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融合

2024-07-09

社区融合(共11篇)

社区融合 篇1

与传统学校教育有所不同的是,成人教育是基于社会发展实践需要所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方式有效弥补了学校教育针对性相对薄弱的缺陷,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而随着社会发展的快速提升,走进校园式的成人教育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首先,成人教育的学员源自于各个行业的实践工作者,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来完成按部就班地进行;其次,成人教育的固有模式已经无法真正适应学员的需要了。因此,乡镇农村的成人教育应该努力地向社区转型发展。

一、联姻社区,改善成人教育和社区发展的基本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不仅仅需要有丰富的营养食品、优越的住房,更需要从内在心理和精神层面给予获得更大的认同与提升。这才能真正契合生命个体内在的认知需要。从这个角度审视,成人教育应该成为实现这一精神需求的重要平台。而将成人教育与社区进行整合可以有效地整合运用社会中的各项有效资源,从而为群众提供较为直接、较为优质的教育培训任务。而生活在社区中的群众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选择自己需要的培训项目,从而让成人教育在社区力量的整合下,让每个群众都能够有效地选择自身成长的短板。这样,既有效提升了成人教育的针对性,也拓展了成人教育接受的范畴。纵观整个时代的发展和世界格局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普及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化、经济发展的统一化,这样的大潮已经形成了势不可挡的局面,已经成为了世界发展不可回避的趋势。在这种格局的推动下,每一个生命个体不仅仅是学生,都应该成为新文化、新知识、新体系的认同者、接受者, 这样才能在社会发展中站稳脚跟。鉴于此,成人教育必须要与社区的发展进行紧密结合,国家国民素质的提升应该作为我们教育的根本目标。成人教育可以通过科学类、环境类、法制类、 职业培训类等多种项目,让群众形成新的认知体系,促进其劳动技术和价值认知的协调共生。

二、链接社区,整合成人教育和社区发展的有效资源

没有成人教育的链接与对应,很多非常有效的社区资源就意味着是白白浪费,根本就没有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效益。而在成人教育的介入下,社区的各项资源都能得到有效的整合优化, 可以让社区的育人功能走向和谐与温馨,从而彰显出勃勃的生机。在这样的基础上,各种原本性质不同、功能异样的资源就能够以教育的名义形成一个有机的和谐整体,从而彰显出其独有的教育功能,有效地化解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尤其处于当下, 我们的社会形态正是经济文化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时代,各种职业岗位对人员素质也相继提出了比原先更高的要求。如果社区不能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自身的功能,就会造成众多的人员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在渐行渐远中远离时代的发展, 形成新的矛盾。这种情况下,成人教育要利用主动寻求改变与突破,主动与社区联姻,形成全新的、适合社会发展的全新需求。 首先,要调整社区发展的目标,将传统娱乐性指向转化教育指向,让社区内的所有群众转变自身观念,形成走进社区就是学习、就是教育的理念;其次,要改变社区的制度,将建立学习型社区作为社区打造和发展的重要渠道,从而形成社区人人学习的良好风气。在这样的对接交融中,社区因为教育而更加和谐健康,成人教育也因为社区而展现出全新的生命活力。

三、结合社区,增强成人教育和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

社区是社会的浓缩,每一个社区的发展都离不开健康而有效的经济促动、政治保障、文化熏陶和环境支撑等一系列的保障内容。这些要素的全面跃动,才能让学校的发展结合成为自主发展的有效秩序。这所有的一切都必须要借助成人教育的支撑才能实现。只有保障优质的教育质态,才能将社区中所有的一切要素形成,让学员的基本素养和全面素质得到有效落实,促进社会物质与文明的双重丰收。教育是作用于人的活动,而成人教育更是将教学的对象锁定在具有较强主观能动性的成人身上,他们已经经历过工作岗位的实践洗礼,对于知识的渴求更加具有明确的认知,也能充分意识到当下社会发展趋势下,如果没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和过硬的劳动素质,将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群众普遍性的素质提升,对于促进社区的实际品质和人文建设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鉴于此, 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的有效链接不仅可以从外部环境的营造上为社区发展提供较为完善的文化氛围,更为每个社区成员保障了有效的智力支撑,并有效地激活了群众的体验动力,让他们在社区的生活中感受到鲜明的归属感,从而在成人教育的引导和浸润下实现社区发展的全面提升,更让成人教育走向更为辽阔的天地。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成人教育关上校门办学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发展的步伐和群众高涨的认知需求, 必须要率先求变。而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只有与社区联合, 成人教育才会迎来新的平台与全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成人教育一定会在迈出新的一步中迎来更好的明天。

社区融合 篇2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中,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都是城市社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地区的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明显落后于社会的发展,暴露除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管理的理念落后;管理的机制不健全;管理的效率地下等等,这些问题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对此,我们必须先了解社会管理和物业管理的内容,然后找到具体存在的问题的,通过两者的融合创新模式的发展,促进我国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进而更好的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服务。

社区融合 篇3

作为一所拥有80多年历史的乡村老校,金近小学以童话教育特色闻名全国。早在2000年,学校就定位了自身的办学目标:即乡村儿童幸福生活、健康成长的童话公园;乡村百姓感受教育、享受文化的精神家园。多年来,学校尝试开放办学,与施教区九个村开展常态化、多元化的校村共建实践,让学生在乡村这一大课堂中追溯新农村之嬗变,体验新农村之大美,传承新农村建设之薪火,留住乡村文化血脉之根。

一、营建乡村校园,助推美好乡风

作为乡村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乡村学校连结着千家万户。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濡染生活其中的学生,进而带动家庭,辐射乡村,必定能促进乡村文明的提升。学校邀请村民一起营建具有乡村特色的童话校园,助推美好乡风建设。

1.用童话环境濡染乡风

所谓“只要进入校园,教育就开始了”,校园环境本身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学校立足农村学校实际,用公园布景的思路,利用馆舍,教室、广场、走廊,甚至草坪、池塘等校园空间,开辟了“童星街”“鱼龙池”等十大童话教育景观,建成“金近纪念馆”“小鲤鱼图书馆”,开辟了“童话教育馆”,形成了三园三馆三十室的儿童化校园环境文化。学校从童话《小鲤鱼跳龙门》中提炼了“真、善、美、新”的童话精神作为校训,并通过极具童话气息的“校品”系列的开发,将校训具象化、物质化、艺术化。如童话画般的校徽,校服,童话诗般的校歌、校园标语等;学生们争当校园宣传员,制做校园宣传展板、宣传册,组成宣讲队,向村民们介绍校园。

在“土家菜”般的校园环境文化的熏陶、濡染下,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进乡村,向村民们着介绍着新时代的乡村文明,帮助村民们改变生活陋习,杜绝不文明行为,真正实现学在学校,美在乡村。

2.邀请乡贤引领乡村生活

激励是行为的钥匙,又是行为的键钮。按动什么样的键钮,就会产生怎样的行为。学校邀请乡村“名流”与师生、村民一起营建团结友善、生动活泼、文明向上的校园生活,引领师生和村民感受乡村生活之魅力,生发建设美好乡村家园的愿望。

在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学校开辟特色栏目“家事讲坛”,让学生介绍自己村庄的最美人,最美事,最美景,最美路;开辟“家乡文化墙”,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本校学生所在行政村的地理位置、经济情况、特色产业和农副产品等;邀请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种田能手、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等乡村“名流”,走进学校作为客座老师,为学生上新学期“开学第一课”,指导学生开展榜样学习故事演讲赛,动漫画设计比赛等;邀请村民走进校园,共同评选“最美办公室”“魅力教室”“美德小鲤鱼”“阳光小鲤鱼”等,和师生们一起学真,懂善,行美。

师生和村民一起营建着美好的乡村校园。在这里,学生学有所成,老师教有所得,村民闻有所感。让学生爱上自己的村庄,爱上可爱的父老乡亲,让村民重新发现乡村生活的美好,用乡村校园建设助推美好乡风。

二、丰实教育内容,传承乡村文明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家乡土、家乡水养育独特的我们,乡土文化习俗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开窗放入大江来”,敞开学校大门,用充满泥土气息的乡村文化丰实学校教育内容,让学生认识乡村的文化积淀,感受生动的乡村生活,重新发现乡村,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农村,自觉传承乡村文明。

1.民间文化激发恋乡情怀

朴实、生动的农村生活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也为农村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校拓展和深化儿童文学教育内涵,开展了民间文学教育活动。学校发动全校师生、村民搜集民间童谣、民间故事、谚语和笑话等,编辑民间文化读本;引导学生参与庙会、中秋乘凉晚会、清明包艾饺、家乡方言比赛等民俗活动,体味民俗文化的精髓。在此基础上,在语文课堂中开设民间故事教学课,领着学生深入理解自己的乡村文化生活;音乐课堂则带领学生编唱地方童谣,唱响乡村生活旋律;体育课堂上,学生们玩起了跳房子、跳大绳等民间游戏……

