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融合

2024-07-01

景观融合(精选10篇)

景观融合 篇1

随着现代材料技术、加工技术、环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景观已经逐渐变成艺术与技术日趋融合高度统一的产物。一方面是现代景观技术的艺术化,奥姆斯特德在哈佛大学的讲坛上讲到“‘景观技术’是一种‘美术’,其最重要的功能是为人类的活动环境创造‘美观’……同时,还必须给予城市居民以舒适、便利和健康,在终日忙碌的城市居民生活中,缺乏自然提供的美丽景观和心情舒畅的声音。弥补这一缺陷是‘景观技术’的使命,”[1]日新月异的现代景观技术是通过艺术化的手段和方式应用到庭院、广场、城市公园、户外空间系统、自然保护区、大地景观和景观的区域规划设计中的;另一方面是现代景观艺术的技术化,随着高新技术在景观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景观艺术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景观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都因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观念为景观创作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天地,既满足了人们对景观提出的不断发展的日益多样的需求,而且还赋予景观以崭新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开创了直接欣赏技术的新境界,并最终成为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文化现象。

一、景观作品的技术化

技术是人类文明的经验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它在物质化的同时,也在被精神化和审美化。“当技术完成其使命时,就升华为艺术”,[2]密斯的这句名言是指建筑技术的逻辑性、合理性内容作为独立体系可以直接参与审美,同理它也适用于景观。传统景观的亭、台、楼、榭、廊、桥等运用砖、石、木等传统材料和传统技术建造,其构成体系体现了传统景观技术的本体美。现代景观设计受到新材料技术、加工技术、环境科学技术,以及当代美学、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理论的影响,传统景观的服务对象及目的已经完全改变,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审美习惯等的改变对景观环境有了新的要求,需要新的功能来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这些都使得当代景观在各个方面都区别于传统的景观环境设计,使现代景观设计和营造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转型和变化,越来越显示出明显的技术发展趋势,新技术成为景观设计师的灵感源泉和完成设计的手段,现代景观呈现出与传统景观迥然不同的面貌。

现代景观设计师对传统景观观念进行了变革,他们在景观设计中大胆的运用金属、玻璃、橡胶、塑料、纤维织物、涂料等新材料和灌溉喷洒、夜景照明、材料加工、植物栽培等新技术和新方法,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环境景观的概念和表现方法,特别是使用多种媒介体,以及带有实验性质的探索,使得现代景观作品面貌一新。玻璃与透明塑料不仅有独特的物理性能,还能创造新奇的视觉景象。不是出于巧合,而是由于技术上提供的可能,在景观、建筑、服装、平面设计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一种走向透明的趋势,似乎可以被认为是社会走向非物质的一种象征,也隐喻着在科学与技术面前,世界是透明的、可操控的。许多成功的项目证明,目前的科技水平可以使景观建筑协同地达到多种目标。例如,在威斯康星州建成的S.C.Johnson公司的250000平方英尺的世界专业人才总部大楼,因为使用了多项新技术和新材料,做到了节约—半能源、防止污染、减少危险性和废弃物、接近零净水使用和恢复周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大楼适当的成行排列,借助诸如曲面光架、光导管、新金属材料和玻璃幕墙之类的技术,可以提供遍及大楼各处的不耀眼的自然光线。无论天气如何,只要太阳还在地平线上,就很少需要人工照明。电灯会按照日光情况自动地暗下来或者关掉,除非用手动方式来消除自动控制的作用。较少的电灯照明可以使它在大楼中产生的热量减少,从而减少对空调的需要。据研究表明,学生们在这些提供日光照明的教室里注意力会更加集中,身体会更健康,而且考试成绩也会有明显地提高。[3]

随着现代景观与其他门类艺术和学科的交流,它开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并且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现代景观需要多方面的技术给予支持,技术可以使得景观的各种功能更易于实现,让设计获得更大的自由,能够作为符号传达功能之外的更多的情感和个性信息,这也正是那些追求高技术情感倾向的景观设计师们孜孜以求的;同时技术也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更多观念上的影响和启发。作为20世纪后期现代景观艺术的标志性人物,拥有景观建筑师、艺术家双重身份的玛莎·施瓦茨认为,景观设计是一个与其他视觉艺术相关的艺术形式,景观作为文化的人工制品,应该用现代的材料建造,而且反映现代社会的需要和价值。她的一个设计作品是将灌溉喷洒系统变成一个个动态雕塑,它们像果树林一样整齐地排列着,高高的“树”干颠倒装着喷嘴,与附近的棕榈树遥相呼应,构成了与众不同的水景环境。玛莎·施瓦茨是当今景观设计界的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她的面包圈园,轮胎糖果园都是对传统景观形式与材料的嘲讽与背弃。她设计的“怀特海德学院拼合园”是从基因重组中得到启发,认为不同的园林原型可以像基因重组创造出新物质一样,拼合出新型的园林景观。按此构思,体现自然永恒美的日本园林与展现人工几何美的法国园林被基因重组为全新的拼合园,造园的主要材料是塑料和砂子,所有植物都用塑料代替,沙子完全涂成绿色。这件有意味的形式的作品,在传统和现实之间建立了一种对话,是对传统艺术的反讽,又是对现实生活的调侃。

新材料和新技术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崭新的、动感的视觉形象和审美体验,同时也能带来实际的利益。它可以有助于减少工序、原材料和成本,用更简单和更便宜的投入可使工艺过程得到更好的效果。例如,使用多彩人造草坪取代草和计算机控制的水系统,不仅能创造动人的景观效果,而且操作轻松,可以减少大量的资源浪费。一些轻质材料和产品方便搬移、易于清洗,非常适合临时的和经常需要变化的景观。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许多审美上的和实际上的优点使之成为现代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景观设计工具的技术化

苏珊·朗格认为:“所有表现形式的创造都是一种技术,所以艺术发展的一般进程与实际技艺——建筑、制陶、纺织、雕刻以及通常文明人难以理解其重要性的巫术活动——紧密相关。技术是创造表现形式的手段,创造感觉符号的手段。技术过程是达到以上目的而对人类技能的某种应用。”[4]景观设计的产生是艺术与科学技术进一步整合的产物,其发展又要求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整合,在更深的层次上取得统一。

艺术与科学的整合最具现代性和革命意义的事件是电脑进入设计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脑逐渐成为设计的主要工具,它导致了一场深刻的设计革命。这场革命,其价值和意义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景观设计师的设计室越来越自动化,设计师使用电脑在设计创作过程中可以随时对作品进行修改。同时,电脑技术也使艺术形式不再受技巧的限制,电脑似乎有能力按需要绘制任何形象,无论是整体的还是局部的,侧面的还是横截面的;设计所需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任意转换和并存方式,使复杂设计趋于简单。电脑制图具有一系列优点,比如:所见即所得、迅速的复制、方便的撤销命令、通过网络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模拟现实的强大能力等等,使得景观设计师乐于使用这些技术。我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数字化所带来的便利,计算机辅助设计现在也已经成了主流的设计方式。另外,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带来了物质性的变化,也使人们的思维发生了改变。在电脑所建构的信息空间中,设计师与设计对象、设计之物与非物质设计、功能性与物质性、表现与再现、真实空间与信息空间的诸多关系发生了变化,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关系和设计观念,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改变了景观的面貌。虽然景观设计师在使用电脑和程序制作图像、设计作品时并没有意识到信息空间中形象的产生和获得与传统的手工绘制形象有多么大的差别,但实际上电子空间中创建和生成形象的中介方式,也就是虚拟方式的产生和存在对于人类而言其意义是极为深刻的。它既是人类有史以来的又一次中介方式的革命和生存方式的革命,也是人类艺术设计方式的一次革命。

三、景观设计方法的技术化

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艺术设计领域形成了一场设计方法运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直接关系。按照爱因斯坦的说法:“我们时代的特征是工具完善与目标混乱。”[5]随着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在急剧增长,面对纷繁的知识和手段,人们急需一种正确的方法对其加以精确控制和有效应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设计领域,方法本身也最终成为一门学科——设计方法论。在景观工程实施中,景观设计师要负责对整个技术过程和结果的设计与控制,因此,设计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活动所依赖的方法直接影响到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所以设计方法论是技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关系到景观工程的成败。

理性主义者认为,正确的方法必然导致正确的结论,这是一个严密而精确的逻辑过程。理性的设计方法论带有明显的技术化特征,这种方法与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有某种一致性。现代景观设计需要给予正确的科学知识、严格的程序和技术支持、各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景观设计中,需要各方面的专家相互配合,任何优秀的景观设计作品都不可能是某个人的智慧和劳动结果。所以,现代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新材料、新技术,也同样要确定科学的、适宜的设计方法和程序。景观设计中的技术化方法,即把问题分解成要素的形式,作为基本的构件,再把这种构成按一定的方式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方案。但是,如果景观设计仅仅依靠这种方法,很容易导致僵化,而利用自由的、独创性的、直观感性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这种僵化,并且能创作出优秀的、与众不同的作品。景观设计方法的技术化最直接的表现在对模式的应用上。一个被广泛应用的方式是从初始的模式入手,针对具体的景观项目或者地形要求加以变换,由原型或模式派生出各种景观作品,感性的、随机的灵感从起点开始就要受到模式的制约。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系统化的景观设计方法是无法代替知觉的。如果没有灵感、直觉和激情,景观设计师的工作就可以被计算机取代,按照理性的程序去完成。而事实上,即使那些理性主义的倡导者在设计实践中也不可能离开直觉和灵感,完全靠机械地操作去完成设计这一富于创造性的工作。

