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随笔

2024-08-28

科学教育随笔(精选14篇)

科学教育随笔 篇1

教育随笔: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幼儿的天赋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爱好、特长也是不同的。如果老师总是将目光停留在幼儿的缺点上,幼儿就很难树立自信心,往往会灰心丧气、怕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对自己的缺点更加焦虑。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指导。要帮助幼儿看到自己的优势项,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优势项带动自己的不足之处,取得进步。

敏敏小朋友是位性格非常开朗的小朋友,总有说不完的话,她接受新知识非常快,画画也画的不错,经常有一些小朋友围着她。但是有时她也十分顽皮,会带头不遵守纪律。这时,我就会跟她说清道理,并请她做老师的小帮手,帮助老师。一段时间后,敏敏真的成了老师的小帮手了。

科学教育随笔 篇2

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爱的教育并非易事,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去爱学生?怎样充分运用爱的教育“法宝”?

常有家长拉着自己不听话的孩子,慷慨地对老师说:“他要是不听话,你就狠狠地打,我们不会有任何意见的。”时代发展至今,我只能把这话理解成为善意的谎言。教师不适合充当暴力的实施者,面对一群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我们需要的是以充分的精力去打一场持久战。师生之间的一次促膝长谈恐怕对于部分学生是收效甚微的,所以在师生之间建立一条“有情、有意、有恒”的道路,则更行之有效。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同时也让孩子明白:要对社会充满爱意。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爱应爱在平凡中,爱在细节中。爱体现在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责任感、精深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及一颗爱孩子的心;爱体现在对学生的每一次谈话,每一句语言中;体现在老师看学生的每一个眼神中;体现在老师对学生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中。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在教育学生与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只有让他们体会到我们对他们的爱,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去接受我们的教育。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实是这样但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参与希望工程……

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给予学生更多一点呵护、一份真情、一份关注、一些宽容,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浓浓的情意和关爱!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 我们的爱应爱在平凡中, 爱在细节中。爱体现在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责任感、精深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及一颗爱孩子的心上。

教育随笔——《彼岸的教育》 篇3

一、具有创意

当我看了《彼岸的教育》中,对美国学校开学第一天的描述后,我感到惊讶极了。对于学生来说,开学总是令人兴奋的,但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开学第一天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怎样让大家尽快相识,怎样一开始就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怎样鼓舞学生的士气......在这方面,美国有经验的教师有不少很好的创意:1、是对还是错。2、他是谁。3、猜猜猜。4、思想家。5、目标、目标。海外教育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的创意添加。有些创意的着眼点很微小,但却大大加强了教育与生活的融合,使得教师和孩子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加深了解,为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氛围。在加入小创意后,那些我们日常教学中很看重的有一定意义的日子,如开学的第一天、新学期的第一课,乃至一学年最后一天,都通过孩子们容易接受的交流方式,为学弟学妹们送出寄语来进行教学承接,在轻松的氛围中迎送学生进入新的环境。

创意作为点睛之笔,使学生领悟到教与学的乐趣,而要完成树人的重任,还要依靠教师的内功和对学生个性的把握,使那些不喜欢上学的孩子感觉到了学习的乐趣这是教育的大创意!

二、为了孩子

本书第三辑的主题是:为了孩子怒放的生命,在这一辑中,我体会到教育者首先要把让孩子获得完美人生作为教育的第一目标,如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能够使得自己的生活保持平衡,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帮助自己的人格在多方面得到发展,让自己的生命如鲜花般绽放,那就再好不过了。——这是英国威灵顿公学的校长所说的话。他说:“我们对学术课程过于重视,丢失了更加重要的东西”。因而在威灵顿公学,每周上一节幸福课,幸福课旨在增进学生获得完美人生的可能性。

我觉得孩子到学校上学,不仅带着他们的脑,还带着他们的心,他们的热情,他们的体验,他们的希望,他们的梦想,以及他们的畏惧。在我们的教学中,如果也对孩子的这些情感问题加以重视,提高认识,我想会让更多的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

《彼岸的教育》就像是一张活生生的事实地图,让我捕捉到了很多关于教育的线索和主题,它带领着我,静静地走进西方的学校,亲近他们的环境,走进他们的课堂,聆听他们的教育者的声音。

三、关爱教师

教师最重要的武器就是嗓子。教师在工作中几乎时刻都要使用嗓子,但是我们大多没有接受有关嗓音保健的培训。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教育学院负责嗓音训练的威廉姆斯先生说,“不给教师做有关嗓音技巧的培训,就好比培训外科医生而不给他们讲解手术所需的器具一样”。这个比喻是何等的精妙!苏塞克斯大学教育学院的学生是幸福的,在上岗前,他们就学会了如何做到用嗓卫生,如何识别用嗓过度等,这无疑是他们未来职业幸福的通行证。这样的嗓音培训值得叫好,睿智的同仁们,请你也做嗓音保健的践行者吧,这样你的声音将更有魅力!

爱的教育教育随笔 篇4

刚把要去实习当老师的事告诉我的朋友们,朋友们就异口同声的说,“你一定要厉害一点,一开始就镇住他们,他们就会听你的话了。”对此,我只是很淡然的笑笑,虽然,朋友们说的有点道理,但是,我却不这样认为。

教育,既是教书又是育人。而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子女,同样的,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如果,这个班的.班主任老师是一个十分严厉的人,那么这个班的学生就会很害怕老师,甚至,在这个班级中有些学生都不愿意发表自己对班级或班级事物的看法了。这中班级里的小孩,往往会过分的听话。如果一个班的班主任老师是一个比较宽容的老师,那么这个班的学生则会很活跃,甚至这活跃会发展到很难管理的地步。学生们往往”欺软怕硬“。所以,对待学生既不能过分严厉,也不能太过于宽容。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严慈相济,要用爱去教育学生,教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教他们如何去做人。

