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融合

2024-06-14

精神融合(精选12篇)

精神融合 篇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医学模式也随之转变。健康的概念已由生理健康 (一维) 发展到生理、心理健康 (二维) , 又发展到生理、心理、社会良好 (三维) , 再发展到生理、心理、社会良好和道德完善 (四维) 。健康、疾病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 而且与社会、心理、环境、行为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 高等医学教育模式也必须与之相适应, 由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转变为医学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渗透的医学教育模式[1]。

1 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定义

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群和卫生保健问题。这就决定了医学带有一定的人文学科特征。因此, 医学的本质应包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两者缺一不可, 这两者贯穿于医学发展的全过程, 是医学认识和文化建构的灵魂和支柱。首先, 医学是一门科学。科学就是实事求是地解决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问题, 要回答的问题为:是什么和为什么。其次, 医学始终体现着人文精神。人文就是求善, 解决精神世界的认识问题, 要回答的问题为: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做?医学科学精神, 以求真、求实和推崇理性为特点, 要求尊重客观事实、医学规律;强调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 重视医学知识和技术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提倡勇于怀疑、自我否定;鼓励超越现状、大胆创新。医学人文精神, 以求善、求美, 关注人性和人的情感为特点, 主张以人为本、高扬人性;强调尊重患者的情感世界、意愿;揭示人的生存意义, 体现人的尊严和价值;遵照仁术的信条, 重视情感因素的注入, 在整个医学过程中生命的价值和人的感受被置于一个重要地位。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既互相独立、各具特色, 又互相补充、互相包含。在医学活动中, 尤其在临床医疗过程中, 若只重视其中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 则有悖于医学的本质, 从而造成不良的后果[2]。

2 在医学教育中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现代医学面临医学社会化, 健康要求多元化, 人口结构老龄化, 疾病谱变化, 新兴学科涌现, 边缘学科成长等问题。因此, 学生必须掌握现代自然科学和医学科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人文社会科学[3]。所以, 在医学教育中要重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互相渗透和统一, 医学教育如果只注重科学精神教育, 学生就会片面追求生物医学科学知识、理论和技能, 忽视社会医学科学知识, 将来在医疗实践中只能把患者当作生物意义上的“物”进行治疗, 缺乏人道主义精神;医学教育如果仅注重人文精神教育, 学生就不具备治病救人的能力, 不会落实人道主义精神。医学教育应当把人文精神培养和医学科学精神探索有机结合起来, 使两者互补与交流, 从而体现医学的终极目的:即不仅是为了防治生物学意义上的疾病, 还要服务于人类健康、造福社会。因此, 要大力发展医学人文文化, 强化医学人文精神。当然, 现代医学人文精神也离不开医学科学精神, 只有自觉地把医学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精神才能更富有清晰性、准确性, 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医学实践[4]。

3 在实习阶段强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之一, 是学生进入医疗行业的前奏。该阶段的教育方式和结果直接影响学生从医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也影响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目前的医学教育模式使学生在毕业后的临床实践中, 对如何运用人文理论和知识来预防、治疗疾病等方面知之甚少。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模式的转变, “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日趋稳固, 并成为新型医患关系的基础。如何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医患关系, 在医患之间架设一座桥梁, 使医学最大限度地造福人类, 已成为临床医学的一大目标。临床医学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必须深思如何为达到这个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今天, 临床医学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不单是专业知识, 还有如何适应医学目的的转变, 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实现“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宗旨, 形成全方位为患者服务的职业观。教育对人的影响除了知识积累外, 最深刻的就在于在人格力量、人文思想、人文精神方面的影响[5]。

在临床实践中, 教师只有针对医疗难点, 从实际出发, 攻克难关, 不断总结经验, 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才能攀登医技高峰, 并从中体现对患者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 可以体会到医学科学精神是医师之本, 没有严谨、求新的医学科学精神, 就不可能拥有高超的医疗技术。同时, 医院是治病疗伤的地方, 也是各种生理、心理、社会矛盾纵横交错的场所。这就要求医师不仅要表现出高超的医术, 还应体现出人文关怀;不仅要关心疾病, 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 还要关心生病的人, 把患者看作人而不是疾病的载体, 以患者为主体, 对患者给予更多的爱和关心。临床医学教师在带领学生接触患者的过程中, 应该自始至终强调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医患沟通的基础, 大到交待病情、协商治疗方案, 小到一个问候、一个眼神, 都应该闪烁人性的光辉;要教育学生把人当作有机体, 而不是当作机械体。让他们认识和体会到, 以患者为中心不能单体现在医疗服务上, 还应体现在对患者的尊重上。这是医疗服务的出发点, 也是最终目的;要教会学生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自主权。在强调医学科学精神的同时, 重视医学人文精神, 让学生从中体验、领悟医学的本质。

总之, 医学教育要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相渗透和融合, 让学生在医学科学和人文文化的熏陶下, 正确把握自我、超越自我, 发挥主观能动性, 正确认识人与社会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过硬的本领, 让学生具有高尚的医德, 最终成为治病救人、献身于人道主义事业的医师。

关键词:临床实习,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陈鸣, 府伟灵.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中的人文精神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 2003, 11 (3) :202~203.

[2]赵春妮, 罗永兵.回归医学科学的人文精神[J].国医论坛, 2004, 19 (6) :47~48.

[3]张淑华.医学教育要寻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锦州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 (2) :29~31.

[4]胡燕军, 谢幸, 黄丽丽.把医学人文精神融入临床医学教育[J].医学教育探索, 2007, 6 (5) :390~391.

[5]刘芳.医学人文教育的回归与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 2004, 13:60~61.

精神融合 篇2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它们是贯串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注: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次版,第49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古已有之,它们是在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不断滋生与满足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延续到近代,二者的互动互进对近现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此,本文将以近代启蒙运动作为分水岭,就启蒙运动之后的发展状况对这两种精神进行相关论述。

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西方文化传统中理性思维的发展以及重视经验和自然的哲学传统是近代科学精神得以形成的温床。(注: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73页。)而所谓科学,是指在理性的指导下,用实验与逻辑等手段,不以主观愿望和价值选择为转移,实事求是地探索自然界的本来面貌,从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并形成系统的知识。(注:李连科:《发动机与制衡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社会作用的不同互补》,《光明日报》,2002年4月23日,第4版。)由于特殊的文化历史渊源以及科学所具有的这些属性使得贯串于其中的科学精神有着三个方面的特点:1、以人与自然的对立为前提,以物为尺度,以客观世界为认识对象,追求客观世界中的真;2、推崇理性至上的原则,往往借助于逻辑的、数学的和试验的理性手段,以求达到对自然世界的严密把握;3、科学探索无禁区。科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获得关于自然界的真理性的认识,无论在哪个领域,科学研究都可以涉足其中并一直深究下去。从总体上讲,科学精神尊重科技的价值和作用,强调依靠科技来推动社会发展。这种观念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推崇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的强大作用,重视掌握科学方法、追求科学真理的意义。

就现实生活而言,科学精神是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不竭的精神动力。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研究才能不断地获得突破,科学技术才能取得持续的进步。人类摆脱蒙昧状态和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都与科学精神的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足以证明,无论是在昨天、今天还是明天,科学精神都将是人类社会科技发展和物质文明进步所必不可少的.思维指向。

