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电子通信技术

2024-10-31

创新电子通信技术(共12篇)

创新电子通信技术 篇1

目前, 我国的电子通信工业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但是从整体上来看, 我国的电子通信仍然处在产业价值链的末端, 技术能力总体薄弱。在我国面临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阶段, 提高电子通信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成为必然。

1 电子通信行业发展的现状

1.1 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

目前, 电子通信行业多采用引进先进技术, 为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对这些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建立“三资企业”。已在国际竞争中, 打破了外国产品垄断格局, 大大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其中, 通信设备方面, 在程控交换机、移动通信、光纤通信、无线接入等领域也先后实现了群体性突破, 提高了通信网络我国产化的比例。服务器方面, 主要市场在中低端方面, 高端市场仍被一些国际企业垄断。近年来, 研制出浪潮浪潮天梭TS20000, 结束了外国企业在高性能服务器领域一通天下的局面。网络产品方面,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我国的交换机产品迅速崛起, , 在低、中、高端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1.2 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基本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专利申请数量少, 质量不高。在过去几年中, 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仅占国外数量的5.8%。而在数字电视方面更是落后于国外的专利。且我国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外观申请, 很少申请发明专利。 (2) 缺乏技术标准。我国缺乏相应的核心技术为基础的技术标准。在国际标准领域长期跟随者的地位。 (3) 软件产业缺乏核心技术。 (4) 集成电路设计能力弱, 制造水平低。集成电路是电子及通信业的核心。目前, 我国对集成电路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还是较少, 创新能力较弱, 特别是集成电路的主流制造技术离国际水平差距还很大。

1.3 研发投入不足, 高级人才缺乏

虽然近年来我国电子通信行业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 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但是与国外的跨国公司相比, 投入规模仍然偏小。只有华为和中兴等个别企业投入比重超过10%。研发的投入较低直接影响了我国电子通信企业在核心技术上的创新能力, 并且也很难支撑企业开发更多的专利技术。

众所周知, 技术创新最核心的是人才, 而我国在电子通信领域特别是软件和集成电路领域的高级人才比较匮乏。如今, 专门人才的短缺制约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目前, 集成电路专业的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而从国外引进人才成本较高,

作者简介:王兴 (1984.10-) , 男, 河北省深州市人, 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 职称:助理工程师, 研究方向:微波;张海杰, 陕西黄河集团检验处。

对大多数企业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承担。

2 提高电子通信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2.1 国家和政府要加强支持

由于电子通信工业技术创新所需要的成本投入越来越大, 很多企业单独承担研发所需费用是不现实, 因此, 企业之间的合作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且势在必行。而在当前我国仍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所以在一些关键领域和关键技术特别是标准的创新上, 由国家和政府出面支持, 并有政府组织和协调企业共同开发。但是企业必须充分参与, 并且需要明确技术研发的具体主体是企业。

政府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来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 并将技术成果及时转化为新产品。同时, 政府还可以从采购等方面给予电子通信行业以支持, 鼓励优先购买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这样对于发展我国本土电子通信行业起来极大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2.2 产业内部加强合作

目前的形势下, 我国电子通信行业外资所在比重较大, 那么国内的电子通信企业就应该加强合作, 积极探索技术创新。同时积极寻找产业链上其他节点, 加强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合作, 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同时各个电子通信企业自身要加强对技术的创新认识, 积极开展技术科研, 将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例如, 我国芯产业联盟, 形成了包括设计、生存、封装、测试、系统等一个完整产业链, 组成了开发的战略联盟带动了我国设计系统芯片的能力。

2.3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多年来我国对于电通信产业的关注的投入多数是放在大企业上, 各种优惠政策也多是针对大型企业。而对于市场上众多的中小企业支持并不够。然而很多面向市场的新技术却是在中小企业中诞生, 但是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中小企业在实际的发展中遇到了诸多困难所以对中小企业加大支持力度是必不可少的。同时, 政府还应制定相关法律, 对于中小企业的资金特别是科研经费的支持也为必要, 另外, 还可以建立一些可以机构与中小企业合作的制度, 从多方面来支持中小企业对于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3 结论

电子通信行业是高兴技术产业, 应该合理运用资源和优势, 加大人才储备, 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摘要:现代电子通信发展迅速, 电子通信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但是电子通信行业仍存在技术实力较弱, 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目前电子通信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来提出加强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方法。

关键词:电子通信,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玉平, 李延国.电子通信技术产业的价值[J].农村经济管理, 2004 (3) :2-3.[1]胡玉平, 李延国.电子通信技术产业的价值[J].农村经济管理, 2004 (3) :2-3.

[2]吴珏.电子通信技术创新分析[J].科技风, 2011 (10) :11-12.[2]吴珏.电子通信技术创新分析[J].科技风, 2011 (10) :11-12.

创新电子通信技术 篇2

对于企业来讲,电子通信技术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运营成本,从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了提高了企业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而且还有利于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除此之外,电子信息通信技术还能够使管理者及时掌握与了解市场的信息,从而可以将企业针对市场的变化而及时将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向进行及时的改变,从而不仅可以第一时间抓住市场的先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大大减少了企业在经营中的风险。对于客户来讲,大大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良好沟通与实现信息的传递,使他们打破了时间的局限与地点的局限,在随时随地都能够实现相互的交流与信息的传递,同时由于信息传递的方便性,还使得人们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大的提升。

电子技术课程创新应用能力培养 篇3

关键词 电子技术课程;创新能力;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8-0104-02

Cultivation of Ability to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based on Electronic Technology//YANG Lili, YUN Yuliang, LI Shengduo

Abstract How to complete the theory teaching and practice teaching perfectly, how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study interest and ability to analysis and solve questions and how to train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re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paper studied. Some methods of teaching and practice are raised based on practical work, which are used 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

Key words electronic technology; ability to innovation; ability to application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均在探索和改进之中[1]。理论教学一般采用板书或者多媒体,按照培养大纲,依据教材进行按部就班的讲授。实践教学由实验和课程设计组成。实验教学环节,学生仅需按照实验步骤和内容进行数据测量和知识验证。课程设计环节,按照题目,根据讲解的思路,进行电路设计、焊接和调试。整个教学过程,缺少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和应用,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继而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也随之降低。由此,针对电子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进行以下方面的教学探索。

1 理论教学的创新和探索

循序渐进,互动教学 电子技术的应用能力强,理论教学要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采用循序渐进和互动教学的方式进行安排和讲授。“循序渐进”不是按照培养大纲的顺序或者教材章节的编排,而是按照“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根据学生接受理解的过程,对知识进行最小化分割和重组,做到真正的循序渐进。互动式教学,是通过营造多种互动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2]。教学中采用一些典型的教学互动,如表1所示[3-4]。

精泛结合,强调用“新” 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体现“精”“泛”“用”“新”四个方面:“精”,指精选理论知识,降低理论难度,删除理论推导以及过时的理论知识;“泛”,指知识面要宽要泛,不仅涉及电子技术,还涉及电子线路、电工原理以及EDA仿真软件等知

识;“用”,指电子技术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新”,指电子技术的发展很快,要把握最新的科学知识和科技动态,并将其传授给学生。

2 实践教学的创新和探索

个性教育,协作探究 由于学生的情况不同,在实践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良好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同时也是创新教育的实施过程。学生不再是接受者,而是自主探索、小组协作,将所学知识与技能真正内化[3]。个性教育,首先个性化实践项目。对于实验教学,分化每个实验,分层次考核。如电子技术实验,分成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如表2所示[5-6]。其中,后者的比重不低于50%。

任务驱动,注重引导 实践环节,将实践内容设置成一个个综合任务,每个任务包含相关知识点交给学生[4]。教师与学生要进行有效组合和合理分工。教师不再是主宰者,而是辅助者,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辅助学生完成任务。

虚实结合,物尽其用 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受到技术更新快和实验室资源的限制,使学生的想法很难一一满足。由此,采取两种方式进行解决。首先,实验中增加面包板,学生在实验箱上完成实验内容后,可进行相关的扩展实验;其次,增加仿真环节,若学生有多个想法,要设计多款电路,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相关的软件来完成。

头脑风暴法的应用 头脑风暴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集中注意力与思想进行创造性沟通的方式,是一种生动灵活的交流探讨方式。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尝试把头脑风暴法引入电子技术的实践课程中。头脑风暴教学法应用于电子技术实践课中,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大接触的信息量、活跃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7]。

3 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

更新快是电子技术的特点之一,因此,电子技术的教学也必须适应这个特点。这就对教师提出更好的要求。教师必须根据电子技术发展的方向提高自身的素质。除了自学、参加培训,更要积极申请科研和教研项目,提高自身的能力,把新知识带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4 总结

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尝试,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要找到最合适的实践教学方法,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试验和总结。在后续学期中,学生参与了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机器人比赛等,并不同程度地介入了科研课题,指导教师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给予极大的肯定。■

参考文献

[1]蒋东伟.浅谈电子技术教学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M]//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2010:531-533.