来这实习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心里总是免不了有些小感慨。来这儿这么久,在生活上已经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因而更多的感慨是关于我的那些学生的,也是关于我应该如何去管理学生的。

我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即,这些学生为什么就是不愿意学习还会与老师对着干呢?说实话,想了这么久,我并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不知道根源在于他们的叛逆心理还是老师的一些做法让他们厌倦了学习。我不知道,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我真的很困惑。

在实习之前,我信誓旦旦的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可是,实习之后我开始怀疑自己,甚至我都不再想成为一名老师了。我害怕我会把初一那么听话、那么活跃、那么积极的小孩儿带成初二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害怕把他们带的整天在课堂上胡闹,我也害怕初三的小孩儿学到的知识不够,害怕他们不能通过升学考试。或许,有的人会说,那和你有什么关系,你把该讲的讲了学不学是他们的事儿。是啊,我把该讲的讲了,可是,那怎么会和我没关系?我是他们的老师就应该对他们负责,尽管,我不能负责他们的一生,但是,至少在我还是他们老师的时候就一定要对他们负责。

教育随笔写作:教育没有预演 篇5

个人觉得,山与水的区别在于山高和水长,所以走过的许多路,看过的许多景,如果没有特别之处,很难长久的存在于记忆深处。可是我觉得抱犊寨可以,这个景区和以往去过的景点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抱犊寨将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和谐的融为一体,景区内的历史人文令人回味,那山顶上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更是让人心满意足。这恐怕也是当时那个年代,土匪赖以生存的必要手段,只有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山头,方能安心生活,也难得解放军三次才能攻克山寨。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恐怕就是寨子里的水比较少,但这点缺陷,用寨子文化完全可以支撑和补救。

我们这次观看了三个表演,分别为抛绣球、绿林抢亲和授衔仪式,节目是异常精彩,不像其他景区以收费为目的,也没有免费的应付了事,给人的感觉是一场专业的表演。不止一次的感慨表演者的娴熟、表情到位,同伴说:如果让你每周都表演几遍,你一定会演的更好。

会吗?这是我在归途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如果单纯是演员之间的互动,恐怕任何人都可以,但是在节目中,即兴增添了许多游客互动环节,比如抛绣球中新郎的挑选、还有抢亲环节中新娘的挟持,都是游客在参与。每个人的思想不同、喜好更是不一样,在昨天的抢亲环节中,就有一名女游客被挟持后,不愿意做压寨新娘,演员只好去继续挑选第二名。这是不是也在考验演员的应变能力?

当然,据我观察,整个节目流程,只要游客愿意参与,其实接下来就没有什么事情了,大不了就是鞠躬拜堂、坐花轿之类的,并没有过分的要求,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意外发生。

这与教育,是不同的。教育没有表演,每一秒都是现场直播。

虽然之前的课堂改革经历了“表演课”的过程,即讲授的公开课全部都是提前预演,包括学生回答的问题都是提前告知,只用上课的时候表演一遍即可。好在那个荒.唐的课堂形式已经过去。

如今的课堂,特别是数学课堂的探究、交流、概括总结环节,需要学生全方位的参与进来。思考的时候,学生众多的奇思妙想;表达的时候,学生的心血来潮,或者无厘头的回答,还有学生表达能力的不完善,都会造成诸多的课堂意外,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

这让我想到上周我讲的那节观摩课——《三角形的特性》。为了让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更为合理,让学生接受的更为容易,让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为自然、融洽。提前我在兄弟学校进行了试讲,课后与老师们就试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并及时进行了修改,自己对这一节课也更加的胸有成竹。

可即使这样,在当时的观摩教学中,课堂明显呈现出许多的瑕疵,比如在众目睽睽的压力之下,学生因为胆怯而造成的课堂压抑,我没有及时的疏导,我以为随着课堂知识的探究,学生在全身心的投入之后,压力可以有所缓解;比如学生在答非所问的时候,我没有及时的去协调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没有机智的处理课堂的意外,说明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比如为了节省出之前试讲时候超出的几分钟时间,整体的课堂节奏有些快,特别是概念的探究环节,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并没有呈现出预想的“无限可能”。

在“磨课”成为老师专业发展唯一途径的今日,在“磨课”成为教师支撑课堂教学是否顺畅的今天,我们唯独忘记了,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这就决定了,同样的教学环节、同样的课堂引导,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会呈现出不同的教育效果。“磨课”只能让教师心中踏实,但研究学生的心理和他们的言语表达形式,才应该是身为教师最应该做的事情,没有之一。

读懂孩子,才能读懂教育;教育没有预演,每一秒都是现场直播。

教育随笔幼儿园教育叙事 篇6

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曾说过这样的话:要多夸孩子,要采取广种薄收的方法来夸孩子,比如他画画时,你就夸他画画好,比如他唱歌时,你就夸他唱歌好,比如他折纸时,你就夸他折纸好。总之,你看他无论干什么你都夸,那他总有潜在的某一种天赋被你激发出来。“是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应用赏识的心态看待孩子,会发现孩子并非在所有的学习生活中都不专心,而是会在某些领域出人意料的特别专注,这就是孩子在某一方面呈现出来的强项。如有些孩子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神情特别专注,有些孩子在美术活动中始终能聚精会神个,有些孩子在音乐活动中思维一直相当活跃······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宝贝之处,肯定他的优点,鼓励他在其他方面也不断取得进步。

反之,如果教师带着厌恶的心态看孩子,那肯定是一叶障目——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这样看孩子会越看越不顺眼,批评、指责等如风雨般时常袭向孩子,把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都摧毁,那就别指望孩子能有所转变了。

”赏“与”贬“只在教师的一念之间,教师要正确把控好自己的教育行为,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科学教育随笔 篇7