人文精神是指蕴涵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在人文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态度。(注: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73页。)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人文精神较注重非理性的因素,它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尺度,追求善和美;在肯定理性作用的前提下,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人文探索有禁区等。总体上讲,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生的真谛,强调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重视生产的人文效益、产品的文化含量等。

在现实生活中,人文精神指导着人类文明的走向。如果说科学精神注重于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人文精神的侧重点则在于研究“应该怎样”的问题。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科学技术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在某种意义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可以说是承载和导引人类社会前进的两条轨道,缺失了其中的任何一条,社会就无法顺利前进。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为宝贵的两种精神。二者之间有着共生互补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改造建设中,只有将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

从历史上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宗教、神话与医学、化学等自然科学是共生于一个知识体系中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一开始呈现出的是相互交错、交相发展的融合态势。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科学虽然与神话、宗教渐渐分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但它总难以完全割舍同形而

[1] [2] [3]

★ 科学中的人文精神

★ 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论文

★ 科学精神的警句

★ 人文精神口号

★ 人文精神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论文

★ 有关科学精神的名言警句

★ 三才见精神谈语文论文

★ 高校图书馆期刊服务与人文精神论文

★ 试论孔子的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

精神融合 篇3

首先声明,中华的传统武术主张:天下功夫是一家。中国人的心胸决不狭隘,绝对不会反对外国的武技在我们的土地土生根发芽、发展壮大。但那要看其是以怎样的一种方式来扎根于我们的土地上的,怎样来成长壮大起来的。我们不会排斥外国武技,但我们要求的是不论什么武技都要以公平竞争为前提。但是,倘若要把跆拳道列为小学的必修课,强行要求每一位炎黄子孙从小就必须去练习打

着韩国文化烙印的武技,就不存在其与中国武术及世界其它优秀武技的公平竞争了,而是变成了一种强制行为。

旁参各技,以广见闻是对的。如果学校非要普及一一种武术教育的话,也应该是将中国武术与世界其它国家的优秀武技放到一起要学生任意选择,同样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这样做还公平一点。如果让孩子们无所选择地接受跆拳道,这合适吗?退一步讲,在中华大地上将中国武术列为必修课,外国武技列为选修课才是合情合理的,否则将会损害我们的民族精神。将跆拳道列为小学必修课,会使我们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華武术在世人面前颜面无存,让我们这些武术人该如何接受呢?况且我们自己国家的东西自己人都不去珍惜,还怎么向世界其它国家去推广、发扬它呢?

但是在当今,看看身边到处都“哈韩”,韩国的歌曲、影视剧、明星……“韩流”一波又一波。如今是韩国的跆拳道。韩国的东西真的就比咱们中国的好吗?就拿跆拳道来说,即便真的是非常好的话,我们在国内看到的也不是韩国本土的瑰宝般的跆拳道了。传统的跆拳道有其自有的拳械套路、擒拿术、功力训练等系统的内容,而绝非我们所看到的“腿击术表演”及特技表演那么简单。因此我认为现在的跆拳道并非值得我们那样去推崇,也不至于又到了使之成为小学必修课的地步吧?

精神融合 篇4

一、“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的精神理念。其内涵包含:(1)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2)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3)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永无止境地追求进步,在创新中不断完善生产的各个环节。(4)专业、敬业。专业,对所从事的服务掌握得精深、透彻。因为对职业热爱而沉浸其中,全身心投入,属于职业道德范畴。它的核心是无私奉献意识。用敬业的心,做专业的事,以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这种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专注,精致专一的匠人精神,一是热爱你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给你带来的钱;二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百度百科)。

(二)“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召唤

1. 弘扬“工匠精神”,创新中国的质量名片。

几千年来,工匠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职业,各种民间的匠人们,以精湛技艺,传承文化的同时,也为传统生活打下了浓重的底色,鲁班、卖油翁更是被传为佳话。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工匠已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匠人们传承的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精神却深刻而隽永,极富时代意义。李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工匠精神”,深刻提示了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低、产品档次整体不高、大而不强的现状,可谓关照当下,切中要害。弘扬“工匠精神”,倡导“专、精、细、实”的工作作风,对加速我国制造业转行升级,改变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现状,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转为“制造强国”,迈向工业5.0。弘扬“工匠精神”,在职业领域倡导认真、敬业、爱业、乐业、执着、并使其成为从业者的职业及幸福追求,能有效推进企业提高质量、精益求精。试想,如果人人都专注于自己的岗位,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那么中国制造,必将成为中国名片,中国制造也会赢得更多人的尊重。

2. 弘扬“工匠精神”,引领企业专业专心专注品牌建设。

“工匠精神”为中国企业指明方向,引领企业重视质量、打造品牌。国际上的“百年老店”为什么能经历史的沧桑,其中品牌的品质建设是核心。当今社会心浮气躁,人们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通过各种激励机制,培育一批专业能专心、专注,深耕细作,精益求精,扎根基层、专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必将制造出一流的产品,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

3. 弘扬“工匠精神”,培育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劳动者。

“工匠精神”对从业者提出了专注、耐心、执着、淡然、坚守、精细等品质,其落实在个人层面,就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其核心是要求从业者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产品负责、对工作执着的价值理念,热爱岗位、把从事职业看作一种使命,一种幸福生活的追求,而不仅仅是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劳动者这种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的理念,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我国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现象,多少与工匠精神稀缺、“差不多精神”显现有关。因此,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劳动者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敬畏职业、执着工作、负责的品牌文化,意义深远。

二、高职校企文化融合,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关键

高职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技术技能教育,其教育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其教育模式是工学结合,其显著属性在于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2014年6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前也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产业升级的发展,迎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高职教育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劳动者,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校企文化融合,是主流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通过各种路径渗透到校园文化并影响校园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校园文化对企业文化发挥强烈辐射和促进作用的过程。高职院校校企文化之间存在着众多差异,但两者也之间有着更多的和谐互补及内在关联,是可以相互联系、互为促进,实现共同发展的。

(一)培育优秀的工匠,是高职校企文化融合的基石

培育优秀的工匠,是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共同目标。校园文化通过对学生进行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团队合作、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职前素质教育与训练,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职业意识,让学生入职后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实现从校园到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企业文化常常围绕“取得效益,如何实现目标经济效益”的主题,来实现文化在企业中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学校的主要作用为在教育中培养人,使人能具有使用价值。企业的主要作用为在使用中培养人,并利用学校培养出的已有培养效果,使其发挥更大的使用价值。尽管高职院校企文化间存在着诸多差异,但两者在育人目标上是高度契合的,两者可相互联系、互为促进,以培育优秀工匠。

(二)就业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纽带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是实现培养人的职业素能、使用人的综合素能、发展人的潜在价值的对接点,通过就业这根纽带,帮助学生完成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华丽转身。在此过程中,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通过就业的纽带作用,共同完成了促进人的成长进步、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责任。高职毕业生带着校园文化的元素投入工作岗位,必将为企业赋予更多的活力。同时,校园文化中引入企业文化,有利于高职教育培育更多有较强职业感、使命感的匠人,为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奉献社会奠定基础。加强校企文化融合,打通两者融合的通道,构建融合平台,也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增强职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就业的必然选择。

