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能创新教学

2024-09-25

电子技能创新教学(通用12篇)

电子技能创新教学 篇1

近年来“普高热”持续升温, 加之企业、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 这些都给我们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于是加大改革力度、转变办学思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这成了当前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课题。围绕这一课题, 我们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展开各种尝试, 在实践中摸索适应时代需求的新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就是一种很具有生命力的、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项目教学法的含义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的一种研究性学习模式。它的宗旨是把学生的学习融入到有意义的任务完成过程中去, 通过对一个具体项目的设计、实施和管理, 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的融合, 达到师生共同建构知识体系, 以此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项目教学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 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这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技能, 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艰辛与乐趣, 从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二、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项目教学法: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 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因此, 项目教学法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故教学设计应侧重以下三个方面:

1. 认真选取项目, 这是开展项目教学的关键。

2. 强调学生主体, 这是实施项目教学的中心。

3. 突出协作学习, 这是完成项目教学的保证。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根据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教学设计理念,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大体可分为如下四步:

1. 设置情景, 示范操作, 为项目教学开展作铺垫。

教师首先选择合适的小项目进行示范操作, 通过创设学生当前所学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相近的情景环境, 把学生引入到项目情境中来, 让学生独立思考, 对知识点进行理解, 掌握示范项目的要点, 为解决接下来的项目打下基础。

2. 确定项目, 制订计划, 为项目教学实施作准备。

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和资料搜集后, 与教师一起分析探讨, 确定具体的项目内容。学生再根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充分利用搜集的信息制订项目计划, 为顺利完成项目工程充分作好准备。

3. 分工合作, 实施计划, 共同努力完成项目工程。

项目确定后, 学生分小组进行资源整合, 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工并形成合作关系, 根据计划共同努力完成项目工程。

4. 学习交流, 总结评估, 提高项目教学质量。

在项目教学中, 学生间的相互学习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自评与互评, 不仅可以使资源得到共享, 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与评估, 发现相互间的差异, 将项目成果总结提炼, 以提高教学质量。

四、项目教学法的实践——在电子技能课中的应用

根据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步骤, 我在电子技能课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开展了教学实验研究。下面就以《电子装配工艺》课程中超外差收音机的装配项目为例作简单介绍。

该项目的教学应在学生掌握了电子领域中各种基本元器件知识及装配技能后进行。教师可在此之前开设相关的实验课, 然后与学生共同探讨该项目内容。项目内容确定后, 先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组, 让各组学生自己分工对照收音机套件进行资料采集, 具体分组如下:

1. 超外差收音机组成及工作原理资料采集组。该组负责收集超外差收音机的组成框图, 进行工作原理的简单分析;

2. 超外差收音机特殊元器件资料采集组。这组学生负责查找和整理收音机中一些特殊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主要技术参数等资料。如振荡线圈、中周、变压器、调谐电容、音量电位器等;

3. 超外差收音机装配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资料采集组。他们负责采集装配过程中的一些技术要求如元件的成型、安装位置、焊接的注意事项等;

4. 超外差收音机的调试方法资料采集组。他们负责制定超外差收音机整机调试的步骤, 为同学们提供正确的调试方法。

在分组过程中, 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长以及学生之间的搭配, 每组选出一到两个负责人, 由负责人来具体协调组内人员的分工。对采集的资料先由各组组长进行筛选与汇总, 然后提交给教师审核, 审核通过后由各组推荐学生上台交流并统一整理成文, 让每位同学共享。资料交流结束后, 学生进行装配与调试。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一个核心指导作用, 引导学生解决难题, 发现问题, 特别是要启发出现故障的学生去查找原因, 利用现代化工具搜集排除故障的方法, 然后整理成文, 相互交流, 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排故解难。

最后全班同学在教师的带领下对自己的项目进行总结与评估, 根据每个学生在收音机装配项目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及成果等进行评价。先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 然后师生共同讨论, 就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等方面进行剖析。通过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 找出差异, 让评估的过程成为总结旧知识、提出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五、项目教学法在实施时须注意的问题

1. 选择项目时要给学生创新的空间。

项目的选择要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 要给学生有独立制订计划并实施的创新空间, 让他们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 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另外项目的选择也要有一定的难度, 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学习和运用新的知识、技能, 解决过去从未遇到的实际问题。

2. 提出项目时要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项目确定后, 教师应预先实施完成该项目。一方面对项目有个全面的了解, 便于更好地指导学生, 另一方面当项目提出的时候就能拿出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感性认知, 知道实施该项目要解决哪些问题, 关键在哪里。

3. 评估项目时教师是关键。

教师的评估总结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由于受知识的限制, 学生的设计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教师在评估中要指出问题的所在及解决的方法, 要总结比较各组的特点, 引导他们学习别人的长处来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设计, 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评估中得到提高。

可以说, 项目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 更能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明东.当代教育改革新探索[M].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1.

[2]胡志红, 李忠华, 宋维源.项目教学法在力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4.

电子技能创新教学 篇2

电子类专业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较紧密的专业,由于职业中学的学生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学习能力欠缺,对于抽象理论知识的学习存在困难。例如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课堂上讲授的各种应用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计算方法等比较抽象,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对于技能的学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我校目前教学设备落后,资源不足,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训课教学工作,结合其他学校先进的教学方法,就我校的《电子技能》实训课教学提出如下设想,将实训课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阶段。

(一)基础技能实训阶段(识件、测量、判断)在基础技能实训阶段,由于学生接触实训的机会较少,对电子元器件了解的也较少,我们可以讲解一些常见的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比如:对于电阻,可以先根据其 外形特点,确认它是一个电阻元件,然后让学生根据电阻外表标注的色环颜色特点,确定电 阻值的大小,再让学生用万用表测量其电阻值,判断自己的读数是否正确,鉴别电阻的好坏。对电容元件,可先让学 生根据电容的外形特点,识别各式各样的电容,然后讲解电容器容量的识别、检测。同样,对于二极管、三极管、集成块等元器件,可以先根据外形、特性等特点判断这只器件是二极管、三极管或者集成块,然后判断元器件的好坏、类型及极性。当然,在基础技能实训阶段,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万用电表的正确使用。

(二)基本技能实训阶段(识图、焊接、调试)基本技能实训阶段分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识图、焊接。在这一过程我们可以淡化理论,强化基本操作技术,可以采用四步教学法。四步教学法包括准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总结评价四个步骤。下面以电烙铁手工焊接来说明四步教学法。

第一步,准备阶段:教师描述本课题的任务《制作小小循环灯》,展示电烙铁、制作电路所需元器件等教学设备;讲述电烙铁的结构及使用注意事项,小小循环灯的工作原理图等。要求学生认真听讲、明确任务,读懂电路图,能正确识别元器件,明确焊点的质量要求。

第二步,示范阶段:教师以适当的动作速度将整个操作过程按顺序操作。教师的动作应熟练、规范,对重要之处适当分解,边做边讲。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在头脑中建立焊接操作表象和操作要领。

