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机制

2024-07-18

产业融合机制(精选10篇)

产业融合机制 篇1

在新经济时代, 产业融合的成长趋势日益明显, 其影响力已渗透于国际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等诸多领域。例如, 掌上电脑、手机电视、网络电视和网络电话等产业的融合保持强劲的势头, 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产业融合诞生的现实土壤是开放的产业系统, 而产业之间的竞争与协同则构成了产业整合的重要内在机制。探析产业融合成长的内在机制, 有利于设计合理的企业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产业管理体制, 进而推动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产业融合的内涵和类型

一般而言, 产品、技术、市场、企业和制度等要素通过特定结构进行整合, 便形成了产业。而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和创新的必由之路。所谓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要素在竞争与协作等内在机制的作用下催生新兴产业的自然过程。

诸多不同产生要素和整合使产业融合的类型较为纷繁复杂。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 产业融合主要分为产品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企业融合和制度融合。

产品融合是指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模块的替代与整合以统一产品功能的创新活动。根据产品形态的差异, 产品融合有服务产品融合与实体产品融合之别。随着产业系统的开放度日益提高, 产品融合的成长非常迅速。例如, 掌上电脑、网络电话业务和手机等融合型产品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产品融合不仅仅是产业融合的开端, 而且促进了其他类型产业融合的发展与演化。

相对于产品融合, 技术融合是层次较高的产业融合。技术融合赖以产业的前提是不同产业具备相似和相同的生产知识与技术。技术融合在现阶段发展的典型现象是数字融合。数字融合的关键环节在于运用二进制 (0或1) 的方式将出版、广播电视、通讯以及计算机等不同产业进行数字技术处理之后所形成的不同信息形态加以统一编码, 进而实现信息保存和传递的一体化, 在不同产业之间极大提高了信息的互换性与互联性。

技术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市场融合。市场融合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它涉及到产品、技术、顾客、企业与需求五个方面的融合。其中, 消费者市场的融合愈演愈烈, 不同企业争夺相同的消费者群体的趋势不断增强。典型的事例是手机产品与数据服务的融合, 导致了大量消费群体从数据服务产业流向了手机产业。

企业融合在一定意义上可谓是市场融合的伴生物。而对市场融合的发展趋势, 处于不同产业系统的企业为了扩散业务往往进行战略联盟或并购等活动, 进而实现企业融合, 其结果造成了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拥有趋同化和多元化的业务。我国企业融合的典型例子之一是广播电视制造、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等产业间的企业融合。多元化业务有利于企业增加知识与技术的积累, 并在此基础上将多种知识与技术运用于一个独立产品, 即促进产品和产业的融合。

企业融合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制度融合状况。制度对于企业的一系列行为具有管束的作用。制度大致可以划分为微观制度与宏观制度。微观制度包括技术标准和企业行为规范等规定, 而宏观制度则包括产业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规定。所谓制度融合是指不同产业间的微观制度和宏观制度的创新与协调。

总之, 产业融合的类型是多方面的, 只有将这些不同的类型有机地整合起来, 才能有效推进产业融合。

二、产业融合的内在机制

(一) 竞争

限于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领域普遍存在企业间的竞争。与此同时, 竞争又是有效配置资源的方式与途径。当然, 竞争的这一积极功能是逐步发挥的过程。在竞争的过程中, 市场主体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取、传播和扩散知识与技术, 并伴随着艰苦的创新、试验与调整等过程。这些过程有利于不同产业间的企业进行互动, 促进产业融合。

为了进一步探析产业融合中竞争机制的积极作用, 有必要对不同竞争形态进行研究。

1.竞争的形态

(1) 封闭式竞争

同一产业中的企业所进行的竞争称为封闭式竞争。由于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 封闭式竞争的形态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即由企业间的竞争演化为供应链间的竞争。

企业间的竞争不是通过合作伙伴的协作而是依靠单个企业独自的力量来进行竞争。对于企业间的竞争的关键要素, 美国波特教授归纳为现有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买方和供方五个方面。这些关键要素只在相同产业内部产生影响, 使企业经历生长期、成熟期到衰限期的周期变化。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 互联网、通信和系统软件等技术的出现, 使许多企业转变了竞争策略, 竞争领域不再是内部生产过程, 产品的供应环节乃至整个供应链系统日益成为竞争的焦点。供应链间的竞争, 关键在于节约成本和改善经营网络运转的效率。为此, 必须设法优化客户、最终消费者、生产商、供应商、分销商、运输商之间的信息流和物流等相关环节。例如, 沃尔玛采取供应链间竞争形态的具体策略是利用其强大的信息系统建立存货补充机制, 从而密切了供应商与客户的供求关系。供应链的竞争形态要求相关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导致竞争加剧。目前, 我国有许多企业仍然采取这种竞争形态。

上述两种封闭式形态, 尽管具体的竞争策略有所不同, 但都不能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 因此制约了产业融合。其具体原因是:首先, 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较弱。供应链间竞争代替企业间竞争, 虽然降低了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 但是, 这种方式仅仅适用于稳定环境, 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其次, 创新力度不强。在封闭式竞争环境中, 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快了知识与技术的传播和重组, 促进了创新。但这种创新多半局限于产品和技术的完善, 最终难以避免生长期、成熟期到衰退期的企业周期律的命运安排。

(2) 开放式竞争

环境的日趋复杂致使供应链间竞争加剧。究其本质, 供应链内部诸企业之间力度维持一种线性关系, 但是这难以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因此, 供应链间竞争形态的转变势在必行。而且, 技术创新和产业管制放松等因素增强了产业系统的开放度, 从而使竞争形态的转变具有可行性。因此, 开放式竞争形态符合产业融合成长规律。

作为一种竞争形态, 开放式竞争本质上是价值网之间的新型竞争, 追求非线性的竞争策略。进一步地说, 开放式竞争显然打破了原有的产业边界, 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是非线性的关系, 极大地促进了资源在不同产业中的优化重组, 提高了产业融合的实效。

开放式竞争对于产业融合具有积极的影响。首先, 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进行竞争, 会使其他产业的产品、模块、标准和技术等要素流入和扩散, 换言之, 负熵流入了产业系统, 有利于该产业系统的有序化发展。其次, 与封闭式竞争形态不同, 开放式竞争的协同方式不是以供应链为基础, 而是在整个产业系统中建立众多独立模块以应对复杂环境。最后, 开放式竞争密切了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 使各类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深度结合, 有效地促进了根本性的创新和产业融合的发展。

2.竞争的重点领域

封闭式竞争和开放式竞争均存在三个层次的重点领域。第一是初级层次, 即产品、质量、品牌和服务等领域的竞争;第二是中级层次, 即工艺、技术、模块和标准等领域的竞争;第三是高级层次, 即核心能力的竞争。

目前, 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 这三个层次的竞争交叉进行。其中, 尤以技术竞争、模块竞争和标准竞争最为激烈。本文对这个方面的竞争作简要分析。

(1) 技术竞争

技术竞争是推进产品融合的内在机制之一, 因此在产业融合中屡见不鲜。许多企业和企业集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技术研发并申请专利保护技术创新成果。然而, 低廉的技术模仿成本促使许多企业更愿意采取模仿的竞争策略, 从而传播和扩散了技术。在这个过程中, 共享相同或者相似技术的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越来越多, 为技术融合奠定了前提条件, 进而促进产业融合。但同时, 应注意到进行技术原始创新的企业由于获利微薄而降低了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这需要通过完善技术专利的保护制度来加以妥善解决。

(2) 模块竞争

作为整个产业系统中的独立子系统, 模块具有一定的结构与功能。模块竞争的核心思路是将功能相似或者相近的进行升级或者替代。模块竞争通过模块集中化的过程促进产品融合和产业融合。模块集中化可以将各种模块根据特定的联系规则进行协调和统一, 构建复杂度更高的系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更加开放的产业系统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日益偏爱将不同产业的功能模块整合集中于独立的服务和产品之中。因为是不同功能模块的整合, 提高了不同产业之间的关联强度, 推动了产品融合和产业融合。典型的例子是如今方兴未艾的PDA产业, 它的核心竞争策略是整合消费电子、通信、软件和计算机等不同产业的功能模块以满足消费需求。

(3) 标准竞争

某类产品的市场价值越大, 标准竞争的价值及其激烈程度就越高。所谓标准, 其实是知识性产品的一种类型, 边际成本不高, 遵循规模报酬递增的规律。因此, 拥有标准专利的企业可以通过获取标准使用企业所缴纳的费用而赢得高利润的回报。标准使用的企业数量越多, 拥有标准专利的企业获利就越多, 这就决定同质化的竞争模式所伴随的标准竞争日趋加剧, 促进产品融合和产业融合。其主要原因是:在建立庞大而复杂的产业系统的过程中, 标准能起到协调不同系统的关键作用, 可以有效整合相关和互补性较强的产业。实践已经证明, 标准的开放度越高, 标准的扩散速度就越快, 对产品融合和产业融合的推动作用也就越大。

(二) 协同

协同是不同系统之间的合作与联合。由于主体的差异, 协同有外部协同和内部协同的区分。随着竞争领域的扩展, 产品和服务的替代性和兼容性明显得到提升, 多数企业力求实现由内部协同转向外部协同, 即采取联盟而不是并购的策略来达到协同的目的。

协同是竞争的伴生物。模块竞争的专业化对协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方式上看, 协同分为产业集群、制度和产业生态系统三种类型的协同。

1.产业集群协同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 相互关联的企业进行互补和共通的联合。由于零部件和产品协同的根本特征, 传统产业集群偏重集权式关系的维持, 因此无法满足不同企业共同发展的需要。以模块化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代替传统的产业集群而成为新型协同方式, 是必然的趋势。这是因为模块化的产业集群模式具有显著优势:模块化的独立性和协调性, 促使企业独立而共同发展;模块的开放性, 可以实现模块之间的融合, 进而加快产品融合和产业融合。

2.制度协同

制度协同涉及微观和宏观层面。制度协同具有独特优势:一是协同成本低廉。通过制度协同, 可以使信息和知识的共享更加便捷, 同时有效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便利产业融合;二是营造合理的竞争环境, 促进不同产业要素的优化配置。

3.产业生态系统协同

产业生态系统可以分解为消费者、生产者、供应链和外部环境等重要组成部分。例如, 电信产业所形成的产业系统主要由内容供应商、消费者群体、网络运营商、服务集成商和政府组成。取决于模块结构的开放性, 产业生态系统具有动态的开放性特征。因此, 它与产业集群不同, 不强调空间的协同, 而是在整合模块的基础上实现功能的协同。

以上分别分析了竞争与协同机制对产业融合的作用过程。其实, 竞争与协同不可分割, 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目前, 我国产业融合成长的速度较为缓慢, 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处理好竞争与协调两个重要的内在机制的关系, 其具体的表现是市场垄断结构、产业管理体制、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改革相对滞后, 导致了产业系统的开放度较低。为此, 应积极稳妥地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提高产业系统的开放度, 使竞争与协同机制相互作用, 相得益彰, 为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宏观环境。

参考文献

[1]严奇春.基于层次与过程的产业融合形式探讨[J].软科学, 2012 (03) .