(三)相同的主体及目的,是校企文化融合的前提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同为组织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面对的主体都是人,同样的主体,使校企文化均为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文化,因此在校企文化建设中,两者都以关心、理解、凝聚,关注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为重要内容,尤其以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促进人价值的提升为核心。培育劳动者匠人精神的过程中,通过调动学生学习、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利用文化这一载体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团结协作,使群体成员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为共同目标而奋斗,是非常关键的。由此,高职院校管理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在形式、内容上借鉴、吸收企业文化,实现两者的融合,以营造培育工匠精神的环境。

三、加强高职校企文化融合,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径选择

高职校企文化地融合,不是学校与企业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全面多维立体的互动与融合,它需要通过多元化互动的途径来实现和完善。

(一)加强校企文化融合,营造培育“工匠精神”的环境

1. 深化校企文化融合,营造“工匠精神”的物理环境。

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主动吸引企业文化进校园,充分利用校企共建的各种校内实训基地和“校中厂”等教学实践模式,融入企业文化,进行校园的人文景观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利用教学大楼、实训基地、图书馆、广场等公共建筑,结合各自结构和用途,建设有行业、专业建筑特色的文化标识。作为国家级高职高专示范性院校的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无论是校史馆,还是校园道路的设计,都紧扣交通文化,较好地实现了校园文化与行业、专业的有机融合。通过宣传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凸显了职业特色,营造职业氛围。使置身于校园中的师生对行业、企业有更多的直观印象,从而加深对专业的认识,更加热爱专业,钟爱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

2. 深化校企文化融合,营造“工匠精神”的精神文化环境。

企业精神是高职院校精神的延展,也是高职院校精神文化须吸纳的对象,高职院校在延续办学传统的同时,也须加强对企业精神的学习,不断提升和丰富校企文化的内涵。高职院校可依托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平台,为学生营造一种精神氛围,既丰富了高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又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磨炼其实践能力,还能对其职业精神的形成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比如,举办“品质是一种坚持和追求”的征文比赛或演讲活动、校园创业大赛、高职生就业模拟大赛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品质意识及职前准备。通过校园文化丰富的活动形式,寓教于各类活动中,使工匠精神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与弘扬。

(二)加强校企文化融合,改革创新教学体系,培育工匠精神

1. 整合资源,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塑造价值观。

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专注、精致专一的匠人精神,首先要求热爱你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给你带来的金钱利益,这样一种乐业的职业追求,是工匠精神的要求,也蕴含了幸福的真谛。追求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品质要求,则是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最终结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通过思想政治课全校性的教育平台及拓展学生人文素质为目的的大德育相关课程的展开,必将发挥职业精神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因此,学校应根据高职生的认知行为特点,加强校企文化融合,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和完善职业精神的教育内容,将工匠精神纳入其中。选用合适的方法途径,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使其明确工匠精神的实质与内涵,认识其价值和意义,从而形成更为正确的职业态度,提升其职业素养。使其在学习职业技能的同时理解并实践工匠精神,促进自身的成长与成才。

2. 通过专业教育的熏陶,培育工匠精神。

职业精神的培养可以融入到整个专业的素质培养中去,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特别是与实训教学相结合,为高职生成功转化为职业人做好必要准备。专业教学和实训绝不只是简单地做出有形的产品,还应结合行业特点和院校的专业特点,分析本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精神,并将其融入专业教学的目标、内容及考核之中。通过专业教学使学生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专业岗位的基本职业素质。此外,专业教育中结合专业特点,将工匠精神渗透其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工匠精神,逐渐认识到工匠精神在提升其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中的作用。

3. 通过“心传身授”的实践教育,培育工匠精神。

所谓“心传”,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熏陶和无形的心理传递,没有固定的范本和模式。对于传授之人来说,是一种默会的教学方式;对于受教者来说,学习过程不是仅靠单纯的技术继承,就能达到学习目标,还需要通过不断的体会。传授者与被传授者之间需要彼此心理的传授和领悟。所谓“身授”,是指亲身传授,传授者与被传授者共同参与实践,传授者承担传授和指导的责任,传授者与被传授者双方共同讨论问题钻研技术。

四、结语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校企之间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以企业文化引领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企精神物质文化融合的氛围,将职业精神等内容融入是在校园教育教学中,深化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意识教育,是顺应时代要求培育工匠精神的需要,也是提高高职生就业竞争力,促进高职院校持续稳定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由路径。

摘要:“工匠精神”是创新中国的质量名片,是引领企业专业、专心、专注品牌建设,培育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劳动者的时代呼唤。加强高职校企文化融合,培育工匠精神,是高职校企合作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分析高职校企文化契合的基础上,提出引企入校、营造校企文化融合的物质、精神文化环境和改革创新教学体系,培育工匠精神的若干路径。

关键词:工匠精神,校企文化融合,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1]“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代表委员热议[EB/OL].新华网,2016-03-07.

[2]吴高岭,余敏.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多元融合的意义及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3,(5).

[3]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

[4]李良.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5]冯莉群,李志谊.企业文化引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8).

[6]周正宾.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衔接路径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4,(77).

精神融合 篇5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张学栋通过大量丰富的图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个故事说起,十个视角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介绍用“图〃像思维”学习汉字的技巧与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融合传承与持续创新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

他谈到:“易〃像—认识世界的新视角”,“对宇宙和人生奥秘的探索是人类共有的特性,用图〃像进行思维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与自身的必然选择。由此,人们可以在物质、心灵与理性等多个层面沟通和交融。回顾过去几十年,我有幸透过殷墟的甲骨文字,感受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子仰观苍穹、俯察大地的智慧与博大;在修读《易经》、《道德经》和《金刚经》的日日夜夜,东方先知们对宇宙人生的真知灼见,无时无刻不在启迪着我的悟性;华夏大地浑厚奇绝、博大精深的山水人文,涵养孕育心物交融、凝炼积淀聚合升华,进而生成108个图〃像。图〃像可使过去、现在、将来融会,可将心灵与历史、文化贯通,把宇宙与心聚合在同一个时空下,实现对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融观的整体感悟”。

简而言之,易者,变化也;易学者,变化及其规律之学也。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们对“易”的研究,就象“易”本身一样,生生不息,随研究层次不同、视角不同,研究者境界不同、心量不同而有差别。从这个意义上讲,图〃像思维,也可以称之为现代易学之一吧。事实上,就像仓颉造字一样,图〃像思维不过是把存形于天地之间的万有,回归到肇始一念间。在今天看来,图〃像思维既是思维的觉醒,又是思维的回归。以图〃像思维看,中国传统造字思维的本质特征,乃是人的心灵与自然〃人〃社会的和谐。由此,知识时代“图〃像思维”学汉字,必然会融会贯通,势如破竹。

谈高等数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融合 篇6

【摘要】本文结合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和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融合的现状,提出了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合人文精神结合的一些途径,并对高等数学任课教师提出了要求。