第三步,模仿练习阶段:教师巡回指导,及时了解学生技能掌握的情况,随时纠正错误的操作工艺和姿势,特别是学生初次学焊接时比较紧张,焊接的火候掌握不好。同时对一些带有倾向性及普遍性的问题要讲清楚,多发现典型,以促进学生的共同提高。让学生把头脑中的操作表象和操作要领付诸实践,通过模仿练习慢慢达到学会的程度,再经过一定次数的焊接练习,使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完成焊接操作,进而达到熟练的程度。

第四步,总结评价阶段:教师在学生完成自评和互评后,由教师和学生以谈话的方式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进行自检、互检、小结,并与教师的总结进行比较,明确不足之处,以便于更好地掌握焊接技术。

第二个过程是调试,这是重点部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训练。我们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已经学过了:基本的共基极放大电 路和负反馈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之间的耦合、谐振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知识;再考虑到当前电子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选择:用安装与调试一台 超外差式收音机来完成基本技能实训的任务。舍弃书本上设置的一个个单独的分压 放大电路、集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等的安装与调试,其主要原因是:这些独立的电路焊接与 调试完毕后,用处不大,给实践造成一定的浪费。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焊接收音机前,学生对《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有期待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焊接与调试收音机成 功后,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实训课的兴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实用技能实训阶段(维修、设计应用)在实用技能实训阶段,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力和超前的市场竞争意识。我们可以选择:音乐门铃电路,多路抢答器,声控流水音乐彩灯,小小定时提醒器,家用调光台灯电路等一些代表性较强的实用小制作,来完成实训任务。当然,我们还可 以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设计一些有意义、有新意、自己感兴趣的电路。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由于我们地处偏远山区,电子元器件购买困难,对学生的实训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想实现三个阶段的教学目标,还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提前购置教学所需的电子元器件。

另外,在以上三个实训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穿插进一些:当前国内外流行的电子元器件知识,实用的电子产品制作电路,介绍一些国内外有名的电子类报刊及杂志,比如:《中国家电报》、《家电大视野》、《无线电》、《家用电器与维修》等等,以及教会学生怎样利用这些报刊、杂志来获取知识。

电子技能创新教学 篇3

关键词:电子电工;妆业技能训练;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TM1-4;TN0-4

对于电子电工专业来讲,课本知识的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应当完成数量充足的专业技能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将理论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当前,教学理论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电子电工专业技能训练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灵感,教师应当以此为参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视程度。

1.加强师资力量,完善教学设备

电子电工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对实践能力要求极高,因此教师在掌握丰富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此,学校必须加强师资力量,完善教师考核机制,将更多教学能力强,基础知识丰富的教师安排在教学一线,避免只重视科研而忽视了教学真正目的的现象发生。另外,实践课程需要很多专业的仪器仪表,学校要不断完善教学设备,增加仪器仪表的数量,同时要做到与时俱进,采购当前先进的仪表供同学们训练,从而使学生能够了解电子电工行业最新的发展现状,逐步提高自身素质。

2.转变传统学习方式为探究式学习方式

电子电工专业技能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以及解决问题的作用,学生在对电子电工仪表仪器等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加深自己对理论的理解,同时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打破思维定势,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具体某一堂课,教师会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实验方案,探究式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不拘泥与老师划定的条框,而是结合课本和课外知识,在了解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寻找其他解决方法,不断优化教师的实验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例如,“这个装置能否继续改进?你能不能为它增加一些保护措施?”这些问题的设置,在鼓励学生思考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转变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首先,提高学生对技能训练课程的重视程度,在初次进行技能训练时,教师要严格规范操作流程,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步骤,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同时能够掌握基本技能的操作,包括:读图与识图的能力、电工基本操作工艺、各类仪表的使用等。其中,读图识图的能力是基础,电力电工课程中包含有大量的电路图,各种电路图的细节均有差别,电路图的设计决定着产品的性能好坏,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优秀的读图能力,熟练掌握各种电气符号、图形的含义以及连接关系,能够从复杂的图纸中获取设计的原则和规律;要熟练掌握仪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电子电工专业使用的电表有:万用表、兆欧表以及钳型电流表,这些电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电路安装状态。其次,要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在电子电工技能培训进行一段时间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试验目的及流程自行完成实验,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势必会遇到不少问题,此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事事都要去问老师养成对老师的依赖性,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一同交流,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也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工作需要。

4.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随着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被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势必遭到淘汰,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将成为主流。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大潮,教师应当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转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的状态,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将技能训练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结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学完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设计一台小的收音机,并测试它的收听效果;设置有趣味性的技能训练环节,从整体模块出发设计实验方案,而不是仅仅以具体的部件出发设计实验方案。采用这样的方式设计课堂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对电子电工专业技能训练有更深的了解,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乐于发现电子电工的身影,逐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将做到终身学习,使电子电工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5.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开始走进普通课堂,电子电工专业技能训练也应当紧跟时代发展,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采用更为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方法,优势互补提高教学的质量。电子电工与计算机技术密不可分,电子电工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基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带动了电子电工技术的革新。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精美的课件,将图片、视频与文字结合起来,改变过去单纯的说教场面,通过更加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课程内容,给他们更加直观深刻的感受。其次,教师也可以发挥网络的作用,鼓励学生借助互联网学习电子电工的基础知识了解行業发展现状及未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职业教育理论的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为此,教师应该结合专业特色探究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思路。首先,学校应当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让优秀教师走上教学一线;其次,要转变教学方式,逐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最后,还要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加强专业与时代的交流,避免脱节。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止,探索改革与创新的思路将成为教学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徐卯. 电工电子专业的技能训练创新性研究[J]. 神州,2012,21:187+194.

电子技能创新教学 篇4

一、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 培养技能型的人才不仅仅是建立创新型国家发展的需要, 而且也满足了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技能型人才培养是复杂、系统的工程, 只要具备创新的理念, 了解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 才可以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案, 并且学校在实施的过程要不断的完善自身的条件, 从而使创新性培养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应用电子专业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 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应用电子主要是面向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调试等相关的销售服务工作, 因此, 在培养应用电子专业技能型创新人才的时候, 一定要确定专业培养的目标,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使学生能够完成电子产品的组装、维护和制造, 使学生能够具备从事自动化控制、家用电子产品制作与生产等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为社会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在相关电子信息企业从事一线生产、管理、服务等岗位工作。从而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创新人才。

(二) 开展电子设计竞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想要提高应用电子专业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的质量, 学校应该开展相应的电子设计竞赛, 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当中, 并且为学生营造和谐宽松那个的氛围,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程度的发挥。在电子设计竞赛中, 学校首先要制定一套合理的训练计划和竞赛的方案, 组织专业面较广的教授、副教授等形成教练队伍。除此之外, 对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 电子设计竞赛是一个发展学生设计和创新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各种各样创新设计, 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从而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增强校企合作。

