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培养

2024-06-26

融合培养(精选12篇)

融合培养 篇1

目前, 中国正处于一个发展传媒的大时代。伴着科技的进步, 我国的传媒在在经历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从报纸、互联网、广播、电视、到人手一部的手机。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发展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原本泾渭分明的传播媒介之间已悄然兴起一场新的融合, 即“媒介融合”, 其实质就是将媒介的多功能一体化。本文将进行如下研究, 希望对新媒体发展能起到参考作用。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

一、相关概念界定

1. 媒介融合

目前, 中国正处于一个媒介融合的大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 传播媒介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 从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 到现在每人手中的手机。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 原本区别明显的传播媒介之间已悄然兴起一场新的融合, 即“媒介融合”, 其实质就是将媒介的多功能一体化。媒介融合传播方式深刻变化的形势下, 能否培养出适应和掌握先进传播工具的传媒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提出与媒介融合时代传媒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对策, 改革新闻人才培养的模式。

2. 新媒体的出现

“新媒体”是相对于“旧媒体”而言的。任何事物都的诞生之初都是以新的面孔出现的, 而“新”与“旧”随着时间的流逝, 界限会越来越模糊、甚至消失。因此, 笔者认为“新媒体”首先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因此, 对新媒体的认知可以有两种。传统意义的新媒体:是利用数字科技、互联网、移动手机, 通过网络、宽带、无线信号、卫星等媒介, 以电视、手机为主要输出终端, 向用户提供影音、语音等服务、关联游戏、远程服务、娱乐休息的所有传播手段或形式的总称 (包括新兴媒体和新型媒体) ;狭义上的新媒体:专指新兴媒体。

二、媒介融合对新闻人的要求

媒介融合时代对于新闻媒体人有了很高的要求, 基于这样的背景和形式之下, 新闻从业者所具备的素质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每个新闻人除了必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之外还需具备更多的技能。在媒介融合的时代, 新闻人才已成为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并很快适应媒介融合、集多种能力于一身的新型人才。这也许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复合型人才”。

三、如何提高新闻人才的素质

1. 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首先要明确, 新闻传媒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因此放在首位的是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其次要了解相关的政策、法律, 从而在大信息量下辨别真伪、坚持主旋律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媒介融合传播方式深刻变化的形势下, 能否培养出适应和掌握先进传播工具的传媒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提出与媒介融合时代传媒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对策, 改革新闻人才培养的模式。

2. 强化技术水平、提升能力

技术能力决定质量, 传媒工作者想做好自己的岗位, 就必须有过硬的从业技能和素质。一要有努力提高新闻写作能力, 即有符合传媒发展的规律、正确导向、文字表述准确、正确运用符号的能力;二要不断拓新, 掌握媒介环境下的新闻理论知识、采编技巧、不断扩大知识面、优化自身的知识体系;

3. 加大对传媒行业的投入

建立、维护融合媒介时代下媒体传播的平台、不断满足媒体融合新形势下的硬件需求, 增加对于新时代新闻行业的投入, 为新时代人才能力的发挥提供必要的硬件平台, 以此提高媒体融合的整体水平和效率。

4. 提升师资队伍的能力

师资队伍的建设强调理论传授与实践能力的有机融合。我们力求组建一支跨学科知识、跨文化思维、跨媒体技能的师资队伍, 即培养对于各类学科的知识都掌握扎实、对于世界多元文化都深入了解、对于网络数字信息时代的技术兼会操作的师资队伍。

四、结论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 笔者分析出媒介融合时代对于传媒人才的要求:操作多媒体技术、了解媒介融合思想、了解网络、善于发现热点、采编能力与速写技能、客观接收新生事物的能力、高端的审美能力、拟定标题的能力、奇思妙想、不断构建知识体系、批判思维与创新思维的能力。新闻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陈旧理论课程以及少之又少的专业对口课程、缺乏实践经验、照本宣科的薄弱师资、专业实践环节的缺失、设备老化、实验手段落后。

五、建议

媒介融合传播方式深刻变化的形势下, 能否培养出适应和掌握先进传播工具的传媒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提出与媒介融合时代传媒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对策, 改革新闻人才培养的模式:选择更好的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强化专业技能、加强实习力度、更新媒体教学设备、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才能为传媒人才的培养夯实基础。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传播媒介在不经意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样的形势对于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人写这边文章主要是对当前传媒发展中人才的培养进行分析, 提出要求、阻碍发展传媒因素进行详细叙述, 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对策分析。

关键词:科技,媒体,人才

参考文献

[1]童兵.新闻改革新思路和新闻教育新突破[J].中国传媒报告, 2003 (4) .

[2]姚治兰.体育新闻的发展对体育新闻专业人才业务素养的特殊要求[J].新闻界, 2010 (4) .

[3]贾世秋.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 2000, 23 (23) :35-37.

融合培养 篇2

摘要:“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对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创新型医学人才不仅需掌握完备的医学知识架构,还需具备创新思维、发散思维以及积极乐观的品格。传统医学生的培养方式已经明显无法跟上现代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脚步。医学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面临诸多挑战,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培养卓越医学生两者的融合,既是对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时代呼唤的有力回应,也可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更能还原医学教育的本质。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卓越医生;医学生;医学高等教育;高等医学院校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各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加快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由教育部、卫计委于提出的关于如何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高水平医学人才的指导性文件,该计划已成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措施[1]。医学高等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在培养卓越医学生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对两者各自内涵的极大丰富,更是时代进步的必然。

一、两者融合的现实意义

1.是对时代呼唤的有力回应。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经济新常态下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我们正处在一个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创新创业者也就自然拥有了施展拳脚的广阔舞台。西方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起步早、发展快、经验足,其培养出的创新性“人才红利”早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可靠保障。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是我国高校的光荣历史使命。医学院校培养卓越医学生的过程也是传承科学技术、促进社会进步、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过程,在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医学院校具备天然的学科优势。医学人才属社会高级人才,以医学生为代表的青年人身上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与活力,他们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更应紧跟时代潮流,抓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机遇,勇做推进社会进步的弄潮儿,在实现个人梦想和梦相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

2.是还原医学教育本原的需要。

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最终目的,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与专业知识教育不同的是,创新创业教育要求被教育者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侧重创新意识的发掘和责任感培育,强调开发人的能动性。现行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更多的是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熏陶,一直存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或者忽视或者短视的弊病,而这一弊病在医学院校尤为明显,和拓展自身素质相比,医学生们更热衷于用死记硬背知识点来应对科目繁多的考试。一个成熟的社会对人才的评判标准已不仅仅局限在学历水平,而是更侧重对人才本身所具备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决断能力、创新能力等“可迁移能力”的审视,这些能力仅通过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的。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会得到肯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被有效激发,大学生追求新知识成为自发行为,能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在医疗卫生领域,医疗技术的进步一方面意味着人类对生命领域的探索永无止境,另一方面也呼唤着医学创新人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推动医学进步离不开“人”,离不开医学人才,更离不开创新型医学人才[3]。医学教育的本质是让人“尊重科学,敬畏生命”,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加入对创新思维的引导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好地树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人生信仰与职业追求,真正还原医学教育的本来面目。

3.是实现医学生自我价值的内在驱动。

如果说医学院校一切的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实现医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卓越医学生的标准应被定义为:拥有高尚的品德、具备系统的医学知识架构、对生命科学的执着和为医学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如果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所表达的“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类最高层次需求,那么对生命的高度负责和将“塑人类健康之完美”为己任正是承载医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永恒不变的信念。古往今来,人类对生命的探索从未也不会停止。抛开人类对生命长度关注的本能,仅从生命的起源来看,每一条螺旋体都凝结着物竞天择的自然魅力。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面对遭受病魔摧残的患者,医生不可能袖手旁观。作为未来的医生,医学生要尽早为将来职业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做好充足准备。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自立、自主、自强素质的激发,有利于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幸福追求方式。尽管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基层医疗资源依然短缺、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基层卫生人才短缺是不争的事实。医学生通过参加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计划、西部计划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基层去建功立业,这些胸怀梦想的具体实践都是医学生抒写爱国情怀、彰显医学使命、实现自我价值的生动体现。

二、两者融合道路上的存在问题

1.学校“知”与“行”的脱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为国家培养更多高质量、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尽管国家层面已通过各种方式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从实际执行情况看来,不少医学院校在落实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效率上往往是“只闻雷声,未见下雨”。许多学校领导甚至简单认为“创新教育只是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创业教育针对的只是少数有创业情怀和抱负的学生”等,这些片面的管理思想直接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仅停留在画饼充饥的层面上,很难起到积极的影响力。另外,许多医学院校管理者更愿意将精力和财力投入到“投入产出比”较高的申请科研课题上面,缺乏长远眼光,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人力、精力、财力、物力投入大、内容虚,短期又收效不明显,索性不愿意将其纳入正常的人才培养规划,结果不但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也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即使有个别高校愿意投入,也只是邀请老师举办几场讲座,安排团委、学工部门开展“创业大赛”和“论文评比”等临时性、应付性安排,很少采取规范系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由此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局限在少数学生,根本不可能覆盖到全体学生,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学生的创新思维永远被禁锢在大脑中[4]。

2.医学生自身认知存在偏差。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基础薄。尤为突出的是,社会整体对待创新创业的认知水平还相对滞后,功利色彩浓厚,更看重的是盈利与否的结果,却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对人的潜力、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品格修养的开发作用。在这样一个思想的驱使下,一些被动参加培训或者各类创新创业类比赛的学生将锻炼的机会当成了压力和包袱,参加活动被动不说,在遭遇挫折时往往比其他学生更难走出失败的阴影。还有一些医学生会认为即使创业也是毕业之后才该考虑的事情,当前努力学习不挂科,顺利毕业或深造,将来找个效益好、待遇高的工作单位才是他们更为现实的目标。事实上,医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具备一些其他专业学生无法具备的优势。医学生智力基础好,头脑灵活,爱好广泛,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后天培养成才的几率更大。医学生归属感较强,临床医学是国内发展较为成熟的专业,医生职业在社会上一直处于优势地位,职业优越感强,课程理论性强,这就让医学生内心更加稳定。

