关注社会和生活。我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设计教学, 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提出问题, 积极探究,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投身到实践中, 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热情以及动脑、动手、动嘴、动笔的能力, 促进其合作、交往、表达和体验, 综合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 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这样的课, 这样的学习过程是生动的, 鲜活的, 学生喜欢, 也能从中获得真知, 这样的教学效益是前两次所无法相比的。

三教《金子》一课的行与思 篇9

一教《金子》:忠实执行者

1998年,工作未满三年的我,参加了区青年教师“育花奖”教学竞赛。在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我们开始集体备课。那时,大家一致认为: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一定要准确,一定要研读教参,读懂读透教参中的每一句话,以利于在教学中贯彻执行。关于本课的主题,教参解读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对此,我们深信不疑,引导学生体会“勤劳=成功”的道理成为教学设计的核心。

那时的语文教学,提倡淡化篇章训练,突出词句品味。因此,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彼得·弗雷特能够“吃苦耐劳”。

教后,我的这节课获得了一等奖。评委一致认为:教师对教材把握准确,对教参研读透彻,学生学得扎扎实实,在品味词句中深刻领悟了“勤劳=成功”的道理,实现了工具性和思想性(当时还没有“人文性”的说法)的统一。欣喜之余,我感到一些遗憾:“教材把握准确”的原因在于我虔诚地“抠”教参,忠实地执行教参对教材的解读,教学过程几乎蜕变成教师通过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向教参中的“标准答案”靠拢的过程。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虽然看上去达成度较高,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主体性基本处于被压抑的状态。课堂上听不到学生质疑的声音,师生对“勤劳=成功”这一主题高度认同,深信不疑,恰如课文中的淘金者只凭道听途说,就相信萨文河畔一定有金子一样。

二教《金子》:合理拓展者

“忽如一夜春风来”,乘着新课改的春风,2002年,我参加了扬州市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为了弥补四年前的遗憾,我又一次选择了《金子》一课。在两年的新课程培训与实践中,我认识到:师生都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教参是教师教学的参考,是沟通教师与教学的桥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对教材和教参进行合理的拓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先走进教材,再结合教参,重新解读教材:彼得是勤劳的,但其他淘金者为了“找到金子”,“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也是勤劳的,却未能取得成功。由此可见,在课文的故事中“勤劳≠成功”;彼得与其他淘金者不同之处在于,当掘金无望时,他展开思考,从人们的生活需要出发,通过种花获得了财富,可见彼得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对于彼得的智慧,教参只字未提。由此,我在教参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拓展,将课文的主题确定为“勤劳+智慧=成功”。

教学时,我压缩了原教学设计中对“勤劳”的感悟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增加了对“智慧”的感悟。

教后,我又一次获得了一等奖。评委认为:这节课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路,改变了对教材的解读方式,师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教师能够立足教参而不拘泥于教参,教师对教参的拓展、对教材的个性化解读是合理的,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起学生的共鸣。评委的肯定让我倍感欣慰,让我信心倍增,“教师的课程角色”开始成为我不断思考与研究的问题。欣喜之余,我还有一些困惑:就本课而言,走向成功的“智慧”,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智慧?仅仅让学生认识到成功离不开勤劳和智慧,似乎有“贴标签”的嫌疑,这样的认识对学生的后续发展有用吗?“智慧”一词本身就很抽象,虽然师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但与四年前的课“扎扎实实”相比,似乎多了一些“虚幻的成分”。

三教《金子》:大胆创生者

2010年,江苏省举行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我荣幸地代表扬州市作课堂教学展示。源自对《金子》一课难以割舍的情结,我第三次走上了探索“真金”的道路。这次,我们大胆地回避了教参,尝试以现代理念解读传统教材。通过讨论,我们认为彼得从事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体力劳动,用“勤劳”概括显然不够准确,应理解为一种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创业精神;“思路决定出路”,彼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他善于发现,改变了原先的思路,这是创业成功的一种智慧。基于这样的认识,最终我们将本课主题确定为“坚持不懈+善于发现+改变思路=成功”。

围绕这一主题,我们主要设计了以下教学板块:

[板块一]激发质疑精神

师: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淘金者就蜂拥而至,可是最终只有谁找到了真金?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彼得。我从结尾知道的。“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

师:会思考、会提问的孩子才真正会学习。平时都是老师问你们答,今天你们猜猜,老师会问什么问题?

生:金子怎么会在土地里呢?为什么彼得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

(板书:唯一?)

生:“真金”到底是什么?

(板书:真金?)

师:现在,我们就带着问题读课文吧!

