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融合(精选11篇)
生态融合 篇1
电视行业的转型升级, 形式上是媒体融合, 但这种融合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绝非是“1+1”这种简单的整合, 而是优势的补充和痛点的解决过程。首先, 我们要搞清楚眼下电视媒体发展的痛点在哪里;其次, 电视媒体可以从互联网融合中得到什么;最后, 是我们对电视+互联网有着什么样的愿景。就这三个问题, 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电视行业的痛点在哪里
(一) 互动性差
一方面, 无法做到节目播出时电视荧屏的实时互动, 起初的热线电话、短信回复缺乏亲和力, 如今的微信或者APP也都是曲线路径, 不能实现荧屏的直接互动;另一方面, 对节目播出后的社会反响和反馈的茫然, 在缺乏有效的社会舆论和好恶的数据支撑下, 节目制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单纯的收视率调查显然不是大数据分析。
(二) 不能占领碎片化时间
互联网时代最突出的特点是碎片化时间大量存在, 人们总是习惯在较短时间内消费快餐文化。但是电视媒体由于是线性播出, 长久以来严格按照节目播出编排表, 缺乏灵活性, 且一旦播出不能中断, 无法实现点播或选播, 不适合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此外, 传统的电视节目需要通过安放在家中的机顶盒和电视观看, 这同样不符合现代年轻人崇尚的自由、低成本获益的观念。
(三) 经营和管理思维方法的陈旧
在这样一个思维理念日新月异的年代, 电视行业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方法显得有点滞后, 电视行业的盈利模式亟待创新。现代企业制度下, 人力资源还需要加大投入。要实现媒体融合, 需要与生俱来的互联网思维作为新鲜血液补充到电视行业中, 提高自身的活力和竞争力。
电视行业的媒体融合要解放思想, 以上这些痛点尽管电视人都感同身受, 不转型就只能坐以待毙。媒体融合更像是电视行业的二次创业, 需要有巨大的决心和精力。
电视媒体这些痛点, 正是互联网媒体风风火火抢夺电视观众的法宝, 实现“互联网+”, 就是让电视“上网”, 与网友面对面互动。这需要电视媒体继承行业优势, 补齐行业短板, 实现行业的革新升级。笔者认为, 电视行业的革新时不我待, 必须要在产业生态链的整合和新技术、新设备、新手段的应用上同时发力, 以重塑产业格局指引生产方式的创新, 以生产工具的革新带动生产模式的进化, 从而实现电视生产力的创新升级。
二、电视行业“互联网+”的推进措施
具体来看, 电视行业的“互联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首先是实现三屏融合, 即电视屏幕、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电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强大的节目制作能力, 可以生产大量优秀的电视节目。这些节目包括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类节目、生活类节目和娱乐类节目。互联网公司尽管有强大的资本, 但是缺少优秀的传统和文化底蕴, 也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电视节目产品。例如, 互联网中热播的《奔跑吧兄弟》《中国新歌声》等, 也都是电视台制作的娱乐节目, 这就是电视媒体相比互联网媒体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并不能长期保持, 随着互联网企业持续的资金投入, 电视行业的自然禀赋很快就会消失。因此, 电视行业应尽快利用这种优势占领媒体融合的主动权。掌握主动权, 不是建立技术壁垒或者垄断, 也不是搞大而全、自建互联网渠道。而是利用社会产业化大分工, 积极融入媒体整合中, 站在历史的高度上谋划电视与互联网融合所形成的生态圈和角色分工, 争取有利地位。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快实现资本的融合、人力的融合、技术的融合, 建立内在有机融合、统一的形象识别体系和立体的受众反馈基础上的三屏融合, 三屏融合绝不是简单的电视台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片源买卖生意。
其次, 就是技术层面的推进。技术层面的推进主要包括新技术、新设备、新手段的应用, 很难想象小米加步枪能够打赢现代化战争, 电视行业的“互联网+”就必须伴随软件和硬件的更新换代。例如, 对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大数据并非纷繁复杂的数据, 而是多维度的数据。从一定程度而言, 数据融合是媒体融合之本, 打通数据孤岛, 才可以放大数据价值。我们在大数据中去寻找社会关注的热点, 并分析这些热点问题产生的源头、传播的路径, 观众的年龄、喜好和收入水平等。综合以上数据, 可以指导我们的节目制作部门找到舆论引爆点, 策划出靶向明确的节目。同时, 对节目内容精准推送、媒体运营市场精准定位、广告营销支撑以及传播力、影响力监测都有较大的指导意义。由于其整个过程已经赋予了广电互联网精神, 具备互动融合、双向交互的特点, 已然将单向接受的观众转变为活跃的粉丝, 此刻“观众”准确而言已经变成了用户。云计算也是媒体融合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云”是未来一切业务运营的基础, 对于融媒体平台建设而言, 我们更多地借用的是“云”的理念、思想和方法。再如, 现在自媒体已经占据信息传播的重要阵地, 我们的电视传媒也应该看到这种趋势变化, 积极培育横跨电视和互联网的自媒体。其实, 电视行业最应该发展自媒体, 一些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早已成为有影响力的自媒体。我们应该让整个媒体制作资源集中到一个点上集体爆发出来, 而这个点其实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名主持人或名制作人, 改B2C (机构对个人) 为C2C (人对人) , 这才符合全新的互联网思维模式。此外, 还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打破原有思想的局限性, 采用灵活的节目播出机制。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走出去、动起来, 打造具备互联网精神的创作团队, 形成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和智力储备。
三、结语
电视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 也是电视媒体赢得未来的必由之路。电视与新兴媒体的融合, 不是内容的搬家, 也不是“拉郎配”, 关键在“融”。这里的“融”指的是思想的融, 是机制的融, 是资源的融, 是观感的融。在坚持正确新闻舆论导向的基础上, 充分展现电视媒体的权威优势, 在全新的宣传阵地上施展拳脚, 不但要做到内容为受众喜闻乐见, 还要做到形式丰富多彩。在没得到最广大老百姓的认可之前, 我们的融合工作就没有结束。
生态融合 篇2
笔者曾言:互联网经济爆炸的威力,并不亚于寒武纪生命爆炸。后者改变的是地球生物形态,前者改变的是世界经济形态。在经济形态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华南城控股这样的大型上市集团来说,实体化辅之以搭乘电子商务平台,既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又能在各领域合作商家遵循商业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拓展市场,这才是最佳的出路。这条路就是“实体电商之路”。华南城提出“实体电商”这个概念,将其定义为基于互联网经济与实体市场双重背景的经济产物,并从多个维度进行完善,打造出一个极具华南城特色的电商生态圈。
生态圈集散地:华南城网特色生态园
从华南城电商业态来看,现已涵盖电子商务、专业批发市场、仓储物流、综合商业、会议展览等众多领域。并在此基础上先后启动乾龙物流、华南城电子商务产业园、华南城电商服务联盟、网商学院等多个电商配套项目,构建了以华南城网为核心的集群化电子商务生态圈,一方面进行各领域的跨界融合,另一方面促进实体电商模式的升级发展。
华南城网首页
华南城网正是基于华南城实体商圈的不断扩张以及仓储、物流、金融等资源的成熟,通过不断地服务创新和资源整合,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建立以区域为中心的全面实现网上交易和网下服务的一站式电子商务平台。这一平台将“实体”和“网络”这两种经济元素深度融合、全方位结合,形成了全新的、立体的电商平台,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商务运营模式。
关于打造这一平台的初衷,华南城最初是从其合作的成千上万家传统企业的需求出发。传统企业有越来越多对电子商务的新需求,他们希望能够有第三方的电子商务平台去打通上下游资源、供应链,拓
