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通用12篇)
融合 篇1
Nagravision中国区总经理Francois Aubaniac (欧阳峰) 先生在年初向媒体表示, 针对中国网络融合现状, NAGRA高度安全、开放灵活、可升级、可定制的解决方案可以为有线运营商提供网络整合解决方案。
据欧阳峰先生介绍, NAGRA在欧洲付费电视市场占有70%的份额, 而欧洲的广播电视经历了与中国非常相似的发展, 在中国当期经历的数字化变革、网络整合以及提供多屏融合服务等方面, NAGRA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所以NAGRA正在把其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带到中国来。
去年, NAGRA对中国各地运营商特别是省一级运营商展开了调研和拜访, 发现他们在网络整合普遍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一个省内的网络上跑着多家技术提供商的多种CA、设备和系统, 在不愿意放弃现有部署的情况下, 网络整合无疑难上加难。对此, 欧阳峰先生说:“我们希望是融合的态度, 我们愿意与他家去合作、去整合, 通过NAGRA的系统可以将其他家的系统综合建立成一个统一的平台。”据介绍, NAGRA在韩国已经有与其他CA厂商产品整合的成功案例, 这也将是NAGRA在中国2012年的第一个业务重点, 而积极参与到各个标准化工作组的活动则是其第二个业务重点。
目前, NAGRA与歌华等运营商的合作不断深入, 例如与歌华共同推出推送式点播服务, 为运营商倡导的一体机开发CAM模块解决方案等。在三网融合形势下, 运营商提出了多终端播放需求, NAGRA的联合前端解决方案已经可以满足这种要求, 在前端进行业务内容整合, 使多种终端能够访问统一前端。融合的态度正使得厂商与运营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来面对三网融合。
融合 篇2
依据美国调查公司Nielsen于3月发表的调查报告,在美国移动用户中,使用iPhone、BlackBerry和Android等多功能的智能手机用户数增长迅速。据媒体报道,Verizon将于203月开始,在自己的3G网络上,对本网的智能手机用户,无限制地开放skype VoIP电话业务。依据两公司协议,skype公司由3月份开始,将向Verizon 3G网络的智能手机用户,提供移动版的skype应用。
现在在VoIP市场中占有绝对优势的skype公司,也进军到Verizon网中,在使用skype服务时,通过Verizon公司的移动通信网,skype用户间即可实现与美国国内的用户以及国外用户进行通话,
通话计费方法同使用电脑的skype用户相同。skype mobile最显著的特点是,可实现长时间连接,可清楚地了解朋友在线状态。由上可见,智能手机已具备计算机和电视方面的某些功能了。
在电视方面,据报道,年1月由松下、韩国LG与skype联合推出的网络电视开始向市场销售。2010年1月5日,skype公司宣布其提供的业务,将可在松下与韩国LG电视用户间展开,届时这些电视用户间将可免费进行通话,并可与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通话。该种机型已经在拉斯维加斯召开的消费电子展会上展出。日本软件开发商KADENZA于12月21日宣布,已开发出宽带网络电视,在电视中采用了英特尔公司的芯片和微软公司的视窗XP操作系统,使用这种宽带电视既可以收视数字电视节目,又可观赏网络视频。今日的电视机功能已向计算机和电话方面发展。
媒介融合形态下的三网融合 篇3
三网融合是媒介融合过程中的一种融合形态。媒介融合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下,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候”获取“任何想要的东西”,这是所有媒介在数字化时代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终极目标,由此带来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传媒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相互交融,形成了融合化的“大媒介”产业形态。
关于三网融合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媒介融合的产业形态,表现为内容生产、网络传输、终端应用三个产业链环节之间的横向融合、纵向融合、交叉融合和系统融合,见左图。
表面上,三网融合只属于网络传输的横向融合,即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之间的融合,这是一种普遍的理解,但其实三网融合的范畴包括与传输网络相关的纵向融合、交叉融合和系统融合。
三网融合中媒介形态的特点
媒介融合导致媒介产业的生产方式、角色分工、职能特性都发生了变化,把握住其变化规律,系统性的运用规律,成为各类媒体应对媒介融合的利器。媒介融合形态下媒介产业的变化特征如下:
1、规模化和差异化的内容生产
对规模化和差异化的同时追逐是媒介融合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对于生产来说规模化意味着“合”,差异化意味着“分”,即媒介融合的生产形态特征为“有合有分”。所以在媒介融合时代,新旧媒体都需要通过差异化的大量内容生产及集成,向各种终端提供规模化的内容产品。由此产生出内容集成商的角色。
2、多角色化和分工精细化形成对立统一的融合性生产关系
融合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技术边界的模糊、产业边界的模糊实现资源的一体化运用,进而通过协同优势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这样在融合的过程中就产生了两种相反状态的分工形态:一方面,产业链上各生产主体向关联领域渗透,每一个主体在产业链上的角色增多;另一方面,对分工的要求更加精细化。也就是原来做内容的需要向网络、终端的角色延伸;做网络的向内容、终端延伸;做终端的向网络、内容延伸。
3、产品或服务要具有“即时、即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特性
传统媒体传播模式最大的桎梏在于线性传播与时间的冲突、静态接收与空间的冲突,信息的接收由此受到时空的限制,造成了非及时性和非便捷性。而基于数字技术的媒介融合的生命力就在于消弭了时空之间的界限,让消费者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得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所以在媒介融合过程中,一个基本的生产和应用原则就是让内容适用于任何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即内容或服务的生产、集成、应用都要考虑如何交互、立体地最大化满足用户的需求。
4、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生产平台
数字技术所带来的各类数字新媒体终端成为分割了受众注意力的利器,因为数字新媒体具有的即时、即地、主动、交互等便捷功能,天生具有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天分。所以,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领域的扩展是新技术造就的信息接受形态变化之下生产方式必然发生的变革,是传统媒体发展的一个必然朝向。
5、媒介产业链纵向上衍生出逆向生产功能
在媒介融合形态下,数字终端具有交互性和网络性,使得受众使用媒介的用途发生变化成为可能,即受众不仅通过终端媒介接收信息,还通过终端媒介创造信息、传播信息,每一个媒介终端都有可能成为内容生产的源头,并且通过连通的网络传递出去,由此,在媒介产业链的终端出现了逆向生产的功能。
媒介融合时代的内容生产区别于20世纪的内容生产的最大特征就是受众的互动参与,各种媒体的内容生产构建让观众参与节目生产的渠道。
6、媒介产业链横向上衍生出物质生产功能
在内容产业规模化生产的形态下,媒介产业内丰富的产业资源和产业空间拓展的需求,以及媒介外产业对传媒依附性的增强,必然导致信息形态的产业和物质形态的产业之间寻找彼此的关联点,形成交结,将信息生产和物质生产融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增量空间。媒介的功能由此发生了变革,不仅是原来的传播信息,最重要的是沟通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因此各种媒体要依托内容生产大力开展电子商务。
7、以“数据库系统”
为生产体系的核心资源
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生产技术平台上,0、1变量的数据成为贯通整个生产体系的唯一元素,即数据的普适性是媒介融合产业体系的一大特性,则系统性的利用数据成为融合形态下的媒介产业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资源,“数据库系统”成为媒介融合时代媒介产业的核心实体生产资源。
而这一“数据库系统”由面向生产和消费两大端口的两个子系统构成,一个为内容数据库,一个为消费者信息数据库。
及各类媒体一方面需要构建自己的内容数据库;另一方面,需要精准定位,明确目标受众,配合互联网、手机等数字平台,构建自己的消费者数据库,以此为自己的核心竞争资源,与各种外部角色进行合作,实现良性开发和发展。
以文化促融合以融合助发展 篇4
首旅集团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是“人本和谐文化”和“干事创新文化”, “业绩为先, 创新为源, 团队为上, 以人为本”和“想事、干事、干成事”。首旅集团在15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中, 先后经历了四次较大规模的重组。在推进企业整合过程中, 集团党委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在重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始终坚持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及改革发展有效融合, 将文化的巨大张力及时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两者互促共荣, 使首旅集团始终保持快速稳定的良好发展局面。
软功硬做, 虚实结合, 力促文化落地生根
企业文化要真正发挥融合作用关键是要解决好企业文化的“落地生根”问题。企业文化虽然是软实力, 但软实力要通过硬约束来推行, 软实力才能体现出真实力。在这方面, 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是以培训来灌输企业文化。培训是灌输企业文化理念的重要平台。以培训来灌输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企业文化本身的培训, 企业文化建设是具有一定专业性的系统工程, 在这方面, 我们连续多年派专人参加了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举办的企业文化高峰论坛, 通过参加这种权威性高、专业性强的高规格企业文化论坛, 开阔了企业文化建设视野, 增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能力。同时, 我们还将市国资委下发的有关“企业文化师”培训文件转发各企业, 要求积极参加企业文化建设相关资格认证培训, 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二是关于集团企业文化理念的培训, 集团领导非常重视集团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培训和教育, 特别是高度重视对于高管人员和年轻后备高管人员进行集团企业文化理念的培训。十五年来, 集团共举办了25期规模总共为近1000人的后备年轻干部培训班, 在培训班的课程设计上, 集团党委都把集团企业文化理念作为重头内容, 并由集团主要领导亲自授课, 以培训这种短平快的形式, 不断灌输集团企业文化理念, 增进共识, 凝聚力量。
二是以管理来融合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到经营管理各项制度和各个重要环节, 是企业文化落地的重要保证。2004年我们以首旅、新燕莎、全聚德、东来顺、古玩城五家集团合并重组为契机, 集5家各项制度之精华, 补5家集团管理之不足, 制定了首旅集团8大管理制度和两大工作条例, 成为指导全集团改革发展与经营管理的根本大法。随着集团近几年的发展变化, 我们做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在“车同轨、书同文、人同心”这种统一文化的感召下, 集团各级企业不论大小、员工不分先后, 大家都是“首旅大家庭”的一员, 为着同一个发展目标, 凝心聚力, 共同拼搏。统一鲜明的企业文化支撑了首旅集团在重组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此外, 从2007年, 集团在对企业考核指标中, 增加了企业文化考核的因素, 并给予了一定的权重和分值。一是以考核“团队为上”为指向的“团队凝聚力”指标;二是以考核“创新为源”为指向的“创新发展能力”指标;三是以考核“以人为本”为指向的“员工素质”指标。3项考核指标的建立, 使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在执行上有了硬约束, 使软实力有了硬指标。在职务晋升、薪酬兑现、评优奖先活动等重要管理环节中, 集团都有意识地把企业文化设计并涉及进去, 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相融相促, 共盈共生, 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发展。