3.与专业课教育之间存在掣肘。

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教育规律和特点可循。医学学科理论相对固化,科目多、课程长、重记忆,整体偏“静”。而创新创业教育更侧重于“动”,强调学生掌握沟通交际、时间的管理、精力的分配、信息的整合等本领。如果处理不好这一静一动之间的矛盾,就很难做到创新创业教育和卓越医生教育的完美融合。由于我国医学院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处在不断探索之中,导致创新创业理念在融入医学专业课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加上自身缺少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导致两者互为掣肘,矛盾凸显。通常情况下,医学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大多只借助《大学生就业指导》这门课程,而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就业技能的培训,缺少对创业的关注。医学自身课程繁重,如果在原有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再加上创新创业课程的安排,势必会挤占专业课的课时,在实习期则更难开展。而安排随意和简单的创新创业课程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让医学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陷入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窘境。

4.专业师资队伍匮乏。

教育的成败关键看老师。目前,医学院校缺少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师资力量薄弱不是个例,思政辅导员或从事学生工作的行政人员充当了教学的主力军,这些教师绝大多数经验有限,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只能停留在照本宣科、纸上谈兵的感性认识阶段,如果遇到教师临时有工作上的业务,停课调课也就成了家常便饭,教学水平不高也就不足为奇了。尽管目前绝大多数医学院校都有自己的就业指导中心,甚至成立了相关教研室,开设了专门课程,但就教学内容来看,大多还停留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就业技能的宣讲方面。由于缺少经过科学设计的创新创业教学内容,加上缺乏专业权威的教材,导致创新创业课堂缺乏吸引力,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流失严重。创新创业教育先天性的羸弱难以催生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这些困局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在医学院校里的发展举步维艰[5]。

三、两者融合的必由之路

1.明确定位,理顺体制机制。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千头万绪,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教务、团委、学工、科教、财务、后勤等多个部门,不可能是哪个单一部门就能完全胜任的,学校要以制度的形式破除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片面认识,将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医学人才作为医学院校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学校领导也应该明确各自在创新创业工作中的职责,实行责任制,下决心着力整合校内资源、聚合校外资源(特别是实习点、教学医院),形成分工协作、内外联动的创新创业工作机制。“培养卓越医学生”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医学院校需要依据自身条件,一切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用之可靠”的创新创业教育支持性政策,站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高度真正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尽管医学院校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出色出彩尚需解决诸多难题,但只要立足自身特色和办学条件,针对医疗卫生事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找准切入点,理清难点和重点,着力打造医学创业教育特色,创新创业教育就一定能在医学院校“开花结果”。

2.增强认同感,破除思维定式。

让创新创业教育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开花结果”,真正起到助力卓越医学生培养的作用,要打破思维定式,只有破除了思想的藩篱才能迎来行动的解放。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进步,深刻影响着医学院校在治校方略和育人理念上的变革,不仅因为医学教育决定着医学事业是否后继有人,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医学院校不仅是培养未来职业医生的场所,也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孵化器”。随着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在机遇和挑战中层出不穷,如果继续因循守旧,不但无法顺应创新驱动发展的历史潮流,更可能会贻误高校和医学生自身发展的良机。医学生要加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接受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改造,要从狭隘的个人主义中解放出来。学医最忌讳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和知识的僵化记忆,精神懈怠,势必思想懈怠,思想懈怠,行动就会懈怠。医学生要努力克服自身惰性,倡导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的理念,创新创业不是标新立异,要学会举一反三,锤炼出常境中不平庸、顺境中不自满、逆境中不屈服的意志品质。对医学院校管理者而言,要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克服急功近利思想,避免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形式化,更不能弄虚作假,使之成为形象工程。要用包容的眼光和最大的热情积极为创新创业教育创造条件,保护医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制定出弹性学制的配套方案,在综合测评、评奖评优方面给予表现突出的创新创业人才适当倾斜。社会层面则是用人单位、高校在招聘招生方面增加对创新创业类人才的考量,政府部门积极制定扶持政策,并切实监督政策落实。

3.内外联动,建构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就目前而言,我国医学院校中有关创新和创业的课程还是凤毛麟角,除药品营销、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医事法学等文科型专业开展了部分相关课程外,大多数专业涉及创新创业类课程还停留在选修课或者通识课上,这显然远未满足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基本要求。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摆脱对就业指导课的依赖,加强专业课、实验课、通识课、人文课和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融合,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快应用型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在整个大学阶段的专业课程教学之中[6]。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医学院校要依托共青团组织积极打造以创新创业为内涵的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锤炼本领,磨练心智,医学生要特别重视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的学习,尽早接触临床不仅可以巩固专业所学,更能帮助学生真正感受医学的魅力,真切体悟到医生职业的重大责任。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关乎卓越医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此,医学院校要积极搭建实践教学的平台,严格实习生出科考核和管理制度,与医院互联共谋建设出高水平的临床实习基地(教学医院)。要增强和完善与政府合作、与行业协会合作、与企业合作,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高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的科研创新项目,使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能提升自身的创新性思维和科研能力,实现学科间的互补,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7]。

4.依托“多元化”,弥补专业师资短板。

破解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短缺的难题关键在于,要站在全面提高医学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制定出完善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并辅之以一系列配套制度。比如,创新创业导师培养计划、创新创业教师考评与晋升制度、创新创业教师福利待遇提升计划等。医学院校应配备以专职教师为主、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专职教师是整个师资队伍的基石,这就要求专职教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创新创业理论功底,更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高校还要划拨专门的经费用于支持优秀中青年教师深入创新创业类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通过对创新创业过程的观察、学习、体会来丰富自身实践经验,提高创新创业的执教能力。同时,高校也可以聘请校外专家、职业经理人、知名学者甚至政府官员等担任创新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实现学校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离不开创新氛围的营造,一个开放、包容、治学严谨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医学院校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有力保障。因此,医学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还应树立全员参与的理念,各门课程的教师都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相长,将创新创业的种子根植在每位医学生的心中,最终使师生都能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受益者[8]。

参考文献:

[1]张婕琼.“卓越医生”视域下的医学生服务性学习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12):825-827.

[2]刘延东.吹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角———在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3]杨一令.创业教育在医学生培养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8):45-48.

[4]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9-11.

[5]翁锋.中医药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6):36-39.

[6]张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四个关键”[N].中国教育报,2015-06-02(09).

[7]郑少燕.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途径探析[J].医学教育探索,2010(9):710-721.

区域乡土相融合,能力情感同培养 篇3

[关键词]区域地理 乡土地理 价值观

《西北地区》这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地理,是学习区域地理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另一方面本节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地区——河西走廊,将乡土地理融入中国地理,从而使学生走进身边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及关系家乡发展的态度,树立人地和谐的价值观。

“印象西北”部分: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自然环境。

初次实践感悟:离开身边实例的探究,不能顾及全体学生。

课堂上,创设情境,出示西北地区景观图,提出问题:“图片中是哪个地区的景观?为什么这个地区的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学生通过读图得出西北地区及其突出的自然特征为——干旱,进一步提出问题“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以小组的形式分组讨论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从中得出西北地区的位置及地形特点。为了加深对西北地区的印象,让学生探究受干旱自然环境的影响西北地区气候、河流、景观等特点,让学生认识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同时,培养他们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是以教师设计的问题环环相扣,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他们对认知理解的水平存在差异,反应快的学生占得先机,反应慢的学生则没有思考空间。

改进后的实践感悟:结合身边实例的探究,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

课后反思,在得出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后,应结合学生的身边实例分组探究西北地区气候、河流、景观等自然环境特点。课堂上,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讨论西北地区气候、河流、景观的特点,并能通过结合实例的形式表述出来,讨论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各抒己见,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调动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分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西北地区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理事物的成因,与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密不可分,让学生用知识去解释身边的发生地理现象。

通过结合身边的地理實例,探究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保证了大部分学生的探究与交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特色西北”部分:西北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特点及分布。

初次实践感悟:离开学生身边实例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

在学习了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引出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提出问题:“干旱的西北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了农业的哪个部门?”学生思考回答:“主要发展了畜牧业。”接着引导学生在“西北地区主要牧区和畜种的分布示意图”上,找到西北地区主要的牧区和优良畜种。进一步将问题延伸,西北地区除了发展畜牧业,还发展了种植业,并提出问题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不利与有利条件。由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得出西北地区的特色农业类型,种植业只有在有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发展,这种农业就是——灌溉农业。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在“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区的分布图”上填注四大灌溉农业区,并找出各自的灌溉水源。

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为线索,采用了地理教学中的读图教学法,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教学中处在主导地位的是教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很好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能不能换一种方式,让学生真正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

改进后的实践感悟:从身边实例出发激发学生探究热情,让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

通过对上节课的反思,我认识到需要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从身边的地理人手,引导学生介绍我们的特色美食,由特色美食引出特色农业。于是,我首先提问:“有朋友来西北地区游玩,有什么特色美食来招待远道而来的朋友呢?”有学生举手:“牛肉面、烤羊肉、手扒肉等等。”从特色美食可以发现西北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西北地区分布有全国的哪些牧区,引导学生读图找出主要牧区及优良畜产品。

融合培养 篇4

1“融合媒体”时代给传媒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标准

1.1 转变理念,提高要求

国外高校对于传媒人才的培养主要注重的是实用性,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技能培训,使所培养出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发展之所需。国外各大高校充分认识到单靠学校自身的力量发展传媒行业进展会很缓慢,必须与政府以及社会传媒行业进行鼎力合作,共同为社会培养传媒人才,而且经实践证明效果较为显著。我国在传媒人才培养方面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培养模式,只单单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并按照实施目标培养学生。这种落后的发展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媒体对人才的需求,长此以往,会对我国传媒人才的培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理念应从传统模式逐渐向应用型培养模式转变,以使其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1.2 融合专业,优化课程

随着新媒体时代发展的脚步日益加快,先前高校在媒体专业的设置以及课程体系的安排上思想观念都较为落后,传统新闻学专业对记者、编辑等专业不管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培训力度上都比较重视,而对其他看似冷门的专业却很少关注,甚至没有安排专门的培训科目。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所培养的学生在专业技能上较为单一化,不能胜任综合性的新闻工作,与媒体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相吻合[1]。因此,应融合专业、优化课程体系,打破专业之间的屏障,为社会培养出技能全面,基本功扎实的高素质人才。

1.3 强化师资,搭建平台

媒体的融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对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转变传统观念,优化课程设置是基础,培养一批具有高素养、专业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则是关键。因为传统的传媒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很多高校传媒专业的教师大都只是针对某类媒体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相关领域有深入的研究与造诣,但对于其他新兴媒体却知之甚少,有的教师甚至对新媒体无从下手。所以为了迎合社会发展潮流,培养合格、创新型的传媒人才,高校应该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扩大师资团队。此外,还应多为教师举行相关专业方面的培训,请相关专家为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扩宽他们的知识面。传媒院校在招聘专业教师时,应选择一些专业技能扎实、对计算机等新型媒体掌握熟练的教师,对现有的教师团队进行优化,使其满足媒体融合发展之所需。

