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融合

2024-09-21

旅游产业融合(共12篇)

旅游产业融合 篇1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产业已经成为驱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强劲引擎,成为提升全球各国综合竞争力的核心产业。作为旅游大国,我国正在步入全民旅游、大众休闲时代,借助“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来对接“大众旅游时代”,是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在“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下,旅游目的地将成为一个开放空间,成为本地居民与游客共享的空间,不能用传统的观念看待旅游产业发展。加大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旅游产业市场有效供给,实现旅游产业市场供求的积极平衡。江西省旅游产业的“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帮助江西省旅游产业实现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代表着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也是江西省旅游产业从区域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将产生巨大的经济产值和良好的社会效应。

1“互联网+”带来的旅游大数据变革

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正在积极改变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习惯,互联网使信息贮存和传播更加方便和快捷,它突破了传统旅游消费的实地差异性和时空限制性,更加强调参加旅游行为的人本身。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同时,移动互联网塑造的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了政企服务多元化、移动化发展。

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人,国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年底的90.1%,提升至92.5%,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24.5%,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升级及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推广,移动互联网应用向用户各类生活需求深入渗透,促进手机上网使用率增长。“互联网+”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变革性的影响。

1.1“互联网+”让更多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信息得到共享

在传统的年代,各种资源、信息的传播速度、时间和区域都具有典型的排他性,很多资源和信息都无法共享,限制了人们的思维与行为,致使各种资源与信息的闲置与浪费。互联网时代是万物联网的时代,尤其是“互联网+全域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出现,任何地方和个人都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获取到其他任何地方的旅游资源与信息,海量的信息为各个行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数据与资料,有助于及时解决“互联网+全域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的问题,促进“互联网+全域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

1.2“互联网+”是旅游产品营销体验的重要平台

“互联网+”可以让旅游消费者,及时进行体验分享、旅游评论,将彼此不认识的群体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相互之间对感兴趣的旅游项目共享旅游消费体验,再形成旅游消费体验的后续市场体验效应,产生一定循环体验效果,进而影响旅游消费。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4%,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数据显示,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的贡献率超过40%。

2 全域旅游的核心与本质

2015年旅游产业进入了“互联网+全域旅游”的发展新阶段,随着旅游产业的多元体共同挖掘发展,我国旅游产业已经形成了全域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格局。无论是从旅游形态的产品上,还是旅游业态的服务,同程不断尝试突破于转型,从观光游到休闲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从关注游客怎么玩、如何玩,到“大数据+人”的模式新探索及在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模式的整体布局,都在不断地去颠覆和改变玩法。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核心是通过对资源的重新整合,在各个空间板块上形成不同特色的旅游产品或业态集群,打破都市(或单一景区)旅游一枝独秀的接待格局,在不同的区域内打造各自旅游吸引物和服务业态。

全域旅游的本质是泛旅游产业的差异开发和集聚落地。在全域旅游的开发中,要达到能和都市旅游并举、全面发展的发展目标,必然要求是以特色旅游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催化,促进本地旅游资源和特色产业的市场化开发,促进地方农业和工业的现代化转型和升级,促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最终形成泛旅游产业的集聚、规模和特色化建设。

全域旅游的关键是对旅游资源的重新整合,对旅游功能和产业分布进行重新“洗牌”。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旅游资源观已经不适合现代旅游业规划的需要,旅游资源不仅仅包括旅游自然资源和地方文化资源,而且市场区位资源、交通资源、城市载体资源以及地方特色产业资源都是旅游产业开发的重要资源基础。基于这个角度,“互联网+全域旅游”开发就是对所有利于旅游业开发的各种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评价,将能够挖掘到的资源整合在一起,能够利用到的优势整合在一起,能够培育的产业要素整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全域旅游的大开发格局。

3“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内容

3.1 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旅游产业的融合模式

为推动旅游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国家旅游局于2016年3月在全国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构建新型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就是以地方行政区为范围,以“全域旅游”理念打造的全新的旅游目的地典范,是整合区域范围内一切可资利用的旅游吸引物资源,是一个能够全面动员资源、立足全面创新产品、可以全面满足居民生活及游客体验需求、旅游产业拉动效应明显的旅游目的地。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国有262个市县,江西省占11个市县,其中有南昌市湾里区、上饶市、鹰潭市、九江市武宁县、赣州市石城县、吉安市井冈山市、吉安市青原区、宜春市靖安县、宜春市铜鼓县、抚州市南丰县、抚州市资溪县。

“十三五”时期是江西旅游业奋力进位赶超的机遇期,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深化改革创新的攻坚期和建设旅游强省的决战期。在经济新常态、发展新理念、市场新需求的背景下,江西省“十三五”旅游将以“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主旋律,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力争通过五年全面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培育成为新常态下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五位一体”建设的样板产业、代表江西省域竞争实力的优势产业、绿色崛起的战略性重要支柱产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志性现代幸福产业。

3.2 构建互联开放型省域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

“十三五”期间,江西省旅游将紧紧围绕打造万亿元产业目标,重点构建“一核心,四门户,九节点”空间格局。即:将南昌打造成江西旅游核心城市,九江、上饶、萍乡、赣州打造成江西旅游门户城市,景德镇打造成国际性旅游城市,将鹰潭、吉安、宜春、新余、抚州打造成江西旅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将井冈山、瑞金、共青城打造成特色旅游城市。在此基础上,依托交通主干线,形成两横两纵“井”字形四条旅游带(长江沿岸旅游开放合作带、沪昆高铁旅游经济腾飞带、赣粤高速自驾旅游经济带、济广高速生态休闲旅游带),构建互联开放型省域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

3.2.1 长江沿岸旅游开放合作带

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发挥江西省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打造长江沿岸旅游开放合作新高地,提升旅游国际知名度。

3.2.2 沪昆高铁旅游经济腾飞带

以沪昆高铁为依托,串联上饶、鹰潭、抚州、南昌、新余、宜春、萍乡七市,打造横贯全省东西、最具竞争力的高铁旅游经济带。

3.2.3 赣粤高速自驾旅游经济带

以赣粤高速为主干线,形成外部对接华北、华中、华南、港澳客源市场,内部串联九江、南昌、吉安、赣州四市,打造纵贯全省南北的京九沿线自驾旅游经济带。

3.2.4 济广高速生态休闲旅游带

以济广高速为主干线,形成外部对接华东、华中、华南、港澳客源市场,内部串联浙闽皖赣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鄱阳湖东岸、武夷山脉西侧的人文生态景观,打造江西生态休闲旅游经济带。

中国旅游重心正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由传统工业密集区向生态环境优良区转移。江西省为中部地区,拥有承东启西的、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是游客南北对进、东西互联的承接地;“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实施,使江西省由沿海开放的腹地变为内陆开放的前沿。

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建设,江西省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高速公路网络更加发达,里程已突破5000公里;高铁时代的到来,支线机场建设和航线航班的增加,大大拓展了游客出行距离和产业发展空间。

3.3 启动“江西智慧旅游”工程全方位拓展江西旅游营销模式

基于战略机遇和现实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江西省旅游将打造两横两纵“井”字形四条旅游带,构建起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江西旅游的宣传力度空前,效果显著。在一系列立体式、全方位的营销推广后,“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已经深入人心。正是由于高强度的宣传,使得江西旅游在2011年实现了快速发展。江西省旅游产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产业大省的战略部署,紧密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重点抓好推进“江西风景独好”品牌形象国际化,推动江西省旅游转型升级,完善旅游设施配套功能,加快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构建人民群众放心消费、安全消费的旅游环境,着力打造旅游品牌,着力扩大旅游消费,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发展质量,着力完善产业体系,不断做大产业规模,实现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借助“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优势,继续拓展新媒体营销,启动“江西智慧旅游”工程,打造江西智慧旅游网,与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合作推广销售江西旅游产品。推进江西省“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的信息化建设,强化旅游景区、城市和旅游企业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开发基于3G应用的“江西风景独好”手机客户端,使其兼具娱乐性、宣传性、服务性功能。组建旅游网络媒体联盟,建立全覆盖、立体式、全方位的旅游宣传营销网,继续举办第五届“全国网络媒体江西游”活动。扩大微博的应用,面向微博博主的“博动江西·风景独好”大型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吸引广大微博粉丝的关注。

4“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的示范效应

旅游业包括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旅游消费不仅与交通、住宿、餐饮、商业、景区景点等行业直接相关,还与工业、农业、制造业以及通信、金融、保险、医疗、安全、环保等产业关联,其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细分行业多达100个,因此其促进就业的作用十分明显。世界旅游组织发表的报告指出,旅游直接就业与带动间接就业的比例为1∶5,创造就业岗位的潜力巨大。

4.1“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

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旅游业的直接收入每增加1元,商业、餐饮、交通等第三产业就增加4.3元;旅游业直接收入每增加1美元,利用外资额就相应增加5~9美元;旅游部门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旅游业的关联带动功能,不仅表现为直接给航空交通、饭店餐饮、商业网点、景点景区带来客源,而且间接带动和影响了农林牧渔、城市建设、金融保险、加工制造等方面的发展。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动态贡献是旅游支出的乘数效应,居民旅游支出和社会总支出之比为1∶6。旅游消费每增加1%,将平均带动GDP增加0.1965%。

从表1中,就可以看出江西省旅游产业在实施“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所产生的产业经济效应及良好的社会影响力。见表1。

注:数据来源,根据江西省2009—2015年旅游数据统计整理。

4.2“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对江西旅游客源市场的影响力

江西省旅游产业实施“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能够根据江西省旅游资源布局情况及旅游客源市场等因素,制定出一系列推广措施,能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经济拉动能力、产业融合能力和产业群集聚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平台,通过“旅游+”功能,旅游发展成果能为全民共享,已经达到了预期效果,对江西旅游客源市场形成了规模影响力。以2016年元旦假期江西旅游的基本情况、基本特征为例。(具体数据见表2)。2016元旦小长假三天,江西共计接待省内外游客1034.74万人,其中,省内游客782.74万人,省外游客252万人。

根据2016年元旦小长假的江西到访游客总量,以及2015年度江西旅游客源市场的变化规律,2016年江西到访游客的有效市场规模在5亿~7亿人次之间。江西旅游客源市场与2015年相比江西到访游客的市场潜力巨大。从2016年元旦小长假的江西旅游大数据显示,元旦假期江西旅游发展显现出4大新趋势:(1)自驾自助出游渐成主力;(2)全域全季产品引领风向;(3)休闲旅居时代正在到来;(4)旅游门户城市地位初显。

元旦小长假江西旅游的市场大数据反映了江西“十三五”旅游的新起点、新基础,对于“十三五”期间江西旅游的发展,从而证明“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对江西旅游客源市场的影响力。见表2。

注:数据来源,根据江西省旅游数据统计整理。

4.3“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对江西经济的贡献率

根据江西省统计局的2015年旅游产业统计数据,2015年,江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是8.8%、9.8%和81.5%。旅游产业横跨一、二、三产,对一、二、三产均有拉动,主要拉动第三产业。

2015年江西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为517.68万人,比2014年的378.58万人增长了36.74%,显示强大的带动就业能力。其中,直接就业约64万人,比2014年约增加1万人,其大头是大中专学生就业;间接就业约453万人,比2014年约增加140万人,其大头为乡村旅游农民兼业和涉旅企业的增加。江西旅游产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占全省总就业人口2560万人的20.22%,比全国平均水平11%高出1.94倍。其中,住宿餐饮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最多,为439.06万人,占84.81%。这些旅游数据表明,旅游产业对江西GDP的总贡献率达46.92%,已成为拉动江西地方经济增量的主要产业。“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已经成为江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和提升地方经济实力的着力点。

5“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5.1“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建设需要真正满足游客的需求

从传统景点旅游到数字旅游,从智慧旅游到“互联网+全域旅游”,旅游发展理念在不断突破和变化升级,不管怎么变化,旅游质量和品位,旅游的需求满足度需要提升,只有旅游客户通过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才能感受旅游品质,旅游产业才能进一步发展。所以,如何为游客提供更碎片化、更个性化的,非标准化的目的地信息与服务,满足游客的全域深度旅游需求就是重中之重。

5.2“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建设是区域内诸多产业行业资源的组合拳

“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建设不是简单按照的行政区域打包,利用行政命令实施的,而是要利用区域内诸多产业行业的资源优势,进行的区域内资源整合重组,建设管理理念需要不断创新,产业行业资源之间需要互补和充分利用,让这种产业组合拳产生“1+1>2”的增值效应,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满足感,发展壮大区域内整体旅游产业。

5.3“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建设信息系统是关键

信息经济时代中,信息系统的建设尤为重要,而“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建设更是离不开与之相配套的信息系统支持。如何搭建“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的云平台更是关键点。

“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旅游目的地资源和区域内的诸多资源,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而这些诸多资源都原本都是彼此单独拥有,不能与其他分享的,这就需要建设与之相配套的信息系统平台,打破原本的数据孤岛和应用孤岛,建设开放式的旅游产业融合信息平台,实现信息流、客户流和资金流的数据共享。这样才能够真正对接和支撑区域内众多的旅游资源,实现诸多旅游资源的弹性配给和灵活组合与扩充。为旅游产业融合提供数据的共享,交易数据的同步分享。真正体现“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的信息技术优势。

推进“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是旅游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上的根本性变革,是适应和引领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重大创新,是适应旅游发展新阶段扬弃传统旅游发展模式的主动选择,是更好、更主动、更全面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新机遇。通过“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打破景区有形围栏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有机配合,相辅相成,能够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多样化的旅游服务,旅游产业的发展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春天。

摘要:“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各产业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新构建新的商务模式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全域旅游突破了以景区为核心的“景点旅游”制约,把旅游目的地城市变成一个不收门票的大景区,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打通了旅游产业发展瓶颈,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互联网+全域旅游”则是利用互联网、移动电子商务等高新技术,应用于旅游产业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产业经济融合模式,已成为一种全新的旅游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是我国新阶段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再定位,对“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的研究更是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全域旅游,旅游大数据,旅游供给侧改革

参考文献

[1]郑李辉.“全域旅游+”互联网实践探索[J].旅游动态,2016(3).