三是以活动来展示企业文化。各种大型活动是展示企业文化的实践载体。以活动来展示集团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通过集团内组织的大型活动来展示集团企业文化。比如, 在奥运期间, 开展的“迎奥运, 树新风, 技能比武大赛”活动, 2009年集团参与的国庆60周年服务活动等等。同时各个二级公司和直属企业也都根据时代主题和集团的统一要求举行了多种多样的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充分展示集团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 通过参加或参与集团外组织的大型活动来展示集团企业文化。比如, 集团通过积极参与“中国旅游博览会”、“北京旅游博览会”、“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等大型活动, 向广大客户和社会充分展示首旅企业文化, 通过企业文化的张力来进一步提升集团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
四是以载体创新来拓展企业文化。弘扬企业文化, 畅通信息渠道。2010年, 由首旅集团党委主办的内部刊物《首旅人》于7月1日正式创刊发行。《首旅人》是架起员工相互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同时更是传承首旅集团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全面传承人本和谐与干事创新的首旅企业文化, 深入播种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相统一、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的企业追求, 广泛宣传爱事业、爱企业、爱职业的首旅职业精神, 积极倡导真诚做人、执着干事、终生学习, 为顺利实现集团的新发展和大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舆论保障。《首旅人》每月两期, 分为“重要新闻”、“经管动态”、“党群天地”、“企业文化”等四大内容。《首旅人》目前已经出刊69期, 发行涵盖首旅集团各级企业和六大板块, 涵盖基层各个支部和班组, 让首旅的全体员工都能够读到, 并深切感受到集团成长的步伐, 共同弘扬集团企业文化, 为集团的改革发展凝心聚力、奋发进取。
首旅集团所属金源新燕莎MALL全景
无论是培训、管理、活动, 还是创新载体, 这都可以看作物质性的“筐”, 把集团核心企业文化理念装进这些“筐”中去, 通过这些物质性的或硬性的框架支撑, 来不断提升和彰显企业文化的张力, 从而推动集团经营管理水平和改革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凝心聚力, 融合创新, 助推企业跨越式发展
长期以来, 集团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坚持从实践中来, 再到实践中去, 持续不断地进行宣贯, 在凝心聚力、提升形象和促进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进一步提升了集团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想事、干事、干成事”这一衡量工作态度、工作标准的理念和价值观首先在集团领导班子成员中形成共识, 大家普遍接受和高度认同, 并在实践中逐渐升华为共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领导班子在集团的各项管理和改革中认真推行这一核心价值观。在集团高管人员管理机制创新和改革中, 积极推行干事创新文化和人本和谐文化, 明确提出“老同志给待遇、中年人给平台、年轻人给机会”, 上下共同遵循核心价值观理念, 在集团改革发展中“心齐、气顺、劲足”, 从而使高管人员的管理改革有一个良好的受众基础, 改革措施出台大家理解, 改革措施实施大家支持, 共同推进集团又好又快发展。
进一步提高了集团重组发展的融合力。经过十五年发展, 首旅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推进集团重组改革和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了融合力、凝聚力、塑造力和推动力。在这种巨大张力的作用下, 首旅集团在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企业建设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果, 有2家企业获得全国文明单位, 32家企业获得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及首都文明单位标兵。首旅集团被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评为“改革开放30年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单位”。
进一步助推了集团跨越式发展。十五年来, 在企业文化的助推下, 首旅集团逐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实现了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提出的“资产重组、业务整合、创新体制、转变机制”的任务要求, 打造出以首旅品牌为核心的众多知名服务业品牌,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2012年与1998年相比, 集团的总资产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净资产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9%;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1%;利润总额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2%;资产证券化率由零提升到25%;构建起相对完善的综合旅游服务产业体系, 成长为在北京乃至全国商贸旅游服务业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集团。
借势融入, 着眼长远, 持之以恒抓建设
首旅集团十五年的改革发展历程, 也是企业文化建设长抓不懈的发展过程, 以文化促融合, 以融合促发展。在实践工作中我们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抓住关键, 充分发挥“一把手”的主导和领导作用。企业文化建设要取得真正的实效, 关键是企业一把手重视起来, 充分发挥企业主要领导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 企业文化就是一把手文化,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文化在形成确立的过程中, 必须反映出企业领导层面的企业价值观和事业观, 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领导层面的价值观判断和工作作风。很难想象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与这个企业的管理层价值观相背离。二是企业文化在推行和实施过程中, “一把手”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一把手”对企业文化不重视不扶持, 即使再好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 也很难有效推行并落地生根, 更谈不上开花结果。因此, 无论是在企业文化的形成确立阶段, 还是在推行实施阶段, 以“一把手”为主的企业领导层的作用至关重要。
二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紧贴实际, 善于学会“借势融入”。企业文化要落地生根, 必须解决两张皮的问题, 特别是作为从事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者一定要善于学会借势 (事) 融入, 借势 (事) 谋事。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 一定要找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其他各项工作的结合点, 不要因为文化建设而搞文化建设。主要有三个结合点:一是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重要环节相结合;二是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相结合;三是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党的建设、和谐企业建设等相结合。做到这样三个紧密结合, 搞企业文化建设才更有抓手, 更能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 真正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与改革发展。
三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立足长远, 持之以恒, 长抓不懈。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以及将这种价值观作用于企业员工, 形成大家的共识, 化为统一自觉的言行, 并为广大客户所认知, 并非一日之功, 需要立足长远, 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坚持方能见成效。企业文化建设最终要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 在长期具体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时松时紧的现象, 应该合理安排好企业文化建设的阶段性内容, 做到阶段分明, 松弛有序。比如,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高潮期, 要善于抓重点、抓突破, 在企业文化建设相对低潮期, 要学会多总结、勤梳理。
融合 篇5
讨会 上海•金山”召开
时值三月,春回大地,地处杭州湾腹地的上海金山,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田野百花节,同时也迎来了一场关于农业三产融合发展的盛宴。
3月18日-3月20日,由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在上海金山这座海滨文化城拉开帷幕。作为全国首个以“三产融合 强农惠民”为主题的研讨会,也是上海市贯彻中央一号文件、落实两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此次研讨会特邀请了以色列、日本、韩国等代表世界休闲农业发展方向的先进国家的专家,也邀请了我国北京、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专家学者,来到金山共同研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定位、路径选择、内涵外延、发展模式等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并实地参观考察金山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示范点,一方面向国内外专家学者展示上海三产融合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学习借鉴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三产融合发展的经验做法,共同推进三农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最终实现全面小康。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金山大力实施农业“接二连三”战略,在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先后发布多个文件,明确了金山区推进“第六产业”的发展道路,大力扶持农业“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交叉发展。
金山主动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发展“优质稻米、绿色蔬菜、名优瓜果、特种养殖”四大优势主导产业。重点打造以“一葡二桃三莓四瓜”为核心的优质特色地产农产品品牌,多次获得全市乃至全国专业评比金奖。
目前,全区已有23个农业领域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上海著名商标和218家无公害、绿色食品获证单位。金山注重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把传统的农业种养拓展到生产、加工环节,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附加值。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6家(其中6家达到规模以上),创成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区。2015年,全区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达34.19亿元。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鑫博海“中央厨房”,一直积极探索农副产品从田头到餐桌产业链发展,建成集净菜加工、冷冻干燥农产品及有机健康食品于一体的加工产业体系,年产值近4亿元。