展。尤其在有一定信息化基础的中型企业中,此类需求正呈现规模型增长的趋势。但对于实体市场的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他们无法像世界500强企业那样搭建自己专有的电子商务平台,但可以通过第三方的电子商务平台,获取价廉物美、面向供应链、客户或终端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服务。华南城网的批一批合作商家,也大多在这些企业中产生。
笔者认为,电子商务行业四大趋势:一是在资本驱动下,中国电商行业将获得快速发展;二是在盈利压力下,未来三年电商企业将面临更加惨烈的竞争;三是供应链的竞争将成为电商行业竞争的焦点;四是“实体+网络”的经营模式将成为最受中小企业欢迎的电商模式。
那么,华南城网能否从华南城内迅速走向华南城外、快速开拓市场、引领一个新的电子商务利基市场?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3年11月,华南城网进行了第一次结构性、战略性调整,确立了“线上+线下双轨发展、实体+网络立体运营、行业+区域纵横结合”的战略决策,依托集团在各领域的雄厚资源,把握电商行业崛起的契机,积极探索电商业态,推动传统企业转型,抓住皮革、纺织、电子三大行业进行行业试点,推动电商产业的纵深发展。
集成服务落地:电商产业园即网商创业福音
要推动电商产业的纵深发展,需先推动华南城网商业运营集成的落地服务。华南城电子商务产业园应运而生。为解决当前电子商务办
公环境散兵作战以及电商与实体企业、仓储物流相分离难互动的问题,华南城基于其物流商贸体系,于2013年3月联合深圳市龙岗区科技局挂牌正式成立了华南城电子商务产业园,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电子商务产业链综合配套服务基地。
作为创新型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华南城电子商务产业园依托华南城配套资源,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商务办公、产品展示、仓储物流、人才培训、技术交流、创业融资、生活配套等集成性服务,针对电子商务产业链打造一个多功能的、以实体展厅与网络交易互相结合、无缝对接的电子商务产业链配套的综合型服务基地。该产业园项目一期共约6万平方米,位于深圳华南城2号交易广场负一楼A区和E区以及环球物流大厦部分楼层,分为商务办公区、产品展示及简易办公区、仓储物流区三大功能区。同时拥有诸多金融、会议、餐饮、住宿、交通等完善的商业配套服务机构和设施。
11月28日,与华南城电商产业园相匹配的网商创业园开园仪式。
这意味着,全国首家全免费网商创业园开始正式对外启用。第一个华南城网商创业园位于深圳华南城,总规划面积10000平方米,卡座600个,设立六大主体功能区:大学生实训区、电商创业培育区、传统企业网商区、企业托管运营服务区、网络基础服务配套区、培训与商务洽谈区。更为关键的是,凡符合入孵条件者,均可享受免租金、物业管理费和水电费,名费使用云计算电脑、办公家私、网络等,并提供专业财税代理,工商注册代办服务,承担与管理处、工商、税务、消防等对外事务。另外,创业园根据网商人才和企业发展需要,制定出详细的全年免费培训计划和交流活动,助力网商迅速成长。我们可以简短概括这个创业园:一个崭新的电商人才培育与输出、网商创业基地!
为了将该创业园在全国进行成功复制,华南城也着力于外部资源的整合利用,以促进自身电商生态圈的长足发展。在第三届本届网商网货交易会上,华南城网与飞马旅、广东天使会共同举办了“飞马连营深圳站与华南城创新商贸物流电商行业峰会”,会上数十位电商创业者进行了项目路演,并与与会专家、投资人就如何提升区域内创新服务业的规模、优化投资环境、服务业转型升级、创新服务业的创业与投资机会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收到了广大创业者的高度评价。
创业基地、人才培养、项目孵化、资金扶持、通路拓展,华南城所打造的网商创业园、电商产业园、电商服务联盟,以及利用社会优势资源举办的各种行业峰会、投融资对接会,为时下有志于电商创业之路而苦于资金、资源限制的年轻创业者们带来福音,可谓是难得的
天时地利人和。
电商体系应链条化完善:乾龙物流承载现代商贸物流体系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实现了一体化,供应商与零售商、消费者通过Internet连在了一起。通过POS、EOS等现代物流技术,供应商可以及时且准确地掌握产品销售信息与顾客信息。此时存货管理采用反应方法,按所获信息组织产品生产和对零售商供货,存货的流动变成“拉动式”,完全可以消除“推动式”的缺点,并实现销售方面的“零库存”。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特点: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
华南城在现代商贸物流方面起步较早,并且作为一种新的数字化商务方式,代表了华南城未来的贸易、消费和服务方式。因此,要完善华南城整体电子商务环境,就需要打破其原有的传统商贸物流体系,发展建立以商品代理和配送为主要特征且物流、商流、信息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体系。华南城的电子商务物流概念,是伴随其电子商务业态布局和其电商技术、内部需求及合作伙伴需求的发展
而出现的,它是华南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真正的经济价值实现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南城旗下的乾龙物流是一家综合性现代物流企业,总部设立在深圳平湖物流园,公司依托专业市场、建立现代综合物流市场,并针对对专业市场打造集公共仓储、货运市场、物流信息交易中心及区域配送服务为一体的现代物流服务平台。
乾龙物流是目前唯一一个在国内打造连锁现代物流市场的综合企业,现已在深圳、郑州、南宁、南昌、西安、哈尔滨设立分公司建设现代化物流市场,并且通过将实体物流操作与物流信息平台高度集成,最终形成全国网络化的智能物流体系。
促进企业跨界融合:线下会展实现渠道对接
从电子商务服务商角度来看,服务内容和发展方向都有了,关键在于如何获得更多的价值会员。如果要发展线下客户,则需要作大量的推广与宣传。事实告诉我们,电子商务服务商更乐意与会展搭上关系。包括以自有的展览公司开展线下采购交易会,或者与展览公司合作等形式。据艾瑞市场咨询(iResearch)根据资料整理显示,展览会的选择率列在第二位,占有75%。综上看来,展会搭建了一个广大中小企业全面展示最新产品和技术的平台,所以深受供应商和采购商的欢迎。也正因如此,为更好的抓住现有合作企业和潜在客户的心理,华南城在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上,把会展看得亦尤为重要,即成立了自有的会展公司,同时又跟外部展览公司合作,为将来做线下的交易
会打好基础。
华南城会展公司将有展会运营部、综合管理部、现场管理部三大块。未来,除继续举办现有深圳国际工业博览会(已办五届),深圳港澳台商品交易会(已办四届),首届南昌港台展(今年五一节举办)、南宁轻工展(已办三届)、网商网货交易会(已举办三届)外,还将在郑州、哈尔滨、西安举办相应展会。
已中国网商网货交易会为例,其旨在为电商企业与传统厂商搭建起一个良好的沟通、互动平台,通过交流与合作,不断推动电商产业发展,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随着参展行业、参观人群的逐年增多,中国网商网货交易会已发展成为一场在行业内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综合性行业盛会。其中,第三届网商网货交易会突破了成功传统交易会单一展示的功能,期间举办了多场渠道对接会、产品(项目)推介会、高端峰会与行业论坛,通过展览与论坛会议混搭融合的形式,以帮助
品牌厂商、电商渠道商及电商服务商三者实现深度合作与对接。
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实体企业发展疲软态势越来越明显,诸多实体企业已经或者期望尽早融入电子商务发展的大潮流,期待通过跨界求得新的发展。而电商企业,在经历高速的发展之后也遭遇到发展瓶颈,面临整合实体资源难、升级难等问题。华南城通过线下会展,以及展会上展开的各种与之匹配的论坛会议,顺应了实体企业电商化、电商企业纵深发展的需求,通过智慧的碰撞与探讨共谋未来,帮助企业实体企业、电商在瞬息万变的发展趋势下布局未来,优化资源配置,跨界升级。
结语:
华南城对电商业态的探索与当前对整个潜在市场的电商布局,从多个维度切入了当下用户的核心需求,并从整体上加深了电商产业的纵深发展,它不仅自身电商实力向不同行业领域的延伸,同时也把跨界融合的发展理念贯穿于电商生态链。
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华南城网是现代综合商贸B2B交易平台,电商产业园是物流与电子商务结合的平台,网商创业园是扶持大学生创业和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平台,乾龙物流则是现代商贸物流体系的承载者,会展业务实现了企业的跨界融合与渠道对接,华南城电商布局正在用时间和成绩来阐释一个经济学问题—电子商务的本质在于商务而非电子,互联网只是商业实现的工具,产业结构与业务模式才是其电子商务生态的最核心。
生态融合 篇3
携手天猫发布质量承诺联合宣言