2“融合媒体”时代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

2.1“融合媒体”时代背景下需要提高师生的媒体素养

随着新媒体的日益普及,新媒体的掌握群体也从先前的少数人转变为大众化。邮箱、微博等新生事物的出现大大加快了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具随意化与多样化。不管是作为传播者亦或是接受者来说,由于信息传播的方式较为灵活,只要人手一部手机即可随时掌握便捷的信息;但在对信息的筛选方面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很多不法分子乘机借助网络媒介,在网络上散布虚假广告或是制造谣言。尤其在信息化时代日益普遍的当下,学生的辨别能力有限,对待事物的认知程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应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对信息进行筛选,坚决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扰,挑选在自己学习方面有所帮助的内容进行查阅[2]。此外,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一些知名度高、信息质量优质的网站,让学生从中汲取知识的养料。学生在网上进行互动时一定要严格遵守网络信息相关规定,不做败坏道德之事,不触犯法律,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2.2“融合媒体”时代背景下需要创新互动交流机制

当前,新媒体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新媒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灵活性高;二是交流渠道广泛;三是信息量大,使人们在网络平台中能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师生关系的提升带来了全新的技术手段。传统的师生关系大都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模式;而在新媒体发展的起始阶段,师生关系则是新媒体引导,学生学习的模式。这种机制的改革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真正凸显出来,学生可在此进行自我学习以及自我教育;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种机制具有一定的任意性与盲目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是有限的,在浏览相关信息时可能会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基于此,可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将师生之间的距离缩小在一定范围内,构建一种教师引导,新媒体牵引,学生学习的新型互动模式,这样既能将教师的引导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又能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显现出来。对于一个资历丰富、热爱学生并具有一定网际关系的教师来说,可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这把“双刃剑”,让网络真正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这种机制的有效运用一方面克服了传统师生之间信息不畅通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通过采用这种教师引导新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以及学生自学模式的开展,可不断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其中,为教师搭建一个网络服务平台,全方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3“融合媒体”时代背景下应完善社会化学习机制

新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学习的焦点问题从传统的以信息为中心的时代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时代层面上来。新媒体也在逐渐改变着组织结构以及信息结构。WEB 2.0(第二代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流动主要是根据每个节点上的人而逐渐开展的,它面向的群体是多方面的,不仅可针对单个人,而且还可以渗透到各个组织中。用户只需找到某个信息便可根据一步一步的提示找寻到与此相关联的其他方面的人或者事,然后进行互动交流,取长补短,完善自我。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新媒体为每个使用者提供了一定的便捷条件,用户可在网上发微信、看微博,只要所发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想法和乐趣,就会拥有一定的点击量与粉丝[3]。知识信息传播模式逐渐转变,只要有想法,人人都可成为知识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学习模式变得多样化,学习者不需要在固定的时间进行学习,只需要在闲暇时间即可随时获取知识。不管是在上班途中或是吃饭之余都可了解到全新的知识内容,为人们的终身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平台。

3“融合媒体”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

3.1 以“小学期”培养模式为基础的创新实践

中国传媒大学按照媒介融合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对传媒人才培养的“小学期”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思考。这里所讲到的“小学期”主要指的是在原有春季与秋季学段的基础上再额外增加一个为期一个月的“小学期”教学。这个“小学期”不仅不会延长学生的在校时间,而且还会将原有的两个学期的教学时间缩短一部分。这样的设置旨在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设一定的条件,使其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能够集中在一起,增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在传媒人才的培养上,一方面需要大学生掌握新闻传播理论方面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大学生对专业实践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掌握,开展这种“小学期”教学则大大解决了这个难题。在“小学期”教学中院校可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业以及社会中进行实践锻炼,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倘若将实践锻炼放在正常的教学安排中,由于公共课与其他专业理论课的内容量较多,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会影响公共课的学习,对院校正常的课程教学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有的高校虽然在学期教学计划中安排了很多实践课程,但由于学期时间较为短暂,学生将大量的时间都用到了理论课程内容的学习上,对实践培训方面较为忽视,长此以往,高校所培养出的学生大都是理论基本功扎实,而实战能力极为欠缺,很难适应社会发展之所需。“小学期”教学为学生的专业实践提供了一个平台,虽然时间短暂,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却是无法衡量的。

例如在某高校的传媒学院中,在每个学期的课程结束之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教师都会向学生布置一些实战作业,如制作一个新闻短消息或是制作一个纪录片等。倘若没有安排“小学期”课程教学,学生在期末临近阶段大都忙于考试,很难静下心来去制作纪录片等,有的学生在制作中往往是流于形式,制作的作品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有的学生虽然很想将其做好,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小学期”教学的有效开展大大解决了这个难题,在学期末时学生可安心复习专业知识,集中精力备战期末考试,待期末考结束后即可全身心地投入到纪录片或是新闻短消息的制作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增强。对于传媒专业的学生,在平常教学中很难进行相关层面的练习,而掌握多种媒介作品的采制能力以及制作水平的高低对传媒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开展“小学期”教学模式非常关键,只有通过这种集中化的实战训练,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此外,采取这种“小学期”教学模式还有一大优点,即为学生的实习以及就业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帮助。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主要是对专业基本知识以及公共科目进行学习;升入大三才开始逐渐深入地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与研究;升入大四以后就是实战演练阶段,学生需要将自己在大学三年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很多学生都想在进入社会之前得到一次锻炼的机会,从而为自己后期的就业提供一定的保障。在没有安排“小学期”教学时很多学生都是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在假期进行实践锻炼;但由于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大部分学生的实习之路都是步履维艰的。通过“小学期”教学模式的正式启动,高校事先与传媒单位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到单位进行实践锻炼,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未来的就业中增添一份自信与机会。

3.2 专业分流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很多传媒本科院校采取专业分流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此种模式主要分为三个实施过程。1)大一阶段,主要以院系为单位将学科中相近专业的学生进行整合培养,对他们进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2)大二以及大三阶段,学生主要是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自身专业素养能力的提升。该阶段主要有两项研修内容,即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以及专业课的学习。3)大四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即将步入社会创造充足的条件。院校应加大培训力度,与多家单位进行联合培养,鼓励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锻炼,使教学成效性真正显现出来。

采取分流培养方式,相关院系主要负责专业公共科目的教学以及学科大类基础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要充分凸显专业资深的亮点。学生在大一期间应学完全部的公共科目以及学科大类课程;在大二、大三阶段进行专业内容的深入学习;在大四阶段进行分流培养。传媒专业可按照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设置行之有效的职业模块,根据学生的个人喜好以及专业类别,为学生安排切实可行的实战训练场所,提升学生的自身专业能力,为随后的就业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4]。

传媒本科院校的分流培养模式具有如下特征:1)在学生入学的前两年主要采取的是专业招生、大类培养模式;而在学生升入高年级后主要采取的是多向选择、分流培养的模式。2)在大一阶段实施专业招生、大类培养的目的旨在让学生初步对大学阶段的学习有大致的了解,清楚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而在高年级阶段实施多向选择、分流培养,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摘要:“融合媒体”时代给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必须从培养理念、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三方面入手才能做好传媒人才培养工作。笔者分析了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内几所大学在传媒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许多有益的尝试来探究“融合媒体”时代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融合媒体,媒体素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姜倩.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8中):3-4,11.

[2]李明,肖剑荣.高校课程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模式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8):127-128.

[3]汤天甜.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0(8):32-35.

融合培养 篇5

[摘 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但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尚处于浅层次合作,存在缺乏制度保障、企业积极性不高、学校办学条件对企业缺乏吸引力等问题。针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多渠道提供支持和保障,校企双方建立互利共赢机制,共同推进合作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9.21[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按照国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以办学模式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以及产学研合作。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是当前创建新型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以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1]。

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状

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以及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2]。自此之后,很多高职院校开始进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其中一些院校在尝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与无锡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合作,在市场营销专业推广了“三明治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明显提高,专业教学资源得到丰富,就业率和对口率持续增长,专业的知名度有所提升;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与林森集团合作打造“订单班”,形成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多赢的局面。虽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建设、学生就业、企业和学院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目前校企合作方式较为简单,校企合作还不够深入。

学术界将校企合作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浅层次合作,学校按行业发展需要确定专业,由企业专家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学校的专业建设,并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二是中层次合作,在浅层次合作的基础上增加了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功能;三是深层次合作,企业与学校深度渗透,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企业主动向学校投资,学校按照企业具体岗位需要培养人才,建立双方共赢的利益共同体[3]。目前校企合作模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以浅层次合作居多,尚未形成科学的和深层次的合作体系。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国家制度保障

虽然各级政府都很重视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办学问题,提倡职业院校加快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而且也出台了一些推进校企合作的指导意见,但是目前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国家尚未制定保障学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保障参加校企合作学生权利和义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如对参加校企合作学生的劳动报酬的标准、工作中是否与正式工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等;没有从政策层面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支持,无法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从而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提供空间和平台。

(二)企业参与合作积极性不高

培养人才是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的职责,而企业没有义务为培养人才而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生存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财富,注重财富的积累,而不是财富的流失。企业招聘人才的目的也是为了创造财富,而培养人才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更何况目前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供过于求,特别是一些科技含量不高的企业,不通过校企合作完全可以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招到大量廉价的劳动力。由于学生到企业实习会增加企业负担,所以综合多方面因素,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太愿意与学校进行深度合作。

(三)学校办学条件对企业缺乏吸引力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来源于校企合作能为企业发展带来正能量,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是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如有些高职院校实训实验条件薄弱,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欠缺,学校专业不能更好地为产业发展服务,对口就业率偏低等,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发展。因此,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的科技服务水平决定了校企合作的成败,同样也决定了校企合作的深度。

三、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政府多渠道提供支持和保障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方自愿开展的合作,但合作能否达到一定的深度,使双方均最大程度获益,这不仅要依靠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是政府可出台校企合作的相关法规,规范企业和学校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保障双方的利益;二是政府可对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并为其依法办理相关行政审批事项打开绿色通道;三是可在一定区域内组建高职教育集团,建立由集团主导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在集团内优化资源,进行科学管理,使校企合作深入发展。在集团内建立校企合作的评价机制,制定评价标准,按期对各校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从而确保校企合作向更高层次推进[4]。