【关键词】高等数学;人文精神;融合

1.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合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高等数学是许多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也是改革创新某些技术的理论依据。但是要让科学技术真正为人类服务,就必需有正确的价值标准做为指导思想。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和高考扩招的影响,以及经济过度追求产业效益,我国的基础教育尤其是数学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习题的机械训练,而忽视了数学教育中的人文价值,导致理工科学生偏重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素养,欠缺合作学习能力及研究性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差,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同时,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席卷,道德价值观也变得日趋多样化,在校学生受着各种思潮的影响,难免在面临道德观念的选择时出现失误。

高等数学是人类在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长期过程中总结出数学知识的结晶,它包含着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包含着历史与实践。因此在高等数学教育中融合人文精神是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是推动社会进步所必需的。

2.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合人文精神的途径

2.1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说过:“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能依靠数学以外的东西,首先应通过数学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高等数学本身的内容博大精深,而且很多章节的知识非常抽象,这些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经常出现很多学生觉得数学很枯燥。究其原因,主要是学习兴趣的缺失。因为对所学的知识,大部分同学硬背定理和公式,根本没有对所学的知识点深入地去理解其内涵,这样导致在应试中也难取得好成绩,因此越学越觉得无趣,越学越苦闷。要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的精髓,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热情,并尽快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教育

当前很多院校在开展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往往只是关注于对数学知识的教学,很少介绍各个知识点的历史背景或者是由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只是被动的去接受,却根本不清楚问题的来源和实际背景。适当的补充一部分数学史的知识可以更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2.3 在数学教学中加入爱国主义教育

由于近代的历史原因,我国科技远远落后发达国家。但我国是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科学技术理论及实践上都曾有过辉煌的成就。在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名族荣誉感和自豪感,介绍历史上我国对数学的贡献。如:杨辉三角、刘徽的极限思想、祖冲之的圆周率、祖暅原理、《九章算术》等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家,如:陈景润、华罗庚、陈省身等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从事着各自的数学研究工作,为我国的数学发展乃至世界的数学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上面的这些人物和实例的融入,一方面使得课堂教学更为活泼、生动;更重要的是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责任感。

2.4 发挥数学学科的美育功能

数学中存在着美,古今中外的无数数学家和政治家都肯定了这一点。罗素曾说过:“数学,如果正确的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随着数学学科的发展,很多的数学内容不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出它的美。美的信息隐藏在数学知识之中,展现出结构美、符号美、对称美、规律美、比例美等。这些都是数学美的体现,也是人类对美感的追求。这种美也对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陶冶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注意以数学的人文精神培育学生的理性精神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欣赏能力,提升对数学美的认识。同时,要不断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探索美,把对美的追求转变为自觉行动,使他们在对美的追求和探索过程中,对大自然和科学产生强烈的情感,逐渐成长为一个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全方位发展的人才。

2.5 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当前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时代,各个学科的知识总是处在不断的更新当中。而科技创新的核心在于拥有大量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在强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大背景之下,应注重加强大学生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熏陶、教育和培养。要想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必须与推崇理性,倡导求是、客观公正、敢于怀疑的科学精神相融合;必须与重视发展,主张独立思考、勇于挑战的创新意识相融合。一个缺乏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的人,是不可能具有勇立潮头、影响时代的精神气质的。

3.数学教学中融合人文精神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3.1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关键在于教师。“师者,授道解惑者”。数学教师要承担起授道解惑的责任,首先必须具备丰富而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经常参加各种相关的科学专题研究,了解科学发展前景,增强科学意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另外,教师必须能将自己所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在教授知识的同时,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做到教学相长。

3.2 培养高尚的人文素养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人文精神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具有精深的人文知识,博大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这就要求数学教师不但要储备丰富的数学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数学思想、数学史及与数发展相关的人文方面的知识,以及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给学生言传身教,成为学生最直接、最可信的榜样。

4结语

在大力倡导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今天,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而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正确指引。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适当融入人文精神,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只有融入人文精神的高等数学教学才是完整的,这样的教学过程也显得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恩荣.当代中国教育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胡定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张奠宙.关于数学史和数学文化[J].高等数学研究,2008,(1).

[4]沈奇.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和大学教育理念的重构[J].教育世纪,2004,(10).

[5]黄秦安,邹慧超.数学的人文精神及其数学教育价值[J].数学教育学报,2006,

精神融合 篇7

一、当代中国油画发展状况分析

油画从西方传入中国以后,在画家不断的学习与探索中发展成为适合中国文化语境的绘画语言,逐渐构成中国画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并被世人认可。然而,由于近年来受西方强势经济影响而推行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中国油画出现了过度现代化的发展,派别之争、地域之争、观念之争等矛盾成为中国油画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阻力。

诚然,中国艺术多元化的发展给不同派别和不同观念的油画家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自由发展空间,也切实促进了油画的多元发展,但同时也冲垮了对中国油画语言的判断和审美价值的判断。面对当前中国油画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走民族化、本土化的发展道路是实现其健康和谐发展的突破口,也就是在当代油画创作中融入民族精神,使油画这个舶来画种富有中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在全球化背景下为中国油画的长足发展争得一席之地。

二、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与民族精神融合的原则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区域的国家,这是我们民族性的特点,也为中国油画民族精神的融入提供了广阔空间。在油画创作中融入民族精神不是简单、机械地把它们相加,而是在绘画内容、技巧、形式等方面将二者和谐糅合,使其相互体现、相互促进。要实现油画创作与民族精神的融合,画家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立足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融入民族精神。

油画自引入中国以后,就不可避免地受中国艺术的影响。但是,西方文化也在时刻地影响和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受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一些油画家,特别是青年油画家热衷于西方文化,盲目地照搬、照抄西方油画作品的形式和风格,造成中国油画在很大程度上因缺乏自己的风格而变得肤浅、空洞、形式化。因此,油画创作要有自己的特点、要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精神的融入来展现中国油画的不朽魅力,成为当今真正油画家所孜孜追求的目标。油画和民族精神的融合不能仅仅停留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而应该深入到精神文化内涵中,把民族精神的实质融入到油画当中,并通过油画作品的呈现表达伟大的民族精神。重新认识和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把富有民族精神的意念通过画家创造性的思维融合到现代油画创作中,为油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二)借鉴外来文化,灵活性地吸收其他文化之精髓。

文化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是世界性的,油画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画种,画家要不断吸收和借鉴他们的绘画技术,并认真领会其绘画的精神内涵。这种学习不是盲目地跟随和模仿,而是在吸收外来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演变和发展成为自己体系的绘画风格。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西方油画风格注重客体的实在性,而中国绘画风格却重视主体的流畅性。从表面上看,西方的写实和我国的写意这两大艺术体系南辕北辙,相互对立;而深入艺术内里则会发现,这两大体系之间有内在的联系,除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外,写实与写意的两种语言,均是为更鲜明地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和达到审美的目的。[1]所以,画家应吸收和借鉴外国油画的精神,并将其融为自己内在的艺术品质,科学地发展与取舍,使其具有与时俱进的民族特色的中国油画风格。