[2]胡晓苒.全域城市化背景下的大连全域旅游[J].城市旅游,2013(3).

[3]江西省旅发委,江西省发改委.江西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Z].2016.

[4]舒雯,龚云飞.“数”说江西旅游“十三五”开局[EB/OL].(2016-04-05).中国江西网.

旅游产业融合 篇2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愈加显著。然而,东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跨行业突破实现融合,遭到来传统观念、市场、技术、政策等多方面的障碍。两产业在发展时还只是从自身利益考虑,没有从把两产业结合为一个整体的角度考虑。目前,东北享有盛誉的文化旅游很少,文化旅游产业没有形成品牌集聚效应。在促进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再振兴时,可将经济增长点放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上。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是两产业得以发展的内在要求。将文化嵌入旅游,能提高旅游产业的层次和等级来满足现代游客对文化精神的需要。旅游和文化结盟能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具活力。因此,促进东北地区两产业融合可作为东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在产业内外动力因子的促进和引导下,以产业构成中的行业共同体为基础,以合作和联合为主导,将资源进行的优化配置,再造产业组织,形成文化和旅游两重功能的新型产业。本文具体研究了两种产业的融合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2、文化旅游集约化融合开发模式

集约是相对粗放而言,是指在一切资源被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现代管理和技术,将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极致,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的一种方式。而粗放式是在生产要素的质量、结构、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单纯的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扩张实现经济的增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的发展方式转向集约化。集约化的融合开发模式,是指为了获取最优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在一定地理范围,形成文化旅游资源的协作和集聚区域,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集约开发整合,再展示给旅游文化消费者。该模式是要求我们放弃传统的粗放式———增加旅游资源的数量,转向集约式———最大化利用现有文化旅游资源,提高发展质量和经济运行效率,使得该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实现规模经济发展。不再仅仅依靠大规模的开发旅游文化资源促进东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而是利用现代技术对其整合,提高旅游中的文化含量,把文化旅游融合新产品展现给旅游文化消费者,吸引其前来观摩体验,带动该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特色主题公园、度假村和文化馆等就可运用此种模式。在现有公园的基础上融入当地具有的文化特色;现有文化村庄可加强与旅游产业有关的基础设施,如完善道路建设、酒店和餐厅服务设施,人们前来旅游基本服务要能够得到满足,宣传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文化博物馆本身就是文化的象征,但是周边服务设施要不断完善,给予人们前来观摩的激励力,在旅游的同时享受文化的洗礼。成功运营该种模式将有利于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有利于两产业资源的整合,促使各类旅游功能丰满,带动该地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3、以区域资源优势为导向的融合发展模式

这种融合模式是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地位,将区域资源优势地位转化为经济优势地位,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解决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因为我国的冰雪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在冰雪资源上处于资源优势地位,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东北地区应该注重冰雪资源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将文化资源最大限度的嵌入到冰雪旅游项目的研究开发中,以新型的冰雪旅游产品来展现当地的特有的文化。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地位。冰雪旅游可以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体验和精神享受,享受大自然的纯洁魅力。随着现代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对文化精神的追求,与其观看冰雪风景,现代人们更乐意在体验冰雪旅游的同时感受到文化气息。融入文化的冰雪旅游,能够满足现代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把文化元素融入冰雪旅游产业,不但能够给旅游消费者提供品味更高、吸引力更大的文化旅游产品,还能使该地区拥有更多的新型旅游景点,有利于扩大东北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市场,使得产业经济效益提升。在文化旅游资源禀赋上具有优势地位的地区,要积极主动地将该地区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地位转化为文化旅游的竞争优势地位,对促进该地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东北拥有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我们要积极的把资源优势转变为旅游竞争优势,提高该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的竞争力,促进该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该融合模式充分发挥了东北地区冰雪资源的优势地位。

4、创新现有文化旅游产品的融合发展模式

现代科技不断创新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这种模式是对现有的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创新,将本地区的特色文化融入原有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含有的文化元素,最大限度的利用时势对产品进行开发创新,以此满足现代消费者对新鲜感和差异感的追求。一直以来东北地区的旅游景点大多是将天然的自然景观或古文化遗产,稍加改造和维护,直接展示给旅游消费者,含有丰厚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短缺,对现代旅游消费者极具吸引力的参与互动的旅游体验项目也是寥寥无几。依据该种模式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可以在原有旅游产品上创新出的更多的文化旅游产品,并利用现代高科技对文化旅游产品进行提升,为旅游文化消费者展现最具文化特色和生命活力的新型文化旅游产品。对传统的旅游产品进行创新,打造新型文化旅游产品,使文化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多彩,为传统的静态旅游景点的发展注入新活力。该模式有一个成功的案例,张家界开发的《魅力湘西》,使张家界的旅游景区更上一层楼,旅游演艺业的发展完全改变了张家界原有的旅游产品形象。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融合发展模式促进了现有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满足了现代游客对文化精神享受的追求。在已有的成功经验上,东北地区亦可吸取张家界的成功案例,结合当地实际,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充分施展现代科技创强大驱动力。

5、引导文化旅游企业开发项目促进融合的运营模式

现代企业在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决不能忽视企业行为取向的重要性,所以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时,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对旅游文化项目进行开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彼此依存,没有旅游,文化将失去活力;没有文化,旅游将失去魅力。这种模式的基本思路是鼓励现有工商企业将该地区特有的文化资源融合到现代旅游产业中,利用技术创新和文化观念创意,对其进行重新设计组合,注重对现有旅游项目的文化融入,提高新开发项目的吸引力。以市场化运作该项目的方式,将其呈现给旅游消费者,再通过管理运营项目的方式培育文化旅游新项目,以实现项目的经济社会价值,给开发项目的企业带来丰富利润回报,这也是现在企业开发新旅游文化产品的动力。在这种模式下,提升地域特色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融合深度,可通过休闲度假、文化旅游度假村、购物嘉年华等功能不同的旅游,使文化旅游消费者体验新型旅游产品与传统旅游产品的异点,提高该地区的新型旅游项目在国内乃至国外市场上的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为其开拓更大的市场奠定基础。

6、以市场为导向的.融合发展模式

以市场为导向的融合发展模式就是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主流趋势指导该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决不能忽视市场的调节作用和资源配置功能。在政府的引导下,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要以市场发展规律为导向,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才能在充分利用文化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开发出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化旅游项目。我们应该清楚现代市场主导需求的文化旅游产品是什么,大众消费者在现代旅游中的主导需求是什么,他们在追求什么样的旅游新体验以及消费者期待什么样的旅游文化新产品。在促进东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时的侧重融合重点要根据市场确定,以此开发的文化旅游产品才能具有广阔的市场,才有可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血液。现代人们是倾向于什么类型的主题公园,是以动漫为主题的公园还是以展现当地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公园;旅游消费者是倾向于节庆旅游还是博物馆旅游;旅游者是追求旅游过程中的体验互动还是倾向静享文化旅游给人的精神洗礼。所以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时,要结合市场的主导需求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文化渗透到旅游中,实现两者融合。

7、结语

东北地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实现与否都离不开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东北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考察和研究,为促进两产业的融合提供政策支持,切实为两产业的融合解决实际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支持和扶持东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进行更新改造和技术创新,清除两产业融合的障碍。而且,应该在税收上和资金补贴上给予两种产业以扶持,促进他们的融合发展。为了解决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资难问题,政府部门还应该督促金融机构加大对这两种产业的融资力度,解决他们的资金问题。同时,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大东北地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国人了解东北旅游,加强东北旅游业的吸引力。另外,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好坏还取决于是否有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的缺失一直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一套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以保障两种产业融合过程中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翁钢民,李凌雁.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空间相关分析[J].经济地理,2016,36(1):179-185.

[2]李世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动力机制及效应分析[J].经济产业,2013,(18):18-20.

[3]方守林,于婧.河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及发展路径探析[J].区域经济,2013,(11):11-13.

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新视野 篇3

张义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地理所旅游规划研究中心总规划师,国家生态修复科技综合示范基地主任,“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专家,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首都新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地理所农业与乡村发展研究室副主任、国家首批农业园区规划专家,“北京沟域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海岛保护与开发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国家及部委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规划50余部,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6部。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理论指导下,旅游业积极响应文化强国战略。香港《商务旅游》杂志社本期特邀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旅游规划研究中心总规划师张义丰教授、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系王明霞教授以“文化决定景区景点的知名度”为主题,深入解读文化与景区景点之间的关系。下期我们将推出“文化是景区景点的软载体”为主题的专家学者访谈,请大家继续关注。

1.请您谈谈文化与旅游之间的关系。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又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旅游的文化没有活力,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魅力,站在旅游的角度看文化就是核心价值,站在文化的角度看旅游就是开拓市场。旅游只有与文化产业相融合,才会上开天门,下接地气。

2.当前中央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请谈谈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放眼世界,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方兴未艾,可以说是全球化、信息化和绿色环保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国家间软实力、综合实力的全方位竞争,总结起来主要有四个发展趋势,值得大家关注。

趋势一:旅游与文化产业均被列入国家战略,与国家形象、国家品牌息息相关,既要尊重市场规律,又要强化经济效益。

趋势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被认为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经济增长的最新动力。

趋势三: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贵在拓展国际竞争力,最大目标是在经济回报的基础上,提升国家形象,传播本国文化,增强软实力。

趋势四: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创新精神、鲜明个性是其核心,增加技术含量,突出时尚感觉,寻找传统与现代,本国与世界的新颖结合点,是各国普遍采取的思路。

3.文化与旅游相融合是我国旅游业下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二者相互融合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

文化与旅游融合既是典型的融合经济,又是独具特色的绿色经济,是符合我国国情特点,有利于发挥我国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提升我国旅游与文化形象,调整与优化服务产业结构,推动我国经济方式转变,实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及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

虽然我国很多物质产品都存在结构性过剩问题,然而文化与旅游融合产品和服务仍是一个新的增长空间。产业融合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内在价值、品牌、信息化和集约化水平,使之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联动融合,最终形成以旅游文化产业为纽带的庞大产业链。

旅游产业融合是文化软实力打造的核心,二者相融具备了单一旅游产业和单一文化产业很难具备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渗透力,是支撑国家软实力和提高影响力的主要产业。

另外,文化与旅游融合在推动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尤其是建立“产业资本+金融资本+IT资本”构筑我国旅游新经济体中可以发挥不可代替的作用。

把产业融合作为国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进行培育,大幅提升这种融合经济的总量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形成我国物质产品与文化旅游产品生产部门的合理比例和优化布局。

金融危机使旅游与文化产品的特殊需求现象明显,这给文化产业与旅游融合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广阔前景。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发挥旅游与文化的消费、娱乐和休闲功能,把受众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化为生产力,以此来推动内需增长。

4.目前,中国旅游业发展处于转型期,在转型发展中需要哪些新思路?

以前,我们在旅游资源开发上遵循的是以自然资源为背景的旅游开发,即有什么样的资源搞什么样的景区。文化是作为附属品叠加在旅游身上,造成了景区景点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主要反映在旅游经营、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文化知识同质化等方面。

景区景点发展需要改变原有经营模式,在宏观、中观、微观各层面上统筹规划。放眼三观,针对现在景区景点文化存在的不冷不热状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重新排列组合,打破小区域的视觉垄断和文化同质现象,实现大区域的资源、文化、经营、产品等各方面的整合,寻找文化引爆点,转化成差异化的旅游新模式、新产品。

5.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之路应该怎样走?