在应用电子专业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中, 学校应该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现校企之间合作的关键, 可以有效地突破学校师资缺乏的状况, 学校通过向企业聘请专家来给学生授课, 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企业是各大高校提高技能型人才素质的途径, 由于企业一直处于市场经济的最前沿, 并且对市场的需求也最了解, 并且企业也能够为学校课程的设置提供最有用的信息和资源。除此之外, 学校和企业之间还可以共同制定一套合作的计划, 不断地了解和分析市场的走向和动态, 这样做不但可以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 还可以为企业解决生产的问题。

(四) 采用形式多样的考核方法。

学校在开展应用电子专业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时候, 应该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考核方法, 考核的对象不应只包含学生, 还应该包含教师, 评价的方法应呈现多样性。在对教师评价的时候, 应该多集中在学生、学校领导和电子行业的企业上面, 而对学生的评价应多集中在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上面, 在评价的时候应该把学生平时学习的态度和素质表现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再让学社工通过笔试、口试和实际操作来最终评定出成绩, 这样的成绩才真正代表着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 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应用电子专业技能的信心。

(五) 健全实践教学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是确保应用电子专业人才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关键, 因此, 作为学校, 想要有效地实施应用电子专业技能型创新人才实践教学, 就必须健全实践教学监控体系, 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教学监督小组, 全面监控班级内每一个学生实践操作的情况, 并及时地将监控的情况反馈给教学监督小组。只有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实践操作的情况, 才可以及时地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模式, 使应用电子专业技能型创新人才实践教学得以有效地开展, 从而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应用电子专业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因此, 作为电子专业的教师, 应该不断的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开展校企合作, 只有这样才可以为社会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随着我国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创新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市场对应用电子专业技能型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如何培养应用电子专业技能型创新人才, 是现今的首要任务, 本文就应用电子专业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应用电子专业,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伍礼杰, 汤光华, 曾春霞.应用电子专业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04) .

[2]刘自华, 汤光华, 隆平.应用电子专业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 (下半月刊) , 2009 (09) .

浅谈中职学校电工电子技能教学 篇5

论文关键词:电工电子 技能教学

论文摘要:电工电子技能教学是中职学校理工类专业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坏节。文章通过分析电工电子技能课的特点,对电工电子技能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期获得有效的手段,提高技能课教学的效果,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初、中级技能人才。

电工电子技能教学是中职学校理一E类专业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而技能的形成则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实践的反复练习来实现。根据教学目标,电工电子专业的学生在2年或3年内要掌握技能和达到中级工应知、应会标准,都要通过技能教学来完成。在电工电子技能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电工电子技能课程特点,讲究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电工电子技能课程的特点

1.1电工电子技能课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

在实际的电工工作中,离不开对电的基本概念的正确掌握,对定义的准确理解,对各种计算公式的适当运用和各种安全规则的遵守,否则,不可能完成实际操作,甚至会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例如,当线路短路或过载造成熔丝熔断,需要更换熔丝,这貌似是一项简单的电工工作,但熔丝的材料与粗细的选择,都需要一些电工理论知识的支持,否则就不一定能完成如此简单的工作,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又如,我们在敷设线路时,对于导体应采用何种材料,管径是多少,能否符合用户的用电需求等问题,都需要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

1.2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电气技术也迅猛发展,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如变频技术、微机控制、FLC技术等在汽车、机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电气技术的发展使机械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对专业维修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迫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必须提高技术含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水平技能人才。

2电工电子技能教学的方法与实施

结合电工电子技能课的特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2.1加强学习乐趣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技能课的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技能训练必须先让学生觉得有趣而乐意去做。有趣是乐趣和志趣形成的起点,而乐趣是有趣的升华,只要对自己的学习和训练产生了浓厚的乐趣,就会乐此不疲地学习和参加训练。有一次,在练习日光灯电路的安装的过程中,一名学生进行通电试验时,出现灯管两头发红,中间不亮的情况。于是,笔者把学生们组织起来,问他们在家是否也遇到过这种现象。学生都说有,可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此,笔者把启辉器中的小电容去掉,日光灯又亮起来了,学生们高兴极了。从此之后,学生学习技能课热情高涨,有些还主动要求参加电工兴趣小组。

2.2改革技能教学方法,促进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的结合

传统的电工电子技能训练一般是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进行,技能训练和理论互相脱节,学生难以确切了解所学内容,知识得不到及时巩固,教学效果不显着。为此,笔者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如在讲授元器件的识别方法时,笔者将课堂教学搬到了实训室。尽管电阻、电容、电感都是最普通、最常用的电子元件,但对于没见过、没用过这些元器件的学生来说,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学生很难有感性认识,很难想象真正的元器件是怎样的。笔者把这些内容放到实验室里对照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边听边识别色环,并用仪表进行测量,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识别元器件,学会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又如,电机控制中电动机按钮连锁控制正反转电路,工作原理分析难度较大,但在实训室中让学生看演示效果,然后参与操作练习训练,学生便很快掌握了其工作原理。把技能教学自然地渗透理论教学中,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非常显着。2.3分阶段实施技能教学目标

对于中职电工电子类专业来说,笔者认为学生应掌握的技能目标主要是:①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②元器件的测量与识别;③电子线路和机床控制线路的安装、设计与调试;④对不正常电路进行故障分析且排除故障等。

根据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不同,在实际操作教学中可以把整个教学目标分阶段实现

第一阶段,以最基本、最简单仪器仪表及元器件的一识别和熟识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仪器仪表测试电路正常与否,会对元器件极性、管脚进行判别性的测量,会对元器件性能的好坏进行测试。

第二阶段,要求学生安装及检测实际电路,使学生掌握规范操作的基本要领及借助仪器仪表检测的方法步骤。

第三阶段,设置故障教学,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以此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第四阶段,采用模拟考核形式,训练学生的实战能力。通过以上4个阶段的学习,学生既明确各阶段的目标,又分解实习难度,既能树立学生自信,又能有的放矢,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如果教师不能在训练环节上严格管理和要求,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学生就会无从下手,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的念头。

2.4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大量的感性知识是由观察后思维而获得的,理性知识由此而发展起来。因此,技能教学中应注意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贯穿其中。例如,在电容器充放电实验中,要求学生用指针式万用表先练习对电容器质量的判断,让学生具体观察电容器短路、断路、质量不佳(漏电),以及容量是否减少等方面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从各种示数中观察相对的变化与区别,即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然后再用经自己判断容量合格的电容器做充放电实验,由此开拓学生的思维。

2.5改革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中,一般开展的是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步骤、电路和仪器的选择都是教师安排好的,学生只需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即可完成实验。通过实验,虽然能巩固一些理论知识,掌握一些仪器仪表的使用和一些操作技能,但学生不必过多地动脑,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提高实验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笔者对实验内容作了一些修改。除了要求学生做过去的一些验证性实验之外,还增加了一些设计性实验让学生开展。具体的要求是,学生进实验室做实验之前,要对实验过程进行认真的预习,写出预习报告设计,画出初步的实验电路。预习报告包括方案选择、电路分析、参数计算、实验步骤和测试方法等。仪器、设备的这;择均由学生自己选定,教师只需检查学生电路设计是否合理,操作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这样,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6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

