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视角(精选11篇)
产业融合视角 篇1
随着会展经济形式的引入, 我国会展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 实现了蓬勃发展, 办展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展会的数量、规模及范围逐年扩大, 会展经济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但会展行业在取得发展成就的同时, 也面临诸如重复办展的资源浪费、会展服务质量偏低等问题。表现在商业型会展活动, 尤其是大型的商品交易展览会中的展会趣味性不足, 相关群体娱乐体验不足等问题就比较突出。在产业融合的视角下, 寻求在商业会展中融入休闲活动及休闲元素的切入点, 以及相应的可行设计路径, 从而提升会展行业更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 比较具有研究意义。
一、理论基础及产业界定
(一) 产业融合概念
产业融合最早源于技术融合, 由美国学者Rosenberg首先提出。1988年之后, 学术界对产业融合展开讨论, 许多学者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开始研究产业融合的问题, 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国内学者厉无畏 (2006) 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统一产业内的不同门类相互渗透、相互交叉, 最后融为一体, 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休闲与会展业的融合即在于如何在会展活动中展现休闲文化、融入休闲元素、设计休闲活动, 在提高会展活动趣味性的同时, 带动休闲产业的发展。
(二) 休闲业及商业型会展的界定
美国学者凡勃伦认为休闲是对时间的一种非生产消费。法国的罗歇?苏则认为, 休闲涵盖了个人自由选择的并能从中谋得自由感受的任何活动。笔者以为, 休闲活动即个人从繁忙的工作、家庭、社会生活中解脱出来, 以个人喜爱的方式, 自由地自发地选择的娱乐活动。休闲元素即能够给人带来身心愉悦、促使人实现休养生息的相关元素, 包括美观的设计、趣味、娱乐或舒缓或刺激的各类元素。休闲产业则泛指与人的休闲活动或休闲行为相关的产业。
狭义的会展活动即会议和展览业, 广义的会展活动包括会议、奖励旅游、大型企业会议和活动展览以及节事活动等。会展业可以看做是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 本文讨论的商业型展会, 主要以商业贸易博览会为主, 区别于企业会议以及各类节事活动、以及小型的商业交易会。
二、融合发展的内外动因及互动机制
(一) 融合发展的内外部动因
从内部要素层面讲, 休闲产业与会展产业同属于服务类产业。商业会展的本质目的在于为企业提供贸易交流的平台, 在一定意义上充当促使交易达成的媒介作用。而休闲业的重要特点在于参与、体验, 为人们提供自由、舒适的享受般的感觉。依托会展的场所, 可以更好地传播休闲文化的理念, 而借助休闲元素的设计, 也能更好地达成会展的目标。
从外部驱动因素上讲, 一方面, 政府鼓励会展业和休闲业发展, 休闲业与会展业的融合也正属于两个朝阳产业的产业联合。另一方面, 根据社会期待及市场需求的要求, 会展与休闲的有效融合可以实现人们在轻松舒适的体验下, 完成参展及达成交易的展会目标。这一需求的源动力也来自于两个方面, 即人们期待在工作之余收获休闲的体验, 满足自身修养身心的需求;同时, 又必须完成工作的任务, 诸如参加展会、洽谈贸易等。因此, 在内外部多重因素的驱动下, 休闲业与会展业的融合成为一个可取的策略选择。
(二) 休闲与会展融合的互动机制
休闲元素的设计及融入, 能够为会展产业提供创意支持, 从会展布展、开展到会展结束的各个阶段, 休闲元素的融入、休闲活动的设计不仅会增加商业会展的趣味性, 提高其参展观众的可参与性, 对于营造会展品牌形象, 提高会展的综合竞争力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时, 商业会展由于其针对性较强, 参与人群广泛, 活动形式集中等特点, 能够有效地宣传休闲文化, 传播休闲生活的理念。此外, 会展与休闲产业的关联发展, 能直接拉动某一领域的休闲产业的发展。比如旅游业中的休闲活动传播以及相关文化传媒设计产业的发展。
总体来说, 休闲能够为会展提供创意支持, 提升其魅力指数, 而会展也会有效传播休闲文化, 促进休闲产业升值。二者在融合中相互促进, 互为补充。
三、融合的过程及路径分析
通常, 产业融合是一个产业分立、产业初步融合和新产业出现的动态演化发展过程。但休闲业与会展业的融合发展, 不同于高技术相似度的产业的融合, 二者有不同的业务领域, 其融合发展也有其独特的演进过程及演化阶段。不同类型的会展活动与休闲活动融合的程度不同, 融合的结果也会大相径庭。比如, 休闲体育与教育类展会的融合, 会衍生出休闲运动类博览会, 如奥运赛事等竞技会;休闲文化与园林景观展会的融合, 出现了如世界园艺博览会, 花博会等展会活动。商业型展会多以经济利益为主驱动力, 旨在促进某一行业或某个领域经济的发展, 达成企业商贸交流、合作的目标, 其与休闲活动的融合动因也在于借助休闲元素的力量助推实现其经济贸易的目标。本文以会展的布展、开展、撤展为主线顺序, 探讨休闲元素融入商业型会展活动的过程以及具体路径分析。
(一) 展前准备设计
展前准备阶段主要是会展企业及参展商布展活动的实施。既包括基础场馆的设计、布局等主体构建, 也涵盖广告的覆盖、宣传单页甚至广告推广的细节性把握。首先, 展会布展目标应该体现美的体验, 在展示的造型、色彩、照明及空间陈列等方面提供给观展者以感官的舒适感。如创意的、美观而又整齐的展馆设计, 宣传单页及传媒广告的设计。其次, 展前准备还包括展会配套服务的完善。基于体验式互动的思想, 展会的筹备阶段要关注观展者心理需求, 在会展环境中构建“体验”诸多休闲元素。如设计趣味的游戏区, 提供茶水及甜点区等, 可以提高观展者的满意度。此外, 营造自由、和谐的展会氛围也是展前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包括活跃氛围、促进宣传的休闲活动的设计、以及场馆内音乐或影讯材料的筹备。
(二) 展中活动进行
在展会主题活动方面, 可以在传统商业展会行业论坛、商业洽谈峰会等商业活动的基础上, 融入带有休闲元素色彩的活动。比如, 展会中融入产品宣传影片播放, 展品试用及体验, 展中主题相关活动表演, 展中咖啡及餐点供应。还可以选择非比寻常的宣传途径或布展思维, 如在展会中举行现场休闲PARTY, 或者设置游戏体验区。
此外, 商业展会还可以融入展会城市文化及区域特色, 筹办相应展会同期但不同时的休闲活动, 打出各类活动的“组合拳”, 发挥其协同优势。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实施:1.从城市的文化特色出发, 举行区域特色活动, 如地方少数民族表演、特色风俗活动仪式;2.从区域特色产业出发, 融入跨产业的同期活动, 比如区域美食活动、某一领航产业的参观;3.从当地休闲产业入手, 在休闲旅游及休闲体育等诸多方面设计多彩的活动, 比如开展有地方特色的休闲体育竞技活动, 比如在青岛的商业展会期间, 可以在开展时间之外举办海上冲浪体验及表演。在丰富娱乐参展商以及观展人群的同时, 达到宣传展会、促进休闲产业发展的目标。
(三) 展后休闲融入
展后活动主要侧重于展会结束后的各类活动, 这一板块的休闲元素切入可以从参展纪念方面入手。包括参展纪念品的设计, 贸易成交礼品设计等。可以设计反应展会主题、代表区域特色的展会纪念品, 以精美小礼品赢得观展者在展后的积极感受。同时, 展后的休闲活动设计还可以和地域休闲旅游发展融合, 推广展后的休闲旅游活动项目, 实现二者的互补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单元媛, 赵玉林.国外产业融合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进展[J].经济评论.2012 (05)
[2]厉无畏, 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 (04)
[3]张媛, 休闲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4]刘大可, 陈刚, 王起静.会展经济理论与实务[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
产业融合视角 篇2
·陕西西安市...................................-2·四川广元......................................-8·四川绵阳科技城...............................-16·湖北襄阳樊城区...............................-23·湖南株洲......................................-29 ·安徽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3(装备制造)·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46·河北邯郸经济开发区............................-52·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61·湖南平江工业园区..............................-67·湖南株洲......................................-77
(航空)·陕西汉中航空产业园.....................-81·辽宁铁岭经济开发区............................-91·重庆市璧山工业园..............................-100
·第一批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陕西西安市
一、基地建设总体情况
军民融合(航天)•陕西西安市,成立于2006年11月,由省政府、市政府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合作共同建设。2010年2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认定为国内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2010年2月22日,基地规划区域从23.04平方公里扩展至86.65平方公里,规划区域的扩展为基地建设国际化航天新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地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吸纳国内外资源,加速项目建设,着力构建军民融合产业支撑体系,推进军民融合机制、理念和发展模式创新,推动军民融合产业跨越式发展,正在成为陕西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基地成立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30%以上。截至2012年底,基地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7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12亿元,工业增加值30亿元。
二、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基地紧紧围绕“航天产业立区、战略产业兴区、数字航天繁区”的
产业定位,大力发展航天运载动力、空间有效载荷和航天微电子为主
联建模式。地方政府与中央企业集团开展战略合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战略合作领导小组以及产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基地建设方向和领域,协调各项重大问题。二是实施“双百工程”。2010年,省政府下发了“实施‘双百工程’推进军民结合产业突破发展的意见”,促进一批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向基地转移。三是积极开展军工“央企进陕”活动。在省政府与有关军工集团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围绕重点产业发展,以项目投资、资产重组为主要形式,进一步加强与央企的合作。四是支持军民结合项目建设。陕西省加大对军民融合产业财税支持力度,设立省级军转民专项扶持资金。“十二五”期间,以每年投入不低于1亿元的规模对军民结合项目予以贷款补贴或资金补助。省市发改、工信、科技等部门合力支持基地军民结合项目。“十二五”期间,陕西省政府对航天基地建设,每年给予2000万;西安市政府对航天基地建设,每年给予4000万。五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中央在陕军工单位实施的军民结合重点项目,视同招商引资项目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对新设立新迁入的军工总部企业建设或者购买自用办公用房给予财政补助,并在享受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实行为期5年的税收增量返退等。
四、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面临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基地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的突出航天特色,坚定不移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坚定不移地推进军民融合,以新城建设为主导,以项目攻坚为主线,以产业培育为核心,提高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推
第二批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四川广元
2010年12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四川广元被批准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四川广元)。广元基地不断加快建设,规模持续扩大、主导产业日益突出、军民特色更加显著,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广元工业经济增速保持全省市州领先,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坚持“两化”互动发展,基地建设快速推进
基地重点发展电子机械、有色金属和食品饮料三大主导产业,创新发展以军工技术为支撑的电机、电器和车辆三大民用产业,规划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军民融合特色示范基地和“两化”互动发展示范区;着力打造产业园区,加快推进示范基地内081工业园、塔山湾军民结合产业园和长虹工业园三大核心载体建设,推动081集团公司所属企业整合入园集中、集聚、集群发展,加快塔山湾军民结合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建设进度;积极搭建融资平台,通过银行贷款、招商比选引进外来资金等形式,破解示范基地融资难题;建设了一批信息、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2012年,基地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49亿元,新开
9101112******26272829303***
份有限公司、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中兵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航空航天产业;以航天万源煤化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嘉捷恒新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金骄生物质化工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北京德尔福万源发动机管理系统有限公司、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公司、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中国火箭股份有限公司总部等一批军民结合类项目正在向基地聚集,产业集约、集聚、循环发展的示范效益显著。
自主创新能力较强。2012年,基地企业研发投入总额超过16.2亿元,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4%,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基地内全部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的比重超过50%。基地万人专利申请数超过10件。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15%。拥有国家特种泵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研发中心,北京航天万源煤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等5家市级技术和研发中心。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基地建设了集中供暖、集中供水、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2012年,军民结合产业基地生产总值能耗0.33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9.4立方米/万元,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污水集中处理、工业“三废”集中排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企业达标率100%。
土地利用集约高效。按照集约、集聚、循环发展的原则,基地不断提高基地土地使用强度,建成区工业建筑容积率达到1.5,投资强度达到80亿元/平方公里、单位土地产出160亿元/平方公里,土地
民融合、创新驱动、市场导向、开放合作的原则,积极构建军民双向互动、统筹推进、协调发展的工作机制,以军工技术为支撑、军民两用产品为方向,促进国防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在扩大开放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军事科技、民用科技的双向转移,重点推进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应急救援装备等五大军民两用产业发展。
到2015年,基地总收入达到1000亿元,产值达到500亿元,培育5个百亿级军民结合企业集团,10个十亿级军民结合企业。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高技术制造业在全市的优势地位更加巩固,军民融合产业集聚效应充分体现,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效明显,成为北京军工经济和首都经济的重要载体。
(装备制造)·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军民结合(装备制造)·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哈尔滨市南部哈南工业新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为30.82平方公里,其中已建成面积为7.59平方公里,正在建设面积为9.93平方公里。新规划面积为13.3平方公里,按项目类别分两个区域集中建设,分三期组织实施,一期工程5.4平方公里,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面展开。二期工程重点做好物流服务区和省工业设计研发中心及融资服务和配套服务区。三期工程为军民两用成果双向移区,重点满足军工及民口配套单位持续发展需求。开发区的建设工作由黑龙江省工信委和哈尔滨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共同成立的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具体负责指导开发区规划建设、政策资金扶持决策、重大项目引进等工作。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黑龙江省工信委,成员由省工信委、哈经开区管委会有关人员组成,负责落实建设规划、制定推进计划、组织引进项目、管理建设资金、协调相关问题等。