顺应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需求,以产业融合为主体,以新旅游经济体培育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破解产业融合的体制性难点,最大限度的发挥市场在文化与旅游资源及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文化与旅游资源及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顺应社会化发展要求,进一步降低市场门槛,广泛吸纳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旅游建设,更大规模引进社会资本进入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项目,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

按照产业融合的多元化发展需求,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区域资源条件和比较优势探索具有区域特点的多元化发展道路,规避景区景点文化同质化发展模式,寻找差异化发展路径。

6.能否用您的亲身经历,给我们举一个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例子。

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上的徐闻县,是我国历史上建置较早的古县之一。早在六至七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便已有人类生存活动,并创造了光辉的历史文化。作为一名旅游业的研究者,徐闻千年的汉风遗韵,灿烂的文化景观深深地触动了我,当即创作了一首《徐闻之恋》,将徐闻的文化内涵通过歌曲反映出来。希望作为推动徐闻旅游发展,扩大徐闻旅游宣传的一种有效形式,提升徐闻景区景点的知名度。

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综述 篇4

20世纪70年代, 随着发达国家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扩散, 部分信息技术产业间的边界逐渐模糊或消失, 并产生了新的产业形态。这种现象早期发生在以媒体、电信和信息服务为代表的产业之间, 后来扩散到其他服务业, 并逐渐开始向农业和工业渗透发展。产业融合作为一种革命性的产业创新, 使原来基于产业分工的产业经济理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受到了政府及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并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旅游业是一个带动性强、效益高的产业。我国旅游产业经过三十多年持续快速的发展, 逐步实现了从资源大国到旅游大国的转变。2013年, 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达到了26276亿元, 比上年增长15.7%, 旅游总收入为29475亿元, 实现14%的快速增长, 占GDP的比重达5.18%。在转型发展大背景下, 旅游产业功能及地位的凸显更加依赖于融入整体社会经济体系的广度和深度。以“吃、住、行、游、购、娱”为核心要素的旅游产业小循环, 通过大融合, 正逐步走向区域产业体系协同发展的大循环, 而深度嵌入国民经济社会的大体系将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种新常态。

随着产业融合现象的不断涌现和旅游产业地位的提高, “旅游产业融合”这一引起了众多业界学者的关注, 并对该领域的部分理论问题展开了探讨。本文将尝试对当前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行系统梳理, 并对后期相关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二、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作为国内外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己经被讨论了三十多年, 但是产业

融合的概念表述及内涵界定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一) 基于产业链理论的产业融合

任何产品或服务的生产都涉及到相当多的活动, 获取原材料开始到最终产品的分配和销售及各个环节间的关系, 被称为某一产业的纵向链条和纵向关系。马歇尔将分工理论拓展到了企业间的协作理论成为了产业链理论的起源。赫希曼1958年发表《经济发展战略》著作, 正式提出了产业链的概念。随着理论的发展, 逐渐兴起了对价值链和供应链的研究。产业链整合是产业链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而产业融合正是产业链优化整合的重要途径。产业融合中产业链的改变主要体现了主动融合产业通过核心价值要素的应用和推广对被融合产业产业链中各个组成部分价值整合和知识整合的过程。

(二) 基于技术融合的产业融合

早在1963年, 罗森博格 (Rosenberg) 将通用的工具技术在不同产业的应用而导致专业化的过程称为“技术融合”, Mueller (1997) 将数字融合定义为:基于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 采用二进制的方式对不同的信息进行编码, 使原来独立的信息储存和传递手段一体化, 从而加强了不同产业间的互联和互换。Bally (2005) 提出技术融合不仅仅发生在信息通讯产业中, 化妆保健品、机械设备、数码产品等领域都伴随着技术融合状况的发生。马健 (2002) 通过对产业融合基本规律和特征的总结提出了产业融合的完整涵义: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 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 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 导致产业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 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划产业界限。

(三) 基于供需视角的产业融合

Pennings和Puranam (2001) 基于Khanna和Greenstein (1997) 对产业融合分类的基础上, 从供给和需求的视角, 提出了需求替代性融合、需求互补性融合、供给替代性融合和供给互补性融合四种产业融合类。Malhotra (2001) 从顾客和企业对产品替代性和互补性的认识不同上将产业融合分为功能融合和机构融合。在此基础上, 对融合的程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 分别为功能和机构的高度融合、高功能和低机构融合及低功能和高机构融合。

(四) 基于产业视角的产业融合

我国学者主要从产业的视角对产业融合的类型进行划分。厉无畏 (2002) 提出了产业融合的三种类型, 分别为: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 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和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胡汉辉、邢华 (2002) 也持有类似的观点, 将产业融合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种形式。后来的研究中, 我国很多研究者都依据此类观点对产业融合现象进行分析。此外, 胡永佳 (2007) 从产业融合方向出发, 将产业融合分为横向融合、纵向融合和混合融合。

三、旅游产业融合

旅游产业融合的本质原因是旅游产业融合的前提和基础, 是体现旅游产业融合特

征的重要属性;旅游产业融合结果是衡量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生的根本性标准;而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则体现了在融合原因推进下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融合方式和产业间改变的过程。下文将基于产业的视角从融合本质 (原因) 、模式和效应出发对旅游产业融合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一) 概念研究

在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方面, 赵黎明 (2011) 在产业融合概念的基础上, 结合旅游产业的特征, 提出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相互影响、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产生新的产业要素和产业形态的过程。张凌云 (2011) 认为, 旅游产业融合通常是指与其他产业之间或旅游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 最终融合为一体, 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一般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种类型。梁强 (2009) 提出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概念, 即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来整合旅游资源, 创新旅游产品, 锻造旅游产业链, 其依托更多的是文化创意元素, 强调的是一个体验、互动、个性、参与、休闲的旅游愉悦过程。

(二) 原因研究

产业融合理论中对融合本质原因的界定是跨越产业边界的无形要素, 该无形要素可以在融合产业间同时应用, 并由于其无形性可以迅速得到扩散和发展, 最终促成产业边界间新业态的产生, 从而使产业融合得以实现。旅游产业融合的无形要素的界定应根据其不同的融合模式进行具体分析。王慧敏 (2007) 认为一些以无形要素为主要驱动要素的产业 (包括旅游产业) , 其边界呈现不确定性, 因而表现出易与其他产业融合的特征。朱瑞博 (2003) 认为没有包含知识产权的具有通用价值标准的模块载体, 不能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产业融合, 该模块载体联系了融合的两个产业。朱海艳 (2014) 则提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改变的融合过程中, 本质原因应为旅游服务无形要素和旅游资源的共用基础及另一融合产业的某一无形要素及该要素在旅游产业得以应用的共用平台。

(三) 模式研究

产业融合多样化的原因, 主要在于旅游产业融合有多种模式。研究者多基于不同案例地或特定的融合对象, 对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加以实证研究。本文总结了学者研究较为集中的农业、文化产业及信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模式:

1、旅游产业与农业的融合模式研究

国外研究中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对旅游产业与农业融合探讨很少, 主要集中在从游客、农民、社区、可持续发展及环境的视角对农业旅游、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内容的研究。Burton (2004) 认为农业多样化减少了农民对传统农业的依赖, 从而变成了乡村的店员和休闲提供者等。

国内对旅游与农业融合的研究较多, 其中也包含了对农业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的研究。王琪延等 (2013) 从产业关联度的角度分析了产业融合, 并认为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是通过服务延伸, 主要是指旅游业向农业延伸服务功能, 农业向旅游业提供旅游资源。王德刚 (2013) 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比较了不同代际的农业旅游及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程度, 认为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经历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的变迁。王琪延 (2013) 还提出旅游化生存是农业文化遗产持续化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2、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国外学者主要是基于遗产资源从不同利益主体出发或对不同地域的文化旅游发展进行分析, 鲜有研究提及文化旅游业或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对文化旅游进行探讨。

Alexandres Apostolakis (2003) 认为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及旅游与遗产的联系

促成了遗产和旅游的融合。Greg Richards (2011) 认为创意改变了原来的文化旅游, 从有形遗产转移到更无形的文化和更大参与目标的日常生活。

程晓丽, 祝亚委 (2012) 通过案例研究和定性研究, 基于产业链视角对融合过程进行分析, 认为旅游与文化产业二者的融合属于相互渗透型, 即产业链相互延伸与产生新型融合型产业。张海燕, 王忠云 (2013) 认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模式有文化旅游券融合运作、项目开发融合运营、举办文化旅游节庆与会展以及文化旅游产品创新等。

3、旅游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模式研究

国外的研究文献中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对旅游产业和信息产业的研究内容鲜有出现, 主要是研究信息技术对旅游的影响。

杨彦锋 (2012) 认为, 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型产业, 与信息技术有着天然的!合性,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成为旅游产业融合与新业态产生的主要驱动因素;他认为旅游产业融合与旅游新业态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新, 因此信息技术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同样也是产业的创新。高凌江、夏长杰 (2012) 认为技术创新为旅游产业带来了产业体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和产品市场创新, 最终改变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

(四) 效应研究

产业融合的结果是新业态的产生, 因此旅游产业融合的最终结果也应是新业态。朱海艳 (2014) 认为产业融合是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根据主动融合产业的不同首先产生了不同的创新, 最后才产生了新产业。旅游产业融合的本质原因和融合过程不同其融合结果也不同。旅游产业改变其他产业的融合过程中, 主要是旅游产业的无形要素基于资源基础延伸服务功能, 从而形成了新型旅游产品, 最终形成了新业态。其他产业改变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中, 主要是其他产业的无形要素基于共用平台应用于旅游产业的某一功能模块, 得到该模块的创新, 随着创新的应用和发展最终形成新型产业。 (见图1)

作为一个以不断创新以满足旅游者需求持续变化的产业, 旅游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业态创新决定了旅游产业的演进方向。而旅游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业态创新基本上都是在其与别的产业融合基础上形成的。融合创是旅游产业结构演化的重要动力, 在他动力的协同下促使旅游产业系统的有序化。而且旅游产业融合创新不仅有利于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 还能提升产业组织绩效, 并结合先旅游业的实证分析提出了融合背景下旅游产业结构演化的路径图 (如图1) 。

四、总结及启示

综上所述, 国内学者对近年的旅游产业融合给予了较多的关注。总体说来, 这些研究相对较系统, 目前虽然已基本构建了包括概念、内涵、发展模式、路径、策略和融合效应的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理论体系, 并开展了旅游产业融合理论的具体应用研究, 涉及产业行业范围表现为在一定广度上的集中, 但是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 密切结合案例的实践性分析和结合实践的应用性分析较少,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深度的延展。

参考文献

[1]张凌云.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和前提[J].旅游学刊, 2011, 26 (4) :6

[2]王琪延, 徐玲.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北京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研究[J].旅游学刊, 2013, 28 (8) :102-108

专家支招乡村旅游与产业融合发展 篇5

专家支招乡村旅游与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美丽乡村”“富美乡村”的.建设让不少村庄旧貌换新颜,成为城里人休闲旅游的好地方。不少乡村顺势打起“旅游牌”,大力发展农村休闲旅游经济,希望以此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但乡村旅游如何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不少乡村却存在困惑。近日,我县举办产业融合与乡村旅游专题讲座培训,邀请内业人士前来授课。培训会上,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副会长、蓝海易通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彦到场主讲,她结合我县实际,分析了休闲农业、产业融合的背景与态势。她认为,我县的乡村旅游基础比较扎实,但主题不清晰,没有形成产业链,影响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吕彦认为,可以从顶层系统设计方面思考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加强区域性建设,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与产业资源,进行村、景、产的结合,提炼旅游亮点,建立农业产业的盈利性。此次培训对象既有县直有关部门、各乡镇场领导,也有“双百”建设单位的村主干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大家表示,培训授课水平高、传授信息量大、针对实用性强。(蓝贵城 实习生 陈子君)

旅游产业融合 篇6

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将从根本上改变旅游要素或文化要素的单一增长模式,也将改变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的问题,势必形成两大产业互动发展、互融共赢的新模式。

在文化产业的九大市场主体中,影视传媒业、休闲娱乐业、工艺美术业、节庆会展业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均与旅游产业存在功能相似性,因此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妨从以上几方面进行分别探讨。

1、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近年来,旅游者的需求已从单纯注重自然风光的欣赏转向对目的地文化、民俗的体验,而一些非物质遗产资源单独开发不一定构成旅游影响力,达不到较高的经济效益,此类遗产资源则可以依附于著名景区来整合,使两者都形成一种融合与互动的效应。这类模式适合民间文学类、民间音乐类、民间舞蹈类和民俗类遗产。如在司马墓景区展现著名的“司马温公神道碑”;在万荣飞云楼景区表演万荣笑话,展现万荣的民俗;在普救寺的莺莺塔景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动态可见、丰富鲜活的形式展现董永传说、牛郎织女传说。在感受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时,也可以感受牛郎织女爱情文化的民间传说;五台山佛乐、晋北鼓吹可依托著名的五台山佛教胜地进行表演;恒山道乐则可在道教胜地恒山表演;山西丰富的特色服饰资源可以依托平遥古城摄影大赛、举办山西模特大赛、影视作品服装道具以及在大院景区中得以展示。这样人们在旅游的同时可以顺便欣赏、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借此提高游客对山西省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认识。

2、 影视传媒业、节庆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程度直接影响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二者相互依托,相互渗透,在融合过程中影视传媒业、节庆会展业也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