[2]李江昊,燕燕,付广伟.“数字电子技术”合班课互动教学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4,36(5):18-19.

[3]张娟,钟清华.电子技术实验个性化教学与创新教育[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5):72-74.

[4]应芳琴.任务驱动法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中的探索与实施[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3):93-95.

[5]马学文,李景宏,郑世才,等.电子技术实验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6]房国志.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程[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中职电子技术教学创新 篇4

中等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面向市场办学。职业教育服务于解决大多数人的就业和民生问题。中职学生文化课成绩均不理想,到校的目的是为了学到一技之长。然而,目前一方面我省大多数中职学校仍采用普高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堂纪律差,学生厌学、没有目标;另一方面我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当我们仍在考虑学生的就业率问题时,经济发达的地区已经在考虑学生的就业质量问题了。这样导致我们的毕业生要想在竞争中不被淘汰,必须要掌握较强的专业技术。传统的教学内容一方面逻辑性强,不利于学生学习;另一方面要求高,学生很难达到要求。通过改变学生是不现实的,必须找到符合目前中职学生现状的教学方法。

《电子技术》是中职学校应用电子专业、维修电工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多,内容比较抽象,并且与学生过去所学的知识联系不大,学生感到理解和接受十分困难。教师如果采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讲到底“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还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心里愉悦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内因,挖掘学生的潜能,逐步解决学生“愿学、想学、乐学、爱学、会学、能学”的问题一直是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课题。

1 教学创新应用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

1.1 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教师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可以改变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思维定势,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充分挖掘学习的潜力和动力。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疑”写入到自己的教学目标之中,并对事先准备的教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而不是照本宣科。教师由“疑”开始,直奔要点,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以解决中职学校教师缺乏成就感和幸福感的问题。

1.2 教师要创新过程性评价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从小学到初中在学习上都不是成功者,长期以来较多地是受到责备和批评。他们爱做小动作,但不动脑;爱聊天,但不爱发言;自卑自傲、但缺乏自信;对成就感默然;遇到困难容易放弃。面对这些的现状,中职教师首先要自我突破,然后观念突破,进而评价突破。过程性评价有表现性评价、合作性评价、参与性评价和作业评价四种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一要把握评价的层次性和侧重点;二要关注后进生;三要公正;四要不断改变评价。在组织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1.3 教师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利用Power Point或flash的强大功能,将原先《电子技术》课中的板书、作图、推导过程等,制作成课件。不仅可以在文稿中写字、画图,还可以设置动画、插入图片、视频,引入其它应用程序等。这样的板书可以设置不同的背景,配上不同的声音,使原本枯燥的理论讲解变得生动直观、活泼有趣,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讲解《电子技术》中的集成运算放大器时,画集成运放的应用电路可以设置的像在黑板上一样一根一根地画出来,一个一个地引入元件,再用导线连接起来。由于现在的中职学生主动性、积极性普遍不高,但他们喜欢新、奇、快的东西,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技术的能力。

1.4 教师应用EWB软件进行实验仿真教学

EWB具有界面形象,操作方便,且使用的各种电子器件、测试仪器仪表其外形和操作方法与实际电子器件、仪器仪表很相似,因此非常适合电工电子类课程的实验教学。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存在硬件设施不齐全,很多实验没有办法在实验室完成的问题。EWB不仅可以弥补实验仪器仪表及元器件缺乏带来的不足,还可以排除元件损耗和仪器仪表损坏等因素,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学习的内容,加深对概念、原理的理解。

笔者在讲解《电子技术》中的直流稳压电源时,首先通过一些充电器的图片和实物举例分析,引入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包括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四部分),然后在EWB工作区中选择适当的电子元器件并设置参数,将其连接成电路,接着在每个组成部分的输出设置一个测试点,并分别接示波器,最后单击界面上的开关即可进行仿真,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各测试点的波形,即对应电路部分的输出波形。从而可以直观的理解为什么直流稳压电源由四部分组成。

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经常还会假设某个元器件发生短路、断路、漏电等故障,而这些假设却存在不安全因素,不容易做实验,教师如果通过纯理论分析来讲授,学生很难理解。利用EWB仿真教学,不仅可以非常容易地解决这个难题,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电路仿真,学生可以熟悉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测量方法,进一步培养综合分析能力、排除故障能力、创新能力。

2 结束语

传统的教学片面的强调学科体系和知识灌输,教学方法陈旧,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比较薄弱,难以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电子技术》课程必须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把学生的不利因素转换为有利因素,培养出“会做、善说、能写”的中职毕业生,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

摘要: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现状,本文就如何实施《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多媒体教学和EWB软件进行实验仿真教学,不仅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技术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电子技术,教学创新,多媒体,EWB

参考文献

[1]张龙兴.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创新电子通信技术 篇5

建设方案

建设单位: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一、中心简介

湖南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经、管、文结合等多学科支撑,协调发展的省属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高度重视实验教学,不断加强实验教学训练中心建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素养、工程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系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应用创新训练中心是我校规模最大、设备先进、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成果丰硕的跨学科专业和综合性实践教学训练中心。

中心建设历程。2000年以前,中心初期建设阶段,建设了电工电子基础课实验室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验室,主要开展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课程的验证性项目实验教学,电工电子基础课实验室在2000年通过了湖南省教育厅“双基”合格评估。2001年—2008年,中心整合发展阶段,原湖南建材高等专科学校与原湖南大学衡阳分校合并组建湖南工学院,二校实验室资源进行了整合,我系扩建了电工电子实验室、新建了电工电子实训基地、电气与控制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开设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课程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比例达到70%,电工电子实验室2005年被评为湖南省基础课示范实验室,电工电子实训基地2005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实习基地,2008年电气与控制工程实践教学中心被评为湖南省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并于2011年通过评估验收和授牌。2008年—2012年,中心拓展与提升阶段,中心扩建了信息处理与通信工程基础实验室和工程应用创新训练实训室,开展了研究性创新实验、工程应用训练和孵化性创业实验, 建设了拓展性跨学科专业综合训练支撑平台,2012年建立了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应用创新训练中心。

覆盖专业。目前,中心承担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等专业实验教学、职业资格认证、暑期实践培训、工程实训和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教学任务,中心实行时间、实验设备和电子元器件全开放运行。

创新训练取得的成绩。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全面拓展学生的知识与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校系二级管理、资源共享和中心全开放运行管理机制。依托“学徒制”、“学生助教”、“导师制”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学生个性发展,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技能训练-综合应用训练-工程技术训练-创新意识培养 四层次人才阶梯培养实践教学新体系,在大学生创新训练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97年开始中心组织学生连续8届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湖南赛区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并2次获得优秀组织奖;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获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4项;2008年以来引导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先后获得全国三等奖1项,湖南赛区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引导学生参加衡阳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取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胜奖2项。选派本系学生与机械工程系学生一起参加首届湖南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本系学生完成了作品的控制模块设计并获得一等奖。中心以学科竞赛为契机,把握竞赛的内核,使其校园化、常态化,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校内“圆融杯”电子设计竞赛活动,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实践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近三年来,中心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交流,中心先后与中国南方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郴州玉山水泥有限公司、大唐集团耒阳发电厂、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和上海嵌入式系统培训公司等单位进行合作,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加企业科技报务,并为企业员工进行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培训学时达120学时;中心先后接待了省内外包括江西理工大学、南华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在内的30余所同类高校的交流与考察,接收了包括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三所市内高校学生400余人·天实验实训任务。