2012年,示范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410亿元,工业增加值8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52亿元。
二、主导产业情况
(一)哈飞空客复合材料、Y12F飞机研制项目、Z15直升机研制项目
中航工业哈飞集团哈飞空客复合材料、Z15直升机研制项目总投
品,最终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系列型谱的燃气轮机产品体系。
(五)VVT小排量汽车发动机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VVT小排量汽车发动机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为技术改造项目,项目的建设目标为年产自主研发VVT小排量汽车发动机10万台。项目分两期建设,项目达产为2013年,达产年份预计实现销售收入93240万元,利润总额9063万元,销售税金3969万元。
(六)LNG汽化器项目
航天科工哈尔滨风华有限公司液化天然气汽化器研发制造项目,预计每年可向中海油公司提供4台套,可实现销售收入14000万元。石油天然气液化装备,可实现销售收入16000万元。
(七)建设航天产业园项目
结合黑龙江省的区域优势和航天三院的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国家及地方发展政策,整合航天三院的地方资源,依托航天三院哈尔滨风华有限公司和哈尔滨风华股份公司在开发区内打造一个具有航天特色的百亿园区。
(八)核技术应用产业基地项目
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合作建设核技术应用产业基地项目,包括两室(应用研究实验室、离辐射实验室)两中心(技术培训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一个基地(中试和产业化基地),核技术应用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为2.64亿元人民币,其中一期投资为1.44亿元。
到“十二五”期末,开发区可实现销售总收入1000亿元,占黑龙
2.土地政策方面。①对入驻的军工及民口配套企业,按现行土地价格招拍挂后,对土地出让金按优惠土地价格以投资补助的形式给予返还,价格随国家土地优惠政策进行调整。②新建的国防工业与民品结合产业高精尖项目,按现行土地价格招拍挂后,对项目土地出让金以投资补助的形式给予全额返还。③新建的国家重大专项工程项目。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在土地出让金零地价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给予资金支持。④项目建成投产后三年内,民品产值当年达到50亿元以上的项目,对企业实际缴纳的土地出让金给予返还。⑤依据项目建设投资强度,建设项目每投资10亿元,按投资额度返还实际缴纳土地出让金的10%。
3.税收政策方面。新建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和国防高精尖技术项目以及国家重大专项工程项目,在项目投产后,对企业给予“两免两减半”政策扶持,税收较大的企业给予“三免三减半” 政策扶持。
4.开发区建设方面。①对于新进入的企业和项目,开发区以10%比例提取区级财政在土地收益上的收入,在每年区级财政税收收入中,以20%比例资金,作为专项资金,用于开发区项目贷款贴息、研发和投资补助。②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以股权投资形式建立投资公司,运营产业发展。③在规划建设区,省工信委和哈经开区管委会共同支持建设综合服务区,对综合服务区用地地价可按相关优惠政策执行。
四、未来发展规划
未来开发区建设将紧紧抓住军工企事单位“退城进郊”搬迁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发展战略,以开发区现有产业为基础,充分利用航空工业产业园优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手段,以产品研发、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为牵引,引导企业技术、装备、人才、科研资源整合,搭建信息、服务、融资、物流服务平台,建设高效、优化、先进的军民融合共同发展的新体系,实现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融合,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一、基地建设总体情况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合肥高新区”),1991年正式成立,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2年2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着力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体制机制,集聚产业人才,在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上抢占先机、领先一步,已初步形成军民结合产业链条和特色的军民结合产业集群,目前军民结合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已经初具规模。2012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120亿元,工业增加值239亿元。
二、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合肥高新区在军民结合产业的基础建设、招商引资、经济发展、营造环境、孵化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主导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和出口持续增加
随着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试验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合肥高新区发展亦呈蓬勃态势。2011年高新区中的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共实现工业总产值370亿元。
(二)重点企业快速发展,产业优势逐步突显
近年来,合肥军民结合产业基地高速发展,特别是重点骨干企业快速发展,优势明显。其中2011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实现产值大幅增长;合肥美亚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国内色选
机市场份额突破60%以上;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股份科技有限公司在中文语音合成市场突破70%以上份额。
(三)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合肥军民结合产业基地一直坚持“以技术创新促进自主品牌发展”的战略。目前科大讯飞在中文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口语评测等多项技术上拥有国际领先的成果;科大立安公司研发的LA100型火灾安全监控系统,被公安部消防局专家鉴定为“整体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三、支持基地发展的政策措施
安徽省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发展,主要措施包括:
(一)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一是提升孵化能力,加快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区现有国家级孵化器5家,省级孵化器5家。二是充分利用大企业技术力量,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区内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工艺设计提供技术服务。三是实施创新人才发展战略,引进高端人才,为有发展前景的海内外创业团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解决企业创业初期的困难。
(二)扩大对外开放
投资总额过亿元或经济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的新建军民结合产业项目,以及跨国、跨省、跨市军民结合产业企业将总部、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入驻基地内的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政策支持。境外投资者投资新建一定规模的军民结合产业项目,所得税除享受国家减免优惠政策外,在减半征税期间,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奖励给企业。
(三)创新投融资方式
一是建立和完善以政府资金引导为主、多渠道筹资、市场化运作的军民结合产业投融资体制,成立安徽省军民结合产业基金,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为企业融资开辟更多的“绿色金融通道”。二是大力推进企业直接上市融资,加快完善信用担保、风险投资体系,探索开展知识产权抵押试点。三是完善产权和股权交易平台,促进军民结合企业产权和股权交易,积极争取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四是推动信用中介机构、担保机构和商业银行的“信、保、贷”联动业务,建立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机制。
(四)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改善投资环境,在市场准入、税收优惠等方面为社会资本进入军民结合产业领域创造便利条件,促进军民结合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建立完善军民结合信息发展信息网络系统,为社会提供全面、及时、透明的信息服务。三是加快组建军民结合产业行业协会,积极承办军民结合专业展会,扩大军民结合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
(五)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集中力量攻克长期困扰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提升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加强产学研结合,为企业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四、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产业融合视角 篇3
关键词:旅游产业融合;西藏;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全局战略的推动下,西藏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但其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因此,西藏应该在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西藏旅游产业融合可行性分析
(一)可行性分析
1.技术革新
技术革新使不同产业间的边界趋于模糊甚至消失,最终促使旅游产业融合现象的产生。近年来,西藏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现有传统和特色产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性能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2.放松管制
管制的放松使得各行业间的壁垒得以降低,使西藏的三大产业加入到旅游业的竞争中,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近几年,西藏实行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打破了管制机构与被管制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使管制机构更好地实施经济性管制职能,为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
3.西藏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西藏大多属于高寒缺氧的气候类型,生态环境及其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相反,如果西藏能够合理的利用其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旅游产业融合的道路,使当地具有独特宗教及人文的旅游业与三大产业做到最佳融合,促进西藏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意义
1.对现有技术的影响
旅游产业融合过程是技术不断创新与进步的过程。目前西藏还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依靠数量和规模的增长来获得经济效益,技术含量低,因此需要走旅游产业融合的道路,才能使技术更好的应用到各个产业部门,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延长产业链,开拓新市场和新产业。
2.促使新兴产业部门产生
新业态的出现和发展是旅游经济的新价值增长点和动力源泉。[1]在西藏通过走旅游产业融合的道路,产生了许多新型产业形态。新业态的形成为西藏旅游业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高原特色的基础上,吸引了重多游客,旅游收入不断增长,成为西藏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对劳动力的影响
旅游产业融合的过程也是劳动力在各产业部门重新分配的过程。西藏的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农业、建筑业、传统服务业,而其他产业吸纳的劳动力很少。在西藏随着旅游产业融合的深入,会形成许多新的商业模式,创造了很多新的就业岗位。
二、旅游产业融合视角下西藏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一)产业重组融合模式
新的融合型产业既兼具原来各自产业的特征,又开创了全新的商业模式,极大地推进了产业升级。农业、工业和旅游业可以把节庆和会展作为产业融合的纽带,通过产业活动重组的方式实现三者的融合发展。西藏可以依托节庆展会为载体,将农业、工业、旅游业的资源、产业活动进行重新整合,创造全新的旅游产业形态,推动三大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产业延伸融合模式
西藏的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最终实现农牧民的进一步增收;工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具有西藏特色的工业旅游项目,带动相关工业的发展;第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开辟科技旅游、文化旅游等新型产业形态。该产业融合形态突出了旅游特点,增加了游客体验,具有很强的产业增值能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产业渗透融合模式
此模式通过农业、工业向旅游业的渗透融合,来实现三大产业的融合,其重要的表现形式为旅游演艺。该类融合模式是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把工农业元素渗透到旅游产业当中,借助传播渠道和展示载体,通过渠道融合和内容融合来推动三大产业的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融合状态。
三、基于旅游产业融合的西藏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与机制设计
(一)实现路径
1.旅游节庆模式
旅游节庆是产业重组模式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三大产业在资源和市场上的重组融合。雪顿节是藏族的重要节日,是藏族文化传承的具体表现形式。雪顿节已经成为集传统展佛、文艺汇演、商品展销、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盛会,为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的产业重组融合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
2.旅游演艺模式
旅游演艺是伴随主题公园的演艺而发展起来的旅游产品。西藏可以将大型实景剧作为演出平台,将三大产业的主要元素融入到演出当中,展现西藏独具特色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和旅游活动,由此丰富了夜间旅游产品,旅游餐饮和住宿业被带动发展起来,推动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旅游集团带动模式
西藏的旅游企业规模较小,产品结构单一,而且“食住行游购娱”属于不同的产业部门,导致体制差异过大,利益难以平衡,资源难以整合。旅游集团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而且旅游集团在促进旅游发展过程中有很强的带动和引领效应,因此西藏组建旅游集团是大势所趋。
(二)相应对策
1.加快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信息化是现代旅游业的必由之路,现代旅游业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经营方式改变来实现对传统旅游业的创新和提升。因此在产业融合过程中要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各个经济领域的应用,加快信息资源整合、开发和利用速度,改善信息资源开发落后的局面。
2.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企业是产业的微观主体,也是产业竞争力赖以建立的基石。因此,企业应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创新模式;积极从事融合型产品的创新与开发,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和市场范围,促进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帮助企业更好地適应旅游产业融合趋势的需要。
3.发展教育,培养融合性人才。
高科技人才是实现产业融合的关键[2]。然而目前西藏信息技术领域的专门人才已经成为制约信息技术及其产业渗透融入传统产业的主要“瓶颈”之一。因此企业应该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鼓励员工掌握更多更新的复合性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 徐虹,范清.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旅游科学,2008,22(04):1-5.
[2] 吴海瑾.产业融合、产业创新与经济发展转换[J].科技与经济报,2009,(1):50-52.