为了巩固学生已掌握的技能和继续提高其学习兴趣,我们在课外时间成立电工制作和维修兴趣小组,教师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电路,如门铃、声控灯、防盗报警器、调频无线话筒等。制作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知识性到创造性。制作电路的选择要注意考虑趣味性和实用性,以提高学生制作兴趣。对于出现的故障,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找出故障产生的原因,以提高学生的维修技巧。同时,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电器故障处理人手,学会一些简单的维修技巧。随着学生维修经验的积累,鼓励学生到校外进行义务维修,提高维修技能和社会适应性。学生在维修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3加强专业进修,适应技能教学

教师必须加强教学技能和动手能力训练,尤其是从事电工电子专业类课程教学的教师。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构成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业余时间除了要加强业务能力的提高之外,还应加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培训和学习,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技能教学要求。

电子技能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 篇6

关键词:电子课程设计 专业技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子技术水平的发展。因此,电子技能课程是电类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本文结合中职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的电子技能课程的教学特点,对课程设计进行以下几方面的阐述。

一、中职学校电子技能课程的特点

电子技能课程是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实训环节,是一门涉及广泛的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知识范围广

电子技能課程综合了物理、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子测量等相关课程的内容,需要将以前学过的零散的知识点合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运用。

2.技术更新快

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电子产品的更新更是层出不穷,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了解前沿的电子技术知识和行业知识,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3.理论性强

电子技能课程不再是针对某一个元器件、某一个电路进行分析,而是将所学过的电子技术基础的知识设计成典型的实际应用电路,进行功能分析或者根据控制要求学生自行设计电路,需要很强的理论基础。

4.实践性强

电子产品的设计、安装和调试不只是简单的推理计算,而需要反复地实验和调试,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

二、创新教学模式

电子技能课程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元器件的检测、焊接外,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积累典型的电子电路,进行功能电路的设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中职学校必须创新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1.利用多媒体仿真软件等,培养学生分析电路的能力

采用图片、动画和仿真软件等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掌握电子线路的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过程,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比如聘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使学生了解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趋势和现实应用;准备一些趣味性强的电子套件供学生练习;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等。

3.成立课外兴趣小组,提高实践能力

收集一些小家电,在学生能力范围内鼓励学生维修。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能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

三、教学安排

为了保证电子技能课程顺利进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必须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安排。

1.选用实际应用较多的典型案例

电子技能教材中列出了很多训练项目,而课时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取对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有效的内容。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尽量多选用一些典型的应用电路,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理实一体化教学

中职学校的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动手能力略强,所以在电子技能课程要在实训室,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比如在讲解万用表的安装与调试时,用到哪一部分理论知识就讲哪一部分,学生边练边学,节省了课时,提高了学习效率。

3.综合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电子技能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电路设计、安装和调试的专业技能。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期末试卷检测。要综合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还要结合平时实训的表现和考核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

四、加速实训室建设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电子技能水平,中职学校要加速电子实训室建设,对已有的实训设备进行维修,极大地发挥已有实训设备的潜力。必要时要争取学校投资,引入一些新技术、新设备,给学生实训提供必需的学习场地和实训设备。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学校要对学生开放实训室,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定期辅导。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尤为重要。中职学校要鼓励教师多参加省级、国家级专业技能培训,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拓展教学视野,提高业务水平。多组织教师下企业参观实习,培养教师教学的自信心,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电子技能课程人才培养标准,具备良好的岗位技能。

电子技能课程是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及相关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想方设法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电子技能创新教学 篇7

一、电子技能项目课程的特点

1.1估算方法运用多, 精算方法运用少。由于对电子技能项目课程的研究需要熟练掌握电路的静态和动态特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会使用图解法、微变等效法等方法进行电路相关参数的计算, 估算在计算过程使用较多, 但论证度不高, 但精算过于复杂, 难度大, 因此除必须运用精算的情况外, 多采用估算方法。

1.2定性分析所占比重多, 定量分析所占比重少。在《电子技术基础》等相关电子技能课程的教学中, 对温度漂移、反馈、自激振荡以及交越失真等环节进行了具体、详细的定性分析, 但是缺乏在定量方面的分析和讨论, 因此导致分析结果缺乏数据支撑。

1.3微观研究较多, 宏观分析较少。电子技能项目课程的教学过于注重问题的精细化、微观化, 注重各个集成电路的原理分析、器件构成以及器件参数的控制, 对整个电路系统的构造特征给予了大篇幅的论述, 忽视了电子技能项目的宏观应用价值的分析。

1.4课程拓展、更新内容多, 教学课时分配少。随着新器件的大量生产和新技术的不断引进, 课程教学内容不断的延伸和增加, 为了保证课程教学体制发挥时代应用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新内容、新理念, 但是教学课时设置的少量化加大了学生对电子技能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难度。

二、电子技能项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学内容模块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模块是电子技能项目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核心部分, 教学教材和内容的选择、教学时间的合理化决定了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内容模块中存在问题有两方面:

2.1.1教学内容复杂化程度高, 课时压缩存在不合理性

由于教学内容要进行模拟电子知识、数字电子知识、电路知识和高频电子知识等多方面内容的讲解, 因此电子技能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多而杂、难而繁的特点加之教学内容的抽象化, 很多学生在进行电子技能项目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初步建立清晰的知识架构, 然而教学课时的极大压缩, 不仅降低了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而且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理解的难度。

2.1.2教学教材的选择存在偏颇

不同的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具有不同的侧重点, 加之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不合理匹配等矛盾的存在, 教材的选择显得更为重要。在教材的选择上要以理论联系实际性强的教材作为选择的主要目标。

2.2教学方法模块存在的问题。教学方法是帮助学生缕清电子技能项目课程脉络关系的重要工具, 电子技能课程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 为了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当前, 我国对电子技能项目课程的教学上仍然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 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实践主动性, 还会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2.3教学实践模块存在的问题。教学实践是电子技能项目课程教学的核心环节, 它不仅是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和运用, 更是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坚实基础。由于实践内容和方法的固定化, 限制了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和融合, 因此造成电子技能专业的学生与社会实践相脱轨的现象。

三、电子技能项目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

电子技能项目课程的教学改进需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四个方面出发, 构建电子技能项目课程教学改革体系, 图3-1展示了课程体系构建所涉及的各子要素。

3.1电子技能项目课程的教学目标

3.1.1专业知识目标。由于电子技能课程是基于电子技术理论的学科, 因此在设定专业知识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整合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教学目标, 制定具有全面化、系统化、符合学科特点、能够用于实践指导的专业知识目标。

3.1.2实践技能目标。实践技能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立足于综合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践和应用型实践三大实践模块, 在目标确立的过程中要重点强调平衡三大模块的时间投入、实践指导和理论深化, 从而为教学实践有条不紊的进行奠定基础。

