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机制(共11篇)
融合机制 篇1
一、学科融合的含义
探讨学科融合的含义首先需要了解“学科”、“融合”的含义。学科涵义的理解至今众说纷纭。从传递知识、教育教学的角度看, 学科的涵义指的是“教学的科目”, 即“教”的科目或“学”的科目;从生产知识、研究学问的角度看, 学科的涵义则是指“学问的分支”, 即科学的分支或知识的分门别类;从高校教学与组织研究的角度看, 学科又可作为学界或学术的组织单位, 即从事教学与研究的机构。“融合”即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 如文化融合, 也作“融和”。学科的发展实际上是顺应社会需要、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经历了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拓展, 逐渐细分, 然后又多学科融合这样一个过程。所谓学科融合, 也可称学科整合, 是指为了推动学科建设, 提高学科水平, 打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组织、结构和秩序, 使不同学科相互吸收、相互借鉴而形成一个具有新质的、和谐的学科整体的过程。概念中的“新质”指的是新的综合性研究课题, 新的学科生长点乃至交叉学科。我们通常所说的学科间的交叉, 即学科间概念、原理、方法的相互借鉴与移植, 也就是“学科融合”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它们是可以同等使用的。
二、学科融合的意义
(一) 学科融合有利于促进科技的发展。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人类的认知水平、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然而当今科技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比如生物医学的发展不能仅仅依赖生物学和医学, 还必须依赖数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环境、心理学和工程等不同学科的协作。因此学科融合有利于促进科技的发展。
(二) 高校人才培养中需要学科的交融。
高等教育虽然注重专才的培养, 然而培养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更是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 而这必然需要走多学科融合的教育模式。实践证明, 复合型人才往往产生于学科的综合部或交叉点上, 如果不进行学科融合, 就必然影响到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因此在学生的培养中, 要注重多学科交融, 比如管理类学生需要广博的知识面, 类似美学、文学、历史、法律、体育等知识也应了解一些。
(三) 学科融合有利于促进高校科研水平提升。
重大科研项目的发现和完成, 往往需要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科研队伍共同完成。很多高校组建了跨学科的研究团队, 目的也是为了促进科研水平的提升。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除了设有建筑和城市规划分院、工程分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分院等6个学院外, 还设有人工智能实验室、生物技术处理工程中心等44个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
三、高校学科融合机制探索
(一) 理清学科现状。
在这个阶段里, 学校要对现有的学科、专业进行全面实质性调查、论证, 弄清各学科的研究方向、学科力量和资源配置情况, 确定一些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专业以及弱势学科, 并慎重对待学校现有的基础学科、主干学科和整合性学科, 重视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 最后本着扬优、显特、改老、创新的目的, 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学科融合方案。
(二) 重视学科建设。
学科和专业建设是强化学校内涵发展的前提。学科和专业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学科是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学术基础, 没有学科的发展, 专业发展终究是站不住脚的。因此要在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学术梯队建设、科研水平提高上不断寻求新的突破。要在对现有学科调研分析的基础上, 努力打造学校的重点学科, 对重点学科进行扶植, 努力使其达到省级重点学科和品牌特色专业水准, 实现学科专业发展的新突破。
(三) 寻找学科融合的耦合点。
不同学科在一定的环境与机制条件下, 相互交流, 相互碰撞, 寻找“耦合点”, 这种“耦合点”可能存在于相邻学科之间或远缘学科之间;可能存在于两门学科之间或数门学科之间;也可能存在于自然科学内部学科之间、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学科之间, 或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既有横向意义上的“耦合点”, 也有纵向意义上的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之间的“耦合点”。“耦合点”也可理解为“相通点”, 比如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熵”的概念引入到经济学;电学中的“阀”的概念引入到感觉、知觉等心理学范畴;社会学中的“系统分析”、“模糊集合”、“目的假设”等也被自然科学中的一些学科所吸收。“耦合点”是产生新的学科生长点, 形成交叉学科的源头。
(四) 人才培养中注重宽基础和学科交融。
人才培养中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跨学科知识的广博性, 注重通才教育是德国高等教育的一贯特色。遵循宽基础和学科交融的原则, 比如经济学本科专业强调宏观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在基础理论及研究方法方面的通性。该专业前两学年的课程内容和全部必修课的模式旨在避免因过早划分专业方向造成的知识面过窄现象。同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明确自己的真正特长, 充分挖掘自己分析解决某一专业领域问题的潜质, 更有助于学生形成跨专业分析问题的视角, 提高学生对研究的兴趣;第三学年虽然划分了专业方向, 但学生除本专业方向的课程外还必须选修其他专业方向的课程。这些措施都能较好地避免因“过专”导致的专业局限性。我国高校在办学中, 也应采取这种模式, 本科教育在前两年的专业课教学中, 应突出通识性。人才培养中注意通识性教育, 课程体系、培养方案的设计中, 考虑多学科融合。
(五) 从课程体系转变为模块体系, 更好的方便教学中的学科融合。
教学开展中由课程体系转变为模块体系, 能更好地实现学科融合, 培养通识性人才。通过模块能够促进学生跨学科思维, 能够避免重复交叉学习现象, 避免了某些零散小课在每学期重复出现。课程体系的特点为:课程多、分散、不成完整的体系、教学形式多。模块体系的特点为:模块少、成完整的体系、各种教学形式可融合在一个模块下。模块就是一个比较大的学习单元, 多数情况下由不同的课程组成, 每个模块有模块说明, 其主要的特点是以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为核心, 把“教师要讲什么”变成“学生能干什么”, 以此组织课程和教学。
(六) 多学科背景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缺乏多科性的知识储备, 不利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同时也不利于科研上的创新。因此教师不光具备本专业的知识, 还应具备多科性的知识储备。可以通过引进多科性背景的教师, 或者通过进修、培训、各类型的讲座, 拓展教师的知识储量。
(七) 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
当代科学的发展和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 越来越依赖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许多有影响的科技成果, 都是在学科的交叉点上取得的。近些年来, 国外许多政府机构和著名大学纷纷组织建立跨学科研究机构, 支持交叉学科发展, 并逐步取得各种重要成果。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学院、学系, 仍主要是单科型的, 其学科方向还局限在本领域的狭隘范围内。因此, 建设交叉学科性质的研究中心 (学院或系) , 是高校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谢沛铭.论合并高校的学科融合[D].中南大学, 2003
[2] .杜建华.合并高校学科融合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3
[3] .梁光华.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任务[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2, 8
[4] .胡卫锋, 庞青山.学科融合:大学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J].煤炭高等教育, 2004, 7
融合机制 篇2
突出职能转变,重构镇(街道)职能体系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科学配置镇(街道)职能。强化镇(街道)抓统筹社区发展、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区平安“五大职责”,推进镇(街道)工作重心向为群众和企业提供精细化的公共服务转变,全面推动镇(街道)承担的产业发展职能向产业功能区转移,解决镇(街道)职能错位越位问题;
二是应对治理难点,统筹推进权限下放。着眼理顺条块关系,赋予镇(街道)对职能部门派驻机构负责人的考核权和任免建议权、对派驻执法力量的统一指挥调度权、对辖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验收的参与权、对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的建议权、对涉及多部门协同解决事项的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权,解决基层治理“权力有限,责任无限”的难题;
三是坚持权责匹配,合理制定“三张清单”。探索建立镇(街道)职责任务、公共服务、属地管理三张清单,确保依清单履职、按清单问效、照清单追责。
统筹优化镇(街道)机构设置,促进基层高效顺畅运转
一是完善内设机构设置,推进镇(街道)职能有效履职。对镇(街道)原有的机构进行优化整合,统一设置综合、党群、营商环境、社区治理、民生服务、综合执法协调、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8个必设内设机构,满足基础服务保障工作。允许差异化设置双创服务、产城融合、项目服务、社区统筹等1个“个性”内设机构,突出区域特色;
二是推进服务机构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将直接面向群众、企业量大面广的100余项审批服务事项进驻镇(街道)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最大限度实现群众“就近办、自助办、一次办”;
三是完善综合执法体系,健全镇域执法运行机制。将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执法力量和资源进行下沉,构建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的综合执法格局,实现基层“看得见、管得住”。
健全人员编制统筹机制,助推镇街现代治理提质增效
一是探索构建人员编制配备模型。建立镇(街道)行政和事业编制测算体系和配备模型,既保障镇(街道)运转的基本需要,又对镇(街道)差异化需求进行个性化配备。为镇(街道)核增事业编制150名,保障民生事业发展需要;
二是逐步推行“基本编制+动态编制”管理模式。建立行政编制“动态库”、事业编制“周转池”,用于保障镇(街道)承担的重点工作及阶段性重大任务、引进人才等用编需求;
三是建立镇(街道)编制资源“红黄绿”管理机制,实行超编“红灯”警示,人员只出不进;
满编“黄灯”预警,严控使用“动态编制”;
空编“绿灯”通行,灵活使用编制;
构建军民融合装备管理机制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军民融合;装备管理
引言
构建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管理机制涉及军地双方许多不同部门,涵盖经济社会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协调、理顺关系,建立起一整套符合实际、灵敏高效的运行机制体系。根据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管理机制现状及存在不足,借鉴外军装备管理先进经验,科学构建军民融合装备保障管理机制应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1.信息沟通机制
1.1建立统一的信息传递标准
信息沟通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和信息反馈四个部分。目前我军装备信息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普遍的问题是信息标准不统一,相互沟通衔接困难。建立统一的信息传递标准是构建信息沟通机制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三项内容:一是建立统一的维修保障信息标准,统一的信息资料数据库,确保军队信息系统与地方信息系统的对接,实现军地双方在保障资源信息、保障需求信息和指挥管理信息的共享与实时处理。二是建立统一的装备业务标准,就是统一军地物资分类和编目编码标准,统一信息技术应用和系统管理技术标准,统一物资保障设施设备编配和使用标准,统一业务流程和业务管理规范。三是统一网络信息标准,构建装备保障信息网络化系统。明确军队装备保障需求信息,统一信息采集、信息传递、信息处理等各种相关技术标准和接口,构建军民一体化网络保障系统,逐步建立起标准一致、纵向贯通、横向互联的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信息网络系统。
1.2建立稳定的信息沟通架道
信息传递渠道,简称信道。在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管理中,信息沟通渠道分为固态和动态两种,平时使用最多的是固态信息沟通渠道即网络信息沟通平台。我们可以依托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装备保障专业网站,建立完整的军民融合信息数据库和可靠的军民互动信息平台,并及时维护更新。我们常见的动态信息沟通渠道即军队后勤与地方建立的定期的沟通制度或活动。如一方面,定期组织有关军队装备保障人员到相关地方政府机构、企业进行技术考察和技术交流,通过这种类似“雪貂侦查”的形式,了解和掌握民间组织的技术供应信息。另一方面组织军地相关行业的科研技术人员座谈交流,如国家发改委和军事科学院2008年首次联合举办一首届“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增加军事装备保障系统与民间组织的相互了解,促进军民之间的保障技术、服务信息沟通,解决军地之问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2.军民协调机制
必须建立完善的军民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企业的职能作用,深人研究探索军民保障单位间多个层次的协调方式,从具体方式上进行优化和创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及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作用,促进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的管理工作顺畅进行,消除军民融合的军地合作壁垒,促进军民有序融合、有机融合和柔性融合。
2.1建立权威的顶层决策制度
顶层决策是地方政府、企业参与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的重要保证,也是军民协调的基本政策依据。建立权威的顶层决策制度首先要求在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下,成立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总后勤部等有关部委参与的顶层决策组织,负责研究制定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的方针政策,对保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加强各类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工作的衔接与协调,促进军民融合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其次,强化顶层决策组织的职能,充分发挥在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过程中的宏观协调作用,使之纵向可以协调执行部门与决策部门在贯彻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过程中的督促检查、信息沟通和情况反馈,横向可以协调跨部门、跨领域对象的相互衔接与配合。在顶层设计时,国家发改委和军委办公厅、总后勤部等综合部门要加强协商对话,通过建立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制度、合署办公制度等形式进行军地双方顶层协调,促进军队后勤部门内外协调。第三,制定一系列的协调政策和制度,在统一的顶层决策机构领导下,专门制定“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协调计划”和相关法规制度及条令条例,重点加强对增强军民协调的渠道、方法和措施进行明确,确立解决军地协调问题的指导性协调程序。
2.2建立顺畅的部门协商制度
构建完善的军民协调机制,需要在建立权威顶层决策制度的基础上,建立顺畅的部门协商制度,确保军地双方输出输入的良性循环。一是根据顶层决策机构在战区联勤部、省军区与地方政府设立第二层的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组织机构,直属于顶层决策机构。二是在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建立军地合署办公、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健全军地共同议事规则和办事程序,合力完成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管理机制的建设任务。三是增强相互了解,促进部门合作。
3.资源共享机制
我军装备保障与地方资源共享有一定的基础,但基础水平与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所要求的资源共享程度相差甚远。因此,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对实现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具有深远意义,是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3.1发展可靠的军民通用资源
在实施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管理中,资源共享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共享、地方科技资源共享、生产资源共享和人才资源共享等方面。实施军民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军地资源可以直接相互利用,因此,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必须发展可靠的军民通用资源。军民通用资源按装备管理对象可以分为军民通用人才、军民通用物资、军民通用业务、军民通用信息四类。建立可靠的军民通用资源,首先要建立统一的军民资源标准,即按照上述分类建立统一的人才使用标准、物资使用标准、业务标准和信息使用标准。其次,根据装备保障中资源标准的一致性,整合相关资源。第三,以坚持质量建设为基准,加强资源的标准化建设,既要避免物资的重复建设,也要防止资源保障不力所带来的军事损失。
nlc202309012022
3.2建立快捷的军民共享通道
资源共享过程如同信息共享过程一样,必须有一个实施共享的渠道或路径。建立快捷的军民共享通道是实现资源共享所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军民资源共享的必经之路,所以,共享通道的快捷与否直接影响到军民资源共享的效果。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中,资源共享最多的是物资资源的共享,比如存储仓库、运输工具(车辆、轮船、飞机)、医疗器材等等。建立快捷的军民共享通道主要包括以下二个方面:一是构建物资信息交换平台。在信息沟通机制中已经提到,建立良好的军民物资资源信息沟通离不开统一的信息标准、稳定的信息传递渠道和诚信的交换制度三个方面,建立快速的军民共享通道,就是在此基础结构上建立一个稳定的物资资源信息平台,所有共享物资信息在物资信息平台上均能适时可现。二是明确军民物资共享程序。可依据《合同法》、《国防法》和《国防动员法》等基本法律,根据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特点设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明确军民物资共享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明确共享的基本程序。三是设立专门的资源调配机构,属于在军队需求方和地方供给方外的第三方组织机构,隶属于国家军民融合式发展领导机构,主要负责装备保障过程中的调度和匹配,提供一个快速的装备需求和供给的反应渠道。
