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旅游产业

2024-05-14

西部旅游产业(精选12篇)

西部旅游产业 篇1

全面推动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实现旅游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扩大规模和提升效益并重转变,由注重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意味着旅游产业在产业功能上,生产性功能将日益凸显,服务性功能进一步深化;在产业特征上,旅游产业由初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在产业结构上,由单一结构向多元复合结构转化;在动力机制上,由内生性发展转向内生性和外生性并举;在发展模式上,由政府主导型向多元合作型迈进。这是我国旅游产业转型的大方向。必须坚持这一大方向,创新发展模式,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升级换代,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实现旅游发展的新跨越。

一、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问题分析

(一)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新经济增长点地位的确立,各地都把旅游业列为主导或支柱产业,优先发展旅游项目,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入。但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量较大,加之建设有一个过程,整个基础设施建设显得相对滞后。一些小的景区景点受经营业主和投资规模的影响,景区内的基础设施档次不高,功能不齐,可进入性和接待水平较差。另外,旅游型城市风格不够突出。景区绿化美化程度不高,道路、停车场承载力偏低,交通堵塞的现象时有发生,餐饮、购物、娱乐等行业特色不鲜明、档次不高、吸引力不强,“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基础设施、基础环节缺乏档次和特色,更未能使其转化为旅游产品和旅游业发展的载体。

(二)旅游产业链条断裂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起步比较晚,旅游产业链还在起步阶段,各种旅游的基础设施不健全,整个旅游产业中,产业链协作的意识不强,企业的战略联盟就更加少,不同部门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合作。就连作为旅游产业的核心产业的旅行社、交通部门、餐饮、酒店、景区景点、旅游商店、旅游车船以及休闲娱乐设施等也都没有形成网络,也没实现信息共享与合作。没有现实真正的资源优化,降低成本,更不要说其他的延伸产业。自产旅游商品比较单一,有规模、上档次、较规范的旅游纪念品市场明显偏少,产供销一条龙的旅游纪念品生产体系尚未形成;外地商品充斥市场,游客购买力不强。

(三)旅游市场秩序混乱

旅游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就是观光、休闲、游乐、享受、回归自然、轻松愉快地生活,追求“超值”享受。旅游者对旅游“六要素”和整个旅游环境的要求愈来愈高。出店经营,占道经营,堵塞交通习以为常,影响旅游环境。游售兜售,强拉强买,质次价高,短斤少两,欺诈游客屡有发生,损害游客利益。黑车野导,摩托跟车屡禁不止,干扰旅游市场秩序。服务意识弱,服务质量较差。现在投诉的重点不完全是旅游区(点)的客观条件和硬件设施,重要的是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目前,散客服务体系不健全,旅游咨询、旅游信息查询、旅游紧急救援等站、点没有建立起来,这些都不能适应迅速增长的商务游客和散客的需求。

(四)管理体制改革不顺

旅游业管理体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的管理,二是旅游企业的管理。就前者而言,现有的管理体制存在着条块分隔、相对封闭的缺陷,虽然各省旅游局可统筹与协调全省的旅游管理,但由于各地市旅游局分属相应一级政府管辖,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体规划的制定及实施;而后者在管理体制方面则存在诸多不适应产业化发展趋向、尚未完全抛弃旧的管理模式、现代企业制度有待建立和完善等问题。

(五)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体制、观念等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在旅游业的招商引资、资金投入方面存在着投资意识弱、招商力度小、融资渠道窄、投资环境差等问题。资金的匮乏,导致许多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和科学的开发,老产品更新慢,新产品没特色,小产品做不大,好产品做不精,逐渐丧失持续发展的能力。

(六)旅游形象整体营销乏力

西部民族地区虽然拥有一些在国内外具有知名度的旅游景观,但从总体上看,将众多的旅游项目作为整体进行宣传还十分薄弱,没有很好地树立整体形象。同时在宣传策略上,还缺乏重点突出、灵活多样、覆盖面广、辐射度大、持续时间长的促销方式,在宣传手段上,也没能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的作用。

上述几方面因素是导致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此外,政府及旅游企业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利用多、开发少,在旅游产品的建设中缺乏精品意识、缺乏长远观点、缺乏统筹协调,旅游企业的一些经营行为还不够规范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二、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对策

(一)加快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品位高、种类全、有特色,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民族地区旅游业起步晚,总体发展水平还较低,高速度与低质量、新产业与旧秩序、结构与功能失调并存。为此,要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结合国内旅游需求,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创新发展模式,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个性化、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将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打好民族特色旅游牌。

(二)整合旅游资源,培育市场主体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有了长足发展。资源开发初具规模,旅游产品基本成型,产业形象日趋明显,但旅游产业结构还处于不完整、不对称的初级产业化阶段,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竞争力不强,产业效益不理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通过大企业整合旅游资源,使优质旅游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聚效益,进行行业扩张,发挥行业龙头带动作用,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优势资源向产业链核心环节、价值链高端环节集聚,促进旅游产业向高端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三)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融合

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也就是旅游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度化和均衡化发展的过程。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除了受市场竞争环境的推动外,同时也是旅游企业自身调整与产业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的优化主要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政府应根据旅游产业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以调整产业结构;另一方面,旅游企业应该根据市场竞争环境以及旅游者的需求来调整自身的发展。尽量延伸旅游产业链,推进旅游与一、二、三产业的深度结合,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较完整旅游产业体系,实现“三个升级”,即: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升级,旅游产品体系和市场竞争力的升级,旅游产业特色和产品精品化的升级。

(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区域合作

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式,是对于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提炼,它全面概括了一定时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总体思想和基本特征,指明了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与发展方向。针对西部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独特性,结合旅游业发展的实际状态,根据旅游产业结构的演化模式及驱动机制,综合考虑政府、企业、旅游者、社区等多层面因素,从旅游产品开发创新(创意产品)、旅游产业管理模式创新(旅游企业组织结构、体制和成长方式创新)、旅游产品营销模式创新、旅游产业政策与制度创新、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风险防范(风险的判别、风险预警线、风险化解与防范对策)等多个维度,确定适宜的创新发展模式及路径。

西部民族地区要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构建区域合作平台;区域城市相互支持宣传营销活动,共同制定优惠政策,推动旅游市场良性互动;合作区域共建旅游招商项目库、旅游绿色通道、人力资源交流机制,提升合作区域城市旅游产业整体素质,推进旅游产业积聚和产业融合;建立合作区域省市间旅游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加强旅游执法部门执法联动和信息沟通,不断推动合作区域各旅游行业协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区域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市场互动、联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促进各地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民族地区要建立职权集中、权责一致、高效管理的综合性旅游管理体制,实现旅游产业改革、发展和管理三位一体,促进旅游管理由分散型向集中型转变,形成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机制。设立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力争逐年有所增长。研究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招商引资政策、财税扶持政策,做好重大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工作。建立旅游投融资平台,实现由政府投资向政府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的转变,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从人、财、物等方面强化旅游主管部门的职能,理顺管理职能关系,将景区、景点纳入旅游部门归口管理,统一规划,整体开发。统筹城乡旅游业一体化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统一开发,整合新农村建设的农、林、水、电、乡村公路等建设资金,集中投入到乡村旅游示范村和旅游小镇。

(六)创新旅游营销模式

营销是旅游的生命线,民族地区必须牢牢把握“旅游大众化、出行散客化、服务个性化和营销网络化”的旅游发展趋势,注重市场的细分化和渠道的体系化,加快建立营销ERP系统,科学统计和分析各项营销数据,准确测算营销费用的投入产出比,清晰确定营销重点市场和区域,合理安排营销费用支出,不断提升营销管理水平。同时不断加大网络营销力度,在国内外建立了旅游营销联盟、旅游营销代理、旅游专家等营销模式,主动把西部民族地区旅游推向国内外市场。另外,各主要旅游城市要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进行城市旅游主题形象宣传和特色节庆活动宣传,突出打造一批旅游目的地品牌、线路品牌、景区品牌、旅游企业品牌、旅游节庆品牌、旅游演艺品牌、旅游商品品牌和旅游美食品牌等,以品牌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竞争力。

(七)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

民族地区必须集中力量规划和建设旅游重大项目,以项目集聚旅游产业要素,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旅游产品升级。实行旅游重点项目领导挂钩督办制,保证各个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加强旅游重大项目的跟踪检查和协调力度,及时掌握旅游重大项目的进展动态,做好项目库的储备和充实建设工作。按照“旅游资源有明显优势,开发建设有较好基础,市场开发有良好前景”的原则,筛选一批旅游重大项目予以扶持和推进。同时,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项目开工建设前的用地、规划、环评、开工许可等前期基础工作,遵循“项目效益最大化,项目设施景观化,项目污染零排放,项目垃圾无害化”的原则,保证项目建成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袁绪祥.加快推动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12).

[2]赵书虹.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优化升级路径选择[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西部旅游产业 篇2

西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以新疆沙漠旅游为例

作者姓名 王丽霞

指导教师 尤晓妮

提交日期2010-6-28

西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以新疆沙漠旅游为例王丽霞生化学院07科教(2)班272040227 摘要:沙漠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活动在我国和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新疆是历史上著名的丝路要道,而在这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上,留存下了很多城堡、石窟、驿站、烽燧、墓葬等古迹遗址,它们大多数都淹没在沙漠之中,所以新疆的沙漠成为了神秘而又独特的旅游景点。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特别是生态旅游的兴起,沙漠旅游更是受到人们的喜爱,我国沙漠旅游也逐渐兴起。为促进沙漠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实现沙漠旅游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提出了发展沙漠生态旅游,实施沙漠知

【1】识经济战略,发挥沙漠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等发展思路。

关键词:新疆 沙漠旅游 生态旅游

1前言

新疆旅游资源丰富,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资源分类,新疆六大类型资源齐备,【2】在68种基本类型中至少拥有56种,居全国首位。这也使得在新疆工业发展资金短缺、创

新技术能力较弱的条件下,旅游产品的产出成为极为便利的贸易资源。在优化旅游自然资源基础上发展国际旅游业可使新疆获得巨大的贸易利益。

2沙漠旅游的概念(内涵)

作为一种高层次精神文化生活方式,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旅游者的猎奇探险、体验和增长知识的心理需求及特性,以及沙漠景观具有的独特的自然美特征和历史文化遗存,把沙漠与旅游联系在一起,使沙漠成为一种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沙漠旅游通常依托较艰险的自然环境进行,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沙漠旅游中,人们可以为探奇、审美、自我实现等高层次心理需求的满足而暂时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和安定的环境,得到神秘感、新奇

[4]刺激感和异域生活情趣等非常体验。

近年来,旅游者对自然景观的鉴赏更着重于“原始”、“质朴”与“返古”,向往原始的边远地区和纯自然环境的人数不断增多,旅游行为的价值取向已向参与性强的专门层次转化。沙漠旅游一般能带给参与者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纯粹的精神欢悦,感受到彻底地释放、宣

[3]泄、成功,达到另类极限之感。因此,近年来沙漠旅游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潮流。

3国内沙漠旅游的发展

上个世纪中后期,国内有少量沙漠旅游史。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的旅游市场不断扩大和旅游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使沙漠旅游地的数量不断增加。新疆有吐鲁番沙漠旅游地和鄯善库木塔塔沙漠公园;宁夏有沙坡头、金沙湾和沙湖;内蒙古有乌兰布和沙漠旅游区、鄂尔多斯沙漠旅游公园、巴丹吉林沙漠旅游地等。月亮湖旅游区2005年共接待游客27, 000多人,营业额超过610万元。沙湖生态旅游区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50万人次,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都以两位数增长。甘肃的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沙漠旅游区2006年游客达到120万人次。纵观国内沙漠旅游地,各有特色,甘肃和新疆有“丝绸之路”沙漠旅游,内蒙有草原大漠旅游,吐鲁

[5]番维族风情和沙疗旅游。虽然国内的沙漠旅游需求量基本上逐年递增,但在一段时间内,受

可游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闲暇时间等的限制,旅游客源市场不仅有限,而且市场竞争必然越演越烈。因此从长远和更高的发展视角来看,分析沙漠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因子,有助于新建沙漠旅游地在市场确定自己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提高在市场中的份额,开拓新的国内国际

市场,研究开发因子对新兴沙漠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至关重要。

4新疆沙漠旅游发展情况

4.1新疆沙漠的分布情况

新疆沙漠面积43.04万平方公里,占中国沙漠面积近60%。它们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塔格沙漠。新疆沙漠景观很具典型性,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以固定半固定的非流动性沙丘为主,是中国最大的天然荒漠动物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以高大的新月形流动沙丘而著称。库木库里沙漠是

【6】 世界上最高的沙漠;库木塔格沙漠是中国离城市最近的沙漠,景观独特。

4.2新疆沙漠旅游的类型

按旅游目的分类

4.2.1大众大漠观光游

大漠观光游面向的客源层最广,广袤的大漠风情深深的吸引着大批游客到沙漠中去观光赏玩,大漠观光游面向的主要是一般游客,景观观赏是他们最主要的游览活动。

4.2.2沙漠探险游

沙漠探险旅游具有冒险性,它的客源层相对较少,主要面向比较专业的探险家和勇于探

【7】险的旅游者。这类游客较为注重对极端生存环境的体验和挑战,而观光游览不是其主要目的。

4.2.3遗址考古游

遗址考古游的客源相对也较少,主要面向比较专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那些对历史遗迹有浓厚兴趣的游客。他们到大漠中去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学术研究和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

4.3沙漠旅游的特色

4.3.1浩瀚的沙漠景观(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例)

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位于36°50′~ 41°10′N,77°40′~ 88°20′E之间,东西

2长约1000km,南北宽约400km,面积3.38×105km。目前能够流入沙漠的河流有24条,如

【8】和田河、尼雅河等。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北部和东部,广泛分布着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受主风向影响,大多为横向沙丘链;尤其是且末和于田之间,受多风向作用影响,多为高大

2的金字塔形沙丘,一般在50~100m,甚至有超过200m的。在罗布泊地区,约有3000km的雅

【9】丹地貌,土丘高峻似城廓宫阙,其形似龙伏卧,所以形象地叫做“白龙堆”。广袤的沙漠

赋予人类叹为观止的自然美,使游客感受浩瀚沙海的神奇魅力。

4.3.2壮观的原始胡杨林(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例)

在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周,沿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车尔臣河两岸,密集的胡杨林和柽柳灌丛形成了“沙海绿岛”,在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流域,有世界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原始胡杨林保护区。胡杨的祖先远在1.35×108年前就出现了,被称为“第三

