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策略

2024-06-17

产业融合策略(精选12篇)

产业融合策略 篇1

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原有的产业边界逐渐模糊、新业态不断出现的动态过程[1]。旅游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优势, 几乎和任何一个产业相关联, 融合发展是其本质特征。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2010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都强调, 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 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对海岛县来说, 这是赋予旅游业“国计民生”的战略高端地位, 意味着海岛旅游业要承担更加全面的、系统的功能, 也提供了考量海岛旅游业发展的新标准:不再就旅游而论旅游, 也不再就经济而论旅游, 而是要统筹旅游的多种功能, 实现旅游业的科学发展[2]。融合发展自然成为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选择, 探讨海岛县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制约、路径与策略, 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海岛县综合实力薄弱, 环境承载力有限, 不具备大规模发展第二产业的客观条件, 以“耕海牧渔”为主要特征的渔业生产出现萎缩, 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成为共性选择。海岛县域陆地狭小, 空间阻隔, 旅游开发困难大, 基础设施落后, 资金匮乏, 能源和淡水供给紧张。经过30多年不懈的努力, 旅游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成为海岛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改善经济单一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突出作用。2008年海岛县共接待游客2 453万人, 旅游总收入146.8亿元, 最近10年的增长速度为16.74%和19.66%, 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94和11.4个百分点, 是旅游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但是, 人均旅游消费偏低, 按可比价格计算为418.65元, 只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9.64元。除舟山市 (含二区二县) 和玉环县外, 人均旅游消费为250.41元, 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70%, 还有4个海岛县出现负增长。海岛县旅游业发展还处在以粗放增长为主的、低层次的、资源驱动型阶段, 观光游占据绝对比例, 旅游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门票经济”, 业态简单, 企业综合素质较低, 持续发展不足。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刚刚起步, 在产品提供、企业能力、发展机制、管理体制与配套政策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制约。

1.1旅游产品单一, 新产品开发滞后

海岛是以其特有的神秘和静寂、完整的生态景观系统和独具特色的人文风貌为物质基础, 以完整、鲜明、深刻的形象感知给旅游者带来远离城市喧嚣和回归自然的心理感受。相对于观光旅游, 度假休闲游和生态旅游更能够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海岛县是我国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目前的旅游开发还过多地依赖自然禀赋, 旅游产品以传统的观光游为主, 产品单调且生命周期短;客源集中于周边省市, 季节性涌涨突出, 游客停留时间短, 消费层次较低, 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新兴消费力量不断崛起, 旅游者的旅游消费层次提高, 更加注重度假休闲和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已经形成了一批支付能力高、学习能力强且愿意尝试新产品的群体, 旅游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提升成为必然。因此, 海岛旅游的需求重心正在由观光游向度假游和生态游转变。度假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形式, 更强调安全、宁静的优美环境、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增进身心健康的游憩设施和高品质的服务, 度假游客停留时间长, 重游率高, 消费能力强;生态旅游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 强调生态文明价值, 兼顾旅游开发与海岛环境承载力的协调, 追求生态系统的旅游生产能力和生物多样性的均衡, 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 需求的深刻变化给旅游业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1.2企业能力欠缺

旅游企业是融合发展的主体, 需要不断提高整合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 降低企业核心能力刚性[3]。海岛旅游虽已形成了相当的产业规模, 但是旅游企业普遍散、小、弱、乱, 专业人才短缺, 与岛外交流协作不足, 无法充分获得周边大城市资金、技术、管理、信息等的溢出效应, 核心竞争能力不强, 持续赢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不足。一些条件较好的海岛和沙滩被低水平重复开发, 存在较严重的旅游资源浪费、价格恶性竞争、条块分割等问题。在竞争观念落后和实力较弱的情况下, 旅游企业在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时, 受到企业家行为、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等具有明显路径依赖特征的因素的影响, 往往选择固守行业惯例和已有行为模式;即便海岛内外其他企业有强大的实力和先进的运作模式, 也会受到与之合作的企业核心刚性的限制, 融合发展往往难以为继。

1.3发展机制有缺陷

海岛县要向广大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产品, 既需要企业有足够的能力, 也需要健全的产业发展机制。发展机制在融合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 既要体现产业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 又能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 自动迅速地做出反应, 保证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大化, 其核心是旅游经济利益在包括政府、企业、社区居民、旅游者等相关利益者中合理、有效地分配。海岛县旅游开发的历史较短, 加上管理体制的不适应和配套政策的缺失, 造成产业发展机制的不适应, 阻碍了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① 旅游开发形成了垄断的市场结构和比较严重的行政分割, 产业、部门间协调困难,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市场开拓乏力, 形象、品牌不突出;② 片面强调经济利益和规模效应, 给予旅游产业及其基础设施建设大量直接或间接补贴, 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旅游开发的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③ 旅游业大规模开发意味着部分渔民需要转产转业, 对海岛国防、权益、资源、生态景观等多重功能的强调, 使得海岛居民要为国家或远方人们的所得“付出代价”, 包括失去或减少发展机会, 这需要构建有效的补偿机制和社区参与机制。

1.4配套政策不健全

旅游业不仅仅是综合型产业, 还是环境密集型产业, 需要完善的政策体系提供指导和保障。海岛县作为特殊的社会综合体, 社会文化结构相对封闭, 包容性较低;作为特殊的自然综合体, 生态系统单一且脆弱, 极易受到旅游开发 (比如:旅游接待设施激增、密集的人员活动、淡水过度开采、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排放等) 的冲击而造成生境改变或不可逆的生态损害。范围较大的旅游目的地应对这些冲击时, 相对富有弹性, 但对回旋余地较小的海岛型旅游地来说, 应对弹性则要小得多, 目前部分海岛县的饮水、卫生、交通、环境等正逼近承载能力的极限。传统的资源利用方式正在放弃, 资源商品化、资本化趋向明显, 对海岛县域的社会文化结构形成强烈冲击。旅游开发的失当还会引起舆论的批判、旅游者的疏离和当地居民的反感甚至对立。旅游业在本质上是民生产业, 但是民生思想一直未能成为普遍的价值自觉, 损害民生、引发民怨的现象屡有发生[4]。如果没有外部约束和政策指导, 旅游生产商, 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外来公司, 都会出现轻视自然环境价值、榨取旅游经济价值的倾向和冲动。

1.5管理体制不适应

海岛县旅游开发一直遵循政府主导模式, 产业管理奉行条块分割与行业壁垒并存的体制, 风景名胜区属于住建部门, 文物景点属于文保部门, 森林公园属于林业部门, 海域管理归海洋部门, 各商业接待单位隶属于各行各业, 旅游行业管理归旅游局。这些部门在纵向上必须遵循上级管理部门的管制, 在横向上又共同构成对游客服务的不同模块。由于各自所处市场竞争与垄断程度不同, 政策和制度规定不同, 其他产业企业要素进入时面临各种阻碍, 使得旅游开发与其他产业在资金投入、空间布局、组织优化、技术与人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以及土地 (海域) 、淡水、能源利用等缺乏统筹协调, 成为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制度障碍。

2融合发展路径

融合发展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的。海岛旅游的初期发展, 主要依赖特殊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吸引游客, 与其他产业的关联不是很密切, 旅游业有相当高的游离性;随着量的积累, 旅游功能逐渐叠加、嵌入、渗透到不同的产业链条中, 原有的产业边界、技术边界、业务边界、市场边界以及区域边界逐渐模糊, 结构日趋复杂, 新业态、新功能显现并继续演变、创新, 成为推动旅游发展的主导力量。此时的旅游业由若干不同行业组合而成, 貌似松散实则紧密的产业系统。作为一项基本特征, 旅游业将主要通过“系统经济”而非“规模经济”获得持续发展[5]。当前海岛旅游的运行条件和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 旅游业正处于一个明显的转型期, 即通过融合发展获得系统整体效益。按其主要特征, 大致可分为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功能融合和市场融合路径[6]。

2.1资源融合路径

资源共用是其他产业以旅游资源的形式融入旅游产业, 即其他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产品通过重组或创新性利用, 成为新型的旅游产品, 满足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渔业是海岛县的基础产业, 渔业生产所得是海岛旅游四要素 (4S:海岛、海鲜、太阳、大海) 的一部分。以渔业生产过程、渔民劳动生活场景为资源的旅游活动, 逐渐演化成观光渔业、体验渔业、生态渔业等新型业态, 兼具渔业和旅游业的特性。休闲渔业更具代表性, 从初始的渔民生活体验, 渔业生产参与, 逐渐演化出潜水、海上垂钓、水族观赏等活动, 不仅使旅游业的内涵和发展空间得到扩展, 满足了旅游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同时拓宽了渔业的效益创造渠道, 使传统渔业焕发新的活力。以海岛县特色工业 (如海上风电、水产品加工等) 为依托的工业旅游、以文化节庆活动为依托而发展的节庆旅游、以海岛特殊或特有的动植物资源为依托的观摩探险以及森林旅游、体育旅游、教育 (修学) 旅游、医疗养生旅游等, 都是主要通过资源共用发展起来的融合型产品。

2.2技术融合路径

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 技术融合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新的内容。由于技术及管理的创新和扩散, 逐步消除了不同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流程、组织方式、产品标准等技术性壁垒, 不同产业拥有共同的技术基础, 提供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性或功能的产品, 原本属于不同产业或市场的产品具有替代关系, 有效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同时将原属于不同产业的价值链环节, 全部或部分渗透到旅游产业中, 分属不同产业或市场的企业转变为竞争关系, 形成新的旅游业态[7]。技术壁垒的逐渐消失会促使政府放松规制, 其他产业的企业为了获得范围经济优势及竞争优势进入旅游产业与在位者竞争, 促进旅游业融合发展。针对旅游产品的非实物性、非储存性和非转移性的属性, 技术融合可增加间接储存性, 突出海岛特色和旅游体验, 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比如, 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信息技术、动漫设计等结合, 以电影、纪录片、宣传片、广告等形式创新宣传营销手段, 以电子商务开辟新的业务渠道。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旅游资源整合、项目开发、市场开拓、企业管理、咨询服务等领域, 引发了旅游要素构成、产业范围、组织形态、运行模式、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和旅游产品的创新, 极大地革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和业态。

2.3功能融合路径

每个产业都有其特定的主要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当这些功能和作用与旅游功能平行共进时, 就产生了两者融合的契机。功能融合是将旅游功能转化为“液态”, 灌注到其他产业之中, 将旅游活动和与其他产业活动的组织、运行结合起来, 某些价值链环节通过创新性重组和开发利用, 在保留其自身价值创造的同时, 又构成旅游产业的价值链环节或旅游产品。功能融合使旅游的某项功能得以凸显和深化, 也使其他产业的功能得以深化和创新, 二者互补而创新产品, 共同获取更好的功能效益。比如, 海岛县的渔村旅游将渔业生产活动、渔村风光、渔村居民和聚落文化与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功能相结合, 而形成的一种新业态。长岛县的“渔家乐”是国内知名的非物质旅游品牌之一, “吃住在渔家, 娱乐在渔村, 览胜在景点, 游乐在海上”, 每年接待游客占比在60%以上, 户均年旅游收入2万元以上, 在2003年注册了“渔家海上游”“小康渔家”两个服务产品商标, 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渔家乐”作为民俗旅游产品, 还体现了社区参与的内涵, 是转产转业的渔民参与旅游开发、分享旅游收益的重要途径。

2.4市场融合路径

海岛县的企业为保持、提升竞争力, 纷纷瞄准旅游市场寻找发展契机;岛外企业也希望参与海岛县的旅游开发, 分享旅游经济价值。当旅游产业想要涉足其他产业领域, 或者其他产业进入旅游市场, 对对方市场领域的开拓欲望, 就成为双方合作的起点。双方以企业合并、项目合作等形式进入对方市场, 获得共同效益。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市场上, 普遍存在跨行业、跨地域的融合, 出现会展旅游、商务旅游等新业态。特别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海岛县的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壮大, 旅游地产成为当前的投资热点之一。旅游者的空间移动产生的旅游流是沟通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桥梁, 而旅游流产生的关键是存在市场分工, 在不同的地域积聚形成体现资源、区位、产品、市场、资金、管理等比较优势的分工节点, 分别担当不同的产业链角色, 最终融合成为完整的旅游产业和旅游市场。具有资源优势的海岛更多输出的是旅游景观和度假休闲体验, 需要岛外技术、资本和管理的输入;具有客源优势的地区, 更多成为旅游市场营销对象;具有管理服务优势的地区, 可以向海岛县输出商业模式、资金和管理经验, 大融合方有大旅游[8]。

3融合发展策略

产业融合是海岛县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需求的角度适应游客需求精细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特点, 从供给的角度创造产业成长更大的空间、更深化的链条、更持久的能力, 从供需契合的角度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创造基础。促进产业融合发生的条件主要包括技术、政府和企业3个方面[9], 其中, 企业的技术创新、竞争压力、对范围经济的追求是内因, 放松规制、配套政策提供融合发展的外部条件[10], 政府应当成为融合发展的启动者、协调者和规范者。旅游产业融合的促进策略就在于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 特别要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功能分工。

3.1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

企业是融合发展的主体, 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着产业的发展, 其他要素都通过企业行为来影响产业发展。融合发展必然带来旅游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变化:在初始阶段, 新的参与者不断进入旅游市场, 企业数量增加, 竞争加剧, 企业能力获得提升, 产业集中度会缩小;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消费的个性化与综合化趋势促使旅游生产由大规模、标准化逐步向小批量、多品种过渡, 在技术融合与业务融合的基础上, 企业间的合作、横向购并或混合购并加剧, 产业集中度最终会提高。与此相适应, 旅游企业行为也会相应调整:一方面, 旅游企业不断创新, 尽可能快速、灵活、高效地将其转化为低边际成本、高效率、高容量的商业活动, 推出替代性强的新产品, 争夺市场份额;另一方面, 企业会通过自身资源和外部资源的挖掘利用, 进行更大范围的整合, 优化定价和促销策略, 企业组织结构向横向一体化、混合一体化、虚拟一体化转变, 范围经济逐步取代规模经济以获取整体利益[11], 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向纵深发展。因此旅游业融合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本质上是一个自组织演化过程, 尊重市场规律, 鼓励竞争,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是首要策略[3]。

3.2创新旅游产业规制

旅游产业本质上是一个民生性产业和竞争性产业, 政府应放松产业规制;产业融合也使以产业分立为依据的传统规制体制出现职能重叠、规制失灵的现象[11], 需要对规制政策及规制体制进行改革, 以适应变化了的技术经济条件和融合发展的需要。① 以法律或制度为基础进行旅游产业规制改革, 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干预, 为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创造制度环境。② 坚持独立、高效、公正原则, 重组规制机构或设立融合型规制机构, 改革目前普遍实行的公司、事业、行政三位一体的旅游管理体制, 建立高规格、有实际权能的旅游管理委员会, 有条件的实行旅游度假特别区管理体制, 集中规制权力, 规范规制行为, 完善跨界治理, 提高综合协调能力。③ 政府必须密切关注旅游业的动态发展, 把握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的影响, 对旅游业中的非自然垄断性部分应放松规制, 保护并促进竞争;对仍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部分, 如部分重要景点景区和重大旅游设施, 可实行激励性规制, 规定最高限价、租赁经营、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或提供补贴、BOT (建设-经营-移交) 等,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④ 加强社会性规制, 为应对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通过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及其相伴而生的各种活动制定标准, 规范旅游行为, 以提供或委托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保障旅游参与者的安全、保护海岛生境、防止社会公害等, 力求相关利益主体的平衡, 增进社会福利。