[2]刘爽.我国物流产业外部融合研究[J].物流科技, 2012 (04) .

产业融合机制 篇2

本文以国家教育改革作为切入点,以工业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主要实验对象,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结合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生创新培养的初步研究;总结剖析了正在顺德地区尝试探索的与产业相融合的高层次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整合顺德地方政府、高校、产业力量以寻求具有创新价值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

关键词:

教育创新 产学融合 工业设计

1.引言

为响应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需要,探索“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产学结合为途径、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由顺德政府成立的事业单位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立足于顺德的产业基础和产业发展需求,结合顺德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和自身优势,依据工业设计领域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养要求,努力尝试打通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渠道。

顺德是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家用电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精细化工、包装印刷、家具制造、医药保健、汽车配件等支柱行业。顺德积极引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定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装备、生命医药、物联网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级装备工业两化融合暨智能制造试点。使中国南方智谷、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西部生态产业新区等重大战略性发展平台建设扎实推进。

在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下,顺德作为产业集聚地区,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困难,具体表现为制造业成本上升、市场萎缩、竞争加剧、创新资源缺乏、创新动力不足等方面。顺德尽管具有巨大的技术、人才的需求潜力和消化能力,但是区内目前的教育体系远远不能适应制造业发展和城市转型升级对科技和人才的需求,其中对复合型、实践型的高层次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欠缺尤为突出。

2.培养思路

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型、交叉型的学科,由于工业设计领域本身固有的创新性特点,其从业人员和高端设计人员均须具备相应的创造性人才特质。研究院通过充分利用高校和企业、合作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教学资源以及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际经验、科研实践结合的教育形式引入人才培养和培训l机制,通过先进的产学研理念,合理、科学地为顺德输送优秀工业设计人才。

同时,研究院制订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思路,主要是以研究院为培养主体,以顺德产业发展实际对高层次工业设计人才的需要为出发点,以校企联合培养为基本形式,以合作高校输送联合生源作为招生方式,以项目为主导和培养载体,以项目实践为培养方式,以国际化为视野,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商业型、组织型和实践性工业设计人才。

2.1以研究院为培养主体

研究院作为联合培养的培养主体,主导了研究生的培养。

2.2以联合生源为招生方式

研究院主要采用联合生源的方式进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招生工作。研究院目前已与国内外4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并在积极拓展新的合作高校。通过高校合作,共建各高校顺德培养基地,使各高校研究生能够定期、批量化入学研究院,进行联合培养。

2.3以项目为载体

研究院立足于顺德的产业,广泛征集各类实践项目,涵盖大型制造业如美的集团、海信科龙、格兰仕以及聚集于广东工业设计城的上百家设计公司的课题,研究院在分析研究生情况和研究生培养需求的前提下,将组织联合生源与项目进行对接,为研究生匹配最适合的项目载体,使研究生在项目中实现培养和锻炼,以达成为顺德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的目标。

2.4以实践为方式

研究院联合培养是以项目实践为主要培养方式。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使联合培养研究生不仅通过学校课程学习具备扎实的理论水平,更通过第一线的项目实践,积累丰富的工作和项目经验,并在实践中验证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锻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研发等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一专多能型人才。

3.培养特色

具有创新性、特色鲜明的培养要求是研究院在研究生联合培养过程中,一贯坚持的培养原则和培养标准。具体包括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注重全面素质培养和强化体能素质培养等内容。

3.1以产业需求为导向

研究院的培养内容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产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吸收来自顺德工业设计界在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3.2注重全面素质培养

研究院以全面提升研究生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宗旨贯彻培养方案。通过课程学习、实训、讲座、沙龙、工作坊、比赛等多种形式,培养研究生的美学、人文社科、商业管理等多方面的素质,造就全面而深入的高素质人才。

3.3强化体能素质培养

强健的体魄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研究院通过多种体育运动的课程与活动,以增强研究生身体素质,使研究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及积极饱满的精神面貌。

4.培养条件

研究院作为研究生联合培养的主体和主导单位,拥有充分的条件开展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工作。

4.1校园产业相结合的环境

研究院立足于顺德强大的产业基础,同时,又构建了一个适合研究生学习和生活的校园氛围,实现了校园和产业紧密交融的氛围和环境。让研究生既能够在产业的第一线从事实践,又能够在学校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调用教育系统各种资源,从而提醒研究生实践不忘学习本质,同时学习是为未来工作打基础。

4.2多学校多学科交融的氛围

研究院目前已与40余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形成合作,已完成500余名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工作。研究院已成为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交汇点,形成多种思想、多种文化的汇聚和交融。工业设计的学生可以轻松接触到来自其他高校以及其他专业的师生,真正参与到学科交叉、探索未知、体验式学习与团队协作的模式。另外,研究院立足于顺德产业发展的需求,通过引进具有市场经验的全职师资队伍,已搭建工业设计研究部、机电工程研究部、材料制造加工研究部、信息技术研究部、高级装备部等五大方向的研究团队,且师资队伍基本都是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众多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也将使研究院形成多学科交融的局面。

4.3充满活力的产业环境

2014年,顺德完成工业总产值6440.4亿元,比2013年同期增长9.1%,在全国县域经济中位居前列。顺德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其家电制造业目前已经占到全国家电产业总产值的15%左右,拥有美的、海信科龙、格兰仕等龙头骨干企业。顺德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敢为天下先的顺德民营企业家勇于创新,将30年前以“桑基鱼塘”著称的顺德打造成为在家电制造业、机械装备业、精细化工业以及信息技术业均具备产业化集群优势的活力产业区域,供应链体系完整、产业流程成熟,具有非常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顺德地区深厚的产业基础,以及充满活力的产业环境,将能够全面满足研究生多学科、多岗位、多层次的实践培养需求。

4.4创新创业的孵化条件

研究院作为广东工业设计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自身拥有的各项资源,为工业设计研究生提供全面的创新创业孵化条件。具体包括:设置创客空间,提供创业导师和项目导师,以及包含技术服务、人才服务、金融服务、市场服务、法律服务等在内的创业孵化服务。研究院将为研究生积极整合政府、社会资本等多种资源,鼓励研究生创新创业,并从技术和硬件条件、软性孵化辅导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5.培养方案内容

研究院针对工业设计研究生的专业特点,开展“三导师+专业部”的培养机制,即“高校导师、企业项目导师、研究院专业导师(即辅导员)+研究院对应专业部培养”的结构,主要通过研究院专业导师(即辅导员)作为沟通的主要节点,具体掌握研究生情况,在高校、企业和研究院专业部对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中承担主要的沟通作用,以便联合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

以下针对各个培养阶段,分别进行说明:

5.1第1个月公共培养期

该培养期主要的目的:生活安排+了解顺德+职业素养训练,培养时间表:

5.2第2个月专业技术培养期

该培养期主要的目的:培养学生入职企业所需具备的基本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及项目知识。

按照企业研发体系将研究生分为产品工业设计、产品结构开发两个方向,分别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专业能力培养。

5.2.1产品工业设计基础技术培训方案

5.2.1.1了解市场人群分析的基本方式、方法,能够通过简单的人群分析,准确定位产品,把握市场需求及产品创新点,合理整合科技资源;

5.2.1.2产品CMP设计方案培养:至少能熟练使用一种(AIICorelDRAW)矢量图处理软件为产品匹配相适应的色彩、材质、图案、表面处理等方案,为产品打造具有第—竞争力的CMF方案;着重培养CMF设计方法及发展趋势;

5.2.1.3掌握一种三维设计软件(rhino/solidworks),设计出产品外观造型,并根据其应用人群及环境,渲染出CMF效果图;

5.2.1.4熟悉项目中常见的工艺处理方法:电镀、丝印、喷涂、模内覆膜、热转印、水披覆、吸塑覆膜、拉丝、蚀纹等;

5.2.1.5实地参观工厂生产线及模具的制造流程,熟悉模具生产制造上的相关知识;

5.2.1.6设计项目管理,能够对整体创新设计项目把控,对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性、设计发展走向、后期方案调整等关键节点具有全局统筹能力,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5.2.2产品结构开发基础技术培训方案

5.2.2.1制图、识图能力培养:至少能熟练使用一种二维绘图软件和一种三维绘图软件,掌握工程制图一般规定(尺寸标注方法、各种材料加工公差及加工精度等)及零部件图的规定画法,掌握各种材料及类型(零件图、装配图、工艺图等)产品图纸的要求,熟练使用常用产品装配测量仪器及测量工具;

5.2.2.2掌握项目中产品的结构形式和设计要点,了解常见的产品结构,如:塑胶件设计、钣金件设计、压铸件设计,非标件加工等;

5.2.2.3熟悉项目中产品设计标准化设计方法、产品结构的防呆设计方法;

5.2.2.4熟悉项目中常见的工艺处理方法:电镀、丝印、喷涂、模内覆膜、热转印、水披覆、吸塑覆膜、拉丝、蚀纹等;

5.2.2.5熟悉项目中产品的标示符号含义、使用的国家标准、实验种类等;

5.2.2.6了解常见产品的模具(冲压、塑胶)技术、模具成本、机加工零件及其成本;

5.2.2.7了解整个产品不同类型部件(结构件、电子元件等)的装配关系,了解常见电子元器件的功能;

5.2.2.8了解产品手工制作方法和打样流程等。

5.3第三个月开始的为期N个月项目培养期

该培养期主要的目的:通过进入实际项目,进一步培养研究生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并培养其项目执行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同时,结合项目以及三方沟通,考虑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和撰写培养工作。

培养时间表:依据项目具体内容及进度而定。—般可参考如下时间表: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研究院专业导师会积极与高校导师以及企业项目导师进行沟通,考虑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和撰写培养工作。一般可参考如下流程:

5.4综合能力培养

综合能力培养穿插于整个培养周期内,主要的目的:培养研究生的业余爱好、身体素质等方面,并使其扩大眼界、增长知识面、体会不同的觀点和见解。

培养时间表(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时间和培养项目的调整):

6.成功案例

2014年7月,饶倩倩从湖北工业大学来到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参加为期一年的研究生联合培养,为的是学到真才实学。

6.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体验

“来这里接触的都是实战型的项目,这跟学校很不一样,收获很大。”饶倩倩介绍到,当初参加联合培养时,对顺德不太了解,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好的效果。