一方面借助大众媒体来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需要借助电视这一直观媒体,通过广告电视作品进行侧面折射,或者拍摄专题纪录片来直接展现其内容,现状及表现形式。这种模式适用于商品类遗产,如山西的剪纸作品、手工布艺品,醋、酒、平遥牛肉制作技艺,传统医药中医养生等。杂志作为一种比较有效的宣传方式也应该被考虑,据调查,境外游客了解旅游资讯的主要手段除口头传递外便是杂志和网络,因此尽可能的邀请外国旅游杂志的记者与编辑,并将一部分广告经费投放于有影响力的旅游杂志是必要可行的。

另一方面借助影视作品或节庆会展等媒体事件来整合现有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或已经转化为旅游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影视文化凭借自身强大的娱乐功能与宣传效应,吸引观众前去影视拍摄地游览,回忆和体验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经历,印证故事片断的发生地。同时影视作品对旅游地的展示时间较长,这一定程度上对潜在旅游者形成身临其境的刺激,使其转化为现实旅游者。《乔家大院》、《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视剧火爆的同时也带来了乔家大院旅游的繁荣。因此创造文化内涵丰富、反映山西民俗特色的影视作品,将旅游目的巧妙融入影视内容,邀请知名影视人来旅游资源目的地拍摄,以定点及巡回的方式进行演出,对于扩大山西旅游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

3 、工艺美术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忽视了旅游需求的不同层次,所开发的旅游产品缺少层次性、多样性和特色性。同时山西省文化产业消费不足,很多传统技艺的传承受到资金制约未能继续。而工艺美术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要大力开发具有山西省区域标志性文化元素的旅游工艺品或民间艺术品,通过旅游市场的大力推广,通过非物质文萃园的辐射效应,让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成为游客的 “必购品”,成为国内外对山西的“印象品”,成为民间文化交流的“必需品”。这不仅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加深旅游印象,同时也为文化传承提供了资金,进而带动工艺美术业蓬勃发展。如山西剪纸通过中国剪纸节活动,传播了广灵特色文化,使广灵剪纸以旅游纪念品的形式,走出山西、走向世界,有效地挖掘、抢(下转第29页)(上接第30页)救、保护和发展了剪纸艺术,使其由濒临失传变为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

4 、休闲娱乐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互动

旅游产业是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俱全的产业体系,总体来看,山西省旅游产业链条中普遍存在着“购”、“娱”两大功能不足的“短板效应”。很多景区存在“娱乐项目少、购物环境差、特色商品少、收费价格高、参与程度低、游客兴趣不足”的问题。因此要将文化产业中的休闲娱乐业与旅游产业进行深度融合,要用文化要素充实旅游业的娱、购功能,变观光旅游为参与性旅游,调动游客积极性。在具有情景开发价值的景区,如乔家大院、平遥古城、莺莺塔等景点,让游客白天进行景点观光,晚上观赏艺术表演,提升旅游品位,增加旅游趣味性。另外要积极借鉴国内外文化与旅游融合经验,建设一批集旅游、文化、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和主题公园。在强化旅游功能配套的同时,整顿不合理文化,融入现代时尚文化,合理开发娱乐休闲项目,将历史与现代进行有机结合,营造让游客流连忘返的山西文化旅游项目,拉动山西经济快速发展。

可以看出,山西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有着美好前景,然而山西省尚未对两大产业的融合进行立法规范。因此应尽快研究制定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和产业政策,制定促进融合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快速融合。

旅游产业融合 篇7

此外, 20世纪后半期以来, 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进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到来, 使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自然资源转变为依靠知识和信息, 构成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成为新经济时代的根本动力, 促使现代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不主要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并能创造出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诞生。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明确指出, 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 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国家, 增长的速度更快, 美国达14%, 英国为 12%, 超出总体经济增长速度的3—5倍, 按此计算到2020年, 全球创意经济将高达610亿美元。[1]

旅游者对创意、体验型旅游产品的需求趋向和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使得旅游产业寻找发展突破, 而文化创意产业同样面临资本投入高、回收周期长的问题, 促使其寻找更广阔的价值空间, 又因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都具有高关联度、文化的展示性等共性, 使两者共同融合发展成为了可能。

一、产业融合理论的引介

20世纪70年代以来, 计算机、通信、广播电视、印刷等产业企业间的竞争与协同促进了新兴信息通信产业的出现, 学术界把这种经济现象称为产业融合 (industrial convergence) 。随着技术的突破, 越来越多产业之间发生互动与融合。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 是指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 (格林斯腾和汉纳, 1997) 。Lind从具有操作性角度将融合定义为:以前各自分离的市场的合并以及跨产业进入壁垒的消除。李美云 (2008) 认为产业融合是相对于产业分化而言的一种产业发展范式, 是指原本各自独立的产业, 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使原有产业边界模糊或消失的经济现象。[2]在整个产业融合的过程中, 由于推动产业融合的因素不同, 融合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从产业经济活动的起点到终点的整个过程来看, 有可能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首先打破产业间的技术边界, 通过产业间的技术渗透, 推动整个产业边界的融合, 也有可能在管理创新的推动下通过产业经济活动的延伸或重组实现产业间的融合;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 每个产业都会形成其特定的产业活动和价值链, 因此, 产业融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新的融合型产业价值链的形成过程, 也就是原有产业价值链的解构和重构过程, 价值链不同的重构方式也形成了产业融合方式的多元化。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走向融合

(一) 产业融合的背景因素

系统性思维的引入。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生成很大程度上也是系统性思维推动下的结果。在产业分立的思维之下, 人们把关注的焦点更多地放在了各自产业的内部, 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的进步通常是靠各自产业内部的技术创新, 产品升级等加以实现。而系统性思维则使人们用综合的眼光看待事物, 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从关注部分转变为关注整体, 有效地推动了产业融合的发生, 使得不同的产业在融合中相互推动、相互促进, 更具活力。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潜在关联。系统性思维帮助人们认识到了这些关联, 促使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之间的界限被打破,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从原来毫不相关的两大产业实现了相互融合。

旅游资源观的改变。过去曾有人认为旅游资源就是秀美绮丽的自然风光、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 旅游开发就是对山水名胜的开发, 这种观念将旅游资源狭隘地局限在了自然山水、文化古迹的领域, 也局限了旅游开发的思路与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对于旅游资源的认识也在不断地进步。我国学者保继刚、楚义芳和彭华在其合著的《旅游地理学》一书中, 提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 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3]李天元认为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 都可构成旅游资源。[4]从学者们归纳总结的旅游资源定义中不难发现, 旅游资源的核心在于对游客的吸引力, 而新、奇、特能造就引力, 因而新、奇、特的文化创意产品衍生成为了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功能性内涵也决定了旅游资源是在动态地发展变化的, 其范围和深度是随着人们的消费需求、认识水平、开发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以思想、理念、知识、信息、文化等为核心的价值链高端产业, 新经济时代下的人们, 不再担心物质匮乏, 而更关心精神“空虚”, 或者说他们更需要精神上的满足和新奇的娱乐享受。这无疑使文化创意产品对旅游者产生了无限的吸引力。网络游戏、动漫乐园、loft、soho、博物馆、音乐节、影视基地等等, 这些新旧名词极大地拓宽了传统旅游资源的范围, 源源不断的将新鲜的元素注入进旅游产业发展中来。高新技术催生下的网络游戏, 以景区化的方式将虚拟真实化, 使网游迷们可以在真实世界里寻找到游戏中的场景, 模糊了虚拟与真实的界限。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延伸。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一般可以描述为:首先是原创性生产物质创意和智力财产, 包含了最常见的活动、设计创意——从书籍到舞蹈的创造、从建筑到时尚的设计、从数字艺术到摄影和绘画的形象创造、音乐创作、数字内容原创如多媒体主题、软件包和电子游戏;其次将这些创意“一次性”或原型创造, 该环节还关注与其创造相关的特殊的物品要求、原料来源和公共设施提供, 比如与绘画相关的有原料颜料、画笔等, 与音乐创作相关的乐器制作等;接着进行再生产和大众产品分配, 引导创意产品和服务进入终端市场, 包括印刷、复制、运输和批发, 从广播到数字传递的分配、更新数字化和对话形式等;然后通过宣传促销进行产品推广;最后就是以会展等基础活动 (如音乐大厅、剧院和电影院) 中, 也体现在一定创意产品的零售 (如书籍和音像品) 中。这就形成了一条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文化创意产品最终以会展和零售的方式实现与消费者的交换, 这并未发挥文化创意产品的无限渗透能力, 而文化创意产业也不会仅仅局限于此, 因此,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联姻融合, 通过建立文化创意产品相关的主题公园 (如迪斯尼乐园、动漫乐园、影视主题公园等) 、创办相关节日 (如音乐节、民俗节) 、开发文化创意园区旅游 (如北京798) 以及建设艺术场馆、博物馆 (如古根海姆博物馆) 等方式加强与消费者的交换环节。

(二) 产业关联的基础:市场需求的变化

消费需求从有形转向无形。现在人们花钱已不只是购买物质生活必须品, 而是越来越多的购买文化艺术, 购买精神享受, 审美体验, 甚至花钱购买一种气氛, 购买一句话, 一个符号。据估计《哈利波特》带动的相关产业的经济规模, 超过2000亿美元, 这在过去是难以想像的, 这就是体验经济。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开始并不完全在意能够得到什么产品, 而更在意是否能得到可以使他们留下难忘、美好回忆的体验、经历, 并愿意为之付出更高的代价。随着现代人可支配收入的显著提高, 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加, 尤其是延长法定休假日办法的实施, 以休闲娱乐消费为代表的无形服务消费更是成为了越来越多人追捧的对象, 休闲生活成了现代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迅速发展了起来。文化创意产业满足人们无形的精神需求正好吻合了消费需求从有形到无形的转变趋势。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 文化创意产业也要注重其潜在的旅游功能价值和深层体验内涵。旅游经历的消费, 是增强文化创意产业消费的无形性、符号性的重要手段。

消费需求的时尚化、个性化、潮流化趋向。消费者行为的趋同性是产品大规模生产的历史背景;与之对应, 追求差异性、个性化和潮流化的倾向又保证了产品的多样性和活跃程度。在充斥着广告、品牌、图像的现代社会, 人们开始消费文化符号。这几年风靡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并又向其他东南亚国家扩散趋势的“韩流”如一股旋风席卷了庞大的文化市场, “韩流”通过韩国电视剧、韩国歌曲、韩国明星引起人们对韩国的兴趣, 从而人们开始追求韩国的化妆品、结婚礼服、韩国比萨饼屋、韩剧服装以至韩国的二手车、幼儿英语教材和教育玩具等, 同时一部《大长今》将韩国烤肉、韩国泡菜带进中国, 此外在中国又掀起韩国旅游热潮, 去体验“韩流”发源地的文化氛围和情趣, 拜见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最后消费韩货就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 而韩国标签则成为了产品的卖点和品牌。

(三) 产业融合过程

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是在系统性思维的引入、旅游资源观的改变、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延伸的背景要素的推动下, 以人们的消费需求从有形转向无形且呈现出时尚化、个性化和潮流化的消费趋向, 为产业关联基础, 进而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向旅游业提供永续更新的文化创意, 旅游业通过向文化创意产业延伸服务实现了两大产业的延伸、交叉融合。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也就是文化创意产品旅游化的过程, 即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旅游资源, 旅游产业延伸服务的过程, 其中也包括对文化创意产品进行旅游整合开发和建设, 比如动漫乐园就是动漫产品与旅游业整合开发和建设而成的经典案例。

具有旅游价值的文化创意产品是文化创意旅游的内容、基础, 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 文化创意产业扮演的是提供无形旅游资源的角色。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主要由前期的内容创意、研发, 中期的生产、制造以及后期的宣传、传播或销售等环节组成, 各阶段都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一环, 人们可以通过对其中特别具有审美、教育、娱乐、放松身心等吸引价值的环节的了解, 甚至亲身参与到这些产业环节的过程中, 很好地体验文化创意产业, 感受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如此, 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产业园、旧工厂、旧仓库等也是十分具有体验价值的部分, 被引入文化创意产业资源范畴, 加以充分挖掘利用。

旅游活动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表现形式, 在融合的过程中, 旅游业扮演的是服务延伸的角色。旅游服务具有依附性的特征, 旅游活动需要通过某个载体加以实现, 过去依附于名山大川, 现在则依附于无形的文化创意资源, 与文化创意产业环节交错在一起, 通过创意地组织、展示, 选择一定的地域空间将无形文化创意有形化装载, 如将音乐会放置在一个风景优美或文化深厚的地方, 音乐与环境交相辉映, 透射出音乐的无限魅力, 2001年“为中国喝彩、为申奥放歌”为主题的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的音乐会就是在北京紫禁城午门举行的。在此基础上, 将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服务与文化创意产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实现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体验需求, 拥有美好又难忘的回忆。文化创意资源加旅游服务也就构成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 当然开展文化创意旅游活动还需要进行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主要是按照自身产业需求进行的, 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开发则要兼顾文化创意产品的产业要求和旅游者的心理诉求。