带着泥土芳香的民间文化在现代课堂、乡村校园大放异彩,启迪了学生对民间文化的情感,学生们自然萌发了爱家恋乡的情怀。

2.乡村农事弘扬农业文明

泥土是农村教育的课堂,乡村是农村学生的摇篮。源远流长的农业文明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乡村教育自当从农业文明中汲取营养,鼓励学生传承和发展农业文明。

24节气农事种植、生长知识、编麦秆扇、搓草绳、包粽子、打年糕等,是千百年来农村耕作生活的智慧结晶。学校将这些元素融入每年一次的乡村文化节,让学生亲历、感受农事,体验农业文明;寒暑假时,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村里娃夸家乡”活动,鼓励学生将看到、听到的家乡新事、新貌制成小报,夸一夸自己的村庄;春游远足活动,学校组织全校师生、村民走进施教区各村参观,捕捉新农村生活,感受农村的发展……

多彩的活动根植乡村生活,激发了学生知农、爱农、兴农的情怀。学生懂得了要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感恩农村,热爱农村,弘扬乡村文明。

三、组建村民义工,共筑精神家园

在农村学校,家校协同教育往往因家长素质等因素而难以开展。实际上,朴实的乡里乡亲拥有朴实广博的教育情怀。多年来,村校共建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热情的村民自发组建了“村民义工社”,用充满乡土气息的义行善举,与学校共筑美丽的精神家园。

1.兴趣分组丰富教育元素

社区融合教育点亮智障儿童的生活 篇4

智障, 被定义为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者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知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智障儿童又称为智力残疾儿童。面对智障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需要全社会从认识、情感、行为上真正接纳, 通过政府组织、社团公益等多形式合力才能为他们“推倒”人为歧视的“藩篱”, 助他们融入社会、走上自力更生的阳光大道。下面,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搭建学校、家庭与社区融合平台

社区是一个社会实体, 是一个小型社会, 人们的社会活动都是在具体的社区内进行, 是智障人士生活、学习、融入主流社会的重要场所。智障儿童接受社区融合教育, 实则是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体验、尝试乃至真正确定社会角色的过程。社区实施融合教育可以使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改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互独立、相互隔离的状态。因此, 社区管理者要把智障儿童融合教育作为一项重任, 整合社区资源, 专设社区融合教育机构, 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社区辅导员, 及时协调处理相关事宜, 与学校、家庭构建起一个教育网络体系, 形成社区、学校、家庭相融合的教育力量, 加强三者的互动和合作。社区通过举办适合智障儿童的实践活动、家庭教育讲座、家长与辖区居民沟通交流等形式, 既能为智障儿童提供真实可行的教育环境, 又可以引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还可以让社区居民消除对智障儿童的偏见和歧视, 从而真诚接纳他们、关爱他们、帮助他们。

二、把课堂教育迁移到社区

我们可以把智障儿童从教室带出来, 让他们逛超市、学游泳、乘公交、进电影院, 这也是进行社会融合课程的一部分。这种真情实景的体验和实践, 有助于智障儿童的生活化和社会化。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智障儿童学会自理、学会生存、学会技能, 从而融入社会, 因此, 学校教育不能只是“空中楼阁”, 而是要引导智障儿童“多接地气”, 把最简单的“1+1”的数学知识变抽象为具体, 变死板为创造, 让他们在超市买自己最喜欢的两支铅笔, 就比单纯地告之答案更具现实意义。如, 《认识交通设施》通常用图片来一一指认, 还不如带孩子们到社区某个十字路口认红绿灯、过斑马线、走人行横道、穿地下通道、上天桥走走, 这样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可以达到“知行合一”。教育即生活, 把课堂教育迁移到社区, 就可以给智障儿童一个真实可行的生活场景,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智障儿童更顺利地适应生活。

三、设置社区融合教学课程

开展社区融合教学, 要有一套支持性的融合教学课程。由于智障儿章的差异性比较大, 传统书本中的教材纲要, 例如多学科的划分都不适合智障儿童的现实需要, 更不要说能适应社会发展与社会顺利接轨。再加上“大而统”的陈旧教学模式, 使得智障儿童的个性特征得不到尊重和发掘, 因此, 要真正实现教育权利, 教育体制的设计以及教育项目的执行都应该考虑智障儿童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需要。针对智障儿童的教育目的并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系统的、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 其着力点应是为他们成为社会平等的公民打下基础。因此, 随着融合教育的兴起, 设置智障儿童的教材纲要, 就要从社会需要、学生个人需要、课程发展需要三方面出发, 突出社会化和个别化, 构建以康复训练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技能训练课程和潜在课程为支柱的课程体系, 开展以适应智障儿童、家庭、社区为目的的教学训练;教材的基本内容要以主题单元为龙头, 兼容不同的学科基本内容, 不同科目围绕主题单元展开不同的教学。同时还要不断开发课程资源, 整合多种资源为单元开展服务。

四、建构社区融合支持体系

社区融合 篇5

一、家庭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发展特征

(一)目标一致性

社区体育与家庭体育具有一致的目标。家庭体育可以增强家庭成员的身体素质、预防其疾病的发生、保持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同时还可以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和睦,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开展社区体育的目的同样是为了提高社区人员的身体素质,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交流,构建和睦又好的社区。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都不关注体育成绩的好坏,更多的重视成员的参与度,因此,二者具有目标一致性。二者的目标一致性也说明了社区体育的公益性,然而,社区体育仍有部分项目不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其目的主要是盈利等问题,这些问题亟需相关部门来解决。

(二)主体重叠性

社区是由单个家庭构成的,而单个家庭又是社区的一份子。社区是联系家庭与家庭、集体之间的纽带,是公共的活动空间,因此,家庭成员是家庭体育活动和社区体育活动二者的共同主体。

(三)时空连贯性

对社区成员来说,家庭模式主要是“421”结构。对于大多数青少年来说,其活动空间就是家庭、社区和学校,除学校之外,社区和家庭就是青少年活动时间较长的地方;对于老人来说,其活动主要空间就是社区和家庭;对于青年来说,除工作领域以外,其主要活动场所也是社区和家庭。每天出门就是社区,进门就是家庭,足以证明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具有时空连贯性。

二、社区体育与家庭体育的融合发展策略

(一)转变观念,加强家庭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发展

社区体育作为大众体育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新事物,是今后城镇居民体育运动形式的主要发展趋势。但由于部分民众思想观念上的保守,并未认识到社区体育的重要性,认为体育运动是自己的事情,只要自己的家庭体育搞好就行了,对社区体育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加之各地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了当前我国家庭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程度不高的现状。针对此问题,首先要统一认识,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社区体育与家庭体育互动、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其次是各级政府要加强宣传,组织人力对相关方面进行普及教育,增强群众认识。

(二)把家庭体育作为评价社区工作情况的一个指标

要认真贯彻执行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的要求,形成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相结合,社区、家庭共同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工程对家庭和社区的体育活动情况都做出了明确要求和规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却没能贯彻执行,政策的不执行导致了我国家庭与社区体育运动长时间的发展乏力。要想切实促进我国家庭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融合发展,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踏上新的台阶,就必须破除一切阻力,严格按照“一二一”工程的要求和规定,贯彻执行相关标准。

(三)完善大众体育的服务系统

完善服务系统,一是要加强硬件建设,这方面的重点在于资金投入。除了体育彩票筹措的`公益金外,要大力吸引社会投资、鼓励捐赠活动,扩大支持大众体育事业发展的资金来源,用来建设体育场地、增添体育设施及器材用品等,提高大众体育的硬件水平。二是要加强软件建设,软件方面要积极发挥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的引导作用,加强对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宣传。具体来讲,首先是做好大众体育信息网,详细介绍各类体育信息和贴士,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其次是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报纸、电视公益广告等媒介宣传造势,发挥媒体的信息传播作用;同时普及科学的体育运动方式,常见运动伤的处理方法等内容,引导群众科学锻炼,提升运动效果。

(四)努力吸引社会赞助

在组织家庭和社区体育活动时,可以通过对赞助商实行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对家庭、社区体育活动的支持和赞助,同时要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各类媒体加强对家庭和社区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利用广告效应来吸引企业赞助。努力吸引社会资金对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进行赞助,一方面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和知名度,另一方面又有效促进了家庭和社区体育活动的发展,可谓双赢之举。

(五)社区组织,家庭参与,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康活动

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不同于正规赛事的竞技体育,可以有更多的随意性和趣味性,增强对普通大众的吸引力,提高参与积极性。由社区牵头组织体育运动会活动,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既加深了社区居民间的了解和友谊,又通过体育活动增强了身体素质,为全民体育健康活动的推广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三、结语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全民健康体系的体系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两者的融合发展、共同促进能为我国全面健身运动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传志,翟爱民,杨冉。家庭体育与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5)。