4.法规保障机制
实现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是国家行为,必须有法律作保证,依法实施。我国在这方面比较滞后,后勤装备动员相关的法律法规只有《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纲要(草案)》、《国防交通条例》和最近刚出台的《国防动员法》,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这使得我军装备在军民融合式保障的道路上存在着自谋其政多、合力形戊难,相互制约多、理顺关系难,职责交叉多、权威执法难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关键是要走法制化道路,加快论证出台有利于实现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的法规制度,建立长效的法规保障机制,从而确保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古代兵书《尉缭子》指出:“凡兵,制先必定。制先定,则士不乱。士不乱,则刑乃明。”法规休系是富国强军统·发展带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要想构建科学的军民融合装备管理机制,就必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提高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工作的法制化水平,充分发挥政策、法规、制度在军民融合式保障中的导向、调控和保障作用。完善的法规体系体现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的内在要求和价值尺度,能够预防、制止、消除军民融合运作过程中出现的越轨和冲突问题,保证军地合作多方的行为正当性和合法性。完善严密的法规体系是军地物流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转、顺利高效发展的法律保障.是维护军地双方利益,监督其履行职责的有效工具。在制定健全法规制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三个问题:一是要突出军地兼容、互利互惠和平战结合的原则,明确军地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进一步理顺军地关系,规范平时、战时保障行为,优化军地物流资源配置。二是要增强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规定明确,便于执行。三是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构,加大执法力度,督促有关单位落实。
参考文献
[1]毕京京.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意义和路径[J].国防, 2015,6:4-6
[2]龚战胜.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装备保障军民融合方法举要[J].军事经济研究,2015,36(5):71-72
[3]牛振喜.各国军民融合的历程及我国军民融合的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23):124-125
[4]魏南.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J].中国军转民,2011(8):42-45
[5]余高达等.军事装备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11
[6]刘尔琦.关于航天企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思考[J].航天工业管理,2011 (3):4-8
融合机制 篇4
一、理论基础及产业界定
(一) 产业融合概念
产业融合最早源于技术融合, 由美国学者Rosenberg首先提出。1988年之后, 学术界对产业融合展开讨论, 许多学者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开始研究产业融合的问题, 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国内学者厉无畏 (2006) 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统一产业内的不同门类相互渗透、相互交叉, 最后融为一体, 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休闲与会展业的融合即在于如何在会展活动中展现休闲文化、融入休闲元素、设计休闲活动, 在提高会展活动趣味性的同时, 带动休闲产业的发展。
(二) 休闲业及商业型会展的界定
美国学者凡勃伦认为休闲是对时间的一种非生产消费。法国的罗歇?苏则认为, 休闲涵盖了个人自由选择的并能从中谋得自由感受的任何活动。笔者以为, 休闲活动即个人从繁忙的工作、家庭、社会生活中解脱出来, 以个人喜爱的方式, 自由地自发地选择的娱乐活动。休闲元素即能够给人带来身心愉悦、促使人实现休养生息的相关元素, 包括美观的设计、趣味、娱乐或舒缓或刺激的各类元素。休闲产业则泛指与人的休闲活动或休闲行为相关的产业。
狭义的会展活动即会议和展览业, 广义的会展活动包括会议、奖励旅游、大型企业会议和活动展览以及节事活动等。会展业可以看做是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 本文讨论的商业型展会, 主要以商业贸易博览会为主, 区别于企业会议以及各类节事活动、以及小型的商业交易会。
二、融合发展的内外动因及互动机制
(一) 融合发展的内外部动因
从内部要素层面讲, 休闲产业与会展产业同属于服务类产业。商业会展的本质目的在于为企业提供贸易交流的平台, 在一定意义上充当促使交易达成的媒介作用。而休闲业的重要特点在于参与、体验, 为人们提供自由、舒适的享受般的感觉。依托会展的场所, 可以更好地传播休闲文化的理念, 而借助休闲元素的设计, 也能更好地达成会展的目标。
从外部驱动因素上讲, 一方面, 政府鼓励会展业和休闲业发展, 休闲业与会展业的融合也正属于两个朝阳产业的产业联合。另一方面, 根据社会期待及市场需求的要求, 会展与休闲的有效融合可以实现人们在轻松舒适的体验下, 完成参展及达成交易的展会目标。这一需求的源动力也来自于两个方面, 即人们期待在工作之余收获休闲的体验, 满足自身修养身心的需求;同时, 又必须完成工作的任务, 诸如参加展会、洽谈贸易等。因此, 在内外部多重因素的驱动下, 休闲业与会展业的融合成为一个可取的策略选择。
(二) 休闲与会展融合的互动机制
休闲元素的设计及融入, 能够为会展产业提供创意支持, 从会展布展、开展到会展结束的各个阶段, 休闲元素的融入、休闲活动的设计不仅会增加商业会展的趣味性, 提高其参展观众的可参与性, 对于营造会展品牌形象, 提高会展的综合竞争力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时, 商业会展由于其针对性较强, 参与人群广泛, 活动形式集中等特点, 能够有效地宣传休闲文化, 传播休闲生活的理念。此外, 会展与休闲产业的关联发展, 能直接拉动某一领域的休闲产业的发展。比如旅游业中的休闲活动传播以及相关文化传媒设计产业的发展。
总体来说, 休闲能够为会展提供创意支持, 提升其魅力指数, 而会展也会有效传播休闲文化, 促进休闲产业升值。二者在融合中相互促进, 互为补充。
三、融合的过程及路径分析
通常, 产业融合是一个产业分立、产业初步融合和新产业出现的动态演化发展过程。但休闲业与会展业的融合发展, 不同于高技术相似度的产业的融合, 二者有不同的业务领域, 其融合发展也有其独特的演进过程及演化阶段。不同类型的会展活动与休闲活动融合的程度不同, 融合的结果也会大相径庭。比如, 休闲体育与教育类展会的融合, 会衍生出休闲运动类博览会, 如奥运赛事等竞技会;休闲文化与园林景观展会的融合, 出现了如世界园艺博览会, 花博会等展会活动。商业型展会多以经济利益为主驱动力, 旨在促进某一行业或某个领域经济的发展, 达成企业商贸交流、合作的目标, 其与休闲活动的融合动因也在于借助休闲元素的力量助推实现其经济贸易的目标。本文以会展的布展、开展、撤展为主线顺序, 探讨休闲元素融入商业型会展活动的过程以及具体路径分析。
(一) 展前准备设计
展前准备阶段主要是会展企业及参展商布展活动的实施。既包括基础场馆的设计、布局等主体构建, 也涵盖广告的覆盖、宣传单页甚至广告推广的细节性把握。首先, 展会布展目标应该体现美的体验, 在展示的造型、色彩、照明及空间陈列等方面提供给观展者以感官的舒适感。如创意的、美观而又整齐的展馆设计, 宣传单页及传媒广告的设计。其次, 展前准备还包括展会配套服务的完善。基于体验式互动的思想, 展会的筹备阶段要关注观展者心理需求, 在会展环境中构建“体验”诸多休闲元素。如设计趣味的游戏区, 提供茶水及甜点区等, 可以提高观展者的满意度。此外, 营造自由、和谐的展会氛围也是展前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包括活跃氛围、促进宣传的休闲活动的设计、以及场馆内音乐或影讯材料的筹备。
(二) 展中活动进行
在展会主题活动方面, 可以在传统商业展会行业论坛、商业洽谈峰会等商业活动的基础上, 融入带有休闲元素色彩的活动。比如, 展会中融入产品宣传影片播放, 展品试用及体验, 展中主题相关活动表演, 展中咖啡及餐点供应。还可以选择非比寻常的宣传途径或布展思维, 如在展会中举行现场休闲PARTY, 或者设置游戏体验区。
此外, 商业展会还可以融入展会城市文化及区域特色, 筹办相应展会同期但不同时的休闲活动, 打出各类活动的“组合拳”, 发挥其协同优势。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实施:1.从城市的文化特色出发, 举行区域特色活动, 如地方少数民族表演、特色风俗活动仪式;2.从区域特色产业出发, 融入跨产业的同期活动, 比如区域美食活动、某一领航产业的参观;3.从当地休闲产业入手, 在休闲旅游及休闲体育等诸多方面设计多彩的活动, 比如开展有地方特色的休闲体育竞技活动, 比如在青岛的商业展会期间, 可以在开展时间之外举办海上冲浪体验及表演。在丰富娱乐参展商以及观展人群的同时, 达到宣传展会、促进休闲产业发展的目标。
(三) 展后休闲融入
展后活动主要侧重于展会结束后的各类活动, 这一板块的休闲元素切入可以从参展纪念方面入手。包括参展纪念品的设计, 贸易成交礼品设计等。可以设计反应展会主题、代表区域特色的展会纪念品, 以精美小礼品赢得观展者在展后的积极感受。同时, 展后的休闲活动设计还可以和地域休闲旅游发展融合, 推广展后的休闲旅游活动项目, 实现二者的互补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单元媛, 赵玉林.国外产业融合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进展[J].经济评论.2012 (05)
[2]厉无畏, 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 (04)
[3]张媛, 休闲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融合机制 篇5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数控技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描绘了2020年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蓝图[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建设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目标。然而,从现实看,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往往流于形式和表层,产教深度融合效果不佳,怎样推动产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由表层结合走向深度融合,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因此操作层面上产教深度融合的机制建立、创新和完善迫在眉睫[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3],笔者以数控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探索数控技术专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体制机制建设的一套标准模式。
1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现状
1.1 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现有校企合作中,企业更多关注人才输出即就业招工,而对人才输入招生及人才培养过程缺乏积极地参与、沟通,使得人才培养、课程设置难以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供给侧矛盾依然突出。
1.2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现有校企合作中,尚未建立产业驱动专业调整机制,课程设置也与专业典型工作岗位的核心技术技能存在偏离现象,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机制也不顺畅。
1.3 校企合作平台缺乏。大多数学校校企合作缺乏独立的管理机构,校企直接运行机制、制度、平台尚未建立,使得校企合作沟通更多是临时性、阶段性,缺乏系统性的合作。
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
2.1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组织建设
2.1.1 依托职业教育集团组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充分依托集团内企事业单位,挖掘合作各方优势资源潜力,关注各方利益诉求,采取定向培养与行业培训相结合,短期岗前培训与继续教育相结合,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组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形成以行业为依托,以企业需求和在职发展为导向的“工学交替、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为行业企业发展输送人才。
2.1.2 强化校企合作专业群建设理事会的指导作用。制定《校企合作数控技术专业群建设理事会章程》,确定理事会成员的组成、权利、义务和责任,建设和完善理事会运行机制。研究制订专业校企合作发展规划、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双向交流、校企之间先进技术应用、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员工培训与继续教育、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制度,促进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资源共享型实习实训基地。
2.1.3 完善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工作载体。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探索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等,推动校企合作在专业中的具体落实。
2.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2.2.1 建立工作运行机制。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专业理事会章程》、《校企合作专业理事会日常议事规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健全工作运行机制,促进和保障校企合作理事会工作有效决策和实施。
2.2.2 深化互惠共赢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原则,以双方受益为突破口,确立互惠共赢机制。企业依靠学校的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对员工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通过订单班、冠名班、委托培养等合作办学形式,解决技能型人才需求状况;学校通过学生顶岗实习和教师挂职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教师的双师素质,校企合作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共同建设“校中厂”和“厂中校”,共同承担科技攻关和技术研发,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与教学水平[4]。
2.2.3 完善沟通交流机制。每年系主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定期走访合作企业,了解对学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企业职工培训和技术服务的需求信息;坚持开展校企联谊、文化交流、专业技能大赛等活动,促进企业文化和大学文化的深度融合,促进校企合作持续深入开展。
2.2.4 健全激励保障机制。通过授予荣誉称号、给予物质奖励、合作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调动校企双方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校企合作的成果;从组织、政策、制度和经费等四个方面,为校企合作理事会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2.3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2.3.1 建立校企合作育人制度。建立企业深度参与的专业课程调整机制,优化专业课程结构,以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校企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开发核心课程、共同组织教学、共同评价学生、共同安排顶岗实习,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
2.3.2 健全校企合作师资共建制度。修订完善《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管理办法》和《“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认定办法》等制度,将教师企业实践经历情况与职称评审、评先评优直接挂钩;建立兼职教师准入机制,明确兼职教师准入条件,以合作企业优质人力资源为基础,以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为抓手,打造一支符合专业建设要求的稳定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双带头人制度”,明确专业要同时具有校内和行业企业专业带头人,使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工作、引领专业发展等方面起带动作用[5]。
2.3.3 深化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共建共管制度。按照“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原则,制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职业文化引入基地,发挥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生产性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师资培训和技术服务功能,以企业标准为依据,按照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组织实训教学,形成按项目、按模块的教学标准并进行质量评价;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从制度上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3 总结
通过实施校企合作“443” 体制机制建设(即“职业教育集团”、“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校企合作数控技术专业群建设理事会”和“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4个校企合作组织;校企合作工作运行机制、互惠共赢机制、沟通交流机制、激励保障机制4个运行机制;校企合作育人制度、师资共建制度、实训基地共建共管制度3个保障制度),专业“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将进一步深化,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机制将进一步得到落实,专业服务行业产业发展能力及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必会进一步提升[6]。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王炎斌.利益相关者视域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生态位管理[J].教育与职业,2010,(2).