四、结语

现代景观设计在不断扩大的审美领域的过程中,继续追求技术的艺术表现力,结合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运用,不断探索和拓展自身的表达语汇和形式而追求新的发展,使设计创作更具有审美的意义。现代景观的新思维不仅仅是对前卫、流行设计理念的复制,对当代景观的一种合理化、科学化和理性化的新的追求和探索,还是一种技术方面的新的哲学思想。当代景观的探索之路正逐渐向这样一个方向前进着。

摘要:景观艺术与科学技术始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科学技术在一定意义上影响和促进了景观艺术的生成和发展,景观艺术的发展和成果同样也推动着、影响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随着21世纪高科技的日益发展,两者的融合表现得更加紧密,并走向了新的整合。景观艺术将以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为己任,它能够克服两者之间的不协调和矛盾,将两者有机的整合与统一,并以之为手段和工具来创造为人所用的美好环境。

关键词:景观,科学技术,融合

参考文献

[1]马克·特雷布.现代景观——一次批判性的回顾[M].丁力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刘先觉.密斯·凡德罗[M].卷三十二.江南二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220

[3]保罗·霍肯、埃默里·洛文斯、亨特·洛文斯.自然资本论——关于下一次工业革命[M].王乃粒、诸大建、龚义台译,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115

[4]苏珊·郎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5]L·Hilberseimer.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Its Roots and Trends[M].Chicago:Theobald,1964:202

景观融合 篇2

摘要:在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中, 人们的生活理念也在改变, 对于生态环保更为重视。而在城市规划中融合景观生态学不仅仅是一种可以提升城市舒适度的有效方式, 也有利于生态环保, 对于城市建设有着积极的价值与作用。对此, 文章主要对城市规划中景观生态学的综合实践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 景观生态学; 融合实践;

在城市规划中融入景观生态学可以对城市的结构进行调整, 满足人们对城市建设的实际需求, 对于城市的持续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价值与作用。景观生态学可以对城市建设进行重新思考, 也为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指导方式。

1. 城市景观整体规划特征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分析来说, 城市是较为经典的一种基于人类干扰为核心的景观建设。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成果分析可以发现, 城市景观绿化就是对城市的公园系统、绿地系统以及相关景区进行规划与管理, 城市是规划的主体。而在城市规划过程中, 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第一, 城市景观规划是基于人类活动为主体, 强调的是一种人本注意, 重点凸显的是人性化管理原则;第二, 城市景观建设的空间分布主要就是受到人类主观意识的影响, 在不断的规划、建设以及活动的影响之下开展;第三, 城市景观建设中对于内涵型的重组以及外延性的拓展行为较为重视, 相对较为频繁;第四, 城城市景观具有生态脆弱性以及破碎性的特征。城市景观就是通过认为的设计得以实现, 通过不同的物质协调发展, 其变化相对较快, 对人力的调整控制有着一定的依赖性。而因为城市功能的连续性以及完整性并不稳定, 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城市生态衰退问题的出现。而城市交通网络也会城市进行了切割, 不同的区域范围中人类活动的速率会直接影响城市景观的建设。

2. 城市规划中景观生态学融合的作用及价值

2.1 城市规划中景观生态学融合概述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就是一种在合理的空间组织活动, 保障生态的良性循环方式, 可以构建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 建设高效、协调以及完善的生态系统, 进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现阶段, 城市生态环境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实现区域整体环境的优化;第二, 对于地方生态特征进行协调处理, 构建与城市文化吻合的景观, 对分散的城市绿地进行联合形成网络系统, 进而构成城市绿色的`空间系统;第三,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居住环境。在居住环境的空间设计中, 要具有绿色发展理念, 重视生态。

2.2 城市规划中景观生态学融合原则

城市规划中景观生态学融合在实践中, 必须要基于自然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整体优化的原则、多样性的基础原则、持续性的基础原则、针对性的原则、经济性的基础原则、景观观赏性的基础原则、社会性的基础原则。在城市规划中景观生态学融合过程中, 基于科学的理念对其进行分析, 合理的探究城市规划, 对于城市格局优化、完善生态环境、凸显功能价值有着积极的价值与作用。

3. 城市规划中景观生态学融合理念之下融合实践

3.1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的有效应用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就是满足社会经济在持续发展理念之下的生态发展需求。可以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活动构建良好的条件。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以及管理中应用对于城市空间环境的划分, 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治理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而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逐渐提升,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价值与优势逐渐凸显。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 合理的凸显景观作用, 提升景观的利用价值是衡量城市规划的重要指标, 而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合理应用, 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 可以在根本上提升人们的神内固化质量。在城市规划管理中, 在景观生态学融合理念之下对城市结构、布局以及经济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合理应用, 对其进行科学规划, 可以在根本上提升城市经济效益, 保障空间结构规划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进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城市规划中景观生态学融合中,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城市规划的关键内容, 对于生态系统的优化有着积极的驾校与作用, 绿地建设作为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主体, 在发展建设中给生态系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生态系统失衡、人居环境的不断恶化。随着绿地缺失、城市热岛效应的出现, 景观多样化逐渐减少, 各种生态问题逐渐凸显。而基于城市规划中景观生态学融合的角度分析, 对城市建筑中面临的生态、环境以及社会问题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出现此种问题主要就是因为城市景观的组成、结构以及布局缺乏合理性导致的。而在城市规划中, 融合景观生态学理念, 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规划, 解决城市资源、环境以及发展问题, 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景观建设, 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可以在根本行提升城市景观建设质量,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的、环保的城市。

3.2 景观生态学的合理应用

在城市规划中应用景观生态学, 可以提升城市规划的美感。而景观建设具有经济性、生态化以及美学价值, 通过对景观的感知、认识以及评价分析, 可以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对此, 在城市规划中综合应用景观生态学理念, 可综合城市景观建设的需求, 分析城市文化特征, 综合城市景观的视觉享受、景观效应等方式, 通过对环境生态以及文化效应分析, 进而在根本上推动城市景观的协调发展。

在城市规划中融合景观生态学理念, 要因地制宜、适度开发, 可以保障地方生态环境的良性玄幻, 对其进行整理加工, 凸显人文资源, 通过不同的绿化规划, 融合城市的文化底蕴、风土人情, 彰显生态学理念, 是一种具有持续发展价值与意义的手段。

城市作为人文的载体, 城市规划中要通过无形的文化以及有效的景观融合, 利用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的融合, 构建和谐的、持续发展的统一关系, 彰显城市景观的个性, 要彰显自然、历史等人文景观, 在尊重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的基础之上, 保持城市原有的生态景观, 在对其进行规划建设, 延续城市景观特色, 是一种有效的, 具有科学价值以及意义的模式。

4. 结束语

城市规划中景观生态学的融合是今后城市规划的主要趋势与手段, 对于城市的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 城市景观具有观赏性、地域性以及经济性的特征。不同的城市景观建设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通过景观建设宣扬文化精神可以增强居民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 可以彰显城市生态建设、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价值, 是对城市文化以及魅力的精准解读, 也是城市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景观融合 篇3

融合的基本原则

1.人性化原则

所谓人性化原则即是指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使室内人员感觉到舒适,不论是外表设计还是功能设计均要首先考虑人体舒适度这一关键因素。建筑环境设备与景观艺术的融合首先要尽可能的去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室内空气要尽可能的使用自然通风,建筑材料要使用环保材料,美观有必要,健康更重要。现在很多建筑设计都考虑到了这一点,避免出现封闭式空间,在保证室内人员身心健康的前提下,给人以最佳的视觉效果。

2. 经济生态原则

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后期运行过程中的经济生态成本,如果在设计阶段没有充分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利用,那么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就需要采取人工干预的方式来加以调节。这种做法势必会大幅度增加建筑运行费用。譬如空调设置温度过低,不仅要耗费大量能源,同时也给使用方无形中增加了开支,这种设计明显不符合人性化和经济生态原则。

3. 艺术效果原则

视觉效果是人们对建筑设计的又一要求,当环境需求得到满足时,视觉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筑设计要根据具体景观环境来进行造型、色彩、材质的选择,以充分实现建筑与景观的融合。现阶段很多建筑在设计时大多是将建筑作为文化艺术的一种载体,在给人带来视觉冲击同时,也给他们更多的启示与思考。

建筑环境设备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1. 建筑顶棚设计

在大型商用建筑中,顶棚是建筑室内设备敷设最多的一部分,它的设计与施工关乎到整个建筑的暖通、照明、监控等等诸多设备的安装,因为这些设备在大型商用建筑中基本都是在顶棚内,所以建筑顶棚设计对于整个建筑的顺利施工有很大的关系。