产业融合视角 篇4
关键词:产业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能够将文化和创意成果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和市场价值的、具有市场现实需求的“产品”的各种企业或组织。2010年, 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702亿元, 按可比价计算, 比上年增长16.2%, 高于全市GDP增速4.2个百分点, 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11.8%。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 已成为杭州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杭州市重点扶持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主要包括:包括文化艺术类, 影视传媒类, 信息服务类, 设计服务类, 咨询策划类, 时尚消费类, 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类, 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销售类, 教育、卫生、体育类等九大类别的项目。从这些行业的内容可以看出, 文化创意产业表现出了较强的产业渗透力、拓展力和竞争力, 由于资源、环境等条件的影响, 形成了各具比较优势和多样化的产业融合特征。 (表1)
二、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践模式
杭州自2007年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积极促进产业升级及城市转型, 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程及发展实践模式可以概括为: (1) 资源型依托型发展模式, 即以文化资源为基础的产业, 包括文化休闲旅游业, 文博业、民俗文化产业等。 (2) 政府主导, 政企 (校) 合作模式, 即以政府为主导, 实现政府与企业、政府与院校的战略合作, 发挥各自比较, 整合政策、社会资本、人才等多重资源, 促进产业培育。 (3) 核心企业, 示范园区带动模式, 即以一批高质量的产业园区作为依托, 以文创品牌建设作为支撑, 实现文创产业的产业融合和升级。
1. 依托资源集群发展模式
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人才资源等是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最大的优势, 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布局中一直秉承着“以丰富的现代美学创意、丰厚的传统人文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景为依托”, 以“环西湖、环西溪、沿运河、沿钱塘江”为主线, 充分发挥区块内的文化、景观、科技与人才等优势, 由此形成了环西湖文化创意产业圈、环西溪湿地文化创意产业圈、沿运河文化创意产业带等文创产业的集聚产业群。
2. 政府主导, 政企 (校) 合作模式
这是一种运用较多的产业发展模式, 其特点是通过政府与企业、政府与院校的战略合作, 发挥各自比较优势, 实现不同资源的有机整合、配置, 实现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与市场配置力“三力合一”, 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形成规模效应。其中政府方主要发挥规划、引导和中介作用, 进行宏观层面的规划。在产业集聚上, 以市场为导向, 引入合作伙伴, 与重点院校及相关企业合作, 实施引商、招商、聚商, 培育产业集聚区。
3. 核心企业, 示范园区带动模式
该模式通过发挥“生态、文化、名人”三大优势, 以高新技术产业区、高教园区为依托, 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及项目配套, 促进名人、名企集聚, 积极推动园区加快实现从企业集聚向产业集聚、从扩容到提质、从增量到增效的转变。培育发展若干以工业设计、信息服务、教育培
训等为特色的环高新、环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组团, 以核心企业和示范园区带动更多产业的集群。
三、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杭州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发达城市, 是通过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较成功的城市, 在打造成为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的实践中, 形成了多样化的实践模式, 积累了较多的实践经验, 在以后的发展中应把以下几方面作为工作重点:引导需求, 提供和发展适合本地居民消费的文化产品;营造适宜文化创意产业生成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实施产业点群战略, 积极培育潜力增长点、优势增长极和特色产业群发展外向型模式, 即将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位于本地以外的文化市场, 根据区域外市场需求特点和层次, 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根据不同区块禀赋资源的差异, 实现多样化、差异化的文创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编.《杭州市“十二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M].杭州:杭州出版社, 2012.
视角、融合与创造(上) 篇5
在此基础上,还要讲究“审美”。这突出的是一种终极指向,一种灵魂式的统摄。科学性的解读,实用性的解读,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指向审美。否则,让文学作品乱了体性不说,解读文本悦神悦志的美学目的也很难实现。可以说,没有审美,就没有文学创作。没有审美,也就没有文本解读。
明代学者杨慎指责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鲁迅先生所说的“(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此类偏狭与幼稚,都是忽视文学的体性,未能从审美的视角加以解读的结果。
偏离审美的解读,西方也有。哈罗德·布鲁姆在其名著《西方正典》中指出:“文化研究”名义之下众多时髦的学派正在放弃审美欢悦,而仅仅关注阶级、性别、民族以及国家利益这些远离文学的外围问题。有鉴于此,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我的生命体验,激活自我的美学素养,灵活化用中西文艺理论的思想精髓,去探求文本“美感内部的文化密码”①,使文本解读成为情感得以滋养,想象得以放飞,思想得以灵动的审美之旅才会成为可能!
其中,个性化视角的切入,生命体验的主动融合,精神生命的积极创造,显得尤为珍贵。
一
文本解读中,视角的选择极为关键。
有人说“一种理论,就是一种视角”,比如同一个文本,你用精神分析批评的理论解读是一种样子,用结构主义理论或女权主义批评理论解读,又会是另外的风景。
这话对我们颇有启发性。文本解读着实需要理论的指引、启悟,不论是谁,任凭他的智慧能量有多强悍,都必须吸纳别人的智慧,所谓“一空依傍,自铸伟词”也只是因为有了继承,创新才会显得光彩夺目而已。当下不少老师的文本解读陈腐、浅薄,甚至出现跑偏或谬误的倾向,更是理论家底不厚实的写照。罗曼·英伽登就说过:“谁在某一个领域中是文盲,谁就没有权利做出判断。”②
但是,文学理论是从众多的文学现象中抽绎、概括出来的,并不可能直接转化为解读的视角。视角的选择,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形式上。因为形式承载着内容,规范着内容,融化着内容,又提升着内容,甚至还会超越内容,表现出独立的美学价值。形式多种多样,视角也会跟着变化万端。
从这个角度说,视角的选择很能体现一个人的眼光、实力和个性。视角确定,风貌、识见、高度、深度和新度随着文本解读的展开,全都会浮出水面。
比如,同是解读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王富仁选择的是“人物形象”视角——于勒。透过于勒的两次写信,还有破产后无颜回家等细节,得出了“于勒有情,兄嫂无情,‘我同情”的结论。
钱理群选择的是“结构”视角,即小说开头,一位又穷又老的乞丐向行人乞讨,若瑟夫(文本的第二叙述者“我”)给了他5法郎的银币,第一叙述者“我”,若瑟夫的同伴感到很奇怪。于是若瑟夫就讲了他叔叔于勒的故事。小说结尾,若瑟夫说:“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以后您还会看到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于此。”于是发现:把少年的同情心保留到成年,这是“同情一切不幸者”的伟大的人道主义。
孙绍振的解读是从“场景设计”的视角切入,即作家是如何让菲利普夫妇、于勒、“我”三方会面的。因为不会面,无以言无情、同情和有情。从中,他发现了莫泊桑写作技巧中的中国小说“针脚绵密”的特点。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若瑟夫·达佛朗司这个人物形象的视角切入。生活在金钱至上的时代,所有人都被金钱牵着鼻子走,所有人都被金钱无声地腐蚀着,只有若瑟夫·达佛朗司是个例外。这种温热、光明、清新、纯洁的人性不正是一种“天使元素”,一种净化人性丑恶,强化生存伦理,点化生命希望的力量吗?虽然这种力量看起来很弱小、很幼稚、很空幻,在他生活的周围还不被理解,但是它毕竟代表了一种人性救赎的正能量。文学作品中有没有这种力量给人的感觉是大不一样的。没有,人们会感觉很压抑、很无助、很绝望;有了,人们则会心生温暖,鼓起奋斗的勇气,持守美好的希望。说它代表了文学世界的希望,人格世界的乌托邦,拯救现实的一种理想,莫泊桑本人的精神故乡,都不为过③。
视角不一,体验各异,但都是在揭示文本形式的奥妙,探访人物丰富多姿的心灵结构。
然而,视角也不是乱选、瞎选,或稀里糊涂,连选都不选的,视角的选择必须遵循特定的审美传统或审美惯例。
首先,视角的选择要注意小而专。
视角选得“小”很讨巧。“小”,便于细看,便于深挖,便于突破,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牵一发而动全身”,均道出了“小”的重要性和便利性。很多优秀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通常只选择一个“点”,就能挖深挖透,将全文的筋脉打通,这正是注意到了视角选得小对文本解读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点”通常是文本中的某个词,或某句话,如李镇西教《孔乙己》,就是抓住文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展开教学的④;也可以在熟读全篇后“化”出某个词或某句话,即对言外之意、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敏锐捕捉,如王伟娟教波兰作家伊瓦什凯维奇的《草莓》,就紧扣了作者心中一直回荡的“变”字(文中并未出现)来组织教学:1.谁能用一个字概括作者或自己的感受?2.什么变了?(景色、人生、心情、思想)3.你怎样看待作者的思想和心情之变?这种统摄全篇神韵的词句,朱自清先生称之为“文眼”,并认为这是优秀作品的一个标识。因此,在文本解读过程中一旦将之捕获,往往可以探骊得珠,使自我的缤纷思绪、体验顺利地熔铸其间,从而使解读和教学收到尺幅千里的艺术效果。
光注意“小”不行,还得注意“专”。专指“专一”、“专注”,不弥散。譬如解读杨绛的《老王》,我们一下子发现了“送”这个视角,与明清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草蛇灰线”技法不谋而合。因为全文一共有22个自然段,其中竟有18个自然段写到了主人公老王的“送”!那么,不论是解读,还是教学,我们都应该时刻关注这个“送”字:送什么?怎么送?送是否只是老王生活方式的一种写照?面对“送”型人格,杨绛内心有着怎样的震撼?这些追问都是沿着“送”这个视角顺势展开的。其间,我们虽然可以从精神分析批评的视角,去解读杨绛的“愧怍”;从社会历史批评的视角,去探究老王、钱钟书等人的不幸命运与当时社会的关系;从伦理批评的视角,去感受那个苍凉岁月里人与人之间的丝丝温情……但所有解读都必须为“送”这个视角下的内蕴开掘、形式揭秘服务。惟其如此,文本解读和课堂教学才会显得忙而不盲,形散神聚。
其次,视角的选择要关注整体性。
文本解读的视角确定后,一般会发现很多能触发自己兴奋点的信息。这些信息中,有些是文本中内含的,有些则是读者联想、想象或思考出来的,但再怎么芜杂,都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视角中。
譬如,解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我们选择“火炬式”的结构这一视角。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岸信念,如同浴火的凤凰,正是从辛苦、怨怼、伤感、惶恐、孤独的情感烈焰中煎熬出来的。在品读诗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时代背景、历史掌故、现实生活、人生况味,包括西方理论家对人性的分析,对创作匠心的论述,全部加进来。
比如著名的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两种力量支配,一个是男性的力量,一个是女性的力量。⑤女性往往外柔内刚,男性往往内柔外刚,没有纯粹的男人和女人,“双性同体”才是理想的人格形象。文天祥的身上不正是兼具了这两种力量吗?女性的力量使他拥有足够强的现实感,与常人无异,但是男性的力量引领他飞升,最终又超越了现实。
再如美国艺术史家伯纳德·贝瑞孙在评价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时说:“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品都散发着象征和寓言的意味。”⑥《过零丁洋》一诗的形式层与精神层所产生的壮美对应关系,不正是构成了一种整体的氛围象征了吗?