[3]崔清源.社会本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主导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9,(2).
[4]刘晓,徐珍珍.政府在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角色与行为调适[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5).
[5]李滨.试论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府主导型战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
探析产业融合成长的内在机制 篇6
一、产业融合的内涵和类型
一般而言, 产品、技术、市场、企业和制度等要素通过特定结构进行整合, 便形成了产业。而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和创新的必由之路。所谓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要素在竞争与协作等内在机制的作用下催生新兴产业的自然过程。
诸多不同产生要素和整合使产业融合的类型较为纷繁复杂。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 产业融合主要分为产品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企业融合和制度融合。
产品融合是指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模块的替代与整合以统一产品功能的创新活动。根据产品形态的差异, 产品融合有服务产品融合与实体产品融合之别。随着产业系统的开放度日益提高, 产品融合的成长非常迅速。例如, 掌上电脑、网络电话业务和手机等融合型产品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产品融合不仅仅是产业融合的开端, 而且促进了其他类型产业融合的发展与演化。
相对于产品融合, 技术融合是层次较高的产业融合。技术融合赖以产业的前提是不同产业具备相似和相同的生产知识与技术。技术融合在现阶段发展的典型现象是数字融合。数字融合的关键环节在于运用二进制 (0或1) 的方式将出版、广播电视、通讯以及计算机等不同产业进行数字技术处理之后所形成的不同信息形态加以统一编码, 进而实现信息保存和传递的一体化, 在不同产业之间极大提高了信息的互换性与互联性。
技术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市场融合。市场融合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它涉及到产品、技术、顾客、企业与需求五个方面的融合。其中, 消费者市场的融合愈演愈烈, 不同企业争夺相同的消费者群体的趋势不断增强。典型的事例是手机产品与数据服务的融合, 导致了大量消费群体从数据服务产业流向了手机产业。
企业融合在一定意义上可谓是市场融合的伴生物。而对市场融合的发展趋势, 处于不同产业系统的企业为了扩散业务往往进行战略联盟或并购等活动, 进而实现企业融合, 其结果造成了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拥有趋同化和多元化的业务。我国企业融合的典型例子之一是广播电视制造、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等产业间的企业融合。多元化业务有利于企业增加知识与技术的积累, 并在此基础上将多种知识与技术运用于一个独立产品, 即促进产品和产业的融合。
企业融合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制度融合状况。制度对于企业的一系列行为具有管束的作用。制度大致可以划分为微观制度与宏观制度。微观制度包括技术标准和企业行为规范等规定, 而宏观制度则包括产业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规定。所谓制度融合是指不同产业间的微观制度和宏观制度的创新与协调。
总之, 产业融合的类型是多方面的, 只有将这些不同的类型有机地整合起来, 才能有效推进产业融合。
二、产业融合的内在机制
(一) 竞争
限于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领域普遍存在企业间的竞争。与此同时, 竞争又是有效配置资源的方式与途径。当然, 竞争的这一积极功能是逐步发挥的过程。在竞争的过程中, 市场主体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取、传播和扩散知识与技术, 并伴随着艰苦的创新、试验与调整等过程。这些过程有利于不同产业间的企业进行互动, 促进产业融合。
为了进一步探析产业融合中竞争机制的积极作用, 有必要对不同竞争形态进行研究。
1.竞争的形态
(1) 封闭式竞争
同一产业中的企业所进行的竞争称为封闭式竞争。由于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 封闭式竞争的形态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即由企业间的竞争演化为供应链间的竞争。
企业间的竞争不是通过合作伙伴的协作而是依靠单个企业独自的力量来进行竞争。对于企业间的竞争的关键要素, 美国波特教授归纳为现有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买方和供方五个方面。这些关键要素只在相同产业内部产生影响, 使企业经历生长期、成熟期到衰限期的周期变化。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 互联网、通信和系统软件等技术的出现, 使许多企业转变了竞争策略, 竞争领域不再是内部生产过程, 产品的供应环节乃至整个供应链系统日益成为竞争的焦点。供应链间的竞争, 关键在于节约成本和改善经营网络运转的效率。为此, 必须设法优化客户、最终消费者、生产商、供应商、分销商、运输商之间的信息流和物流等相关环节。例如, 沃尔玛采取供应链间竞争形态的具体策略是利用其强大的信息系统建立存货补充机制, 从而密切了供应商与客户的供求关系。供应链的竞争形态要求相关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导致竞争加剧。目前, 我国有许多企业仍然采取这种竞争形态。
上述两种封闭式形态, 尽管具体的竞争策略有所不同, 但都不能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 因此制约了产业融合。其具体原因是:首先, 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较弱。供应链间竞争代替企业间竞争, 虽然降低了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 但是, 这种方式仅仅适用于稳定环境, 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其次, 创新力度不强。在封闭式竞争环境中, 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快了知识与技术的传播和重组, 促进了创新。但这种创新多半局限于产品和技术的完善, 最终难以避免生长期、成熟期到衰退期的企业周期律的命运安排。
(2) 开放式竞争
环境的日趋复杂致使供应链间竞争加剧。究其本质, 供应链内部诸企业之间力度维持一种线性关系, 但是这难以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因此, 供应链间竞争形态的转变势在必行。而且, 技术创新和产业管制放松等因素增强了产业系统的开放度, 从而使竞争形态的转变具有可行性。因此, 开放式竞争形态符合产业融合成长规律。
作为一种竞争形态, 开放式竞争本质上是价值网之间的新型竞争, 追求非线性的竞争策略。进一步地说, 开放式竞争显然打破了原有的产业边界, 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是非线性的关系, 极大地促进了资源在不同产业中的优化重组, 提高了产业融合的实效。
开放式竞争对于产业融合具有积极的影响。首先, 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进行竞争, 会使其他产业的产品、模块、标准和技术等要素流入和扩散, 换言之, 负熵流入了产业系统, 有利于该产业系统的有序化发展。其次, 与封闭式竞争形态不同, 开放式竞争的协同方式不是以供应链为基础, 而是在整个产业系统中建立众多独立模块以应对复杂环境。最后, 开放式竞争密切了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 使各类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深度结合, 有效地促进了根本性的创新和产业融合的发展。
2.竞争的重点领域
封闭式竞争和开放式竞争均存在三个层次的重点领域。第一是初级层次, 即产品、质量、品牌和服务等领域的竞争;第二是中级层次, 即工艺、技术、模块和标准等领域的竞争;第三是高级层次, 即核心能力的竞争。
目前, 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 这三个层次的竞争交叉进行。其中, 尤以技术竞争、模块竞争和标准竞争最为激烈。本文对这个方面的竞争作简要分析。
(1) 技术竞争
技术竞争是推进产品融合的内在机制之一, 因此在产业融合中屡见不鲜。许多企业和企业集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技术研发并申请专利保护技术创新成果。然而, 低廉的技术模仿成本促使许多企业更愿意采取模仿的竞争策略, 从而传播和扩散了技术。在这个过程中, 共享相同或者相似技术的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越来越多, 为技术融合奠定了前提条件, 进而促进产业融合。但同时, 应注意到进行技术原始创新的企业由于获利微薄而降低了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这需要通过完善技术专利的保护制度来加以妥善解决。
(2) 模块竞争
作为整个产业系统中的独立子系统, 模块具有一定的结构与功能。模块竞争的核心思路是将功能相似或者相近的进行升级或者替代。模块竞争通过模块集中化的过程促进产品融合和产业融合。模块集中化可以将各种模块根据特定的联系规则进行协调和统一, 构建复杂度更高的系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更加开放的产业系统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日益偏爱将不同产业的功能模块整合集中于独立的服务和产品之中。因为是不同功能模块的整合, 提高了不同产业之间的关联强度, 推动了产品融合和产业融合。典型的例子是如今方兴未艾的PDA产业, 它的核心竞争策略是整合消费电子、通信、软件和计算机等不同产业的功能模块以满足消费需求。
(3) 标准竞争
某类产品的市场价值越大, 标准竞争的价值及其激烈程度就越高。所谓标准, 其实是知识性产品的一种类型, 边际成本不高, 遵循规模报酬递增的规律。因此, 拥有标准专利的企业可以通过获取标准使用企业所缴纳的费用而赢得高利润的回报。标准使用的企业数量越多, 拥有标准专利的企业获利就越多, 这就决定同质化的竞争模式所伴随的标准竞争日趋加剧, 促进产品融合和产业融合。其主要原因是:在建立庞大而复杂的产业系统的过程中, 标准能起到协调不同系统的关键作用, 可以有效整合相关和互补性较强的产业。实践已经证明, 标准的开放度越高, 标准的扩散速度就越快, 对产品融合和产业融合的推动作用也就越大。
(二) 协同
协同是不同系统之间的合作与联合。由于主体的差异, 协同有外部协同和内部协同的区分。随着竞争领域的扩展, 产品和服务的替代性和兼容性明显得到提升, 多数企业力求实现由内部协同转向外部协同, 即采取联盟而不是并购的策略来达到协同的目的。
协同是竞争的伴生物。模块竞争的专业化对协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方式上看, 协同分为产业集群、制度和产业生态系统三种类型的协同。
1.产业集群协同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 相互关联的企业进行互补和共通的联合。由于零部件和产品协同的根本特征, 传统产业集群偏重集权式关系的维持, 因此无法满足不同企业共同发展的需要。以模块化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代替传统的产业集群而成为新型协同方式, 是必然的趋势。这是因为模块化的产业集群模式具有显著优势:模块化的独立性和协调性, 促使企业独立而共同发展;模块的开放性, 可以实现模块之间的融合, 进而加快产品融合和产业融合。
2.制度协同
制度协同涉及微观和宏观层面。制度协同具有独特优势:一是协同成本低廉。通过制度协同, 可以使信息和知识的共享更加便捷, 同时有效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便利产业融合;二是营造合理的竞争环境, 促进不同产业要素的优化配置。
3.产业生态系统协同
产业生态系统可以分解为消费者、生产者、供应链和外部环境等重要组成部分。例如, 电信产业所形成的产业系统主要由内容供应商、消费者群体、网络运营商、服务集成商和政府组成。取决于模块结构的开放性, 产业生态系统具有动态的开放性特征。因此, 它与产业集群不同, 不强调空间的协同, 而是在整合模块的基础上实现功能的协同。
以上分别分析了竞争与协同机制对产业融合的作用过程。其实, 竞争与协同不可分割, 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目前, 我国产业融合成长的速度较为缓慢, 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处理好竞争与协调两个重要的内在机制的关系, 其具体的表现是市场垄断结构、产业管理体制、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改革相对滞后, 导致了产业系统的开放度较低。为此, 应积极稳妥地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提高产业系统的开放度, 使竞争与协同机制相互作用, 相得益彰, 为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宏观环境。
参考文献
[1]严奇春.基于层次与过程的产业融合形式探讨[J].软科学, 2012 (03) .