【7】纪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杨树。由于塔里木河位置始胡杨林保护区。胡杨的祖

先远在1.35×108年前就出现了,被称为“第三纪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杨树。由于塔里木河位置的不断变迁,它流经之处都留下了十几道条带状的胡杨林,如轮台县南部塔里木河河畔的青年期胡杨林,沙漠公路零公里处的中年期胡杨林,以及塔里木河南侧尉犁

【10】 县境内的老年与枯死的胡杨林区。

4.3.3特色的旅游产品

比如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哈密瓜,库尔勒的香梨,番茄等。新疆的羊肉也很出名,比如说烤全羊,涮羊肉,牛肉干等等都很受欢迎。手工艺品技术精湛,例如英吉沙小刀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别致、精巧,既可作刀具,又有艺术欣赏价值,是颇具特色的丝绸之

路旅游纪念品。

4.3.4独特的民族文化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以维吾尔族为多,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这说明他们的文化历程也很丰富,这里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多才多艺、能歌善舞。

5新疆沙漠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1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

新疆处于我国西北地区,相对偏远,距离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较远,国内客源市场的开发处于劣势。其沙漠旅游资源的分布受中东部优势资源的屏蔽影响,国际客源市场主要流向中东部优势资源分布区,且旅游地交通线路数量不足,道路等级较低,交通

【11】不便,可进入性较差,从而严重制约了沙漠旅游的发展。

5.2景点的分散

沙漠旅游景区多分布在沙漠边缘,景区开发成本高。沙漠地区道路建设、保护难度大,景点之间距离大,造成旅游线路较长,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较高,在旅游营销推广过程中价格较高,市场竞争力减弱。

5.3基础建设落后

沙漠地区处于我国西部较落后地区,经济实力较弱,在政府的指导开发下,由于资金的匮乏,旅游项目和景区开发档次及质量受到极大的限制,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

5.4品牌意识不强

【12】好的形象是提高景区知名度的关键,能起到开拓市场,增加客源的巨大作用。由于

现阶段开发沙漠旅游资源的市场意识淡薄以及缺乏宣传经费,新疆沙漠旅游整体形象定位没有确立,产品特色和潜在优势得不到体现和发挥,从而降低了资源的品位,造成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

6发展对策

6.1挖掘沙漠旅游文化内涵

旅游产品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旅游者的选择空间和选择余地很大,只有最先满足旅游者真实需求的产品的企业,才能更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因此,旅游企业的管理需要从过去的“产品导向”转变为“客户导向”,只有快速响应并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与瞬息万变的需求,重视旅游者的终身价值,加强与旅游者间的动态关系管理,并不断挖掘潜在客户,保留老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借助于客户群体的支持得以生存和发展。并与企业内外客户实现关系共赢。

6.2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人们对服务质量需求的提高,决定了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增强服务意识,从多方面提高自身的服务技能,不再停滞于客人提出什么给什么,而是提前了解客人需求什么就给什么。景区单位应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活动,适当设置奖惩措施,激励员工进步,督促员工尽职尽责。每年都选报一些有培养价值的员工外出学习,带回新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服务技能。

6.3加大旅游广告宣传,充分运用“主题促销”手段

加强旅游广告宣传就是要加强对细分旅游市场的市场促销力度。沙漠旅游产品是一种可以向海内外市场开发和营销的高产出产品,在宣传时往往更关注具有特殊兴趣的散客,通过提供丰富的生态和文化体验,激发游客的动机。旅游广告宣传只有对目标市场有的放矢才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沙漠旅游的旅游广告必须充分考虑沙漠旅游者的个性特点。沙漠旅

游者往往更注重自我感受,旅游宣传必须投其所好,满足沙漠旅游者行为层次的需求。促销的目的在于利用宣传促进的方法,诱发游客的旅游动机使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化有利于自身旅游产品的销售。主题促销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推销手段。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找准促销主题,这个主题既应该充分反映本地的特色,又必须对海外或国内游客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新疆的沙漠旅游产品开发也可以充分利用主题促销的手段。如举办“新疆‘大漠孤烟直’摄影展”这样的特色主题来宣传打造沙漠旅游的吸引力。在新疆几乎全部为传统低价观光旅游产品的产品系列中,凸现沙漠旅游的产品层次来带动整个区域旅游的发展。

6.4严格控制游人数量,强化生态旅游环境管理工作

确定合理的环境容量,有效地控制游人数量,一方面可以防止生态旅游资源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满足游人舒适、方便、安全和卫生等方面的需求。另外,还可以使地方上获得最大可能的经济效益。对于生态旅游管理人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生态环境管理效果,定期分析总结。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正确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自觉接受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避免污染和破坏旅游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发生,确保生态旅游

【13】 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6.5支持协调因子是开发旅游地的政策保障

旅游地开发的顺利进行不可缺少地方各方面的支持协调。政府需要充分认识旅游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制定一系列税收、价格、外汇等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强与发达地区旅游地的协作,采取合作联合经营,输送游客客源和人才培训交流等方式,提供配套服务等,【9】保证旅游投资经营顺畅,从而鼓励刺激了进一步经济发展。在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

时,健全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规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7结论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一定的旅游资源,沙漠地区的旅游资源大都保留了未经雕饰的原始风貌,景观独特,神秘感强,给游人以强烈的对比和新奇的刺激。而实现沙漠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必须加强对沙漠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保护,开发中必须全面实施“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利用开发促进保护”的战略,树立沙漠旅游开发的全新发展观。

参考文献

[1]牟炳友, 赵文茹, 赵峰松.略论新疆旅游开发战略[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 2002,(04)

[2]祖玛.新疆鑫融工程咨询公司 新疆红柳泉绿色生态旅游山庄生活休闲好去处[J].大陆桥视野 , 2005,(04)

[3]叶建东.发展生态旅游[J].上海经济 , 2004,(06)

[4]李翠林.基于旅游动机分析的新疆沙漠旅游产品开发[J].区域经济, 2006, 473(7): 197-198.[5]克里木.吐鲁番沙漠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 29(5): 16-20.[6]邱兰香.浅析新疆生态旅游[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 2004,(01)

[7]阿痴.新疆没理由不爱你[J].资源与人居环境 , 2005,(04)

[8]郑坚强,李森,等.沙漠里游资源利用在西部开发中的意义及策略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22(1): 77-79.[9]肖建珍, 肖光明.对国内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J].肇庆学院学报 , 2005,(01)

[10]陈国军.新疆迎来经济建设的重大转折[J].瞭望 , 1995,(40)

[11]何丽芳.生态旅游 引领时尚[J].湖南林业 , 2005,(03)

[12]张英.生态旅游知多少[J].中国林业 , 2004,(17)

论东西部产业转移 篇3

关键词:产业转移;动因机制;区域效应;特色产业

一、产业迁移的现状

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紧缺以及人民币升值和外贸出口政策的变动,东部沿海地区正处于严峻的产业调整时期,这种调整包括就地转型升级和异地迁移,值得关注的是,沿海产业转移已不是零散的小规模进行,而是呈现“集群”迁移的势头。早在几年前,遍布浙江的“块状经济”就出现了明显的移动痕迹,纷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种传统产业的资本“抱团”流动,启动了“块状经济”的跨省复制。

二、动因机制

1.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推力

(1)保持和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要求。伴随着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上升,使得沿海地区一些产业的竞争优势逐渐丧失,逐步走向衰退,这些衰退性产业为了保持、提升竞争优势而不得不寻求在空间上的迁移、重组。

(2)开拓市场空间的要求。高新技术已日益成为东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其发展速度已大大超过西部地区。此外,东部地区还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将部分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向我国转移的大好时机,加大了发展重工业的力度。东部地区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优化了东部的产业结构,那些传统产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比较利益也越来越低。传统产业在市场利益驱动下,纷纷开始向外迁移。

2.西部欠发达地区吸引产业转移的拉力

(1)西部地区有较廉价的劳动力。由于西部地区劳动力价格相对于沿海地区来说较低,加工制造业西移,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工业的整体效益。

(2)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传统产业提供了二次创业的机会。西部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其草原、森林和水利资源拥有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75%、42.2%和66%,而这些资源都是经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三、产业转移的区域效应

1.对转出区(东部)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般来讲,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对外转移的大部分是“边际产业”,也就是在本地区处于竞争劣势的产业。而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新兴的行业,如资本密集型产业。②延长夕阳产业寿命。向外转移的“边际产业”,在本地区的生存空间非常狭窄。如果不对外转移,这类产业将面临被淘汰出局。而将其转移到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当地的劳动力成本、自然资源成本、政策优惠等优势,从东部转移出去的“夕阳产业”在当地又成了‘朝阳产业。

(2)消极影响。产业转移对于转出区来说,直接影响到当地的GDP水平。随着产业的外迁,当地的GDP会出现短期内下降的趋势。而且,某个产业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会诱使相关产业也发生转移,这样引起的网络效应,如果当地政府没有处理好的话,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对转入区(西部)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要素注入效应。②增加投资需求,促进GDP增长。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

(2)消极影响。①造成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②产业结构失衡。

四、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西部地区在发展中面临着交通运输、环境恶化、水资源不足等困难,若不能有效改善投资环境,将不足以吸引东部生产要素西移和产业转移。应当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快交通运输、水利、通讯等方面的建设,尤其是高效率的交通网络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区域间的联系,为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2.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虽然产业转移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是在现实中仍有诸多矛盾和问题,使得产业转移困难重重。一方面固然与东部地区地方政府考虑既得利益有关,更重要的方面是西部地区体制不活,投资环境较差。因此,西部地区必须加快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完善市场机制,建立有效竞争的市场秩序,逐步消除市场壁垒,为东部企业进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承接产业转移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

西部地区在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找准有区域特色、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通过利用东部的技术、资金、人才和现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发展特色产业。西部地区在农林牧业及其能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有许多优势,可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业、少数民族特色工业、以及有市场需求的石油、天然气、电力、有色金属等优势产业,使资源优势逐步变为经济优势。这样,不仅加快资金的积累,奠定发展基础,也为实现跳跃式发展,追赶先进发达地区创造条件。

4.为集群企业“西进”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预期

在我国各省区政策不一致、市场不统一的情况下,集群企业迁移存在着很大的成本和不确定性。传统产业集群多以中小企业为主,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如果没有稳定的政策环境预期,不会贸然选择向内地转移。因此,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需要有效的政策引导。例如,由中央财政建立专项资金,对向中西部地区迁移的企业提供适当补贴等。

参考文献:

[1]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8)

[2]邹蓝、王永庆,产业迁移:东西部合作方式和政策研究[J],经济探索,2000(3)

[3]石碧华:我国区域产业研究的理论进展[J],广东社会科学,2008(2)

[4]王能应:论西部大开发与东西部经济互动[J],党政干部论坛,2000(12)

[5]陈一刚

西部能源产业绩效实证分析 篇4

关键词:能源产业,西部大开发,绩效

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基于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优势, 国家安排建设了一系列能源工程的重大项目, 以加强对西部能源资源的开发力度, 并完善能源基础设施。从我国西部大开发以来实施能源开发的一系列举措可以看出, 我国能源建设的重点正在逐步西移, 西部能源开发与建设正在迎来一个历史性的大跨越, 西部地区正在而且必将成为我国今后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 在我国能源供应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中国能源状况及能源行业在我国所处的经济地位来看。中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人均石油可采储量只有2.6吨, 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074立方米, 人均煤炭可采储量90吨, 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大国, 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 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 能源的消耗速度在加快, 而能源储备则严重不足。未来20年, 中国石油天然气需求增长较快, 预计到2020年, 中国石油需求量为4亿吨, 年均递增12%。煤炭资源尚能满足21世纪的需求外, 如果不考虑进口, 石油、天然气和铀矿资源只能维持到2010年的能源消费增长。

综上所述, 在这样一个大的能源产业改革发展的环境下, 特别是国家现今面临着能源危机的背景下, 我有必要对西部的能源产业进行绩效分析, 为西部地区能源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又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献计献策。

1 变量选取及模型建立

1.1 西部能源产业绩效指标的选取

市场绩效就是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 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利润、产品的质量和品种以及在技术进步等方面所达到的现实状态 (杨治, 1985) 。在衡量市场好坏以及好坏的程度上涉及如下问题: (1) 能源产业的企业规模结构是否合理; (2) 能源产业的利润率是否合理; (3) 能源产业生产能力的扩大是否与市场需求的增长相适应; (4) 在销售费用及产品改型上是否存在浪费; (5) 能源产业的技术进步是否以令人满意的速度进行。因此对西部能源产业绩效的评价必然是多层次的、多方位的。限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研究的需要, 本文仍然选取投资回报率指标类作为能源产业绩效的衡量标准。对企业所有者来讲, 最关心的是所有者权益利润率。所谓所有者权益利润率指的是企业所有者投入的回报率, 它的计算公式是:

所有者权益利润率=税后利润总额/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

在纯市场的环境下, 所有者权益税后利润率是投资回报率类指标中比较理想的一种。而且, 企业的市场行为也必然导致各能源产业的所有者权益税后利润率趋于平均。但是, 我国的实际环境离纯市场环境还有一段的距离。在我国, 税收不平等、价格扭曲、行政壁垒等非市场因素大量存在, 因此, 在建立我国的绩效指标时必须考虑许多在纯市场环境下无须考虑的问题。单纯考虑所有者权益税后利润率会造成经济利润的扭曲, 在我国的实际环境下, 就必须把所有者权益利税率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除此之外, 在我国还需考虑能源企业资本负债率在不同能源产业之间的巨大差异问题。虽然国外不同产业的资本负债率也不尽一样, 但市场发达国家的能源企业的资本负债率完全由市场决定, 而且能源企业的借贷成本能准确地反映借贷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资本负债率的差异不会对能源企业的市场绩效带来多少扭曲。我国的情形则不同, 我国能源企业资本负债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官员的安排, 而且能源企业借贷成本不能准确地反映借贷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 光凭能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利税率指标有时就不能准确反映能源企业的市场绩效。在这种情形下, 引入资金回报率指标以考察整体资金的运作效益就有一定的必要性。

资金回报率指的则是能源企业所使用的全部资产的回报率, 它的计算公式是:

资金回报率= (税后利润总额+利息总额) / (固定资产年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

能源企业竞争的结果也是使所有者权益利润率趋于平均, 因此, 所有者权益利润率比资金回报率更适用于作为衡量市场绩效的指标。但必须指出的是, 随着能源企业负债率的提高, 能源企业投资者的风险加大, 他们必然要求更高的所有者权益利润率作为补偿。