[2] 龚忠勇。社会转型期西部地区家庭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6)。

社区融合 篇6

关键词:村镇宜居社区;小康住宅;评价模型;多源异构;信息融合

中图分类号: TU98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6-0367-02

收稿日期:2013-10-0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3BAJ10B1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22034)。

作者简介:高荣华(1977—),女,河北沧州人,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业智能系统与村镇信息化。E-mail:gaorh@nercita.org.cn。

通信作者:顾静秋,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业智能系统与数据挖掘。E-mail:gujq@nercita.org.cn。对村镇宜居社会与小康住宅評价问题上,因其自身复杂,单凭个人很难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而评价者往往会根据自己对宜居和小康的认识进行打分,然后通过某种方式将这些评价信息进行融合得到最终评价结果。目前,有关信息融合方法研究已有很多成果,如线性加权法、卡尔曼滤波法、贝叶斯估计法、证据推理法等[1-3]。多个信息源可以从不同来源、环境、层次及分辨率观察同一个对象,确保获取的信息更加充分,对数据信息的正确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村镇社区和住宅建设涉及的基础信息具有多源异构、多粒度、多尺度、多专题的特点,为确保该类信息更加可信,宜有效综合多源信息。本研究在分析村镇宜居社区与小康住宅评价信息概况的基础上,以生活环境、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4个因素作为评价村镇宜居与小康住宅的指标,充分利用各种时空条件下多种信息源的信息,进行关联、处理和综合,构建评价模型,最终实现异构信息的融合,获得关于宜居社区与小康住宅更完整、更准确的评价信息。

1村镇宜居社区与小康住宅评价信息概况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提出,以村镇社区规划、小康住宅建造、社区公用设施配置、社区环境改善为核心,开展宜居社区规划、小康住宅开发设计与建造、新型住宅体系与工业化、住宅功能提升与室内环境健康、住宅节能与能效提升、住宅抗震与防灾、新建筑材料开发与应用、社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社区水质安全及循环利用、社区环境整治等技术的集成研究,建设村镇宜居社区与小康住宅科技示范区[4]。近年来,我国不少专家、学者对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李明贤等这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等方面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5];何琳以天津为例,制定了包含28 项指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6];任绍栋等也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5个方面给出了24 个评价指标[7];陶爱祥等从这5个方面提出了26 个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8]。还有很多专家学者都对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每位学者都从各自的研究领域或角度确定一套自己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观性较强,且评价信息结构多样、内容分散,很难形成统一的评价指标。

2村镇宜居社区与小康住宅评价模型

衡量村镇宜居与小康住宅的水平,既要考虑村镇居民经济实力和村镇文明,又要考虑村镇周边交通、生态、生活环境质量,需要一个能反映环境与社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来了解村镇宜居社区与小康住宅的发展,为正确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确定村镇宜居指标,村镇范围内的体育设施、集市、放心店、清洁能源利用情况,电视电话覆盖率、卫生厕所及村镇公路硬化情况等都有具体规定。本研究设定评价村镇宜居社区和小康住宅的评价因素有生活环境、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4个因素,令X={X1,X2,X3,X4}为评价因素集合,Y={Y1,Y2,…,Yn}为对村镇宜居与小康住宅的评价信息集合,Z是从X到Y的对应关系,其中评价因素Xi,i=1,2,3,4的单因素评价Zij,Zij={Zi1,Zi2,…,Zin}是Y上的一个子集,单因素评价矩阵如下所示:

由于X中各因素对村镇宜居与小康住宅的评价影响不同,设不同因素隶属度分布为α=(α1,α2,α3,α4),其中α1+α2+α3+α4=1,综合考虑上述4种评价因素,结合单因素评价矩阵得到综合评价的初始模型为:

T=α×Z。

初始评价模型仅体现一个专家对村镇宜居与小康住宅评价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本研究设定专家权系数β=(β1,β2,…,βl),l为专家的个数,满足β1+β2+…+βl=1,建立关联函数归一化不同专家对村镇宜居与小康住宅的评价标准,令关联函数为:

Ki=Yi∑ni=1Yi。

假设专家i的评价信息是Yi,根据关联函数Ki,计算专家i的标准评价信息为Ci=Yi×Ki,则不同专家信息的综合评价模型为:

M=∑i=n,j=1i=1,j=1βjCi。

3村镇宜居社区与小康住宅评价信息融合

对于不同来源的村镇宜居社区与小康住宅评价信息,在融合过程中除了要选用合适的融合方法外,还应该根据不同评价因素选择不同的融合模式,本研究首先将2个评价信息源的信息进行融合,再将融合结果与另一个评价信息源的信息进行融合,依此类推,直到所有信息源信息都融合完为止。

由于评价者个人经验和知识不同,评价集构成的元素可能不一样,设Sj是第j个评价者Aj从有mj+1个评语的语言评价集Sm={l0,l1,…,lm}中选择评语来评价村镇宜居社区与小康住宅,分析村镇宜居社区与小康住宅的主要特性,规定统一评价信息集合M={M1,M2,…,Mn},其中n为一个有限整数,令gij∈{0,1},是信息Mi与Mj之间的关系,若i与j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则gij=1,否则gij=0。

首先融合所有i与j存在联系的信息,得到集合Mi(g)={j∈M|gij=1},按照不同的联系,将评价信息集合内的信息进行聚类,得到数据集{C1,C2,…,Cp},且满足Ci∩Cj=,i≠j,i,j=1,2,…,p,C1∪C2∪…∪Cp=M,同时考虑评价信息的主观性,对每个互不相交的评价信息集合设定不同的权重,定义融合函数:

f(C1,C2,…,Cp)=∑ni=1ωiCp。

其中:ωi,i∈N是Ci对应的权重,且满足ωi∈[0,1],∑ni=1ωi=1。

4结果与分析

北京市房山区城关街道八十亩地村坚持新村建设“产业在先”的理念,通过不懈的努力,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率先实现了村镇宜居社区与小康住宅的水平。本研究制定村镇宜居与小康住宅评价指标,对该村的各项指标以10分制为评价标准,进行不定期的评比打分。

村镇宜居社区与小康住宅的评价指标被细化到为绿化面积(P)、卫生医疗(H)、学校教育(E)、交通状况(T)、居室面积(S)、厨房设备(K)、洗浴条件(B)、卫生情况(A),不同指标除了10分制的分数,还有其他文字评价信息,其评价模型为:

M=P+H+S+T+E+K+B+A。

针对不同专家的评价指标,将其以评价模型为标准,进行归一化,得到l个不同专家的标准化评价指标集合ζ={ζ1,

表1房山八十亩地村镇宜居社区评价情况(10分制)

评价时间

(年-月)评分(分)绿化面积卫生医疗学校教育交通状况2011-0176872011-0376872011-0586872011-0887872011-1167882012-0377882012-0587882012-0797882012-0999892012-1179892013-0179892013-0489892013-0610989

山八十亩地小康住宅评价情况(10分制)

评价时间

(年-月)评分(分)居室面积厨房设备洗浴条件卫生情况2011-0166762011-0366762011-0566762011-0886782011-1186782012-0386782012-0597782012-0797892012-0997892012-11107892013-011078102013-041078102013-06107810

ζ2,…,ζl},利用上述方法,设定专家融合权值β1,β2,…,βl,得到融合结果为:

P=β1ζ1+β2ζ2+…+βlζl。

5结论

由于不同地区经济承受力、自然条件、生活实态差异较大,村镇社区所采用技术的评价基准不盡相同,使如何界定宜居性、合理性成为难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村镇可持续发展、构件和谐社会与改善民生为目的,针对村镇宜居社区与小康住宅的现状,融合村镇社区和住宅建设涉及基础信息,满足村镇社区及住宅信息化管理和可视化公众参与的需求。

参考文献:

[1]Alam M,Zhang X W,Nauman M,et al. Behavioral attestation for web services using access policies[J].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2013,66(2):283-302.

[2]Deng T,Fan W F,Libkin L,et al. On the aggregation problem for synthesized web services[J].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System Sciences,2013,79:873-891.

[3]Sangers J,Frasincar F,Hogenboom F,et al. Semantic web service discovery using natural llangu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3,40(11):4660-4671.

[4]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摘选)[R].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11.

[5]李明贤,李立清. 新农村建设评价理论及其实践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2006(6):89-92.

[6]何琳. 新农村建设评价体系及其完善[J]. 理论探索,2007(6):103-105.

[7]任绍栋,张臻,卫富强,等. 重庆市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探究[J]. 消费导报:理论版,2008(9):45.