互联网已经叩响了“万物互联时代”的大门,正在不断地与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融合。
据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副会长俞岳南介绍,通过过去两届的努力,在全国200多家家纺、服装终端零售门店的积极参与下,“丝绸中国”项目提升了丝绸行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丝绸产品的传播力度和宣传效果,有利于进一步凝聚行业全力,共同促进丝绸消费,打造面向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的民族丝绸品牌。而2016年“丝绸中国”推广宣传平台将从促进互联网销售入手,注重“互联网+”的宣传和推广,做到线上线下相互配合,促进丝绸产品互联网销售进一步发展。
“届时,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将与电商巨头‘天猫商城’联合,共同推广促进丝绸产品的互联网销售,并同期举办‘丝绸互联网+’培训班和讲座,引导丝绸家纺及服装企业加快推进‘互联网+’步伐,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提升丝绸品牌影响力。”俞岳南说道。
根据项目规划,3月15日,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和天猫商城将携手鑫缘、慈云、太湖雪、万事利、凯喜雅、钱皇等丝绸品牌,在成都签署并发布“‘丝绸中国’互联网+”质量承诺联合宣言。
“时尚消费月”助力双线联动消费
“丝绸中国”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作为商务部茧丝绸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推动丝绸内销和促进内需为根本目标。俞岳南表示,今年5月,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将在线上线下联合推出“时尚消费月”活动,并在全国百家专卖店、商场设立体验平台,扩大丝绸消费氛围,提高公众参与度,促进线上线下融合。
俞岳南补充道:“目前,已有43家企业报名参加此次活动,协会将组织引导全国优秀的丝绸家纺及服装企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并在天猫商城开拓新的销售渠道;鼓励企业运用新产品、新品种开展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发适合网上销售的新产品,进而扩大销量、提升竞争力。同时,为配合网上宣传和销售,弥补网上产品体验性不足的弱点,协会亦将协助企业在线下设立体验平台,让消费者体验到丝绸产品的华美和舒适,体会到丝绸企业的优质服务。”
在活动期间,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还将组织互联网人才和行业精英,以讲座、培训班等形式,探讨和交流互联网与丝绸产业的融合之道。
生态融合 篇4
将生态学逐渐引入建筑, 把人作为一种生物纳入研究视野, 生态建筑就有了萌芽的土壤。生态建筑理念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1866 年, 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首先用生态学的观点来总结人类活动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速城市化又催生了生态学对城市环境的关注, 特别是快速发展时期出现的城市环境恶化召唤着生态学家为城市发展献计献策。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 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同时也认识到, 大自然不是一个可以随意征服改造的物质世界。人类为了自己的明天, 必须要与大自然和谐共生。面对这些严峻的社会问题, 国际社会正式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 以其应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指导城市建设, 其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是16 世纪英国人摩尔的“乌托邦”, 18~19 世纪傅立叶的“法郎基”, 欧文的“新协和村”,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以及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和赖特的“广亩城”等。
当前建筑业是巨大的能耗产业, 将生态原则整合纳入到传统建筑的设计体系已经逐步提到议事日程来。于是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开始从个体建筑转向群体建筑, 进而转向广义建筑或称人居环境, 建筑科学也从传统建筑学走向广义建筑学或人居环境科学。
所谓“生态建筑”, 其实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通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 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 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建筑设计既不是建筑设计简单加上一个漂亮的生态名词, 也不是将传统的设计理念彻底地推翻。生态建筑是从选址、设计、建造、使用直至废弃的整个过程中主动遵循生态原则, 积极主动的运用新的设计手法和科技手段, 创造与自然和谐协调的居住环境。
生态建筑学目标是一方面使得当代和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 另一方面使得生态环境的胁迫效应逐渐减少,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是可持续发展的真谛。21 世纪是城市的世纪, 也是生态的世纪, 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生态意识的日益普及, 生态建筑学必将从目前的理念阶段发展为一门具有独立方法论的应用基础科学。
现在人们往往通过遵循就近环保的原则选择建筑材料, 利用清洁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以及各种再生能源) 供给建筑, 采用高效的建筑设备提高利用率, 使用生态智能系统与活水净水生态工程等来实现建筑的节能和生态化。而事实上, 生态设计应该是在一个成型的设计系统里对能源和材料谨慎使用的整体考虑。因此, 生态建筑的建造需要优秀的设计和工程来创造一个健康愉快的居住空间, 使得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关联, 最终实现建筑的生态化。
1 建筑外部生态景观设计。
目标是建筑场地规划与景观设计方案能够改善局部小气候在尽可能小的物理空间容纳尽可能多的生态效应。建筑布局能影响局部气候, 将室外气候控制得离“舒适区域”越近, 那么制造一个舒适的室内气候所需消耗的能量就越少。合理的建筑布局能够降低建筑物本身的能源消耗, 从而节省开支。因此, 应综合考虑建构及布局设计方案, 使之有助于发挥施工地点本身特点。同时, 应该根据当地的生态系统综合考虑被设计的系统和布局所需要的植被。如绿色空间和建筑绿化、动植物生境和生物多样性的营造、水景观和其他人工景观的特异性、公共空间的美化、与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亲和性、适应性等。这些充分体现地域特点, 与当地自然生态景观融为一体的设计能有效调节局部气候。
2 建筑内部居室生态工程。
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中, 赋予建筑以生命活力。是使得建筑具有当地文化特色, 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充分通过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建筑绿化等来实现建筑自动隔热制冷以及合理对建筑内部光、温、湿、气的控制, 提升建筑内部环境的舒适性、无害性、方便性和生态合理性, 实现建筑使用过程中的低能耗。
3 建筑场地生态恢复工程。
在建筑小区引进城市农业和庭院经济, 在建筑的屋顶、中层及立面营造绿色立体空间, 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占用土地的原有生物生产或生态服务功能进行恢复, 对系统的经济效益进行补偿, 为居民提供一种更接近自然的空间。其次, 建筑场地中需要关注建筑的具体位置, 基地面积的增减、形状的变化, 道路, 需要铺设的地方等等都应该符合生态学的土地利用方法。
参考文献
[1]段永康、秦现军, 生态建筑的探究.山西建筑, 2004.
[2]游娜, 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基建管理优化, 2003.