(二)建立校企互利共赢合作机制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只着眼于短期利益,一次性合作较多,有些校企合作关系的维持主要靠朋友关系,这种合作属于浅层次合作,难以长远发展,若要建立和维系深度合作,必须建立起良好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企业与学校合作,是希望学校为其输送能够直接上岗的新员工,也希望学校能为企业员工提供优质的培训,为企业的革新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学校与企业合作,是希望企业能够接收更多的毕业生,为学校提供实训师资和实训设备,以及为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指导意见。只有切实把握好企业与学校双方利益的平衡点,才能使校企合作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建立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校企合作才能更加深入和持久。

(三)校企双方实现三个共同合作

1.共同设置专业。学校应广泛开展专业调研,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广泛听取企业专家、校企合作单位的意见,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科学地设置专业,着力发展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学校应与合作企业共同进行专业评估,积极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双方共同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进行研究,确保专业设置顺应时代发展;双方共同根据课程标准,积极开发合作课程和编写合作教材,通过对学生的共同培养,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

2.共同建立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场所,提高教师实践技能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加大投入,改善实训实验设施,优化实训条件。校企双方应按照互惠共赢的原则,共享共建实训基地。例如,建立“厂中校”,由学校投入部分设备,由企业提供场地和进行经营管理,学校定期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实习,教师可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建立“校中厂”,由学校提供场地,由企业提供设备、人力和进行经营管理,学校为企业提供各项支持,企业为学生实习和教师科研提供支持[5]。校企互利共赢将使双方合作更加紧密而持久。

3.共同培训师资。学校教育离不开教师,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实践技能的高低影响着学生能否成才。学校应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条件让教师去校企合作单位学习和培训,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和科技开发,并将最新的行业信息和技术引入课堂,使学生尽快适应行业和企业的变化。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培训和技术开发,能够使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提供支持,发挥服务企业和服务社会的作用,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融合培养 篇6

摘 要:军民融合培养装备采购干部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着力开展实战化培训和有效解决院校教学资源局限的必然要求。利用装备承制单位优势资源,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在融合育人模式设计、融合教学运行机制构建、教学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创建了军民融合共育装备采购干部的培养模式,建立了协调畅通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拓展了师资能力培养渠道,丰富了教学科研软硬件资源,改进了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装备采购干部培养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装备采购干部;军民融合;任职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1 文献标识码:A

装备采购是武器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重要环节,采购干部的素质、能力直接影响装备采购工作和军队装备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为此,四总部专门下发一系列文件对全军装备采购干部培训工作进行统一规划、部署,赋予部分院校承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采购干部的培训任务。依托院校培养采购干部,有效发挥了院校资源集中优势,进一步增强了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规范性。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培训监管力度、完善培训教学与内容,全军装备采购干部培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采购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与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发展、装备采购岗位的实际需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参与采购干部培养的院校存在的问题有:实践教学软硬件资源不足、所占比重偏低,实践教学师资能力偏弱、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教学组织渠道不畅、内容不能适应装备发展需求等。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国家、军队领导人也做出了一系列军民融合式培养军事人才的指示,为装备采购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针对采购干部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采购干部尤其是基层军事代表的主要工作、战斗的岗位就在装备承制单位的特点,从面向实战化的培训角度出发,充分利用驻地装备承制单位和军事代表机构的优势资源,探索军民融合培养装备采购干部的路径;从突出军事需求、统筹规划融合对象,健全组织制度、完善融合培养机制,挖掘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方法,融合共建师资、提高人才培养效益,拓展合作空间、实现军民互惠共赢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实践,着力提高采购干部培训的军民融合度,发挥装备承制单位、军事代表机构在采购干部培养中的作用,提升装备采购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益。

一、装备采购干部军民融合培养需求分析

军民融合是当今军队、国家乃至世界发展的潮流。在此背景下,开展军队院校与装备承制单位、军事代表机构融合培养装备采购人才是大势所趋,也是现代教育理念在采购干部任职培训中的具体体现。开展军民融合培养装备采购人才,体现了共生、效益、开放的现代教育理念。装备采购人才成长离不开社会这个共生系统,仅靠军队院校自身教育资源将导致采购人才成长因缺少共生环境、养分欠缺而先天不足,充分利用装备承制单位、军事代表机构资源培养采购人才,是共生理念的体现;依托装备承制单位、军事代表机构资源培养装备采购人才,与军队院校单打独斗自己培养人才相比,投入少、收效高,效益明显,是效益理念的体现;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装备采购人才培养应当是开放的,军队院校聘请装备承制单位、军事代表机构专家讲学授课,进行科研联合攻关,开展学术交流、宣传国防理念,是开放理念的体现。

实战化训练的要求决定了装备采购干部任职培训必须开展军民融合培养。采购干部尤其是基层军事代表的主要战场就在装备承制单位,从实战培训的角度装备采购干部任职培训不仅进行理论学习,更重要的是必须到装备承制单位、军事代表机构开展学习、研究、观摩等活动,才能使学员获得适应其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能力。因此,开展军队院校与装备承制单位、军事代表机构融合培养装备采购人才是实战化训练的具体体现。国家、军队制订了相关政策对培训的实践教学予以引导,总部明确要求“各培训班次实践教学不低于总教学时间的60%。”这些都为军队院校与装备承制单位、军事代表机构开展军民融合式培养采购干部提供了依据。

开展军民融合培养装备采购干部是有效解决军队院校教学资源局限性的必然要求。采购干部任职教育中,装备实践教学需求旺盛,院校教学资源的局限客观上制约着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如院校不具备开展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装备实践教学的基础条件,一些大型、特殊设备、场地不可能拥有;教材、案例编写脱离实际;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偏弱,教学方法单一;配套管理机制不健全,依靠教研室或教员个人联系外出实践教学,组织难度大,教学任务落实有困难等。这些都迫切需要院校能将装备实践教学的个人行为,变为由院校统一协调的组织行为,确保装备实践教学的内容、时间、质量。同时,军队院校教员在科研项目联合攻关,产品试验验证、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也需要與装备承制单位、军事代表机构开展密切合作、相互支持。

二、装备采购干部军民融合培养模式设计

在上级装备机关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军事代表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第二炮兵工程大学与西安地区多家装备承制单位加强沟通、协调、合作,探索、设计形成了“需求牵引、三方联动、分工明确、合作共赢”的军民融合式培养装备采购干部的模式。

(一)需求牵引、统筹规划融合对象

装备采购干部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任务,根据装备采购人才的军事需求和装备承制单位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军民融合式培养工作,是实现采购干部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1.贴近采购干部培训军事需求选择合作单位

根据各类型、各层次采购干部培训目标的要求,结合培训教学内容,对西安地区众多装备承制单位和军事代表机构进行调查研究,选择与培训需求联系紧密的装备承制单位作为候选合作对象。同时,还考虑:装备承制单位有驻厂军事代表室和人员且愿意与学校合作,便于通过军事代表协调,建立顺畅的沟通交流渠道;装备承制单位能提供适合装备人才培养需求的多种类型、多个层次的装备实践教学内容,扩大受益面,提高使用效益;在地理位置上不超出西安和咸阳两市,便于组织教学。

2.采取自下而上、民主集中的办法遴选合作对象

学校机关明确遴选的条件和标准,教研室、任课教员根据装备人才培养需求,推荐候选对象。机关通过与专家教授沟通和征求各军兵种驻西安地区军事代表机构意见等方式,综合论证、统筹规划,最终确定开展融合式培养装备采购人才的合作对象,与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等9家单位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备忘录》,建立装备实践教学基地。

(二)三方联动、共同参与融合培养

学校与装备承制单位、驻厂军事代表机构商定了装备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规定了各方义务和责任,确定了融合培养运行机制和保障方式。

一是成立融合培养运行组织架构。确定学校、装备承制单位和军事代表机构三方在决策、管理、实施各层面的教学负责人与联络人,便于沟通协调。

二是建立聯席会制度。学校每年组织一次三方共同参加的工作会议,联络交流,加强沟通,解决培训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建立教学计划协调机制。每学期结束前根据下学期培训任务,提前将教学计划通报装备承制单位和军事代表机构,共同协商确定教学单位、时间及参训人数。

四是每次组织教学活动。学校联络员预先一周联系装备承制单位和军事代表机构,再次确认教学计划,协调安排师资、场地和教学内容。学校、装备承制单位和军事代表机构三方在融合培养采购干部中,密切协同,保证了融合培养活动顺利开展。

(三)分工明确、保障融合培养实施

军民融合培养装备采购干部在学校内部涉及机关、学员队、教研室,外部与装备承制单位机关、车间、试验机构以及驻厂军事代表局(办)、室密切相关,教学活动组织实施涉及人员多、难度大,参与人员必须分工负责、责任明确,才能保障融合培养教学活动顺利组织。学校机关负责对外协调师资、场地以及车辆保障,教研室负责制定教学实施方案,任课教员负责带队前往实践教学基地实施教学,学员队干部协助教员负责实践教学期间的教学组织和安全工作。教学活动结束后,带队教员对实践教学实施情况进行讲评。装备承制单位负责组织讲解人员、教学师资,提供培训使用的仪器、设备、场地等资源,承担实践教学的授课、讲解、示范、指导等任务;军代表机构负责协调、督促装备承制单位准备培训的仪器、设备、场地的落实以及担负教学授课工作。

(四)拓展合作、实现军民互惠共赢

学校与装备承制单位、军事代表机构的合作在培养装备采购干部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到科研项目联合攻关、产品试验验证、新产品定型生产、承制单位人才联合培养、维修技术服务、员工国防教育等方面,不断提高军民融合度,补偿装备承制单位、军事代表机构在融合培养人才中软硬件资源使用上的付出,实现互惠共赢,促进了军民融合培养装备采购人才持续、健康发展。

学校刘小方等教授利用装备承制单位具有国家、总装认证资质的实验室开展装备定型环境适应性试验、新材料性能测试试验、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等工作;学校与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签订了博士联合培养计划,多名研究院骨干和军事代表报考学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学校教员应邀到装备承制单位、军事代表室开展学术交流、专题授课,共同研究、解决装备质量问题;学校还与骊山微电子公司、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等单位在培训教材编写、案例开发、维修服务等方面保持着合作关系,共同撰写了5部教材、专著和12个教学案例,其中《装备软件质量检验与监督》等3部著作公开出版,5个案例被收入全军装备采购干部院校教学案例库。同时,装备承制单位利用学校军事资源,多次组织员工来校开展国防教育、军事日等活动,强化员工国防观念。