1 受援学校介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是湖南省对口援助的地区,从1998年至今已援助该地区15年。吐鲁番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具有55年办学历史,集中专学历教育、技工学制教育、成人教育和中短期培训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学校。目前,学校开设有11个专业,在校生人数2300余人。吐鲁番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始建于1976年,一直是该校的传统专业和拳头专业。面向新疆地区招收初、高中毕业生,培养从事临床护理、康复护理及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的中等技能型、应用型护理人才。护理专业在37年的办学历程中,为新疆各地区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了近2000名护理人员。目前护理专业有30个教学班、1498名在校学生。

2 护理教育援教工作内容

此次短期援教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协助受援学校进行护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及承担少量的护理教学任务。

2.1 护理专业的学科建设

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课程标准的制订两个方面的内容。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要和顶层设计,决定着学生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与受援学校教师一道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使之更具合理性、科学性。课程标准是课程建设的指导性纲领,在尊重课程建设规律、了解学科建设现状和学生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合理定位教学目标,斟酌形成了六门护理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2.2 护理教学

由于受援学校师资比较紧张,还承担了少量的护理理论教学任务,讲授的课程为《基础护理学》。

3 护理教育援教工作体会

3.1 专业建设的特点

在协助制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通过查阅资料与护理学科专业教师对接、访谈学生、现场考察实验实训条件等方式了解该校护理专业的历史沿革和建设现状,同时了解了医疗市场对护理人才的要求,在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尊重护理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准确拟定了人才培养规格,合理设置了专业课程,科学制订专业教学计划。

护理专业班级分为民族班和汉族班。民族班绝大多数学生为维吾尔族,还有少部分哈萨克族学生。受地源、历史、文化背景、区域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的基础教育比较薄弱,加上汉语语言交流障碍,使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具有许多不同于汉族学生的特殊性。而护理专业是为人的健康服务的专业,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事关患者的性命和健康,国家护理专业执业资质标准和临床护理实践都对护理教学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故设置民族班的学制为4年,民族班在入学后设置了一年的预科学习,主要进行汉语语言和医学汉语的学习。在这一年的学习中,学生汉语水平达到H S K (中国汉语水平考试)6级以上,医用汉语考试合格,并熟悉汉文化的相关人文背景知识,为保证后续专业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语言基础。第二年开始正式学习医学和护理专业知识,医学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均使用汉语授课。在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阶段,民汉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通过适当增加授课时数,放慢教学进程计划,使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度过专业学习适应期。在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基本达到同步,考试实行民汉同卷、教考分离。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新疆地方少数民族、宗教理论课程,增强学生对新疆历史和人文知识的了解。

3.2 授课体会

3.2.1 双语种的特点

由于维吾尔族学生从小接受的是维吾尔族教育,汉语的基础较单薄。老师在讲专业知识时,学生可能还停留在对文字意义的理解上,有时学生会拿出维吾尔和汉语互译字典查寻词汇意思。语言障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介于此种情况,在进行课堂授课前,老师要进行充分的备课,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和提炼,列出重点和难点,保证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授课的过程中,要放慢授课时的讲授节奏和语速,留给学生反应的时间;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术语及学生理解有困难的词汇进行解释;及时反馈,不懂之处进行重复讲解,或请掌握的学生应用维吾尔语言进行解释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通过以上方法的采用,学生的配合程度较高,能够与老师充分互动,教学效果较好。

3.2.2 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小组讨论、提问法等,活跃课堂气氛,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授课要尽量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要注重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例如讲授“冷热疗法”时,列举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经历的挫伤,皮下组织出血肿胀,早期采取冷敷疗法以使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组织渗液。后期热敷疗法促进组织液的吸收,以利于消肿[1]。在教授热水袋使用方法时亦可联系学生冬季热水袋使用的经验,指出日常使用时可能存在的错误方法,演示正确的操作方法并分析理由。课堂上及时做好反馈,掌握好授课进度。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还存在语言障碍,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不时进行提问和反馈,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对授课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尽可能地借助影像资料及实物,帮助学生理解[2]。

3.2.3 民族特点

为避免因民族差异而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及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应了解少数民族习俗上的禁忌,避免谈论和使用少数民族忌讳的字词,不要随意评价民族风俗习惯,要尊重民族文化习俗[3]。

4 小结

一个月的工作圆满完成了,但学生的点滴进步倍感欣慰和鼓舞;援教的生活是申调的,但与学生在一起的点点支教任务却是丰富的。援教的工作是辛苦的,但护理专业学生求知的眼神是促使勤奋工作的动力。短期的援疆支教工作成为一段很有意义和难忘的人生经历,让笔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了生活,成为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

关键词:职业教育,护理教育,基础护理

参考文献

[1]王丽丽.高职护理专业教学的改革措施[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35(02):94-95.

[2]朱成萍,王尊,王磊.南京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对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反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36(3):89-91.

教育随笔“命名的力量” 篇8

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银行想推动国际资本流向不发达的国家,这首先就要说服国际投资者,于是他们在纽约举办了一场说明会。

不料,主办者慷慨激昂之后,会场反而陷入沉默。之后有人站起来说:“你们的想法很有意思,但恐怕没有人会把钱投到‘第三世界投资资金。你们还是赶紧想一个更好的名字吧。”

主办方回去着实想了很久,从“欠发达市场”“第三世界”到当时世界银行自己偏爱的“发展中国家”都被否决了。“我们需要正面的、能够振奋人心的东西,不能带有负面意味。”他们说。最后他们想到了“新兴市场”,后来出现一个变体,叫做“新兴经济体”。

虽说他们当初的目的是要吸引国际投资者,不过,作为新兴市场的公民,我觉得这比之前的“第三世界”好听多了,而且确实是正面的、能够振奋人心的。

自从有了这个名词,国际资本如同他们希望的那样,开始流向这些国家。1987年超过3000亿美元,10年后,突破了两万亿美元,世界经济格局从此呈现新的面貌。有趣的是,直到现在仍有人谈论,没有人能完满解释一个市场怎样就变成了“新兴”。

