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

2024-07-07

论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共8篇)

论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 篇1

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整体推进富硒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中共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

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整体推进富硒产业发展的 实 施 意 见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维护人体健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生命的火种”、“抗癌之王”、“心脏的守护神”等。我县硒资源储量丰富,是名副其实的“富硒王国”。为落实州委州政府升级硒战略,加快硒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决策部署,按照“立足硒资源,发展硒产业,打造硒名片”的总体要求,有效提升富硒核心竞争力,创新体制机制整体推进xx县富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xx富硒产业大县,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扣强力推进“四大工程”、全面拉动“三大发展”的目标任务,立足资源禀赋,放大富硒特色,坚持以市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以品牌为载体、以融合发展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驱动,按照基地标准化、服务社会化、企业规模化、产品品牌化要求,突出“绿色、生态、富硒、健康”定位,用产业链建设的理念,围绕产品抓研发、围绕产业抓示范、围绕企业抓品牌、围绕旅游抓宣传、围绕应用抓科普、围绕规范抓监管,加速推进全县富硒资源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将发展富硒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着力把硒产业打造成xx县富民强县的特色支柱产业,全力建设xx富硒产业大县。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围绕打造“中国硒谷”的总目标,坚持注重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硒产业发展原则,从长远角度和战略高度来谋划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产业链的内在要求,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要求,规划硒资源一、二、三产业发展。按照市场倒逼机制,丰富和完善硒产业链的环节、要素及内容,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建设一批标准化的硒原料产业基地,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特色富硒产品,培植一批带动力强的硒工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的硒产业精品名牌,有效提升全县富硒核心竞争力,形成涵盖富硒特色农业、富硒功能食品、富硒生物医药、富硒养生旅游等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全县富硒产业综合产产值达到50亿元,真正将xx建设成为区域特色明显、核心竞争力强、发展势头 好的富硒产业大县。

具体目标

立足xx县粮、油、水、鱼、果、畜、蔬、药等产业特色,5年内重点扶持10个左右科技含量高、主体实力强、产品市场广,能够有力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富硒产业项目。初步确立“五个一”富硒产业发展具体目标:

1、打造一个富硒产业示范村。围绕“富硒”核心,突出“渔业”重点,协调引进枸杞珍酒业、太阳能公司进村支持、抱团发展,全力将xx县花坪镇大洪寨村打造成集产业示范、清洁能源、乡村休闲于一体的恩施州、湖北省乃至天下“富硒产业示范第一村”。

2、发展十万亩富硒产业示范基地。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发展富硒产业示范基地10万亩,稳步扩大富硒冷水鱼、景阳鸡养殖规模,畜禽水产养殖达到100万头。

3、搭建十个硒科技创新平台。依托产学研合作,强化协同创新,共建企业富硒产品研发中心10个,组建富硒创新团队10个。研发富硒新产品10个,转化富硒新成果10个,申请发明专利10个以上。

4、培育十个富硒知名品牌。注重“硒商标”注册,加大富硒品牌创建力度,着力将“益寿”鲜果、“炜丰”乌龙茶、“野三河”冷水鱼、“硒姑娘”猕猴桃果酒、“稀世宝”绿茶、“开俏”枸杞珍酒、“茨竹泉”富硒醋、“硒之泉” 矿泉水、“施味”芋荷梗、“东龙河”豆油皮等10个富硒商标打造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富硒知名品牌。

5、建设一个富硒农产品加工园。依托工业园区,集聚5-10家富硒龙头企业,培育富硒现代农业、富硒医药保健等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打造xx富硒生物技术高新园区。

三、重点工作

普查资源,奠定富硒产业坚实基础。

搞好资源普查是有效推进富硒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由政府主导全面深入开展硒矿、土壤、特色作物硒含量普查以及富硒生物圈资源调查,重点是对全县原有89个富硒村中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富硒区域进行专项资源普查,进一步摸清全县硒资源分布情况、主要作物硒含量水平,制作详实的县硒资源分布图,建立详细的硒资源档案,据此划定富硒产业基地范围,为全县硒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科学规划,引领富硒产业发展方向。

为充分发挥硒资源优势,切实做大做强硒产业,突出富硒产业的战略性作用,结合xx实际和正在谋划编制的“十三五”规划,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高水平规划专家,高起点编制《xx县富硒产业发展规划》,统领全县硒产业发展,明确全县富硒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工作重点、保障措施。

加强科研,提高富硒产业发展档次。

依托xx硒资源开发研究所和州硒产业研究院,加强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等国际国内硒研究机构产学研合作,以提高硒产业科技含量为切入点,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综合应用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有机结合农学、食品科学、药学、化学等多学科高新技术,实现传统产业绿色化标准化,现代产业生态化高新化,努力提升增强硒产业核心竞争力,支撑和驱动硒产业可持续发展。强化协同创新,搭建硒产业技术研发(工程)中心;突出富硒资源分布规律、硒元素的生物效应及转化吸收机理、富硒农产品硒组成结构分析及硒含量控制,开展硒基础研究;突出不同载体富集硒的机理、关键技术及富硒标准,开展硒应用研究;突出硒资源利用与产品开发和富硒产业上档升级,开展硒成果转化。

办好基地,促进富硒区农民增收。

加强硒资源开发利用与特色农业产业化的有机结合,立足xx富硒资源,将富硒产业原料基地建设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建设富硒产业示范基地10万亩,稳步扩大富硒冷水鱼、景阳鸡养殖规模,畜禽水产养殖达到100万头。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富硒绿色食品认证、富硒有机食品认证、富硒产品原产地认证,打造一批富硒产业基地示范乡镇、示范村或者是富硒示范带,有效促进富硒 地区农民增收致富。重点是打造xx县花坪镇大洪寨 “恩施州富硒产业示范第一村”和xx“中国富硒乌龙茶之乡”。

培植企业,壮大富硒产业发展主体。

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关键。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给予项目、资金、人才和技术扶持,积极引进、培植和壮大硒产品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硒产品生产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创新经营模式,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企业的总量和素质。围绕冷水鱼、茶叶、蔬菜、畜牧、粮油、水果等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重点扶持一批具有一定基础和规模、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富硒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硒产品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硒产品产业化发展进程。同时积极培育和扶持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依托各地的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从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农民实际出发,开展多渠道、多区域、多层次联合与合作,扩大合作覆盖面和影响力,提高硒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

着力营销,增加富硒产业发展效益。

注重硒产品市场营销渠道建设,让更多人认识xx硒产品,逐渐增加硒产品销量,体现硒产业链的价值。引导支持企业积极发展“互联网+”新业态,鼓励和支持企业打造电商平台(如益寿硒都商城),充分利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手段促进硒产品交易方式的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 扁平化交易渠道,提升企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引导炜丰茶业、花果山公司等企业在全国大中城市、省会城市和品牌超市规划建设实体连锁店和直销店,展示产品形象,建立品牌窗口。充分利用硒博会这个市场“引爆器”和产品集中展示台,积极组织和帮助相关企业参展,巩固放大硒博会成果,进一步激发企业研发生产、拓展市场、引领健康的活力和潜力。