3.3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促进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必要保障。海岛县政府应该实施倾向性的产业政策, 加大要素投入, 促进旅游业的超常规发展。① 实施积极地旅游产业扶植政策, 既包括政府直接投资、直接或特许经营、放松配额、鼓励技术引进等直接方式, 也包括间接引导方式, 比如税收减免、融资支持、信息与技术援助、行政指导等, 根据需要设立如产业融合市场开发基金、融合型产品营销基金、创新性旅游人才引进基金、旅游环境改善投资基金等, 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进入旅游产业。② 编制旅游业融合发展规划, 出台融合标准, 促进产业协作和信息沟通, 鼓励企业协作和企业并购, 促进产业要素流动和重组。 ③ 积极推进岛陆旅游合作, 以区域比较优势为基础, 促进旅游业及其与相关产业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的对接、竞争、合作, 提高与岛外的贸易效应和竞争效应。④ 优化空间布局。旅游产业的核心产业链大多在旅游配套设施较好、旅游要素集中、人口和建筑密度较高的位置上集中, 众多的旅游企业、机构, 按功能、分工就近展开, 密集分布, 渔业生产及加工、工业要转移到相对偏远的地域或岛屿。这既需要政策引导, 又需要建立完善的补偿机制。

3.4创新旅游发展机制, 培育企业集团

发展机制创新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一般有政府主导型、企业 (公司) 主导型和公私合作型三大类。在海岛旅游资源统归国家所有的前提下, 政府从一开始就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到旅游开发的全过程。综合考虑海岛县域旅游业发展要求、旅游资源特性、产业发展阶段、旅游市场发育成熟程度等, 应采用公私合作型机制, 组建海岛县旅游发展公司, 以政府投入为基础, 吸纳社会资本, 共同开发海岛旅游。在旅游目的地开发的起始阶段, 通过旅游发展公司的引导型投入和基础设施投入, 树立社会投资开发的信心;到成熟阶段后, 政府逐步退出转向市场化经营。一些大型旅游集团, 拥有发达的网络组织结构, 既可独立进行跨区域的要素整合, 又可自主进入其他产业领域, 对旅游业融合的实现起着关键作用。培育企业集团一方面靠政府扶持;另一方面更需要在市场竞争中磨炼, 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政府需要提供旅游集团成长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 完善法律法规, 保护企业创新行为和创新利益。同时, 建立产业创新奖励制度, 鼓励企业的创新行为。待企业集团度过幼稚期后, 政府应及时从微观推动者向宏观管理者转变。另外, 海岛县旅游品牌和形象的培育与推介是引导消费、加快融合发展的基础之一, 需要企业、政府的共同努力。

4结论

海岛县旅游业担当着增强经济活力、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社会进步、提升地区形象等多重使命, 既是经济产业, 也是生态环境产业和社会文化产业;既是要率先发展的产业, 也要成为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定位的实现, 需要海岛县多部门、多产业、跨区域的协同耦合, 牵涉到广泛的社会经济架构, 产业效益的实现依赖旅游业整体的良性运转, 既要尊重旅游业演化规律, 又要正确发挥政府的促进作用, 只有实现了观念与行动上的契合, 才能真正实现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程锦, 陆林, 朱付彪.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 2011, 26 (4) :1-7.

[2]马波.旅游业:战略性产业定位及其实现[J].旅游学刊, 2010, 25 (2) :8-9.

[3]胡金星.产业融合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D].上海:复旦大学, 2007.

[4]马波.旅游与民生:从抽象到具象[J].旅游学刊, 2010, 25 (7) :7-8.

[5]马波.转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与选择[J].旅游学刊, 1999, 14 (6) :34-39.

[6]麻学锋, 张世兵, 龙茂兴.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 2010, 30 (4) :678-681.

[7]徐虹, 范清.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旅游科学, 2008, 22 (4) :1-5.

[8]马波.大融合方有大旅游[J].旅游学刊, 2011, 26 (5) :5-6.

[9]赵黎明.经济学视角下的旅游产业融合[J].旅游学刊, 2011, 26 (5) :7-8.

[10]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发展动因演进方式及其效应[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7, 5 (4) :14-19.

[11]于刃刚, 李玉红.产业融合对产业组织政策的影响[J].财贸经济, 2004 (10) :18-22.

产业融合策略 篇2

·陕西西安市...................................-2·四川广元......................................-8·四川绵阳科技城...............................-16·湖北襄阳樊城区...............................-23·湖南株洲......................................-29 ·安徽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3(装备制造)·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46·河北邯郸经济开发区............................-52·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61·湖南平江工业园区..............................-67·湖南株洲......................................-77

(航空)·陕西汉中航空产业园.....................-81·辽宁铁岭经济开发区............................-91·重庆市璧山工业园..............................-100

·第一批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陕西西安市

一、基地建设总体情况

军民融合(航天)•陕西西安市,成立于2006年11月,由省政府、市政府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合作共同建设。2010年2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认定为国内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2010年2月22日,基地规划区域从23.04平方公里扩展至86.65平方公里,规划区域的扩展为基地建设国际化航天新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地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吸纳国内外资源,加速项目建设,着力构建军民融合产业支撑体系,推进军民融合机制、理念和发展模式创新,推动军民融合产业跨越式发展,正在成为陕西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基地成立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30%以上。截至2012年底,基地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7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12亿元,工业增加值30亿元。

二、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基地紧紧围绕“航天产业立区、战略产业兴区、数字航天繁区”的

产业定位,大力发展航天运载动力、空间有效载荷和航天微电子为主

联建模式。地方政府与中央企业集团开展战略合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战略合作领导小组以及产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基地建设方向和领域,协调各项重大问题。二是实施“双百工程”。2010年,省政府下发了“实施‘双百工程’推进军民结合产业突破发展的意见”,促进一批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向基地转移。三是积极开展军工“央企进陕”活动。在省政府与有关军工集团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围绕重点产业发展,以项目投资、资产重组为主要形式,进一步加强与央企的合作。四是支持军民结合项目建设。陕西省加大对军民融合产业财税支持力度,设立省级军转民专项扶持资金。“十二五”期间,以每年投入不低于1亿元的规模对军民结合项目予以贷款补贴或资金补助。省市发改、工信、科技等部门合力支持基地军民结合项目。“十二五”期间,陕西省政府对航天基地建设,每年给予2000万;西安市政府对航天基地建设,每年给予4000万。五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中央在陕军工单位实施的军民结合重点项目,视同招商引资项目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对新设立新迁入的军工总部企业建设或者购买自用办公用房给予财政补助,并在享受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实行为期5年的税收增量返退等。

四、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面临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基地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的突出航天特色,坚定不移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坚定不移地推进军民融合,以新城建设为主导,以项目攻坚为主线,以产业培育为核心,提高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推

第二批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四川广元

2010年12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四川广元被批准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四川广元)。广元基地不断加快建设,规模持续扩大、主导产业日益突出、军民特色更加显著,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广元工业经济增速保持全省市州领先,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坚持“两化”互动发展,基地建设快速推进

基地重点发展电子机械、有色金属和食品饮料三大主导产业,创新发展以军工技术为支撑的电机、电器和车辆三大民用产业,规划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军民融合特色示范基地和“两化”互动发展示范区;着力打造产业园区,加快推进示范基地内081工业园、塔山湾军民结合产业园和长虹工业园三大核心载体建设,推动081集团公司所属企业整合入园集中、集聚、集群发展,加快塔山湾军民结合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建设进度;积极搭建融资平台,通过银行贷款、招商比选引进外来资金等形式,破解示范基地融资难题;建设了一批信息、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2012年,基地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49亿元,新开

9101112******26272829303***

份有限公司、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中兵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航空航天产业;以航天万源煤化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嘉捷恒新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金骄生物质化工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北京德尔福万源发动机管理系统有限公司、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公司、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中国火箭股份有限公司总部等一批军民结合类项目正在向基地聚集,产业集约、集聚、循环发展的示范效益显著。

自主创新能力较强。2012年,基地企业研发投入总额超过16.2亿元,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4%,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基地内全部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的比重超过50%。基地万人专利申请数超过10件。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15%。拥有国家特种泵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研发中心,北京航天万源煤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等5家市级技术和研发中心。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基地建设了集中供暖、集中供水、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2012年,军民结合产业基地生产总值能耗0.33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9.4立方米/万元,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污水集中处理、工业“三废”集中排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企业达标率100%。

土地利用集约高效。按照集约、集聚、循环发展的原则,基地不断提高基地土地使用强度,建成区工业建筑容积率达到1.5,投资强度达到80亿元/平方公里、单位土地产出160亿元/平方公里,土地

民融合、创新驱动、市场导向、开放合作的原则,积极构建军民双向互动、统筹推进、协调发展的工作机制,以军工技术为支撑、军民两用产品为方向,促进国防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在扩大开放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军事科技、民用科技的双向转移,重点推进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应急救援装备等五大军民两用产业发展。

到2015年,基地总收入达到1000亿元,产值达到500亿元,培育5个百亿级军民结合企业集团,10个十亿级军民结合企业。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高技术制造业在全市的优势地位更加巩固,军民融合产业集聚效应充分体现,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效明显,成为北京军工经济和首都经济的重要载体。

(装备制造)·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军民结合(装备制造)·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哈尔滨市南部哈南工业新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为30.82平方公里,其中已建成面积为7.59平方公里,正在建设面积为9.93平方公里。新规划面积为13.3平方公里,按项目类别分两个区域集中建设,分三期组织实施,一期工程5.4平方公里,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面展开。二期工程重点做好物流服务区和省工业设计研发中心及融资服务和配套服务区。三期工程为军民两用成果双向移区,重点满足军工及民口配套单位持续发展需求。开发区的建设工作由黑龙江省工信委和哈尔滨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共同成立的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具体负责指导开发区规划建设、政策资金扶持决策、重大项目引进等工作。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黑龙江省工信委,成员由省工信委、哈经开区管委会有关人员组成,负责落实建设规划、制定推进计划、组织引进项目、管理建设资金、协调相关问题等。

2012年,示范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410亿元,工业增加值8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52亿元。

二、主导产业情况

(一)哈飞空客复合材料、Y12F飞机研制项目、Z15直升机研制项目

中航工业哈飞集团哈飞空客复合材料、Z15直升机研制项目总投

品,最终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系列型谱的燃气轮机产品体系。

(五)VVT小排量汽车发动机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VVT小排量汽车发动机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为技术改造项目,项目的建设目标为年产自主研发VVT小排量汽车发动机10万台。项目分两期建设,项目达产为2013年,达产年份预计实现销售收入93240万元,利润总额9063万元,销售税金3969万元。

(六)LNG汽化器项目

航天科工哈尔滨风华有限公司液化天然气汽化器研发制造项目,预计每年可向中海油公司提供4台套,可实现销售收入14000万元。石油天然气液化装备,可实现销售收入16000万元。

(七)建设航天产业园项目

结合黑龙江省的区域优势和航天三院的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国家及地方发展政策,整合航天三院的地方资源,依托航天三院哈尔滨风华有限公司和哈尔滨风华股份公司在开发区内打造一个具有航天特色的百亿园区。

(八)核技术应用产业基地项目

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合作建设核技术应用产业基地项目,包括两室(应用研究实验室、离辐射实验室)两中心(技术培训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一个基地(中试和产业化基地),核技术应用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为2.64亿元人民币,其中一期投资为1.44亿元。

到“十二五”期末,开发区可实现销售总收入1000亿元,占黑龙

2.土地政策方面。①对入驻的军工及民口配套企业,按现行土地价格招拍挂后,对土地出让金按优惠土地价格以投资补助的形式给予返还,价格随国家土地优惠政策进行调整。②新建的国防工业与民品结合产业高精尖项目,按现行土地价格招拍挂后,对项目土地出让金以投资补助的形式给予全额返还。③新建的国家重大专项工程项目。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在土地出让金零地价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给予资金支持。④项目建成投产后三年内,民品产值当年达到50亿元以上的项目,对企业实际缴纳的土地出让金给予返还。⑤依据项目建设投资强度,建设项目每投资10亿元,按投资额度返还实际缴纳土地出让金的10%。

3.税收政策方面。新建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和国防高精尖技术项目以及国家重大专项工程项目,在项目投产后,对企业给予“两免两减半”政策扶持,税收较大的企业给予“三免三减半” 政策扶持。

4.开发区建设方面。①对于新进入的企业和项目,开发区以10%比例提取区级财政在土地收益上的收入,在每年区级财政税收收入中,以20%比例资金,作为专项资金,用于开发区项目贷款贴息、研发和投资补助。②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以股权投资形式建立投资公司,运营产业发展。③在规划建设区,省工信委和哈经开区管委会共同支持建设综合服务区,对综合服务区用地地价可按相关优惠政策执行。

四、未来发展规划

未来开发区建设将紧紧抓住军工企事单位“退城进郊”搬迁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发展战略,以开发区现有产业为基础,充分利用航空工业产业园优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手段,以产品研发、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为牵引,引导企业技术、装备、人才、科研资源整合,搭建信息、服务、融资、物流服务平台,建设高效、优化、先进的军民融合共同发展的新体系,实现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融合,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一、基地建设总体情况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合肥高新区”),1991年正式成立,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2年2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着力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体制机制,集聚产业人才,在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上抢占先机、领先一步,已初步形成军民结合产业链条和特色的军民结合产业集群,目前军民结合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已经初具规模。2012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120亿元,工业增加值239亿元。

二、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合肥高新区在军民结合产业的基础建设、招商引资、经济发展、营造环境、孵化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主导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和出口持续增加

随着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试验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合肥高新区发展亦呈蓬勃态势。2011年高新区中的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共实现工业总产值370亿元。

(二)重点企业快速发展,产业优势逐步突显

近年来,合肥军民结合产业基地高速发展,特别是重点骨干企业快速发展,优势明显。其中2011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实现产值大幅增长;合肥美亚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国内色选

机市场份额突破60%以上;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股份科技有限公司在中文语音合成市场突破70%以上份额。

(三)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合肥军民结合产业基地一直坚持“以技术创新促进自主品牌发展”的战略。目前科大讯飞在中文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口语评测等多项技术上拥有国际领先的成果;科大立安公司研发的LA100型火灾安全监控系统,被公安部消防局专家鉴定为“整体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三、支持基地发展的政策措施

安徽省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发展,主要措施包括:

(一)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一是提升孵化能力,加快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区现有国家级孵化器5家,省级孵化器5家。二是充分利用大企业技术力量,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区内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工艺设计提供技术服务。三是实施创新人才发展战略,引进高端人才,为有发展前景的海内外创业团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解决企业创业初期的困难。

(二)扩大对外开放

投资总额过亿元或经济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的新建军民结合产业项目,以及跨国、跨省、跨市军民结合产业企业将总部、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入驻基地内的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政策支持。境外投资者投资新建一定规模的军民结合产业项目,所得税除享受国家减免优惠政策外,在减半征税期间,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奖励给企业。

(三)创新投融资方式

一是建立和完善以政府资金引导为主、多渠道筹资、市场化运作的军民结合产业投融资体制,成立安徽省军民结合产业基金,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为企业融资开辟更多的“绿色金融通道”。二是大力推进企业直接上市融资,加快完善信用担保、风险投资体系,探索开展知识产权抵押试点。三是完善产权和股权交易平台,促进军民结合企业产权和股权交易,积极争取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四是推动信用中介机构、担保机构和商业银行的“信、保、贷”联动业务,建立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机制。

(四)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改善投资环境,在市场准入、税收优惠等方面为社会资本进入军民结合产业领域创造便利条件,促进军民结合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建立完善军民结合信息发展信息网络系统,为社会提供全面、及时、透明的信息服务。三是加快组建军民结合产业行业协会,积极承办军民结合专业展会,扩大军民结合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