但是这些加进来的内容,一定要受到“火炬式”结构的规范,并统摄在文天祥精神境界由死的恐怖转化成为死的壮美的升华过程之中,为感受文天祥的崇高的人格美服务!当然,这种解读是立足“素读”文本,让内心的审美体验丰富后,再跳出文本,进行理性观照,使体验、反思更深刻、更立体的一种努力,堪称不同生命经验、心灵体验互相感发,突然接通的一种自在行为,而非套路化的生硬拔高。这依然是文本解读整体性的题中应有之义。不少老师在视角选定后,仍会出现解读偏颇、扭曲、断裂等非常态现象,这正是忽略了对整体性的关注。
比如朱洁文老师《<绝版的周庄>教学案例》(《语文学习》2006年第1期)从“绝版”这个视角去组织教学,但是因为将目标锁定在“作者对周庄当前人文环境、人文景观能否保存完好的担忧”上,而不是感受作者“对周庄的渴慕与珍爱之情”,漠视了“写景抒情散文与富有历史文化感的学者散文”的区别,被王荣生教授视为“教学内容选择不当”⑦。
这说明,教者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将“绝版”与文本中的一些非主流的衬托性信息,很功利化地结合起来了(不错,文中的确有似乎担忧的句子,如“周庄是以苏州的毁灭为代价的”,但这样的感慨恰恰是为了凸显作者心目中“绝版”的真正内涵——再不会出现这样一个保存完美的地方了),而作者着意关注的内容,如用清丽、典雅的文笔将周庄幻化成一位周身透着迷人风致的女性,深情地赞美她的自然朴实,纯秀古典,操守自持,如梦似幻,这些富含审美价值的内容,却被活生生地过滤掉了,是殊为可惜的。
另外,视角的选择还要指向“人”。
高质量的文本解读,不论选择何种视角,也不论化用何种理论,最终都要指向“人”,指向人心、人情、人性、人的存在。譬如解读丁西林的《瞎了一只眼》,不论是从风格的角度,还是从错位的角度,最终都要落实到作者对生活悖论的思考上:每个人都为对方着想,依然难以摆脱无尽的尴尬;解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你可以从意象的角度切入,再现凄清萧瑟的画面,西方的移情说、表现主义理论,也尽可以拿来用,但是这些方法必须统一在“夕阳”这个总体意象之下,并联系“日夕当归”的文化传统,去深入而具体地感受作者的羁旅之愁、古代落拓文人的人生况味。
王荣生批评过一种变态的文本解读:“比如阅读小说,看到第一句,喔唷‘开门见山,看到人物出场,喔唷‘肖像描写,然后分析‘从上写到下,从装饰写到面容等等,接着喔唷进入‘动作描写,又接着喔唷过渡到‘心理描写,最后喔唷‘通过……表现了……赞美了……”⑧这种全能视角下的阅读,貌似最后注意到了人,但却是概念化,教条化的大众人、僵死人,人性的复杂、内蕴的丰富完全被所谓的“技巧”“理论”一笔抹杀了。
————————
注释
①南帆、刘小新、练暑生:《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②[波]罗曼·英伽登著,陈燕谷、晓未译:《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428页。
③汲安庆:《如金在沙,显然自异——从若瑟夫·达佛朗司的“天使元素”说开去》,《福建教育》(中学版),2013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13年第7期。
④李镇西:《为什么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0页。
⑤伍尔夫著,王还译:《一间自己的屋子》,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7月版第120页。
⑥转引余秋雨:《艺术创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171页。
⑦⑧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0-235、18页。
产业融合视角 篇6
旅游城市营销在新形势下, 应该重新审视自身的城市旅游资源, 将产品、企业、品牌、文化氛围、贸易环境、投资环境、人居环境及至城市形象等等进行有条件的融合营销, 以求找到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营销发展路线。
一、旅游城市营销的内涵
旅游城市营销是基于城市营销基础理论发展和延伸, 旅游城市营销是定位在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基础上, 将一个城市的综合旅游资源及环境进行整合, 以城市营销理论为基础, 运用市场营销手段, 通过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使城市的旅游形象和品牌得到提升和强化, 并形成城市综合经济效益。
旅游城市营销的内涵有几个特点: (1) 营销目的以旅游为主导。旅游城市营销以旅游为主导, 以提高旅游形象、塑造旅游品牌为主要目的, 从而促进地方旅游经济发展。 (2) 营销目标。以旅游者为营销目标, 以旅游客源地作为主要的营销目标市场。 (3) 营销内容。营销内容围绕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为中心, 以旅游资源、主题形象和城市品牌等为主要内容。 (4) 营销主体。营销主体以地方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为主, 通过采取相关措施, 达到旅游营销的效果。
二、旅游产业融合
(一) 产业融合概述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代, 源于数字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信息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国外学者早期一般从技术角度研究计算机、电信业、广播电视业和出版业之间的产业融合现象。
欧洲委员会在1997年的绿皮书中指出, 融合是“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与市场等三个方面的融合”。美国Greenstein和Khanna (1997) 认为“产业融合是一种经济现象, 是指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 提出将产业融合区分为“替代性融合”和“互补性融合”。[2]日本植草益 (1988) 认为产业融合原本属于不同产业或市场的产品, 由于技术创新, 形成具有相互替代关系, 使两个产业或市场中的企业转变为竞争关系。厉无畏 (2003) 认为,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产品相互渗透, 相互交叉, 最终融为一体, 逐步形成新的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是目前国内对产业融合比较普遍的认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 产业融合从信息产业, 逐步向金融业、物流业、传媒业、服务业等其他领域延伸。作为第三产业当中重要的服务业, 不仅在产业内部各行业进行了融合, 而且服务业与农业、服务业与制造业等融合, 形成了跨行业、高科技、高投入、高回报的多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和景象。
(二) 旅游产业融合内涵与研究概况
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或者旅游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 在一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下, 通过技术、理念和资源整合等方式, 相互渗透整合、创新, 形成新的资源、商品和发展模式的新业态和新市场, 并形成优势。
国内目前对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集中在: (1) 吴金梅, 宋子千等, 研究影视+旅游融合, 提出影视旅游发展体现出产业融合的特征, 认为企业是影视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体。 (2) 王业良、刘艳红、伍海琳等, 研究房地产+旅游融合, 探讨产业融合理论在旅游房地产发展对策中的应用。 (3) 杨颖、张建、刘志勇等, 研究创意产业+旅游融合, 剖析产业融合动因, 以旅游业与创意产业为例, 从产业发展模式、消费结构、旅游资源等方面对两产业融合的理论进行阐述, 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向旅游业延伸, 跨部门联动。 (4) 李美云、章慧, 研究旅游+动漫业, 以旅游景点业与动漫业的产业边界特征出发, 探讨两者融合的过程和模式, 两者融合实现两大产业间的互动发展。 (5) 郭峦、朱华等, 研究会展+旅游融合, 分析会展业和旅游业在产业上呈现出交叉、渗透和重叠的融合化趋势, 提出会展旅游是由会展业和旅游业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而产生的。 (6) 陆晓清等, 研究网游+旅游融合, 对网络游戏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性进行解构, 探讨了两个产业互动融合的几种形式。
三、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旅游城市营销研究意义
(一) 突破旅游城市营销研究局限
1、营销内容。传统的城市营销内容是环境营销, 包括政策环境、投资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科特勒 (1993) 提出城市营销应从城市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 (SWOT分析) ;城市发展的远景和目标, 城市居民对城市发展的期待;城市营销的战略组合;城市营销采取的行为;执行和控制等共5大部分。现代城市营销研究的内容也基本继承和延续科特勒基本理论, 并在市场分析 (供给和需求) 、城市产品规划等发面进行拓展, 内容多以宏观战略层面为主。
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旅游城市营销, 结合不同产业和行业的特点, 营销内容实现多样化、多元化和跨界整合, 如文化创意+旅游、医疗养生+旅游、信息产业+旅游等等, 突破了以单一旅游资源、旅游环境为主导的局限, 拓展和深化营销研究内容的思路和深度。
2、营销主体, 传统的城市营销主体, 往往只重视和突出政府作用, 主张从政府的角度出发, 把各方资源直接用于营销城市, 比如政府层面的资源配置、组织宣传、人员配置、政策制定和营销战略的实施等等。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旅游城市营销, 将营销旅游城市的主角扩延为政府、企业、城市居民。如:政府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为其他营销主体提供服务和便利, 通过行政手段将资源优化配置于其他主体无法涉及的领域, 如社会公共产品、环境保护等;企业作为产业和行业的基本单元体, 如旅游景区、旅游企业, 在资源创新、具体实施、塑造形象等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旅游城市居民的主观友好程度和自身良好素质, 也是对外进行营销宣传的重要主体。
3、营销目标市场。传统城市营销目标市场以投资者和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 旅游城市营销目标市场以城市旅游者、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在产业融合视角下, 旅游城市营销目标市场则应考虑三者。比如, 通过商业旅游、会展旅游等产业融合方式吸引旅游城市投资者;通过旅游景区建设、旅游产品优化和创新吸引旅游者;通过旅游城市的环境建设和人文氛围营造, 提升本地居民的幸福感和城市的宜居性, 实现旅游城市的全员营销, 利用城市居民与外界的社会联系, 传播旅游城市信息和提升旅游城市整体形象。
(二) 顺应旅游发展新趋势
旅游产业的高关联性和强带动力, 与交通、通讯、建筑、餐饮、购物、酒店、娱乐等十多个产业实现了协调融合发展。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深入发展和产业升级, 以往靠资源型旅游发展的观光旅游逐渐向体验型旅游、文化型旅游转型升级, 旅游产业融合已经在产业体系创新当中应用广泛。近年来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等地, 旅游业融合信息产业、医疗养生、动漫业、房地产、会展业等, 在新的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下, 通过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 形成一种新的模式和资源。以产业融合理论作为研究视角, 探讨新形式下的旅游城市营销内容和策略, 具有创新意义, 也符合近年来旅游市场变化、游客心理偏好和旅游产业升级发展的需要。
四、基于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旅游城市营销反思
(一) 旅游城市营销要素
产业融合视角的旅游城市营销应注重对城市本身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旅游产业融合潜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考虑, 旅游的发展也不能只在本产业属性层面发挥自己的长处, 注重挖掘相关产业对旅游 (或者旅游对其他相关产业) 的贡献作用。
产业融合视角的旅游城市营销要抓住以下五个要素: (1) 营销主体。确定旅游城市营销主体, 由单一政府主体转变为政府主导、产业联动、旅游先锋的营销联合主体; (2) 发展导则。制定新型旅游城市营销导则和产业融合发展政策体系; (3) 吸引物。整合资源, 创新思维, 挖掘具有本体城市特色的营销吸引物; (4) 目标定位。以产业融合的不同市场和不同群体, 重新定位城市营销的目标市场; (5) 基础设施。旅游城市接待设施的改造, 以适合不同城市形象和不同目标群; (6) 融合路径。创新和明确产业融合的路径, 用以指导城市营销的战略和策略。
(二) 旅游城市营销策略
1、产品策略。根据四大融合路径的构思理念, 旅游城市营销的产品类型划分和设计主要针对三大目标市场、城市和产业性质与特点, 主要有以下特点:
面向城市旅游者:产品策略主要以旅游活动和旅游吸引物为核心, 引入产业融合的理念, 从资源融合和功能融合两大方面进行产品的设计和构建, 如旅游产业与农业的资源融合, 农作物种植景观资源、农业生产场景、农村风貌等;工业遗址则、工业生产过程、工厂风貌;以文化节庆活动为依托而发展的节庆旅游;以林业资源为基础的森林旅游等。不仅使旅游业的内涵和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扩展, 满足了旅游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同时依托相关产业的资源和设施设备, 体现了旅游城市的多功能形象, 有利于城市旅游形象的整体提高。
面向城市投资者:产品策略主要以技术、市场和功能三方面进行产业融合创新, 如文化创意产业、会展商务、商业贸易会、高端论坛、房地产等, 一方面融合城市自身旅游和城市品牌优势, 另一方面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渠道, 吸引城市投资者, 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形象。
面向城市居民:以资源融合和功能融合为主, 设计教育医疗旅游、公益旅游、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旅游等产品, 一方面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档次, 一方面促进城市居民对城市形象的认同感, 能够在城市好高度、城市文明、城市热情度等人文气氛和文化建设方面提升城市的人文形象。
2、价格策略。从经典的“服务利润链”理论分析, 城市营销价格策略可以通过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通过改进城市服务, 提升城市形象来提高服务的总价值;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相关城市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成本, 减少消费购买服务的时间、精力与体力消耗, 降低消费者的货币与非货币成本, 比如便捷的交通减少运输成本;高效的政府、企业办公效率和环境, 减少行业企业和相关投资者的经营成本、办事成本等。
3、分销策略。旅游城市营销的分销渠道就是旅游城市产品实现其价值的渠道, 是旅游城市产品 (服务) 与良好的城市形象从城市营销主体向城市消费者转移所采取的途径。一是通过政府主导建立直接营销渠道, 借助政府威信、决断力与执行力, 对城市资源和旅游资源利用媒体进行营销宣传;二是积极倡导全民参与的公众营销渠道, 实现真正的全民营销, 改善整个旅游城市的素质和文化氛围;三是通过企业建立营销旅游城市的商业渠道, 比如针对旅游者的旅行社为代表的旅游服务机构、针对旅游城市投资者的企业招商办事处等。
4、促销策略。旅游城市将产品和服务通过恰当的方式向目标消费者进行报道、宣传和说服以引起注意和兴趣, 在产业融合视角下, 促销策略主要有广告促销、网络促销等为代表的策略, 同时也应发挥不同产业优势, 实现多元化促销策略。比如, 依托创意节事活动, 丰富城市文化;重视公关宣传, 用活服务营销;利用文化创意产业, 深挖本土特色, 倡导文化主题营销等等。
摘要:旅游城市营销是提升城市形象, 提高城市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总结旅游城市营销的重要性, 提出城市营销内容和营销策略。
产业融合视角 篇7
关键词:物流金融,协同理论,产业融合,信用风险