顶棚样式非常繁多,而且不同建筑类型所使用的顶棚材料也不同,但我们在对建筑顶棚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其表现形式和使用要求来设计并选择材料。

2. 出风口的协调设计

顶棚是室内空间中视域范围较大的一部分,特别是空间高大的场所,所以在顶棚设计的空间关系,色彩、材质选用非常关键。风口是现在众多顶棚设计中均需要重点考虑的对象之一,其外在大小都要依照其相应的设备规格来执行。现在市场上风口的类型和型号也比较多,建筑施工方可以根据设计来选择样式,这里我们总结了几种典型大型建筑所使用的风口类型:

(1)大型购物中心

通常情况下,城市中的大型购物中心装修都比较豪华,而且空间比较大,对于这种场所所选用的空调设备和暖通设备就比较先进。在外形上,商场内的出风口可以与照明灯相类似,这样能够给人以有序排列的视觉效果。但出风口的设计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不能够影响其调节空气温度及质量的作用。

(2)会议室

会议室室内空间也比较大,而且它的共享空间较大,这对于出风口设计有着新的要求。会议室空调系统大多是采用喷口送风的方式来调节室内环境的,这种送风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射程较远,能够达到较好的调节效果。送风管要隐藏在顶棚中,而且送风管的直径影响吊顶高度,因此出风口的设计要考虑到送风管的敷设线路,尽可能的降低对建筑空间感和室内整体空间比例的影响程度。

(作者单位:广东工商职业学院)

城市融合自然的景观规划研究 篇4

因此,融入到城市中的自然景观的规划在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中也日益显现出其重要地位来。一些令人心痛的自然景观不断被城市建设侵吞,自然资源不断破坏,生态功能逐渐消失。

1 城市融合自然的景观规划理论和实践

1.1 农业时代的“天人合一”的规划思想。

人类自有史以来,一直在景观中开创自己的生活,因此人类很早开始了景观改造的行为。在各个文明关于远古时代的传说中,一般都有类似大禹治水等先人改造景观的传说。

1.2 工业时代田园城市的规划思想。

工业时代的到来,随着近代大工业的产生、城市规模和数量的急剧扩大,伴生出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降低了城市生活的舒适度。人们日益意识到自然景观对于人类聚居的重要性,为了解决城市与乡村、建筑空间与自然空间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近一百年来,许多规划思想、学说和建设模式希望为人们在城市建设上实现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发展。

1.3 后工业时代的生态城市的规划思想。

后工业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再次发生了转变。在工业时代所划分的城市与农村的区别日益模糊。逆城市化过程使城市居民的择居范围大大扩展,大量自然保留地被开发。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约束力在人类文明面前越来越弱小。而人类也日益感受到了工业文明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在这种背景下,城市规划学与景观生态学的结合成为学科发展的必然。

1.4 现代融合自然景观的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

融合自然景观的城市建设随着城市环境的恶化开始被各个国家逐渐重视。到二战后,前苏联和东欧等国家的城市重建中开始大规模地付诸实施。

2 实证研究:南京玄武湖及其周围地区的景观现状

南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十朝古都,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城市建设历史。南京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源于南京独特的自然山水和“龙蟠虎踞”的天然地形。其城市景观被人们概括为“山、水、城、林”,优越的天然地形和丰富宝贵的文化底蕴是南京建设成为世界上独特风貌城市的宝贵资源。

玄武湖及其周边地区集中体现了南京城市“山、水、城、林”的独特的自然山水和历史底蕴,是南京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宝贵资源。这个范围包括了山、水、城、林的南京城市的独特的自然地形:“山”主要指钟山以及覆舟山、鸡笼山等绵延入城的紫金山余脉,“水”就是玄武湖,“城”为保持相对完整、与自然地形妥善结合的明代古城墙,“林”包含了覆盖在紫金山及其余脉上的大面积的自然林木。

3 实证研究:南京玄武湖及其周边地区的景观规划研究

3.1 玄武湖景观规划的基本定位。

玄武湖公园的建设历史上一直将其定位为南京市民休闲、娱乐为主的城市公园,虽然重视对玄武湖公园本身的自然地形的保护和植被规划,却忽略了玄武湖的历史底蕴,未曾表现其六朝皇家园林的特性,致使广大市民和游客对玄武湖一带的辉煌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一直都不甚了解;同时由于规划、管理和建设的一些问题,将玄武湖相对孤立起来,未曾将玄武湖与紫金山、南京城市环境通盘考虑。

3.2 玄武湖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规划研究。

3.2.1 玄武湖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用地适宜性评价。

根据南京北部生态用地适宜性评价,进行了生态学的规划研究。首先,划分生态单元。根据目前的城市建设情况,将其分为紫金山、玄武湖、紫金山余脉、红山四个生态单元(如图2)。然后按照现有的绿地系统,建立生态廊道,保证生物迁移和生物多样性。最后,将它们联系呈网络状,完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

3.2.2 宏观生态调控原则。

(1)完善和优化景观结构;(2)增强生态系统的抗干扰或抗退化能力;(3)生态环境或生态系统的恢复。

3.3 玄武湖公园规划研究。

玄武湖公园本身的建设应当注重自然山水景观保护,努力建设成为一个体现自然审美和六朝文化的自然山水。

一方面,继续保持玄武湖的自然风景特点,不宜建大型建筑,同时加强玄武湖地区的植被保护。

另一方面,充分挖掘玄武湖的历史文化内涵。玄武湖作为六朝皇家园林场所,具有极其辉煌灿烂的历史。

总之,玄武湖公园的规划,应该脱离城市公园、游乐园的角色,将之纳入到南京市整体的历史文化规划范畴和城市绿地的自然生态功能范畴之内,充分体现六朝文化特色,体现其作为自然风景园林的审美意识,提高玄武湖公园的知名度。

3.4 玄武湖与周围自然山水环境。

玄武湖与周边自然山水的联系对于玄武湖本身的建设和南京城市的生态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应该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玄武湖与周边山水的联系。

3.5 玄武湖与周围城市用地。

玄武湖与城市用地相连接的主要集中在东北岸和西岸。

3.5.1 东北岸。

玄武湖东岸和北岸目前建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建筑,而且均为无遮无挡地暴露在玄武湖沿岸。而绿化和过渡带正是处理自然环境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的最好的桥梁。

首先,在玄武湖东、北岸设置大型条状绿化带,与玄武湖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创造出适合玄武湖氛围的人文与环境效应。其次,在绿化带以外,应设置一定宽度的过渡带。再次,对于绿化带树冠界面以上的建筑,应控制其体量和高度。最后,对于玄武湖湖底隧道和即将完工的地铁,应该严格控制出入口的辅助设施。总之,在玄武湖东、北岸的规划设计上,应该严格根据距离来控制湖岸建筑的高度和体量,并且建立大型的条状绿化带,控制景观过渡带的建筑高度,组织高层建筑的布局和立面,以保证玄武湖的自然山水地形,突出玄武湖作为城市中自然景观的作用,改善南京城市环境。

3.5.2 西岸。

玄武湖的西岸以明城墙为分隔,将城市中心与玄武湖相隔离。明城墙既起到了增加景观的文化内涵、保护自然景观不受城市侵犯的同时,也阻隔了城市与自然景观的联系。因此,如何处理玄武湖西岸的景观成为南京城市与玄武湖相融合的难点之一。

首先,应该将城墙作为城市的公共场所,显露在城市中,成为城市的重要标志物。其次,保留中央路和中山路东侧的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并利用这些公共建筑形成自然式广场和绿化场地。再次,利用地铁和玄武湖湖底隧道的修建,将原本露在城市主干道旁边的商业设施“地下化”,以保证中央路和中山路两侧的绿化和玄武湖西岸的自然保护。最后,应该注意玄武湖城墙外高层建筑的建筑风格和高度。总之,对于玄武湖西岸的城市景观处理将会对南京城市的主要意象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应该重点将玄武湖和城墙显露给市民,为市民提供公共活动空间和视觉享受。

小结

南京的玄武湖在南京城市历史变迁的过程中,逐渐从城郊的湖变为城侧的湖,最后变成为城市中心的湖,确立了城市和玄武湖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价值和地位,城景融合,协调发展。自然环境和城市历史长期演变的过程形成了南京市的“山、水、城、林”的城市格局。城市需要发展,需要扩展,因此必须保护自然景观,保护生存的环境。紫金山山顶的观景台被拆除了,北极阁周围建筑拆除了,这林林总总的行动,正在证明我们城市正在用新的行动在保护着自然环境,希望达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Lerup L., After The City,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 USA, 2001.

[2]Sotir, R.Brushing up on Erosion Control, American City&County, 1998 (2) .