虚拟社区与电子商务融合模式探究 篇7

关于虚拟社区 (Virtual community) , 最早瑞格尔德Howard Rheingold (1994) 将其定义为:“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 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 从而所形成的团体。”而Gupta和Kim (2004) 认为虚拟社区是素不相识而有相似目的的人, 以网络空间互动沟通为主要手段建立关系、分享知识、享受乐趣或进行经济交易而形成的群体。

网络环境下, 社区的定义被进一步拓展。在虚拟的环境下, 电脑的各端可以是完全不认识的网民。虚拟社区包含了一定的人群、相应的组织, 社区成员具有相同的兴趣、文化、偏好和价值观等特质, 加入同一网络虚拟群组, 彼此交换信息、传导知识、宣泄情感;并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群落。

虚拟社区的交往具有超时空性、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群体流动的频繁性、自由和共享等这些都是虚拟社区的最大特点。网络社区平台给了网民更开放的交互空间, 社区提供各种交流信息的手段, 如讨论、通信、聊天、交友、求助等, 使社区居民得以互动。本文所指的广义网络社区概念, 其内涵涵盖BBS类的社区, 同时也涵盖SNS元素。

2 社区电子商务诱发巨大商业价值

艾瑞咨询指出, 社区电子商务区别于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的主要竞争力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 网络社区聚合了一定数量的高黏性用户群;第二, 各兴趣组 (话题组) 细分了不同的购买需求;第三, 社区网友的意见为购物决策提供依据。

2.1 社区圈地以助推营销

Web2.0时代来临, 网络社区无疑成为继门户和搜索之后中国互联网络未来发展的又一个热点;而基于其独特的用户群和黏性的服务, 网络社区强大的营销价值也正日益被发掘。通过网络社区这一平台的搭建, 企业可以更大范围搜索消费者和传播对象, 将分散的目标顾客和受众精准地聚集在一起。据CNNIC统计, 43.2%的中国网民经常使用论坛、BBS、讨论组, 应用普及度超过即时通讯, 仅次于Email。另据艾瑞数据的调查显示, 现在网民停留在三大门户网站上的有效浏览时间只占其总上网时间的19%, 其余大量的时间都是消磨在社区类网站上, 诸如专业论坛 (BBS) 、博客 (Blog) 社区服务、讨论组、聊天室以及交友社区等新兴网络社区正在企业的营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价值。社区基于其独特的特性, 在互联网环境下成功实现了圈地运动。

2.2 社区产品评论影响网民

研究显示, 超过四分之一的商务旅行者都是通过旅游评论网站来选择酒店。BDRC酒店研究总监Matt Costin说:“旅游评论网站对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口碑相传正成为第一位的市场沟通渠道。正因为客户可以通过这个重要的市场工具, 向其他人分享旅行经历, 因此各酒店品牌必须努力, 确保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那么在虚拟社区里, 经常会有一些有关不同产品讨论的群组。如女性社区化妆品分类里, 欧莱雅达人、羽西达人们拟或是“晒”着自己的使用感受, 拟或是义愤填膺地怒斥着某产品带来的不满顾客体验。社区里, 人们对不同的产品基于自身不同的关注点而表达着不同的想法与意见, 产品的评论会对网民产生影响, 甚至会左右网民的购买选择。而对于有良好购物体验的网民, 他们对产品津津乐道的“晒”感受, 这种形式的口碑传播, 对于产品的宣传和口碑传播起到很大的作用。

2.3 社区娱乐化加强网购趣味性

中国网络社区用户表现出日益增强的分享和互动意愿, 社区服务通过好友分享、娱乐互动等项目, 使用户间的沟通交流更加立体化和形象化, 契合了用户需求。同时, 时下SNS元素对于以BBS为主体的传统网络社区来说, 又是一种有益的补充。CNNIC的报告显示:中国网民中, 25岁以下的网民依然占据半壁江山 (49.9%) , 特别是18岁-24岁的网民, 在网民年龄构成中占据了最大比例 (30.3%) , 这类网民更容易接受新兴事物、更倾向于娱乐化网络平台。王老吉、戴尔、联想等纷纷在“买房子”游戏中植入其品牌元素, 通过社区娱乐化增强网民体验, 增加其购物的趣味性。淘宝的“淘江湖”更是绚丽多彩, 植入娱乐性元素, 开设“淘视频”、“淘农场”、“音乐棋牌”、“帮我挑”等, 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网民体验, 进一步实现圈地。网络社区通过加入娱乐元素, 更加提升了精准的营销推广效果——真正网罗分众、汇聚目标群体、演绎精准营销。

3 社区类电子商务对比分析

目前较为典型的社区有天涯社区、SNS、网购平台类。

3.1 天涯社区

作为国内最大的虚拟的社区, 人气聚集量惊人。2009年10月份成功导入B2C元素, 开通“天涯购物街”。自2008年年底, 天涯相继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 联合运营B2C业务。钻石小鸟、7天连锁酒店等多家企业纷纷进入。“天涯购物街”是想借助于天涯超高的虚拟人气, 力图寻求向真金白银的进一步的转化。天涯平台虚拟人气高涨, 增加众多品牌的曝光度。一定程度上为其合作商家 (众多B2C商家:1号店、珂兰、京东商城) 输送了一定的流量。其路径大致是由社区的虚拟人气聚集→平台盈利手法拓展, “天涯购物街”以商盟的形式, 更多地是作为一个第三方平台来开展运作, 这是一种典型由社区到多元化拓展的“社区+电子商务”模式。和商家联合运营可以算是天涯切入电子商务的开始。天涯的活跃用户是其成为X2C中C的掘金地, 一旦开发网购市场, 具有较大的竞争力。

3.2 SNS

根据艾瑞咨询《2010年第一季度电子商务核心数据发布》推算, 2010Q1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额规模破万亿, 达10152.7亿元。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 电子商务网站也正在向SNS化发展, SNS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或许会是一场好的联姻。日前, 中国最大社交网站人人网的千橡集团推出了团购网站——糯米网。上线当天, 糯米网推出的成龙影城40元双人套票就吸引了超过15万买家, 总计成交额超过600万元。SNS的巨大潜力着实让人惊叹, 其商业价值也初露端倪, 电子商务的应用或许会成为SNS变现的良方。SNS娱乐趣味性强, 受众参与式, 社区营销效果明显, 易于展开病毒式营销, 网民体验较好, 且广告形式不容易引起反感。同时由于平台集结了相当一部分的白领玩家和学生玩家, 网民层次度有优势, 拥有开展网络营销权重较高的目标群。娱乐化运作社区, 在用户体验上极具优势, 从而其用户粘性较其他形式的社区营销要高。

3.3 网购平台类

还有诸如:有啊、淘宝一类, 自身是电子商务平台, 社区则作为辅助, 其主要目的用来方便网民交流, 包括卖家、买家等, 通过社区感的塑造从而提升用户粘性, 起到间接促进平台销售的目的。其平台开设“诚信防骗”、“品牌库”、“淘江湖”等, 契合大多网民的购物心理, 极大地提升了网友的兴趣, 一定程度上提升受众对平台的信任度塑造了良好的用户体验, 这些均是淘宝社区平台的整体亮点。淘宝社区依托淘宝网平台的优势, 国内C2C大家, 人气较旺。社区内含大量有价值的内容信息, 同时又添加了较多的娱乐功能, 可以划归为“知识型+娱乐型”社区平台。总观淘宝网社区, 能略窥其打造网络大社区平台的轨迹。

4 结语

网络虚拟社区从过去最主流的网络社区形式BBS, 是以“兴趣或话题”为中心索引一个网络社区;时下而新出现的、以“人际关系”为核心的社交网络架构, 进一步加强了社区的扩展性和粘性。Web2.0时代来临, 网络社区无疑成为继门户和搜索之后中国互联网络未来发展的又一个热点, 而基于其独特的用户群和黏性的服务, 网络社区强大的营销价值也正日益被发掘。“社区+电子商务”模式, 蕴含的巨大的商业价值势必在未来会被进一步的深化, 粘性更大、威力更强的网络社区我们将拭目以待。

摘要:目前, 中国互联网网民近3亿, 而且这个数字还在超乎想象地增长。Web2.0的诞生, 极大地增强了网络活动的交互性。而大型的网络社区更是基于其平台强大的互动性, 社区成员的规模不断扩大。随着虚拟社区的商业价值日益增加, 虚拟社区与电子商务融合式运作一直是业界持续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虚拟社区,社区电子商务,策略

参考文献

[1]艾瑞咨询.2009年中国网络社区研究报告简版[R], 2009.