1 产业融合视角下物流金融的形成
物流业与金融业的融合产生了一个跨行业、互相交融发展的新业态。金融产品有了新的市场与新的客户群体, 物流企业可以将信息优势与金融机构资金增值的优势结合起来, 在满足融资企业资金需求的同时, 也达到提升物流效率与资金效率的效果。
1.1 物流金融兴起的现实背景
中小企业在增就业、促增长、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权威部门统计, “中国中小企业提供了50%以上的税收, 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 完成了70%以上的发明专利, 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 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1]由于中小企业大多为轻资产企业, 企业信用评级低, 传统的银行信贷制度对于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十分谨慎, 融资难题长期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随着银行业进入壁垒的不断降低, 金融市场激烈的竞争促使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但由于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控难度很大, 在对其融资的业务方面仍很谨慎。
我国物流产业进入门槛低, 物流企业, 特别是小型物流企业很多, 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导致物流企业整体上的利润率很低, 物流企业在发展中急需开发新的物流增值服务项目扩大利润空间以得到进一步发展。
1.2 产业融合下物流金融的形成
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实体经济运行紧密相连, 与三大产业的关联度都较强[2]。物流业的服务涵盖了采购、生产、批发、销售、回收等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原材料、半成品、商品等物资的流动。中小企业依托丰富的动产资源进行担保, 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动产进行有效控制, 以动产担保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这样中小企业可以依托动产获得运转资金;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与物流企业结成联盟, 大大降低了信贷风险的同时也获取了利息;物流企业通过专业的服务获得收益, 并可以与金融机构和融资企业建立同盟关系, 更好地融入客户企业的供应链中。在生产企业融资需求背景下, 物流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不断融合形成了物流金融。
物流金融是伴随着物流业不断发展而产生的, 是一种融合度最高的结合型产业融合。它以实现资金流的高效运转为目标, 以有效控制实物流为依托, 以实时共享信息流为保障, 通过运用各种金融产品, 充分利用物流领域的动产缓释信用风险, 盘活货币资金, 实现资金优化配置。物流金融领域的资金流贯穿整个物流过程, 涵盖存贷款、投资、信托、租赁、质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所能够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物流金融是一种新兴的实现物流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融资企业三方共赢的模式。据统计, 2013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7.29万亿元, 其中物流企业参与监管的融资业务约在3万亿元左右, 为相关物流企业带来的综合收益超过200亿元[3]。
1.3 物流金融的基本模式
目前, 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主要包括物流结算金融、物流仓单金融和物流授信金融[4]。物流结算金融是指运用各种结算方式为物流企业其客户企业融资的金融活动, 主要有代收货款业务、垫付货款业务以及承兑汇票业务。代收货款是指物流企业代客户企业向收货人收取货款, 并定期与客户企业结算。垫付货款即银行质押贷款业务, 是指融资企业将货物质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 并由物流企业予以监管, 金融机构根据质押货物市场价值向融资企业发放贷款。承兑汇票业务即保兑仓模式。在保兑仓模式下, 经销商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缴纳保证金, 由物流企业提供担保, 申请开立用于向制造商支付货款的专项银行承兑汇票, 同时经销商以在库货物对物流企业进行反担保。待金融机构为制造商开具承兑汇票后, 制造商将货物送入保兑仓, 物流企业向金融机构开具仓单确定货物在库, 经销商分批向金融机构还贷, 金融机构开具仓单分提单, 物流企业依据分提单向经销商送货, 直至货款两清。
物流仓单金融主要是指融通仓融资, 随着现代物流与金融的深入融合, 也出现了物流中心仓单模式和反向担保模式。融通仓融资的基本做法是融资企业将其采购的原材料或成品储存在融通仓作为质押物, 物流企业对在仓物资进行估价、保管、动态监管, 并为其提供信用担保, 融资企业借此向银行申请贷款, 然后在其后续生产或销售过程中分阶段还款。融通仓融资在物流企业监管质押物并做信用担保的前提下将银行不愿接受的动产转变为愿意接受的动产质押产品, 以此作为质押担保品或反担保品进行信贷融资。
物流授信金融是指金融机构根据物流企业的规模、业绩、资产状况以及信用程度授予其一定的信贷额度, 物流企业利用被授予的信贷额度向相关企业提供灵活的质押贷款业务。在质押贷款的过程中, 由物流企业监控整个业务, 金融机构则基本不参与具体运作。这种模式简单灵活, 企业可以比较便捷地得到贷款, 物流企业可以提升其盈利水平, 金融机构得以从繁杂的金融业务中脱身, 全力专注风险的监控, 是一种物流业与金融业深度融合的产物。
2 物流金融的信用风险分析
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模式, 我国的物流金融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发展空间很大但仍属于粗放式发展, 风险管控滞后于业务的拓展。物流金融与一般业务相比涉及更多的利益主体, 金融产品品种多, 质押物种类多, 市场行情变化较大, 业务环节繁杂, 风险发生的几率更大。与此同时, 各个主体更多顾忌自己利益, 规避和转嫁风险, 易造成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等。物流业务和金融业务的风险同时并存于物流金融业务之中, 致使双重风险叠加, 物流金融风险也较其他业务更大, 主要的风险有信用风险、质押物风险、变现风险和环境风险等, 其中信用风险是物流金融面临的最大的也是最难以解决的风险。前面所列的很多风险也大多源于信用问题, 信用风险严重制约了物流金融的发展。
2.1 信用风险的表现
信用风险即违约风险, 是指交易一方未能按约定契约履行义务而给另一方带来经济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广泛存在于物流金融的三种模式之中, 风险源主要来自于融资企业和物流企业。
2.1.1 源于融资企业的信用风险
融资企业是风险的最主要来源, 物流金融面对的客户以中小企业为主, 企业数量多, 行业分布广, 金融机构很难完全掌握每个企业的真实情况以及质押物所属行业的市场发展动态。在融通仓融资等业务模式中, 企业为了成功融资, 很可能有意掩盖对自身不利的信息, 篡改企业财务报表、生产和销售数据以赢得较高的信用评级骗取金融机构的信任。此外, 融资企业也会在货物数量质量、货物的保值性以及货物来源的合法性等方面掩盖真实信息。在物流授信金融模式中, 融资企业也会利用同样手段掩盖其真实情况欺骗物流企业获得资金。
2.1.2 源于物流企业的信用风险
物流企业在物流金融活动中负责评估质押物的价值并对其监管, 实质上分担了金融机构需要做的关键业务, 但并不对融资企业违约承担连带责任。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存在物流企业与融资企业串谋欺诈金融机构提供虚假信息的机制漏洞。物流企业掌握原始数据, 存在进行套利的动机和信托责任缺失风险。物流企业在物流金融监管缺失的情况下未必是完全中立的第三方。缺少有效监控带来的信用风险损失是巨大的。2014年6月初, 青岛港发生了仓单重复质押骗贷案, 即青岛德诚矿业利用同一批氧化铝和铜, 与多家仓储企业开具仓单, 并质押给花旗、渣打等十几家银行获得贷款, 其中多家银行的贷款额在10亿元上下。
2.2 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2.2.1 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
物流金融风险主要源于业务运作涉及的融资企业、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三方的信息不对称。从信息分布上看, 各利益主体按拥有信息量多寡排序为融资企业、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根据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人期望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利益选择行动, 但委托人不能直接观测到代理人的行动选择, 只能观测到由代理人的行动和其他外生因素共同决定的随机变量, 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 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违背委托人意志的可能性越大。因此, 信息的不对称易造成拥有信息优势一方即代理人隐藏对自己不利的信息进而损害对方利益的败德行为。如物流企业帮助融资企业隐藏或提供虚假信息, 不认真履行监管质押物职责;融资企业提供虚假质押存货信息、质押物以次充好等。此外, 物流企业内部的负责监管融通仓质押物的监管员、金融机构评估融资企业信用的信贷员作为内部人也易出现此类委托代理问题。由于是企业内部人问题, 其行为更为隐蔽, 风险防范难度更大。
2.2.2 短期逐利动机导致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意味着参与博弈的局中人在面对短期违约高利润诱惑的条件下放弃长期合作。短期内, 个人理性导致集体的非理性。物流金融业务的三个主体都有追求各自更高的短期利益的动机:金融机构不考虑融资企业的承受能力设定过高的利息率;融资企业为了获得更多资金进行项目再投资甚至高风险的投机而使用虚假信息骗取贷款;物流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而为不具备资质的融资企业提供融通仓、物流授信金融等服务忽视风险。如同一次性博弈易导致囚徒困境, 三个主体着眼短期利益而放弃长期合作, 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产生冲突, 势必会出现违约危机。
3 物流金融协同发展分析
物流业与金融业不断深入融合催动着物流金融的快速发展, 同时物流金融也面临着各方面严峻的挑战。物流金融业务风险管控, 金融机构、物流企业和融资企业的信息共享机制, 三方的权责界定以及三方之间的约束机制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完善。协同理论强调通过子系统的协同作用自发产生协同效应, 推动系统的有序运作。协同理论对于物流金融的风险管控乃至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1 协同理论
协同学的思想和基本概念由哈肯于1971年首次提出, 主要研究开放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时如何利用自身内部子系统的协同作用, 使系统自动地在时间、空间以及功能三个维度上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协同理论主要包括三个内容, 即协同效应、自组织原理和伺服原理。协同效应指高于各个子系统独立运转的效应之和的现象。自组织现象是指在没有外部指令情况下, 系统内部自主向有序化发展的现象。伺服原理是指“系统在接近不稳定点或临界点时, 系统的动力学和突现结构通常由少数几个集体变量即序参量决定, 而系统其他变量的行为则由这些序参量支配或规定”[5], 即序参量决定整个系统的发展。协同理论强调各个子系统的协同有序化发展, 促成协同效应的产生。
3.2 物流金融的协同发展途径
协同理论是系统科学的一个分支, 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多个相关主体互动的复杂系统, 协同是经济良性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系统内部的各个主体能围绕大系统的长期目标积极协调配合, 就会带来各个利益主体均会受益的协同效应。如果各个主体为了各自短期目标发生利益摩擦、违约乃至冲突, 整个大系统的秩序必然混乱, 难以发挥作用。因此企业必须协同好系统内部的关系, 探求决定物流金融协同发展效果的序参量, 借助系统内其他企业成员弥补自身的不足, 促进产业的深度融合。
3.2.1 各方应建立协作机制
物流金融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协同发展制度体系, 包括业务操作分工、关键人员与关键环节协同管理、实时信息共享、协同风险评估与预警、业务协同监管、企业间利润分配等。金融机构应与具有实力强、信誉好、客户网络关系广泛的物流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通过业务合作实现核心能力互补, 共享信息, 界定权责, 健全约束机制, 为融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金融机构之间也必须要紧密合作, 共享物流金融信息, 规避重复质押融资的风险。物流企业之间也同样需要信息合作, 特别对于质押物监管员的管理。三方只有协同合作, 才能高效管控风险, 物流金融业务才可以良性开展。
3.2.2 各方应着眼于长期协同
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以及融资企业只有跳出短期利益的局限谋求长期协同发展, 共同开发更多安全的金融产品,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 实现共赢, 才可以促成协同效益的涌现。为了防范短期行为, 不仅需要企业间的积极协调配合, 政府金融监管方也应积极制定、完善和推行物流金融业务规范, 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评估体系和失信惩处制度, 严格监督各方企业行为, 建立信用违约黑名单制度, 围绕序参量建立物流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创造一个安全、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
3.2.3 搭建跨行业信息平台
信息平台应同时涵盖金融机构、融资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动态信息。平台须实时收集和体现融资企业信息以及质押物、资金、人员等相关信息, 便于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查询和监控。多方共享的综合信息系统, 一方面可以为物流金融业务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打破信息屏障, 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协调管理, 实现物流金融业务可视化开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提供市场信息, 促进市场供需双方的交易。平台的建立需要由独立机构运营管理, 并借助金融、物流等行业协会组织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的积极加入, 形成规模效益。
4 结束语
物流金融是物流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制造企业、销售企业出于业务发展需要相互融合形成的。物流金融可以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提升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拓宽金融机构的收入来源, 提升供应链资金流、实物流的运作效率。物流金融业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营风险, 特别是信用风险, 融资企业仓单重复质押, 物流企业提供虚假数据, 监管员与融资企业合谋, 等等。信用风险严重制约了物流金融的健康发展, 物流金融的信用风险来自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各利益主体的短视行为, 为此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相互制衡协同发展的约束机制和跨行业的信息平台, 促进产业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王蕾.中小企业提供了50%以上税收[N].华商报, 2014-05-28 (B11) .