[3]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4]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5]刘贵利.城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6]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景观融合 篇5

本文通过研究古建筑元素融入东湖听涛风景区的景观设计原则,分析了武汉东湖听涛景区的古建筑元素现状,发现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从保护和利用、古建筑元素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环境景观要素原则等方面对古建筑元素融入景区中的景观设计提出了建议。

现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不再讲求千人一面,而是追求民族性、地域性与现代简洁实用原则相结合的,既科学又艺术的设计风格。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博大精深,是突出环境艺术设计中民族性、艺术性的重要源泉。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与景观设计的融合,即是当今环境艺术学科的发展要求,也是我国文化复兴,建立民族自信的必要手段。

古建筑元素、东湖听涛风景区概述

古建筑元素即中国古典建筑中的造型意趣与技巧。若对其应用得当,可在现当今环境艺术设计中达到古今融合,文脉呼应,现代实用性与民族文化性相结合的设计深度与设计效果。

1.古建筑元素的概念

在景观设计中,古建筑是人文元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国古建筑文化独立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中国古建筑可分为古典建筑和仿古建筑两大类。古典建筑因其历史文化背景,一般造型丰富,结构复杂,雕梁画栋、角兽飞檐,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精华所在。而仿古建筑指用于模仿与替代古代建筑、传统历史建筑、古文物建筑,还原历史面貌的建筑总括。从广义上来说,无论是古典建筑或仿古建筑都是古建筑元素所研究的范畴。从狭义上来说,古建筑元素按元素的组群布局形式可分为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厅堂馆斋、桥梁牌坊等。按元素的造型特点可分为空间布局、形态结构、材质、色彩等。本文所研究的古建筑元素,主要是从古建筑元素组群方法和建筑造型特点等两方面来分析古建筑融入景观设计的原则。设计师因地制宜、依山就水将园林建筑通过空间群体构图,把自然美与艺术美结合在一起,轻巧灵活、天然野趣,体现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建筑审美观念。

2.东湖听涛风景区中古建筑现状

东湖风景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城区,是我国最大的的城中湖。由听涛、磨山、落雁、吹笛和白马五个片区组成。它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以及教育科普融合于一体,是武汉生态景观资源中难得的蕴含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的隗宝。

在此笔者主要分析的是东湖风景区中的听涛景区。听涛景区以其较为悠久的园林特色景观,成为东湖风景区中最早开辟、人气最旺,民众认可度最高的景区。

武汉东湖听涛景区湖岸线约3290米,1950年始建,2000年成为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区。其中所攘括的古建筑元素有古建筑旧居、观景长廊、楼、阁、桥、亭等,其中亦不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例如清代的九女墩、东湖宾馆梅岭一号(毛泽东旧居);也有民俗的特色仿古建筑,如纪念历史的屈原纪念馆,赏景品画的滨湖画廊,富有古韵的艺术中心,湖畔的秀丽长廊、远眺听风的长天楼,临湖观水的湖光阁、颇富民族风韵的行吟阁、曲桥亭廊围合的碧塘观鱼等。其中无论是仿古建筑或是原有建筑都蕴含着各自的动人故事,深深的体现了湖北的特色文化和悠远历史。

3.古建筑元素融合的必要性

人类活动在自然环境中是一种本能的生存,而享受生态美感,将人文元素赋予灵魂情感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生活。古建筑亦是一种人文元素,如果当今的设计师们再不重视其在景观设计中的价值,那么在现代文化的浪潮中,很快古建筑元素就会被淹没在繁杂的世俗追求中。在有些地方将钢筋水泥铺满了景观园林中自然温婉的土壤,树木石林乃至城市里点点新鲜的空气也会变得冷漠多余,景观设计也就失去了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景观设计是对自然文化、建筑文化、社会文化等文脉的发展与传承,只有把握好了文脉发展的顺序和来源,才可以更好的保证历史的延续性,宣传城市特色文化和历史文脉。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古建筑元素的独立性和组合性,如运用亭台楼阁、桥梁回廊的空间转换,不仅给人提供休息玩耍的地方,也给景区增添了古韵古香的历史韵味,创设了园林意境,让人们可以最大化的理解景观的时间空间的结合。古建筑元素不仅仅是供人观赏的艺术品,更是记录历史史诗的纪念碑,在景区内注重古建筑文化的修复和创造,能让人们感受独特的民俗美感。

古建筑元素与景观设计融合原则之一:充分保护和利用

景区中的古建筑元素有仿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古典建筑,因此把古建筑元素融入武汉东湖听涛风景区中的初衷,是保护古建筑原状不被破坏。古建筑不仅仅是代表了城市的一段历史,更是这个城市的一种文化底蕴,在城市景区中对古建筑的维护是至关重要的。将古建筑元素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进行系统的保护和利用,使其可以更好地融入现代景观设计中。

1.保护历史文物,成立艺术文化中心、湖北省博物馆

武汉东湖听涛风景区的艺术文化中心有湖滨画廊、屈原纪念馆、亚洲棋院、湖北省博物馆等。滨湖画廊是一条沿着波光粼粼湖水岸边形成的艺术长廊,包含着浓郁的艺术文化气息。在那里经常展示文人画家的绘画作品或是书法雕刻,游客们在欣赏东湖的碧波秀美的同时感受艺术家们富有诗意的艺术创作,是景区中具有丰富文化价值的古建筑之一。屈原纪念馆是一所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仿古建筑,将现代元素与古建筑融合。馆前竖立着屈原的半身像,展馆内陈列了有关屈原和楚国文化的资料史册,通过纪念馆弘扬湖北的地域文化,让游客们全身心的体验地域特色。湖北省博物馆建筑群,以楚国建筑中轴对称、高台组群的建筑布局格式组成,具有浓厚的楚文化艺术氛围。对待有一定艺术文化的古建筑或古建筑群,设计师们可以进行合理规划布局,通过展厅观光的形式组织艺术作品的展示和民俗特色的展览。让游客们全方位的了解体验古建筑文化的精髓,在自然景区游玩的同时获取文化上的升华。

2.利用休憩玩耍的亭台楼阁,增添景致

在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的景区进行合理的设计保留、利用富有中国园林气息的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厅堂馆斋、桥梁牌坊等建筑元素的空间构成形式,不仅仅可以给游客提供了人性化休息玩耍的设施,更增添了现代园林的古典建筑元素的景致,让园区中古建筑元素更贴近人们的生活,真正享受到人文元素所带来的生态、人文、社会价值意义。武汉东湖听涛风景区的沧浪亭、湖光阁、楚风园、先月亭、可竹轩、长天楼、多景台、听涛轩等给人们提供了众多线性的休息玩耍、如画风景的地方。古韵古香的亭台楼阁给湖光月色增添了一份古典的和谐与宁静。在沧浪亭享受林间的鸟语花香,在长天楼远眺远山,在岛上的先月亭,多景台独觅一份优雅,在听涛轩闭目感受湖水的沧海桑田,水云轩品茗“水云乡”,无不让人感受到武汉的地域文化,东湖景区古建筑元素的古雅别致。落羽桥,荷风桥等穿插在东湖之上的古典音符,完美的衔接了各个听涛景区的各个景点。走在湖畔上,漫步欣赏两岸的风光,这是石路古桥才有的意境。钢筋水泥是冰冷的,根本无法与湖水和谐共处。

通过笔者对听涛景区内不同功能形式的古建筑元素的分析和实地的探讨考察,生临其境的感受到了古建筑元素在景观设计中协调融合的重要性和新时代的设计需求。同西湖等国内其他湖泊型风景区相比,东湖因其历史文化原因,名气有所欠缺,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有所不足;而且风景区里的有些仿古建筑都是解放后所建,没有任何蓝本,属于应景之作。例如以上所分析的长天楼,屈原纪念馆等古建筑,随然都具备了一定的古典韵味,但是都是仿古的现代建筑,因此缺乏了一些真正的文化涵养。文化美感是需要历史的底蕴的,是需要时间来衡量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设计师们进一步探讨和考量。

古建筑元素与景观设计融合原则之二:可持续发展

在景观设计中要考虑古建筑元素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其历史的延续性。现代的建筑元素需要合理设置,才能与生态环境相呼应。大力发展古建筑元素造型特点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把握好文脉发展的顺序和来源,才可以更好的宣传城市文化和历史韵律。古建筑元素从造型特点上,可分为:

1.建筑空间布局

通常都是一个主体核心建筑,附以一个或几个副体辅助建筑,中间用廊衔接,形成一个建筑组合群体。确保了建筑的功能性和协调性,有利于凸显建筑的艺术感染力。休闲的楼阁亭台是在景区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建筑形式,楼阁给人的印象四方开阔,多以六开间二至三层楼的格局为主,在树木远山处,适合远眺休憩。而亭台多建在环抱山水,景色清雅,视线开阔的地方。例如听涛景区的行吟阁,史建于1954年,位于东湖中部的小岛上,四面与水相依,由荷风、落羽两桥与道路相连。阁名出自《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句。建筑依山就水,系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层层飞檐,灰墙翠瓦,与桥、水、陆连接成线性风景长廊,让人感觉美不胜收。

2.建筑形态结构

听涛景区古建筑无论建筑规模大小,基本由台阶、屋身、屋顶组成,梁柱作为基本骨架和受力构件,多为钢筋混凝土柱式或框架仿木结构,远观类似古典建筑,但缺乏地域文化元素。在景观设计中,古建筑元素与景区的融入可凸显地域文化,例如从建筑形态结构方面考虑,可以再建筑的门、窗、屋檐、柱、斗拱、瓦当等方面注入地方元素,以建筑形态和结构细节让游客体会到地方建筑元素特色。