读过这篇文章,使我很自然联想到作为班主任、语文老师的我,机智巧妙地玩玩文字游戏,是不是也会收到如此好的教育效果呢?从那以后,我就注意运用正面的、能够振奋人心的语言来教育学生。比如说课前准备,我以前总是批评谁谁谁没坐好,现在我总是表扬谁谁谁做得真快!表扬好的,其实就在批评不好的,但孩子们的抵触情绪明显没有了,坐得慢的也很快向好的看齐,师生关系也融洽了许多。记得有一次,班级一位小姑娘把老师的一盒红油笔拿回了家,她妈妈发现后及时告诉了我,让我严厉批评她这种偷窃行为。但第二天,我不但没批评她,反而表扬她是个“勇敢诚实的小姑娘”并奖励她两块糖果,她喜滋滋地把我给她的“冠名”告诉了家长,她的父母也非常高兴。试想,如果当时我给她戴上“小偷”的帽子,一定会在她幼小的心灵留下羞愧自责的阴影,从此抬不起头。班级还有一位男孩总爱撒谎,跟同学闹矛盾、不写作业,从来不如实跟家长说,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几次之后,我把他家长找来当着他的面没有揭露他的谎言,而夸他是个“想象力丰富会编故事”的男孩,他听了反而不好意思,自己检讨了不属实的说辞。现在教育学生时我很注意措辞,尽量选择能振奋人心的语言,比如,张×这节课只溜号两次;刘×一周只跟同学打架一次;王×考试成绩提高了12分……每个孩子都会犯错,作为老师要容忍孩子的缺点,运用客观、理智、科学的语言处理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体谅孩子的同时,从自身入手做好自己的修养工作,尤其是语言修养。“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你不是孩子,就永远不能体会到被父母、老师责骂、贬低的滋味。

学生的年龄越小,他们对父母、老师的评价就越依赖,消极的评价、恶劣的情绪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其实,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说,善意和鼓励的角度,比指责和贬低更能发挥积极的效果。所以班级的各项评比我也都冠有好听的富有正能量的名字,比如“勤俭节约标兵”“进步幅度最大奖”“乐于助人好同桌”“劳动小能手”“宽容大度男子汉”……有时候,有些人需要的很可能就只是一个新名词,从中获得物理学所说的运动开始所必需的那一点动量。在这种情况下,文字游戏如果玩好了,就有可能产生巨大的能量。说到底,谁能完满解释一下人的心理作用机制呢?

奥尔夫教育随笔 篇9

临沧翰林幼儿园 王跃波 二零一五年五月十一日的“教师模仿课”展示活动,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这次模仿的是吴园长的优秀课《非洲欢迎你》在确定由我来上模范课时,心里有一些胆怯与不平,“那是优秀课呢!”吴园长上得非常好且获得一等奖。压力无形中增大许多,要不要换音乐课,又怕散失原本的模仿。在通过和班里及组里的老师们的沟通后,确定了活动目标:

1、感受非洲歌曲的特点,让幼儿感受多元化的音乐。

2、感知非洲鼓并学习简单的节奏拍打。

3、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受师生集体游戏的乐趣。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听音乐《哇卡哇卡》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围圆坐下来。

二、谈话导入,学习歌词

1.播放PPT,让幼儿了解非洲的风情。2.学习非洲土语:Funga Alafia Achi Achi 3.学唱歌词。

4.加上动作师幼一起演唱。

三、认识非洲鼓,玩节奏游戏。1.认识非洲鼓。2.节奏游戏。

3.围圈游戏。播放音乐原唱,请幼儿聆听音乐中非洲鼓演奏的节奏,请幼儿模仿。

四、集体活动,体验乐趣。1.发放幼儿头饰。2.参加舞会。

五、活动结束。

幼儿听着音乐边表演离开。

从看教案、想课件的设计意图、提问方式、语言的组织等做了充分的准备,以认真的态度,激昂的热情投入到本次活动中,心里轻松了不少。从上课的角度上,我觉得我在模仿课中学到了很多,课堂中老师的应变能力、有效的提问方式、课堂驾驭能力等。从模仿课的角度来讲,虽然是模仿同一位教师的课,但不同的教师上课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各有千秋。这次活动中大部分教师都选了中班幼儿来上,在选择班级时,我从中班组中选了中二班来上《非洲欢迎你》,我对中二班的幼儿比较熟悉。虽然通过吴园长上的奥尔夫音乐课,但从我选择要上模仿课来说,我对这次的模仿课比较感兴趣,研究了一此,下面谈谈我从这次模仿课中产生的一些反思:

一、提高模仿中的应变能力

1.我们的上课对象不同,老师要因人而异,比如有些孩子比较调皮,有些孩子胆小内向,他们都属于“不合拍”一类。教师要会随机应变,用鼓励的话提醒幼儿“聪明的孩子会用眼睛看着我,聪明的孩子会用嘴巴回答问题“。这样,既不损他们的自尊,又提高了孩子积极性,但在这次活动中,我问问题时,只有两个小朋友回答,如果当时我使用了鼓励的话语来鼓励幼儿,再听一次音乐来深入,是不是效果就会不一样?在课堂中,引导语、提问技巧和随机应变能力需要加强。

2.在课堂中孩子都是比较活跃的,在唱歌环节中孩子的声音较大,而我在活动中也遇到了“不妙”的情况,多唱几次歌曲,孩子们的兴趣就有所减小,这时,我说了“让我看到最漂亮的舞蹈,听到最好听的声音”。要想办法把课堂气氛调整一下,不应为了模仿而模仿。