(五)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集中力量攻克长期困扰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提升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加强产学研结合,为企业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四、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浅析我国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 篇3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信息产业

在以传统工业化为基础的产业经济中,以固定化产业边界为特征的产业分立是一种普遍性的现象,并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产业经济的运行基础。然而,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却出现了为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原有产业边界逐渐模糊、甚至消失,新产业形态出现,我们称之为“产业融合”。

随着技术革新的不断发展,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产业融合产生的前提是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以及产业管制环境的变化。按照技术发展的方向产业融合有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种形式。由于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带动性、倍增性、网络性和系统性等特征,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信息产业的融合有助于提高信息产业的生产效率,改善信息产业的管制方式,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以及促进信息技术的扩散和渗透。因此,深入研究产业融合理论,以及产业融合对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对推动我国的信息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

随着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的概念已经超出了固有的模式,信息资源对传统载体的依赖大大减少,信息资源与传统产业融合而成的“内容产业”成为信息业的核心。在我国,信息产业存在着设备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三业”并存的局面,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高科技产业对传统产业的产业渗透作用日益明显,信息产业内部的产业重组和高技术产业的产业交叉加速发展,促进了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

1.产业融合模型分析

以最为典型的电信、互联网、多种类出版和广播电视四大产业为例,电信业是通过有线、无线等介质,以电话机、电报等为终端设备提供点对点(point to point)的信息(声音和图形数据)传递。互联网是通过光缆、卫星传输等形成的局域网和广域网,以个人电脑为终端设备提供文本、图片、声音和视频等信息服务的。多种类出版业以有形的方式复制信息,通过其有形的发行渠道和文本资料、图片资料和唱机等终端设备提供报纸、书籍、杂志,以及音像产品等。广播电视业是通过其地面无线传输系统、有线电视网、卫星传输和无线电接收机、电视机等终端设备提供单向声音与视频等信息服务。从其产出内容的同一性来讲,它们都是提供信息服务的,但从人们日常的信息需求角度讲,电信、互联网代表的是双向交流的互动式信息方式,多种类出版、广播电视代表的是单向的广播式信息方式。

2.信息产业融合的具体形式及发展阶段

围绕着IT,一场更为规模浩大的产业融合正在悄然展开。IT、电信、娱乐、传媒、金融等产业相互缠绕在一起。IT与IT、IT与电信、IT与内容服务、IT与电信与内容服务等不同的组合形式纷纷涌现出来。

对信息产业而言,技术革新开发出了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电信、互联网、多种类出版和广播电视四大产业各自拥有的分立的信息传输平台逐渐走向统一,信息接收终端也在形式与功能上实现了统一,并且各个产业的信息传输机制逐渐都能够实现双向和单向并存的信息传输,在大容量信息内容需求的推动下,带宽的要求都逐渐由低向高转变,从而各产业间的技术、业务和市场范围出现了多方位的渗透、融合与交叉,产业间企业由原来无竞争走向竞争,并在竞争中谋求各种各样的合作,以期在新的市场、新的业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此期间,信息产业成了产业融合中的亮点,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基本上经历了以下阶段:

(1)与其他产业的技术融合。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最直接的条件。技术革新由于开发出了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使这些产业可以对传统产业进行渗透,从而改变了原有产业的技术路线,以及产业经营的内容和形式;同时,由于这些产业技术的互联性和互换性的加强,彼此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加速发展,从而改变了产业的竞争合作关系。

(2)与其他产业的业务融合。技术融合并不一定意味着产业融合。技术融合出现以后,需要调整原有的产业发展战略,整合企业的物质、技术、人力和管理资源,在创新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新业务,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正是因为数字技术实现了所有信息的标准传输形式,原有不同形式的信息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都可以依靠0和1这两个数字的不同组合精确表达、迅速传递。这就使电信、互联网、广播电视、多种类出版、电影等产业的不同形式的产品或服务的差异性明显弱化。在信息服务产品数字化基础上,原有不同服务产品的提供方式及途径趋于同一,从而其业务边界产生了融合。

(3)与其他产业的市场融合。技术融合和业务融合应以市场融合为导向。市场融合是产业融合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只有创造出足够的需求,才能实现技术融合和市场融合的价值。在市场融合的过程中,企业应建立新型的竞争合作网络,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市场融合的风险。

在技术融合与业务融合的推动下,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构成的横向市场结构形成新的价值链,重新塑造了交叉竞争、竞争合作的格局,从而改变了市场边界。过去界限清晰的产业区分时期所形成的传统价值链的合理性正在逐步消失。价值链的组成变得不像过去那样简单,往往是多个产业、多个产业的企业纵横交错地纠缠在一起。价值的创造,以及价值的传递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不再是单向的运转而是相互流动形成一个比过去更为复杂的循环系统。

二、产业融合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技术发展的不足正日益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我们通过引进国外技术迅速提高了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然而由于没有注意技术的消化和创新,导致这些产业的核心技术严重不足,影响了产业的持续发展。另外,我国的信息产业起点比较低,技术基础比较薄弱,这使得我们在操作系统、芯片、集成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前所述,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没有技术的迅速发展,就根本谈不上技术融合,而没有技术融合,产业融合将很难发生,也就无法利用产业融合提高信息产业的效率,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因此,从产业融合理论的角度上看,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促进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高新技术的主体是企业,国家应该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高新技术投资。国家还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基础技术的研究。通过建立官学产研的技术网络,加快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

2.重视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

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是产业融合实现的必要前提。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企业经常采取兼并联合、战略联盟等手段提高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整合业务和市场能力。然而现实中企业之间兼并收购和战略联盟的成功率并不高,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合并的风险。因此要特别注意企业并购后的整合,重视企业联合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和知识的冲突,在战略扩张的同时注重企业的内部重组。我国的信息企业规模还比较小,竞争力还不强,应该鼓励企业之间各种形式的合作。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必然要求,在产业融合的领域进行竞争的企业必须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才能赢得市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业务和市场的融合,推动信息产业在新型合作关系基础上的健康发展。

3.按照产业融合的要求完善管制政策

发生在电信、广播电视等产业之间的融合经常受到产业管制环境的影响。事实上,只有在放松管制的条件下,才会出现企业之间互相介入,从而推动产业融合的发展。国家在打破垄断方面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放松产业管制以促进产业融合。原来的产业管制集中在产业内部,产业之间不能交叉,产业融合后,不同产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使原来的产业管制失去意义。因此,要研究新的管制方式,使管制内容从严格的市场准入转向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等方面来。按照产业融合的要求重组管制机构对于新的产业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的政策法规有助于引导产业融合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磊:《产业融合与互联网管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日)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2期

[3]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02

产业融合策略 篇4

一、文化科技对于沿海新兴城市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 风土人情以及特色传统, 这些是城市发展的内核, 创意设计产业作为整合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为一体的集成创新型产业, 在推进创新型经济进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创意设计产业也就是以艺术创意为核心, 倡导文化的多样性, 并以文化科技为主导方式, 围绕文化艺术领域与制造业、服务业为服务对象、提供文化服务贸易增值与产品附加值服务的文化创意产业类型, 发挥设计活动引领设计潮流和风向标意义, 同时也产生心理层面的共同体意识与塑造城市整体意象, 发展盐城创意设计产业是盐城城市建设进程中不可缺少的, 提高盐城城市形象与文化品质都将起来关键性的作用, 在国内, 一种新的产业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创意设计产业正逐渐为大众所熟知, 各级政府及相关产业人士, 也将发展创意设计产业作为振兴经济的重要举措, 创意设计产业的创建和发展对于推进文化创新, 扩大对外交流, 弘扬时代精神城市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当今社会“同质化”的现象越演越烈, 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也出现了瓶颈, 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 第一, 产业园区或创意基地的有着惊人的相似度, 开发项目, 产品同质化的严重是不争的事实, 其中创意设计的产品毫无新意并缺乏个性, 而真正具有特色的园区寥寥无几, 这也是国内各大城市众多创意园区所面临的一个困境;第二, 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的“同质化”, 由于设计教育的繁荣发展, 为创意设计产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具大的贡献, 在设计教育领域, 包括视觉传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设计、服装设计、现代手工艺设计等学科领域, 其中的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基本是千篇一律, 重理论轻实践, 教学方法缺乏层次和专业特征, 以至于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缺乏鲜明的个性, 对设计产业难发起到支撑的作用。

三、盐城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策略

1. 挖掘区域文化特色, 提高自主创意开发能力

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和新产品的开发, 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有助于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 文化提供更新城市形象的素材与想象, 同时, 城市也能通过文化策略而逐渐“品牌化”, 例如爱丁堡艺术节, 诺丁丘嘉年华, 坎城影展等等, 这些成功的品牌可以迅速的被外来者所认可。3盐城属于江淮文化与沿海文化交融地区, 临海区位特点造就了其独特的海洋文化特征, 具体表现为湿地文化、海盐文化、红色文化, “特色化”和“本土化”已成为发展地方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4如今, “挖掘文化资源、创造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城市”已成为众多沿海城市发展的鲜明主题, 提炼城市特色文化, 挖掘区域文化特定, 例如历史遗迹, 文化形态, 社会习俗等, 因为不同的历史与地理环境会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同时也是准确定位城市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标准, 这些文化特色必然成为该市确定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考量因素, 同时也是提高自主创意开发能力的动力之一。

2. 打造创意设计品牌构建创意设计产业链

创意设计产业中的文化科技要素, 创意要素与产业要素已形成一个互动的产业链, 盐城在传承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 努力打造新兴产业文化品牌, 是将城市特色转化为具有代表性的概念, 加深人们的认识, 提升城市竞争力, 促进城市发展, 就盐城而言, 拥有东风悦达起亚等汽车生产和制造以及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风力装备制造企业及产业链, 目前我们还可以利用如湿地、海盐、新四军、港口、丹顶鹤、麋鹿等资源元素, 例如2013“魅力东方·梦想起航”全国大学生创意设计工作营闭营仪式暨海峡两岸创意产业高峰论坛在大丰市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东方一号创意产业园举行。同时还可以借助于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展示盐城特有风貌和汽车产业发展的实力和前景, 开展以“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国际学术论坛或通过举办湿地和丹顶鹤、麋鹿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来扩大城市的影响力, 充分体现盐城地域特色, 引导更多企业和社会力量与旅游商品研发, 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创意设计品牌, 同时作为中国东部最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 这些新兴产业品牌正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形象的符号, 推动盐城经济快速发展, 宣传推广城市特色, 通过深入挖掘城市文化资源, 梳理, 进而打造城市品牌并构建创意设计产业链。

3. 完善创意设计产业的市场环境

作为创造性的创意设计产业必然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产业之一, 创意产业中从“创意”到效益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不仅要为创意设计产业提供写字楼等“硬环境”, 更要为创意设计产业提供一个将创意助推变成效益的“软环境”。4由于我国地区城市文化的多元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以至于我国创意设计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但对于资源, 能源和环境的约束逐渐增强的中国经济来说, 创意设计产业能有效地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又能避免在资源和环境方面的硬约束,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盐城是江苏沿海中心城市, 长三角北翼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和湿地生态旅游城市, 为了完善盐城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 根据市场资源的不同特点打造相应的市场环境, 其中涉及到了几乎所有的产业和文化艺术领域, 例如, 盐城东方1号创意产业园, 以创意产业集聚为支撑, 以文化创意产业和工业设计为抓手, 以发展现代服务业, 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为首要任务, 逐步形成区域性最具特色的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与工业设计服务外包基地。所以创意设计产业市场环境涵盖着从产品与服务的文化定位、功能研发、形态设计延伸到市场销售推广的全过程, 从而极大的拓展了盐城创意设计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4. 培养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创意人才

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 还必须不断吸收新兴元素, 通过文化的再造, 将历史遗留的古迹, 文学, 技艺等融入城市发展进程中, 实现文化与科技的重生与繁荣。同时大力培养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创意人才也是发展盐城创意设计产业的保障之一, 发掘具有本土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各类设计人才, 如创意策略人才, 产业服务的工程技术和项目研发人才, 金融人才等等, 同时我们也可以依托沿海文化资源, 培养本土化创意人才, 如地方高校应加强对创意设计人员的培养模式改革, 活动通过创意设计周, 现场集体创作等形式, 激发大学生的创意潜能, 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直接面向地方文化产业, 为学生们搭建展示自身才华的平台, 培养具有地域性文化素养且具有较好创意设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创意人才。

立足于盐城城市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 通过区域文化, 品牌, 教育和市场环境作为发展战略来引导盐城从多维角度来发展创意设计产业, 同时我们还应该广泛吸收和借鉴其它发达地区和城市成功的经验理念和科技成果, 通过加强政府积极引导和文化和创意为核心的政策环境, 经济环境和空间环境的营建, 建构适宜人居, 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创意城市, 大力培育和引进各类创意设计人才,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措施, 打造一个感受生态魅力, 体验科技创新与创意设计文化的和谐家园, 为盐城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摘要:创意设计产业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结晶与载体, 本文通过对城市文化内涵, 品牌构建, 设计教育三个方面的探讨来探求盐城城市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策略, 并用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来建设“文化强市”, 提出通过对文化科技背景下以创意为核心的政策环境, 经济环境的构建, 创造适宜人居环境并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创意城市。

关键词:文化,科技,创意设计

注释

11.杨志, 黄维.深圳市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艺术百家, 2010 (1) :7-11.

22.李怡.中国设计创意产业发展的5个设想[C].武汉:节能环保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 (二) , 2007.

33.Riehards G and Julie Wilson.the ImPact of Cultural Events on City Image:Rotterdam, Cultural Capital of Europe2001.Urban Studies, VOI.41, No.10, 2004:1932

44.王淮梁, 刘桂.我国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J].装饰, 2008 (7) :90-92.