这一板块与探究课文主题并无直接关系,属于探究前的预热,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乐于探究的精神。这样的预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为后续教学中创造性解读教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板块二]感受坚持不懈

师:彼得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其他人呢?

生:他们没找到金子,只好扫兴而归。

师:当时,他们为什么蜂拥而至呢?

师:(出示: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淘金者便蜂拥而至。)谁来读这句话?

师:你强调了“无意”这个词,想告诉大家什么?

生:金子是偶然拾到的,就像守株待兔一样,不会天天发生。

师:谁再读?

师:你强调了“听说”这个词,想表达什么?

生:这个消息只是听来的,不知道是真有金子还是谣传。

师:这就是道听途说,是不可靠的。淘金者却蜂拥而至,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人们从四面八方朝萨文河畔赶,生怕因为落后,金子被别人拿走。

师:这么多人没有好好想一想,就盲目跟从而来。彼得曾经和他们一样,但他又有不一样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生:彼得不甘心落空,在河床附近买了一块没人要的土地,一个人默默地挖掘着。

师:别人都走了,只有他一个人还坚持不懈。真不简单!

(板书:坚持不懈)

师:我们来读出他的坚持不懈,读出他的不甘落空。

教师从求同思维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彼得与众多淘金者一样,都怀着致富梦想而来,最初都有盲从的心理。紧接着,教师将学生引向求异思维,在失败面前,其他淘金者失去了勇气,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只有彼得不甘落空,不言放弃,坚持不懈。教师这样教,让学生跳出了“勤劳致富”这一传统认识,提升到了“创业需要执著追求”这一现代精神层面。

[板块三]体验善于发现

师:彼得是唯一坚持下来的人,他找到金子了吗?

生: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几乎翻遍了整块土地,也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

师:最后,彼得却不无骄傲地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他究竟是怎样找到“真金”的?

生:彼得想到这块土地可以种花,他靠种花获得了成功。

师:他发现了怎样的景象?

生:他走出小木屋,发现眼前的土地和以前不一样了: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由此,他想到土地很肥沃,可以种花。

师:这真是个细心的发现。谁能读好?(指名读)

彼得善于发现,是一般教师容易忽略的内容,往往让学生一读而过。其实善于发现非常重要,是彼得改变思路的前提。正因为彼得善于发现,才会若有所悟;正因为若有所悟,才会改变思路。教师在此着力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验、探究,虽然花时不多,但学生已经能够从易忽略处捕捉到非常重要的信息,从而潜移默化地养成“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阅读习惯。

[板块四]揣摩改变思路

师:意外的发现,让彼得若有所悟。他由眼前绿茸茸的小草想到——(生齐)土地很肥沃。

师:由土地很肥沃,想到——(生齐)可以用来种花。

师:由可以种花想到——(生齐)人们买花装扮自己的客厅。

师:由人们买花想到一—(生齐)用不了几年就会获得成功。

师: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如果改变一下思路,就能豁然开朗。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板书:改变思路)

师:为了梦想的实现,为了找到真金,彼得留了下来。(出示课文插图)

师:你看他一边擦着汗,一边看着美丽娇艳的鲜花。他会想些什么呢?

生:花这么美,一定有很多人来买我的花,美化自己的生活。

生:原来坑坑洼洼的土地现在开满鲜花,改善了环境,居民们对我充满感激。

师:彼得这么欣慰,这么自豪,看来在困境面前改变思路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推理,通过引述理清彼得改变思路、获得成功的来龙去脉;再运用课文插图,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验彼得成功在望时的心理,验证改变思路的重要性及合理性。教师这样教,不但思路清晰,而且循序渐进,让学生对彼得改变思路的做法获得了真切的体验,与课文中的人物达成了趋于认同的价值取向。

[板块五]提升课文主题

师:五年以后,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难怪他不无骄傲地说——(生齐)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

师:彼得所说的“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是相对于盲目挖金子的人而言的。其实,当时也有一位淘金者取得了成功,他的成功与课文中的彼得·弗雷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出示故事:《牛仔裤的来历》)

师:现在,你知道“真金”是什么吗?