3.建筑材质

建筑用材主要为钢筋混凝土、木材、石材,主要为满足力学工程需求。古建筑元素的建筑材质选择可根据地方文化适当多样化,突出自然风景和文化内涵的可持续性发展。例如选择地方性材料,竹、土砖、灰瓦等,让建筑融入自然。

4.建筑色彩

色彩传承了古园林建筑的常用颜色,灰色的墙面,朱红色的立柱,墨绿如木的楼顶,无不显示出园林中古建筑的文化底蕴和魅力。

通过对听涛景区古建筑元素的造型特点分析,可以发现无论从建筑空间布局、形态结构、材质和色彩方面,古建筑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融合要挖掘地方文化,结合实际地理环境,因地制宜,继承传统古建筑的布局、结构、材质、色彩才能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古建筑元素,吸引游客、市民,在精神上对武汉的地域文化有身份认同感。

以地方文化的挖掘作为景区古建筑元素旅游开发和景观设计的基础,突出自然风景和地域文化,以文化吸引游客,以风景感化游客,让东湖生态景区成为武汉旅游的龙头产业和支撑点。通过对东湖听涛景区的系统分析,由此可以考虑到景区未来规划可以向旅游休闲度假区域发展,开发新的旅游热点,坚持可持续发展,引起人们进一步对生态景区中人文化可持续的重视。

古建筑元素与景观设计融合原则之三充:

充分利用环境景观要素

1.避免古建筑元素与景观中其他要素之间相互衔接不协调

景区的环境受到了城市工业的一定影响,不单单是东湖的水质乃至古建筑等人文元素都受到了工业化的破坏。由于长时间缺乏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使得景区的人文元素有点单一简单化,文化氛围不够浓郁,层面较为淡薄。例如异国风情园与其临近的蝴蝶花园,海洋公园等一系列景观建筑点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协调,因而景观文化情调不太统一。

2.古建筑元素要充分利用环境景观要素,体现景观意境

在园林景观中起到点缀和组织观赏的作用,因此古建筑元素的设计要根据景区的规划因地制宜,符合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使人工美和自然美相呼应,这也是景观设计最想达到的景观情境。景区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巧妙结合,可通过利用地形,山顶、山坡、水面、植物等的环境景观要素设置建筑群组。例如在听涛景区观景平台旁的“碧潭观鱼”建筑群,是一组以曲桥亭廊相连贯穿一片山水湖池的园林建筑,巧妙的在平面上利用亭榭呈品字布局,体现楚国喜邻水面筑亭的建筑特色。

将古建筑元素融入东湖听涛景区设计中,需要科学的规划,建立主题东湖文化区。区域主题的旅游的形象是人文元素滋生的源泉,要将古建筑等人文元素主体化,才可以更加和谐统一,促进东湖生态景观的完善。不得不承认听涛区中古建筑元素相互之间较为独立,景点的衔接性过于缺乏。将艺术中心,亭台楼阁,长廊隔断,集会场所相互融汇贯通,具备了基本的游览指导性,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去学习欣赏东湖文化。

目前城市景观有些注重形式主义,过于关注功能性,人们在享受城市景观的视觉美感的同时,人文元素和自然景观失去了应该有的意义。一些设计师并没有把一个城市中的文化、科技、经济、自然元素等相关元素与景观设计做有效的结合,使得景观不再缺乏特色审美感。而透过以上就东湖风景区内古建筑元素的融合进行的一系列的讨论,我们可以了解到古建筑元素在当今的环境景观设计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为设计师需要不断深刻了解其中的价值与意义。将理论性的知识投身于真正的实践中,丰富景观的文化多元性,促使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和谐共处。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艺术学院 )

项目来源:2012湖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

项目名称:人文元素在生态景观设计中的融合研究——以武汉东湖风景区为例

景观融合 篇6

自然地貌形式是古都起源的摇篮和赖以发展的基本骨骼, 是构成一个城市景观格局的基础, 也是体现城市特色的关键所在[1]。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城市逐渐侵蚀着周围及其内部的山河水系, 在城市面貌逐渐改变的同时, 过去上千年保留着的城市与自然环境密切的关系正在消失。如何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同时保持和延续历史城市自然风貌格局, 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城市不仅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反映, 同时也为城市中生活的市民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以及共同的文化氛围。而自然地理环境先于城市存在, 是形成城市景观格局的客观基础条件。对于城市中长期生活的市民来说, 越来越陌生和千篇一律, 越来越与他们的记忆无关。当变化成为城市建设的最高准则以及唯一取向, 城市中不变的究竟还剩什么?破坏了城市的自然格局, 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只会是呈现一种千篇一律、毫无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笔者从城市生态景观要素分析确定昆明自然山水格局的现状及更新, 对于现在新昆明城市快速发展和城市特色定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自然山水格局对城市格局形成的作用

城市中的河流、湖泊、山脉等景观要素在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城市中的自然山水与城市形成过程的关系紧密, 因此对城市更新与发展时, 首先需要梳理和恢复城市历史景观格局脉络, 从特定的城市自然历史出发, 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 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 形成城市特色和城市更新的策略。城市的文化特色是一座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依托城市自然山水基础上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景观氛围和环境, 是一种自然演变与文化的沉淀。昆明是建城2000多年的历史城市, 从建城初始城市形态就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历史时期的昆明城市都是顺延“三山一水”格局发展和演化, 逐渐形成了“城—山—水”相互渗透、特色鲜明的空间格局。

2 昆明历史山水格局演进过程分析

昆明城始于公元前277年庄跷入滇, 历经2400多年成为云南省省会、特大城市。主城区面积由最初的3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近300平方公里, 形成了“三山一湖”的模式, 大体变化经过如下三个发展阶段。 (图1)

2.1 古代时期 (公元765-1382)

唐代南诏凤伽异公元765年建拓东城———昆明城池由大理国段素兴、元代赛典赤、明代沐英先后修建, 其中以明代云南府城最著名。明朝洪武十五年 (公元1382年) 沐英等人平定云南后, 在元中庆路基础上修建云南府城, 城有六门, 城墙夯土砌砖, 城门上有城楼, 城外有护城河, 城内还有街道区划, 建为形势大、规模完备的省会城市, 且明城经过周密规划, 形成近于方形的龟城, 具有“三面湖光抱城廓, 四面山势锁烟霞”。在城市发展之初, “三山一水”的城市形态是对自然地形的顺应。

2.2 近代“内拓与外溢”时期 (1905-1980)

昆明自1905年商埠开放, 城市空间经历了“块状集聚式发展时期”到“组团式跳跃发展时期”到“放射式组团时期”, 改革开放后, 城市空间形成“一主八片”形态, 以放射组团状的结构为主。主城区空间聚集性明显, 同时伴随着城市经济高速发展与用地规模的扩大, 呈现不断向外扩散的状态。主城区沿道路交通向外拓展形成放射状延伸的结构, 城市在高原峡谷的坝子中逐渐扩大到山地周边。

2.3 现代高速发展时期 (九十年代后期至今)

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阶段, 人口高速增长带来用地扩张, 昆明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成为主城、呈贡新区、空港经济区为核心的“网—轴—带”模式。由于昆明市中心城空间拓展受自然地形的限制, 东西向的城市蔓延被山体阻隔, 只能沿滇池东岸坝区展开发展。1996-2005年, 主城区建设用地从109平方公里增加到250km2, 城市空间发展已突破了主城区外围的建设控制线, 趋于饱和状态[2]。可见, 地表形态始终影响城市用地的选择及空间布局。城市昆明主城的空间拓展, 虽然始终受制于“三山一湖”的限制, 可利用自然地理格局进行绿地景观的发掘出城市的特色条件所在。

3 城市山水景观格局的确定

昆明是典型的高原型山水城市, 总体地形北高南低, 中部隆起, 东西两侧较低, 以湖盆岩溶高原地貌形态为主的山间盆地特征, 三面环山, 南临滇池。 (图2)

3.1 廊道

山脉及水系均是城市景观廊道。昆明是典型的“青山半入城, 六脉皆通海”的山水城市风貌。城市的东、西、北三面由金马山、碧鸡山、长虫山环绕, 与城内五华山、圆通山、云大山遥相呼应;纵贯城区的盘龙江、大观河等六条河河向南注入滇池, 形成相互呼应的基础山水格局。其中蛇山进入城区, 便是主城区内隆起的五华山、圆通山地形。明洪武昆明建筑砖城, 城址北移, 将五华、圆通、祖遍山三山与翠湖纳入城中形成“三山、四海、六河、九坡”格局[3]。由此, 长虫山系为城市主城区自然山水格局的重要依托, 北有长虫山依靠, 南有滇池濒临, 城东城西各有群山与碧水夹峙、环绕。现代城市中轴线以五华山为中轴线布局, 由北到南由此而形成昆明市中轴线, 成为了主城区内的历史景观基础。