[3]周若祁、张树平, 绿色建筑.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
生态融合 篇5
打造智慧校园、实施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热点问题。以信息生态观为指导,通过开发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智能信息技术,打造和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慧校园信息生态环境,促进智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变革学校的学习、教学和管理,是构建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观念先导:确立智慧校园信息生态观
多年来,我国各类学校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校园信息化建设,但主要是大规模的硬件投资,实际的应用缺乏动力和需求,不能使教育教学系统产生根本性变化,而且整体发展不平衡,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引入“信息生态”的概念,可以从系统观、生态观的角度为思考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校园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视角。
校园信息生态系统是指在校园信息化环境下,由信息人、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信息环境构成的一个自我进化的系统。人与信息、信息环境之间以信息化教育实践活动为纽带,以技术为手段促进教育信息资源的传输、交流、反馈和循环,形成一种均衡化的运动系统,从而实现系统的核心价值——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的引入,使校园信息化不再局限于技术方面,而愈来愈重视人、信息、信息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强调从整体优化的视角考察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与定位,关注对系统信息流通、共享以及系统整体运行的质量和效果,促进与维护整个校园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智慧校园信息生态体系的稳定、有序发展。
整体规划校园信息生态发展。从学校教育系统整体的观点出发,充分考虑人、设备、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等各方面的因素,关注校园信息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将教育系统中所有的职能、资源和信息技术都有机结合起来,从系统整体的角度进行全面的思考和统筹规划。
坚持以人为本。在校园信息生态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所以在校园信息化的进程中,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为师生的共同成长、发挥价值创造良好的条件。
加强多要素、多角色协同。校园信息生态系统包含由教师、学生、管理者、家长、社会监督等组成的多角色人员网络,包含多样化的物质环境和实践网络,这些不同的角色或物种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每一个角色都有其自身的适应情境,因此,必须营造多要素、多角色协同演化机制,促进彼此不断调整和适应,建设多样化的健康生态。
推动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交融。校园信息生态最为关注的是在技术支持下人的活动,当信息技术进入教育教学领域,并与其它角色和活动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实现校园信息生态的和谐发展。这种融合应是双向的、互动的,是技术与业务的交互融合,通过交融实现创新,持续推动校园信息生态进化。
创新学校信息化治理体系。推进教育信息化变革,需要对学校信息化治理体系进行调整优化,对学校文化、教学、管理等关键要素进行再设计,基于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构建一体化的、适应变化和发展的学校信息化治理新体系。
技术驱动:构建智能信息化校园环境
智能信息化校园是以校园网络为基础,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一个信息化、智能化的校园信息环境,拓展现实校园的时空维度和功能,有效支持学生智慧学习和教师机智教学,探索智慧化教学、科研和管理模式,进而优化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最终实现学校教育的全面信息化、现代化。具体目标包括:
树立信息化理念:树立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观念,形成信息化发展观、教育观、人才观、学习观等先进理念,为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打造智能化环境:建设覆盖学校主要教学、办公和生活场所,组网技术先进、体系结构合理、带宽性能满足需要、易于智能化管理和扩展升级的校园网络,网络接入、感知设备和智能化终端齐备实用,数据存储、交换、共享和管理规范统一,为校园智能信息化应用提供安全可靠、顺畅稳定的基础平台。
建设数字化资源:建设适应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体系,以特色鲜明的校本资源、再生资源为主体,广泛整合城域网、互联网等外部环境中的各种优质资源,实现校内外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服务。
构建智慧化课堂: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理想学习环境的要求,智能化、高效化的课堂,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全面变革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构建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化课堂教学模式。
建立集成化平台:建设学校综合应用支撑平台和各类业务系统,实现统一认证、统一门户和单点登录,系统之间互联互通、数据共享、高度集成,支持各种教育教学业务信息通畅、高速互访和有效整合,满足学校教学、科研(教研)、管理、生活等各类教育活动信息化的需要。
实施综合化保障:建设学校信息化组织机构、标准规范、信息安全、人员培训、资金投入、文化建设、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政策制度,形成和优化综合保障机制,为智慧校园环境建设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运行体系:创新可持续发展机制
智慧校园信息生态体系有八个构成要素,分别是理念先导、多元保障、创新体制、智能环境、系统开发、人为主体、智慧化实践、评价与反馈。
理念先导。学校决策者以及全体教职员工对教育信息化所持有的先进理念是制约智慧校园信息生态发展方向的首要因素。只有以先进的理念为先导,才能自觉地开展学校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正确把握智慧校园信息生态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创造性地解决智慧校园建设中的问题。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先进的学习理念,全面的人才目标和教学质量观念,教学整体优化和开拓、创新、高效的管理理念等。
多元保障。经费、人力、技术等多元投入是制约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智能信息产品知识含量高,技术先进,价格昂贵,因而对经费、人力、技术保障的依赖程度较大。比如学校信息化经费不仅包括硬件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所需要的经费,而且包括软件资源建设、人员培训、管理运行、维护升级以及为鼓励教育信息化改革所支付的费用等。而且,经费投入不是一次性的,要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地投入,因此,要建立稳定的、制度化的投入机制。
创新体制。学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诸如行政体制、教育制度、思维方式、文化传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影响。过去的教育体制机制必然会对教育信息化产生一定的阻碍制约作用,要使智慧校园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探索、优化适应信息化发展需求的体制机制。
智能环境。智能信息化设施是智慧校园必需的软硬件技术载体,是实施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校园网、各类服务器及存储设备、各类固定和移动智能终端、数据中心、互联网接入、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视频会议室、电子阅览室、教育技术中心的信息处理设备等。在云计算时代,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可以采取租赁、外包服务等方式,尤其是部分薄弱地区的学校,可以采取这种方式。
系统开发。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也是体现智慧校园信息生态建设水平的主要标志。包括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各类教育教学应用软件和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等。
人为主体。智慧校园信息生态建设涉及学生、教师、管理者、系统开发维护人员等多类型主体。一方面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服务宗旨,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坚持面向服务的理念;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尤其要使学科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都对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具有积极的态度,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掌握信息技术在学习、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方式,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成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智慧化实践。智慧校园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升校园环境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学校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其归宿关键是应用和实践环节。因此,在信息化条件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实践应用环节,做到边建设、边应用,以应用促进建设。智慧化实践一般包括数字化学习、智慧化课堂教学、网络化科研、智能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等方面,学校根据信息化条件下学校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智慧化工作实践。
评价与反馈。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要对智慧校园信息生态的建设和使用效益进行分析、评价和反馈,形成一个反馈回路,实现闭环控制,不断改进完善,使智慧校园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评价的主体包括学生、教师、管理者、相关方和社会公众等,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和反馈,准确掌握智慧校园信息生态建设和使用的实际成效,促进持续改进和提高。
融合创新:实现智慧化教育教学
融合创新是实现智慧教育教学的关键。通过智能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来创建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改造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实现更高效、更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活动,最终迈向教育智慧化和现代化。其核心是推进智能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学生学习、教学科研、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的全面融合。
与学科内容的融合:通过智能信息化手段,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数字化教育资源体系,改变传统单一的以文本表示知识的形式,构建多样化富媒体学习资源,使学生的认知内容和认知方式变得更自然、更人性化。
与学生学习的融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全过程的学习测评和及时反馈,向学习者智能推送学习资源,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的个性化、自主化、协作式的学习。
与教学科研的融合:教师通过利用智能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运用最新教育技术的能力,进行网络教学、电子备课、听课评课、互动研讨等教学科研活动,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最终实现利用最新教育技术服务于教学科研活动的全过程。
与学校管理的融合:教育管理者利用智能信息技术手段,在学校内部和外部建立起顺畅的信息通道,基于传感器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进行智能化决策分析,为学校的各项管理业务服务,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基于学校网站、班级空间、教师个人博客等数字化、社交化媒体,将智能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教育、文娱、生活服务的全过程,使智能信息化更多表现为文化性和精神性的存在,拥有最优的人与数字技术的共生关系。
生态融合 篇6
一、生态住宅设计与生态美学的关系
1. 基于“共通价值”, 在生态住宅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美学。