二、调整模仿中的组织能力

在模仿课中,我们要做到揣摩老师的设计意图、提问方式、模仿语言组织、课堂驾驭。好的东西必然要学,但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待,从模仿中展现自己的特点。

1.这次奥尔夫音乐模仿活动中,自己出现了好多的失误,就如在教幼儿单个词Funga(欢迎)Alafia(非洲)Achi Achi(你;你们),在解释的时候,和非洲欢迎你这句话的顺序混淆了,自己脑袋里琢磨了半天。希望在下次的课时。不要出现类似的错误,按孩子们原来的学习的歌词来组织,有时活动过程中的组织语言要简洁明了。2.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参加舞会时,我没有提醒幼儿将开展什么活动环节,而是我在那儿指挥幼儿做这样做那样,更没有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等。这是这节课中最大的失误。

小学教育随笔 篇10

平寨乡纪德小学 杨代富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了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发挥。

之前,我对小组合作学习比较陌生,直到去年在贵阳参加培训学习,在苗苗学校看了那里的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感受合作学习浓烈的学习气氛后,才真正认识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并深深为之吸引。之后,我就有点按捺不住了,回来就急着要实践一下,看看我们这里的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反应怎样。

今天,我要学生尝试着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进行学习。之前,我从来没有这样做过,平时上课解决问题大多都是请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来解答,或者干脆把答案直接告诉给他们。这样一来,学习成绩差的大部分学生都只是循规蹈矩地坐在下面不假思索机械地听,对他们根本不取什么效果。

今天上的是二年级积累运用八中的认识生字这个章节。由于大部分生字学生还不认识,但基础好的同学基本上都能读出来;即便不能读出来,也能借助拼音把它拼出来。按照平时我的做法就是大家齐读几遍,然后再教几遍就完事了。这次我不再这么做,先要能读的学生先读一遍,然后再要不肯举手的学生来读,了解一下他们掌握生字的学习情况,再根据全班学生掌握生字的不同程度按照优差生搭配组合的方法进行分组。把全班共分成了六个小组,每组推选一个组长。然后提出学习要求,要求每组中会读的学生必须教会本组中的其他同学。如果到时间仍学不会的,要扣小组的分,还要罚组长唱一首歌。这样一来,全班炸开了锅,大家都对这种新鲜的学习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组长深知责任重大,马上召集本组同学在一起学习,一个一个地教、认读。我相机对学习困难的小组给予帮助、指导,要他们每个人都记住一个字,记住了,再去教其他的同学。

全班同学都学得非常认真,没有谁在做小动作。时间到的时候,我抽每个小组的同学进行认读,以前不肯举手的学生都举手了,以前从来没有回答问题的学生也读对了。我便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给每个小组都加了分,学生们高兴极了。这就是合作学习的魅力,效果真的是非常的好。

篇二:将心比心

黎平县平寨乡纪德小学 杨代富

记得我复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的班主任老师那刻薄的语言和令人不寒而栗的眼神至今仍留在我的记忆里,让人难以忘怀。

在班上,我的学习成绩不太好,特别是数学,每次测验,分数都翻不过30 分的栏杠;且上课还经常搞小动作,打架、旷课、逃学是家常便饭。我成了班主任的眼中钉,肉中刺。每次他都不愿意拿正眼瞧我。上课的时候,有时拿题去问他,他总是爱理不理,极不情愿地敷衍我。在他眼中,我是个十足的差生,一个彻头彻尾不思进取的家伙。而其他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拿题去向他请教,他总是一遍又一遍极有耐心地讲解,眼神是多么亲切、和蔼。那情形叫人看了,妒忌得直想哭。于是,我便从心底滋生出怨恨班主任的藤蔓,再也不认真听他讲课,行为也变得更加玩劣。开始他还严厉地骂过我几次,可到后来,索性就不理我,随我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任我自由发展。后来,升学考试的时候,我以全班倒数第三名的成绩还是升不了初中。第二年,我不得不又补习,才勉强考上初中。

初中毕业以后,我在我们村小学当起了一名代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我曾经不止一次地遇到过如当年的我一样不济事甚至比我还不如的学生。因为他们,有时我气得直想骂娘,恨不得狠揍他们一顿,让他们立刻在眼前消失。可是,每次,我都按捺住心中的怒火,我想起了在小学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对待我时的情景,我的气顿时全消散了。我不能重蹈我班主任老师的前辙,不能用粗暴的方式来对待我的学生。

静下心来之后,我将他们叫到办公室,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将我的经历讲给他们听,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相信他们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我努力摒去我的班主任老师的那些我认为不妥当的教育方法,对任何一个学生都努力做到一视同仁,不偏见,不歧视;对犯错的、调皮捣蛋的学生,加以引导,跟他们讲道理,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经常跟他们谈心、交流,努力使自己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跟他们一起玩,一起游戏。

渐渐地,我发觉,我的这种教育方法挺奏效,我教过的差生在学习和品行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最让我高兴的是,我教三年级的时候,被全校老师称之为调皮大王的屡教不改的姜水才同学居然奇迹般地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考试破天荒得了第四名,很多老师都认为这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有一次,我生病了,是水才同学号召全班同学拿鸡蛋和白砂糖到我家来看望我。那一次,我感动得哭了,自己的辛勤付出终于换来了学生们的真情回报,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满足。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对这句话我深信不疑。作为老师,只要真心为学生付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每一个学生着想,你就会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师,你就会为你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而感到骄傲。

篇三: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黎平县平寨乡纪德小学 杨代富

孩子五岁前从不肯理发,每次理发,都要大哭打闹。说到给孩子理发,我就头疼。

每次,他的头发长了,晚上睡觉总是满头大汗,每晚都得用毛巾给他擦好几次。几次感冒生病都是因头发长而引起的。

这次,他的头发够长的了,且天气又非常好,我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把他的头发理了。怎样既能让他肯理发又不闹呢?望着他在地上专心致志地把弄玩具的样子,我苦思冥想,突然眼前一亮:以前要他理发多数都是带有强制性的,很少跟他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孩子的性格倔强,吃软不吃硬,这回,我决定耐着性子给他来软的。我蹲下身子和他一起玩玩具,一边玩,一边问:“孩子,你现在读书了,妈妈说你是一个最聪明、最听话的孩子了,是不是?”