利用深厚的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等传统农业资源,金山注重农旅结合、农文结合、农体结合,重点打造形成了枫泾古镇文化休闲旅游区、廊下郊野公园休闲集聚区、吕巷农耕文化万亩水果公园休闲区、山阳金山嘴渔村滨海文化农业休闲区,4个年接待能力50万人次的农业旅游集聚区。廊下郊野公园改建20个观光农场(工厂)及其他一批现成的景观,建成以生态、生产、生活为主题“多功能农场”,在上海首批7个郊野公园中率先开园。金山坚持农业资源和农时季节相结合、特色农产品和旅游产品相结合,每年策划举办田野百花节、草莓节、西甜瓜节、蟠桃节等农业节庆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到金山采摘水果、体验农事、品尝农家菜、享受田园风光。围绕“互联网+农业”,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金山一直加强与1号店、菜管家、苏宁易购等合作,把金山优质农产品搬上知名电商平台,开设优质农产品金山馆。
融合 篇6
拥抱年轻受众,品牌年轻化,是许多电视媒体正在思考和实施的大战略。在这方面,深圳卫视正在通过系统性举措凸显新的品牌定位,将年轻人与同样年轻的自己深度结合在一起。
定位升级凸显品牌人格化
深圳卫视从2015年实施“先锋卫视-立志创新-睿智先锋”的品牌定位升级,打出了“有志者,跟我来”的品牌主张。“有志者”是深圳卫视所要拥抱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年龄在20~40岁,是一群有志向、有态度、有智慧、有创新精神、有责任心的“NEW 青年”,他们是“当下年轻人共同认可的人格代表”。
深圳卫视秉承这一品牌定位,聚焦20~40岁的都市精英。在努力提升自己内容品质的同时,不断探求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的转变,与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公司酷云互动建立战略合作,将电视与互联网结合,打出电视新玩法,为用户打造真正意义的互动电视体验:用户可以以最直观、最简单的方式参与节目互动、查看节目信息等互联网拓展功能;根据节目肖像与用户肖像的实时匹配,在电视内容播放过程中,向用户推送最有价值的体育赛事的数据,演员、选手的个人资料等;在电视内容制作完成后,更多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将被推送到电视上;用户在参与互动环节过程中会获得价值不等的酷币,登录礼品商城可以进行实物兑换。
而深圳卫视在凸显品牌定位时的一大策略则是品牌人格化,通过一系列以“有志者”为主题的节目,使得自己的品牌形象具备了“NEW 青年”的特征:年轻活泼、不懈创新、引领时代。
这样一种接近于品牌拟人化的策略,给电视业提供了品牌年轻化的一种思路。在节目题材、主题设置、手法表现等方面把自己呈现为一个年轻人,契合年轻人的兴趣和品味,使媒体更能打入他们的圈子,获得他们的青睐。深圳卫视今年将围绕新的品牌定位,整合季播、常态栏目、新闻、剧场、活动组合拳,形成具有深圳卫视价值主张、共同核心受众指向的创新节目群。
“要采用年轻人更加愿意参与的方式,针对当下社会的营销特点来塑造品牌。深圳卫视的口号是先锋卫视,我们会有更多创新的东西,而不仅仅是跟随。”深圳卫视节目总监张峥说。
树立一个新的品牌形象,除了节目配置、营销方式、频道包装等方面,体制、机制上的变革则能提供更深层次的支撑作用。深圳卫视正进一步加强内部架构、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等基础性建设,朝向公司化运作这一方向跨步,同时开门办台,注重资源的集中与整合,更多地直接与国际上的先进机构和媒体结成良好的联盟。
TV+为核心,打造TV+延伸开放平台
2016年,深圳卫视将以 TV+资源融合的创新策略,以更先锋的眼界,更年轻的心态,从“资源融合 ” “圈层辐射”“产业运营”三大方面突围创新, 倾力打造“新闻”“极速”“奇趣”“创投”“时尚”等五大精品系列节目,力争将“先锋卫视,立志创新,睿智先锋”的媒体品牌更好地服务于深圳城市的发展。
立志创新,倾全频道之力,打造资源融合的战略新蓝图,把“节目化”上升为“项目化”,营造节目生态系统。包括“TV+版权合作”和“TV+内容制作”。
TV+版权合作:
深圳卫视升级创新研发部,和国际市场形成直接的版权对接沟通,与国内外制作公司达成良好战略合作。同时积极吸纳人才,引进各方资源,与原始版权方和引进方沟通,在充分吸纳版权的模式精华的同时,双方共同进行本土化的创新改造,共同研发,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版权节目和创新的原创节目。
《极速前进》《中韩梦之队》和完全原创的《创客星球》就是这样诞生的。和合作伙伴达成共同目标,整合为一个团队,在资源上、制作上、营销上、宣推上,默契配合,打造TV经典!
TV+内容制作:
深圳卫视倾全频道之力,布局全新的项目运营。以内容为核心,在节目制作团队的打造上,深圳卫视始终坚持培养自己的核心制作团队,《极速前进》《直播港澳台》《男左女右》《厨房的秘密》等都由深圳卫视自己专业的团队支持运作。同时也开放接纳具有创意的团队,《中韩梦之队》就是联合耀客传媒、韩国HICC、韩国KBS共同打造的首档中国省级卫视和韩国国家电视台联合制作同步播出的栏目。
2016年深圳卫视将强势推出“极速系列”和“超能系列”两大系列季播,给受众和客户带来年轻、时尚、敏锐、积极向上的Amazing感受。《极速前进》第三季,深圳卫视将联合迪士尼、搜狐视频、国际顶尖后期公司红森林、国家体育总局华奥星空联合出品。让鼻祖级的真人秀节目《极速前进》与世界最顶级的赛事奥运碰撞,产生Amazing的力量!
以品牌内容为基点,打造电视平台全新商业模式
这一理念使得 “人格化”品牌形象在内容制作上呈现得更加丰富,2015年新年深圳卫视与麦当劳门店联手打造春节创新项目《你是我的有志新年》,让受众一起晒出“有志新年梦”;在五一期间,深圳卫视针对五四青年节,与QQ、酷狗打造跨媒体连续三天的《志青春·青年音乐节》,无音乐不青春!
深圳是全国创客的硅谷,深圳卫视《创客星球》邀请有梦想有创意的有志者与深圳卫视一起让梦想变为现实,深圳卫视举办《创客星球》的星球盛典成为了世界创客们的一场分享盛会。多端分发圈层目标受众,已经成为深圳卫视節目创新的内核!
在产业布局上,深圳卫视开全国卫视先河,在广告部中先后成立了产业运营部、创新营销部与各界社会资源对接,将TV+无限的资源孵化到创新项目之中。
与快乐购合作的《辣妈学院》电商产业现在拥有110万粉丝,其中活粉有60多万,这些粉丝都是全国最具消费力的年轻妈妈,2015年《辣妈学院》已经连续多个月份销售额超过200万元;与百度游戏合作的《极速前进》同名手游下载量超过4000万,月平均流水过千万元,成为2014年百度手游单机游戏赛车类第一名!此外,与时尚集团时尚星光合作的《时尚》系列栏目,与智虫科技合作的《创客星球》等均以内容为基础,有效进行行业规划,拓展节目,延伸产业链。
2016年深圳卫视整装出发,以TV+为核心,打造TV+延伸开放平台。深圳卫视立志变革,倾全频道之力打造资源融合的战略新蓝图;以内容制作为基点,多端分发圈层受众,以内容生产凝聚社会各端资源,缔造电视平台全新商业模式。Tv+ 聚合版权 + 内容制作 + 品牌 + 产业全链条媒体覆盖,用更开放的心态、更积极的态度,与有志者一起来创造More Amazing!
融合 篇7
新媒体是当前数字化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对传统媒体形式的优化和补充, 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兴起, 其凭借多样的信息传播方式, 大大地拓宽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 随着传媒行业的不断革新, 媒介融合在给新旧媒体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所以, 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于当前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 应当更加注重两者之间的融合, 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革新。
二、媒介融合概述
媒介融合主要是指不同类型媒介的结合, 也有学者定义为传播文化的融合。但它们都是以信息技术为前提, 将不同媒体信息在同一平台互换统一。国内学者认为, 媒介融合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的融合, 并将媒介融合形式划分为新闻内容融合、传播网络融合、终端融合三种类型。美国学者总结出了五种媒介融合形式, 即媒介所有权的融合、媒介传播策略融合、媒介结构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类型。另外, 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人皆为媒体、新闻传播方式多元化、新闻媒介信息管理实现了革新这几方面。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人才目标建设
(一) 策划能力
在当前的媒介融合背景下, 新闻媒介市场的竞争对象也逐渐往品牌效应趋势发展, 而受众也成了某个媒介品牌的独立受众。由此可见, 媒介融合提升了市场的竞争力, 新闻媒介就要加强自身的多媒体策划能力以及市场定位, 对受众人群进行专业化、个性化的产品推广, 将新闻工作精细化, 从而更好地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 信息整合能力
媒介多样化首要就是要挖掘受众喜欢的信息, 根据受众的实际需求在保证信息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解读、整合、加工和再传播, 继而提升受众范围。在当前的媒介融合背景下, 新闻专业人员更应当具备独特的思想, 以及了解受众需求、信息整合、选择解读信息等能力, 继而提升自身多媒体信息“搬运”价值。
(三) 信息传播能力
在当前的新媒介融合背景下, 更需要一些知识复合型人才, 而不是以往媒体的文学爱好者。同时, 对媒体人员的综合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时代的媒体从业者, 要能够灵活地实现多媒体操作, 继而才能更好地保证有效地传播信息。
四、媒介融合与新闻传播教育融合分析
当前, 我国新闻教育仍存在很多弊端, 不仅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并且还忽视了提升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其教学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注重学生文字规范编辑的教学;第二, 教育理念与社会教育观念不符;第三, 重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育;第四, 新闻媒介教育较为单一。为了更好地改善学校新闻传播教育的效果, 使其符合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 笔者提出了媒介融合与新闻传播教育融合的对策, 并对其展开了详细的分析。
(一) 教育与媒介行业的联合
学校教育既离不开生活也离不开社会, 由此可见教育事业的特殊性以及综合性。为了更好地保证学生学习到更多、更精、更全、更加实用的新媒体行业的知识, 以及提高实践能力, 就要注重两者之间的联合, 将教材、教学方式、教学观念等进行有效的调整,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 开阔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价值观念。例如, 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社会新闻素材等进行教学, 让学生展开讨论, 或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任务探究, 继而更好地实现三个教学目标。
(二) 积极打造专业特色
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 应当积极调整专业设置、知识整合建设等, 继而形成具备独特魅力的专业特色, 提升学生日后的工作竞争力。例如, 学校可以积极创建新闻评论、民族新闻、民生新闻等不同专业, 并打破各个专业的知识壁垒,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以选修的形式, 培养学生的综合新闻素养和理论素养。
(三) 不同专业的融合
学生不能只限制于本专业的理论实践教学, 更要打破不同专业之间的限制, 让新闻专业与其他专业进行有效的融合, 这有利于培养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专家型人才。例如, 学校可以采取双学位课程的学院教学方式, 让学生更加全面精准地解读新闻知识, 继而达到教学目的。
(四) 新闻教育与媒介教育的融合
将新闻认知成媒介是一个错误的看法, 其并没有意识到新闻的本质。积极融合新闻教育、媒介教育, 如在新闻传播教育中融入数字网络技术等, 并以此对学生进行培养, 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技能水平等, 还能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本专业的教学目标。
五、结语
通过对媒介融合与新闻传播教育的“融合”分析, 发现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带动的关系。对此, 教师在展开专业教学的同时, 首先要全面掌握当前对媒介融合的定义、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 在此基础上运用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日后的工作竞争力。
摘要: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 媒介融合俨然成了当今时代的潮流。其对新闻传播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促进了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革新。其次, 两者之间的融合, 也对我国培养本专业的综合型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 本文就媒介融合与新闻传播教育“融合”展开分析, 希望对我国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宏树.媒介融合与新闻传播教育的知识体系重构[J].求索, 2011 (06) :210-211+172.