[2]钟俊娟, 王健.我国物流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基于产业融合视角[J].技术经济, 2013 (2) :39-44.
[3]曹娴.物流金融, 如何安全把关[N].湖南日报, 2014-07-23 (2) .
[4]王宇熹.物流金融[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205-207.
产业融合视角 篇8
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并就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和农村产业融合推进机制、完善多渠道农村产业融合服务等方面做出了全面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正式进入快车道。农村产业融合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基础和良好环境;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先进要素技术对农业的渗透型融合,加强了休闲农业的推广。在农村产业融合大环境下,休闲农业市场势必会迎来发展的新高度。
2 发展背景
2.1 休闲经济时代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融合和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人类精神需求不断增加,使得休闲经济发展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我国休闲消费存在很大潜力,国内中层阶级的崛起,成为休闲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生产力和劳动效率的提高,整个社会及广大群众闲暇时间增多,休闲经济发展条件将逐步成熟。
2.2 发展休闲农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
2016年1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标志着发展休闲农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是拉动内需,培育国内消费新的增长点,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措施;是引入扶贫新业态、促进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战略措施。中央要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2.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催生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休闲农业市场竞争,提高了对休闲农业创新性、资本及其它要素的要求。休闲农业旅游作为农村产业发展融合体,将成为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3 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3.1 休闲农场或观光农园模式
利用假期体验现代农业的田园风格,参与农业和渔业、休闲娱乐等,让游客寻求回归生活的基本生活方式。城市人口对乡村生活质量的体验式的消费需求和观光农业和休闲的社会需求的兴起,许多中国的农业科技园区由单一功能的生产示范,逐渐转化为兼具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的多重功能。主要类型有田园农业型、园林观光型、农业科技型、务农体验型。如以生产、加工、销售、休闲观光农业、网络购物为一体,强调亲近自然及家庭温馨的日本MOKUMOKU农场;台湾休闲农场的鼻祖———香格里拉休闲农场,集特色文化和农场内涵于一体,强调农场项目和农村生活的参与体验,多元业态共同发展,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
3.2 民俗风情模式
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节庆活动等休闲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耕文化型、民俗文化型、乡土文化型、民族文化型。如云南民族村旅游区,景区内设立了民族博物馆、少数民族村寨、民族歌舞厅等旅游设施,展示了各少数民族村舍建筑、生产生活和宗教习俗,体现了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但在强化旅游项目体验性、满足游客休闲娱乐需求等方面还有待改善;湖南荆坪古文化村民俗文化气息浓厚,村内现存祠堂、古驿道、节孝坊、观音阁、唐代古井等20多处古文化遗址,其流传的如酒歌、傩戏等民俗表演吸引了无数游客。
3.3 农家乐模式
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特色农产品、田园风光来吸引游客进行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业观光型、民俗文化型、民居型、体闲娱乐型、食宿接待型、农事参与型。典型的如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四川成都碑县农科村农家乐,依托种植花卉营造的良好环境,开展垂钓、曲艺、骑马等休闲体验活动,突出发展以乡村酒店和高档花卉盆景为特色的农家乐旅游。村内成立了农家乐旅游协会,提高了农家旅游的规范化和组织化,并且在国内率先推行农家乐星级评定。近年来洋家乐———外国人办的农家乐正渐成风尚,因其遁循环保理念而受到外国友人和都市白领的青睐。如由部分外籍人士创办、结合中西方文化特色的浙江莫干山裸心谷度假区,内设有骑马、射箭、露天泳池等娱乐活动,崇尚回归自然,坚持低碳旅游。
3.4 村落古镇模式
旅游古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式,以具有文化、历史、艺术等价值的核心旅游资源实体构成古村镇的特色旅游吸引力体系,开发休闲农业旅游。主要类型有占民居和占宅院型、民族村寨型、占镇建筑型、新村风貌型。如乌镇在原有模式基础上,打造了休闲游和夜间游两方面核心产品,秉承“以存为真”理念,对休闲旅游品牌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雅安市雨城区在地震灾害重建以来,将休闲农业与产业发展、新村建设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雨城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发展之路。
3.5 市民农园模式
市民农园,又称社区支持农园,指农民承包土地建立休闲农园,由城市市民出资认购并委托农民代种或亲自种植花草、蔬菜或经营家庭农艺,其收货的产品为市民所有,期间体验享受农业劳动过程乐趣的一种生产经营形式和休闲农业旅游形式。这些城市市民被称为周末农夫。该模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后演变成多种类型的经营方式,如市民种植纪念树、市民租赁农舍经营农家乐等。典型的有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和日本仙台园艺中心,市场供不应求,备受消费者青睐。
3.6 休闲度假模式
利用农业资源,如森林、草原、果园等,开展农业体验、农业观光、住宿度假等多种休闲度假活动。如以“奢华与朴素混搭,舒适和自然结合”为特色的北京密云山里寒舍度假酒店,将城市化星级酒店享受与自然农村生活融合,并配套游泳池、高尔夫球场、多功能娱乐中心等休闲度假项目,形成了山里寒舍创意休闲度假区;台湾新光兆丰休闲农场———集农、林、畜牧、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花莲民宿与饭店,依托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提供了多样化农业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农场内设立的亲子戏水区、生态鸟园区、迷你马场等主题区,强化了农场综合性功能,也为不同年龄层次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度假体验。
3.7 科普教育模式
利用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为游客提供学习知识、增长见识的旅游活动。农业园区兼顾生产、科技示范与科普教育的功能,其主要类型有农业科技教育基地、观光体闲教育农业园、少儿教育农业基地、农业博览园。如北京小汤山农业科技示范园———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技术领先、高效开放,依据“科技示范、辐射带动、旅游观光”的功能定位,形成了以温泉文化、高科技农业观光为主的都市农业观光旅游区;以“人与植物共生共融”为主题的英国伊甸园,集科普教育、休闲体验、生态观光等功能为一体,是具有极高科研、产业和旅游价值的植物景观性主题公园。
4 发展策略
4.1 坚持政府引导,完善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政策和投融资体制机制
加强政府在政策支持、规范管理、创造环境中的作用,协调和制订促进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研究和部署重大活动和工作措施。组织制定和完善标准的休闲农业旅游服务体系,加强对各类休闲农业产业协会等合作组织的管理和支持,增强行业自律性。推进休闲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休闲农业旅游企业和项目的财政支持,调动行业协会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鼓励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合作与政府合作,吸引国际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开发。
4.2 坚持以农为本,深入挖掘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文化内涵
休闲农业的发展应密切联系农业、农民和农村地区,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为单位,以促进当地农民的就业和收入为目标。根据农村产业一体化的要求,深入发展了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文化内涵,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习俗和特色。弘扬传统文化休闲农业,利用深厚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拓展多元功能、环保友好、丰富文化休闲农业旅游。大力培育特色休闲农业产业,推进农业传统文化的产品化,变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为城乡消费者创造良好的休闲旅游环境。
4.3 坚持改革创新,提升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水平
适应休闲农业旅游向综合产业和综合服务升级的客观需求,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村集体或农村旅游合作社对农村进行统一管理,包括对农村土地和闲置农宅统一管理打造,实现规模经营;对休闲农业项目开发进行规范和管理,鼓励村民自愿参与;对农村公共空间进行统一营造,组织村民开展旅游接待活动,提供完善的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在管理实践方面,依据“组织化、标准化、特色化、智慧化”的总体要求,调动村民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和开展旅游接待活动的积极性,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休闲农业旅游的经营水平。
4.4 坚持因地制宜,推进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品牌建设和吸引物塑造
继续开展全国休闲农业旅游示范县创建,着力培育一批生态环境优、产业优势大、带动能力强的休闲农业旅游示范县;将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与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活动整合起来,打造一批美丽休闲村镇;开展休闲农业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推介,发挥媒体作用进行宣传;积极鼓励各示范点因地制宜地促进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新形式,举办特色鲜明的农事节庆活动,形成规范有序、联动协调的品牌建设机制。加快特色提炼,创建区域精品旅游品牌,逐步实现品牌延伸和品牌输出,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品牌复制。对农村休闲资源进行系统化整理,通过鲜明的文化主题导入转化为旅游吸引物,创造性地塑造具有竞争力的休闲旅游核心产品,增强休闲农业旅游吸引力。
5 结语
产业融合视角 篇9
在一定的社会阶段, 某种 (或几种) 的生产要素总是居于支配地位, 因而该社会总是打上该要素的烙印, 在农业社会, 土地处于支配性地位, 这个阶段可以称为农耕文明时代;在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占支配性地位, 这个阶段就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理所当然地, 如果知识在一个社会中占支配地位, 我们就可以当然地称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早在1996年, 亚太经合组织发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1998年11月24日江泽民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的讲话中指出:“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 新兴产业层出不穷。”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所有的一切都向世界表明, 人类社会已经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将逐步取代土地与资本要素, 成为新的支配性要素而发挥作用, 推动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经济是不同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形态, 具有自身的特点。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要素为基础, 以科学技术为内核,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以网络为工具, 以创新为动力的知识占支配地位的经济新形态, 知识经济的出现决不是要简单地构造一些所谓的虚拟产业去替代原有的产业, 而是用一种新的支配性的产业元素———知识重新构造原有产业, 使原有产业重新焕发生机, 实现产业创新和融合。因此, 知识经济时代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是从知识经济时代一开始就显得十分突出的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