三、当代中国油画创作融入民族精神的具体措施

一道深厚的人文背景总会承载着一种艺术语言体系的形成,油画作为一种艺术被引入中国以后,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变化,并被赋予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思想内容。油画走民族化道路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画家还必须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油画创作与民族精神相互交融、相互体现,进而具有更深、更远的发展空间。

(一)在理论知识中融入民族精神,从心理上构建油画民族化的模式。

理论指导行动,是实践的先行者。在当代油画创作过程中融入民族精神,首先必须从油画理论知识方面入手,在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自觉地渗入地域特色、风俗文化,在理论文化知识的兼容及互换过程中,实现民族精神的和谐融入。要真正实现油画民族化,除达到以上要求外,还要最终落实在重建我们民族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上,所以实现我国民族审美文化———心理结构的转型才是油画民族化的关键。[2]油画民族化实际就是用油画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民族精神,因此,在当代油画发展过程中,必须首先从理论层面上融入民族精神,并逐步构建油画民族化的心理模式,在创作过程中能够从心理层面上自觉地融入民族精神,形成自己的风格,为世界油画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二)在油画技法和材料运用中融入民族精神。

油画的传入让我们学习到了西方油画的创作技法和材料的运用,但是学习不是一味地模仿,而是通过学习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把油画的民族化定位在材料语言的层面上,在实际操作中具体体现为摒弃油画材料先天固有的和历史培育出来的性能和特点来进行民族化的探索。[3]上世纪五十年代,潘玉良的绘画风格就基本脱离了模仿,独具韵味的创作实现了中西合一的完美结合,形成了独具东方风格的艺术品质,她的成功就是源于在油画技法和材料运用上融入了民族特色。从根本上来说,在油画中融入民族精神并不是简单地理解为运用民族绘画技法和材料运用的等技术层面上,而是在探索技法和材料运用的基础上赋予油画作品民族精神的内涵。

(三)在油画意境中融入民族精神。

意境是油画作品的灵魂,意境在油画中呈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在油画创作中融入民族精神涉及油画家的主体精神及全面修养问题,艺术家们只有全面提高自己的素养,深刻把握作品的实质与内涵,把作品意境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才能把民族精神真正融入到油画创作中。美的意境能够带给人强烈的感染力,并产生共鸣,使欣赏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体现油画艺术完美的表现力。

中国油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油画家们应该立足本土文化,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在融会中西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构建富有民族精神的油画艺术品,充分挖掘中国油画的内在潜力,创作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艺术形式。

摘要:艺术要与时代相适应, 任何时代的艺术, 都要建立在与自己时代相适应的基础之上。现代社会朝着多元化发展, 强烈冲击着中国油画的发展, 由于一些非主流文化及颓废粗浅文化的渗入, 中国油画产生了未曾有过的困惑。中国油画要想在多元化文化发展的今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就必须把民族精神融入到油画创作中, 将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 同时通过油画展现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油画创作,民族精神,融合

参考文献

[1]李灵红.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与民族精神[J].科技信息, 2009, (18) .

[2]唐培勇.论油画民族化与民族审美文化——心理结构[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6, (3) .

精神融合 篇8

走进沙岭学校,你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海洋,心旷神怡,遐想联翩。这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摇篮。学校环境优美,树木葱茏,碧草如茵,构成一道亮丽的校园文化风景线,素有“远看似公园,近看是花园,生活其中是乐园”的美誉。校园文化彰显“鼓舞”育人特色,以鼓的文化、舞的精神影响师生的发展。

曾庄大鼓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其鼓形古朴大方,声音浑厚洪亮,套路花样繁多,突出了“削打”的击鼓特色及鼓棒的运用手法,形成了独特的技艺风格。大鼓演奏起来节奏强烈,气势磅礴,威武雄壮,铿锵有力,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魅力。2006年5月,沙岭学校被北京市顺义区政府命名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曾庄大鼓传承单位”。学校就此建立传承机制,并将大鼓列为校本课程,以曾庄大鼓为研究课题,深入对古谱的研究整理,组织在校学生演练曾庄大鼓。传承大鼓表演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气息,更主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精气神。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学校参加顺义区内奥运场馆的庆祝活动,为人文奥运营造气氛。2016年6月16日,全国首家“徐兆民提琴艺术学校”在

精神融合 篇9

关键词:医学,人文精神,融合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人文关怀则是医学的本质特征。因而医学科学的目的性与人文精神的指向是完全一致的[1]。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培养大批既有高精尖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深厚的人文精神的新型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教育的历史使命。面对时代的呼唤和挑战,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实际大胆改革,拓宽教育的途径,促进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在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认为要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育教学内容,要将医学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与社会实践、科研创新有机结合;与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有机结合,以全面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1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要重视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育教学内容

要真正实现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培育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必须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医学教育中要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其实质是在医学科学的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2],应实施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相结合的完整的医学教育。把医学人文教育尤其是与医学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交叉学科课程纳入到医学教育的教学计划之中。首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结构的改革,加大选修课开设的力度。西方发达国家医学院校的医学课程结构改革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比重大大加重,重视医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尽管我国在医学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方面起步较晚,但许多医学院校结合国情、校情,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坚持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大胆改革,积极探索适合社会与医学发展需要的医学人文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同时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引入新兴学科和前沿科学,培养医学生的潜在发展力和对新知识的汲取能力,不断拓宽医学人文教育的途径,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我校,围绕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也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自1997年起,我校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和挖潜本校资源,引导和鼓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增设选修课,并制定了选修课管理的一系列制度。近年来,学校更是进一步加大选修课开设的力度,制定各门选修课的教学大纲,并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注重整体优化、学科的渗透性、交叉性。据统计,目前我院共开设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类选修课已达 80多门,平均每学期开设30余门选修课,每学期学生选修人数近5000人,满足了学生构建具有个性的知识结构的需求。其次,重视教育的针对性和层次性。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我校在一年级开设了《大学学习学》、《大学生健康心理学》、《大学语文》、《医学导论》、《公共关系学》、《文学理论》、《音乐欣赏》、《影视艺术与欣赏》、《基础集邮学》、《大学生礼仪》等课程;在二年级开设了《 中外医学史》、《社会心理学》、《卫生法学》、《美学概论 》、《中国食疗学》、《科学技术学》、《医学伦理学》 等课程;在三、四年级开设了《医学科技写作》、《医学人口学》、《医院管理学》、《医学文献检索》、《基因克隆》、《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医学研究的数据管理与分析》、《心理生理学》、《体育保健》、《妇幼保健》、《口腔保健》、《艾滋病健康教育》等课程,教育和引导医学生树立新的医学观念、认识医学与社会的关系、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提高人文素养,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

2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应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