[2]王君超.融合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实施与对策——香港公立大学新闻传播教育的经验[J].国际新闻界, 2011 (11) :81-87+95.
[3]郑素侠.媒介融合下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变革的经验与启示[J].编辑之友, 2012 (09) :120-123.
融合 篇8
1.1、体育的概念
体育的概念是人们对体育本质属性及概念范围的认识, 在《体育概念》中对体育的界定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 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 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体育概论》中对体育的界定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1.2、艺术的概念
在《辞海》中对“艺术”的解释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艺术可以定义为人类以创造美为主要目的的技术及其产品。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 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感情的需求, 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 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 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 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
2、体育与艺术的关系
2.1、体育与艺术的联系
虽然体育是艺术创作的“生活源泉和取材领域”, 但是体育也要借助艺术来丰富和发展自己。在大文化观的包容之下, 二者的交融不仅丰富了自身的内容, 还增添了自身的魅力。无论体育还是艺术, 都可供人鉴赏, 都可以大众参与, 都有相对稳定的喜好群体。体育与艺术的渗透交融, 汇集了各自的力量, 扩大了感受对象, 给人们精神上带来了享受。现代体育活动已经越来越多的融合艺术, 并不断涌现新运动项目, 且表现出越来越强的艺术性。
2.2、体育与艺术的区别
体育以身体运动为手段, 增强体质为目标;艺术则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或再现社会生活, 充分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体育主要表现的是运动技能, 而艺术则主要反映人的感情生活。体育产生的情绪激动, 迸发的感情比较激烈和外露, 并且具有群体性和即刻性特点。而由艺术产生的情感宣泄则要比体育来得含蓄。增强体育活动的“艺术性”, 在运动会上安排艺术表演, 甚至使某些运动项目“艺术化”, 这些都不能从整体上改变体育的本质属性, 体育在发展过程中与艺术携手共进, 是为了互相汲取营养, 互相促进, 以利各自更快更好地发展。因此, 无论艺术怎样渗入体育, 无论体育如何“艺术化”, 体育还是体育。
3、体育与艺术的融合
3.1、体育艺术的概念
体育艺术是指以体育为题材表现美的, 以及与体育紧密相关的艺术门类的总称。如古老的体育雕塑艺术就是表现运动中的人体美, 而像体育建筑虽然不直接反映体育美, 但与体育是不可分离的。
3.2、艺术体育的概念及其分类
艺术体育是指以音乐、舞蹈、服装等艺术表现方式为烘托, 把不同艺术化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内容进行改造、移植、放大和组建来实现本运动项目的基本内容, 以运动技能和艺术表现为主要内容的具有较强观赏性和审美价值的身体文化娱乐活动。
艺术体育的分类主要是依据人的社会实践方式, 依照人的社会艺术体育实践方式或艺术体育创造方式的不同, 同时也要根据艺术体育现象的特殊性, 基本上可以把艺术体育分为艺术与体育相关的、艺术与体育相近的、艺术与体育相通的三大类。故艺术体育的分类见表所示。
4、结束语
体育运动与艺术文化相互影响的历史发展趋势, 导致了一个范围相对广大的体育与艺术混合领域, 这个领域在不断扩张自身, 以至于体育与艺术的广泛融合, 成为现代体育生活和审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体育艺术展现出的体育美、运动美、精神美给人以独特的艺术享受。艺术体育以其独特的锻炼方式、愉悦体验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倍受大众青睐。体育与艺术的融合, 不仅会促进体育运动的繁荣与发展, 而且能够丰富艺术文化的内涵, 适应了现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心理需求, 成为了现代社会文化生活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本文从体育与艺术的概念出发, 通过对体育与艺术的关系的深入性剖析, 从而进一步对体育艺术及艺术体育进行理论性的研究与划分, 为体育与艺术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体育,艺术,融合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
[2]胡小明.体育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04) .
融合 篇9
关键词:媒介融合,理论研究,网络传播,传播技术,媒体
一、媒介融合概念的起源与探讨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命题,是新时期特定媒介技术与信息革命发展的产物。计算机与通信互联网诞生之前,已有媒介形态之间的划分清晰明确,互不重叠,因此便有了之后的“融合”一说。20 世纪末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人类领入后现代社会之中,传统的报刊、户外媒体、电视、广播等媒介形态借助新技术得以连接,而随着以手机、平板电脑、交互式设备、智能终端等媒介形态在全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制度模式和文化中诞生与发展,“第五媒介”、“新新媒介”、“全媒体”等概念涌现。(魏然,2015)媒介融合自此成为传播学与媒介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目前学界和业界所公认的最早的“媒介融合”概念,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传播学者浦尔在 《自由的技术》一书中所提出的,指的是当时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介形态的融合,网络宽带传输、文件压缩、电子信号编解码等技术将各种媒体汇聚,原有的媒介形态划分界线逐渐消融,由此致使的多功能一体化趋势即“融合”。(Ithiel de Sola Pool,1984)而在20 世纪70 年代乃至更早时期,已有学者发现了数字技术与传媒行业的交汇地带。尼葛洛庞帝、法伯、巴冉等学者提出,计算机、通讯、出版印刷、广播电影等行业之间存在重叠,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催生了数字媒介这一概念。(宋昭勋,2006)道尔认为,媒介融合是包括电子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在内的多种技术与媒体的融合。(G,Doyle,2002)在当时传播通讯技术领先于世界的美国,这一观点代表了很多美国学者对于新兴的媒介融合这一新现象的认知,同时也映射出技术作为主要驱动力对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这种技术原生性融合的观点,许多国内学者也有类似描述。(蔡雯,2007;刘颖悟、汪丽,2012)
浦尔对于媒介融合的理解,从“多种技术与媒介功能的融合”这一角度出发,给了后继研究者们诸多启示。对于媒介融合的狭义理解,很多学者认为是“多个媒介之间的协同关系”,如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认为媒介融合即“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Nachison A,2001)狭义上的媒体融合,指多种不同的媒体形态融为一体,诞生出一种区别于已有媒介形态的全新媒体。随着学界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融合对于传媒业内容生产、组织建构、作业模式等方面均存在影响,其衍生产品包括融合新闻、交互式媒体等。(石长顺,2013:12)
从狭义到广义定义的延伸,则不再将融合局限于技术和形态本身,而涉及到与媒介演变相关的方方面面,诸如媒介功能、传播内容、传输渠道、制度架构、所有权等,甚至衍生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要素层面,如舆论监控(岳芃,2011)、媒介经营管理(刘毅,2008)、受众粉丝文化(Henry,J,2006)等等。对于融合形式的阐述,詹金斯认为,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组织融合、文化融合、全球融合等,是媒介融合的几种基本形式。(Henry,J,2006)
综上,媒体融合作为一个概念,应从广义、狭义的角度综合认知和使用。狭义的媒体融合指不同形态的媒体形态融为一体,从而诞生出一种全新的媒体;广义的媒体融合,包含一切与之相关的要素结合,如技术、内容、文化、体制等。互联网、数字化等新技术手段,将网络社会诸多节点连结成一张完整的信息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形态的媒体正积极探索彼此间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
二、多重视角下的媒介融合
通过对媒介融合的概念及主要研究问题进行梳理,可以发现,目前关于媒介融合的理论研究尚未形成共识,原因在于媒介研究本身的内涵之深和外延之广。基于对媒介融合中的主要因素的区分与解析,已有研究对于媒介融合的认知与分析,主要包括传播技术、内容生产、产业机制、社会文化等视角。
(一)媒介融合的技术视角
技术是媒体融合中的基础层面和支撑性条件(丁柏铨,2011),将不同形态的媒介相互关联,打通技术平台之间的限制以实现融合。(王菲,2007:81)《新闻传播学大辞典》将媒介融合解释为:“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推动下实现的,内容、渠道、终端、组织等不同层面相互渗透和相互交融的过程。”(李大伟、徐兆荣,2014)在媒介融合的众要素中,技术融合是实现媒体融合基础和关键,内容传播则以渠道为依托,在技术上将相异的平台整合为目标一致的连贯渠道,以实现从内容、制度、价值理念等一系列要素的有机统一,更好地应对时代变迁所带来的传播新议题与受众新需求。(鲍高齐,2015)
新媒体的发展依赖于电信、数据通信、计算机交互等电子化手段和大众传播的融合(Archan Mitra,2011),由此所产生的数字通信基础设施,包括微电子学、数字化、存储前馈、分层组织、新连接等技术基础,将传播沟通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对新生的网络社会而言有着重要影响。(简·梵·迪克,2014:46)正是这些新兴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旧有的条条框框约束,助推广播电视、数字网络、移动通信等关键技术不断发展,各类新闻媒体的融合成为可能。(高钢、陈绚,2006)而在这些技术中,网络技术的作用和重要性日益凸显。