“可以到研究院学习来自产业一线的系统专业知识,更可以在企业参与实际的项目,有虚有实,有理论有实战,这种模式很好。”饶倩倩说,以前做项目追求的是酷炫效果,画草图希望尽善尽美。但来到企业后发现,成本、工艺、功能、市场反响也许更为重要。饶倩倩进驻的是位于广东工业设计城的青鸟设计公司,第一次参加的项目,是某著名家电企业的一款微波炉,光提案就花了2个多月,确定了10个方向,草图、二维图、三维图不计其数。不仅如此,工程师、设计师还经常围坐在一起,就配件问题、成本问题唇枪舌剑,百般争锋。客户的设计总监虽公务繁忙,但却在青乌设计待到凌晨3点,陪着他们一起改图。这种加班加点、一丝不苟的态度,让饶倩倩获益匪浅。

另外有—次,饶倩倩独自站上讲台,为某著名大公司介绍他们设计的净水器产品。原本以为客户会百般挑剔,鸡蛋里挑骨头,但没想到,由于前期市场调研到位,竟然直接一次PASS。

6.2职业规划新方向:设计战略与策划

“饶倩倩是工业设计科班出身,理论基础扎实,对策划战略很有感觉,因此,我们希望她来参与做强我们的设计战略与策划部。”青鸟首席设计师陈刚昭说,青鸟设计一直都有设计战略与策划部,但不成体系,他希望饶倩倩能协助将其做强做大。

陈刚昭说,过去半年的联合培养,饶倩倩成长很快,并且展现出在策划与战略方面的潜力。为此,青鸟设计才决定对其委以重任。据悉,虽是联合培养阶段,青鸟设计仍向其支付3000元的“月薪”。

“对外,要进行品牌形象的包装与推广;对内,要梳理出设计体系和典型案例。”饶倩倩表示,接到这么一个任务,担子不轻,可能要从非设计专业引进一些人才,为公司输入新鲜血液,此外,也要多借鉴其他公司的相关经验。

6.3成功实现角色转换

“当初没有想到,在顺德会待上一年。”饶倩倩表示,顺德的产业基础令她印象深刻,如果有机会的话,她也愿意毕业后来顺德参加工作。

“武汉的高校很多,但工业设计公司很少,实际操练的机会不多。”饶倩倩认为,顺德的制造业需要工业设计来支持,这也是工业设计公司百花齐放的原因。她认为,工业设计人才来顺德发展,舞台会很宽广。

饶倩倩表示,来到顺德,有有形的收获,但更多的是无形的收获。参加联合培养之后,她了解到设计不应该盲目“酷炫”,更应该有一种务实的态度。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产品的最终绽放。此外,她也从和客户的接触中收获良多,那种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则是令她尤为钦佩的。

饶倩倩认为,通过本次联合培养获得的最大成果就是完成了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7.结论

产业融合机制 篇3

一、理论基础及产业界定

(一) 产业融合概念

产业融合最早源于技术融合, 由美国学者Rosenberg首先提出。1988年之后, 学术界对产业融合展开讨论, 许多学者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开始研究产业融合的问题, 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国内学者厉无畏 (2006) 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统一产业内的不同门类相互渗透、相互交叉, 最后融为一体, 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休闲与会展业的融合即在于如何在会展活动中展现休闲文化、融入休闲元素、设计休闲活动, 在提高会展活动趣味性的同时, 带动休闲产业的发展。

(二) 休闲业及商业型会展的界定

美国学者凡勃伦认为休闲是对时间的一种非生产消费。法国的罗歇?苏则认为, 休闲涵盖了个人自由选择的并能从中谋得自由感受的任何活动。笔者以为, 休闲活动即个人从繁忙的工作、家庭、社会生活中解脱出来, 以个人喜爱的方式, 自由地自发地选择的娱乐活动。休闲元素即能够给人带来身心愉悦、促使人实现休养生息的相关元素, 包括美观的设计、趣味、娱乐或舒缓或刺激的各类元素。休闲产业则泛指与人的休闲活动或休闲行为相关的产业。

狭义的会展活动即会议和展览业, 广义的会展活动包括会议、奖励旅游、大型企业会议和活动展览以及节事活动等。会展业可以看做是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 本文讨论的商业型展会, 主要以商业贸易博览会为主, 区别于企业会议以及各类节事活动、以及小型的商业交易会。

二、融合发展的内外动因及互动机制

(一) 融合发展的内外部动因

从内部要素层面讲, 休闲产业与会展产业同属于服务类产业。商业会展的本质目的在于为企业提供贸易交流的平台, 在一定意义上充当促使交易达成的媒介作用。而休闲业的重要特点在于参与、体验, 为人们提供自由、舒适的享受般的感觉。依托会展的场所, 可以更好地传播休闲文化的理念, 而借助休闲元素的设计, 也能更好地达成会展的目标。

从外部驱动因素上讲, 一方面, 政府鼓励会展业和休闲业发展, 休闲业与会展业的融合也正属于两个朝阳产业的产业联合。另一方面, 根据社会期待及市场需求的要求, 会展与休闲的有效融合可以实现人们在轻松舒适的体验下, 完成参展及达成交易的展会目标。这一需求的源动力也来自于两个方面, 即人们期待在工作之余收获休闲的体验, 满足自身修养身心的需求;同时, 又必须完成工作的任务, 诸如参加展会、洽谈贸易等。因此, 在内外部多重因素的驱动下, 休闲业与会展业的融合成为一个可取的策略选择。

(二) 休闲与会展融合的互动机制

休闲元素的设计及融入, 能够为会展产业提供创意支持, 从会展布展、开展到会展结束的各个阶段, 休闲元素的融入、休闲活动的设计不仅会增加商业会展的趣味性, 提高其参展观众的可参与性, 对于营造会展品牌形象, 提高会展的综合竞争力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时, 商业会展由于其针对性较强, 参与人群广泛, 活动形式集中等特点, 能够有效地宣传休闲文化, 传播休闲生活的理念。此外, 会展与休闲产业的关联发展, 能直接拉动某一领域的休闲产业的发展。比如旅游业中的休闲活动传播以及相关文化传媒设计产业的发展。

总体来说, 休闲能够为会展提供创意支持, 提升其魅力指数, 而会展也会有效传播休闲文化, 促进休闲产业升值。二者在融合中相互促进, 互为补充。

三、融合的过程及路径分析

通常, 产业融合是一个产业分立、产业初步融合和新产业出现的动态演化发展过程。但休闲业与会展业的融合发展, 不同于高技术相似度的产业的融合, 二者有不同的业务领域, 其融合发展也有其独特的演进过程及演化阶段。不同类型的会展活动与休闲活动融合的程度不同, 融合的结果也会大相径庭。比如, 休闲体育与教育类展会的融合, 会衍生出休闲运动类博览会, 如奥运赛事等竞技会;休闲文化与园林景观展会的融合, 出现了如世界园艺博览会, 花博会等展会活动。商业型展会多以经济利益为主驱动力, 旨在促进某一行业或某个领域经济的发展, 达成企业商贸交流、合作的目标, 其与休闲活动的融合动因也在于借助休闲元素的力量助推实现其经济贸易的目标。本文以会展的布展、开展、撤展为主线顺序, 探讨休闲元素融入商业型会展活动的过程以及具体路径分析。

(一) 展前准备设计

展前准备阶段主要是会展企业及参展商布展活动的实施。既包括基础场馆的设计、布局等主体构建, 也涵盖广告的覆盖、宣传单页甚至广告推广的细节性把握。首先, 展会布展目标应该体现美的体验, 在展示的造型、色彩、照明及空间陈列等方面提供给观展者以感官的舒适感。如创意的、美观而又整齐的展馆设计, 宣传单页及传媒广告的设计。其次, 展前准备还包括展会配套服务的完善。基于体验式互动的思想, 展会的筹备阶段要关注观展者心理需求, 在会展环境中构建“体验”诸多休闲元素。如设计趣味的游戏区, 提供茶水及甜点区等, 可以提高观展者的满意度。此外, 营造自由、和谐的展会氛围也是展前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包括活跃氛围、促进宣传的休闲活动的设计、以及场馆内音乐或影讯材料的筹备。

(二) 展中活动进行

在展会主题活动方面, 可以在传统商业展会行业论坛、商业洽谈峰会等商业活动的基础上, 融入带有休闲元素色彩的活动。比如, 展会中融入产品宣传影片播放, 展品试用及体验, 展中主题相关活动表演, 展中咖啡及餐点供应。还可以选择非比寻常的宣传途径或布展思维, 如在展会中举行现场休闲PARTY, 或者设置游戏体验区。

此外, 商业展会还可以融入展会城市文化及区域特色, 筹办相应展会同期但不同时的休闲活动, 打出各类活动的“组合拳”, 发挥其协同优势。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实施:1.从城市的文化特色出发, 举行区域特色活动, 如地方少数民族表演、特色风俗活动仪式;2.从区域特色产业出发, 融入跨产业的同期活动, 比如区域美食活动、某一领航产业的参观;3.从当地休闲产业入手, 在休闲旅游及休闲体育等诸多方面设计多彩的活动, 比如开展有地方特色的休闲体育竞技活动, 比如在青岛的商业展会期间, 可以在开展时间之外举办海上冲浪体验及表演。在丰富娱乐参展商以及观展人群的同时, 达到宣传展会、促进休闲产业发展的目标。

(三) 展后休闲融入

展后活动主要侧重于展会结束后的各类活动, 这一板块的休闲元素切入可以从参展纪念方面入手。包括参展纪念品的设计, 贸易成交礼品设计等。可以设计反应展会主题、代表区域特色的展会纪念品, 以精美小礼品赢得观展者在展后的积极感受。同时, 展后的休闲活动设计还可以和地域休闲旅游发展融合, 推广展后的休闲旅游活动项目, 实现二者的互补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单元媛, 赵玉林.国外产业融合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进展[J].经济评论.2012 (05)

[2]厉无畏, 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 (04)

[3]张媛, 休闲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德育和美育机制融合的初探 篇4

关键词:德育 美育 机制 融合

当前的高校德育改革已普遍重视德育中审美因素的价值,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德育审美化问题上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共识,对审美教育有强烈的要求,讲究教育工作的艺术性,在美的享受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和陶冶道德情操。德育工作从教育现状看,大凡成功的、优秀的教育,都运用了审美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指出,审美教育就是道德复苏强有力的手段:“纯粹道德的生活,是以理性来压制感性,其结果使生活变得过于严肃,而在美的艺术中,感性和理性能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融合。”

从美育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德育,即如何把理性的灌输转化为理性和自觉,把德育实施中人格的他律转化为主动的自律,是当前德育的核心和难点。道德教育要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必须将美育融入道德建设之中,而寻求德育和美育机制上的融合,成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一、引进美育的情感体验机制,把德育也作为一个情感问题来对待,是德育和美育机制上融合的前提。