这里我们没有采用一般分析通常采用的销售利润率指标, 主要是因为该指标的使用必须具有竞争性市场基础, 由于国有所有权垄断不具有竞争性以及价格受到政府的管制, 所以该指标不能准确反映各能源产业间绩效的不同。

综上所述, 文中选取了所有者权益利润率 (Y1i) 、所有者权益利税率 (Y2i) 以及资产利税率 (Y3i) 作为市场绩效的衡量指标。

1.2 西部能源产业结构指标选取

所谓市场结构就是规定构成市场的卖者 (企业) 相互之间、买者相互之间以及卖者与买者集团之间等诸关系的因素及其特征 (杨治, 1985, p141) 。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 (1) 集中, 包括卖者的集中和买者的集中; (2) 产品的差异化; (3) 新企业的进入壁垒; (4) 市场需求的增长率; (5) 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 (6) 短期的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的比例等等。而在上述因素中, 集中度、产品差异与进入壁垒又最为重要。

衡量集中度主要有如下指标: (1) 能源产业内处于前几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CRn (n=4 或8) ; (2) Lorenz曲线和基尼系数; (3) Hirschman-Herfindahl 系数 (通常简写为HI或HHI)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建模的需要, 选取CR8作为衡量集中度的指标。在决定市场结构的诸因素中, 集中反映市场结构特征的主要还是集中度。

形成进入壁垒的因素大体有三个: (1) 由规模经济造成的进入壁垒; (2) 由费用造成的进入壁垒; (3) 由法律和制度造成的进入壁垒。文中我们用进入强度来表示进入壁垒的大小。“企业进入强度”最直接的定义是能源产业中新企业的数目或新企业数占总企业数的比例。但是, 这一定义有很大的不足, 就是它不能反映进入的“强度”:新进入的企业有大有小, 一个大型企业的进入对能源产业竞争程度的影响比几个甚至几十个小企业的进入还要大。因此, 本研究主要分析企业能源产业中新增固定资产占全部固定资产的比重, 称之为“投资强度”。

1.3 西部能源产业国有产权的引入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 引入所有权变量进行分析是必要的, 尤其是国有产权对能源产业绩效的影响。为此在进行市场结构对绩效的影响过程中, 我们引入了国有比重这个变量。计算公式为:国有比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产值/能源产业总西部能源产业总产值。

为了估计和比较市场结构以及产权对能源产业绩效的影响, 我们设定如下计量模型:

Yi=β0+β1CR8i+β2ENTRYi+β3STATEi

这是一个综合模型, 其中, Y为解释变量, 它可以是能源产业的所有者权益利润率, 或所有者权益利税率, 或资产利税率, 用来度量能源产业的绩效;CR8为各能源产业销售收入前八位的企业的集中率, 通过市场结构测度市场的竞争性;ENTRY代表进入强度, 也即上述提到的投资强度;STATE是能源产业中国有经济比重, 度量能源产业的产权结构, 为随机干扰项 (白噪声系列) , 它是所有可能影响Y但又未包括在回归模型中的被忽略变量的代理;β、i为模型的待估计参数。

有关变量的摘要统计量见表1。

2 实证分析

依据上述模型和数据, 我们分别以所有者权益利润率、所有者权益利税率和资产利税率为被解释变量进行了计量分析。下面是计量结果 (如表1-4所示) , 并且以此进行分析。

2.1 能源产业集中度与能源产业绩效

按照国外Bain以及国内各学者的研究成果, 市场绩效与能源产业集中度应呈正相关关系。为了考证这种关系在此是否成立, 我们计算了CR8与各绩效指标的相关系数, 从上述三表的模型1中可以看出结果分别为0.354、0.400、0.502且在5%的显著水平上统计显著。也即:在西部地区, 能源产业集中度与所有者权益利润率、所有者权益利税率以及资金利税率等经济指标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即集中度越高, 能源产业经济绩效就越好。

为更加清晰地看出我国能源产业集中度的情况, 我们按能源产业集中度将36个能源产业分组。结果见表5。由此表可以看出, 中国能源产业集中度目前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在8能源产业中, 集中度超过60%以上的能源产业只有1个, 即石油产业。该产业属于资源开采业, 具有自然垄断性质。8企业集中度在40%-60%之间的能源产业为1个, 30%-40%之间的为0个, 20%-30%之间的为2个, 10%-20% 之间的为2个, 其余2个能源产业集中度均在10%以下, 能源产业集中度20%以下的占西部能源产业总数的50%。这反映了中国同发达国家相比所呈现出来的较低产业集中度特点。另外, 西部大部分能源产业的集中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同前年平均相比, 2006年西部8个能源产业的能源产业集中度呈现上升的趋势, 占总数的52.78%, 其余的47.22%下降, 但下降幅度不大。这反映出近年来西部能源产业的增长和发展正在由非集中和非集约的道路向集中和集约的道路转变。虽然这样, 相比国外纯市场经济国家, 我国西部能源产业集中度仍然很低。

集中度的变化和利润率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是多样性的。第一类是集中度的下降与利润率的下降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如石油业等产业的集中度的下降带来利润率的明显下降。但这种变化并不能说明集中度的下降带来能源产业效率的降低和恶化, 因为这种下降既可能是新企业的进入侵蚀了传统国有垄断企业的垄断利润, 也可能是规模经济的降低造成的。考虑到20世纪90年代这些产业的高国有垄断和高利润来看, 这种变化似乎更符合“竞争利润侵蚀说”。第二类是集中度的下降反而带来利润率的上升。如天然气业。这可能反映了市场集中度下降的同时, 这些产业的主导企业的市场支配力出现明显的上升, 也或者是垄断势力的下降, 更多的新厂商进入, 集中度降低, 竞争使得能源产业利润提高。这似乎都与“垄断利润说”相一致。第三类是市场集中度的上升大都与产业利润率的上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这些产业市场开放较早, 各种所有制企业充分竞争的产业, 如风能产业, 地热产业在市场集中度上升的同时, 产业利润率也同步上升。这可能说明高效率企业的成长和集中度的提高, 使高效率优势大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回报, 这明显符合“效率利润说”。第四类集中度的上升带来利润率的下降, 说明这些能源产业应根据现有状况进一步降低垄断, 适当促进新厂商的进入, 以此来加强竞争, 提高能源产业利润率。这实际上也符合“垄断利润说”。

2.2 进入与能源产业绩效

进一步深入分析, 增加进入强度为解释变量。按照前人所作分析, 进入强度转化为进入障碍, 进入强度越大说明进入障碍越小。那么投资强度的加入应该会导致集中度对于利润率的作用的大大削弱。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从上述表中的模型2中可以看出, 加入进入强度变量后, CR8与各绩效指标的相关系数没有明显的变化, 甚至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变化, 也就是说这个新加入的变量几乎没有任何显著的或有意义的对绩效的影响。显然, 我们可能是忽略了某个影响能源产业绩效的重要因素, 而正是这个因素, 使得通常对于能源产业绩效有着重要决定作用的进入壁垒变量变得无足轻重。根据刘小玄的研究, 按照中国特有的经济结构, 这个因素很可能是产权结构。但是,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表中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是投资强度与绩效有负相关关系, 虽然显著性不强, 至少说明新进入资本越多, 能源产业绩效就会降低。也就是说, 一个能源产业的进入壁垒越高, 其利润率就会越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某些能源产业高额利润的存在实际上是由产业壁垒或者说是垄断造成的, 是符合“垄断利润说”的。

下面针对西部能源产业特定情况进行分析, 构造影响进入的模型。我们依然用投资强度来代替进入强度, 以此作为因变量。至于影响企业进入的解析变量, 我们首先选择了上一年度的所有者权益利润率作为衡量能源产业利润率的变量;把西部能源产业上一年度的销售收入增长率作为第二个解析变量。因为对决策者而言, 只有销售收入才是最真实的, 因此把销售收入增长率作为解析变量对考察企业进入而言比用产值指标要好;我们把西部能源产业上一年的生产集中度CR8作为第三个解析变量, 能源产业的生产集中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能源产业已有的市场势力情况;最后, 我们把能源产业上一年的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作为第四个解析变量, 这一变量反映出能源产业的规模,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企业的生存空间。

我们最后得到回归方程:

E03=α+β1PR02+β2GR02+β3GR802+β4SCALE02+ε

上式中, E03代表2003年进入强度、PR02代表2002年所有者权益利润率、GR02代表2002年能源产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率、CR802代表2002年能源产业中8行业集中度、SCALE02代表2002年能源产业销售收入占收入的比重。回归后得到下表:

由上表可见, 在影响企业进入的各因素中, 除了销售收入增长率对进入有比较显著的影响外, 其他变量对我国企业的进入影响十分微弱。

2.3 产权与能源产业绩效

在加入国有比重之后, 国有产权的负作用很大, 也即经济显著性很高, 标准化系数为-0.741, 此外其统计显著性也很高。这说明西部能源产业所有者权益利润率与国有产权比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国有产权的统计显著性以及经济显著性都不是很高, 也即其对所有者权益利税率和资产利税率的影响都不是很大。两者对比, 不难发现其原因在于我国国有企业的税收负担重于非国有企业, 进而导致我国国有企业的利润率低于其他所有制企业, 但利税率不低于其他所有制企业。由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资金利税率非常接近, 因此, 如果把国有企业多交的流转税转为利润, 则国有企业的赢利水平基本上与非国有企业相同。所以, 在此国有产权对资金利税率的影响就变得比对所有者权益利润率的影响微弱的多。不管怎样, 总的来说国有产权对能源产业绩效都有一定的负作用。

3 西部能源产业发展建议

第一, 建立和完善竞争性市场体制。

所有权改革和竞争是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重要内容, 但是二者的顺序非常重要。让国有所有权的企业进入一个竞争的市场环境可以产生促进该企业改进效率的压力, 并促进所有权变革。但是为了吸引海外或民间资本或者为了在国有所有权转让中获得高收入, 而保持国有所有权企业的垄断地位可能是有害的, 它不仅无助于改进企业效率, 更有可能阻碍所有权的进一步改革。因此, 竞争应该先于所有权改革。通过开放局部市场、特许权竞标、分拆现有企业等方式引入竞争。

第二, 建立新的规制体制。

自然垄断产业的引入竞争和所有权变革需要一个有效的规制体制为前提, 其中关键是改变规制体制的过多社会政治性目标, 将效率作为规制体制的基础目标, 并采用高效能的激励性规制来取代低效能的成本加成规制体制, 激励企业自主的追求效率。放松规制并不是不要政府发挥作用, 相反它要政府改变角色, 由对能源产业的全面控制向维持一个竞争性环境和秩序转变。

参考文献

[1]Bain, J.S..Relation of Profit Rate to Industry Concentration:A-merican Manufacturing, 1936-1940.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65.293-324.1951.

[2]Bain, J.S..Industrial organization.NewYork:wiley.1968.

[3]Megginson, William L, Robert C.Nash.FromState to Market:A Survey of Empirical Studies on Privatiz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ure.Jure.2001.

[4]Geroski, Paul A.and J.Schwalbach.Entry and Industry Evolu-tion:the UK Car Industry:1958-1983[J].Applied Economics.1991.

[5]盛洪.中国的过渡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4.

[6]姚洋.非国有经济成分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J].经济研究, 1998.

西部旅游业发展的障碍分析 篇5

跨越式发展是西部旅游业发展的模式选择,其含义主要是指发展速度快,要大步前进,而不是小步跟进,在短时间内,确立旅游产业的主导产业地位。从实践看,这一模式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意义。例如,在90年代以前,云南省还是一个旅游基础设施落后、旅游产业规模弱小的边疆省份,而在“九五”前4年,云南省国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大大高于全国12.7%的年均增长速度。截止到底,云南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居全国第6位,旅游外汇收入居全国第7位,拥有涉外旅游饭店数居全国第2位。旅游业已成为有力促进云南省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和快速增长的主导产业,90年代云南省旅游业所走的就是一条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给西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发展契机,促进了旅游业在西部经济中战略地位的形成,但是,西部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增长必须首先克服制约具增长起步的障碍因素,为此需要政府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战略举措。

一、西部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障碍

(一)观念滞后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西部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必然要实现旅游要素产权主体、市场交易主体和开发经营方式的多元化,这决定了西部旅游业首先要进行观念的创新。

西部旅游业目前高成本低效率的开发模式是与陈旧的旅游业发展观、资源观密切相联的。目前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仍在走与东部地区旅游业“同构化”的道路,照搬东部的经验,尚未挖掘西部特色,走出一条新路子。

西部旅游业观念陈旧的原因在于,西部经济发展落后,西部地区国有经济改革进程普遍慢于东部沿海地区,国有经济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必然要求观念和思想的大解放,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突破传统的观念障碍。

(二)体制创新不足

面对开放、多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西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要求微观和宏观的管理体制尽快实现制度创新,扭转经济、社会效益不高的局面,但目前旅游业体制创新的步伐缓慢。

在企业制度方面,公司治理结构仍有待确立,一些旅游企业虽然在名义上按照现代公司结构模式建立了管理组织结构,但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并未发挥组织功效,反而增加了机构数量,降低了管理效率,“一言堂”现象仍是国有及国有控股旅游企业的顽疾。

在旅游管理体制方面,尽管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政府管理机构虽然有所精简和调整,但离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表现在:在决策方面,一些旅游管理部门延用计划经济下高度集权的领导模式,由长官意志代替企业行为,由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规律,导致决策失误;在市场参与方面,一些政府投资兴办并管理的旅游企业仍受到政府种种保护,导致了旅游业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降低了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在市场管理方面,政府部门无法有效地对旅游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致使欺客、“宰客”的现象仍大量发生,使得一些外地游客视西部一些名胜游览线路为“畏途”,最终放弃旅游计划。

(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旅游景观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于其本身的旅游美学价值,也来自于其可进入性。建国50余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西部地区极为落后的基础设施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与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要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以陕西省为例,陕西省内铁路营业里程平均每平方公里0.013公里,低于湖北、河南等中部相邻省份,贯通南北的干线铁路还没有打通,一些铁路长期处于超饱和状态。陕西公路网不完善,全省公路密度只有21公里/百平方公里,平均密度比东部少13公里。西安与周边城市,如太原、武汉、重庆、成都、银川等之间的公路交通大通道还未形成。全省高等级公路只有332公里,二级公路2469公里,全国排名24位,上述状况严重制约了陕西实现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而西部其它一些省份的情况甚至更差,如甘肃敦煌这一世界知名的景点就囚交通小便而使旅游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西部目前尚未建立多元化的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渠道,投资严重依赖政府。