[2]姜旭平.网络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社区融合 篇8

2001年, 我国启用了“教师教育”的概念, 从此我国逐渐将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发展纳入教师的终身学习体系。网络研修社区是指以网络为基础进行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专业学习活动。在国外, 网络研修社区主要解决教师的职前培养问题。在我国, 为满足在职教师培训的需要, 特别是“国培计划”的持续实施, 网络研修社区主要服务于在职教师的培训。然而,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持续推进, 网络研修社区也逐渐渗透在校大学生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 到2020年, 城乡各级各类学校将实现“开发网络学习课程”以及“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普及率的逐年攀升, 网络研修社区的发展会愈加完善。2015年1月,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4年12月, 中国网民数量达6.49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中国手机网民数量达5.57亿,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其中强调要“强化互联网思维, 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为契机, 创新网络研修社区涵盖的内容和形式, 推动网络研修社区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网络学习的特点

1. 方便快捷

与线下学习相比, 互联网信息实时更新, 信息量巨大, 使用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而且成本低。有60%的网民愿意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分享。有80.5%的网民使用搜索引擎查找各级各类信息, 其中70.3%的网民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与工作、学习相关的信息。人们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服务平台更新知识观念, 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网络研修平台的兴起, 旨在发挥高校专家和一线名师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有效整合相关领域网络资源, 最大限度发挥学员参与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效用。

2. 交互合作

互联网构建了一种虚拟的生存环境。人们可以不受身份、地位、种族等因素的影响而畅所欲言, 同时也可以不受国家、地域的限制而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合作。在公共聊天室、QQ群或是研修社区, 同一时间所有对同一问题感兴趣的人都可以自由加入讨论组进行研讨, 无需顾及人数、场地等问题, 也可结合自身实际自行选择何时退出。基于互联网的社会性交往与合作相对便捷、简单, 但同时不能忽视网络安全。

3. 内容丰富

互联网上有海量资讯。人们通过使用搜索引擎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迅速获取相关资讯的链接。在传统学习中, 人们可以通过查阅书籍、期刊、报刊或向权威人士请教获得相关信息。这些方式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成本较高, 且获得的信息量易受多重因素影响。传统学习付出多、回报少, 但获得的信息相对系统。相对而言, 网络学习获得的信息数量巨大, 但信息质量良莠不齐, 有可能会耗费大量时间而无法获得核心资讯。虽然传统学习与网络学习各有利弊, 但互联网极为丰富的内容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4. 途径多样

人们基于网络的学习途径可有多种选择。例如, 人们可以使用普通网站, 也可以使用QQ、微博、微信, 同样可以使用专业网站、研修社区等。人们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随着在线教育的兴起, 政府和一些民营企业家投入了大量资金, 以公益或盈利的形式,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行业的人们建立了一大批教育性网站。

三、网络研修社区的实践路径

1. 操作界面简单易学

互联网的高普及率和网络学习的明显优势为未来网络研修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网络研修社区是未来在线培训的趋势, 但目前还未成主流,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部分研修教师不会使用。截至2014年12月, 我国网民的主要群体是年龄介于10—39岁的网民, 其中20—29岁的网民占比为31.5%, 而这一年龄阶段的网民即是常被人们称为“数字原生代”“数字土著”的“80后”“90后”人群。相反的是, 网络研修社区的对象包含了大量的“60后”“70后”。“60后”“70后”的网络应用技术并非十分娴熟, 有的甚至是一窍不通。另一方面, 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5%, 数量达1.78亿。调查显示, 非网民不愿意上网的首要原因是不懂电脑/网络。因而, 网络研修社区在设计时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强力保障, 但其与用户的交互界面应设计越简单越好, 防止因用户感觉操作困难而影响自我效能感和研修效果。网络研修社区在各个板块的操作步骤、资料上传和作业提交程序方面应删繁就简。2014年5月,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农村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的数据表明, 截至2013年12月, 农村网民使用手机的比例已达84.6%, 高出城镇5个百分点。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 如果网络研修社区可以多种终端 (比如手机媒体) 操作, 将会极大提高农村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的积极性。

2. 专家团队动态引领

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因此专家团队可以由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一线名师组成。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地区在教育政策、教育理念、师资培训、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都会千差万别, 知名学者和一线名师对宏观和微观教育问题也会存在不同的视角。网络研修社区可以整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充分展示各家观点, 分享一线名师的教学经验, 以期支撑和引领各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调查表明, 最受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欢迎的是一线名师, 其次才是知名专家。因此, 网络研修社区应适当考虑一线名师在专家团队中所占的比例。专家团队不能数年一成不变, 应根据研修进度和研修教师需求热点的转换进行动态调整, 也可根据国家或是地方教育改革和人才储备的需要进行预见性调整。

3. 研修内容紧贴实际

网络研修社区应从研修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研修内容。参加过研修的教师认为研修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过于强调知识的专业化和理论性, 缺少与专家直接沟通的机会和培训后缺乏跟踪指导。网络研修社区可在其主页进行网络问卷调查, 直接收集研修教师的需求;也可安排专人或委托调查公司到各级各类学校实地调研和召开座谈会, 详尽掌握某一区域教师的实际需求。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推进,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目前共同关注的有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与运行、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只有扎实做好前期调研, 才能设计出符合研修教师需要的研修内容。另外, 研修教师比较关注“短、平、快”的研修内容, 容易忽视教育改革的发展动态之类的内容。因而, 研修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不仅要关注研修教师当前需要, 还要具有前瞻性。

4. 绩效评估简洁高效

网络研修社区通过案例反思、教学设计、教研论文、课件作品、课题研究、学习心得、研修计划和研修总结等多种形式对研修教师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阻碍在职教师参加培训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工作和学习的矛盾, 难以抽出时间。因而, 在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应考虑研修教师的时间成本。尽量用较短的时间对研修教师进行绩效考核。研修教师最喜欢的考核方式是课堂讨论参与率, 最不喜欢的考核方式是结业考试。相应地, 在设计研修绩效评估指标的时候, 网络研修社区要适当考虑研修教师的偏好, 用核心指标考核研修教师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丁月.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教育研究, 2014, (5) .

社区融合 篇9

一、依托社区教育, 开展实践活动, 拓展学校教育宽度

社区有着丰厚的教育资源、教育氛围和教育环境, 这些为学生进行德育、美育以及综合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很多社区内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如名胜古迹、文化名人、民俗文化等, 是开展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宝贵资源。学校充分利用和整合这些资源, 对学生进行广泛的人文教育, 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社区实践活动, 将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部分学校由于受到经费、活动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无法为学生提供宽敞、适宜的实践活动空间, 而社区内的图书馆、健身中心、影剧院、博物馆、公园等文化、娱乐、休闲场地和设施恰好弥补了上述种种不足, 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生活、学习、娱乐舞台。例如, 锦溪镇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比较丰富, 中小学、幼儿园, 则充分利用社区的这些天然资源开展校外实践活动。通过博物馆的参观, 能够让学生品味历史文化艺术魅力;通过对文化名人事迹和作品的学习, 能够让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和生活坐标;通过对民间文艺的了解和欣赏, 能够丰富学生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对爱国主义基地的参观, 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校有效挖掘、整合这些社区资源, 发挥其教育功能, 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拓展, 既能够让学生走出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融入丰富灵活的社区教育, 发展创新能力;又能够寓教于乐,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拓展学校教育的宽度。历史环境的影响制约着人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天然教科书。步入社区, 便如同步入了历史的画卷、文化的殿堂, 可以随处受教。学生在社区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地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 既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也加深了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立足学校教育, 开展理论研究, 挖掘社区教育深度

社区教育就是对人的教育, 其对象不仅是社区成员, 也包含着在校学生, 学校教育也是社区教育的内容之一。由于学校教育体制比较系统和完善, 教学资源也比较丰富, 教育对象是充满活力的青少年和儿童, 这些都决定了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地位。社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社区教育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居民受教育年限、学历等数据和指标, 主要由学校教育生成, 很多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课题研究、实验项目也都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因此, 探究社区教育发展深度, 应该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立足学校教育开展理论研究, 是推动社区教育持续、长远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例如, 现在实施的“挖掘历史文化题材,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和“唱响锦溪宣卷, 弘扬传统文化”等实验项目, 对扩展中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层面, 深化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中小学的德育可以利用晨会、班会、辅导课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 如参观抗战时期历史遗址、爱国志士馆, 举办中小学生宣卷培训班等。实验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 弘扬传统文化, 而且对探究社区教育的深度, 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深远意义。社区教育的深化与发展, 需要社会各界积极配合, 社区居民和学生踊跃参与, 学校教育的配合、协作尤为重要。当我们以理论为支撑, 以科学研究为导向, 探索社区教育的深度时, 学校教育以其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更多的教育优势, 成为了社区教育的重点实施对象, 在社区教育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社校融合, 资源共享, 提升教育发展高度

(1) 文化共享。为构建“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培养创新人才, 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 充分展示地方特色, 整合、利用地域文化资源, 各地区大力提倡和鼓励学校、社区编写校本教材和特色课程。通过校本教材的使用和特色课程的实施, 可以加深学生、社区居民对家乡风土人情的了解, 传承、弘扬家乡的历史文化, 增强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无论是学校编写的校本教材还是社区编写的特色课程, 其依据都是地域文化、地方特色, 目的都是传承、弘扬家乡文化, 激发受教育者热爱家乡的情感。因此, 我们可以将学校和社区的文化资源进行共享, 从而达到彼此促进和交流, 实现共同提高。例如, 镇社区教育中心编写的特色课程《水乡古镇———锦溪》和中学编写的校本教材《灵秀锦溪》, 都是以地域文化为依托, 融语文、地理、历史等学科以及社会、艺术、本土文化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乡土教材。社区教育中心与学校联合, 以辅导课、实践课、讲座等形式将特色课程应用到学校教育,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施教。学校也将校本教材面向广大社区群众, 以讲座、培训、活动等形式对社区居民进行定时、定点教育。通过将校本教材与社区特色课程的交换施教, 既实现了思想文化的交流、互补, 也扩大了施教范围, 打破了学校和社区独立的教育模式, 从而做到了文化资源共享, 使整体教育水平得到了提高。