德育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观点与道德品质的教育,是将一定的社会行为准则和观念意识内化于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之中,以促进受教育者自觉服从普遍的社会道德秩序和准则。从性质上说,德育注重发展受教育者的意志约束力,以铸造人的理性和遵从意识为目的,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的地位;德育是一种规范教育,是一种说理教育,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是他律。而美育是一种自由的感性教育和人格教育,它注重发展受教育者的审美感受力、创造力,使个性得到和谐而自然的发展,靠受教育者的人生体验和领悟,具有自发性。

二者虽然性质不同,却有内在的价值统一性。引进美育的情感体验机制,把德育也作为一个情感问题来对待,是德育和美育机制上融合的前提。

美育的情感性是指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美育正是通过美的事物调动人们的心理功能,激发人们的感情,使人们在心理上受到感动,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它主要是通过美的欣赏与创造活动,来打动人的感情,陶冶人的心灵,提高人的道德情操,培养和谐发展的个性。虽然德育也包含着情感,但不是它的本质所在,而美育的情感因素都是作为本质的东西存在的,情感是美育的核心,既受理性调节,又可以转化意志,使人达到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例如,人们在读小说或者看电影时,会情不自禁地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使自己置身于其中,并为之动情,会不知不觉地随着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而笑逐颜开,或痛苦悲愤,产生了情感的激动。也正是在这激动之中,在这愉快与满足、悲痛和遗憾之中,令人受到了教育和陶冶。

审美教育绝不是单纯的娱乐活动,它“寓教于乐”,可以起到“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的作用,这是德育所不能取代的。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最终意义在于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以达到和谐完美的境界,它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所以,引进美育的情感体验机制,能让受教育者在情感的感染和熏陶下,不断增长对道德感受和崇尚感受的自觉意识,促使道德教育把一种普遍的社会道德要求逐渐转化为个体的情感要求,以克服道德说教的强迫性和灌输性,克服道德教育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某些缺陷。当审美情感转化为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再进一步转化为道德行为时,这种行为就不但是善的,而且是美的,甚至是崇高的。

二、引进美育的形象化和愉悦性机制,克服道德说教的枯燥与抽象的弊病,是德育和美育机制上融合的关键。

从方式上说,德育是一种理性的说教和灌输,尽管也可以采取一些生动活泼的形式,但它终究是理性化的,受教育者也基本处于被动地认识与接受的位置。而美育则是一种感性的引导和诱发,依靠形象的力量向人们揭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靠受教育者的人生体验和领悟,从趣味满足中获得认同和教益,主要诉之于感性。故引进美育的形象化和愉悦性机制,克服了德育过程中道德说教的枯燥与抽象之弊病,是德育和美育机制上融合的关键。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美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形象的,人们在欣赏美的时候,不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都是以它的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形式因素构成鲜明生动的形象,诉诸人的感官,影响人的思想情感,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美育的愉悦性是指“寓教于乐”,也就是说美育是在个人爱好兴趣的形式中,在娱乐中接受教育,这种教育形式会使受教育者身心都处在愉快、自由的状态。因此,在进行美育教育时不仅要注重严谨性、逻辑性,更应该注意到轻松活泼,让学生在笑声中受教育、在娱乐中长知识,通过一些娱乐形式,如听音乐、学舞蹈、看录像、看电影、看戏剧等,来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素质,因为这些艺术美不仅能愉悦人们的感官,而且能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的教育作用。所以,在德育过程中注意借助美育的手段,引进美育的形象化和愉悦性机制,将使受教育者在生动形象、愉悦有趣的活动中受到道德的教育,这是单一的思想教育和道德说教无法取代的。

德育教育的实践证明,寻求德育与美育机制上的融合,引进美育的情感体验机制和愉悦性机制,使理性的灌输变成生动的形象,使道德说教转化为道德情感的陶冶,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运用美育因素能收到显著效果,能够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道德升华、灵魂净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效地把理性的灌输转化为理性和自觉,把德育实施中人格的他律转化为主动的自律。

参考文献

[1]肖高 思想政治教育要渗透美育[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05):262。

[2]王文 杨平 刘进 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对美的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2,(01):29-30。

[3]赵伟 谈高等学校的美育教育[J].理论界,2000,(04):49-50。

[4]傅晓萍 对当代大学生审美素质教育的思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05):72-75。

旅游产业融合方式与实现机制研究 篇5

19世纪70年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制条件的放松,信息产业融合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随后产业融合开始向金融业、物流业、传媒业及服务业等领域蔓延。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之间通过业务、组织、管理、市场、资源等方面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逐步形成新产品、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意味着将传统产业的边界模糊化,通过这种产业间新型的竞争协同关系来建立起更大的复合经济效应。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都出现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产业融合促使旅游业与多个产业之间形成了多业共生、混业发展的模式。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中融合力、亲和力、催化力最强的产业之一,尤其具有产业融合的特性,而且产业融合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影响之大都是其他产业难以匹及的。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方式

旅游产业通过渗透性与各行各业广泛融合,形成新的旅游产业体系。旅游产业融合包括三种方式:一种是旅游产业内部之间的重组融合,主要是旅游六大要素之间的融合;另一种是旅游产业与其他传统产业之间的延伸融合,这种融合主要体现在旅游目的地的产业之间,是旅游资源或旅游内容的融合。第三种是旅游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替代融合,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旅游商业模式。是旅游购买与销售渠道的创新。

1、旅游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

以旅游产业价值链中的某一业务为核心,向旅游产业内部不同行业渠道延伸,实现旅游产业内部的融合。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它包括提供给旅游者在外出旅游活动期间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由于所有权的分散性、追求各自最大利益而各行其是的自由性使其经常存在冲突与低效率。但是旅游业内的“木桶效应”非常明显,任何一类企业成为“短板”后都会制约其他旅游企业的发展。因此旅游业内部的并购现象近年来非常明显。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以住宿、餐饮、旅行社、交通等业务为支点,通过业务扩展、并购、联合、整合、重组后形成旅游集团,如首旅集团就涵盖旅游酒店、商业零售、餐饮、汽车服务、旅行社等多个业态。从旅游服务提供商的角度看,为同一顾客提供融合后的多元化服务,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范围经济及获得学习效应。从旅游消费者的角度看,也可节省信息收集、多次购买所耗费的时间、精力、金钱等成本。

2、旅游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延伸融合。

旅游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延伸融合主要是将旅游产业融入到其他产业中,在传统产业中嵌入旅游功能,这种交叉融合使旅游资源更加丰富,旅游产业的边界扩大化。同时也扩大该传统产业的功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彼此形成共生共赢的效应。一些传统产业通过对企业模式、生产流程、产品工艺的改造,创造出更多的旅游服务体验或服务功能,赋予其新的价值内涵,从而形成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以此为链接点,其他产业与旅游业之间的互相渗透、延伸,形成一种的产业新体系,实现不同产业的扩展性融合发展。这种交叉融合产生的新产业产品具备新的特征、性质和功能,并不影响原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而原有的各产业仍然可以独立存在。

首先,第三产业中的其他服务业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提供的产品与旅游产品在无形性,生产、交换与消费的同时性,非储存性,非转移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企业通过有意识的融入旅游功能,延伸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功效,可使得该新产品的功能扩大化,获得更高的功能效益,于此同时,旅游业也获益匪浅,两个产业之间的联系与发展相得益彰,最终达到社会服务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

另外,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的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虽然产品特征不同,但是融合后的新型产业将转变的企业知识和专长,改变企业的价值链构成。在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不同环节都会全方位的调整生产特性,增加与旅游者相关的服务性业务。新业务的扩展可以给企业带来范围经济,使一些行业的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下降,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利润空间。旅游消费者直接体验的互动式接触可以充分接受企业释放的信息,生产与消费的距离拉近可以迅速使企业得到顾客的反馈,准确把握顾客需求,甚至在顾客参与下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这有利于企业和客户建立并发展更密切持久的关系,培养忠诚的顾客,有利于企业在品牌等无形资产方面得到提升,是企业增值的一个重要来源。

3、旅游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替代融合。

旅游活动的空间轨迹是一个封闭的环状,是旅游者从客源地出发到目的地最终又返回到出发地的一种经济性质的活动。因此,旅游活动与传统的买卖活动或经济交易相比,多了一个顾客流动的渠道环节。在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中,这个环节促进了旅行社这种旅游委托代理服务业的诞生。它一方面为各旅游接待企业代理营销业务,另一方面也接受旅游者委托而办理各种旅行手续。但是,现代信息技术对预订、购买、顾客关系管理及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渗透不断影响着旅行社的营销和销售领域,甚至使这个行业内部的垂直分工体系也逐渐模糊化。

高新技术的创新与渗透不但影响了旅游社业的经营模式,甚至一些新型电子商务企业的出现对传统旅行社产生了巨大的冲突与替代作用。携程、芒果、e龙、乐途等一批电子商务企业集团依靠强大的预订网络渠道和信息影响能力,动摇了传统旅游商业模式的市场主导地位,使旅行社业竞争格局发生剧烈变化。这些企业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简化旅行流程,减少成本的支付同时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随着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中一些瓶颈技术的不断突破,旅游网络与旅行社必然实现替代性融合,两个产业在发展中相互吸收各自优势,逐渐出现一种全新的旅行代理服务中介。新的融合产品能够实现原有产品功能的集成、扩大和延伸。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

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系统演进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其核心驱动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旅游业的综合性、天然关联性等产业特性,二是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追求效益最大化。外部实现机制主要包括资源融合机制、技术融合机制、及市场融合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表现为不同产业间的功能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企业融合与管理融合等明显特征。

1、资源融合机制。

旅游资源利用的广泛性是旅游产业资源融合机制的根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人类对未知事物的兴趣在一定状态下会激发成外出旅游的驱动力。因此,其他产业所拥有各种资源只要能够满足人类探新求异的精神需求,都可能被旅游业所利用成为旅游资源。这成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一种重要机制。

如果其他产业资源在本领域范围内出现减值、负值,或产业原有资源的旅游价值挖掘后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效益时,在转换成本较低的状态下,企业很愿意主动进行资源的改造、重置和转换,通过与旅游业的融合增加其新的价值。我国很多矿产资源枯竭城市在产业结构改造和调整中选择旅游业的原因就在于此。

2、市场融合机制。

许多产业的需求市场存在跨地域流动性的特点,如体育、会展、医疗、购物(零售)等。市场特征与旅游市场比较相似,甚至存在交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最早表现是市场交集的增大,边界趋于模糊化。这是由于旅游者构成的广泛性、旅游动机的复杂性及产品购买的多样性导致的。任何一个产业都会面临一个消费市场。只要能够结合产业特点在旅游消费市场中准确定位,寻找出适合本产业的消费群体,就可以建立一个更广泛范围的消费市场。