培育品牌,提升富硒产业发展美誉。

鼓励富硒生产企业推广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争创品牌企业、名牌产品。强化品牌宣传,多形式、全方位宣传推介,提高品牌知名度,树立xx富硒产品的品牌形象,营造品牌优势,增强品牌效应,整体提升xx富硒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重点将“益寿”鲜果、“炜丰”乌龙茶、“野三河”冷水鱼、“硒姑娘”猕猴桃果酒、“稀世宝”绿茶、“开俏”枸杞珍酒、“茨竹泉”富硒醋、“硒之泉”矿泉水等打造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富硒知名品牌。同时对现有的农畜产品,如茶叶、蔬菜、食用菌、粮油及其它畜禽产品等进行梳理、包装,并改进其质量,运用营销战略思维合理打出“硒”牌。

强化科普,营造富硒产业良好环境。

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主流媒体平台和发布会、研讨会、论坛等多种形式,宣传科学健康补硒知识,弘扬硒文化,推介“世界硒都”地域品牌,引导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全面提高对全县硒产业发展的认识,为硒产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通过政府引导、协会主办、企业参与等方式,围绕硒元素、硒营养、硒保健,着力开展硒与人体健康的科普知识讲座,组织编印《硒科普知识手册》免费向广大民众发放,普及科学补硒、安全补硒知识,不断深化硒健康理念,推广硒应用,让世人进一步认识硒、关注硒、热爱硒,直至离不开硒。

对接旅游,开发富硒养生旅游宣传。

以保护地质遗迹与生态环境、探秘世界硒矿、普及富硒保健科学知识、提高旅游科学文化品位为宗旨,围绕富硒生物资源、富硒产业基地、富硒休闲养生、富硒美食体验、富硒度假疗养项目,对接旅游着力发展富硒养生旅游业,打响xx县富硒地域品牌,促进全州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重点是抓紧打造花坪大洪寨“富硒产业示范第一村”养生避暑 4A 级景区,规划一条独具xx特色的“乌龙茶—关口葡萄—蓝莓—甜柿—猕猴桃—冷水鱼—景阳鸡”旅游线路,策划制作统一的专题富硒旅游宣传册、宣传片、宣传口号、宣传标语。

规范监管,服务富硒产业健康发展。

按照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的要求,强化硒产业综合执法和协调力度,建立联动机制,联合工商、税务、质监、食药监等部门对整个硒产业生产、流通、消费市场实行全覆盖一体式执法。加强品牌保护,加强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执法队伍,实行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富硒产品,切实保护和利用好富硒品牌。研究制定适合xx富硒产业发展的标准,把握好富硒产品进入市场的准入“门槛”。富硒标识实行统一管理,授权使用。规范监管,服务好富硒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避免一哄而上,自毁声誉。

四、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县硒资源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根据州委、州政府推进硒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对应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农业、科技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硒资源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硒产业发展的领导。硒资源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相关部门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硒产业规划和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2、成立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专门机构。根据州委、州政府的要求,对应成立专门的硒产业发展协调机构——县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局,负责搞好统筹协调、明确目标任务、加强督办指导,全面推进硒产业发展相关工作落到实处。强化对各部门、各种社会力量的调控,统一部署、统一调度,形成工作效率高、组织实施力度大、全方位一体化的产业发 展协调模式。

整合资源力量

硒产业发展是一篇大文章,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明确各部门在硒产业发展中的职责,实行责任目标管理,并整合相关部门的政策、技术、人才、资金、项目等力量,用产业链建设的理念,围绕产品抓研发、围绕产业抓示范、围绕企业抓品牌,围绕旅游抓宣传,加速推进富硒资源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

1、整合政策项目:出台硒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加强各部门在涉硒投资安排、规划编制、项目审核、投资计划编制下达、项目组织实施等环节的沟通、衔接及整合。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涉硒产业建设,形成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投入的建设合力。鼓励和引导州内金融机构优先扶持涉硒企业并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

2、整合人才队伍:确保为硒产业提供人才支撑,整合县域涉硒部门的研究、检测、地质、生物、农业、工业、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相关人才,组建一支专业、高效、跨学科的高水平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人才队伍,开展硒资源开发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协调引进三区人才、选派科技特派员和院士工作站等向硒产业倾斜;鼓励涉硒企业与国内外大学院校科研机构共同组建富硒创新团队。

3、整合条件平台:整合硒资源开发研究所、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办、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等县内条件平台,依托产学研合作,强化协同创新,共建企业富硒产品研发中心10个,组建富硒创新团队10个。研发富硒新产品10个,转化富硒新成果10个,申请发明专利10个以上。

4、整合资金支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整合相关资金大力支持硒产业发展,在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优先考虑硒产业区域,在县域经济调度、中小企业发展专项等资金的安排方面向硒产业企业倾斜,在融资方面为硒产业企业与金融机构搭建合作平台。同时,不断加大地方财政支持硒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用于开展管理指导、协调督办和硒文化宣传等工作。

创新机制体制

1、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县工业园、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教育局、县商务局、县农业局、县经信局、县质监局、县卫计局、县国土局、县食药局、县工商局、县旅游局、县扶贫办、县文广新局、县林业局、县畜牧局、县环保局、县水利水产局、县规划局、县疾控中心等与硒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单位,要明确分管领导和业务科室负责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各单位有关硒产业发展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对外联络情况等要及时向县领导报告。

2、建立专家咨询机制。抢抓华农定点扶贫xx机遇,依 托华农和国内硒研究机构的权威专家成立县硒资源保护和开发专家委员会,为我县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重大战略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3、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实行责任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各乡镇政府硒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将推进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严格兑现奖惩,形成党政整体联动,院所、企业、协会共谋发展的工作格局。

4、建立政企沟通机制。成立县硒资源保护与开发企业家协会,加强联系,沟通信息,促进合作,引导抱团发展。

论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 篇2

一、产业集聚区的转型与升级

河南产业集聚区是200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顶层规划下开始创建,期间通过政府有形之手的主导,运用财政、税收、土地及企业入驻、招商和生产环境条件服务等政策措施和相关主体的共同努力,直至2012年,河南全省产业集聚区呈现出了有布局、有规模、有秩序的态势。并且,产业集聚区产生了在增加经济总量和吸纳新增就业人口方面所预期的积极而明显的成效。然而,面对新常态的经济形势和新型城镇化的紧迫历史任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载体的河南产业集聚区,不能满足已有的发展成果,必须顺应新的历史阶段和环境形势,进行新的变革,及时谋划和着手其转型和升级。所谓转型,就是要从过去仅仅体现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一元经济功能转变为承担包括创新和新型城镇化在内的多元经济社会功能,从过去依赖政府主导转变为依靠市场机制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有机结合的发展方式。转型为升级创造条件,同时产业集聚区升级也会有利于促动为其转型。相应的,产业集聚区升级就是要实现内容上从量到质的转变,集聚区作用从自由发挥到系统性发挥的转变。