当前,在医学院校的人文教学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如何将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在医学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3]。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不仅仅是人文课程及相关教师的任务,而是所有教师的共同责任。首先,树立在科学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的观念。开展教育思想讨论,倡导在任何一门学科的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都应该将专业知识和人文教育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医学学科本身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几千年的中国文明与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源泉。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在我国有深厚的根基,比如在非典的特殊时期,广大医务人员所表现出真正忘我牺牲、关爱病人、关爱生命的高尚人文精神感人至深,它是抗击非典的强大力量,更是21世纪要大力弘扬的医学人文精神。其次,结合各专业特点进行教育。我校是一所省属医科院校,规模已近万人,学校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学、法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医学影像学、应用心理学、麻醉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等19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领域都有它不同的发展历史,它的新理论、新成果的创造者,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耕耘者,这些都是我们结合专业进行人文教育的极好素材。例如我院护理学系,引导和鼓励教师挖掘专业人文深度来开展教育。护理学系由1926年创办的“芜湖医院护士学校”发展而成, 曾在业界有“北有协和、南有弋矶山”的传颂,现已是具有1300人规模本、专科教育的护理系 。回顾81年风雨历程,弘扬当年护士学校创始人办学的“怀让精神“,了解它的“爱心仁慈、严格规范、严谨治学、重视实践”的办学思想以及良好的教育质量,这些对我们新世纪护理人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再次,重视提高教师人文教育的知识和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医科院校的教师应承担起医学人文教育的责任,需要不断充电,学校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不仅加强对医学人文课程的评估,加强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和考核,提高教师医学人文教育的水平,以发挥教师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作用,以自己的学识、品德、价值观去影响学生,使医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医学人文素质,学会关心和尊重人,学会求知和合作,学会做事和做人。

3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应与社会实践、科研创新有机结合

要提高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效,需要找准切入点,人文教育有着自身规律和特点,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是提高医学人文教育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更多象方永刚、于丹那样知识渊博的教师来丰富21世纪高等教育的讲坛,指点迷津,也更需要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融入社会这个大课堂,通过实践去感悟和体验人文精神,,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在我校,每年的5·12护士节;9·20爱牙日;12·1预防艾滋病宣传日等,相关专业的学生精心组织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主题活动,义务服务、义务献血,宣传医疗卫生知识,践行人文关怀。尤其是充分利用暑假和寒假,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医学生集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着做事的乐趣以及做人的道理。我们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其主要做法有:一是引导学生走进社区、乡镇,宣传普及卫生保健知识,了解基层医疗卫生现状,增强医学生的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意识和对医德医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二是组织学生走进医院,早期接触临床,早日接触病人,体验医生与病人不同角色的感受,倾听患者对人文关怀的真切呼唤。三是组织学生走近弱势群体,为聋哑人、残疾人、为智障儿童和敬老院的老人服务,关爱他人,关爱生命,奉献一片爱心。四是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带着研究课题进行社会调研,了解我国医药卫生现状,认识现代医学的优势和局限,面对问题敢于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进一步认识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在2007年,我校启动大学生科研基金,学生更是以极大的热情参与课题的申请,他们结合我省省情、医药卫生的实际,设计调研的题目和实施方案,拟定了《社区老人营养认知现状及需求的流行病研究》、《芜湖市残疾儿童口腔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护理的专业沟通艺术》、《犯罪青少年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研究》、 《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等一批有价值、有新意的研究课题。实践证明,医学人文教育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更应组织医学生与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相结合,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提高医学人文教育实效性。

4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与校园人文环境熏陶有机结合

医学人文教育是养成教育,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非常重要,但有特色的校园人文环境是需要下大力气来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首先,要高度重视校园整体规划。例如我院在新校区建设中注重营造人文环境:一是加强校园九大人文景点建设 :生命广场、关爱广场、探索求智、畅舒游园、医学长廊、扬帆依埠、梅亭映月、松涛拍岸、颂竹寄志等,这些景点既用雕塑、碑墙、长廊等建筑来凸显医学人文特色,又有梅、松、竹自然景物来抒情寄志,努力营造具有时代气息和独特医学人文氛围的育人环境。二是加强医学场馆的建设。设立医学史展览馆、医学名人馆、人体解剖标本陈列馆、校史展览馆等,通过这些场馆资源的开发利用,引导医学生学习知识、传承文化,走入医学殿堂。三是规划信息宣传板块。统一设计各教研室、实验室规章制度陈列版块,规划动态的教育、教学信息宣传专栏,构建内容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站,使整个校园有序、文明、和谐而富有医学特色。其次,着力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氛围: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主题鲜明的讲座、前瞻性的学术报告;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大型的文化艺术竞赛;通过这些途径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有品位的校园文化,形成教育的合力,以促进医学生提高文化品位、陶冶情操、健康成长。再次,凝练提升具有院校特色人文精神。每所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都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它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院在几十年办学过程中形成的 “精医尚德、求实自强”的校训,就是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从老书记李广涛尊重教师、重视人才、艰苦创业的办学理念;老教授孙瑞元严谨治学自成一体的教学风格;老教师吴让让几十年如一日为筹建人体标本陈列室的奉献精神;青年模范护士赵金霞无偿献血、成为全省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的动人事迹等,他们的精神和品格是本校特色的人文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文精神需要不断地凝练和提升,我校还通过院报、校园网,大力宣传校园的名师、校友的风采、学生刻苦学习的典范,以弘扬正气,展示师生积极相上的精神风貌,激发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的激情,真正把我们的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在新生入学、实习生下点、老生毕业等每一个重要教育环节中;融入在教师的教学设计、日常教育的每一次活动中,才能使我们的校园真正成为学习人文知识、践行人文关怀、孕育人文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摇篮。

参考文献

[1]郑木明,林新宏.人文精神是医学科学的旗帜[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2);24~26.

[2]浅谈医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培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5);24~26.

精神融合 篇10

在高校教育中, 如何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起来,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问题。知识、学问应该与行善结合, 显示出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通的重要性。

一、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变迁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改革开放以前, 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类又红又专的人才”。对于这类人才,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专并不等于红, 但是红一定要专, 不管你搞哪一行, 你不专, 你不懂, 你去瞎指挥, 损害了人民的利益, 耽误了生产建设的发展, 就谈不上红, 不解决这个问题, 不可能实现四个现代化。”

经过改革开放初期的一系列实践, 专业化人才的培养逐步发展为我国高等学校的重点培养目标。在此培养目标的指引下, 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主要表现在1978年恢复高考。改革开放中期, 人才培养目标继续分化发展, 对高校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 提出既要培养出合格的政治及理论人才, 更要培养出深谙市场经济和涉及市场经济的学术型与经济型人才。1994年7月,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是我国第一次将知识、学术、技能等一系列人才素质提升到与政治素质同样高的地位。

当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发展, 多样化、全面型人才培养目标逐渐形成, 当代高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旨在将青年一代塑造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综上所述, 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来看,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经历了融合、分离、再融合的过程, 在相互冲突与不断互动的过程中逐步走向相融。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实践对象的活动, 这种实践活动是影响且改变人对世界和社会的认识和看法, 启发人的道德觉悟, 进而将品德和素质物化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以当代人的思想现状为研究对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 不断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因此,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相互融合。

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与发展始终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高等教育培养的人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劳动者, 而应该是一个有远大理想、具体目标、正向审美、既有创新又懂得享受生命的人。

纵观我国几十年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由专业化人才向又红又专发展, 又转变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最后到德才兼备, 尽管我们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 但是其初衷没有改变, 就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 更加重视人才应有的专业知识结构, 同时注重人才必需的思想道德素养。