(四)产品结构单一化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具有突出的多元化特点,具有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西部有青藏高原、九寨沟、峨眉山、黄河壶口瀑布、天山天池、祁连山冰川等著名天然旅游资源;更有以都江堰、秦兵马俑、丽江古城、塔尔寺和布达拉宫为代表的世界级人文旅游资源。但西部地区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非常不足。在东部地区,旅游业已形成了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产品和特种旅游产品并存的多元化产品供给结构,而西部旅游的产品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即使在观光旅游产品中也仍存在着大

量的重复现象,以相互简单模仿为基本特征的“塑像热”、“造庙热”、“仿古一条街热”、“人造景观热”轮番出现,致使旅游产品间的特色无法形成互补效应,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在相互抵消中下降。在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中,西部资源优势被开发不足的劣势所抵消。19,西部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国际旅游的总收入为13.589亿美元,仅占当年全国国际旅游收入的9.6%,只相当于广东省国际旅游收入的41%,北京市的54%。

综上所述,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克服上述4个主要障碍,克服这些障碍,并非一蹴而就。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防止在发展规划中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及作用的过高预期,避免因为盲目地“上项目”、“辅摊子”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到旅游产业对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充分认识旅游业发展在西部中的重要地位,克服障碍因素,积极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实现西部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一)树立市场化、协调化、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旅游业依靠优惠政策,依托国际市场,迅速得到了发展,因此,旅游业是我国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但是,在西部旅游业发展中,应当反对两种错误的观念;一是由于西部经济发展落后,计划经济思想影响大,因此,在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着普遍的依赖政府的思想。二是对旅游市场发展中出现的市场失灵问题认识不清,存在着盲目市场化思想。为此,应当坚持走市场化道路的同时,探索西部旅游业市场化发展特殊路径,综合运用政府职能及市场机制,解决旅游市场的市场失灵问题,促进旅游业在西部的快速发展。

地区间的不协调性是包括东部和西部在内的全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一个较大问题。因此,西部在发展旅游业时,应当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在与东部的旅游资源与产品的互补性开发和利用中实现与东部的互动式协调发展,进而促进自身和全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由于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思想的影响,西部落后地区极易在“旅游扶贫”的名义下放任竭泽而渔的开发行为,进而造成地区经济“资源空心化”现象。国家环保总局发布调查报告指出,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呈现功能性紊乱,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损失相当于同期GDP的13%,间接和潜在损失则更大。旅游产业曾普遍被当作一种“无烟工业”,但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仅仅20余年的时间里,就产生了相当多的“旅游公害”,不仅危及自身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这种现象在西部地区尤为突出。因此,在西部旅游开发中,应特别强调对开发对象的选择,开发程度的控制及开发过程的监督,以防止旅游开发中出现对象错位和程度失控现象。

(二)建立面向市场、强调效率的`管理体制,实现制度创新

1.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旅游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突出优点在于企业产权明晰,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管理层的责、权、利明确,在权力的行使上相互制衡,形成有效的闭环制约和多元激励机制。因此它对解决我国旅游企业、旅游企业集团中依然存在的“领导一言堂”、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增值缓慢等传统弊病富于针对性和有效性。贯彻实施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使旅游企业在制度上实现创新,从市场中获得效益。同时,旅游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规模化与集中化也必须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相同步方能取得目标效果。

2.进一步打破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的旧体制,建立高效的旅游行业管理体制。旅游业是由核心旅游业和辅助旅游业构成的综合性产业,要实现高效持续的协调发展必须有赖于一个高效的管理部门运用市场化手段对其进行整体规划、规范、指导和控制。这就要求管理部门承担相应的职责,改变管理职能扭曲的现实状况。

在资源配置方面,旅游产业发展要提高可持续性、均衡性和集中度,就要求打破行业、地区的限制,以实现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互补和产业间及地区间优化配置。这在各级政府主宰资源配置权的前提下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政府退出资源配置者的地位是整个旅游资源配置方式优化的前提。

在产业管理方面,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跨地区、跨部门的旅游资源配置活动日益增加,旅游经济管理应走出以条块分割、政企不分为基本特征的传统部门管理模式,过渡到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的产业管理模式中。西部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通过制定旅游产业政策,提供信息引导,编制行政法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协调针对旅游产业的各种行政、法律和经济管理手段的实施,来保证旅游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所以,我们所强调的加强旅游产业管理,既非政府主管部门的“无为而治”,也非政府主管部门的“过多干预”,而是政府部门应当行使自身应有的产业管理职能。从这个意义上讲,西部旅游产业管理体制的创新是实现旅游产业发展

战略目标的前提条件。

(三)拓宽多元化投资渠道,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是当务之急,为此,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方式:一是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对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方面可以促进包括旅游业在内的西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拉动内需,加速经济增长。二是可以采用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方式,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上向社会全面开放,吸引社会资金进入。三是向外资进入西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行政服务,吸引外资进入。为此,西部资本市场的建设、金融工具的创新(如发行西部旅游建设债券、西部旅游企业债券、西部旅游建设投资基金等)和融资方式的改进(如采用BOT等方式)等是首先应采取的举措。

(四)突出资源特色优势,实现旅游产品多元化

具有“世界历史文明博物馆”、“世界民族文化博物馆”、“世界天然博物馆”等众多美誉的西部地区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悠久的古代文化、奇特的民族风情、多彩的自然风光为西部地区旅游业依据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品创造了优越的前提条件。

旅游产业是典型的特色经济,西部地区应当随着国内旅游需求的逐渐成熟,个性化、多元化趋势的逐渐形成,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根据自身资源条件,设计、开发和销售具备比较优势、自身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在体现特色中实现产品多元化,在体现特色中实现与东部地区的互补效应,为实现跨地区旅游经济体系的“点线”联合、客源分享、联合促销等创造条件。实现产品的多元化的同时,要努力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产品的绿色化、精品化,优化西部旅游产品结构并提高西部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努力再开发出像“秦兵马俑”、“九寨沟”这样具有世界影响的旅游绝品来,铸造出21世纪西部旅游业辉煌发展的灿烂明天。

参考文献:

[1] 李树民.西部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报),,(3):22―27.

[2] 陈实.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设计[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报),2000,(2):85―89.

[3] 陈嘉桢,世纪伟业[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原作者: 不详

西部旅游应有自己的发展模式 篇6

作为我国旅游界资深专家,魏小安长期关注和研究着西部旅游问题,论坛结束后,魏小安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从流量型到收入型的创新

“西部距离主要客源市场较远,旅游产品必需要上档次,否则就吸引不来客人,尤其是高要求的客人,但正是有了这些客人孜孜不倦的质量要求,才有了全国旅游发展的水平。” 魏小安开门见山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深层次的产品对应深层次的市场,西部旅游市场应有自己的发展模式。”

魏小安强调,西部旅游市场发展模式的核心问题是流量和收入的关键问题。西部地区有两大薄弱环节,一是基础设施薄弱,二是生态环境脆弱。所以,我们就需要研究西部地区旅游发展的总体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模式。基本上有两类模式:一类叫做流量型的模式,就是东部地区的基本模式;再一个就是收入型的模式,就是不追求最大流量的旅游者,甚至适度控制流量,适当延长旅游者的旅游时间,努力提高旅游者的花费,形成一个收入型的旅游发展模式。走这条路不仅可以减轻基础设施薄弱的制约,也可以减轻生态环境脆弱的制约,适应西部旅游的发展。

魏小安还强调,西部旅游市场应采取集中开发、重点开发的模式。

今日的文化就是明日的历史

“屹立的雪峰、原生态的草原、戈壁、湖泊……魅力西部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在广袤神奇的西部土地上也有很多地方像敦煌一样,闪烁着灿烂的文化光芒。”魏小安说,如何统筹兼顾地突出西部旅游产品特色,概括而言,是突出“三个多”,追求“三个原”,达到“三个创”。第一是要努力维护和保持生物的多样性,达到原生状态;第二是努力保持和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持原创状态;第三是努力维护和保持各类景观的多样性,达到原有状态。

魏小安强调,在突出“三个多”,追求“三个原”的基础上,最终还要有创造。我们现在做的事情,也是在创造历史,创造文化,创造未来。“现在看到清朝的一间房子就认为是古董了,很宝贵。不就是一百年吗?现在搞的建设,一百年以后也是文物。所以现在应该有一种使命感,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文物,旅游开发,尤其是西部旅游开发,就是在创造历史,创造文化,创造未来的文物。” 魏小安说,在这方面,既不能厚古薄今,也不能厚洋薄中,还不能厚东薄西。

魏小安认为,西部如果能够形成这样“三原、三多、三创”的有机结合,西部旅游的特色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让广袤神奇的西部土地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才是促进西部文化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

莫使遗产成遗物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要有代价,比较而言旅游产业的发展是环境代价最小、产出效益最大的产业。环境是旅游的主要卖点,在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 它恰恰适应现在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的这样一个天然制约因素。” 魏小安说,在西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如果我们因创造环境而毁坏了资源或保护了环境而破坏了资源就等于自杀。也就是说,在西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可以形成一个内生的促进机制,确保环境的长治久安。很多地方发展旅游都有这么一个过程,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对环境注重不够,发展到一定程度,认识到环境是旅游真正的卖点,所以积极来维护环境,促进了环境的保护。

西部旅游产业 篇7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转移,西部地区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 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 且在地理上集中, 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 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 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哈佛大学教授波特认为, 国家竞争优势来源于优势产业, 而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集群。其原因, 一是产业集群能够集群企业降低交易成本等, 进一步提高的生产率。二是产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 创新动力来自于集群内的竞争压力、竞争潜在压力和持续的比较。三是集群能够降低企业进入的风险, 促进企业的产生与发展。可以说,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据《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 (2007-2008) 》, 从规模与数量上看, 目前我国的产业集群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 (本文主要指东部发达地区, 下同) , 它是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但是, 东部地区产业集群所产生的极化效应却使该地区形成了新的后天优势, 进一步又促使东部产业形成产业集群特有的路径依赖, 不利于其产业的转移。这一现象不仅对传统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构成了挑战, 也对中央提出的“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重大战略构成挑战[1]。据有关部门测算, 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产业升级, 到2010年, 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按规划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万亿元。因此, 在这种背景下, 从产业集群的视角研究西部地区承接国内产业转移问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产业集群的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分析

(一) 产业链体系优势抵消了土地成本劣势

研究表明, 西部地区土地成本优势是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动力之一。东部地区在工业化进行到一定程度时, 伴随着人口和产业的聚集, 会出现供给缺乏弹性的土地资源紧张, 通常表现为工业用地成本的增加, 以及由地租增加而导致生活成本增加, 从而进一步引起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因此, 东部地区将自己的处于成熟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土地依赖型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 从而为新兴高层次产业腾出空间一直构成了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的强大动力之一。但是, 东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存在, 企业间在特定空间上形成的分工协作网络, 却弱化了这种动力。集群是一个有机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组织, 相互依存的企业网络是构成产业集群成长环境的基本要素。集群内长期形成的基于分工协作的完整产业链体系, 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使集群内企业产生较强的区域粘性, 企业喜欢在这种特定区域内落地生根, 除非整个产业链出现转移, 否则企业不会考虑迁移到其他地区[2]。

(二) 劳动力市场优势抵消了成本劣势

西部地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也是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动因之一。但是, 东部地区产业集群与专业化的劳动力是市场的互动发展, 同样阻碍了这一动因。东部地区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的同时, 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劳动力向这一地区流动, 也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和熟练的廉价的劳动力, 而且, 这一地区高校云集, 科研机构众多, 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普遍较高, 企业在这里发展可以节省劳动力的搜寻成本, 坐享较高投资收益。而产业集群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对于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从而为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和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本, 使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失去了内在动力。所以, 虽然西部地区有着较高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但是由于缺乏产业集群所需要的大量科研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 并不能对珠三角地区的相关产业产生足够的吸引。

(三) 区位条件优势抵消了自然资源劣势

资源是产业或企业开始最为依赖的条件, 依托某种资源进行深加工, 每一个环节就是一类企业发展的机遇, 围绕一种资源的开发和加工就可能形成一个集群。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相对丰富, 油汽资源、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均高于东部地区。按照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分工理论, 发达地区企业追求低价的生产要素向欠发达地区进行梯度转移, 也是产业发展的规律。但是, 东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 通常会加强对区位条件要求而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因为高度的、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其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对象是面对全国、全球市场的, 必需有较好的区位条件与之配套。如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和基础设施, 有影响力的核心城市, 较高的市场化程度等。从每年外商投资评价来看, 东部地区的区位条件还是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的。自然资源对产业集群的吸引力远远小于区位条件,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四) 市场化优势抵消了税收优惠政策劣势

调查表明, 税收优惠仍然是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手段之一。这种政府层面的、积极的行政措施, 会对产业转移起到一种促进作用。但是, 相对于行政手段而言, 产业集群对市场化的要求更高, 凡是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 产业集群的特征就越高。这是因为经济的开放程度影响到资本的筹集以及劳动力和产业技术充分自由的流动与组合, 是产业集群成功的必要条件, 而发展产业集群也是繁荣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东部地区市场化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 有利于产业集群的成长, 而西部地区在市场经济规则的建立、健全方面, 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产业集群经济得以发展的市场主体仍缺乏基础。因此西部地区单靠政府的强力介入, 而缺乏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建设, 也难以获得东部地区大规模的持续的产业转移。

二、基于产业集群的国内产业转移博弈分析

上述分析表明, 由于产业集群所形成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高度专业化分工、降低交易费用等, 能够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强化集群区域的竞争优势。而且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着路径依赖, 产业集群区技术创新网络、交易网络、社会关系网络的构建等, 将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产业产生区域黏性。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将会对东部地区产业西移产生一个很大的阻力。因此, 西部地区要想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必须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研究承接对策, 西部地区只有创造条件, 形成一定的产业集群, 才能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西移。

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的这种关系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动态博弈模型来描述[3]:假定有两个当事人, 一个是东部地区, 一个是西部地区, 东部和西部各有两个战略可供选择。东部的战略为“产业大规模转移”、“产业少量转移”;西部的战略为“有产业集群”、“无产业集群”。如果西部选择“有产业集群”, 则东部被西部的资源优势和集群的竞争优势所吸引, 相关产业会有大规模的产业西移, 从而加入到西部的产业集群中。如果西部选择“无产业集群”, 则东部只会有少量的企业西移。而且, 这部分企业大多只是为了开拓市场或就近选择原料产地。显然, 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否大规模向西部地区转移是根据西部地区是否有产业集群而定的。因而这是一个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此外, 由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有关于得益的充分信息, 因此这是一个完全且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博弈矩阵如图1所示 (图1中下方的括号内第一个数字表示西部地区的收益, 第二个数字表示东部地区的收益) 。