二、产业集聚区转型与升级的动力机制构建

1. 推动产业集聚区功能类分和不同功能承载发挥

(1)经济非均衡性与产业集聚区功能类分。由经济非均衡理论可知,无论经济体或是经济区域因为各自拥有的要素禀赋不同和客观的环境条件差异,导致彼此的经济态势和发展速度以及经济效果存在事实的不同等和不均衡。所以,经济非均衡是一种普遍和常态现象。在一定意义上,经济非均衡既是经济发展的环境,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然而,过度的非均衡又会影响和有损经济整体效果。特别是,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一国国民经济发展所力求要实现的重要目标。故而,茶洪旺(2008)提出了依靠市场调节、政府宏观调控与法律制度保障三方面相互联系运行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就河南产业集聚区而言,在新的历史时期转型升级承载经济质效发展、技术创新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载体功能,对其进行分类承载,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极其重要。这是由于不同的产业集聚区存在要素基础、市场环境和地理位置条件等方面的差别,按照非均衡经济理论来划分类别,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又结合上述提出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渗透协调发挥,便能够更好地推动河南产业集聚区整体转型升级。

(2)河南产业集聚区功能类分和功能系统性发挥。对于河南产业集聚区具体类分,首先,把现代电子信息、光电一体化、现代机械和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精尖加工制造业、现代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作为一类,称为“省级产业集聚区”。这一类从河南18个地市所属产业集聚区筛选,平均每个地市1~2个。郑州市和洛阳市分别为省会城市和副省城市可适当多选,另外,新乡市和南阳市基础较好也给以较多选取。其次,依据规模和特色优势以及在全国范围有一定知名度影响力的条件,对县属产业集聚区挑选出优秀者,连同各地市所属产业集聚区去除省级产业集聚区所剩产业集聚区一起成为又一类产业集聚区,称之为“市级产业集聚区”。该类集聚区的突出表现为产业规模大、集聚区配套服务尤其专业化服务机构相对完善、集群特征明显。最终,所有县属产业集聚区扣除归为市级产业集聚区外,其余作为第三类,称为“县级产业集聚区”。显然,第三类产业集聚区的特点为地理位置处在县域范围和“三农”腹地,且产业产品密切相关于当地的资源与地理条件。如图1,河南180个产业集聚区中,共有省级产业集聚区34个,市级产业集聚区65个,县级产业集聚区114个。其中,省市级交叉11个,市县级交叉22个。

因此,作为河南产业集区整体系统性功能分类承担,省级产业集聚区主要发挥对全省所有集聚区乃至全省区域的技术创新引领和骨干作用。同时,市级产业集聚区重点发挥对全省所有集聚区乃至全省区域的产业集群化效率起示范和中坚作用。至于县级产业集聚区,使其突出发挥全省所有集聚区乃至全省区域的产城融合的典范和基本依托方式。

2. 立足不同类别产业集聚区功能发挥的内外协同层次动因的培育

(1)协同理论。协同论(synergetics)作为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是以研究完全不同学科所共同存在之本质特征为目的,因而成为各类系统构造和复杂性系统问题化解的规律方法。其主要研究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并与外界存在物质信息能量交换时,如何通过其各因素变量协同作用,在序变量支配下自发产生时空或功能上的有序结构。对于复杂事物管理,白列湖(2007)研究提出,协同论的普适特征决定了开放管理系统的完全适用性,同时强调了管理系统中管理序变量的选取与协同发挥的重要性。

(2)各类产业集聚区功能发挥的层次动因内外协同培育。承载各自功能的各类产业集聚区,本身即为一个系统,作为功能管理和发挥,每类产业集聚区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管理系统。那么,根据前述协同理论,进一步推动发挥三类产业集聚区所承载功能,首要问题就是要有效地选取第一动因的序变量和促进各层次动因的内外协同培育。

所以,就省级产业集聚区而言,若要在技术创新方面起到引领功能,最重要一点就是要创造出具有国内和国外竞争力的产品,故而,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标准成为该产业集聚区功能发挥的第一动因,也即协同的序变量。同时,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以及创新人才支持共同作为省级产业集聚功能发挥的层次动因。不难而知,在这一动因系统中,既离不开集聚区自身的能力和力量,同样离不开政府的能力和力量。因此,发挥技术创新引领功能,各层次动因的培育应服务于第一动因而进行内外协同。

同样地,就市级产业集聚区而言,倘使其在集群化效率方面起到示范功能,就要把握产业集群的核心和特质,由此,产业价值链条对接程度和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无疑成为此一类产业集聚区功能发挥的个关键动因。当然,产品竞争力标准以及产业能耗标准和环保标准也是其动力因素必不可少的选择。只是这里,产品竞争力的标准定位于省内外,即具有国内竞争力影响。不管哪一个层次动因,也无论自身要求还是服务于序变量的第一动因,其实效发生和水平能力造就的培育一样不能够脱离集聚区自身和政府作为的协同努力。

此外,针对县级产业集聚区,要承载起“产城融合”基本依托这一功能,不仅要正确选取第一动因变量,也要有效选择其他层次动因。为此,把产业集聚区就业本地化和所在城镇常住人口待遇市民化作为该类集聚区功能发挥的核心动因,并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供给以及产品竞争力标准纳入层次动因的范畴。其中,产品竞争力标准定位于具有本省范围内具有竞争力影响。无疑地,该类集聚区功能发挥更是离不开政府管理服务在内的动因协同培育。

三、河南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实施对策

由前述研究分析可知,河南产业集聚区从一元经济功能到经济社会多元功能转变、从布局规模和量的增长到整体的质态发展是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集聚区自身内外竞争发展规律的内在反映和顺应体现。并从中构建了以产业集聚区功能分类发挥为前提,以发挥各类产业集聚区不同功能的层次动因培育为中心的动力机制。为促使该动力机制产生落地生根效应,特提出以下四个方面实施对策。

首先,发挥政府科学引导作用,推动产业集聚区实行系统性功能定位和准确类分。不仅在观念和理论上做到科学、全面认识和统一认识,还要在行动上有遵照的科学标准和指导依据。严格对待作为技术创新引领和骨干的省级产业集聚区的选择,对于市级产业集聚区划分既要合乎标准,又要适度灵活。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发挥其承载的不同主体功能,并做到系统性带动,从而呈现所有集聚区乃至全省范围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协调发展效应。

其二,促进省级产业集聚区技术创新引领功能发挥的内外协同。通过政府在产品国际竞争力标准上的引导、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创新人才上的政策支持,协同促进省级产业集聚区把外在力量化为自身的共识和激励。同时,省级产业集聚区应以产品国际竞争力为导向做好自身战略定位和战略谋划。

其三,坚持市级产业集聚区集群效率示范和中坚功用发挥的内外协同。无论在集聚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提升方面,还是集聚区环保标准,以及产业链对接方面都离不开政府的协调、监管和帮助,这种协同就是市级产业集聚区功能发挥的重要动力。另外,市级产业集聚自身尤其要充分发挥和利用产业集群的学习效应、溢出效应、创新效应和品牌效应。

再者,围绕和依靠内外协同,有效发挥县级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功能承载作用。县级产业集聚区是全省产业集聚区数量的大部构成,从现实环境条件和功能承载而言,它又是集聚区的重要构成和难点所在。一方面,发挥政府的协同作用,改革政府产城融合政策、增加政府对常住人口市民化的各项财政投入和改善政府对产城融合的服务,以此增强县级产业集聚区功能发挥的信心和环境保障。另一方面,县级产业集聚区自身也应探索本土化人力资本的能动发挥,并增强产品市场需求意识和不断提高产业质量竞争带动产城融合的能力。

摘要: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载体的产业集聚区,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从单一经济功能向多元经济社会功能转变和从数量增长向质量发展的转换升级。为此,本文从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视角与协同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和研究了河南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得出此动力机制构成,一方面在于政府引导推动全省产业集聚区的三种功能分类承载,另一方面在于各类别产业集聚区功能发挥应立足于自身和政府协同的层次动因的培育。并由此提出四点该动力机制实施的对策。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动力机制,转型与升级,功能类分,内外协同

参考文献

[1]白列湖.协同论与管理协同理论[J].甘肃社会科学,2007,(5).