在旅游基础设施和可进入性允许的条件下,旅游目的地将旅游者置身于其他产业环境之中,通过不同产业生产流程、业务内容的改造,最终形成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功能更完善、价值更广泛的旅游产品,从而改变了其他产业的传统生产方式或生产特征。与旅游业融合的产业可以获得不断流动的新的市场空间,实现更快的增长速度,并通过核心技术与价值的改造提高绩效。因此如何进行市场创新、市场扩散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关键。

3、技术融合机制。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了产业融合的发展。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环境条件不断变化,各产业的企业特征、核心业务都会发生变化,因而某产业的属性也会发生改变。旅游产业融合同样离不开技术的发展。

CRS和GDS是旅游业融合信息技术最好的典范。对旅游营销系统、旅游产业结构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沟通在旅游业的运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和3W技术不断创造新的组织形式,对传统的旅游企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些旅游企业如饭店、旅行社等多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企业,层次较低,随着与数字化、技术化的新兴服务业不断融合,如媒体、娱乐、信息、游戏、动漫等产业进行多元化、深层次的创意旅游产品开发,在服务创新中能够推动旅游产业的产业绩效,提升产业层次和产业结构,使其能够跨越式发展。

旅游产业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多样化的产业融合方式有着各自不同的实现机制,旅游企业和有关部门在旅游产业融合工作中不能千篇一律,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研究适合本地区、本企业的政策与制度,否则就有可能会出现“死尸的融合”。要真正实现旅游产业融合,还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持因素,如政府经济性规制的放松、企业重组、管理创新等等,这里就不再累述。

摘要:旅游产业融合是在旅游需求持续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产业融合的过程产生了大量的旅游复合新业态。旅游产业融合的方式主要包括旅游产业内部之间的重组融合,旅游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延伸融合,旅游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替代融合。除了技术融合外,旅游业融合的实现机制还包括资源融合和市场融合等方面。

关键词:旅游产业,产业融合,融合方式,实现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0.115-142.

[2]徐虹.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旅游科学,2008,(4):1-5.

[3]李美云.服务业的产业融合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2007.

[4]马健.产业融合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产业融合机制 篇6

1、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的概述

文化资源质量的高低与丰富程度不仅能折射出一个区域的发展状况, 且能反映出一个区域的文化底蕴, 武陵山片区文化资源丰富, 文化底蕴深厚, 且极具地域和民族特色。无疑为武陵山片区这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 也为片区开展文化旅游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由于其地理环境独特, 故而生活在这里的民族如汉、苗、侗、土家、瑶等多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了独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武陵山区文化。这种文化相对独立、古朴神奇;多元一体、和谐共生, 详情见表1:

以上类型各异的武陵山片区文化, 为片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文化基因, 同时也为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厚实的文化资源。

2、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的概述

武陵山片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 国家主要类型的资源归为八类, 依次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而这八种类型的旅游资源片区全部拥有;此外片区共有世界文化自然遗产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国家森林公园15个、国家地质公园4个。

当然, 武陵山片区还有其原始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详情见表2

武陵山片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者相融, 互补性强, 赋予了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巨大潜力。且为武陵山片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夯实了旅游基础。

3、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关系

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其关系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片区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片区文化产业在融合中对旅游产业的渗透和提升。民族文化的注入不仅拓宽了片区旅游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而且还提升了片区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品味, 从某种意义上讲, 文化促进了片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片区旅游产业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为片区旅游产业在融合中对文化产业的引发和扩散。旅游的介入不仅开拓了文化产业的市场空间, 而且丰富了文化的内涵, 从某种意义上讲, 旅游推动了片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继承。

二、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1、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历程

于刃刚、李玉红 (2004) 认为, 产业融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由产业分离, 技术融合, 产品融合、组织融合、市场融合到产业融合三个连续的阶段构成。基于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特殊性, 结合其实际, 绘制出了片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历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

2、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出现的问题

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 取得成绩的同时, 由于机制的缺失, 也存有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观念滞后, 人才匮乏;二是规划混乱, 合作极难;三是市场疲软, 资本短缺;四是设施落后, 事故不断。正是以上问题, 严重影响着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为此, 笔者认为建立和完善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三、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确立

1、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机制

二十一世纪不管是知识的竞争, 资本的竞争, 还是管理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武陵山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知文化、懂旅游、会开发、能设计、擅营销等各方面高素质的人才。人才培养是片区这两大产业融合发展顺利进行的重点, 吸引人才是其手段, 而留住人才是不断提升片区旅游目的地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关键。

由于武陵山片区经济落后、教育滞后, 再加上人才激励机制缺欠, 致使人才流失, 因而要实现片区这两大产业的高度融合必须走人才先行、教育兴旅之路。具体措施如下:一是片区要充分利用各类相关院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和创造型的专门人才;二是片区要积极引进会开发、能策划的高级专门人才, 同时加强员工培训, 培养出一支懂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三是片区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就业和成长环境,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此实现其价值, 从而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机制是推动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顺利进行的人才机制保障。

2、政府规划+合作协调+形象设计机制

由于规划体系庞杂, 故而区域政府在编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时, 要协调与衔接好其他各类规划, 这样方能起到其应有的能动导向作用。基于实地调研, 笔者认为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的编制需强调和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理清“家底”, 这是编制片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最基础的内容, 在前面已有所概述, 在此不再阐述;二是以市场为导向, 因为市场需求是片区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开发的前提;三是文化旅游产品的!发要统筹规划, 科学开发, 同时也根据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 创造出符合旅游者心理的产品。融合规划编制之后, 接下来需要考虑的乃是通过合作协调具体落实。

武陵山片区虽在地域上是一个彼此相连、密不可分的整体, 但是这一区域却分属四省、六地州市、三十四县市区。若想真正实现片区这两大产业的融合, 真正成为各地州市的支柱产业, 仅有规划还不够, 还必须建立一个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合作协调机制。笔者认为这个协作机制可以由政府、文化旅游企业和旅游研究三个层面组成。政府层面, 即由政府出面, 成立片区文化旅游工作领导小组, 由国务院派员担任组长, 六个地市州的一把手任副组长, 文化旅游的地市州负责人任成员, 以此领导武陵山片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旅游企业, 即由六个地州市的旅游企业联合组成文化旅游协会, 通过行业协会协调宣传口径、产品报价以及内外营销, 以此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旅游研究, 即由六个地州市的旅游院校、旅游研究机构, 旅游学术团体联合起来组建武陵山片区文化旅游研究会, 集中力量研究武陵山片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以此为政府的文化旅游决策和企业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片区合作协调机制确立之后, 为了片区这两大产业融合有序进行, 还需对其融合后的形象加以设计。

旅游形象的定位是对武陵山片区精神价值的一种无形提升, 在现代旅游业发展中, 旅游形象设计正在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故而武陵山片区旅游形象设计过程中要紧抓游客的品牌心理, 加以精心塑造, 以此发挥旅游形象的品牌效应。政府规划+合作协调+形象设计机制是其顺利进行的战略机制保障。

3、经济增长+资本准入+环境保护机制

旅游业作为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就业面广的产业, 无疑成为武陵山片区脱贫致富、区域发展的首选。而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满足了游客外出旅游的精神需求, 而且融合后的新产业将继续担负武陵山片区脱贫致富和区域发展的这一神圣使命。

财政投入对武陵山片区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区域政府财政收入的有限性, 吸纳外资不失为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一个良策。加之文化旅游本身投资少见效快, 所以对外来投资还是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多种资本的注入已俨然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模式, 故而建立资本准入机制, 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武陵山片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有利于形成武陵山片区文化旅游大开发的局面, 同时要注意投资方与受益方之间的关系, 以此促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

环境是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 也是旅游景观之一, 因此环境的利用与保护, 是片区旅游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片区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设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游客需求, 为了提高景区的接待能力, 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环境的保护。这种仅顾眼前不看长远的做法, 不利于片区文化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环境保护机制是必要的, 也是必须的, 不然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 结果往往得不偿失适得其反。

4、设施配套+科学营销+防范应危机制

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仅以上三个机制还不够, 还需结合片区实际, 发动民资民力, 积极做好片区文化旅游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同时, 还要进一步摸清片区闲置资源, 充分发挥资本准入机制, 以发展片区特色的旅游配套服务, 从而更好地方便游客, 以此发挥文化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

随着休闲时代和体验经济的到来, 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且人们外出旅游需求还会逐步提升, 且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若想推动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深入进行, 今后设施配套还不够, 还需重视市场开发, 对片区进行系统深入科学的营销, 客源增长就必然会有一个崭新的突破。

为了进一步减免文化旅游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推动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有序进行, 构建和完善预测预警机制乃是游客的心声, 时代的呼唤。因为游客的安全和满意不仅直接关系着武陵山片区的形象, 更关乎片区这两大产业融合的顺利进展。为此, 片区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二是加强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三加强宣传, 尤其是景区景点, 强化游客的减灾意识;四是片区应改进应急应难手段, 减少旅游事故的发生, 从而促进片区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5、四大机制的关系

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机制、政府规划+合作协调+形象设计机制、经济增长+资本准入+环境保护机制和设施配套+科学营销+防范应危机制四者之间层层递进, 相得益彰, 缺一不可, 相互促进。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机制是武陵山片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人才机制保障;政府规划+合作协调+形象设计机制是武陵山片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机制保障;经济增长+资本准入+环境保护机制是武陵山片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机制保障;而设施配套+科学营销+防范应危机制是武陵山片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防范机制保障。这四大机制共同构成了片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体系图。

参考文献

[1]尹华光.旅游文化学[M].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9, 1.