融合时代突发事件报道机制再造 篇7
融合时代, 传统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已毫无速度优势与独家优势可言, 虽然正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意识到提升突发事件报道水平的重要性并开始尝试机制再造, 但大多是局限在传统新闻生产范式内的一种力量整合, 处于是一种半封闭状态, 公众的可参与性较差, 自身的深度优势无法与网络媒体的速度优势聚合发挥。因此, 怎样与时俱进地再造一套科学有效的突发事件报道机制是摆在我国新闻媒体面前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自2003年萨斯事件以来, 我国突发事件报道不断增多, 关于突发事件报道机制问题的研究也开始增多, 但却很少有学者从媒介融合的视角来研究突发事件的报道机制问题。融合时代, 面对突发事件频发的社会现实, 研究我国新闻媒体怎样再造一套适应新时期信息传播格局需求的突发事件报道机制,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结合现实案例的基础上, 分别对融合时代突发事件报道机制应遵循的原则、要处理的关系以及其具体的再造路径等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融合时代突发事件报道机制应遵循的原则
融合时代, 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对突发事件报道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也就要求新闻媒体在构建突发事件报道机制时应当遵循“快速报道”原则、“开放协作”原则和“深入剖析”原则。
(一) “快速报道”原则
一方面, 突发事件往往事发突然且影响巨大, 一旦发生就会迅速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快速报道是新闻媒体的第一要务;另一方面, 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比过去更高, 这已不是一个追求独家新闻的时代, 公众发现突发事件后拨打新闻热线的时代更是不复存在。因此, 媒体必须在第一时间主动出击, 通过微博、微信、短信等新媒体方式快速地展开报道,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速度优势, 让公众从一开始就能对突发事件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这不仅可以让媒体报道的信息在社会公众心目中产生“先入为主”的效果, 从而顺利掌控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制高点, 而且可以有效遏制谣言、流言的产生和传播, 利于突发事件中民心的稳定与社会紧张情绪的疏解。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信息未能及时公开, 让各类小道消息先影响了公众的看法, 事后再要改变这些看法往往是很困难的, 机会一旦错过, 收效将会甚微。
以《南方都市报》2013年1月份关于曹再发事件的报道为例, 其实在曹再发向警方自首之前, 南都的记者就已经在广州街头见到了曹再发并对其进行了专访, 可是编辑部竟然为了第二天做独家报道而选择不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信息。不料广州警方却在曹自首后通过官微发布了消息, 导致南都第二天所谓的“独家”报道给自身带来了巨大的消极影响。融合时代, 新闻记者和编辑必须摒弃陈旧和错误的报道观念, 在以社会公共利益优先的基础上坚持快速报道原则。
(二) “开放协作”原则
突发事件, 往往纷繁复杂, 仅仅依靠专业媒体的力量难以全面有效地进行报道, 而在媒介融合时代, 随着公民新闻 (Citizen Journalism) 的崛起, 草根民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也正愈加强大。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过程中必须坚持开放协作原则, 加强草根民众与专业记者的有机协作, 即建立从新闻报料到参与报道再到事后反馈的一整套应对机制, 以便让社会公众能够第一时间参与到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来。
目前, CNN对此原则的践行比较有代表性。早在2006年泰国政变期间, CNN为了在第一时间真实全面地动态呈现政变态势, 在通过自身的驻泰记者和利用美联社新闻稿进行报道的同时, 首次推出了I-Report, 鼓励泰国当地居民为CNN提供政变的实时境况。短短几小时时间后, I-Report就汇集了大量一手报道, 从文字到手机照片再到视频影像, 一应俱全, 草根报道与专业报道的协作效果堪比对整个政变事件做了现场直播, 取得了巨大成功。融合时代, CNN“作为拥有庞大记者队伍和全球媒体合作资源的新闻巨擘, 在猝不及防无所不在的突发新闻面前, 都已经放下新闻专业主义的架子, 开门延纳公民记者的力量。”由此, “开放协作”原则在融合时代突发事件报道机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 “深入剖析”原则
随着突发事件的发展, 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会变得多样、深刻, 有人想要探求突发事件发生的根源, 有人想要了解政府部门的应对措施, 有人想要知晓事件所涉利益主体的生存状态。所以我们的新闻媒体在报道基本动态事实之外, 还应努力透过事实的“关系网”去深入地剖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其背后隐藏的真相, 提供更深刻、更独到、更多元的新闻报道去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众所周知, 一方面, 突发事件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 头绪繁杂;另一方面, 融合时代, 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类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相关报道往往是铺天盖地且真假难辨, 如果以深度见长的主流传统媒体不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 普通公众很容易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 甚至被虚假信息所迷惑。突发事件报道中, 一家媒体践行“深入剖析”原则的好坏, 直接反映了其对新闻事件解读水平的高低。
2011年7月25日, 《南方都市报》关于温州动车事件报道是融合时代媒体践行“深入剖析”原则的典范之一。针对当时公众对铁道部的质疑, 南都在整合微博网友意见信息的基础上, 分别在头版、社论版、要闻版、文娱版、个论版、网眼版等6个版面进行了大篇幅报道并配发了题为《动车温州追尾事故, 直面公众质疑需要彻底》的社论以及著名评论员陈季冰的个论《铁路体制改革没有借口再拖延》, 另外还通过南都网、官微等渠道进行多媒体推送报道, 不仅有效解答了公众的质疑, 而且将一开始的铁路技术问题争论引申到铁路乃至社会体制问题的思考, 以融合式的深度报道推动了事件的顺利解决。
融合时代突发事件报道机制必须处理好的五对关系
融合时代, 一套完善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必须处理好以下五对关系, 即前方采访与后方支援之间的关系、现场报道与网络跟踪之间的关系、速度与深度之间的关系、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宣传管制与新闻时效之间的关系。
(一) 处理好前方采访和后方支援之间的关系
后方的有力支援是前方采访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后方支援是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它一般包括后勤保障、技术支撑、人员调配和信息供给等内容, 其中后勤保障主要是指为前方采访的记者解决出行工具、报道设备、临时资金以及医疗救助等问题, 技术支撑是指帮助前方记者处理信息传输问题 (技术支撑在融合时代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信息传输如果出现问题, 融合报道也就无从谈起) , 人员调配是指根据前方采访的需要随时增减或调整人手, 而信息供给则是指及时向前方采访记者传达媒体单位最新的报道策略信息以便前方记者调整采访方式和转移采访重点。2008年的汶川地震报道中, 部分媒体由于后方支援不力, 前方采访到的稿件无法像新华社记者那样在第一时间通过海事卫星和铱星电话传回, 只能赶到成都去发稿, 最终其报道的时效性大打折扣。
(二) 处理好现场报道和网络跟踪之间的关系
突发事件发生后, 赶往现场进行采访报道的记者切记不要透露自己的行踪, 尤其是不要在微博上发布自己在现场的消息。近年来, 主管新闻宣传的政府部门已经开始通过网络监测来跟踪记者的动向, 对记者的微博进行定点监测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一旦发现有记者在微博上暴露自己的行踪, 报道禁令就会立刻通过网络送达到媒体单位有关责任人和记者本人手中。所以, 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 我们必须处理好记者的现场报道与有关部门的网络跟踪之间的关系, 现场的采访记者务必要时刻保持隐蔽, 关键时刻要灵活地躲避网络跟踪或进行反跟踪,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突发事件信息不被封锁。《南方都市报》某资深记者曾说, 现在做突发事件报道, 记者从头到尾都要考虑宣传部门的跟踪和禁令问题, 尤其是微博出现后, 记者必须学会跟禁令“赛跑”, 有时往往记者还在路上, 报道禁令就到了。
(三) 处理好速度和深度之间的关系
融合时代, 新闻生产已经由过去的静态和单向性转变为动态和双线性, 不同形态的新闻报道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 想要科学有效地处理好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速度和深度的关系, 可以借鉴美国学者保罗·布拉德肖 (Paul Bradshaw) 所设计的“新闻砖石模型” (The News Diamond) , 如图所示。
该模型根据从快到深的逻辑把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依次分成快讯、草稿、报道、背景、分析与反思、互动及定制等7个阶段。突发事件发生后, 可以通过快讯、草稿和报道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在此基础上, 再对突发事件的背景进行仔细的调查和深入的挖掘, 逐步全面、深度地展开报道;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公众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逐步减弱, 此时可以与公众进行持续的对话和互动, 了解并瞒足公众的深度需求。整个突发事件新闻报道过程中, 记者要在快速反应的基础上, 逐渐逼近事件真相, 兼顾新媒体优势的发挥和公众的深度需求。BBC在报道2012年的埃及政变时, 就是采用的这样的报道模式, 首先通过Twitter、Facebook等新媒体进行实时直播报道;其次不断补充动态新闻, 再次, 通过专题新闻形式对政变进行深入挖掘;然后, 提供有关政变背景的链接和文件;接着再配以大量的现场照片、视频, 进行互动式播报并提供RSS订阅服务, 从而有效处理好了新闻报道速度和深度的关系。
(四) 处理好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
网络媒体一般是指以互联网为基架, 以电脑、手机等为终端, 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多媒体形式来传播信息的一种数字化新闻媒介, 具有匿名性、交互性、便捷性等特点。而传统媒体则一般是指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的媒体, 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和报纸, 社会资源和报道经验丰富。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信息量大, 涉及面广且影响深远, 仅凭传统媒体或者新媒体任何单独一方都是难以完成的, 必须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报道优势并加强合作, 实现协同报道, 扬长避短, 以取得最佳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效果。具体操作中, 可以采取网络媒体呈现第一现场、传统媒体一锤定音的协作方式。相比传统媒体, 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便捷度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 突发事件发生后, 网络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其信息的实时发布功能, 努力呈现突发事件“第一现场”, 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发布相关的基本事实信息, 让社会公众对突发事件有一个相对准确的认知与判断。传统媒体一般具有更强的政治资源优势, 对权威消息源的接近性更强, 社会公信力更高, 掌握着更多的话语权, 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则一定要合理运用自身的这些优势, 在关键时刻要发挥“一锤定音”的功效, 从而遏制谣言、流言和小道消息的传播, 真正消除社会公众心中的疑惑, 把社会舆论往正面的方向引导。
(五) 处理好新闻突破与宣传管制之间的关系
宣传管制是发展中国家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近年来我国的宣传管制更是出现了局部强化的趋势, 很多记者都抱怨来得越来越快的报道禁令。遇到此种情况, 我们只能灵活地与之博弈, 比如有关部门通过记者的个人微博监测记者的行踪, 那么记者就要在下次报道中尽力避免在微博上暴露自己的踪迹;有些重大事件如果明确知道会不准报道, 可以把稿件通过新媒体手段先发布出去, 或者通过“夹带”的方式予以报道, 得想办法与禁令周旋。当然, 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努力突破不良的宣传管制以追求时效性是应当鼓励的, 但是也不能一味地追求突破而不顾新闻的传播后果, 一定要有适当的大局意识和国情意识, 有时某些突发事件在当下的中国可能通过内参等渠道进行报道会产生更好的效果。例如《南方日报》在报道2010年紫金矿业溃坝事件时就考虑得比较周详, 如果公开报道出来会容易激发公众的愤懑情绪, 反而可能阻碍事件的解决, 最后他们决定通过内参的方式报给高层, 随后省委立即拨发1000多万的应急款, 受灾群众均得到较好的安置。
融合时代突发事件报道机制的再造路径
融合时代, 突发事件发生后, 其新闻报道机制的再造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依次展开:
(一) 快速成立应急报道指挥小组, 协调分配报道资源和任务
应急报道指挥小组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是非常重要的, 它负责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决策和监督, 保证自己的媒体单位对突发事件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快速的反应。突发事件发生后, 各媒体单位应当迅速成立由各级领导组成的应急报道指挥小组, 统一部署突发事件报道的方针、政策、方向、形式及维度等问题, 统一组织、协调分配各个部门的报道资源和报道任务, 尽最大努力做好突发事件新闻报道,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守望者和舆论引导者的功能。以新华社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报道为例, 5月12日地震发生的当天, 新华社就启动了自己的报道领导小组机制, 时任总编辑何平和副社长周树春每天坐镇总编室, 与前方各分社保持视频联系, 以在保证及时了解掌握第一手相关情况的同时, 把中央高层的判断和要求有效及时地落实到新华社的具体报道中去, 整个报道策划和组织指挥形成了一种动态的过程, 分布在各地方的分社和前线记者能够及时了解总社的意图并据之调整各自的报道重点、采访路线和资源分配。值得一提的是, 这样的应急小组在融合时代最好是一个全媒体编辑指挥部, 前方各路记者采访到的信息由它进行统一汇总、评估和分配报道, 以多媒体汇流式的报道充分发挥信息的最大传播价值。
(二) 派遣记者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利用微博、电话连线等方式进行立体滚动报道
报道指挥小组成立后, 要立刻抽调各部门和就近记者站的骨干记者赶往突发事件现场进行采访报道, 以保证新闻的时效性, 赢得报道的主动权。一般情况下, 被派出的记者机动性都较强, 专业素养也较高, 在第一时间到达事件现场后, 要迅速利用自己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捕捉尽可能多的现场信息并及时通过即时通讯工具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传送给总部。如果时间紧急或者传送不便, 前方记者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及时合理的利用微博、手机等方式进行现场滚动播报。电视媒体要充分发挥文字、图片和视频三位一体的即时传播优势, 积极利用视频直播、电话连线等方式进行报道。纸质媒体如果当天来不及刊登, 一方面可以选择另出“号外”进行报道, 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综合整理记者的稿件后于次日进行系统性报道。网络媒体虽然没有采访权, 但是可以通过建立专题网页, 实时集纳和更新各家媒体最新报道的消息, 进行立体式信息传播。值得一提的是, 媒介融合时代的突发事件采访报道, 对跑突发的记者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论是文字稿件的撰写, 还是摄影、摄像及其后期编辑, 都要努力掌握, 从而在节约报道成本的同时提高报道的效率。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 《广州日报》在第一时间派遣由机动部主任窦丰昌、机动部记者肖欢欢、摄影部记者邵权达和政文部记者周祚及黄澄锋等5人组成的小分队去往日本地震现场展开报道。5人小分队在向报社传送采访内容的同时, 他们还积极利用新媒体, 通过微博与网友展开实时的沟通与互动, 连续60个小时为广大读者和网友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文字图片和视频报道, 不失为对融合时代其突发事件报道机制的一次成功检验。
(三) 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突发事件报道, 专业化报道与社会化报道并行
记者赶往突发事件现场毕竟还需要一段时间且派出的记者数量也有限, 报道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 为了最大程度及时全面地报道突发事件, 通过鼓励社会公众尤其是身处事发地的公众通过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参与到报道过程中来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参与形式不限, 文字、视频、图片和音频均可。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 一段由温州市民陈斌及其同伴第二天早晨航摄的现场画面同时被CCTV-新闻频道、CCTV-2、浙江卫视等媒体采用, 为事故救援工作提供了第一手的图片资料。其实这种“用户参与生产” (UGC) 已经是外国媒体的常用报道手法, 2006年泰国政变发生后, CNN通过“I-Report”的方式稳稳地抢占了报道先机;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的报道过程中, CNN通过网络连线日本当地居民第一时间报道了地震现场的状况。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 普通社会公众参与突发事件报道的案例正广泛地发生着, 事实也证明此种报道模式确实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 普通公众毕竟不是专业记者, 如何使得这些在场的“非专业人士”以尽可能专业的水准最快地对突发事件展开报道, 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即如何在新闻的专业化生产与社会化生产之间建立起一套开放、系统、高效的UGC机制。