三、高校教育现状

由于近十几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 我国高校的有限承载力与大学生人数过多的矛盾愈演愈烈, 进而导致某些大学生整体素质相对下滑。同时, 鉴于大学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压力, 在高等教育中, 侧重专业技术教育、轻视人文教育的问题凸显, 导致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无法融合甚至脱节。例如, 一些大学生缺乏理想信念, 拜金思想严重, 从个人利益出发, 推崇金钱至上论, 讲求享乐, 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现象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其实, 在高等教育中, 科学技术教育只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主要作用在于使学生取得专业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的需要。然而, 不仅当代某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功利性, 某些高校本身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也偏重于对大学生科学知识的灌输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这种片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教育观念, 忽略人文知识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 当代某些大学生在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表达、文字书写质量等方面都没有达到社会需要的水平。这种从功利主义出发的观念和忽略人文教育的观念继续蔓延下去的话,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失衡的状态会愈演愈烈。

四、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的途径探索

高校思想教育倡导人文精神的回归, 重视科学精神的培育, 旨在培养高校学生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于大学生的教育, 既要传授科学知识和培训专业技能, 又要塑造正向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高校工作者应把学生培育成为科学与人文精神兼而有之的有用之才, 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效融合。

1.倡导主流价值观。

当代高等学校的思想教育急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让正向价值观教育、浸润、丰富当代大学生的心灵。在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中, 注重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强调其个性差异, 关心其个体需求, 从而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促进其全面发展。

2.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

我国几十年的高校教育实践证明, 缺乏科学精神的人文教育与缺乏人文精神的科学教育都是残缺不全的教育。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双向过程, 在注重科学发展的同时, 弘扬树德育人的教育理念。

3.在思想教育中, 主客体并举。

高校思想教育中的主体与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当中的主体指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正向影响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客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 指思想教育主体施加影响的对象。当代高校的思想教育在注重人才的科学研究培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学理念的同时, 将学生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培养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并重, 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全面实现教育的当代价值。

爱因斯坦曾说:“青年人离开学校时, 应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而不只是一位专家。否则, 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 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在这位科学界巨擘的言语中, 我们不难体会到高等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等的重要性。

对于当今大学生而言, 首先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树立正向的追求目标;其次, 练就强大的能力:博于钻研, 笃信好学;最后, 将和谐关系放在重要位置, 在注重与外界各方面和谐关系的同时, 呼唤自己内心的和谐。

综上所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用人文精神代替科学精神, 同样, 不用科学精神排斥人文精神, 应将二者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 达到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目的。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急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既能创造美好物质生活, 又能享受高质量人文及精神生活的人。高质量、全方位的人才既需要有与时俱进的科学技术专业知识, 又需要善于调节人生的酸甜苦辣。这种能力的培养, 不靠别的, 主要依靠人文精神的修养。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但无论科学技术发展有多迅速, 无论科学知识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多大比重, 人们绝不会物化到失去自己的人性思维与情感。因此, 当代高等学校培养的适应新世纪的人才, 是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人才, 在高校教育过程中, 努力使二者真正融合, 不断相互促进, 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余德刚.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2]杨振宁, 等.中国文化与科学:人文讲演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读本[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3]彭纪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会[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8, (3) .

[4]伍玉林, 等.大学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6) .

精神融合 篇11

关键词:创新;现代农业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关注焦点锁定为“发展现代农业”,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既体现了持续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又进一步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以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创新就是要打破常规,敢于求异,冲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大胆进行新的尝试;它是解决前人所没有解决的问题,不是简单模仿和再造;在创新过程中,因为不可能准确无误地预测未来,完全把握事物变化的方向和趋势,这就使得创新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以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一定要遵循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紧密结合各地实际,坚持科学发展观,针对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以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统领全局,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道路,重点突破,逐步推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新规范观念,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用现代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把工业经济在长期发展内中形成的适应社会生产、符合市场规律、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经营思想、管理方法、组织形式,导入和应用到农业领域,大力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步伐。

第一,借鉴工业组织化程度高的理念,推进农业企业化、产业化进程。长期以来,我国分散的自我封闭式的小生产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农户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分工协作,生产经营经常处于盲目状态;农户势单力薄,市场渗透力弱,竞争力差,在交易谈判过程中处在弱者的地位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增收目的的实现。因此,迫切需要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通过这些社会化服务组织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企业化、产业化进程。

第二,借鉴工业效益至上的理念,强化集约经营,提高农业改造。农业生产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追求其最大效益,要实现最大效益,首先就是要降低其生产成本。如何减低其生产成本?根本途径就是推进农业的集约经营、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第三,借鉴工业注重科技创新的理念,加速农业科技进步。要加快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机构的改革,建立面向生产实际、适应未来发展趋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催生大批农业科研成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要建立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提高农民及时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使大批农民向科技能人、商人、经纪人、企业家转化,培养造就新一代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第四,借鉴工业注重资源配置市场化理念,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在人多地少的条件下,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既要力求做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同时也必须解决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城乡差别大的问题。只有在农村和农业中大力推进市场化,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和城市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建设,真正做到城乡和谐发展。

二、创新政策体制,优化现代农业发展环境。

农业是一个高风险、低收益的弱质产业,又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晴雨表”,迫切需要得到支持与保护。在当今世界农业发展问题上,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无一不是通过“输血”式的农业政策,给农业生产以各种补贴和优惠贷款,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给予大量的投入,以弥补农业资本积累的不足,提高农业生产率。而我国建国以来,长期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等形式,实行“以农补工”的发展战略,农业得到的是弱化的支持,甚至是负保护,从而扩大了农业的弱质性,降低了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因此,需要借鉴发达国家保护和支持本国农业的做法,建立健全我国农业的支持与保护体系。具体做法是实现“以农补工”向工业“反哺”农业的转变,放弃现行的保护价收购制度,采取以“绿箱政策”为主的支持与保护。科学制定好并切实执行好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实施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与此同时,要加大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健全重要农产品的储备调节制度和风险基金制度,建立与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三、创新发展道路,促进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做大做强做优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出现了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伊利集团、蒙牛乳业、双汇集团、鲁花集团等。这些企业以国内外市场为依托,以现代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工和营销技术体系为支撑,以产业化经营为手段,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实行标准化、规模化大生产,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典范。应通过政策、资金、技术和管理上的扶持,不断发展、壮大这些龙头企业,并不断发展新的龙头企业,使它们在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大力扶持依托园区建设。全国各地相继建设了一大批现代化的农业园区,这些园区大都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样板,而且发展势头很好。大力扶持依托园区建设,促进农工晌企业集聚发展的规模农业发展。各地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资源优势,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建立更多的农业园区,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生产手段和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方式,探索创新农业发展的形式(如种羊大户型、股份合作型、产加销一体化型等),创新农工商企业集聚机制。通过农业园区的带动、辐射作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是创新农产品基地建设。“基地”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如优质麦生产基地、畜牧养殖基地、棉花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等。这些基地建设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应作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之一。要形成大宗农产品基地、特色农产品基地、新技术农产品基地等多层次农产品生产基地或农产品生产带的合理空间布局;各地要按照农业部的整体规划,从本区域实际出发,制定本区域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规划。

参考文献:

[1]查英青.科技创新与中国现代化[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10):1-4.