[2]茶洪旺.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种理论:非均衡协调发展[J].学术月刊,2008,(10).

[3]高建昆,程恩富.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价值导向[J].探索,2015,(1).

[4]徐磊.我国产业集聚区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2010,10(上).

论会计伦理建设的实施机制 篇3

【关键词】会计伦理 理论基础 实施机制 二律相融 信息披露制度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2

所谓伦理,按其字面理解,是指事物的次序和条理。“伦理”一词最早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伦理法性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言,因此把习惯一词的拼写方法略加改动,就有了伦理这个名称”,西方伦理学大多在此寻找本义。《礼记·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注曰:“伦,犹类也;理,分也。”到后来伦理才被专门用来称谓有关人伦的道理。人伦就是指存在于人类之间的伦常、辈份关系。所谓人伦道理就是指有关人类伦常次序和辈份关系的道理。“伦理”连用其义就是说人们在处理人与人的这种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会计伦理的概念就是人们在从事会计工作过程中所构建起来的人伦关系,以及人们在处理这种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原则。由此确定了会计伦理学的研究范围是人与人之间在会计工作中所应遵循的次序和道理。

1 会计伦理建设的理论基础

1.1 经济伦理学视角

经济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化、体系化的学科对在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中伦理道德问题的给予了系统的研究。经济伦理学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本身是建立在人们的“实践理性”的道德基础之上的,经济交往必须有一种道德框架作为基础,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既需要制度约束,也需要道德基础。首先,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是靠市场主体间的契约联结在一起的,为了保证这些契约的公正和得到遵守,就需要完备的法律制度;其次不可忽视的是,市场经济还体现为伦理经济,市场经济的经济模式和经济体制都有自身的伦理道德和价值意义,它依靠义务、良心、荣誉、节操、人格来建立相互交往的友好关系,以确保社会成员的行为合情、合法、合理。正如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所说:“自爱、自律、劳动习惯、诚实、公平、正义感、勇气、谦逊、公共精神以及公共道德等,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在前往市场之前所必须拥有的”。无独有偶,1970年的获奖者萨缪尔森说“市场是无心的,无头脑的,它从不会思考,也不会顾虑什么”,可见盲目地相信市场的力量必然导致社会失范、市场失序和经济失信,经济离不开正确的伦理价值导向。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作为一门商业语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宗旨在于向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相关的财务信息以助其决策。会计伦理为市场经济中的会计组织机构和会计人员提供一种价值导向,进而调节会计组织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依据经济伦理学理论,市场经济越发展、越成熟,在会计活动中,会计伦理道德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会计伦理建设不仅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道德进步的表现。

1.2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

随着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会计行为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的特征。“会计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企业各种契约的订立和执行提供相应的数据,以界定契约关系”](林钟高,赵宏,2001),会计行为具有经济后果,会计程序必须公平地对待一切利益集团,财务报告应保持真实和准确,会计数据应当公允、无偏见,因此会计活动具有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可见会计行为本身需要制度约束和规范。

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诺思(North)认为:制度是人们之间为实现专业化和分工所带来的贸易收益,并使财富最大化而做出的契约安排,它包含着一套以章程和规则为形式的行为约束,一套从章程和规则出发来检测偏差的程序,最后还有一套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这类规范限定了章程和规则的约束方式的轮廓。由此看来,约束会计行为的制度不仅仅包括会计准则、制度规范,即“正式的制度”,还应包括会计伦理规范这类非正式约束。会计制度约束作用的有效性依赖于非正式制度的支持。原因有三:第一,会计制度中的“正式制度”具有强制性,一般借助国家机器保障其执行。正式的会计制度只有借助于具有高度柔性的会计伦理力量才得以执行和实施;第二,由于会计制度制定者的“有限理性”和会计环境的不确定性,会计正式制度作为一种显性契约,有着其可能存在的不完备性。此时非正式制度可以诱导人们在正义和非正义、合理与不不合理之间做出道德选择,以合理的解释和恰当的方式处理制度不完善所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弥补正式制度的缺失。第三,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良好的伦理道德(非正式制度)能有效地淡化制度遵守主体的机会主义成本,从而进一步减化制度执行的监管成本和制度实施的其它费用。

由此可见,作为一种非正式约束的会计伦理是会计正式制度得以执行和有效运作的重要基础和精神保障。开展会计伦理建设是会计制度不断完善的客观要求,也是会计行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1.3 契约论视角

现代契约论认为:企业是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企业内部契约安排按其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和会计契约两部分,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规定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所有权安排方式,并最终决定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状态,会计契约决定企业剩余的计量方式,而现实中的契约都是不完全的,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的不完全性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会计契约的不完全性表现在经营者拥有剩余的会计规则制定权。经营者既享有剩余索取权又拥有控制剩余计量的会计执行权,其它契约主体必定会担心自己在企业中的契约利益会因会计契约的不完全而受到损害,从而影响其签定企业契约的积极性,但是在现实中各方参与企业组织时,并没有人会因为会计契约的不完全性而对其利益的可能损害给与足够的关注,这一理论与实际中的矛盾称之为“不完全契约的企业签约悖论”。这一理论与实践相互矛盾的企业签约悖论,只能通过会计伦理来解读。这是因为:现行会计规则安排是一种显性契约,它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存在已被契约方广泛接受,因而企业缔约者无需每次重复签定会计契约。这种现象可称之为会计契约的自动签定。但契约方之所以对具有经济后果的会计契约自动签定,其中隐含了这样一个假设:已有会计契约条款是客观公正并且会计契约的执行过程是诚实守信的,即契约方都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约定,这个约定就是会计伦理。会计伦理是一种隐性契约,它是由企业物质要素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签订的关于会计执行的一份隐含契约(刘建秋,2005)。可以看出,会计伦理是会计契约不完全的必然要求,正是会计伦理弥补了不完全显性会计契约的天然缺陷,才大大提高了企业契约交易的效率。这样,不完全会计契约的企业签约悖论得到解读。

显然,只有大力提升会计契约签订者双方的伦理道德素质才能使这份心照不宣的隐含契约得以持续,此时会计伦理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2 会计伦理建设的实施机制