该博弈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西部地区可以选择“形成产业集群”, 也可以选择“未形成产业集群”。如上图所示, 对于东部的任何战略选择, 西部选择“未形成产业集群”的收益都会小于“形成产业集群”。因此, 对于西部来讲, “未形成产业集群”就是“形成产业集群”的严格劣战略, 可以剔除。

西部选择“形成产业集群”后, 博弈进入第二阶段, 东部地区可以选择“产业大规模转移”, 也可以选择“产业少量转移”。如果东部地区为西部产业集群的集群竞争力所吸引, 选择“产业大规模转移”, 则西部和东部的收益均为5;如果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已形成的产业集群无动于衷, 仍然只是为了开拓市场或者就近原料产地而进行“产业少量转移”, 就会错过企业大发展的良机, 西部地区也失去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的机会, 西部和东部的收益分别为3和2。显然, 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就是:西部地区形成产业集群, 东部地区产业大规模西移。

三、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一) 数量少、规模小

据《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 (2007-2008) 》, 以当前在我国产业集群中占重要比重的制造业为衡量依据,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数量比例约为79:12:9, 可见东部地区远远高于西部地区。从规模上看, 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规模远大于西部地区, 这些集群企业的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一般在20%-30%, 高者占50%以上。如温州金属外壳打火机占全球市场的70%, 国内市场的95%;温州合成革产业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 皮鞋占20%。可以说, 西部地区已经形成的产业集群大部分还处在初级阶段, 规模偏小[4]。

(二) 层次低、链条短

研究表明, 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多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部分, 专业化程度很高, 集群效应很强;国内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多占据了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部分, 专业化程度较高, 集群效应较强;而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占据的主要是产业价值链的低端, 专业化程度较低, 还处于同类企业“扎堆”的阶段, 集群效应较弱。另外, 西部地区现有的优势产业或主导产业主要是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业等资源密集型产业。这种单一的资源密集型主导产业和初级加工方式极大限制了产业链的延长, 而产业链缺损又造成产业分工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本积累速度慢、自我发展能力弱, 形成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间的技术断层和原材料产品结构与加工工业对原材料的需求结构之间严重错位, 致使产业的竞争力严重不足, 难以形成自身发展的内在机制。

(三) 单一群落占多数

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常常是成片的, 也就是说, 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出现了若干个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集群之间有些存在着产业联系而有些并无直接的联系[5]。通过多个产业集群的共同作用, 推动了本地生产要素不断升级, 也促进了各产业集群逐步升级。相比之下,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都是单一的, 也就是说, 在某地只有一个孤立的产业集群。如四川德阳的装备机械产业区, 六盘水—攀枝花的煤炭、冶金工业基地, 重庆摩托车制造业基地, 陕西关中地区的煤炭化工基地, 克拉玛依—乌鲁木齐的石油化工基地以及云南呈贡县斗南镇的斗南村花卉产业基地等。这些产业群分布零散, 相隔距离较远, 几乎都在孤独中发展。

(四) 内生型集群为主

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历史来看, 我国产业集群主要有三种形成方式。其中, 广东珠三角的产业集群是由外商直接投资驱动下的外向型加工业集群, 浙江温州一带是依靠当地企业家精神和工商业传统发展起来的特色品内生型产业集群, 而北京中关村则是依托密集的国家高科技资源形成的引导型产业集群[6]。与上述地区相比, 西部地区既无吸引外资优势, 也无高科技资源优势, 因此大多地区只能依靠自然条件或者该地拥有手工制作某产品的传统自生形成产业集群。如陕西渭北苹果特色产业集群、陕西周至的桠柏刺绣产业集群、广西贵县糖业产业集群、宁夏马铃薯产业集群、宁夏的清真食品产业集群、内蒙古的乳制品产业集群等都是靠这种方式发展起来的。

四、西部地区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对策

(一) 重视产业集群战略, 认真规划集群产业

西部地区地方政府部门必须认识到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 可以有效地促进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 是吸引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力量, 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 必须认真学习产业集群发展相关理论, 掌握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机理和方法, 通过理论指导来选择集群产业, 规划其发展。在产业选择上, 应结合西部产业发展基础, 将具有较多的技术上可分的价值增值环节的产业作为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目标产业。因为某一产业越具分工细化的可能, 就越可能产生集群化发展的趋势, 而且分工细化还能降低最低资本的要求, 有利于小企业的发展, 从而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氛围。另外, 在西部, 一些地区的比较优势行业集中在资源开发和资源加工领域, 以资源产地或市场集散地发展这些优势产业, 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解决西部剩余劳动力过多的问题。因此, 西部地区也可以在这些优势产业的基础上, 通过倾斜的政策, 引导这些产业以资料产地的城市为中心, 形成具有西部特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

(二) 制定、实施集群创导计划

目前, 很多发达国家在发展产业集群时都实施了集群创导计划 (Cluster Initiative) ,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值得西部地区效仿。集群创导涉及集群企业、政府和 (或) 研究机构, 是有组织的活动, 其目的在于推动一地区内集群的成长和提高其竞争力。产业集群一经形成就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 在外部力量的帮助下, 从而促进产业集群不断升级,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这也是集群创导计划的核心思想。集群创导工作是明显带有政府意志的系统工程, 因此, 必须具有前瞻性, 而且尺度把握要谨慎。政府有形之“手”的着力点在于制定规则、塑造环境, 并在初期提供强大的“第一推动力”, 最终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和活力, 政府主要作用转为“纠偏和补位”。在产业集群形成初期, 西部地区政府可以通过出台产业集群政策、设立专项资金等“风向标”加速企业汇聚, 促进集群形成。

(三) 认真贯彻产业链招商的思路

从国内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来看, 产业链招商是顺应产业转移趋势, 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东部沿海地区紧紧抓住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 主动融入国际产业链, 推进加工、科研和服务一体化、组团式发展, 培育了一批耦合度高、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如广州市抓住日本本田汽车成功落户后的品牌和整车生产优势, 开展汽车产业链招商, 使全球范围内与本田汽车有着数十年合作关系的50多家本田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 目前大部分落户广州或已有落户广州的计划。因此, 西部地区应将引资的重点放在与本地现有产业有前后向联系的产业上, 促进外资与本地企业之间基于价值链的前后向联系。这不仅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而且可以促进引进企业的技术溢出, 从而有利于本地企业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 认真规划产业园区, 打造有效的产业集群平台

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有效平台, 西部地区应按照工业园区———产业功能区———产业集聚中心的建设思路, 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齐全的重点产业园区。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集中到统一规划的产业园区, 优化企业之间的生产协作, 促进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加强产业配套, 培育产业集群。同源企业、同类企业、关联度较强的项目要有计划的放在同一园区来发展, 壮大园区的产业规模, 打造专业园区、特色园区。围绕支柱产业、优势企业, 结合国家产业政策, 研究开发一批重点发展的项目, 为产业链招商提供必要的项目储备。在工业园区建设上, 要按照产业链必须要长、产品技术更新要快且升级空间要大, 具有资源禀赋优势或现实产业基础良好和国际市场空间大的原则, 确定选择列入重点培育的大产业区 (工业园区) , 通过培育区域主导产业、龙头企业, 延伸骨干企业产业链,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7]。

(五) 发展中介机构, 创造产业集群“生态圈”

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如咨询、会计、法律、培训、质量检测、专业市场、物流配送、科研机构等, 是产业集群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集群形成的重要“生态圈”。它们主要为企业和集群的产生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产业集群层次越高, 对中介组织的要求也越高。因此, 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应积极加以扶持和培育中介机构, 加强与中介机构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降低中介机构进入退出成本, 增强区域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刘艳.论东部产业集群对西部开发的影响——对传统“梯度转移”理论的一种质疑[J].经济问题探索, 2004 (1) :22-25.

[2]曹前程.论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广东区域产业梯度转移[J].岭南学刊, 2008 (3) :53-55.

[3]单春红.基于东部产业集群条件下的产业梯度转移研究——兼论西部开发中产业集群战略的运用[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5 (3) :55-58.

[4]王瑛.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 2008 (2) :149-152.

[5]李文清.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如何发展[J].财经科学, 2007 (12) :113-120.

[6]洪文.基于内生型的产业集群增长效应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9) :86-88.

西部旅游产业 篇8

关键词:海南旅游,西部旅游网站,国际旅游岛

一、海南省西部旅游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的定位

“2009年海南西部七市县旅游协作区旅游发展研讨会”于3月19日下午在儋州召开, 澄迈、临高、白沙、昌江、东方、乐东和儋州等西部七市县联合签署协议共同打造海南“西部旅游圈”。

海南西部的奇山异水、火山海岸、红树林海岸等旅游资源可与东部的滨海资源、椰树海岸形成互补, 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南国际旅游岛总体规划纲要》中, 提出国际旅游岛三大空间布局:即东部打造时尚、高雅的椰树海岸, 中部打造生态、绿色的国家公园, 西部则是以康养为主打造中国金色西岸品牌。

按照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布局, 以西部重点旅游区建设为载体, 结合名胜古迹、民族风情和产业特色, 规划和发展具有西部特色的旅游产业, 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旅游区及其发展方向是:龙沐湾尖峰岭旅游区、棋子湾霸王岭旅游区要突出打造“热带雨林休闲游”、“民族风情度假游”、“海上观光游”等品牌, 建设山海互动的生态旅游度假区;白马井那大旅游区要突出打造“人文古迹游”、“温泉度假游”、“热带特色农业观光游”、“新型工业园区游”等品牌, 建设好东坡书院、千年古盐田、松涛天湖、石花水洞、热带植物园等独特的景观、景点, 形成集人文古迹、温泉度假、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度假区;盈滨半岛旅游区要突出打造“城郊假日游”、“康体娱乐游”等品牌,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形成城郊型观光休闲、文体娱乐的旅游度假区。同时加快临高角旅游区、渔港风情区和大广坝旅游区的开发建设。

二、海南省西部旅游网站的发展现状

根据西部旅游圈从区域位置和西部工业走廊的划分, 西部旅游圈应包括东方市、昌江县、白沙县、儋州市 (含洋浦经济开发区) 、临高县、澄迈县和乐东县。根据相关搜索我们发现专门针对海南西部各县市的旅游网站暂时还没有。我们以“海南、西部旅游”为关键词进行搜索, 在“我要去溜溜”、“遛遛旅游网”、“兰州旅游网”、“乐途旅游网”、“同程网”、“周游天下”、“牛驴网”等综合性旅游网站中可以找到一些零散的信息, 也仅限于对当地的旅游景点的简单介绍, 算不上图片并茂, 对游客基本不构成吸引力。在提供相关旅游路线搜索的网站中往往没有这些县市的相关的数据记录, 甚至有的网站在点击进入该市县的景点介绍后出现的是暂无景点推荐, 至于在有游记板块的旅游网站中, 几乎无一例外没有找到任何一篇有关西部各市县的旅游游记的记录。于是我们试图从海南旅游网站中找到关于西部七市县的旅游信息。“指南针”是一家专业做旅游网站分类排名的网站, 网站排名的依据是参考Alexa排名。在该网站中地区旅游网站的排名每二周更新一次, 我们查询到2011年3月上旬排名前十位的海南旅游网站, 依次是:“嗨, 海南”、“自由行网”、“E假海南旅行网”、“自游人”、“海南旅游网”、“海南旅游资讯网”、“100T海南完美之旅”、“老驴网”、“三亚家庭旅馆网”、“海南旅游在线”。

通过分别访问这十个旅游网站, 发现只有网站“嗨!海南”和“E假海南旅行网”能够在首页显著的位置找到西部七市县的名称, 并通过链接进入下一页面查找到相关的旅游信息。其余大多数网站缺乏对目的地的搜索, 一般只有在主页面以酒店, 景点, 机票, 租车, 度假为关键字进行搜索, 而这对于对海南西部旅游资源不熟悉的游客来说造成很大的不便。

网站“嗨!海南”有着海南国际旅游岛数字博物馆之称, 在其首页的海南县市群导航中列举着海南17个市县以及南海诸岛, 通过链接进入相应页面后, 几乎覆盖整个页面的精美图片立刻吸引住了访问者, 图片的左边清晰列举着“认识东方”、“景区景点”、“好吃好喝”、“疯狂购物”、“精彩专题”、“娱乐风情”、“酒店住宿”、“东方交通”和“印象东方”等版块。“E假海南旅行网”的主页导航中通过目的地这一栏进入其分页后, 在海南区域导航中我们能轻松地找到西部各个县市的旅游信息。两个网站相比较, 不难发现各有所长。“E假海南旅行网”作为中国国旅旗下的网站, 因此我们可以直接通过网站实现在线预订。旅游介绍以路线介绍为主。较为欠缺的是网页设计的美观性不及前者。而网站“嗨!海南”在网页的设计方面优于后者, 这也是其能排名靠前的重要原因。欠缺的是旅游资讯的提供可以更加的丰富和新颖。

最后, 我们对西部旅游圈中七市县的政府性旅游网站, 也即当地旅游局的网站进行相关搜索, 发现除了儋州市旅游局有自己独立的网站外, 其他市县的旅游局一般都是出现在中国电信114企业或是本地搜中。用户仅仅只能查询到地址和联系方式。儋州市旅游局网站也只提供旅游概况、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游路线及旅游购物等的简单文字介绍。

三、构建海南西部旅游网站的目的及意义

旅游网站作为旅游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为旅游电子商务带来巨大的潜在客源, 在线旅游市场的盈利空间巨大, 旅游网站发展的同时改变了传统旅游企业的经营模式, 降低了交易成本。人们通过互联网, 可以得到有关食、住、行、游、娱、购等各方面的信息, 从酒店、机票的预定到旅游景点的介绍, 甚至是各类特产、纪念品都能上网查询。目前, 散客自助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些消费者推崇的是鲜明的个性化, 如此一来, 各类型的旅游网站成为首选。据易观国际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 到2011年, 中国网络旅游服务商收入规模将达到75.7亿元, 从2003年到2011年网络旅游市场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3.63%。在线旅游, 必将颠覆传统旅游产业模式, 开创一个在线旅游新纪元。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对旅游产业在“软环境”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南西部旅游作为国际旅游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幅土广阔、资源丰富、环境特殊、交通枢纽便利、港湾频布、各种文化资源丰富, 海岸线长、工业集中、循环经济和生态企业突出、红色旅游景点多等特色, 故西部旅游经济圈具有很大旅游资源潜力和底蕴。如果宣传促销工作做得好, 借助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这一大好契机,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推广, 西部旅游将取得更长足的发展。