[2]尹华光.武陵山区旅游开发中凸现的问题及其战略选择[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5 (6)

产业融合机制 篇7

为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而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也有利于促进旅游产业扩展延伸。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目前国内关于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文献,多从产业融合的基础、路径、思路以及融合发展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如陈琳对产业融合背景、基础等进行多方分析后,提出“中心-后向-旁侧-前向”的发展模式。〔1〕曾磊等认为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而生的农业旅游,有利于现代农业功能的拓展。〔2〕刘孝蓉、胡明扬、〔3〕丁洁、〔4〕黄蔚艳〔5〕等学者都对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二者融合发展的多种模式。石进朝等对都市农业、生态旅游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相互融合的机制以及融合增值进行了研究。〔6〕方世敏等以南洞庭湖区为例,通过熵值法分析测评了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7〕伍婷则通过模块整合,提出了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型。〔8〕牛若玲通过分析创意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提出了二者融合发展的基础、机制、模式以及路径。〔9〕曹雯则通过分析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问题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也提出了二者融合发展的路径。〔10〕

然而,农业与旅游产业在动态的融合过程中,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耦合互动、协同发展的趋势。但是关于农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相关文献却相对较少。现有文献主要倾向于研究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系统间的耦合协调状况,或者是研究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系统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如生延超以湖南省为例,通过构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发现湖南省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滞后于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的刺激。〔11〕范继刚等对旅游产业与信息产业耦合协调状况进行了分析。〔12〕翁钢民等通过分析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对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以及二者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13〕张林等通过构建复合系统耦合协同度模型,对我国1998~2013年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城镇化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发现四化系统间的耦合不明显,但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已达到中度协调阶段。〔14〕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目前关于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多从融合基础、路径、模式等定性研究为主,鲜有对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状况以及协调程度进行系统的定量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机制,构建了二者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四川省为例,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动态地分析2004~2014年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并提出二者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促进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优化升级、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二、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机制

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旅游产业中吃、购等诸多环节都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二者必然存在着交叉性和融合性。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机制是:农业产业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场所、资源和人员,而旅游产业通过提供服务与之融合,并为农业集约化、现代化、创新化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和有利契机。二者相互依存、互利共赢、交叉渗透、耦合共进、协同发展。通过二者的融合发展,不仅可以丰富旅游资源类型,拓宽旅游产品体系,扩大旅游市场空间,增强旅游产业活力。还可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价值提升和产业发展。同时,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而衍生的新型产业化模式和形态,〔15〕有利于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提供旅游服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带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16〕

第一,农业场所与旅游空间的融合。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首先是地理空间的融合。该种融合促使单一的农业生产基地转变为休闲农庄或主题农园等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不仅具有农业生产的功能,同时具备农业观光、休闲、体验、度假等旅游功能。二者在空间上的融合,既可以满足游客返璞归真,追寻乡愁体验的需求,也可以提高农业园区的附加产值,为农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第二,农业资源与旅游要素的融合。农业资源包括涉农相关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等。旅游产业需要在农业资源的基础上延伸服务,〔17〕农业资源也需要同旅游产业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相融合,才能使农业资源转变为旅游资源,进而拓展旅游活动内容,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并通过趣味多样的农事体验类旅游产品的设计满足游客休闲娱乐、求新体验的需求,扩大旅游市场。同时,旅游产业的融入也为农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型产业形态和模式,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第三,农业人员与旅游从业人员的融合。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使部分农业人员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提供旅游服务,承担部分旅游从业人员的接待服务功能。农业人员与旅游从业人员的融合,有利于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素质,进而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

可见,农业与旅游产业在动态的融合过程中,从空间、资源和人员等方面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利共赢、交叉渗透、形成耦合互动、协同发展的趋势。因此,本文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实证研究。

三、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

1. 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合作用机理及模型

(1)耦合作用机理。借鉴前期学者的研究,“耦合为两个或多个系统因彼此间相互作用而形成影响的现象。耦合度通常用来表达系统内(外)部因素彼此作用的强弱程度,并不区分利弊。而耦合协调度则是描述并反映在动态发展中,系统内(外)部要素之间相互协调一致,和谐发展的程度”。当系统内(外)部因素间配合得当、互为有利时,称为良性耦合;反之为恶性耦合。协调度通常指要素间良性耦合程度的大小,反映了要素间在发展过程中协调程度的好坏。〔18〕

(2)耦合度模型及计算方法。为明晰农业与旅游产业系统间融合发展的作用强度,本文将农业、旅游产业系统综合评价函数分别用f(x)、g(y)f(x)、g(y)、h(z)表示,并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及容量耦合系数模型,推导出农业与旅游产业两系统融合发展的耦合度模型为:〔19〕

(1)式中,农业、旅游产业系统综合评价函数f(x)、g(y)计算方法如下:

式(2)中,ai、bj表示权重,其赋值通过熵值赋权法而得。另xi′、yj′分别代表农业、旅游产业各系统特征的指标,均采用极差标准化得到无量纲化值。

(3)耦合协调度模型。在明晰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作用程度基础上,需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进一步判断和识别农业与旅游产业之间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即对两个系统间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进行判断,计算公式如(3)所示:

式(3)中,T为农业与旅游产业系统融合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α、βα、β、γ为待定系数。C为农业与旅游产业系统融合发展的耦合度,D为耦合协调度。由于两大系统间交叉融合、互相渗透,彼此间作用相当,故取α=0.5,β=0.5。

同时,借鉴前期学者研究,将耦合协调度进行等级划分,显性体现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如表1所示。

(4)数据来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的确定。基于数据收集的科学性和可获得性,本文分析所用原始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5》、《中国旅游年鉴2005~2015》、《四川统计年鉴2005~2014》,以及2004~2014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相关数据。并根据农业与旅游产业系统间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机制,以及遵循量化客观、重点突出等原则,对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产业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赋值,详见表2所示。

(5)评价结果及分析。根据统计的2004~2014年原始数据,以及前文所述的农业、旅游产业系统综合评价函数、耦合度、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出四川省农业产业系统评价指数f(x)、旅游产业系统评价指数g(y),以及两个系统融合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T,最后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出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度C及耦合协调度D,并划分耦合协调度等级(详见表3)。同时根据结果,绘制出各评价指数、及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的演变过程(详见图1)。

2. 评价

(1)综合评价指数时序分析。从T来看: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总体呈现出上升的发展趋势,仅在2007~2008年间存在回落现象。在2004~2014年期间,两系统融合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由0.1880快速增长到0.7904。通过对农业与旅游产业系统的综合指数采取相关性分析,得出系数为0.8940,数值非常接近1,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较显著的相关关系,也验证了两个系统间存在互动耦合关系的可能性。

从单个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时序演变状况来看:农业系统、旅游产业系统综合指数均呈现出总体上升,局部时期略有波动的态势。其中,农业产业系统综合指数从2004年的0.3058上升到2014年的0.7793,其中2006~2008年间存在回落现象。旅游产业系统综合指数从2004年的0.0702上升到2014年的0.8014,但在该期间内出现了两次拐点,呈现出两次回落现象。第一个拐点是在2008年,呈现出明显的“V”型趋势,其拐点处综合评价指数为0.2226。主要是因为2008年四川地震灾害引起诸多旅游景区受到严重破坏,安全问题引起国内外游客人数骤减等原因造成了旅游产业受到严重影响。第二次回落现象始于2013年,延伸至2014年,分别比2012年旅游产业综合指数下降了0.0320、0.0366,但总值仍处于较高水平。

从图1中可以看出:农业与旅游产业系统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大致出现4个发展阶段:2004~2005年,f(x)>g(y),即农业发展领先阶段h(z)>f(x)>g(y)。表明这一时期四川省农业产业略微领先于旅游产业的发展,但由于综合指数较低,带动作用不显著,且二者发展都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2006~2007年,g(y)>f(x),即旅游产业发展领先阶段f(x)>h(z)>g(y)。由于该段时期旅游产业得到发展,而农业发展出现回落现象,所以呈现出第一次旅游产业领先的趋势。但由于该段时期内旅游产业综合指数仍处于0.3099~0.3787之间,其带动效应仍存在局限。2008~2010年,f(x)>g(y),即农业发展二次领先阶段。h(z)>f(x)>g(y),该时期主要是受地震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四川省旅游产业的发展;2011~2014年,g(y)>f(x),即旅游产业二次领先阶段。这表明通过灾后重建,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得到迅速提升,综合指数也处于较高水平,可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关联效应、带动效应、就业效应等,与农业产业多元融合,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协同发展。

(2)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时序分析。从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时序分析来看:2004~2014年,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度呈现出先增长后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其耦合度指数从2004年的0.3896上升到2005年的0.4626,之后一直保持在0.46~0.5。耦合协调度则呈现出总体持续上升的趋势,从2004年的0.2706上升到2014年的0.6286,达到初级协调的耦合等级。其2007~2008年间出现的下降,与该时期受到多种因素及地震等影响,农业和旅游产业综合指数均呈现陡然下降存在关系。2004~2014年间,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等级经历了从中度失调向初级协调逐渐转变的过程,从2012年开始进入初级协调的耦合发展阶段,也说明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四川省未来应重视农业与旅游产业在融合中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优势,在空间、资源、人员等方面与农业产业充分融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产业良性持续协同发展。

四、促进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1. 以旅促农,双链发展

从上述研究中得出: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和耦合协调度均呈现出总体上升的趋势。2011~2014年,旅游产业一直处于领先阶段,且2014年耦合度上升到0.5,耦合协调度上升0.6286,达到初级协调的耦合等级。这表明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潜力较大。应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领先优势,以旅促农,实现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双链条发展。首先,加大创新力度,丰富旅游产品体系。通过文化挖掘及创意、高新技术投入等多种方式,不断创新旅游产品,扩大旅游市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进而将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反哺到农业园区建设中,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其次,扩大旅游营销,培育四川地域特色的农旅品牌。包括运用传统媒介和现代互联网媒介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和营销。最后,组建行业协会,推广乡村旅游合作社等新型模式。通过“开发主体+政府+多领域专家”形式组建乡村旅游行业协会,逐步实现行业自治和行内互助。同时,推广乡村旅游合作社,提升乡村旅游融资能力,为四川省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2. 政策扶持,保驾护航

为促进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产业在动态融合发展中实现耦合协调程度的进一步提升,需要相关的扶持政策作为保障,包括促进农旅结合的产业政策、鼓励多渠道融资的资金扶持政策以及保护旅游者和农旅项目稳步推进的保障政策等。

3. 人才培养,多层体系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构建多层次农旅开发复合型人才体系。首先,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引进熟悉农业与旅游的高级农旅开发复合型人才,加强区域农旅开发的宏观管理。其次,依托农业院校、旅游院校等高校资源或科研机构,建立农民培训基地,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的同时,立足在当地农民中培养出农旅开发人才,作为当地农旅开发的持续人才保障。

4. 泛融合,大发展

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仅仅只包含二者的耦合协调,还应包括与农业、旅游产业相关的多行业、多领域、多部门之间的泛融合,进而推动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产业实现大发展。如“农业+旅游产业+二产加工业”的融合,可以延伸产业链条,向市场提供更为丰富的旅游商品。

5. 开发保护,双效并举

高校学科融合机制探索 篇8

探讨学科融合的含义首先需要了解“学科”、“融合”的含义。学科涵义的理解至今众说纷纭。从传递知识、教育教学的角度看, 学科的涵义指的是“教学的科目”, 即“教”的科目或“学”的科目;从生产知识、研究学问的角度看, 学科的涵义则是指“学问的分支”, 即科学的分支或知识的分门别类;从高校教学与组织研究的角度看, 学科又可作为学界或学术的组织单位, 即从事教学与研究的机构。“融合”即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 如文化融合, 也作“融和”。学科的发展实际上是顺应社会需要、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经历了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拓展, 逐渐细分, 然后又多学科融合这样一个过程。所谓学科融合, 也可称学科整合, 是指为了推动学科建设, 提高学科水平, 打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组织、结构和秩序, 使不同学科相互吸收、相互借鉴而形成一个具有新质的、和谐的学科整体的过程。概念中的“新质”指的是新的综合性研究课题, 新的学科生长点乃至交叉学科。我们通常所说的学科间的交叉, 即学科间概念、原理、方法的相互借鉴与移植, 也就是“学科融合”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它们是可以同等使用的。