会计伦理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通过制度创新,采取自我修养与外部监督相结合、道德教育与检查惩戒相结合、行业自律与法律监管相结合相结合等形式,以培养会计人强烈的伦理意识,引导和规范伦理行为,使伦理规范成为广大会计人的行为指南,最终使得会计伦理道德水准逐步迈向理想状态。具体来说,会计伦理建设的实施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加强会计道德教育是基础

一种伦理道德生长和确定,比任何其他文化形式都更需要教育的辅助。会计伦理也不例外,会计伦理建设与发展离不开道德教育的具体支持,我们认为加强会计人道德教育是会计伦理建设与发展的基础。

现阶段我国会计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对潜在会计人的会计道德教育,即对大、中专院校会计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会计道德教育,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学习和了解会计道德理论,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和观念等道德意识,为潜在会计人今后进入会计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会计道德规范奠定基础;二是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即对会计人进行持续的再教育,将会计道德教育作为后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把对会计人的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会计工作职业生涯中,让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不仅认知会计道德规范,更要通过道德教化使他们将会计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并指导和约束自身的行为,以提高自律、自省能力,形成良好、稳定的道德品行。第一,制定培训规划,建立规章制度;第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管理制度和形式,针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时间短、内容新、容量大等特点,开展多形式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形式和类别;第三,建立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优化师资队伍配置;第四,各培训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培训教学管理制度和培训人员档案管理制度,严格考勤、考核、考试制度;最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各级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应立足于行政管理,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完善规章制度,制订培训规划,审核培训单位,建立师资队伍,强化市场监管,严格培训考核。

2.2 实现法律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二律相融是核心

实现法律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二律相融是会计伦理建设的核心。首先实现法律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二律相融具有必要性:会计伦理的建设离不开法律监管和行业自律的双重保障。法律监管对会计行为的调节具有最高的强制力,对其遵守与否受制于外在的约束力,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一种典型的他律型规范。但是,法律规范只限定了会计人的下限而行业道德规范却能从信念、品行、能力等更为本质和深刻的层次来影响并提高会计行为质量,正如思想家庞德所指出的“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系统能深入到人的生活、信念等深层结构,而法律却只能望而却步”。在经济生活中,经常发生没有违反法律制度,但却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此时,会计职业团体可通过自律性监管,对发现的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相应的惩戒,对会计败德行为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规范。与法律监管不同的是,行业自律主要通过“执业能力和道德”评价来形成约束,既有“自律”成分,如凭借个人良心、道德上的自觉自省,也有他律的成分,如通过社会舆论的谴责、行业内的纪律处罚等手段,属自律和他律的相结合。行业自律除其核心部分已固化为共同的职业守则,并经由职业团体拟定、颁布、形成文字从而成为正式制度安排之外,其余的仍以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形式存在。其次行业自律与法律监管的相融具有可行性。二律的相融性具体体现在:由于法律制定、实施和监管成本较高,且会计行为具有复杂多变性,不可能通过法律的形式将方方面面规范到,而道德自律的较大一部分约束力正是因为存在于人们的观念和意识中,因而更具广泛性。因此我们在进行会计伦理建设时,“行业自律”和“法律监管”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2.3 明确会计道德评价机制是导向

会计道德评价贯穿于会计道德的教育、修养、遵行等整个会计实践的活动之中,是整个会计道德规范体系发挥功用的“杠杆”。 会计道德评价机制的构建由会计道德评价机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三大要素的有机统一所构成。

2.4 建立会计伦理信息披露制度是关键

人的行为过程和行为方式是受制度条件约束的,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过程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变量,即存在着人的行为对制度架空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下,便会产生“制度虚置”的难题。而传统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基本特征,在于信息披露主体(信息供给方)的行为除了受上市公司制度、规范和惯例等制度性因素制约外,信息披露的时机、规模与质量主要是受主体自身的道德约束。这种约束结构意味着信息供给者的行为对信息披露制度的吻合程度,主要是由其道德水平决定的。因此,传统的信息披露制度具有较大的“道德风险”。信息披露主体一旦出现“败德”问题,信息披露的失范将是不可避免的。而在信息披露失范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信息不仅无法起到决策有用的功能,甚至也不可能具有监督功能。可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设计,离不开人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水平的考量,而这恰恰是现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所忽视的。毫无疑问,在现行的会计信息披露框架中,如何实现伦理秩序与现行制度安排和技术规则的融合,已成为众多学者重要的研究课题。我们认为建立会计伦理信息披露制度,这不仅能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决策有用性,还能规范会计人的道德行为,提高会计人的道德水平。因此我们说,建立会计伦理信息披露制度实则会计伦理建设的关键所在。

2.5 开展伦理道德鉴证服务是监督

近些年,国外政府、社会公众及企业界对伦理道德建设越来越重视,由此催生了审计师的新兴服务——伦理鉴证服务,即道德审计。道德审计应是系统地对企业道德各个方面进行描述、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从道德素质评价、行为审查、利益相关者审查、公司道德管理制度和措施审查、道德困境解决方法审查、员工个人品质和所处环境评估等六个方面进行企业道德审计。他认为,企业道德审计与社会审计不同的是,道德审计包括更多企业道德方面的因素。

纵观现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会计伦理作为企业伦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在道德审计中并未得到专门地反映。我们认为,会计伦理建设的道德审计是指审计组织的审计人员受托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时,衡量会计人(会计实务工作者)是否遵守道德管理制度规定及对会计道德管理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审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戴海青.会计伦理与会计道德的区别研究.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 林钟高,赵宏.信息不对称—会计准则规范的经济理由.运筹与管理,2001(3).

论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 篇4

我国现行体制下的农业财政投入主要是国家预算安排的直接和间接用于农业的投入。财政农业投入,一是农业投入的基本部分和中坚力量;二是近年由政府牵头、财政监督、部门配合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这部分投入目前已形成“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合助、滚动开发”的营运机制。提高财政投入对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促进作用,应在现有投入基础上实施优化组合,主要措施是提高开发投入的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投入含量和强化国家预算支出的眼务功能。

①农业综合开发已基本确立了农业的产业发展模式,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可用公开招标、绩效分析、竟争立项的方式决定。对综合治理难度大,进展慢的地区,综合开发投入应兼顾治理项目和产业化项目,使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②强化预算农业支出对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服务功能,是财政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第一,“支援农村生产支出”要结合农业科技成果项目实行重点投入。按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编制预算政策,建立健全与之相应的执行制度;第二,强化农业科技支出和事业费支出对成果产业化项目的服务功能。一是统筹安排农业支出,支出项目化,实行成果项目为基准的“一揽子”管理。二是强化农业事业费的产业化服务功能。以项目管理为基础实行计划与项目管理相结合,农口工作与项目挂钩,视挂钩与否和实施情况为条件经费拨款。三是实行项目投入股份化、农口部门投入项目工作量可实行折金入股,收益分享,建立滚动投入机制。