中心现有资源。我系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应用创新训练中心现建有电工电子基础课省级示范实验室、电工电子省级优秀实训基地、省级电气与控制工程示范实践教学中心、信息处理与通信基础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训练实训室,使用面积(20*106.92=2138.4、4*195.2=780.8、272(109房)、170(3320房)、200(管理房)、配电房440)4000平方米,设备总资产1692万元,仪器设备1922台(套)。中心现有创新训练指导与实验教学管理人员28人(含兼职人员),其中教授4人,硕士以上学位20人,具有工程背景的9人,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职称与年龄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爱岗敬业、相对稳定的创新训练指导和教学管理师资队伍。中心有较丰富的创新训练数字资源,具有便利的科研信息检索查询条件,学校建设了数字图书馆(http://lib.hnpu.edu.cn)资源(包括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ilson 外文期刊数据库、Gale Academic Onefile 学术期刊大全数据库和SpecialSciDBS 国道数据特色专题(外文)数据库),建设了精品课程网站(http://jpkc.hnpu.edu.cn),建设了电气与控制工程示范实践教学中心网站(http:///xbsz/dqx/),为学生的创新训练提供了工程应用、科学研究和服务咨询支撑平台。

二、中心现有条件

我系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应用创新训练中心现建有电工电子基础课省级示范实验室、电工电子省级优秀实训基地、省级电气与控制工程示范实践教学中心、信息处理与通信基础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训练实训室,中心下设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LC控制技术、电机与电力电子技术、先进控制技术、DSP技术、EDA技术、通信电子线路、基于ARM的嵌入系统、单片机技术、工业控制网络与自动化技术、变配电工程训练等26个操作室和1个元器件库。中心使用面积4000平方米,目前按中心教学服务对口的学科专业在校学生计算(不计大一学生),生均场地面积为1.2平方米/人,按每个实验操作室设备1人/台(套)计算,生均场地面积为4.2平方米/人。中心设备总资产1692万元,仪器设备1922台(套),其中800元以上基础训练仪器、设备1845台(套),大型共享仪器、设备77台(套),5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91台(套)。中心实现了从校园网——中心网络化管理室——操作室局域网——学生工作站的层次化网络管理体系,并实行时间、地点和设备与元器件全开放运行机制。中心的现有条件构建了电气信息类专业实验教学、专业实习实训、拓展性跨学科专业综合训练、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认证、工程技术应用创新训练和科学研究与服务咨询的多样化、立体化教学支撑平台。2011年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应用创新训练中心直接为我校教学任务服务的学生达到13860余人·天,通过自主性拓展实验、职业资格证培训、暑假培训、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培训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STITP),参加训练的学生达到19260余人·天。

三、中心建设方案

1、中心建设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并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贯彻执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相关文件要求,以高等教育要“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为指导思想,结合我国目前正在全面实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战略方针,以及我国教育强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发展战略,不断加强我系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应用创新训练中心,全面培养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

2、中心建设思路

人才培养必须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观念,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具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推动高等教育适应我国新型工业化和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中心的建设思路是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心软硬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学生的工程素质训练、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中心以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应用进行设计和制作实物作品为突破口,加强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开展科学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推进我系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应用创新训练中心的建设。

3、中心建设目标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转变高等教育教学理念,树立工程教育教学理念,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心合理定位,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以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应用为主线,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加强校企合作与校际联合,依托行业背景、学校建立的董事会和地方区域企业,校企结合,深化校企合作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不断丰富工程内涵、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强化学生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教育,提升对外科技服务能力,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行业与地方区域经济服务,加强同类高校的横向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加大中心软硬建设力度,打造中心特色,加大中心硬件投入,加强中心师资队伍建设和软件建设,进一步营造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积极实践的学习氛围,搭建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创新的实践教学育人环境;加强制度建设和教学管理,由于中心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必然要求中心在教学制度、教学运行机制和教学管理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更,优化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心能适应培养学生具有较强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要求。经过三年的建设和改革,中心目标是将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应用创新训练中心建设成具有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较强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中心全开放运行和资源共享,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工程实践能力的系统培养与训练,全面提升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打造中心特色,使中心在同类高校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作用。

4、中心建设内容

(1)加强教学制度建设与管理

完善中心现有教学管理制度,制订与“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应用创新训练中心”相关的学生课外培训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实习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管理制度、学生自主项目管理制度、教师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大学生创新性研究项目管理制度和中心资源共享管理制度。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完善中心全开放运行管理机制与规章,全面实行网络化辅助教学和网络化管理,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中心资源共享;加强中心教学管理,开展学生座谈会和企业专家教授参与的座谈会,定期进行抽样调查,听取学生和企业专家意见,帮助中心指导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科学、有效、严格的“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应用创新训练中心”评估机制,将立项评审、中期检查、验收评估、验收后跟踪衔接起来,中心负责人对中心建设全面负责,对立项的中心建设,每年必须向学校提交中心建设情况报告,接受学校组织的中心建设检查。

(2)更新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心以培养学生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应用能力为主线,以突出应用性、工程性和创新性为指导原则优化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更新电气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学校成立的董事会,邀请校外的企业专家和科研院所的教授,开设工程技术应用与科学研究讲座,建立与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的中心建设指导委员会,在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作进行改革,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院所的科研课题研究和企业的工程技术改造,提升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科技服务水平和创新意识。

(3)加强实践教学研究,更新教学内容。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教学观念,加强实践教学研究,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和行业经济发展的特点,根据人才市场和企业的岗位需求,深化校企合作,构建面向“应用型卓越工程师” 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不断加强实验技术研究,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更新实验教学项目,与企业共同编写主要课程教材(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继续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在实践课程上,实验教学内容应减少验证性实验项目,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密切结合实习企业改革实习教学内容,构建必修项目与选修项目相结合、校内实践课程与企业实践课程相结合、自主实践项目与学科竞赛项目、校内实践项目与企业工程项目相结合、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将学生的综合能力、工程应用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放在教学中心工作的首位。紧密结合湖南教育强省和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战略,根据电气信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特点,科学地设置实验项目,注重实验内容的先进性、工程性、前瞻性、创新性,逐步形成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程能力、创新意识。中心加强实践教学研究和实验教材(指导书)的编写工作,在3~4年内,修改完善现有课程的实践教学指导书,公开出版2~3本实验教材;主持校级以上的教学研究项目10项,力争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研究成果奖1项;不断更新实验项目,使“三性”实验项目达到78%,保持每年的工程训练项目、研究性创新性和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不低于总项目5%。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现有的省级电工电子教学团队基础上,加大中心教师队伍建设力度,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培训和教研科研活动,每年制定并落实中心教师轮流到国内外高等院校进修,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实践教学理念和经验,追踪学术前沿,掌握先进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鼓励专业教师到国内外公司企业学习,鼓励中心带头人和骨干指导教师在合作企业中参与大型企业决策,独立承担企业技术指导和产学研项目开发,扶持中心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承担企业科技服务项目和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定期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来校给骨干教师做技术讲座。在中心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师资梯队的建设,保证中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中心指导教师以博士硕士为主体,专任教师均到相关产业领域实践半年以上,加强教师的工程背景;聘请一批相关产业领域的人员为兼职教师,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中心指导教师团队,在3-4年内中心培养或引进博士2-3名,硕士1-2名,培养教授1-2名。

(5)加强中心软硬件建设。中心在未来3-4年内争取年均120万元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强硬件设备建设和信息化的网络教学体系建设,争取在4年左右的时间内,通过多种渠道(包含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筹集500万元左右的经费,将中心建成一个学科门类齐全、设备先进、技术水平较高、管理完善的现代化的一流的实践教学基地、科学研究基地和科技创新训练基地。