(2) 师资共享。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力量, 他们知识更新快、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水平高, 他们有责任和义务投身到社区教育中。目前, 很多地区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不足, 大多是志愿者和兼职教师, 师资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社区教育的发展。因此, 发动和鼓励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走进社区, 用自己的爱心和文化知识服务社区居民, 不仅可以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提高广大居民的文化素质, 而且, 教师自身也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不同的教学方式, 教学水平也得到相应提高, 有效促进了学校与社区教育的联系和发展。 教师深入社区, 开展社区教育,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如依据一些教师的专业特长, 为社区的市民学校开设计算机班、美术班、舞蹈班以及旅游、文秘、法律等知识讲座。实践证明, 教师深入社区, 不但切实带动了社区教育的发展, 也在社区的大环境中得到了锻炼, 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3) 设施共享。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和资源共享还体现在硬件设施的互惠互用方面。学校的文化体育设施, 如阅览室、美术室、舞蹈室、计算机室、实验室等在周末和假期向社区居民开放;运动场、篮球场等在晚上放学后向社区居民开放。学校硬件设施对社区的开放, 扩大了社区居民学习、运动、休闲的活动范围, 为居民提供了方便的活动场所。与此同时, 社区充足的硬件资源也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阵地。例如, 社区内的图书馆、健身室、影剧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文化、娱乐、休闲等场地和设施为学生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提供了生活、学习空间。设施开放、资源共享, 使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彼此融合、相互促进。傍晚, 居民们在校园里健身、锻炼;放学后, 学生们回归社区活动和嬉戏;白天, 学生们在校园里认真学习;周末, 居民们在学校的功能教室接受继续教育;老教师、老干部当起了校外辅导员, 进行课外辅导和知识讲座, 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学生们做起了志愿者, 宣传文明礼仪知识、慰问鳏寡孤独老人, 体现了传统美德……这些和谐、美好的互动环节, 充分体现了学校和社区的资源共享, 加强了学校和社区的联系,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实现“教育社区化, 社区教育化”的教育愿景提供了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燕农, 张琪.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顾侠强.社区教育概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1.

[3]曾青云, 付丽丽.社区教育发展与区域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 2012 (07) .

社区融合 篇10

一、网络社区化的趋势

We b2.0不仅使网络人际互动越来越频繁, 而且其去中心化的特征给予网民空前的信息自主权。每个互联网的使用者, 都可以从Web2.0受益, 挑选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发布自己的观点, 形成并维护自己的网络社交圈, 获得自我满足。随着Web2.0的进一步发展, 实名制SNS的走红, 网络社交圈与现实社交圈逐渐被打通, 社区化成为越来越多的网站发展的方向。

根据CNNIC《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的统计数据, 互联网在促进网民获取信息、拓展人际交往、鼓励社会参与、提供实际生活便利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较为突出, 网络时代人们的交往广度被拓宽, 人际联系密度加深。近九成的网民认同互联网加强了其与朋友的联系, 半年提升了4.5个百分点, 81.6%的网民对网上办事节省了很多时间表示认同, 77.5%的网民觉得生活离不开互联网, 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1]

正如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戴维·杰勒恩特讲的那样, “互联网的终极形态是‘镜像世界’———物理世界的虚拟映射”, 人们将真实生活的一些习惯带入虚拟世界, “它夹杂了每个人不同的生命体验, 倒影中包含了你在真实生活中的社会、机构和家庭结构。”[2]一方面, 真实世界的一切都可以被数字化之后移植到网络空间中, 另一方面, 互联网成为现实生活的必要设施, 和真实世界的生活逐渐融为一体。

二、SNS网站与3D虚拟社区的发展现状

(一) SNS网站的转折点

不久前, 开心网高调宣布其注册用户数量成功突破4000万大关, 并以每天20余万新增注册用户的速度持续增长。2008年9月, 开心网获得北极光创投的400万美元首轮融资, 2009年完成第二轮约2000万美元融资[3]。2008年至今在白领和学生一族中风靡的“偷菜”、“抢车位”等加载在社交网站中的网页游戏成为开心网、人人网等SNS网站吸引人气的主要筹码。因为此类网页游戏设计简单, 玩法单调, 就游戏本身来说, 很容易使用户产生厌倦, 这类小游戏的产品周期都不长, 国内SNS网站对网页游戏过度依赖的发展模式, 也遭到质疑。

开心网、人人网最初都可以算作是对美国SNS网站Face book的模仿之作。但中国的SNS网站并没有像Facebook那样对社交充分挖掘, 开心网等网站的社交方式主要是依赖游戏应用。虽然目前社交网站的网络狂欢鼓舞了网站从业者对未来的信心, 植入广告和虚拟礼品交易也使SNS网站初现盈利的曙光, 但盈利模式的模糊和单薄并不能被掩盖。

从2008年SNS网站的营收规模来看, 80%的收入来源于广告[4]。但一些品牌在SNS网站做了广告之后, 效果并不明显, 产业界和学术界对SNS网站的广告营销效果都提出了质疑。

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企业、明星进入SNS网站开设主页, 国内的SNS网站也在游戏之外开始很多尝试。新浪、搜狐、百度等一些门户网站也越来越呈现出社交化特征, 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网站也利用SNS提高用户的粘性和活跃度, 可以说, 国内的SNS行业进入调整期, 许多网站面临着自身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二) 3D虚拟社区的潜质

《第二人生》是总部在旧金山的林登实验室提供的由用户共建的3D虚拟世界, 它依靠一个强大的脚本工具, 由用户自己创建世界中的一切, 如房子、车子、衣服、玩具等。2006年底, 德国华裔女教师爱林·格雷夫靠出租和转卖虚拟世界中设计的建筑和风景, 在《第二人生》赚取了3亿林登币 (合美元约110万元) , 被媒体称为“虚拟世界的洛克菲勒”。

2006年下半年开始, 越来越多的现实机构进驻《第二人生》, 使得这个虚拟世界越来越靠近真实世界的映射, 在经历了长达4年多的沉寂后, 其用户规模从2006年年初的10万人迅速增长至2007年年中的1000万人。

美国虚拟热潮催生了2007年中国进入虚拟社区领域的小高潮, 许多网站迅速构建并获得了风投的支持, 但受开发理念、运营模式、网络环境等因素限制, 效果差强人意。《Hipihi》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3D虚拟社区, 其注册用户也只有几万人, 《Hipihi》、《由我世界》等国内比较大的3D虚拟社区, 活跃用户也非常少, 其他的一些同类社区, 尚在公测阶段, 服务器就已经不能登录。

即使是3D虚拟社区的先驱者, 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第二人生》也不再风光。2008年之后其用户数的增长已经比较缓慢, 金融危机中, 许多虚拟金融业务的中断也使许多用户失望。林登实验室数据显示:2008年4季度《第二人生》最高同时在线用户数仅有7.7万人, 而同期全球受欢迎的网络游戏最高同时在线人数均为百万以上级别。2009年, 《第二人生》用户增长更为缓慢。[5]

3D虚拟社区的发展都遇到了问题, 而由于中国环境的特殊性, 3D虚拟社区在中国一直没有繁荣起来。尽管这样, 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国内不断有3D虚拟社区的网站投入运营, 中国电信也开通了旗下的3D虚拟社区———China Q, 这说明, 3D虚拟社区的潜力还是有诸多认可。只是, 3D虚拟社区在中国的发展需要更明确的方向分析。

三、SNS与3D虚拟社区融合的可能性分析

笔者认为, 未来网络的发展会越来越倾向于网民自身价值的实现——不仅仅体现在精神上, 也能在物质上有所反应。普通网民利用网络除了能完成简单的物品交易之外, 还能像在真实生活中一样, 通过自己在虚拟世界中创造的成果获得收益, 连通虚拟物品生产和真实生活的经济链条。用网络实现收益的不仅仅是网站, 而可能是每一个网民;交易的物品不局限在真实物品, 也可以是虚拟存在。同时, 网络财务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

SNS打造的相对信度较高的人际平台以及3D虚拟社区为网民提供的丰富创造体验空间, 加快了网络与现实间经济链条形成的步伐。但是, 目前在国内, SNS虽然市场大好, 但难免陷入同质化困境;3D虚拟社区叫好不叫座, 不少开发商和网民对其的认识还停留在游戏层面, 对二者的发展现状进行优劣势分析, 有助于更好的把握两者的发展方向。