生:真金就是坚持不懈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生:真金就是在困境中改变思路。

师:困境中的彼得坚持不懈,善于发现,改变思路,最终获得了真正的金子。老师还想送给同学们几句话,你们一定能从中找到“真金”。

出示:1.世界是变化的,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也应当是变化的。——歌德

2.思维世界的发展,就是对困境的摆脱。——爱因斯坦

3.一个天才,绝不遵守常人的思维。——司汤达

4.致富的秘诀,在于大胆创新,眼光独到。——陈玉书

因为有了前面的深入探究,有了拓展阅读材料《牛仔裤的来历》的进一步启发,教师引导学生提炼课文主题,就能水到渠成。同时,教师不以偏概全,因为“主题”不等于“中心”。学生所感悟到的除了“坚持不懈+善于发现+改变思路=成功”这一主题,还有故事蕴含的其他内涵。对学生关于“真金”含义的不同感悟,教师予以充分尊重,不但保护了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而且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最后,教师运用名言,引导学生诵读和感悟,让课文主题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通仙井水畔“三教”话通仙 篇10

“通仙”一词出自唐朝“茶仙”卢仝的《七碗茶歌》,诗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如此通仙之茶究竟产自哪里呢?范仲淹《斗茶歌》开篇就给我们做出了回答,“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确实,武夷茶之美妙已被文人墨客们赞美的无以复加,以至于历代帝王都为之垂涎三尺,元朝大德六年(1302年)朝廷在武夷山九曲溪四曲溪畔设立了御茶园。为了纪念武夷茶通仙之妙,便把御茶园内的呼来泉命名为通仙井。今天,通仙井虽然写满了历史的沧桑,但同样也见证了通仙品牌的缘起。2004年,福建烟草注册了通仙品牌茶业,重续了武夷山700多年的通仙茶文化,2010年又在国家烟草专卖局领导亲自关心和指导下成立了通仙原料烟基地,正式推出福建省高端形象品牌—通仙烟。南朝文学家江淹曾以“碧水丹山,珍木灵芽”形容武夷山,武夷山绝佳的生态孕育了“大红袍”、“大通仙”,二者同根同源,同曲同工,带给人们相同的品味方式和独特感受。通仙不仅是天人合一的全生态境界,更意味着宇宙生命的和谐之道,对于现代人,通仙是一条通往精神家园的仙路。近年来,烟草行业践行“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树立了责任烟草的良好形象。

大美武夷,缘来通仙。大武夷地区通仙景象随处可见,有许多以通仙命名的景点,比如建瓯的通仙门、武夷山的通仙井、通仙庵、通仙桥、邵武的通仙坊等,为了推广通仙文化理念,主办方南平烟草公司在大武夷地区举办了一系列通仙活动,今年5月已在建瓯举办了“通仙门下品通仙”活动,这次在武夷山御茶园举办“通仙井水畔,三教品通仙”文化论坛,下一步将在邵武“通仙坊”举办相应的活动,以此倡导通仙生活理念,推行通仙生活方式,引领通仙生命智慧。

武夷山市副市长江书华代表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和主办方致辞,江书华说,近年来随着武夷山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投资茶业,由福建烟草投资的通仙茶业有限公司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家。通仙茶业借助烟草系统四通八达的营销网络迅速做强做大,把“通仙”品牌文化转换成通仙生活理念传播出去,大大提升了产品的文化附加值。2010年,福建烟草公司又借助通仙品牌的知名度,在武夷山建立通仙原料烟基地,正式推出通仙烟,并定位为福建省高端烟草产品。通仙品牌以烟带茶,以茶促烟,茶烟并举,积极挖掘文化内涵,开创了品牌传播的新路子。

随后,在编钟演奏《通仙曲》的飘飘仙乐中开启了“三教话通仙”的大幕。

儒学专家、厦大哲学系教授、朱子学会名誉会长、朱子学研究的奠基人高令印先生、佛学专家、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教授、福建省宗教研究会副会长谢重光先生、道教学者、哲学博士、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谢清果先生分别从儒释道三教的角度做了精彩发言。

论坛分为解读通仙理念、领略通仙境界、领悟通仙智慧三个单元。高令印先生从武夷山朱子理学入题,列举诸多事例阐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即为通仙之道,审时度势即为通仙的智慧。谢重光先生认为佛教里有关于五通仙人的记载,五通仙人具有各种神通,达到了解脱苦海的境界,并列举了武夷山本土高僧扣冰古佛“进一步则死,退一步则亡,横行数步又何妨”的禅宗公案,认为“自由解脱”、“圆融无碍”即为通仙智慧。谢清果先生从道家自古以追求成仙为修行目的开题,解析了武夷山自古是神仙之宅,列举武夷山开山鼻祖彭祖吐故纳新的养生之道,论证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通仙观,并从中归纳出“大道无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通仙智慧。