(6)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将现代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与常用的报告式、电教式、提问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相结合,拓展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的新教学途径,采用“工程项目设计”、“项目驱动“式教学,实行教与学的互动、学校与企业互动、企业与学生互动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7)开展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引导学生参加校级“圆融杯”电子设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课外科技活动“挑战杯” 竞赛、衡阳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教师的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性研究项目和实习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其中校级“圆融杯”电子设计竞赛实施全开放式竞赛,并以自选性、协作性项目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使学生专业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5、中心运行与管理机制

中心建制。中心属于校级创新训练教学中心,与学科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实施院、系两级管理,在学校和系教学委员会的指导下,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主任具有较强的科研和管理能力,具有教授职称。学校和系负责中心的建设,并提供实验耗材、实验设备维修、实验室管理和仪器设备更新等经费。

中心管理与运行。中心主任全面负责中心的实践教学、科研、教学研究、发展规划和管理工作,并承担教学、教研教改和科研任务。中心设副主任1人,协助主任工作,中心人员分由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和兼职实验教师组成,中心设立实验安全员、考勤员、档案员、设备维护员、卫生员和实验教学秘书等岗位,由专职实验技术人员担任。

实施“学长制”助教管理,在高年级学生中选拔理论扎实、实践能手能力强的学生,按“学长制”管理制度,学生协助实验技术人员参与中心的管理工作,包括器材准备、设备维护、安全、卫生和辅助教学等工作,通过“学长制”助教,实验室能持续实行开放。

中心实行全开放运行机制,学校建立了实践教学中心开放管理制度,实践教学中心制定了教学中心开放运行细则,在制度上保证了中心的开放运行;中心除有正常的教学任务安排外,全天向学生开放:实放时间、设备和耗材对学生全开放,学生的实验项目可以是教学任务规定的没有做完的内容,可以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选修项目,也可以是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教师拟定的或学生自行拟定的实验项目。学生进入中心时可以在网上预约,并填写实践中心开放申请表,也可以到中心与实验管理人员联系并填写实践中心开放登记表,经中心主任批准后即可进入中心进行实验。中心通过开放和网络化管理,实现校内各学科专业学生、校际之间实验资源共享。

6、中心特色

(1)构建与科学专业培养目标相协调的专业基础应用训练——综合应用训练——工程应用训练——创新应用训练四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创新性学习。

(2)建设多样化的实践教学软硬件平台,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运行模式,以实验室开放和网络化管理为依托,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个性化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

四、工作进程安排 1、2012年6-9月

建立“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应用创新训练中心”领导小组,派遣老师到企业和同类高校进行调研,跟踪企业应用的新技术,学习同类高校建设经验,收集与中心建设相关信息与资料。2、2012年9-12月

建立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应用创新训练中心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确保中心全开放运行和资源共享,完善中心网络化建设,更新中心信息资源,开发研究性创新实践项目2项,完成大学生研究性创新实验(STITP)项目1项。3、2013年1-12月

完善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应用创新训练中心实验与实训课程教学大纲以及各门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出版教材2部,开展教学研究,构建中心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2个创新训练操作室和2个企业实训基地,开展科学研究和企业科技服务项目各2项,开发研究性创新实践项目2项,完成大学生研究性创新实验(STITP)项目1项。4、2014年1月-2014年12月

更新中心实践教学体系,建设3个创新训练操作室和3个企业实训基地,出版教材2部,开展教学研究,探索企业实习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科学研究和企业科技服务项目各2项,开发研究性创新实践项目4项,实施创新创业孵化项目1项,完成大学生研究性创新实验(STITP)项目2项。5、2015年1月-2015年12月

建设1个创新训练操作室和2个企业实训基地,并完善已建设的实习基地,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总结,探索学生参加国外知名企业实习方式。开展企业科技服务项目2项,开发研究性创新实践项目4项,实施创新创业孵化项目1项,完成大学生研究性创新实验(STITP)项目1项。6、2015年

完成项目总结,写出总结报告,提炼专业建设特色,完成中心建设验收评估。

五、中心建设主要保障措施 学校对中心建设经费重点投入,2009~2012三年来学校对中心共投资硬件设备更新和维护400多万,由学校专家对立项进行评审,实现建设经费及时到位,使用合理。每年学校单独核拨设备运行维护费、耗材费、中心开放经费和教学经费,所有经费按学校教学经费管理办法,实行专款专用,保证了教学的正常运转。

我校十分重视和支持中心建设,学校在中心建设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加强中心建设管理,保证中心建设经费投入等,已制订了加强“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示范实验室”建设和“创新训练中心”建设的有关政策。中心建设立项后学校将从师资、经费、政策等多方面给予支持,确保建设经费足额到位,保证中心建设计划的有效实施,主要措施如下:

1、学校成立“创新训练中心”管理机构。学校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创新训练中心”项目组,成员包括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教务处处长、相关教学系主任、中心主任,全面负责校内具有能力的教师引进工作,负责中心建设工作的组织和资金、政策的落实。

2、学校成立校企合作的 “创新训练中心”建设指导委员会,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企业高管、中心主任、中心责任教授和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等共同组成,既为中心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又对中心建设工作进行严格有效的督导、检查和评估,确保中心建设的质量。

3、学校出台优惠政策为中心积极引进具有博士学位和教授职称的高级人才,合理调整中心的教师的结构。优先选派该中心老师到国、内外访问和学术交流。充分利用学校董事会成员单位,聘请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校兼职教授,参与学校工程教育指导委员会,参加中心人才培养全过程。

4、学校给予该中心建设以相关政策支持,给该中心建设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学校按照《创新训练中心管理办法》对中心进行重点投入,学校投入经费与“创新训练中心”经费比例为2:1,专项用于本中心建设,聘请企业高管和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授及学术交流活动经费,聘请企业教授参与中心建设,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实现中心资源共享。

六、中心建设预期成果

●完善和建设中心教学管理制度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构建中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 ●探索中心国外实习和工程训练培养方式,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公开发表与中心建设相关教学研究论文6-8篇,公开出版实践教材2-3部; ●获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1项;

●开展企业科技服务项目6-7项,开发研究性创新实践项目8-10项,实施创新创业孵化项目2-3项;

●完成大学生研究性创新实验(STITP)项目5-6项;

创新电子通信技术 篇6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学生的电子小制作训练。小制作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识别检查元器件的能力,分析理解电路图、电路板图的能力,联想创新能力。

【关键词】

检测能力;学以致用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

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新的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层出不穷,极大的方便和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电子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普及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2014】国发19号文件第14条规定: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联动,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

由上可见,国务院把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也是企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要。对职业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如何提高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电子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特别是电子技能水平,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以为:加强学生的电子小制作训练,对提高学生的电子技能水平、创新能力等非常有益。是培养学生应用电子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1 加强电子小制作训练,可提高学生对电子基本元器件的识别检测能力

电子仪器设备及家用电器信息产品等是由各种电子元器件构成的,电子元器件是构成电子电路的基本器件,对初学电子技术的学生而言,进行元件的识别、检测、电路工作原理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要做一个电子小制作,首先离不开元件的参数的选择与元件质量的检测,只有把正确的元件安装在电路中,才能达到电路所需功效,产生应有的实际效果,完成电路的设计功能。其次,元件安装在电路中,离不开焊接技术,只有焊接正确,不出现虚焊、假焊、漏焊,电路才能正常工作。所以电子小制作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元件检测、焊接基本技能。

2 加强电子小制作训练,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至用

电子专业的学生,进校先学习《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等理论知识,对电子基本元器件的符号、作用、功能、特点等有了理性上的认识,对高职院校而言,只有将这些理性认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具有实际意义。同时,小制作训练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比如,学生学习了放大电路,掌握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这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的理解,如果让学生做一个OTL功率放大电路,当电路输入一个较小的音频信号,经OTL电路放大后,输出一个较大的音频信号,推动扬声器就能发出了一个较大的声音,通过示波器的观察,输入输出信号的波形一致,但输出信号的幅度比输入信号的幅度大。这样,学生对放大电路的理解就深刻了,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学生既学到了技能,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积极性、成就感。有利于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产生联想,成就创新,技术技能的积累,学以至用。