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了媒体的双向整合,传播成本的降低与传播范围的无限延伸,多种媒介形态和呈现方式得以融合。(安德鲁·查德威克,2010:400)网络技术连接了传播与生产领域的分隔地带,以新的技术形态,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中的要素进行整合,诞生了网络媒体、搜索引擎、电子政务等新形式的传播。(Jensen K.B ,2012:73-74)融合了使用者及其环境的手机传播,体现出互联网作为一种“元技术”(Jensen K.B ,2012:73-74),对于媒介发展与演变的重要性。而随着大数据驱动(史建华,2015)、IPV6 等技术出现,完全移动的互联网变得更容易,众多的终端设备互联互通,媒体、电信、计算机三者完全融合。(安德鲁·查德威克,2010:342,413)这种新技术引发的多传播渠道相融通,使得传播内容和传播过程的融合成为可能。
(二)媒介融合的内容生产视角
媒体融合的发展道路中,技术融合解决的是传播渠道问题,而内容融合解决的,则是传播内容的问题。网络时代,新旧媒体的交汇融合日渐加深,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将新媒体参与到新闻生产活动中,新媒体对新闻业的影响越来越大。(Chao-Chen L,2013)受众参与、原创UGC、视频化趋势等特征在内容生产方面呈现明显,博客传播、手机媒体、媒介融合、网络实名制等成为社会和研究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陈力丹,2007)对于媒体融合中内容生产的研究中,学者们关注的议题集中在“融合新闻”,以及生产中对现有资源的整合方式。
关于融合新闻,南加州大学传播学者Larry Pryor将其归纳为新闻编辑部中媒体从业者协同工作,为多种媒体的平台生产多样化的新闻产品,并以互动性内容为社会受众提供服务。(Larry Pryor,2003)融合新闻所涉及的概念很广,包括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Rich Gordon,2003)融合新闻的出现,使得报道内容也有了全面创新,呈现出全社会共同创造与个人化表达为主的特点。(石长顺,2013:214)
在媒介融合趋势下,内容整合与跨媒体平台生产成为新闻内容生产的主要模式。(Avilés JAG,Carvajal M,2008)消息源、传播主体、机构组织、业务形态与流程等传播要素发生变革,新闻集团内部的多媒体记者团队与内容集约式生产趋势明显。(蔡雯,2007)信息消费需求挑战传统的宣传政策导向,作为内容生产的主要动力,在数字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助推下,内容、网络和终端三者的融合,造就了媒介形态和消费终端的变迁与演化。(王菲,2007)
(三)媒介融合的产业视角
媒体融合所带来的体制新变,包括组织管理、业务形态、经营策略、战略定位等诸多方面。(彭兰,2006)在组织层面,新闻报道由单一媒体独立运行转向了多种媒体的融合传播,而报道创新在管理层面,主要表现为跨媒体新闻团队的组建(蔡雯,2007)、一体化新闻生产平台的打造(Elaine Yuan,2011)和“融合新闻”的项目管理(石长顺,2013:243-246)。
传媒产业中的融合,在经营策略和战略布局上主要表现为公司之间的整合与并购,而这两种策略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规模效益和范围经济(黄斐,2010),使多种媒体平台之间产生互动和协作。(匡文波、王丹黎,2007)而这种跨平台、多呈现形式的融合策略,其指向性在于作为消费者的受众对于终端信息的需求。(王菲,2007:123-148)融合使得传媒参与者之外的诸多非媒体公司也投身到新媒体领域中,包括软件开发公司、电话公司、互联网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等,“企业媒体化”、“媒体企业化”成为新趋势(史建华,2015),而融合作为一种商业生产手段,使得跨行业整合所生产出的各种电子信息产品受到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在内的各种商业交易规范的保护。(安德鲁·查德威克,2010:289、401)
对于媒介经营产业中的融合主体关系,鲍尔州立大学的学者绘制的媒介融合二维坐标,将媒介融合按照对行为的观察分为5 个层次:交互促进、克隆、合作竞争、内容共享和全面融合。(Larry Dailey,Lori Demo,Mary Spillman,2005)在交互促进和合作层次,媒介融合表现为跨媒体协作,融合更多的是充当一种营销手段;而随着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的成熟,关于融合的理念得以正视,在磨合中融合趋同的媒体形态从技术渠道、内容生产、经营理念等方面都得以统一,最终成为一个互相补充与依存的新时代传播媒介。此外,有学者从传播、委托、合作、补偿、文化、竞争和消费者等七个基于关系的角度研究媒介产业融合,为传媒公司提供规划或改进商业模式的评价标准。(Gracie Lawson,2003)
(四)媒介融合的文化视角
文化、社会与媒介三者之间的交融(Jensen K.B ,2012:107),作为考察媒介融合动因的视角之一(丁柏铨,2011),同样值得研究。基于社会文化层面的研究,以亨利·詹金斯为代表,认为融合并非是一个多媒体功能汇聚的技术过程,而是代表了一种文化变迁:鼓励信息的自由获取与分享。融合的发生并不依靠终端设施,而是发生在每个消费者的头脑中,通过社会互动和集体智慧来实现。融合在造成技术领域变迁的同时,也改变了现有的技术、产业、市场、内容风格以及受众等要素之间的关系。(Henry,J,2006:31)
詹金斯基于粉丝群体与草根文化的研究,认为媒介融合中的融合文化以受众参与和互动生产为特征,其本质上是一种参与式文化和互动式文化。(Henry,J,2006:48-52)受众的参与和互动是融合文化的生产方式,由于受众参与互动具有广泛性,融合文化也被称为“草根文化”,与公司文化相对立,成为融合的另一股力量。(Henry,J,2006:50)
三、媒介融合的流变:概念分化与问题论争
媒介融合的定义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看,其出发点都是技术和媒介形态的变迁与聚合。(石长顺,2013:21)融合作为一种现象,在学界的讨论更多地聚焦于实践层面,其最典型的理解方式就是将媒介与传播的各个环节拆分来进行解读。互联网的诞生打破了原有的媒介融合格局,占据着世界信息机制的核心。(安德鲁·查德威克,2010:279)原有的概念被打破,相伴而来的是对于融合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的探讨与论争。
(一)融合的主因:技术论与人本论的拉锯战
媒介融合的出现始于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学者对于融合因素的探讨,是媒介融合理论研究的一个主要议题。有学者认为,媒介融合的诱因包括技术诱因、经济诱因、市场诱因,三者共同作用而成就了不同形态媒介融合的可能性。(王菲,2007:3)由于技术层面的融合所呈现的形态变迁最为显著,技术决定论者往往将技术作为融合动因中的首要因素,强调技术升级对于媒介融合的重要性(丹·席勒,2008:157),
以浦尔最原始对于媒介融合的界定来看,融合是技术的交汇与整合,其原动力和参与要素都与技术密不可分,这也代表着当时美国传播学研究者的共识,即:技术催生了媒介融合。而浦尔本人也承认自己的论断是一种“温和的技术决定论”。(丹·席勒,2008:157)在后继者的研究中,技术常被作为融合发生的内在动力而进行研究,包括电子信息、计算机交互等。(Archan Mitra,2011)技术决定论将技术所具有的革命性特征予以详细解读,诸如互联网、数字编辑技术在电视媒体中的运用,而这种倾向性过多地解读媒介形态与承载技术的变化(Henry,J,2006:8),导致了研究者无法从一种更为宏观和综合的视角来看待技术所引发的媒介形态变化。(佩雷·马西普等,2014:153)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与兴衰更迭,技术的决定性作用无法解释新媒体为何会带有旧媒体特点,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技术外的其他因素。政治经济学学者中,哥本哈根大学教授克劳斯·延森认为,人类而非技术是传播活动的原型,且人类在以技术为中介的传播活动中占据着关键位置。(Jensen K.B ,2012:4)受众的主体性源于人在社会中的主体性。文艺复兴推动了哲学的发展,确立了人作为物质世界中心的地位。(Jensen K.B ,2012:28)万物的进化都受制于人类通过认知与传播而共同掌握的内容(Jensen K.B ,2012:30),而传播的范围随着人类意识的发展,借助技术手段而不断扩大。(Jensen K.B ,2012:60)个体之间的融合促成了社群的形成,而社群所提供的交流平台,促成文化和意义的诞生。人是万物的尺度,同时也是媒介发展与融合的主导因素,正是人类对于交流和传播的诉求驱动,作为社会实践的传播得以变迁,被人类赋予意义的媒介得以融合发展。(Jensen K.B ,2012:196)
(二)融合的界定:究竟何为媒介融合
不管是广义的媒介融合,还是狭义的媒介融合,其侧重点都在媒介技术本身。从早期的尼葛洛庞帝、浦尔,等学者所做的界定可以看出,技术对于界定融合而言至关重要。目前关于媒介融合的定义研究主要从技术和产业两个角度思考,认为技术的发展将致使不同媒介形态的边界被打破(高钢、陈绚,2006)。有学者认为,“融合媒介”与“融合新闻”是当今传媒业全球性发展的前沿课题(石长顺,2013:33),媒介融合并非单指传媒业内部多种形态的媒介之间的融合贯通,还包括传媒业与其他行业的整合,如新闻传媒业与电信产业等。(陶喜红,2007)媒体的融合应当是将不同的媒介功能和传播手段融化为一种,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会聚或结合”相区别开,而非拘泥于某个环节、某处细节的融合。(徐沁,2009)
超越传播技术与媒介产业本身,鲜有学者回归到传播学本身对媒介融合进行理论研究。延森认为,媒体融合是“一种交流与传播实践跨越不同的物质技术和社会机构的开放式迁移。”(Jensen K.B ,2012:17)这种“开放式迁移”,是既有的交流与传播方式在不同物质形态和社会制度间的传递与保存,即:交流与传播实践不因媒介形态的改变而改变,是一种“传播实践活动”。这种“开放式迁移”,将人类纳入到传播平台之中进行考察,摆脱了流于技术形态的辨识。(Jensen K.B ,2012:4)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赋予物质和行动意义,由此诞生的媒介和传播实践同时也衔接着人类行为和社会结构。(Jensen K.B ,2012:106)而超越媒介传播环节本身,媒介融合也是传播学研究方法(Jensen K.B ,2012:131)、实践规制和分析路径(Jensen K.B ,2012:167)的融合,其关注点更多是传播学与社会学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
(三)融合的未来:媒介分化与新生之争
媒介融合趋势随着互联网面向全球的快速渗透而愈演愈烈,原有的媒介形态与功用的一对一联系被打破,以往特定媒介所提供的功能可以通过任何一种媒介得以实现。(Henry,J,2006:40)浦尔认为,这些变化所呈现的融合与分化,是同一现象的两方面,都意味着以往传统媒体泾渭分明、界线明晰的格局被打破。(Ithiel de Sola Pool,1984)然而自浦尔提出“媒介融合”概念至今,关于媒介融合的命题真伪探讨一直存在。(郭毅、于翠玲,2013)