二、拓宽筹资渠道,完善调控功能,建立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投入机制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将主要依靠政府的传统投入,转变为按成果产业项目多层次、资金多渠道、投入多主体的产业农业体系和有市场融资力的经营型农业。据农业部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的农业利润率已从1978年的5%提高到了90年代初的60%,而工商业平均为10%和15%,表明农业产业的融资能力已客观形成。财政应转变理财观念,变财政单一投入为以财政为先导的融资性复合投入,通过财政资金的科学运作调控其他投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机制。目前农业投入主要来自财政、银行、农户(家庭开发经营支出)。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计算,近十年在财政、银行、农户的农业总投入中,财政平均占17%,银行平均占61%,农户占22%,三者总投入平均增长20。6%,其中财政占7%,银行占76%,农户占17%。农业投资现状表明:财政投入量小,较稳定;银行投入量大,较不稳定;农户投入居中。以财政投入稳定银行和农户投入的措施是:

①根据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投入方式的转变,实现财政投入向基础投入的归位。财政投入应注重外部效益显着的基础项目,为银行和农户投入创造条件。

②银行以农业贷款贴息工作为重点,以财政补贴、担保、专款支持、信贷优惠、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引导集体和农户采用集资、股份合作、联营等集约投入方式。

③根据成果产业化项目采取股份制方式,组建以财政牵头,国家、法人、公众参股的农业科技企业,使农业科技项目的市场融资功能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转变投入观念,确立引导功能,建立农业高科技的风险投入机制

1。建立农业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机制的必要性

(1)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巨大风险性的迫切要求。

①时滞风险。据国内外经验证明,农业科技只有渗透至其他生产资源中才能真正成为有实际意义的创新。从一个农业科技成果到创造出产品往需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

②自然风险。众所周知,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因此有些农业高科技成果能否带来预期收益还很难说。

③市场风险。一个农业科技成果能否最终实现其自身效益,取决于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化中各环节各阶段各要素的协调配合、健康发展。

④制度风险。政策不完善,缺乏明确具体的可操作性都使农业科技产业化的风险成本大大提高。

⑤社会风险。主要是由成果开发者能力的有限性及成果的需求方——农户的文化素质差异性造成的。

(2)资金投入短缺已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①从资金需求来看,国外基础研究、开发应用研究(中试)与工业化生产所需要的投资大致为1∶10∶100,而我国当前仅为1∶0。7∶10。(林风林等,1996)众多科技成果由于缺乏急需资金不得不束之高阁,据统计,1996年促进农业发展的技术合同数为2.83万项,成交金额为27。05亿元,与1995年相比,成交金额净增5。95亿元,但仅为总额的9.01%。另外,我国成果转化率也只有10%—15%,专利技术实施率仅有10%左右,实现产业化的只有约5%。

②从资金的供给看,一方面,资金投入的绝对总量不足。90年代以来,我国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R&D)增长较快,从1993—1998年,我国R&D投入分别为169亿元,222亿元,286亿元,327亿元,509.2亿元,551。1亿元,平均增长24.6%,仅相当于主要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25,韩国的1/3强,同期相比基本上与印度投入水平持平。同时,据统计,1998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达466.5亿元,科技拨款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3%,与上年基本持平。由此可见,财政主导投入格局,在政府财力紧张的情况下长此下去恐怕难以为继,急待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相对投入量偏低。我国R&D与GNP的份额一直徘徊在0。7%左右,1994、1996年竟降至0.5%,已低于1988年前的水平,1998年也只有0。69%,离中央提出的“2000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R&D)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1。5%”,还有相当距离,成果开发和资本运用也存在“两张皮”现象。这些都说明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融资体系,有赖于健康有效的市场化科技资金投入机制的形成。

(3)风险投资在农业高科技成果产业化

中有着巨大的生命力。总体看来,我国风险投资还太过零星破碎,力度规模也太小太弱。但从风险投资自身的特点和其他国家的成功实践来看是有着巨大发展前景的:

①风险投资的本质在收益不确定性,能获得高资本效益的回报,从而也有现实的可行性;

②风险投资参与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中试、生产、销售,提供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有利于降低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成本;

③国际经验证明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有极其重要支撑作用。

2、加快建立农业高科技农业风险投资机制的对策

(1)面向市场,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农业高科技风险投资机制。一是由各级政府牵头成立农业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对农业高科技项目提供风险资金支持,并对风险资本市场示范引导扶持;二是积极鼓励各金融机构、全国大中型企业及农业科研单位出资组建股份制农业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此类公司应逐步成为主流投资形式和主流组织形式。三是创立和发展公开上市流通的农业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通过股权投资,采取公募、私募或中外合资等形式,分散筹资风险和寻求收益最大化。四是组织农业高科技风险投资咨询管理机构,在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承诺制等)下,为国内外投资者进行评估项目的筛选、推荐、评估风险、市场分析、投资回收,并可受投资者委托对项目营运管理。五是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逐步建立二板市场或企业股权及基金上市交易柜台市场,拓宽发展渠道。六是适当放宽农业高技术企业和风险投资公司股票上市的条件。

(2)健全激励农业高科技风险投资的动力机制,完善农业高科技风险投入保障体系。一是在国家农业发展计划中详细规划,建立国家农业风险投资管理机构,负责风险投资具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二是补充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关于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政策法规,使农业科技风险投资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三是当前应由农业部会同有关金融管理机构制定《农业高科技风险投资管理条例》,保障风险投资主体的正当合法利益,在试行积累试验后,再着手制定《风险投资法》。四是财税政策中应增加农业高科技产业发展专项拨款,部分税收减免,风险损失补偿,贷款贴息和专项奖励,另外,应鼓励民间和商业金融机构进入农业高科技产业的风险投资项目。五是完善审计、信息咨询体系的建设。使风险投资处于社会和投资主体严密监督下,同时加强全国农业技术市场体系的联网建设,完善农业科技数据库。

(3)优化农业高科技风险资金的投入机制,确保投资的保值增值。一是规范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对农业高科技风险投资项目应进行严格的评审筛选,严格投资代款和投资决策,加强评估监督,保证投资的顺利回收。二是明确界定各利益主体的产权关系,明确各投资主体的风险责任个人承担制,农业高科技投资项目的业主负责制。三是加强对农业技术市场信息系统的网络化、规模化管理,使农业高科技成果能自由转让、买卖、科技入股等。四是农业部应尽快出台风险投资市场技术经纪人制度,严格实施咨询管理的行业规范和业务考核,实行农业科技市场的合理有序流动。五是健全风险投资资金的运行体系。对政府投入的风险资本,应关注市场发生的机会收益信号,而不以计划或行政意志运行,对于社会风险资本加强以盈利为目的的投资决策和信息分析,实现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篇5

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有关货币政策工具通过怎样的途径和作用机理发挥效用,最终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问题。它是中央银行确定了政策目标后,从选用一定的政策工具并付诸实施开始,到实现其最终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因果关系的总和。

传导机制理论是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选择的理论基础。

2、货币政策的两条基本传导途径:

一条基本途径是商业银行; 另一条基本途径是金融市场。

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在这一传导过程中,利率变动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2)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货币供给量,而不是利率。