3 加强电子小制作训练,可增强学生对铜波板电路图的分析能力

铜波板电路图的设计是电子小制作的重要环节,设计合理与否, 直接影响铜波板电路的质量与电气性能,对初学者来说,就必须掌握铜波板图制作的基本知识,学生在制作电子小制作时,首先要设计电路,掌握电路工作原理与组成,了解信号的来龙去脉,组成单元,并贯彻到布线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都知道,电路工作原理图中元件连线要求横平竖直,交叉相连打点,交叉不相连时不打点。而铜波板电路图,单层铜皮是用胶粘在绝缘板上,只有一层,不可立体交叉,所以,元件的连接铜皮是没有横平竖直要求的,同学们在把电路原理图转化为铜波板电路图时,就必须考虑元件的合理布局,以确保电路良好的电气性能,铜皮的走线怎样弯曲才能避免交叉等,同时,要成功制作一块铜波板电路图,还需蚀刻、钻孔、预涂焊锡、画元件符号等工序。通过这样的小制作训练,对提高学生铜波板电路图分析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所以,加强电子小制作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电原理图转换为铜波板图的识别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对铜波板图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在电路板上查找元器件的速度。

4 加强电子小制作训练,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电子技术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可以把非电量的因素转化为电量,然后对电量进行加工处理等,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如:卧室自动小夜灯,水塔自动供水电路,一断即响防盗器,一动即响防盗器,防盗报警电话装置,宝宝尿床踢被告知器等等。都是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这些水位、温度、湿度等非电量因素的变化,通过电路转化为电量的变化,再经电路放大处理之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提示人们。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通过这些小制作训练,既启迪了同学们的思维,又激发同学们的电子小制作设计与创作的热情。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有所创造而奠定坚实的基础。因为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改造,都是由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得到启发而产生。

【参考文献】

创新电子通信技术 篇7

一、电子信息技术

1) 电子信息技术的概念。电子信息技术指的是利用电子技术实现获取、处理、传递与利用信息的目的, 主要包含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以及传感技术。当前电子信息技术设计行业多种多样, 范围广泛, 比如通信设备制造业, 又比如软件业、微电子器件制造业等等, 其被各个行业所重视。

2) 目前电子信息技术的存在问题。电子信息技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一, 当前国内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相对而言比较缺乏。比起美国之类的发达国家, 国内电子信息技术的力量尚显不足, 从事计算机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在国内也比较少见, 电子信息技术力量的薄弱是国内电子信息技术在发展的道路上需要处理的问题之一。其二, 国内假冒伪劣的电子信息产品比比皆是, 盗版产品随处可见, 走私贩卖以及企业之间不良竞争屡见不鲜, 这也就严重影响了国内电子信息技术在国际上的竞争, 制约了国内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潜力。所以,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环境资源紧缺是当前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又一重大问题。其三, 目前国内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机构较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显得比较落后, 产业机构还不够合理, 这也就对国内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造成很不好的影响。构建比较完善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机构是国内电子信息技术走上科学健康的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

二、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子产品方面创新意识的提升

1) 社会电子信息人才创新电子产品意识。对于电子产品方面的创新是电子企业自身保持与获取竞争力量的核心要素, 电子信息技术对于电子产品的创新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力。比如, 众所周知的苹果公司, 苹果手机这样电子产品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就可以从iphoned4 到iphoned5s系列的升级换代, 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远快于同行业大部分电子产品的创新速度。苹果手机受到消费者追捧与欢迎的程度也远远大于大部分同行业电子产品, 这里面苹果手机的快速更新与发展离不开公司人员整体的创新能力。因此,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化与知识经济时代, 国家需要重视培养人才的整体创新与实践能力, 意识到人才在信息与知识经济时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但要在教学机制中, 还要在社会中树立其创新理念, 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特殊性进行培养, 使创新理念不断扩散, 提升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子产品方面创新意识。在提升人才创新意识的同时, 也不要忘记发展实践性操作, 把实践和理论落实到位, 深入实践之中, 形成更为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2) 电子信息专业大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国家应该重视电子信息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今电子信息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教学缺乏实践性。学校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过于忽视, 与此相反对于学生理论知识讲解与传授更为注重。因此, 应该推进电子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改变教学观念、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合理规划。在注重电子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电子信息技术知识的实践操作,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时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此有助于提升国内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整体水平, 同时也提升了其创新能力, 更好地把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创新电子产品方面。除了对学生的电子信息方面的课程以及教学观念的改变,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师资力量的建设也是影响学生提升电子信息技术水平及培养学生这方面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提高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师资力量, 有利于突破传统落后的教育模式, 注重对电子信息专业大学生启发式教育, 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满足社会对电子信息人才的专业需求, 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子产品创新方面的有效应用

1) 集成电路技术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主要的应用方向主要是智能集约化以及网络数字化、高效快捷化等, 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 对于电子产品的创新分为多个方面。电子技术创新电子产品的应用从硬件产品核心看, 电子产品中的电子信息硬件系统集成技术是一大亮点, 比如人们常用的计算机里面的cpu, 就是利用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的技术。此外还有各类IC卡, 这些都运用了集成电路技术, 可以说集成电路技术在电子信息硬件产品核心中的广泛应用在电子产品的发展上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同时也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随着集成电路的不断系统化发展, 集成度越来越高, 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子产品领域内有着更广泛的应用, 有利于电子产品的创新。

2) 创新产品特殊属性。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可以给电子产品创造特殊属性。比如从市场上手机电子产品的调查研究相关资料分析, 苹果手机电子创新产品取得市场的成功率远远高于其它同类型的创新的电子产品。这离不开苹果电子产品自身的独特属性优势, 经过调查可以发现使用苹果的人对于苹果产品的依赖性很强, 感觉产品能跟人互动一般。就以手机QQ而言, 其余牌子的手机都是显示的手机QQ在线, 而苹果手机显示的iphone手机在线。又比如苹果电脑不用一层层打开软件可以直接找到需要的软件, 这些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给电子产品创造出来的独特属性, 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于产品的依赖性。这也是利用电子技术在创造电子产品特殊属性方面的创新应用。

3) 电子银行的应用。电子银行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 有效地降低交易的成本。现阶段以电子商务、移动支付以及云计算等新一代的互联网技术正在逐步向金融领域渗透, 给传统的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电子银行和手机服务的建设过程中, 充分围绕综合性集约化的思想, 使电子银行的功能更加多样化。新一代的互联网金融体系更加突出关注便捷化、标准化、泛在化以及智能化。在逐步转向“流程化电子银行”的整个过程中, 电子信息技术不单单是整个转型过程中的催化剂, 还是达到成功转型的关键性基础。

四、结束语

随着信息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国内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不断提升的科技水平也使得电子信息技术水平得到提升, 电子技术水平越高对于电子产品的创新越有利。要充分把握好电子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向, 正视国内电子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明确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实际情况, 更好地把电子信息技术在创新电子产品方面进行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电子信息技术为了更加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飞速发展, 而电子产品更新快速是其自身的一个特点。本文对电子信息技术作了一个简要的分析, 同时对电子信息技术在创新电子产品方面的应用作了相关剖析, 以期对电子信息技术高效合理应用于创新电子产品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电子产品,应用

参考文献

电子的技术创新和发展(上) 篇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十六世纪在欧洲掀起的一场文艺复兴运动, 揭开了欧洲的科学与艺术革命浪潮, 产生了近代科学, 随之出现了科学革命 (1550~1670年) 、技术革命 (1755~1805年) 、工 (产) 业革命 (1790~1848年) , 完成了人类近代史上第一个科学、技术、经济大循环过程。科学 (Science) 是人类了解和探索世界的方式方法, 侧重于对未知的探索, 从而发现新的规律, 创造新的知识。技术 (Technology) 的定义很多, 据说有上百种, 一般指一切人类实践活动中凝结而成的技艺、工具和机器。技术是联结科学和生产的中介, 科学转化为物质生产力要通过技术, 生产经验要上升为科学也要借助于技术。当然, 技术与生产的关系更为接近, 发挥的作用也更大。进入20世纪以后, 科学和技术的界限开始模糊, 出现了“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科学技术一体化, 有日本学者认为:上世纪80年代进入了“科学技术” (Scienti c Technology) 时代, 现在我国, 科学和技术也常被合成“科技”一词。