(四) 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通力协作, 快速进行专题报道或多版面策划报道
随着突发事件报道的全面展开, 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会越来越多样, 而突发事件本身又是个复杂的多面体, 原先缺乏条理的单篇式滚动报道已经不能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单篇新闻报道再优秀也无法构成人们的信息安全保障, 知情权保障要求新闻媒介的报道结构式完整的, 无重大遗漏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后方编辑团队必须与前方的记者进行通力的合作, 快速推出全面的专题报道或多版面策划报道, 从多个角度和层次报道突发事件中的核心信息, 拓宽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广度。突发事件往往牵涉面较大, 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 且复杂多变, 所以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不能仅仅停留在事件本身的层面, 而要把报道面铺开, 进行全方位、多层级的扫描式报道, 对于突发事件相关的远近问题都要全力捕捉。以《广州日报》对2008年南方雪灾的报道为例, 当时《广州日报》的报道重点除了抗灾救灾, 还包括对天气状况、交通运输状况、灾区生活保障和雪灾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另外, 对政府部门的通知、政策文件等内容也设定了报道专题, 达到了良好的报道效果。专题报道或多版面策划报道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可以遵循这样的流程:首先后方编辑为前方记者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并提出方向性指导, 然后前方记者一边与后方编辑保持沟通, 一边在突发事件现场进行采访并将采访内容传送给后方编辑, 最后, 后方编辑对前方记者传送回来的新闻素材进行整合, 以专题或者多版面的形式推出正式的报道。
(五) 前后方合作进行融合式深度报道, 发挥监督和启蒙作用
融合式深度报道是一种鼓励公众参与报道并通过多媒体渠道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 深入地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并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突发事件发生后, 社会公众在了解了其发生、发展的基本信息之后, 就会要求从更深层次上把握突发事件的性质、背景、原因以及责任归属等问题, 希望媒体通过多种渠道推出有深度和有见解的报道。新闻媒体此时必须通过积极延伸自己的新闻触角, 在鼓励公众参与讨论的同时努力引入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权威解读, 透过事件的表层信息, 揭示事件背后真相并通过多媒体渠道传播开来, 从而及时有效地发挥自己的舆论监督和社会启蒙作用。融合式深度报道中, 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要全力合作, 一方面前方记者要按照后方编辑实时提供的线索和思路采访到关键的人物并针对不同媒体平台的传播需求采写不同类型 (文字、图片、录音和视频) 的新闻素材;另一方面后方编辑要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外围观察者所应具有的洞察力和理性, 找准关键新闻点, 实时指导前方记者进行扎实而深入采访。前后方积极有效的合作是成功推出有力深度报道的保障之一。《南方日报》在做突发事件报道的时候, 主要就是按照深度报道的思维, 不仅要求前方记者的采访报道要深入扎实, 而且要求后方编辑的报道策划也要有足够的深度和见解, 从而在保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也保持了自身的话语权威, 但其报道的融合性还有待提升。
(六) 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 积累数据库资料, 完善报道机制和方案
新闻媒体在完成一次突发事件报道之后, 要及时对自己在报道过程中取得成绩和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总结与反思, 好的报道经验和方法要继续使用并向其它媒体同行推荐, 使之发挥更大的效用, 出现的报道事故和问题也要一一记录在案并认真反思其出现的原因, 防止其在以后的突发事件报道中再次出现。媒体单位在进行了总结与反思之后, 不能仅仅停留在意识层面, 而要迅速的把总结和反思出来的东西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成文的突发事件报道机制和资料数据库, 并不断修正和完善。通过这样长期的积累, 才能确保自己今后的突发事件报道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南方都市报》在汶川地震报道结束之后, 其记者南香红还专门撰写了《巨灾时代的灾难报道》一书对自己亲身参与的此次突发事件报道实践进行了全程的回顾和总结, 为新时期突发事件报道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一份强有力的现实参照。值得一提的是, 媒体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或预案的制定必须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必须通过自身报道经验的积累建立起来的, 但是我国许多媒体为了应付主管部门的政策要求直接拷贝同行的报道机制, 也不管它是否适合自己或者有没有可操作性, 这种盲目、被动式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建构方法必然会让它们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吃苦头。
结语
农村金融与土地流转融合机制研究 篇8
土地问题作为当前农村经济的核心, 成为新一轮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浪潮中的热点问题。2014年,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已达2, 931.13万亩, 而太湖县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在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方面具有典型性, 因此如何解决太湖县土地流转融资问题已成为太湖县人民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针对此类问题, 不同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研究, 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周科 (2015) 认为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在支持农村土地流转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在实际运行中, 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着融资担保的法律障碍、抵押物处置难、社会性土地流转中介缺失和流转纠纷增多、财政与金融协调机制不完善及农村金融体系和金融产品自身缺陷等问题, 应通过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搭建土地流转交易平台、构建财政与农村金融的良性互动机制来消除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障碍。杨婷、叶琪 (2010) 发现土地流转与农村金融支持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但农村金融制度却表现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法律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操作制度、政府管理制度、金融机构业务拓展的制度等制度确实阻碍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 因此创新新型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支持土地流转改革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郑旭、张琴 (2015) 通过对新绛县、温江区、杨凌区和益阳市四个典型地区金融支持农地流转的个案分析, 比较了不同模式下金融支持农地流转中的制约因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更有效支持农地流转的政策建议。罗进华 (2005) 提出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生产规模经营, 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是相应要有大量资本投入, 依靠农户家庭经营的资本积累不可能创造这个条件, 因此必须对土地流转进行金融支持。目前, 我国农村金融在贷款数量、结构、制度设计方面不能满足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的要求, 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在相应方面进行改革。
二、农村金融与土地流转的融合关系
(一) 农村金融与土地流转融合发展的意义
1、理论意义。
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实现土地流转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 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面临的贷款难、额度小、期限短等问题, 满足包括农户在内的各类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 破解农村土地流转的“融资瓶颈”。
2、现实意义。
有利于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组织体系,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的支撑体系与配套措施, 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推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土地流转与金融制度安排的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二) 农村金融与土地流转密切相关。
金融支持是农村土地流转的助推器, 市场化的土地流转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和参与。为完善农地使用权市场, 推动农地流转, 优化农地资源配置, 各级政府相继出台相应的法规和政策, 从而促进我国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同时为现代农村金融提供了契机。
近年来, 随着土地流转在农村经济工作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政策也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金融机构是资金流转的核心机构, 也是农村经济的纽带。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资金配置是由金融机构完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村金融支持效率决定了土地流转融资效率, 在农村金融提供的资金支持下, 土地规模经营进一步扩大, 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随着土地规模化经营, 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农业发展质量有所上升, 从而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雄厚的经济支撑。因此, 农村金融促进土地流转经营, 而土地流转又会反作用于农村金融, 为农村金融提供经济支持。
三、安徽省太湖县农村金融与土地流转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 必然性。
土地流转是我国土地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在不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性质的基础上, 允许农户在一定条件下转让土地使用权, 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随着土地经营规模扩大, 将会带动整个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发展, 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客观上也带动了农户生产性的融资需求, 但是在金融支持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诸如土地使用权抵押制度不明确、农村信贷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支农业务较少等, 必须开发高端的金融产品, 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拓宽融资渠道, 最终实现农村金融与土地流转的融合发展。太湖县作为安徽省的农业大县, 对于土地流转的融资要求高、需求大, 因此必须要积极采取措施来缓解太湖县土地流转融资问题。
(二) 市场需求。
太湖县作为一个集山区、库区和革命老区于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经济基础薄弱, 自身可提供的资金少, 近年来为增加商业银行收益, 太湖县各商业银行纷纷减少乃至撤销在农村的网点, 土地流转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同时, 太湖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 但从事农业生产人员呈现偏老龄化、文化素质偏低的特征, 对土地流转的要求日益增高。同时, 虽然太湖县近几年第一产业GDP增速逐渐放缓, 土地流转程度低、进程慢, 但依然蕴藏着巨大的待开发潜力。
(三) 国家政策支持。
由于土地流转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明显, 加上全国各地土地流转融资问题突出, 近几年, 国家先后颁布和修订有关法律来支持土地流转, 201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要求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 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 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2014年, 国务院颁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 要求规范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鼓励创新土地流转形式, 同时完善《物权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 积极解决农户融资难题, 为土地流转融资提供法律保障。
四、政策性建议
(一) 建立农村土地银行, 开发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产品。
现阶段, 农村土地流转中非正式流转的比例很高,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土地交易市场不规范, 流转风险较大, 而农村土地银行实行市场化操作, 由市场机制调节土地供需, 产生合理的土地价格, 使农民自愿将土地存入银行, 规范土地交易市场。随着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 政府和金融机构设计面向各个层次、各个产业的金融产品, 但是针对土地问题的金融产品却几乎还呈现空白状态, 太湖县应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 开发一系列适应土地流转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 以满足土地流转的融资需求。
(二) 规范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运行方式。
从贷款申请、抵押登记和债权实现三个部分严格规范农地抵押贷款, 完善农地抵押贷款操作程序, 建立农产品交易市场, 使得农地抵押贷款具有合法性、有效性;其次, 规范农地使用抵押贷款的运行方式有利于为土地流转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实现政府、金融机构、农户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 大力加强政府支持和引导, 科学合理确定政府角色。
第一, 与其他行业相比, 农地流转的回报率相对较低且风险较大。为保证金融机构提供持续的可持续的金融服务, 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注资扶持金融机构, 同时建立稳定的风险补偿机制, 增强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从而促进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第二, 强化政策激励, 充分运用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 加快完善地方法律法规, 健全相关制度, 有效破解农地流转的融资问题;第三, 政府过多的管理将会对农村金融和土地流转之间的良性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仍坚持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 建设服务型政府。
(四)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建设。
以有形市场为依托, 完善硬件设施, 加强政策信息宣传, 为土地流转提供正规交易平台, 促进土地流转发展。通过对土地价格、农地使用权凭证等进行严格审查, 加强市场监督管理, 大力发展土地流转中介机构, 缓解官方土地机构人员紧张的问题。同时, 加强土地流转交易平台的金融支持, 建设为农民、中小企业等服务的涉农金融平台, 开展金融信贷业务, 为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建设提供经济保障。
参考文献
[1]周科.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5.2.