货币供给量能够不通过利率而直接影响收入的变动。

(3)托宾的Q理论

托宾把Q定义为企业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之比。

Q值是决定新投资的主要因素。

货币供给的变动会通过利率结构和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影响股票价格进而影响Q值,货币供给增加将导致股票价格的上升,使Q值上升,从而刺激投资扩大,最终引起产出增加;而货币供给减少则会引起股票价格的下降,降低Q值,使实际投资减少,产出下降。货币—资本传导过程简化为:

(4)信贷传导机制理论

银行信贷传导机制

前提:银行贷款不存在完全的替代性,即有一些银行贷款依赖型的特定借款人。传导过程:

以公开市场业务,实施“紧”的货币政策为例

特点:不必通过利率机制。

资产负债表传导机制

从货币供给变动对借款人资产负责状况的影响来分析信贷传导机制。

传导过程:

(5)财富传导机制

货币变动将引起财富变动,进而引起消费和支出的变动。

传导过程:

(6)开放经济下的货币传导机制

以“紧”的货币政策为例:当一国实行“紧”的货币政策,利率上升,外国对该国金融资产的需求增加,外国对该国货币的需求随之增加,从而使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升值,本币的升值导致该国出口下降。

论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 篇6

政府发„2010‟34号

罗城乡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

各村村委会、乡属机关各单位:

为了充分发挥罗城乡各职能部门和学校、村委会齐抓共管的作用,进一步健全维护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平安校园”、“平安幼儿园”建设,对本全乡学校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以“平安校园”建设为载体,以排查化解学校及周边地区的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为主线,持续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切实加强学

校基础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全力维护学校及周边的治安秩序,努力为全乡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创造安全、文明、稳定、和谐的环境。

二、主要工作:

(一)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及时侦破涉校违法犯罪案件,铲除学校及周边地区的流氓团伙、黑恶势力;加强对学校周边出租房屋等的整治力度,保证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二)整治学校及周边地区的交通秩序,清理校门口车辆乱停乱放、摊点占道经营等现象,取缔无证揽客营运活动;完善学校周边交通安全标牌标识、拆除学校及周边的各类违章建筑。

(三)清理整顿和取缔学校及周边地区非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厅、音像书刊点、桌球室等,依法取缔和收缴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各类非法出版物,坚决扫除学校周边地区的“黄、赌、毒”现象。

(四)加强学校周边食品经营摊点管理,严厉打击无证经营及销售假冒伪劣、“三无”食品的行为,依法取缔影响师生安全出行的流动摊点、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等。

(五)积极开展“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大学校内部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力度,加大学生管制刀具及危化物品的查缴力度,杜绝校园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三、责任分工:

(一)牵头单位及职责:

牵头单位:乡综合办

职责:1.负责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工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2.组织职能部门定期、不定期对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集中治理,督查职能部门对辖区内学校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3.对参加治理单位工作予以通报、考评,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总结、反思。

(二)成员单位及职责:

罗城学区:贯彻落实教育部“六条措施”,全面掌握全乡学校安全工作状况,搞好“平安和谐校园”创建工作,做好校园内部安全隐患的整治工作,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可防性案件和影响社会稳定事件;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协同有关部门选聘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配合相关部门对学校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责任单位:罗城学区,责任人:王永奇。

罗城乡派出所:贯彻落实公安部“八条措施”,落实“警校共育”工作;下大力排查、稳控社会危险人员;加强对学校及周边治安的巡查力度,上放学等重点时段和周边治安复杂的重点部位,要增加巡逻力量,加大巡逻密度;上放学有警察在校门口指导学校做好安全护导护送工作;检查、指导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依法打击各类涉校违法犯罪活动,大力整治学校周边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加大对校园及周边外来人员和出租房屋的管理;开展一学期两次的学生法制专题讲座(有针对性、有教案、有效果),做好轻微违法学生定期转化、帮教工作;定期、不定期开展涉校管制刀具及危化物品等的清缴工作。责任单位:

罗城乡派出所,责任人:丁大平。

乡司法所:指导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做好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选派和培训工作;积极为广大师生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保护师生的合法利益,参与妥善调解学校及周边地区存在的矛盾纠纷;在学校及周边区域开展“法律进校园”、“法律进社区”等活动,提高广大师生和市民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责任单位:乡司法所,责任人:杨万选。

乡综办:加强对学校周边的安全监管力度,定期对学校及周边的危旧建筑、电路老化、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等不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治。排查学校周边交通安全隐患,加大对校门口附近非法营运车辆的查处打击力度,确保交通畅通;完善学校附近的交通安全标牌标识,确保学校周边交通安全。查处学校周边有固定经营场所的无证经营行为,依法打击兜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加大对学校周边占道经营、流动商贩、违章建筑的整治力度。责任单位:乡综办,责任人:王建忠。

乡文化站:取缔学校周边200米内的网吧、娱乐场所,打击容留未成人上网的黑网吧,整治影像出版、图书乡场,保障为青少年提供健康文明的音响制品和图书。责任单位:乡文化站,责任人:于立才。

乡卫生院:加强对学校及周边餐饮、食品、饮水等卫生安全监管,依法查处取缔学校周边的无证经营餐饮户,督促卫生不合格餐饮户及时整改到位。责任单位:乡卫生院,责任人:武明光。

学校(幼儿园):全面落实“三禁两不”(禁烟、禁酒、禁管制刀具和危化物品,不结伙抱团,不无假离校)规定,积极开展“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摸清学校及周边存在问题,主动联系职能部门做好学校及周边问题的专项治理和经常性整治工作;建立健全保卫组织,增加得力的保卫人员,加强内部巡逻守护,不断提高“人防、物防、技防”的条件和能力,不发生责任事故;加强师生安全法制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增强师生安全法制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坚持做好每天“最后一节课,最后一分钟”安全提示,上放学时段值班领导、教师及保卫人员必须在校门口附近值守、护导,严防危险人员针对师生实施犯罪。责任单位:罗城学区,责任人:王永奇。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生命不保,何谈教育”的思想,切实履行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管理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任务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处罚到位。

(二)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各单位在专项整治过程中,既要相互配合,又要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实行统一行动,联合整治。要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行动方式,根据不同学校校园及周边存在问题,采取不同措施,找准重点问题,实行重点突破。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单位要充分利用简报、标

语、传单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及时报道典型案例及行动的开展情况,营造全社会积极配合、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〇一〇年四月九日

主题词:扫盲

实施方案

论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 篇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项目逐渐向规模大型化、技术复杂化、实施环境多变化、投资与管理多元化等方向发展。通常项目实施又是一个多方参与、涉及众多专业和技术知识的复杂过程。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也日趋复杂,冲突和矛盾随着工程项目所处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如何让参与各方能够利益共赢、资源共享、相互合作和协调,如期顺利完成目标任务就成为我们置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 协同管理理论