随着一些失败的融合案例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现阶段所谓的“媒介融合”,只是短期内的多媒体聚合。媒介发展的未来趋势是分化而非聚合,功能上的聚合也并非意味着形态差异的消解(黄斐,2010),原因在于受众对于窄众化、垂直化媒介的需求,是引导媒介发展的主要动力。(陈国权,2010)媒介在形态上可能倾向于融合汇聚,但在功能上更多地呈现为一种分化和细化的特征。(张洪忠,2015)一些传媒单位忽视受众和自身情况,将互联网、传播新技术粗暴植入传统媒体中,简单认为新媒体是传统媒体的附属物,缺乏互联网用户思维,为了融合而融合的做法往往造成融合布局的失败。(喻国明,2015)
而在关于媒介融合概念界定的探讨中,对于媒介融合强调的是这一过程,还是融合后的成果,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狭义的媒介融合重点在于新媒体的诞生,强调的是融合的结果。詹金斯则认为,融合的结果不是所有技术向某一媒介靠拢汇集,而是同一媒介可以包容所有的媒介技术。融合改变了现有关于技术、产业、市场、叙事类型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其本身是一个持续作用的过程,而非某种结果的阐述。(Henry,J,2006:41)同样,延森理解的媒介融合,是传播与媒介的整合,是以人为主导的、以交流为目的的传播实践演变趋势。传播的目的在于结束传播(Jensen K.B ,2012:5),三个维度的媒介诞生于不同的文化社会语境之中,社会创新与合作始于人类最初的传播目的。(Jensen K.B ,2012:106)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不断推进,即时通讯、搜索、监视等行为逐渐成为社会结构和文化的一部分。移动化、普适化成为未来媒介的属性,以Web 2.0、物联网、移动化设备、交互界面、仿生科学等为代表的第四维度媒介,将人体、组织和数字网络融为一体,将大大延展人们对于现有基于人体可及范围之内的传播及其范围的理解。(Jensen K.B ,2012:87)融合是文化和社会与媒介的相互塑造过程(Jensen K.B ,2012:107),其脚步未曾停止。
四、结语
媒介融合是一种现象,更是传播学与媒介发展历程中的一项重要议题。现有研究对于媒介融合的界定与判断,由于视角不一,百家争鸣,尚未使得媒介融合具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技术、产业经营、制度架构、文化,究竟何谓融合,现有的研究在呈现出多样化的同时,“媒介融合”、“媒体融合”、“融媒”、“通媒”等同义表述方法,也反映出认知的庞杂。
而现有研究中,对于媒介融合的案例研究与实证研究较多,而理论梳理相对薄弱,且从逻辑到行文上都较为雷同,局限于技术、载体、制度、产业等层面,缺乏相对完整的关于媒介融合的理论脉络梳理,也使得很多案例研究缺乏理论支撑,难以称其为媒介融合,用理论来圈套实践,而非从实践中发现新命题。这一点上,延森对于媒介融合的三重维度理解,提示着后续研究者,看待媒介融合应回归人和媒介本身,回归理论研究本身。
如詹金斯所言:现阶段的融合仍将是一种拼凑产物,即各种不同的媒体技术之间的草率组合关系,而不是一个完全整合在一起的系统。目前我国国内的媒介融合战略虽已打响,但现状不甚乐观(喻国明,2015),现行的媒介融合并不是结构性或技巧的转变,只算是在既有结构性框架中部分的增减或调整。目前中国的媒介融合仅限于表面,尚未发现一种有效的融合盈利模式。(Yin L,Liu X,2014)
2014 年4 月14 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讲话,以及2014 年8 月18 日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使得媒介融合在中国兼备“媒介话语”和“政治话语”的双重话语框架属性。“媒介融合”作为一个政治话语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其动因不仅是新型媒体集团的媒介发展格局,更重要的是公信力的重塑和“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习近平,2014)。融合旨在重构新闻媒体生产传播流程,同时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动效应,打通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
融合 篇10
2012年以来, 随着国家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新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 纸质媒体无论在市场占有率还是在广告收入上, 都出现了下跌趋势。相关数据表明, 2014年报纸广告资源量下降了20.9%, 广告收入的降幅由上年的8.1%扩大到18.3%, 三年来报纸广告累计下降了29.6%。[1]而在报纸不景气的同时, 以互联网发展为基础的新兴媒体逐渐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渠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15年2月3日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4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47.9%, 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人,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一般认为, 当一种媒体使用比例达25%以上时, 该媒体就具有公共传播功能。这份数据体现出我国互联网产业的生机与活力, 也凸显出传统媒体必须借力互联网、走融合发展之路的迫切性。
二、媒介融合的概念及其范式
“媒介融合”是一个“舶来品”。20世纪70年代,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兴起, Convergence一词开始与大众传播联系起来。最早研究媒介融合的是麻省理工大学的尼古拉·尼葛洛庞帝, 1978年, 他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对媒介的未来趋势进行了预测, “代表计算机技术、印刷业技术和广播电视电影的三个圆将会重叠在一起, 这种现象就是媒体融合。”[2]1983年, 美国传播学者伊契尔·索勒·普尔在《自由的科技》一书中认为“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3]1994年, 《纽约时报》在报道《圣何塞水星报》和美国在线共同推出的电子服务《水星中心新闻》时, 用“Media Convergence”一词概括。经过学者的理性概括和大众媒体的传播, “媒介融合”这个概念开始在学界和业界开始得到普及和研究。整体上看, 学者们对媒介融合的定义有以下四个范式:
一是技术融合范式, 也就是从传播技术融合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例如, 前面提到的尼葛洛庞帝的“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媒介形式都汇集在一起。”美国新媒体研究专家约翰·帕夫利克在《新媒体技术》一书中总结:“融合是指所有的媒介都向电子化和数字化的形式靠拢, 这个趋势是由计算机技术驱动的, 并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变得可能。融合的出现对现有媒体秩序上一个意义深远的挑战, 它为多媒体产品的发展铺就了发展道路。所谓多媒体, 是指文本、图片、视频、声音以及这些元素的链接和交互的混合体。”[4]美国学者约瑟夫·R·多米尼克认为的“媒体融合就是各种传播技术的融合。”[5]
二是产品和系统融合范式, 即从新闻产品和媒体系统之间融合的角度分析。英国传播政治经济学家格汉姆·默多克从系统范式上认为传媒融合有三个方式:传媒文化形态的融合、传播系统的融合和传媒所有权的融合。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章于炎、乔治·肯尼迪和弗里兹·克里普认为, “媒介融合是大众传播业的一项正常的项目或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它整合或利用处于单一所有权或混合所有权之下的报社、广播等电子媒体, 以真假新闻和信息平台的数量, 并使稀缺的媒体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在此背景下, 重新包装的新闻产品将提供给受众更大量的信息, 从而领先对手, 保持竞争优势。”[6]也就是说,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 学者们对融合的认知已经由单纯的技术层面发展到产品和系统甚至所有权的融合层面了。
三是组织范式, 即从媒介的组织融合的视角分析各种融合之路。这是融合发展的必然之路, 如果媒介融合仅仅局限在某一个单位内进行, 那么, 随着技术的发展, 其局限性必然会凸现出来, 进而影响融合的发展。因此, 在组织融合的过程中, 宏观层面上要求相关的制度和机构能够对传媒整合进行管理, 确保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此时, 对于媒体融合而言, 融合已经不仅仅是媒介组织的事情, 而是上升到规则和制度整合的层面。
四是业态融合范式, 即与大众传播相关的各种产业之间的融合, 如IT、电信和电子产业等, 也就是把这些行业统一到一种新的行业形态中, 从而形成大媒体业。美国学者雪莉·贝尔吉认为“融合就是由于技术的进步, 出版、传播、消费等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媒体融合就是不同媒介产业相互作用的过程。”[7]
三、我国媒介融合的现实状态及其问题
最早进行媒介融合是美国的大型媒介集团。1997年, 甘尼特公司以17亿美元的价格并购多媒体数字娱乐公司。1999年, 《纽约时报》把所属的互联网站合并成“数字纽约时报”, 并在组织内部进行改革和融合。例如, 报纸的网站独立运营, 除了提供完整的印刷版之外, 还利用电子邮件、网页等进行多媒体报道。2005年, 《华尔街日报》改版, 报纸与网站紧密相关。例如, 报纸利用空白的版面, 标明网站中提供的新闻背景、音频和视频等。在网站上, 根据技术的发展新增内容, 如博客、论坛等。从效果上看, 美国这几家媒体融合之后, 确实有了一定的发展和盈利。
与美国相比, 我国媒体在融合之路上的起步时间并不落后。1997年, 《人民日报》就创办了电子版, 开始了报网融合的探索。2005年2月, 人民网正式成立;2012年4月27日, 人民网成功在A股上市, 表明其融合发展得到了市场认可。最新的一个成功案例, 则是创办于2014年7月的澎湃新闻客户端。脱胎于东方早报的“澎湃新闻”, 发挥传统媒体的人才优势, 将互联网技术与新闻价值成功嫁接, 聚焦热点焦点新闻, 生产和聚合主流受众需要的优质资讯与思想观点, 业已成为都市报转型的最成功范例。
虽然我国在媒介融合的时间点上并不比其他国家落后, 但是传统主流媒体特别是党报在融合发展上取得成功者, 仍是凤毛麟角。绝大部分报社虽然也办了网站, 创设了APP, 办了法人微博、微信, 但大部分这类“新媒体”处于“不能不办”、“办了也白办”的尴尬境地, 既缺少舆论影响力, 更没找到赢利模式。总结起来看, 其主要不足有以下表现:
一是简单植入互联网因素的粗浅融合观。未形成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新融合观。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黎斌认为, 当前传统媒体“对建设自己的强大平台与渠道缺乏理解, 缺乏战略的眼光与布局, 或者对涉及根本的平台建设望而生畏, 敬而远之, 屡被人打劫却不敢跨界, 同时又急功近利, 在台网联动中只贪眼前小利, 为人做嫁衣, 那么要进入未来的新型主流媒体行列一定无望。”[8]他甚至认为, 媒介融合时代, 新媒体平台的本质是用户关系平台而非播出渠道平台。但是, 我国在2006年以后所进行的各种媒体融合实践, 恰恰基本上是构建传播渠道而非用户关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指出:“对于现阶段的媒介融合转型而言, 我认为现在几乎所有的媒介融合和媒介转型的发展逻辑都是错误的, 因为它是在传统媒介发展逻辑的基础上, 对于互联网因素的某种粗暴简单地植入, 时间已经并且将继续证明, 这样做是没有任何效果的。”[9]