[2]杨婷, 叶琪.土地流转中农村金融制度的缺失与创新[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1.
[3]郑旭, 张琴.金融支持农地流转:机理及制约因素分析——以新绛县、温江区、杨凌区和益阳市为例[J].农村经济, 2015.2.
[4]罗进华.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金融支持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1.
[5]康永亮.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
[6]江磊.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金融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0.
[7]周启清.农村土地流转中金融支持问题的个案研究[J].经济纵横, 2010.2.
[8]彭小云, 袁树勋, 梁美兰.冲破利益藩篱探索改革路径[N].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4.5.
旅游产业融合方式与实现机制研究 篇9
19世纪70年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制条件的放松,信息产业融合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随后产业融合开始向金融业、物流业、传媒业及服务业等领域蔓延。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之间通过业务、组织、管理、市场、资源等方面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逐步形成新产品、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意味着将传统产业的边界模糊化,通过这种产业间新型的竞争协同关系来建立起更大的复合经济效应。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都出现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产业融合促使旅游业与多个产业之间形成了多业共生、混业发展的模式。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中融合力、亲和力、催化力最强的产业之一,尤其具有产业融合的特性,而且产业融合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影响之大都是其他产业难以匹及的。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方式
旅游产业通过渗透性与各行各业广泛融合,形成新的旅游产业体系。旅游产业融合包括三种方式:一种是旅游产业内部之间的重组融合,主要是旅游六大要素之间的融合;另一种是旅游产业与其他传统产业之间的延伸融合,这种融合主要体现在旅游目的地的产业之间,是旅游资源或旅游内容的融合。第三种是旅游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替代融合,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旅游商业模式。是旅游购买与销售渠道的创新。
1、旅游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
以旅游产业价值链中的某一业务为核心,向旅游产业内部不同行业渠道延伸,实现旅游产业内部的融合。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它包括提供给旅游者在外出旅游活动期间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由于所有权的分散性、追求各自最大利益而各行其是的自由性使其经常存在冲突与低效率。但是旅游业内的“木桶效应”非常明显,任何一类企业成为“短板”后都会制约其他旅游企业的发展。因此旅游业内部的并购现象近年来非常明显。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以住宿、餐饮、旅行社、交通等业务为支点,通过业务扩展、并购、联合、整合、重组后形成旅游集团,如首旅集团就涵盖旅游酒店、商业零售、餐饮、汽车服务、旅行社等多个业态。从旅游服务提供商的角度看,为同一顾客提供融合后的多元化服务,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范围经济及获得学习效应。从旅游消费者的角度看,也可节省信息收集、多次购买所耗费的时间、精力、金钱等成本。
2、旅游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延伸融合。
旅游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延伸融合主要是将旅游产业融入到其他产业中,在传统产业中嵌入旅游功能,这种交叉融合使旅游资源更加丰富,旅游产业的边界扩大化。同时也扩大该传统产业的功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彼此形成共生共赢的效应。一些传统产业通过对企业模式、生产流程、产品工艺的改造,创造出更多的旅游服务体验或服务功能,赋予其新的价值内涵,从而形成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以此为链接点,其他产业与旅游业之间的互相渗透、延伸,形成一种的产业新体系,实现不同产业的扩展性融合发展。这种交叉融合产生的新产业产品具备新的特征、性质和功能,并不影响原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而原有的各产业仍然可以独立存在。
首先,第三产业中的其他服务业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提供的产品与旅游产品在无形性,生产、交换与消费的同时性,非储存性,非转移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企业通过有意识的融入旅游功能,延伸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功效,可使得该新产品的功能扩大化,获得更高的功能效益,于此同时,旅游业也获益匪浅,两个产业之间的联系与发展相得益彰,最终达到社会服务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
另外,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的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虽然产品特征不同,但是融合后的新型产业将转变的企业知识和专长,改变企业的价值链构成。在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不同环节都会全方位的调整生产特性,增加与旅游者相关的服务性业务。新业务的扩展可以给企业带来范围经济,使一些行业的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下降,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利润空间。旅游消费者直接体验的互动式接触可以充分接受企业释放的信息,生产与消费的距离拉近可以迅速使企业得到顾客的反馈,准确把握顾客需求,甚至在顾客参与下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这有利于企业和客户建立并发展更密切持久的关系,培养忠诚的顾客,有利于企业在品牌等无形资产方面得到提升,是企业增值的一个重要来源。
3、旅游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替代融合。
旅游活动的空间轨迹是一个封闭的环状,是旅游者从客源地出发到目的地最终又返回到出发地的一种经济性质的活动。因此,旅游活动与传统的买卖活动或经济交易相比,多了一个顾客流动的渠道环节。在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中,这个环节促进了旅行社这种旅游委托代理服务业的诞生。它一方面为各旅游接待企业代理营销业务,另一方面也接受旅游者委托而办理各种旅行手续。但是,现代信息技术对预订、购买、顾客关系管理及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渗透不断影响着旅行社的营销和销售领域,甚至使这个行业内部的垂直分工体系也逐渐模糊化。
高新技术的创新与渗透不但影响了旅游社业的经营模式,甚至一些新型电子商务企业的出现对传统旅行社产生了巨大的冲突与替代作用。携程、芒果、e龙、乐途等一批电子商务企业集团依靠强大的预订网络渠道和信息影响能力,动摇了传统旅游商业模式的市场主导地位,使旅行社业竞争格局发生剧烈变化。这些企业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简化旅行流程,减少成本的支付同时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随着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中一些瓶颈技术的不断突破,旅游网络与旅行社必然实现替代性融合,两个产业在发展中相互吸收各自优势,逐渐出现一种全新的旅行代理服务中介。新的融合产品能够实现原有产品功能的集成、扩大和延伸。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
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系统演进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其核心驱动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旅游业的综合性、天然关联性等产业特性,二是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追求效益最大化。外部实现机制主要包括资源融合机制、技术融合机制、及市场融合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表现为不同产业间的功能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企业融合与管理融合等明显特征。
1、资源融合机制。
旅游资源利用的广泛性是旅游产业资源融合机制的根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人类对未知事物的兴趣在一定状态下会激发成外出旅游的驱动力。因此,其他产业所拥有各种资源只要能够满足人类探新求异的精神需求,都可能被旅游业所利用成为旅游资源。这成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一种重要机制。
如果其他产业资源在本领域范围内出现减值、负值,或产业原有资源的旅游价值挖掘后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效益时,在转换成本较低的状态下,企业很愿意主动进行资源的改造、重置和转换,通过与旅游业的融合增加其新的价值。我国很多矿产资源枯竭城市在产业结构改造和调整中选择旅游业的原因就在于此。
2、市场融合机制。
许多产业的需求市场存在跨地域流动性的特点,如体育、会展、医疗、购物(零售)等。市场特征与旅游市场比较相似,甚至存在交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最早表现是市场交集的增大,边界趋于模糊化。这是由于旅游者构成的广泛性、旅游动机的复杂性及产品购买的多样性导致的。任何一个产业都会面临一个消费市场。只要能够结合产业特点在旅游消费市场中准确定位,寻找出适合本产业的消费群体,就可以建立一个更广泛范围的消费市场。
在旅游基础设施和可进入性允许的条件下,旅游目的地将旅游者置身于其他产业环境之中,通过不同产业生产流程、业务内容的改造,最终形成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功能更完善、价值更广泛的旅游产品,从而改变了其他产业的传统生产方式或生产特征。与旅游业融合的产业可以获得不断流动的新的市场空间,实现更快的增长速度,并通过核心技术与价值的改造提高绩效。因此如何进行市场创新、市场扩散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关键。
3、技术融合机制。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了产业融合的发展。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环境条件不断变化,各产业的企业特征、核心业务都会发生变化,因而某产业的属性也会发生改变。旅游产业融合同样离不开技术的发展。
CRS和GDS是旅游业融合信息技术最好的典范。对旅游营销系统、旅游产业结构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沟通在旅游业的运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和3W技术不断创造新的组织形式,对传统的旅游企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些旅游企业如饭店、旅行社等多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企业,层次较低,随着与数字化、技术化的新兴服务业不断融合,如媒体、娱乐、信息、游戏、动漫等产业进行多元化、深层次的创意旅游产品开发,在服务创新中能够推动旅游产业的产业绩效,提升产业层次和产业结构,使其能够跨越式发展。
旅游产业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多样化的产业融合方式有着各自不同的实现机制,旅游企业和有关部门在旅游产业融合工作中不能千篇一律,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研究适合本地区、本企业的政策与制度,否则就有可能会出现“死尸的融合”。要真正实现旅游产业融合,还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持因素,如政府经济性规制的放松、企业重组、管理创新等等,这里就不再累述。
摘要:旅游产业融合是在旅游需求持续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产业融合的过程产生了大量的旅游复合新业态。旅游产业融合的方式主要包括旅游产业内部之间的重组融合,旅游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延伸融合,旅游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替代融合。除了技术融合外,旅游业融合的实现机制还包括资源融合和市场融合等方面。
关键词:旅游产业,产业融合,融合方式,实现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0.115-142.
[2]徐虹.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旅游科学,2008,(4):1-5.
[3]李美云.服务业的产业融合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2007.