3.2 自然河流水系

水源历来就是城市选址及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据。昆明河流湖泊水系较为丰富。其中昆明拥有云南最大, 全国第六大的淡水湖泊—滇池, 蓄水量约为15.7亿立方米。此外, 昆明市还有盘龙江、玉带河、西白沙河、运粮河、大观河、西坝河、船房河、采莲河、明通河、金汁河、宝象河等11条河流。其中滇池水位当时较高约1892米, 城内水网密布, 以滇池为中心, 与普渡河、盘龙江等河流互相沟通, 形成“瓜连藤, 藤串瓜”的独特风貌[4]。滇池流域河流水系发育大多源近流短, 主城区主要靠滇池入海口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运水系网络。

3.3 斑块

斑块是点状分布在城市内的具有一定面积的块状景观, 昆明自古城中山水条件较好, 城中各公园都是具有深远历史文化形成。元代王升作《滇池赋》中昆明八景包括了五华山、盘龙江等名胜, 明清两代至近代逐渐在名胜处建造庙宇楼阁赋予自然风景以人文底蕴, 近代又在此基础上修建一批公园, 点状散布城中。经过80年代以后昆明兴建了大批城郊风景公园、城市公园以及若干小游园, 昆明城市绿地斑块系统已逐步已形成“珠落玉盘”之势, 2001年后大小公园新建了近40个, 斑块数量上具有一定的增长。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应当顺应城市山脉水系骨架结构, 增大城区自然空间的连续性。

4 昆明城市景观格局更新策略研究

通过依顺自然山水系统脉络分析得到历史城市风貌特征的山水格局, 确定3条自然山脉及几条水系为城市山水骨架轴线。保持山体轮廓连续性, 河流水网的完整性和相互贯通。以滇池———盘龙江水系及相关连的几条河流水系为城市的绿色廊道, 扩大带状以大面积绿地作为基质以缓解城市集中布局形态, 城市绿地开放空间为斑块分散于城市当中, 并由廊道串联均匀分布。确定山、水、城的关系, 形成昆明“山环于城、水含于城”的城市与自然山水和谐共生的格局。以指状形态绿地深入到原有城市集中紧凑布局结构当中, 溶解城市的紧凑布局, 在各组团之间形成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交错融合的指“显山露水”是加强对水系和山系的保护, 突出景观视廊的效果, 还原城市山水本色。确定和保护关键性的自然要素如山体轮廓线、水面、二环、三环边界线等, 重新形成昆明城市特色景观格局。

5 结论

在当今城市高速发展和变化的背景下, 探讨城市创新与发展就应当从城市原有的城市历史景观演变出发, 对新的城市发展脉络和方向做到传承有序, 从而使得城市的发展兼具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性, 景观文化的多样性, 最终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城市发展的自然空间格局是城市空间演变和发展的景观骨架, 因此从城市地理景观格局研究出发, 将城市历史风貌格局的基础和现状与现代城市空间演化趋势进行对照分析, 得出对于城市的历史空间的保护和规划, 应当保护和延续自然河流水系以及山脉等格局, 使现代化的城市能够在这些自然的历史底蕴中延续生长下去。

参考文献

[1]姚亦锋, 朱诚.虎踞龙蟠的地理格局与南京城市景观探讨[J].中国园林, 2006 (02) :15-20.

[2]周昕.昆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趋势研究[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9:46-58.

[3]昆明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昆明市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13-24.

城市景观设计与文化元素的融合 篇7

1 文化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

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和观念形态的综合表征,囊括了民族心理素质、风俗习惯甚至人们的思维、行为以及生活方式等,尤其是在人类发展历程中所留下的各种文化符号。这些元素在如今的城市景观设计工作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我国的文化符号类型非常丰富,比如说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五行:金、木、水、火、土;十二生肖、祥云、中国结等吉祥符号,另外还包括了福、禄、寿等吉祥文字;有传统的宝相植物比如牡丹、荷花、松、竹、梅等。我们要充分认识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价值,同时要结合当代景观设计语言,形成符合当代审美取向的设计理念,从而唤起人们心中的文化认同与情感需求,这是现阶段城市景观设计工作发展的新方向[1]。

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根据城市整体设计主线,努力挖掘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资源,借助于抽象、简化以及模拟的手段充分展示文化元素的基本内涵,同时运用各种方式让城市景观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文化的精神需求,让城市充满文化气息,这是对现代城市设计师的一大挑战。其前提是能够对文化元素灵活运用,可以设计出拥有文化特质以及感召力的城市空间,在这一空间的作用之下,还应当对文化元素进一步分析和研究,让城市景观的内容变得更丰富。任何景观都应当具备一个文化主线,在掌握文化主线的基本前提之下,文化元素作为景观中的“枝叶”来充实空间。如何挖掘文化元素的深层次内涵,在于城市设计师对于文化的理解。比如说内蒙古赤峰市在以红山文化与契丹文化作为背景的景观体系之下,把玉龙、图腾柱以及契丹雕等文化元素融合到城市景观的设计和建设之中,充分展示出了赤峰市的文化底蕴。而城市普通空间对于廊架、景窗、地面铺装、灯饰以及雕塑小品等的设计也表达出了人们对于文化的追求和认同,例如说中国结一直以来都是平安幸福的象征,如意象征着生活如意、万事如意。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雕塑和路灯灯饰之中,充分体现出了我们追求“真、善、美”的美好诉求和愿望。

2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融入文化元素的对策

2.1 把握宏观文化特征

城市具备自身的地域特征,不同地理环境所营造出的景观效果也各不相同,其文化历史背景也有所差异。城市景观设计在体现场所功能特征的前提下,通过赋予公共区域以特征和结构,让城市变得更具有记忆性,从而让各个城市都具备特殊的个性。如果一味地进行模仿和山寨,每座城市的著名景观都干篇一律,这是极不可取的。我国江南地区一年四季烟雨朦胧,北国冰雪旖旎,这是大自然的造化和功劳,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不但要合人性,更要顺天理,要坚持师法自然。部分专家学者对我国江南地区的城市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将其宏观取向定义为:亲水性、文人性以及统一变化、富有特色。而这些特征体现在城市景观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江南城市的建筑、园林、绿化等皆是以水称胜,让人感受到江南城市阴柔秀美、具有灵气的风格;江南多出文人,他们是城市发展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建设者,因此江南各城市也具有文质彬彬、诗意盎然的气息。江南地区城市的文化虽说具有上述两点共性,但它们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各个城市的文化风格和人文风情在统一中又具有自身的个性。我们只有牢牢把握城市地域的宏观文化特征,才能够真正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才能够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将这些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进而设计出具有鲜明个性的城市景观。

2.2 适宜的表现形式及原则

城市景观的布局、色彩、线条、质感以及光线、节奏等设计可以说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必须要满足空间效果的和谐,设计理念的创新紧跟城市发展的步伐。当然,设计方式上的创新更容易将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上世纪末,围墙曾经被看作是阻碍城市景观的屏障而被众多设计师抵制,但是城市的建设发展必须要依靠围墙作为屏障,如何采取更好的方式让其与城市环境相符合,这是对城市景观设计师的一大考验[2]。

表现形式从本质上而言仅仅是展示城市文化内涵的一种基础手段,即便城市景观立意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但艺术性却是其永恒的要求。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中包括了符合唯美艺术性的基本准则,例如多样统一原则、对比协调原则以及韵律节奏原则等。首先应注重和谐和适宜,同时考虑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之间的层次和比例,对于植物色彩、建筑风格造型等,应当在变化中力求统一,在统一中融入变化,植物和建筑要在质感、明暗等方面协调统一;其次是城市景观的功能性和观赏性,城市环境设施和自然环境条件应当在保证整体性和谐的前提下,注重个体特征的体现,从而让个性能够自然地在整体中进行表达。

总之,城市环境的改善自身就有很多标准,艺术性标准即是文化和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和谐,从而让城市景观能够实现最初的设计功能,表现出独特的城市文化。

2.3 艺术元素的灵活运用

绘画属于艺术元素的一种,我国的绘画文化源远流长,经过了数千年的丰富和发展。绘画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注重于构图和布局,一幅画的构图直接关系到作品的美感,在我国传统的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这样的构图意识也或多或少地受到绘画这一文化元素的影响。因此我们把绘画融入到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把景观的意境通过合理的绘画构图进行表达,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例如深圳万科第五园(见图1),在设计过程中巧妙地把绘画中的文化元素融合到景观设计之中,在第五园中我们不但能够看到徽派建筑元素的身影,同时还结合了晋派建筑元素。但是给我们的感觉它并非是简单的模仿和搬照,而是把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城市景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把绘画中一开一合的思想巧妙地融入城市景观设计之中。第五园中建筑的白墙长短各异、高低有差、虚实相间,并且和山石、林木、流水等融合在一起,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曲折变化,将绘画思想运用得淋漓尽致。这样一种将柔软而具有韵律美感的景色与明朗的建筑线条结构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设计案例,值得借鉴和学习[3]。

3 结语

由于传统文化、人文风情、地理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性,世界上不会存在两座一模一样的城市。因此不同的城市必须要结合自身独有的文化元素,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和城市文化的发展定位。我们要认识到,一座缺乏个性和文化的城市是不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遗留下来的,也不会在社会发展中存活下来。所以可以说,一座城市的文化对于城市的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努力与经典文化元素相结合,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形象和风格特征,让居民对城市产生更多的认同感。

摘要:在当前的城市景观设计工作中,很多设计师都致力于协调现代城市建设发展和人居生活环境及居民精神需求之间的关系,力求使三者更加和谐,让现代科技元素与传统文化元素相融合,打造具备地区特色和文化风情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的美感。结合实际工作研究,分析了文化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并就此问题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于磊.浅析城市景观设计对于色彩的选择和运用[J].艺海,2014(12):113-114.