3.2电子技能项目课程的教学内容

3.2.1制定教学计划。制定电子技能项目课程的教学计划不仅有助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 而且有助于教学办合理的安排和设定课时, 从而有效地避免因课时不足而造成的教学质量低下、教学体系混乱、教学成果不显著等问题。

3.2.2整合教学内容。电子技能课程教学的内容多而杂, 如果在教学计划执行前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 不仅会降低理论知识教学质量, 还会难以准时完成教学计划, 因此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是提高电子技能教学的根本保障。

3.2.3强化教材开发。教材开发不仅能快速删减冗余的教学内容, 而且还可以融入教师自行概括的知识架构和要点, 实现实验和案例的精简、易懂, 从而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

3.3电子技能项目课程的教学方法

3.3.1加强教学方法创新。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 一方面要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 从而促进高校与社会的有效接轨, 另一方面要不断灌输创新教育理念的思想, 从而确保教学方法的持续创新。

3.3.2重视教学效果考核。教学效果的考核要基于先进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重视教学实践能力的重点考核和理论知识的运用考核。

3.4电子技能项目课程的教学实践

3.4.1提升实验操作水平。对于验证性实验部分的教学实践要加强学生对集成电路的功能测试实验、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和译码等基础性实验的掌握。

3.4.2提高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要保证学生具备独立完成功率放大设计、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等设计性实践, 熟练掌握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组装和调试等应用性实践。

四、结束语

电子技能项目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发挥, 要坚持以学生为本, 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理论掌握能力的统一, 创新能力与逻辑思维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卫兵, 张政, 李萌.高职《电子CAD》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9) .

电子技能创新教学 篇8

1 原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专业内容繁杂, 学时安排偏少

由于本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且较杂, 既包含了电路的知识, 模拟电子、数字电子, 同时又有高频电子等内容, 它是电学科的一门主干课程。由于内容多, 而学时较少, 给该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和问题, 如何利用有限的学时完成课程任务, 成了该课程最突出的矛盾。所以, 在教材应用选择、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实施方法等方面需要改革创新。

1.2 理论知识偏多, 教学方法陈旧

电子技术企业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 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而该课程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要求很高。教学课程中, 必须加强改革, 适当增加学生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践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1.3 与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严重脱节

在企业生产中, 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不断涌现, 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也在变化。要提高学生未来社会的综合竞争能力, 课程教学中就必须让这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予以体现。

2 教学的原则和做法

经过多年的探索, 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其他相关课程进行整合, 确定电子技能课程的实验教学时数为80学时左右。本课程计划所列的实验为21个。在实施教学计划时, 作如下安排。

(1) 验证性实验部分 (共30学时) :必做的基础验证性实验22学时, 选做实验中选取2个实验, 8学时。如单管共射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基本运算电路、RC分立元件正弦波振荡器、集成门电路功能测试、组合逻辑电路设计、触发器及其应用器、晶闸管可控整流器、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串行累加器、译码和多路选择等项目。

(2) 应用性实践部分 (共30学时) :必做的综合应用性实践22学时, 选做实践中选取2个实验, 8学时。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组装和调试、温度监测及控制电路、集成功率放大器、计数器及应用等项目。

(3) 设计性实践部分 (20学时) :必做的综合应用性实践12学时, 选做1个实验, 共8学时。如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设计一个四人抢答电路、简易数字频率计等项目。

3 教学成果

3.1 教学计划完成情况

3.1.1 理论基础理部分

常见电子原器件的认识及其基本计算、应用, 特别以大量的实际操作来巩固。如晶体管组成的放大电路应用;稳压电源电路的降压、整流、滤波;振荡器部分;数字逻辑电路部分。

实施目标教学后学生情趣很高, 特别是艺术节后, 效果更好, 大部分同学有一定的基础, 但分界线很明显, 学习的能力、操作的水平都不一样。

3.1.2 实际操作部分

每个学生都亲自做了至少有十个以上的电子作品;电阻、电容等元件读数及测量;晶体管管脚辨别、质量检测;NE555、CD4017、74LSXX综合应用;基本逻辑门电路综合应用 (74LSXX系列) 。

实施实际操作后基本上都能正确焊接, 正确使用万用表, 焊接水平从零到有一定的基础。

3.2 学生学习情况

3.2.1 第一轮实践操作部分

目标是让学生把电子电路做成功, 以及掌握基本的电子器件的识读和检测、了解它们有什么功能。

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 学生兴趣很高, 能及时完成任务。一些不是很熟悉的学生在其他人的帮助下也能很快的完成。简单的电路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 一些复杂的电路约有少部分的学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2.2 第二轮实践操作部分

目标是学生必须把电子产品做成功, 严格要求学生的焊接技术, 排版、布线工艺, 能很熟练的画出工艺电路图, 能大概的了解电路的理论基础。

在教学方法方面, 把能动性给学生, 权利给小组长, 以学生教学生, 会的教不会的, 同学之间互相学习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每次操作训练前总结上次操作的不足部分。实际操作部分采用分组教学法, 小组长负责制, 每次小组长把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疑问反馈至教师, 以防在下次操作过程中犯同样的错误。

3.3 成绩评定方法改革取得了预期效果

针对该课程的特点把成绩评定方法作了改革, 将课堂成绩、平时测验成绩、期末鉴定成绩按照3∶2∶5的比例综合成学生成绩。而且最终鉴定采取抽签的方式, 从所有的实践项目中抽取一个考核, 对理论部分要求降低, 采取口答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可以客观公正地、全面地衡量一个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情况, 可以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实践项目,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 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

4 教学的效果及短板分析

针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 我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应该说效果较好。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求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 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 在教学内容上, 我们拓宽了教学的知识面, 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而且要求学生熟悉当前应该了解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加强了实验实训课, 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操作项目。课程改革的效果很好, 学生专业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当然由于资金短缺, 使很多综合性试验和设计性试验很难正常开设, 比如SMT贴片机、雕刻机等许多设备不能及时购买到, 影响实践操作的正常开出, 成了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短板。对先进的新技术和方法, 由于资金不足, 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理论认识上, 不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

摘要:电子技能课程是电子信息技术类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它在中等专业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必须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对原有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整合和优化, 挑选出一些典型项目进行操作训练, 达到新课改中提出既要抓住基本又要注意能力的培养要求。

关键词:电子技术,技能,教学过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其纯.电子线路[M].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子技能创新教学 篇9

专业技能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必须环节, 而与理论基础知识相提并重的专业技能的掌握常常是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实践、反馈等的一系列过程来实现的。根据教学目标,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在校两年半的时间内通过技能教学后的考核应达到中级工水平的操作技能。笔者认为, 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教学中, 可以根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专业技能自身的特点, 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分层次、分步骤、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 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