生态住宅设计和生态美学有着共通的基础价值, 就是“生态”。生态美学的含义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生态美学是站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上, 以此建立本身的价值立场和理论向度;其次生态美学的突出特征是大自然中一切生命体都是共生共存, 有着一定的关联性;最后生态美学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的和谐统一的审美关系。生态住宅在设计中的各个环节都有效的体现了生态美学的理念, 使得生态住宅具有“生态美”。
2. 生态住宅设计中生态安全与生态美学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生态住宅设计的过程本质上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 不仅要满足人们对舒适生活的追求, 也不能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生态安全主要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生态环境不会受到破坏和威胁, 一直处于安全的状态当中。在生态住宅设计中, 生态安全和生态美学是统一存在的。生态美学存在的基础就是生态安全。
现代社会, 生态安全与生态美学存在的矛盾主要是生态住宅设计。住宅在建设生态服务、功能设施上通常都没有对生态美学进行有效的考虑, 也没有有效的融入生态美学观念, 往往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只是一种冰冷的构筑物。另外, 在生态住宅设计时, 通常都缺少宏观生态风险规避方案的支撑, 只是以相关的工程措施来降低生态风险。同时也没有融入生态美学, 导致生态住宅设计缺乏了一定的活力。
二、生态文明视野下住宅设计与生态美学的协调统一
1. 借鉴古代住宅协调生态安全与生态美学矛盾方法。
生态美学最重要的理论原则主要体现的是整体主义原则。生态美学在生态系统中将建筑主体和环境客体都有效的融入到其中。主体与客体通常都是相互协调, 共生共存。构建生态美学的基础主要就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我国古代住宅建设中, 都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到住宅设计中, 对于现代生态住宅设计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在古代建筑方面, 地域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都是站在地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发展起来的, 比如在黄土高原, 窑洞可以有效的处理黄土湿陷性;江南吊脚楼可以对河道洪水进行合理的防范等。我国古代住宅的建立, 站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上面, 并没有将生态安全与生态美学处于完全对立的状态, 而是在建设生态住宅时, 有效的将生态美学因素融入在其中, 从而构建成一种新的城市景观。现在的住宅设计, 在构建生态住宅时, 可以有效的借鉴古代住宅设计。比如, 在现代建筑的建设中, 首先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生态改造, 适当的在建筑周围种植爬藤植物和树木, 构建绿色小区。这样不仅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定的舒适性, 也节省了一定的资源。另外, 可以基于古代建筑, 将传统优秀的住宅打造成新的现代住宅。最后也可以将传统与现代造景手法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构建与生态城市相合一的生态景观。
2. 站在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协调和发展生态住宅设计与生态美学存在的矛盾。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由于城市安全格局的限制, 城市发展和住宅设计都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制约, 不能在同一块存在着不安全的用地上建设与发展。为了有效的发展城市现代化, 构建合理的住宅, 许多城市建设者逐渐重视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及其蕴含的巨大作用。因此, 有些城市科学合理的构建生态住宅, 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生态所带来的问题与风险, 这样可以有效的扩大城市安全用地范围, 扩展城市建设用地。但是在构建生态住宅的过程中, 会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新建城区所构建的景观带来一定的影响, 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城市的传统风貌、同时也会对城市景观结构造成不协调的影响。因此, 我们就需要从整体与局部出发, 构建城市整体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住宅。
在拓展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时, 可以以局部的工程措施来确保城市整体的生态安全。在生态住宅设计中, 如果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会对城市的整体带来不协调的影响。如果只是想利用生态美学来对住宅设计的不足进行修补, 而不将其融入在城市的整体和局部的建设当中, 则具有一定的不可行性。所以, 必须要在根源上解决生态服务功能设施的过多建设。首先确保生态服务功能设施的完好无损, 其次保证生态美学没有受到一定的破坏, 从总体上设计生态住宅, 构建生态城市。
在生态住宅设计中, 在保证生态美学不会受到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影响时, 去思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需要对局部的利益进行保证时, 就需要协调和解决整体利益。因此, 在构建生态住宅建设时, 必须要实现城市整体生态美。同时也要实现城市整体生态安全, 需要站在城市整体角度去解决生态安全与生态美学的关系。比如在处理杭州西湖防洪问题时, 从整体上处理钱塘江整体防洪问题, 在建立钱塘江大堤时, 不仅解决了生态安全问题, 也融入了生态美学, 成为了旅游景点之一, 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三、总结
在生态文明视野下, 在将住宅设计与生态美学有效的融合时, 首先要基于“共通价值”, 在生态住宅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美学;其次要站在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协调和发展生态安全与生态美学存在的矛盾, 从而实现生态住宅设计与生态美学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生态融合 篇7
一、空间维度 (共时性或横向) ——经济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所有经济方面的活动都要贯穿生态文明的思想, 体现生态文明的理念、观点、方法, 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 不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还要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积极创造物质财富、不断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 更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控制人口,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能源资源、良好的生活环境和适合的人口状况, 进而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 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具体而言, 经济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从经济发展理念、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道路四个方面来理解。
就经济发展理念而言, 强调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必须是又好又快地发展。所谓又好又快地发展, 就是要把发展的“质”和发展的“量”结合起来, 不能只强调“质”而忽视“量”, 更不能只强调“量”而忽视“质”;从二者关系来说, “质”是第一位的, “量”是第二位的, 要在保证“质”的基础上, 注重“量”的增长。而要实现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 既要在经济发展的“质”上下功夫, 又要在经济发展的“量”上做文章。为此,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走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在处理好转变与发展的关系基础上, 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
就经济发展目标而言, 强调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 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增加社会财富, 提高经济效益,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也就是说, 经济发展只是手段和途径, 通过这一手段和途径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才是目的和根本, 即经济发展必须“以人为本”。
就经济发展方式而言, 强调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它要求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家园的前提下,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在当代中国,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然而正如人们所说, 发展是硬道理, 硬发展不是道理, 只有科学发展才是真道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 我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始终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各项建设事业均取得了可喜成就, 使国人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虽然在今后的发展中, 我们还会遇到很多问题, 还要面临不少困境, 还需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但是应该承认, 发展仍然是破解我国所有经济发展难题的关键。
就经济发展道路而言, 强调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在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新型工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以及城镇化建设、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 都要充分考虑人口因素、地理条件、资源状况、环境承载能力等,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其中。
二、时间维度 (历时性或纵向) ——经济层面不同阶段或环节的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层面不同阶段或环节的生态文明建设, 是指在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的基础上, 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也就是融入全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或环节, 从而建设不同阶段或环节的生态文明。如从社会生产总过程来看, 每一经济活动都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环节, 在这四个环节中同样也都要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 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所以, 生产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交换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分配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消费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都属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全过程”的范畴。
以生产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来说, 就是要进行清洁生产, 实现生产正义。生产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实践活动, 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存在形式, 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过程, 即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一般说来, 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 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一是作为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过程的劳动;二是劳动者将劳动置于其上的劳动对象, 包括被纳入生产过程中的没有经过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加工过的物体 (原料) ;三是劳动者用以改造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劳动资料, 主要是生产工具。现实的生产, 就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而生产出劳动产品, 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这样一来, 生产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就必须处理好尊重客观自然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进行清洁生产和绿色生产;既要正确地认识自然, 合理地改造自然, 又要充分地利用自然, 有效地保护自然, 坚定不移地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之路, 实现生产正义。