产业融合 (industry amalgamation) 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 产业边界模糊, 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或重构原有产业的过程。尽管产业融合早已有之, 但早期的产业融合表现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 即产融结合。它是资本要素内部简单形式的结合, 而不是跨要素的复杂结合。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融合只有在知识作为独立的支配性要素起作用时, 才有可能发生。现代产业融合从技术变革开始, 国内外研究产业融合的学者大都这样认为, 如日本学者植草益。其原因在于早期的产业融合集中在技术革新基础上的计算、印刷、广播等产业的交叉和融合。这种技术革新只不过是知识要素在生产中取得初步支配地位的初级阶段的表现形式, 是产业之间跨要素融合的开端。近20年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 知识作为一种支配性要素的作用越发突出。一方面, 由于知识本身的不断创新, 产生了一些新的知识型产业体系;另一方面, 通过知识溢出, 技术的运用, 信息的渗透, 网络的展开, 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得到实现, 特别是由于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和市场的融合等融合的有机衔接, 新的知识型产业把原有的相互独立的产业之间的端口相互藕合与连接起来, 形成新的产业体系。总之, 不管是在传统的数字产业融合领域, 如金融、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产业中, 还是在现代产业融合领域, 如物流、能源和制造业等各个领域中, 产业融合都在展开。产业融合在改变产业间的交互关系, 重塑传统的产业结构模式, 打破原有产业的边界的同时, 也导致产业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从而使行为——结构——绩效的产业内在逻辑关系朝良性循环方向演进, 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发生如此深刻和复杂的产业融合现象, 它将完全改变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产业融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
二、知识共享是产业融合的基础
现代产业是各种知识的集合, 产业融合表现为知识的交流、共享与融合, 产业融合就其实质而言是知识的融合。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是产业创新与融合的基础和前提。产业融合中的知识共享是产业体系中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中不同产业链条对共同知识的分享和利用, 通过知识共享, 不同产业提高了对知识源的认识与理解, 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链条之间的互补关系就更能为不同的产业所熟悉, 减少了对共同知识的重复投入。更为重要的是, 通过知识共享, 知识外化——融合——内化的循环加速了知识的系统化进程, 分散在不同产业的专有知识的融合成为这个循环的一个必然结果。知识的系统化进程直接促成了产业的系统化的进程。也就是说, 通过互补性知识相互之间有目的的知识交流、积累、融合, 实现了不同产业相关各方知识资源的迅速增长, 促进了产业的知识创新能力, 把看起来似乎不同的异质产业连结成一个个有机结合产业整体。
现代产业体系演进包括产业融合与知识共享两个几乎同时进行的方面。一方面, 不同产业拥有不同的知识, 而不同产业的知识之间往往具有互补性和兼容性, 通过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不同产业的知识相互嵌入、融合与结合;另一方面, 产业融合的过程是一个寻找不同产业对接口的过程, 是一个寻找不同产业对接知识的过程。两个方面中, 产业融合对所需的知识提出具体的要求, 知识共享提供产业融合所需要的知识。产业融合强调不同产业融合的共同知识基础, 知识共享为产业融合提出的具体要求提供可以互补和融合产业的知识, 产业融合的端口和知识共享的潜在要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产业融合中, 没有产业融合对知识共享的要求, 知识共享将失去其目的性, 同样没有知识共享所能提供的共同知识基础, 产业融合则不能最终实现。诚如马歇尔所说, 知识是生产中最有力的发动机, 知识本身的融合带动了产业的融合, 使原来产业之间潜在的连接端口被发掘出来, 连接成难分彼此、专业界限模糊的新产业形态。
三、知识是产业融合的支配性要素
众所周知, 事实上知识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 人类已经步入一个以知识的占有配置, 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知识扮演了决定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角色, 所以知识也是决定产业融合的支配性要素。知识成为产业融合的支配性要素是通过知识的物化作用来实现的。产业融合的进程是知识和有形的要素与具体产业相结合的知识的物化过程, 在物化的过程中, 知识融入工业经济的过程中成为与劳动、资本一样的生产要素, 顺其自然地取得了在生产过程中的支配地位。
产业融合的实质是知识融合。知识融合是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和推演的过程, 它是产业融合的一个显著特征, 知识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前提与必要准备。由知识的融合所导致的产业融合必须首先通过知识的物化作用来实现。当知识通过群化、外化和内化等形式与具体的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本等相结合, 成为具体的产业的一部分时, 知识就完成了其自身的物化进程, 与此同时知识也成为产业融合的最活跃因素, 产业融合的进程是一个知识融合的进程。
知识作为产业融合的最活跃因素这一点是由知识的特征来决定的。首先, 知识具有共享和开放的特征, 知识共享特征使受让方在获得知识使用价值时并不损害持有者同时使用知识的同一使用价值, 由此而导致知识可以被兼容和扩充性地广泛利用, 一旦知识由一个领域渗透到其他领域和具体的生产要素融合起来的时候, 知识就实现了自身的物化, 从而也就实现了不同产业端口的对接与藕合。其次, 知识向其他产业扩展的边际成本很低, 甚至为零, 也就是说, 知识具有报酬递增的特性, 是一个驱动型的要素。有人说:我有一个苹果, 给了你, 我就没有了;我有一个主意, 告诉了你, 你也知道, 我也知道。非常形象地说明了知识复制的低成本特征, 一旦若干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关系的产业找到共同的知识的时候, 受追逐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驱使和受知识报酬递增的引诱, 新的产业形态就会形成以加速产业融合的趋势。再次, 不同产业间的互补与互动是现代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这个特征由知识的共享性来决定的。知识的共享链条式传播和网络式传播的习性, 和产业体系的特征非常相似, 因此, 在产业体系中, 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更容易发生, 知识的共享打破了传统产业间相对封闭的状态, 为产业融合找到了共同的知识基础, 为产业内、外推广应用融合工作的技术提供了推动力。
四、知识要素是产业融合的粘结剂
不论是产业融合的哪一种形式, 如产业交叉、产业延伸或产业重组, 相对于原产业来说, 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异, 从这一点来看, 产业融合的本质是不同于原有产业的产业创新。在产业融合中, 知识要素以技术、信息、经验等形态为不同产业所共享, 使产业与产业之间分离的边界通过某种形式连接起来, 导致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 形成新的产业形态。知识要素对产业融合的作用表现在从产品开发到被市场接受的全过程中:首先, 知识要素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形式, 改变原有产业生产的技术路线, 开发出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后, 然后渗透、扩散融合到其他产业之中。其次, 知识要素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形式改变原有产业产品或服务的技术路线和技术特征, 因而改变了原有产业的生产成本函数, 实现了熊彼特所说的创新, 提高了产业的价值创造功能, 从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动力。再次, 知识要素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形式改变了市场的需求特征, 重新实现了供给自行创造需求的新兴产业的功能, 给产业的产品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从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市场空间。在产业融合的进程中, 知识是自始至终起作用的因素, 知识是使不同产业联结起来发生产业融合的粘结剂。
和其他要素相比, 知识的特点非常突出, 在诸生产要素中, 土地在空间上不能转移, 资本具有很强的私人性即排他性, 只有知识具有时空流动和非排他特征, 因此, 知识要素天然是产业联结的要素。一旦和具体的历史的生产条件相结合, 知识要素就成为了产业融合的粘结剂。
知识要素是产业融合的粘结剂是由知识的强溢出性特征决定的。众所周知, 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公共产品, 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特征, 知识溢出是知识外部性特征的重要表现。知识溢出是知识扩散过程中的外部性, 是指知识接受者将获得的知识与自有知识相融合开发出新的知识, 却没有给予知识的提供者以补偿, 因而提供者没有享受全部收益;或者给予的补偿小于知识创造的成本, 接受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没有承担全部成本的现象, 因此, 知识具有正的外部性特征, 即知识的社会边际效益大于私人边际效益。哈耶克认为:对社会来说, 知识的外部性是一种“免费的礼物”。知识溢出一旦发生在产业上时, 产业融合就有可能发生。知识溢出成为产业融合的粘结剂有两条最基本的途径:第一条途径是:当同一产业内部发生知识流动时, 知识溢出诱发产业内部竞相进行知识创新或模仿创新, 导致产业边界不断延伸。第二条途径是:当不同产业之间发生知识流动时, 知识溢出使产业之间相互找到了对接的产业端口, 产业交叉与藕合发生。同时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知识溢出进一步诱导知识的流动、聚合、裂变, 驱动原有产业价值链解体与重新组合, 形成新的产业网络, 因此, 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产业重组与产业创新的过程。知识要素作为产业融合粘结剂, 源于知识的租金外部性所产生的联结经济。在知识溢出的联结经济的作用下, 产业内部的产业链之间或是不同产业之间具有补足关系的领域的知识扩散, 带来了超过它们原先各自领域利益之和的利益。一旦这部分利益成为诱导产业边界发生变化的原因时, 不同产业间的协调变得更为容易, 不同产业之间, 产业内部和上下游产业之间的知识溢出将诱发连锁创新, 促使产业与产业之间、产业内部不同的链条之间发生融合。
五、产业融合需要知识创新推动
知识的传播与扩散是实现知识共享的另一种方式, 不同产业之间知识的传播和扩散, 能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 促进产业融合。知识的共享不但不排斥不同产业之间知识的相互交流, 反而会强化产业之间的知识共享, 这是由产业创新所能预见的结果来决定的。产业融合是典型的产业创新形态, 必须依靠知识创新来推动, 知识创新通过知识共享来激发和完成, 在现代知识创新体系中, 封闭的知识状态已经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产生新的知识。
知识创新是知识共享的结果。追求知识的合作剩余是知识共享的重要理由。在产业体系中, 每个产业都有自身的独特的知识, 不同产业知识的异质性是一个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的根本原因。一般来说, 在知识分割的状态下, 不同产业的端口是闭合的, 因而产业是分立的, 产业边界十分清晰, 即使产业之间有关系, 也只可能通过迂回的方式来表达, 所以, 产业之间或者同一产业不同产业链之间没有合作剩余。产业之间若要获得合作剩余, 只有一条途径, 即不同产业作为知识的集合, 通过知识的共享途径来把分立与分割的产业联结起来共同实现产业合作剩余, 也就是说通过知识合作剩余的实现达到实现产业合作剩余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 通过产业异质知识的交流、共享从而融合与创新实现了产业之间的渗透与融合, 显然知识融合推动了产业融合, 观念上的合作剩余的追求通过实际产业合作剩余的实现而得以具体落实。
六、结论
显然, 知识在产业融合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知识共享, 知识要素物化于具体的产业之中。知识物化于具体产业的过程是一个异质知识不断融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知识是一个组合性因素, 因而是产业融合的粘结剂。知识融合促进了产业的融合, 顺其自然地, 知识在产业融合中获得了支配性地位。同时, 知识融合也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 出于对知识合作剩余的追求, 作为知识集合的产业也同时实现了其自身的融合。产业融合的实质是产业创新, 通过产业融合, 降低了产业间的交易成本, 创造了新的合作剩余, 完善和优化了产业结构, 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因此, 必须加强知识共享体系的构建, 为产业融合提供一个良好的知识共享平台。
参考文献
[1].黄少安, 宫明波.论两主体情形下合作剩余的分配——以悬赏广告为例[J].经济研究, 2003 (12)
[2].芮明杰.刘明宇, 任江波.论产业链整合[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3].[美]朱丽·汤普森·克莱恩.跨越边界[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周振华.产业融合拓展化的过程及其基本含义[J].社会科学, 2004 (5)
情景融合:职教教学的应然视角 篇10
什么是企业工作情景?虽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人们大都把工作情景理解为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理解为企业的生产流程,理解为企业中的一切经营与管理。因此企业的工作情景是多样的、复杂的,企业工作情景是否可以无差别地融入中职课堂?是否全都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情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有人认为,课堂即车间,学校即工厂,职场、学场合一,工作情景就应该是学习情景;有人认为工作情景不等于学习情景,学习就是学习,工作就是工作,职场、学场是两个不同的场域;也有人认为在学习情景中应渗透职场情景,如何融合取决于专业性质与教学现实……
最近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其中实现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的主要途径就是学习过程情景与工作情景的融合,这也是职业教育的本原要求,但工学情景融合并不等于校企合一,也不等于将企业中所有的工作情景都转化为学习过程情景,否则学习过程演变成产品的生产过程,学校变成了工厂,课堂变成了车间,学习变成了工作,学生变成了工人,这显然不是职业教育教学的应有之义。引入学习过程的工作情景必定是典型性的工作情景,必定是学生感兴趣的工作情景,必定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最匹配的工作情景,进而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情景。
坚持工学情景融合,就是要尽可能地将企业的真实产品(服务)以项目的形式引入课堂,赋予课堂真实的项目载体,并将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负载于项目中,实现项目驱动。这种项目驱动有别于企业的产品生产,虽然教学的显性成果也是形成产品(服务),这一产品(服务)很可能就是企业中真实的产品(服务),但教学过程并不等同于生产过程。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要“无痕”地融入相关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促成学生思维的持续打开。学生不仅明白要做成什么,更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意义探寻。