1 当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教学的问题

1.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当前, 电工电子技能教学主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教师的所起的作用是主要还是“教”, 而不是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或“培养”,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简单“模仿”而不是“创新创作”。如果只是一味地学习理论, 而不去进行实践教学, 不能真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学校与企业衔接力度不够

实习教师只懂理论而实践经验不足, 也缺乏创新精神, 直接导致专业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 学生所学技能到企业基本没用, 再加上技校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差, 综合素质不高, 无形中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1.3专业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手段等方面较为传统和陈旧, “双师型”教师缺乏, 课程开发与校企合作力度不够, 同时由于实习内容落后, 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了解甚少, 缺乏感性认识, 学生对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感到困难很大, 缺乏动力。

2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教学的实践思考

结合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教学自身的的特点与理论教学的差异性, 笔者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以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2.1 加强培养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兴趣是乐趣和志趣形成的起点, 乐趣是兴趣的升华, 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如果对自己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产生兴趣, 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想学、乐学、爱学。记得一次电工实训课上, 教学的内容是日光灯电路的安装。班上一名学生进行通电试验出现灯管两头发红, 中间不亮的情况, 我把启辉器中的小电容去掉, 再安装回去, 日光灯又重新亮了起来。从这件事情上, 学生学到了如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技能, 技能课的实习热情高涨。

2.2 改革教学方法, 促进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有机衔接

一直以来, 实训课都是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开展, 对于学习能力不强的技校生来说, 很容易导致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实训相脱节, 不能很好地适应技校生边学边练的教学特点, 知识无法得到巩固, 教学效果较差。在一次元器件的识别方法公开课上, 我把教学内容直接搬到实训室而非教室授课, 把授课内容放到实训室里对照实物进行讲解, 让学生边听边认知这些元器件, 并用仪表进行测量的方法激发、巩固学生所学的教学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掌握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仪表的操作方法, 并且也大大节省时间, 教学效果非常显着。

2.3 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是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 力求站在经济发展的最前沿, 以增强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 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实训课可以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计, 实施理学一体化的教学形式, 科学地运用先进教学技术手段, 开展适应企业生产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4 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锻炼

在实训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培养观察、思考、质疑和探究精神, 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以及能力的培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一次实训课上, 讲授的内容是铅酸电池的充放电, 首先要求学生用指针式或数字式万用表测试铅酸电池的性能, 对铅酸电池的性能有一个大致的估算, 同时也设定了铅酸电池短路、断路、漏电以及容量等问题, 要求学生按照不同的问题逐一观察、测试, 引导学生思考, 从万用表的各种读数中解答各种问题, 由此开拓学生的思维, 同时锻炼学生严谨的分析能力。

2.5 加强专业教学能力的内配外训, 适应技能实训的教学要求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师首先必须加强教学技能和动手能力训练, 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通过进修学习、企业工作锻炼、承担项目开发工作、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 使专职教师获得高级工以上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积累实践经验;其次提高电子电工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 在实训课上创设一种教学特点鲜明、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情境形象生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技能教学要求;最后可以聘请企业一线的技艺精湛的技术专家、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 解决制约人才培养的师资“瓶颈”问题。

2.6 加强专业教学能力的内配外训, 适应技能实训的教学要求

建设一支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专业师资队伍是推进技能实训的重要步奏。因此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师首先必须加强教学技能和动手能力训练, 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通过进修、下厂锻炼、主持教科研项目、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 使专职教师获得高级工、技师以上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积累实践经验;其次提高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 在实训课上创设一种教学特点鲜明、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情境形象生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技能教学要求。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发展和电子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专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应当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与电子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与时俱进。而采用何种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技能教学的质量, 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摘要: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最大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非常紧密, 因此在职业学校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这就需要职业教育加强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教学的改革力度,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水平技能人才。

关键词:技工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电子电工

参考文献

[1]田静.刘福军.锐英.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几种典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J]成人教育, 2007 (4) :34

电子技能创新教学 篇10

要生存, 就要发展;要发展, 就要迎接挑战。近年来, 国家逐步加大了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从基础设施到专业实习基地、从减免学费到国家资助、从课程改革到师资培训等建设都有了空前的发展。但是, 近年来职业学校生源减少、生源质量下降也是不争的现实, 很多地方招生混乱、恶性竞争、误人子弟、空套国家补贴;有的用工单位不严格执行劳动力准入制度, 降低“门槛”, 允许未经职业培训、不够法定年龄的学生上岗等, 更为中职学校的良性发展雪上加霜。因此, 发展品牌专业, 提高专业课教学水平, 高效率的培养高技能的毕业生是中职学校自身生存、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而这一切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提高。

电子技能作为中职学校电子类学生必备的专业能力, 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新元件、新器件、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更新, 特别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和多学科复合型技术的形成, 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怎样高效率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快速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以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成为现阶段专业教师的新课题。

电子技能是指通过专业课教学使学生获得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与挑选;电路分析、设计与制作;整机焊接、装配与调试;仪表使用、调试与维护;故障分析、判断与维修等综合实践能力的总称。它是专业教师通过原理分析、实验指导和实践操作等方法展开教学,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经过长时间模仿和反复训练而逐步建立和形成的认知与能力。从初学到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经过漫长而艰辛的刻苦训练, 必须经过由感性到理性的多次反复和认识的逐步上升才能实现。

电子技能的教学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能力目标法

它将电子技能分解为各种单项技能训练的模块, 由实施者结合知识体系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水平制定教学计划和训练原则, 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实施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特点在于确定了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目标, 体现了以人为本、能力为主的现代教育观和先进的科学理念。强调单元能力目标的集中训练, 如“一课一得”和“一天一技”, 是化整为零的训练模式。该方法适合初学者和学习基础稍差的学生选用。

二、项目教学法

它以教材知识体系和训练项目为中心展开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训练过程的科学性。在教学项目实现中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和严谨求实的作风养成。例如:电阻器的识别应包括电阻的阻值、误差、标注、形状、功率、用途、材料、连接等多种知识内容进行系统归纳并训练, 通过对电阻器的横向知识链接获得明确的概念, 从而建立全面系统的认知效果;再如:焊接技能的训练, 其内容包括焊接的种类、特点、结构、用途、原理、焊料、焊剂、焊接方法与技巧, 焊接时间、焊接温度、焊点形状、锡量控制、焊点质量等知识, 经过全面系统训练使学生掌握焊接技能。这种方法较为符合现代教材体系和技能训练的特点, 但由于能力目标较多, 集中在一起突破比较困难, 特别对于初学者效果不佳。该方法较适合于初学后的阶段性训练。

三、综合能力法

通过完整的功能电路或整机装配和调试, 实现多种能力的形成、合成与提高。如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对讲机、万用表等整机组装与调试。它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较为全面的专业理论和各种单项技能之后的综合能力的训练与提高。这种方法的训练的综合能力要体现“快、精、准、全”的目标。“精”就是要精通各种元器件原理的知识内涵, 各种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的操作使用, 各种功能电路的工作原理;“快”就是要求学生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全部操作任务;“准”就是知识要点、操作目标、难点和技巧把握都要准确;“全”就是各种知识和技能掌握要全面。只有经过综合技能的整合协调, 学生的电子技能水平才能快速全面提高。