[4]马健.产业融合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融合机制 篇10
当下,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可谓日新月异,精彩纷呈,致使媒体融合呈现新的趋势。2012年3月9日发布的《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1)》蓝皮书中指出:2011年中国媒体融合总体呈现出五个特点:第一,电信、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媒体合作进入新阶段,合作深化和多元化;第二,传统媒体转型过程中互联网中心化特征已显现,移动互联网成为着力点;第三,媒体融合产品的研发提速,终端、技术应用、内容等基于媒体融合趋势的创新层出不穷;第四,跨媒体营销受到重视,全媒体集团“1+1﹥2”的整体效应初现;第五,媒介融合带来产业链的变革。据报告预测,2012年是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可能从量变发展到质变[1]。
这种变化,预示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界限被打破,新闻出版业的业态形式将发生变革;预示着新闻出版与技术融合的速度加快;预示着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创新发展带来巨大机会。在这种变革中,编辑人才队伍建设尤为重要,本文对媒体融合时代编辑人才的培养和考核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编辑的任务和定义
日本著名编辑松本昌次在他的《一个编辑的工作日志》中写道:编辑是全面动员自己的个性、人格、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知识、教养、技能,甚至日常生活方式等个人的一切,从事与专家、作者或创作书籍者有关的工作。编辑需要的不是其中某些项目,而是综合上述一切的“完整的人格”。其实,编辑只是世界上无数职业中的一种,似乎无须考其“志向”,也不必受到特别要求或批评,但是人们会针对编辑提出各种问题,是因为希望编辑拥有能够面对作者,参与创作的精神,以及将它以“书”的形式交到读者手中的知识构想力[2]。
编辑通常扮演三个角色,第一个角色是“搜猎者”。编辑是嗅觉敏锐的人,可以在繁杂的信息中搜寻、捕获和整理有传播价值的信息,如新观念、新视野、新声音、与众不同的作者或作品,也可能是从无到有的策划者或创意人。编辑要随时关注社会现象,关注时代变革,关注文化动向,关注科技发展,这些意识会激发出新的精彩创意。编辑的第二个角色是“魔术师”。编辑是将平凡化神奇的人,通过细心阅读作品中的每一个字,详细而坦率地提出修改意见、做出评语;编辑通过组稿、改稿、审稿、封面设计或版面设计、校对、印刷等技术过程,尽可能完美地向读者呈现作品;编辑还要对标题或书名进行精心策划,反复斟酌,苦心编制宣传文案,为的是使每一个作品能吸引公众的注意力,赢得市场。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得主A.斯科特·伯格(A.Scott Berg)在《名编柏金斯》中写道:编辑最需注意的是,不能为作品添加任何东西。编辑能做的,最多只是充当作家的手脚,为作家服务而已。编辑绝对不能认为自己身负重任。编辑不是创造,只是投注心力[3]。编辑的第三个角色是“双面人”。编辑是作者与出版机构之间沟通的人,面对作者,编辑要充分表达和传达出版机构的意见;面对出版机构,编辑是作者的首要支持者,要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流程,最终将作品推向市场。
因此,优秀的编辑应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高品位,编辑的广泛兴趣、好奇心以及创新精神比“术有专攻”更重要。优秀的编辑还应具有绝佳的编辑技巧,具有强的执行力、沟通力以及适应力,这样才能面对不同的人,协调并处理不同的问题。优秀的编辑还应像发行人一样思考、规划和决策,应具备数字概念和计算能力,分清盈利和亏损。
由此可见,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媒体如何融合,编辑人的许多特质是不能取代的,如个人的品位、辨别能力、情绪反应、决断能力、对内容的处理技巧、怀抱梦想以及润物细无声的关爱。从这些层面上看,没有任何人或物能取代编辑地位,编辑岗位是不能缺失的,需要变化的是编辑的技能与素养。
二、媒体融合时代中编辑人才的培养与考核机制的思考
1.对“媒体融合”概念的认识
对于“媒体融合”概念的定义,学术界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我国学者也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或界定。近几年,西方学者对于“媒体融合”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的定义,即:“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4]。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奇·高登(Rich Gordon)将“媒体融合”归纳为媒体科技融合,媒体所有权合并,媒体战略性联合,媒体组织结构融合,新闻采访技能融合以及新闻叙事形式融合。詹金斯认为媒介融合有五种形式,即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组织融合,文化融合以及全球融合。
通过对一些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观点研究,“媒体融合”可包含如下特征:
(1) 广义的“媒体融合”是指一切媒体以及相关要素的结合、汇聚与融合。主要有媒介形态、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以及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2) 狭义的“媒体融合”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网络电视、网络广播、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电子杂志、电子书以及博客新闻等。
(3) “媒体融合”不仅强调信息传播所需要的载体、介质或通道的融合,还强调内容架构、生产流程、编读互动等内容生产体系的融合,形成信息传输通道多元化下的新型整合作业模式。比如,把传统媒体报纸、电视台以及电台等,与互联网、手机以及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通过资源共享,集中处理等方式,将传统媒体采编作业与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采编作业有效结合,一次采编,多渠道发送方式传播给受众。
(4) 推动“媒体融合”的因素包括技术因素、受众因素、竞争因素、政策因素和国际因素。媒体融合的模式可以是技术融合模式,内容融合模式,组织融合模式和产权融合模式[5]。
nlc202309021726
因此,“媒体融合”可以理解为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一种媒介发展的理念。强调的是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的发展,不仅包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跨媒体融合,还包含传统媒体自身各种资源的融合,以及媒体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全方位的融合,其结果是最终实现内容和通道的良好结合,进而满足人们通过不同途径,使用多种终端,快速便捷地获取各种信息和知识的需求。媒体发展的趋势必定是走向融合。
2.媒体融合促使新闻出版业发生变革
近几年来,新闻出版业的经营出现增长缓慢甚至下降的现象,使新闻出版企业不得不面对现实,积极探索变革,应对新媒体迅速崛起带来的生存压力和挑战。目前,新闻出版业对媒体融合的趋势逐渐形成共识,媒体融合促使新闻出版业更新观念,加快变革的步伐。新闻出版业不断地创新发展,也是其生存之道。
(1)新闻出版企业积极打破媒体界限,力争创新发展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发展,互联网、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广电、电信、新闻、出版、互联网等产业出现了包含技术、网络运营平台,终端以及内容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以报纸、广播、电视和出版为代表的传统新闻出版企业,积极向新媒体业务渗透,开始尝试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平台的内容生产和传播。如:湖北省广播电视台、深圳市广播电视台完成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的建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成立了“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南都全媒体推出iPad电子报纸《南都DAILY》。安徽、黑龙江和湖北先后获准成立网络广播电视台。由新华社和中国移动联手打造的盘古搜索正式上线开通。辽宁报业传媒集团推出“手机杂志”。北青易万卷(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北青Pad。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广播网菠萝台上线运营。
传统新闻出版企业具有内容生产优势,电信、互联网以及IT企业具有资金、技术、市场机制、品牌优势以及创新动力,两者通过合作、合办企业方式,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实现创新发展。如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与联想集团签署协议,共同在移动互联视频服务领域开展战略合作。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市电力公司携手,依托智能电网,共同打造信息化、智能化的交互式多媒体平台。同时,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百视通公司与联想集团成立了合资公司“视云网络科技”,旗下上海文广互动电视(SiTV)与同洲电子商议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共同拓展三网融合市场,重点是开展符合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特点的增值服务业务。中央电视台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宣布将设立合资公司,打造“中国手机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和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浙江爱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新华通讯社所辖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亚太台以7亿港元注资香港上市公司“进业控股”,成功登陆国际资本市场。大众报业集团成为山东广电网络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开报业集团出资参股有线电视网先河。
(2)新闻出版企业加强内部资源整合,实施流程再造,以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内容生产
实现媒体融合的重要技术基础是数字技术,比特(bit)可以用来表达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动画等信息,因此,内容生产摆脱了单个媒体内容表现形式不丰富的弊端,报纸和图书主要是文字和图片,广播主要是声音,电视主要是影像的内容表达形式。而数字电视、数字广播、网络游戏、动漫、数字图书、数字杂志以及数字报纸等,在数字内容生产中,可实现文字、图形、图像、影视、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表现形式混合使用。媒体融合让单一的内容生产方式走向多媒体生产方式,同时,媒体融合也将促进内容的深度开发。
为适应媒体融合时代内容生产和传播的要求,新闻出版企业逐步调整内部业务流程。打破媒体界限,打破部门界限,实现一次采集,整合利用,多终端发布的业务流程。在信息采集阶段,吸收国外“背包记者”的新理念,强化“全媒体记者”,配备照相机、手机、录像机、录音笔等各种信息采集设备,实现文字、声音、照片、影像同期采集,最大限度地获取各种媒体表现形式的信息资源。在编辑阶段,将原来按不同媒体设置的编辑部门整合成一个编辑部,强化每个编辑的多媒体编辑能力,利用同一个信息数据库,在同一个编辑界面下,根据不同信息发布终端的特点和要求,同时完成文字、图片、音频、影像等内容的编辑加工。将技术与创新理念融入内容生产与传播途径中,最大限度、最快速度满足日益多样化的、个性化的用户需要。烟台日报传媒集团、苏州日报、沈阳日报、解放日报和成都传媒集团等已尝试改变内部运营模式,取得较好经验。
3.媒体融合时代中编辑需具备的主要素养和能力
媒体融合是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趋势,促使新闻出版业发生变革。在这场变革中,编辑的理念应随之改变,技能应更加广泛,这样才能满足媒体融合对编辑工作的要求,才能成为推动中国媒体融合发展进程的主力军之一。
编辑除应具备传统媒体编辑加工需要有的素养和编辑技能外,还应进一步拓展其素养和技能,以满足媒体融合对编辑工作的要求。
(1)具有互联网思维
媒体融合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中心化特征已显现,移动互联网成为着力点。因此,编辑人员首先要有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就是由众多点相互连接起来的,非平面、立体化的,无中心、无边缘的网状结构。它是类似于人的大脑神经和血管组织的一种思维结构。比如传统的写作和解读,由于受稿纸和书本有限空间的影响,人们必须按一定的时空和逻辑顺序,来书写或解读某种信息,常采用线性顺序。而电脑写作和解读,信息载体几乎没有空间限制,完全可以突破时间和逻辑的线性轨道,自由翱翔于思维的广阔天地,进行随意的跳跃和生发。它可以在文本的任何一个节点上,增加和补充新的思想内容,删除不合主题的冗余材料,不同的部分可以任意调换先后次序,进行自由组合。因此思维不再被强制地运行在一个线性维面上,而是允许在四通八达的网络中穿梭往来。传统文本的定位,常常靠页码的前后顺序,其修改也是从前往后逐句逐字地进行。而电子文本利用“查找”或“定位”功能,可以超越时空顺序瞬间到达具体目标,尤其是相同问题的修改,可以利用“替代”功能一次性同时完成。另外,传统文本属于线性叙事,事件的发展顺序都是精心安排的,就是有插叙、倒叙、补叙等,其叙事流程也不可更改。由于电脑超文本的链接功能,作者能随意地从电子文本的一点跳到另一点,从而打破了线性叙事的神圣规律[6]。
nlc202309021726
编辑只有具有互联网思维,才能更加深入地洞察互联网特征,更加重视按照互联网所体现的特征,如:交互、无边缘、海量、非线性、适宜使用多种媒体形式表达、碎片化(微化)、时时传播等特征,来选择、编辑以及动态更新数字内容,避免简单的内容搬家。
(2)资源的整合和应用能力
媒体融合不是由一种媒体为主,其他媒体为辅,而是应充分考虑不同媒体间的特点、作用,以及受众需求和媒介功能,既相互间保持某些联系,又突出各自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媒体优势,克服媒体劣势,尽可能满足阅读的多样性、个性化需求。因此,媒体融合时代需要编辑具备对资源的整合能力,主要包括:对资源的顶层设计能力,对需求的理解能力,和针对不同媒体特点的产品设计能力和产品组合能力。编辑还需具备对资源的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对资源价值与需求的适配能力,使用各种基本工具对资源的多媒体加工能力,对新技术的学习和使用能力。
(3)项目管理能力
项目管理是指把各种系统、方法和人员结合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7]。项目管理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并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由于新闻出版业更多的是单一媒体内容的生产,生产流程固定和统一,应用项目管理不多。媒体融合后的产品策划以及产品实现,更多的是要求编辑选择一个主题或组织一个项目,针对不同媒体特点同时开始产品策划,同时进行资源匹配,同时开始产品制作,并在规定时间内,一定的预算下,按照既定目标,完成这项工作任务。这时的编辑角色更像一位项目经理。
(4)团队协同工作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8]。媒体融合时代更需要编辑加强协同工作能力,编辑需要协调、并发处理的事情也来越多,完成产品或项目所涉及的人员、部门越来越多,完成任务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只有加强编辑的团队协同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不同岗位人员的聪明才智,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创造力,提升产品品质。
4.媒体融合时代中编辑人才的培养和考核机制初探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媒体融合,媒体融合对编辑职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如何拥有一支全能型编辑队伍是能否实现企业转型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现行的教育体系还不具备这样的功能,教育界的学科体系设置,培养方式都没有调整,制约着全能型编辑的培养,表现出教育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的脱节。
要解决这个问题,比较现实的办法是企业通过建立有效的培养和考核机制,鼓励编辑人员根据自身岗位职责要求,按照自己的知识背景,通过自学、小组学习、交流、实践等方式逐步具备全能型编辑应有的能力和素养,实现编辑队伍能力的整体提升。
培养和考核应主要采取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编辑向全能型编辑发展,同时,辅助惩罚机制,对于没有上进要求或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仍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编辑,采取换岗、降职、减薪直至终止劳动合同等措施。
激励机制可以是企业每年为编辑提供一定的学习费用,提供一定的学习时间。在企业内部建立学习小组,聘请业界专家、企业内部全能型编辑开展各种讲座,传授各种技能,或组织编辑走出去,与以新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电信通信企业、IT企业以及动画动漫企业等开展交流、参观活动,增强编辑对新媒体的感受、认识,了解新媒体的特点和工作流程,开阔眼界,体会变革,认识自身不足,产生自我提升动力。在人员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编辑调换工作岗位,让编辑学习和熟悉不同岗位的工作技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激励机制是鼓励编辑人员在企业内部担纲或积极参与媒体融合项目,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对于进步快的编辑,应在职务、职称晋升、工资和奖金中有所体现,以鼓励编辑冒尖,富有创新精神。
针对激励和惩罚机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在考核标准的制定中,更多的使用奖励措施,宽容失败。使用测量或评价手段,根据考核结果,依据考核标准,实施奖励或惩罚。
三、结束语
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编辑方式必将面临转型,越来越多的企业、编辑个人以及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这种变革的重要性。非常欣喜的是,2006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在国内首开“媒体融合”专业方向;2008年12月22日,取名“未来”的媒体融合实验室建成并投入日常教学。创建了世界上首个媒体融合实验室的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迈克尔·麦金教授,在了解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媒体融合实验室的模块设置后禁不住惊叹“这简直就是一个完全企业版的校园媒体集团!”[9]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针对媒体融合,开始探讨有关学科的建设,并提出具体建议,同时也在思考现在的教师是否具备这样的教学能力。
相信随着媒体融合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或有关课程,通过教育系统为企业输送越来越多的全能型编辑人才。
(作者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编)
注释:
[1]http://media.people.com.cn/GB/17
340895.html(人民网www.people.com.cn)2012年03月09日14:37 《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1)》蓝皮书发布 责任编辑:袁悦
[ 2、3]鹫尾贤也. 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第1版
[4]蔡雯. 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实践和理论[J]. 中国记者,2007(1).