四、构建西部旅游网站的建议

在对海南西部旅游及相关旅游网站的现状进行分析后, 对于构建海南国际旅游岛西部旅游网站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该网站所具备的信息内容, 应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景点、饭店、旅游线路等方面的信息。旅游常识、旅游注意事项、旅游新闻、货币兑换、旅游目的地天气、环境、人文等信息以及旅游观感等。与旅游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信息, 以及各种优惠、折扣。航空、饭店、汽车租赁服务的检索和预定等。2.该网站所具备的服务功能包括:旅游信息的汇集、传播与交流、旅游信息的检索和导航。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在线销售, 包括票务、饭店、餐饮、汽车、旅游组团等。个性化定制服务, 在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方面做到在服务器上详细的记录, 如用户最希望何时开始旅游;最想搭乘哪个航空公司的哪个航班, 经常飞行的次数;最喜欢租用那种类型的汽车;最愿意住在什么饭店等。这些信息反映了旅游线路的选择标准, 服务器在存储了这些信息之后, 就会根据这些信息帮助客户寻找相关的服务信息, 并且这些信息可以随时进行修改和删除。3.旅游网站获利环节:当网站信息量大, 信息质量高, 能够获得较高的访问率, 以此吸引网络广告;提供机票、饭店预定、组建旅行团、旅游物品等网上交易功能, 从中获得收益;为旅游服务单位提供网上展示服务, 收取服务费用。4.网站的推广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在综合性导航台、搜索引擎中注册网址;在相关网站中设置图标广告链接;鉴于旅游消费者的分布十分广泛, 所以一个旅游网站的旅游广告可以散布在各个领域, 例如温泉浴场的网站广告可以放到美容美发的网站中去, 商务旅游预定服务的广告可以放到人才网站上。与访问率高的导航台或搜索引擎独家合作, 将预定服务融合在导航台或搜索引擎之中;通过电子邮件刊物及网上定制服务吸引和维系受众等。

五、结束语

西部区域旅游合作现状与对策 篇9

1 西部区域旅游合作基础分析

1.1 西部旅游资源具有互补性

西部地区12省区市地缘相连, 并与许多国家接壤,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气候条件, 并孕育了众多的旅游资源。西部地区幅员辽阔, 平原、盆地、高原、丘陵、山地五种地形俱全, 河流湖泊众多, 各种生物资源、自然资源丰富多彩。西部地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域, 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也是西部旅游的一大亮点。

旅游资源互补是产生旅游合作意愿的主要动因。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旅游资源禀赋高度的互补性, 使西部区域旅游合作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

首先, 以桂林山水、黄果树瀑布、九寨沟、云南石林为代表的绮丽山水风光是西南地区旅游资源的突出优势, 以敦煌石窟、丝绸之路、秦兵马俑为代表的厚重历史文化是西北地区旅游资源的突出优势, 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互补性。

其次, 浓郁的民族风情是西部地区共同具有的旅游资源优势。我国回族、壮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全部地处西部, 各省区之间不同风格的民族风情也具有明显的互补关系。通过资源共享、品牌共建, 优势互补关系可以转化为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最后,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西部区域旅游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西部各省 (区、市) 应利用西部概念广泛传播的时机, 进一步共建西部旅游品牌, 整合旅游资源, 将旅游业发展的潜能激发和释放出来[1]。

1.2 区内交通条件逐步改善, 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为合作奠定了基础

交通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西部地区地形复杂, 交通建设难度大, 费用高, 交通设施落后, 不仅限制了西部内部之间的联系, 也限制了西部地区同外部的交流。经过多年的建设, 基本上解决了各地区的交通问题, 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都自成网络, 覆盖了大部分西部地区。如宝中线、宝成线、成昆线三条铁路干线;青藏铁路的开通大大降低了人们进入西部的难度;川藏、青藏、新藏、滇藏公路的建设改善了西部交通设施;航空运输方面, 各地也纷纷发展起了多条省际、区际、国际航线。

1.3 具有相同的国内外客源市场

西部各省区市的客源市场大致相同特别是具有相同的海外市场, 也是西部各省市区开展合作的基础之一。据国家旅游局海外旅游者抽样调查结果, 海外旅游者对中国旅游资源感兴趣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山水风光、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等方面, 西部地区正是这些旅游旅游资源特别丰富的地区[2]。

西部各省区市的海外市场大体相同, 主要的客源市场是日本、美国、新加坡、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在国内市场方面, 西部的国内游客还是以大中城市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主。共同的国内外客源市场为拓展客源市场和市场营销合作提供了基础。

2 西部区域旅游合作现状

2.1 西部地区区内旅游合作现状

2002年, 四川省与陕西省签订了《川陕旅游协作框架》, 开创了西部区域旅游合作的先河。之后, 西部各省区纷纷效尤, 如西北五省共同打造的“丝绸之路”旅游文化, 川滇藏三省共同合作的“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 云南与越南、老挝、缅甸三个国家联合开发的澜沧江—湄公河民族风情—热带风光跨国旅游区等等。西部区域旅游合作大致分为西北、西南旅游合作区域及西北、西南的省份与邻近国家之间的旅游合作。目前, 西部各省区的旅游合作越发密切,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西部各省市区政府对旅游合作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渐加大。改革开放以来, 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各省市越来越落后, 东西部差距拉大。为了缩小这一差距, 繁荣西部经济, 中央在1999年出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各省市针对自身资源优势, 均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为了共同的目标, 各省区为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共同开发, 进行资源整合, 制定了相关政策以加大各省市区之间的合作。2002年, 四川省与陕西省签订了《川陕旅游协作框架》, 开始了实质性的区域旅游合作。继而, 西部其他地区也相继联手打造旅游品牌。2004年2月, 四川省与重庆市签订了《关于加强川渝两省市旅游合作的协议》, 协议中明确规定了构建川渝无障碍旅游区的步骤和措施;西北五省共同打造“丝绸之路”旅游品牌;川滇藏三省联合投资五百亿共同推出“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3];2009年6月18日, 西部12个省区市在重庆签订了《中国西部旅游合作框架协议书》, 联合打造西部旅游品牌。

第二, 加强旅游交通设施建设, 改善了西部旅游的可进入性。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一个良好的旅游区应该是进得来、出得去、散得开的。自西部大开发以来, 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西部地区的道路建设, 川藏公路、滇藏公路、青藏铁路的开通, 大大加强了西部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各省区之间也大修公路, 开拓航空线路, 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加强各省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 争取实现旅游业中的交通无障碍, 更好的促进各省区之间的合作。

第三, 区内旅游机构之间的合作加强。西部各省区旅游局之间签订旅游合作协议书, 在各省区推行交通无障碍、服务无障碍、投诉无障碍及资源共享、市场共享、基础设施共享、品牌共享和信息共享旅游, 即推行“三个无障碍”和“五个共享”旅游[4]。在西部部分省区之间可以跨省区设立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各旅行社无需经过地接社或配备地陪, 可以直接在其它省区进行导游服务;各旅行社共同设计旅游线路, 把各省区的知名景点串联起来, 共同宣传。

2.1.1 西北地区旅游合作现状

西北地区通常被称为“大西北”, 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六个省区。这六个省区都位于我国西部和北部, 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通向中亚与南亚、欧洲及俄罗斯的重要门户。西北地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 (是我国仅次于西南的第二大多民族区域[5]) , 共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文化是西北六省区旅游合作的基础。到目前为止, 西北六省区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 主要构建了“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区、大漠黄河草原旅游区和青藏高原生态旅游区三个旅游大系统[6]。

(1) “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区。“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区是以打造“丝绸之路”为主要目的, 主要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个省区。“丝绸之路”是西北地区的一条黄金旅游线路, 也是西部地区的一条黄金旅游线路。该区内高山、雪峰、戈壁、湖泊等自然景观独特, 民族风情浓厚, 古遗址串联分布, 形成了一条富有世界魅力的旅游带。该区的主要产品有游牧文化、丝绸文化、草原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陶瓷文化、建筑文化、戏曲文化、服饰文化和民俗文化等, 能让游客亲身感受到西北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氛围和独特的魅力。

(2) 大漠黄河草原旅游区。大漠黄河草原旅游区主要包括黄河流域及附近省区, 包括宁夏、内蒙古和甘肃。它是以黄河上游为核心的大漠黄河草原旅游区。该区主要是以西夏历史文化、回族文化、蒙古草原文化、沙漠、戈壁、草原、黄河、沙漠湖泊等旅游资源为合作基础, 形成各省区优势互补, 共同打造大漠黄河草原旅游文化, 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进入本区旅游观光、体验大漠风光、感受草原风情, 最终形成多赢的局面。

(3) 青藏高原生态旅游区。青藏高原独特、复杂和多样化的气候、水文、地势特点, 众多的美丽山川、植被、多样的物种, 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生活习俗, 使其形成了丰富而多彩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 这都是其先天具有的旅游资源优势。该区主要是以高原风光、民俗文化、民间文学艺术、巨石文化、藏传佛教文化、藏医藏药学等旅游资源为合作基础。

2.1.2 西南地区旅游合作现状

我国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区域, 民俗风情浓厚, 主要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广西和重庆六个省区市, 这里旅游资源丰富, 气候条件宜人, 也是旅游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地区。

(1) “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是四川、云南和西藏三省区联合打造的享誉世界的旅游品牌, 它同“丝绸之路”一样是中国旅游合作中的精品。“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是2004年11月正式合作启动的, 以香格里拉、茶马古道、康巴文化、宗教文化、雪山草原自然生态旅游产品为主要的旅游产品。

(2) 川黔渝“金三角”生态旅游圈。川黔渝“金三角”生态旅游圈是四川、贵州和重庆三省市联合打造的旅游区, 也称作“金三角”旅游区。此旅游区位于四川、贵州和重庆三省市交界处, 以重庆、泸州和赤水为支撑, 形成一个三角形区域, 故称作“金三角”旅游区。“金三角”生态旅游区由江津四面山、四川合江佛宝原始森林景区、贵州赤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组成, 内部拥有许多珍稀动植物, 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推出的旅游产品主要是以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产品。

2.2 西部地区与区外合作现状

目前, 西部区域旅游合作从地方到省际, 再到国际间的合作, 从区内走向了区外。

2.2.1“泛珠三角”9+2无界限旅游圈合作

2004年6月3日, 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湖南9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正式确立了泛珠三角合作区, 共同打造无障碍旅游区[5]。

2.2.2 打造“长江三峡无障碍旅游经济协作区”

重庆市与湖北省两省联合打造“长江三峡无障碍旅游经济协作区”[7], 打破区划障碍, 整合三峡区域旅游资源, 共同创造三峡国际旅游品牌, 一个以三峡库区为核心的跨省区大三峡旅游经济圈形成。

2.2.3 西部地区与接壤国家的旅游合作不断加强

云南、广西全面融入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 并在滇缅高速公路、湄公河流域旅游开发等多个项目上取得实质性进展。西藏与周边国家区域旅游合作面临新机遇, 特别是在中国和尼泊尔旅游合作的基础上, 拓宽合作领域, 发展合作内容, 挖掘旅游资源互补性和市场拓展潜力, 加快相互间旅游业发展。此外, 内蒙古与蒙古国的旅游合作也不断拓展。

2.3 西部区域旅游合作存在的问题

西部区域旅游合作近10年的历程, 取得了不菲成绩, 但也存在较多问题。

2.3.1 制度化建设欠缺, 可操作性较差

区域旅游合作是跨区间的共同行动, 其涉及的协作层面较多, 牵扯的区域间利益分割也很复杂, 所以建立区域旅游协作机构 (组织) 及常设机构, 制定协作章程等一系列制度化建设在当前西部区域旅游合作中显得尤为关键, 否则其合作就可能停留在口头或意识。西部区域旅游合作地区数量在逐渐增多, 但建立起制度化的可操作性强的合作实践并不多。

2.3.2 西部区域旅游合作缺乏明确的协作战略

西部旅游合作提出共同促销、共同享有资源与市场、共同树立统一的区域旅游形象, 但缺乏基本的参照依据——西部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更多的是提出一种设想和愿望, 如黔川渝边界生态旅游区建设, 至今未有动作。

2.3.3 协作深度不够

西部域旅游合作更多强调的是市场宣传和形象推广合作, 而在旅游其它要素合作上表现力度不够, 譬如外地旅行社组团到异地旅游必须由当地旅行社接待;外地旅游车辆进入异地必须交纳附加费等现象还普遍存在。

2.3.4 协作主体较为单一

政府旅游行政部门是当前西部区域旅游合作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而旅游企业、旅游景区却退居背后, 动作不大, 明显有违市场原则。究其根源乃是旅游协作的基础要素——旅游资源的权属归属于国家, 而旅游资源又是旅游企业的间接利润源头, 导致旅游企业合作缺乏直接动力。

2.3.5 过分强调局部利益使政府旅游难以合作

少数旅游资源所在省区出于自身局部利益考虑, 人为把整体性旅游资源分割销售, 造成旅游资源市场形象模糊或形象不完整。比如长江三峡是世界级旅游资源, 却使游客产生“谁是长江三峡的所有者, 湖北宜昌?重庆?”的疑问, 因为每年宜昌和重庆都举办三峡国际旅游节。

2.3.6 整体旅游形象缺失

西部区域旅游资源丰富, 内涵丰厚, 各地在努力塑造自己旅游形象的同时, 忽略了西部区域整体形象的塑造, 从而导致西部地区至今没有确立一个能够概括该区域旅游资源整体特色的旅游形象。因而, 亟需有一个鲜明而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旅游形象推介给大众, 以在全国旅游地域大系统中形成特色独具、不可替代的区域旅游目的地。

3 西部区域旅游合作对策

3.1 统一规划, 整合区域旅游资源

西部区域旅游要素的组合竞争力高低直接决定区域旅游合作的持续稳定性, 所以整合西部旅游要素, 提炼出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的旅游产品是西部区域旅游合作的头等大事, 而这一切皆可在西部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体现。要搞好区域内部分工和协调, 在整个区域内统筹考虑产品结构、项目建设、接待设施及旅游环境等各方面问题。在规划过程中, 要构筑体量大、等级高的旅游新平台, 要以世界眼光来对西部旅游进行总体评价和分析, 突出个性, 展示共性, 联动发展。