精神融合 篇12

1足球精神的概念及特点

对于青少年的足球文化的定义,在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广义的论述,即它囊括了足球的方方面面,在校园内,足球体育教学课程,比赛,国内外足球赛事等所有信息以及足球宝贝,和足球相关的游戏,足彩等一切只要和足球有关的活动都可以纳入青少年足球文化的范畴;另一个角度是从狭义角度去论述,即这个范围就很小,单纯指具体的高校之间大青少年足球比赛,竞技体育也在此定义的范畴[1]。

我们知道,娱乐性是青少年足球主要特征,在校青少年都是精力充沛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可以充分释放青少年的能量,有效培养青少年的团体意识,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参与运动中完成自我人格的升华。所以,足球精神是围绕具体的足球运动展开的,离开了足球项目一切都将是空谈。

2足球精神对青少年德育品格的构建意义

2 . 1对青少年道德文化的构建作用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通过足球运动,可以让青少年明白运动的规则中蕴含的实质意义。足球运动是浓缩社会性、群众性和竞技性的一项复杂的体育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不光是战术和技术的较量,人的心理素质,思想、作风都会在运动中得到中分的体现。通过足球运动,不但可以培养团队精神、集体合作精神和全局观念,还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作风。在以往的足球体育比赛中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敢果断的例子。巴西是世界公认的足球强队,无论是战术还是技术都堪称世界一流,可是在1998年的世界杯比赛中,巴西队在与法国队的决赛中却没能摘得桂冠,法国队对以弱胜强作了完美演绎。这其中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拼搏意志,团队结观、协作观,“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作风,以及民族荣辱观都是我们足球教育中的良好素材,也是高校通过青少年足球文化应该教育培养的着重点。

2 . 2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引导作用

在足球赛事运动中不仅需要很好的团队协作作用,而且对于个人足球技能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如在比赛中,需要足球运动要跑、传球、如何破门以及如何射门等等,都需要较强的专业素养,而这种球技的提升就要求足球运动在平时的训练中有着稳健、沉着的抗压力和柔韧性,让足球运动要,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运用复杂的技术动作、战术配合需要冷静的头脑,在危急的情况下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出手果断勇敢都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很好掌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危机形势的时候就会自乱阵脚,很难挽回败局。足球运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最好的素质教育课,比任何的理论教育更具有说服力。

2 . 3对青少年美育思想的促进作用

人体的自然美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现,如运动要在足球比赛中破门的姿势,门将守门解围的动作等等,不仅充分体现了运动学的美学特质,也是直接关系着一个球队在竞技中是否取得决胜的机会,为球队赢得最后的生理等等。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足球运动精神对青少年美育思想的培育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如在足球运动的教学、训练、和竞赛过程,引导青少年热爱足球运动,在足球比赛中提升团队意识,引导青少年对运动学的美育思想的发掘和思考等等,都可以很好的提升青少年的美育思想。这样是足球运动在当前具有巨大魅力、成为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的缘由所在。

3足球精神对青少年德育精神的影响

3 . 1足球精神对青少年创新精神的影响

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经济,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在德育精神的培养中,创新精神的培养非常重要。足球运动就是培养创新精神,进行素质教育很好的项目。参与足球运动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青少年主动性、创造性的过程。复杂性和多变性是足球运动的特征,青少年在进行足球运动时,首先要求各感官反应灵敏,这对提高身体协调支配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其次在足球运动时,对现场形式的判断,对来球的处理,以及技术战术的合理运用,都需要大脑快速的进行分析和处理,这个过程可以锻炼神经中枢的灵活性,提高青少年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3 . 2足球精神对青少年运动品质的影响

足球运动不光是对技术和战术的考验,要获得胜利,顽强的拼搏意识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激烈的对抗中,首先倒下的往往是意志薄弱的一方,比赛的形势会自觉激发青少年顽强的拼搏精神,达到磨练意志的目的。通过足球运动对意志的磨练,让青少年学会正确面对成功和失败,在培养青少年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树立人生目标坚定信念方面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3 . 3足球精神对青少年间相互竞争的影响

优胜劣汰是生存的自然法则,谁也没办法改变。不管是在校园里还是在社会上,竞争一直都是客观的存在,但也正是这种竞争意识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青少年时代的教育就是为进入社会做准备,为未来的社会生活获得生存技能,在青少年时代培养竞争意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足球运动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竞争意识的培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足球运动是浓缩着社会性、群众性和竞技性的社会群体性运动,在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无论是观赏还是参与,青少年的竞争精神都可以自觉得到升华。

3 . 4足球精神对青少年团队精神的影响

团队精神是足球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游戏,运动的过程就是十一名球员相互配合协作的过程,任何的个人主义都必须以服从团队利益为前提。足球运动既给个人才能展示提供了一个平台,又强调了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团队协作精神,足球运动在大青少年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方面起了正面引导作用。

4足球精神对青少年德育思想培育的途径

4 . 1注重在足球运动过程中对自我个性的完善

培养大青少年良好个性,乐观、从容、不骄、不馁、不躁的良好心态是其主要内容。现在的大青少年由于从小生长的环境相对优越,个性都比较强,要改掉没有集体观念,懒散,思想意识薄弱等缺点,通过参与足球运动主动疏散不良情绪是最好的方式。足球运动是一个相互协作的集体游戏,在良好的运动氛围中,可以让青少年增强集体意识,学会相互配合和尊重,在学习中加强足球运动并强调参与足球运动的价值,通过足球运动自觉树立良好的心态。

4 . 2将足球体育竞技精神植入德育教育中去

在传统的意识中,足球是力量的象征,是成功者的象征,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在球队中涌现出来的优秀运动员,校园团委或者体育在主管处室应及时对其予以奖励,此外还可以通过校园媒体、校园宣传栏和广播电台等校园媒体对其球队取得成绩进行报道和对其足球精神的弘扬。

4 . 3建议足球教师注重足球知识修养

在青少年的德育思想教育中,还要激发青少年对足球运动的学习兴趣,除了学习技术技能外,足球娱乐类和理论类方面的知识也是足球教师应该掌握的。只有结合该校的实际情况,将足球运动的健身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才能让足球文化促进足球精神的弘扬,使大青少年的体育知识得到全面的增长,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5结语

综上,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弄清了足球精神对构建青少年校园建设不仅有着深重的影响,同时对于构建青少年德育品格建设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之,通过该文的论述,希望能够对学校及体育机构在推动足球运动项目发展的同时,还应大力借助足球运动精神,创新教育方式,加强对青少年德育思想的培养,为发挥足球运动项目的教育价值功能做好其应有的贡献。

摘要:足球作为一项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其所蕴涵的足球文化在培育青少年德育精神,激发青少年坚忍不拔,大力弘扬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文精神的体育文化方面起了重要作的用。足球是一项讲求团队配合,其有旨在发挥个人技能的体育运动项目。通过足球赛事延伸的足球竞技精神对青少年的德育思想的培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该文就此为论述的主线,通过探讨足球精神与青少年德育思想的融合进行论述,其旨在为提升青少年德育品格做些有益的贡献。

上一篇:施工工艺流程下一篇:心理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