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项目 篇5

作的通知

各市(州)、省财政直管县经(工)信委(局)、财政局,省直有关部门,有关企业:

为加快推进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支持重点军民融合项目建设,根据《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关于印发〈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湘财企〔2015〕18号,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求,现将2016年我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1.申报项目应属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支持范围。重点支持军民两用核能、航空、航天、舰船动力、特种装备、信息安全、特种材料、爆破器材等产业重点项目。

2.国家、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规划的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的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3.国家、省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军民两用科研项目,军民两用技术深度研发及产业化专项(参照《关于发布湖南省军民两用技术深度研发及产业化重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湘经信军品研管〔2015〕415号)),国防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应用项目。

4.军民两用实训基地重点项目,军工行业人才培训项目。

5.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其它需要支持的重点项目和重要事项。

二、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应符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的申报条件。

2.申报项目应符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的条件,已经办理项目核准(备案)等相关手续,项目资金落实情况较好,原则上必须是已经开工的在建项目。

3.每个项目单位原则上选择1个项目申请支持。凡当年享受过国家或省级财政其他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国家要求配套的项目除外),原则上不重复安排。

4.已申报了中央和其它省财政2016专项资金的项目单位,不得重复申报。

5.项目申请单位存在批复项目建设(研制)未达到序时进度要求情况的,或者上经审计发现存在违规使用项目资金情况的,不得申报新项目。

三、申报程序和申报数量标准

1.中央在湘企业项目由中央在湘一级单位直接向省经信委和省财政厅申报。每个企业(单位)限报1个项目。

2.省属企业项目由省直主管部门向省经信委和省财政厅申报。每个企业(单位)限报1个项目。

3.市州项目经市州经信部门、财政部门审核,上报省经信委和省财政厅。

4.财政省直管县市项目经县市经信、财政部门审核,上报省经信委和省财政厅,同时抄送当地上一级市经信委和财政局。

各企业(单位)要选择优质项目申报,我们将择优支持。

四、申报要求

1.项目申报资料提交方式:项目申报资料通过网上填报。项目单位必须通过《湖南省财政企业项目资金管理系统》(网址:http://220.168.30.70:28889/mainPage.jsp)填报并提交《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请报告》(产业类项目填报附件1,科研类项目填报附件2)。资金申请报告通过“湖南省财政企业项目资金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申报的同时,报送纸质材料2份至省经信委。

2.上报文件要求:各市州、省财政直管县、省属单位及中央在湘单位需上报专项资金申请文件、《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项目汇总表》(附件3)、单个项目的《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请表》(资金申请报告中的第二项,须加盖经信与财政部门或省直主管部门公章)等纸质文件一式4份(分别报省经信委3份、省财政厅1份),以及《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项目汇总表》电子版。

3.申报时间:市州、财政省直管县市、省直单位以及中央在湘一级单位向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申报截止日期12月15日,过期不予受理。

4.申报材料保密要求:请各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做好保密工作。如资金申请报告含有涉密内容,请脱密处理后再网上填报,上交省经信委的纸质材料无需脱密处理。

省经信委(国防科工局)地址:长沙市迎宾路238号,邮编:410011。产业类项目联系人:夏立斌,电话:0731-84666005;科研类项目联系人:钟年节,电话:0731-84666054。

省财政厅地址:长沙市天心区城南西路1号,邮编:410015。联系人:刘天学,电话:0731-85165299。

产业融合策略 篇6

【关键词】 传统产业 高技术产业 产业融合

一、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特征与关系

1、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特征

在经济理论研究中,从一般意义上区分了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一般是指在工业化进程中前一阶段经过高速增长后保留下来的一系列产业。就我国来看,当前传统产业大多属于第二产业中的原材料工业以及加工工业中的轻加工工业,主要包括纺织、轻工、部分机械、化工和建材工业等等;传统产业的特征主要有:①技术稳定性。传统产业一般是以较为稳定的技术为主,通过常规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产品需求弹性小,产品的附加值较低。②劳动密集性。传统产业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它能把大量剩余劳动力与丰富的常规资源结合起来,从事生产活动。

而高技术产业则是以高新技术成果为主要技术和资源投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目前这个群体可概括为六类,即以信息技术为先导,新材料为基础,新能源为支柱,沿着微尺度向生物技术开拓,沿着宏尺度向航天和航海技术扩展。高技术产业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技术产业具有以下明显特点:①高强度创新性;②知识的高密集性;③资金投入的巨额性;④投资的高风险性;⑤价值的增殖性;⑥高技术的渗透性;⑦深度产业关联性。

2、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

信息技术产业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在新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不意味着传统产业就不重要了,两者只有同时推进,互相促进,才能推动新经济的良性发展。首先,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迫切要求传统产业用高新技术对自身进行改造。旧的产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是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次,传统产业只有注入新技术,才能提高竞争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而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实现自我的升级,用高新技术融合传统产业,可以催生出“新产业”,WTO前总干事鲁杰罗指出,现在的汽车工业已不像是传统制造业,更像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业,电子系统现在占到一辆高级轿车总成本的70%、普通汽车的1/3。在新经济形势下,由于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高度融合,产业结构升级淘汰的不再是所谓的夕阳产业,而只是夕阳技术。总之,一个国家能否成功地完成产业革命,取决于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结合的紧密程度。

二、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方式

1、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在“软件”与“硬件”上的融合

信息化是传统产业与知识经济相结合的关键。信息产业是高技术产业的代表产业,信息产业正在促进工业化经济向信息化经济发展。信息化经济依靠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传统产业拥有更多的硬件设施。传统产业在硬件方面更新发展的同时如果能够大力借助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支持与引导。将使传统产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大大提高,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更高、更耐用、更有竞争力。发达国家早在六七十年代就采用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CIMS)和计算机集成生产过程系统(CIPS)等先进制造技术,来提升本国的制造业,从而提高了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工业的竞争力。计算机软件在企业电子商务、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大大提高企业运作过程中的效率。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更应该注意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融合,实现传统产业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同时,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推动相应高技术发展上,也引导着相应的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发展。而基础科学的发展,又为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支撑。如制药业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引导并推动了生物基因研究,并为农业、畜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此外,高技术产业的成功发展,对社会文化、企业管理等方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传统产业的发展。

2、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在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上的融合

传统产业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方面的高技术化,使得产品质量提高、成本降低,从而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如自动机械手在制衣业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衬衫的质量,加快了生产速度;信息产业的专家系统技术渗透到农业,进行病虫诊断等方面的工作,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等。用高技术设备代替原有关键设备,提供以更新工艺为目标的工序技术,如引进智能机器人、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及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增加企业设备的技术构成,提高经济效益。

3、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在技术、产品替代中融合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新技术,与高技术产业融合不仅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需要,也是传统产业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在这方面,日本、韩国等国在20世纪50-70年代,通过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与本国传统产业融合,一举成为经济强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为获得竞争优势,传统产业与高技术在技术、产品替代的融合要抓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做到产业融合,重要的是要用高新技术装备传统产业,通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带动传统产业提升,用新技术“因子”激活“休克鱼”。二是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只有通过技术升级,加带产品换代,才能形成和创造新的需求,使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通过增强产品竞争力,藉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不失为传统产业延长青春期的一着好棋。三是提升产品附加值。传统产业,只有与高技术产业的融合,拉长产业链条,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

4、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在产品原材料的更新上融合

新材料是指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有的优异性能的材料。它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光电、超导材料;生物功能材料;能源材料和生态环境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及新型工程塑料;粉体、纳米、微孔材料和高纯金属及高纯材料;表面技术与涂层和薄膜材料;复合材料;智能材料;新结构功能助剂材料、优异性能的新型结构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包括新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产业技术高度密集、更新换代快、研究与开发投入高、保密性强、产品的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具有强烈的国际性、产品的质量与特定性能在市场中具有决定作用。新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综观全世界,新材料产业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支撑着一大

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各个国家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领域。传统产业产品所使用的材料的更新(其技术含量更高),亟需高技术产业的融合,才能使得产品升级、产品效用增加,从而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如碳纤维材料、工程塑料及复合材料在自行车、汽车、体育用品中的应用。

三、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后的产业优势

1、产业的竞争力将会增强

我国目前传统产业的产品普遍存在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特点,因而产品的性能及其质量都很落后,甚至连电源开关这样的产品都生产不出高质量的,因此在与国外产品竞争是明显处于劣势。因此,产品如果不升级换代我们的传统产业是没有希望的,所以传统产业必须走与高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才能形成民族工业。我国高技术行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非常重要,有时引进一项新技术,可以拯救一个产业。因此,利用把技术创新融入到传统产品,使传统产品功能和质量增强,技术含量提高,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逐步使传统产品变成高技术集约的新型产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是我国传统产业走向世界的一个明确目标。

2、产业内企业的效率将得到提高

传统产业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变经营方式,能够提高企业效率,减低信息成本,从而加速整个经济的发展。但是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如何融合呢?前几年网络经济泡沫膨胀的时候,给自己企业建一个网站成了一种时髦,结果网站建起来了,却几个月才更新一次信息。新技术的应用主要往于市场、技术、管理、成本节约四个方面,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融合,不只是简单地建一个网站或者设计一套战略方案,而是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新的平台,提高拓展市场渠道,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管理效率,减低企业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优势,不但会为他的企业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企业办事效率,同时还可以使他们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3、产业的结构将得到优化

(1)高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地改善市场需求和供给结构,协调好供需关系,保证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由于高技术产业能通过不断影响投资结构、需求结构、就业结构和贸易结构来影响产业结构,所以说高技术产业能依据现状与传统产业融合促进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高技术可以降低成本,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促进资源与能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总之,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可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2)高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指以产值构成和劳动力构成为重心,产业结构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向更高层次演进的过程,先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然后再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等。一般来说,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有3个标志:第一,技术基础高度化。主要表现在产业间技术转移速度回忆和新兴产业的地位不断提高。第二,产业结构开放高度化。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随着技术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而越来越趋于高度化。第三,产业结构软性化。 一方面表现为在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出现经济服务化趋势。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在所有产业结构中,伴随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经济发展对科技人才成尤其是高技术人才的依赖性大大增强。

由于高技术发展的迅速发展及其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所以形成的新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例一直在不断上升;同时由于高技术产业的成果向其他传统产业的转移速度很快,所以高技术产业中许多产业部门不但纵向看上升势头很快,而且横向看发展势头也很猛,从而推动产业技术基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产业结构向着高度化的方面不断迈进。

产业融合策略 篇7

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分析“产城融合”的内涵,针对生物医药产业的特点,以文山三七产业园区登高片区为例,探索“产城融合”背景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和规划策略,以期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指导同类型产业园区规划的编制。

1 产城融合的两层内涵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目前,国内学者已做过大量研究,但综合来看主要集中在城市层面的产业与城市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提出诸多的理念、策略及模式,但是针对产业园区层面的研究较少。因此,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笔者认为“产城融合”应具有城市和园区两个层面的内涵。

从城市层面看,“产城融合”的内涵可归纳为通过“产—城—人”之间互动,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产业与城市关系密切、缺一不可。城市若没有产业支撑,即使再多高楼大厦,也只是“空城”;产业若缺少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精尖,也只能“空转”。产业决定就业,就业决定居民,居民安居决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产城融合”,以产业为引领,以城市为载体,以人为根本,实现“产—城—人”的高度互动,才能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打造城市经济发展平台,增强城市活力、魅力和财力,实现“四化同步”的新型城镇化目标。

从园区层面看,“产城融合”的内涵可理解为“产业新城”,即在园区内通过增加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促进园区的多元化、复合化发展,打造产业功能与居住、生活、休闲等生活功能有机结合的产业新城,为企业生产、员工生活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发展空间。在产业新城模式下,园区内的产业、生活配套、开放空间、基础设施等需要在空间、交通、生态等方面进行统筹考虑、共建共享,从而提升产业园区的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园区发展提供优质的空间载体和充足的人力资源。

2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2.1 主要特点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定义,产业园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通过行政、市场化等多种手段聚集若干工业企业的区域。它集聚人力、财力、物力、信息、政策等资源,影响和改变着城市经济社会活动及空间结构。从该定义中可以看出,产业园区是城镇产业集聚的空间表现,承担着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等多项重要使命。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是产业园区的一种类型,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生物产业成为我国战略型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也经历了一轮高速增长。根据濮润等人的研究,在我国现有的607家各类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园区中,将生物医药作为主要发展产业的共有179家,约占总数的30%[1]。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附加值的特征,因此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不同于普通的产业园区,自身具有以下特点:

(1)产业空间集聚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规模效应明显,因此常以园区的形式出现,可帮助企业快速获取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企业之间通过各种资源的交流实现共同成长。

(2)重视科研和销售环节。生物医药产业的特点决定产业链中的“两头”——即前端的科技研发和后期的市场销售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中,科研、商贸、市场等性质的用地需求量较大。

(3)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通常情况下,制药企业往往要求清洁干净的生产环境以保证药品的品质,而且在园区工作的大量高素质人才对宜人的生态环境有着强烈需求,因此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绿地率较高,重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4)对场地要求较低。制药企业的厂房尺寸较小、平面布局较为灵活,而且给水、供热、气体、药材原料等大多通过压力管道输送,因此对场地的坡度、高差等要求相对较低,可更多根据自然地形地貌开展厂区建设。

2.2 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发展,产业园区未来将不再是一个个烟囱林立的工业基地,而是成为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空间,对城镇经济社会活动及空间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发展已大致呈现出四大趋势:

(1)由单一功能的产业园区向功能多元的产业新城转型,园区层面的“产城融合”越来越明显。除科技研发、生产制造外,企业孵化、高端服务、生态宜居和休闲旅游等职能成为园区功能拓展的新方向。

(2)由封闭格局向开放体系转变。在区域合作发展的要求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被所在城市赋予产业空间开拓、新区建设引擎等多重使命,促进了园区空间从以往的封闭发展,逐步向强化区域合作的开放体系转变。

(3)内部空间组织由功能分区向空间融合转变。类似于一般意义上的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传统发展模式也强调大地块功能分区,以便于组织工业化大生产。随着药品研发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迫切需要提供创新环境和企业交流空间,强调混合型的空间与功能组织,即将综合服务和研发孵化嵌套于生产空间内部。

(4)越来越重视企业的科技研发、自主创新能力。生物医药产业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附加值的特点决定了自主创新成为医药园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根据笔者研究,国外制药企业非常重视科技研发环节,科研用地往往会独立成团,位于区位最优、环境最好的地段。国内2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全部配置了科研用地,以科技研发园、企业孵化园、创新综合体、科技商务区等形式呈现,且大多位于园区的主入口或是园区的核心位置,成为园区的视觉焦点。

3 文山三七产业园区概况

三七是一味名贵中药材,主产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的三七资源占到了全国的90%以上,故又名文山三七。文山州、市两级政府高度重视三七产业发展,于1996年开始建设园区,希望通过园区建设促进以三七为主导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目前,集育种、种植、加工、研发、营销于一体的医药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3.1 发展历程

文山三七产业园区的发展从起步到成熟,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96~1999年)

1996年,三七工业园区成立,属于文山州管理的临时性机构,位于文山城南的新平坝,总用地面积约1.1平方公里。园区内以本地企业入驻为主,空间组织呈现布局松散的特征,产业类型以传统的三七清洗、切片等初步加工及生三七的农产品贸易为主。

(2)发展阶段(2000~2011年)

2000年,云南省政府批准成立文山三七产业园区,被赋予副县级管理权限,随后不久,园区新设立了东山片区,用地面积也增加到约5.6平方公里。在此期间,特安呐制药集团、七花药业集团等大型企业入驻园区,文山三七国际交易中心等项目也建成使用,园区空间发展呈现规模扩张、集聚发展的特征,大型项目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3)提升阶段(2012年以后)

2012年,文山三七产业园区的登高片区获得云南省发改委和工信厅的批复立项,在文山城南约6公里的黑山村及周边划出约16.3平方公里用于园区建设,园区总规模进一步扩大至21.9平方公里,形成新平坝、东山、登高“一园三区”的总体格局(见图1)。园区发展战略逐步明确,园区空间进一步拓展,云南白药集团、天士力制药集团等更多大型企业有意入驻,园区人气也将得到大幅提升,有望发展成为综合型的产业新城。

3.2 面临问题

目前,文山三七产业园区的新平坝、东山两片区基本建成,两片区与文山主城区已融为一体,未来发展空间受限。而登高片区首期的场地平整工程刚完工,五条主干道路正在施工,总体处于开发建设初期。回顾园区近20年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新平坝、东山两片区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以下四大问题,在登高片区的未来发展中应避免重蹈覆辙。

3.2.1 两片区土地被文山主城区“蚕食”

两片区的主要发展瓶颈是可建设用地趋于饱和、产业用地空间明显不足。除制药企业外,两片区内还有许多低门槛、低层次、低附加值的“三低”工业项目,土地地均产出低,土地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随着文山主城区发展,城市对两片区用地的“蚕食”日益严重,部分“三低”工业项目用地面临被市场“替代”的趋势。

3.2.2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

两片区内以工业用地、仓储物流用地为主,公共设施匮乏。只有服务于产业的交易中心、交易市场等,缺少服务于居民生活的如购物中心、超市、体育馆等设施。两片区的公共服务职能基本上靠文山城区解决,给城市带来沉重负担。

3.2.3 科技研发投入少,发展滞后

两片区内无独立的科研用地和机构,仅有特安呐等几家大型企业在厂区内设置科研部门,且布局在厂房的一个角落。其余中小企业多为作坊式生产,从事切片、清洗等无技术含量的工作内容,根本无需科技研发。对科研创新的忽视导致当下园区内大多数企业还在生产十年、甚至二十年前的产品。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园区发展滞后,产业亟待升级。