三、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意义

(一) 产业融合促进了旅游产业创新, 进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新景点、新文化、新服务在客观上提高了消费者的需求层次, 弥补了传统旅游产业的传统景区 (点) 的资源禀赋性的不足, 从而扩大产业市场需求;同时产业融合催生出的新的产业价值链, 融合了更多的服务部门, 改变着传统旅游产业的生产与服务方式, 促使旅游景区、产品与服务结构升级, 转而又带动旅游需求结构升级, 从而拉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由于产业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之间的边界模糊化, 使得两个产业之间形成了共同的市场基础, 从而推动旅游产业扩展到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产业创新和发展。

(二) 产业融合有助于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

产业融合使原本分立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价值链部分实现了融合, 与传统旅游产业相比, 融合后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不仅具有更高的文化创意附加值与更大的利润空间, 而且还为旅游者创造了源源不断的文化潮流和时尚新品, 极大完善了产业功能, 产业的竞争力自然也会随着需求趋势向消费主流的转变而提高, 产业竞争力的增强使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相关企业群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稀缺资源 (版权、专利的利用等) 、雄厚的资本积累以及较大的发展空间, 为产业扩张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和市场条件, 产业扩张的不断增大转而又积极推动了产业融合的程度, 从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内在驱动力。

(三) 产业融合有助于旅游需求消费和人才消费的提升

产业融合催生了许多新景点、新产品和新服务, 满足了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更高层次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需求, “供给创造自身需求”的定律告诉我们, 产品的最终需求会随着产业融合而不断得到提升;另外,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需要造就一大批文化创意、旅游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核心动力就是这一批创意阶层, 既懂旅游又善于文化创意的高端人才, 这一阶层往往就是社会的精英, 但却是推动了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摘要: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今后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本文探讨了两大产业的融合背景和产业关联基础, 分析了两者的融合过程, 最后总结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参考文献

[1]John Howkins (李璞良译) .创意经济———好点子变成好主意[M].台北:典藏艺术家庭出版社, 2003.

[2]李美云.国外产业融合研究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5, 27 (12) .

[3]保继刚, 楚义芳, 彭华.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旅游产业融合 篇8

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概念及互动

(一)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概念

旅游产业是指旅游行业和与旅游业密切相关并为其提供文化、信息、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服务与支持的行业和部门。从宏观上讲, 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产品和市场三大领域, 旅游经济本质上就是将各种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 继而进入旅游市场运作轨道, 获取经济收益的过程。其中,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 既包括自然风光旅游资源, 又包括古迹寺庙等传统人文旅游资源, 还可以是经济成就、民风民俗等无形的社会经济文化资源。这些资源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 但不足以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 因此必须对其施以一定的技术手段加工即旅游开发形成相应的旅游产品, 最后通过特定的渠道在旅游市场传递给旅游者。

文化产业是指提供文化产品以及为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提供物资设备和智力服务的经济行业。文化产业的本质是一种经济行为, 但在客观上能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 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文化产业在全球化时代已经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 即普拉特博士所总结的内容创意、生产输入、再生产和交易。文化产业的运作是各个主体通过产业链相互作用的过程, 文化企业是产业链中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主体, 企业和消费者通过市场实现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价值交换。

(二)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

我国历史悠久, 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文化资源丰厚, 文化既是旅游的最初动机, 又是旅游的最终目的。文化是旅游的本质属性, 旅游因为文化的渗透而变得丰富多彩, 富有品位。旅游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平台, 为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载体, 这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潜力。随着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历史遗迹、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都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旅游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保护、保存和传承, 文化因为旅游的开发而变得生机勃勃, 富有活力。实践证明,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互动与整合有利于区域文化、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并从根本上推动中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1、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依存

从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关系来看, 文化孕育着各类旅游资源, 不少文化资源只要略加开发就可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这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依托, 文化性是旅游的本质属性。同时, 旅游又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平台, 为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载体, 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旅游因为文化的渗透而变得丰富多彩, 富有品位;文化因为旅游的开发而变得生机勃勃, 富有活力。

2、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共进

一方面, 文化对旅游具有促进作用。文化通过辐射效应与渗透效应, 可以提升旅游资源的品味, 增强旅游的精神文化内涵, 使旅游变得丰富多彩, 给旅游者带来较高的审美体验, 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 旅游也能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旅游通过引致效应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平台, 为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载体, 实现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和规模化, 促进文化“保护—开发—再保护”的良性循环。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中, 有效地将文化与经济结合起来, 有利于丰富文化的内涵, 提高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附加值, 实现经济利益的“双赢”。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过程分析

产业融合是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一个产业边界动态变化的过程。最初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分立, 他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 相互之间的可替代性非常小, 企业的竞争行为建立在边界清晰的特定产业范围之内。随着信息技术和体验经济兴起等因素的推动, 旅游业与文化业由分立走向融合。在融合过程中, 他们中的一些先行企业突破原有的产业边界, 渗透或延伸至彼此的传统产业活动领域, 对两大产业价值进行优化重组、整合与创新, 最终形成涵盖有两大产业核心价值的新价值链, 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化发展。纵观两大产业的融合过程, 可以看出从产业分立到新产业形态的形成, 需要区分不同产业的经济活动, 这涉及技术、产品、企业及市场等多层次内容的边界, 这个过程是产业多层面边界的突破和多层次的融合。

(一) 技术层面的融合是基础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模型指出, 产业融合是指由技术变革引发产业边界的重新界定。产业融合的发生都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之上, 技术创新消除了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性进入“壁垒”, 使不同产业形成共同的技术基础, 并使不同产业间的技术边界趋于模糊, 并由于共同技术平台的建立使融合产业进入到新的市场空间。可见, 技术融合为产业融合的发生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文化产业中的文化产品制作与研发技术同旅游产业中的旅游资源开发技术的结合便构成了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基础。

(二) 产品层面的融合是标志

文物古迹、名胜、民俗、节庆等文化资源作为主要的生产要素推动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资源和基础。对这些资源的整合利用, 既能使民俗风情、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等软性传统文化资源得以保护和延续, 又能够吸引游客、开辟商机, 最终实现文化保护和旅游产业开发的双赢, 以达到“以文促旅, 以游养文”的目的。利用文化资源及旅游发展元素开发出来的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是两大产业融合形成的标志物。

(三) 企业层面的融合是载体

企业是促使产业融合产生的载体。在产业融合的情况下, 建立在技术融合和市场融合基础之上的多样化兼并, 即使其业务呈现多样化, 但不同业务往往是在同一运作平台上开展的, 从而相互之间具有某种互补性。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所产生的结果就出现了从事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娱乐、动漫等业务的企业, 这类企业的业务融合了两大产业的特点, 并可利用同一的运作平台。正是企业层面的不断融合才使两大产业融合后的整体结构得以逐渐形成。

(四) 市场层面的融合是动力

市场层面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产业的市场运作、市场营销的创新、品牌整合与培育、资本运营等方面。具体来看, 原有的文化传播渠道及网络传递方式应用到旅游业中, 将使旅游业的产品销售模式、文化产品消费方式发生很大改变。通过市场运作方式的整合, 可使某一区域的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统一在一个市场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之下, 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旅游、文化产业的市场融合将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形成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旅游与文化资源的互为开发利用是产业融合发展较浅的层面。为充分挖掘出两大产业的潜力并通过整合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就要对产业运作模式、市场运营机制、思想理念的统一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从较高层面对两大产业进行整合创新。

(一) 用先进的观念引领产业融合

只有树立全新的产业融合发展观念, 才能更好地把握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在体制观念的整合方面, 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旅游文化规划指导、产业引导、管理机制的转变等方面的组织协调作用和市场执法监督作用。首先, 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及其融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完善制定并实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及地方法规;其次, 在已有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 全面梳理本地的文化旅游资源, 制定出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规划, 选准市场定位, 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 为本地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供科学指导;第三, 好的的机制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政府要指导好两大产业的行政管理机构的归并工作, 可成立专门的旅游文化产业领导小组, 发挥它的领导和协调作用, 制定共同发展大文化、大旅游, 培育大产业的具体可行的规划, 加强宏观指导和监管力度等方面的作用。

(二) 以市场为导向为产业融合营造环境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加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建设, 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投资环境和市场消费环境。在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中, 必将加大文化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开放力度。首先要创新运营机制, 在保证国家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 实行政府管理、企业化经营, 让他们成为拥有充分自主经营权的市场主体;其次要组建跨行业的产业集团, 以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形成较完整的旅游文化产业链, 增强企业竞争力;三是要加强对旅游市场和文化市场的研究, 创新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手段, 把优势资源转化为受消费者喜爱的优质产品;四是要创新营销方式, 加强对文化旅游产品和品牌的宣传促销力度。

(三) 以整合为纽带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在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开发中, 可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业的龙头带动作用, 拉长产业链, 大力发展相关产业, 开发相关产品, 丰富旅游业。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开发销售应纳入旅游业发展的大系统之中, 实现产品整体开发、整体宣传、整体促销, 与文化旅游业形成有机发展的整体。此外, 要重视对分散的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加工, 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整体效能;要以旅游资源为纽带, 以文化主题的发掘和提炼为切入点, 将主题性较强、地方特色明显的文化资源串联整合起来, 构建若干条有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 丰富旅游文化内涵, 提高旅游产品的档次, 同时加强产品包装和推介, 打造旅游地的文化旅游品牌。

由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所涉及的行业及门类众多, 产业链复杂, 发展路径的选择也有很多, 如产业集群、区域合作、集约化发展等都是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 各旅游地应根据市场需求, 结合当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自身优势, 本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原则, 做出符合发展规律的选择。

摘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本文首先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产业概念做出界定, 并分析了二者的互动融合机制;然后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过程, 并从技术、产品、企业、市场四个层面对两大产业的融合过程进行了解释;最后提出了通过体制观念整合引导市场整合, 进而促进资源整合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产业融合

参考文献

[1]马勇, 周霄.WTO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2]余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J].旅游学刊, 2007, (10)

[3]王慧敏.旅游产业的新发展观:5C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 2007, (6)

[4]曹诗图, 沈中印, 刘晗.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互动与整合——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J].特区经济, 2005, (10)

西乡绿茶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篇9

自改革开放,茶产业就是西乡重点发展产业。随着西乡的茶园总面积不断增加,茶产业总产量不断提高,西乡县打造了”汉中仙毫”、”陕南炒青”等知名品牌。截至目前,16个产茶镇分布于西乡县、近39家已注册茶企,从事茶产业生产经营的茶农近5万余户,涉及人员约18万人。全县茶农平均收入万元左右,人均增收3000余元,2011年度全县新发展优质良种茶园16042亩,2012年完成新建茶园30176.9亩。2015年,该县拥有生态茶园基地近30万亩,43条茶叶清洁化流水生产线,茶叶总产量超过10000吨,茶叶产值超过12亿,其中,近10万亩茶园通过了有机、绿色、无公害茶产品认证。茶产业已成为汉中广大农民增产致富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2 西乡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旅游产业是西乡的另一大支柱性产业。其一该地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著名的陕南红军革命根据地,红二十九军的”红色交通线”便位于此处。其二,西乡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截至目前,西乡已经建立了枣园生态观光茶园、午子山风景区、四大茗园等景区,极大地改善西乡的景区面貌。由于西乡县茶旅游产业存在着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企业管理意识不强的问题,政府主导模式成为茶产业旅游发展初期的主要模式之一。在后期由于企业具备管理意识,茶企业主导模式也会是其之一。数据表明西乡的旅游产业在逐年升温。在2011年,西乡全县共接待游客18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35亿元,2012年1至6月份,全县共接待游客139.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4亿元,在2015年累计接待游客22万人次,2014年全县接待游客397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9.7亿元,使全县1.98万人脱贫,极大的地推动了西乡经济的发展。

3 西乡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现状

西乡县有丰富的茶园风景区,茶文化和茶业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位于西乡县城西的骆家坝镇,西乡县政府以企业融资的形式投入3000万元,建立”骆家坝农耕文化及茶事活动体验项目”,该活动主要有农耕文化走廊,茶事文化园等,骆家坝古镇以其地理优势,发展农耕文化及茶事活动体验项目,来吸引旅游消费者,据市场分析,其年收入为1400万元,利润500万元。对于午子山茶园以及二十九军军部遗址累计投入4000万元,将整个小镇打造成集休闲,养生,观光,体验为一体的旅游特色名镇。由此可见,茶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促进该县的经济增长。因此,本文研究了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

3.1 技艺独到的茶艺表演不断增加

茶艺是茶的一种艺术体,将茶叶的择、冲、泡、品艺术性地展现在游客眼前,使游客在视觉和味觉都得到美的享受,大部分公司都会高新聘请或者培养茶艺师,目的是以茶文化促进茶叶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此类场所及茶艺活动的开展为茶文化旅游增添了新的基础力量,为西乡县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3.2 营销现状