[5]蔡敏、韦文杰. 媒介融合胜出战略. 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第1版
[6]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82809974.html.
[7]http://baike.baidu.com/view/65955.htm.
[8]http://baike.baidu.com/view/315552
7.htm.
[9]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8-12/23/content_10547950.htm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打造媒体融合“未来”实验室2008年12月23日 14:44:43 来源:中国记协网
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机制研究 篇11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和作用
(一) 产教融合的内涵
产教融合是校企深层次合作阶段, 高校和企业相互融合, 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共同推荐学生就业。 高校利用企业生产实践的优势, 调整专业结构、开发出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 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企业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 将企业所需人才规格嵌入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当中, 使培养的人才能够符合企业岗位需求, 减少岗前培训费用。 产教融合需要高校和企业在合作中彼此都找到利益点, 只有这样才能联姻。 产教融合的共同目标是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 高校由于缺乏企业管理和经营理念, 不能培养出完全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特别是目前社会处于经济快速转型时期, 高校必须紧跟产业发展步伐, 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才能培养出符合产业所需人才。 企业发展动力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 因此企业也迫切需要高校为其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和企业都有合作的意愿。 但是产教融合不同于一般的校企合作, 不是仅仅停留在协议阶段, 而是在人才培养各个阶段都要共同负责、共同探讨、共同实施, 企业领导和高校领导要对接、企业能工巧匠和高校教学骨干要对接, 学生和企业员工要对接, 达到全方位融合。
(二) 产教融合的作用
1.有利于专业定位和建设
企业和高校紧密合作, 当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时, 企业能够第一时间感知到, 企业将所需要的人才培养规格及时传达给高校, 高校及时做出响应, 使专业定位始终跟上时代的步伐。 企业拥有丰富的能工巧匠, 对于行业需要的人才规格比较清楚, 能够给专业定位和专业建设把脉。
2.有利于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载体, 企业岗位的各项技能都需要通过课程体系来实现, 通过相应课程来培养对应岗位技能。 企业对岗位职责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能够对各工种工作任务职责做出详细规划, 然后将岗位职责标准转化成课程标准, 企业项目实例转化为课程教学的案例。
3.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校企双方经常互派人员交流学习, 企业派工程师到校为师生讲学, 有利于提高师生的实践操作水平。 高校派教师下企锻炼, 在企业生产一线, 教师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比较大的提高。 高校教师所接触的理论知识较多, 但实践方面的技能比较缺乏, 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没有太多的项目经验, 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有利于提升师资水平, 教师在企业真枪实干, 能够比较好地掌握技能, 再结合自身丰富的理论知识, 提出有创新性的想法, 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4.有利于学生就业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按照企业人才规格进行人才培养, 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掌握行业最新技术, 学生不定期在企业实习, 上学即上岗, 按照企业准员工的岗位标准进行培训, 减少了企业的岗前培训费用, 学生毕业后即可以在相关企业就业, 有利于提升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二、产教融合的主要困惑
(一) 部分企业和高校合作意识淡薄
企业的目的是追求利润, 由于校企前期合作企业需要比较大的投入, 大部分企业不愿意合作。 很多企业认为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事情, 合作意识淡薄。 高校探索校企合作经历了十多年时间, 但是真正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比较丰硕成果的高校还比较少, 大部分都只停留在签订协议的阶段, 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有些高校为了评估或者为了申报相关项目, 匆忙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只是为了应付检查, 部分高校并不重视校企合作。
(二) 合作企业缺乏合作动力
产教融合能够持续长久地发展下去, 校企合作双方必须实现共赢。 目前高校在国家大政方针指引下, 都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 高校表现出比较大的热情, 企业对此却并没有太多的热情, 究其原因, 主要是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觉得没有太多利可图, 因此与高校被动地进行合作。 高校选择合作企业大部分依赖于人情关系, 签订合作协议, 而没有真正把专业和企业、行业对接, 高校培养的人才并不是企业所需的人才;在合作过程中企业需要花费较大人力、物力来培养学生, 企业认为得不偿失。
(三) 师资队伍专业实践能力不强
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都没有企业工作经验, 有些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 理论知识能够满足教学的要求, 但是职业技术教育更注重的是实践技能培养、动手能力的培养, 这对于没有实战经验的高校教师是一个难题。 高职院校也意识到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 通过分批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由于教学任务繁重, 只有少部分教师有机会去企业锻炼,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由于教师到企业锻炼缺乏监管, 有些教师到企业锻炼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四)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监管制度缺失
许多高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但是对于校企合作的具体制度都没有相应的文本。 校企合作协议只是一个大体框架协议, 对于校企合作双方应尽的义务和职责都未提及。 如果没有具体的合作制度, 则校企合作无法具体实施, 校企合作协议也只是流于形式的一纸空文。
三、产教深度融合策略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多年校企合作的基础上, 逐渐探索出产教深度融合的一系列新的对策, 经过近三年的实践, 取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 精选产教融合企业
1.对区域经济进行调研, 遴选出与专业相关的企业
2013 年学院派出教研室主任走访了淮安市10多家相关企业, 和企业负责人进行探讨;同时还赴苏南地区调研我院毕业生就业情况, 大体确定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岗位工种有四类: 办公自动化应用、网络管理、网络施工与维护、WEB应用开发。有了岗位需求之后, 学院开始有针对性地联系区域相关的企业。
2.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交流, 遴选出有合作意向的企业
在对专业相关企业进行前期调研之后, 发现各企业对于校企合作意向各有不同。 有些企业可能需要的人才并不需要有太强的专业能力, 岗前培训代价并不大, 对于校企合作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对于这类企业学院没有纳入校企合作的范围; 有些企业也需要专业人才, 但是由于企业领导对于校企合作不太了解, 认为企业花费代价比较大, 认识不到位, 合作意向也不强烈, 学院也没有强求企业合作, 因为这样的合作注定要失败;经过大量的洽谈后, 学院遴选出有强烈合作意向的几家企业。
(二) 校企全程参与人才培养
1.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各企业根据本企业内部需求分别草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将各自拟方案交与会讨论, 逐条进行分析, 使人才培养方案符合各企业的人才特质。 学院还根据各企业用工情况组成订单班, 例如, 江苏十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由于人才需求量大, 学院在学生中组成小班授课, 学生毕业之后全部推荐到江苏十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就业, 真正按照企业要求量体裁衣地打造人才。
2.校企共同参与课程建设
企业将对应的案例纳入到课程建设中来, 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学资源都让相关企业参与建设, 比如“网络互联与实现”课程资源, 由诺顿科技负责建设, 诺顿科技在网络互联方面拥有很多工程实例, 将企业真实的工程实例移植到课堂教学中, 学生实践真实的项目, 体验职场氛围,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另一门核心课程“综合布线技术”则由江苏十方通信有限公司负责建设, 十方通信有限公司在通信设备、线路的设计、施工与维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对相关技术和规范比较了解, 企业将近年来实施的项目嵌入到课程中。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的5 门核心课程分别由相应的企业来进行建设, 学院教师参与其中进行教学案例设计, 如图1 所示。 (图中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简称为江苏财院)
3.校企共同组织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利用企业教学资源, 学院允许企业在学校设立实验室。 诺顿科技在学院成立了诺顿实验室, 实验室完全按照企业职场氛围进行布置, 由诺顿科技购置相关网络实验设备, 相关专业课程由诺顿科技工程师进行讲解, 学生置身职场氛围, 学习企业案例, 仿佛已经进入了工作的角色, 学习效果比较好。 十方通信在学院也设立了十方通信综合布线实验室, 在实验室里可以完成双绞线制作、跳线、布线、基站维护等实验, 实验设备和工作流程完全按照实际工作场景布置, 学生身临其境, 学习起来更加用心。 学校也在企业设立了相应的工作站, 部分课程在理论讲授完毕后, 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 将所学理论知识实践化, 利用企业的设备, 既能解决学校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 也能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快速提高。
4.校企共同推荐学生就业
在校企通力合作下, 学生基本上能够胜任专业岗位职责。 在大三上学期校企双方会临时成立就业指导小组, 成员由学院领导、专业负责人和各企业工程师组成, 根据平时上课与学生交流了解到的情况, 结合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 分析每个同学适合的就业岗位。 校企双方会利用大三上学期最后2 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岗前训练, 训练内容不仅有专业方面的内容, 还包括职业素养培训, 使学生综合素质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 让学生毕业即就业, 实现零距离无障碍就业。
(三) 加强科研和社会服务合作
1.高校利用科研优势为企业科技攻关
高校可以利用科研优势和企业展开合作, 为企业技术难题进行科研攻关, 以横向课题的形式开展科研合作。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注重科研服务地方经济, 对于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给予大力支持,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在网站建设、 网络互联与维护方面为企业解决了一系列的难题, 为产教深度融合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2.高校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服务
企业新招聘的员工由于缺少专业训练, 企业可以将员工送到学院进行专业培训, 利用学院的教学资源, 集中授课, 使新员工能尽快胜任岗位工作。 随着技术更新换代, 有时为了让员工了解某项新技术, 企业也会将员工送到学院回炉学习。
3.企业为高校教师提供师资培训
合作企业也经常提供教师实践培训机会, 提升教师实践技能。 福建星网锐捷有限公司为学校培养RCSI (锐捷网络认证高级讲师) 8 名, 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为学校培养4 名H3CNE (H3C认证网络工程师) 讲师、H3CS-WLAN (H3C认证无线网络技术专家) 讲师若干名, 诺顿科技为学院培训了Cisco网络工程师若干名, 另外企业还培养了部分其他网络专项认证讲师, 有力地提升了专业师资力量。
(四) 健全产教融合监管制度和评价机制
1. 设立教学指导委员会
学院与各合作企业共同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 委员由学院领导和各企业代表共同组成, 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架构如图2 所示, 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职责是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以及项目化教学方法等一系列内容, 其研讨的内容涉及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 企业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中, 如果有比较好的建议也可以申请召开教学研讨会。 通过校企及时联络、及时互动、及时调整人才培养中不恰当的做法, 使人才培养过程始终保持相对科学、合理的状态。
2.出台系列产教融合制度
为了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规范、有序推进,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构职责》 明确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 明确了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校企双方应承担的义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根据校企合作的相关情况, 相继与各合作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 比如校企合作实验室管理制度、企业工程师和学院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四、产教融合的成效
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产教融合成效显著, 在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教科研成果等方面都有比较大的提升。
(一)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通过产教深度融合, 上学即上岗, 上课所学的技能即是岗位所需的能力, 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 在专业能力方面提升比较快。2010级网络专业40名同学一次性全部通过锐捷RCNA认证, 2011级、2012级网络专业锐捷RCNA认证通过率都在98%以上, 2013级网络专业华三H3CNE认证通过率在95%以上。学院在参加江苏省计算机网络应技术赛项自从2012年到2015年连续四年分别获取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 在同类高职院校中展示了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办学实力。大部分同学直接在校企合作企业就业, 由于企业全程参与培养, 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二) 师资队伍明显增强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原有师资基本上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 部分教师以前没有接触网络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产教深度融合, 学院每年寒暑假都会安排教师下企业学习, 合作企业根据学院师资培养要求, 有计划地安排培训项目, 经过近三年的培训,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都达到了网络工程师的水平, 部分教师还是资深网络工程师、网络专家。
(三) 教科研成果丰硕
由于企业参与专业建设、课程资源开发,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所有核心课程都建成了网络优质教学资源库, 在学校教学基本建设项目中成果颇丰。由于建设成果突出,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被学校评为校重点建设专业、校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被评为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学院与企业科研合作日益密切, 累计完成横向课题10余项, 为企业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摘要:产教融合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文章阐述了产教融合的内涵和作用, 指出目前加快高职院校快速发展, 走产教融合之路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 结合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走产教融合之路案例, 详细剖析产教深度融合机制, 为其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胡顺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下高职院校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行性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4 (7) :191-192.
[2]李建国.“双主体、四融合”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13, 34 (22) :20-22.
[3]傅伟, 蒋道霞, 庄小将.高职计算机类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 2014 (10) :24-25.
[4]高飞, 姚志刚.产教融合的动力与互动机制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6) :41-45.
[5]董小飞, 蔡永东.产教融合理念下建设高职纺织类师资队伍的途径[J].职业时空, 2014, 10 (12) :30-33.
[6]陈璐.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 2014 (29) :13-15.
[7]兰希园, 汪祖礼, 唐宁.产教融合助推职教品牌专业建设之管见[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 (6) :109-110.
[8]王志年.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路径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 2015 (11) :7-8.
[9]宋扬.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3 (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