二是架构上的简单拼装。省、地市级党报集团几乎都创办了形式多样的新媒体, 然而, 绝大多数的新旧媒体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几乎都处于闭合的循环系统中。要知道, 传统媒体都设立起法人微博、微信和客户端, 建起网站、手机报、电子阅报屏, 只是形式上完成了“全媒体集团”的建设而已。真正的“融合”, 是基于对“互联网思维”的深刻理解, 将互联网技术优势、传统媒体信息采集优势、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出的活力有机组合融通的过程, “融合”产生的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全新媒体, 而不是简单个数相加形成的“多张皮”。
三是操作上的本末倒置。对大数据技术、信息可视化技术以及HTML5语言的应用强调过多, “渠道为王”和“关系为王”逐渐成为报业发展的关注点, 而过去提倡的“内容为王”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一些内容生产者也认为, 只要采用最先进的传播技术, 对传统媒体已传播过的信息进行再包装, 就能够获得受众的认可。但是, 情况远非如此简单, 正如研究媒介融合的美国学者珍妮特·克罗茨基认为的:“融合新闻是一个尽其所能地运用所有的媒介, 来思考、产制和传送新闻的新方法, 以将其送达多元而日益分化的公众。也就是说, 多元化的媒介与技术手段, 都是向受众传送新闻服务的。新闻内容本身才是融合新闻的核心。”[10]没有更打动人的内容, 技术、渠道只能是不中用的“花架子”。
四、党报媒体融合的路径梳理
2014年8月18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 “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 强化互联网思维, 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11]《意见》为党报新媒体融合发展既指明了方法方式, 也提出了要求。
(一) 终端融合
党报拥有资金、人才、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优势资源, 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 在终端融合上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根据如今的技术发展, 在终端融合的路径选择上, 内容兼容性和渠道对接的无限制性将是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内容兼容性, 是指融合的终端能够兼容媒体传播的所有内容;渠道的无限制性, 则是指融合终端能够与其他渠道无障碍对接。对于报纸而言, 与移动终端融合将是未来报纸融合发展的关键 (具体见图1) 。
也就是说, 在党报的融合发展之路上, 一方面党报要应用最新的传播技术进行信息的传播, 与此同时, 党报更需要为移动终端提供服务, 这种服务就是针对用户需求的兼容各种设备的内容服务。
(二) 平台融合
首先, 根据党报的优势资源进行内容数据库的构建工作。对历史上积累的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需要强调的是, 数字化并不是数据化。数字化就是将报纸内容以比特的形式储存在介质中, 未来可以通过数据库和数据挖掘工具对这些内容进行二次利用。其次, 建立用户数据库。受众数据库是党报的另一个优势资源。根据受众数据库, 就能够达到精准定位和分析, 从而为信息产品和其他各种商品的精准推送提供目标。最后, 建立本地服务的O2O业务。一般而言, 构建用户平台主要是依靠各种技术、内容和服务, 在技术比较成熟, 内容有所保障的情况下, 服务就成为平台构建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服务层面上, 有两个选择:其一是本地服务, 根据用户的定位系统提供服务。其二是泛化服务, 根据用户的兴趣点提供相关的服务。由于党报的局限性、固定化和权威性, 本文认为, 构建本地服务平台, 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目前, 浙江日报已经探索出一条比较可行的业态融合之路。该报坚持“以用户为中心, 构建枢纽型大媒体”理念, 其核心就是通过提供本地化服务与用户形成一定的黏性, 通过用户聚集形成平台, 利用数据库资源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除此之外, 浙江日报还与修正药业合作, 开展社区养老服务, 通过用户数据库, 对本地服务对象进行分析和挖掘, 为未来的电商业务打基础。其平台构建的模型 (见图2) :
(三) 观念融合
美国南加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字新闻部主任马克·库珀认为, 对于媒介融合来说, 最难的不是技术层面的融合, 而是思想层面的转变。他认为用传统媒体运营思维进行媒介融合是行不通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强调,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 强化互联网思维。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在 (移动)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认为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 但你的思维上要逐渐用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12]
根据党报的特点, 在观念上需要树立“数字优先”的理念, 即无论是记者还是媒体组织, 在编辑、整合和传播的过程中, 数字优先必须贯穿始终。尤其是在版权的利用上。过去由于传统媒体拥有绝对优势的版权资源, 所以, 他们并不希望新媒体转载和再次利用。但是, 由于终端的普及和传统媒体的衰落, 如果继续坚持版权, 就有可能使自己处于孤芳自赏的境地, 甚至失去赖以生存的资金。因此, 有必要转变观念, 拥抱新媒体, 在版权的利用上形成新的创新模式。据《纽约时报》报道, 未来, 《纽约时报》可能放松版权管理, 与FACEBOOK等新媒体合作, 在新媒体上直接提供新闻内容而不是链接, 同时在广告收入上与新媒体共同构建进行新的分享机制, 这就为媒介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五、小结
交叉融合 多元组合 篇11
由此我想,电视这些年来的开拓,除了技术的不断更新外,节目形态的创新和发展,总是顺着以人为本,全方位地兼容并蓄,交叉融合其他艺术形式,产生出具有新质的形式和内容。比如,音乐电视(MTV)一开始,尽管有人看不惯,尤其是音乐家们,认为它轻蔑了音乐神圣的殿堂,但是观众的需求、电视的特性、市场的规律,加上电视艺术家们创造性的视觉处理,MTV硬是冒出来,并在全世界的电视屏幕上站住了自己的位置,形成了富有音乐感的视听结构形态。近年来,文学与电视积极联姻,电视剧自不必说,还产生了电视散文、电视诗文。许多电视台相继开发了“电视散文”、“电视文学”栏目,以新的形态加强文学的传播和启迪心灵的作用。还有像《实话实说》、《相约夕阳红》、《当代工人》等以人际交流为主的谈话节目,以及《玫瑰之约》、《快乐大本营》这样融纪实与娱乐为一体的观众参与性节目。就连电视新闻也在变化,电视新闻栏目中新闻性、故事性、娱乐性、报道与评论等过去认为是界限分明的东西,现在能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以不同的交叉组合方式,形成许多不同的节目品种,有了新闻杂志型栏目。这种局面的形成,不仅是由于电视的高科技含量所带来的兼容并蓄的能力,以及它作为大众媒介的与观众日常生活的贴近性和亲和力,更重要的是观念的变化,认识到人的需求的多样性,文化的相互交融性,生活自身的丰富性,都使电视工作中有一种不拘一格的开拓精神,有一种包容宇宙的情怀,吸收各种媒体、各种文化形态之所长,为丰富人类的文化积淀发挥电视自身的潜力。
现在,当我把眼光再一次投向摄影群体时,我发现同样的情景也在摄影界发生和拓展,现在人们再不将摄影看作是单纯的摄影,也再不将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区别和定义争它个水落石出,人们也不再茫然和徘徊,问自己到底往何处去,而是各自在寻找着自己的文化定位和个人的风格,寻找自己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使摄影积极在与各种文学艺术的横向交融中有了繁荣的局面,摄影的品种、门类发展如此丰富,各个门类所涉及的知识和文化层面也更为深入。比如广告摄影是很活跃的一支,其中除广告摄影人的市场意识、商品知识,技术技能以外,还必须有出奇制胜的想象力,与绘画、计算机制图等高科技手段结合的创造力,以及对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已大大超乎人们的预料。现在纪实摄影对生活的关注,不再停留在抓拍富有意义和情趣的瞬间上,而是具有了深厚的生活体验和人文内涵,其中所蕴含的文学性、戏剧性以及作为人类学的追求的人本精神得以充分体现。比如焦波的《俺爹俺娘》,任锡海的《‘五角大楼’——十号大院的故事》,赵铁林的《漂泊在都市边缘的女人》等等,以摄影体验人生,其中的人本精神、纪实性、故事性、艺术性融为一体,其生活的深入、时间进程的积累,文字记述的点睛之笔,都使人想到电视纪录片、报告文学或写实主义的电影。我记得我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一本摄影诗集,一幅照片一首诗,记得当时令我高兴的是,那些照片的确拍得很有诗意,那些诗也的确能抒发照片中的情感。它不是1+l=2,而是两种文化形态的碰撞,产生了新颖的感觉。
最近我翻阅了《大众摄影》、《中国摄影》等刊物,看到摄影者与以往不同的是做到了图文并茂,许多摄影者发表一组精美的作品,还附有非常到位、非常抒情的文字。我也了解到许多摄影者已自觉地对自己的摄影行为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策划。有的去边远地区,一蹲下去就是一年半载,或专以茶馆为观察点,或专以某类人物为拍摄对象,积累起浓郁的乡情民俗、人生况味、生活内涵;有的钟情旅游摄影,事先研究有关地区的人文历史、地理概况、天气特点,有备而去,有感而发;有的专攻花卉,研究植物学,掌握植物的生命进程,拍摄植物生命形态中的形式美感。’99第4期《中国摄影》刊登的买国庆的昆虫生态摄影作品(见图),就介乎科学与艺术之间,融科学与艺术为一体。他阅读了一些有关昆虫知识的书籍,精心地选择合适的摄影器材,使他的作品,既具有供研究的科研价值,又有艺术的审美价值。
即便是人像摄影,现在也有了许多的品种和流派,有崇尚抓拍的生活人像作品,也有现代抽象意味的室内人像作品,有的专拍儿童,有的专拍婚纱,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个性,通过积累而使自己有成就感。我最近看到了一部电视专题片《心灵的肖像》,纪录了海南一位40多岁摄影者,自己筹集资金,花了几年时间,为100多位科学院士拍肖像,并且都放大装框之后送给他们。这些科学院士多是七十、八十,每个人的肖像都刻有时代的印记,每一位院士都有不平常的故事,而摄影者自己也成了故事的主人,用他的肖像作品留下了自己的脚印。所以,对自己摄影行为的策划和设计,本身就是向文化深度开拓,使摄影艺术更加个性化。