3.2.4 空间特色缺失、总体风貌单一

由于两片区以工业、仓储物流用地为主,导致建筑在体量、高度、外观等方面几乎一模一样,而且广场、公园等开放空间极度匮乏。片区的整体空间较为均质化、平淡化,风貌也趋于平庸化,毫无地域特色,让人即使置身其中也无法辨别身在何处。

4 登高片区的总体构思与规划策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深入分析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特点,积极总结新平坝、东山两片区的经验教训,紧密结合文山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思路,以“大健康产业、互联网+、产城融合”为发展理念,为登高片区今后的开发建设制定行之有效的目标、规模、定位及规划策略。

4.1 发展理念

4.1.1 积极发展“三七大健康”产业

规划提出三七产业不只局限于生物医药,而应进一步向外扩展,形成集生物医药产品、医药保健产品、营养保健产品、医疗保健器械、休闲保健服务、健康咨询管理等于一体的“三七大健康”产业。规划深入分析了“三七大健康”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以整个城市作为对象,研究“三七大健康”产业各项功能的布局问题。

4.1.2 大力探索“互联网+”模式

当今,互联网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同样也悄然改变着健康产业的发展模式。可以预见,类似“互联网+药品(保健品)生产”“互联网+药品(保健品)销售”“互联网+健康管理”等更多个性化、贴近用户体验的模式将诞生。规划提出应预留充足的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物流商贸用地,以应对互联网对行业带来的冲击。

4.1.3 全面实践“产城融合”理念

“产城融合”是未来国内各类产业园区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规划结合“产城融合”的两层内涵,以生产和生活功能为主导,分别在城市和园区层面的空间、交通、配套、生态等方面统筹安排产业、科技研发、商务金融、生活服务、居住等各类功能用地。

4.2 目标、规模与定位

规划目标:“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三七健康产业新城”。

发展规模:登高片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16.3平方公里,其中首期用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根据登高片区规划定位与发展实际,规划就业人口13.1万人,片区留住人口4.5万人。

功能定位:“以科研创新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为核心,以生物医药和保健品生产为主导,配套设施完善、健康可持续发展、宜业宜居的健康产业新城”。

4.3 规划策略

4.3.1 产业提升策略:深化内涵,拓展外延

以构建“三七大健康”产业为愿景,在深度和广度上实现质的提升。首先,应深化三七产业内涵,把产业做精、做深。结合当地实际,规划提出,一是要规范三七种植,促进三七种植标准化组织化发展;二是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三七加工业;三是重视研发环节,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四是积极拓展市场,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五是强化文山三七品牌宣传,让人们充分认识三七的医药和保健价值,提高文山三七的知名度。

其次,应拓展三七产业外延,把产业做大、做强。通过对韩国人参产业发展经验的借鉴,规划提出,一是从政府层面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设定市场准入标准,推动三七进入国家保健食品名录;二是加大对三七种植农户的支持,提供资金、技术、产销等全方位一条龙服务;三是设立三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创新、新产品研发,扶持三七加工、医药、食品等企业发展;四是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财政、信贷、社会资金等多渠道、全方位、宽领域的投融资体系。

4.3.2 结构优化策略:核心引领,产城互动

规划提出“以产促城、以城兴产”的规划理念,采取“核心引领、产城互动”的规划策略,构建“依山傍水,产城融合”的空间发展格局。

在城市层面,在城市与园区结合处打造核心项目——“智慧岛”科技商务区和三七国际交易中心。该项目既是文山城南新区发展三七产业的主要抓手,也是三七产业园区登高片区的重要驱动引擎,能带动强化城市和登高片区的互动发展,打造集约高效、创新持续的产业新城。

在园区层面,增加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及绿色开放空间等类型用地,形成“核心集聚、轴廊引领、四区联动、组团环绕”的规划结构,实现宜业与宜居的互动,最大限度地将产业人口留在园区(见图2)。

4.3.3 功能升级策略:活力多元,产业细胞

规划以发展“三七大健康”产业为主导,在城市层面,将盘龙河沿线作为园区与城市的功能联系纽带,沿河布局金融、商务、文化、休闲类功能;在园区层面,通过注入商务、科研、居住、教育培训、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等功能,形成十大组团。

在产业用地布局上,规划提出“产业细胞”模式,将关联度较高的上下游企业集中布置,以产业的集群化、组团化发展带动园区开发。每个“产业细胞”即是一个产业组团,“细胞核”由自然山体、公共设施等组成,为组团提供服务和绿色开放空间;“细胞质”由各企业的厂区形成,构成组团的主体。“细胞壁”由组团外围的防护绿地构成,起到生态隔离和防护作用(见图3)。

4.3.4 交通组织策略:强化联系,公交优先

登高片区位于文山现状城区南部,距离城区边缘约5公里,需要特别重视园区与城市的交通联系,防止因早晚高峰导致交通堵塞。在城市层面,规划将园区的三条南北向主干路与文山城南新区无缝对接,并根据建设时序合理安排开工时间。另外,规划还在中间主干路的两侧预留建设空间,近期建议以种植景观植物为主,中期可建设BRT专用车道,甚至远期可用于建设轨道交通线路和站点(见图4)。

对于园区内部,规划主要理顺路网结构,增大路网容量,强化各功能组团之间的联系。在重点区域加大支路网密度,增加路网容量和交通承载能力。同时,结合保留山体、河流水系、生活道路及服务设施布局,建立集生活、休闲、游憩于一体的慢行交通系统。

4.3.5 设施配套策略:超前布局,合理配套

对于公共设施的布局和规模,规划将登高片区与文山城南新区统筹考虑,按照登高片区未来用地和人口发展规模,参照文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南新区现有已编或在编的各规划,合理确定园区与城南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规模,统筹布置学校、医院、商业、社区服务、供水、污水、供电、燃气等设施,以满足未来城南区域发展的需求,减少土地浪费和重复建设(见图5)。

4.3.6 风貌营造策略:依山就势,打造门户

登高片区首期已进行了约4平方公里的场地平整,占园区首期用地的80%,其余未平整场地主要集中在东北部的冒水塘周边。冒水塘与盘龙河现状约有100米高差,规划根据该区域的自然地形地貌特点,借鉴云南当地“梯田”理念,形成三级台地。并且利用现状沟坎,将冒水塘与盘龙河水系连接,三级台地区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岛”。

同时,规划根据前期“三七大健康”产业布局研究,在三级台地区域注入商务金融、科技研发、会议会展、企业孵化等功能,打造“智慧岛”科技商务区。“智慧岛”科技商务区位于园区与城市的功能、交通、生态联系纽带上,区位十分重要,是园区最重要的形象门户和展示窗口。区内以高层建筑为主,在冒水塘中还设置了登高景观塔,弥补了产业园区空间布局单调、风貌缺乏特色的不足。

5 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的产业园区实行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由此引发用地、交通、就业、生活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园区的产业升级和跨越式增长,在新经济格局下已无法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应对新挑战。作为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迎来一轮蓬勃发展,对以高端人才为代表的高端生产要素需求不断增长,对优质服务与创新氛围需求大大提升。

在此背景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应抓住发展模式转型和产业蓬勃发展的有利契机,以“产城融合”的深刻内涵指导园区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以切实可行的规划策略实现结构、功能、产业、交通、设施、风貌等方面的创新,以破解当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难题,推动园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要:产业园区作为城镇产业集聚的一类特殊空间,其发展模式正在经历由工业园区向产业新城的转变,“产城融合”已成为园区发展的必由之路。笔者通过分析“产城融合”的两层内涵,结合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特点,以文山三七产业园区登高片区为例,探索“产城融合”背景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和规划策略,以期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指导同类型产业园区规划的编制。

关键词:产城融合,生物医药,文山三七,产业园区,规划策略

参考文献

[1]濮润,李萍萍,苏月,等.我国生物医药园区发展特点及未来发展建议[J].中国生物工程,2015,35(3):104-106.

[2]张伟,李锦秀.医药产业园的规划设计[J].机电信息,2014(14):37-38,52.

[3]李翅,侯硕,郭诗怡."产城一体"背景下现代产业园区规划策略探讨——以四川省简阳市石桥片区大地产业园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3.

[4]刘瑾,耿谦,王艳.产城融合型高新区发展模式及其规划策略——以济南高新区东区为例[J].规划师,2012(4):58-64.

[5]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文山三七产业园区登高片区概念性总体规划及首期城市设计[Z].2014.

[6]李守旭.以产促城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城关系初探[J].中国勘察设计,2014(4):40-43.

产业融合策略 篇8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有序推进产业转移势在必行。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 已成为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和重要任务。在此大背景下, 传统的产业布局规划思路与方法无法满足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的需要, 园区规划从规划思路到技术手段的转型调整势在必行。笔者在最近编制的临湘市临湘工业园滨江产业区总体规划中, 初步分析研究了产业空间与城市功能之间相互关系, 尝试构建产业转移承接与城市功能提升两者相互促进的路径与机制, 实现“产城融合”的目标。

2 临湘工业园滨江产业区发展模式的选择

伴随着园区及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 滨江产业区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已经难以为继, 亟待寻求新的发展思路, 实现产业转移承接与重构。在这样的背景下, 产城融合逐渐成为滨江产业区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2.1 产城融合的概念

何谓“产城融合”?从宏观上理解, 是指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一方面, 城市是基础, 为产业提供发展空间, 为产业经济提供载体;另一方面, 产业又形成保障, 驱动着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 从而达到产业、城市、人三者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和谐生态模式。

从微观面上剖析, 产城融合实现的首要路径是产业先行, 即以创新驱动为核心, 整合市场主体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 优化资源配置, 将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从而使之在城镇化过程中实现产业高级化的不断演进。

2.2 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

在承接产业转移需求及产城融合的目标导向下, 传统工业园区粗放的土地利用模式、落后的生产模式及低端的产业能级愈加不能适应园区的发展。结合上述相关分析, 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 以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2.2.1 协调区域, 完善本区

本园区是岳阳市绿色化工产业园发展和临湘市城市发展的一部分, 在整体产业布局与城市发展布局中实现园区的自我完善, 达到中观区域 (岳阳市绿色化工产业园和临湘市) 的高效协作并突显本园区产业的特征, 在比较优势中实现产业发展的突破, 并权衡区域发展和园区的发展特性, 合理发展城市功能, 塑造工作、居住融合的新一代产业园。

2.2.2 高效生产, 轻松生活

园区的定位体现工作与生活的功能复合, 因此在规划中一方面通过设计与管理实现产业运行的高效, 同时也要提供舒适、工作后得以放松的生活环境。产业园区结合传统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码头作业, 打造生产、生活、码头业务与优化环境协调发展的园区理念;城市功能、产业生产功能、码头运作机能协作发展, 扬长避短, 实现功能上的联系和空间上的独立。

2.2.3 发展集群, 优先生态

产业集群是园区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特点, 体现的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成本、交通运输成本、能源、费用的节约, 即关注的集聚效应所产生的巨大能量, 此概念本身就是“生态”发展的内涵之一;同时在产业功能用地与小城镇建设功能用地的选址中, 充分体现与周边及园区产业发展条件、生态环境条件的结合。同时在产业区域生活功能区之间以景观带的形式规划缓冲与隔离带, 进一步减少产业区对生活功能区的影响。

2.2.4 立足实施, 着眼未来

规划方案充分结合多个上位规划以及园区现状 (包括现有设施和拟建设施等) , 使其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考虑到用地的时间序列和未来开发的不可预料因素, 在规划中推出了“白地、灰地、弹性绿地”的规划策略, 形成“弹性用地”, 为未来的发展预留空间。其中, 白地为已确定作为城市功能建设用地开发的用地;灰地为不确定作为产业用地或城市功能建设用地使用, 根据发展状况进行调整;弹性绿地为以公园等公共绿地的形式规划的绿地, 根据发展时序和建设需要, 调整成为其他用地功能。

3 临湘工业园滨江产业区规划策略

3.1 结构优化策略———核心引领, 产城相融

滨江产业区总体规划提出“以产促城、以城兴产”的设计理念, 采取“核心引领、产城相融”的规划策略, 构建串珠式、组团状的园区空间发展格局, 形成片区发展核心, 带动城市和产业的互动发展, 打造集约高效、创新持续、港产城一体的滨江化工新城。规划功能布局结构为:核心集聚、轴廊引领、组团环绕 (见图1) 。

3.2 产业升级策略———优势集群, 高端创新

滨江产业区通过形成四大优势产业集群, 以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带动片区开发, 并通过高端科技创新, 不断升级产业水平, 提高园区的科技竞争力, 形成“龙头引领, 四团支撑, 二廊贯穿, 一心服务”的产业新格局。充分依托本地资源禀赋, 围绕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有色冶炼和港口物流四大产业, 打造华中化工新材料产业创新基地、华中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华中有色冶炼及华中危险品物流专业基地, 进一步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承接长江经济发展带的发展战略, 对接优质资源, 适时引导企业入园;坚持“一体化、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化”的发展道路, 做强、做大绿色化工产业;坚持“生态、生活、生产、生意”共同推进, 产业融合、空间耦合、资源整合、要素聚合、功能复合的新型园区, 最终打造临湘市融入长江经济发展带的门户, 成为湖南省级产业升级示范园。

3.3 交通组织策略——层次分明, 功能明确

为适应园区用地扩展的需要, 并有利于主干道向机动化和快速交通的方向发展, 构建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路网体系。路网的形式和布局, 根据土地使用、原料来源和货物集散点的分布、交通流量流向, 并结合地形、地貌、河流走向、铁路分布和原有道路系统, 因地制宜, 形成了水、路、铁联运的交通骨架。考虑到化工园区的特殊性, 设置危险品运输通道, 在城市功能用地区域 (小城镇组团) 与产业功能用地的道路连接口, 设置交通管理制度, 不得使产业用地内产生的货运交通进入生活区域。同时在两类功能用地的道路衔接处, 设计“丁”字路口, 使产业功能用地内的交通到达生活片区边界停止, “可达却不可穿越” (见图2) 。

3.4 设施配套策略——超前布局, 合理配套

按照滨江产业区未来用地和人口发展规模, 参照现有已编或在编的各专项规划, 合理增加区内公共设施的数量和规模, 以满足未来区域发展的需求;打破原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片区市政设施布局各自为政的局面, 将整个滨江产业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布置, 以减少土地浪费 (见图3) 。

3.5 园区风貌营造策略——特色区域, 点轴生辉

滨江产业区的城市风貌营造按照点、线、面的原则布局, 划定片区特色风貌区, 结合水系、道路及绿地空间, 建立城市景观风貌节点和廊道, 建立现代、开放、绿色、时尚的园区风貌。其具体营造策略对应路径-界面-分区-节点-开放空间-通廊六个部分来进行 (见图4) 。

3.6 绿色发展策略———技术引导, 观念更新

依据化工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实现园区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化工园区的规划, 用生态学观点指导产业建设, 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建设环境友好型产业, 开发绿色产品和生产工艺, 实现从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到终端消费的全程清洁化, 最大限度地延伸产品链, 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率, 最大限度地降低原材料消耗, 优化产业结构和合理配置相关资源, 从而建设一个高效的、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工产业。

4 结语

长期以来, 我国传统工业园区实行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由此引发的用地瓶颈、职住平衡等一系列空间问题, 已经成为工业园区产业升级、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 无法承载区域格局变动、产业转移承接和新经济发展带来的新要求。因此, 寻求自身发展的途径尤为迫切, 本文以临湘工业园滨江产业区为例, 从发展模式和规划策略等方面对园区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规划途径, 也为相关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张道刚.“产城融合”的新理念[J].决策, 2011 (1) :1.