每个中国人都有成仙的欲望,这种祈求成仙—“通仙”的愿望贯穿人类发展史,成为人类的永恒的目标。随着文明的进步,“通仙”情结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和幸福诉求。虽然诸子百家、三教九流的“通仙”方式都不尽相同,都先后表达了浩如繁星的“通仙”观,但殊途同归,那就是天人合一的人生观,上善若水的道德观,逍遥自在的幸福观。“通仙”的方法也不外乎回归自然,以自然为道场,进行意念修持,体能修持和道德修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通仙文化必将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而得到更好的传播。

论坛结束后,三位论坛嘉宾分别向武夷山市领导和福建省和南平市烟草系统领导赠送了学术专著。

课堂教学的“两点三教性” 篇11

1 重点和难点

对于教学内容只有明确教学的目的, 把握住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并在教学中重点讲透, 难点讲清, 学生才能把握重点, 理解难点达到易懂易记。

1.1 重点的认定

重点是一个章节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关键性内容。如何认定重点呢?首先要依据教学大纲, 因为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带有法规和指令的作用, 授课者一般不敢违反, 怕违纲后受听课、课评、检查者提出质疑。但是我曾研究过有关的教学大纲, 觉得有些地方的界定并不合理。所以, 重点的界定不能完全盲从教学大纲, 而应该多从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上考虑, 明确前科为我们打下了哪些基础, 后科需要我们打下何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多研究相关学科之间的知识结构, 也可以和相关学科老师共同研究, 如果是临床课则应结合临床需要和资格考试的需要来考虑, 基于这点要求, 我们就不难发现, 教学大纲中的所谓“重点”并非都是重点, 因此, 将教学大纲和本课中的“接棒点”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重点才能点得准, 界定才能合理。

1.2 重点的突出

重点是授课内容的骨架, 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它在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中是不可缺少的, 对知识的迁移或推进作用很大。因此讲课时必须要突出, 而不是一般的讲, 而应该详细讲、速度放慢些、语气加重些、道理讲透些, 板书醒目些, 可以多重复几遍, 还可以借助些辅助手段, 如挂图、录像等。知识的掌握包括理会、牢记、应用三个环节, 为了达到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教师就必须要使出浑身解数, 有时生怕学生对重点还不够重视, 索性对学生说:“注意, 这是重点, 要记住!”甚至和学生在课堂上一起背诵1~2遍。

1.3 难点的界定

所谓难点, 也就是一些抽象的、不好理解的, 老师难教的、学生难学的内容。同一部分内容中甲老师觉得难, 乙老师未必觉得难, 一个班的学生觉得难学, 另一个班的学生未必觉得难学。当然, 多数的难点是由于教材中的繁、深、乱造成的。此外还由于教师的因素, 对学生的估计, 学生的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学习方法等其他因素决定。因此教学大纲中对难点内容是没有具体指定的。

1.4 难点的“突破”

难点一律要求“突破”, 我觉得不太现实。难点有两种, 一是重点中的难点, 医学知识内容是环环相扣的, 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 同时要求同学提前复习主要需要的相关基础知识, 同时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 形象化, 以便理解。另一种是难点, 但不是重点, 这就尽量简化, 附带讲述, 甚至绕过去, “知难而退, 躲而避之”。在当前课时偏紧, 强化总体目标, 淡化学科意识的形势下, 用“处理难点”代替突破难点可能更恰当些。

2 严肃性、科学性、艺术性

2.1 严肃性

指的是教学态度, 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学态度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上课准时, 备课认真。准时上下课, 给学生养成一种严格遵守纪律的风范和时间观念, 并为创造严肃、活泼、和谐的课堂气氛和学习情境奠定基础。备课要认真, 精益求精, 主要包括: (1) 明确教学大纲, 深入钻研教材, 仔细阅读, 弄清概念, 掌握基本内容及其要求, 明确重难点。 (2) 阅读参考资料, 集众人之长, 联系实际, 丰富教案, 激发兴趣, 以启发式为主。 (3) 认真书写教案, 对教学内容作恰当处理, 注意科学性、准确性、逻辑性。 (4) 熟悉教案, 使术语通俗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5) 合理分配课时, 并结合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教法。

(2) 管教管导、教书育人。管与不管, 导与不导:管些什么, 导向何处;怎样管法, 如何引导?育怎样的人, 如何育人?这些都是教师所应思考的。 (1) 抓不良之风, 树课堂正气。 (2) 授予方法, 循循善诱。 (3) 运用典型事例, 融素质教育于教学中……但是, 这些教学活动不易占用太多的时间, 而且还要讲究时机, 点到为止, 自然结合, 不讲口号, 不作报告, 不也放过, 做到“严格而不苛求, 宽容而不放纵;传做人之道, 点化心灵;授成功之业, 教化”。