西乡在2013年举办“问道午子、祈福茶乡”登山比赛,在2014年圆满举办“中国•西乡茶叶樱桃”采摘体验活动。在采摘体验活动中,近190家茶企、茶厂(场)共报送参评样茶217支,并且茶叶协会邀请安徽农大段建真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余有本等专家组成茶叶质量审评委员会,对茶叶严厉的初审、复审后,共有133支参评样茶获奖,为西乡茶产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加强宣传力度。

3.3 生态观光茶园初步建立

西乡县建设的四大茗园,包括杨河万亩生态观光示范茶园、峡口原生态观光茶园、东裕汉茶养生谷、罗镇生态观光茶园。其规划面积79平方公里,涉及7个镇31个行政村,四大观光园是以茶园为依托,充分打造休闲茶园观光、茶叶采摘为特色的旅游区。深层次的融合了茶产业以及旅游产业,挖掘西乡的资源,对内优化环境,对外规划旅游项目。

4 西乡茶产业旅游存在的不足

4.1 西乡茶产业旅游产品过于同质化

据调查显示,47.4%的游客对自然风貌感兴趣,12.6%的游客对历史景观感兴趣,1.5%的游客对闲适旅游感兴趣。打造休闲茶文化观光旅游产业比普通景区在资源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具有创意的特色旅游项目较少。茶文化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局限于游园、购茶、品茶、观艺等传统方式,西乡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红色旅游路线以及秀丽的自然景观利用度较少。游客多为当日往返,且消费水平较低,这极大的遏制了茶产业附加值的增加。

4.2 茶产业旅游宣传力度不到位

实践表明,西乡县对于茶产业的宣传力度不够,使得陕南以外的游客对西乡茶叶的印象模糊,甚至于一些大城市对于西乡茶业不认同,导致了旅客对于西乡旅游产品难以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营销力度不足,客源流失量较大,潜在客源难以挖掘。促进茶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在宣传和营销上加强力度。

5 西乡茶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融合的建议

5.1 丰富旅游产品,加大西乡茶产业旅游项目开发

西乡的茶叶品种繁多,有绿茶、红茶、黑茶等,‘纯绿色、全天然、无污染、富锌硒’是西乡茶的显著品质。西乡茶文化旅游的产品以绿茶入手,全力打造特色旅游产品。西乡对旅游产品进行创新。森林资源的丰富可以为青年人开发一些丛林冒险项目,当然这必须做好安全防范措施,还可以针对性的进行以茶叶为奖品的奖励;淳朴的自然风光加强女性消费者的喜爱,发展茶文化旅游项目最重要的是挖掘茶文化底蕴,提高茶文化旅游的品质。

5.2 优化营销策略

西乡广泛应用传统渠道和新兴的营销手段。如在传统营销方面,邀请旅游商团以及新闻记者来西乡采风;在主要客源地举办旅游推荐会;在西乡县进行挂横幅宣传西乡旅游产业的成就,营造浓厚的旅游氛围;并与各大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增加宣传的深度与广度。在新兴手段中与各大知名官方网站合作,对西乡旅游资源进行不间断,深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微信营销,微博营销,论坛营销都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这些手段,将西乡旅游产业的品牌推向陕西,走向全国。

摘要:近几年,茶产业已经成为西乡的主导产业,茶文化特色的茶园生态观光旅游基本形成,极大地推动了西乡经济快速发展。本文以西乡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分析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发现西乡县茶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新型模式。通过实地调查,分析该模式对于西乡的实际意义,并提出问题和建议。同时本文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民增加产值收入,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融合

参考文献

[1]张思倩.泰山茶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及策略[D].山东农业大学,2014.

[2]李祖革.三地经验对西乡旅游业发展的启示[J].发展与改革,2012.

旅游产业融合方式与实现机制研究 篇10

19世纪70年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制条件的放松,信息产业融合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随后产业融合开始向金融业、物流业、传媒业及服务业等领域蔓延。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之间通过业务、组织、管理、市场、资源等方面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逐步形成新产品、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意味着将传统产业的边界模糊化,通过这种产业间新型的竞争协同关系来建立起更大的复合经济效应。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都出现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产业融合促使旅游业与多个产业之间形成了多业共生、混业发展的模式。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中融合力、亲和力、催化力最强的产业之一,尤其具有产业融合的特性,而且产业融合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影响之大都是其他产业难以匹及的。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方式

旅游产业通过渗透性与各行各业广泛融合,形成新的旅游产业体系。旅游产业融合包括三种方式:一种是旅游产业内部之间的重组融合,主要是旅游六大要素之间的融合;另一种是旅游产业与其他传统产业之间的延伸融合,这种融合主要体现在旅游目的地的产业之间,是旅游资源或旅游内容的融合。第三种是旅游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替代融合,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旅游商业模式。是旅游购买与销售渠道的创新。

1、旅游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

以旅游产业价值链中的某一业务为核心,向旅游产业内部不同行业渠道延伸,实现旅游产业内部的融合。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它包括提供给旅游者在外出旅游活动期间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由于所有权的分散性、追求各自最大利益而各行其是的自由性使其经常存在冲突与低效率。但是旅游业内的“木桶效应”非常明显,任何一类企业成为“短板”后都会制约其他旅游企业的发展。因此旅游业内部的并购现象近年来非常明显。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以住宿、餐饮、旅行社、交通等业务为支点,通过业务扩展、并购、联合、整合、重组后形成旅游集团,如首旅集团就涵盖旅游酒店、商业零售、餐饮、汽车服务、旅行社等多个业态。从旅游服务提供商的角度看,为同一顾客提供融合后的多元化服务,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范围经济及获得学习效应。从旅游消费者的角度看,也可节省信息收集、多次购买所耗费的时间、精力、金钱等成本。

2、旅游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延伸融合。

旅游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延伸融合主要是将旅游产业融入到其他产业中,在传统产业中嵌入旅游功能,这种交叉融合使旅游资源更加丰富,旅游产业的边界扩大化。同时也扩大该传统产业的功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彼此形成共生共赢的效应。一些传统产业通过对企业模式、生产流程、产品工艺的改造,创造出更多的旅游服务体验或服务功能,赋予其新的价值内涵,从而形成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以此为链接点,其他产业与旅游业之间的互相渗透、延伸,形成一种的产业新体系,实现不同产业的扩展性融合发展。这种交叉融合产生的新产业产品具备新的特征、性质和功能,并不影响原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而原有的各产业仍然可以独立存在。

首先,第三产业中的其他服务业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提供的产品与旅游产品在无形性,生产、交换与消费的同时性,非储存性,非转移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企业通过有意识的融入旅游功能,延伸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功效,可使得该新产品的功能扩大化,获得更高的功能效益,于此同时,旅游业也获益匪浅,两个产业之间的联系与发展相得益彰,最终达到社会服务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

另外,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的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虽然产品特征不同,但是融合后的新型产业将转变的企业知识和专长,改变企业的价值链构成。在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不同环节都会全方位的调整生产特性,增加与旅游者相关的服务性业务。新业务的扩展可以给企业带来范围经济,使一些行业的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下降,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利润空间。旅游消费者直接体验的互动式接触可以充分接受企业释放的信息,生产与消费的距离拉近可以迅速使企业得到顾客的反馈,准确把握顾客需求,甚至在顾客参与下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这有利于企业和客户建立并发展更密切持久的关系,培养忠诚的顾客,有利于企业在品牌等无形资产方面得到提升,是企业增值的一个重要来源。

3、旅游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替代融合。

旅游活动的空间轨迹是一个封闭的环状,是旅游者从客源地出发到目的地最终又返回到出发地的一种经济性质的活动。因此,旅游活动与传统的买卖活动或经济交易相比,多了一个顾客流动的渠道环节。在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中,这个环节促进了旅行社这种旅游委托代理服务业的诞生。它一方面为各旅游接待企业代理营销业务,另一方面也接受旅游者委托而办理各种旅行手续。但是,现代信息技术对预订、购买、顾客关系管理及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渗透不断影响着旅行社的营销和销售领域,甚至使这个行业内部的垂直分工体系也逐渐模糊化。

高新技术的创新与渗透不但影响了旅游社业的经营模式,甚至一些新型电子商务企业的出现对传统旅行社产生了巨大的冲突与替代作用。携程、芒果、e龙、乐途等一批电子商务企业集团依靠强大的预订网络渠道和信息影响能力,动摇了传统旅游商业模式的市场主导地位,使旅行社业竞争格局发生剧烈变化。这些企业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简化旅行流程,减少成本的支付同时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随着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中一些瓶颈技术的不断突破,旅游网络与旅行社必然实现替代性融合,两个产业在发展中相互吸收各自优势,逐渐出现一种全新的旅行代理服务中介。新的融合产品能够实现原有产品功能的集成、扩大和延伸。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

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系统演进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其核心驱动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旅游业的综合性、天然关联性等产业特性,二是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追求效益最大化。外部实现机制主要包括资源融合机制、技术融合机制、及市场融合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表现为不同产业间的功能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企业融合与管理融合等明显特征。

1、资源融合机制。

旅游资源利用的广泛性是旅游产业资源融合机制的根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人类对未知事物的兴趣在一定状态下会激发成外出旅游的驱动力。因此,其他产业所拥有各种资源只要能够满足人类探新求异的精神需求,都可能被旅游业所利用成为旅游资源。这成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一种重要机制。

如果其他产业资源在本领域范围内出现减值、负值,或产业原有资源的旅游价值挖掘后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效益时,在转换成本较低的状态下,企业很愿意主动进行资源的改造、重置和转换,通过与旅游业的融合增加其新的价值。我国很多矿产资源枯竭城市在产业结构改造和调整中选择旅游业的原因就在于此。

2、市场融合机制。

许多产业的需求市场存在跨地域流动性的特点,如体育、会展、医疗、购物(零售)等。市场特征与旅游市场比较相似,甚至存在交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最早表现是市场交集的增大,边界趋于模糊化。这是由于旅游者构成的广泛性、旅游动机的复杂性及产品购买的多样性导致的。任何一个产业都会面临一个消费市场。只要能够结合产业特点在旅游消费市场中准确定位,寻找出适合本产业的消费群体,就可以建立一个更广泛范围的消费市场。

在旅游基础设施和可进入性允许的条件下,旅游目的地将旅游者置身于其他产业环境之中,通过不同产业生产流程、业务内容的改造,最终形成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功能更完善、价值更广泛的旅游产品,从而改变了其他产业的传统生产方式或生产特征。与旅游业融合的产业可以获得不断流动的新的市场空间,实现更快的增长速度,并通过核心技术与价值的改造提高绩效。因此如何进行市场创新、市场扩散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关键。

3、技术融合机制。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了产业融合的发展。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环境条件不断变化,各产业的企业特征、核心业务都会发生变化,因而某产业的属性也会发生改变。旅游产业融合同样离不开技术的发展。

CRS和GDS是旅游业融合信息技术最好的典范。对旅游营销系统、旅游产业结构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沟通在旅游业的运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和3W技术不断创造新的组织形式,对传统的旅游企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些旅游企业如饭店、旅行社等多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企业,层次较低,随着与数字化、技术化的新兴服务业不断融合,如媒体、娱乐、信息、游戏、动漫等产业进行多元化、深层次的创意旅游产品开发,在服务创新中能够推动旅游产业的产业绩效,提升产业层次和产业结构,使其能够跨越式发展。

旅游产业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多样化的产业融合方式有着各自不同的实现机制,旅游企业和有关部门在旅游产业融合工作中不能千篇一律,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研究适合本地区、本企业的政策与制度,否则就有可能会出现“死尸的融合”。要真正实现旅游产业融合,还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持因素,如政府经济性规制的放松、企业重组、管理创新等等,这里就不再累述。

摘要:旅游产业融合是在旅游需求持续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产业融合的过程产生了大量的旅游复合新业态。旅游产业融合的方式主要包括旅游产业内部之间的重组融合,旅游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延伸融合,旅游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替代融合。除了技术融合外,旅游业融合的实现机制还包括资源融合和市场融合等方面。

关键词:旅游产业,产业融合,融合方式,实现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0.115-142.

[2]徐虹.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旅游科学,2008,(4):1-5.

[3]李美云.服务业的产业融合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2007.