技术创新 (革新) (Technology Innovation) 也称技术进步 (Technical Progrss) 是美藉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 (Schumpeter Joseph Alois 1883~1950年) 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新理论, 他的创新理论包括下列5种具体形式: (1) 新产品――开发新产品或改良原有产品; (2) 新生产方法――如改手工生产方式为机械生产方式; (3) 新市场――开拓新市场, 如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 (4) 新资源――发现新原料, 如半导体业中使用硅取代锗; (5) 新组织――创建新的产业组织, 如公司事业部的建立。在技术创新中人们一般重视的是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 其实必需要从技术和经营管理两个方面双管齐下, 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熊彼特用这一创新理论诠释了俄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 (Nikolai.D.Kondratieff (1892~1938年) 1926年发表的《经济生活中的长波》中提出的为期50年左右的经济发展 (波动) 周期 (表1) 。

资料来源:《电子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1991年

对照德国在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工业4.0 (Industrie 4.0) 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以及工业1.0――蒸汽机时代 (1760-1840年) , 工业2.0――电气时代 (1840-1950年) , 工业3.0――电子时代 (1950~) 各工业革命时代, 工业2.0革命包括了电力、钢铁、铁路、化工、汽车等主导创新技术产品, 其实相当于康德拉季耶夫长波发展中第2和第3周期的合并, 那么, 两者的时间便大致吻合了。表1的第4周期的起迄时间定为1945~1990年 (45年) , 并预计1990年后为第5周期, 即新技术工业革命时代。今天回头来看, 世界技术创新的脚步有所放缓, 生物工程至今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有了点苖头并还未掀起高潮, 而电子 (信息) 则以其旺盛的生命力, 继续顽强奋斗, 努力前行!在美国以汽车城闻名于世的底特律宣布了破产, 而生生不息的硅谷还在不断创新, 催生初创企业, 电子信息技术突破了康德拉季耶夫长波理论50年的波动周期, 至今已达近70年。那90年代牵引电子信息产业前进的动力何在?就是其时仍不断获得创新的PC和相伴而行的互联网的大发展, 迈入新世纪后则是液晶平板电视和智能手机等创新电子产品的相继问世, 攻域掠地, 持续发展, 市场向好!据英国有关单位曾向消费者的调查表明, 百年来世界最伟大的十大科技发明是: (1) 车轮, (2) 飞机, (3) 灯泡, (4) 互联网, (5) PC, (6) 电话, (7) 盘尼西林, (8) i Phone, (9) 抽水马桶, (10) 内燃机。电子产品十占其四, 可见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 特别是近年继续繁荣昌盛的互联网、PC和i Phone尤其触人眼球, 也可见电子技术在今天社会上的重要地位。

去年底曾有外媒报道, 随着科技的发展, 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日益深远。1973年, 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 (Daniel Bell) 在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中即预言, 人们对科技的兴趣日益增长将推动“专业与技术阶级的崛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电脑专家, 被《时代》周刊列为当代最重要的未来学家之一, “科技传教士”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 (Nicholas·Negropont) , 他那本众所周知的经典著作《数字化生存》曾预言未来是数字化时代, 尤其说到互联网将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变革, 今天已美梦成真, 他甚至提出:“数字技术”可能会转变成“一种吸引人们进入更和谐世界的自然力量。”当下的西方世界有“把科技作为基本价值观”一说, 近来, 就“有些人哀叹谷歌和苹果这样的企业正取代教会”, 科技成为人类的新信仰, 却似苹果拥有支持他们产品的大批信徒, 这些信徒充满着“狂热的激情”, 印证了18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改革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 (Saint Simon) 所说:“科技能够取代上帝创造世俗天堂。”技术取代宗教令常人不可思议, 同时则表明了技术是如此重要, 而创新则是驱动技术发展前进的动力。科技创新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原有理论、观点的突破和对过去实践的超越, 其创新范畴则大略如上熊彼特所言。总之, 科技创新是今日增强公司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关键;科技创新是一家公司兴旺败亡的唯一招数, 一个国家先进落后的不二法门。

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

自2008年由美蔓延及世的金融危机、泡沫经济之后, 美国经过痛苦反省认识到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从虚拟经济走出来, 加强了对制造业的重视, 产能有所增加, 国家经济好转, 因此, 近日再次摆出世界霸主的架势, 在国际上兴风作浪, 重创俄国、甚至日本, 使其货币汇率大跌。再看实体科技产品, 今天让世界上几乎“人人低头”、“毒甚海洛因”、什么都可放弃的, 不是以苹果i 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吗?2014年苹果公司赚得盆溢钵满, 当年发布了2款全新大尺寸手机, 世界果粉无不欣喜若狂, 如获至宝, 当年公司各类手机的总销量达近1.7亿部, 比上年增长了12%。苹果公司市值再现新高, 达6650亿美元, 比年初飇升了48%, 傲视群伦, 再登世界第一科技公司的地位, 它的市值几乎相当于紧随其后的微软和谷歌两科技巨头市值之和。库克也被评为2014年度世界科技公司的最佳CEO, 库克也从乔布斯的身影中走向前台, 引领公司走向新的时代。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叶钟灵.电子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J].电子产品世界, 1991

[2]王莹, 叶雷.2015:物联网引领芯片厂商创新[J].电子产品世界, 2015 (1)

[3]叶钟灵.中国有马云难有乔布斯[J].电子产品世界, 2013 (8)

创新电子通信技术 篇9

一、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长期从事电子技术教学的过程中, 笔者发现学校原有的电子技术的实验教学存在着一些弊端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实验环节学时少

过去的电子技术教学一直是以理论教学为核心, 实验教学所占的学时非常少。以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为例, 在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这两门课程中, 实验总共才占20学时, 所做的内容十分有限。

(二) 教师讲解内容过多、过细

在实验课中, 实验老师往往把实验内容、步骤、方法一一详细地讲给学生, 学生只要按照老师讲的按部就班地完成就行, 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和创造的余地太少。

(三) 实验设备的局限性限制和影响了实验的内容和效果

传统的电子技术实验教学通常都使用专门的实验箱来完成, 学生所做的实验内容只能限于实验箱所提供的元器件, 在功能上很难进行扩展, 因此, 当学生想做一些实验课程之外的实验内容时, 在现有条件下就很难完成,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 实验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不紧密

实验教学内容没有或较少向生产应用延伸, 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会发现在学校所做的实验内容与真正的生产实际差距很大, 不能很快地为生产实际服务[1]。

为了解决以上在电子技术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经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和实践, 在电子技术的实验方面做了大量的改进和创新, 也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将EDA技术应用到电子技术的实验教学中。

二、基于EDA技术的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

EDA即电子设计自动化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 它是以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为先导, 汇集了图形学、逻辑学、结构学和计算机数学等多种计算机应用科学最新成果的先进技术[2]。在我国, 由于EDA应用技术先进, 软硬件结合, 知识面宽, 实践性强[3], 几乎所有理工科 (特别是电子信息) 类的高校都开设了EDA课程的学习[4]。为了将EDA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教学更好地融合到一起, 我们在多个方面也做了建设和改革。

(一) 基础设施建设

1. 硬件设施建设:

为了能更好地将EDA技术运用到电子技术的实验教学中, 我们首先建立了两个EDA实验中心, 配备了近百台性能先进的计算机, 并购进了与EDA教学相配套的实验箱, 学生在利用计算机上安装的软件和与之配套的实验箱可以完成由程序设计到硬件下载的全部过程。

2. 软件设施建设:

硬件设施只是基础框架, 要想真正学好EDA技术, 具备与之相配套的应用软件更为重要。现阶段, 国内流行的、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EDA软件主要有6种[5]。根据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 我们主要选择了其中的三种软件:即Multisim、Max+PlusⅡ和QuartusⅡ。Multisim这个软件最大的特点就是给出了类型相对完善、实用性更强的虚拟电子库以及各种仿真仪器, 操作简单, 仿真结果形象逼真, 功能十分强大、实用。Max+PlusⅡ和QuartusⅡ可以完成电路的设计输入、编译仿真、编程下载等功能, 并且其设计输入具有多种方式, 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同时可以实现电路的时序分析, 实验结果简单、直观。

(二) 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

在基础建设完善之后, 我们在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内容上也做了调整和改革。我们首先把实验内容分阶段、分层次地分成了三类, 使更多的实验适合在EDA实验中心完成。

1. 基础验证型实验。

这部分的实验内容所占比例较少, 主要是对理论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的一个测试:例如共发射极单管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基本门电路的功能测试等。这类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常用的电子器件, 了解实验设备, 学会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掌握电子实验的基本知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6], 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等。

2. 训练提高型实验。

这部分的实验内容主要要求学生在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 能把所学的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知识和电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逻辑功能。这部分实验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综合设计型实验。

这部分的实验内容主要是以学生自行设计为主, 教师指导为辅,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题目的设计要求独立地完成查阅资料、设计电路、选择器件、安装调试等任务, 分析实验数据, 并独立写出实验报告。这类实验的开设, 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EDA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内容融合的策略

前面我们提到的是实验内容上的改革, 那我们如何具体做到将EDA技术更好地应用到电子技术的实验中呢?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 加强EDA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的融合。

1.在正常实验教学中增大EDA实验的比例。以前我们所做的实验全部都是在实验箱上搭接完成, 现在我们将部分实验内容转移到计算机, 增大了EDA实验的比例, 让学生在正常的教学计划内就可以接触到两种不同的实验方式, 体会它们不同的特点, 得到不同的训练。

2.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资源和业余时间加强EDA技术的学习。要完成我们上面所说的内容, 单纯依靠教学计划内的几个实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资源, 现在计算机在学生中十分普及, 几乎人人都有, 我们将常用的仿真软件推荐给学生, 让学生安装在自己的电脑中, 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完成一些内容, 以弥补课堂实验时间上的不足。

3.将实验内容延伸到电子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各个专业的学生在学期末都会有和理论教学相配合的课程设计和电子实习。在这些实践环节中都会安排专门的时间来让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EDA仿真测试, 因此学生可以把实验中学习的内容延伸到其他的实践环节中,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4.充分利用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各种课外训练机会。学校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培养和训练实践动手能力的机会, 在学校设立了多种训练项目。例如国家级、省级、校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且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在教师的指导帮助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后, 学生在这方面的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近年来, 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也发生了一些转变, 要求大学毕业生要具备更强的多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因此我们的教学内容和重点也要做相应的改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不断地更新我们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将比较先进和前沿的知识和技术融入和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7], 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 真正地做到为社会所需, 为社会所用[8]。

参考文献

[1]张波.“EDA技术”课程的创新性实验教学[J].实验室科学, 2013, (4) .

[2]高有堂, 徐源.EDA技术与创新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3]郭来功, 周孟然, 蔡俊.“EDA技术”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31) .

[4]张晓燕, 李洋.EDA技术在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 (11) .

[5]钟晓旭.基于EDA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及其应用[J].宿州学院学报, 2013, (2) .

[6]葛汝明.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6.

[7]张利, 厉虹, 杨秀媛.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EDA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J].科技信息, 2013, (7) .

电子技术中的创新问题探索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电子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样, 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必须看到电子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只有不断的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 才能实现电子技术的更好更快发展。就目前来看, 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虽然种类丰富、增长较快, 但是也存在着自主研发能力低、市场竞争环境不好等问题, 另外从从事电子技术产品的人员来看, 还存在该段人才相对缺乏的问题。

2 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要想充分的了解和把握电子信息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就必须要熟悉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所谓电子技术, 就是以电子和信息以及相关的信号处理为基础的信息传感和交流技术, 这些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并且开始向相关的软件研发方向和信息产业服务发展, 未来必然会同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一同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

3 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基本状况

就目前来看, 电子信息的相关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发展, 虽然整体的发展进程和速度以及水平上都会有所差异, 但是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从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八一年, 这个时期主要是电子信息技术的相关系统发展的阶段, 也就是说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系统的完善和更新上;第二个阶段:即从一九八一年至一九九四年, 这个阶段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的最大特征在于以PC为中心, 也就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围绕计算机的应用而展开;第三个阶段:从一九九四年至二零零五年, 这个阶段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中心,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电子信息技术的主要成果都是围绕网络技术展开的, 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从二零零五年到现在, 这个时期的电子信息发展的最大的特点在于以用户为中心, 也就是各种相关产品的研发是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为目的的。从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开始, 电子信息技术的产业化已经逐渐的形成, 并且这种产业的基本发展方向是由所处时代的软件和服务发展而定的, 这也就使得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转化为一种软实力的竞争, 也就是说在行业竞争的过程中, 硬件设备的竞争要依附于相关的技术创新的竞争。这种情况的产生也直接的导致了电子信息技术和相关的社会经济之间的联系, 因为电子信息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要靠知识经济的发展来推动。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 一些外资企业已经逐渐的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并且开始在产业结构中注意用政策的调整来实现电子技术的软实力和硬件生产能力的有机结合。而在我国国内来看, 政府以及一些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商也认识到了这个发展趋势, 政府的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大力的鼓励和扶持相关的电子技术产业, 因为一些高端电子产品的主要技术来源还都需要进口, 这样不仅不利于我国树立自己的民族品牌, 也不利于电子信息技术以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 从长远来看, 我国必须要改变现在的加工为主的生产现状, 必须要在技术上不断的实现创新。

4 目前电子信息技术的问题和对策

通过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分析和调查,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即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虽然发展较快, 也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非常严峻的, 包括现在的电子信息技术的产业还不是十分合理、高端产品的知识产权少、恶意竞争的事情还普遍存在。要想实现电子信息技术的更好更快发展, 就必须要积极的解决这些问题,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4.1 加快对电子信息技术的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是一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 并且对未来的产业发展状况起着一定程度上的决定作用,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的地方, 只有未来以软件研发和相关服务为核心, 才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 才能更好的凸显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和特点, 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4.2 促进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链的升级。

电子信息产业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 其发展会带动相关的集成电力产业的发展, 同时也会受到相关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 在未来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有关部门应该同样的重视其他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以此来提高整个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发展水平, 这样不仅能够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还可以反作用于来推动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4.3 提高电子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力。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最终推动力是创新能力, 所以如果没有很好的自主研发和创新的能力, 那么就将在未来的电子产业发展过程中被淘汰, 因为没有创新能力不仅会丧失核心竞争力, 还无法赢得竞争中的主动地位。所以, 未来我国政府在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应该注意对科研和试验方面的投入, 以此来鼓励科研人员的自主创新。

4.4 注重电子信息产业的专业人才培养。

电子信息产业和相关技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 因此在具体的研发和制造的过程中, 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参与, 另外,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也是靠人才的不断创新来实现的。所以, 在未来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 有关部门和企业自身应该重视对人才的培养, 只有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才能不断的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才能保持企业的先进研发能力。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科技产业, 其发展离不开高科技人才。因此, 必须优化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环境, 培养高端的信息知识人才, 充分发挥人才的力量, 不断地开发新项目。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健全良好的竞争机制以及开设人才的对外交流学习活动等方式, 着重培养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 以优化的企业环境, 为人才提供创新的机会、拓宽人才的视野, 同时加强人才对于理论知识应用的熟练程度。

4.5 净化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市场环境。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所在的环境存在许多不利因素, 从产品市场来看, 电子信息产品假冒伪劣现象严重, 知识产权意识缺乏, 假冒产品和盗版软件影响了生产商的利益, 损害了电子信息产业厂商的产品形象, 所以应该加大打击假冒伪劣和盗版, 坚决取缔非法生产和销售行为。

4.6 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更是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支持, 尤其是重点项目的研发等需要巨额资金投入的项目更是必须在国家的支持之下才能得以完成。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拓宽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以及融资渠道、建立电子信息工程建设基金会、增强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以及技术改进、鼓励新兴信息产业的研发等形式, 加大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的政策引导力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新的战略机遇期,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面临诸多问题。企业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 就必须认清发展方向, 加大各方面投入力度, 加强产业链的整合升级,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全面提升企业各方面能力。

摘要:电子信息技术的出现, 不仅改变了人们交流和通信的方式, 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工业生产的技术。在看到电子技术的优势的同时, 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挑战, 例如电子技术的创新问题。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科技发展,科学技术,信息化,现代科技,国家实力

参考文献

[1]田欢.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2) .