三、装备采购干部军民融合培养运行机制建立

军民融合式培养装备采购干部教学培训活动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建立一套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近年来,学校与装备承制单位、军事代表机构通过融合培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形成了“共育协调、资源共享、人才共用、共同管理”的军民融合式培养采购干部的运行机制。

(一)建立军地共育协调机制

依托装备承制单位、军事代表机构资源培养装备采购干部是装备采购人才队伍建设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军队院校与装备承制单位、军事代表机构加强协调、通盘考虑,形成合力。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增强依托装备承制单位、军事代表机构培养装备采购干部的制度化和规范性,使区域性的军民融合协作关系更加紧密、牢固,从而保证采购干部培养的质量。

(二)建立军地资源共享机制

开展军民融合培养装备采购干部需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益。针对基层采购干部主要工作在装备承制单位的特点,充分发挥装备承制单位管理氛围、仪器、设备、场地等资源方面的优势,加大共育力度,使广大采购干部了解工作对象的情况和实际工作需求,增强对任职工作的认识和信心。同时,军队院校发挥自身军事训练与教育力量强的优势,协助装备承制单位开展相关军政教育训练、国防教育。

(三)建立军地人才共用机制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装备采购干部任职培训的关键,但仅靠军队院校师资难以保证采购干部任职培训的质量。军民融合不仅是物资资源的融合,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融合。从培养采购干部的需求出发,通过制订准入、考核、调整等管理制度,把乐意奉献与采购干部培养事业的装备承制单位、军事代表机构的优秀人才吸纳入培训师资队伍,把院校优秀人才推向装备承制单位、军事代表机构,深化科研攻关、学术交流等合作,促使优秀人才为军地双方共用。

(四)建立军地共育责任管理机制

依靠法规制度,强化组织领导和管理,努力形成军地共抓装备采购干部培训的良好局面。制订完善军地共育人才的相关责任管理制度,以合作协议形式明确军地各级、各部门在军民融合培养采购干部上的职责,在院校内部通过完善责任管理制度,加强融合培养的管理,实现军地共育人才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四、装备采购干部军民融合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挖掘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效益

装备承制单位所拥有的装备研制生产现场环境与质量管理氛围、生产试验设备、计量检测仪器、各类专业人才资源都是军队院校所无可比拟的,也是培养装备采购人才迫切需求的。

一是结合培训理论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特有的仪器、设备、设施,直观展示、操作,开展在院校无法进行的有关实践教学活动,促进学员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

二是利用装备研制、生产现场严谨的管理理念、文化氛围,将学员置身于真实环境中潜移默化地熏陶,吸取先进理念,开阔学员工作思路,促进学员素质能力全面提高。

三是利用裝备承制单位和军事代表室的专业人才资源优势,现场请教、释疑、交流,了解装备前沿科学技术,及时运用于军事装备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

四是与装备承制单位和军事代表室专家合作编写培训教材、研讨案例,丰富培训软件资源。通过挖掘装备承制单位软硬件资源,拓展了采购干部培训的教学资源,实现了教学场所由军队院校教室、实验室向装备研制生产一线的延伸,将装备承制单位、军事代表室的仪器设备、研制生产环境、企业文化、专业人才等资源充实到装备采购干部培训教学中,解决军队院校教学资源与培训需求的供需矛盾,提高人才培养效益。

(二)融合共建师资、提高培训教学质量

装备采购干部培训既有理论教学,更要求有大量装备实践内容,对师资队伍要求较高,从事培训教学的教员不仅应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有丰富的装备采购相关实践经验。为解决培训教学师资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一方面利用装备承制单位及军事代表机构优秀专业人才资源,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与深厚理论功底的专家,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师资队伍;建立兼职师资的准入和考核机制,明确准入资格,定期考核教学效果,不断吸纳优秀人才,动态调整兼职师资。另一方面,加强院校师资培养,提高院校教员装备实践教学能力。要求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员有计划地跟随学员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装备实践教学活动,与装备承制单位研制生产人员、军事代表进行现场交流,体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学习兼职教员组织、实施装备实践教学活动的方法,了解实践教学内容、现场设备、技术运用、组织管理等情况,不仅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而且获取了更多装备教学实例,提高了教学能力。

通过共同建设,造就一支融合军队院校、装备承制单位、军事代表机构人员于一体的高水平装备采购干部培训师资队伍,提升学校教员实践教学能力,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满足培训教学对师资能力素质的要求,提高培训教学质量。

(三)丰富教学内容方法、改善培训教学效果

装备承制单位的丰富资源,使以前无法开展的培训内容能够顺利实施,使得所制订的培训方案更为合理、完善。同时,院校与装备承制单位、军事代表机构融合式培养极大地丰富了培训教学的形式,受到学员普遍欢迎。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显著提升教学效果;根据装备承制单位科研生产的实际情况,有时合并培训班次的教学活动,减少对承制单位科研生产任务的影响,有时采取分组教学、交叉滚动安排,重在改善培训效果。

通过丰富装备采购干部任职培训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员学习积极性,密切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拉近了装备使用与研制、生产的距离,促进了学员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培训教学效果良好。

五、结语

军民融合式培训装备采购干部主要是针对采购干部实战化训练要求和培训实践教学的需求,利用西安地区装备承制单位、军事代表机构的优势资源,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在融合育人模式、运行机制、教学资源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有效提高装备采购干部培养质量。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在装备采购干部培训领域首次创建了军民融合共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建立了协调畅通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拓展了师资能力培养渠道,丰富了教学科研软硬件资源,改进了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实现了院校、装备承制单位和军事代表机构三方的协作共赢。以军民融合培养装备采购人才教学活动为支撑的“装备检验技术”课程、“全军装备采购干部质量监督检验技术”培训班分别于2012年、2013年被评为全军装备采购干部院校教学精品课程、精品班次。

在未来的装备采购干部军民融合培养工作中,将进一步扩大融合范围,引入其他军兵种院校和更多的装备承制单位,避免重复建设,实现“一家建设、多家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目标,不断提高军民融合培养装备采购干部的质量与效益。

参考文献

[1]程达刚,姚琛臣,田祖良.建立军民融合式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应着重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1,(1).

[2]彭爱华.积极构建军民融合式军队人才培养体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1).

三网融合时代传播人才的培养 篇7

那么何为媒介思维?媒介思维即在三网融合时代, 产生的开放、共享、互动、个性化、场景化等新思维。 这种媒介思维引导着新媒体和新传播人才的发展,已不容忽视。

1三网融合对传统媒介的冲击

三网融合代表了时代的发展,发展的同时也会给传统媒体带来一系列的挑战与冲击。但是三网融合促进了一系列新媒介的产生,并且推动了新媒介的发展。通过对这些冲击和优势的分析,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总结如何去培养新一代传统媒介的传播人才。

首当其冲的是对终端的冲击。以往的传统媒介指的是报纸、广播、电视,而现在的终端逐渐转移到便携式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人们再也不仅仅依赖于读报纸、 听广播、看新闻来被动获取信息,而是更倾向于主动通过新媒介的各种方式来获取自己想了解并且感兴趣的信息知识。

随之而来的是对内容的冲击。新媒介传播信息速度快、范围广、信息量大,并且针对性强。传统媒介不再具备信息传播优势。同时,发布信息的主导者再也不单单只是媒介,普通群众也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 新媒介上的信息内容更加丰富。

众所周知的是对受众的冲击。传统媒介传播信息的单向性特点,导致无法与受众达到良好的沟通,传统的说教型传播方式容易造成受众的反感,所以使用传统媒介的受众越来越少,受众大多转向新媒介。

2三网融合对新媒介发展的优势

三网融合促进了媒介的融合,刺激了一系列新媒体的产生,并且促进了他们的发展。接收终端对新媒体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三网融合的发展,使新媒体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为受众提供各种信息以及服务,促成了接收终端的多样化和多功能化。同时,三网融合为移动媒体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无线通讯实现了终端的移动化。

并且,新媒体的涌现,创造了自媒体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的制造者,传播模式也从一对多转变为多对多。海量信息的交流造成了内容的互动化。同时各种新媒体通过大数据分析,生产个性化内容,也进一步促进了新媒体的繁荣。新媒介讲求“受众用户化”, 把受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数据库管理受众。通过优质的服务来征服受众,类似于“顾客是上帝”,个性化服务的理念更容易使受众依赖新媒介。

3三网融合时代传播人才的培养

3.1正确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法律素养

自新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产生以来,媒体便是党和国家宣传政策方针的喉舌,传播人才自然也就是喉舌的喉舌。新闻的第一要义是真实。现在是信息爆炸的社会, 人们的思想多元化,传播人才作为信息传播的领导者, 要向广大人民群众传递正确的信息,如何在海量信息中甄别出正确的信息是传播人才所要做的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事。所以,打造传播人才坚实的政治思想基础对于新闻传播来说至关重要。

现代网络社会信息鱼龙混杂,很多网民会恶意发布各种虚假信息,扰乱信息社会。新媒介的传播人才作为网民的同时,也是信息的监管者。不仅自己要做到拥有较强的职业自律,善于分辨真假信息,不跟风、不制造社会舆论,同时也要及时对虚假信息进行辟谣,让民众拥有一个良好的信息社会。

3.2多元融合的专业知识结构

在三网融合时代,信息传播不只停留在传统媒体上, 而是扩展到笔记本电脑、平板、手机等终端。新媒介的传播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传统的新闻采集、编辑等方面的基础性知识,还需要具备网络平台运营、数字产业链等专业跨媒体的知识。这要求传播人才的知识领域更加广泛而深入。

3.3社会责任心与服务意识

不管是社会新闻还是经济新闻,各种新闻对于社会或多或少的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人们可能会根据报道产生社会舆论,这就需要传播人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担负起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不隐瞒信息, 不报道虚假信息。对媒体人来说,业务素质固然重要, 但责任才是最重要的素质。

在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初创期,广播和电视节目往往呈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式的节目形态,对于现在社会,这种节目形式已经被时代所抛弃。受众所需要的是平等交流与服务,这时传统媒介传播人才的服务意识就显得至关重要。所以,传统媒介如果想要发展创新不被时代淘汰,便需要有社会责任心与服务意识的传播人才。