3.2 拓展西部旅游合作的内容, 提升合作层次

区域旅游合作形式有四个层次:一是旅游资源之间的协作, 二是旅游市场之间的协作, 三是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之间的协作, 四是旅游各要素的全面协作。在上述四个层次中, 一、二类较常见且层次也较低, 三、四类层次较高且复杂。在西部区域旅游合作的过程中, 不要仅仅局限于旅游资源的合作, 应拓宽合作的内容, 多加强旅游市场、旅游交通、旅游线路、旅游人才的培养和旅游地社会秩序的合作。做到规划科学合理, 合作内容丰富多彩, 提升西部旅游合作的层次, 提高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

3.3 创新西部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目前, 高效的西部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旅游合作机制不健全, 导致旅游市场不规范, 政出多门, 出现问题人人避而远之, 有利可图则争先恐后。对此, 在西部旅游合作中应加大监督力度, 规范制度, 注意在合作中各方的利益分配问题, 做到真正的权、责、利对等, 创造良好的旅游合作机制。创新西部地区旅游合作机制, 一是通过明确的西部旅游协作组织章程, 规范合作各方的责、权、利关系。各合作单位共同组建西部区域旅游协作理事会, 理事会选举出理事长和理事, 理事长主持召开理事会制定协作章程, 在协作章程内规定出理事会召开办法与程序、各协作单位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二是构建区域旅游合作政府。针对一些资源价值极高而又人为被分属于不同行政区域的旅游资源地, 可以通过行政方式实行对资源管理权利的有效集中, 组建以资源所在区域为空间范围的一级政府机构。该机构除行使对旅游资源的管理权外, 还行使对资源所在区内的各级行政机构的行政管辖权、经济管理权、治安管理权等。

3.4 合作培养旅游人才并加强人才交流互动

人才素质决定着旅游产品的质量, 在西部旅游合作发展的过程中应加强旅游教育合作: (1) 从外部引进人才, 针对大多数高精尖人才不原意进入西部地区, 各地政府应给于优惠政策, 包括福利、工资等方面都应给于相应的照顾。 (2) 对区内要加强旅游人才的教育培训合作。比如合作建设旅游院校, 培养旅游业的后备人才, 对现有的旅游人才进行合作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3) 西部各省区市还应该加强区内区外人才交流。西部各省区的旅游人才参差不齐, 有些省旅游人才已经趋于饱和状态, 而部分地区缺少旅游服务人才, 针对这种现象可以实行人才借调策略, 加强人才流动, 实现旅游人才共享;旅游行政管理人员也可开展跨省交流, 干部相互挂职交流, 促进相互了解。

3.5 联合打造“西部旅游”新形象

西部域旅游发展应告别单打独斗的时代,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 打造西部区域旅游品牌, 塑造统一的区域旅游形象, 共同培育旅游市场。比如:可以根据西部域旅游资源及其特色, 将西部地区整体旅游形象定位为“神秘的西部”。西部12省区市应从大局着眼,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充分利用已形成的合作基础, 加强西部旅游形象定位的研究, 联合打造“西部旅游”新形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整体促销。从西部旅游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 实施区域协作战略, 在旅游促销方面以整体宣传促销为主。具体做法是联合参加大型国际国内的旅游交易会和博览会, 统一布展, 形成西部地区整体形象;联合组织大型促销活动, 树立西部地区整体形象。 (2) 联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推出精品旅游产品。对12省区市的旅游产品进行优化组合, 资源共享, 形成优势互补。对已开发的旅游产品进行品牌塑造, 提高各产品的知名度;对未开发的旅游产品, 共同策划, 联合开发推出优质旅游产品。 (3) 联合宣传。各地区要高度重视宣传品的制作, 提高旅游宣传品的质量。共同设计旅游线路, 把各部分的主要景点串联起来, 共同宣传, 加强旅游信息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西部旅游网络体系, 做好整体网上营销工作。

摘要:西部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 西部区域旅游合作也在不断加强。本文在对西部区域旅游合作基础和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西部区域旅游合作对策:统一规划, 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拓展合作的内容, 提升合作层次;创新旅游合作机制;合作培养旅游人才;联合打造“西部旅游”新形象。

关键词:区域旅游合作,基础,现状,对策,西部

参考文献

[1]西部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与途径[N].人民日报, 2005-07-27.

[2]刘峰.中国西部旅游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3]扩大旅游合作四川旅游合纵连横求共赢.四川日报网络版.

[4]张广瑞.2003~200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NO.4[Z].2005, 5 (旅游绿皮书) .

[5]王生鹏.西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J].西北民族学院院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年, (4) .

[6]国家计委、国家旅游局和国务院西部开发办.西部旅游投资规划[Z].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研究 篇10

关键词:产业集群,品牌,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 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既是西部地区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支撑, 也是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 由于缺乏品牌建设的整体规划, 自主创新能力弱、品牌保护意识不强等原因, 导致西部许多特色产业集群缺乏强有力的品牌支撑, 市场竞争力不强, 难以发挥出对地区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面对国内产业集群竞争的不断加剧, 培育和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品牌是西部产业集群升级和转型的必然选择。

1 产业集群品牌的内涵和特征

1.1 产业集群品牌的内涵

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据统计, 截至2010年, 我国已形成一定规模产业集群2000多个, 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产业集群品牌是产业集群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必然产物, 它是某一特定区域范围内若干在产业上相联系、空间上聚集、具有互补或者竞争性关系的企业、政府和相关机构, 在对该区域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服务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而形成的, 能识别某集群产品或服务的统一的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 或者它们的相互结合, 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

1.2 产业集群品牌的特征

区域性、产业性、品牌效应是产业集群品牌最基本的三个特征。其中区域性是指产业集群品牌是以某一特定的地理空间为载体, 这种地理空间既可能与行政区域相吻合, 也可能不相吻合;产业性是指产业集群品牌是特定产业的标志, 它必须以产业为依托;公共性是指产业集群品牌是一种“公共产品”, 它不是企业独有、独享的个性化品牌, 而是集群中所有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共同性标志。

2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历史上形成的产业集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西部一些产业基础好、资源丰富且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已形成了一些较有影响的产业集群和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品牌, 如西安高新区电子工业园电连接器产业集群、重庆汽摩产业集群、成都白酒酿造产业集群、呼和浩特乳业产业集群、鄂尔多斯羊绒产业集群、宁夏枸杞产业集群、云南玉溪烟草产业集群、昆明花卉产业集群、成都家具产业集群等。与此同时, 产业集群品牌的影响力日益显现, 集群品牌效应不断扩大, 涌现出了具有“园林之母”美誉之称的昆明花卉产业集群、“中国乳都”之称的呼和浩特乳品产业集群、“汽摩之都”之称的重庆汽摩产业集群和“中国酒源”基地之称的成都白酒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品牌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有效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 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而且还有力提升了西部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以陕西为例, 截至2008年底, 陕西形成石油化工、煤化工、电力、盐化工、航空、输变电设备、汽车、重型装备、电子、软件、有色、冶金、医药、食品、纺织等20多个产业集群, 工业总产值达6500多亿元, 实现工业增加值近2700亿元, 占到全省工业增加值的90%以上。一批发展势头良好的产业集群, 已成为陕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2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2.2.1 企业品牌意识不强, 缺乏集群营销观念。

西部产业集群最初多是由个体经营者或小企业的自发集聚行为, 然后在区域政府经济规划及政策引导下成长为产业集群。集群内的企业对于集群品牌的丰富内涵缺乏完整的理解, 没有形成长远的品牌意识。部分企业还没有完全理顺产业集群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三者之间的关系, 没有认识到产业集群品牌对于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更没有深入思考产业集群品牌的定位与形象塑造等问题。在品牌打造过程中, 各企业往往只考虑到自身利益, 缺乏通过一定的协调机制形成有机整体, 共同开拓市场的集群营销理念, 众多企业品牌分散经营, 难以形成合力。以陕西苹果产业集群为例, 早在2003年, 陕西省政府就以原产地域保护的形式创建了“陕西苹果”这一品牌。然而, 由于品牌意识淡薄、品牌经营主体各自为政, 使“陕西苹果”一直停留在品牌发展的初级阶段。

2.2.2 产业集群品牌经营管理水平低。

现阶段, 尽管西部各地政府在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和创建中发挥了积极的促导作用, 但对产业集群品牌管理还没有具体的政策措施。地方行业协会作为一种中间性的治理机制, 在整合区域品牌资源, 推介产业集群品牌的方面还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以成都的家具产业为例, 目前成都是全国最大的板式家具生产基地, 家具生产与销售占四川省的80%以上, 打造“中国西部家具之都”是成都市家具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目标。然而, 品牌各自为战,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规模资源形不成合力已是成都家具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产业集群品牌经营管理主体的不到位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

2.2.3 产业集群品牌营销和推广滞后。

产业集群品牌营销和推广是确保产业集群不断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内容。通过品牌营销和推广工作能使特定区域的主导产业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被外界所认知, 以尽早在产业竞争格局获取有利的地位, 并惠及该集群中的个体。近几年, 为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的知名度, 西部地区的一些产业集群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开始通过注册集体商标、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开博览会、兴建展示中心和发布媒体广告等形式进行产业集群品牌的宣传推广。但是, 从总体来看, 现有的品牌营销和推广工作缺乏完善的营销体系和长远的推广计划, 存在急功近利倾向, 难以满足产业集群竞争和发展的现实需要。

2.2.4 产业集群品牌保护机制不健全。

产业集群品牌是一种集体性的共有权利, 为产业集群内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产权主体多元化导致一些企业采取“搭便车”的方式分享产业集群品牌带来的利益, 而不对之进行维护和建设。西部大部分地区没有产业集群品牌使用章程或规定, 导致使用者的责、权、利不明确。同时由于产业集群产品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 导致个别集群企业产生投机行为, 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的区域性产品质量事件, 导致产业集群整体声誉危机, 造成集群整体福利受损, 出现“公地悲剧”。

2.2.5 产业集群品牌战略缺失。

当前, 产业集群竞争开始步入品牌竞争阶段。在西部现有各地、各行业制定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和规划中, 虽然提出了塑造区域品牌或集群品牌的思想, 但对产业集群缺乏一个清晰的品牌定位和长期系统的品牌建设战略规划, 导致在产业集群品牌的培育和建设中难以形成一致性的方向, 使得产业品牌传播与推广缺乏计划性和稳定性, 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强势品牌。以西部富硒产业集群为例, 陕西安康的富硒产业集群的品牌定位是“中国硒谷, 绿色安康”, 四川万源富硒产业集群的品牌定位是“川陕夏都、中国硒谷”。这种定位方式不能完全体现出两者的区别和特色, 难以在消费者和投资者心中形成该产业集群及其品牌的独特而有价值的形象。

3 加快西部产业集群品牌建设对策与建议

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 需要从品牌理念、品牌管理、品牌营销、品牌维护等几个方面把握市场需求, 树立产业集群形象, 创新发展模式, 从而建立竞争优势。

首先, 转变观念, 提高集群品牌意识。产业集群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 培育和建立产业集群品牌, 可以提高产业集群的知名度、扩大集群的影响力, 拓展产品市场, 增加企业利润, 为逐步创造出更多的名牌产品、名牌企业提供有利条件。为此, 集群内的企业必须尽快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到产业集群品牌对于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积极将自身品牌战略与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有机结合, 通过规范的经营、良好的质量和完善的服务积极打造维护产业集群品牌的良好声誉。

其次, 创新管理方式, 提高产业集群品牌经营管理水平。首先, 一是要确定产业集群品牌管理主体。以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为主导, 成立由政府主管部门、集群企业、行业协会和其他中介组织等组成的产业集群建设与管理委员会, 制定产业集群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和支持政策和相应的集群品牌使用制度;二是要因地制宜, 采取适宜的产业集群品牌培育方式。西部的产业集群发展总体水平不高, 区域内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需要针对各产业群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 因地制宜, 采取不同的措施塑造其品牌。对于存在独立强势品牌的产业集群, 可以考虑以强势品牌作为产业集群品牌, 引导集群内小品牌的协同;对于不存在独立强势品牌的产业集群, 可以考虑整合集群内的企业, 创建全新的集群品牌。同时, 要引导集群企业在内部和外部进行合理的品牌竞争, 遏制恶性竞争, 以品牌竞争实现对集群品牌创建的激励作用, 三要立足市场, 建立清晰的产业集群品牌定位。准确的品牌定位是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提升的基础, 也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西部产业集群品牌定位需要在分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 立足产业特性和区域特性, 提炼产业集群品牌有特色的价值, 并通过产业集群品牌整体形象进行设计, 形成与众不同的优势, 从而获取市场 (包括消费者、竞争者、社会公众等) 各方的认同, 从而实现预期的品牌优势和品牌竞争力。西部地域广阔, 许多传统特色产业集群分布在云南、西藏、新疆、宁夏等少数民族聚集之地, 在产业集群品牌的定位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西部地方民族文化、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 突出品牌特色, 体现文化差异, 塑造个性鲜明的品牌形象。

第三, 整合营销资源, 创新产业集群品牌营销模式。一是要整合营销传播的工具, 充分利用广告、展览会、交易会、博览会、新产品推介会、研讨会以及区域各种节会, 扩大宣传的力度, 提高产业集群品牌知名度;二是要创新营销组织方式, 建立营销联盟, 协同进行产品生产, 价格在、渠道和促销等活动, 从而有效降低企业市场营销的成本;三是积极开展网络营销, 建立产业集群营销门户网站, 成立专门的网络营销策划组织, 进行信息收集、商业宣传、电子交易、网上客户服务等向外界宣传和推广产业集群品牌。

第四, 严格品牌管理, 加强产业集群品牌维护。一方面, 要加强产业集群产品的质量监管。要按照政府组织监管、行业协会引导和企业自律的路径, 构筑集群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另一方面, 要加强产业集群品牌使用监管力度。政府要安排专门机构负责集群品牌使用监督与管理, 对产业集群品牌被许可使用者资格进行认定和考核, 并对滥用或冒用产业集群品牌的成员进行惩处, 以维护产业集群品牌权益。此外, 还需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鼓励有关商会、行业协会或其它中介组织提出地理标志产品和出口企业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申请, 依法申请注册集体商标, 提高产业集群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Michael E 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NewYork:The Free Press, 1990.36.

[2]截至2010年我国已形成一定规模产业集群2000多个[J].工商行政管理, 2011 (05) , 79.