“恩。”他头也不抬地回答。

“以前你怕理发,我想,我儿子现在这么聪明,又肯学习,又肯帮家里干活,肯定现在理发也不怕了,是不是?”我带着笑容亲切地说。

“爸爸,”他停下了手中的玩具,说,“你去拿梳子和剪刀来。”之前理发时,推剪夹了他头发让他受了疼痛,所以要我拿剪刀来。这次,我把推剪修好了,试了几次,都没有夹头发的问题,于是,我把推剪也拿上。我让他坐好了说:“这次这把推剪也和我儿子一样比以前听话多了,再也不夹我儿子的头发了,不信你试试。”

他看了一眼,还是有点胆怯。我于是在他头上“剪”了一通。一边“剪”,一边问他:“夹不夹?”他摇了摇头。他接受了。我便一边剪一边夸奖他说:“哎哟,现在我儿子多勇敢呐,用推剪剪头一点都不怕了,真是了不起了。我发现才理一点发我儿子就变得漂亮多了,我一定要让我儿子变得漂漂亮亮的,好不好?”他又点了点头。在我的一阵夸赞之下,头发很快就理完,他很安静,没有闹。

理好后,满头都是断发,得洗一洗。以前他也是不肯洗头的,特别是让他把头低下来洗,那真是难上加难,为这,我不少生他的气,为此还打过他。

我说:“现在,我儿子肯定也不怕洗头了,你说,是吗?”他说他去拿盆来,我便舀来水,让他把头低在盆中。我一边慢慢地跟他洗,一边又夸他说他长大了,实在太勇敢了,居然连洗头一点儿都不怕了。不久,头便洗好了,他还意犹未尽地还要我洗。

洗好后,我用手机给他照了个相,然后拿给他看,说,你看,我儿子长大了,这么漂亮,我真高兴。听了我这么说,他心里喜滋滋的,说:“爸爸,今后我还要理发,我一点都不怕了。”

澳大利亚基础教育随笔 篇11

一、多元化的办学体制

澳大利亚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分三种:一是由州政府投资创建的完全公立学校;二是由宗教组织或一些社会团体开办的私立公助学校;三是独立的私立学校,办学经费完全来自个人或法人。第一种办学形式的学校约占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70%,后两种办学形式的学校约占30%。

正因为办学体制多元,很多学校在办学形式上也是灵活多样,有的学校实行年级学习制,有的学校实行能力分班制,有的学校实行分层学习制。这些学习制的最大特点是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的素质能力高低进行分组或分班、分层级学习,而不是从学生整体出发组织课堂教学。这种灵活的办学形式,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尽可能为学生的个性成长与自由发展提供最适合的学习环境与条件。

二、人性化的课程设置

在澳大利亚,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主体。近年来,澳大利亚一直在进行课程改革,不断完善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两级课程设置,给学校最大的课程开发权和自主权。澳大利亚基础教育课程较为繁多,基础教育阶段共设置有100多种课程,仅外语课程就有40来种,但澳大利亚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对课程的选择余地非常大,不同层次的学生基本上可以根据自己的理想、爱好、特长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课程。

因为以人为本,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课程总能达到教育的最大实用化,也更倾向于对学生生存和发展基本的技能培养,从烹调、手工到育婴,从生活管理艺术到农业、电子课程,只要是跟生活有关的知识、技术和科学,学校总不忘对学生从小进行教育与培养。为了给学生的个体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对于音乐、舞蹈、戏剧、陶艺等艺术课程的开设及社会文化、宗教、哲学等人文科学的教育,澳大利亚也不忘在基础教育阶段为学生量身打造,为学生早日适应现代文明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三、宽松化的学习环境

在澳大利亚,师生关系讲究平等,没有师道尊严,没有刻板的课堂纪律,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可以很随意,可以箕踞,可以吃东西,可以不举手就提问;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学生的个人隐私,老师在班内公布学生分数要征得学生本人同意,学生也没有考得不好的压力与精神负担。诚如社会上普遍宣扬的价值观“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做自己喜欢做的,做自己想做的”一样,在澳大利亚人的价值观念中,工作是没有高低贵贱的,仅仅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同样,成绩的好坏并不能决定个人未来的生活选择,实用技能的掌握一样能使自己的人生分外精彩,做一名厨师或修水管的工人同样也能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并不比一名政府职员挣的钱少、活得欠体面。

学习环境的宽松,使得学生的认知方式以主动认知为主而非被动接受。在澳大利亚基础教育课堂里,学生的学习内容多以讨论的方式认知,教师让学生自己去讨论、交流发现学习的乐趣,而不是满堂灌输的“填鸭式”教学。学校杜绝人才培养模式化倾向,鼓励学生创新,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点点独到之处,教师都会对其大加褒奖。

四、阳光化的教师心态

澳大利亚对教师实行严格的“教师专业标准”,教师资格制度、培养与培训、管理与评价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果取得教师准入资格的教师在教学的第一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会自动请辞或被学校辞退,所以留下来继续教学的教师基本都是自己喜欢做教师、也适合做教师的人。这也就令人不觉奇怪,在基础教育阶段,澳大利亚教师的学历都在本科以上,其中还不乏硕士、博士学历者。