[4]马健.产业融合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旅游产业融合 篇11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号:2013BJJ073)、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项目号:14A630060)、新乡学院创新基金项目(项目号:12SB16)共同支持

【摘要】目前,河南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主要表现在武术、漂流、滑雪、

滑翔等体育项目和旅游业的融合,其中以少林武术为代表的体育产业和当地的旅

游业融合互动,相互促进,并进一步延伸。但整体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融合度

低,其主要原因在于认识不到位、体制制约、专业人才缺乏、重经济利益,轻视

文化内涵等问题所致。转变观念,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制定河南体育旅游发

展的战略规划;建立旅游委,发挥各相关部门的功能;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培训

专业人才;强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融合度,拓展其发展空间是河南体育旅游产

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河南省;体育产业;旅游产业;融合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5.06.003

目前,我国学者对河南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河南体育旅游产业的市场分析、开发现状、竞争力提升、集群化发展、发展路径等方面。如:魏火艳(2009)把河南体育旅游产业市场细分为三个模块,即:赛事带动型、传统文化引导型和健身休闲参与型[1];武胜奇(2004)指出了河南体育旅游产业开发存在着体育旅游市场发育不健全、体育与旅游活动的结合不完善、体育旅游产业化程度不高、体育旅游产品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2];谌静(2009)分析了影响河南旅游竞争力的因素,提出了河南应在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培育体育旅游企业、加强旅游环境、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提升竞争力,以促进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李鹏、金龙(2009)等认为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应集群化发展,产品结构优化、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化、政府推动作用的发挥和体育旅游整体形象的提升是其发展路径[4];肖飒(2012)分析了河南体育旅游产业的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提出了从体育旅游产业制定、体育旅游营销策略、武术品牌建设、大型赛事举办、人才培养、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发展河南体育旅游产业[5]。从研究情况看,研究成果少,缺乏广度和深度,研究者多为体育研究背景者,对河南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专项研究还是空白。本文从产业融合的视角,针对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促进河南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河南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河南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主要表现在武术、漂流、滑雪、滑翔等体育项目和旅游业的融合。

(一)武术旅游

世界武术看中国,中国武术看河南。“古河拳根花”是河南的特色旅游资源,拳指的是河南的武术资源。中国武术分为外功拳和内功拳,外功拳以少林拳为代表,内功拳以太极拳为代表。少林拳发源于河南登封少林寺,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焦作温县。河南的武术主要指少林拳和太极拳,即所谓的“两拳”。

1.少林武术。“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武功拳为先”。国内外对少林武术和少林寺的了解源于电影《少林寺》在1982年的放映,之后,少林寺逐渐发展成为河南的品牌旅游产品。少林寺继2007年被国家授予AAAAA级景区、2010年被获准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其附近的武术培训教育学校应运而生。目前,登封有39所武校,其中15所属学历教育,归登封市教育局管理,另外24所属非学历教育,由登封市体育局、武术管理中心参与管理。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郑州塔沟少林武术教育集团、嵩山少林寺武僧团培训基地教育集团、鹅坡武校、少林寺小龙武术学院等,学生人数达5万余人。

为传承和发扬少林武术,扩大其在国际上的影响。1991年9月,登封市人民政府成功承办了首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至2014年已成功举办了十届。目前,武术节已成为国际武术界标志性的赛事,并发展成为一个集武术竞赛、武术表演、文化交流、经贸活动、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际活动。

现在,少林寺体育旅游产业除了旅游、武术教育、武术节之外,还有少林寺武僧团演出(除景区的展示演出之外,更多的是国内外的商业演出)。并开发了以武术器械、服装等体育用品,以及以武术文化为内容的电子产业、工艺品、书籍(光碟)等。并于2008年推出了大型山地实景演出剧目—《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现在,登封市已形成集旅游、体育、教育、经济、文化为一体的体育旅游产业。2014年,登封市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135.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28.1%,较2013年提高1.1个百分点。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为43.5亿元,同比增长13.3%。全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2亿元,增长16.1%[6]。

2.陈家沟太极拳。河南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拳,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处世之道。和少林武术相比,太极拳更适宜普通百姓的学习,在全民健身运动的今天,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已成为老少皆宜的一种健身运动,世界各地有2亿多的人学习。国内外每年有大批太极拳爱好者来陈家沟习武、旅游。1992年9月,为促进太极拳的发展,焦作市温县人民政府在温县承办了“中国温县首届国际太极拳年会”。从1992年的首届至2013年的第七届,由境外的23个国家和地区的太极拳选手343人,发展为境外38个国家和地区 624个选手参加的国际赛事。

少林寺和焦作温县陈家沟均以武术搭台,经贸、旅游唱戏,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宣传了中原的武术文化,为世界推开了了解河南、了解郑州和焦作的窗口。

(二)漂流endprint

河南省开展的漂流活动始于2003年,经过10多年的发展,现在约有150家,多集中在南阳、洛阳、平顶山、焦作、济源等地[7]。其中发展较好的有:南阳西峡鹳河漂流(河南省最早的漂流)、宝天曼峡谷漂流(河南省最美的漂流)、伊河漂流(河南省最舒服的漂流)、豫西大峡谷漂流(自助式的漂流)、三门峡淇河军事漂流(最独特的漂流)、三门峡雪花谷漂流、尧山大峡谷漂流、青天河漂流、西峡龙河漂流、栾川大峡谷漂流、重渡沟漂流、王屋山漂流(河南最长的漂流)等。漂流的季节性强、时间短(一般为6-9月份),漂流所具有的刺激、欢乐的特点,倍受年轻人喜爱。

(三)滑雪

由于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因温度低,景区缺少适合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河南的旅游进入淡季。此时,河南的山地景区或采取闭园歇业,或采取部分员工休息部分员工上班的措施。一些员工为改变现状,另寻新的工作,导致景区在旅游旺季出现员工流失的普遍现象。为满足人力资源的需求,景区须重新招收新的员工,并进行培训上岗,给景区带来了很大的损失。2003年河南开办第一个滑雪场——洛阳伏牛山滑雪度假区,改变了冬季景区门可罗雀的局面,增加了景区的收入,丰富了企业的旅游产品,增加了客流量,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景区因冬季收入减少导致员工流失的困局。同时,游客又增加了一项新的体育旅游活动。

2003年后,河南的滑雪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对市场影响较大的有:洛阳伏牛山滑雪场、郑州嵩山滑雪场、尧山天龙池滑雪世界、南阳老界岭滑雪场、洛阳木札岭速龙滑雪场、郑州桃花峪滑雪场等10多个滑雪场。

(四)滑翔

主要指安阳林虑山国际滑翔旅游节,始于1992年林州市在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举办的国际滑翔赛。2009年,改为中国安阳国际航空运动旅游节。2013年,安阳殷商文化旅游节与航空运动旅游节合并为“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成为通用航空装备展示、航空飞行表演、滑翔公开赛、殷商文化交流、旅游资源推介和招商引资的综合性平台。赛事的举办,推进了安阳航空产业的发展。目前,已有12家通用航空企业落户安阳,航空产业在安阳形成集聚效应。

二、河南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河南省旅游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旅游产业逐步融合,并进一步发展。但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对市场的变化认识不足

产业融合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人们对健康生活品质的追求,推动了世界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这一发展在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表现的非常明显。一是我国居民的旅游方式目前正处在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的时期,游客对旅游产品的要求不再是单一的静态的产品,而是追求体验性、差异性、新奇性、知识性、延伸性的复合型的旅游产品。企业应及时了解旅游市场的变化,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满足旅游市场的需要,不是单一的开发旅游资源,应是对资源的融合开发。二是我国的旅游业在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后,正逐步走向成熟稳定的发展阶段。旅游业经过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的发展,加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旅游业正处于升级转型时期,随着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必须面向市场,转变意识,创新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产业融合无疑提供了很好的途径。三是在当今,全民对锻炼身体,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达到了空前的热情。个性化的、集体性的、刺激性的、健身性的、知识性的体育项目得到发展,体育和旅游所具有的特点满足了民众的需求。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国家有关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政策和规划的制定,也顺应了这一时代要求。为满足市场需要,配合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的落实,河南省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规划。但遗憾的是,一些政策规划未落到实地,落实不到位。企业动力不足,缺少创新。主要原因在于对市场的认识不足,缺乏长远眼光,没有紧迫性。

(二)管理体制制约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

现行体制下,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且由于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行业,旅游业的产品和服务是多个部门共同作用的产物,是以多种服务表现出来的服务性产品,不仅涉及旅游、园林、宗教、文化、工商、金融、卫生、林业、建筑、土地、地矿、水利等多个部门,还包括旅行社、饭店、交通等多个企业,旅游企业属于多头管理,尤其是景区更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社会管理。且赛事的举办、当地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须有政府部门统一协调,多部门配合,协同创新方可实现。加上各个区域不是单兵独战,区域合作日益密切,各地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区域合作。当下,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服务部门。所以,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的政策、规划和制度由不同的部门制定和落实,旅游主管部门以旅游业为载体,体育主管部门以体育产业为载体,如何去和隶属于另一个部门主管的行业融合,难以突破行业管理,故政策、规划提出的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两个部门管理下的独自发展,融合不是主动的,是被动的蜻蜓点水式的融合。在这种体制下,作为旅游企业无所适从,发挥不了所应具有的创新能力。况且,体育旅游产业作为一个新的业态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现行体制下,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受到制约。

(三)河南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度低

目前,河南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内容主要体现在:旅游与节庆的融合、旅游与体育赛事的融合、旅游与体育项目的融合。从整体看,发展规模不大,融合度低,有的仅是景区内体育项目的开展,如漂流、滑雪,还未形成新的产业业态,影响力和吸引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发展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这和河南省所拥有的体育旅游资源不相匹配。如新乡市南太行旅游度假区,不仅是河南省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也是开展攀岩、登山、穿越、探险等体育活动的极佳场所,但这些体育项目并未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发展。即便是开展相对较好的攀岩活动,自从1996年10月在万仙山将军峰岩场举办了全国第四届攀岩锦标赛之后,也仅在2014年7月和2015年9月举办了两次国家级的比赛——全国攀岩中国·新乡分站赛。这和万仙山国家攀岩公园(目前是我国唯一一个国家级攀岩公园)所拥有的优质资源是不相匹配的。endprint

(四)融合过程中重视经济利益,忽视文化发展

“以人为本”的文化旅游资源特征是体育旅游产业特征之一[8]。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和发展不能忽视其文化旅游资源特征,文化旅游资源是体育旅游产业的灵魂。河南一些地方在体育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注重经济利益,忽视文化精神。如少林寺景区,其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形成河南省的品牌,但近年来的负面新闻不断,和当地追求体育旅游产业的经济最大化,忽略少林武术文化中禅文化的精髓有极大的关系。加上缺乏长远规划,对自身发展估计不足,导致问题不断,社会形象受到影响。现在,少林寺周边是林立的店铺、武术学校和不息的人流,少林寺被浓浓的商业气息包围,游客在这里体验不到佛教的神圣性和庄严性,满意度降低,对少林寺体育旅游品牌化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五)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攀岩、漂流、滑雪等体育项目的开展,需要专业的体育人才。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需要既懂旅游又懂体育的专业管理人才。河南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有稳定的、专业的人才。目前河南省只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开设有相关的专业(河南大学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体育旅游方向,郑州大学开设了体育旅游专业),还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体育旅游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河南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

三 、河南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

产业的融合,给河南省的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政府出台的各项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政策,为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旅游企业应大胆创新,利用难得的时机,加快和体育产业融合的步伐,促进旅游业更上一层楼。

(一)转变观念,制定河南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根据河南各地所拥有的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以及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结合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在河南体育产业发展和旅游发展的大框架下,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站在战略高度,统筹规划,构建具有河南区域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各地区在河南体育旅游产业规划下,科学制定本区域的规划,以避免项目雷同,恶性竞争。

表1 河南六大旅游区体育旅游项目

旅游区包括城市体育旅游项目

沿黄旅游区郑州、开封、洛阳、三门峡武术、马拉松赛、跆拳道

豫北旅游区安阳、焦作、新乡、鹤壁、濮阳、济源太极拳、滑翔、攀岩、拓展

豫西旅游区南阳和洛阳的栾川漂流、滑雪

豫东旅游区周口、商丘垂钓、篮球

豫南旅游区驻马店、信阳自行车赛、水上项目

豫中旅游区平顶山、许昌、漯河水上运动、排球

旅游区的划分来源:梁留科,孙淑英.河南省旅游区划研究[J].旅游科学2004(9)

河南省根据六大旅游区的主要体育旅游项目,制定出长远发展目标: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各旅游区制定出本区的发展目标。紧紧围绕各自的特色体育资源,结合本区的旅游发展情况,发展区域特色体育旅游产业(见表1)。同时,要在民众中普及和发展区域体育旅游项目,在当地高校中将其设为选修课或开设相关专业,为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后备人才。

(二)建立旅游委,发挥相关政府部门协调功能

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企业创新的结果。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程度和政府的支持力度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战略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制定上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二是部门之间协调,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三是区域间的合作,需要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四是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需要地方政府和国家(或国际)的专业组织合作,政府具有先天的优势;五是产业间的融合,离不开政府的服务和政策助推。

河南省政府应建立一个旅游委员会,统一协调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因为河南省旅游局、河南省体育局、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文化厅等,要实现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等的融合,在现行体制下难以实现其高度的融合。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企业推动,多部门配合,协同创新,实现河南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

(三)拓展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强化其融合度

从目前河南体育旅游产业融合的现状看,滑雪、漂流等游客参与性普遍的体育旅游项目,和其它省份相比优势不突出的。目前在景区仅作为一项游客体验项目开展,需要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应利用赛事体育旅游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力大的特点,在条件好的地区举办区域性的赛事,如:冬季举办河南省伏牛山滑雪赛、夏季举办河南省宝天曼漂流赛。

对攀岩等专业技术要求高、欣赏性强的体育旅游项目,在积极推动国家(或国际)大型赛事的同时,在自然攀岩资源优越的景区,增加难度系数低的游客体验性的项目,并在所在城市建立室内攀岩岩壁,普及推广此项活动,以此推进攀岩活动的大力发展,给外地游客营造攀岩城市的氛围。

自行车赛、徒步穿越等活动,可以在条件优越的地区开展。瑜伽、太极拳等普及广泛、群众参与度高、观赏性强的健身项目,可以在不同景区进行展示表演。

(四)校企合作,培养培训专业人才

针对体育旅游人才缺乏的实际,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河南省各地区的高校根据所在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见表1)在学校增设相关的选修课程,比如,新乡的高校增设攀岩选修课程,体育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另外,驻地高校可以为当地旅游企业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同时,政府制定政策,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挂职,一方面加强了实践锻炼,另一方面缓解企业专业人才不足的局面。这些做法,也和当前教育部鼓励地方本科院校面向社会,服务地方经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走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发展道路的方向一致。

参考文献

[1]魏火艳.河南省体育旅游市场细分及发展思路[J].中国商贸,2011(14):176-177.endprint

[2]武胜奇.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及开发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6):25-26.