二、学科融合的意义

(一) 学科融合有利于促进科技的发展。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人类的认知水平、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然而当今科技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比如生物医学的发展不能仅仅依赖生物学和医学, 还必须依赖数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环境、心理学和工程等不同学科的协作。因此学科融合有利于促进科技的发展。

(二) 高校人才培养中需要学科的交融。

高等教育虽然注重专才的培养, 然而培养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更是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 而这必然需要走多学科融合的教育模式。实践证明, 复合型人才往往产生于学科的综合部或交叉点上, 如果不进行学科融合, 就必然影响到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因此在学生的培养中, 要注重多学科交融, 比如管理类学生需要广博的知识面, 类似美学、文学、历史、法律、体育等知识也应了解一些。

(三) 学科融合有利于促进高校科研水平提升。

重大科研项目的发现和完成, 往往需要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科研队伍共同完成。很多高校组建了跨学科的研究团队, 目的也是为了促进科研水平的提升。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除了设有建筑和城市规划分院、工程分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分院等6个学院外, 还设有人工智能实验室、生物技术处理工程中心等44个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

三、高校学科融合机制探索

(一) 理清学科现状。

在这个阶段里, 学校要对现有的学科、专业进行全面实质性调查、论证, 弄清各学科的研究方向、学科力量和资源配置情况, 确定一些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专业以及弱势学科, 并慎重对待学校现有的基础学科、主干学科和整合性学科, 重视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 最后本着扬优、显特、改老、创新的目的, 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学科融合方案。

(二) 重视学科建设。

学科和专业建设是强化学校内涵发展的前提。学科和专业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学科是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学术基础, 没有学科的发展, 专业发展终究是站不住脚的。因此要在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学术梯队建设、科研水平提高上不断寻求新的突破。要在对现有学科调研分析的基础上, 努力打造学校的重点学科, 对重点学科进行扶植, 努力使其达到省级重点学科和品牌特色专业水准, 实现学科专业发展的新突破。

(三) 寻找学科融合的耦合点。

不同学科在一定的环境与机制条件下, 相互交流, 相互碰撞, 寻找“耦合点”, 这种“耦合点”可能存在于相邻学科之间或远缘学科之间;可能存在于两门学科之间或数门学科之间;也可能存在于自然科学内部学科之间、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学科之间, 或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既有横向意义上的“耦合点”, 也有纵向意义上的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之间的“耦合点”。“耦合点”也可理解为“相通点”, 比如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熵”的概念引入到经济学;电学中的“阀”的概念引入到感觉、知觉等心理学范畴;社会学中的“系统分析”、“模糊集合”、“目的假设”等也被自然科学中的一些学科所吸收。“耦合点”是产生新的学科生长点, 形成交叉学科的源头。

(四) 人才培养中注重宽基础和学科交融。

人才培养中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跨学科知识的广博性, 注重通才教育是德国高等教育的一贯特色。遵循宽基础和学科交融的原则, 比如经济学本科专业强调宏观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在基础理论及研究方法方面的通性。该专业前两学年的课程内容和全部必修课的模式旨在避免因过早划分专业方向造成的知识面过窄现象。同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明确自己的真正特长, 充分挖掘自己分析解决某一专业领域问题的潜质, 更有助于学生形成跨专业分析问题的视角, 提高学生对研究的兴趣;第三学年虽然划分了专业方向, 但学生除本专业方向的课程外还必须选修其他专业方向的课程。这些措施都能较好地避免因“过专”导致的专业局限性。我国高校在办学中, 也应采取这种模式, 本科教育在前两年的专业课教学中, 应突出通识性。人才培养中注意通识性教育, 课程体系、培养方案的设计中, 考虑多学科融合。

(五) 从课程体系转变为模块体系, 更好的方便教学中的学科融合。

教学开展中由课程体系转变为模块体系, 能更好地实现学科融合, 培养通识性人才。通过模块能够促进学生跨学科思维, 能够避免重复交叉学习现象, 避免了某些零散小课在每学期重复出现。课程体系的特点为:课程多、分散、不成完整的体系、教学形式多。模块体系的特点为:模块少、成完整的体系、各种教学形式可融合在一个模块下。模块就是一个比较大的学习单元, 多数情况下由不同的课程组成, 每个模块有模块说明, 其主要的特点是以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为核心, 把“教师要讲什么”变成“学生能干什么”, 以此组织课程和教学。

(六) 多学科背景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缺乏多科性的知识储备, 不利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同时也不利于科研上的创新。因此教师不光具备本专业的知识, 还应具备多科性的知识储备。可以通过引进多科性背景的教师, 或者通过进修、培训、各类型的讲座, 拓展教师的知识储量。

(七) 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

当代科学的发展和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 越来越依赖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许多有影响的科技成果, 都是在学科的交叉点上取得的。近些年来, 国外许多政府机构和著名大学纷纷组织建立跨学科研究机构, 支持交叉学科发展, 并逐步取得各种重要成果。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学院、学系, 仍主要是单科型的, 其学科方向还局限在本领域的狭隘范围内。因此, 建设交叉学科性质的研究中心 (学院或系) , 是高校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谢沛铭.论合并高校的学科融合[D].中南大学, 2003

[2] .杜建华.合并高校学科融合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3

[3] .梁光华.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任务[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2, 8

产业融合的效应分析 篇9

1.创新性优化效应:产业融合促进了传统产业创新,进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由于产业融合容易发生在高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产业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在客观上提高了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取代了某些传统技术、产品或服务,造成这些产业市场需求逐渐萎缩,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下降;同时产业融合催生出的新技术融合更多的传统产业部门,改变着传统产业的生产与服务方式,促使其产品与服务结构的升级。产品与服务的不断更新换代转而又带动需求结构升级,从而拉动产业结构升级。由于产业融合使得产业之间的边界模糊化,两个或多个产业之间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和市场基础,使得某些产业容易改变结构的布局,敏捷地从一个产业过渡到另一产业,实现产业创新和发展。由于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广泛关联以及这些产业具有较高的产业成长性,产业融合造成的边界模糊和消失可以使其他产业转换到高新技术产业中,并经过产业融合和产业创新的连锁反映,使得一国的产业结构得以转换和升级。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化发展使一些传统产业部门由资本与劳动密集向信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相继融人传统产业部门,深刻地改变了传统产业的产业属性。传统农业部门与工业技术、信息技术的融合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生产力水平,促进了农业工业化与农业信息化发展,同时也为网络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竞争性结构效应:产业融合促使市场结构在企业竞争合作关系的变动中不断趋于合理化。现行的市场结构理论认为,有限的市场容量和各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动向结合在一起,就会造成生产的集中和企业数目的减少。而在产业融合以后,市场结构会发生更复杂的变化。产业融合能够通过建立与实现产业、企业组织之间新的联系而改变竞争范围,促进更大范围的竞争。在产业融合过程中,来自其他产业的企业也会加入进来,竞争会进一步激化。在产业融合之前,属于同一产业的企业群在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处于竞争关系,从产业的严密定义看,超出产业之外就不能称为竞争关系。但是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原先有固定化业务边界与市场边界的产业部门相互交叉与渗透,使产业之间由原先非竞争关系转变为竞争关系。而且在此过程中还有大量来自其他产业的新参与者,使竞争程度进一步加剧。竞争激化的过程中,必然有企业倒闭和企业吸收合并等悲剧发生。在产业融合中,由于网络外部性等原因,也可能会出现某种形式的垄断。但与传统垄断相比,也已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个较明显的例子,就是信息基础设施的融合。尽管TCP/IP协议与电话网中声音通信的线路交换技术截然不同,但Internet和电话通信的基础设施却同样使用物理电线和电缆。而且,随着声音和电视信号被数字化,同一网络设施可同时处理Internet、电话和电视数据。从这个角度讲,随着电信基础设施的融合,竞争趋于激烈,语音、视频和Internet服务的价格可能会更低。但另一方面,产业融合也为企业提供了扩大规模,扩展事业范围,大大促进了新产品、新服务的开发等。

产业融合新参与者进入和开辟新市场,增强了竞争性和新市场结构的塑造,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就业增加和人力资本发展等。在产业融合中发生的一系列企业合并、并购等活动塑造了新的市场结构,新市场活动反映了价值链的一个实质性变化,从简单的信息传输变成为内容的生产和包装,或提供在线服务和交易。自由化和竞争使得信息服务的传输和发送已成为日常用品,并且将其转化为低边际成本、高容量的商业活动,从而改变了当前的市场结构。

3.组织性结构效应:产业融合不仅导致了企业组织之间产权结构的重大调整,而且引发了企业组织内部结构的创新。产业融合对市场行为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企业的组织调整策略层面上。企业购并开始从纵向购并向横向购并或混合购并演变,而技术融合的加快是企业从简单购并向复杂购并转变的主要动因之一。在交易成本的共同作用下,企业组织结构开始由纵向一体化逐渐向横向一体化、混合一体化、虚拟一体化转变。从西方经济学角度来讲,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是组织通过权衡,认为公司内部交易成本大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的结果。而横向一体化注重与外部组织的合作与共存,与外界的交易是非纯粹的市场交易。但在产业融合的情况下,要求企业有以最短的时间进入一个相关或非相关的业务市场,进行横跨行业专业经营的能力。企业为了达到快速响应,往往通过企业间的横向联合,去把握稍纵即逝的市场时机。而且技术融合使得企业不同的业务可以在同一运作平台上开展,它们相互之间可以相互互补,通过协作发挥出更大的效应。所以此时的横向一体化是企业自身资源多充利用和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以便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通过抓住最核心的东西,进行更大范围的业务整合,从而有利于企业整体利益的实现和竞争优势的形成。产业融合下,横向一体化成为企业外部组织结构重组的主要形式。

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是一种等级分明,层次繁多复杂,容易滋生官僚主义的金字塔型结构,无法适应灵活多变的现代信息经济社会。现代社会经济形态已步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互动的二元结构形态,虚拟企业将成为未来企业经营的主流模式之一。虚拟企业是基于产业融合发展中催生的一种新型的企业合作形态,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成为产业融合得以拓展的重要微观组织基础。虚拟企业是运用互联网技术,联合多个企业的知识和能力,实现资源动态整合,共同创造某项产品和服务的过程,是一种网络式的价值创造共同体。虚拟企业打破了传统企业金字塔式的纵向管理模式,实行扁平化的横向管理。虚拟企业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加快了企业资源整合速度,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响应市场能力,新技术和产品被不断的推陈出新,从而不断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和综合性需求,达到速度经济效应。