[2]李杰, 章家清.浅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J].中国集体经济, 2009, (31) .

创新电子通信技术 篇11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TN7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8-0000-01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电子技术在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通过数字电子技术试验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地,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是电子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我国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授课的基础知识。通过试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我们可以对电子技术知识进行补充,分析数字电路的应用能力,从而提高我国数字电子设计能力。

一、数字电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1)电子实验内容单一。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过程中,以理论作为授课的主要手段,教学工作将十分乏味,而在开展数字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使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手段,但是受到教学材料的限制,数字电子实验教学工作比较差。在数字电子实验教学中,需要丰富教育内容,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从而丰富教学内容。(2)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结构存在问题。在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学工作缺乏创新性,且实验工作中的验证性比例较大,急症逻辑门电路、数据选择器等项目的试验课程较少,大多都停留在简单的理论教学层面上。同时,传统的电子技术实验课程计较简单,内容比较老套,而且手段呈现单一化的特点,教学课堂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工作的效果并不良好,影响数字电子技术试验课程教学。(3)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比较刻板。从我国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工作实践来看,电子技术教学工作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由教师给定制定的教学器材,学生只是按照指导手册进行操作,其实学生的实验工作只是对实验结果的一个验证过程,缺乏实验的真实性。而学生在学习工作中,也只是按照教师的指令,完善实验电路搭建工作,从而获得预定的结果。这种教学方法从形式上实现了教学目的,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4)数字电子实验考核不合理。从我国电子技术发展历史来看,电子技术对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主要考核,学生对于实验考核缺乏了解,而学生对于实验报告的理解只是来源于对实验指导手册的摘抄,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制定合理的实验考核标准,正确评估和认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实验能力,从而保证数字电子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我们应当认识到我国数字电子实验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注重培养和发掘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在教学工作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实验课程。在基础性实验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学生把握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后期的实践活动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在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过程中,实验活动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2)改善实验教学结构。实验教学结构对教学工作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推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结构的改革,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应用方法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教学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个人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电子元件的功能。通过改善我国数字电子实验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最终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通过完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结构,可以优化数字电子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教学结构改革为切入点,推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工作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我国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教学水平。(3)推进教学方法的改善。在我国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改革过程中,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凡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例如;在学生进行实验活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关于设计性的实验,这种实验常常会因设备的老化或电子元件损坏而出现误差,机械设备的调整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各个元件的功能,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实验效果。

同時,教学工作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一个实验,而是需要让学生通过一个基础的实验,了解同类实验的基本原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需要关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通过实验家乡偶尔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并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设备,并通过仿真电子设备的模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束语

近年来,电子科技不断更新,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数字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推动我国教学工作的发展,需要我们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并树立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探索和改进有效培养学生能力的实验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工作的改革,全面提高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侯建军,佟毅,刘颖.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与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刘国伟.对高职院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05).

[3]刘银萍,王晗.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05):105-107.

创新电子通信技术 篇12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探讨,策略,现状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以及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 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并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 由于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使得整个产业的发展受到极大制约。所以, 为缓解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关企业应该加强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建设投入力度, 采取科学措施来不断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1 当前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面临的挑战

1.1 受创新资金影响

企业能够实现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 是需要大量的资本予以支撑的。然而现实是, 很多企业由于自身实际留存资金的不足, 再加上企业的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 使得仅仅依靠企业自身资本进行技术创新是不现实的, 所以, 很多企业为了有效应对这一现象, 通常会采取外部融资来获取足够资金。其中, 我国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的外部融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即直接投资、上市以及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 还有银行贷款、杠杆购并以及各类基金等间接融资方式。

1.2 受创新人才影响

自我国入世以来, 尽管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是由于我国人才竞争始终处于劣势, 甚至于高科技人才流失现象有日趋加剧的倾向。与之相对应的是, 当代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 各行各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渴求也与日俱增。目前, 高技术产业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竞争。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优厚待遇,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技术人才由国内流向国外, 而人才的缺失也让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异常艰难, 并让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1.3 受政策环境影响

目前, 在市场保护方面, 我国的法制制度还不够完善, 且相关的激励机制也较为欠缺。不仅一些必需的中介机构不健全, 同时在促进成果转化作用未能发挥出来。受我国国情特殊性影响, 不管是在政策的制定方面还是实施方面, 都是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出的, 这就使得我国的技术创新政策环境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另外, 政府的过度干预也是制约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2 有效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策略

2.1 解决资金短缺的有效措施

目前, 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受资金影响很大, 所以, 为解决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融资问题,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2.1.1 扩宽融资渠道

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以及银行体制仍然存在一定缺陷, 在此过程中, 政府有必要对相应的信贷政策做出调整以及改善, 构建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 以保证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有序进行。与此同时, 我国还应该坚决实施“走出去”战略方针, 增强获取以及配置国际资源的能力, 这能在减少由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的同时, 为电子信息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1.2 扶持优势企业

想要提升整个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水平, 政府有必要提升这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 我国绝大多数电子信息企业规模的扩张形式主要为重组, 而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规模的扩大, 但是其市场竞争力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 有些时候这些企业在重组后还会面临更大风险。基于此, 在电子信息企业开展外部融资或者兼并过程中, 有必要引导企业以自身实力以及竞争力为发展目标, 构建一批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且极具市场前景的优势企业以及产品。

2.2 建立健全技术成果转化机制

技术成果转化机制的建立以及完善, 标志着我国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 我国大多数电子信息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立项以及执行都具备充分的自主权, 而企业也应该综合考虑自身资金以及人才技术实力等实际情况, 做出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策略。与此同时, 企业还应该积极采取需求引导型的技术创新模式,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以及开发研究。通过这种模式, 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以及风险, 有效提升企业整体实力, 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后续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成功率以及可行性。值得注意的是, 想要使创新资源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 企业还必须要对技术成果进行二次开发, 进而提高技术成果的可转化率。

2.3 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 留住高技术人才

当前电子信息企业缺乏高技术人才的最根本原因, 不是招不到高技术人才, 而是留不住人才。针对这种情况, 企业应该积极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 采取各种方式来关心和满足企业员工的物质需求乃至精神需求。与此同时, 完善的激励机制还可以对当前企业员工的工作条件以及生产条件等进行改善以及优化, 尤其是对于那些形成良好效益、解决重大问题以及开发新产品等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要予以重奖。要积极引进科技人才, 并培养人才, 进而通过各种激励方法来留住科技人才, 加强培养科技以及管理人才, 在电子信息企业内部形成一个重视人才、重视知识以及重视创新的良好氛围, 这一方面为企业各类人才创造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生活工作空间, 另一方面还能大大提高科技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以及工作积极性, 从而有效推动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 技术创新能力关系到电子信息企业未来的健康发展, 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以及能力还存在一定差距, 这不仅有资金以及人才的原因, 同时也受到政策环境因素的制约。所以, 为有效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相关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建立健全技术成果转化机制以及激励机制, 扩宽融资渠道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从而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康灿华, 阮飞.制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瓶颈与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27 (12) :4-6.

[2]张晓波.制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瓶颈与对策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3 (22) :73-74.

[3]许爱萍.美国提高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经验及借鉴[J].中国科技论坛, 2014 (03) :72-78.

上一篇:谷氨酸及其衍生物下一篇:生态园林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