[3]谌静.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消费导刊,2009(23):58-59.

[4]李鹏,金龙等. 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路径选择[J].体育世界,2009(4):20.

[5]肖飒.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路径选择[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47-50.

[6]乔耸.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5-03-02/2015-08-30).

[7]古筝.河南漂流市场混乱,低投入高回报拦个坝就敢漂[EB/OL].(2015-07-09)[2015-07-11].http://finance.china.com.cn/news/dfjj/20150709/3220921.shtml.

[8]王辉.体育旅游产业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J].体育与科学,2010(4):60.

Research on Integration of Sports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around Henan Province

JIANG Li

(School of management, Xinxiang college, Xinxiang 453003,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integration of martial arts, rafting, skiing, gliding and other sports, which is a combination of Shaolin martial arts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ports industry and local tourism industry, mutual promotion, and further extend. But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i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the low degree of integration, the main reason lies in the lack of knowledge,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lack of professional talent, the economic interests, the neglect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other issues. Changing concept, setting up the idea of a game of chess, formulating strategic planning of Henan sports tourism development, establishing Tourism Committee, playing the functions of various departments,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raining and train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strength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expanding its development space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Henan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产业融合的农村旅游新模式 篇12

1 产业融合趋势下的农村旅游状况分析

1.1 产业融合与农村旅游概念分析

产业融合在科技、市场等条件进步发展的前提下, 使得原本存在明显区分与分界线的各个产业之间, 开始出现融合交叉的现象, 此类现象能有效推动各个产业实现相互促进与发展的目的, 进而达到产业资源节约与优化升级的目的。而农村旅游原本是单一的乡村旅游形式, 其在产业融合背景的驱动下, 逐渐与农业相结合并延伸发展为全新的农村产业与旅游模式, 涵盖农业观光、生态农业等多种形式。农村旅游在产业融合趋势下将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展, 有效利用了二者优势作用, 在扩充农村旅游种类、内容与形式的同时, 也相应实现通过农村旅游促进农业与农民经济水平发展提升的目标, 由此令农村农业与旅游业都获得产业化的转型进步。

1.2 产业融合趋势对农村旅游发展的影响作用

1.2.1 农村旅游资源理念的转变影响

传统农村旅游模式下对旅游资源的理解观念, 是认为应对农村地区的现有风景名胜以及自然环境做充足开发, 以吸引游客的参与观赏。但这类旅游资源理念仅停留在对农村现有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 相应限制了农村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空间。伴随社会进步与产业融合趋势的加强, 其产业融合的现象也相应为农村旅游事业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 令人们对其旅游资源的认知已不仅限于自然山河或是名胜古迹, 转而开发能激起旅客兴趣与游览热情的旅游资源, 这其中农业旅游就是指的做开发引入的新型农村旅游资源。当前伴随城市居民对钢筋水泥般“城市森林”居住环境厌倦情绪的加大, 重返自然投身朴实的农村生活的旅游观念逐渐蓬勃发展起来。而农业的各类农业生产活动, 以及其农田的田园风光、农副产品的加工售卖, 都能有效吸引城市游客来当地旅游观光。因此令目前农村旅游的资源理念发生转变, 开始注重农业旅游这一重要的旅游资源, 并对其进行深入开发运用, 实现农村旅游新模式的发展建立。

1.2.2 农村农业发展与改进需求的作用

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存在着总人口数量庞大、剩余劳动力众多、农业生产收入水平较低等问题, 这类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由此产生的农业发展与转变需求, 也促进农村旅游事业需要进行进一步改革。为了有效解决农村地区农业发展不佳、剩余劳动力众多等问题, 采取农村旅游模式与农业相融合, 能极大利用农村现有的剩余劳动力与自然风光资源, 在拓展农村农业生产经营范围的同时, 在农村旅游进程中增加农产品的销售与消费范畴, 以此促进农村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并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1.3 产业融合趋势下农村旅游新模式的发展进程与变化所在

1.3.1 农村旅游新模式下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进程分析

两大产业相互融合的进程本质上是运用农村农业现有的资源条件, 并与旅游业的服务工作相结合, 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发展。本身农业产业就涵盖生产、加工、销售、研发等多个阶段环节, 各个阶段环节均存在自身的功用, 同时也与整个农村的自然风光相连接, 成为重要的农村旅游资源。而通过在农业产业中引入旅游业的服务工作, 能有效对其农业旅游资源做充分的开发利用, 在两大产业融合发展中实现农村旅游新模式的转变, 推动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进步提升。

1.3.2 农业旅游新模式在产业融合作用下产生的变化

从整体来看, 经由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当前农村旅游新模式不仅涵盖了两大产业的优势长处, 还在产业功能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来说: (1) 农村旅游产业功能发生多样性变化。当前农村旅游新模式涵盖了农业劳作、农产品加工等众多农业资源, 能有效拓展现有农村旅游的功能体系。 (2) 农业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转变。农业旅游事业从原本单一的乡村旅游形式, 转而向农业生产与观光结合发展的多产品产业, 在拓展旅游产品的同时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优化。 (3) 农村旅游产业发展效率的提升。与旅游业的结合开发令原本粗放型的农业产业开始进行现代产业化建设转变, 推动农村地区旅游事业发展的同时, 为农业的转型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2 产业融合推动下农村旅游新模式研究

2.1 农村旅游新模式的发展思路与准则

基于当前的产业融合趋势, 进行农村旅游新模式建设的思路就应以产业融合为核心开展, 同时基于体验经济理论进行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结合运作, 将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作为融合前提, 并以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为引导, 在农业生产与农村旅游活动之间结合利用。并且在农村旅游新模式的发展进程中, 还需基于现代服务理论把农业旅游资源开发与现代服务精神相融合, 以提升农村旅游服务水平, 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 推动其旅游模式的发展优化。此外还需本着系统思考理论进行农村旅游新模式未来持续性发展的思考规划, 要秉承农村旅游长远发展的思路, 尽可能减少对农村现有环境资源的破坏影响, 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农村旅游新模式。

2.2 农村旅游新模式的具体发展内容与方法

2.2.1 将农业与旅游产业做充分融合开发

将农业与旅游业进行产业融合是农村旅游新模式发展的核心内容, 对其进行融合必须对本地农业与旅游业情况有清晰、准确的认知, 并基于两大产业的实际状况针对性设计融合发展方案。首先农业与旅游业融合进程中需要相应转变参与人群、产业活动与产业活动地点等内容。比如融合产业下的参与人群就从原本的农村农民向农民加城市居民转变, 而产业活动内容则由原本的农业生产活动向农业与旅游服务相结合的方向变化, 至于产业活动地点则由单一的乡村农田地区变化为乡村以及旅游地带。其次在进行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进程中, 还需注意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各自产业的优势作用, 同时减少产业融合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在产业融合进程中确保游客与农民、自然环境能和谐共处, 并相应优化农村旅游的服务质量与基础设施水平, 以减少游客在参与当地农村旅游活动时的冲突矛盾。此外在两大产业融合时也需采用各类措施方法, 推进产业结合的效率。例如通过对当地农业旅游资源做多样性化开发利用, 强化对本地农业旅游资源的服务水平等措施, 高效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目的, 保证农村旅游新模式的尽快建立与功能发挥。

2.2.2 农村旅游推动农业与旅游业发展

进行两大产业融合建设, 发展农村旅游新模式的根本目标, 还是在于推动农业与农村地区旅游业、经济水平的进步, 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目的。因此就首先需要通过农村旅游新模式的建设利用, 相应推动本地旅游产业结构与功能的优化发展, 使其旅游产业能充分运用本地的农业旅游资源, 在拓展旅游产业产品范围的同时促进其产业收入水平的提高进步。其次也应基于对农村旅游新模式的开发运用, 为本地农业产业提供新的发展点与销售渠道, 通过旅游事业的引入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优化, 为其现代产业化发展提供环境驱动力。

2.2.3 经由农村旅游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农村旅游事业的发展建设, 产业融合并不是最终的建设目标, 其是作为一项措施和一个途径, 为本地区城乡经济发展以及一体化建设提供发展的渠道。当前我国城乡差异较为明显, 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与农业生产力均不高, 造成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相应的农村旅游新模式的发展实施, 也是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经济提升, 缩短城乡差距的重要措施。经由对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建设, 以此带动当地两大产业的进步发展, 为区域经济提高与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助力。

2.2.4 农村旅游新模式的发展应注重多元素的结合创新

农村旅游新模式本身是由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而成的, 作为两大产业结合创新的产物, 农村旅游新模式的发展也必须基于创新的思路进行建设开发。在当前旅游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 要有效构建本地农村旅游新模式并吸引游客的加入, 带动当地旅游事业与农业经济的进步, 就必须注重多元素的创新引入, 在各类资源条件的结合作用下找到本地农村旅游新模式发展的方向。比如拓展本地的农业旅游分级市场, 构建农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消费水平, 或是拓宽本地农业旅游的活动项目与种类等措施。同时在多元素的结合创新进程中, 还需要注意对农村旅游新形态的创立开发, 以此提升其产业融合力度, 推动农村旅游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在本地农村旅游的现有条件下进行医疗服务水平的改进优化, 构建田园疗养的新旅游发展思路和模式。或是在农村地区建立艺术设施与展览馆, 以提升其农业旅游的艺术氛围吸引游客的加入。此外还可相应建立农村夏令营、春游基地等设施, 以拓展对城市学生群体的旅游吸引力度。

2.3 农村旅游新模式的产业政策

要实现农村旅游产业融合与新模式的开发利用, 相应的农村旅游产业政策的支持必不可少, 配套齐全、扶持力度较大的产业政策将能有效促进本地农村旅游事业的巨大发展与提升。对此首先就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政策保证本地两大产业融合, 以及农村旅游新模式发展的投入资金, 在稳定的资金支持下确保其产业融合与农村旅游事业的有效建设、发展。相应的农村农业生产力不足以及农民经济条件差, 难以参与农村旅游建设的问题也能得到解决。其次应在农村旅游新模式发展进程中积极引入产业宣传政策, 无论是农村旅游的发展还是本地农业的建设, 都离不开游客与外界投资力量的支持, 相应的产业宣传政策能打响本地的农村旅游品牌, 进而吸引更多的游客与投资力量慕名而来, 推动本地农村旅游事业以及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优化。同时农村旅游事业的发展建设也离不开产业法律政策的支持, 一方面产业法律政策能有效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 避免其在旅游进程中受到损害维护本地旅游事业的信誉。另一方面也能相应保证本地农村旅游活动与项目的正常、稳定开展运行, 防止在缺乏法律政策规范下出现各类冲突、矛盾问题。此外也需要为本地农村旅游新模式的发展设置对应的评估体系与政策, 通过对当地农业旅游资源的详细调查评估, 准确把握本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进而防止出现对旅游资源过度开发与破坏的问题出现, 推动本地农业旅游新模式的持续性发展。

3 结语

在产业融合趋势下推动农村旅游新模式的发展运行, 就需要依据两大产业的融合背景进行农业、旅游业的发展改革, 在促进本地农村旅游结构与产品优化转变的同时, 实现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进步。

参考文献

[1]林茜.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J].农业经济, 2015 (09) .

[2]陆林.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产业融合[J].旅游学刊, 2011 (05) .

[3]陈柳钦.文化与旅游融合:产业提升的新模式[J].学习论坛, 2011 (09) .

[4]郝立丽, 张滨.新时期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与推进机制[J].学术交流, 2016 (07) .

[5]罗燕梅, 贾磊.基于产业融合下重庆静观镇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探讨[J].旅游纵览 (行业版) , 2012 (02) .

上一篇:史诗/叙事诗下一篇:砌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