4.竞争性能力效应:产业融合有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产业之间的竞争其实也就是产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竞争。产业融合使原本分立的产业价值链部分或全部实现了融合,新的价值链环节融合了两个或多个产业的价值,与原产业相比,融合型产业不仅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与更大的利润空间,而且为消费者创造了更多、更方便、价值更高的产品或服务,代表了需求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的竞争力自然就会随着需求趋势向消费主流的转变而逐渐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增强使相关企业群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稀缺资源、雄厚的资本积累以及较大的发展空间,为产业的技术研发活动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和市场条件。产业技术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转而又积极地推动了技术融合的发展,从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内在驱动力。因此,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的发展过程具有内在的动态一致性。技术融合提供了产业融合的可能性,企业把融合过程推进到各个运作层面,从而把产业融合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5.消费性能力效应:产业融合有助于消费提升。产业融合带来的经济效应对提升消费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产业融合催生了许多新产品和新服务,满足了人们收人和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更高层次消费品的需求。“供给创造自身需求”定律告诉我们,产品最终需求会随着产业融合而不断得到提升。(2)产业融合促进了更多参与者进入和开辟市场,增强了市场的竞争性和新市场结构的塑造。同时,从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间整合所导致的成本(包括规模化生产成本,企业组织治理成本和交易成本)节约,使大批企业极大地增值了其价值,这最终会通过收人的增长和价格的下降促进消费。(3)产业融合需要造就一大批复合型高级人才。

党建牵引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研究 篇10

近代科学时期, 人们改变了以往直观认识世界, 将所有知识统一包含在哲学之中的思维方式, 开始对自然界进行系统的、精细的观察, 并且逐步建立了一套严密的逻辑体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 科学开始进行分化, 并在这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学科体系, 这相对于古代科学时期对世界的笼统认识是一个进步, 但是过于分割明晰的学科研究会限制研究视野, 科学内部的联系是多样的, 过于单一的研究角度无法真正认识学科内在的本质。 因此, 随着科学的发展, 人们发现了严苛的学科分化对于科学研究的阻碍, 并开始尝试打破这种阻碍, 倡导“跨学科”的研究思维和研究方式。 而随着学科之间的内在紧密联系不断被发现, 学科的交叉融合在推动科学的发展方面越来越重要。 如今的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现代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现状, 学科之间的分化与综合高度的统一[1]。

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重中之重, 是大学的基础建设和核心竞争力。 高等院校长期的工作任务就是打造具有优势和吸引力的学科, 面对当今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 有必要倡导学科交叉融合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思路。 然而在较长时期里, 中国的科学研究还是局限于本门类的学科, 尤其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之间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鸿沟, 相比国外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融合, 国内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显得相对滞后。 然而如今的社会发展, 科学的昌明、文化的繁荣、经济的兴盛越来越密不可分, 科学要发展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壁垒, 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复杂的问题。 高校作为国家科学发展的前沿, 有责任和义务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 促进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党建牵引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的提出

在第十七次全国高等教育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 高校一方面是一个办学机构, 另一方面是一个社会组织, 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度, 党的建设为学校的建设提供方向保证和动力支持。

而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 高等学校具有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社会功能, 而这些功能的发挥无一不以学科建设为基础, 没有高水平的学科, 就不可能建设高水平的大学[2]。 从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看, 如果还继续传统的学科研究方法, 无可避免地会碰到“天花板”效应。 为了找到学科研究的突破口, 借鉴其他学科有益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已经成为必然, 学科交叉已经成为各个学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3]。

高校的党组织凝聚了学校大量的优秀人才, 党员分布在学校的各个部门和院系, 在学科建设的方面, 党员更应该起到带头作用。 面对目前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 结合党建与高校的学科建设的紧密的关系。 提出党建牵引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 如下图所示。

党建牵引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 是以建立持续的动力机制为核心内容, 以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创新为基础, 以党员活动模式创新和示范点的建设为主要工作内容, 以营造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氛围为外部条件的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 在这个循环系统里, 首先要对基层党组织的设置进行改进和创新, 目的是使基层党组织能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 其次要对党员的活动模式进行创新。 传统的党员活动主要以政治教育为主, 新型的党员活动要将学科交流和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第三要注重示范效应, 培育出一些优秀的基层组织;第四要加强宣传, 在学校和党组织内部形成一个学科交叉融合的氛围;最后, 基于以上这些条件建立核心的发展动力机制, 保证党组织内部教师进行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持续动力。

三、党建牵引学科交叉融合机制的运行

本文所提出的党建牵引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需要多方面共同协作, 彼此配合, 共同促进。 机制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各个部分的合理运转, 要使得党建牵引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形成良好的效应, 应该做好以下方面。

1.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创新

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形式, 一般有基层党委、党总支部委员会、党支部委员会三种形式。 在一般情况下, 党员超过一百人的基层单位, 经上级党组织批准, 可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 下设若干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党员超过五十人的基层单位, 经上级党组织批准, 可成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 下设若干支部委员会;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不足五十人的基层单位, 经上级党组织批准, 可成立党支部委员会;正式党员不足三人的, 可与邻近单位的党员组成联合支部。

对于高校而言党员的流动性不强, 基层党支部多以各个学院的人员为主, 人员流动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新加入的也多是本学院或者单位的人员。 然而这样长期稳定的状态, 类似的学科背景, 并不利于学科研究新思想、新视角的发展。 尤其是对于学科的交叉融合来说, 不能局限于本类学科, 需要的是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之间进行交流碰撞。 因此, 在基层党组织设置方面要注重吸收不同学科背景的成员, 甚至可以打破单一单位组成一个党支部的惯例, 融合不同的单位组成一个联合的党组织, 这样有利于党员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学习与交流。

2.党员活动模式创新

党员活动是党建的重要内容, 也是党组织对成员进行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 传统的党员活动多以会议形式为主, 在会议上宣讲一些党的新思想和新政策, 再让大家集中学习讨论, 或者定期组织一下走访学习活动, 这些党员活动持续时间都比较短, 形式比较单一, 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党员的政治教育上。 但事实上, 党员除了要在思想政治上成为代表, 在业务上也需要拥有好的成绩。 对于高校的党员来说, 除了在思想上要先进, 在学术研究以及教育管理上也要成为先进, 同时学校的学科建设也离不开党员的带头作用。

在高校中, 传统的活动模式与党员自身的业务和研究方向相差甚远, 为了在党组织内部形成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意识, 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党员活动模式, 在活动方式和主题内容上都要进行改变和创新。在活动方式上要灵活多变, 不能再以以前的统一会议为主, 支持组织内部的小组学习和讨论, 为学科之间有着相关性的党员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还可以举行一些宣讲会, 让一些有着优秀学科研究成果的党员来分享先进经验。 对于基层党支部而言, 党员基本上来自同一个部门, 其学科背景有一定的相似性, 局限于小范围的讨论反而会限制研究视角, 鼓励基层党支部之间合作举办党员活动, 进行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在活动内容上, 除了政治思想教育, 还应该加强专业知识和学科交叉融合意识的学习, 可以定期选定学校和交流的主题, 加强学习的氛围。

3.优秀示范点的建设

设立典型和标杆对于事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是一种优秀做法、成熟经验的示范传播, 另一方面是对其他相同部门的引导和激励。 大学是一个庞大社会组织, 学校的党组织内部包含许多基层党组织和党支部, 并且各个基层党组织和支部都有各自的成员组成和特点。 这些党支部在思想、业务上不可能处于同一水平, 在进行党建牵引学科交叉融合这项工作的时候, 想全面铺开, 要求各党组织共同发展, 共同进步, 显然不符合发展的客观实际。这时候就需要对各个基层党组织进行评估和对比, 最终选取一些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 思想基础较好的基层党组织进行重点建设和培育, 在建设过程中要进行细致的跟踪观察和总结, 如果发现问题则要及时进行集中讨论和修正, 最终打造出一两个、甚至更多的成功的学科交叉融合的建设示范点。

这些优秀示范点的建设模式、 成功经验以及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都可以成为其他基层党组织的学习范本和标杆, 鼓励基层党组织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深刻交流。 不仅如此, 这种建设的成功经验还可以推广到学校的其他部门和机构, 尤其是一些教学单位和研究机构, 是学校学科建设的前沿阵地, 在推广本单位或部门的学科交叉融合时可以借鉴相关经验和做法, 如此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优秀示范点的建设, 可以带动整个党组织甚至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4.营造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氛围

良好的氛围是党建牵引学科交叉融合机制运行的重要外部条件, 要在党组织内部形成学科建设的统一认识, 将学科交叉融合的意识灌输到党组织的内部。 在党组织的会议上提倡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视角, 在内部的学习资料上尽可能地多刊发学科交叉融合的学习资料, 将先进的思想和成功的经验介绍给党组织成员, 甚至可以召开专门的研讨会或者活动倡导这种思想, 让他们在在日常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 慢慢养成学科交叉融合的思维模式。 当然这种做法并不局限于党组织, 一方面可以将这种学科研究新思维在整个学校层面铺开, 多介绍, 多宣扬, 号召全校的教师进行学习。 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 对身边的同事进行深入的宣传, 将学科交叉融合的核心思想具体、详尽地介绍给同事。 整体学校方面是“面”上的宣传, 而党员方面是“点”上的宣传, 以这种“点+面”的传播方式, 形成浓厚的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氛围。

5.建立持续的动力机制

建立持续的动力机制是党建牵引学科交叉融合机制的核心目标。 唯有持续的动力, 才能有不断的循环进步。 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创新、党员活动模式创新、优秀示范点的建设、 营造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氛围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目标进行的。 激发党员在学科发展建设方面的动力, 需要多发面的工作。 首先要积极引导党员的学科研究心态和前进方向, 不断地加强刺激、循序渐进、潜移默化, 逐渐让学科交叉融合成为党员的一种习惯性的研究视角。 学习动力都具有自发性的特点, 当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习惯, 研究人员就会不自觉地朝这个方向发展。 其次要充分尊重党员的研究自主性, 学科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刻板和硬性的规定会限制研究的范围, 也会使研究人员丧失研究兴趣和热情, 在倡导学科交叉研究的过程中, 组织提供的是平台和机会, 在研究方向和内容方面则要给予宽松的环境, 让党员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实际选择研究点, 这是对研究人员动力支持的重要方面。 第三要建立多方面的激励制度, 调动党员的学科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除了内部的引导, 外部的激励措施同样少不了。 一方面要丰富激励的形式, 将物质激励、目标激励、竞争激励、行为激励等相结合, 联合运用。 另一方面学科的交叉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并且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看不到显著的效果, 因此必须秉持长远性眼光, 把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有机结合起来, 追求学科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路甬祥.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5, 20 (1) :58-60.

[2]张陟遥.围绕学科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3) :74-77.

上一篇:语文欣赏诗词管理论文下一篇:图书资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