[2]林华.关于上海新城“产城融合”的研究-以青浦新城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 2011 (5) :30~36.

会展产业价值链及其产业融合研究 篇9

一、会展产业价值链及其赢利来源

( 一) 展示商品化、专业化与会展产业价值链

会展作为一种产业得以产生与发展,其核心在于展示自身得以专业化和商品化,主要围绕如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是展示技术化路径,即通过实体与虚拟技术、展台展具及展示空间技术、表演与演示技术等的运用,进一步强化展示主体、展示产品及其消费主体的技术使用性价值内涵。二是形象化路径,即通过赋予展示主体及展示商品以及其消费者以艺术、审美、品牌与身份象征等形象,实现商品与信息价值增值。三是意象化路径,即将社会历史与文化和商品展示相结合,赋予商品以象征性的文化性、社会性以及政策性内涵。四是体验化路径,即通过主题、活动、形象的营造,使参与者获得求新、求异、求奇、求美、求知等方面的心理与精神层面的满足。

有的学者认为体验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经济形态[1],会展业已经从狭义的会议、展览拓展到大会展的范畴。按照这一范畴,会展被看做是一种 “人造事件”[2],这些事件围绕主题、活动和形象核心要素由内而外展开,主题是最含蓄的内在要素,而形象是最外在的直接体现主题的要素[3]。形象可以通过刺激参与者的感官系统使其获得体验,活动可以通过参与其中才能有所领悟。从会展的角度看,主题必须从产业和社会发展趋势、展示区域文化以及有创意的未来愿景入手,通过有效的策划组织过程,形成关键词和主题思想,再围绕关键词与主题思想进行主题演绎。活动是主题演绎的最好形式,活动项目的设计需要为参与者提供富有创意的舞台、活动主题与线索、道具、活动角色和规则等方面的体验化设计,形象可以标志色、标志物、主题音乐、展示场景、展示产品、纪念品、口号、出版物等体验化设计予以实现。

从展示生产的阶段上看存在两种形态的展示生产,一是创意形态的展示生产,它以个体或团体形态的组织形式体现,以展示项目方案以及展示艺术和技术表达设计为生产对象; 二是具体形态的展示生产, 通过运用技术与组织工具,对创意形态的展示产品予以具体化为可以触摸、品尝、观赏、参与以及体验的展示产品。在商品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中心时,围绕商品的展示也会日益被专业化,进而因为专业化劳动而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易价值。会展产业价值链是展示组办方、展示主体以及其他参与主体通过展示技术化、形象化、意象化路线形成展示实体与虚拟空间、提供展示服务与活动体验、集聚展示信息,以价值增值为导向,以满足各利益主体需求为目的,将会展主客体及其行为以及资源等要素联系起来,并依据特定的演进逻辑、时空与生态布展形成的价值来源关系形态。

( 二) 会展产业价值链赢利来源

会展产业价值的产生离不开策划与组织,由此形成沿组办方策划→展示空间建设、租赁、经营及其物业→组办方招展招商、宣传推广→参展商、采购商、相关活动参与方进入→展示传播与销售→会展购买这一主线展开的价值链,由此产生的赢利来源包括:( 1) 展示空间建设、租赁、经营及其物业赢利。 对于大型展览来说,要求专业化的场馆,这种场馆多是政府投资或融资建成。但是,对于会议、奖励旅游、节事和赛事活动来说,其场馆选择面要大得多,且其经营模式也存在更多可能。对于超大型展示空间经营使用还可通过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等资本运作赢利。此外,还有展示空间物业经营赢利来源。 ( 2) 组办方及承办方展前、展中和展后一系列会展策划、组织与实施等服务赢利。 ( 3) 展会服务供应商增值赢利,供应商通过展会组织者、赞助商等提供增值服务获取赢利。 ( 4) 组办方相关活动赢利。 ( 5) 交易服务提成收入。对于组办方促成的交易,往往可以收取一定的交易提成收入。 ( 6) 后续创业融资、评估商业机会、企业培训等方式赢利。这一方式可以通过提升组办方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借助组办方大数据优势进一步拓展其赢利模式。( 7) 会展电子商务赢利模式。

从价值创造来源看,会展的价值不仅取决于组办方,而且还取决于参展商和观众,沿着参展商和观众参展投入→推动了对支持服务的需求→支持部门提供相关服务→支持服务购买主线展开。参展商在这一环节不仅需要向组办方购买展位、门票,而且需要围绕展品运输以及展台搭建、展台展示与销售等活动付出大量的投入。观众,尤其是专业观众也需要购买门票、展示产品、酒店、餐饮等。因此,在这环节产生了支持性服务价值,展会供应商的进入与支持形成了会展的经济拉动效应。

资源、人员和信息的高度聚集与互动推动了会展传播与广告价值的提升,由此产生了会展产业链的第三大价值来源,即传播与广告价值。组办方、活动参与方、媒体等可以通过丰富内容制作、完善内容销售渠道、拓展传播空间与渠道和会展信息基础设施等环节,促成会展传播与广告价值链的形成与发展。 一般说来会展自身的经济社会政治价值越高、参与人数越高,品牌及空间影响力和辐射力越高,其传播与广告价值越高。因此,诸如世博会、奥运会、世界杯这种超大型会展,广告与媒体转播费成为其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由于会展核心在于组办方通过会展服务促使参展方的展示活动获得观众的认同,会展过程自身首先需要高认同度。这就需要会展组办方具有高度的品牌意识,采用严格的品牌价值链管理策略,就需要从场馆的设计、主题的选择、展会的规划、展会的组织与管理等具体方面来实施会展业的品牌化发展,从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提升品牌质量,不断扩展会展品牌时空影响力和价值。会展品牌塑造需要从会展组织( 公司) 品牌与项目品牌两个方面同力着手,前者需要会展组织者不断完善其治理能力及与其他组织之间的网络关系,后者需要项目开发和拥有者以国际品牌展会为标准塑造其在同类会展中的影响力。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围绕会展组织( 公司) 、场馆、项目的品牌经营存在一个不断投入的过程,由此也会存在一个不断增值的过程。因此,会展品牌赢利成为会展产业链的第四大价值来源。

二、会展产业融合途径与方式

会展产业价值链涉及主体多、价值来源广,存在很强的融合市场空间,展示日益专业化和商品化对展示技术化和空间拓展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由此推动了展示与技术、设计与创意的结合。从横向上看, 展示、体验、休闲、创意等新型产业既可以相互之间交叉和渗透,也可以和传统产业之间相互交叉和渗透,并形成产业增长,形成以展示为中心的单中心产业价值链融合结构或者多中心产业价值链融合结构。 从纵向上看,形成以会展产业融合形成的产品策划与实施、服务、经营与传播等纵向一体化产业价值网络。

( 一) 会展产业价值链融合途径

从根本上说,会展产业离不开展示技术化、专业化和商品化。由于会展产业价值的主要来源于围绕展示技术化、形象化、意象化展开,所以会展产业价值链融合也是以展示为基础。具体来说,围绕营销、 技术、体验和创意等基本途径,会展可以与其他产业形成融合。

第一,展示所具有的整体营销功能,使得一般产业可以通过营销途径和会展产生融合,形成相关产业交易展,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可以通过举办相关产业的展览,实现产业融合。政府也可能通过举办区域相关产业展,推动产业集聚,提升城市产业和城市形象。

第二,通信、影视、出版和广告业的融合及发展,推动展示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技术融合路径与会展业产生融合,形成虚拟展、线上线下展示融合。借助数字技术,尤其是虚拟3D技术和动作识别技术,世界上许多博物馆已经实现了由传统的实地观赏进入虚拟用户体验,力图让访客获得 “不仅看得到, 更能摸得到”的双重体验。

第三,通过体验路径,会展业可以与旅游、休闲和体育产业形成产业融合,形成会展旅游、会展休闲和会展体育。旅游、休闲、体育在根本上主要是以一种参与性体验方式获得心理快感为目的的审美、 自娱过程。作为一种聚集性活动,会展不仅可以拉动旅游、休闲和体育活动,而且自身还可以通过活动、 聚集性体验等方式丰富人们的旅游、休闲和体育体验。

第四,通过创意路径,会展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产生融合,形成文化展、会展文化。创意自身需要通过展示获得认可、投资,需要通过活动交流形成创意碰撞。创意需要一定的聚集空间、特殊的氛围和有组织的活动,作为一种创意文化与会展融合形成的展示形式,创意园、创意展、创意会等在现代投资体制的支持下不断得到发展。例如台湾华山1914文化园区前身是酒厂,后来改造为文化园区,包含户外文艺空间和室内展演空间两个部分。整个园区形成集公园绿地、创意设计工坊、创意作品展示中心、文艺表演、文化教育学习、特色商店、创意市集于一体的创意文化园区。消费者来到文化园区,可以看表演或展览、逛特色商店或创意市集、参观酒作坊,或者公园休憩,或者点杯咖啡或啤酒,坐在广场或是大树下的露天座位,享受这难得的空间与时光。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园区主要存在五种类型。一是以旧厂房和仓库为区位依附,通过文化创意将其改造成集工业历史建筑保护、文化创意与展示、文化旅游与休闲于一体的区域。二是以大学区或大学城为依托,形成文化产业基地或园区,形成集文化创意与研发、文化体验与学习、文化旅行与展示于一体的区域。三是以高新技术科开发区为区位依附,通过将设计与技术开发相结合、将文化与技术相结合, 建成集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意研发、展示与学习体验于一体的区域。四是以传统特色文化街、社区、艺术家村为区位依附,在原有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产业聚集、产业融合和产业化运作以及空间改造,形成集文化生产、展示、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区域。五是以博物馆网络为依托,形成集展示、学习、 体验、休闲与旅游于一体的区域。

以上四个融合路径之间会产生进一步融合,形成更为复杂的会展产业融合方向。例如传统的农业可以与休闲、旅游、活动、会议进行融合,形成休闲农业园; 还可以通过创意文化和科技途径,形成民俗生态展示和旅游型、农业科技展示与旅游型等形态。随着体育与展示、体验的融合,体育进一步分化为参与性体育和观赏性体育。其中,观赏性体育比参与性体育更能体现休闲体育休闲性,可以获得日常生活或一般性的休闲体育难以获得的移情、迷狂等情绪体验[4]。

( 二) 会展产业融合方式

从产品和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角度看,可以将会展产业融合方式分为: ( 1) 渗透型融合,可以在客源、技术与服务上与其他产业相互渗透。从客源上看,会展聚集了庞大的参展商、观众,可以与传统的酒店业、旅游业、餐饮业、广告业等进行融合。从技术看,信息、媒体和设计技术的发展最终会表现在展示技术上,由此推动了它们与会展产业的融合。从服务的角度看,会展本质上就是一种服务,它既可以和传统的服务产业融合,也可以和其他现代服务产业融合。渗透型融合可以由会展业渗透到其他产业, 也可以由其他产业渗透到会展产业。对于品牌、大型公司来说,渗透融合往往成为它们多元化经营的重要方式。( 2) 互补型融合是指会展业与在资源、功能、空间上互补的其他产业或地区通过合作、联盟等方式进行高度整合的过程。例如会展公司可以通过合同与旅游目的地公司在会展培训、体验等项目上进行合作,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会展经营模式。又如实体会展、博物馆等可以和电子商务公司开展合作, 形成 “专业公司+ 线上平台+ 线下展示或体验”的有机统一。互补型融合在产业组织结构上推动了企业联盟、网络组织的发展。 ( 3) 替代型融合。会展替代型融合需要具备两个前提: 一是融合的产品之间具有相似的特征及功能,是可替代的产品; 二是这些产品之间具有共同的标准元件束和集合。在会展产业, 产业功能在创意、展示技术方面容易发生替代型融合。从创意上看,会展产业最容易与创意文化产业产生替代型融合。从展示技术上看,会展产业最容易与媒体、信息产业产生替代型融合。随着展示文化与技术的不断发展,替代型融合也推动了大会展业的产业。从产业组织的影响上看,替代型融合引发了越来越多企业加入会展业,推动了会展业内部的竞争与创新。 ( 4) 重组型融合。重组型融合发生在与会展业密切联系的产业或会展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将原本各自独立的产品或服务在同一空间、同一流程、 同一主题中通过组合效用,而产生不同于原有产品或服务的融合过程。例如将相声业、传媒业、会展业相结合,形成相声大赛,进而将相声大赛融入节事活动之中,可以实现将单纯地相声产品通过重组后成为一种更为复杂的会展产品。又如通过创意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与会展产业融合,将传统工业区、文化居住区改造为集文化创意、展示、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区域。

资料来源:作者自制。

从企业融合的角度看,存在两种产业融合基本方式,一是从事会展业的主体向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是其他产业向会展业的整合发展,我国更多的融合方式属于第二种( 如表1所示) 。例如像九华山庄这样的酒店已经实现了由度假型酒店向会展型酒店的转型,而像湖南电视台等媒体通过不断创新选秀节目来提高其收视率。而中青旅更是国内实现将旅游业与会展业融合的成功公司。2014年为了满足参与大型会展项目的需求,它成立了中青旅博汇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又如,对于中超这种俱乐部经营来说,能否参与更高级别的赛事活动相当重要。并且,俱乐部还需要策划一系列相关活动来提升其品牌影响力、培育球迷。随着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一种融合方式获得了飞速发展。例如,诸如奥运会这种大型活动自身会促生相关旅游、体育、文化等公司的产生。台北故宫博物院通过摄影、X光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 3D等新技术制作精密的图像,让文物在保存、修复、学习、推广、应用等方面上有更多元的可能性并实现了典藏数字化、数据化。通过资料整合、文案创意,台北故宫横跨数字艺术、纪录片、多媒体制作等不同领域,推出如国宝总动员、网上博物馆、富春山居多媒体展示、博物馆展等多种展示与体验方式。

随着会展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会展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方式将集旅游、休闲、教育及体验、购物于一体的多业态经营形态。从市场融合的角度看,主要存在如下两种方式: 一是基于组办方及其供应商- 赞助方- 参展商形成的市场融合空间。从组办方与展会供应商的角度看,可以实现会展与其他产业供应商之间的市场融合。从赞助市场的角度看,可以实现与媒体、广告产业等市场融合。从参展商市场的角度看,其在实体和虚拟空间集聚特征可以和许多产业实现市场融合。二是基于参展商及其供应商- 观众形成的市场融合空间。

从制度融合的角度看,存在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的制度融合。会展产业内部通过互动形成会展产业行业标准,实现其产业内部微观层次的制度融合。会展产业企业、协会在与其他产业企业、协会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间行业标准,实现会展产业与其他产业微观层次的制度融合。例如西方发达国家的展览业都设立一个唯一的、独立的、权威性的展览管理机构,如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 LAEM) 、德国展览委员会( AUMA) 、法国海外展览委员会技术、工业和经济合作署( CFME - ACTIM) 、英国会展业联合会( EFI) 等,它们在推动展览产业标准化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宏观层次的制度融合形成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一起协同治理制度。例如英国政府会展与其他产业融合涉及文化、新闻、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它们只管政策与财政拨款,涉及的文化协会、艺术协会、博物馆协会等负责对相关企业或机构评估和拨款。 因此,各种非政府公共会展文化机构建立了相关产业发展与融合的网络体系,成为政府、协会和企业协同治理的组织网络。

产业融合最终形成一定的产业生态,并在空间上形成集聚,而产业集聚反过来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在空间上,北京、上海、广州等会展发达城市多经历了集聚核形成阶段、点轴集聚阶段和网络集聚阶段[5]。以这些城市为中心,我国已经形成了 “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和 “东北部”等多区域、多层次会展业集聚区带。这些产业集聚区都开始尝试通过产业融合实现产业升级,其中最为流行的做法是 “会展带动、创意发力,推动文化、旅游、会展产业的融合”。一些科技产业园、农业生态园、经济开发区,也在尝试通过与会展、创意文化产业融合实现产业和园区升级。

三、结论

展示商品化、专业化促进了会展产业的形成,而会展产业价值链多功能属性、跨界属性、多赢利来源特性,使会展产业容易和其他产业进行融合。通过营销、创意、体验和技术等融合路径,会展产业可以和其他产业融合有了更多的可能性。目前,我国会展产业形态已由最为常见的会展旅游向更为多元的产业融合形态转变。通过渗透融合、互补融合、市场融合、重组融合等基本融合方式,会展产业组织结构需要做出相应的优化。通过企业融合、市场融合、制度融合,会展产业融合有助于推动区域产业集聚和产业园区升级。由于会展产业具有整体营销和经济拉动的功能,会展在产业融合与集聚中发挥了其他产业所不具有的特殊作用。

事实上,会展作为一种由政府、专业会展公司、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参与和供应主体,在一种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有关展品、产业主题和议题、品牌等展示的网络组织,无论是政府主导的还是市场主导的展会组织,都会在推动组织间的 “网络化”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6,7]。基于展示、体验和创意结合成为产业融合、升级和集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由此产生了展示( 会展) 经济、体验经济和创意经济新形态。因此,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需要格外关注会展产业融合的作用,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和企业自组织的作用,不断完善会展产业价值链,吸引其他产业进入会展产业链实现某一环节或多环节的产业融合。应充分发挥政府在会展产业融合和集聚中的政策规划和导向作用,为会展产业融合提供政策支持。应尽早形成国家或区域会展( 或文化) 产业融合治理机构或平台,实现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之间的协同治理,推动产业融合在复合人才培养、多元融资等配套性制度的形成。

参考文献

[1]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体验经济[M].夏业良,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45.