以交换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来说, 就是要进行公平交换, 实现交换正义。交换是指人们之间相互交换活动或相互交换劳动产品的过程。作为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交换, 包括人们在生产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和能力的交换, 也包括一般劳动产品和商品的交换。具体说来, 交换可分为四类:一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如分工、协作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和能力的交换;二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各道工序之间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等的产品交换;三是劳动者所生产的劳动产品在最后进入消费领域之前, 针对产品的生产、包装、运输、保管等, 在各个不同生产部门或单位之间所进行的交换;四是劳动者所生产的劳动产品在进入最后消费领域或环节所进行的交换, 它是直接为消费而进行的交换。在这四类交换中, 第一类属于直接生产过程, 后三类则是联结生产、分配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可见, 交换是生产者之间、生产及由生产所决定的分配和消费之间的桥梁或中介, 是社会生产总过程的中间环节。这样一来, 交换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就必须处理好交换与生产、分配、消费之间的关系, 进行等价交换和公平交换;既要遵循自由平等、互惠互利、公平交易的原则, 又要履行交换责任和义务, 讲求诚信, 做到公平公正, 实现交换正义。
以分配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来说, 就是要进行合理分配, 实现分配正义。分配是指把劳动者通过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分归给社会或国家、集团和个人的活动。作为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分配, 包括作为生产条件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力的分配和作为生产结果的劳动产品的分配。
以消费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来说, 就是要进行适度消费, 实现消费正义。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使用和消耗社会财富的过程。作为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消费, 包括在生产过程之内进行的生产消费, 也包括在生产过程之外进行的个人消费。生产消费是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 对由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构成的生产资料和由体力与脑力构成的劳动力的使用和耗费, 是直接的生产行为, 属于生产要素的耗费, 是在生产过程之内进行的消费;个人消费是人们把通过劳动生产出来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用于满足社会成员个体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 是间接的生产行为, 属于再生产出能够从事生产活动的劳动者的耗费, 是在生产过程之外进行的消费。
生态融合 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化,融合
工业化在上个世纪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环境恶化也是不容小觑的, 人类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便产生了城市生态化这一新概念。城市规划开始从工业化向生态化进行转变, 在转变的过程中要注意原则和方法。
1 生态城市概念
生态城市的简单理解为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 是一种住宅形式的体现, 他是通过社会, 经济效益和生态三者之间和谐共存而体现的。生态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和人的和谐以及自然系统的和谐。实现自然系统的和谐是基础,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这种状态是追求, 而人际和谐是生态城市发展和规划的根本目标。生态城市, 换句话说, 可以自然的自给自足, 也能满足人类发展和进化的要求, 从而达到“人和”的目的。
生态城市的概念,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从生态哲学的观点研究, 城市生态是指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是一种价值取向, 它的前提是人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意识, 达到一定的水平。从生态经济学看, 生态城市, 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模式, 通常为“集约内涵式”, 这种形式不仅有利于自然保护价值, 而且对社会和文化价值的创造也很有利。以建立生态产业系统的生态城市的方法, 将逐步改变物质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化, 像太阳能, 风能, 水能等可再生资源以主要能源方式体现, 然后把不可再生资源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 一个城市的科学和技术, 法律, 道德和制度等系统均需要生态化才会成为生态城市。所以我们必须倡导的生态价值观, 让人们自觉树立生态意识, 为环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 平等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
2 生态化城市规划的原则
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通过学习政治知识我们可以知道,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可长期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 最初在1972提出的, 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是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同时不影响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生态城市是一个展示社会的蓬勃发展, 生态保护成果和经济稳健发展, 自然和技术充分融合, 城市环境整洁, 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的地方。生态城市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会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还需要坚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战略方针, 生态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仍然需要解决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诸多问题, 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制定部门的阶段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以及阶段实施效果评价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2.2 以人为本, 综合利益原则
以人为本是指:现代生态城市规划主要是对人类的生存和长期发展计划提供协助, 从短期来看是使人性亲和获得和大自然的亲近感;从长期来看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将逐步将脱离了自然的人从新拉回到自然环境, 保证人类长期生存。综合效益是指:在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 应该协调好经济, 社会, 文化, 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确保和谐共存的局面长期存在。
3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方法
3.1 用绿化建设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采取有效措施, 增加城市的绿色面积, 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发展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 严格界定绿色的土地面积, 科学安置绿化布局, 加强城市绿化带建设, 乔、灌、花、草的形成点、线、面结合, 建设环相连接的绿色空间系统。推进城市绿化建设,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从当地的实际情况, 选用适合气候的树木品种。城市绿化将鼓励采用节水技术和中水回用技术, 降低绿色空间维护的成本。惩罚那些各种破坏城市绿色空间的行为, 增加城市绿化建设用地和资金投入, 尽快提高城市绿化建设水平。
3.2 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加快旧城区有机更新。重点放在中心城区开发强度过大, 人口密度太高, 公共设施短缺, 交通拥堵, 环境问题, 坚决关闭或迁移城市污染严重的项目, 坚决拆除违法建筑。大力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 改变城市居民家用燃料结构, 减少和控制城市空气污染。以低污染, 低能耗为目标, 通过对城市交通公共交通优先政策, 促进现代通信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 积极推进城市交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每一个家庭, 每一个人都是直接相关的, 必须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 密切合作, 相互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不仅是建设和改善物质条件, 更要将文化精神, 道德意识的建设和提高很好地结合起来, 相互促进, 均衡发展。
3.3 突出地方本土特色
设计应根植于地方。任何设计的问题, 设计师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在哪里?性质允许我们做什么?自然允许我们做什么改变?我们经常为桃花源式村庄布局的美丽房子感到惊讶, 事实上他们并不是设计师的功劳, 需要的是长期居于此的当地居民, 在理解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创意设计而成。城市的形成是“逐水草而居“规则的结果。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的基础, 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才可以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建设。
4 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机制
4.1 制度的保障
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是一个单一的问题。鼓励资源重复利用, 节约能源过程中, 不仅依靠政府的参与, 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经济的发展也参与到其中。因此, 政府应在城市生态系统建设过程中加强制度的保障, 对一些进行资源回收再造的企业应适当的激励, 同时, 在一些化学公司发生无序排放污染物的现象要严厉惩罚他们, 力争建立绿色环保城市建设体制, 从而为确保生态城市建设的顺利运行提供好制度保障。
4.2 资金的保障
城市的发展和建设需要资金支持。在实施过程中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建设生态城市建设确保按期完成工作, 同时可以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如水污染防治, 水土保持等国家专项资金和城市生态建设结合进行, 一起作用于环境保护, 进行财务统筹安排从而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4.3 科技人才的保障
人才和科学技术是驱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只有科学技术的提高才可以带来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人才培养,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生态城市的早日实现。生态城市建设中会遇到很多如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再利用问题, 节水系统, 废物回收利用, 清洁用品开发等问题都需要科学技术和人才的关注。因此, 注重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是影响城市生态建设的潜在因素, 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部分。但我们应当牢记的生产力水平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标志, 同时也依靠于先进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4.4 思想意识的保障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为人们所熟知, 逐渐深入人心。生态城市规划是基于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 并投射于城市发展中。在对城市生态发展的过程要求我们的思想转变, 用正确的指导思想引导行为的转变。因此, 转变以往单纯的物质主义向经济和生态共同发展的思路上引导, 将片面的追求现代化向环保和现代化并存互利共生的思路上引导, 我们必须加强公民的生态意识, 努力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 引导公民正确的消费习惯和行为。
5 结束语
城市生态建设中涉及的各种复杂的项目, 人与自然是其发展的核心, 是一个需要持续不断的过程、, 这一过程有巨大的创造力, 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标。维持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健康运行的相辅相生, 在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斌, 佘高红.城市规划生态化探讨——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J].城市规划学刊, 2006 (07) .