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探析 篇11

一、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西部是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西部大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西部文化产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总体上仍比较落后,同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在规模和效益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1、文化产业借助高科技的力量,超强超快地将现代时尚文化传播到各个角落,使得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日益被挤压到边缘。旅游业也在国民生产总值里,占得一席位置。尤其是旅游业,瞄准了西部民族文化的特殊和新奇,伴随西部大开发的进程,迅速地向西部民族地区延伸旅游开发项目,这给准备不足的民族文化带来较大的冲击。

2、多渠道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氛围尚未形成,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作为中国的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积淀。一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仍然把文化建设归属于政府独家行为,难以接受文化产业的市场经济概念,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开发力度不够。一些宫本位、农牧本位、资源本位意识,是制约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3、对新形势下培育、繁荣、规范西部文化市场以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和研究不够。当前文化产业发展很快,但是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和认识仍然停留在现象罗列、观点展示、局部探讨的阶段,理论研究滞后制约着国家、社会和其他产业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影响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4、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支持性政策环境不够宽松,鼓励文化走产业化的倾斜政策不够明朗。西部文化产业资本市场目前的困难,除了体制内的诸多原因以外,还缺乏有号召力的成功范例起带头作用。

5、缺乏应有的文化设施,缺乏发展文化产业的资金和项目,缺乏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差。西部拥有举世罕见的物质资源,同时,也具有丰富厚重的文化资源,他们或隐或显,或虚或实,或潜在于西部各族人民的心灵,而变为强大的精神动力。由于上述原因,西部民族文化产业基本处于低级操作阶段。

二、西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潜在优势与制约因素

潜在优势:

西部地区土地面积54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全国55个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西部,所以说,西部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传统人文文化资源。

1、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西部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古代的羌人、戎人、巴人、蜀入、蛮人都散居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现代西部地区众多的少数民族就是从这些古代的少数民族中演变而来的。在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西部地区。如云南就有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等5个国家历史名城。

2、西部地区有众多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南有西双版纳的热带风光。北有温带的草原、戈壁、沙漠。既有特异的高原雪域风情,又有山异水秀的桂林山水、三峡风光。在国内被联合国确认的4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中,西部地区就有两处:九寨沟、黄龙:5处兼具文化和自然遗产功能的,西部地区有两处:峨嵋山、乐山大佛。由于西部地区的这些文化资源,又多是交叉共生的,这非常有利于综合开发。

3、西部民族文化特色鲜明,民风、民俗丰富多彩。其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土地广阔,交通不便以及历史上的其他原因,外来文化影响比较小,本土自身的文化保留完整,其社会生产、生活、交往方式以及文学、艺术、工艺美术、歌谣等,显示出中华民族文化构成的多样性。

制约因素:

在西部地区民族文化特点背后也隐含了先天的诸多不足。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这些先天不足很可能使这些少数民族文化不能持续发展乃至消失。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仍不同程度地保留着人类历史上各种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发展意味着要丢弃旧的东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落后的观念、道德、礼仪、风俗、价值、生存方式和行为规范等问题。实在值得研究。

2、民族文化只有长期得以延续,文化产业的发展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然而。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看,只有真正有文化底蕴的、能吸纳先进文化的因子、不断前进的文化才能真正得以生存和发展,否则它终究要被先进文化所取代。我国的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少数民族是汉文化圈中的多元组成部分。有些少数民族有自己完整的文字,但在观念上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并不多。

3、文化生态学家认为,应当把文化本身看作一种生态现象。不同的自然环境给人类提供了不同的生活资源和劳动对象。并因此制约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从经济学角度看,劳动产品的结构与消费对象,也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途径与发展速度。不同的自然环境、气候也都影响着特定地域、民族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对该民族的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三、发展西部民族文化产业的路径选择

路径选择:

1、以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为主导,大力发展优秀的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立足于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着力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和途径,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的转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大政府投入,办好民族文化事业(包括搞好民族教育,培养民族文化传人,整理、总结、提升、普及民族文化等),使民族文化真正成为不断发展的文化。

2、改革现有的文化单位,切断对传统体制的依赖路径,有条件走向市场的,要打破垄断,取消保护,不搞行政干预,不追求花架子,不搞简单的合并,而要进行制度创新,注重实效,使企业有充分的自主权和发展的动力。

3、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相关产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这是经济文化日益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西部省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4、把发展文化产业与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结合起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

展水平相对落后,贫困人口也相对集中在西部。云南鹤庆新华村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发展成为远近闻名人均收入超万元的富裕村,靠的是文化产业。所以在西部地区,要着重抓好乡村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群众脱贫致富开辟新的途径,积累新的经验。

可持续发展方向:

1、东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基于强大经济实力的基础之上的,是以经济的发展来启动其文化发展的。在西部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应该立足于本地区实际,既不能偏激,也不能保守,应凭借资源优势,综合权衡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优先加大文化产业的投入。

2、要调整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资源保护的关系。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决不能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路子。随着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一些因素也会在发展过程中消失,这是难免的、必然的。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应规避其破坏作用,保护和延续民族文化。文化资源一旦破坏,就无法恢复,一定要以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做好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规划,同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发展细则。

3、以人为本,大力培育或引进文化产业的主创人才和经营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是文化生产力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第一资源。每一件文化产品的生产,都毫无例外地凝聚着文化艺术人才的心血和灵感,每一次文化产品的消费,都是一次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潜在的心灵沟通与交流。有关部门要解放思想,大力培养引进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提高文化产业中高科技知识的含量,促进整个西部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4、努力创造民族文化品牌,实施品牌战略。利用西部文化资源优势,组建民族文化产业集团,构建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体系。在组建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产品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以知识产权为根本,整合成员利益关系,实现“优势组合、优势互补、优势扩张”。同时,以广大的西部乡村为契合点,创建民族歌舞之乡,民间工艺之乡,民间戏剧之乡,民间服装之乡,民间旅游之乡等,力争做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产业开发,从而演化成形式多样的西部乡村民间文化企业集团。

石化产业升级助力西部大开发 篇12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石化企业抓机遇打造特色优势产业

中外企业要抓住西部大开发提速的新机遇, 进一步形成特色的产业优势。

中国要开放发展, 走的是由沿海到内陆不断拓展延伸的路子。由东向西推进是发展的趋势。目前, 中国政府已经把中西部作为发展的重要地区, 并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新举措。今后还将进一步实施差别化的经济政策, 包括:重点基础设施向西部转移;引导产业向西部转移;支持优势能源矿产资源地就地加工转化等。为石化行业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方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欢迎国内外的企业到中国西部地区投资兴业, 欢迎他们与当地政府、企业进一步加强合作, 把自身拥有的资金、技术、管理以及人才等优势, 与西部地区的资源土地劳动力成本等优势紧密的结合起来, 重点发展符合西部资源禀赋的特色产业, 构建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完善的产业链。实现高起点, 高水平, 高效益的发展, 培育和形成特色的产业新优势。

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金柱: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陕西改革力度不断加大,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2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451亿元, 在全国位次提升到16位, 人均GDP达到611美元, 居全国第14位, 人均财政收入达到全国第12位。

陕西化石能源资源丰富, 全省煤炭储量3000多亿, 已探明储量1700亿吨, 居全国第三位;石油探明储量41亿, 全国第五位;天然气地质储量6万多亿立方米, 居全国第三位;特别是岩盐储量6万亿, 累计探明储量8000多亿吨。陕北榆林煤油气盐综合生成, 世界罕见, 人称中国的科威特。此外, 全省水能、风能、生物能等资源富集开发潜力巨大, 前景广阔。2012年全省实现一次能源生产总量4700亿吨标准煤, 在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13%。其中, 原煤产量4.63亿吨, 占全国生产总量的13%, 位居第三位;原油3528万吨, 占全国生产总量的17%, 位居全国第二位;天然气311亿立方米, 占全国生产总量的29%, 位居全国第一;发电量装机容量2816万千瓦, 发电量1330.5亿千瓦时, 占全国发电量的2%。陕西煤炭外送超过3亿吨, 原油外送1200多万吨, 天然气外送200亿立方米, 电力外送月320亿度, 有利的保障了国家能源需求。2012年, 全省能源化工产业实现增加值4059亿元, 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1%。特别是陕北能源基地开发建设中, 引入了中石油、中石化、神华、华能、华电、大唐等20多个能化巨头企业。陕西省已经成为能源大省, 随着能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我省也不断加大配套交通设施建设力度, 交通运输网路初步形成。截至2012年底, 全省建成干支铁路22条, 营运里程4300多公里, 全省公路里程达到16万公里,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000公里以上。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中心, 构建了连接国内外80多个城市的181条空中航线网路。今后相当一段时间, 陕西工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仍然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举全省之力把能源大省打造成能源强省。

陕西省计划到2017年工业经济总量3.6万亿元, 接近全省生产总值的50%。工业经济总量在全国排位稳定在第二方阵中上游。其中煤炭产量预计达到7亿吨, 仍旧位居3位, 原油产量预计4500万吨, 天然气产量预计500亿立方, 均位列全国第一, 生产各类化工产品4400多万吨, 从而将我建设成为国家大型煤油气产业基地和煤电基地。达到国际一流, 国内领先的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陕西延长石油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沈浩:抓机遇迎挑战加快综合利用步伐

当前, 西部地区仍然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看, 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 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深度调整, 生产要素加快流动与重组, 有利于西部企业参与国际分工, 全面提升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从国内看, 我国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 经济结构深刻调整, 有利于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从发展条件看, 西部地区能源丰富, 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加之, 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在持续改善, 具有较强的后发优势;从政策导向上看, 我国将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 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同时把西部地区建设成全国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基地, 这都为西部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但同时, 西部能源化工产业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一、产业结构仍不合理, 能源化工产业比重大, 其他产业相对较小。同时, 资源加工利用仍然存在粗放、高耗、低效等问题, 初级产品多、高端产品较少。二、西部地区市场容量有限, 所产的大能量化工产品需要外销,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效益。三、西部地区水资源相对短缺, 生态比较脆弱, 对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和节能减排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四、西部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科研基础相对薄弱, 高端人才比较缺乏, 人才引进培养的机制不活, 与跨国企业和东部优秀企业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五、西部处于我国内陆, 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程度不高。

作为西部化工企业, 我们要精准把握西部大开发的新机遇, 积极应对诸多风险挑战。下一步, 延长石油集团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坚定不移走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发展道路。一方面, 全力抓好油气煤产能建设, 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原料保障。另一方面, 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化工产业, 规划未来5-8年加快实施“22331”工程 (即建设两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两个煤炭分质利用FT制合成油基地、三个煤油共炼基地、三个化工园区和一个合成油调合中心) 。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张玉清:政策倾斜提供新动力

我国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炭等战略资源, 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的67%, 天然气可采储量占全国的66%, 水能可开发装机容量占全国的82%, 风能, 太阳能的潜力也很大。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 西部地区要重新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政治优势, 抓住机遇。能源化工领域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有很好的前景。

2012年国家先后出台了《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等重要文件, 制订了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在土地使用、资金支持等方面向西部倾斜, 为能源化工业推进西部开发提供了新的动力, 创造了新的机遇。

一是现代产业的发展。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十二五”期间增强西部地区内生动力的主要途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特别是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煤炭、可再生能源以及新能源等西部地区具有明显优势的能源基础基地建设, 将是西部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间, 西部地区将加大大型煤炭基地的勘察力度, 加快建设陕北、蒙东、神东、宁东、新疆等煤炭基地, 优化发展云贵煤炭基地, 重点建设一批现代化露天煤矿, 建设安全高效的矿井, 鼓励发展清洁、高效, 大容量的燃煤技术, 加快大型坑口燃煤电厂和电力外送建设, 推进煤电一体化发展, 加强煤层气、页岩气开发力度, 科学布局煤制天然气、煤制液体燃料、煤基多联产等项目, 有序推进产业化发展。“十二五”期间西部地区要继续加强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 继续提高油气资源的采收率。延长老油田的稳产期, 尽快提高天然气产量, 重点推进塔里木、准格尔、四川等盆地的重要资源。推进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 依托国内和进口石油资源优化原油加工布局。完善和建设一批大型石化基地, 调整优化能源布局, 重点建设蒙东、新疆等国家重点综合能源基地。构建安全、稳定、经济的现代清洁产业体系, 提升能源保障水平。

二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强西北、东北成品油外输管道的建设, 加快西气东输三线等输气管道建设, 连接生产区、消费区和储气库的输气管网。同时坚持输煤输气并举, 结合大型能源基地建设, 采用特高压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技术, 稳步推进西南能源基地向华东、华中地区输电通道建设和鄂尔多斯盆地、陕西等能源基地向华北、华中地区输送通道。另外重点建设新疆、陕西、山西、内蒙古西部地区至沿海地区的煤炭外用通道, 这些能源产业的建设, 基本集中在西部地区, 也为西部地区带来大量的投资, 为市场提供了发展机遇。

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西部能源化工业的发展, 既要充分发挥自然优势, 同时也要重视利用高科技和先进技术, 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延长产业链, 增加附加值。与此同时, 一定要加快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 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大力发展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在内的新兴资源, 包括碳纤维、高性能膜材料以及高性能复合材料在内的新型材料研发, 以及生物产业等新兴产业, 尽快形成产业竞争的优势。

四是节能减排减水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能源环境和自然环境是西部地区和全国地区面临的问题。西部开发开发面临最大任务是有效降低现有在建产业的能耗, 严格控制其污染排放, 必须注重低碳环保。节能工艺和水处理建设方案将在西部地区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LG化学大中华区总裁金光中:设立“桥头堡”关注西部战略

西部地区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能源生产与供应基地, 拥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及煤炭资源, 也是进口石油天然气等外来能源的中转地区, 电力等能源价格及劳动力成本等优势明显, 这是都是发展能源化工产业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同时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给产业发展提供了优惠的政策基础, 而加工制造业的西进、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本地需求快速增加, 也为化工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从更长远来看, 引发新一轮能源革命的页岩气产业将进一步提高西部能源产业的地位, 随着商业化生产的扩大、轻烃裂解等新型化工产业也将孕育历史性的发展潜力, 这也必将吸引更多优秀的化工企业前往西部。

当然, 西部地区的物流等基础设施薄弱, 水资源相对短缺, 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脆弱等也成为发展能源化工的主要限制因素, 煤化工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与环境问题亟待解决。任何发展都不能以牺牲环境和安全作为代价, 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指引和管理下, 西部能源化工一定能走向一条环境友好、快速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区总裁林良琦:政策一致性与产业一体化是决定因素

上一篇: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数学下一篇:书籍封面设计与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