(一) SNS网站的优劣势分析

1. 优势和机遇

由其社会交往的基本属性来看, 用户关系是SNS网站的安身立命之本。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 SNS网站已经成为很多用户维持其社会关系的工具, 虽然国内的SNS网站对于“社交”和“互动”概念的理解和挖掘还不够完善, 但其进入门槛低, 用户基数大, SNS用户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和用户对SNS应用的高参与性已经使SNS逐渐成为网民人际互动和信息传的的平台。

根据CNNIC公布的《2009中国网民社交网络应用研究报告》显示, 社交网站的用户规模已接近国内网民总数的三分之一, 我国社交网站的平台化特征正日趋明显, “随着在网民中渗透率的不断提高, 社交网站正在逐渐成为包括博客、Em ail、IM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在内的聚合平台。”[6]

特别是开心网、校内网的实名机制, 使用户之间信任度较高, 当下SNS网站网页游戏和应用的火爆, 使其用户有了超越一些门户网站的高密度和高粘度, 这些用户属性都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SNS这个大平台可以说是潜力无穷。

随着电子商务网站的社交化和SNS网站增值服务的扩展, 使SNS不仅仅是社交平台, 更成为互动营销最好的练兵场, 社交与营销平台的融合, 为SNS网站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2. 劣势和挑战

在SNS网站用户数量增长形势一片大好的形式下, 我们也应该看到, 国内SNS网站同质化严重, 对游戏和应用的过度偏倚, 使用户较容易流失。而导致用户放弃使用社交网站的主要原因中, 没有感兴趣的活动, 有价值的资讯的匮乏上升到比较重要的原因。

在最初的新鲜感平淡之后, SNS用户对网站的参与体验和环境认同感、归属感的要求变越来越凸显, 简单雷同的页面、游戏设计和不够实用的应用加载都成为SNS网站发展的局限。

同时, 植入性广告、精准营销广告和口碑传播虽然为SNS网站带来了不小的收入, 但CNNIC的调查显示, 社交网站用户对各类广告的认可比例均不超过30%[7], 社交网站的广告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以广告收入作为主要盈利的SNS网站盈利模式并不明晰和完善, SNS网站在这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探索。

(二) 3D虚拟社区的优劣势分析

1. 优势

整合了网络游戏、虚拟社区、Blog、电子商务、商务应用插件等功能的3D虚拟社区像SNS网站一样, 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另外, 3D的技术优势使3D虚拟社区的用户在使用网站时拥有更强的沉浸感。3D空间的高清晰度和高形象化增强了用户的体验, 3D为用户提供的交互环境更为真实, 以《第二人生》为例, 其居民角色Avatar在3D世界里的身份更具有社会性。由于3D虚拟社区对真实世界的仿真模拟, 使得用户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参与体验感较高的各种娱乐、社交等活动, 与2D提供的文本和链接相比, 用户在3D世界有更强的协同感。

3D立体仿真的技术优势体现在营销上则更具有价值。3D的高形象化可以更好地展示产品性能, 植入式广告不仅仅局限于游戏中, 在社区里的投放变得更加灵活。网络虚拟店铺也可以借助3D的这一特点, 使用户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和保障。国外的一些电子商务网站就为其虚拟客户提供试穿、试用等服务, 淘宝虽然也增设了试衣间, 但比起用户在3D虚拟空间里自己设定的身高体重等个性化特征, 试衣间里统一的模型, 只能给用户提供服饰搭配参考, 适用性并不强。

一个完备的3D虚拟社区还可以为厂商提供低风险的功能测试和低成本的营销模拟环境。在3D虚拟社区的居民间进行的模拟测试, 可以为厂商在真实环境中推出的产品和活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也可以为产品上市作预热, 效果好的话, 甚至可以直接在虚拟世界销售, 配套支付和配送环节之后, 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变可以连接起来, 打通一条经济链条, 为虚拟社区提供更加丰富的盈利模式。

2. 劣势

3D虚拟世界发展一个最大的局限便是其对运行环境硬件和网速的高要求, 特别是在国内, 这一限制更加明显。对硬件的高要求提高了用户进入的门槛, 限制了其用户数量的增长。

以国内多年来对3D的认知, 许多开发商和消费者对3D的属性定义仅仅停留在游戏层面。而缺乏了社会交往, 特别是实名制的真实人际关系载入, 使得3D虚拟社区的发展很容易像简单的3D游戏一样, 娱乐性缺乏创新, 社交性相对匮乏, 失去其平台优势。

(三) 两者结合的优势互补可能性

由以上两点的分析可以看出, 3D虚拟社区的高参与感、体验度可以提高SNS网站用户对环境的认同感, 可以加速SNS网站, 特别是电子商务类网站的增值发展, 弥补SNS网站在盈利模式上的弱点。

而SNS网站的社交互动大平台和低门槛可以提高3D虚拟社区用户的活跃度和积极性, 使3D虚拟社区逐渐从游戏的阵营脱离出来, 网络交友和网络互动可以让用户拥有更好的虚拟生活方式。

四、两者结合的可操作性

国内现在在3D虚拟社区与SNS的结合上已经有一些尝试, 其中的佼佼者是《摩尔庄园》和《奥比岛》, 二者在百度游戏搜索排行榜上长期位居行业前十名。《摩尔庄园》称其2008年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了800万户, 并且获得了启明创投500万美金的投资。[8]

除了针对儿童市场的网站, 国内的社交性3D虚拟社区虽不及SNS网站的火爆, 但也一直不乏尝试。除去一些打着社区旗号的游戏之外, 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类似第二人生的世界构建型, 如上文提到的《Hipihi》等;彻底的电子商务型, 如第1虚拟商务、X购等虚拟购物世界。这些网站都处于公测阶段, 活跃用户很少, 开发商若想在SNS与3D的结合中取得优势, 需要注意一下一些问题:

(一) 把握网站框架的构建

中国用户尚不能适应《第二人生》那样对世界的完全创造, 任何环境都要用户创建, 容易使用户在创建过程中感到疲乏。对虚拟社区的完全创造, 脱离了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国内几款模仿类似产品迟迟不能获得用户认可, 也有这个原因。

因此, 3D化的SNS网站, 不能把原有的构建完全改变, 而应该从局部和细小处入手, 如虚拟人物Avatar的设定, 道具、礼物的DIY和出售渠道等, 这样, 不仅提高了SNS网站用户的参与度, 而且弥补了当前社交网站礼品道具等同质化的不足, 同时, 通过现实的商业元素的植入, 用户通过虚拟货币消费等多种渠道, 丰富了网站的盈利模式。

(二) 避免网站的同质化

3D虚拟世界形态的丰富性, 为打造不同风格的SNS网站提供了便利。

以互动媒体为主要特色的门户型SNS网站, 应该与3D虚拟社区结合, 凸显社区效果, 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信息分享环境和互动体验。利用3D的优势, 对视屏加载与Flash的结合、PDF文件的应用、Avatar亲身参与的聊天室和虚拟会议等, 以及不同群体小环境的特色打造, 都能提高用户的归属感。

对于偏重网络游戏的社交网站, 则应该把开发重点放在游戏的可玩性上, 提高游戏的画面感, 完善游戏的世界观和情节构建, 丰富游戏的角色和道具设定等, 以提高游戏玩家的粘性。

对于电子商务类SNS网站, 则应该把3D的应用重点放在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上。从允许用户打造符合自身形象的个性Avatar开始, 店铺的陈列, 买家的试用, 商业街的构造等逐步拓展, 为卖家和买家都提供更加丰富的自我展示平台。3D应用的同时, 要真正打造电子商务网站的社交性, 提供除了IM软件之外更多的交流方式, 除了买家卖家之间的交流之外, 同一个店铺内买家之间的交流等, 可以使网络购物更加向现实靠拢。

(三) 考虑开发的硬件限制

与3D虚拟社区的融合, 对现有的SNS网站来说, 技术和后台需要更强的支持, 3D虚拟世界的开发也需要资金投入, 这对转型期的SNS网站都是挑战。

在现有条件下, 太完整的3D运用, 对用户的硬件配备和国内网络环境要求很高;零星的3D应用又容易换汤不换药, 不能产生明显的效果, 如何把握现阶段3D虚拟与SNS的融合程度, 在现有条件下达到最好的效果, 是需要进一步调查和试验的。

SNS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 必将是互联网的主角, SNS与各种媒体和技术的结合也将更加广泛。经过第一轮淘汰之后, SNS网站的个性发展和平台构建, 存在诸多可能性。未来的社区网站会因为3D虚拟社区的融入更精彩纷呈, 不局限于2D的空间, 3D是一条突破性的出路, SNS网站和3D虚拟世界能否联手自救, 还需要接受更多现实变迁的考验。

参考文献

[1]CNNIC.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OL].2009-07-16.http://research.cnnic.cn/html/1247710466d1051.html.