[2]Getz D.Event Management and Event Tourism[M].New York:Cognizant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2005:21.

[3]余美珠.基于体验经济理论的旅游产品要素设计:福建省泰宁县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4):42.

[4]王健.休闲体育研究综述[J].云梦学刊,2010(1):56.

[5]张玲,邬永强.广州市会展旅游业集聚过程及形成机理研究[J].地理学报,2013(2):111-116.

[6]李勇军,黄柏青.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及其组织网络构成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2):135.

产业融合与产业组织创新关系研究 篇10

关键词:产业融合,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一、产业融合与市场结构

所谓市场结构, 指的是对市场竞争程度以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换言之, 一个特定市场中的各个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中的地位、作用、比例关系以及它们在市场上交换商品的特点, 即形成了具体产业的市场结构。从根本上说, 市场结构是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的概念, 一个产业的市场结构问题, 其实质就是该产业的竞争性 (或者说是垄断性) 程度问题。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市场集中程度、产品差别化程度和进入壁垒, 通常用市场集中度来描述和衡量市场结构的状况。现行的市场结构理论认为, 把有限的市场容量和各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动向结合在一起, 就会造成生产的集中和企业数目的减少。而在产业融合以后, 市场结构会发生更复杂的变化。产业融合能够通过建立与实现产业、企业组织之间新的联系而改变竞争范围, 促进更大范围的竞争。在产业融合过程中, 来自其他产业的企业也会加入进来, 竞争会进一步激化。在产业融合之前, 属于同一产业的企业群在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处于竞争关系, 从产业的严格定义上看, 超出产业之外就不能称为竞争关系。但是在产业融合过程中, 原先有固定化业务边界与市场边界的产业部门相互交叉与渗透, 使产业之间由原先非竞争关系转变为竞争关系。而且在此过程中还有大量来自其他产业的新参与者, 使竞争程度进一步加剧。竞争激化的过程中, 必然有企业倒闭和企业吸收合并等悲剧发生。在产业融合中, 由于网络外部性等原因, 也可能会出现某种形式的垄断。但与传统垄断相比, 也已发生了变化。

总之, 产业融合使得新参与者进入和开辟新市场, 增强了竞争性和新市场结构的塑造, 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就业增加和人力资本的发展。在产业融合中发生的一系列企业合并、并购等活动塑造了新的市场结构, 新市场活动反映了价值链的一个实质性变化, 从简单的信息传输变成内容的生产和包装, 或提供在线服务和交易。自由化和竞争使得信息服务的传输和发送已成为日常用品, 并且将其转化为低边际成本、高容量的商业活动, 从而改变了当前的市场结构。产业融合使市场从垄断竞争向完全竞争转变, 经济效率大幅度提高。这种情况在信息产品行业和产品差异性小的市场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事实上, 只有在产业融合后, 允许跨越时空的连续交易的信息技术到来之后, 某种类型的市场才接近经济学家对效率的界定。地域更广、时间更受限制的市场将更少受到垄断的困扰。市场的高效率是建立在信息的效率之上的。各产业间市场边界的消失以及政府管制的放松会导致市场结构产生两种互逆效应:一方面, 某一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使该产业内企业数量迅速增加, 并不断有新进入者参与到竞争中来, 从而大大降低了融合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另一方面, 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与综合化趋势促使企业生产由大规模、标准化逐步向小批量、多品种过渡, 规模经济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被范围经济所取代, 在技术融合与业务融合的基础上, 推动企业间的横向购并或混合购并, 导致竞争性企业数量减少, 从而提高产业的市场集中度。

二、产业融合与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SCP的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 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后来的一些经济学家在不放弃SCP框架的前提下开始强调企业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反作用和市场效果状况对企业行为进而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如包莫尔通过“可竞争市场”这一概念的引入, 摆脱了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那种单一的、既定的逻辑关系。因为在可竞争市场中, 由于潜在进入厂商的威胁, 迫使现有厂商去降低成本、刻意创新、扩大规模, 从而改变了市场结构, 又影响了经济运行结果。德姆塞茨认为较高的利润是组织规模经济的报酬。因此, 任何成本最低的企业规模自然会迅速扩大, 从而在运行结果与市场结构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1、产业融合与市场行为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而根据市场环境的情况采取相应行动的行为。经营目标是企业市场行为的目的和动力。市场行为主要包括:一是以控制和影响价格为基本特征和直接目的的价格行为;二是以促进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为主要内容的促销行为;三是以产权关系变动为主要特征的企业组织调整行为。在产业融合过程中, 市场会出现不断的变化和运动, 这对传统厂商的市场行为, 如垄断厂商的定价行为提出了挑战, 因为市场持续不断变化的情况动摇了其依赖的既定市场结构的基础。产业融合对企业市场行为中企业组织的调整影响更为深刻。企业购并开始从纵向购并向横向购并或混合购并演变, 其中技术融合的加快是企业从简单购并向复杂购并转变的主要动因之一。在交易成本的共同作用下, 企业组织结构开始由纵向一体化逐渐向横向一体化、混合一体化、虚拟一体化转变。从西方经济学角度来讲, 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是组织通过权衡, 认为公司内部交易成本大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的结果。而横向一体化注重与外部组织的合作与共存, 与外界的交易是非纯粹的市场交易。但在产业融合的情况下, 要求企业以最短的时间进入一个相关或非相关的业务市场, 进行横跨行业专业经营的能力。企业为了达到快速响应的目的, 往往通过企业间的横向联合, 来把握稍纵即逝的市场时机。而且技术融合使得企业不同的业务可以在同一运作平台上开展, 它们相互之间可以互补, 通过协作发挥出更大的效应。所以此时的横向一体化是企业自身资源多种利用和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以便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 企业通过抓住核心的东西, 进行更大范围的业务整合, 从而有利于企业整体利益的实现和竞争优势的形成。产业融合下, 横向一体化成为企业外部组织结构重组的主要形式。

2、产业融合与市场绩效

由于产业融合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的改变, 其影响必然会传导到市场绩效方面。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 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在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对市场绩效进行描述和评价, 主要从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技术进步等几个方面, 直接和间接地描述市场绩效的基本情况, 评价市场绩效的优劣。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三者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资源配置效率是同时从消费者的效用满足程度和生产者的生产效率大小的角度来考察资源的利用状态, 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有限的消费品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配从而使得消费者获得的效用满足程度;二是有限的生产资源在生产者之间进行分配, 使得生产者所获得的产出大小程度;三是同时考虑生产者和消费者二个方面, 即生产者利用有限的生产资源所得到的产出大小程度和消费者使用这些产出所获得的效用满足程度。由于技术是产业融合的基石, 所以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生产工艺更加先进、生产过程更加合理、生产管理技术更加科学。生产者能以更加低廉的生产成本来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 同时适应消费者所需要的个性化、多品种、高质量的产品。当消费者从产业融合式的产业发展中得到更高的效用时, 生产者也会从产业融合式的产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利润, 资源也就得到了更加优越的配置。因此, 产业融合式的产业发展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可以提高市场绩效的程度。

三、产业融合对企业组织形态的影响

1、企业在产业融合中成长的理论基础

企业是产业发展中的微观主体, 是产业发展中最具生命力的元素, 企业在产业融合中成长主要建立在如下理论基础之上。

(1) 追求范围经济效益和效益最大化的理论。范围经济是指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或多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 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在传统的经济条件下, 企业一般追求规模经济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通过扩大生产规模, 降低生产成本来增加企业的利润, 但其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在产业融合出现的情况下, 市场的状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生产过剩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状况, 同时消费者已经转向个性化、多品种、高质量的产品需求。技术的融合使得同一技术可以在不同的生产过程中应用, 这为企业进行多产品经营创造了基础条件。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进行多产品经营能取得更好的效益和更大的利润, 因此这种多产品经营的优势获得了企业的青睐。并且, 企业以同一个销售渠道来销售更多的产品, 也能节约企业的销售成本, 达到提高效益、降低总成本的企业目标。

(2) 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 市场需求呈多样化、个性化趋势。消费者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及自己消费经验的积累在逐步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如建立在信息技术上的互联网正日渐影响着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和魅力, 不仅传统的一些经济活动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得到满足, 同时也降低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而且电脑的普及也为通过互联网的经济活动提供了硬件设施。由此, 越来越多的业务活动通过互联网来进行, 方便、快捷、高效成为了现代市场需求的特点。企业把传统的经营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融合形成的新的经营技术能满足现代市场的这种需求, 同时企业通过这种新的融合经营技术也能有效地降低经营的成本, 提高效益。

(3)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1990年, 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普拉哈德和哈默尔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他们认为, 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化, 竞争加剧, 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 企业的成功不再归功于短暂的或偶然的产品开发以及灵机一动的市场战略, 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按照他们给出的定义, 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拥有市场优势的关键。产业融合的产业发展趋势使得企业在飞速发展的经济时代能获得最能显示竞争优势的力量, 但同时也要进行技术融合的创新和业务融合的创新, 提高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能力, 并不断吸取新技术和信息, 以巩固和发展优势技术和专长, 创造核心业务和核心产品。在产业融合的产业发展形势下, 最终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来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企业组织形态的演变理论

企业组织形态的演进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技术和劳动力作为基本生产要素的作用地位日益受到重视, 组织制度和组织结构也日益完善, 并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继续其演进的步伐。从小农经济到工业经济, 企业组织形态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进:家庭形态、工厂形态、公司形态和当代公司形态。由最初的家庭作坊到工厂形态是组织形态演进的一次跨越, 是由简单的小农经济到工业化进程中的一次重大的、根本性的转变。随着组织规模、层次的扩大, 公司形态的组织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开始出现。到20世纪末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组织形态又将开始向更高级的公司形态演进。

对于企业经济组织存在的原因, 一般有四种解释:一是按照巴纳德的“技术必要性说”。他认为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 而技术需要物质力量, 需要速度、忍耐、机械的适应性和连续性, 当生产的技术条件一旦超过了个人能力时, 组织就会产生。二是根据鲍尔、西蒙及诺斯的“共同目标说”。鲍尔认为, 组织是为了共同的、明晰的目标进行一致努力的个人目的性的总和。西蒙认为, 只要组织拥有能够提供超过成员所欲求的那些剩余的吸引力, 即组织给予的大于其个人所贡献的, 组织就会存在。诺斯在其制度变迁理论中强调制度与组织间的互动关系, 他认为, 制度是人为设定的构建和约束人类相互行为的规范, 而组织则是一个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受共同意志约束的个人的集合。制度与组织的关系为, 制度框架决定了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反之组织演化又会影响制度变迁的路径和过程。三是“控制权说”。在存在着复杂交易和不完全合同的世界里, 对经济运行过程前后剩余索取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而这种控制又是通过对资产的使用来实现的, 对资产的使用将影响谈判力量的对比和对剩余索取的界定。组织产生的原因就在于, 在组织内部可以直接地通过使用资产来控制全过程的剩余索取。在企业内部生产而不去市场上购买是因为这一组织形式可以直接控制再生产。四是科斯和威廉姆森的“市场替代说”。从交易费用的节约出发, 他们认为, 效率是确定组织本质的基本要素, 企业组织的存在是因为调节其成员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机制, 组织源于交易费用的节约。组织作为个体或个体集合之间的一种稳定的交易模式, 是交易关系的产物。各种类型的交易都需要被安排在某种组织框架中, 企业组织的存在是因为在一定的条件下, 它可提供更低的交易费用。科斯说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 由于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是要付出成本的, 建立企业组织来配置资源, 其组织成本就要小于市场交易成本, 用企业组织替代市场意味着交易费用的节约, 这就是企业的起因。

3、产业融合对企业组织形态演变的影响

产业融合式的产业发展对企业的组织形态演进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这个以信息技术和知识为主的经济时代, 同时随着规制政策的改变, 企业的组织形态更趋于向创新型、灵活型、网络型的方向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 一方面, 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使企业的基础设施向信息化、集成化的建设步伐迈进;另一方面, 市场需求的消费者也出现了由生产链之外的元素向生产链之内的元素移动发展的趋势, 再加上规制政策的变化, 企业的组织形态也将发生适应性的变化。例如由于技术的发展, 在企业界出现了电信企业之间, 电信和电视企业之间的合并、联合、合作的局面, 并且发生企业并购的总额越来越大。一种虚拟公司正在悄然升起, 这是基于信息通信网络的一种新型企业合作关系。其主要特点是柔性、敏捷性和精益性的生产制造系统, 准时制的管理经验, 创新性的组织结构和独特的管理环境。虚拟公司的实质是根据自组织原理建立起来的众多小企业之间的新的竞争、合作、协调机制, 使原来分散、无序的生产企业自发地变为网络组织形态的有序的动态公司。从战略上看, 虚拟公司是计算机集成制造形态的扩展, 它已不单是生产技术的创新, 更重要的是自组织的哲学思想、网络化的协同观念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虚拟企业是基于产业融合发展中催生的一种新型的企业合作形态, 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成为产业融合得以拓展的重要微观组织基础。虚拟企业是运用互联网技术, 联合多个企业的知识和能力, 实现资源动态整合, 共同创造某项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是一种网络式的价值创造共同体。虚拟企业打破了传统企业金字塔式的纵向管理模式, 实行了扁平化的横向管理。虚拟企业在信息网络平台上, 加快了企业资源整合速度,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新技术和产品被不断地推陈出新, 从而不断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和综合性的需求, 达到速度经济效应。因此, 产业融合在为企业多元化经营提供潜在成功可能和通过企业内部网、外部网和国际互联网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式和员工工作方式的同时, 以数字化经济为标志的产业融合将改变企业的传统组织形态。总之, 产业融合所导致的产业组织创新, 要求产业组织理论做出变革, 以适应产业组织调整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周振华:产业融合: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标志——兼析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融合案例[J].产业经济研究, 2003 (1) .