3.4节目创新意识

经典节目固然有它长期传承经久不衰的理由,但是现代社会发展快,变化多,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以往的几种类型的电视节目,人们想收听或收看更多种类型的节目,这就需要传播人才拥有对节目的创新意识。通过不断对节目进行创新与改编,来更好地发展传统媒体。 我认为传播人才应该多去关注外国媒体的优秀节目案例,因为创新首先是学会模仿,但是绝不能一味地照搬, 买了人家节目的版权并不代表这节目就是自己的了,我们要结合中国本土特色,挖掘中国文化深层次内涵结合到节目中,对节目进行创新。

3.5跨媒体的操作能力

三网融合时代,各种媒介的融合成为大势所趋,传播人才不仅仅是为单一一个媒体部门服务,而是为集团内多个媒体部门或信息发布机构服务。现在的新媒介需要的传播人才是既有一定理论素养,又懂技术,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不仅会写稿,还要能编辑视频软件或是出镜。

3.6媒介融合意识

媒介融合就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三网融合使得各种媒介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所以新时代的传播人才需要树立新的传播观念,要拥有媒介融合意识。在传播新闻与信息服务时,要考虑多种终端可能产生的不同效果,从而来实现传播信息的意义最大化。

4传播人才培养的途径

4.1深化高校的课程与专业改革

三网融合时代对传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在的新闻教育并不能达到时代的要求,这便需要对高校的新闻传播课程进行改革。在遵循传播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上,可以探索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我认为, 首先应该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可以启发很多创新的灵感,制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其次应该加强对新媒体知识的学习,与时俱进。

4.2探索实践教学新形势

新闻传播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能把传播人才的培养禁锢在书本中,要多进行实践。要着力更新学校内的新闻设备,提高实验教学器材的使用率。多在校园中举办一些实践活动,同时组织传播人才亲临实地进行实习,积累经验。

4.3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三网融合体现了信息全球化,同时也促进了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学校的新闻学院自身条件差,所以热爱传播事业的学生很多都选择了出国深造。我认为国内大学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资源至关重要,可以邀请世界一流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的教授过来做讲座,并且把优秀的学生送到外国进行交换。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培养更优秀的传播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升民.三网融合:构建中国式“媒·信产业”新业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4):1-4.

[2]乌建中.浅析三网融合时代网络视频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J].新闻知识,2011(9):69-71.

中学生英汉文化融合意识的培养 篇8

因此, 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英汉文化教学, 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融合意识。

一、中学英语中常见的口头言语方面文化差异的分析

(一) 口语交际文化方面的差异。

1. 称呼语 (Addressing) 。

在汉语中我们一般用“姓+头衔/职务”的称呼方式, 如“王院长”“马经理”;但在英语中, 却是用“Rank/Post+name”的称呼方式, 如“Principle Wang”“Manager Ma”。在英国, 对中小学教师通常的称呼方法是:Mr./Ms.+姓, 所以我们可以称呼“古老师”为Mr./Ms.Gu.。

2. 问候语 (Greetings) 。

中国人见面时打招呼说, “你到哪儿去了?”“你出去了?”这只是打个招呼而已。而英语这样打招呼, 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 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关你什么事!) ”英美人见面时常用的是“Hi!”或“Hello!”来招呼对方, 然后再谈论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或兴趣爱好方面的话题。

(二) 生活习性文化方面的差异。

1. 私事与关心 (Privacy and concern)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事, 就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领土一样。对他人私事的干扰, 就好比对一个国家主权的侵犯。在跨文化交际中, 我们要避免问以下这些问题:“How old are you?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How much do you make every month?What’s your religion?What have you been busy doing?”等。这些“关心”式的问题对中国人并没什么不妥, 但是对英美国家人士来说, 这些属于“个人私事”问题, 而他们很重视privacy, 不愿别人过问个人之事。

2. 称赞与谦虚 (Praise and modest) 。

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 中国人常常是用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当受到别人称赞和夸奖时, 总是客气地说“我不行”“我还差得很远”之类的话。而西方人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 他们会欣然接受对方的鼓励和称赞, 并用“Thank you.”来回答。

(三) 社会交往文化方面的差异。

1. 打电话 (Making telephone calls) 。

打电话的对话,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规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用以下常用语:“This is×××speaking.”, 而不是“I am×××.”;要说:“Is that×××speaking?”而不说:“Are you×××speaking?”。在谈话结束时, 英美人大多会说“Thank you for calling.”因为在他们看来, 给人打电话一是要花钱, 二是要花时间。中国人没有说“谢谢你打电话来”的习惯, 所以有时候会给英美人留下“无礼”的印象。

2. 社交礼节 (Social contact formality) 。

以please (“请”) 为例。在某些场所我们不宜用please, 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 美国人不说please, 一般说:“After you.”但是初学英语的学生常用“You go first.”这也是不恰当的。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喝酒, 或者请人抽烟时, 一般用“Help yourself (to sth.) ”, 也不用“please”。

二、培养中学生英汉文化融合意识应遵循的原则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融合意识, 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 真实实用原则。

真实实用原则就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所选取的文化内容要密切联系中学生的日常生活, 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与日常生活交流中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英汉文化融合意识的培养和英语教学实践相结合, 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化的密切关系,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兴趣。

(二) 比较融合原则。

比较融合原则就是通过比较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 用融合的方式把文化融合意识教育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等全部系统地融入英语教学之中, 将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运用英语的能力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不知不觉地接受英汉文化融合意识教育。

三、《新目标英语》教学中英汉文化融合意识培养的策略

(一) 备课设计巧妙, 做到“四维”融合。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依据, 在备课阶段, 教师就应该结合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制订出相应的文化教学目标。绝大多数英语老师在进行课时教学设计 (备课) 的时候, 往往只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方法这三个维度进行设计, 往往忽略了文化教学目标。因此, 英语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将与所学材料相关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教学目标, 并巧妙地融入备课的教案之中。要充分体现英汉语言文化之间的明显差异, 力争集悬念、新意于一体, 做到“四维”融合, 以在教学计划上真正体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同时共进的现代教育理念。

(二) 创设文化氛围, 做好对比分析。

良好的英语文化氛围可以促进学生英汉文化融合意识的培养。教师可结合各单元的语言功能项目, 在课堂内通过放录像、显示具有文化标志的图片或实物, 创设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如在教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Where’syour pen pal from?”时, 当提到Canada, France, Australia等国家以后, 我就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有关这些国家风情的图片, 并引出这些国家的一些重要城市的概况、主要建筑等基本知识, 增加了课堂教学效果和促进了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在介绍“圣诞节”的同时, 我把Silent Night (平安夜) 这首歌放给学生听, 让他们感受圣诞节的气氛。另外, 我还向学生介绍西方国家的其他一些节日, 如Easter (复活节, 纪念耶稣的复活) , Thanksgiving Day (感恩节) 等。

进行英汉文化的对比分析是培养学生英汉文化融合意识的主要方法。通过对汉英两种不同文化中交际规则及言语行为习惯的语用对比分析, 有意识地展示两种文化的共性和差异, 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与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结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Good morning”的“介绍、问候”等语言功能项目, 我告诉学生如何跟英语国家人士互致问候, 向学生介绍英美等西方国家人士见面的礼节:多数讲英语的人初次见面时要说“I’m pleased/glad to meet you. (认识你很高兴。) ”;分手时, 他们会说“It’s nice meeting you.”或“Nice to meet you. (能认识你很高兴。) ”。

(三) 重视第二课堂, 用好互联网络。

中西方文化涵盖一个民族的方方面面, 内容包罗万象。培养英汉文化融合意识, 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还应该拓展课外第二课堂文化教学渠道, 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扩大自己的英汉文化差异知识。因此, 教师可以借助课外活动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寓教于乐;也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英美国家的物品, 如地图、邮票、广告、信函、钱币以及其他物品等。

另外, 充分利用互联网络也是课外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方法。互联网上的大部分信息以英语为载体, 它的语言是实际生活中语言的真实反映。在讲新课之前, 教师可以布置课外学习任务, 让学生上网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 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还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四) 进行拓展练习, 重视考试评价。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各级别的评价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必须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 力争科学地、全面地考查学生在经过一段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我认为, 一份好的英语试卷、考题中应该包含有一定的考查英汉文化差异知识方面的内容, 真正落实《国家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提出的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

测评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 最常见的题型是单项选择, 而且大多数都是通过两个人的对话形式进行。因此, 教师要特别重视英汉口头言语方面的文化差异。

一种考查文化知识较常见的题型是阅读理解。例如有一篇阅读文章中提到:“As a child, Bill Gates was an ambitious boy, though not good at school studies.”文后有一道理解题:“What does the writer of the passage think of Bill?”其中有两个选项:“A.He thinks Bill is not a good student at school.B.He thinks Bill is a long-sighted boy although he doesn’t work hard at his studies.”有些学生就选择了A项, 显然这些学生对于ambitious在英语文化中的感情色彩没有弄清楚。汉语中“有野心的;野心勃勃的”为贬义, 而英语中与其对等的“ambitious”却为褒义词, 意为“有抱负的;志向远大的”。所以, 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 我不仅要让学生明确英语词汇的真正含义, 而且要让他们学会用英语思维, 不要照搬单语词典上的汉语意思, 以免影响理解。

通过对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进行考查评估这种策略, 可以进一步推动对学生英汉文化融合意识的培养。我通过对近四年 (2003—2006) 杭州市中考试题进行的整理分析发现, 几乎每年的中考试题中都出现了一定的以英汉文化差异知识为内容的考题, 这进一步说明了培养学生英汉文化融合意识的重要性。

在多层次的英语教学中, 系统引入和加强文化融合意识的培养, 是中学英语教学所必需的。只有尽量消除英语教学中英汉民族的文化差异, 克服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现象,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才能真正实现。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 英语国家的文化产品正铺天盖地流入中国, 我们往往会不知不觉地接受英语国家文化的渗透并融入其中, 这是很现实的。我们同时应该认识到, 华夏文明也是世界上最悠久灿烂的文化之一, 它对东方国家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 在学生英汉文化融合意识的培养过程中, 教师还应树立正确的文化态度, 决不能厚此薄彼。

参考文献

[1]童富勇.现代教育新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5.

[2]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5]王勇.在语言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J].国外外语教学, 1998, (4) .

[6]王春晖.英语课堂教学中东西文化差异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J].小学外语教学, 2001, (7) .