[2]陈赛.世界的镜子[J].三联生活周刊, 2009, (2) .

[3]周婷.开心网注册用户突破4000万[N/OL]中国证券报, 2009-08-03.http://www.cs.com.cn/hw/04/200908/t20090803_2169185.html.

[4]裴瑜.SNS2.0获利曙光[J].投资与合作, 2009, (8) .

[5]中国的虚拟世界, 路在何方[OL].网游客新闻中心.2009.-08-27.http://www.wangyouke.com/news/MainPage/News/YJNews/2009/827/0982716491253DF3E7G98DJ660EC3C_2.shtml.

[6]CNNIC.2009中国网民社交网络应用研究报告.[OL].2009-11-12.http://research.cnnic.cn/html/1257998660d1530.html.

[7]CNNIC.2009中国网民社交网络应用研究报告.[OL].2009-11-12.http://research.cnnic.cn/html/1257998660d1530.html.

社区融合 篇11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民族传统体育为基础而延伸至各个领域的辐射功能开发也成为理论界关注的重点。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注入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养料,将有效地指导当代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社区是人们生活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作为社会文化的社会体育无疑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突出的作用,搞好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一方面有利全民健康,有利全民和谐相处,有利于体育文化全面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传统体育文化形态来亲和人际关系和培养民族精神,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对促进社区体育文化繁荣具有现实意义。

社区体育文化以其灵活的组织形式、丰富的活动内容,融洽的地域亲情、便捷的练习方式和有效的健身效果吸引着广大的社区居民,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国家大力倡导的终身教育体系中体育教育的重要载体。社区体育文化组织则是城市居民为满足健身、娱乐、休闲、社交等需要而自发集结的体育团体。他们以地缘关系所开展的系列体育健身活动形成了城市社区体育文化,而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健身计划,是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是新世纪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这些都将主要依托城镇社区综合服务机构才能得以实施。因此,将社区体育做为推动全民健身日益普遍化、经常化的优先发展阵地,我国群众体育尤其是城镇社区体育是发展重点。

2 民族传统体育与社区体育文化相融合的因素分析

2.1 群众性

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集中的地方,是城市公共文化集中展示的地方。社区体育文化是市民社交休闲与受教育的场所。民族传统体育老少皆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民族体育的上述特征,集中表现在道德观念附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规范和导向其发展方向,并长期在民族发展与融合过程中起着教化和熏陶作用。社区所进行的任何文化活动都向群众开放。社区体育文化的主体是广大群众。

2.2 包容性

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社会成员,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成为活动的主角。民族传统体育是流传在中华大地上的传统项目,大家耳熟能详,人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既可以是欣赏者,也可以是表演者,在这里没有身份、地位的差别,人们可以轻松自在,无拘无束,自由流动,展现自我。在休闲中感受文化的熏陶,汲取营养,寻找自己的乐趣,社区体育文化成为大家公共的精神食粮。

2.3 教育性

民族传统体育融于社区体育文化,有助于培养拼搏精神、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国际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学习到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而且能在遵守游戏和比赛规则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社会生活所必需的道德意识和规范意识;不仅可以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竞争进取、拼搏精神,而且可以培养相互尊重、团结合作、热爱集体等良好品质,可以从更高的理性层面上理解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融于社区体育文化,有助于促进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最有效的途径,能为人们增加社会交往,维持人们的心理健康不同民族、宗教信仰、阶级背景的人通过运动改善他们之间的关系,替代一些人的不良生活方式,同时,社区的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感情交流,增强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消除代际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宁,社会空气活跃,社会情感交融,其本质就是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

2.4 时代性

社区体育文化体现了对文明、高尚、和谐的追求,这无疑是对封建迷信和低俗文化现象的一种抵制和否定。而现代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融合了西方现代审美心理,也逐步影响了民族传统文化,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民族传统体育为了更好适应竞技表演,而参与到社区活动中去,为大众所接受,正在逐步改变一些难度系数很大的动作,代之以较为方便、形象、优美、适应当代人学习的动作,逐渐向现代体育追求的健身性、表演性、娱乐性转型。社区体育文化适应了当今时代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它以向上、健康有益的民间格调,体现了群众文化的品味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民族传统体育今后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3 民族传统体育与社区体育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

3.1 现阶段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是:组织内部管理差,职责划分不清,活动无计划,与当地政府、行政机关联系不紧密;组织内部无明确的管理者,健身活动无计划,随意性大,缺乏科学的健身知识、方法,缺乏组织发展的中、长期目标;组织活动经费缺乏;组织成员的体育心态不稳定和活动的单一性;可供社区体育组织选择的活动空间与健身方式不足;对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结构的理论研究不深入。有研究表明:我国大约有80%的健身点无正式组织机构给予他们科学的健身知识和健身技能方面的指导与培训,其原因可归结为:体育行政部门、街道居委会、辖区内的各体育团体三者之间的职能关系梳理不清。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群众体育工作人员不足,健身指导方面的知识、技能及方法欠缺,不能够适应健身者的需求。社区指导的培训费不足,向社会提供的指导渠道不畅,其数量和质量都需要尽快提高与加强。各辖区的体育活动站、辅导站、晨晚锻炼点等不规范,没有纳入街道、居委会的社区发展规划及工作范围内。

3.2 提升社区体育文化的对策

3.2.1 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发展历程中,分别形成了各有特色的自然崇拜,这种自然崇拜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基因。正是这种文化基因,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借助民俗活动为载体而在长期的流传和开展中,总是饱含着尊重与崇拜自然,融入自然、爱护自然的文化追求,使参与其间的人能潜移默化地培植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感情。因此,各级政府不仅要主动介入到那些就有民俗习惯特征的、自发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去,还要在这些活动中充分借助其崇尚自然地文化特征,通过多种方式,因势利导,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具有说服力地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以培养和强化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觉意识。

3.2.2 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促进人与人的和谐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儒家思想造就了一个“礼仪之邦”,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社区体育文化乃至构建和谐社会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舞龙、舞狮、拔河、抢花炮、踩高跷、赛龙舟等,这些都是以团体形式参加的群众性活动,参赛者、旁观者都自然地将自己当做其中的一份子,为集体的成功而欢呼,为集体的失败而沮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促进人们之间的团结友爱,消解由于竞争而带来人与人之间不当的冲突与对抗,使人们在竞争中自觉维护法制尊严和道德的神圣,为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提供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和情感基础,促进人与人之间正当竞争的同时和谐相处。同时,这种参与者众多,波及范围广的大众性活动,是人们有效地扩大社会交往面,有效地主动和被接受各种社会信息的最好机会。因而,通过这种群众性活动还可以促进人的社会文化程度的提高,促进在思想观念上跟上时代步伐,逐步培养起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现代意识,公平竞争、公正严明、严格自律、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道德观念从无形中内化到人们的内心世界,提高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和协调发展。

3.2.3 敞开胸襟,汲取奥林匹克文化精华

民主自由、竞争拼搏、开拓进取、理解尊重、和平友谊是奥林匹克文化与精神的核心所在,是世界优秀的文化,中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民族传统体育追求“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两种文化要在不断的交流中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先进性,发挥更大的功能。因此,在民族体育与社区体育文化的融合中,就必须敞开胸襟汲取奥林匹克文化精华,扬长避短,形成体育文化聚合力,保持其先进性与民族性,继续为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做贡献。

3.2.4 走专业化道路

目前,高校体育类学生面临着就业的难题,相关部门应在社区服务机构中起指导搭桥工作,让这些在学校已掌握了一定的体育专业与技能的人才在社区体育工作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又能使社区的体育组织管理人员专业化,两者的良好结合必将有力地推进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

3.2.5 广开思路,推进社区体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众所周知,美国体育产业繁荣的原因很多,但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国的体育设施遍布城市、社区、街道、机关、学校、企业和购物中心,到处都有完善的体育设施,儿童娱乐场所随处可见,这种良好的体育设施丰富了人们的体育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体育观。纵观我国城镇社区,民族体育设施的严重缺乏,是当前制约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的瓶颈,只有加强民族传统体育设施的建设,从场地设施入手,才能够有效的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促进社区体育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一方面,政府应加大投入民族传统体育设施建设经费,同时,面向社会、面向民间组织、面向市场,盘活民族传统体育场地设施的存量资产。另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与企业联合,扩大内需,进行综合开发、运作和多种经营,开展产业化尝试,出版一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读物,树立一批长年坚持民族传统体育锻炼的先进典型,组织各种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和竞赛等等,形成浓郁的社区体育文化,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性与社区体育文化的功能进行论述,针对现阶段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阐述民族传统体育、社区体育文化、和谐社会三位一体的构建与设想。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社区体育文化,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冯胜钢.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481-1483.

[2]吴斗雷,田祖国.民族传统体育与广场文化的建设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28-31.

[3]蒋雯,邓嘉.试论全民健身影响下的学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9):35-36.

上一篇:预测策略下一篇:药物使用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