协同论(synergetics)亦称“协同学”或“协和学”,是20世纪7O年代以来在多学科研究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其创立者是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 Haken)。它主要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协同管理就是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基本思想,建立“竞争—合作—协调(Competition Cooperation Coordination)”的协同运行机制,以整合企业的各种资源,协同系统内外相关的各种活动,最终实现优化过程、实现目标。在协同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如不同协同单位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子系统内部部门间的协调,企业间的相互竞争,以及系统中的相互干扰和制约等。系统能否发挥协同效应实际上由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决定的。管理系统内部人、组织、环境等各子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围绕目标齐心协力,必然就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反之,管理系统内部相互掣肘、离散、冲突或摩擦,就会造成整个管理系统内耗增加,系统内各子系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致使整个系统陷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

2 协同管理分析

在一个协同系统内,虽然各个子系统的出发点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是基于一个共同的目标,即:按质如期完成项目任务,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这种内动力作用的驱使下,项目子系统间相互协作与协调、相互让步冲突与掣肘,共享平台信息,实现预期目标。以上这些都为项目协同管理创造条件,使其成为可能。

2.1 协同管理模式

协同管理可行的基本出发点在于参与各子系统或利益主体的目标管理存在一致性。协同管理运行的基本条件是基于信息存储、传递、分析、判断的交互平台基础之上的。这种管理模式实际上是由管理者设计一种协同机制,在这种协同机制的作用下,被管理者能够相互合作、信息共享、利益共赢,如期按质完成系统的目标。系统管理模式,如图1。

图1为协同管理一般模式,该模式中的管理者是项目管理部门或项目管理代理机构,是一个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管理团队。主要任务包括制订协同管理机制,接受反馈意见,并发布决策信息等。它的主要职责是分析、判断和管理信息交互平台传递来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判,进而进行决策,确保整个项目在可控的范围内顺利推进。被管理者是参与项目实施的各子系统或利益主体。实施过程中,为了确保协同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可以通过合同条款来约定各子系统间的权利和义务。信息交互平台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是协同管理的核心。它的功能主要是收集、存储、分析和判断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生成的各种数据信息,包括各种项目过程资料、人员信息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信息交流平台与各子系统进行实时信息交换,实现系统间信息的共享。当然,信息交互平台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由管理项目系统的规模和难易程度来决定。

2.2 协同管理的运行机制

项目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协同管理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当的管理运行机制,形成一个以协同管理部门为中心、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协同组织。这种运行机制实际上是一个建立在技术、资源、合同、信息等管理层面之下的交互系统,该系统包括了人员协同管理、技术协同管理、资源系统管理、合同协同管理、信息协同管理等子系统。当然,对于不同项目,子系统会有所增减,可根据项目自身特点进行取舍;但对于每个子系统来说,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稳定系统,都有其自身的结构和特点,并且系统之间和环境之间也不断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作用。在项目协同管理机制作用,各个子系统根据自身特点和工作模式,参与项目管理,从项目的立项到设计、招标、建造直至交付使用的全过程,力求构建一种使各单位、部门及各阶段之间紧密合作的协同机制,如图2。

2.3 项目协同管理模式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由于项目协同机制自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此,它必然要与环境之间存在大量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促使项目协同机制既影响了环境,同时又受到环境的影响。系统对于环境的输入必须做出反应,而且又把自己对于环境的反应输出给环境,从而影响环境,进而系统又要对受到影响后发生了改变的环境输入做出新的反应。于是在这种周而复始的开放、交换中,项目协同机制系统自身不断地做出反应来和环境相适应,以此推进系统自身的发展,从而使得系统与环境之间更加契合。这里的契合既包含系统内部文化和人际的和谐性,又包含各子系统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同系统总体要求相协调一致的认同性。

3 结语

随着项目实施环境的制约性增强,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也越来越难以应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已不能有效的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协同管理模式实际上综合了和谐管理、集成管理、协作管理的基础上形成的管理模式。它更多强调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随着环境的改变子系统之间的和谐与认同,沟通与协作。我们可以预见,在当今高度重视效益、成本与和谐的社会中,项目协同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现代项目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CHENG M Y,SU C.W,YOU H Y,Optimal projec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for construction management[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03,129(1):70-79.

[2]CHENG E W L,LI H,Construction partnering process and associated critical factors;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2002,18(4):194-203.

[3]刘峰,庞弘.基于信息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业主协同机制研究[J].基建优化,2007,12(6):21-23.

[4]尹贻林,张传栋.大型建设项目集成风险管理的实现模式[J].建筑经济,2006,(3):37-40.

[5]侯学良,贺全龙.建筑工程项目冲突事件的和谐管理[J].建筑技术开发,2006,33(4):129—132.

论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 篇8

美国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给予高度关注。美国政府在出台中小企业相关扶持政策同时,关注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政策机制作用。其反映在:一是设立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小企业管理局(SBA);二是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中小企业法律制度;三是建立全球贸易数据库和SBATLAS系统,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设计和信息咨询等各类服务;四是实施了国际贸易信贷计划和出口周转金贷款计划,在担保贷款、风险基金、市场融资和税收优惠等方面满足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融资需求;五是成立政府财政支持的海外投资公司,助推中小企业海外投资扩展。

德国颁布《鼓励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专项纲要》、“欧洲复兴纲要”及“创新信贷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良好的政策机制和宽松的政策环境。由于德国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与企业划分标准密切联系,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8%,而主要工业部门产品50%以上销往国际市场,目前德国有1000余家中小企业的各类经济扶持组织,有政府机构、私营机构和公助民办机构等。这些机构积极充当和发挥着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媒介作用,通过提供信息、咨询、培训和项目基金等手段帮助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拓展国际市场。

法国政府长期以来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作为兴国之举。1994年6月,法国政府在其向国会提交的《法国研究之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和活跃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活动。实施多年的“海外市场开拓投资税收优惠政策”有效促进了中小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的投入。政府建立的国家技术交流转让中心每年通过提供无息贷款、建立“共同创新投资基金”、“中小企业技术推广网”等金融政策和措施,缓解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融资困难。

意大利素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政府为保持中小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其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政策的核心是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及传统产业领域持续开展国际化经营活动。近年来,在政府颁布的各种经济促进政策中,中小企业占获得资助申请的90%以上。政府财政支持的“对开发国外市场计划提供的优惠贷款”、“为非欧盟国家进行先期可行性研究的企业提供的优惠贷款”等多种贷款有力助推着中小企业外向发展。意大利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全国性机构中就有已与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签约的意大利工业家联合会,以及意大利中小企业联合会等组织。

日本在二战后重建期间开始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和培育。颁布实施了一系列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政策机制也随之得到极大促进和加强。日本1948年建立中小企业署,1963年颁布《中小企业基本法》,2000年出台《中小企业基本法》(修正案),从而激活了中小企业趋向国际化企业发展的活力。其政策机制反映在:提供中小企业资金供给和股权资本扩张的融资政策支持,贷款来自政府支持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制定的《促进新商业创新法》、风险资本投资体系、中小企业加速基金等形式,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创新和创业发展提供税收优惠和融资便利;建立全国、地方和区域“三位一体”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体系,鼓励日本贸易振兴公团等中介机构参与,通过构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参加国际交流活动。

上一篇:冬天的400字作文:冬天的早晨下一篇:阅兵仪式2019观后感_阅兵视频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