[2]张艳新.浅谈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36) .
[3]杨希.关于城市规划与生态化探讨[J].城市建筑, 2013 (16) .
生态融合 篇9
《方案》总体要求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完善污染物监测及信息发布系统, 形成覆盖主要生态要素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监测网络, 实现生态环境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逆向物流回收体系中的平台作用, 提高再生资源交易利用的便捷化、互动化、透明化, 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
《方案》从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大力发展智慧环保、完善废旧资源回收利用和在线交易体系三个方面出发, 明确了“互联网+”绿色生态三年行动的主要要点及任务分解, 并要求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互联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要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分解任务和加强督促检查, 将“互联网+”绿色生态三年行动落实。
生态融合 篇10
[关键词]数字出版;媒介融合;出版生态;影响;策略
[作者简介]王尚,洛阳理工学院。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数字媒介的不断出现,媒介融合的出版时代已经到来。媒介融合对出版企业的生态环境带来革命性影响,新的竞争机制和经济效应构成新的出版生态环境。面对媒介融合时代复杂的生态现状,出版产业面临着跨越式发展与产业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如何保护出版产业的生态平衡,如何保持出版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的问题。
一、媒介融合与出版生态学的概念界定
1. 媒介融合。“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Ithier De Sola Pool提出,他认为媒介融合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媒介融合呈现出诸多全新特质,从而引发不同学者和机构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美国新闻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其定义为“融合媒介”;美国西北大学教授Rich Gordon将媒介融合归纳为所有权融合、战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搜集融合以及发表观点融合五种类型;美国鲍尔州立大学的Lori Demo教授提出媒介融合的几种模式:交互推广、完全复制、合作与竞争、内容分享以及全方位的融合,这也是对我国当前媒介融合状态下各行业包括出版业合作方式比较全面的概况。
2. 出版生态学。出版生态学是研究出版媒介之间,以及出版媒介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具体来说,一方面,出版生态学指互为环境的出版媒介之间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出版生态学指出版媒介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都会影响出版媒介的生存和发展。政治制度不仅决定出版政策和方针,也决定出版法律、法规制度;经济发展既对出版产业提出适者生存的要求,也对其提供迅速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不同文化的积累和传播是出版载体多样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科技的进步、教育的快速发展也为当前集多种媒体于一身的出版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二、媒介融合对出版生态的影响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对出版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媒体之间可以产生互动和宣传效应,一种媒体出版物的成功发行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品的销售。如郭敬明导演的电影《小时代》的热播引发了其纸质图书销售的新一轮热潮,华裔女作家六六的《王贵与安娜》《双面胶》等作品一经问世就引起关注,同时引发网上关于都市伦理家庭的大讨论,并被改编成话剧和电视剧等。另一方面,不同媒体形式的出版产品存在一定同质性,可以相互取代。如数字出版物和纸质出版物相比,既可取代纸质出版物的内容,又可取代其阅读方式,并以其低成本、易携带、可复制等多种优势对纸质出版物产生威胁。亚马逊公司生产的电子书阅读器Kindle,使用户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购买并使用电子书、报纸及其他电子媒体的出版物,无疑对纸质图书、杂志等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西方国家的一些大型出版集团抓住机遇,迅速使自身业务扩展为集多种媒介形式为主体的出版集团,并获得了巨大成功。自1996年美国电信法颁布后,世界最大的教育出版商皮尔森集团逐渐发展为以四大不同媒介为主体的子集团,业务范围横跨图书出版、报纸发行、数字出版物、电视节目等领域,其年总营业额位居世界媒体集团第一。传媒大亨默多克的美国新闻集团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媒体集团之一,涉足所有的媒体领域,其核心业务涵盖电影、电视节目的制作和发行,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书籍出版,以及数字广播、加密和收视管理系统开发。与此同时,受数字出版物的冲击,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出版公司不再发行纸质出版物,初版于1768年的《大英百科全书》,在精彩存在244年后,其出版公司于2012年3月13日宣布将不再印刷出版。由此可见,在媒介融合时代,出版公司只有将自身扩展为跨媒介领域的出版集团,才能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
三、我国当前出版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版业进入繁荣时期,各种形式的出版物数量剧增,出版集团、传媒集团、报业集团等大型出版公司纷纷组建。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这些大型出版集团形成了一条较为完善的出版生态产业链,我国也逐渐成为出版大国之一。但出版大国不等于出版强国,目前我国出版产业的生态环境存在以下问题:
1. 在数字出版产业的冲击下,纸质媒介出版物的发展前景堪忧。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电子阅读器的问世,打破了人们的传统阅读观念,也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年轻阶层的人群更乐于通过电子产品进行数字阅读,这使纸质出版物的市场竞争力大为削弱。在教育领域,随着信息化教育口号的提出,我国东部沿海和发达地区已经开始逐步普及电子书包,这意味着纸质教材和教学辅导书将逐步被电子书包所取代。在数字出版业的冲击下,纸质出版物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
2. 数字出版物内容良莠不齐,缺乏监管,扰乱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秩序。去媒介化是数字内容生态系统的商业实质,即从数字内容创造到读者阅读之间的时滞越来越短,同时也意味着二者之间的流通程序和监管环节较传统出版物大为减少,于是网络上出现了海量的吸引公众眼球的内容不真实、质量良莠不齐的作品,这无疑增加了我国数字出版监察工作的难度。这些数字出版产品极易误导缺乏社会经验和信息辨别能力的青少年,使其受不良媒介信息诱导出现极端行为,如影视音像作品中的暴力色情内容和网络暴力游戏引发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的暴力犯罪事件。在此情况下,相关部门如何在高效的数字传播过程中监督出版物的内容,成为当前政府部门和各界学者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nlc202309041125
3. 数字版权范畴界定不够明晰,侵权出版物横行数字出版市场。由于传播途径增多,传播速度加快,消费需求旺盛,正版作品的价格迅速走高,服务商和设备商采取在网络平台上开放上传、分享等功能的方式削减购买版权的资金,直接导致未经授权的作品频频上传。而传统的版权立法和监管体系又无法满足迅猛发展的数字媒介版权保护要求,侵权行为复杂多样,如何界定其责任也没有具体相关的版权立法,从而导致侵权行为愈演愈烈,盗版出版物充斥数字出版市场。
四、出版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策略探究
1. 媒介融合环境下,提高纸媒出版物竞争力,拓宽产业链的价值增值渠道。传统出版业掌握着丰富的内容资源,要实现出版品牌的价值增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保持作品内容的新颖性和先进性,打造优质产品,并通过多种媒体推介提高其知名度和畅销度。其次,对作品进行深度开发,可以充分发掘著作权的价值,充分利用著作权资源,推广其版权许可,包括作品的翻译权等。再次,通过品牌延伸效应、品牌创新或品牌组合等方式促使出版品牌的价值增值。在媒介融合时代,要保持并提高纸媒出版物的竞争力,不仅要从提高纸媒出版物自身质量出发,也要通过内容融合、终端融合等方式与其他媒介进行合作,保持出版产业链的生态平衡。
2. 完善相应法律,加大网络监管力度,约束数字出版物的内容,使其健康向上。首先,需要通过政治制度来宏观把握。文化部近期出台了《网络文化经营单位内容自审管理办法》,根据该办法,原来主要由政府部门承担的网络文化产品内容审核和管理责任将更多“放权”给企业来承担,这无疑是新时期我国政府适应时代要求简政放权的良好开端和体现。其次,加强网络文化产品监管,还需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来配合实施。如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通过大数据技术来监管网络文化产物。除政治和技术手段监管外,保证网络文化内容的健康发展还需严格的法律条例来保障。
3. 吸取国外相关经验,通过法律和其他手段细化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物的版权归属机制。在知识产权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如英国、日本、美国、欧盟等,分别颁布了适应本国和本地区需要的数字版权保护法律。如英国1997年发布的《数据库版权与权力条例》、2003年的《隐私和电子通信条例》及2010年的《数字经济法》等,分别从不同角度细化了版权管理和归属机制。日本自1970年颁布著作权法至今,已修改了近30次。近年来,根据出版发展媒介融合的新形势,日本又制定了IT基本法、知识产权基本法等多部涉及版权保护的法律,正是其及时修订和更新版权法律,使其能够很好地适应出版生态发展的趋势。纵观国外经验,我国的版权归属问题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解决:一是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法律机构和监督部门完善法律和监督机制,明确自身的权限和职责;二是出版生态产业链的各部分组织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进而保障版权归属落到实处。