融合培养 篇9

改变报网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的思想观念及工作

报网融合是指原有的报纸式新闻行业与现有的互联网技术相结合, 在对新闻的编辑, 对新闻知识的获取, 新闻消息的传递上有所进步, 有所改变。报网融合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主体产业管理上;在广告产业体制上;在新闻发布技术及报纸印制上;在与新闻行业相关的其它业务中。以此使新闻业务达到最大的利用率。对于新闻编辑人员来说, 报网融合的体制改变了其思想方向及工作方向。

对于思想方向, 原有的新闻产业只是单一报纸的生产机构。而新闻编辑人员也只是单一的采集信息, 将信息编辑成合理的文字展现在读者面前, 缺乏与读者大众的交流, 缺乏多方面的信息资源, 并不能使其思想得到解放, 然而新形势下的报网融合却能使新闻编辑人员的思想得以改观, 使其思想不再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 而是吸收广泛的思想, 获得多方面的信息资源。这也使新闻工作不再乏味无趣, 新闻行业不再像是一个机械的文字编辑报社, 而是得以扩大资源, 变成报网融合的新时代互联网社团。新闻编辑人员由于结合了互联网的新技术, 其工作性质也由原来的编辑文字变成广泛的多技术性的报网信息加工者。然而对于以前的报纸读者来说, 不仅能从报纸、期刊、互联网等方面获得全方位的社会信息, 更可以与新闻业务进行交流、互动, 互相传递信息资源, 交流思想观念, 这是报网融合背景下, 又一种全新的改革。

报网融合对新闻编辑人员的要求

原有的新闻行业是靠编辑人员的人文思想提高市场竞争力, 而新时代下的互联网是靠优良的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 如果将传统的人文思想体制与全新的技术型体制相结合, 新闻产业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改革大潮, 下面对新闻编辑人才提出以下的要求。

报网融合实现了新闻行业由单一的报纸信息平台到多方向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对于新闻编辑人才来说, 在对编辑版式、编辑整合、编辑形式、编辑效果等方面进行处理的时候, 要注意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原有的编辑体制是单单对二维空间的定位, 只注重于平面的设计, 而新型互联网体制是三维的效果, 技术需要提高, 需要编辑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与总结。

由于报网的融合, 使读者的思想亦有所改变, 这也需要新闻编辑人员站在读者的角度, 用群众的观点思考问题, 使编辑内容更符合大众的口味, 符合读者的需求, 使社会新闻产业更好的服务于民, 贡献于民。

报网融合使新闻产业由报纸编辑向互联网技术编辑的转变。编辑部门转变为互联网线上编辑部门, 新闻编辑人员也转变为多媒体技术型编辑人才, 编辑的文件也不再死板无生气, 编辑人员可以融入自己的思想, 自己的意愿, 提高了编辑文档的可读性、可塑性。

报网融合对新闻编辑的人才培养

1.对编辑人员进行综合性的培养

原有的新闻编辑主要对编辑人员进行报纸编辑能力、修改整合文件能力、编辑排版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而新型的报网融合体制需要对原有的体制进行整合改进, 培养出多面型、综合型、技术型的高科技编辑人才。编辑人员需要增加知识面, 提高对社会形式的准确洞察力, 使编辑人员有高度的学习能力, 学会运用网络技术处理图片, 制作网页, 学会运用网页排版技术, 编辑技术对文件进行编辑。

2.培养编辑人员理论与实际性结合

在新时代的报网融合形势下, 编辑人员应该做到理论知识融合实际案例, 以此来报道社会现象。编辑不能只对理论进行阐述, 不能长篇大论讲述问题, 而是应该结合实际的社会现象, 再加上合理的理论基础, 运用高科技的技术知识, 才能做出新形势下的编辑文稿。

总结

融合培养 篇10

关键词:军队政治干部,队伍建设,军民融合

一、深度融合是核心

军队政治干部军民融合式培养是军队人才培养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 强调政治干部军民融合式培养深度融合的核心地位, 就是在遵循军队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做到观念、规划、管理、机制和制度方面进行深层次、多领域的融合。

(一) 观念上的融合。当前, 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我们要把军民融合的巨大优势真正发挥出来培养军队政治工作人才, 就需要在更高的起点上更新观念推进军队政治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在观念上要坚决摒弃落后的思维定式, 打破军民人才培养分立壁垒, 树立全军“一盘棋”的思想, 力争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推进军队政治干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坚决摒弃自成体系、自我发展和“小而全”的传统培养模式, 树立军地双方主动融合, 取长补短的发展意识。三是要克服军队人才培养“不计成本”的传统做法, 进一步强化效益观念, 能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培育的通用型专业就决不自己铺摊子, 运用开放型思维, 通过军民互利共赢的方式, 努力实现军队政治干部培养质量与效益的最大化。

(二) 规划上的融合。所谓规划上的融合, 一是要求在全军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 把军队政治工作干部培养融入国民教育人才资源的开发体系之中进行整体谋划和协调发展。二是军队政治干部的宏观规划, 要从多维视角对军事人才进行设计、分析, 建立军民融合培养的目标、标准、人员数量、培训时间以及培养课程设置在内的统一构架。三是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研究先发展什么、后发展什么和怎么发展的问题, 重点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和全面发展的原则。

(三) 体制上的融合。军队政治干部培养在体制上的融合, 其实质就是按照《2020年军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部署, 最大限度地走军队军事人才社会化培养的道路, 把政治工作的通用基础教育纳入国家的教育体系之中。一是要建立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领导办公室或相应的组织机构, 实现军地双方机关、院校和相关单位在融合式培养中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二是要完善军地双方人才培养的教育体制, 加快推进军队教育资源与地方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 使军地双方“互补式”或“嫁接式”教育体制得到不断的补充和完善。三是建立完善军地人才融合培养社会化保障体制。在市场经济背景下, 为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益的最佳结合, 调动地方各类资源参与部队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就需要以市场为杠杆, 以利益为手段加快社会化保障体制的建设。四是要落实军地人才培养的监督管理体制, 军队和社会国民教育相关机构, 应当联合成立以军队为主导, 地方配合的教育质量监督机构, 完善监督细则, 确保人才培养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四) 制度上的融合。军队政治干部融合式培养作为军队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涉及到军队和地方多个部门和多方利益团体。我们要使融合培养健康、有序地不断发展, 不仅需要军地教育单位相互支持配合, 而且更需要相关的法规制度作为保障。一是要不断修订完善《国防法》、《教育法》、《兵役法》和其它相关法规制度, 进一步明确军地双方在军事人才培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进一步规范军队政治工作人才培养中地方院校、党委政府和军队政治部门实践要求和具体任务。二是要出台相关法规制度和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军地双高等院校、培训机构和公司企业积极参与军队人才培养这项工作。

二、资源共享是关键

军地双方教育资源的共享, 主要是指按照军事人才培养目标、任务和要求, 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 最大限度地调用满足军队政治干部培养的教育资源需求, 实现军地双方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势互补和全面共享, 切实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比如, 可以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与驻地学校或全国名牌大学共享信息资源, 在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内实现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益。

(一) 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学资源的共享是指人才培养的硬件设施和重要物质基础的共享, 主要包括军队和地方院校图书馆、教室、教材以及各种培训场地等。根据现有条件, 军队没有更大的财力和更多的物质基础来满足军事人才培养的所有教学资源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在立足自身建设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驻地院校、政府机关、党校和其它教学培训单位的教学资源来提高军队政治干部培养质量与效益。

(二) 人力资源的共享。人力资源的共享主要是指军地院校、部队和地方政府相关人才培训单位的教学人员、教管人员和保障人员等在军民融合相关部门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 进行双向交流与合理配置。一方面直接聘请地方优秀师资力量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到部队授课、作报告。另一方面, 可以采取外军成熟的做法, 允许军队干部或学员到地方院校选修相关课程, 并给予相应的学分和学业证书。同时, 还可以利用社会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 对军队政治工作通用性强的能力素质进行培训和再教育。

(三) 信息资源的共享。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和其它物质资源一样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新型资源。军事教育信息资源已经成为支撑军事教充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信息总和, 它是军队人才培养的基础性资源, 主要包括电子书刊、科研动态、网络课程和多媒体课件等信息资料。当前, 由于受到体制机制和保密需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军地之间信息互通的壁垒还没有拆除, 其共享的范围还比较窄, 共享的信息还比较少, 共享的方式还不够多, 还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下军队人才培养及政治干部培养的需求。根据现代信息技术共享方便、传递快捷、存储量大等特点, 军地双方应当加快信息共享建设步伐, 在符合军队信息保密规定的条件下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一是地方知名院校和相关教育机构的信息资源库应尽可能地多向部队开放, 部队官兵可以根据授权, 进入院校资源库获取相关学习研究的信息。二是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室, 以“慕课 (MOOC) ”形式实现军地远程教学。军地双方在保密规定允许范围内, 建立课件库、素材库、案例库以及网络教学课程供学员从网上获取各种教学信息,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益

三、统筹兼顾是方法

军队政治干部军民融合式培养是军队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 统筹兼顾作为军队政治干部军民融合式培养的根本方法,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里, 重点统筹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 要统筹好国防与经济的关系。在政治干部军民融合式培养既要用支持国防建设的相关法规制度, 又要运用市场经济中的利益驱动原则来调动地方教育机构参与军队人才培养的积极和主动性, 让更多更优质的地方教育资源为军队政治干部培养提供服务。

(二) 要统筹好军用与民用的关系。要不断深化改革军民人才培养体系的相关法规制度, 将军用知识与民用知识进行科学分类, 将部分基础类课程和相近的专业类课程依托国民教育实施, 使民用教育与军用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三) 要统筹好质量与效益的关系。长期以来, 由于体制机制的影响, 我国的军队院校和地方院校一直执行着相对独立的教育体制, 军地人才培养不相融、不相通、不共享的矛盾十分突出。这就需要军方在军民融合中从战略的高度统揽全局, 把握标准, 统筹军地共育的质量与效益, 推动我军人才队伍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天.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9

[2]龚波.中美军队人事管理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6

[3]贾随刚.军队人才建设实践与思考[M].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 2007

[4]阮汝祥.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2009

融合培养 篇11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模式 职业教育

近年来,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对于社会进步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14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针对职业教育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今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政策保障。

为此,针对学校实际情况,结合企业发展需求,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化学校建设为契机,莱芜市高级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 “校企融合、五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莱芜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中职教育的核心,也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对其研究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认可度。

“校企融合、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资源,共同参与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的培养,并将培养过程分成五个阶段,即“基础段—加强段—提高段—实战段—顶岗段”,从而将企业用人需求与学校育人紧密结合。