四、课题攻关法

即训练题目由老师提出并公布一定的技术规范与要求, 学生借助于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自行确定设计方案、合理规划电路、选材组装、实验调试, 最终实现整机制作, 完成训练任务。如能延伸万用表检测功能的线路报警器、高频发生器、金属探测器、遥控器检测仪等。这种方法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启发和引导创新能力的形成, 使学生电子技能的高级训练模式, 它更有利于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五、技能比赛

各级各类的技能比赛和省市、国家每年举办的技能大赛, 也是电子技能训练的重要形式。通过制定项目与标准、公开公平竞赛、统一评比考核, 达到以赛促练, 促进电子技能水平的提高。

以上几种教学方法各有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但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知识体系要求, 灵活选用、相互配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就会优势互补, 相得益彰, 达到迅速提高学生电子技能水平的目的。

摘要:现代高新电子产业的迅速发展, 对就业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子技能作为电子类专业能力的重要内容, 是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学的重中之重。电子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能力目标法、项目教学法、综合能力法、技能竞赛、课题法等。掌握并合理运用之, 将对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八步法 篇11

1学会采购,树立成本意识

电子技能实训制作电路所需要的元器件,一般都是在开学前,根据授课老师报的元器件采购计划。由学校统一采购。课前老师将元器件进行分类,课上分发给学生。我们改变了这一做法,让学生参与元器件的采购、分发过程。教师将这一工作布置给其中一组的学生,学生根据电路图及元器件清单把需要采购的物品列出清单。教师告诉学生电子元器件市场的位置,所需要采购的元器件大致的价位及注意事项,由这一小组的学生到市场上货比三家,讨价还价进行采购。学生在购买回元器件后再按人数进行分发,并派代表在全班交流采购的心得及各元器件的价格。这个过程让学生了解了电路元器件到哪里买、怎么买、多少钱的问题,学生可以很方便核算出制作这个电路的成本,无形中为学生今后自行制作电路乃至自己创业打下了基础。

2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都想知道自己将做的电路有什么作用,如果告诉学生,你所做的东西没有什么用处,学生很快就会丧失学习的动力,甚至完全放弃;相反,如果学生了解到这个电路是和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那么他就会想方设法把这个电路做好。我们在电子技能训练中尽量按照趣味性、科学性、适用性和新颖性的原则选择具有声、光显示的电路。课上,通过播放形象、生动、逼真的课件和电路实物展示及功能演示,让全体学生知道所做电路的作用、功能。这个过程,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做的欲望,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为制作电路做好充分的准备。

3动手实践,体验制作乐趣

制作电路前,先将电路实物图和原理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电路的结构和组成,对照实物图,识别元器件;对照原理图,弄懂各元器件符号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等。采用的方法是学生问学生答,教师可适当提示,主要让学生掌握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它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在动手制作前对所要制作电路的结构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就是进行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对所制作电路的元器件进行好坏及参数的检测。检测完毕后,学生在万能电路板上进行元器件的布局、安装、焊接。直至所有元器件及引线焊完为止。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电路布局时进行综合考虑。如焊接时注意不应该有交叉的连接导线:元器件的安装要依据装配工艺要求正确合理、规范一致等。此时,教师应走到学生中间,进行巡视,分别指导,真正起到咨询者、指导者的作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以达到学生对知识自主建构的目的。

4排除故障,感受成功喜悦

学生在进行电路制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出现故障,通过不断解决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排除故障,才能使实践能力逐步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问题就是没有收获。排除故障时,首先要会测量正常电路一些关键点的参数,然后要根据故障现象判断可能出现的故障点,并同时进行相关参数的测量,确定故障的原因,才能排除故障。故障排除后,学生们的脸上充满了成就感和喜悦感,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表扬。电路正常后,再根据实习报告要求进行相关参数的测试,测试结果填入实习报告。测试与排除故障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请小组内动手能力强、完成速度快的学生帮助未完成的同学,但只能指导,不能代替其操作,等小组内所有学生都完成后再考核。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强动手能力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可以带动稍落后的学生一起进步,既培养了团队精神,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深厚感情。在课结束时,各个小组都评选出排除故障能手。

5变式训练,培养创新思维

电路制作完成后,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此时应抓住时机,合理、巧妙地设置一些问题。老师不要直接讲答案,而是要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大概有哪些思路,你有没有其他的想法,让学生在分析直观现象和实践性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也知其所以然。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电路实际设置一些实践性问题进行变式训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比如电路中的二极管接反了会出现什么现象,电路中的三极管被击穿了会出现什么现象等等。让学生根据工作原理思考可能出现的现象,再通过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验证,同时,也鼓励学生对电路进行优化改良。

6评估总结,增强创作信心

评估总结以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电路制作完成后。每位学生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主要从元器件的排列、焊接技术、走线的合理性和总体布局等方面进行评价。然后在小组内互评,每小组各自评选出一致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2-3件作品。之后,请获选作品的学生在班内进行展示与交流,讲解其作品的特点,以达到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及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要对典型作品进行讲解,肯定成绩,同时指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评选出全班优秀作品。学习总结先请每小组的代表总结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及检查与排除这些故障的经验与方法,接着教师作总结。作为教师,在总结时主要肯定学生们的成绩和进步,如某些同学电路的一次成功、焊接技术的提高、元件布局的进步、速度的加快、帮助其他同学的行为等等都应给予及时表扬,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与创作的热情,同时应指出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元器件位置摆放问题、布局问题等等。通过自评与互评,师生、生生之间达到互相交流、学习的目的;通过总结,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让每位学生看到自己与他人的优点与不足,在今后的制作过程中不断改进。

7知识拓展,搭建探究平台

首先,我们让学生思考、分析所做的电路本身是否还存在着缺陷,怎么来改进?然后,针对问题,让学生回归课本,探求方法,深入思考,改进电路。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收获,而且可以在理论上有所提高。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我们还设计了一些问题,比如有没有其他类似电路与这个电路的功能相似。这个电路的核心元件构成的电路还有其他什么功能等等。让学生课后通过上网、到阅览室查阅资料,并要求画出电路原理图、简述其工作过程,有条件的话做成实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达到了举一反三、知识迁移的效果。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讨论电路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产品的市场前景怎么样,还能应用在什么地方等一些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8产品推介,培养创业能力

由于制作的大多是一些具有声、光、电的电路,电路工作时有明显的特征,而且许多电路与生活息息相关,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们就引导学生将产品“卖”出去。但由于课堂上一般只是做电路而不做“包装”,许多产品是耐用而不耐看。因此,我们就让学生发挥想象,利用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或外壳将产品进行“美化”。并计算出成本,再加上合理的利润将产品销售出去。对于稳压电源、收音机等一些实用的套件作品更是很容易就能销售出去。