[2]马强.符合生态设计理念的城市景观设计研究[J].门窗,2014(9):184.

城市规划中融合特色园林景观设计 篇8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 对于城市生存环境的质量有了更高要求, 而园林景观作为独立存在的客体, 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休闲场所, 并且能够对城市的环境进行调节。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 应该充分的尊重自然属性, 并且与城市的环境相融合, 形成具有城市特色的园林景观, 为提高城市形象创造有利的条件。城市特色园林景观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扩展城市的基本功能以及体现城市当地的地方特色, 对于城市规划有着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意义。通过建设具有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 将城市园林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去,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2 城市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

2.1 宜人原则

城市园林景观作为公共场所, 要为人们营造轻松舒适的环境, 就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因为城市的空间范围有限, 而在有限的空间内, 需要充分的利用各种要素, 与城市繁忙的景象隔离开来, 从而形成独特的休闲场所。绿化是城市建设中的基础要素, 同时也是打造宜居环境的重要属性。园林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就是宜人, 让人们置身于园林景观中, 能够充分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并且能够让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 这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原则。

2.2 安全原则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 是通过各种要素的组合规划而成, 比如软质景观中的树木、水体等, 还有硬质景观的假山、亭台、石路、墙体、栏杆等等, 而这些要素的设计需要充分保证安全性。因为园林景观为公共休闲场所, 其中的老人和孩子居多, 所以在设计时, 需要充分考虑到弱势群体的安全性, 在部分结构设计中增加安全防护措施, 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3 因地制宜原则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 可以将当地的文化因素应用于设计中, 通过园林景观设计风格, 充分的展现出当地的历史文化特点。并且每个城市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人文环境都有很大的差异, 这就需要对当地的政治、文化、历史、地理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 然后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 设计出符合当地民众需求的园林景观。

2.4 美观原则

美观性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 园林景观本身要展示的就是美好的形象, 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 应该通过各种要素的布置以及组合, 充分的展现出园林景观的美观性, 表达独特的设计风格。通过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的结合, 确定明确的设计主题, 然后围绕主题进行设计。设计风格一定要具有独特性, 通过空间格局的布置, 远近层次的掌控以及各种装饰要素的搭配, 让人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展现浓郁的艺术气息, 这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同时, 园林景观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提高城市生存环境的质量。

3 城市特色园林景观的必要性

3.1 扩展城市功能

当前城市的功能在于满足居民的居住要求, 同时也满足了市民的休闲、娱乐和工作需求。每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都非常重视城市的功能, 现代化的建筑并不能完全满足市民对于休闲娱乐的需要, 而为数众多、零星分布的园林景观则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的功能。园林景观能够为市民提供一个放松、休憩和锻炼身体的场所, 起到扩充城市基本功能的作用。

3.2 提升城市环境

园林景观主要由绿色植物组成, 而绿色植物是净化空气、提升环境质量的重要元素, 因此, 在城市规划中融入园林景观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环境对于市民的工作、休闲以及外地游客的旅游、参观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3.3 体现地方特色

目前我国的大量城市园林在设计和建设上存在前篇一律的问题, 没有体现出不同城市和地区的风格, 大都只是搭建几个小亭子或随意设计几条长廊, 即使是参考欧式的园林风格, 也没有很多突出的地方。这样的园林景观让身处其中的参观者根本无法通过园林的风格分辨此城市的地理位置, 从而产生审美疲劳甚至厌恶的情绪。

4 现阶段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植物缺乏多样性, 树种搭配不够合理

城市园林景观中物种的多样性, 一般可以很好的体现这个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综合水准。但是很多城市在物种多样性的设计方面并不是很理想, 植物缺乏多样性, 树种之间的搭配缺乏合理性, 在武汉, 具有一些特色性的园林景观并不是很多。在一些其他城市园林景观中的植物物种更是稀少, 像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县市, 特色园林景观物种的多样性则是更加匮乏。另外, 城市园林景观中, 树种之间的搭配不合理也是其中较为显著的一个问题。在很多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 只是种植单一的树种, 或者将一些不同种类的树种搭配在一起, 完全没有重视生态学的理论, 这样就使得园林景观的设计存在一定问题。

4.2 城市污染严重, 植物养护管理不到位

随着城市化节奏的加快, 使得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 但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中, 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难题。由于城市园林景观是人造的环境, 这就决定了它的系统调节性能和自然生态园林是无法相比的, 像城市中的大气污染对植物有着负增长;地下水的污染使得植物无法健康成长等。另外, 对于园林景观中的植物养护工作也不是很到位, 像武汉这样干旱的城市, 往往没有及时的对植物进行灌溉, 而且对虫害防治方面也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等。

5 在城市规划中融合特色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

5.1 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方向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和设计都必须要结合社会的发展情况来决定, 规划的目的和方向也要按照社会的发展规律确定。景观设计人员在进行城市园林的规划时, 要特别注意对绿化植物的选择和使用, 考虑到园林的主体和周围环境的融合度, 只有从实际出发, 才能建设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园林景观。园林景观在美化城市的同时, 还会提高空气质量, 保护生态环境, 净化空气中的粉尘, 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5.2 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城市是人才的聚集地, 城市的园林景观在结构设计上应该呈现出有序的状态并体现层次感, 在进行园林设计时, 应“以人为本”地将园林的内部不同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组合, 并区分各结构的功能, 在对园林的内部结构进行设计和排序时要使得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设计者在设计城市园林时, 要根据不同部分的联系和发展趋势以及功能等因素对园林的设计进行综合考虑, 寻找合理的设计方案, 不仅满足当前的要求, 更要考虑未来的变化。园林本身就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形式, 而在进行园林设计时, 更应该着力突出这一点, 将城市与自然完美融合。

5.3 注重交流性的设计理念

融入大自然是所有城市居民的梦想, 能够在充裕的阳光下享受着自然景观所带来的愉悦身心的功能, 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鸟语花香是最幸福的事情。在设计园林景观时, 要注重人与自然的交流功能, 体现出独具特色的园林设计理念。只有重视园林设计中人们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大限度满足人们接近自然环境的愿望, 才能真正在城市规划中融合特色园林景观设计。

5.4 改善城市园林栽培条件

在选择城市园林的植物种类时, 应尽量使用壤土作为栽种土基, 在育种前可以加入适当的天然肥料, 例如腐叶等, 以增加土壤的营养程度。另外, 对园林内植物的保养与维护也是园林规划时应当重点考虑的关键问题。对此可以采用疏剪、短截和甩放等方法。如果遭遇长期干旱天气, 护理人员就应当及时对植物进行浇水处理;如果遭遇长时间的洪涝灾害, 护理人员就应采用挖沟或打孔的方法排水。

6结束语

在城市规划中融入特色园林景观设计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 设计工作人员只有将自身完全投入到工作中去, 并足够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习俗、环境, 并将这一切元素全部融为一体, 才能真正意义上将特色园林景观设计融到城市的规划中去。

摘要:园林景观是一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但有观赏功能, 还可以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 城市特色园林景观的必要性, 分析了当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及重点介绍了城市规划中融合特色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城市规划,园林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林森, 孙雪娇.城市规划中融合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4 (17) :13.

[2]王钊, 鲁云.论城市规划中融合特色园林景观设计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 (36) :2810.

景观融合 篇9

在20世纪的世界建筑史上,诞生了两个并称为“双子星座”的建筑——流水别墅和朗香教堂。流水别墅的设计以其独特的几何外形和周围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构筑了建筑的合理化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这就需要在设计中更多的考虑到居住环境的人性化设计。以流水别墅为例探讨怎样将建筑本身和周围环境很好的连接起来,营造一种适合人们居住的环境空间。

1 流水别墅的诞生和创作背景

赖特(Frank Lloyd,1896年~1959年)是20世纪美国一位著名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享有声誉。他设计的作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在现代建筑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赖特对现代建筑影响更深远的是他独到的建筑思想,这和欧洲新建筑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区别。

赖特对建筑工业化不感兴趣,他设计最多的建筑类型是别墅和小住宅。在进行别墅和小住宅的设计过程当中,他逐渐形成了一种既承袭美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又突破了住宅空间封闭性的处理手法。住宅多位于城市郊外,视野开阔,景色优美宜人。

1936年,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就是一座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匠心独运的建筑艺术品。流水别墅在宾西法尼亚州的郊区,属于匹茨堡市百货公司老板考夫曼的产业。考夫曼买下一片大的风景优美的地产,聘请赖特设计别墅。赖特根据当地的地形起伏,树木茂密的风景特点,尤其是有一条溪水从岩石上跌落下来,形成了一个瀑布。他就选择把别墅建造在瀑布的上边,别墅的造型也是呼应地形走向变化的。别墅总共分为三层,建筑的结构运用了钢筋混凝土。它的每一层楼板连同边上的栏墙支承在墙和柱墩上,各层的空间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建筑师充分利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悬挑力,将建筑外形向各个方向悬伸出来。比如说,通过石墙和玻璃的围合,构建不同形态的室内空间,或封闭的,或开敞的,满足不同的居住功能需要,其平面图见图1。