二、校企融合的方式

目前,该校汽车维修专业主要与莱芜地区的汽车服务站、修理厂等企业合作,到目前为止深入合作的企业达到了18家,一般合作企业42家。具体合作形式主要有四种。

1.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通过聘请合作企业专家或能工巧匠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家研讨会。学校与企业共同商定培养人才的方式和途径,让企业了解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从而培养出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人才。

2.聘请企业专家来校任教

本年度学校先后聘请了6名汽车维修行业的能工巧匠来校担任兼职教师,主要从事新技术培训或企业文化讲座。企业专家参与到课程体系建设,可以淘汰落后的知识,将企业一线技术和操作工艺引入到教学过程中。

3.为企业提供员工技术培训

学校成立了汽车专业培训部,定期组织培训企业员工,深受企业欢迎。此外,专业教师还定期到企业参与工人技术鉴定和绩效考核,从而与企业一起建立起了员工第三方评价机制,深受企业的好评。

4.学生顶岗实习

稳固的实习生源和高质量的技术人才是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关键。每年3月学校都会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实习结束后企业择优录取优秀实习生成为公司正式员工。这也为以后学生良性循环就业提供了保障。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

针对汽车维修专业三年制的要求,学校将培养过程分成五个阶段,将“教、学、做”三者有机结合,为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1.基础段

主要是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做好铺垫。开设课程包括:《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2.加强段

主要是开设专业骨干课程,培养学生掌握所需的结构、性能、原理等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的维修与调试能力。开设课程包括:《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等。

3.提高段

主要采用一体化形式开设专业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掌握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特别是加强电控系统的诊断。开设课程包括:《发动机电控技术》《底盘电控技术》《车身电控技术》《汽车故障诊断》等。

4.实战段

按照课程教学贴近实际岗位的要求,在具有生产性实训功能的校内实训车间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指导教师(含外聘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生产一线的有机衔接,让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下“真枪真刀”地学习和实训。教学内容包括:汽车维修保养实战训练、汽车美容实务实战训练、汽车故障诊断实战训练。

5.顶岗段

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合理选派去服务站或修理厂进行顶岗实习。在校企合作企业中,单位严格按照企业员工要求对实习学生进行分组管理,每组由企业外聘维修人员做技术指导教师,并对组内学生每天的实习表现进行评价。

四、人才培养模式成效

在实施“校企融合、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后,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大幅度提高,毕业生供不应求。在2014年度毕业生中,有4名成为公司的骨干,平均工资达到了2600元以上,就业率保持在100%,专业对口率稳定在85%以上。2014年秋季招生中,汽车维修专业一度成为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

由于汽车维修专业实施的“校企融合、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实施模式和对策还要结合学校当地的实际情况。但人才培养的五个阶段,对于学校专业建设和三年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融合培养 篇12

一、产业融合的概念及宁波产业发展现状

1. 产业融合的概念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快速发展, 产业的边界开始模糊化, 出现了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经济现象, 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内在规律的具体表现, 也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发展趋势。对促进传统产业创新、催生新兴产业、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 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产业融合离不开掌握跨学科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2. 宁波产业发展的特点

(1) 临港产业较为发达。经过30年的发展, 宁波市已经基本形成一条20多公里的沿海传统临港产业带, 初步形成了石化、钢铁、交通设备、能源、造纸五大临港产业。在临港产业中, 石油化工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化工体系。

(2) 塑料机械产业融合。宁波市塑料机械制造业的地域性分布明显, 其中以北仑的塑料机械制造业实力最强, 总量位居首位。宁波塑机企业、配套企业、工艺协作单位几乎是百分之百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经营机制充满活力, 具有快速发展的原动力。与此同时, 外资企业纷纷登陆宁波。

(3) 塑料模具产业融合。宁波模具产业以余姚中国轻工模具城为中心和窗口, 现有模具企业1300余家, 从业人员约4.5万人。近年来, 宁波模具产业集群在继续保持塑料模具优势的同时, 以发展精密塑料模具为主导, 高精密度冲压模及压铸模为新增长点, 优先扶持信息电子、汽车配套的有较大需求缺口的模具, 缩小缺少竞争力的中低档模具, 产品结构进一步向高精密度、专业化、品牌化调整。

(4) 文具外贸产业集群。宁波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具重要的产业基地, 文具产值占全国的1/5, 文具产品的出口交易值占国内文具产品出口的1/3。宁波文具产业靠外贸带动, 从原先为进出口公司配套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发展为现代的公司化、集团化大规模生产经营格局。宁波文具产品品种门类齐全, 覆盖了书写工具、纸品本册、教学具、美术用具、学生用品、五金文具、化工文具、办公箱柜、办公耗材和办公机械等十大类, 产品品种达到上万种之多, 而且每年新增产品数量就有上千种。与国内其它文具产地相比, 产品结构最为齐全, 种类最丰富, 品种最多样。

二、高职专业建设与产业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1. 企业岗位变化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企业对人才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无论是操作型人才、管理型人才, 还是服务型人才, 都要求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良好的时间观念, 良好的品质意识, 较强的沟通能力, 对企业的忠诚意识, 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实现由“应知型”到“应知应会型”的转变;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团队精神的培养, 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 将难以适应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高职教育必须打破“课堂教学制”, 实现“工学结合”, 同行业企业紧密结合。

2. 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的矛盾

产业融合意味着多学科知识集成在一个共有技术平台, 形成企业的共享技术资源, 其中不仅是生产设备具有加工多种产品的通用性, 专业化人才也要具备识别和应用复杂技术及创造的能力。高校作为新增专业人才供给方, 不能满足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也是高技术产业人才短缺的原因之一。我国专业教育供给规模从量的角度, 已经基本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但从结构上分析, 却存在重大的缺陷。

3. 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根据宁波市人事局发布的《2008年宁波人才紧缩指数体系研究》分析, 截至2008年9月, 在宁波人才建设方面, 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尤其短缺。宁波30个重点行业中紧缺度排名前10位的依次为:文体、生物医药、中介服务、生态农业、能源、金融保险、纺织、会展、教育、房地产。无论是行业还是岗位, 宁波人才紧缺突出表现在质量紧缺上, 因此, 宁波市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服务业人才的需求, 深入开展行业、企业调研, 明确各种人才的培养规格, 制定培养方案, 通过工学结合,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基于产业融合的高职人才培养对策

产业融合是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的基本形态, 在高技术产业中表现尤为突出。产业融合改变了原有技术体系的标准, 多种技术融合与生成, 需要跨学科专业、理论与技能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 高校要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 调整人才培养思路, 改革教学环节,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1. 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衔接

针对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要求, 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突出特色。产业的融合会产生新的岗位, 新的岗位往往需要多个专业的复合技术。这就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 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 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专业, 进行专业创新, 使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 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如图1) 。根据宁波地方经济实际, 塑料、模具、文具及现代临港服务业都大量需要应用型人才, 宁波高职院校应创新专业建设, 加强专业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课程设置要以就业为导向, 以市场需求为依据, 具有明确的职业岗位的针对性, 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应产业融合要求的新专业, 其技术往往是复合的, 一般要涉及2-3个原有专业, 学生在基本掌握这些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 必须在某项技术上能够更为出色。因此在设置课程环节, 在开设一些核心专业课程的同时, 应开设一些业务拓展课程, 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情况和社会需求, 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的复合度。

2. 依托产业格局, 加强专业建设

在建设好一些传统热门专业的基础上, 要依托区域产业格局和发展状况建设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 加大对这些专业的建设力度, 在经费投入、师资配备、设备设施和政策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促使这些专业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高职院校要整合相关教育资源, 通过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新专业课程建设应该借鉴“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的一些做法。“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分为既相互联系, 又有区别的两个阶段。“宽基础”阶段, 所学内容并不针对某一工种, 而是集中了一群相关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后劲”, 注重奠定继续学习的基础和在一群相关职业中转岗的能力, 强调通用技能的训练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活模块”阶段, 包括一个职业群中的几个或十几个甚至更多的职业对应的“大模块”, 供学校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选择, 供学生根据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选择, 并能根据科技进步对职业演变的影响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3. 拓宽专业口径,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产业融合使得人才的培养应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结构的扩展和专业化的创造能力。产业融合是跨学科知识综合整合、交叉渗透, 形成新的技术体系和标准的过程, 需要学科专业知识横向交叉与融合, 这是共性技术形成的跨专业领域的融合。从技术应用角度, 专业知识的纵向深化又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专业技术作为支撑专业化分工的手段与条件, 必须建立在精通专业技术的人才基础之上, 二者间相互制约、互为条件。产业融合对企业而言, 是产品结构的升级和技术生产体系的变革, 对所从事生产研发岗位需求而言, 是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化。高校要以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为动力, 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管理运行机制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 以满足新兴产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新型人才培养供给模式应结合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 本着基础深、视野宽、能力强和素质优的培养目标, 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

4.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否成功的关键。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 高职院校要求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在课堂上能给学生讲授基本理论知识, 在实验室、实训基地、生产现场能够动手示范、亲授技能。首先, 高职院校应注重校内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外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学校应抓紧制定“双师”认定标准、规划相关的政策制度, 教师个人应有学习深造、知识更新、实践锻炼的紧迫感和具体计划。高职教师每年应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鼓励单科专业的教师根据教学需要, 通过学历进修, 或其他方式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 培养其他专业的能力, 促使他们向复合型教师转换。其次, 在现有复合型教师严重不足或不存在的情况下, 采用适当的方式将单科专业的教师组织起来, 整合他们的力量, 形成优势互补。其实, 整合的过程也是他们相互学习的过程, 这也利于单科教师向复合型教师转换。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要大胆吸纳和以兼职教师的方式聘请企业的一线工程技术人才, 把他们充实到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中, 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的资源为我所用。这些来自于企业的教师往往专业理论扎实, 实践经验丰富, 动手能力强, 但缺乏教学经验, 对于这些教师我们则要培养他们规范教学的能力, 让他们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 只有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才能保证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效果。

摘要:产业融合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研究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对于实现宁波产业融合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宁波产业融合的现状, 分析宁波高职专业建设与产业融合的必要性, 提出宁波产业融合下宁波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产业融合,高职,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郁.浅谈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0, (11) .

[2]沈键, 陆艳琦, 王炳信.高职生的第二课堂与创新能力培养[J].当代教育研究, 2010, (7) .

[3]高进军.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5) .

[4]许辉.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下的专业建设思考[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2009, (11) .

[5]吴泽忠.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体系建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8.

[6]潘菊素.实践教学三课堂联动培养高技能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5) .

[7]张德胜.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8) .

上一篇:岭南建筑文化下一篇:信息传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