在工学情景融合的过程中,较为核心的就是工作情景的采集。采集工作情景如同作家、艺术家的采风。首先是寻找、确定题材,题材确定后再寻找相关的素材,最后才是作品创作。在工作情景的采集中,首先是寻找合适的题材(也可以不限定某一题材,而是提供多种题材供学生自主选择)。如Photoshop平面设计,其题材非常广泛,有广告设计、海报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宣传册设计、Logo设计、标志设计等等,教师结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确定相应的题材;在确定好题材后,教师开始采集相关的企业素材,以期实现工学情景的融合。如前例确定为广告设计的题材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宣传广告如旅游宣传广告、企业宣传广告、活动宣传广告、公益宣传广告等,搜集相关的素材,为学生的自主创作搭好“脚手架”;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和设计(创作)要求进行设计和创作,以形成相应的作品(产品)。
在工作情景的采集中,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来采集符合要求的企业产品(服务),这是一种主流的采集方式。例如,在数控加工技术中,为了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外圆、割槽、切断的相关指令,可以选择一个典型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工业产品——陀螺。学生在做陀螺、玩陀螺的过程中学得知识、练就技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也可以根据工作情景来整合教学内容,实现反向采集。如溜溜球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个项目,在数控加工技术中就可以引入企业中溜溜球的生产案例,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二次开发),使溜溜球的制作承载特定的知识与技能。通过这种双向逼近,实现工作情景与学习情景的交汇对接。
让中职课堂散发出浓浓的职业味,实现工学情景的有机融合,是推动中职课堂生态优化的重要着力点,也是中职课堂教学的应然视角。
产业融合视角 篇11
一、从媒介中心视角到受众中心视角
当前国内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与纪录片结合的研究可简单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纪录片产业发展的整体格局入手,总结近年来我国纪录片产业在内容融合、渠道融合、终端融合方面的现状、特点和问题,并冷静地指出当前纪录片的传播面临着传统电视生态和新媒体生态的“双重挑战”。[1]相比电影、电视剧、真人秀等节目类型,纪录片的市场化程度较弱,产业链一直处于断裂状态,其媒介融合实践尚停留在战术性融合的初级阶段,并存在“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融合式纪录片产品盈利模式模糊”、“融合式营销意识不足”、“媒介融合实践整体较为薄弱”等问题。[2]
另一方面,媒介融合为纪录片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良机,近年来,依托媒介融合成功突围的纪录片层出不穷。《舌尖上的中国》充分借助了微博来为纪录片的营销推波助澜,其第二季首播收视率成功破2% ,成为当年的现象级节目。《河西走廊》借助台网联动的深度合作,形成集中央电视台、凤凰视频PC端、凤凰视频A PP、手机凤凰网、凤凰FM于一体的全媒体互动传播,上线13 天,全平台播放量达4153 万。优酷网自制纪录片《侣行》点击率过亿,其剧场版成功登录央视综合频道,成为新媒体纪录片反哺电视媒体的典范……因此,大量研究者从这些成功个案入手,通过案例研究法探讨纪录片在选题策划、拍摄制作、营销传播等方面的媒介融合路径。
不论是宏观层面的冷静观察还是微观层面的经验总结,不难发现,目前国内学界对于纪录片产业媒介融合现状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以媒介机构为中心进行的。在这种视角下进行的反思和总结,容易将研究局限在媒介机构一方的融合实践上。其实,如果能够站在媒介接触和使用一方的角度观察,将为我们寻找纪录片产业的媒介融合进路提供新的突破口。
媒介融合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的进步,更是一种观察和思考传媒变革的方式,以受众为中心考察媒介融合是一种更具“人性化”的视角。美国学者保罗·莱文森提出,“人类发展了媒介,所以媒介越来越像人类,媒介并不是随意的衍化,而是越来越具有人类传播的形态……我认为真正的媒介融合,是赋予个人权利,媒介所有权并购对此影响是微小的。”[3]所有媒体的自身建设,技术手段的提升,内容的生产,传播渠道的融合,归根结底都是为受众服务的,而媒介融合正是整个媒介传播系统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性化需求而进行的运动。从这个角度看,只有把握住受众的接收心理,发展契合受众情绪的体验,加强受众的参与度,媒介融合才能不断地深化发展,成为解放人类信息交流局限的革命。
目前,中青年已成为纪录片最主要的受众人群。据统计,30—39 岁年龄段的人群对纪录片的认知度最高,为61.3% 。[4]同样,关注纪录片的网民年龄集中在20—39 岁之间,且男性多于女性。[5]使用和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在传播过程中扮演主动的角色,而且其媒介行为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根据《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4)》的统计,受众观看纪录片的目标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增长知识(65.2% )、了解历史文化(60.6% )和开阔视野(49.8% )。[6]不难看出,这三者都属于认知层面的需求。由于现代媒介技术带来了虚实结合的信息时空,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判断越来越依赖媒介塑造的“拟态环境”。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带来了信息量的几何式增长,更加剧了人们知识结构的更新速度。20—39 岁的中青年受众正值学业和事业的发展期,急需通过媒介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进一步完善自我定位。纪录片作为一种真实反映社会现实、具有高文化附加值的媒介产品,正好能够满足中青年受众的认知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20—39 岁的中青年受众正好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壮大成长起来的,网络环境使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你播我看”的被动接受模式。媒介融合为中青年受众主动、自由、个性化地获取和发布信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可以说,媒介融合就是为了满足受众越来越个性化的信息需求而生。以受众中心视角观察近年来我国纪录片的媒介融合实践,不难发现,部分作品的制播模式已经开始从媒介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向,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可能成为未来纪录片产业向媒介大融合时代进军时可供参考的进路。
二、纪录片媒介融合实践向受众中心的转向
(一)台网联动从广度向深度发展
台网联动是纪录片在播出渠道融合时的常用手段,常见的台网联动模式是电视媒体主导完成纪录片产品的制作后,向视频网站、IPTV 、手机A PP等新媒体直接输出,与电视媒体同步播出,或在电视上完成首播后,各新媒体迅速跟进播出。这种台网联动模式利用了新媒体的广泛性,多渠道铺天盖地式的推广确实提升了纪录片传播的广度,但缺点是受众在多个视频网站上看到同一部纪录片的现象十分普遍。而对于互联网媒体而言,面对纪录片的海量存储和打包购买,针对某一部纪录片的推送力度自然削减,台网联动停留在浅层和粗放模式,难以形成针对化和多层次的推广战略,最终导致互联网播出的纪录片同质化现象严重,互联网媒体沦为电视媒体的二次传播平台。
台网联动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电视台与互联网硬性地叠加与整合,而是两者各自凭借自身的优势,融合与对方相匹配的内容与渠道资源,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为观众获取资源提供多种不同的平台。[7]为了满足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避免内容同质化现象,近年来台网联动开始针对某一优质纪录片采用独家合作的模式,使其传播从广度向深度发展。例如,《河西走廊》采用了央视与凤凰视频独家合作的全媒体互动传播模式。在节目正式播出前,凤凰视频在它的移动端和PC端的视频专区,动用17 个推广位全力推荐《河西走廊》的预告片、独家访谈和风景宣传片,为节目正式播出预热。节目播出期间,凤凰视频与央视同步播出,同时每日通过凤凰视频的微博、微信平台预告当天播出内容,配合发送主创访谈和幕后故事,并在网上发起“你所不知道的河西走廊”的互动活动,迅速炒热话题,将受众关注统一引向凤凰视频。据凤凰视频纪录片中心公布数据,《河西走廊》上线13天,全平台播放量达4153 万,超过此前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的同期流量。微博话题“你所不知道的河西走廊”阅读数超过923 万,微博、微信平台推动相关内容47 次,累计阅读数超450 万。《河西走廊》选择凤凰视频进行全网独播,使得台网联动得以向深度发展,凤凰视频动用其PC端、视频A PP、手机凤凰网、凤凰FM的全渠道资源,进行节奏性推广和引导性传播,以多层次立体化的信息满足了受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二)众筹模式带来受众的主人翁感
众筹是近几年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社交网络的崛起而出现的新兴事物,具体指一种群体性的合作模式,人们通过互联网汇集资金,以支持由他人或组织发起的项目。人们对互联网的高使用率以及对网上金融业务的逐渐信任,为众筹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市场环境。[8]众筹作为互联网时代民众力量的一次解放,同样进入了中国纪录片人的视野,为纪录片的生产和传播带来新的面貌。对传统的纪录片创作而言,其资金绝大多数来源于政府机构、电视台和影视公司,其生产过程也相对封闭。虽然受众在互联网上获得了更多选择、互动和传播的权利,但对纪录片的影响也只集中在产业链的下游。众筹模式则进一步激发了受众主体的能动性,使受众可以作为完成影片的一分子参与到产业链上游的集资和下游的放映过程中。虽然参与众筹的个人还不能够左右影片的创作进程,但这种“有我一份”的心理充分满足了受众的参与感和主人翁感,极大增强了受众黏性。
筹资和放映是当前我国纪录电影遇到的两大难题,近年来,一些纪录电影开始运用众筹来解决影片的筹资和放映问题。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获奖作品《我的诗篇》就是运用众筹完成筹资和放映的典范。2014 年5 月,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联合大象微纪录、蓝狮子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发起“我的诗篇”综合计划。2015 年1 月,《我的诗篇》剧组通过京东发起众筹,三个月的时间共有1304 人参与,5000 多人点赞,共筹集人民币21.6 万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压力。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众筹使影片在制作阶段就进入公众视野,制造话题形成受众期待,为影片未来的播出和放映做了宣传。2015 年7 月,《我的诗篇》开始全国巡回点映,并联合“乡愁影像计划”等微信平台发起众筹售票。放映众筹吸引了此前关注影片的大量网民,为主创和受众的近距离交流互动提供了机会。放映众筹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市场风险,因为一旦众筹人数或金额不达标,放映就会取消,对片方和影院来说都无损失。
(三)衍生品营销趋向多元化体验
产品营销意识薄弱和衍生品开发不足一直是中国纪录片产业的软肋,传统纪录片衍生产品的一般形式是同名图书和D V D ,基本上止步于纪录片内容在纸质媒体和光盘产品上的二次销售,并不能满足受众在体验经济时代对互动和参与的需求。如今,受众对娱乐和体验有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仅消费产品本身,还希望通过参与体验过程获得充满感情的力量,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体验对于受众而言是一种心理的释放,能够带来一种主体感。
人们长久以来更多强调纪录片的文化价值,对其商业价值开发不够,然而《舌尖上的中国》引发的热潮让人们看到品牌纪录片的市场潜力。因此,一些纪录片人开始将媒介融合理念融入到衍生品开发中,创造出具有互动体验功能的多元化产品。例如,《河西走廊》 的衍生品包括同名书籍、精装D V D 、原声乐碟、主题T恤衫以及金丝楠木制的主题手串和屏风。商家将微信二维码大量印制在这些衍生品上,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河西走廊》的微信群,与志同道合者实时互动。此外,通过扫描二维码,消费者还可以下载《河西走廊》主题的在线互动小游戏“知识分子大调查”,通过答题比拼各自对河西走廊知识的了解程度,并在朋友圈里“晒”成绩。目前,小游戏“知识分子大调查”的参与人数已超过16万。可见,利用社交媒体的互动传播优势,《河西走廊》极大提升了其衍生品的体验效果。
(四)受众的情感因素得到更多调动
情感是一种与人的社会性需求相联系的心理现象,在受众的认知过程中,情感因素往往发挥着重要的影响。D·麦奎尔等人于1969 年开始的对电视节目的调查,提炼出电视节目的四种效用:心绪转换效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和环境监测效用。其中除了环境监测效用外,其他三者都与情感因素有着或舒或密的联系。对于纪录片这种较少具有娱乐元素的影视产品,情感因素有时能够成为使受众沉下心来欣赏影片的制胜法宝。这就要求纪录片人在媒介融合的实践中善于抓取受众的情感焦点、调动受众的情感因素、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
为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 周年,2015 年诞生了一大批抗战题材的纪录片。在同类题材竞争激烈、观众注意力资源严重稀缺的环境下,纪录片《大后方》成为当年抗战纪录片的最大“黑马”,上线10 天,网络观看人次突破5000 万,其网络播放量排在全网历史题材纪录片之首。《大后方》能够突出重围得益于对受众情感因素的精准提炼和有效调动。从7 月7 日起,腾讯作为《大后方》的独家网络合作媒体开始通过旗下的腾讯新闻、腾讯视频、腾讯图片、腾讯聊吧、腾讯微博、腾讯新闻哥微信公众号全面推送节目相关信息,并将正片碎剪成一个个小短片,着重提炼出片子中的情感关键词,寻找当中的播出亮点。这些视角新颖、情感饱满的精彩片段全面契合了当时受众的爱国民族情怀,为《大后方》赢得了比正片更高的点击量。
三、结语
在媒介融合时代,新旧媒体之间呈现出更加突出的竞合关系。纪录片与其他影视产品相比,要在不断变化的媒介环境下迈向更高层次的融合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受众为中心将更有利于理解媒介融合的本质,为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注释
1[1]孙平,张国飞.纪录片产业媒介融合的实践现状、特点及问题分析[J].现代传播,2015(2):104-105.
2[2]陈一.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纪录片的思与行[J].中国电视,2015(10):50.
3[3]林志红.电视的命运——媒介融合与电视传播范式变革[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34.
4[4][6]何苏六.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21,210-216.
5[5][8]张同道,胡智锋.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257,280.
【产业融合视角】推荐阅读:
石油产业融合文化产业07-03
产业融合机制07-18
产业融合策略06-17
物流产业融合08-06
融合网产业12-22
旅游产业融合09-21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05-13
县域经济的产业融合10-06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策11-26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基地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