[2]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 2002 (5) .

[3]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 2001 (2) .

[4]余东华:产业融合与产业组织结构优化[J].天津社会科学, 2005 (3) .

全媒体方向和产业融合 篇11

优酷总编辑朱向阳记得,去年的上海电视节,曾有专家在论坛上提出,“网络视频的强大将对电视造成威胁”。那是一个突起风云的时期,网络版权交易价格在电视节上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上扬,令电视台和制片方都措手不及。但在今年,朱向阳表示,电视节上“探讨全媒体发展方向和产业融合模式”已成为一个共同思路。

联合新阶段

第18届上海电视节期间,五家视频网站优酷、土豆、爱奇艺、腾讯和PPTV联合购买了一部剧集《囧人的幸福生活》,实现了视频行业的首次版权“团购”。

据悉,各家网站的采购价格分别是2万元/集,而这也成为电视节上目前传出的惟一网络版权成交新闻。

朱向阳认为,视频行业的版权竞争正在回归理性,“独播只是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令播出平台背负了极大的财务压力,而且竞争格局也不会因为独播而改变。”他坦言,此次联合的首要目的即是降低各自成本,平台受益于版权成本的摊薄,而网台联动加上5家网络版权购买方的合力,也会使得电视剧的传播效果成倍增加,促进收视,实现电视台、视频网站和制片机构的三方共赢。

“目前,网络视频与制片方在价格上的期待仍有差距,联合采买能让交易总价尽量达到片方预期,但同时片方为此也做出了极大努力。”朱向阳说。

朱向阳透露,“团购”的想法仅在一个星期之后便有了落地动作,意味着视频行业在版权购买上正在进入一个信息共享阶段。“电视节上,视频网站之间的交流也多了,不像以前,大家关起门来看片,信息不透明和心态浮躁导致了很多不理性的竞争。”朱向阳说,市场的跌宕起伏对于视频行业不仅是一大打击,对影视制作业亦是如此。在网络版权价格疯涨期间,不少制作公司因此调高了对项目的收益预期和资源配备,随着市场的回落,如今不少项目的执行已举步维艰。

“这不是媒体和制片方之间的良性关系。”朱向阳认为,内容成本控制一定是视频网站非常重要的话题,虽然视频广告在不断成长,但行业仍未实现盈利,“这个时候剩下来的网站已经不多了,行业内部应该高度团结,本着务实理性的态度,真正让自己的行业和企业具备生存能力,实现与商业伙伴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朱向阳也表示,此次优酷在电视节上的动作主要是传递信息,与各界加强交流,进行项目判断,“但不会快速做出购买决定。”

台网联动正在升级

这一年里,更多的台网联动案例频繁亮相。从联合推广电视剧,到联合制作策划适用于双平台的节目,再到联合开展内容营销,双方的合作不断深入。

以《裸婚时代》为例,经过优酷和深圳卫视的整合推广、包装、联合播出,优酷创下了当时11天突破1亿播放量的纪录,深圳卫视也凭借此剧一举拿下单集收视全国第二的成绩,冠名广告主伊利也收获了足够的品牌曝光和关注;《新水浒传》同时登陆优酷和天津卫视,双方进行的“全方位”台网联动合作模式达到双赢效果,天津卫视也凭借该剧问鼎全国收视之首。

优酷的自制综艺节目《我是传奇》也是“台网联动”模式下的产物,其联合了全国十大卫视、十余档金牌节目和十大唱片机构,并与优酷拍客、优酷出品、优酷空间等所有项目实现内容互通,在三天内点击播放即超1100万次。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电视与视频网站在传播方式、受众和定位上不同,只要合理利用好双方的资源和平台,就可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朱向阳也认为,“电视在很多方面拥有新媒体不可取代的优势,过度放大新媒体在某方面的特征,进而造成一种恐慌实际上是没有必要的。媒体之间应该是取长补短,融合发展,而网络视频正是传统电视媒体最有力的补充。”

优酷指数的价值

如果仅仅把网络视频作为一个发行渠道,对影视制作机构而言不过是在某些项目的经济效益上“多收了三五斗”。朱向阳说,其实网络视频还有更大的价值等待被挖掘,“优酷指数”正是其中一个颇具含金量的產品。

据了解,这份以3.2亿优酷全站用户为样本基础,利用技术手段获取视频相关数据进行科学计算的榜单,能及时反应用户收视行为。

产业融合策略 篇12

产业融合是相对于产业分化而言的一种产业发展范式, 是指原先各自独立的产业, 相互交叉、相互渗入, 使原有产业界限渐渐模糊或消逝, 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模式。首先, 产业融合重要呈现在计算机和通讯范畴, 其后扩展到金融、物流等服务性行业, 并逐渐向制造业和农业渗入扩大。这类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分散为契机的产业间的交融, 成为产业价值的重要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最具生机的来源与动力。产业融合可以带来更好的工业性能和巨大的增长效应。这主要是一方面由于规模经济和范围影响更大范围的资源配置, 促进企业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是由于产业整合, 改变了传统的产业发展机制和生产方式。

互联网产业是以当代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为基础, 专门从事网络资源收集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研发、建设、使用、生产、储存、传送和营销信息商品, 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的产业集合体, 是现阶段国民经济结构的根本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产业, 没有统一的定义。2004 年, 国家统计局拟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联合我国的具体情况, 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民众提供文化、文娱产物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有关文业的发展已有很多学者做了研究。吉字宽 (2003) 认为, 互联网这种虚拟的网络信息平台将从根本上改变文化产业产品市场宣传、产品销售的面貌, 使民间文化产品的市场开拓更具有生机和活力。网络技术的发展, 使国际文化交流更加便捷、更加全面。刘玉珠 (2005) 认为, 网络上的文化沟通和交流, 将调动起各种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潜能, 为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宋海龙 (2005) 认为, 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联合, 是提升文化产品竞争力切实有效的路径。文化传播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深化的。相对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而言, 网络传播是一种新的传播媒介, 它快速、丰硕、自由、开放、多元和互动的传播方式, 冲破了时空、感官等方面的局限, 直接带来了社会文化的变迁 (杨向荣、刘鑫, 2010) 。以上研究都只是单方面指出互联网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促进作用, 忽视了文化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 是一种“1+1>2”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一种共赢的模式。本文将从产业整合的角度, 阐述文化产业的原因、条件和互联网行业的融合, 发展文化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的互动效应分析。

二、互联网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动因

(一) 产业间的关联性和对效果最大化的寻求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产业交融每每产生在产业的边沿处和交叉处, 经过转变原有产业产物的特质和市场需求, 推动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发生转变, 从而使产业界限依稀化。近年来, 文化市场很活跃, 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被逐步承认, 以影视产业为例, 近年来其增长速度一向保持在40%~50%, 这在全世界都是当先的。文化产业与互联网产业有着自然相关性, 互联网是内容流传的载体, 同时也是制造内容的载体, 比传统媒介更具互动性, 与内容的联系更加紧密。互联网产业和文化产业具有天然的耦合性。一方面文化产业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灵魂;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能更好地体验文化。

(二) 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产业间的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 通过技能的交织浸透融合, 将原处于差别产业的价值链活动全数或个别融入到另一产业中, 构成新式产业。文化产业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进一步上升为文化内容产业, 从而拓宽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领域。与此同时, 文化内容产业的发展也大大拓展了手机功效, 从而提高了其经济附加值, 智能手机的核心价值来源于它在技术支持下能够享受的文化内容。而3D放映技术的发展使得技术对于电影产业的改造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式的阶段。在内地, 3D版泰坦尼克号的票房达到9.87 亿元, 远远超出1998 年中国票房发布。

(三) 政府管制的放松是促进产业融合的外部条件。跟着政府逐渐减少了对互联网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管束, 业界入手用系统性的思想来认识互联网与文化的高度相关性, 两大产业交融面临着很好的时机。2009 年, 文化部公布《文化部对于促成文化与互联网联合发展的引导意见》, 指出强化文化和互联网的深度联合, 有助于推动文化体制改革, 增进互联网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

综上所述, 为了顺应内外部需求的转变, 提高自身竞争力, 互联网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少许先行企业对各其产业链上的价值活动进行细分, 经过技巧创新, 冲破原来的产业界限, 延伸到相互的传统产业活动范围, 对两大产业价值活动施行优化重组, 最后构成涵盖以两大产业为中心价值活动的新价值链。这不仅意味着传统产业界限趋向于模糊化, 并且代表着产业间新式的竞争协同关系的创建。

三、互联网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互动效应分析

(一) 互联网产业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1、互联网制造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文化产业与互联网制造技术之间的融合, 是指互联网技术与文化相结合, 产生出更多更新的文化产品。伴随着技术的成长, 最新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相结合, 以文化内容为中心, 将技术创新当作实现手段, 将文化内容融入数字和电子的终端产物, 使得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通讯设备与文化产业的内容创造形成完美结合。技术创新扩大了文化制造业的范畴, 新的配置终端不断涌现, 进一步扩宽了文化服务业的成长平台。

如苹果的平台策略, 苹果搭建的IOS操作系统, 成为众多应用软件开发商的销售平台, 现在苹果硬件设备可供使用的应用程序超过百万个。苹果公司与他们实施分成机制。苹果的硬件市场份额越高, 愿意为苹果开发应用程序的企业和个人就会越多, 反之又推动了苹果在硬件上有更多的改进和创新, 形成典型的有巨大跨边正向促进效应的双边市场。

2、互联网展示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 尤其是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不断丰富, 物质载体的广泛使用, 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在最新的互联网制造技术的支撑下, 互联网展示技术为文化内容产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平台。比如, 智能手机是继纸媒、书本、广播影视和互联网以后, 成为最贴近消费者的文化载体和传播媒介, 随时满足生活、文娱、资讯需要的终端, 成为这个时代一种全新的体闲方式。手机内各种应用软件使得消费者可以用手机享受小说、电影、电视、广播、新闻、音乐等各种传统文化内容, 还可以进行在线游戏、当作电脑终端使用, 大大拓宽了传统的文化产业平台, 使得原本必须在影院、电视、计算机等冷门媒介上才能接触到的文化内容产业经过手机这一个综合性终端展示在了消费者眼前。文化产业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上升为文化内容产业, 从而使得文化产业的范畴拓宽了。

3、互联网传播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互联网传播技术体现了技术作为一种媒介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如通过互联网构建的微博平台。其特征是无形产品, 借助的技术方式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互联网传播技术也在不断演变。初期的民歌、舞蹈等仰赖民间的口口相传, 后来出现了灌音技术、录像技术能够将民歌舞蹈保存传播, 实现商品化。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使得文化产业平台得以迅速拓展。网络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一大批新兴产业模式出现了。评论、微博、微信, 这些都是基于通信技术的发展, 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产业模式, 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 文化产业对互联网产业的影响

1、文化产业向互联网产业品牌、营销环节渗透。文化产业向互联网产业品牌、营销环节浸透是指文化产业的精神内在、品牌内涵向制造业的渗透。文化产物固然有其物质化的载体, 但文化产物所表现的真实价值是其内在的精神内容, 也就是文化产品的真实价值是承载于虚构和标记的特性之上的。文化产物价值的这类虚拟性和无形特点在特定条件下能够移动、嫁接或附加到任何适用商品之上, 成为某种实用商品的造型、工艺、品牌等产品差异性的标记。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也借这些实物商品实现产业化。

2、文化产业向互联网产业的研发、设计环节渗透。文化产业向服务业的渗透源自于对微笑曲线两端的影响, 集中于对研发和品牌的影响。文化产业向制造业的研发、设计步骤渗入是指文化元素、创意思维融入制造业价值链研发、设计环节等。英国是全球第一个将文化创意产业提到首要位置的国家, 它的解说是“文化创意产业指那些出自个人的创造性、技术及智慧和经过对知识产权的建设生产制作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产业内容主要包含出书、音乐、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和广播、软件、广告、建筑、策划、艺术品和古玩贸易市场、时装设计手工艺品和手工艺品等13 个行业。

与传统产品类似, 研发和品牌也是文化产业链中附加价值最高的部分。工业设计、品牌策划、营销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促进了文化附加值的增长, 使得制造业布局更加灵活。于是, 随着文化产业和制造业的深度交融, 以工业设计、授权业为表率的中间产业链条, 一方面完成了文化产业的深度、高级化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四、文化产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根据统计, 全球文化经济每天缔造220 亿美元产值, 当前文化产业已是全部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2011 年, 北京市文化产业完成增加值达1, 938.6 亿元, 同比增加了14.2%, 2011年上海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约达1, 940 亿元, 比上年增加了15.8%, 占全市GDP约达10%。文化产业成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首要组成部分, 已经从探索、起步、培养的初级阶段, 步入了迅速成长的新时期, 呈现了生机勃勃的新局面。文化和高新技术相结合则构成了高速发展的文化产业, 文化对科技的成长、发展与流传发生了庞大的影响, 技术的提高又赋予了文化产业新的产品模式和呈现形式。互联网技术与文化的交融日趋加深, 20 世纪至今, 文化产业变迁的每一进程, 互联网技术创新都起着重要的功用, 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能为标志的讯息流传技术成为文化产业向更开阔领域拓展的首要力量。产业整合以适应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 将极大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然而, 现实中还存在很多制约文化产业融合的阻碍性因素, 所以我们必须从优化产业和企业融合的内外部环境入手, 制定和实施新的政策, 以保护和促进这一新兴产业的产业一体化的顺利发展。

首先, 要把握技术交叉融合发展方向, 将技术融合放在制定国家科技计划中, 充分考虑技术融合的因素。强化基础研究和设施的投入, 创设差别部分范畴交织交融的研究机制, 促成各部门间研究建设的协作, 整合有限资源;改制大中专院校的传统培训机制, 设立学科交织的新式专业, 培育具备复合性知识和技术的人才。

其次, 政府应相应减少管制, 制定新的法规、法律和政策, 提供宏观的产业整合和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当前, 中国存在着大批行政垄断和部门肢解现象, 传统文化产业分立的多重管束体系将不再顺应产业交融的要求和规定, 务必走向管制框架的融合, 采纳同一管制。在产业交融的事实眼前若是不打破各部门的既得利益、接连采纳传统的管束框架, 势必阻挡资本的自由活动, 限制新技术的利用和新产品的问世, 也将侵害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带来社会福利的极大亏损。融会对于企业来讲是个崭新的关念, 高回报的同时必然有一定的高风险, 企业间的效仿行为对于促成产业的最后融合具备重要的功用, 于是政府对于开始尝试使用互联网技术和促使产业交融的企业给予支持, 加强强势企业的树模效应。

最后, 实施人才创新战略, 改变传统的创新概念。产业融合使企业拓展市场, 业务量增加, 带来更多的工作, 同时对人们创新意识有了强烈的需求, 因而企业应建立教育培训机构, 来增加企业人才的创意思维, 改变员工的传统科技知识的“惯性”, 培养职工掌握更多革新的复合性知识和技术, 在各种科研院所执行交融型的研究机制和跨学科的专业设立, 培养具备复合性知识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产业交融给社会的各个层面带来了变化, 但是更加深刻和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则是激起了人们思维方式的进级, 转变了传统的创新概念, 令人们从系统的角度交融差别的事物和从事物不同的层面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大大提升了思维的系统性并拓宽了思维的广度。

参考文献

[1]国发[2012]28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www.gov.cn, 2012.7.20.

[2]吴利华, 张宗扬.中国文化产业的特征及产业关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视角[J].软科学, 2011.12.

[3]袁丹, 雷宏振.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5.4.

上一篇:芹菜白粉虱的综合防治下一篇:电动钻机绞车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