流水别墅最具标志性特征的是建筑外形上一道道横墙和几条竖向的石墙,还有那顺流而下的瀑布。构成一幅错落有致的山水画,栏墙色泽洁白光滑,石墙粗犷奔放,使整个建筑不仅有水平和垂直的结构对比,还有颜色和质感给人以视觉和触觉上的享受,其立面图见图2。

流水别墅最成功之处是建筑个体和周围自然环境的紧密结合。它轻盈的身姿跃立于流水之上,与那些悬挑出的平台交相辉映延伸到周围的空间里。材料主要运用当地的石材、木和砖等。这种取材方式既节省了建筑材料的成本,又有利于和周围的生态环境融为一体。赖特的这种建筑手法正适合了美国中西部草原地带的气候和地广人稀的特点。

2 流水别墅的意义

流水别墅可以称为20世纪世界建筑史上将建筑和绿色生态完美结合的成功实例。很多年后,考夫曼夫妇不在流水别墅居住了,但这个建筑留给我们的并不仅仅是居住功能方面的思考,更诠释了建筑本身和建筑外环境的和谐统一的内涵。

流水别墅采用了现代的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展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让现代建筑呈现了全新的面貌,可以运用新的建筑材料赋予建筑新颖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赖特将自己的建筑称为“有机建筑”。所谓有机建筑就是由内而外的建筑,它的主要目标是整体性(entity)。流水别墅的整体性正是通过建筑形式的完整性和周围环境的协调性来达到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境界。在这里,总体和局部的相辅相成,材料和目标的本质,展现了建筑在特定环境中与众不同的气质。

如今,流水别墅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关于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深思,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开始关注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对能源的合理应用以及新材料的开发和使用。建筑可以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这是赖特的理念。这也值得我们在设计中借鉴和学习,合理的建筑不会破坏自然的生态,反之会和景观完美地结合,形成新的美景。这就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所以任何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都带动了周边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繁荣了社会市场经济。

3 流水别墅的设计解读

我至今仍然清晰记得第一次看到流水别墅的感觉,那柔和的色彩搭配不同材质的质感,仿佛和着小瀑布流水的节拍,把我的思绪带到了桃花源。建筑师依据地形和特有的自然条件构筑了与环境相得益彰的别墅,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这正说明设计不是要改变自然生态环境,而是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考虑,回归自然,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中国传统造园手法中的“虽为人作,宛自天开”也印证了这一观念。

从生活化的角度来看,流水别墅建立在水源的上面,方便房主的用水需要,又和建筑构成不可多得的美景。建筑外的景色和建筑形成互相渗透、交相辉映的景象,有利于人们放松心情陶冶情操。从环保的方面来分析,由于建筑外环境也可以净化室内空气,节省能源,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受。

4结语

流水别墅以其丰富的几何建筑外形,及其独特的建筑设计符合了现代设计中对材料的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合理使用的观念这件作品的设计艺术精华值得我们在当今可持续发展设计中研究和借鉴。流水别墅建筑本体和景观的融合,也与现在所倡导的绿色环保设计相吻合。所以,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是情景交融和生态良好结合的典范。

摘要:通过对流水别墅进行分析,从建筑和景观融合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艺术价值分析方法,进行了建筑本体的研究,达到了诠释一件举世闻名建筑的艺术真谛的效果,解决了流水别墅情景交融的问题。

关键词:流水别墅,景观,情景交融

参考文献

[1]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景观融合 篇10

水资源及其利用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为了实现现代化、生态化的城市建设, 我们应将水资源做出发展的支撑。。近年来, 为了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提倡将水利工程建设中融入城市生态景观, 发展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河道的生态问题, 创造出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新的时代环境下, 我们不仅应把握水利工程的防洪等基本功能, 还应对城市水利工程相关环境效益重视起来, 加强水利工程和城市的景观功能、生态功能的结合, 实现城市水利工程的现代化与生态化。

2 水利工程与城市休闲景观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 我国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己经开始向水利工程与景观建设的结合的方向发展, 也开始关注建设水利工程建筑物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基于以上几点, 生态水利和环境水利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 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出现在我国现在的城市水利工程的建设中。

2.1 人为建设对原有天然河道系统的破坏

原有河道建设中使用的多为硬质材料, 不同程度上损坏了天然河道的性能。尤其是裁弯取直的河道处理方式改变了天然的河道流态, 甚至造成了对河道的阻断。近年来, 在河道周边建设建筑物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严重影响了河流的水文特征与性质, 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影响了城市河道的自然景观。

2.2 水利工程景观规划不完善, 景观风貌不明显

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 缺少对景观系统的整体规划, 导致不能呈现完整的景观风貌。传统的水利工程侧重于防洪等基本功能, , 没有重视对城市景观与生态的建设与设计, 水利建设中采用普遍的散点式规划模式[1], 工程中景观的联系性与景观效果亟待提高与完善。

2.3 水利枢纽区景观特色没有得到彰显

通常情况下, 水利工程的水利枢纽区融合了工程景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多种景观要素, 是展示水利工程的景观丰富性的重要区域。但是, 目前我国在水利工程的设计中, 没有事先对水利工程枢纽区的特征进行详细的了解。目前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 对于枢纽区的规划比较单一, 没有结合实际的周围环境进行景观综合化的考量, 在景观组织上也缺乏设计思考, 导致枢纽区缺乏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导致对水利工程枢纽区景观规划与建设力度不够, 没能充分彰显水利工程枢纽区景观特征的多样化。

2.4 景观设施建设不到位, 缺乏风格的多样性

水利工程建设中, 景观设施建设不到位, 水利景观协调性也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在景观的设计中普遍出现水利建设与风格不协调的现象, 部分水利工程建设区的设置在意向与功能上都不太匹配, 造成了水利工程的景观与小区冲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风格设计也缺乏多样性, 对景观建设的缺乏整体的规划。

2.5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破坏较大

3 水利工程与城市休闲、景观的融合

3.1 堤防与景观的融合研究

目前我国的众多城市河道都是简单的硬质铺装[2], 忽视了植物种植, 不具备较高的景观观赏性, 在植物设计上应加强边界栽植, 利用防洪堤景观塑造优美的城市绿化线条, 防洪堤上进行合理的景观小区设置, 打造丰富的植物景观, 完善水利工程的人文特征。可以在防洪堤上种植藤蔓植物, 在堤下采用合适的水生植物进行种植, 丰富护岸的绿化景观, 增加其生态效益。

在堤防的设计中还可以利用水位高差进行空间景观效果的营造, 上层平台主要进行以娱乐设施和植被种植的设计, 下层平台可以侧重临水步行道的设计与配置, 设置码头等亲水设施, 将水利工程建设与城市生态建设紧密的联系了起来, 而且丰富了水利工程的景观效果。

3.2 护岸与景观的融合研究

在护岸的建设中, 可以适当减小护岸的视觉高度差, 改善亲水护岸空间, 为人们创造更多亲水的机会。可以采用对护岸底部进行植物绿化的方式降低其视觉高度, 不仅提高了护岸与水面交界景观的丰富性, 同时还可以为人们营造了亲水的平台。还可以采用多层台阶状护岸的设计, 使人们在更安全的环境下增加亲水活动。

增加护岸交界线的柔和性也可以为水利工程增加生态景观的效益, 采用天然石块进行水际线的模糊与柔化, 可以使水利景观更加自然, 增强景观效果。

3.3 水闸与景观的融合研究

水闸作为是比较高耸、醒目的景观设施在水利工程的设计中需要得到重视, 对于水闸与景观的融合设计, 应特别注意周围原有的景观环境与建筑风格,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景观的设置与美化, 适当加入城市人文景观, 实现水闸与景观的融合。目前我国很多水利工程的水闸都是采用混凝土面, 使水闸景观缺乏美观, 我们可以采用瓷砖饰面[3]的方式对建筑物进行美化, 增加其观赏性。

我们可以在水质较好的亲水区种植不同层次的水生植物, 营造丰富的水生植物景观效果, 在适当的地方设置景观长廊、平台等小品, 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合理的利用植物的遮盖效果进行水工建筑物的美饰, 比如利用倒垂的迎春对箱涵进行掩饰, 采用竹节类植物进行水闸翼墙的遮掩与美化, 在检修闸的盖板上种植黄杨等可以对混凝土墙面进行遮掩, 又可以创造出丰富的植物造型。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水利工程与城市休闲、生态景观建设进行融合是我国水利建设发展的趋势, 主要表现在堤防、护岸、水闸站等方面与生态、休闲景观的协调设计。目前我国的相关研究还处于发展的阶段, 水利工程正逐渐向自然化、生态化发展, 但是与城市生态景观的结合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枫.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11.

[2]袁晓平.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研究[J].吉林水利, 2015, 1:8-10+14.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下一篇:档案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