对摄影新科技的驾驭,也使摄影形成新的文化层面,可以说,对新技术的思考和运用,是摄影文化的核心部分。比如数码照相机的应用,摄影与电脑的科技合成,肯定会给摄影带来新的形式和新的审美内涵,现在不急于给他们什么定位,人类的智慧肯定会为它创造出新的欣赏观念和审美价值。正如现在互联网络的发展,并不会使电视消亡,而是为电视增添新的翅膀。数码相机不只会给艺术摄影、广告摄影带来创作新思路,即便对新闻摄影也会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带来冲击。现在的新闻摄影记者,一台数码相机,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台能漫游世界的手机,三位一体就能做到在战地、在山区、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即时拍摄,即时发稿。
摄影的艺术品质与技术品质息息相关。要想求新求变,也在于精通和创造性地运用技术条件。著名风光摄影家陈长芬,过去拍摄风光时用135小型相机,但他在判断曝光量上积累丰富经验,现在,他为了追求风光摄影的高品质,放弃了135相机,而扛上了8×10的座机,跋涉于山水之间,用他自己的话说:“以传达我20多年来用中小型相机拍摄长城时难以传达的情感”。他道出了摄影中技术与情感之间的文化内涵。摄影人正以自己的努力,立足于摄影自身的特点,又融会其他艺术门类的长处及新科技的手段,发展个性化的创作,在已经到来的新世纪里,摄影仍然能在人类文化的进程中发挥自己独特的魅力。
融合 篇12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冲突,融合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学就是专门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矛盾与问题, 并探索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科。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宗教思想、价值观念、社会形态、风俗习惯、政治制度等对跨文化交际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刮痧》故事梗概
《刮痧》是当代作家王小平的一部走红小说, 是一部关于人类文化学的专著。后来经著名导演郑晓龙改编成为一部移民题材的电影, 并曾一度刮起了一股文化热潮。
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北京青年许大同和妻子简宁移民美国八年, 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一个可爱的儿子, 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和丰厚的收入。然而, 从北京到美国和儿孙团聚的父亲许毅祥,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 为孙子丹尼斯用中国民间刮痧疗法治病而留下淤青, 被儿童医院的医生发现, 许大同顶替父亲被美国医院以虐待儿童罪告上法庭。于是, 这个家庭的灾难来临了:丹尼斯被儿童福利院收养, 法院宣布许大同为危险人物, 遭到警方逮捕, 父亲也无奈回国。职业被辞、朋友背弃、父子分离、夫妻分居……灾难接踵而来。圣诞之夜, 许大同想见一见儿子, 只好扮成圣诞老人, 他顺着楼外下水管道爬向八楼的家时, 再次引来呼啸而的警车……不过最后两种文化在碰撞交流后终于还是走向融合, 故事以大团圆结局。
2 故事主要矛盾冲突
毫无疑问, 故事中的种种矛盾冲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造成的。首先就是中西医的差异, 刮痧是故事中冲突引发的导火索, 刮痧疗法在中国民间很常见, 是中医传统疗法。确实能够治愈中暑、急性肠炎、食物中毒等一些常见病。但是, 这种疗法到了美国, 却成了施以暴力的罪证。还有就是中国人的“面子观”, 在故事开头, 许大同因为自己的儿子没有向老板的儿子道歉, 便动手打了自己儿子一下, 老板看了觉得不可思议, 许大同对约翰解释这一举动说:“我为什么打我儿子, 那是出于我对你的尊重, 那是我给你面子。”这样的解释让这个西方人困惑不已, 他并不能理解这个东方人的奇怪逻辑。他只知道, 打人是违法的, 这是对人权的不尊重。法律观念的不同在故事中也表现明显, 在西方社会, 事事靠法律, 事事讲证据。而中国人则比较看重人情。如美国的法庭及儿童福利院虽被大同真挚而忘情的诉说所震慑, 却仍要求有“爱的证据”, 以供法庭判决。许大同对此就深为不解:父亲爱儿子天经地义, 还需要证据吗?还有就是不同的家庭观。这也是《刮痧》中冲突的本质所在。许大同对付美国社会的生活和工作都游刃有余, 这并不意味着他在成长中耳濡目染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就已经烟消云散。在许大同心中, 家庭才是他的精神支柱。三世同堂, 其乐融融, 是他奋斗的动力和意义所在。为了父亲能顺利拿到美国绿卡, 他替父“顶罪”;为了儿子能回家, 他和妻子分居;为了父亲能看一眼孙子, 把儿子从福利院偷了出来;在法庭上, 许大同爱子心切, 甚至和对方辩护打了起来;为了给孩子送圣诞礼物, 不顾危险爬到八楼, 完全有可能“坠楼而亡”……这种爱超越了自尊、自由、平等甚至人权。而在西方人眼里这些都完全是不可思议的。可以说, 我们在这个故事中看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如此巨大!
3 产生矛盾的文化根源
3.1 中西哲学思维差异
中国哲学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天与人, 或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关系问题。中国人信奉“天人合一”, 即人与自然是整体、协调、有机的联系。“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国文化强调人对自然的顺应、协调和感恩, 以人与自然的亲和为其文化的价值基础。它包括对家人的关怀与责任、对乡土的眷恋与归依, 也有一团和气与息事宁人的柔顺。而长期的中央集权和大一统思想的统治也使中国人具有保守、求稳、求统一的观念。这在中国人对待家庭的态度上有非常明显的表现。相对于中国而言, 西方各国四面临海, 生存条件十分恶劣。他们必须与这种恶劣条件做斗争, 进而去征服大海、征服自然。因此, 他们一定要产生哥伦布式的冒险人物, 向远方开拓。那种斗天斗地的思想是一定会产生的, 这些都与他们的生存条件息息相关。因此, 自然和他们的关系是对立的, 不是战胜自然就是成为自然的奴隶。所以西方人容易产生“天人两分”的思想。所以, 西方文化主要是理性文化, 西方哲学是实证论, 而西方医学也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因此中医传统刮痧就被认为显然是“非理性”的。
3.2 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
价值观念是社会或文化中的人们所回避不了的指令。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方式、认知准绳、处世哲学、演绎推理模式、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标准等都被深深地打上了各自不同的价值观烙印。
中国的伦理主张“礼”, 认为人对人之尊敬, 其目的是使人际关系和谐。家庭在中国社会居于中心地位。家庭不仅是基本的社会团体, 同时还是一切社会组织的模型。因此, 要孝顺父母、爱护子女。亲情价值观在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这种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 如法制观发生冲突时, 它总是处于上风。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 西方社会看重的是法制。西方的人权宣言, 明确政府有责任保护个人的权利。在强调个人权利为基准的社会里, 人与人之间的情义道德常常受到冷落, 而法律受到重视。他们深信, 在法律条文中可以找到解决一切问题的办法。
3.3 中西方宗教差异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现象, 要深刻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就不得不涉及这一领域。
在宗教方面, 中国的宗教精神是重今生轻来世。人们相信天命, 以现世的幸福为目的。而西方宗教精神则是轻今世重来世, 基督教弘扬顺从服从乞求来世的精神。这种精神使他们缺乏反抗精神, 但却也更多地表现出了自由平等的意识。《圣经》认为:世上的一切人, 不论老幼, 都是上帝的儿女, 人人平等。这对于西方人的人权意识有很大的影响。
4 冲突在交流中融合
随着科技日益发展,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不同民族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不同民族、不同国度间的语言文化不同, 人们的看法、行为和表现必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跨文化之间的主要障碍不是语言, 而是思想观念和社会文化。要完完全全地适应一种新的文化极其困难, 但是文化鸿沟也并不是不可逾越的。不同的文化之间需要有理解精神和博大的胸怀。回避交流、放弃自我、相互对立都不是解决文化冲突的途径。就像《刮痧》故事中的美好结局一样, 只要交际双方理解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消除民族偏见、克服民族中心主义, 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就能够被克服。
《刮痧》无疑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很好的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范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全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空前频繁,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在所难免, 而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才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跨文化交际研究应顺应时代变化, 突破惯有的思维模式, 培养全球意识, 克服民族中心主义, 避免自我文化的优越感, 尽量理解对方文化, 努力消除对异质文化的隔膜。随着交际双方不断熟悉对方的文化, 因为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困惑就会逐渐减少, 交际质量也会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小平.刮痧[M].北京:现代出版社, 2001.
[2]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6.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版社, 1997.
[4]邓艳.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影片《刮痧》的文化解读[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