目前,澳大利亚基础教育阶段的师资供给不足的情形仍然较为严重,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整体教师的职业境界与工作态度。在学校,每位教師一般任教3门课程,有的教师甚至身兼5门学科的教学任务,他们一般每天上4节课以上。高负荷的工作量、工作强度并没有将澳大利亚的教师压垮,相反,他们的心态却非常阳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他们普遍的价值观是:教师应该为自己的工作负责、为自己的学生负责,工作诚如自己一生的事业,自己只有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对待工作与学生,才会在工作中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他人、教育学生。

事实证明,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是比较成功的,他们的教学过程顺应了学生的天性,实现了学生的自由、公平发展。我们不否认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同样也存在着许多弊端,但也不得不承认,正由于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其高等教育才会在国际上拥有一席之地。也许从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经验中,我们能从中找到回答“钱学森之问”的答案或启示。

科学教育随笔 篇12

那么, 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写好随笔呢?也许我们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趁热打铁, 批改及时。

初中学生虽然热情较高, 但缺乏耐力, 很难持之以恒。如果放任学生的随笔写作, 而对他们的文章不及时批改, 学生势必由新鲜而厌倦, 最后中断写作。因此, 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批改和检查学生的随笔应该及时, 批改速度要快, 评讲要及时 (每次可以细看10本, 其余浏览, 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一切任务) 。自从设立随笔作业后, 我可就忙得差点喘不过气来。学生交上的文章必须在当天解答、批改。每次改完几十本随笔, 有时甚至要带回家改至深更半夜。可是虽然很累, 但我知道我的身后有几十颗期盼的心在等待着我, 那一刻我忽然有了很大的动力了。

二、循序渐进, 坚持到底。

坚持写随笔是一种良好的精神意志的培养, 不管生活的节奏如何紧张, 都不应当中断,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多则千言万语, 少则三言两语, 而且生活节奏越是紧张, 往往越是丰富多彩富有意义的青春时光, 越蕴含丰富的随笔素材, 越是应该书写的人生画卷。写随笔和做其他事一样, 也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开始要求过高, 学生一下子会难以接受。因此, 我在指导学生写随笔时, 一般分三个阶段要求学生。

(1) 起始阶段:从文章的内容、字数的多少、表达方式的选择等等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号召学生各显神通。

(2) 训练阶段:要求学生每篇随笔要有题目, 要围绕一个主题写作。同时还对随笔的字数、书写质量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不能达到要求的随笔不能算一篇随笔。

(3) 进步阶段:这里主要指随笔的质量而言。对学生随笔采取交换阅读、抽签公开阅读 (经学生本人同意) 等形式督促学生提高随笔的质量, 从语言是否形象生动, 感情是否真实, 结构是否完整等方面去衡量随笔的优劣, 激发学生的质量意识。

三、心语交流, 增进情感。

以往教师在学生作文中的评语大多注重的是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 告诉学生开头怎样写, 结尾怎样呼应, 中间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 如何抒情如何议论等等, 那样的评语学生很少看, 甚至根本不看。那么我们就应该让自己站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 真诚的和学生交流。有人曾把老师和学生比喻成两个不同战壕里的敌人, 但我觉得有必要推翻这个结论, 我觉得我和学生之间更应该是同一战壕里的朋友, 如果师生之间是敌人, 那么是无法交流沟通的, 更不可能让学生相信我, 信任我, 我们的随笔是写不下去的。

同时我们知道中学生天天生活在学校中, 生活单调。他们很少有机会参加社会活动。没有时间也很少被允许去图书馆、阅览室, 更没有时间去听广播, 看电视。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即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内容, 他们很少去感受自然, 去体验社会生活, 在这样的生活中, 学生写作材料缺乏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作文中他们缺乏对生活的正确认识, 缺少应有的真正的生活感受及有真情实感的东西。情感是教不会的, 在这种情况下, 只能靠我们去激发培养。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情感, 在课堂上, 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和捕捉生活与学生情感的触发点, 帮助、带动学生走出自我、走进生活, 激发学生心灵沉淀的情感, 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创作的最佳状态。

批改学生随笔写评语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但近年来, 我改写心语, 效果比以前要好得多。用审视的眼光、客观冷静的态度写出的评语学生确实不大爱看, 它本因具有的评价、诊断、导向功能似乎起不了多少作用。而心语不同, 它采用第二人称的方式和情感化、个性化、美化的语言和学生交流, 既培养了学生写对比的兴趣, 又起了有效的导向、激励、诊断和强化作用。学生不仅爱看, 而且“百读不厌”。心语的内容可以是:

(1) 回应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

(2) 和学生一起探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3) 赞美他们的进步和优点;

(4) 暗示随笔中的某些不足;

(5) 倾吐烦恼, 让学生感到你很信任他, 进而亲近你。也许正是一次又一次心语的交流, 我们师生都非常盼望教随笔上随笔课的日子。

四、定期评比, 鼓励提高。

对学生来说, 随笔的评比既能增强其对随笔写作的积极性, 还可激励学生有意识地提高随笔的质量。随笔的评比可以两周一小评, 期中、期末大评大比, 对优胜者不仅大力表扬, 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对于其中的佳作我们专门在两个班级之间的墙上设置了“佳作园地”, 可以使同学们及时欣赏到美文, 也激励了他们的创作欲望。

随笔这也许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的一个良好的方式。事实上, 学生更多地关注生活了, 也自然懂得更深层次地感悟生活了。在这样的活动中, 不仅激发了学生潜在的情感, 让学生懂得热爱生活, 更进一步的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这无疑为他们作文素材的积累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自由个性的抒发。有利于他们随心所欲地谱写妙文, 那么就让这篇篇随笔来迈出我们的漫漫写作之路吧!