电子技能创新教学 篇12

1 现代电子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分析

说到电子技术,大家都会直观地问到电子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问题,那么电子技术的应用到底包含什么呢?它包括:电路基础,高频电子线路,通信技术,SMT技术,电子专业英语,单元电路设计,电视技术,单片机技术,EDA与VHDL等。电子技术的发展中直接的产生就是电子产品的存在,那么电子技术产品中存在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电子技术的问题。比如:(1)光电子产业将会有新的更大发展。光电子技术对科学实验和国防建设十分重要,但光电子产业主要依赖民用,特别在家用信息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将极大地推动光电子产业的发展。我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国家,今后必将有很大的光电子产品市场;(2)光电子产业的产品要不断更新

在建立以上三个子系统的基础上把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建立起来。

3建立电源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系统是管理与技术的有机结合,电源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实施也不例外,也是以技术管理的优化或创新而对信息系统的流程进行固化,最终电源产品的开发效率和开发质量得到提高,设计成本降低(通过标准化和通用规范化),使之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份额。

4电源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1)加快反映速度,提高工作效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全生命管理系统是建立在网络化和信息管理模式下的,它不仅可以实现串行信息传递,而且基于网络化的数据库发展。光电子技术在不断发展,因此产业的产品结构也不断变化。我国要力求在产品不断更换的过程中,立足于自己生产关键元器件,不能仅仅成为来料装配的低技术层次的生产者。从各个层次来看。电子技术不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产品上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几十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半导体行业的需求和服务的设备制造商和半导体供应商改变:从机制造商的观点,他们的设备的需求层次上升到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硬件,软件参考设计,甚至塑造,如工业设计,半导体制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半导体供应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包括更高的集成度,更低的功耗,更低的成本。基于这些要求,全行业的合作将成为一种必然。例如,一家半导体公司可能需要几十个甚至数百个软件供应商,合作平台推出的一款以满足应用程序的需求。在这方面,也希望中国国内的半导体制造商广泛合作,在行业内形成一个强大的联盟,迅速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2 现代电子技术与工学结合的特征内涵

电子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与发展,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个领域中,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电子技术的教学变革已经成为趋势和重要科技组成部分。技能工学相结合也是有着一定的必要性的,不能只从理论入手,否则一切都会变得很空洞。技能工学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经是偏向实践应用的方向了。我

和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并行的协同工作模式。各工作流程如果是上下相关的执行串行操作,如果是不相关的可以实现并行操作,或者串并行交叉进行,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各工序之间的信息交互。同时由于数据库技术的管理,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减少错误信息的结点。

(2)采用信息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电源产品设计的标准化和通用化水平:首先产品基础信息完全涵盖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和文件服务器中,设计人员在进行产品设计工作中可以方便地从系统中查找到各种相关的数据和标准并进行引用;其次通过系统材料库可以较快地查询库存信息,使采购和库存量下降;大大降低产品的设计成本和人员开发、采购成本,加快了公司资金周转速度。

(3)实现图、文档等电子签名:通过数据中心的逻辑追朔和控制管理实现打印控制与管理、报表生成和输出,实现图、文档等的电子签名。

(4)较快了解各个环节的信息:把各种信息与各主管经理的计算机相连,当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时计算机上的信息自动弹出并刷红,主管经理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以便问题尽快解决。们可以这样认为,在学校或者什么地方理论方面知识的学习与技能实践上的相互转换,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很好地应用,那么学习和实践应用很好的结合是更好地获得技能的有效方式方法。电子技能教学与技能工学的有效结合,是为了满足一定程度上的人员需求,比如用人单位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有实际动手能力的人才,而不是空有理论知识的所谓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效地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难的问题,这对社会的发展也是有极大的好处和意义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还是以课堂的教学做为重点方式和长期有效的方式来进行的,这样的教学不管是在传统意义上,还是在发展的今天,都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有效掌握更多的知识。但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更多的专业化的技能影响着我们,技能工学的有效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是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心态也起着很关键的影响作用。实践正在逐步的证明,切实地推行“电子技术与技能工学相结合”的方式,是在学生理论性的基础上做出的强有力的补充。使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工学结合是结合工作的学习,是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工作经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育模式。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这里的工与学是相关联的,“工”是手段,“学”是目的。

3 电子技术和技能工学的结合

在现代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关键,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能有效地保证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的突破,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技能又可以为学生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做出好的准备。现代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它不仅仅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电子技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对电子技能的研究、设计或者是开发。在我们的直观意识中,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开发这些都是很直接体现价值的。随着电子技术的普遍应用,一些传统的技能正在逐步被电子技术所取代,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也会根据具体的性质和内容,为适应其发展做好铺垫和补充,在工作中我们的电子技术和工学的有效结合,用在真实的电子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上,都体现着这样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电子技术的学习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知识的构成上,都有简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的技能和专业的几个部分共同构成,不管是在电路上还是集成运算中,都会贯穿实际工作任务和技能这样的主线,展开产学研相互结合的模式。

尤其是在教学模式上的变革。相当于是从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变革,价值取向、任务目的都反应着教学课堂和技能实习的统一性原则,在电子技术电路的设计中,当然包括其中的设计和制作,都是技术与技能的结合,所谓的课程实验也不过如此,最主要是以真实的工作来锻炼了学生的行动力和能力。这对学生的价值观和思维的转变是不容小觑的。以真实的具体工作内容为依据,在电子技术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动手能力很强的技能工学,以课堂理论教学到工作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也是突出了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勤于思考和参与、善于实践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现代社会中需要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这点上来看,就体现得很充分。

在与技能工学相结合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也就是人才的可持续化发展,更加注重了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专业的技能配合专业的岗位需求,宏观统筹全局意识,在工作和学习的衔接上都是很完美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部分。运用灵活的技能工学教学方式,展开积极性的体验式的活动内容,牵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也越来越发现各种电器,尤其是新型电器的更新出现,这与我们现在所研究讨论的电子技术是紧密相联系的。可以采用理论与现实想结合的工学思维方式,也就是家电等直接的设计或者研究其核心,以实物为基础,这是一种变相的促进式的教学方式。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认识到了其中的重要性,就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注重培养学校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就决定高职院校必须实行工学结合,学中做、做中学。应该是专业工作与你的专业学习的结合,在企业工作中学习书本上没有的实践知识,在学习中提高工作实践的能力。

4 结语

经过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思考,可以很直观地发现,电子技术和技能工学的有效结合,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的价值取向和本质,在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增加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兴趣,在创新型的教学模式中大大增加受益机会,最直接地取得学以致用的效果。工学结合与产学研结合相比较为微观,它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无论是什么形式,它们的共同点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实践将证明,这种全新的电子技术和技能工学的结合模式将更多地被人们所认同和赞赏。

参考文献

[1]李宁,孙志新,杨静.电子技术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环境构建,2013(3)

[2]曹平.浅谈工学结合模式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华章,2010(12)

上一篇:草坪杂草下一篇:学术论文的创新