(3) 勤批作业, 严格考试。通过作业和考试, 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记忆, 并及时发现学习中不足或错误的地方, 获得大量反馈的信息, 从而促使学生学习, 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也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特别是考试, 是整个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的“指挥棒”, 牢牢地抓住这根指挥棒, 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重要的作用。

2.2 科学性

这里指的是如何科学地处理和教授教学内容。

(1) 定义准确, 概念清楚。概念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医学理论或实践的精华所在, 也是学习医学知识的向导, 有一字千金之说。如何将定义或概念讲清楚呢?我们是这样认为的, 可将其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重点概念, 必须掌握的, 如内科学中的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肝性脑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这些概念贯穿著整个疾病的起因, 病理、病理生理改变及临床结果, 必须仔细讲授并且要求牢记;还要求理解其实际意义, 如罗音, 心脏杂音, 移动性浊音等应在临床实践性教学中加以强化和领会。第二种概念是熟悉概念, 如心绞痛、心律失常等, 教师也应该认真解说, 学生要基本掌握。第三种概念是了解概念, 如出血倾向、肺气肿等, 这些概念要求学生一般了解就行。

(2) 知识更新、反映发展。医学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 因此, 课堂的教学内容应该能反映国内外关于本学科的新发展, 把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武装学生,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有掌握信息知识的能力, 而且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医学知识的涉及面很广, 除专业外, 也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都有密切联系。我们必须处处做“有心人”, 善于积累与教学有关的资料。如介于治疗在内科领域的应用, 艾滋病的新进展等等。但这些内容应在不影响主要教学内容的讲授前提下, 适时进行, 点到为止, 目的是活化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逻辑紧密, 富有哲理。医学的理论是极其复杂的, 但是疾病的发生, 发展及结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因此, 其解剖、生理以及病因、病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乃至诊断、治疗、护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只要我们针对教学内容, 抓住中心, 以点带面深入浅出地讲解疾病的各个环节的逻辑关系, 学生就会知其然, 也知其所以然, 从而提高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

2.3 艺术性

教师登台, 在学生面前是表演, 而且是一次艺术表演, 艺术的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1) 教学灵活, 应用自如。“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 各方面的情况是发展变化的, 教学方法亦应相应变化, 切勿墨守成规, 千篇一律。实际上,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最佳的应用范围, 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通常需要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 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只有熟悉各种方法, 了解中等医学的教育特点, 明确教学任务, 根据自己的特长, 学生的基础水平,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教学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 发挥其最佳效果。当前, 我们既要体现目标教学的特色, 又要保留传统教学的精华, 禁忌一刀切的极端做法, 做到善于把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课堂上有讲有练, 有问有答, 有读有写。既有教师的启发、指点、讲解、演示, 又有学生的听看、质疑、讨论, 起到真正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 语言流畅, 生动有趣。教师语言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因此, 教师讲课时应之有物, 主题鲜明;言之有序, 语脉清晰;语言生动, 形象流畅。同时, 逻辑要强、幽默、和蔼、表情自然、语调抑扬顿挫有感情, 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生动活泼, 引人入胜, 学生听课才有兴趣, 才爱听, 也才容易听懂。相反, 如果教师备课不充分, 对授课内容生疏, 堂上照本宣科, 平铺直叙, 或是结结巴巴, 满堂尽是啊呀呢之类的语病, 学生听课时就觉得枯燥乏味, 产生厌倦情绪, 注意力就分散, 以至重点越讲学生心头越重, 难点越讲学生学习越难, 起关键是教师语言表达能力低下所致。因此, 我们应该多读一些演讲文章, 看看相声, 话剧等作品, 多讲多练, 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外, 教师的语言对学生今后医疗工作也产生重要影响, 有的会深深地印记在学生的心中, 对学生的语言素质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 板书清楚, 条理分明。板书是授课内容的直观表达方式, 又是突出重点, 落实教学要求的艺术创造, 它体现了教师的授课思路, 凝集着教材的精华。好的板书, 有利于学生理解难点和把握重点, 培养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概括能力。所以上课时板书要有计划, 层次清晰, 纲目分明, 概念清楚, 用词准确。既要求内容连贯, 完整, 又善于归纳, 综合, 简单扼要, 重点突出。对于重点内容, 板书保留的时间可长些甚至留到课后让学生抄下来, 必要时可用彩色笔书写, 或把字体写的大些, 浓些, 以提醒同学们注意。

上一篇:阅读的实质下一篇:变频经济运行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