延庆县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融合研究 篇11
延庆县作为首都五大生态涵养区之一, 经济与其他四个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加快发展延庆经济, 应根据延庆经济基础, 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及丰富的农业基础, 逐步缩小与其他生态涵养区的发展差距, 谋划发展特色经济。
2 延庆县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融合发展必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人口集聚增加, 环境污染问题逐渐严重起来, 环境质量问题的下降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环境中不可避免的矛盾。生态建设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按照国务院最新批复关于调整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的请示, 北京市将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5区县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 山区是大自然给予北京的生态屏障, 延庆县在充分发挥农业与旅游资源优势情况下, 在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要求下, 调整农业种养结构, 拉长农业产业链条, 促进传统农业向景观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方向发展, 实现一、三产业有机融合[1~3], 延庆县利用农村当地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 通过当地农村生产、经营活动、农村节庆文化活动、当地风俗的体验, 为人们旅游、休闲、娱乐、体验提供场所, 集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于一体, 将农业与生态旅游融合, 给忙碌于城市中的人们一个亲近自然的机会, 一个休闲、体验、放松的机会。这不但提高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而且对于新农村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可更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3 延庆县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3.1 良好的农业基础条件
延庆是京郊农业大县, 大面积耕地依然为传统农业种植方式, 现代设施农业面积发展小, 玉米是主要栽培作物, 占全县耕地的74%, 从而保持了大面积的田园风光。传统作物名目繁多, 除玉米外, 还有谷子、黍子、糜子、高粱、甘薯、大豆、小豆等杂粮及蔬菜、花卉、药材、油料等作物, 这些作物自古以来就有种植, 一直保持着传统的种植模式和方式, 具有悠远的种植历史和丰富的农业文化内涵。相比其他区县, 延庆县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农业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外部条件。延庆县近年来对生态建设十分重视, 利用农药、化肥等加大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使得全县90%以上的耕地是一级土地, 使得延庆县可以大面积发展有机农业, 既能够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又能够很好地满足农业生态旅游游客在食用高端天然农产品上面的需求。
3.2 旅游资源丰富
在延庆约2000km2的土地上, 6大景区30多个景点星罗棋布。众多的自然名胜和人文古迹, 为游客休闲观光度假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产品。
3.3 发展空间充裕
县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12.2%。农用地达1795km2, 且类型多样, 其中, 耕地面积近44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5亩, 居各郊区县之首, 高出全市平均水平近1倍, 为一、二产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发展空间。
3.4 生态环境优良
延庆县生态系统多样性非常丰富, 近年来, 通过绿色通道建设、农田林网建设及环村环城林网建设等, 川区平原的绿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十五”时期相继建成的夏都公园、妫水公园、三里河湿地公园、江水泉公园, 使县城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延庆县所有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保护得非常好, 基本保持了原始自然的基质, 且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县域内有百花山、喇叭沟门、雾灵山等12个国家和市县级自然保护区, 有150余种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 丰富的林木及水域资源, 近10年来全县已经达到了72.5%的林木绿化率, 以及超过85%的山区林木绿化率, 形成了青山绿水、河流蜿蜒、景观独特、气候宜人的环境。与此同时, 延庆因平均海拔比北京市区高约500m, 夏季的平均气温相对北京市区低3℃左右, 被誉为“夏都”, 是北京及周边城市人避暑纳凉的理想之地。空气质量相对都市也优良不少, 全年二级以上的天气超过300d, 多年来保持全市一流水平。
4 延庆县融合发展建议
4.1 拓展农业生活生态教育功能
农业的生活功能是以其农村独特的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娱乐、休闲、购物等一种亲近大自然体验农家生活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延庆县可利用景观与农田接壤的地段建设各类生态公园、森林公园等, 展示其良好的生活功能。农业生态功能即保护功能。农业作为绿色产业, 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保育生态系统, 涵养水源, 减少环境污染, 调节气候, 增加生存环境舒适性等起大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景区, 可将其中农田设计为景区的一部分, 种植兼具景观和经济效益的农作物, 既可起到大地景观作用, 又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 同时更好地发挥其生态功能。与此同时, 延庆县可利用农园中所种植的蔬菜、水果、特色花草, 饲养的动物和与其配备的一系列设施, 如农耕设施栽培、传统农具展示等, 进行橱窗展示及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 传授农业生态旅游游客农业知识, 让游客在休闲享受的过程中既受到科普教育, 又参与到采摘等体验活动。为都市市民接触农业、获取农业知识提供场所和机会, 还可在无形中保持和继承农业和农村的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4.2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知名品牌
延庆县可与报社、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合作, 加大其宣传力度, 对延庆当地特色产业、绿色餐饮、农事体验、采摘、节庆举办的活动等特色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进行宣传营销, 以提高其在北京及全国的知名度。
4.3 整合资源, 挖掘特色, 打造精品, 优化区域布局
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对农业经济发展和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 可以充分发挥当地的特色农业景观资源优势,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第二, 可以整合当地生产要素, 形成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经营管理模式, 既对生产成本有降低的作用, 又对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第三, 可以促进比较有优势的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向优势产区汇拢, 避免各地区间旅游产品雷同度高及竞争过度。在整合资源的同时, 延庆县需再深度挖掘当地特色, 特别突出其农村的绿色、天然、健康的环境, 特色农业资源与生态旅游相结合, 把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相融合, 促进工业加工企业对农副产品加工, 把农业生产、建设, 与观光、休闲、度假、娱乐融为一体, 策划包装旅游节庆, 打造精品农业休闲观光园区, 让游客充分体验其农村生态旅游的魅力, 形成具有独特优势的农业生态旅游产品, 创建有竞争力的农业生态旅游品牌形象。
4.4 加强培训, 互动互学, 提升整体素质
延庆县应对当地农民、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调动积极性, 以加强其农业生态旅游及食品卫生、服务礼仪、安全等各方面知识, 农民与从业人员之间可相互学习, 经常交流, 引进外地优秀人才, 提高整体素质。针对领导可进行管理方面的培训, 提高管理水平, 并可通过考察、交流向较好的地方学习经验。
摘要:指出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北京市延庆县作为首都五大生态涵养区之一, 应坚持发展生态经济, 促进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坚持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并行。分析了延庆农业与生态旅游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对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业,生态旅游,融合
参考文献
[1]朱启酒, 钱静.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 2013 (1) :167~169.
[2]王世峰, 李进军, 刘婧.乡村城市化背景下生态旅游与农业生产的融合发展[J].商业时代, 2013 (11) :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