摘要:中学作文教学高耗低效, 学生怕写作文, 写作兴趣低迷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 一些学生为应试而作文, 被束缚了手脚, 因此作文大多缺乏创新意识, 没有个性的张扬;作为语文老师笔者认为写作之路, 随笔起步。

关键词:写作,随笔

参考文献

[1]《万国之子》, 北京大学出版社

幼儿教育随笔 篇13

从事幼儿教育几年来,每年都会碰到性格内向的幼儿,今年我们班的王亿俊就是如此。性格内向的孩子往往胆小,不敢表现自己,我要做孩子的朋友要给他们创造展示自已的机会。

王亿俊小朋友性格内向,在小朋友面前不敢展示自己。克服他的心理障碍,在活动中我特意关照他的表现。有一次室外活动,我组织小朋友蹬扭扭车,别的小朋友都非常高兴,兴高采烈的上去表演,还大谈自己的体验,看着别的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举手表演,性格内向的王一俊小朋友却坐在位置上。大大的眼睛望着我,我知道他也很想玩扭扭车,只是缺少老师的鼓励。我对小朋友说:“咱班的王一俊小朋友蹬扭扭车可好了,我们请他给大家表演上好吗?”我走过去把王一俊小朋友请上来。趁热打铁地说:“今天,王一俊小朋友要给大家表演了,我们欢迎他”谁知他仍紧张的拉住我的手说:“老师我害怕。”我蹲下身子亲切的对她说:“不用担心,老师在一旁保护你,老师相信你一定行”。他点点头。我把他扶上扭扭车,他开始比较紧张,不过一会就放松了,扭扭车瞪得飞快。我和小朋友不失时机的鼓起掌来,真棒呀!等他下了扭扭车,我便大声对小朋友说:“王一俊小朋友表演的棒不棒?”“太棒了!趁机鼓动小朋友“我们再次给她鼓掌!”欢迎他下次活动给小朋友们表演好不好!“周嘉怡小朋友看到小朋友给他拍手鼓掌,高兴地跳着下去坐位上去坐好。

此外为了锻炼她的胆量,我还经常让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请她帮我拿东西、去别的班借东西等。刚开始的时候,她不敢去,我就让她的好朋友陪她一起去,次数多了,周嘉怡小朋友也便能独力完成任务了。胆怯的毛病不知不觉克服了,看到他的变化我打心眼里高兴

科学教学随笔 篇14

(一)应各庄小学 黑英林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代教师的历史使命。现就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营造一个生动、活泼、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在课堂上都能自由”呼吸“。在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充分尊重个性的环境和心理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才有可能进入状态。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是情感的交流。当我们在互动过程中,达到”相互信任,彼此尊重,融洽相处“时,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主人,才能敢想、敢说、勇于创新。试想,教师板着一张脸,学生对老师也是唯唯诺诺,学生又怎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只能是一切听老师的,把教师的话当作圣旨,不敢质疑,又谈何创新。

2、保护好奇心,激发兴趣

好奇心是由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种朝向、注视、接近、探索心理和行为动机,它是人类行为的最强烈动机之一。好奇是孩子明显的心理特点,他们对周围任何事物都充满探索求知的渴望,并善于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应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给予理解,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并鼓励孩子多思考,多提问题,有意识的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要想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必须注意其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培养。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儿童思维开阔、想象力丰富。对学生的一些超现实或异想天开的想法或问题要给予肯定和赞赏,在兴趣的形成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而成为创新的动力。

3、注重知识建构的过程

科学课标指出:科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科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科学知识来自日常生活,在学生身边随处都有科学,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推导出新的知识,从而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特别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

4、加强科学思维训练

科学思维是一个联想、想象、推测、实验论证和创造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等特点。引导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尽可能与众不同的新概念、新思想、新办法、并能从”异中求‘优’“。这是提高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们应努力探索、大胆创新,不辜负己任,培养出全面发展、具有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更加聪明的新一代。

小学科学教学随笔

(二)实验是科学课堂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有助于学生更有效的学好科学。在实验前要尽可能多的想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好的行为,做到动手之前先动脑;对实验过程中的一些个别不良行为习惯,要及时纠正;实验后总结实验过程中的不当行为,让学生们引以为鉴。

经过一段时间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们已具备了一定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整套的实验仪器能够摆放有序,零散的仪器能够按一定要求摆放好,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做好分工合作,及时进行记录。

但在一些细微的行为上,做的不够。各个年级都有一小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丢一些碎纸片,和实验中的一些废弃物,当时不易发现,时间长了才注意到,再有就是个别学生在实验中目的不够明确,操作顺序混乱,导致实验效率较慢。

我计划让学生们制作弃物盒,让后摆放在实验桌上,再和学生说明盒子的作用,加强引导和训练,这样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清楚对部分学生存在的乱丢废弃物的习惯,加强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着重从情感上引导学生。对于实验中目的不明确的学生,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精力集中,在操作上加强引导和做好指导工作,并注重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教学随笔

(三)小学科学与初中科学的最大区别就是小学重点在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而不是知识的积累。刚开始担任科学老师的时候,我把实验和知识的学习一并放在首位。但经历那么多的听课活动、教案的研究以及自己上课的实践经验,让我茅塞顿开,颇有顿悟的感觉,在此浅谈一下自己的小小心得体会。

科学课程的目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起他们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以后深入的科学学习和科学探索打好基础。

小学科学不注重知识积累的多少,而是在于学生对于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现在小学科学课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就是以探究过程为核心,在活动中学习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素养。但这个“活动”也不是学生按部就班跟着老师的指令做。教师的角色引导者和活动的合作者,而不是指挥家。科学课上学生会有很多的想法,老师更多的是参与他们的想象和实践。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能随便的否定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或许我们有确实的证据证明它的不存在,但是对于未有涉及理论知识的小学生,我们的鼓励是对他们养成动脑和探究习惯的支持。我们可以借其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走。

上一篇:硬笔书法等级考试要求下一篇:沪教版语文第一册现代文素材整理(用于写作高三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